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人体寄生虫学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
医学寄生虫学-电子教材(人体寄生虫 第六版)第十五章 线虫:第九节 其他寄生人体的线虫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更新:2013/10/15 字体:

第九节 其他寄生人体的线虫

 

一、 东方毛圆线虫

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是一类动物消化道寄生虫。偶可在人体寄生的毛圆线虫有:东方毛圆线虫、蛇行毛圆线虫、艾氏毛圆线虫和枪形毛圆线虫。我国以东方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orientalis Jimbo,1914)为主。是一种寄生于绵羊、骆驼、马、牛及等动物的胃和小肠内的寄生虫,也可寄生于人体。

【形态与生活史】  东方毛圆线虫虫体纤细,无色透明,口囊不显著,咽管为圆柱形。雄虫长、宽为4.3~5.5㎜×0.072~0.079㎜,尾端具交合伞,有一对交合刺,末端有小钩。雌虫长、宽约5.5~6.5㎜×0.07㎜,阴门位于体后1/6处,子宫内含卵5~16个,产卵能力不强。卵长圆形,长、宽为80~100mm×40~47mm,似钩虫卵而略长,但一端较尖,卵内细胞发育较早,新鲜粪便中的虫卵,一般多已发育至10~20个卵细胞阶段(图15-21)。

成虫寄生于胃和小肠。体外发育过程与钩虫相似,人常因生食蔬菜或含吮草叶而经口感染。感染期幼虫侵入小肠粘膜,生活数日,然后返回肠腔,发育为成虫。

图15-21 东方毛圆线虫卵

采自人体寄生虫学第四版(陈佩惠主编,人卫社出版)P. 190,图16 -23

 

【致病】  本虫所引起的病理改变不甚明显。一般腹痛症状似较钩虫所引起的略为显著。严重患者也可出现贫血及由虫体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毒性反应。但本虫常与钩虫感染混合存在,故难于确定哪些症状系由本虫而不是由钩虫所致。

【诊断】  以粪便中查见虫卵为准。粪检方法常用饱和盐水浮聚法,亦可用培养法查丝状蚴。应注意与钩虫和粪类圆线虫的丝状蚴相区别。

【流行与防治】  东方毛圆线虫主要分布于农村,似有一定的区域性,如四川潼南县感染率曾高达50%。全国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结果表明,已查到有本虫感染的省(市)共18个,其中以海南的感染率(0.729%)为最高,江西、浙江、云南、青海、福建、贵州六省的感染率均超出了全国平均感染率(0.026%),估计全国感染人数约27万。本病防治原则与钩虫相同。

二、美丽筒线虫

美丽筒线虫(Gongylonema pulchrum Molin,1857)为哺乳动物(特别是反刍动物)口腔、食管的寄生线虫。偶可寄生人体引起筒线虫病(gongylonemiasis)。

【形态与生活史】  美丽筒线虫成虫(图15-22)呈乳白色,细长如线状。在反刍动物内寄生者,雄虫长21.5~62㎜,宽0.1~0.3㎜;雌虫长可达32~150㎜,宽0.2~0.5㎜。寄生于人体的雄虫长、宽平均25.16×0.20㎜,雌虫平均为52.09㎜×0.33㎜。体表有明显横纹。体前部表皮有许多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角质突纵行排列。前端两侧有一对颈乳突,其后为波浪状的侧翼。口小,有头乳突。雄虫尾部有较宽的膜状尾翼,两侧不对称,上有13对有柄乳突。交合刺两支,大小不等,形状各异。雌虫尾端呈钝锥状,略向腹面弯曲,阴门略隆起,位于肛门稍前方。成熟雌虫子宫内充满含幼虫的虫卵。虫卵呈椭圆形,卵壳厚而透明;寄生于人体的美丽筒线虫其卵长、宽为46~61mm×29~38mm。

美丽筒线虫成虫寄生于羊、牛、猪、熊、猴及人的口腔和食道的粘膜中。雌虫产出的虫卵自粘膜破溃处进入消化道,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被中间宿主粪甲虫、蟑螂等吞食后,在其消化道内孵出幼虫。幼虫穿过肠壁进入体腔,形成囊状体。含囊状体的昆虫被终宿主吞食后,在宿主胃内幼虫破囊而出,并侵入胃或十二指肠的粘膜内,渐向上潜行直至食管、咽或口腔等处粘膜内寄生,发育为成虫。自吞食囊状体到发育为成虫约需两个月。成虫在人体寄生期多为1年左右,个别的可长达10年。

图15-22 美丽筒线虫成虫

采自人体寄生虫学第四版(陈佩惠主编,人卫社出版)P. 191,图16 -24

请把原图中的“表面突”改为“角质突

 

【致病】  美丽筒线虫成虫在口部上下唇、舌、颊、颚、齿龈、咽喉及食管等处的粘膜及粘膜下层寄生。对人体的损害是由于虫体移行及寄生时对局部的刺激所致。虫体移动甚快,使患者产生痒感、刺痛感、麻木感以及虫样蠕动感、异物感或肿胀感。在寄生局部粘膜可出现水疱或血疱,有的患者可表现精神不安、失眠、恐惧等精神症状。人体病例一般寄生虫数为l~3条,最多者可达16条。

    【诊断】  以找见成虫为诊断依据。口腔粘膜有异物移动感应疑为本虫感染。检查粘膜有病变或可疑处,以针挑破粘膜,取出虫体镜检可确诊。

【流行与防治】  本虫分布于世界各地,已报告人体病例的国家有意大利、前苏联、保加利亚、摩洛哥、新西兰、斯里兰卡及我国。我国已报告病例的地区,主要散见于长江以北,江南偶见。根据我国病例分析,患者大多数为青壮年,最小6岁,最大62岁;两性无差别, 以从事农业及家务劳动的居多。卫生条件差和不良饮食习惯是造成感染的主要原因,如有些患者喜烤食或炒食蝗虫、螳螂、甲虫等昆虫。治疗可用手术取出虫体。防止感染主要是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特别应强调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三、 结膜吸吮线虫

结膜吸吮线虫(Thelazia callipaeda Railliet &Henry,1910)主要寄生于犬、等动物眼结膜囊内,也可寄生于人眼,引起结膜吸吮线虫病(thelaziasis)。因本病多流行于亚洲地区,故又称东方眼虫病。

【形态与生活史】  成虫(图15-23)体细长,圆柱形,乳白色、半透明,虫体表面具有边缘锐利的环形皱褶,侧面观其上下排列呈锯齿状。雌虫大小为6.2~20.0mm x 0.30~0.85mm,近阴门端子宫内的虫卵逐渐变为内含盘曲的幼虫,雌虫直接产出幼虫,为卵胎生。雄虫大小一般为4.5~15.0mm x 0.25~0.75mm,尾端向腹面弯曲,由泄殖腔伸出长短交合刺2根。雌、雄虫尾端肛门周围均有数对乳突。幼虫大小为350~414μm x 13~19μm,外被鞘膜,盘曲状,尾部连一大的鞘膜囊。

图15-23  结膜吸吮线虫成虫(采用沈继龙主编:《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检验》,人卫出版社,2002,图8-1,p179  

图15-24  结膜吸吮线虫初产幼虫(采:沈继龙主编:《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检验》,人卫出版社,图8-2,p.180)

成虫主要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的眼结膜囊及泪管内,偶尔寄生于人、等动物的眼部。本虫属卵胎生(ovoviviparity),雌虫直接产幼虫于结膜囊内,当中间宿主蝇类舐吸终宿主眼部分泌物时而被吸入蝇体内,经2次蜕皮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后进入蝇的头部口器。当蝇再舐吸人或其他动物眼部时,感染期幼虫自蝇口器逸出并侵入宿主眼部,经15~20天发育为成虫。成虫寿命可达2年以上。

【致病与诊断】  成虫寄生于人眼结膜囊内,以上结膜囊外眦侧为多见,也可见于眼前房、泪小管、泪腺及眼睑、结膜下等处。多侵犯一侧眼,少数病例可双眼感染。寄居虫数1条至数条,最多可达20余条。由于虫体表面锐利环形皱折的磨擦、头端口囊吸附作用等的机械性损伤,加上虫体分泌物、排泄物的刺激及继发细菌感染等,可引起眼结膜炎症反应及肉芽肿形成。轻者无明显症状,或有眼部异物感、痒感、刺痛、流泪、畏光、分泌物增多、疼痛等,一般无视力障碍。婴幼儿不敢睁眼,有手抓眼的动作。家长可发现患儿眼球有白色细小的虫体爬行。重感染者可发生结膜充血,形成小溃疡面,角膜混浊、眼睑外翻等。如寄生在眼前房,可有丝状阴影移动感、睫状体充血、房水混浊、眼压升高、瞳孔扩大、视力下降等。如泪小管受损,可出现泪点外翻

诊断主要用镊子或棉签自眼部取出虫体,置盛有生理盐水的平皿中,可见虫体蠕动,用显微镜检查虫体特征即可明确诊断。

【流行与防治】  本虫主要分布在亚洲。印度、缅甸、菲律宾、泰国、日本、朝鲜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均有病例报告。我国的病例报告始于1917年,为世界最早发现。现已知我国有25个省、市、自治区有人体感染的病例报道,其中以江苏、湖北、安徽、河南、山东等地的病例较多。近年已证实冈田绕眼果蝇(Amiota okadai)是我国结膜吸吮线虫的中间宿主,是本病的传播媒介。感染季节以夏秋季为主,与蝇类的季节消长相吻合。感染者最小3个月,最大者88岁,但以婴幼儿为主。本病在农村多于城市。传染源主要为家犬,其次是猫、兔等动物。根据1982~1991年的调查,安徽淮北重流行地区的某些村镇家犬的感染率高达76.7%,每犬的感染虫数可在30~60条。保虫宿主家犬的普遍存在,媒介中间宿主果蝇的广泛分布,再加上幼童不洁的眼部卫生,是结膜吸吮线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防蝇、灭蝇,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犬、猫等动物管理,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注意眼部清洁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措施。治疗可用1%~2%可卡因或地卡因溶液滴眼,虫体受刺激从眼角爬出,或用镊子取出。

   (沈继龙)

四、棘颚口线虫

棘颚口线虫(Gnathostoma spinigerum Owen,1836)是犬、猫的常见寄生虫,也寄生于虎、狮、等野生动物,在人体偶可寄生,引起颚口线虫病(gnathostomiasis)。

【形态与生活史】  成虫(图15-25)寄生于终宿主胃壁的瘤块中。虫体粗大,圆柱形,两端略向腹面弯,色微红。雄虫长11~25mm,雌虫长25~54mm。体前端略膨大成球形,上有4~8环尖锐的倒钩,口周围有两个明显而肥厚的唇。虫体前部和近尾端体表被有无数体棘,体棘的形状和数目是分类的依据之一。雄虫末端膨大成假交合伞,有4对有柄乳突;交合刺一对,不等长。雌虫阴门位于体中部偏后。

虫卵椭圆形,透明,黄棕色,一端有一透明塞,呈帽状突起。虫卵长、宽为65~70mm×38~40mm,内含1~2个细胞。

棘颚口线虫的终宿主主要为犬和猫。虫卵从瘤块中破溃而出,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在27~31℃水中经一周发育,卵内孵出的第一期幼虫,进入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在其体腔内经7~10天发育为第二期幼虫。此期幼虫长0.5mm,头部已呈球形,上有4环小钩。含第二期幼虫的剑水蚤被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类吞食后,幼虫经肠壁至肌肉,约一个月后形成第三期幼虫,外有囊壁包裹。此为感染期幼虫,长约4mm,头球上有4环小钩。犬、猫吞食感染的鱼类后,第三期幼虫在胃中脱囊,幼虫穿过肠壁,经肝脏移行至肌肉或组织中,最后到达胃壁发育为成虫。感染后约100天,卵开始在宿主粪便中出现。在动物胃壁的瘤块中可有一个或数个虫体。

有些动物如、蝲蛄、、蛇、、鱼,鸟、鸡、鼠及猪等吞食了感染本虫幼虫的鱼后,幼虫不能继续发育,仍停留在第三期幼虫状态,成为本虫的转续宿主。当终宿主吞食了上述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动物后,幼虫继续发育为成虫。

图15-25 棘颚口线虫

采自人体寄生虫学第四版(陈佩惠主编,人卫社出版)P. 196,图16 -2 8

 

【致病】  人不是本虫适宜的宿主,除个别病例外,所见的虫体多为第三期幼虫或未完全性成熟的早期成虫。寄生后所引起的病变主要在移行时对全身各处,特别是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肉的损害。病灶局部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也可停留在某一寄生部位形成以脓肿为中心的结节型损害,常见于胸、咽、面、腹、手及眼前房等处。虫体也可移行于皮肤的表皮和真皮之间,引起匐行疹或皮下游走性包块,局部皮肤发红或有水肿,疼痛多不明显,可有痒感。幼虫也可在消化、呼吸、泌尿、神经等系统内移行,临床表现因累及的器官不同而异。曾有报道在尿及痰中发现活虫,亦有进入脊髓和脑而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脊髓炎的报告。

【实验诊断】  自可疑病变组织中检取虫体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无明显体表损害的可疑患者,可用皮内试验及血清学试验作辅助诊断。

【流行与防治】  本虫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在我国分布广泛.猫的感染率可高达40%。人体病例见于日本、泰国、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和我国,以日本和泰国的病例为多。

人体感染主要是由于食入含有感染期幼虫的鱼类所致,生食含有第三期幼虫的猪及鸡等转续宿主肉类亦可感染。

预防主要是加强饮食卫生,不食生的鱼、肉。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取虫,应用噻苯达唑等药亦可奏效。

  

五、艾氏小杆线虫

艾氏小杆线虫[Rhabditis (Rhabditella) axei (Cobbold, 1884)Chitwood,1933]亦称艾氏同杆线虫,属小杆总科的小杆科(Rhabditidae)。本虫原营自生生活,常出现于污水及腐败植物中,偶可寄生于人体,引起艾氏小杆线虫病(rhabditelliasis axei)。该病曾认为属罕见线虫病,但我国从1950年始报道,迄今已发现149例,分别从粪便和尿液中检出,以粪检者居多,达130例。

成虫(图15-26)纤细,圆柱状,体表光滑。食管呈杆棒状,前后各有1个咽管球。尾部极尖细而长。雄虫长约1.2mm。雌虫长约1.5mm,生殖器官为双管型,子宫内含卵4~6个。虫卵长椭圆形,大小48~52х28~32μm  ,无色透明,壳薄而光滑,与卵细胞之间有透明的间隙,与钩虫卵相似,略小,极易混淆。

图15—26 艾氏小杆线虫 (用第5版 237页 图12-31)

 

艾氏小杆线虫营自生生活,雌雄交配后产卵,卵孵化出杆状蚴。杆状蚴能摄食,常生活于腐败的有机物或污水中,经过蜕皮、发育成成虫。各期虫体对人工肠液(pH 8.4)有较高的耐受性,在人工胃液(pH 1.4)内虫卵可存活24小时,但在正常人尿中存活不久。

人体感染途径可能是经消化道或经泌尿道上行感染,在污水中游泳、捕捞水产品而接触污水或误饮污水均为幼虫侵入人体提供了机会。本虫侵入消化系统常引起腹痛、腹泻,但亦可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侵入泌尿系统可引起发热腰痛血尿、尿频、尿急或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肾实质受损时可出现下肢水肿和阴囊水肿、乳糜尿、尿液检查有蛋白尿、脓尿、低比重尿和氮质血症。

在尿液的沉淀物或粪便中发现虫体或虫卵是确诊本病的依据。本虫卵与钩虫卵相似,易混淆。成虫与粪类圆线虫极易混淆,可用小试管培养法镜检成虫,根据形态学的特点区别,鉴别要点见表15-5 。

我国已报道的人体感染分布在湖北、湖南、贵州、河南、广东、海南、新疆、西藏、浙江、上海、江西、福建、山东、陕西和天津等15个省市。日本、墨西哥、以色列等国也有病例报道。曾在兔、犬、猴和鼠等动物粪便中检获本虫。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饮用污水或接触污水及腐败植物是预防艾氏小杆线虫病的关键。治疗药物可用阿苯达唑、甲苯达唑等。

表15-5 艾氏小杆线虫与粪类圆线虫成虫形态鉴别

 

艾氏小杆线虫

粪类圆线虫

食管球 

前后两个

仅后端一个

食管长度

约占虫体长的1/5-1/4

约占虫体长的1/3-2/5

雄虫末端

极尖细而长,呈针状

稍尖,呈圆锥状

  六、兽比翼线虫

兽比翼线虫属[Mammomonogamus(Railliet, 1899)Ryjikov(1948)]是一类主要寄生于野生哺乳动物、家畜、家禽和鸟类的线虫,其中喉兽比翼线虫(M.laryngeus,Railliet, 1899)和港归兽比翼线虫(M.gangguiensis, sp.nov Li, 1998) 偶可在人体咽喉、气管、支气管等部位寄生,引起人体兽比翼线虫病(human mammomonogamosis)或比翼线虫病(syngamiasis)。

喉兽比翼线虫成虫为鲜红色,雌虫体长8.7~23.5mm;前端具发达的口囊,口囊壁具粗厚角质环,底部有8个小齿,呈辐射状排列,食管前端紧接口囊后部,向后逐渐膨大,呈棒球棍状;尾部圆锥形,末端尖削。雄虫体长3.0~6.3mm,交合伞短宽,交合刺1根。与喉兽比翼线虫相比,港归兽比翼线虫成虫前端具唇瓣6片;雄虫具交合伞外边缘带,缺交合刺。两种比翼线虫卵相似,呈椭圆形、无色透明,大小为75~80 x 45~60μm,内含物随发育期不同而各异,可见卵细胞数个或幼胚。

人体比翼线虫病的主要病原体—喉兽比翼线虫的生活史不详,据同类寄生虫的生物学资料分析认为,喉兽比翼线虫终宿主多为牛、羊、鹿等食草动物,成虫寄居其喉头,卵随口腔分泌物和粪排出,在外界发育至感染阶段(可能是含第3期幼虫的虫卵),污染食物或水源,被人类误食即可感染。幼虫在小肠内逸出,穿过肠壁,经血流到达肺部,穿过肺泡上行至呼吸道,定居于咽喉、气管、支气管等部位。龟和鳖可能是喉兽比翼线虫的转续宿主或中间宿主,当人生食或半生食了龟、鳖的肝、胆、血时,亦可被感染。据分析,自人体感染至虫体发育成熟约需70天左右。

临床表现最常见发热、咳嗽、哮喘及咯血等呼吸道症状。潜伏期约6~11天,早期常干咳无痰,病程较长。当虫体寄居咽喉,局部可出现搔爬刺激感。早期X线胸片可见短暂浸润性变化,提示病原体在体内移行时经过肺。嗜酸性粒细胞常明显增多。痰液中偶可伴有虫体。抗菌素治疗无明显效果。

查见成虫或虫卵是确诊比翼线虫病的依据。除可以在痰液中检获成虫,粪便或痰液中检获虫卵外,气管镜检查亦可发现呼吸道壁附有虫体或囊包块,气管镜检冲洗液亦可检获成虫和虫卵。

全世界报道的比翼线虫病超过100例,病例大多来自于南美及加勒比地区。我国从1975年起,迄今已报道了13例,其中12例为喉比翼线虫病,1例为港归比翼线虫病。本病为人畜共患病,保虫宿主或传染源较多,以食草动物牛、羊、鹿较常见。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为注意个人饮食、饮水卫生,不吃生冷的蔬菜及动物食品。治疗可用阿苯达唑、甲苯达唑等抗线虫药物。

(牛安欧)

七、肾膨结线虫

肾膨结线虫[Dioctophyma renale(Goeze,1782)Stiles,1901]是一种大型寄生线虫,俗称巨肾虫 (The giant kidney worm)。本虫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寄生于犬、水貂、狼、褐家鼠等20多种动物的肾脏及腹腔内,偶可感染人体,引起肾膨结线虫病(dioctophymiasis renale)。

【形态与生活史】  成虫(图15-27)圆柱形,活时呈血红色,体表具横纹;虫体两侧各有一行乳突;口孔位于顶端,其周围有两圈乳突;雄虫长14~45㎝,宽0.4~0.6㎝,尾端有钟形无肋的交合伞,具交合刺一根;雌虫长20~100㎝,宽0.5~1.2㎝,阴门开口于虫体前食管之后的腹面中线上,肛门位于尾端;寄生在人体的虫体发育较差,其大小,雄虫为9.8~10.3㎝ x 0.12~0.18㎝,雌`虫为16~22㎝×0.21~0.28㎝。虫卵呈椭圆形,棕黄色,大小为60~80mm x 39~46mm ,卵壳厚,表面有许多明显的小凹陷。

动物可因食入含有第二期肾膨结线虫幼虫的寡毛类环节动物而获得感染。人的感染一般是由于生食或半生食含该虫第三期幼虫的蛙或鱼类而引起,亦可因吞食了生水中的或水生植物上的寡毛类环节动物而获得感染。幼虫进入人体消化道后,穿过肠壁随血流移行至肾盂发育为成虫,并产卵。虫体亦可在膀胱、卵巢、子宫、肝脏、腹腔等部位寄生。

图15-27肾膨结线虫

 采自人体寄生虫学第五版(詹希美主编,人卫社出版)P. 239,图12-33

图12 –33,图12-35

 

【致病】  肾膨结线虫通常寄生于终宿主肾脏中,导致肾脏显著增大,约70%的感染者在肾盂背部有骨质板形成,骨质板边缘有透明软骨样物,大多数肾小球和肾盂粘膜乳头变性。肾盂腔中有大量的红细胞、白细胞或有脓液。病变后期,感染肾萎缩,未感染肾因代偿而肥大。由于虫卵表面的粘稠物易凝成块,加上虫体死亡后残存的表皮,可形成结石的核心。

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腰痛、肾绞痛、反复血尿、尿频,可并发肾盂肾炎肾结石、肾功能障碍等。亦可见尿中排出活的或死的、甚至残缺不全的虫体。当虫自尿道逸出时可引起尿路阻塞、亦有急性尿中毒症状。

除肾脏外,本虫也可寄生于腹腔,偶可寄生于肝脏、卵巢、子宫、乳腺和膀胱。

【诊断】  从尿液中发现虫体或查见虫卵是确诊本病的依据。但若虫体寄生于泌尿系统以外的部位,或只有雄虫感染的病例则无法查出虫卵。尿道造影、B超或CT检查可能有助于诊断。

【流行与防治】  人体肾膨结线虫病病例发现不多,至今国外报道17例,我国共报道11例,患者尿中均有虫体排出,少者为一条,多者达11条,排出的虫体活、死和残缺不全者均有。勿食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蛙、生水和生菜可预防本病。阿苯达唑和噻嘧啶可治疗本病,但需反复多个疗程用药。虫

体寄生在肾盂者,行肾盂切开取虫为最可靠的治疗办法。

八、 麦地那龙线虫

麦地那龙线虫[Dracunculus medinensis (Linnaeus, 1758) Gollandant,1773]隶属于龙线虫科,龙线虫属。人或动物因误食含本虫感染期幼虫的剑水蚤而感染。成虫寄生在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组织内,引起麦地那龙线虫病(dracunculiasis)。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500万~1000万病人,约有1.2亿人受到威胁。WHO制定了全球消灭麦地那龙线虫病的战略规划。我国动物感染报告较多,而人体感染至今只有王增贤于1995年报道的我国安徽阜阳农村一男童体内感染本虫的病例。

    【形态与生活史】  成虫形似一根粗白线,体表光滑,镜下可见密细的环纹。雌虫长60~120cm,宽0.9~2mm,子宫双管型,其内充满大量的第一期幼虫。雄虫长12~40mm,宽0.4mm,末端向腹面卷曲,具交合刺 2根。

第一期幼虫(杆状蚴)长550~760μm,宽15~30μm,体表可见显著的纤细环纹,尾尖细,尾长约占体长的l/3,于肛门后方体尾交界处两侧有尾感器1对。第一期幼虫在水中较为活跃,若被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在适宜温度下约经12~14天,在其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

含感染期幼虫的剑水蚤随饮水被人或哺乳动物误食后,幼虫在十二指肠处释出,钻入肠壁,经肠系膜、体腔移行至皮下结缔组织。虫体约经3个月发育达性成熟,雄虫在感染后3~7个月内死亡。雌虫受精后移行至终宿主(人或动物)皮下,产出第一期幼虫。幼虫产出期间引起宿主强烈的超敏反应,结果在皮下形成肿块,皮肤表面形成水疱,继而皮肤破溃。当宿主肢体与水接触时,雌虫头端从破溃部位的皮肤伸出,体壁和子宫破裂,释出大量的第一期幼虫。子宫内幼虫产出后,伸出的部分崩解,其余则缩回皮下组织内。当破溃部位再次与水接触时,又重复这一产幼虫过程,幼虫产尽后雌虫自然死亡,伤口愈合。雄虫成虫很少见到。

图15-28  麦地那龙线虫(采用詹希美主编《人体寄生虫学》第五版,人卫出版社,2001,图12-36)p.241

   【致病与诊断】  感染期幼虫在体内移行及发育时,虫体经过处或所在部位常无明显病变。达皮下组织的成熟雌虫可出现条索状的硬结或肿块。雄虫交配后在皮下组织内死亡,除虫体周围引起纤维变性外,亦无其他病变。本虫致病主要是雌虫移行至皮肤时,释放的幼虫及大量代谢产物引起的宿主组织强烈的超敏反应。患者可出现荨麻疹、局部水肿和腹泻、发热、头晕、恶心等全身症状。血液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自虫体前端破裂处逸出的幼虫可致皮肤表面丘疹,并发展为水疱、脓疱、蜂窝组织炎、脓肿、皮肤溃疡等。水疱内为无菌黄色液体,镜下见大量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溃疡如果继发感染可致脓肿,愈合后留下永久性疤痕或肌肉损伤。虫体还可侵及神经系统引起瘫痪,亦可累及眼、心脏及泌尿生殖系统,引起病变。在体内深部组织内的雌虫死亡退化后,逐渐钙化,可致邻近的关节发炎。变性的虫体也可释放出大量抗原,诱发无菌性囊液性脓肿(fluid-filled abscess)。我国报告的一例12岁男童,其病变部位为左侧腹壁皮下。手术从肿块内取出一条麦地那龙线虫雌虫的片段,术后脓肿很快痊愈。

幼虫检查:当水疱破溃后,用少许冷水置伤口上,取伤口表面液体涂片检查,低倍镜下见到活跃的幼虫便可确诊。也可用手术自肿块内取成虫或抽取肿块内液体涂片,镜检幼虫。自伤口获取伸出的雌虫是最可靠的确诊依据,但须与皮下寄生的裂头蚴相鉴别。X线检查有助于宿主体内虫体钙化的诊断。免疫学试验,如皮内试验、IFA或ELISA可作为辅助诊断。血检常见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流行与防治】  麦地那龙线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曾广泛流行于印度、巴基斯坦、西南亚、非洲等许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南美也有轻度流行。日本、朝鲜和我国人体感染仅见个例报告。本病的流行主要有两个环节:饮用含剑水蚤的生水及患者与水接触。动物保虫宿主有犬、猫、马、浣熊、牛、狼和猴等,但这些动物体内龙线虫属的虫种易于混淆。本病的感染年龄多在14~40岁,以5~9月发病最多。由于该病在一些国家流行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危害很大。WHO于1986年即制定了全球防治规划,要求在2000年各国均要达标。由于各疾病流行国家政府的重视和各方的支持,许多国家已接近消灭该病。据1992年统计,全球约有350万病人,而1996年降到不足16万。经过大力防治后,至1998年,本病的流行仅限于非洲,仅存患者不足8万。

发现有虫体自皮肤暴露时,先用冷水置伤口上,使虫体伸出产幼虫,然后用一根小棒卷上虫体,每日向外拉出数厘米,直至将虫体全部拖出。此过程操作必须小心谨慎,一旦虫体被拉断,幼虫逸出可致严重的炎症反应。也可手术取虫治疗。治疗药物有甲硝唑(metronidazole)、硝咪唑或甲苯达唑等。本虫感染是由于人饮用含剑水蚤的水所致,因此应避免饮用不洁生水,预防本虫感染。

  (沈继龙)

九、肝毛细线虫

肝毛细线虫[Capillaria hepatica(Bancroft,1893)Travassos,1919]是一种鼠类和多种哺乳动物的寄生虫,偶尔感染人。成虫寄生于肝,引起肝毛细线虫病(hepatic capillariasis)。

【形态与生活史】  肝毛细线虫成虫(图15-29)较鞭虫纤细,雌虫长53~78mm,尾端呈钝锥形,雄虫长为24~37mm,尾端有1突出的交合刺被鞘膜所包裹;食管占体长的1/2(雄虫)或1/3(雌虫)。该虫虫卵形态与鞭虫卵相似,但较大,卵壳厚,分两层,两层间有放射状纹。外层有明显的凹窝,两端各有透明塞状物,不凸出于膜外。

肝毛细线虫卵在土壤中进行发育,宿主由于吞食被含有幼虫的虫卵所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而感染。感染后24小时内虫卵于肠孵化,孵出的第一期幼虫长140~190mm,宽7~11mm,在6小时内钻入肠粘膜,经过肠系膜静脉、门静脉,在感染后52小时内到达肝脏。

图15-29 肝毛细线虫

采自人体寄生虫学第五版(詹希美主编,人卫社出版) P. 242,图12 -37

 

【致病】  肝毛细线虫成虫寄生于肝,产卵于肝实质中,虫卵沉积导致肉芽肿反应和脓肿样病变,肉眼可见肝表面有许多点状珍珠样白色颗粒,或灰色小结节,其大小为0.1~0.2cm。脓肿中心由成虫、虫卵和坏死组织组成,虫体可完整或崩解,虫体和虫卵周围有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图15-30)。患者可出现发热、肝脾肿大、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白细胞增多及高丙种球蛋白血症,低血红蛋白性贫血颇为常见,严重者可表现为嗜睡脱水等,甚至死亡。

图15-30 肝毛细线虫在肝内(切片)

采自人体寄生虫学第五版(詹希美主编,人卫社出版)P. 242,图12 -38

 

【诊断】  诊断本病相当困难。肝组织活检病原体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肝病患者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者,可考虑用免疫学方法作进一步检查。

【流行与防治】  人感染是由于食入感染期卵污染的食物或水而引起。迄今全世界确诊为肝毛细线虫病的患者共25例。我国仅发现1例人体感染,徐秉锟(1979)在广东从1位人体肝组织病例切片取得虫体。尽管报道的病例不多,但大多数引起死亡,故应予以注意。

另外还发现肝毛细线虫假性感染病例15例,其中海南10例(1992)、广东3例(1992)、四川l例(1992)、台湾l例(1995)。这种假性感染是因为食入含肝毛细线虫卵的生鼠肝兔肝,虫卵仅通过人体消化道随粪排出,虽可在人粪中查见,但人并未获得感染,即所谓假性感染(spurious infection)。真性感染(genuine infection)在人粪中无此虫卵排出。

治疗药物有剂、甲苯达唑、阿苯达唑等。

十、异尖线虫

异尖线虫(anisakis)是一类成虫寄生于海栖哺乳动物如鲸、海豚、海豹等的胃部,幼虫寄生于某些海栖鱼类的线虫。它属于蛔目异尖科。可引起人体异尖线虫病(anisakiasis)的虫种主要有5属:即异尖线虫属、海豹线虫属、钻线虫属、对盲囊线虫属和鲔蛔线虫属。我国报道的主要是异尖线虫属和鲔蛔线虫属的虫种。

【形态与生活史】  在人体寄生的虫体均为第三期幼虫,中肠部体宽为430~550mm,无侧翼。人不是异尖线虫的适宜宿主,但幼虫可寄生于人体消化道各部位,亦可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人的感染主要是食入了含活异尖线虫幼虫的海鱼,如大马哈鱼鳕鱼、大比目鱼、鲱鱼、鲭鱼等和海产软体动物如乌贼等而引起。虫体主要寄生于胃肠壁(图15-31),患者发病急骤,酷似外科急腹症,常致临床误诊。

图15-31 胃壁上异尖线虫

采自人体寄生虫学第五版(詹希美主编,人卫社出版)P. 243,图12 -39

 

【致病】  人体感染本虫后,轻者仅有胃肠不适,重者表现为在进食后数小时上腹部突发剧痛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纤维胃镜可见胃粘膜水肿、出血、糜烂、溃疡。晚期患者可见胃肠壁上有肿瘤样物,病理特点是以粘膜下层为中心,伴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脓肿或瘤样肿物,肿物内可见虫体断片、角皮或肠管等。除在胃肠外,虫体也可在腹腔、泌尿系统、皮下组织等处形成肿物。

图15-32 人回肠中的异尖线虫

采自人体寄生虫学第五版(詹希美主编,人卫社出版)P. 243,图12 -40

 

【诊断】  确诊本病主要依据从胃内检获幼虫。虫体多在胃大弯侧发现。用体外培养的幼虫分泌排泄物作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是本病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

【流行与防治】  在日本、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以及太平洋地区等20多个国家有本病病例报告。其中日本已报道人体病例14,000余例。主要是这些国家居民喜吃腌海鱼,或生拌海鱼片、鱼肝、鱼子或乌贼,由此获得感染,使本病成为一种海洋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我国尽管迄今尚未见有病例报告,但在国内市售海鱼中,发现鲐鱼、小黄鱼、带鱼等小型鱼体肌肉或器官组织内的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率高达100%,感染度高达401条/尾鱼;从东海和黄海获得的30种鱼和两种软体动物发现带幼虫率为84%。可见在我国人群感染异尖线虫病的潜在危险性很大。

胃肠道异尖线虫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可用纤维胃镜检查并将虫体取出。

十一、广州管圆线虫

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Chen,1935) Dougherty,1946]寄生于鼠肺部血管,偶可寄生人体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陈心陶(1933,1935)首先在广州的家鼠和褐家鼠体内发现该虫,命名为广州肺线虫(Pulmonema cantonensis Chen),后由Matsumoto(1937)在台湾报道,1946年由Dougherty 订正为本名。

人体首例广州管圆线虫病是由Nomura 和Lin于1944年在台湾省发现的,至1988年在台湾省报告疑为本病的患者共310例,得到病原学确认的35例。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在太平洋地区某些岛屿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早就有散在或暴发流行,但直至1960年代初才明确此病与广州管圆线虫的寄生有关。

【形态】 成虫线状,细长,体表具微细环状横纹。头端钝圆,头顶中央有一小圆口,缺口囊。雄虫长11~26mm, 宽 0.21~0.53mm,交合伞对称,呈肾形。雌虫长17~45mm,宽0.3~0.66mm,尾端呈斜锥形,子宫双管形,白色、与充满血液的肠管缠绕成红、白相见的螺旋纹,十分醒目,阴门开口于肛孔之前(图15-33)。

图15-33 广州管圆线虫(含雄虫交合伞、雌虫尾部与第三期幼虫)

(用第五版,P233.图12-25)

 

【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终宿主鼠的肺动脉内。虫卵产出后进入肺毛细血管,第1期幼虫孵出后穿破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沿呼吸道上行至咽,再吞入消化道, 随后与宿主粪便一起排出。第1期幼虫在体外潮湿或有水的环境中可活3周,但不耐干燥。当它被吞入或主动侵入中间宿主螺类或蛞蝓体内后,幼虫可进入宿主肺及其它内脏、肌肉等处,在适宜温度(25~26℃)下,约经1周蜕皮为第2期幼虫,2周后经第2次蜕皮,发育成为第3期幼虫,即感染期幼虫。鼠因吞食含有第3期幼虫的中间宿主、转续宿主或被幼虫污染的食物而受感染。从第3期幼虫感染终宿主至其粪便中出现第1期幼虫约需6~7周。l条雌虫平均每天可产卵约15 000个。常见的中间宿主有褐云玛瑙螺、福寿螺和蛞蝓,此外还有皱疤坚螺、短梨巴蜗牛、中国圆田螺和方形环棱螺。转续宿主有黑眶蟾蜍、虎皮蛙、金线蛙、蜗牛、鱼、虾和蟹等。终宿主以褐家鼠和黑家鼠较多见,此外还有白腹巨鼠、黄毛鼠和屋顶鼠等。

人因生食或半生食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而感染,生吃被幼虫污染的蔬菜、瓜果或喝含幼虫的生水也可感染。动物实验提示,第3期幼虫可经皮肤主动侵入宿主。由于人是本虫的非正常宿主,故在人体内幼虫通常滞留在中枢神经系统,不在肺血管内完成其发育。但如果幼虫进入肺似也可完成发育。虫体停留在第4期幼虫或成虫早期(性未成熟)阶段,近年有报道在2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病例尸解时发现肺部有成虫。

图15-34  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

(用第五版,P234 图12-28)

 

【致病】 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在人体移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此病以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为特征。病变集中在脑组织,除大脑及脑膜外,还包括小脑脑干及脊髓等处。主要病理改变为充血、出血、脑组织损伤及由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所组成的肉芽肿性炎症反应。最明显的症状为急性剧烈头痛或脑膜脑炎表现,其次为颈项强直,可伴有颈部运动疼痛、恶心、呕吐、低度或中度发热。头痛一般为胀裂性乃至不能忍受,起初为间歇性,以后发作渐频或发作期延长,出现持续性头痛。止痛药仅对45%病例有短时间缓解。头痛部位多发生在枕部和双颞部。在严重病例中有出现发热伴有神经系统异常、视觉损害、眼部异常、缓慢进行性感觉中枢损害、全身酸痛,还有脑神经受损、眼外直肌瘫痪和面瘫等症状。据温州同批感染的47例患者临床分析表明,潜伏期最短1天,最长27天,平均潜伏期为10.25天。主要症状有头痛(91.5%),躯体疼痛(93.6%),游走性疼痛(70.2%),皮肤触摸痛(63.8%),低中度发热(53.2%)或高热(4.3%)。此外,还有鼻部、眼部或肺部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报道。近年国内有报道2岁以下婴幼儿感染,症状比成人更严重,易造成误诊。

【诊断】 诊断本病的依据:

1.流行病学资料 有吞食或接触含本虫的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的经历;

2.症状和体征 有某种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和体征,如急性脑膜脑炎或脊髓炎或神经根炎的表现;

3.3.验室检查 脑积液压力升高,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其中嗜酸性粒细胞超

过10%;

4.4.疫学检查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

检测血液及脑脊液中抗原或抗体阳性。用ELISA检测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是目前诊断本病的最常用方法;

5.5.从脑积液中查出幼虫或发育期雌性成虫或雄性成虫可确诊,但一般检出

率不高。

【流行】 广州管圆线虫病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地区、太平洋岛屿、日本和美国,我国主要在台湾、香港、广东、浙江、福建、海南、天津、黑龙江、辽宁、湖南等地,多数呈散在分布。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3000多病例报道。

广州管圆线虫可寄生几十种哺乳动物,包括啮齿类、犬类、猫类和食虫类,其中主要是啮齿类,尤其是鼠类;终宿主国内外均以褐家鼠和家鼠较普遍,此外有白腹巨鼠、黄毛鼠、屋顶鼠、板齿鼠和蛛猴。鼠类是最主要的传染源。我国台湾省报告褐家鼠感染率为8%~71%,日本报告褐家鼠的感染率多数在14.3%~77.0%之间,广州市褐家鼠平均感染率为2.8%。温州褐家鼠平均感染率为20.4%。

  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但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非正常宿主,该虫很少能在人体肺部发育为成虫,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幼虫不能离开人体继续发育。

本虫的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多达50余种。我国广东、海南、云南、浙江、台湾和香港等地发现的中间宿主主要有褐云玛瑙螺、福寿螺。据调查,我国大陆褐云玛瑙螺对管圆线虫幼虫的自然感染率为29.7%和24.76%, 福寿螺为65.5%。温州地区水田里和河中福寿螺密度很高,且此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第3期幼虫感染率高达69.4%。本虫的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多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除可供食用外,它们还经常出没于房前屋后、庭院、花园、草地、沟渠,甚至厨房、卫生间等潮湿地方,本虫的幼虫有可能在这些动物活动过的地方,随其分泌的粘液遗留在各处。婴幼儿可因在地上爬玩或完弄这些动物而感染,成人也可通过这种方式感染。

本病在世界各地多为散发,www.med126.com/pharm/有该病流行的地区都因为有生吃或半生吃水产食物的习惯,例如太平洋的一些岛屿、泰国以及我国沿海一带和台湾等地居民都有生吃或半生吃螺、虾、鱼、蟹的习惯。我国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居民有生吃或半生吃虾、蟹及其制品的习惯,这些都与本病的传播有关。

【防治】 预防本病主要为不吃生或半生的中间宿主(螺类),不吃生菜、不喝生水;因幼虫可经皮肤侵入机体,故应防止在加工螺类的过程中受感染。灭鼠以控制传染源对预防本病有十分重要意义。

阿苯哒唑(albendazole)对本病有良好疗效,若能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则预后佳。

(何 蔼)

 

Summary  Parasitic nematode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human health. Most nematodes that parasitize humans belong to the class Phasmidia, the rmaining to the class Aphasmidia. Parasitic nematodes are divided into intestinal and blood or tissue nematodes, depending on their dwelling sites in the human body. Common species in the former include Ascaris lumbricoides (roundworm), Necator americanus and Ancylostoma duodenale (hookworms), Trichuris trichura (whipworm),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pinworm), 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 Symptoms and clinical signs resulting from intestinal nematode infections are characterized by digestive disorders, and the definitive diagnosis is generally made by demonstration of eggs or larvae in the faeces. Occasionally, adult worms are found in the stools.

A diverse group of nematodes parasitizes the blood vascular system or other organs and tissues of humans. Frequently noted nematodes in blood and tissues are Wuchereria bancrofti, Brugia malayia, and Loa loa (filarial worms), Dracunculus medinensis (guinea worm) and Trichinella spiralis. Some larvae of animal nematodes (Ancylostoma braziliense and A. caninum) may also invade humans, although as incompatible hosts: they penetrate the human skin and then persist and migrate for some time without further development, these larvae cause dermatitis and are called larva migrans.  Several diseases caused by blood and tissue nematodes, and which often have a serious impact on human health, are transmitted by arthropods as vectors, such as filariasis and dracunculiasis.

  (夏超明)

相关文章
 药理学教学方法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图片资源:衣原体3
 内科学图片库:呼吸系统疾病总论双肺散在斑
 中药药理学作业习题:讨论题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图片资源:图片109
 病原生物学出版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考试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