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脉法精微:华佗《中藏经》、《内照法》论色脉辨证预后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作者:飞鸿雪泥

1、色诊的预后

“黑色起于耳目鼻上,渐入于口者,死。”“赤色,见于耳目额上者,五日死。”“黑白色,入口鼻目中者,五日死。”“黑或如马肝色,望之如青近则如黑者,死。”“面白目黑者,十日死;面赤眼黄即时死;面黑目白者,八日死;面青目黄者,五日死;面青目白者死;面黄目白者死;面目俱白者死;面目青黑者死;面青唇黑者死;齿忽黑色者,三十日死;唇口乍干黑者死;爪中青黑色死。”“面赤目青者死,面青目黄死,面黄目黑死,面白目黑死,面黑目青死;”[2],“赤黑色入口,必死也,面黄目赤者,亦死;青黑色入口,则半岁死;色如枳实一日死。”[1]

色之华在面,肾之精华现于目,真藏色外露于面目者,病情多危重,若心肾之神色不能和协相济,甚而相乘相侮,五脏真藏色不在其位,均为危重之象。“齿忽黑色”、“爪中青黑色”,亦为五脏真藏色外露之象;另外病色向内聚集,病转危象,如“入口中者”、“入口鼻中者”。
中国人为黄种人,面色应为黄中透红,光彩内含,若赤色如赭,白色如盐,青如蓝,黄色如土,则无生气。

面黄目白,面目俱白,多为严重贫血者、休克、部分重病后期;面目青黑,面青唇黑,面黑目青,多见于慢性肝肾疾病,或一些严重缺氧病人,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

2、脉诊预后

2.1五伤脉[2]    “房事无度伤肾。伤肾尺脉如屋漏、解索、啄、弹石”。“食饱醉卧伤脾。伤脾,右关如虾、鸡足践地,鱼翔。”“言无多寡伤心,伤心,左寸如断索、雀啄屋漏。”“嗜食咸热伤肺,伤肺,右寸屋漏之状,亦如弹之状。”“用力无度伤肝。伤肝,左关如系弦之状。”
上述皆为败脉,真藏脉多为临终前的心律不齐,心律紊乱。但是现代医学发展较快,若能中西医结合积极抢救,未必就必死。

2.2五不称脉[2]

“脉大而息细,死”。此为气营分离,见于呼吸衰竭,由于缺氧而心搏代偿加快。“息大而脉小,死”,多为循环衰竭,呼吸代偿性加深,病情危重。“大人脉如小人脉,死”,脉细而数可能为休克状态。“小人如大人脉,死”,脉大迟缓,可能为心脏病变、血液病及重度贫血,心脏代偿。“热病而脉沉,死”,热病而出现沉细脉,多见于感染性休克,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DIC形成。

从传统中医理论来看,“五不称脉”多为脉症不符,营卫阴阳离决之象,预后多不良。

3、诸症预后

3.1 五脏死症[2]

“心绝一日死,何以知之?肩息喘,回视迟,口如鱼口,死矣”;“肺绝三日死,何以知之?但口张气出而短,鼻色黑”;呼吸张口抬肩,张口呼吸,呼吸表浅,为呼吸衰竭之象。“肝绝八日死,何以知之?面青,但伏视而不见,泣出如水不止”此为病重衰竭之象,多见于心肝肾等脏器衰竭。“肾绝四日死,何以知之?齿面黑,目中黄,腰中欲折,自汗如流水”,为肾精不藏。可见于肾绞痛。“脾绝十二日死,何以知之?脐满泄痢不觉出,足肿”,大便自遗,足肿,脐突,此有循环淤阻之象,很像肝性水肿,且有可能有肝性脑病

3.2 五体败[2]

“骨绝五日死,何以知之?脊痛,腰中重,不能翻覆。”从中医角度来说,此属肾精大虚。脊柱疾病中可以出现类似症状。“肉绝六日死,何以知之?舌肿,溺血,大便赤涩也”,此为脾不统血,属于现代医学中一些原发性或继发性出血性疾病。“筋绝九日死,何以知之?手足爪甲青,叫呼骂而死”,此症难以归属现代医学中何系疾病。“脉绝三日死,何以知之?口鼻张,气但出而短者死”呼气性呼吸困难。“肠绝六日死,何以知之?发直如麻,曲身不得者死”,属阴血耗脱之象,属重病久病衰竭之象。

以上各种症状,均属危重疑难疾病,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无法解决,甚至有些疾病道目前为止,仍然无法作出有效的治疗。

3.3 五证死[2] “肉及足卒肿一证;“面肿苍黑,肝败不治,一日死”;“眼枯陷二证,手掌并缺骨盆满,心败一日死”;“声散鼻张三证,唇反无理,肺败不治五日死”;“唇骞齿落血证,脐肿满者,脾败不治十二日死”;“气喘语迟五证,阴阳肿不起,肾败三日死”。

此处所述,张口气喘,唇翻唇肿,声低鼻张,肚腹胀大,四肢水肿,面色苍黑,甚而大肉脱削,均为脏腑衰败之危候、重症,多见于肝硬化腹水,肺性脑病,心肾功能、肝功能衰竭等。

3.4 五脏病预后

“肝病,则头痛肋痛,目眩,肢满囊縮,小便不通,十日死”[1],此处“肢满”可能为“支满”,为腹部支撑胀满,囊指阴囊,此病似指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或肝肾综合症。肝气绝,疏泄失职,气机失于开阖,水道不通。“又身热,恶寒,四肢不举,其脉当弦长而急,反短而涩,乃金克木也,十死不治” [1],此病似指周期性麻痹,或多发性感染性神经根炎。

“(脉)来前曲后倨,如操带钩,曰死” [1]。钩为心真藏脉象,母病及子(此处所述为肝病),真藏脉现,病情危重,预后不良,可参见《素问.平人气象论》。

“又,真心痛,手足寒过节五寸,则旦得夕死,夕得旦死”,“若沉而滑者,水来克火,十死不治……” [1]。此似为冠心病、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又心病,狂言汗出如珠,身厥冷,其脉当浮而大,反沉濡而滑甚,色当赤,今反黑者,水克火,十死不治……”[1],此为阴盛格阳外出,汗随阳脱,神志狂乱之象。

“脾病,面黄、体重、失便,目直视唇反张手足爪甲青,四肢逆吐食,百节疼痛不能举,其脉当浮大而缓,今反弦急,其色当黄而反青,此十死不治也。” [1]“又,脾病,则舌强语涩,转筋卵縮,牵阴股,引髀痛,身病不思食,鼓胀,变则水泄不能卧者,死不治也。” [1]此为脾土衰败,木气乘之。此处所描述的症状很象肝昏迷或尿毒症晚期的表现。

“肺脉厌厌聂聂,如落榆英,曰平,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病;来如物之浮,如风吹鸟背上毛者死。” [1]此一段文字所描述的肺脏平脉、病脉、真藏脉,基本上与《素问.平人气象论》中的内容相同,不过华佗又补充了一句:“真藏脉至大而虚”。“肺病吐衄血,皮热脉散,颊赤者,死也;又九咳而见血,身热而短气,脉当涩,今反浮大,色当白,今反赤者,火克金,十死不治也。” [1]很像重症肺结核。“肺死,则鼻孔开而黑枯,喘而目直视也,又肺绝,则十二日死,其状足满,泄痢不觉出也,面白目青,此谓乱经。” [1]鼻孔大张,或者说鼻翼扇动,喘息直视,大便自遗,足肿,目青,此为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症状。

“肾病,面色黑,其气虚弱,翕翕少气,两耳若聋,精自出,饮食少,小便清,膝下冷,其脉沉滑而迟,为可治。” [1]此为慢性虚损性疾病的表现,脉症相符,病情虽重,但仍有治疗的希望。“病久不已,则腿筋痛,小便闭,而两胁胀支满,目者死。肾之积,若腰脊相引而疼,饥见饱减,此肾中寒结在脐下也。诸积大法,其脉来细软而附骨者是也。又面黑目白,肾已内伤,八日死;又阴縮小便不出,出而不快者亦死;又其色青黄,连耳左右,其人年三十许,百日死,若便在一边,一月死。实则烦闷,脐下重;热则舌干焦,小便涩黄;寒则阴中与腰脊俱疼,面黑而干,哕而不食,或呕血者是也。” [1]此段内容较多,第一句至“……目盲者,死。”很像现代医学中的慢性肾病,肾功能衰竭,电介质紊乱,尤其是钙磷代谢紊乱,眼底出血,无尿,一下内容不能理解,不强解。

4、色、脉、杂症合参预后

“论吐衄泻血,其脉浮大牢数者死。” [1]此为出血性疾病,且脉数而虚,说明内脏出血严重。

“病妄言身热,手足冷,其脉细微者死。” [1]若为厥证的话,狂言身热,手足冷,则为“热深厥深”,脉应滑实有力,而现在脉细微,说明非实证,乃阴格阳外出,实为危候。
“病大泄不止,其脉紧大而滑者死” [1]此病在肠胃,脉当缓濡,应为虚象,但是,这里却表现为实的脉象,且无胃气,脉症相反,病情危重。

“病头目痛,其脉涩短者,死。” [1]病在上,脉当浮弦,当为风木之象,却表现为肺金之脉象,是金来克木,病情难治。

“病厥逆,呼之不应,脉绝者,死。” [1]此可能为休克状态,或心脏骤停。

“人,尺脉上应寸口,太迟者,死。” [1]此为阴乘阳位,有阴无阳,故为危候。

“病疟,腰脊强急,瘊痤者死。” [1]此为阴不足阳有余,肝风内动之象。似乎是现代医学的脑型疟疾。邪入于督脉。危候。

“病心腹胀满,痛不止,脉坚大洪者,死。” [1]此病邪较深,邪气较盛,似乎为急腹症。

“痢血不止,身热脉数者死。” [1]此可能为痢疾,并且中毒症状较明显,病情凶险。

热病七八日,无汗躁狂,口舌焦黑,脉反细弱者,死。” [1]此为表邪未解而入里,热盛津耗,正气已衰之象,病情凶险。

“暴咳嗽,脉散者,死。” [1]此为肺气欲绝,可能为心功能衰竭。暴,突然之意。

“病嗽而呕,便滑不禁,脉弦欲绝者,死。” [1]此为元气衰败的表现。

“病肠癖转筋,脉极数者,死。” [1]此症可能为腹泻太过,电介质紊乱,以致脉数转筋,在古代亦属死症了。

“病中风,痿疾不仁,脉紧急者,死。” [1]此为阴不敛阳,风阳独亢之象。可能合并有心脏病。

“病金疮,血不止,脉大者,死。”由于外伤流血过多,气随血脱,亦为危候。[1]

“病坠损内伤,脉小弱者,死。” [1]此由于内脏出血,血容量不足,在古代由于不能输血,故称为死症。

“病伤寒,身热甚,脉反小者,病厥逆,汗出,脉虚而缓者,死。” [1]此为阴阳分离,病情危重,可能为中毒性休克。

“病洞泄,不下食者,脉急者,死;病肠癖下白脓者,死;病肠癖下脓血,脉弦绝者,死;病肠癖下脓血,身有寒,脉绝者死。” [1]此为胃气衰败,病情危重。

“病水胀如鼓,脉虚小涩者,死。”[1]脉当弦,而小涩,金来乘木,病情危重。

“病泄注,脉浮大而滑者,死。”[1]脉当沉而浮大,此为阴不制阳之象,是为危候。

5、《生死要论》析[1]

“凡不病而五行绝者死,不病而性变者死;不病而暴语妄者死;不病而暴不语者死;不病而暴喘促者死;不病而暴强厥者死;不病而暴目盲者死;不病而暴耳聋者死;不病而暴婴缓者死;不病而暴肿满者、不病而暴大小便者结死;不病而暴无脉者死;不病而昏冒如醉者死。此皆内气先尽(绝)故也,逆者即死,顺者二年,无有生者也。”

前几句均与脑血管意外有关,出现神经定位体征性改变。“不病而暴肿满者”似与上下腔静脉梗塞有关,“不病而昏冒如醉者死”条似亦与脑血管意外有关。“不病而暴无脉者”似与大动脉梗塞有关。

通过以上有限的条文的简单分析来看,足以说明华佗临床经验的丰富珍贵,所接触的病种繁多,不愧为一代临床医学大家。

参考文献

1、《传世藏书.子库.医部》第五册,十七、综合类《华氏中藏经》,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发行。

2、《内照法》,汉.华佗元化撰,彭静山点评,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年第2次印刷
相关文章
 第一次试着用黄元御先师的原理写个方子,不
 海葱属
 西医杀人无罪----梁启超之死
 关于中药性味,归经,功效的标准
 中医要发展、要复兴、中国体制的哲学首先要
 八味黄耆散(《千金》卷二十二)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