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经方读书社:临床常用方剂对比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临床常用方剂对比
□ 欧阳军 四川省达州市绿州保健中心
  方剂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临床上根据不同症状随症加减配伍可谓变化多端。但疾病的证候群错综复杂,同病异症,异症同病之现象多有出现,医师用药就要细心分析,灵活辨证,对症下药方可收到良效。本文就中医常用方剂的配伍运用作一对比浅述,仅供同仁参考。

  1.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

  两方均有柴胡、黄芩半夏、生大枣,都有降逆止呕的作用。小柴胡汤又配伍了人参、炙甘草,有益气和中的作用,其和解与补虚同用,治疗少阳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或微黄腻、脉弦等症。而大柴胡汤又配合了大黄枳实芍药,又有导滞泄热、缓急止痛作用,其和解与攻下并用、主要作用为和解少阳、泻下热结,主治少阳、阳明同病,适用于往来寒热、胸闷、呕恶、大便秘结、胸腹胀满、下利不畅、口苦、苔黄、脉弦有力者。

  2.蒿芩清胆汤温胆汤

  温胆汤组成药物有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实、竹菇,具有化痰、降逆、和胃作用,其清热而不寒,化痰而不燥,主治痰热扰胆、虚烦不眠之症。本方加青蒿滑石青黛、黄芩即为蒿芩清胆汤,其清热除湿作用较温胆汤为强,为清胆泄热、和胃化湿之剂;主治外感湿热之邪,邪留气分,热重于湿,热重寒轻的病证。主要临床见症有:发热微恶风寒、头重、肢倦、胸痞呕恶、舌苔腻、脉濡数等。

  3.四逆散与小柴胡汤

  两方都用柴胡清疏肝胆、和解表里。所不同者,小柴胡汤用黄芩,略为偏寒,故以口苦、咽干为主症之一,而四逆散用芍药、甘草,着重于里缓急止痛,以里急腹痛为主症之一。小柴胡汤又用人参、半夏,和胃止呕;四逆散用枳实,行气破结。

  4.黄连汤与半夏泻心汤

  黄连汤为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加桂枝而成,它与半夏泻心汤都是调和肠胃,治疗肠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常,寒热夹杂病症的方剂。不同点是黄连汤所治是上热下寒症状较突出者,上热则见胸烦,下寒则见腹痛。故黄连汤增加黄连用量以清心胃之火,除去黄芩,而加桂枝以温经散寒。在临床应用时,如腹痛较重,可将桂枝改为肉桂,则温里止痛的功效更强。

  5.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

  两方均可和解少阳,主治少阳症,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胀满等。小柴胡汤以柴胡、黄芩为主,并配伍人参、甘草、生姜、大枣、半夏以补中和胃降逆,主治少阳症兼有正气不足者,并可治疗热入血室疟疾。蒿芩清胆汤,以青蒿、黄芩为主,并配伍燥湿化痰的陈皮、半夏、茯苓、枳壳竹茹碧玉散以清热化痰,而无补中益气作用。主治少阳寒轻热重而兼有痰湿者。

  6.四逆散、逍遥散柴胡疏肝散

  三方均可调和肝脾、治疗肝脾不和之证。四逆散以柴胡为主,输转气机、透达郁热,配枳实以增强其输导泄热作用,配芍药、甘草以和营缓急止痛,主治“热厥”及胸胁脘腹疼痛、泻利下重、脉弦等症,对于肝郁化火,阳气内郁不能外达而见手足厥冷者,亦可应用。

  逍遥散由疏肝解郁的柴胡配伍健脾养血的白术、茯苓、当归、芍药等组成,功能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主治肝郁、脾虚、营血不足之症。症见:头痛、目眩、胁痛、神疲乏力、食少、口燥、咽干,或见寒热往来,或有月经不调、两乳作胀,舌淡红、脉弦而细。

  另有柴胡疏肝散一方,由四逆散衍化而来,由四逆散加陈皮、香附川芎行气活血药组成。其行气解郁、活血止痛作用较强,适用于肝郁气滞兼有血瘀的胸胁疼痛等症。本方健脾养血的作用不及逍遥散,而芳香温燥之性较强,无养血柔肝、健脾补中的作用,对于血虚肝郁脾虚的逍遥散症不宜应用,否则会使病情加重。

  7.温经汤生化汤

  两方均有当归、川芎、甘草、生姜,都有温经活血化瘀的作用。生化汤主治产后受寒,瘀血内阻,恶露不行,小腹冷痛之症。温经汤为治疗冲任虚寒,瘀血内阻,月经不调的主方,临床上还可以见到阴血不足的虚热症状,证情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所以方中除了用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药外,又配伍了养血、益气、和胃之药,如人参、甘草,半夏等以助生化之源,配伍凉血滋阴养血之品,以清其虚热。生化汤重在化瘀生新而不在温补,温经汤重在温养而不在攻瘀。

  8.竹叶石膏汤与白虎汤

  竹叶石膏汤是以白虎汤与麦门冬汤两方为基础加减而成,也可以说是白虎汤去知母加人参、麦冬、竹叶、半夏而成,两方均有清泄气分之热、生津止渴的作用。白虎汤为大寒之剂,清热降火之力甚强;主治气分热盛之症,临床主要表现有大热、大渴、大汗出、脉洪大有力(简称四大),邪盛而正不虚;竹叶石膏汤为清养之剂,寒凉之性较弱,而益气生津之力较强,并兼有降逆和胃作用;主治热病后期气分余热未尽,气液已伤,肺胃之气上逆之症,以身热多汗口渴、呕逆、呛咳、少气乏力、舌红苔少、脉虚数,气阴不足为主要症状,此时邪衰而正亦虚。(未完待续)

-------------------
(上接1月16日五版)

  9.归脾汤天王补心丹

  两方皆有养心安神作用,均治怔忡失眠。其组方均有人参、茯苓、远志枣仁、当归。归脾汤又配伍了黄芪、白术、生姜、大枣、甘草、龙眼肉木香,为肝脾同治,气血双补之剂,而侧重于益气健脾,主治脾虚气弱,统摄无权而致的各种血症,妇女月经不调、崩漏下血以及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而致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症。而天王补心丹则配伍了生地天冬、麦冬、丹参玄参五味子柏子仁桔梗等药,侧重于滋阴养血,主治阴血亏少,心火亢盛,心肾不足的心悸、怔忡、失眠、盗汗、梦遗、口舌生疱,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症。一个以益气健脾为主,一个以养血补心为主,一个偏温,一个偏寒。

  10.三仁汤藿朴夏苓汤

  两方均以杏仁、蔻仁、薏苡仁、半夏、厚朴及其他一些清利湿热药组成,都有宣畅气机、化浊利湿作用,主治湿温病邪在气分而湿重热轻者,症见身热不渴,倦怠身重,胸闷,苔白,脉濡。

  但三仁汤所配伍的清利湿热药为滑石、通草、竹叶,其清热利湿作用较强,湿热程度较重时使用,除见上面症状外还可见面色淡黄,午后发热,状若阴虚,胸闷不饥等症。

  藿朴夏苓汤配伍的清利湿热药为茯苓、猪苓泽泻,其清利作用不及三仁汤。但它又配伍了芳香化浊解表的藿香、豆鼓,其芳香化浊力较强,并兼有解表作用,适用于湿温初起,湿浊较盛者,临床见症以胸腹满闷较甚。临床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一般先用藿朴夏苓汤,后用三仁汤。

  11.黄连解毒汤与泻心汤

  两方组成均有黄芩、黄连,都有泻火解毒燥湿之作用,主治实火热毒,湿热之证。黄连解毒汤以黄连为主,配有黄柏栀子,能清泄三焦之实火,主治三焦火盛,大热躁狂,谵语不眠,吐衄发斑以及外科肿疔毒等症,常见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泻心汤以荡涤肠胃之大黄为主,与黄芩、黄连同用。主治心胃火炽,迫血妄行所致之吐衄、目赤、口疮、大便秘结等症。两方亦均可用于湿热发黄之症。泻心汤用大黄并不专于攻下,而有釜底抽薪,泄火解毒之作用,又能活血祛瘀,使止血而不留瘀。

  12.清胃散玉女煎

  两方均能清胃火、治牙痛。

  清胃散以泻胃火之黄连为主,配以凉血之生地、丹皮及清胃解毒的升麻组成。有清胃凉血解毒作用,主治胃火上攻之牙痛。临床上以牙龈红肿溃烂出血,口气热臭,脉滑大而数等为辨证应用要点。

  玉女煎由清热降火之生石膏、知母及滋阴之熟地、麦冬等药组成,有清胃滋阴之作用,主治胃火有余,肾水不足之牙痛,临床以牙齿松动、头痛、牙痛、牙衄、烦热口渴、舌红苔少而干,脉浮洪而滑大按之有虚像者为宜。

  13.芍药汤白头翁

  两方均可清热解毒燥湿,主治湿热痢疾

  芍药汤用芍药、甘草缓急止痛,木香、槟榔调气,当归、肉桂活血,大黄、黄芩、黄连以导滞泄热、解毒燥湿。本方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导滞、调气活血、缓急止痛的作用,对治湿热疾病照顾的比较周到。

  白头翁汤用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组成,有清热解毒燥湿、凉血止痢作用,而无调气活血导滞、缓急止痛之作用,凉血解毒止痢作用较好。同时还有一定的收涩作用,适用于热毒深入血分之血痢,下痢赤多白少,肠中湿热积滞不多,热毒下迫,里急后重者。而芍药汤兼有行血调气导滞之功,适用于湿热泄泻,痢疾初期,湿热积滞内阻,气血不调、下痢里急后重、腹痛者。

  14.青蒿鳖甲汤与清骨散

  两方均是清虚热之方剂,均有养阴清热之作用。

  青蒿鳖甲汤由养阴凉血之知母、生地、鳖甲、丹皮与清热透络之青蒿组成,其滋阴作用较强,多用于温病后期、阴液已伤,邪留阴分之证,症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形瘦脉细者。而清骨散除用青蒿、知母、鳖甲养阴清热外,又配伍了清虚热的银柴胡地骨皮胡黄连秦艽、芍药,其清虚热作用较强,主治虚劳骨蒸,症见唇红颧赤、形瘦盗汗、舌红少苔,脉红数,为退骨蒸劳热之方剂。由此可见:两方均有清热养阴作用,都能治阴虚发热之证,但一以养阴为主,一以清热为主,一是治外感热病后期伤阴,邪热深伏阴分为主,一为治骨蒸劳热的专用方。

  15.王氏清暑益气汤与竹叶石膏汤

  两方均有清热解暑、益气生津作用,主治感伤暑热,气阴两伤之证。但王氏清暑益气汤清热祛暑、养阴生津药较多,其清热祛暑养阴作用较好,常用于感伤暑热,气津两伤。症见体倦少气、汗多、口渴、身热心烦、脉虚者。而竹叶石膏汤中有半夏,兼有和胃降逆作用,多用于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液两伤,而见呕逆虚烦之症。  

  (未完待续)

-------------------
对比是一个好方法,能分的更细。

-------------------
要从药证的角度鉴别,否则仍然是雾里看花。

-------------------

-------------------
引用楼主gaogefei于2009-01-19 21:51发表的 临床常用方剂对比 :
临床常用方剂对比
□ 欧阳军 四川省达州市绿州保健中心
  方剂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临床上根据不同症状随症加减配伍可谓变化多端。但疾病的证候群错综复杂,同病异症,异症同病之现象多有出现,医师用药就要细心分析,灵活辨证,对症下药方可收到良效。本文就中医常用方剂的配伍运用作一对比浅述,仅供同仁参考。
.......

? 好贴!!!

-------------------
学习了

-------------------
引用第3楼xsdoctor于2009-01-20 14:12发表的  :
要从药证的角度鉴别,否则仍然是雾里看花。

不说是旧病复发,也是积习难去。凭中医病理用药,而不是凭药证用药。确实模糊让人难以把握!

-------------------
要是能再深入详细点更好

-------------------
好贴     

-------------------
在对比中学习方剂各自不同的作用。

-------------------
一方是一人,人人皆不同。

-------------------
    

-------------------
方剂对比是好方法,黄煌教授的著作中有大量的方剂对比。

-------------------
学习中...

-------------------
学习了

-------------------
虽然是雾里看花,这也是学习经方的一种精神。

-------------------
这样对比似是在复习,如能象黄煌教授的著作那样写就好了,看得更明白,更能用得上。

-------------------
拜读了!好贴!!!

-------------------
拜读了,很有启发

-------------------
好经验

-------------------
对于初学者,对比是好的。

-------------------
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感觉看不透。。。。

-------------------
学习了

-------------------
很好的学习资料,谢谢!

-------------------
从不同角度学习经方,可以加深印象,积累知识。

-------------------
很好!!收藏了。

-------------------
好啊   你辛苦了   无私奉献   jshkjia精神可嘉
相关文章
 中国滥用头孢类药情况严重 主要表现为过敏
 鳖甲散(《圣惠》卷三十一。)
 柳花散(《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痧药灵丹(《饲鹤亭集方》。)
 旋覆花汤(《广嗣纪要》卷八。)
 经方治伤寒热病一例(答案已公布)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