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常见病疗养院:骨增生与骨质疏松的防治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一种导致骨骼失去密度和强度的情况,骨骼因此而容易折断。约有1/3的男性和1/2的女性因为骨质疏松致词髋骨、手腕、脊椎或其它骨干甲折断。大部分断骨情况发生在70岁以后。

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取1,200mg的钙质,妇女停经后需要1,500mg。大部份人一天饮食中约有600~700mg的钙质。最好多食乳类、青色有叶蔬菜、杏仁豆腐等。如饮食内没有充足的钙质,可服钙质辅助品。

无论男女,特别是65岁以上,应该服用维生素D。每天约400IU,没机会晒太阳者,每天应服600~800IU的维生素D,防止骨质流失。
吸烟和饮酒皆可减弱骨骼,应戒除吸烟,饮酒适量。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降低、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和骨折的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目前已与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肿瘤等并列为老年人的重要疾病。西医主要采用雌激素、钙剂、降钙素等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有较大的副作用。因此,探讨用中医药防治本病,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基础知识和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肾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机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生骨髓”、“其充在骨”。骨生长发育强劲衰弱与肾精盛衰关系密切,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以滋养而强健有力;肾精亏虚则骨髓生化无源,骨骼失养而痿弱无力。《灵枢.经脉》指出:“足少阴气绝则骨枯……故骨不濡则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发无泽者骨先死”。从根本上认识到了肾虚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  脾虚是本病的重要病机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主生殖繁衍;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主生长发育。骨与脾胃二脏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精依赖脾精的滋养才能源源不断得以补充。若脾不运化,脾精不足,肾精乏源或肾精亏虚,骨骼失养,则骨骼脆弱无力,必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血瘀是本病的促进因素国内学者在对衰老机理的研究中,充分认识到血瘀在衰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肾虚是衰老的主要机理,而血瘀加速了这一过程。老年人临床脉诊多见弦细。这在骨质疏松症中亦为常见。实验观察表明,微循环的生理功能与络脉的渗灌气血、濡养组织以及营血、津液互渗作用相似,并且认为弦脉细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表现以“虚”、“瘀”为特点。

这与《灵枢》在论述不尽天年的原因时除指出“五脏不坚”等虚的一面外,又指出“脉不通”亦是重要原因的观点基本一致。肾虚与血瘀互相影响,从而促进骨质疏松症的产生。



负重的骨骼较容易出现骨疏松,如脊柱、骨盆等。关节部位的骨骼因活动量及活动幅度较大,容易发生骨质增生。
关节由那些结构组成?

答:

关节面:一般为一凹一凸,减少关节脱臼的机会。关节表面是软骨,有一定弹性和韧性。关节软骨的表面,有一层很薄的液体。

关节囊:一封闭的结构,把关节包裹起来,连成一个整体。关节囊内层细胞分泌一种黏稠半透明液体,叫关节液。关节液除有润滑作用外, 也是关节软骨的营养来源。

关节腔:关节囊内的空间就是关节腔,其中有一关节盘,(也就叫软骨板)。关节盘位于两块骨骼之间,以减少冲击与震动。膝关节内的 关节腔又叫半月板,可使关节更稳定,更灵活。
关节面不平整、软骨面破坏,就容易产生骨质增生;半月板损伤或被切除也是骨质增生的原因之一;关节液分泌减少,可造成软骨失去营养供给,因而出现骨质疏松或增生。总之,当身体出现衰老或疾病时,必然影响关节的各部分,并引起骨质的改变。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11/7 18:17 编辑 www.med126.com]
-----------答:
o     有机类物质:有促进骨骼生长、修复骨组织、供给骨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连结和支持骨细胞以及参与骨骼新陈代谢。
o     矿物类物质:特别是磷与钙,以结晶方式排列成形,组成骨小梁,使骨骼有一定的强度与轫性,产生支架的作用。
o     水份:骨组织生长、发育、代谢的介质。

2.     骨骼有血液供给吗?

答:骨骼也有其自身的血液供给及循环系统,它为骨组织提供营养、完成骨骼的代谢作用。当多种原因影响了骨骼的血液循环,使骨组织 内血流量减少,就会出现骨质疏松、骨硬式、甚至骨坏死;反之,增加骨组织的血流量,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环状态, 有助于防止骨质疏松或延缓骨质疏松出现时间。

3.     什么是激素?它们有什么特点?

答:激素是由人体内分泌器官分泌,可作用于身体组织、器官或细胞的一类化学物质。 激素有下列特点:
o     成份复杂-主要化学成份有蛋白质、糖蛋白、氨基酸、固醇类及?类。
o     数量极少-一般在血液100毫升中以若干微克计算。
o     作用具大

4.     骨骼的生长发育和那些激素有关?

答:性激素、甲状腺素、副甲状腺素、生长激素、降钙素、肾上腺皮质素。

5.     什么是骨质疏松?

答:骨质疏松是全身骨质减少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骨骼中基质的含量明显减少,而骨骼中的矿物质(主要为钙、磷) 成份基本正常。由于蛋白质与水份含量减少,它们在钙、磷等矿物质之间有支持和连结的作用,随着骨质疏松的进展,骨骼中钙、磷也会不断流失及减少, 从而造成骨骼中基质及矿物质都减少的现象。

6.     骨质疏松分那些类型?

答:依病因分为:
o     先天性:如成骨不全
o     退化性:如老年性骨质疏松
o     营养性:如蛋白质摄取不足、维生素A,D缺乏等
o     失用性:如肢体因石膏固定、瘫痪
o     内分泌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副甲状腺功能亢进、停经等
o     病理性:如某些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地方性氟骨症等)
依发生的范围分为:
o     局部性: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肢体石膏固定引起的局部骨质疏松
o     全身性:如因体内性激素减少、甲状腺、副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全身骨质疏松

7.     骨质疏松与骨软化、骨吸收、骨破坏有什么关系?

答:
o     骨质疏松的特征:骨基质减少,钙、磷等矿物质含量基本正常。
o     骨软化的特征:钙、磷等矿物质含量都减少,骨骼变形。
o     骨质疏松的特征:骨基质和钙、磷等矿物质含量都减少,骨骼体积缩小。
o     骨质疏松的特征:骨局部的骨结构失去正常的形态。

8.     什么是骨的退化性改变?

答:随着人体的衰老,骨骼出现疏松、增空、韧带弹力减退及钙化,关节软骨破坏及剥脱等现象的总称。
骨的退化性改变是一个持续发展过程和渐进过程,不是突然产生的,而且也因人而异。引起骨退化原因很复杂, 包括运动、饮食、年龄、性别等。

9.     什么是骨关节炎?

答:骨关节炎也称为骨关节病、退化性关节炎或老年性关节炎。是骨骼退化性改变的表现形成之一。75岁以上发生率约为 96%左右。

骨关节炎的特点:

o     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
o     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为骨关节炎的多发关节,尤以膝关节最常见。
o     疼痛有特点。休息时一般较轻或消失;开始活动(如起床)关节疼痛剧烈;活动一段时间后,疼痛明显减轻,但仍持续存在;活动或运动强度 过大时,疼痛明显加剧。简言之,疼痛特点为:轻-重-轻-重。
o     常出现关节弹响、关节绞锁(关节活动时突然被卡住)、关节肿胀、关节积液、肌肉萎缩等现象。
o     x光片可见组成关节的骨骼有明显的骨质增生及骨质疏松现象,关节面不平整,关节间隙狭窄,韧带钙化,有时关节内可见游离体。

10.     炎症分为几种类型?骨关节炎属于那种炎症?

答:炎症常分为:
o     物理损伤性炎症
o     机械损伤性炎症
o     化学损伤性炎症
o     免疫反应性炎症
o     生物损伤性炎症

骨关节炎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机械损伤、体内某些化学物质刺激、异常的免疫反应有关。

11.     什么是骨质增生?

答:骨质增生是骨骼的一种状态,表现为骨骼在生长、发育及及完成功能的过程中,某些部份失去正常的形态, 出现异常。
骨质增生的形式多种多样,因所在部位不同儿而有个自的特点。膝关节的骨质增生常表现为「骨刺」、关节内游离体及软骨增生档;脊椎骨上的 骨质增生主要表现为椎体的「唇样」改变,压迫神经,产生肢体感觉、运动异常等。
骨质增生的原因也有生理性(老化),及病理性(创伤性骨关节炎)。

12.     骨关节炎与骨质增生是同一回事吗?

答:不是。骨关节炎是骨质增生的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骨质增生只是骨关节炎的表现之一。
仅有骨质增生还不能认为一定有骨关节炎,要结合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和体征等综合进行判断。但是有骨关节炎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 骨质增生现象。

13.     骨质增生包括软骨的增生吗?

答:是。骨质增生应包括软骨的增生。软骨的增生常是引起关节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如果增生的软骨折断, 落入关节腔,就形成了关节内游离体,使关节发生绞锁现象。
软骨的增生不能在x光片上显示,但透过关节摄影、关节镜等检查,可清楚的观察到软骨的增生。

14.     骨质增生与「骨刺」是同一回事吗?

答:骨质增生是骨形态异常的表现,「骨刺」则是骨骼增生的表现之一。「骨刺」是骨骼增生,但骨质增生不等于骨刺。
骨质增生除了表现为刺的形态以外,还由于存在的部位及产生原因之不同,可为圆形、波浪形、梭形和不规则形。骨质增生的方向,向外(如骨刺) 使骨头变形、变粗;或向骨髓腔内生长,使椎管狭窄。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11/7 18:18 编辑 www.med126.com]
-----------答:骨质增生不会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其理由是:

o        此乃生理变化,任何生理变化都有一定范围和限度。
o        受关节腔大小的限制及关节活动影响,不会无限制地发展。
o        脊椎骨的骨质增生与其周围肌肉、韧带的牵拉有关系。此牵拉是有限的。
o        骨折及骨折修复过程中的骨质增生,随骨折修复的完成而停止。
o        软骨依赖关节液提供营养,当软骨增生到一定程度,关节液提供的营养就相对不足,软骨就会出现坏死、萎缩,甚至脱落。

2.        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为骨骼异常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们之间既有矛盾,又有联系。

3.        为什么把骨骼看成人体内最大的钙仓库?

答:人体内钙约占体重的1~1.5%,其中99%以钙盐结晶的形式存在骨骼之中,其余1%存在血液、肌肉及身体其它组织中。

4.        人体每天需要多少钙?

答:视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不同而异。

成人钙的吸收和排出大致相等,以60kg的成人为例,每日需要钙量约 为360~400毫克。老年人因肠道对钙吸收有所减少,又因钙的排出增加,故每日需要600毫克以上的钙。

5.        钙在骨质疏松形成的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答:
o        钙的缺乏是产生骨质疏松的根本原因。
o        钙在体内的分布对骨质疏松有明显影响。肠钙、骨钙、血钙、尿钙是体内钙代谢的四个主要环节。钙在肠道中吸收, 在骨骼中沉淀,向血液中转移,从尿中排出。
o        钙的浓度,与影响骨质疏松的激素有直接联系。
\
6.        骨质增生是体内钙太多吗?

答:不是。

7.        什么是降钙素?它在骨代谢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答:降钙素、副甲状腺素、维生素D统称为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影响骨组织形成与分解的三大要素。
目前应用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取得明显效果,但是单纯使用降钙素效果不好,必须配合钙剂联合使用。

8.        维生素D在骨骼形成中有什么作用?
答:维生素D是骨骼形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缺乏维生素D,就会出现骨质疏松或骨软化现象。
维生素D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类物质的总称,其中与骨骼代谢关系最密切的有维生素D2(麦角骨化醇)和维生素D3(胆骨化醇)。 维生素D有两个主要功能:

(1)促进小肠对食物中钙的吸收,使血钙浓度维持正常,为骨骼的形成提供原料。

(2)促进骨骼中钙盐的形成, 让血液中的钙能顺利转移到骨骼中,为新骨的形成提供条件。
-----------中医学把骨质疏松症归属于“骨痿”、“骨枯”、“骨痹”的范畴,中医肾与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医文献中,骨质疏松症病名虽未见,但关于此病的症状及治疗,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并散见于历代医书的“腰痛”、“腰背痛”、“骨伤”等篇节中。

《素问•宣明五气论》云:“五脏所主,肾主骨。”《素问•六节脏象论》云:“肾者……其充在骨。”《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七七任脉虚,天癸绝。”“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四八筋骨隆盛,肌肉壮满。……八八天癸绝,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

这些论述都说明了年龄增加与肾精盛衰的关系,以及肾衰后引起骨的衰退,这种增龄—肾衰—骨松的必然关系已经阐述得十分明了。
1.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特有的现象吗?

答:骨质疏松是身体的一种状态。它可以是某种条件下的正常现象,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形式。 所以骨质疏松决非老年人特有的现象,它可见于各年龄层的人群。

2.        骨质疏松与年龄有什么关系?

答:骨质疏松与年龄有直接关系。年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骨质疏松的性质(或病因)。透过发病者年龄 的分析,医师们能够大致判定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

3.        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o        体内性激素浓度降低。
o        钙的摄取量减少。
o        维生素D不足。
o        身体运动量减少。

o        其它:如个体差异、生活习惯等。

4.        老年男性与女性骨质疏松有什么不同?

答:老年人中,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发展速度也快于男性,尤其是停经以后。

5.        为什么骨质疏松者容易发生骨折?

答:骨质疏松造成骨质流失,使骨骼强度大大剥弱。骨的脆性亦上升而韧性下降,外力作用下, 容易产生骨折。

6.        什么样的骨质疏松者容易发生骨折?

答:
o        身材瘦小者。
o        肌肉不发达或肌肉萎缩者。
o        长期室内工作或不爱室外活动者。
o        家族成员中有骨质疏松者。
o        因饮食习惯或偏食而摄取过少钙质者。
o        停经提前或接受卵巢切除术者。
o        吸烟、酗酒者。
o        服用咖啡因较多者。
o        曾因骨质疏松有骨折历史者。
o        某些内分泌疾病患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
o        使用某些药物者(如糖皮质素)。
o        中医以“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可见脾之重要地位。平素恣食膏梁厚味,嗜酒、偏食、饥饱失调,致脾运化水谷功能受损;或水谷摄入不足,皆可致气血生化之源匮乏。生化乏源,则后天之精不能滋养肾水、肾精,肾精不足则骨髓生化乏源,骨无以滋养则萎软无力,致使筋骨失养;再则脾虚则痰浊内生,阻滞气机、血行,气滞血瘀更见骨髓之精气不充,骨质疏松由之而生。
-----------答:因某种疾病或长期应用类固醇类固醇使血液中类固醇过多而引起骨质疏松的疾病。
2.        肾脏有病会引起骨质疏松吗?
答:引起骨质疏松原因很多,肾脏有病其中之一。

3.        什么是暂时性髋骨关节骨质疏松性关节病?

答:一种以髋关节暂时性疼痛、活动受限及骨质舒松为主要形式的关节疾病。

4.        骨质增生与过度活动或运动有关吗?

答:骨质增生与身体过度活动或运动有直接关系。

5.        为什么中老年人膝关节部位常有骨质增生的现象?

答:
o        关节部位长期、慢性的磨损,使关节的骨与软骨不同程度的出现损伤。
o        关节部位受力的改变。
o        内分泌的变化。

6.        为什么膝关节容易发生骨质增生?

答:
o        负重大。
o        活动幅度大。
o        受伤机会多。

7.        什么是骨桥?它与骨质增生是什么关系?

答:骨桥是骨质增生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骨质增生发展到比较严重程度的表现。

8.        身体什么部位容易出现骨刺或骨桥?

答:常发生于身体中受力较大的部位,以脊柱最为常见。

9.        足跟骨上长「骨刺」的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是_腱膜长期、慢性牵拉跟骨骨质而引起的骨质增生现象。

10.        足跟骨「骨刺」引起疼痛的原因是什么?

答:骨刺对足部软组织长期、慢性刺激,使足的局部产生慢性无菌性炎症,而无菌性炎症及其代谢物 刺激了足部组织的神经末梢,从而出现疼痛与不适。
行走时,骨刺对足底部皮肤及软组织的压迫以及跟骨内血液的瘀积、压力增高也是产生疼痛的原因之一。

11.        脊椎骨上为什么容易出现骨质增生?

答:脊柱骨是人体的顶梁柱,它的生理特点是:活动幅度大,承受压力大、受损伤机会多。

12.        骨质增生可引起颈椎病吗?

答:骨质增生是引起颈椎病常见原因之一。

13.        骨质增生会引起腰椎管狭窄吗?

答:骨质增生是引起腰椎管狭窄的主要原因。

14.        肩周炎是骨质增生造成的吗?

答:肩周炎(俗称冻结肩、露肩风、五十肩)和骨质增生没有关系。

15.        什么是「关节鼠」?它是骨质增生的结果吗?

答:「关节鼠」是关节内游离体的称呼,因游离体在关节内能自由移动,像老鼠一样,故称为「关节鼠」。

「关节鼠」的生成与关节内骨质增生有关。

16.        为什么慢性骨髓炎有明显的骨质增生现象?

答:骨髓炎的细菌对骨骼长期、慢性的刺激,使局部骨组织过度增生。

17.        为什么骨折愈合部位有骨质增生现象?

答:骨折时,骨折端会产生血肿。血肿透过复杂的机化、钙化和骨化过程,逐步被骨组织取代,形成骨痂。

18.        什么是颈椎后纵韧带钙化骨化?

答:特殊类型的颈椎骨质增生,属于颈椎退化性的改变。患者有类似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常当作「颈椎病」去门诊就诊。
由于颈椎后纵韧带活动范围大,受损伤机会多,出现钙化骨化的机会也比其它部位韧带为多。根据颈椎后纵韧带钙化骨化的程度,可分为连续型、间断型、混合型及孤立型。应确诊后对症治疗。

19.        什么是氟骨症?氟骨症患者的骨质有什么变化?

答:氟骨症是因人体内长期摄取过量的氟元素,引起氟中毒,波及牙齿及骨骼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氟骨症患者骨骼变化的特点是骨骼化与骨质疏松并存。

20.        什么是种籽骨?它属于骨质增生吗?

答:种籽骨是人体某些特定部位的圆形或椭圆形的一种骨骼,因为它与邻近骨骼不直接相连,在X光片上属于游离状, 像一粒种籽,故称种籽骨。种籽骨乃人体不可缺之骨骼,有稳定关节、减少肌肉磨擦的作用,不属于骨质增生。

21.        种籽骨与增生的骨质有什么区别?

答:
o        种籽骨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而增生的骨质形态多样,边缘一般不光滑。
o        种籽骨都位于关节附近,但与组成的关节无联系;增生的骨质常与骨骼相联系。
o        种籽骨存在于人的一生,仅有大小之别;增生的骨质只有人到中老年后才逐渐产生。
o        种籽骨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增生的骨质没有任何生理功能。

22.        什么是异位骨化?它与骨质增生有什么关系?

答:异位骨化是指在软组织内(如肌肉、韧带)出现异常的骨化现象,是骨质增生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异位骨化引起的骨质增生一般无临床症状,只是在体检或照X光片时偶然被发现。

23.        骨化性肌炎与骨质增生是同一回事吗?

答:不是。

\24.        创伤性关节炎与骨质增生有什么关系?

答:创伤,特别是关节部位的创伤及骨折可引起骨质增生,而骨质增生又可促使创伤性关节炎的加重。 它们之后,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答:根据“肾主骨,生髓”,“肾主生殖”:认为肾虚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素问•应象大论》明确指出:“肾生骨髓,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人体的骨骼依赖骨髓的营养,骨髓为肾精所化生,肾精充实则骨髓化生有源,骨骼坚固,强健有力,一旦因各种病理因素以及年老肾虚,则不能充骨生髓,骨骼失养,脆弱无力而形成骨质疏松。肾虚在消渴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内经》言“肾脆, 善病消瘅”;这说明 肾虚与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关系是有密切的。

3.        “脾肾相关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二者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脾气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 则水谷精微下走伴小便而出, 故小便味甘;水谷精微不能濡养四肢百骼, 故形体日渐消瘦甚则发为骨痿,骨骼失养,则骨骼脆弱无力, 必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4.        “血瘀证论”:腰痛或全身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中医理论认为:“瘀则不通,不通则痛”,疼痛是血瘀证的重要症状。骨质疏松症的疼痛也是由于血瘀所导致。消渴病阴虚燥热, 津液大量耗损, 不仅入脉之津液不足, 甚至脉内津液外渗, 形成血脉空虚, 津枯血燥, 血流速减慢, 血滞脉络, 形成血瘀。再说, 消渴病久, 阳气虚弱, 鼓动无力, 血行亦减缓;阳虚生内寒, 寒则血凝, 也将导致瘀阻脉络, 发生血瘀。血瘀可致气血运行障碍,营养不能濡养脏腑,引起脾肾俱虚而加重骨质疏松症的症状。所以肾虚血瘀是消渴的主要证型之一, 更是消渴并骨痿的常见证型。
1.4.“肝肾同源之说”:肝藏血,肾藏精;血的生化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所以说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称之为“精血同源”。如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也能引起肾精亏损,肾亏则髓空,骨骼虚损,而形成骨质疏松症。

近来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上也证实了 :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根本原因,脾虚、血瘀及肝虚在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糖尿病日久尤其是老年患者, 有血液粘度及血浆粘度的增高, 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血管壁应力和微血管张力下降等变化;亦有红白细胞粘附聚集性增高、血小板粘附聚集性增高、血浆纤维蛋白水平增高、红白细胞变形能力减弱、血栓素增高、微循环处于痉挛或瘀滞等状态。这些现象从客观上进一步显示肾虚血瘀是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病理基础。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症候分型临床研究:

对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征候特点,过去没有专门文献记载,直到近几年才有一些探讨,根据其病症特点,将其归属于消渴并骨痿范畴,消渴与骨痿病机的一致性, 导致了消渴与骨痿并发的必然性。苏友新[20]等观察42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证侯类型。按照中医辨证可见到肾阴不足、髄虚、脾气虚、血凝四症在所有患者中均存在。冯维斌[21]对 128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观察,据临床症状进行中医辩证分型结果气阴两虚9%、肝肾阴虚21.88%、肾虚血瘀68.75%。认为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主要病机。

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分为两个阶段、4个证型。第一阶段分阴虚内热、湿热内蕴2型,第二阶段分肾精亏虚、正虚血瘀2型。熊曼琪[14]等对中医不同证型的糖尿病患者骨密度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病率最高(78.1%)、阴阳两虚(57,1%)、阴虚燥热型最低(31,3%);认为脾气虚是消渴病重要病机。

糖尿病所致的骨质疏松症是由脾虚导致肾虚。

总之,目前对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症侯分型尚未取得统一认识,还需要待于进一步研究。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和骨质疏松各有长短,单纯西药治疗虽有易耐药即继发失效又可影响肝肾功能、胃脘不适等副作用。单纯中药治疗,虽无不良反应,且可控制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的发生,但作用缓慢,力度较小。因此,在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巧妙地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将更有效地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既可改善临床症状,防治并发症,又可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继发失效。

现代研究已证实具有显著降血糖作用的中药,具有补益作用的人参黄芪黄精山药枸杞子、地黄茯苓仙灵脾山萸肉、当归等。鹿茸补骨脂、yin羊藿、苁蓉菟丝子、紫河车、人参、黄芪、丹参等中药有雌激素样作用,其中部分药物能够增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的兴奋,起到雌激素替代疗法的作用,减缓骨量丢失,抑制骨吸收。土鳖虫、骨碎补续断、丹参等能够促进骨痂生长,骨折愈合的作用。

o        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少)。如有酮酸中毒,可有恶心、呕吐、脸部皮肤潮红,脉搏细快、血压低、呼吸深等。
o        全身体骨疼痛。
o        骨骼畸形。
o        骨骼的X光片显示骨小梁变细而稀疏,呈「栅栏状」垂直排列。
o        尿液检查,尿钙明显增高。

6.        长期卧床的骨质疏松者容易出现那些并发症?

答:
o        褥疮
o        泌尿系统感染
o        肺部感染

7.        为什么妇女停经后骨质疏松会加剧?

答:妇女停经后,卵巢功能明显下降,雌激素浓度明显下降,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使骨的基质合成不足;同时 雌性激素减少使骨骼对副甲状腺素的敏感性增加,而副甲状腺素恰是骨吸收和分解的激素,其结果使骨骼的分解过程大于合成过程, 雇处于「负平衡」状态,造成骨质疏松。所以停经是加剧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8.        骨质增生都有临床表现吗?

答:是否有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骨质增生的部位。

9.        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有什么特点?

答:

o        疼痛涉及的范围比较广。
o        疼痛个体差异显著。
o        疼痛有多种表现形式。

10.        腰椎上长骨刺,为什么有人疼痛剧烈,而有人疼痛不明显?

答:是否疼痛,要看骨刺是否波及神经。

11.        脊椎的骨质增生会压迫神经吗?

答:脊椎的骨质增生可以压迫神经,造成神经损害。

12.        颈椎骨骨质增生和颈椎病是同一回事吗?

答:不是。颈椎骨骨质增生是一种状态,而颈椎病属于疾病。

13.        骨质增生引起的颈椎病有何临床表现?

答:
根据骨质增生部位及神经、血管受压迫的程度,颈椎病有四类型,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1.        神经根型:此型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颈部、背部、肩部疼痛。疼痛可向臂部及手指放射,患者自感手指有麻木感和针刺感。其原因是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颈神经根。

2.        脊髓型:增生的骨质压迫颈部的脊髓神经,主要表现为四肢无力、行走时有「踩棉花感觉」、身体重心不稳定、易摔倒。检查时可见四肢肌肉张力升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性反射。

3.        椎动脉型:增生的骨质压迫了椎动脉,造成脑部暂时性缺血缺氧,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嗯心、呕吐、耳鸣、有时可突然摔倒。在适当调整头部位置,解除椎动脉的压迫后,脑部缺血缺氧状况即可改善,症状明显减轻。

4.        交感神经型:本型少见。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颈椎两旁的交感神经。主要表现为眼裂一侧大一侧小,瞳孔亦不等大,有时视物不清,半边颜面干燥,出汗少,可有心跳过速等。

上述四类颈椎病可单独表现出来,也可混合存在。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单独存在的机会较少,要加以注意。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可因风寒湿邪入侵引起,《素问.痹论》即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由于外邪入侵,侵犯太阳经,引起太阳经腧不利,也可因损伤引起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因素来脾虚,水谷不运,结而成疾,疾瘀互结颈部经脉而致,或由长期劳损,或病久体衰,肝肾不足,颈部筋骨失养,从而造成本病。  

诊断要点:  

    起病缓慢,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长期代头工作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有慢性劳伤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颈肩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脊髓受压时可出现下肢麻木失灵,椎底动脉受压时,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骤然倒地,交感神经受影响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耳鸣手麻,心前区不适,心律失常等。  
   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或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
丛牵拉实验,抬头试验阳性。   

答:多见于青年男性。主要表现为:
o        颈部活动受限。
o        脊椎受压迫的症状。
o        x光片检查,可见颈椎椎体后缘密度增高的阴影。
4.        脊椎的骨质增生会使然瘫痪吗?

答:脊椎的骨质增生临床恨很常见,但导致瘫痪的可能性很小。

5.        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骨质增生是同一回事吗?

答:不是。

6.        腰椎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有什么表现?

答:
o        运动功能障碍。
o        感觉功能障碍。
o        括约肌(位于尿道、肛门周围,控制人排尿、排便的闸门)功能障碍。

7.        骨质增生引起腰椎管狭窄有什么特点?

答:
o        症状多、体征少
o        间歇跛行。
o        腰部能屈不能伸。

8.        膝关节骨质增生多见于那些人?

答:
o        膝关节过度活动者,如运动员、舞蹈演员。
o        外伤导致膝关节不稳定者。
o        佝偻病等导致膝关节畸形者。
o        老年体弱者。
o        体重明显超过正常标准者。

9.        膝关节活动时有响声是骨质增生引起的吗?

答:膝关节活动时有响声,原因很多,骨质增生只是其中之一。引起膝关节响声可能原因有
o        膝关节骨关节炎
o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o        髌骨(膝盖骨)软化症
o        十字韧带损伤

10.        大骨节病属于骨质增生吗?

答:大骨节病患者常出现关节加大、变形、畸形及退化性改变,可有增生的软骨脱落在关节腔内,形成关节内游离体。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病,与环境、地域有明显关系。
o        大骨节病属于营养代谢关节病。
o        大骨节病可见于各年龄的人群,以6~15岁最多见。
o        大骨节病以手部症状及X光片表现出现得最早。

4. 检查与诊断

11.        检查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有那些方法?

答:
o        骨骼X光片:最常用的方法。
o        骨密度测定:已逐渐被用于骨质疏松的诊断与监侧,通常以前臂(肘关节以下)骨骼密度来衡量骨质疏松的程度。
o        计算机断层扫瞄(CT):CT具有直观、无创伤、可作定量测定等优点。
o        骨活组织检查:透过手术切取身体某部位的一块骨骼做标本,显微镜下观察定量分析。
o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的化验检查,了解骨代谢情况。
o        关节镜:主要用于关节内骨质增生的诊断与治疗。
o        摄影:将影剂注入关节内,透过X光了解骨质增生的情况。

12.        利用X光片能诊断骨质疏松吗?

答:X光片能是诊断骨质疏松常用方法。它有以下优点:
o        专一性强
o        便于测量
o        有利于动态观察。
但X光片的缺点是其反应骨质的变化不够灵敏,只有在骨质流失约30~50%时,X光片才显示得出来。

13.        X光诊断骨关节疾病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X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穿透人体的各个部位。但是由于人体各部份组织的厚度和密度不同,X光 穿透能力也不同。骨骼是人底内密度最高的组织,所以不容易被X光穿透。当进行X光胶片上表现为骨的部位发白, 而肌肉等软组织容易被X光穿透,在X光胶片上显示为黑色。医师根据黑白变化来判断有否病变。

当有骨质疏松时,骨骼的密度比正常人减弱,因而阻挡和吸收X光的能力会减弱。在胶片上骨骼部份 相对会黑些,而且骨头上纹理也比正常减少。
-----------答:透过照X光片,骨质疏松分为四个阶段:
o        可疑骨质疏松阶段:骨质密度略下降,骨小梁稍疏或变细,椎体无异常。
o        轻度骨质疏松阶段:骨质密度下降,骨小梁变细,椎体有轻度「双凹现象」。
o        中骨质疏松阶段:椎体明显出现「双凹现象」,可有一或多个椎体「木契形改变」。
o        重骨质疏松阶段:「双凹现象」严重,有明显「木契形改变」。

3.        照X光片上对身体有害吗?

答:一般x光剂量不大,不会对人造成损害,但婴幼儿及孕妇要注意防护。

4.        骨质疏松者间隔多久照X光为宜?

答:需要追踪者,一般半年至一年去医院照一次X光片为宜。
5.        怎样从X光片上判断骨质疏松的程度?

答:
o        测量第二掌骨致密度-在X光照片上于第二掌骨中点测量骨髓腔直径(d)和骨干横断面 直径(D),计算出骨髓腔直径与骨干横断面直径的比例,当d/D小于43%时,要考虑有骨质疏松的存在。
o        测量股骨致密度-于股骨中点测量骨髓腔直径(d)和骨干横断面 直径(D),计算出股骨骨髓腔直径与骨干横断面直径的比例,当d/D小于45%时,要考虑有骨质疏松的存在。
o        腰椎双凹指数-选择第三腰椎,测量腰椎椎体中央高度(d)和腰椎前缘高度(D),当d/D小于80%时,要考虑有骨质疏松的存在。

6.        为什么骨质疏松常造成椎体的「褉形」改变?

答:椎体是椎骨的重要组成部份,位于椎骨的前方。椎体内怖满骨小梁。骨小梁有规律的纵行排列,有 支撑椎体、承受压力的作用。当人体出现骨质疏松时,椎体内骨小梁必定出现稀疏和排列紊乱,其支撑椎体和承受压力的 能力大大下降。当外力(体重)反复作用于椎体时,稀疏的骨小梁不能承受压力,就会出现折断或弯曲,在X光片上就 表现为「褉形」改变。

7.        什么是椎体的「鱼尾状」改变?

答:「鱼尾状」改变是一种描述骨质疏松的说法。由于骨质疏松,椎体受压变形,但椎体中间不位有 腰椎间盘的存在,腰椎间盘有抗压而不变形的特点。因此,椎体的中部在上下椎间盘的挤压下变形较多;而椎体边缘 变形较小,从x光片上观察,椎体外形如同「鱼尾」,故称为「鱼尾状」改变。
8.        肾脏病引起的骨质疏松在X光片上有什么表现?

答:
o        全身骨密度下降、骨质减少,全身负重部位,如脊柱、骨盆等部位,骨密度下降更为明显。
o        长管状骨(如桡骨、尺骨)的致密骨显著变薄。
o        骨小梁呈「栅栏状」垂直排列,骨小梁的数量明显减少,排列亦较稀疏。
o        可能出现骨骼畸形或病理骨折。

9.        怎样从X光片上判断脊椎骨质增生的程度?

答:一般骨质增生分为四度:
o        一度:骨刺较小。
o        二度:骨刺增大,椎体上下边缘的骨性突起增加。
o        三度:骨刺成鸟嘴状,相邻椎体边缘的骨质增生有融合的趋势。
o        四度:相邻椎体「骨刺」连结成骨桥。

10.        什么是骨密度测定?

答:利用仪器在体外对人体骨骼中的矿物质进行测量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骨密度测定方法很多,临床常用的有X光片法、CT法、单光子吸收法及双光子吸收法。目前医院多用单光子吸收法。

11.        怀疑有骨质疏松者为何要做骨密度测定?

答:骨密度测定的目的是透过分析骨骼中矿物质含量的多少,来判断鼓骨质疏松程度,为诊断、治疗及疗效 观察提供依据。

12.        骨密度测定对人体有害吗?有痛苦吗?

答:骨密度测定是一种对人体无害、无痛苦、无创伤的诊断方法。
目前常用的单光子吸收法所用的放射源为低能量_源,受测试者接受放射线的剂量小,不会有伤害。

13.        骨质疏松者的骨密度有什么变化?其特点是什么?

答:骨质疏松者由于骨骼中矿物质的流失,在作骨密度测定时,表现为骨密度下降,矿物质含量减少。临床上 58 g/cm为标准。

骨质疏松者的骨密度有以下特点:
o        妇女40岁以后骨密度开始下降。
o        妇女骨密度下降的幅度比男性快。
o        停经后的妇女,骨密度下降的幅度十分明显。
o        骨密度的下降与骨折发生率有明显的相关性。
o        骨密度的变化比X光片的变化明显。骨质密度低于正常值30%时,X光片才能被察觉到。

14.        什么是骨活组织检查?

答:骨活组织检查是医师在麻醉的条件下,用一个特殊的仪器,从人体骨骼上取出一小块骨头,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骨活组织检查部位为髂骨,可以纵向取骨,也可横向取骨。
骨活组织检查最大特点是能够透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骨骼的各种微小变化,能早期观察到骨质疏松的各种征象并能对骨组织作定量分析。 它的缺点是具有创伤性,患者有一定的痛苦。

15.        骨质疏松者都需要做骨活组织检查吗?

答:不是所有骨质疏松者都需要做骨活组织检查,应由骨专科医生决定。

16.        骨质疏松者血钙和尿钙的变化一致吗?

答:骨质疏松者血钙和尿钙的变化一致的,这与肾脏对钙的调节作用有关系。
如肾脏有病变或使用某些参与代谢的药物,血钙和尿钙的变化可能不一致。
-----------答:老年性骨质疏松者血钙和血磷一般在正常范围之内。但若骨质疏松较重,骨吸收较明显者,血钙的浓度会升高,而 血磷的浓度则下降。

3.        骨质疏松者需做那些化验检查?

答:骨质疏松者常需做:
o        血钙
o        尿钙
o        血磷
o        血清碱性磷酸没
o        _脯氨酸(胶原蛋白代谢产物)

4.        为什么检查尿钙要留24小时尿?

答:
o        尿钙的排出量昼夜有区别
o        尿量昼夜不平均
o        有助于鉴别尿钙变化的原因。导致尿钙升高常见原因有三:
        饮食性尿钙升高
        肠吸收性尿钙升高
        骨吸收性尿钙升高

5.        作尿钙检查时要注意什么?

答:
o        尿量记录要准确
o        送检时应把尿液混匀,再留取送检标本
o        要注意各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        骨质疏松者常做那些内分泌检查?

答:
o        甲状腺功能检查
o        副甲状腺功能检查
o        肾上腺皮质功能检查
o        性腺功能检查
o        胰脏功能检查

7.        怎样判断人体内是否缺乏维生素D?

答:初步判断维生素D是否缺乏:
o        看是否存在影响维生素D吸收或转化之因素
o        使用维生素D和高钙饮食后症状是否减轻

8.        诊断氟骨症应作那些检查?

答:
o        X光片检查
o        血、尿中含氟量的测定。测验时应注意
        应避免食用海盐、海产品及饮茶
        应反复多次测定
        以晨尿中的含氟量为标准
o        指甲或毛发中含氟量的测定

\o        肾功能检查

9.        诊断判断骨质增生波及神经的具体位置?

答:由于脊髓各节段的神经与所支配的肌肉运动和皮肤感觉有对应的关系,只要检查出肢体上 那些肌肉无力或萎缩,那一片皮肤感觉异常,就可以推测出增生的骨质波及了那些神经根,从而知道神经损伤的部位。
大致简单的归类:上肢感觉、运动的异常为颈椎神经受波及;下肢感觉、运动的异常为腰椎神经受波及;肛门附近 感觉异常及大、小便异常为抵椎神经受波及。

10.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应与那些疾病相鉴别?

答:
o        先天性成骨不全
o        多发性骨髓瘤
o        脊柱转移瘤
o        骨软化症
-----------2.        骨质疏松能治疗吗?
答:骨质疏松可以有效治疗的。治疗包括两部份:病因治疗,即治本,及对症治疗,即治标。
3.        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目的为何?
答:
o        增加骨骼中骨基质及矿物质的含量。
o        防止和减少骨质的分解,促进其合成。
o        缓解或减轻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及不适感。
4.        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有那些主要方法?
答:
o        饮食治疗
o        药物治疗
o        激素治疗
o        体育治疗
o        物理治疗
o        心理治疗
5.        骨质疏松者需要卧床休息吗?
答:骨质疏松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动静结合,完全卧床休息不利于骨质疏松的康复,有时反而使症状加重。
6.        怎样治疗因长期卧床出现的并发症?
答:
o        褥疮:定时翻身,作皮肤按摩
o        泌尿系统感染:督促患者定时排尿,尽可能将尿液排尽。
o        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保持室内温度和空气流通,室温不可大起大落。
7.        骨质疏松者怎样选择活动或运动方式?
答: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骨质疏松不太严重者,可选举运动量较大的运动,如长跑、打拳、游泳、登山等。
骨质疏松比较严重者,可选择活动较小,以身体上下运动为主的运动项目,如原地踏步、行走、慢跑。这些活动的特点是 沿身体纵轴的方向对骨骼(主要是脊柱和双下肢长管状骨)施加压力,促使骨骼中纵向骨小梁的形成,使骨骼强度增加。
严重骨质疏松者,运动仍是必要的。如活动各关节,或坐摇椅上,自己轻轻摇动椅子,达到运动的目的。
8.        骨质疏松者运动时要注意什么?
答:
o        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o        要使身体各部位尽可能做到均衡运动。
o        运动要持之以恒。
9.        有心血管疾病的骨质疏松者运动时要注意什么?
答:
老年性骨质疏松者在进行运动和体育锻炼时要防止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不要在心血管病的发病期或急性期进行运动。50~59岁收缩压(也称高压)高于160毫米汞柱;60岁以上收缩压高于170毫米汞柱,同时舒张压(也称低压)高于90毫米汞柱时为高血压。如果血压持续在过高状态,应减少或停止运动。另外,心电图突然出现异常时,也应停止运动。如果反复出现心前区疼痛或不适,要停止运动,防止诱发心肌梗塞

年老体弱或骨质疏松较严重者运动时最好不作反复低头、弯腰、下蹲等动作,因为老年人心血管系统调节血压和对外界的反应能力都减弱,做上述动作容易引起姿态性低血压,使大脑出现暂时性缺血缺氧,可使人突然摔倒。

在运动时,如果突然出现心慌、头晕、站立不稳,呼吸急促等情况,要立即停止运动,选择安静处坐下或平卧片刻。如果不能立即去医院,可自行服用一些随身携带的药品,如硝酸甘油等。
10.        老年性骨质疏松者怎样控制运动量?
答:
o        根据自我感觉来判断运动量。
o        根据脉搏的变化来判断运动量。成人最大运动量时每分钟脉搏次数为(220-年龄数),老年人为(180-年龄数)。运动后每分钟脉搏次数 为最大运动量时次数的80%,表明运动量合适。
o        根据呼吸频率的变化来判断运动量。正常人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8~24次。老年人因肺功能下降,呼吸频率也略增快。运动前安静状况下 记录自己每分钟呼吸次数,运动后每分钟呼吸次数应在原有基础上增加5~10次/分钟为宜。
11.        骨质疏松者为什么提倡多晒太阳?
答:因为太阳光中有大量紫外线,紫外线能促使皮肤产生维生素D2及D3,而维生素D2及D3是骨骼代谢的重要物质。
12.        骨质疏松者晒太阳时要注意什么?
答:
o        避免在阳光下曝晒。
o        不要让太阳光直接照射皮肤。以免引起大量色素沉着,诱发皮肤癌变。树荫下地面反对的阳光就足够产生充足的维生素D2及D3。
o        晒太阳时要注意保护眼睛。最好准备有色眼镜,以免阳光伤及视网膜。
13.        能用性激素治疗骨质疏松吗?
答:性激素的使用是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方法。
性激素分为三大类:(1)雌激素类(2)雄激素类(3)雄激素衍生物(其化学结构与雄激素类似,具有类似雄激素的生物作用)
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过程中,这三类激素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
14.        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性激素类药物有那些?如何使用?
答:
(1)雌激素类
a. 己稀雌酚:每日口服一次,每次0.5 ~ 1毫克,每月给药二十五天,停药五天;或连续用药四~五周,停药七~十天。
b. 乙炔雌二醇:每日口服一次,每次0.025~0.05毫克。
c. 雌三醇:每日口服一次,每次1毫克,每月连服12~21天。
(2) 雄性激素类:
a. 甲基睪丸酮:每日舌下含服一次,每次10毫克。
b. 丙酸睪丸酮:每周肌肉注射,2~3次,每次25毫克,连续使用3~6周。
(3) 雄性激素衍生物:
a. 苯丙酸诺龙:每周肌肉注射1~2次,每次十毫克。
b. 去氢甲睪酮(大力补):成人开始每日服二次,每次十毫克。骨质疏松减轻以后改为每日服一次,每次10毫克(或每日2次,每次5毫克),连续使用4~8周为一个疗程,重复疗程间隔时间为1~2个月。老年体弱者用量适当减少。
c. 康力龙:每日口服二次,每次二毫克。
雌性激素与雄性激素联合应用时,效果比单纯使用一种激素要好,副作用也较小。例如结合马雌激素(每日0.625毫克)与甲基睪丸酣(每日10毫克,每月使用20天)联合应用,可是骨骼分解过程明显减慢。
注意:性激素类药物必须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15.        使用性激素类药物的剂量越大越好吗?
答:剂量要适当,并非剂量越大效果越好。剂量过大可产生许多副作用,也可能引起体内各种激素间的不平衡,造成「内环境」紊乱,从而诱发其它疾病。
16.        使用性激素类药物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时要注意什么?
答:
o        性激素类药物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o        用药的剂量要适当。
o        用药的时机要掌握好,妇女在停经后三年内开始使用性激素,对预防骨质疏松效果好,三年以后才开始用药,效果就差些。
o        选择性激素类药物时要注意患者性别,男性可用的甲基睪丸酮,女性则不宜长期使用,可出现肝脏中毒或肝细胞损害。
o        用药后要定期做检查。
o        性激素类药物与钙、维生素D等其它药物合用,效果更佳。
17.        治疗骨质疏松常用那些钙剂?
答:常用的钙剂有碳酸钙、氯化钙、葡萄糖酸钙、活性钙等。按照每天摄取1g钙元素计算, 骨质疏松者每日应服用碳酸钙2.5g,氯化钙2.8g,乳酸钙7.7g,葡萄糖酸钙11g,其中以碳酸钙最好,每日服2~3片即可。
18.        使用钙剂治疗骨质疏松要注意什么?
答:
o        要选择对肠胃道刺激小的制剂。
o        服用钙剂要增加饮水量,以增加尿量,减少泌尿系统结石形成的机会。
o        对于使用雌性激素副作用较明显,有可能诱发子宫内膜癌的老年女性,可适当加大钙剂的剂量,同时减少激素的用量。 65岁以上的骨质疏松者,每日钙剂最高可达2.5g。
19.        骨质疏松者补充钙越多越好吗?
答:不是。
20.        怎样有效地补充钙?
答:除了要有足够的剂量外,还与补入钙剂的时间有关系。因血钙的浓度受体内各种激素(如甲状腺及副甲状腺素) 的影响和调节,而这些激素具有「昼夜节律」的特性,也就是激素白天夜晚分泌量不同,因而钙的浓度也不平稳。一般血钙浓度在后半夜及清晨最 低,白天最高。所以为了有效发挥钙的作用,最好每晚睡觉前服用一次钙剂,以抵消夜间的低血钙,防止因低血钙刺激副甲状腺素的过度分泌, 造成骨骼分解和骨吸收过程的加快。
21.        维生素D在治疗骨质疏松中有何作用?
答:如果把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比作「子弹」,它作用的部位就是「靶子」。维生素D的靶子是小肠、骨骼和肾脏等。
o        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骨质疏松或佝偻病者使用维生素D以后,其小肠对钙、磷的吸收量为正常的2.5~3.5倍。
o        促进骨骼的形成。
o        促进肾脏对钙、磷的再吸收。
22.        治疗骨质疏松为何常用维生素A
答:维生素A除了具有维持上皮细胞完整性、参与细胞代谢作用以外,还与骨骼的生长与发育有关。当体内缺乏维生素A 时,骨组织会出现变性,软骨内骨化过程就会放慢或停止,但骨膜的骨化过程仍在进行↑从而造成骨骼的梭形畸形。
维生素A的缺乏还可使肾小管上皮损伤,影响钙的重吸收,刺激副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引起继发性副甲状腺功能亢进,使副甲状腺素分泌过多, 造成骨质疏松。因此,使用维生素A可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23.        骨质疏松者为什么要服用维生素C
答:身体缺乏维生素C时,骨骼内的蛋白质、多糖类物质的代谢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 使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的称成减少,而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是骨骼重要组成成份-骨基质的基本成分。 同时,维生素C在肠道内易与钙离子结合,从而有利于钙离子通过肠黏膜而被吸收进入血液,为钙向骨骼上沉着提供有利条件。
24.        怎样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骨质疏松?
答:
o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
o        骨质疏松的治疗:
o        调节饮食、补充营养,食用含钙丰富的食品。
o        适当增加活动量。
o        使用钙剂。
o        补充维生素D。
o        老年人可加小剂量雌性激素。
25.        怎样治疗副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骨质疏松?
答:
o        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应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中将大部份副甲状腺切除。
o        骨质疏松的治疗:
o        补充钙
o        补充维生素D
26.        怎样治疗类固醇过多引起的骨质疏松?
答:
o        对于类固醇增多症的患者,应仔细寻找类固醇增多的原因。根据原因,采取治疗措施。
o        对于因疾病等原因长期、大量使用类固醇者,原则上尽可能减少类固醇的用量。
o        每日服用维生素D,增加肠道对钙离子的吸收。
27.        肾脏疾病引起骨质疏松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答:
o        针对病因。
o        调整好饮食。
o        使用维生素D。
o        透析治疗。
o        手术治疗。
28.        怎样治疗糖尿病引起的骨质疏松?
答:
o        控制糖尿病。
o        增加营养,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按照糖尿病治疗的腰求进行饮食治疗。
o        调整运动量,适当进行体育训~。
o        使用钙剂:可选用葡萄糖酸钙、每日口服六克;或活性钙,美日口服200~300mg。
o        补充维生素D和维生素C。
o        老年人可使用雌性激素。
29.        怎样治疗佝偻病、软骨病引起的骨质疏松?
答:
o        服用钙剂。
o        使用维生素D。
o        矫形治疗。
30.        暂时性髋关节骨质疏松性关节病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答:
o        使用镇痛药物,以减轻疼痛。
o        局部用药:外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
o        物理治疗:热疗、磁疗、超音波、超短波等。
o        治疗骨质疏松
31.        骨质疏松者骨折外固定后要注意什么?
答:外固定一般要8~12周的时间,骨折才能愈合。头几天因患肢 可能肿胀,必须及时调整外固定的松紧程度,避免因过紧而压迫肢体,造成血液循环障碍。 调整时,切不可将全部固定绷带同时放松,以免骨折端移位。 去除外固定前,应照X光片,确认骨折愈合。
32.        骨质疏松者饮食治疗的原则是什么?
答:
o        适量
o        富钙
o        合理
o        戒酒
相关文章
 邪气聚于下脘发内痈第八
 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痰饮病喘肿
 半夏散(《鸡峰》卷二十二)
 木香正气散(《幼科金针》卷上)
 
 疑问:坚持吃素半年多了,今天早上的大便变成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