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child viral hepatitis |
拚音 | BINGDUXINGGANYAN(XIAOER) |
别名 | 中医:黄疸、胁痛,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传染性疾病(儿科)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病毒性肝炎是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黄疸、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目前已知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 |
中医释名 | 病毒性肝炎临床上以恶心乏力,食少纳呆,右胁胀痛,或见黄疸发热,腹部症瘕,扪之疼痛等为主要表现。 |
西医病因 |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 (HAV)引起。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 (HCV)引起。丁型肝炎是由丁型肝炎病毒 (HDV)引起。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 (HEV)引起。 |
中医病因 | 本病系因湿热挟毒而直犯中焦所致。 |
季节 | |
地区 | 丁型肝炎:我国西南地区感染率较高。 |
人群 | 甲型肝炎:6个月以后的小儿普遍易感,无慢性病例和病原携带状态。乙型肝炎:婴幼儿及儿童均易感。 |
强度与传播 | 甲型肝炎,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其传染源,传播途径以粪-口途径为主,可有暴发流行,无慢性病例和病原携带状态。乙型肝炎,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带病毒者均是传染源,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包括输血制品、注射、生活上密切接触,及母婴传播等)。丙型肝炎,传播途径与临床表现似乙型肝炎。丁型肝炎传播方式HBV相似,并均与HBV联合感染。戊型肝炎,传播途径及临床表现似甲型肝炎,但病情较重,一般不转为慢性。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HAV是小RNA病毒科的一员,经口感染后先在肠道内增殖,然后经过病毒血症阶段,定位于肝脏。HAV在肝内复制,但不出现细胞裂解,循环免疫复合物所致的免疫性损伤可能是其肝损伤的发病机理。HBV是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员,其通过皮肤、粘膜进入机体后,迅速通过血流达肝脏和其它器官,在肝细胞内复制导致肝细胞膜上的抗原结构发生变化,通过机体的免疫反应引起肝细胞损伤。其血清病样表现及肝外损伤可能与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及HBV在肝外组织中的复制有关。HCV归黄病毒属,是一种RNA病毒,有6种基因型,我国主要流行1、2型,具中2型感染者较重。HDV是一种缺损病毒,由一单股环状闭合RNA组成,必需与HBV共生才能复制。HEV是嵌杯病毒科的一员,属RNA病毒。 |
中医病机 | 脾虚湿热,运化失职,脾虚不能散津,以致肝胆郁而生热。湿热胶固之邪,瘀热入于血分,阻滞百脉,逼迫胆液外溢,浸渍于肌肤而发为黄疸。病位主要在肝胆,与脾胃有关。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本病为外感湿邪疫毒所致,临证首先应分有黄和无黄。前者多偏于血分,一般起病较急,后者多偏于气分,起病多较隐匿。有黄者又分为湿热阳黄与寒湿阴黄,临床应细心辨明。 (一)黄疸型 1.湿热蕴结 主证:急性发病,面目皮肤发黄,鲜如桔色,伴有发热,烦急纳呆,呕逆,倦怠乏力,皮肤瘙痒,小便黄,大便秘结或溏,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分析:本证为外感湿热,内羁中焦所致。湿热阻滞,升降失司,故见呕逆,纳呆,便秘或溏。湿热入血,瘀阻血脉,肝胆不畅,迫使胆汁外溢而成黄疸。湿热下注膀胱则见尿黄。 2.寒湿凝滞 主证:身目黄色晦暗,食少纳呆,呕吐,腹胀胁痛,便稀溏,畏寒肢冷,困倦乏力,脉沉细,舌淡白,苔白腻或白滑。 分析:本证为素体阳虚,湿从寒化所致。寒湿阻滞,疏泄不畅,故身目发黄,其色晦暗。湿困脾木,故身重体倦。寒客中焦,阳气不达,无以温养,则畏寒肢冷。 3.毒陷营血医.学.全.在.线网站www.med126.com 主证:发病急,黄疸迅速加深,皮肤出血,鼻衄,便血,水肿,腹满胁胀,腹水,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分析:本证为湿热并盛,热毒内陷所致。热毒内困于胆,胆汁外溢,故病急卒黄,满布周身。热毒伤脾,水湿不运,故见高热,胸胁满胀,腹水。热迫血行,则见鼻衄、肌衄等。 (二)无黄疸型 1.邪在少阳 主证:寒热往来,寒轻热重,口苦咽干,胸胁胀满,胁痛隐隐,身倦乏力,舌淡红,苔白,脉弦。 分析:本证为邪客少阳所致。邪在半表半里,故见寒热往来。邪阻少阳,肝气不舒,则见胸胁胀满,胁痛。湿邪困脾,则见身倦乏力。 2.肝胃不和 主证:胸胁胀满,脘腹满闷,恶心、食少纳呆,大便不调,舌质微红,苔白腻或黄厚,脉弦滑。 分析:本证为肝胆郁热,气滞不舒,横逆犯胃所致。肝胃不和,气机不畅,故见脘腹胀满,胁肋胀痛。胃气不降,故见恶心,食少纳呆,大便不调。 3.湿热困脾 主证:恶心厌油,口苦纳呆,胁肋胀满,四肢酸困,尿黄短赤,便粘臭不爽,或见低热,苔黄厚腻,舌质红,脉滑数。 分析:本证为湿热熏蒸,困阻脾胃所致。邪郁中焦,胃浊上逆,故见恶心厌油,纳呆困乏。湿热扰肝,肝气不舒,故见胁痛口苦。 4.气滞血瘀 主证:病程日久,肝胁刺痛,坠胀,胁下痞块,面色晦暗少泽,形体消瘦,纳少无力,舌紫暗有瘀点,脉弦涩。 分析:本证为肝病日久,瘀滞血脉所致。气滞血瘀,故见肝胁刺痛,胁下痞块,面色晦暗。血不达末,失于荣养,则消瘦乏力。 5.肝肾阴虚 主证:口干唇燥,口渴喜饮,性情急躁,腰酸膝软,手足心热,肝区隐痛,大便干燥,小便黄少,或伴有低热,舌质红少苔,脉弦数。 分析:本证为邪热久滞,灼伤津血所致。肝为血脏,肝肾同源,肝血不足,则肾阴亏虚,阴虚生热,故见口干唇燥,低热不退,尿黄便干。肝肾阴亏,则腰酸膝软,性情急躁。 |
西医诊断标准 | 一、临床诊断 1.急性肝炎 (1)急性黄疸型 (2)急性无黄疸型 2.慢性肝炎 (1)慢性迁延性 (2)慢性活动性 3.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 (2)亚急性重型 (3)慢性重型 4.淤胆型肝炎 5.肝炎后肝硬化 二、病原学诊断 1.甲型病毒性肝炎 (1)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抗-HAV-IgM阳性。 (2)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HAV总抗体滴度≥4倍升高。 (3)急性期粪便免疫电镜找到HAV颗粒或用ELISA法检出HAsAg。 具有以上任何一项阳性,即可确诊为HAV近期感染。 (4)血清或粪便中检出HAV-RNA。 2.乙型病毒性肝炎 (1)有以下任何一项阳性可诊断为现症HRV感染。a.血清HBsAg阳性;b.血清HBV-DNA阳性,或UBV-DNA聚合酶阳性;或HBcAg阳性;c.血清抗-HBc-IgM阳性;d.肝内HBcAg阳性或/及HBsAg阳性,或HBV-DNA阳性。 (2)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需与慢性肝炎急性发作相区别。可参考下列动态指标,具有其中一项即可诊断为急性乙型肝炎。a.HBsAg滴度由高到低,消失后抗-HBs阳转;b.急性期抗-HBc-IgM滴度高水平而抗-HBc-IgG阴性或低水平。 (3)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临床符合慢性肝炎,并且有现症HBV感染的一种以上阳性标志,即可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 (4)慢性HBsAg携带者:凡无任何临床症状或体征,肝功能正常,HBsAg血症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者。 3.丙型病毒性肝炎 (1)排除诊断法:凡不符合甲型、乙型、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并除外EB病毒、巨细胞病毒急性感染(特异性IgM抗体阴性)及其他已知原因的肝炎,如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流行病学提示为非经口感染者可诊断为丙型肝炎。 (2)特异性诊断:血清抗-HCV阳性者。 4.丁型病毒性肝炎:DNA为缺陷性病毒,依赖HBsAg才能复制。故与HBV同时或重叠感染。 (1)血清中抗-HD-IgM阳性,或抗-HD阳性,或HDAg阳性。 (2)血清中HDV-RNA阳性。 (3)肝组织内HDAg阳性或HDV-RNA阳性。 5.戊型病毒性肝炎 (1)排除诊断法:凡不符合甲型、乙型、丙型、巨细胞病毒、EBV急性感染及其已知原因的肝炎者,流行病学证明经可感染者,可诊断为戊型肝炎。 (2)特异性诊断:病人急性期血清抗-HEV-IgM阳性或急性期患者粪便中免疫电镜找到HEV颗粒或急性期抗HEV阴性,恢复期阳性者。 (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传染病杂志1991;9(1):52)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潜伏期甲型肝炎最短15天,最长45天,平均30天。乙型肝炎为60~90天,最长为45~160天。丙型肝炎长者4~8周,短者2~4周。丁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相似。戊型肝炎为25~60天,平均40天。 |
病史 | 有肝炎接触史、输血及应用血制品史。 |
症状 | |
体征 | (一)急性肝炎 1.黄疸型:起病急,病初多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肝区痛、尿色深如浓茶,继之出现黄疸,皮肤、巩膜黄染,尿色更深,大便色变浅,肝脏肿大伴压痛及叩击痛。黄疸持续2~6周左右渐消退,症状减轻至消失,总病程约2~4个月。医学全在线网站www.med126.com 2.无黄疸型:症状和体征与黄疸型相似,但整个病程中不出现黄疸,症状也较轻。一般在3个月内恢复正常。 3.重症型(暴发型):起病似黄疸型,病情进展迅速,高热,起病10天内黄疸迅速加深,肝脏进行性缩小,皮肤、粘膜及消化道出血,呼气有肝臭,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 (肝肾综合征)及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表现,躁动不安、嗜睡、谵妄、昏迷、惊厥、有锥体束损害体征,脑水肿及脑疝表现。肝脏病变特征为大量肝细胞坏死。 (二)亚急性重症肝炎:也称亚急性肝坏死。病情进展相对较慢,起病10天以上渐加重,出现上述重症型症状,大多数可以救治。 (三)慢性肝炎 1.迁延型:为急性肝炎迁延不愈达半年以上者。多无黄疸,但反复出现乏力、头晕、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肝肿大、压痛或低热等。肝功能轻度异常或无改变,肝活检为轻度肝炎,也可有轻度纤维组织增生。病情波动可达数年,但最终痊愈。 2.活动型:病程超过半年,乏力、头晕、厌食、腹胀、肝区痛等症状较明显,肝肿大,质地中等以上,可伴有蜘蛛痣、肝掌、毛细血管扩张、肝病面容及进行性脾肿大。或伴有肝外器官损害,免疫球蛋白或自身抗体持续升高。肝功能持续异常,肝活检可见肝细胞坏死较严重,同时有胶原及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再生结节形成等慢性活动型肝炎的病理变化。 3.重症型:也称慢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表现同亚急性重症肝炎,但有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体征及肝功能损害。 (四)淤胆型肝炎:也称毛细胆管炎型肝炎。主要表现为肝内梗阻性黄疸,如皮肤瘙痒、粪便色变浅、肝肿大及直接胆红素升高。胃肠道及全身症状轻微,肝活检除有轻度急性肝炎变化外,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内胆栓形成,肝细胞内可见小点状胆色素颗粒。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病人标本中特异性RNA或DNA,阳性是诊断各型肝炎最直接、特异和灵敏的指标。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检测阳性提示病毒复制。 |
血液 |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正常或偏低,可见异型淋巴细胞,一般不超过10%。 2.肝功能: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均升高;黄疸病人血清直接及间接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增加,但淤胆型肝炎时尿胆原可为阴性;慢性肝炎时血清白蛋白下降,球蛋白可升高,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及硫酸锌浊度试验异常。 3.病毒血清学检查:各型肝炎在感染后的不同时期,血清中可出现一组或多组特异性抗体及(或)抗原,甲型肝炎则可在粪便中出现HAV抗原。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是临床最常用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1.中毒性肝炎:严重感染如败血症、伤寒、暴发型流脑等可出现肝脾大、黄疸及血清转氨酶升高,但均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感染控制后,肝炎也随之好转。 2.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有用过能引起肝损害药物的病史,肝损害程度与药物剂量相关,变态反应性药物则同时伴有发热、皮疹、关节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变态反应表现。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肝大、肝功能异常者似病毒性肝炎。本病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等表现,血象中异型淋巴细胞大于10%,嗜异凝集试验及抗EB病毒抗体阳性。 4.巨细胞包涵体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以肝大、黄疸、肝功能异常等肝炎表现为主时,需与病毒性肝炎鉴别。尿中找到巨细胞包涵体,血中CMV-IgM抗体阳性、PCR技术检测CMV-DNA可确诊。 5.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如溶血性黄疸,根据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加、血涂片中有核红细胞及嗜多染性红细胞及血清间接胆红素升高等可资鉴别。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参照1984年南宁肝炎会议制定标准) (一)急性肝炎 1.临床治愈标准:临床治愈应具备以下条件。 (1)隔离期满(乙型肝炎不作此要求)。 (2)主要症状消失。 (3)肝脾肿大恢复正常或明显回缩,肝区无明显压痛。 (4)肝功能检查恢复正常。 2.基本治愈标准:临床治愈四项标准经随诊半年无异常改变者,乙型肝炎不要求HBsAg转阴。 3.治愈标准:临床治愈四项标准随诊1年无异常改变者,乙型肝炎病人要求HBsAg转阴。 (二)慢性迁延性肝炎 1.临床治愈标准 (1)主要症状消失。 (2)肝脾肿大恢复正常或明显回缩,肝区无明显压痛或叩痛。 (3)肝功能检查恢复正常。 2.基本治愈标准:临床治愈各项标准经随诊半年无异常改变者。 3.治愈标准:临床各项治愈标准随诊1年无异常改变者,HBsAg转阴。 (三)慢性活动性肝炎 1.好转标准 (1)主要症状消失。 (2)肝脾肿大稳定不变,且无明显压痛或叩痛。 (3)肝功能检查正常,或轻微异常。 2.基本治愈标准 (1)自觉症状消失。 (2)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或缩小,无压痛及叩痛。 (3)肝功能检查正常。 (4)一般健康好转,参加一般体力劳动后病情无变化。 (5)以上各项指标持续稳定在1年以上。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病毒性肝炎目前还无可靠的特效治疗,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治疗。 一、一般治疗 1.急性期病儿需要充分卧床休息,减轻肝脏负担,以利于肝细胞的修复,黄疸消退后逐渐开始活动。慢性肝炎病人宜动静结合,避免过劳。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不需休息,但要随访。 2.急性期饮食宜清淡,热量足够,蛋白质摄入量争取达到1~1.5g/kg,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C,适量吃糖。食欲差有呕吐者可由静脉补充葡萄糖及维生素C等。避免过高热量饮食及食糖过多,以免发生肝脏脂肪变性或糖尿病; 二、药物治疗 1.保肝药物:可给予多种维生素,促进解毒功能药物如肝泰乐、肝宁、联苯双酯,促进能量代谢药物如肌苷、辅酶A、1,6-二磷酸果糖,以及复方氨基酸、水解蛋白、人血清白蛋白等促进蛋白合成药物。慢性肝炎可口服阿卡明,以防止肝细胞坏死,保进肝细胞再生。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2.免疫调节剂:可给予胸腺肽、转移因子、左旋咪唑等免疫增强剂。慢性活动性肝炎可适当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抗病毒药物,可试用干扰素、阿糖腺苷、三氮唑核苷等,可抑制病毒复制,对慢性乙肝及表面抗原携带者消除病毒血症、阻止传染性有一定作用。 三、重症型肝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及支持:绝对卧床休息。减少蛋白质入量、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及热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必要时输注新鲜血浆或人血白蛋白及球蛋白。 2.对症治疗:重点应防治肝性脑病、肾功能衰竭及大出血。给予抗生素防治继发感染。 3.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法:早期应用可改善病人状况,减轻病情。常用泼尼松每日1mg/kg,疗程7~10天。 |
中医治疗 | 中医治疗本病,总以清热利湿为原则,对迁延不愈者,酌情予以疏肝健脾等法。该病临症见湿热或寒湿挟杂之证,因而用药当分别以除湿清热,温阳化湿治之。病久则以补虚为主,调理脾、肾、肝等脏腑的阴阳平衡,配合活血化瘀法可提高疗效。 一、辨证选方 (一)黄疸型 1.湿热蕴结 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茵陈15g,栀子、板蓝根、蒲公英各12g,金钱草、郁金、厚朴各10g、大黄3~6g。热重加败酱草;湿重加泽泻、藿香、通草、竹叶。 2.寒湿凝滞 治法:温阳化湿,利胆退黄。 方药:茵陈术附汤加减。茵陈15g,白术、藿香各10g,赤芍、砂仁、泽兰各6g,附子、干姜、甘草各3g。畏寒乏力,身倦肢困加黄芪、党参;腹冷痛加肉桂。 3.毒陷营血: 治法:清营解毒,凉血救阴。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茵陈15g,丹皮、生地、栀子各10g,黄连、黄芩各6g,水牛角粉20g(冲)。湿热重加大青叶、土茯苓、蒲公英;出血重加大小蓟、茜草炭。 (二)无黄疸型 1.邪在少阳 治法:和解少阳,清热舒肝。 方药:小柴胡汤加减。柴胡、青蒿、半夏各10g,黄芩、竹茹、枳壳各6g,生姜5片,大枣6枚。头胀痛加钩藤、菊花;腹满加陈皮;热象重加龙胆草、木通、栀子。 2.肝胃不和 治法:舒肝和胃。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枳壳、川芎各12g,赤白芍、陈皮、香附各10g,甘草6g。湿重加厚朴、藿香;热重加黄连、黄芩。 3.湿热困脾 治法:清热利湿,调脾和胃。 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茵陈15g,连翘、滑石、木通各12g,藿香、白蔻仁、石菖蒲各9g,黄芩、蒲荷 (后下)各6g。气虚重加黄芪、党参;血热重加丹皮、生地;胁肋胀痛加柴胡,郁金。 4.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各12g,川芎、五灵脂、延胡索各9g,丹皮、赤白芍、枳壳各6g。气虚血瘀加黄芪、党参、鸡血藤;胁下症结,胀痛明显加鳖甲、ZHE虫、大黄。 5.肝肾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和血养血。 方药:一贯煎加减。生地、枸杞、沙参各12g,麦冬、当归、川楝各9g,郁金、香附各6g。午后低热加丹皮、鳖甲、地骨皮;肝胁刺痛加丹参、当归。 二、专方验方 1.肝炎合剂:青黛10g,紫草12g,贯仲10g,寒水石10g,焦楂10g,乳香10g,茜草10g,木瓜10g,绿茶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治疗各型肝炎属热毒入血者。 2.茅根木贼汤:白茅根30g,木贼15g,板蓝根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4次服。用于小儿急性传染性肝炎,热毒较重者。 3.补益降酶丸:五味子240g,黄芪15g,党参15g,黄精15g,当归15g,熟地15g,枸杞子15g,丹参15g,香附15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服1丸,日服3次。治疗小儿慢性肝炎。 4.利湿退黄汤:茵陈30g,白茅根20g,白术6g,蒲公英10g,白蔻仁3g,麦芽6g。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分2次服。用于黄疸性肝炎湿热蕴结型。 |
中药 | 1.小儿肝炎冲剂:具有清热利湿,退黄止痛之功,适用于急性黄疸性肝炎,湿热偏盛者,1~3岁每服3g,3~6岁每服5g,6~12岁每服10g,每日2次。 2.柴胡疏肝丸:具有疏肝行气,活血柔肝之功,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肾不和者。3~6岁每服2g,6~9岁每服3g,9~12岁每服5g,每日3次。 3.茵陈五苓丸:具有利湿退黄之功。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湿重热轻型。3~6岁每服10g,6~12岁每服15g,每日3次。 4.板蓝根冲剂: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急慢性肝炎湿热蕴结,热重于湿者。1~3岁每服3g,3~6岁每服5g,6~12岁每服10g,日服3次。 5.乙肝解毒胶囊:具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之功。治疗乙型肝炎,湿热内蕴之症。3~6岁每服1粒,6~9岁每服2粒,9~14岁每服3粒,每日3次。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中医早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就有关于“湿热相搏,……民病黄瘅”的论述。至《伤寒论》提出了茵陈蒿汤及栀子柏皮汤等治疗黄疸的著名方剂,为后世治疗黄疸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