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阴囊湿疹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eczema of scrotum
拚音 YINNANGSHIZHEN
别名 中医:肾囊风,绣球风,阴湿疮,阴疮,胞漏疮,阴囊风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男性生殖器疾病,皮肤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阴囊湿疹,是以阴囊皮肤干燥瘙痒或起粟疹、水疱、搔破后浸yin脂水为特征的男科常见皮肤病。属“湿疹”的一个类型。
中医释名 以阴囊皮肤潮红、起疹、湿润或有渗液,瘙痒剧烈,痛如火燎为主要表现的湿疮类疾病。
西医病因 西医学认为,阴囊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属第Ⅳ型变态反应。也有认为其发病有遗传基础,属于AD遗传方式的多因素病证。本病病因尚未明确,由多种内在因素或外界刺激诱发。外在的生活环境、气候;某些化学药品、化妆品、染料;某些食物如鱼、虾、、奶等特异蛋白质;以及花粉、尘埃、羊毛、动物羽毛等,均可诱发致病。局部不卫生、汗液浸渍、污垢刺激、衣裤摩擦,以及搔抓等,也是发病的重要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病、体内的感染病灶,以及新陈代谢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均可产生或加重病情。阴囊湿疹患者多有过敏性、渗出性体质,据认为过敏性体质与遗传性IgA缺乏有一定关系。此外,在情绪紧张、过度劳累、情志变化、神经损伤等情况下,由于神经、内分泌变化的影响,使皮肤对各种刺激因子的应激性增高,有利于阴囊湿疹的发生。
中医病因 阴囊湿疹的病因不外乎外感、内伤两端。外感为时邪所袭;内伤多由饮食、情志、劳欲所致。(1)感受外邪主要与风、湿、热三邪有关。因于风者,多由风热外袭或湿热内蕴,复受风邪,内外合邪而成。因于湿者,则由气候、居处潮湿、阴冷或涉水、淋雨,或阴部不洁,汗液浸渍,湿浊之邪侵袭人体而发病。因于热邪,多因炎夏之季,暑热阳邪夹风袭之。(2)饮食不节恣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脾失运化,湿浊内生。如过食茶、酒而致生茶湿、酒湿;多食鱼腥海味,则生湿热;多食生冷瓜果或过服苦寒药物,损伤脾阳而内生水湿。而脾阳虚损,水湿不化,又易招致外邪袭侵。若过食辛香炙爆之品,易致津伤血燥,生热生风,与湿浊合邪,蕴郁肌肤则发病。(3)情志内伤情志致病,主要是伤及内脏尤其是心、肝、脾三脏,致其功能失调,气血失和,气机不畅。机体抗病力降低而成为发病的主要因素。如郁怒伤肝、思虑劳神过度,损伤心脾等。而情志过极又可化火,而伤津耗血或导致湿郁为病。(4)房室劳损早婚、房事过度,导致肾精耗伤,肾虚则五脏六腑俱不足,易为外邪所乘而发病。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病多由外感风湿热之邪或湿热内生,循肝经下注;或阴虚之体,复感外邪;或肾虚风乘所致。急性者,以湿热之邪为主,常夹风邪。风为阳邪,易袭皮毛腠理;湿为阴邪,其性粘滞弥漫,重浊而趋下。湿热之邪循肝经下注,蕴蓄阴囊皮肤,而见患部水疮、糜烂、滋流黄水,风湿均易夹热,蕴结经遂,气血不利,营气不从,可致皮肤潮红、灼热、肿胀。作痒、作痛,乃“热微作痒,热甚则痛”之故。亚急性者,多由脾虚不运,湿邪留恋不除,致病程缠绵,迁延不愈,易转为慢性。慢性期,因于血虚风燥,湿热蕴结。病情反复发作、日久不愈,阴血耗伤,生风生燥,或由湿热蕴结,气血失和,或因剧烈瘙痒而致夜眠不安,胃纳不振,生化之源不足,肌肤失养,而见皮肤干燥、粗糙、肥厚、脱屑等。本病病机,总由禀赋不耐,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导致脏腑失和,气血郁滞,经络阻塞,营气不从等病理变化,风、湿、热邪客于下焦,侵及阴囊肌肤而成。
病理 急性期,表皮细胞和细胞内明显水肿。棘细胞分离,组织间形成空腔,见有许多表皮内小水疱,表皮内水疱和海绵形成部位有单核细胞、组织细胞或巨细胞浸润,真皮层乳头毛细血管扩张、水肿,毛细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亚急性期,海绵形成和水泡形成减少,表皮轻度棘化,并有角化不全、真皮层炎症同急性期改变,但程度较轻。慢性期,表皮海绵形成减轻,无水疱形成,表皮棘细胞明显增生,钉突延长加宽,角化过度而呈苔藓化。真皮炎细胞浸润主要分布于血管周围,以单核细胞为主。真皮毛细血管增多,管壁增厚,乳头层呈不同的纤维化。 临床病理过程分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三个阶段。其中急性、亚急性期相当于“糜烂型”,慢性期相当于“干燥型”。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1.掌握特征本病以阴囊皮肤瘙痒、起疙瘩,破后浸yin流脂水为特征。由于发病部位局限,病情较单纯,故易于诊断。
2.辨别病性本病初起有风热、湿热之不同,应详辨之。湿热证多见于肥胖体质,患处瘙痒浸润、潮红、破后湿烂、脂水颇多、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风热证多见于阳盛体质,初起阴囊干燥作痒,喜浴热汤润之,甚者起疙瘩如赤粟,破后流黄水,皮肤灼热疼痛,舌质红、苔薄黄。日久不愈可转为阴虚血燥、以阴囊皮厚、皱裂疼痛、干痒为特点。而肾虚风乘则以肾囊潮湿、冷汗、汗出瘙痒为主症。前二者多属实证,后二者多属虚证。
(一)风热外袭证
1.临床表现:初起阴囊干燥作痒,喜浴热汤,甚则起疙瘩如赤粟,搔破后流黄水,皮肤灼热疼痛。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2.证候分析:风热之邪郁于肌肤,血脉壅滞,故生疙瘩如赤粟;风胜则干,热胜则燥,故阴囊干燥作痒,喜浴热汤润之;痒极则搔抓,破后则流黄水,皮肤灼热。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皆属风热之象。病位在肝肾,以风热之邪侵袭肝肾经脉部位为主。多属实证。
(二)湿热下注证
1.临床表现:阴囊瘙痒、浸润潮红,破后湿烂,脂水频流、患处肿胀,伴大便不爽、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证候分析:湿热之邪循经下注前阴,蕴郁肌肤,故见阴囊潮红作痒、糜烂、滋水;大便不爽、溲赤乃下焦湿热所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之征。病位在肝,病性属实。
(三)血虚风燥证
1.临床表现:病情反复发作,日久不愈,阴囊肥厚、干燥,不时作痒、皲裂疼痛,伴头昏乏力、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2.证候分析:素体阴虚,或病久不愈,风热湿邪化燥伤阴,阴血不足,肌肤失养,故阴囊皮肤肥厚、干燥、皲裂疼痛,痒乃风行皮里之故。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病位在肝肾,证属虚实夹杂、正虚邪恋。
(四)阳虚风乘证
1.临床表现:阴囊湿冷,汗出瘙痒,兼见肾阳虚证如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神疲倦怠。舌质淡胖,脉沉细。
2.证候分析:肾虚不能温煦,卫外不固,津液外泄则阴囊湿汗;风湿搏结于肌表则瘙痒、腰膝腰软乃肾虚、腰府失养。舌淡胖、脉沉细均属肾阳虚之候,病位在脾肾,病性属虚证。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本病发病与职业、工作、居住环境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主要由肝经湿热下注、血虚风燥、肾虚、风热外侵所致。
病史
症状
体征 阴囊湿疹的皮损多样、形态各异,且有融合及渗出倾向。根据病程和皮损特点,一般分急性、亚急性、慢性3种。
1.急性阴囊湿疹:发病较快,初起皮肤潮红、肿胀、瘙痒,病变部位常为片状或弥漫性,无明显境界,继而出现丘疹、水疱、群集或密集成片,常因瘙痒抓挠,致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渗液,最后逐渐结痂、脱落,露出光滑红色皮肤,并有少量糠批状脱屑而愈。自觉瘙痒,重者难以忍受,呈间歇性或阵发性发作,常于夜间或情志变化时增剧,影响睡眠。继发感染时,水疱成为脓疱、疱液混浊,结蜡黄色脓痂,并可引起附近肿痛、发热、怕冷等。或伴有便秘、小便黄赤,阴下潮湿、心烦、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状。病程不定,轻者数日内消失,一般2周~3周可治愈。常因用水洗或吃辛辣之品如大蒜韭菜、生辣椒或食鱼、虾、蟹、牛肉羊肉等发物;或进食牛奶、雪里红、毛笋南瓜等致病情加重。反复发作者可转为亚急性或慢性。
2,亚急性阴囊湿疹:介于急性与慢性之间的病程阶段。患部皮损较急性者轻、潮红肿胀显著减轻,渗出减少,以小丘疹为主,结痂、鳞屑较多。仍有瘙痒,一般无全身不适,或伴胸闷、纳呆、便溏、溲赤、苔腻、脉滑等症。常有演变为慢性之倾向,也可因外界刺激而呈急性发作。
3.慢性阴囊湿疹:由急性、亚急性湿疹长期不愈、反复发作而来。亦有少数起病即为慢性者。皮损境界明显,炎症改变不显著,主要表现为皮肤肥厚,粗糙,嵴沟明显,干燥,脱屑,呈苔藓样变,皮色呈暗红或深褐色,有抓痕、少量丘疹、血痂、色素沉着;瘙痒剧烈,不时发作,尤以夜间或情绪紧张时更甚。常伴性情急躁、失眠、头昏乏力、腰膝酸软、苔薄、脉濡细等症状。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阴囊湿疹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接触性皮炎:需与急性阴囊湿疹相鉴别。(1)病因:接触性皮炎主要为外界接触物如油漆等,病因较易追查;急性阴囊湿疹主要为内因,病因复杂,不易查找。(2)部位:接触性皮炎常限于接触部位,以暴露部位多见;急性阴囊湿疹则为阴囊皮肤,或伴有其他部位如腘窝、手脚背、肛周等处湿疹。(3)皮损特点:接触性皮炎皮损常为单一型,红胀显著,以大水疱多见,边缘清楚;急性阴囊湿疹的皮损常为多形性,以丘疹、小水泡为主,甚至糜烂、渗脂水,边界弥漫不清。(4)转归:前者发病急剧,经过较短,去除病因后很快痊愈;后者病程较长,去除外界刺激后也不易很快好转、易于复发,转为慢性。
2.神经性皮炎:需与慢性阴囊湿疹相鉴别。(1)病史:神经性皮炎常先有瘙痒,搔抓后出现皮疹;慢性阴囊湿疹常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变而来,瘙痒与皮疹同时出现。(2)皮损特点:前者为圆形及多角形扁平丘疹,形成苔藓样变,边缘常有散在扁平发亮的正常皮色丘疹,无水疱。后者则皮肤浸润肥厚,苔薛样变不若前者明显,有色素沉着,皮损及其边缘常有灰褐色丘疹及丘疱疹,破裂后糜烂渗出。(3)部位:前者见于人体易受摩擦的部位,如颈、时、膝伸侧面及股内侧等,后者在阴囊或同时有头面、耳后、手足部等处湿疹。(4)病程:前者是慢性经过,后者是急性及慢性反复交替发作。
3.脂溢性皮炎:其病程经过可有湿疹样改变,主要发生在头、胸、背、阴部及腋窝等皮脂分泌较多的部位。损害表面为黄红色,上覆有油腻状鳞屑或痴皮,此种表现在湿疹则少见。
4,核黄素缺乏症:多发于阴囊部。皮损改变与湿疹相似,亦表现为边缘清楚的淡红色斑片,见有丘疹、结痂、浸润、肥厚等,常伴有口角炎、舌炎和舌萎缩以及视物不清、目赤等,用维生素B1治疗有明显效果。而阴囊湿疹一般无口、鼻、眼部证候表现。
中医类证鉴别 1.脱囊:急起阴囊红肿疼痛,迅速溃烂皮脱,睾丸外露甚至脱落,并见全身恶寒发热等症。
2,囊:阴囊红肿热痛,不痒,无滋水淋漓,病重时约7天成脓破溃流出黄稠脓液。
3.下疳:以阴茎头溃烂为主,有的虽可累及阴囊,但不痛不痒。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阴囊湿疹有急性、亚急性、慢性之分,前二者发病较急,多由风热、湿热为患,病性属实,积极治疗,多能痊愈。若急性期失治、误治,则可致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或耗伤阴血,或损及肾阳,转化成慢性,病性以虚证居多,治疗棘手,且易复发。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一)西药治疗
1.全身疗法
急性、亚急性期可用10%葡萄糖酸钙或10%硫代硫酸钠,或0.25%普鲁卡因20ml加维生素C1g~2g静脉注射,每日1次。同时,可选用维生素B1、C及各种抗组织胺类药物内服。未能奏效者,可考虑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伴有细菌感染、发热、淋巴结肿大者可适当选用抗生素。
2.局部治疗
急性期,仅有潮红、丘疹或少数小疱而无渗液,治宜缓和消炎、避免刺激,可选用湿敷或具有止痒作用的洗剂。常用的有2%~3%硼酸水,或炉甘石洗剂或2%冰片、5%明矾炉甘石洗剂等。水疱糜烂渗出明显者,宜收敛、消炎,以促进表皮修复,可选用防腐、收敛性药液作湿敷或蒸发置包,常用者如复方硫酸酮溶液、2%~3%硼酸水、0.5%醋酸铝或马齿苋煎水。亚急性期,治疗以消炎、止痒、干燥、收敛为主。选用氧化油剂、泥膏或乳剂为宜。慢性期,治疗应以止痒为原则,抑制表皮细胞增生,促进真皮炎症浸润吸收。选用软膏、乳剂、泥膏为宜,如5%~10%复方松馏油软膏。2%冰片、10%~20%黑豆馏油软膏。皮质类固醇激素乳剂等。
(二)理疗
液氮冷冻治疗、X线或放射性同位素敷贴疗法等,可用于病期较久的慢性局限性者。
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本病初期以清热法风、除湿止痒为主,视其湿热、风热之不同,分别论治。风热者,清热疏风止痒;湿热者,清热除湿止痒。日久化燥伤阴者,宜养血润燥、清热止痒;肾虚者酌以补肾,并须与外治治法相配合,以期速愈。总之,祛风、清热、燥湿与补肾,是本病的基本治则。
(一)风热外袭证
治法清热疏风止痒。血分热甚者,兼以凉血、活血。
方药消风散加减。方中当归生地凉血活血;防风蝉蜕荆芥牛蒡子散风清热;石膏知母清热泄火;木通导热下行。加柴胡发散肝经郁热,龙胆草清泻肝火,减去苦参苍术之燥烈。若局部痒甚者,加白癣皮、地肤子以祛风止痒;糜烂、渗液多者,加黄连、苍术苦寒燥湿。
(二)湿热下注证
治法清热除湿止痒,佐以解毒。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龙胆草栀子黄芩清热燥湿;柴胡清肝解郁;车前子、泽泻、木通导湿下行;生地凉血清热;当归养血活血。痒甚者,加徐长卿、蝉蜕、蛇蜕清热止痒;湿偏重者,重用车前子、加牛膝六一散利湿;湿热久蕴成毒,掀红肿胀者,重用生地、加赤芍丹皮或合用黄连解毒汤泻火解毒。
(三)血虚风燥证
治法滋阴养血,润燥除湿。
方药滋阴除湿汤加减。方中四物汤养血润燥;柴胡、黄芩疏肝清热;知母、地骨皮滋阴凉血;泽泻利湿,陈皮和中法湿。若阴虚重者,加制首乌、白蒺滋阴润燥;瘙痒甚难以入眠者,加珍珠母(先煎)、生牡蛎(先煎)、夜交藤潜镇安神;腰膝酸软,加炙狗脊菟丝子补益肝肾;皮肤粗糙肥厚者,加丹参鸡血藤、干地龙活血祛风。
(四)阳虚风乘证
治法温补肾阳,祛风除湿。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方中桂附八味温补肾阳,车前子利湿,牛膝入肾经,补肾壮腰膝。肾阳虚见证明显者,加炒杜仲仙灵脾加强温补肾阳作用。如湿胜则加苍术、薏苡仁健脾燥湿;风胜加防风、白芷之类祛风止痒。
二、单验方治疗
1.阴囊湿疹方:茵陈20g,苦参30g,黄柏10g,白藓皮25g,猪苓茯苓、生薏米各10g,紫花地丁30g,玄参20g,当归10g,六一散15g,明矾10g。共为粗未,每袋60g,每次1袋,将药未装入纱布袋内扎紧,放入容器内,开水浸泡10分钟(加盖保温),然后熏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2.阴囊湿疹验方:生大黄、大黄炭、生地榆、地榆炭各30g,共为细未,以香油调为稀糊状,取4层纱布1块,将药摊于布面,敷患处,并包扎固定,卧床休息,早晚各1次,连用3天。
3.苦参合剂:苦参、黄柏、银花各30g,蛇床子15g,水煎,成人日服2次,每次服20ml~40ml。
三、药物外治
1.外洗法
(1)取艾叶千里光各30g,加水浓煎后取药液,熏洗患处10分钟~15分钟。每日1次,10次1疗程。或取两面针100g,蛇床子、土槿皮、十大功劳叶各30g,加水2000ml,煎至1000ml,待药液温时坐浴、浸泡患处30分钟。每日2次。或用蛇床子、威灵仙归尾、苦参各15g,水煎熏洗患部,每日2次。
(2)用苦参30g,地肤子16g,蛇床子12g,花椒10g,水煎,熏洗患部,早晚各1次,每次15分钟~20分钟,1剂药可连用2天。
2.外敷法
(1)干燥型
用蛇床子、白芨各15g,黄连6g,苦参、白藓皮各30g,共研细未调凡士林外敷。(2)糜烂型
用蛇床子、白芨各15g,黄连、紫草白蔹各9g,白矾1.5g,共研细未调麻油外敷。或取青黛枯矾各30g,川黄柏、虎杖各20g,煅石膏、寒水石、煅海蛤壳各60g,共研细未过筛,和匀备用,本病初起时,仅以上药撒扑患处即可,每日5次。
(3)糜烂渗液时,先用三黄洗剂清洗,后以麻油或菜油为基质,每100ml调上药30g~50g拌匀涂患处,每日3~4次,或炉甘石6g、真蛤粉3g,共为粉外撒患处。每日4次。
3.内外合治,取蛇床子、苦参各30g,苍术、苍耳子、紫草各15g,黄柏、地肤子各20g,白矾10g,每日1剂水煎,以四分之一药汁内服,余液外洗患处,早晚各1次。如渗出液多音,重用苍术或加花椒15g;伴感染者,加千里光30g、蒲公英20g。
中药 1.防风通圣丸每次1丸,每日2~3次口服。适于风邪偏盛者。
2.二妙丸每次1丸,每日2~3次口服,适于湿邪偏盛者。
3.风湿相兼者,防风通圣丸和二妙丸同服。
针灸 1.体针疗法
选取蠡沟、足三里、曲池、会阴和血海、三阴交、犊鼻两组穴位,用30号1寸半毫针,进针1寸左右,行捻转补泻法,留针30分钟。两组穴位交替使用,隔日针刺1次,10次1疗程。也可在上述穴位施灸。若肾气虚者加灸中极,行针用补法;若阴虚有热,加刺太溪、太冲穴,行平补平泻法。若肝经湿热,加刺行间、大冲、阴陵泉穴行泻法。此外,也可取特定穴百虫窝(承山穴向上1寸处),用毫针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或配合电针。
2.耳针
取肝、肾上腺、外生殖器、内分泌、神门、肾等穴。每次选2~3穴,用皮内针埋藏或上不留行贴压,嘱患者频频自行按压之。2天~3天更换1次,两侧交替使用。
3、穴位疗法,可用非那根12.5mg,加维生素B1ml,取长强穴,每日注射1次。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1.尽可能查找病因,隔绝致敏原,避免再刺激。法除病灶,治疗全身慢性疾患如消化不良、肠道寄生虫病、糖尿病等。
2.注意局部皮肤卫生,勿用热水、肥皂、盐水、碱水等清洗患处。
3.忌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进食鱼、虾等易致敏和不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观察饮食与发病的关系。
4.内裤宜用纯棉制品,不宜过紧,减少局部摩擦。
5.切忌滥用药物及用力搔抓、揉搓等。
历史考证 中医学对阴囊湿疹早有认识,隋·巢元方《诸病侃候论·虚劳阴下痒湿候》中即有记载:“大虚劳损,肾气不足,故阴冷,汗液自泄,风邪乘之则搔痒。”并指出病机为“邪客腠理,而正气不泄,邪正相干在皮肤,故痒,搔之则生疮”。唐·孙思邈创立了本病的辨证论治,弥补了唐以前有关该病论述详于病而略于治的不足。如《千金要方·解毒并杂治》载:“有人自少至长,阴下常有干癣者,宜依癣方主之。有五劳七伤而得阴下痒湿,搔之黄汁出者,宜用补丸散主之,仍需傅药治之。”从辨证内容来看,多以肾虚热、五劳七伤、气虚、湿热毒等方面论治,并提出了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宋、元时期,对本病论治有了进一步发展。宋代《太平圣惠方》载有外治洗药方、涂药方等八方,丰富了外治法的内容。《东垣十书·论阴疮》则认为本病病机以湿为主,称为“湿疮”,如说:“盖湿疮者,由肾经虚弱,风湿相搏,邪气乘之,瘙痒成疮,浸yin汗出,如疥癣是也。”辨证上有湿热、寒湿、湿毒之不同,分别以升阳除湿汤、温肾汤、龙胆泻肝汤治疗。至此,对本病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明代以后,对本病的论述更为深入。在《医学入门》、《证治准绳》等书中均有记载。其中明·陈实功的《外科正宗》论及更详。该书首先提出“肾囊风”病名,谓:“肾囊风,乃肝经风湿而成,其患作痒,喜浴热汤,甚者疙瘩顽麻,破流滋水”,对本病的局部形征作了详尽的描述。清代亦有许多医家在其著作中论及本病。吴谦等著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中提出“绣球风”病名。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前阴病》中说:“阴囊湿痒者,由于精血不足,内为色欲所耗,外为风冷所乘,风湿毒气乘虚而入,囊下湿痒,甚则皮脱。”指出精血不足,肾虚是发病的内在环节。此外,在治疗方法上较前更为丰富,如外治法增加了剂型如沐浴长春散、牡矾丹等等。总之,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与总结,无论理论、临床治疗,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本病的认识日趋完善,为后世研究本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证一名绣球风,系肾囊作痒,由肝经湿热,风邪外袭皮里而成。初起干燥痒极,喜浴热汤,甚起疙瘩,形如赤粟麻痒,搔破浸yin脂水,皮热痛如火燎者,此属里热。(《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口肾囊风一症,乃肝经湿热下注,风邪外袭而成。治疗以龙胆泻肝汤清泄肝胆湿热。外用蛇床子汤,乃因蛇床子有燥湿杀虫作用,用于阴囊湿痒颇合。洗后擦狼毒膏,因狼毒膏有止痛杀虫的作用。药症相合,内外并用,收效甚捷,(《中国男科医案》)
相关文章
 化滞丸(《普济方》卷一六九引《家藏经验方
 内托安神散(《外科正宗》卷二)
 熬漆丸(《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麝沉散(《圣济总录》卷一七六。)
 西医说的基因改变引起的疾病听起来很害怕,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