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本草纲目教程:禽之一
来源:禽之一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李时珍曰∶二足而羽曰禽。师旷《禽经》云∶羽虫三百六十,毛协四时,色合禽岩栖,原鸟地处。林鸟朝嘲,水鸟夜 。山禽 短而尾修,以尾 ,或以睛睨,或以声音,或合异类(、孔与蛇交之类)。其生也,或以翼孚卵,或以同气变(鹰化鸠之类)。或以异类化,(田鼠噫!物理万殊若此,学人其可不致知乎?五鸠九扈,少 取以名官。雄雉鸱 ,诗人得之观感。厥旨微矣。不妖夭,不巢。圣人之于物也,用舍仁杀之意,夫岂徒然哉?记曰∶天产作阳。羽类则阳中之阳,大抵多养阳。于是集其可供庖药及毒恶当知者,为禽部,凡七十七种。分为四类∶曰水,曰原,曰林,曰山。旧本禽部三品,共五十六种。今并入一种,自兽部移入一种,虫部移入一种,有名未用移入一种。

《神农本草经》四种(梁陶弘景注) 《名医别录》一草》二种(唐苏恭) 《本草张鼎) 《开宝本草》一种一种《纲目》五种(明李时珍)附注∶魏李当之《药录》 《吴普本草》 宋雷 《炮炙》 齐权《药性》 萧炳《四声》 唐李 《海药》 孙思邈《千金》 杨陈士良《食性》 蜀韩保升《重注》 宋寇宗奭《衍义》 唐慎微张元素《珍珠囊》 元李杲《法象》 王好古《汤液》 吴瑞《日用》 朱震亨《补遗》 明徐用诚《发挥》 宁源《食鉴》

禽之一 (水禽类二十三种)

(宋《嘉 》)

【释名】

仙禽(《纲目》)、胎禽。
时珍曰∶鹤字,篆文象翘首短尾之形。一云白色 ,故名。
八公《相鹤经》云∶鹤乃羽族之宗,仙人之骥,千六百年乃胎产。则胎、仙之称以此。世谓鹤不卵生者,误矣。

【集解】

禹锡曰∶鹤有玄有黄,有白有苍。入药用白者,他色次之。
时珍曰∶鹤大于鹄,长三尺,高三尺余,喙长四寸。丹顶赤目,赤颊青脚、修颈凋尾,粗膝纤指。白羽黑翎,亦有灰色、苍色者。尝以夜半鸣,声唳云霄。雄鸣上风,雌鸣下风,声交而孕。亦啖蛇虺,闻降真香烟则降,其粪能化石,皆物类相感也。按∶《相鹤经》云∶鹤,阳鸟也,而游于阴。年羽翮具又七年飞薄云汉,又七年舞应节,又七年鸣中律,又七年大毛落, 毛生,或白如雪,或琰云∶鹤能运任脉,故多寿。无死气于中也。鹤骨为笛,甚清越。

白鹤血

【气味】

咸,平,无毒。

【主治】

益气力,补虚乏,去风益肺(《嘉 》)。

【发明】

禹锡曰∶按《穆天子传》云∶天子至巨 氏,巨 之人献白鹤之也。

【主治】

天雄、葱实服之。令人目明,夜能书字(《抱朴》)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预解痘毒,多者令少,少者令不出。每用一枚煮,与小儿食之(时珍。出《活幼全书》)。

【主治】

酥炙,入滋补药(时珍)。

肫中砂石子

【主治】

磨水服,解蛊毒邪(《嘉 》)。

(《别录》下品)

【释名】

皂君(《诗疏》)、负釜
时珍曰∶鹳字,篆文象形。其背、尾色黑,故陆玑《诗疏》有皂君诸名。

【集解】

弘景曰∶鹳有两种∶似鹄而巢树者为白鹳,黑色曲颈者为乌鹳。今宜用白者。
宗奭曰∶鹳身如鹤,但头无丹,项无乌带。兼不善唳,止以喙相击而鸣。多在楼殿吻上作窠。尝日夕观之,并无作池养鱼之说。
时珍曰∶鹳似鹤而顶不丹,长颈赤喙,色灰白,翅尾俱黑。多巢于高木。其飞也,奋于层霄,旋绕如阵,仰天号鸣,必主有雨。其抱卵以影,或云以声聒之。《禽经》云∶鹳生三子,一为鹤。巽极成震,极阴变阳也。震为鹤,巽为鹳也。

【正误】

藏器曰∶人探巢取鹳子,六十里旱,能群飞激散雨也。其巢中以泥为池,含水满中,养鱼、蛇以哺子。鹳之伏卵恐冷,取 石围之,以助暖气。
时珍曰∶寥郭之大,阴阳升降,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区区微鸟,岂能以私忿使天壤赤旱耶?况鹳乃水鸟,可以候雨乎?作池、取石之说,俱出自陆玑《诗疏》、张华《博物志》,可谓

【气味】

甘,大寒,无毒。藏器曰∶有小毒。入沐汤浴头,令发尽脱,更不生也。又杀树木。

【主治】

鬼蛊诸疰毒,五尸心腹痛(《别录》)。
甄权曰∶亦可单炙黄研,空心暖酒服方寸匕。
时珍曰∶《千金》治尸疰,有鹳骨丸。

脚骨及嘴

【主治】

喉痹飞尸,蛇虺咬,及小儿闪癖,大腹痞满,并煮汁

【主治】

预解痘毒,水煮一枚,与小儿啖之,令不出痘,或出亦稀书》)。

【主治】

小儿天钓惊风,发歇不定。炒研半钱,入牛黄麝香各半钱,炒蝎五枚,为末。
每服半钱,新汲水服(时珍)。

(《食物》)

【释名】

鸹(《尔雅》)、麋鸹
时珍曰∶按罗愿云∶ 麋,其色苍,如麋也。鸹鹿,其声也。关西呼曰鸹鹿,山东呼曰鸹(讹为错落),南人呼为 鸡,江人呼为麦鸡。

【集解】

颖曰∶ 鸡状如鹤大,而顶无丹,两颊红。
时珍曰∶ ,水鸟也,食于田泽洲渚之间。大如鹤,青苍色,亦有灰色者。长颈高脚,群飞,可以候霜。或以为即古之 ,其皮可为裘,与凤同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杀虫,解蛊毒(汪颖)。

【发明】

时珍曰∶ ,古人多食之。故宋玉《小招》云∶鹄酸KT 凫煎鸿 。景差《大招》云∶炙鸹蒸凫 鹑陈。今惟俚人

【附录】

时珍曰∶按∶罗愿《尔雅翼》色,皮可为裘之凤,亦名 。

阳乌

(《拾遗》)

【释名】

阳鸦(《拾遗》)。

【集解】

藏器曰∶阳乌出建州。似鹳而殊小,身黑,颈长而白。

【主治】

烧灰酒服,治恶虫咬成疮(藏器)。

??

(《食物》)

【释名】

扶老(《古今注》)、 (俗作 )。
时珍曰∶凡鸟至秋毛脱秃。此鸟头秃如秋 ,又如老文作秃 。

【集解】

时珍曰∶秃张翼广五六尺,举头高喙深黄色而扁直,长与人斗,好啖鱼、蛇及鸟雏。《诗》云“有 在梁”,即此。自元入我朝,常赋犹有献。按∶《饮膳正要》云∶ 有三种∶有白者,黑者,花者。名为也。又案景焕《闲谈》云∶海鸟 ,即今之秃 。其说与环氏吴纪所谓小者鹪鹩”,相合。今潦年 或飞来近市,人或怪骇,此又同鲁人怪耳。

【气味】

咸,微寒,无毒。《正要》曰∶甘,温。

【主治】

中虫、鱼毒(汪颖)。
补中益气,甚益人,炙食尤美。作脯馐食,强气力,令人走及奔马(时珍。出《饮膳正要》,及《古今注》、《禽经》)。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补精髓(《正要》)。

【主治】

鱼骨哽(汪颖)。

【主治】

解水虫毒(时珍。出《埤雅》)。

??

(音蒙童。《纲目》)

【释名】

越王鸟(《纲目》)、鹤顶(同)、 雕(同)。

【集解】

时珍曰∶案刘欣期《交州志》云∶如孔,喙长尺余,黄白黑色,光莹如漆,南人以为饮器。罗山《疏》云∶越王鸟状如乌,而足长口勾,食虫鱼,惟啖木叶。粪似薰陆香,山人得之以为香,可入药用。杨慎《丹录》云∶,即今鹤顶也。

【主治】

水和,涂杂疮(竺法真登《罗山疏》)。

鹈鹕

(宋《嘉 》)

【释名】

犁鹕、 (音户泽)、禹锡曰∶昔有人窃肉入河,化为此鸟,今犹有肉,因名逃河。
时珍曰∶此俚言也。案∶《山海经》云∶沙水多犁鹕,其名自呼。后人转为鹈鹕耳。又吴谚云∶夏至前来,谓之犁鹕,言主水也。夏至后来,谓之犁涂,言主旱也。陆玑云∶遇小泽即以胡盛水,戽涸取鱼食,故曰 ,曰淘河。俗名淘鹅,因形也。又讹而为驼鹤。

【集解】

禹锡曰∶鹈鹕,大如苍鹅。颐下有皮袋,容二升物,展缩由之,袋中盛水以养鱼。云身是水沫,惟胸前有两块肉,列如拳。《诗》云∶惟鹈在梁,不濡言爱其嘴也。

时珍曰∶鹈鹕处处有之,水鸟也。似鹗而甚大,灰色如苍鹅。喙长尺余,直而且广,口中正赤,颔下胡大如数升囊。好群飞,沉水食鱼,亦能竭小水取鱼。俚人食其肉,取其脂入药。用翅骨、 骨作筒,吹喉、鼻药甚妙。其盛水养鱼、身是水沫之说,盖妄谈也。

又案晁以道云∶鹈之属有曰漫画者,以嘴画水求鱼,无一息之停。有曰信天缘者,终日凝立,不易其处,俟鱼过乃取之。所谓信天缘者,即俗名青中国卫生人才网翰者也,又名青庄。此可喻人之贪廉。

脂油
时珍曰∶剥取其脂,熬化掠取,就以其嗉盛之,则不渗漏。他

【气味】

咸,温,滑,无毒。

【主治】

肿,治风痹,透经络,通耳聋(时珍)。

【发明】

时珍曰∶淘鹅油性走,能引诸药透入病所拔毒,故能治聋、痹、肿毒诸病。

【附方】

新一。

耳聋∶用淘鹅油半匙,磁石一小豆,麝香少许,和匀,以绵裹成挺子,塞耳中,口含生铁少许。用三五次

【气味】

咸,平,无毒。

【主治】

赤白久痢成疳,烧存性研末,水服一方寸匕(《嘉 》)。

【主治】

疔疮(时珍)。

毛皮

【主治】

反胃吐食,烧存性,每酒服二钱(时珍。出《普济》

(《别录》上品)

【释名】

家雁(《纲目》)、舒雁。
时珍曰∶鹅鸣自呼。江东谓之舒雁,似雁而舒迟也。

【集解】

时珍曰∶江淮以南多畜之。有苍、白二色,及大而垂胡者。并绿眼黄喙红掌,善斗,其夜鸣应更。师旷《禽经》云∶脚近谓向月取气助卵也。性能啖蛇及蚓,制射

白鹅膏(腊月炼收)

【气味】

甘,微寒,无毒。

【主治】

灌耳,治卒聋(《别录》)。润皮肤,可合面脂(《日华》)。涂面急,令人悦白。

【气味】

甘,平,无毒。

《日华》曰∶白鹅∶辛,凉,无毒。苍鹅∶冷,有毒,发疮肿。
诜曰∶鹅肉性冷,多食令人易霍乱,发痼疾。
李鹏飞曰∶嫩鹅毒,老鹅良。

【主治】

利五脏(《别录》)。解五脏热,服丹石人宜之(孟诜)。煮汁,止消渴(藏器)。

【发明】

藏器曰∶苍鹅食虫,主射工毒为良。白鹅不食虫,止渴为胜。
时珍曰∶鹅气味俱浓,发风发疮,莫此为甚,火熏者尤毒。曾目击其害,而本草谓其性凉利五脏,可发胃气者皆能生津,岂独止渴者便曰性凉乎?参苓白术散乃治渴要药,何尝寒凉耶?

(一名尾罂,尾肉也)时珍曰

【主治】

涂手足皴裂。纳耳中,治聋及 耳

【气味】

咸,平,微毒。

【主治】

中射工毒者,饮之,并涂其身(陶弘景)。解药毒(时珍曰∶祈祷家多用之)。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解热毒及疮初起。频涂抹之,自消(时珍)。

【附方】

新一。

痔疮有核∶白鹅胆二三枚,取汁,入熊胆二分,片脑半分,研匀,瓷器密封,勿令泄气。用则手指涂之,立效。(刘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补中益气。多食发痼疾(孟诜)。

【主治】

咽喉谷贼(时珍)。

【发明】

时珍曰∶按∶洪迈《夷坚志》云∶小儿误吞稻芒,着咽喉中不能出者,名曰谷贼。惟以鹅涎灌之即愈。盖鹅涎化谷相制耳。

【主治】

射工水毒(《别录》)。小儿惊痫。又烧

【发明】

弘景曰∶东川多溪毒,养鹅以辟之。毛羽亦佳,并饮其血。鹅未必食射工,盖以威
时珍曰∶《禽经》云∶鹅飞则蜮沉。蜮即射工也。又《岭南异物志》云∶邕州蛮人选鹅腹毳毛为衣、被絮,柔暖而性冷。婴儿尤宜之,能辟惊痫。柳子浓诗云∶鹅毛御腊缝山 ,即此。盖毛与肉性不同也。

【附方】

新二。

通气散∶治误吞铜钱及钩绳。鹅毛一钱(烧灰),磁石皂子大( ),象牙一钱(烧存性),为末。每服半钱,新汲水下。(《医方妙选》)
噎食病∶白鹅尾毛烧灰,米汤每服一钱。

掌上黄皮

【主治】

烧研,搽脚趾缝湿烂。焙研,油调,涂冻疮良(

【主治】

绞汁服,治小儿鹅口疮(时珍。出《秘录》)。
苍鹅屎∶敷虫、蛇咬毒(《日华》)。

【附方】

新一。

鹅口疮∶自内生出可治,自外生入不可治。用食草白鹅下清粪滤汁,入沙糖少许搽之。
或用雄鹅粪眠倒者烧灰,入麝香少许搽之,并效。(《永类钤方》)

(《本经》上品)

【释名】

鸿。
时珍曰∶按《禽经》云∶ 以水言,自北而南。 以山言,自南而北。张并音雁。冬则适南,集于水干,故字从干;春则向北,集于山岸,故字从者曰鸿。鸿,大也。多集江渚,故从江。梵书谓之僧娑。

【集解】

《别录》曰∶雁生江南池泽,取无时。
弘景曰∶《诗疏》云∶大曰鸿,小曰雁。今雁类亦有大小,皆同一形。又有野鹅大于雁,似人家苍鹅,谓之驾鹅。雁在江湖,夏当产伏,故皆往北,恐雁门北人不食之也。虽采无时,以冬月为好。
恭曰∶雁为阳鸟,与燕往来相反,冬南翔,夏北徂,孳育于北也,岂因北人不食之乎?
宗奭曰∶雁热则即北,寒则即南,以就和气。所以为礼币者,一取其信,二取其和也。
时珍曰∶雁状似鹅,亦有苍、白二色。今人以白而小者为雁,大者为鸿,苍者为野鹅,亦曰 鹅,《尔雅》谓之 也。雁有四德∶寒则自北而南,止于衡阳,热则自南而北,归于雁门,其信也;飞则有序而前鸣后和,其礼也;失偶不再配,其节也;夜则群宿而一奴巡警,昼则衔芦以避缯缴,其智也。而捕者豢之为媒,以诱其类,是则一愚矣。南来时瘠瘦不可食,北向时乃肥,故宜取之。又汉、唐书,并载有五色雁云。

雁肪

【正误】

一名 肪。
弘景曰∶ 是野鸭,《本经》雁肪亦名 肪,是雁 相类而误耳。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风挛拘急偏枯,血气不通利。久服益气不饥,轻身耐老(《本经》。《心镜》云∶上证,用肪四两 之)。杀诸石药毒(吴普)。治耳聋。和豆黄作丸,补劳瘦,肥
又治结热胸痞呕吐(时珍曰∶《外台》治此证有雁肪汤)。

【附方】

新一。

生发∶雁肪日日涂之。(《千金方》)

【气味】

甘,平,无毒。
思邈曰∶七月勿食雁,伤人神。《礼》云“食雁去肾”,不利人也。

【主治】

风麻痹。久食助气,壮筋骨(《日华》)。利脏腑,解丹石毒(时珍)。

【发明】

弘景曰∶雁肪人不多食,其肉亦应好。
宗奭曰∶人不食雁,谓其知阴阳之升降,分少长之行序也。道家谓之天厌,亦一说耳。

【主治】

烧灰和米泔沐头,长发(孟洗)。

【主治】

喉下白毛,疗小儿痫有效(苏恭)。自落

【发明】

时珍曰∶案∶《酉阳杂俎》云∶临邑人,春夏罗取鸿雁毛以御暑。又《淮南万毕术》云∶鸿毛作囊,可以渡江。此亦中流一壶之意,水行者不可不知。

屎白

【主治】

灸疮肿痛,和人精涂之(《梅师》)。

(《食物》)

【释名】

天鹅。
时珍曰∶案师旷《禽经》云∶鹄鸣 ,故谓之鹄。吴僧赞宁云∶凡物大者,皆以天名。
天者,大也。则天鹅名义,盖亦同此。罗氏谓鹄即鹤,亦不然。

【集解】

时珍曰∶鹄大于雁,羽毛白泽,其翔极高而善步,所谓鹄不浴而白,一举千里,是也。亦有黄鹄、丹鹄,湖、海、江、汉之间皆有之,出辽东者尤甚,而畏海青鹘。其皮毛可为服饰,谓之天鹅绒。案《饮膳正要》云∶天鹅有四等∶大金头鹅,似雁而长项,入食为上,美于雁。小金头鹅,形差小;花鹅,色花;一种不能鸣鹅,飞则翔响,其肉微腥。并不及大金头鹅,各有所产之地。

【气味】

甘,平,无毒。颖曰∶冷。忽氏曰∶热。

【主治】

腌炙食之,益人气力,利脏腑(时珍)。油(冬月取肪炼收)。

【气味】

缺。

【主治】

涂痈肿,治小儿疳耳(时珍)。

【附方】

新一。

疳耳出脓∶用天鹅油调草乌末,入龙脑少许,和敷立效。无则以雁油代

绒毛

【主治】

刀杖金疮,贴之立愈(汪颖)。

(音保。《纲目》)

【释名】


时珍曰∶案罗愿云∶鸨有豹文,故名独豹,而讹列,故字从 ( 音保),相次也。《诗》云“鸨行

【集解】

时珍曰∶鸨,水鸟也。似雁而斑纹,无后趾。性不木止,其飞也肃肃,其食也。肥鸨见鸷鸟,激粪射之,其毛自脱也。

【气味】

甘,平,无毒。
时珍曰∶《礼记》∶不食鸨奥。奥者, 也,深奥之处也。

【主治】

补益虚人,去风痹气(《正要》)。

【主治】

长毛发,泽肌肤,涂痈肿(时珍)。

??

(音木。《别录》上品)

【释名】

鸭(《说文》)、舒凫
时珍曰∶ 通作木。 性质木,而无他心,故庶人以为贽。《曲礼》云∶庶人执匹。匹,双也。匹夫卑末,故《广
《禽经》云∶鸭鸣呷呷,其名自呼。凫能高飞,而鸭舒缓不能飞,故曰舒凫。

【正误】

弘景曰∶ 即鸭。有家鸭、野鸭。
藏器曰∶《尸子》云∶野鸭为凫,家鸭为 。不能飞翔,如庶人守耕稼而已。
保升曰∶《尔雅》云∶野凫, 。而本草 肪,乃家鸭也。
宗奭曰∶据数说,则凫、 皆鸭也。王勃《滕王阁序》云“落霞与孤 齐飞”,则 为野鸭明矣。勃乃名儒,必有所据。
时珍曰∶四家惟藏器为是。陶以凫、 混称,寇以 为野鸭,韩引《尔雅》错舒凫为野凫,并误矣,今正之。盖 有舒凫之名,而凫有野 之称,故王勃可以通用,而其义自明。
案∶《周礼》“庶人执 ”,岂野鸭乎?《国风》弋凫与雁,岂家鸭乎?屈原《离骚》云∶宁与骐骥抗轭乎?将与鸡 争食乎?宁昂昂若千里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乎?此以凫、 对言,则家也、野也,益自明矣。

【集解】

时珍曰∶案《格物论》云∶鸭,雄者绿头文翅,雌者黄斑者。又有白而乌骨者,药食更佳。鸭皆雄喑雌鸣。重阳后乃肥 味美。清明后生卵不满。伏卵闻砻磨之声,则 而不成。无雌抱伏,则以牛屎妪而出之,此也。

(白鸭者良,炼过用)

【气味】

甘,大寒,无毒。
思邈曰∶甘,平。

【主治】

气虚寒热,水肿(《别录》)。

【附方】

新一。

瘰癧汁出不止∶用鸭脂调半夏末敷之。(《永类方》)

【气味】

甘,冷,微毒。
弘景曰∶黄雌鸭为补最胜。
诜曰∶白鸭肉最良。黑鸭肉有毒,滑中,发冷利、脚气,不可食。目白者,杀人。
瑞曰∶肠风下血人不可食。
时珍曰∶嫩者毒,老者良。尾 不可食,见《礼记》。昔有人食鸭肉成症,用秫米治之而愈。见秫米下。

【主治】

补虚除客华》)。头生疮肿。和葱、豉煮汁饮之,去卒然烦热(孟诜。并用白鸭)。

【发明】

刘完素曰∶ 之利水,因其气相感而为使也。
时珍曰∶鸭,水禽也。治水利小便,宜用青头雄鸭,取水木生发之象。治虚劳热毒,宜用乌骨白鸭,取金水寒肃之象也。

【附方】

旧三,新一。

白凤膏∶葛可久云∶治久虚发热咳嗽吐痰,咳血,火血入温酒量饮,使直入肺经以酒补之。将鸭干参苓平胃散末一升,缚定。用沙瓮一个,置鸭在内,以炭火慢煨。将陈酒一瓶,作三次入之。
酒干为度,取起,食鸭及枣。频作取愈。(《十药神书》)
腹水病,小便短少∶《百一方》∶用青头雄鸭煮汁饮,浓盖取汗。《心镜》∶治十种水病垂死。用青头鸭一只,如常治切,和米并五味煮作粥食。又方∶用白鸭一只治净,以 饭半升,同、椒入鸭腹中缝定,蒸熟食之。

头(雄鸭者良)

【主治】

煮服,治水肿,通利小便(恭曰∶古方有鸭头丸)。

【附方】

新一。

鸭头丸∶治阳水暴肿,面赤,烦躁喘急,小便涩。其效如神,此裴河东方也。用甜葶苈(炒)二两(熬膏),汉防己末二两,以绿头鸭血同头全捣三千杵,丸梧子大。每木通汤下七十丸,日三服。一加猪苓一两。(《外台秘要》)

【主治】

冻疮,取涂之良(时珍)。

血(白鸭者良)

【气味】

咸,冷,无毒。

【主治】

解诸毒(《别录》)。热饮,解野葛毒。已死者,入咽即活(孟诜)。热血,解中生金、生银、丹石、砒霜即愈(时珍)。

【附方】

新三。

卒中恶死或先病痛,或卧而忽绝∶并取雄鸭,向死人口断其头,沥血入口。外以竹筒吹其下部,极则易人,气通即活也。(《肘后》)
解百蛊毒∶白鸭血热饮之。(《广记》)
小儿白痢似鱼冻者∶白鸭杀取血,滚酒泡服,即止也。(《摘玄方》)

【主治】

痔疮杀虫,取相制也(时珍)。

【主治】

小儿 风,头及即消(时珍。出《海上》)。

【气味】

苦、辛,寒,无毒。

【主治】

涂痔核,良。又点赤目初起,亦效(时珍)。

【主治】

诸骨哽,炙研,水服一钱即愈,取其消导也(时珍)。

【气味】

甘、咸,微寒,无毒。
诜曰∶多食发冷气,令人气短背闷。小儿多食,脚软。盐藏食之,即宜人。
士良曰∶生疮毒者食之,令恶肉突出。
弘景曰∶不可合鳖肉李子食,害人。合椹食,令人生子不顺。

【主治】

心腹胸膈热(《日华》)。

【发明】

时珍曰∶今人盐藏鸭子,其法多端。俗传小儿泄痢,炙咸卵食之,亦间有愈者。盖鸭肉能治痢,而炒盐亦治血痢故耳。

白鸭通(即鸭屎也。与马通同义)

【气味】

冷,无

【主治】

杀石药毒,解结缚,散畜热(《别录》)。主热毒、毒痢。又肿毒,即消。涂蚯蚓咬,亦效(孟诜)。绞汁服,解

【附方】

旧一,新二。
石药过剂∶白鸭屎为末,水服二钱,效。(《百一方》)
石发动烦热∶用热疮肿痛不可忍∶用家鸭粪同鸡子清调敷,即消。(《圣惠》)

(《食疗》)

【释名】

野鸭(《诗疏》)、野
时珍曰∶凫从几(音殊),短羽高飞貌,凫义取此。《尔雅》云∶故也。俗作晨凫,云凫常以晨飞,亦通。

【集解】

时珍曰∶凫,东南江海湖泊中皆有之。数百为群,晨夜蔽天,而飞声如风雨,所至稻粱一空。陆玑《诗疏》云∶状似鸭而小,杂青白色,背上有纹,短喙长尾,卑脚红掌,水鸟之谨愿者,肥而耐寒。或云食用绿头者为上,尾尖者次之。海中一种冠凫,头上有冠,乃石首鱼所化也。并宜冬月取之。

【气味】

甘,凉,无毒。
诜曰∶九月以后,立春以前,即中食,大益病患,全胜家者,虽寒不动气。

《日华》曰∶不可合胡木耳、豆豉同食。

【主治】

补中益气,平胃消食,除十二种虫。身上有诸小热疮,年久不愈者,但多食之,即瘥(孟诜)。治热毒

【主治】

解挑生蛊毒,热饮探吐(时珍。出《摘玄》)。

??

(音甓梯。《拾遗》)

【释名】

须 (《尔雅》)、水KT (音札。《正要》)、 (《日用》)、刁鸭(《蜀本注》)、时珍曰∶ 、须 ,并未详。 、刁、零丁,皆状其小也。油,言其肥也。

【集解】

藏器曰∶ ,水鸟也。大如鸠,鸭脚连尾,不能陆行,常在水中。人至即沉,或击之便起。其膏涂刀剑不锈。《续英华诗》云∶马衔苜蓿叶,剑莹 膏,是也。
韩保升曰∶野鸭有与家鸭相似者,有全别者。其甚小者名刁鸭,味最佳。
时珍曰∶ ,南方湖溪多有之。似野鸭而小,苍白文,多脂味美。冬月取之,其类甚多。扬雄《方言》所谓“野凫,甚小而好没水中者,南楚之外谓之 ,大者谓之鹘 ”,是也。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补中益气。五味炙食,甚美(时珍。出《正要》)。

【主治】

滴耳,治聋(藏器)。

鸳鸯

(宋《嘉 》)

【释名】

黄鸭(《纲目》)、匹鸟。
时珍曰∶鸳鸯终日并游,有宛在水中央之意也。或曰∶雄鸣曰鸳,雌鸣曰鸯。崔豹《古今注》云∶鸳鸯雄雌不相离,人获其一,则一相思而死,故谓之匹鸟。《涅 经》谓之婆罗迦邻提。

【集解】

时珍曰∶鸳鸯,凫类也,南方湖溪中有之。栖于土穴中,大如小鸭。其质杏黄色,有文采,红头翠鬣,黑翅黑尾,红掌,头有白长毛垂之至尾。交颈而卧,其交不再。

【气味】

咸,平,有小毒。孙曰∶苦,微温,无毒。
瑞曰∶酸,无毒。禹锡曰∶多食,令人患大风。

【主治】

诸 疥癣,以酒浸。炙令热,敷贴疮上,冷即易(《嘉 》)。清酒炙食,治疮。作羹 食之,令人肥丽。夫妇不和者,私与食之,即相爱怜(孟诜)。炙食,治梦寐思慕

【附方】

旧一,新一。
五痔 疮∶鸳鸯一只,治如常法。炙熟细切,以五味、醋食之。作羹亦妙。(《食医心镜》)
血痔不止∶鸳鸯一只,治净切片,以五味、椒、盐腌炙,空心食之。(《奉亲养老》方)

??

(音溪敕。宋《嘉 》)

【释名】

溪鸭(《异物志》)、紫鸳鸯。
时珍曰∶按∶《杜台卿淮赋》云∶ 寻邪而逐害。此鸟专食短,乃溪中敕逐害物者。
其游于溪也,左雄右雌,群伍不乱,似有式度者,故《说文》又作溪 。其形大于鸳鸯,而色多紫,亦好并游,故谓之紫鸳鸯也。

【集解】

禹锡曰∶ ,南方有短狐处多有之。性食短狐也,所居处无复毒瓦斯,人家宜畜之。形小如鸭,毛有五采,首有缨,尾有毛如船柁形。

【气味】

甘,平,无毒。冬月用之。

【主治】

食之,去惊邪及短狐毒(《嘉 》)。

??

(音交睛。《拾遗》)

【释名】

交 (《说文》)、茭鸡(俗)、 (音坚。出《尔雅》)。
时珍曰∶按∶《禽经》云∶白 相睨而孕, 睛交而孕。又曰∶旋目其名 ,名,交目其名 。观其眸子,而命名之义备矣。《说文》谓之交 , 亦目瞳子也茭鸡,云多居茭菰中,而脚高似鸡。其说亦通。

【集解】

藏器曰∶ ,水鸟也,出南方池泽。似鸭绿衣。人家养之,驯扰不去。可厌火灾。《异物志》云∶ 巢于高树颠,生子穴中,衔其母翼,飞下饮食。
时珍曰∶ 大如凫、 ,而高似鸡,长喙好啄,其顶有红毛如冠,翠鬣碧斑,丹嘴青胫。养之可玩。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炙食,解诸鱼、虾毒(时珍)。

【附录】

旋目。水鸟也,生荆郢间。大如鹭而短尾,红白色,深目,目旁毛皆长而旋。

《上林赋》云“交睛旋目”,是矣。

方目
一名 (音纺),一名泽虞,俗名护田鸟。西人谓之蛤蟆护,水鸟也。常在田泽中,形似、鹭,苍黑色,头有白肉冠,赤足。见人辄鸣唤不去。渔人呼为乌鸡,闽人讹为姑鸡。

(《食物》)

【释名】

鹭鸶(《禽经》)、丝禽(陆龟蒙)、雪客(李 所命)、舂锄(《尔雅》)、白鸟。
时珍曰∶《禽经》云∶ 飞则霜,鹭飞则露。其名以此。步于浅水,好自低昂,如舂如锄之状,故曰舂锄。陆玑《诗疏》www.med126.com云∶青齐之间谓之舂锄,辽东、吴扬皆云白鹭。

【集解】

时珍曰∶鹭,水鸟也。林栖水食,群飞成序。洁白如雪,颈细而长,脚青善翘,高尺余,解指短尾,喙长三寸。顶有长毛十数茎,毵毵然如丝,欲取鱼则弭之。郭景纯云∶其毛可为睫 。《变化论》云∶鹭以目盼而受胎。
颖曰∶似鹭而头无丝、脚黄色者,俗名白鹤子。又有红鹤,相类色红,《禽经》所谓“朱鹭”是也。

【气味】

咸,平,无毒。

【主治】

虚瘦,益脾补气,炙熟食之(汪颖)。

【主治】

伤风,肢强口紧,连尾烧研,以腊猪脂调敷疮口(《救急方》)。

(《食物》)

【释名】

(音医)、水 。
时珍曰∶鸥者浮水上,轻漾如沤也。 者,鸣声也。 者,形似也。在海者名海鸥,在江者名江鸥,江夏人讹为江鹅也。海中一种随潮往来,谓之信凫。

【集解】

时珍曰∶鸥生南方江海湖溪间。形色如白及小白鸡,长喙长脚,群飞耀日,三月生卵。罗氏谓青黑色,误矣。

【气味】

缺。

??

(音烛玉。《拾遗》)

【释名】


时珍曰∶ 名义未详。案∶许慎《说文》云∶ ,凤属也。又江中有 ,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则 ,乃 声转。盖此鸟有纹彩如凤毛,故得同名耳。

【集解】

藏器曰∶ ,山溪有水毒处即有之,因为食毒虫所致也。其状如鸭而大,长项,赤目斑嘴,毛紫绀色,如 色也。
时珍曰∶案∶《三辅黄图》及《事类合璧》,并以今人所呼白鹤子者为 ,谓其鸟洁白如玉也。与陈氏似鸭紫绀之说不同。白鹤子状白如鹭,长喙高脚,但头无丝耳。姿标如鹤,故得鹤名。林栖水食,近水处极多。人捕食之,味不甚佳。

毛及屎

【主治】

烧灰水服,治溪毒、砂虱、水弩、射工、蜮、短狐、虾须等病。亦人,即能 人身,讫,以物承之,当有沙出,其沙即含沙射人之箭也。又可笼鸟近人,令鸟气相吸(藏器)。

【发明】

藏器曰∶以上数病大略相似,俱是山水间虫含沙射影所致。亦有无水处患者。
或如疟,或如天行寒热,或有疮无疮。但夜卧时以手摩身体,有辣痛处,熟视当有赤点如针头,急捻之。以芋叶入内,刮出细沙,以蒜封之则愈,否则寒热渐深也。惟虾须疮最毒,十活一二,桂岭独多。但早觉时,以芋及甘蔗叶,屈角入肉,勾出其根如虾须状则愈。迟则根入至骨,有如疔肿,最恶,好着人隐处。
时珍曰∶水弩、短狐、射工、蜮,一物也。陈氏分为四,非矣。溪毒,有气无形。砂虱,沙中细虫也。

(《别录》下品)

【释名】

(音意。《尔雅》)、水老鸦(《衍义》)。
时珍曰∶案《韵书》,卢与兹并黑也。此鸟色深黑,故名。 者,其声自呼也。

【集解】

时珍曰∶鸬 ,处处水乡有之。似 而小,色黑。亦如鸦,而长喙微曲,善没水取鱼。日集洲渚,夜巢林木,久则粪毒多令木枯也。南方渔舟往往縻畜数十,令其捕鱼。
杜甫诗∶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或谓即此。又一种似鸬 ,而蛇头长项,冬月羽毛落尽,栖息溪岸,见人不能行,即没入水者,此即《尔雅》所谓 头、鱼 者,不入药用。 音拗。
藏器曰∶一种头细身长项上白者,名鱼 。不入药用。

【正误】

弘景曰∶此鸟不卵生,口吐其雏,亦一异也。
藏器曰∶此鸟胎生,从口出,如吐儿,故产妇执之易生。
宗奭曰∶人言孕妇忌食鸬 ,为其口吐雏。尝官于澧州,公廨后有一大木,上有三四十窠。日夕视之,既能交合,又有碧色卵壳布地。则陶、陈之说,误听人言也。
时珍曰∶一种 鸟(或作KT )似鸬 而色白,人误以为白鸬 是也。雌雄相视,雄鸣上风,雌鸣下风而孕,口吐其子。庄周所谓白 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者也。昔人误以吐雏为鸬 ,盖 、 音相近耳。 善高飞,能风能水,故舟首画之。又有似 而短项,背上绿色,腹背紫白色者,名青 。一名乌 。陶氏谓乌贼鱼乃此鸟所化。或云即鸭,非也。

【气味】

酸、咸,冷,微毒。

【主治】

大腹鼓胀,利水道(时珍)。

【发明】

时珍曰∶鸬 ,《别录》不见功用。惟雷氏《炮炙论》序云∶体寒腹大,全赖鸬。注云∶治腹大如鼓体寒者,以鸬 烧存性为末,米饮服之立愈。窃谓诸腹鼓大,皆属于热,卫气并循于血脉则体寒。此乃水鸟,其气寒冷而利水。寒能胜热,利水能去湿故也。
又《外台》云∶凡鱼骨哽者,但密念鸬 不已即下。此乃厌伏之意耳。

【气味】

微寒。

【主治】

哽及噎,烧研,酒服(《别录》)。

【主治】

烧灰水服,下鱼骨哽(弘景)。

【附方】

新一。
雀卵面斑∶鸬 骨烧研,入白芷末,猪脂和,夜涂旦洗。(《摘玄方》)

【主治】

噎病,发即衔之。便安(《范汪》)。

【主治】

鱼哽,吞之最效(时珍)。

翅羽

【主治】

烧灰,水服半钱,治鱼哽噎即愈(时珍。出《太平御览》)。

蜀水花
《别录》曰∶鸬 屎也。
弘景曰∶溪谷间甚多,当自取之,择用白处。市卖者不可信。
颂曰∶屎多在山石上,色紫如花,就石刮取。《别录》谓屎即蜀水花,而唐面膏方中,二物并用,未知其的。
时珍曰∶当以《别录》为正。唐方盖传写之讹误也。

【气味】

冷,微毒。

【主治】

去面上黑 痣(《别录》)。疗面瘢疵,及汤火疮痕。和脂油,敷疔疮(大明)。南人治小儿疳蛔,干研为末,炙猪肉蘸食,云有奇效(苏颂)。杀虫(时珍)。

【附方】

旧二,新一。
鼻面酒 ∶鸬 屎一合研末,以腊月猪脂和之。每夜涂旦洗。(《千金》)
鱼骨哽咽∶鸬 屎研,水服方寸匕,并以水和涂喉外。(《范汪方》)
断酒∶鸬 屎烧研,水服方寸匕,日一服。(《外台》)

鱼狗

(《拾遗》)

【释名】

(《尔雅》)、天狗(同)、水狗(同)、鱼虎(《禽经》)、鱼师(同)、翠碧鸟(《尔雅翼》)。
时珍曰∶狗、虎、师,皆兽之噬物者。此鸟害鱼,故得此类命名。

【集解】

藏器曰∶此即翠鸟也。穴土为窠。大者名翠鸟,小者名鱼狗。青色似翠,其尾可为饰。亦有斑白者,俱能水上取鱼。
时珍曰∶鱼狗,处处水涯有之。大如燕,喙尖而长,足红而短,背毛翠色带碧,翅毛黑色扬青,可饰女人首物,亦翡翠之类。

【气味】

咸,平,无毒。

【主治】

鱼哽,及鱼骨入肉不出,痛甚者,烧研饮服。或煮汁饮,亦佳(藏器)。

【发明】

时珍曰∶今人治鱼骨哽,取得去肠,用阴阳瓦泥固 存性,入药用。盖亦取其相制之意。

【附录】

翡翠 时珍曰∶《尔雅》谓之鹬,出交广南越诸地。饮啄水侧,穴居生子,亦巢于木,似鱼狗稍大。或云∶前身翡,后身翠,如鹅翠、雁翠之义。或云∶雄为翡,其色多赤。雌为翠,其色多青。彼人亦以肉作腊食之。方书不见用,功应与鱼狗相同。

蚊母鸟

(《拾遗》)

【释名】

吐蚊鸟、 (《尔雅》。音田)。

【集解】

藏器曰∶此鸟大如鸡,黑色。生南方池泽茹 中,江东亦多。其声如人呕吐,每吐出蚊一、二升。夫蚊乃恶水中虫,羽化所生。而江东有蚊母鸟,塞北有蚊母草,岭南有虻母木,此三物异类而同功也。
时珍曰∶郭璞云∶蚊母似乌 而大,黄白杂纹,鸣如鸽声。《岭南异物志》言∶吐蚊鸟,大如青KT ,大嘴食鱼。岂各地之产差异耶?

翅羽

【主治】

作扇辟蚊(藏器)。

相关文章
 四味芍药汤治面痛
 里热
 求先生为小儿及老爸赐方
 3岁孩子咳嗽痰多10多天求助
 丹砂散(《圣济总录》卷一○一)
 旋覆代赭汤(《伤寒全生集》卷二。)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