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祖国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中医一般认为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是属于"黄疸"范畴的病变。但是,黄疸不一定就是病毒性肝炎,需要辨病。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颇似中医的"肝郁"、"胁痛",这是依据《内经》:"肝病者,两胁下痛"。"肝病头目眩,胁支满,三日体重、五日而胀、三日腰脊少腹痛,胫酸"等文献所描述的症状而认识的。但病毒性肝炎还具有食欲不振(纳呆),恶心,腹胀,便溏等消化系统症状。在初期也可有畏寒、发热。因而有人把病毒性肝炎归属于中医的"脾病"。这个问题有过争论,我们认为肝的部分生理功能与"脾"密切有关。《金匮要略》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指出肝病会影响到脾,是有指导意义的。
黄疸最初称为"瘅",如《内经》说:"湿热相交,民当病瘅"。关于瘅的记载最早见于《山海经》。《伤寒明理论》解释为"瘅者黄也",瘅与疸同音,古相通用,自后汉张仲景以后,渐多改为黄疸。 最早的医籍《内经》已有关于黄疸这一病证的描述:如《素问》"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黄疸"。《灵枢经》疾诊尺篇:"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X者不嗜食"。在经脉篇中记有:"足太阴,足少阴所生病皆能发黄疸"。这是由于脾湿胃热交互郁结而成,因湿热闭藏于脾,脾主四肢为四运之轴,而脾所留滞的湿热藉四运之力,运输于外,因而发生黄疸,故经云湿热相交民当病疸也。《伤寒论》阳明篇:"伤寒七、八日身黄,阳明发黄"。《金匮要略》记有:"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又说:"肾劳而热为女劳疸,湿热伤脾,而为谷疸"。并记有"跌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谷消;紧则为寒,食而为满,跌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沈氏尊生书》说:"天行疫厉以致发黄者,皆谓之瘟黄"。三因方谓:"各种黄疸都与水食有关"。《医宗必读》"黄者中央戊己之色,故黄疸多属太阴脾经,脾不能胜湿,受挟火热则郁而成黄"。《证治准绳》谓:"黄疸乃脾胃气虚,感受湿热,郁于腠理,yin于皮肤,蕴积成黄"。《医学心悟》认为"谷疸、酒疸、黄汗为阳黄。女劳疸为阴黄。……黄疸者目珠黄渐及皮肤黄色,此为湿热壅遏所致,湿蒸热潮黄色成矣。然湿热之黄,黄如桔皮柏皮间火气而光彩此名为阳黄。又有寒湿之黄,黄为熏蒸色暗不明,手足厥冷,脉沉细此名为阴黄"。黄疸的分类由汉、隋、唐、宋以来有五疸、九疸、三十六黄之多,颇为详尽。明张景岳主张舍繁从简,他按黄疸的症候群,根据其性质分为阳黄及阴黄两大类。
病毒性肝炎系全身性感染,而以肝为主要受侵袭脏器的疾病。肝主藏血,性喜条达,脾主运化,性喜温煦,湿热之邪,侵犯肝脾,肝气郁结则瘀凝,脾运不健则湿滞,且肝与胆,脾与胃、脏腑相连,又为表里,脏病及腑是较自然的。尤其湿热累及于胆,致使胆失疏泄,则胆法渗溢,成为黄疸。临床上常以黄疸程度的深浅,持续时间的久暂,作为衡量预后的指标之一,实践证明确有参考价值。 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在祖国医学中怎样认识呢?在国内曾有不同的看法;由其临床辨证来看,多倾向于"肝郁"、"胁痛"、"谷疸"的范畴。《内经》刺热篇载有:"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胁满痛"。这是指肝热气郁所引起的胁痛,痞块肝气郁滞。又说:"肝脉贯膈布胁肋,足厥阴肝经之络,令人胁痛"。《巢氏病源》说:"邪气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症治汇补》说:"湿热郁火,风令外侵皆令胁痛。……凡胁痛日久不愈者,乃痰郁结成积块,肝积曰肥气,病在左。肺积曰息贲,病在右,发作有时,皆肝木有余"。《症因脉治》"有疠气胁痛之症,病起仓卒暴发寒热,胁肋刺痛,沿门相似,或在一边或在两边,痛之不已,所谓疠气流行之疫症"。可知有肝病常胁痛,肝为刚脏,易动难静,受内外之邪所伤,则肝失其条达之性,肝气横溢,不独本脏受病并能波及他脏。
(一)病因病机 1.病因: (1)外感传染病:孙思邈:"凡遇时行热病,多必内瘀著黄"。《沈氏尊》生书:"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医学入门》:"治时行及瘴疟疫疠,急发黄"。缪仲醇谓:"凡黄有数种……误食鼠粪亦作黄"。似说出钩端螺旋体病与黄疸的关系。这是指外因方面。
(2)饮食因素:张仲景首先提出"谷疸",指出饮食与黄疸的关系。《圣济总录》释:"失饥饱甚,则胃中满塞,谷气未化,虚热熏蒸,遂为谷疸"。以后医家均很强调饮食因素对黄疸发生的重要性。
(3)饮酒:张仲景指出的"五疸"、"酒疸"是其中之一。《巢氏病源》:"夫虚劳之人,若饮酒多,进谷者少,则胃内生热,……则身目发黄"。孙思邈谓:"夫发黄,多是酒客"。
(4)血瘀:血瘀可以致黄疸,这首先是《伤寒论》提出的。"太阳病身黄……血证也,抵当汤主之"。《医学传灯》:"女劳疸者,身黄加以额黑也……皆蓄血之所致也"。《沈氏尊生》:"又有瘀血发黄,身热,小便自利,大便反黑,脉芤而X。当用药下尽黑物为度(宜桃仁承气汤)"。
(5)虚劳:虚劳可致黄疸,如张仲景说:"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又《景岳全书》谓:"阴黄之病,何以致之?盖必以七情伤脏,或劳倦伤形,因致中气大伤,脾不化血,故脾土之色,自见于外"。钱镜湖《辨证奇闻》谓:"女劳疸,其证肾气有损,致成黄疸"。这些是内因,也是致成黄疸的原因。
2.病机:发黄的病机,各家解释不一,主要论点为《内经》所提出的:"湿热相交,民当病瘅"。朱丹溪用"XX相似"来比喻湿与热发黄的道理,提示我们湿热为黄疸的主要发病机制,前人研究形成湿热的成因,当推清代温病学派。薛生白说:"湿热病属阴明,太阴者居多,中气实者则病在阳明,中气虚者则病在太阴。……要之湿热病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多太阴阳明受病。……膜原者必通肌肉近胃府,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变多发膜原。太阴之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致,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非由脏及腑之谓。若湿热之症,不挟内伤,中气实者其病必微,或先因于湿,再因饥劳而病,亦属内伤湿,标本同病,然劳倦伤脾为不足,湿邪亭滞为有余。
由上述可以看到薛氏对湿热的成因及感染途径都作了详细的叙述。王孟英又补充湿邪停聚为有余之说;谓:"脾伤湿聚曷云有余?盖太饱则脾困,过逸则脾滞,脾气困滞而少健运,则饮停湿聚矣"。按薛、王二氏的论点,太阴、阳明的湿热成因,除少数患者从表伤者外,饥饱劳逸为产生湿热的主要原因。所指饥饱劳逸者,皆是违背了《内经·上古天真论》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形与神俱"的摄生要求。在这里也反映出"病从口入"的一途。
祖国医学认为病毒性肝炎的病因主要为湿热所致,经口传染的,而何以有黄疸型及无黄疸之分呢?我们的看法是:正如《内经·天元正纪大论》歧伯所说:"五气之常太过不及发异也。……太过者暴,不及者徐,暴者病甚,徐者为病持"。岐伯此论概指一切疾病的发病规律,湿热症、黄疸、胁痛、脾胃内伤等,亦不越此范围。仅就黄疸型和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来说,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常常是发病暴而且甚(重)。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则相反,多发病徐缓,病程持续日期长,二者的常例是前者,发生危险多,且在出现黄疸症后,或略后一些时间。至于后者很少在发病初期有暴甚者,多在久治不愈后发生不良后果。
太过者有余,不及者不足,我们理解黄疸型属于有余,无黄疸型为不足。但有余和不足,常常是互相依附,同时存在着的。正如《内经·天元正纪大论》所说:"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所谓往者去也,事物在发展运动中,体现太过和不及的变化规律。例如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在初期发病一般是属不足,假如久治不愈,到末期往往是出现有余,末期肝硬化腹水,就是不足之中的有余。患者气血日衰体力日下,在不足之中出现的有余,它和有余之中的不足完全相反。有余和不足,有正常情况下,也是同时存在,这种变化是消息盈亏的运动的结果。
(二)临床症状及症候分型 病毒性肝炎的一般症候为全身乏力,胃脘胀满、纳呆、恶心,厌油食,大便燥结,有时溏泻,呈白色或灰白色(黄疸型),尿黄色或深黄色,甚至赤X,左胁胀痛,拒按,背X,肝脾肿大等症。根据临床所见,一般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黄疸型分为阳黄及阴黄二种。 1.阳黄症:黄色鲜明,若桔子色,身热烦渴或骚扰不安,消谷善饥,恶心。小便赤X热痛,大便秘结或溏泻,胁痛身体瘙痒,全身倦怠,脉洪滑或弦数有力,舌苔黄腻或干燥,舌质发赤。 2.阴黄症:黄色暗晦如烟熏,神思困倦,语言轻微,畏寒少食,四肢无力,胁痛,背痛,大便时溏时燥,以溏为多见,喜静恶动,脉虚软或细弱无力,舌苔白腻或光滑。 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一般不易诊断,在临床辨证上,多采用综合鉴别方法。 (1)实症:常见于初发的时候,一般病程较短,心中烦热,胃脘胀满,纳呆或厌食,时冷时热,右胁痛,拒按,头痛头昏,失眠多梦,大便秘结,小便有时不利,舌苔黄腻,舌质赤,脉象弦实或弦数有力。
(2)虚症:多为病程迁延一个阶段的,身体衰弱,精神不振,倦怠无力,体乏,头晕,失眠,多恶梦,消化不良,纳呆,嗳气,腹胀,心跳气短,右胁胀痛,肝肿大。舌苔白腻或光滑,脉弦细无力或弦数而软。
二、治疗方案 治疗总则是除湿清热。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必先清除黄疸,再用清肝化郁之剂,或在消除黄疸的同时,佐以疏肝化郁之药。阴黄则宜湿补行湿为主,阳黄则以清热利湿通二便为主。
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有治疗,应根据脉、苔辨别虚实,而用清热开郁,养脾舒肝,解毒活血利湿为主的方法;苦辛淡渗法兼通泄法;或苦辛淡清法。在实证时以清肝化瘀泄热和胃之剂;虚证宜用补气和胃、疏肝化瘀为主的药物。分类 黄疸色泽 寒热 汗 头身 胸腹 饮食 大便 小便 舌苔 脉象 黄 疸 型 阳 黄 黄色如桔皮柏皮而有光泽 发热 但头汗而身无汗 常烦躁不安 腹满 厌油食,烦渴 秘结干硬 不利热痛 黄腻干 洪滑有力 阴 黄 黄如烟熏色暗而不明 畏寒而不发热 常自汗 精神不振,喜静恶动,乏力 心下硬按之痛,胁痛 口淡、乏味、食少 大便不实 自利 白腻光滑 沉细无力 无 黄 疸 型 实 证 无 有时有热 不定 头晕头痛,烦燥背X 腹满,胁痛 纳呆,烦渴 燥结 不利或正常 黄腻 弦数有力 虚 证 无 少见 少 倦怠无力、精神不振 心下硬,胁痛,腹胀 消化不良,纳呆 溏或正常 自利 湿浊白腻 弦数无力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以服药为主,但必须配合卧床休息及饮食疗法。
一、对肝硬变的认识 肝硬变在祖国医学上,相当于"膨胀"、"黄疸"、"积聚"三门。《内经》厥阴病篇:"肝病目眩,胁支满、肝胀者、胁下痛"。水胀篇:"膨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腹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按前者指的是肝病了目眩,胁下闷满,肝肿大则胁痛。后者则说"腹大"是指腹水,色苍黄是描写因肝病而发生了黄疸。"腹筋起"是因门静脉循环受到障碍,而诱起静脉怒张。 《金匮要略》积聚篇:"凡有形有物,痛有定处,积而不散,推之不移,此称为积,病在血分……"。《医门法律》:"凡症瘕,积块、痞块,即成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腹大如瓮,是名单腹胀"。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认为积聚和膨胀,是肝硬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和临床表现。
(一)病因病机 1.病因:喻嘉言著《医门法律》说:"凡有症瘕、积块,即是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腹大如瓮,是名单腹胀"。这虽然不是专指肝硬变而言;但认识腹水的形成,与腹腔中的症瘕积块有关;而且喻氏认为胀病不外气结,血凝、水裹、这是一个很大的发现。 对臌胀的形成,李X说:"盖脾居中,能升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今内伤外感,脾阴受伤,痰饮结聚,饮食之精华不能传布,上归于肺,下注膀胱,故浊气在下,化为血瘀,清浊相溷、坠道壅塞,郁久成热,热化成湿,湿热相搏,遂成臌胀,或在脏腑之外,或在荣卫之分……亦归于脾也"。万密斋说:"阴阳愆伏,营卫凝滞,三焦不能宣行,脾胃不能传布,胀满之所由生也"。指出脾阴受伤,荣卫凝滞,遂道壅塞是形成臌胀的重要环节。综合上述论述,我们认为肝硬变的病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不节,饥饱劳逸为其常见原因。
(2)湿热郁滞:湿邪为六yin最甚者,湿热郁遏为黄疸和主要成因。
(3)血吸虫病、肝吸虫病:在南方多见,陈士铎论及虫臌的证治,说明古人很早已经注意了这方面的情况。
(4)饮酒:长期大量嗜酒,常常是本病的原因。
(5)七情:忧思伤脾,郁怒伤肝,惊恐伤肾。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人多有性情的改变,七情的变化对预后有一定影响。 (6)黄疸型和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由于误治或其他原因:常常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而形成迁延或慢性化。
2.病机:本病以肝为主,进而累及脾肾。肝为血脏,性喜条达,肝病则郁而不达,气滞而血瘀,迁延日久则成症瘕积块,肝气失疏,横逆犯脾,脾胃受侮,导致"脾虚之甚",运化失职,以致清阳不升,津液失于输布,浊阴不降,水湿不得转输,于是"清浊相混,隧道不通……湿热相生,造成胀满"。《素问》所说:"浊气在上,则生X胀"。
臌胀多系由肝病或血吸虫病等引起的单腹胀,并与长期嗜酒、营养不良和精神因素等有关。这些原因均能损伤肝脾,而致疏泄,运化功能失常。肝气郁结,血行瘀滞,壅阻肝脉而成症结。脾之运化失职,气滞湿阻,水湿内蕴,或因湿郁化热,而致湿热壅积中焦。气、血、水三者交相搏结,逐渐形成膨胀。湿困日久,脾阳受损,渐及于肾,脾肾阳虚,则水液的运化输布更为不利,臌胀益甚。如湿热久蕴,可以耗伤阴精,或久病体虚,劳欲过度,精血内亏,则不能养肝,故病久多见肝肾阴虚。总之本病为肝、脾、肾三脏同病。气、血、水三者互相交结,本虚标实,错综并见,严重者因正气不足,水湿热毒深至,可以引起昏迷。
(三)临床症状及症候分型 浙江省中医研究所潘澄濂将肝硬变分为积聚型及臌胀型二型。
1.积聚型:
(1)肝郁血瘀证:肝脾区可有压痛,脘腹痞胀,食后加重,口苦,纳呆、大便秘结或不畅,小便常黄赤或有衄血,舌边紫,脉象弦细或弦滑。
(2)脾虚气阻证:面色苍黄,肝脾区隐痛,乏力,纳差,厌油食,腹满,肠鸣矢气,大便常溏,下肢轻度浮肿,舌边现齿痕,质淡或代灰,舌苔白腻,或薄白而垢,脉象濡细。
2.臌胀型: (
1)血瘀壅滞证:面色萎黄,皮下出现红缕赤痕,常有齿衄、鼻衄、腹胀绷急,青筋暴露、胁痛、溲赤便燥,舌质红多代紫,苔黄白相兼而不润,脉象弦数。
(2)脾虚水聚证:面色苍黄,神疲乏力,腹胀如鼓,动摇有水声,纳差,朝食不能暮食,便溏、溲短少,肢冷或下肢浮肿,舌质淡或边代灰,苔白腻或灰白,脉细弱或濡细。
(3)湿热蕴结证:巩膜皮肤黄染、发热、口干苦、纳呆、腹胀如鼓、溲黄赤,便秘结或先硬后溏,可有衄血,舌质红,苔黄糙,脉象滑数。
(4)肝肾衰竭证:面色晦暗,神倦懒言,气急,腹大膨满,青筋暴露,下肢浮肿,腰围酸痛,溲少,阴虚者多伴有低热,心烦,夜寐不安,舌质紫暗,脉象弦细。
肝硬变腹水的重症,在治疗中常常用峻烈泻剂为主要方剂,这是一种治疗手段,然而辨别其虚实确系关键,医籍中的辨别虚实方法,以李士材的看法比较妥当,他说:"阳症必热,热者多实;阴症必寒,寒者多虚。先胀于内而后肿于外者为实;先肿于外而后胀于内者为虚。小便赤黄,大便秘结者为实;小 便清白,大便溏泻者为虚。脉滑数有力者为实;脉浮弦细X者为虚。红色气粗者为实;色瘁气短者为虚。凡实证或因六yin外侵,或因饮食内伤,阳邪急速,其发必暴;凡虚证或情志多劳,或酒色过度,日积月累,其来有渐,故治实易,治虚难"。提示我们虚实的辩证是关系重大的,肝硬变腹水也不都是实证,而猛浪的峻泻,常常有不可收拾的后果,这是临床实践中必须要把握的。
二、肝硬变治疗方案 肝硬变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尤以肝郁,脾虚,肾损为突出,因此,除出现腹水外,在治疗方面以柔肝、健脾、益肾分别作为各个阶段的基本方法。常选用鳖甲、柴胡、桃仁、红花、莪术、三棱、白芍等具有活血和消积作用的药物,组成为柔肝药。选用党参、苍术、黄芪、茯苓、山药、砂仁、香附等具有补气和理气作用的药物组成健脾药。选用地黄、石斛、枸杞果、麦门冬、菟丝子、山萸肉、附子等具有育阴或通阳作用的药物组成益肾药。还选用黄连、黄柏、茵陈、大黄、白茅根、板兰根、金钱草、金银花、连翘、郁金等具有清热解毒利胆渗湿的药物,以治湿热蕴结证。这是指积聚症的治疗,但需根据辨证分别主次,选择应用。
关于肝硬变腹水(臌胀)的治疗,国内各家看法不一。更多的人遵循《内经》"大小便不利者,先治其标"。"开鬼门、洁净府"的治则。考虑利尿导泻,是急则治标的常用方法。"鬼门"即玄府汗腺,"净府"即膀胱,开鬼门即发汗,洁净府即利小便。二者的使用原则是;肿在身半以上者当发汗,肿在身半以下者当利小便,上下分消,使阴阳平治,水气可去,如其不效,则当通大便。我们主张辨证施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结合脉、苔、症亦可补攻兼施。
[ 本帖最后由 酒大黄 于 2007/10/17 11:57 编辑 www.med126.com]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高发区,有大量慢性乙肝患者及HBsAg携带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亦给国家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迄今为止国内外缺少有效治疗,干扰素对其持续有效率亦仅20%,且仅能抑制病毒复制,故极易复发,价格昂贵,难以推广应用。寻找有效治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点多年来受到国家重视,被列为国家重点防治疾病研究之一,亦研制出不少治疗药物,但仍未能形成一套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此提出以下问题及建议。
1 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深深感到慢性乙肝治疗是非常困难的问题,其中一个原因是慢性乙肝发病机理复杂,是由多因素造成,单一治疗难以奏效或仅收到短暂效果,而应采取抗病毒、调节免疫、消除肝脏炎症及防治肝纤维化的综合治疗措施,这其中使肝脏病不断进展的更重要因素是病毒持续复制,因而尽早采用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阻断病情发展的关键,而这一点似乎尚未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加之目前缺少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大多数患者反复应用各种保肝药,但病变未得以有效控制。当然抗病毒治疗亦很困难,因而须加强抗病毒药物的研制开发及对现有抗病毒药物合理应用的研究。
2 中医中药是我国医学上的伟大瑰宝,有数千年悠久历史、丰富的理论及临床应用经验及一大批造诣深的中医中药专家及中西医结合专家。在慢性乙肝治疗中应用多年,已显示其抗病毒、调整免疫、改善肝脏炎症及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及疗效,中药治疗一直在慢性乙肝治疗中占重要地位,此外我国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待开发,因而加强中药研究提高疗效及形成一系列治疗乙肝治疗方案有很大的可能性及良好的应用前景。由宁夏绿谷药业公司开发研制的苦参素注射液,其纯度达98%以上,经基础研究及临床观察显示有较好的疗效,已被列为中华医学会重点推广工程之一,我感到这是中药研究的一个良好范例,有可能进一步提高中药治疗的效果及中医中药的应用价值。
3 近年来慢性乙肝治疗成为社会关注热点问题之一,不少治疗药物广告充斥市场,其中有的冠以“特效药”“新突破”等美称及夸大疗效的宣传,许多宣传缺少科学依据而多以营利为目的,严重影响及破坏中医中药的声誉,在社会上造成混乱及不良影响。更严重的是对此似乎无人过问及管理,不可否认其中可能有些有效药物,但假冒伪劣药乘机混入市场。为此建议有关部门能否组织部分人力对其中有的药物进行疗效考核,对真正有效药物进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希望有关部门对此严加管理,本着对人民健康负责的态度,加强及规范药物广告的管理。
[ 本帖最后由 酒大黄 于 2007/10/17 11:57 编辑 www.med126.com/pharm/]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藏天三之木震、地八之木艮,巽出入权衡于动止之间,故曰谋虑出焉。艮中藏震,待巽而宣令。足少阳胆经震为足厥阴肝经巽作决断,行纲纪。这个震与肝中所藏之震同源,从火化则为胆火、肝火。肝中所藏之艮又与足太阴脾经之艮同气相求,并受湿气所化。故肝病直接关联胆、脾。慢性乙肝病机是在湿热胶结于肝,致肝气受郁,于是肝阳(或肝火)兴。肝炎病毒就是这个震性病毒,属相火性质。其与艮纠葛难分。艮震为颐,在此养奸,得势则小过而躁动。小三阳震不胜艮,而见萎靡之象。大三阳震略胜艮,而见急躁之象。总之是因肝木受艮侮,肝火代兴,欲发其郁。
艮主懈惰,疲惫之、拖累之,震兴则又燃火耗木,两者相加,其势将从火作纤维化,从艮作坚多节,久之必致肝硬化或癌结。若削去震,艮更无制而郁巽木,震还是要兴助。若去艮,去艮往往要借震力,或者艮去而震存作一派亢阳。乙肝就是肝胆火窜犯于脾胃而见症。且用震究不利于肝,燃木耗木,使肝不足,从洛书。乙肝之人睡眠不安,也是因为水政不足,相火妄扰,使人难得地雷复卦以走向日新一路。不减艮,不疏震,不布巽,非其治也。乙肝标实故泻,本虚故补,多种因素胶葛,非知机之人不能理治。致其成郁之由,由于艮湿独盛,巽木不济,震兴而雷风恒与,欲发其郁。甲肝之暴发,是肝木得震反胜于脾土之艮,是木之报复。乙肝急性暴发,则是木之郁发。其慢性者,在欲聚而发郁却又内耗之中。
肝为将军之官。犹疑为将之第一大败,故不当困于艮湿。又不可急躁、萎靡,必丧军。应当权衡决断、深谋远虑。故乙肝病人其肝大违将军之德。把这样的“人”打造成一个将军,没有一番折冲决不可成。不是简单加以培植就行的,得费一番锻炼。我国乙肝病人这么多是有其因缘的。正气萎靡,世风浮躁,巽木失德,焉能不昌此病。又是东方国土,龙之传人,故皆有震,肝气内变。锤炼之法,要历苦寒、受挫折,接着终能奋翼、破围而出,最后归于谋事主军,这样才能把一个败家子打造成一个将军。取法天之相人的道路。
观于前人治此之经验,大致有两点。清热解毒对付其炎症是要贯穿终始的。另外,肝病先实脾,脾不化运则肝木难调。故震艮必同治,否则就是躁萎二种幻相交替而欺骗于医者。治肝如同决胜疆场,鲜有人识后援为制胜关键。有人言:“肝无补法”。这是因其看到肝虚常有火,补肝则肝火易温而为弊,故为掣肘。既无御龙之略,又无统将之明,当然难为。
第一步,用古方龙胆泻肝汤。无甘草、黄芹、山栀。加此三物是治实火之剂。前段时间闹龙胆泻肝汤事件,使一名方蒙冤。一干医师不识大体,用此实火之剂大剂量常服,能不出问题么。关木通不过代罪。当然,关木通有入肾的过错,致使连肾火一并受泻,迅速肾衰。若是大三阳,考虑少加山栀。
第二步,木郁达之,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是和柔之剂,不顶用,今人多用之者,是惧前方破气又兼升散其阴。瞻前顾后,是抚慰而非奋发之旨。当然,若不先用龙胆泻肝铺垫,则用此不过一逞其快而已。应加茵陈,以最得春木之力为之清利先导,加强疏发之力。又加黄芪于土中透出春木消息,以应其外。
第三步,补肝。木显条畅之后,当顺势进补,加以培植。由于邪气尚在盘踞,故在战斗中锤炼成长为将军。以桂枝为统帅,秉春和之气为交关变化之睛。桂枝能去胁下肝风,善抑肝木之盛使不横恣,又善理肝木之郁使逆者下降,得春和之景。补肝之阴品因得而润。以芍药养血柔肝、五味子敛虚浮之气佐之。以山茱萸为培植之本。得木气最厚,酸涩之性,兼具条达,合于洛书艮旨以厚木。丹皮佐之,去其温肝之火。以败酱草为攻伐之军。若是大三阳,或已有纤维化,则少加大黄以为推荡,去起血中伏火等,并识将军之性。以鸡内金化积滞,伸巽卦之德为助。又仿温病温邪久羁肝域治法,用青蒿入少阳,鳖甲入厥阴血分,夏枯草入厥阴,引领搜邪。又以当归活血,生地沃其水土,甘草抚馁调剂为接应。上方为汤剂,送服二至丸水木清气之后队以复其肝阴。病人饮食应有注意,碘盐助艮,少摄入为妙。
[ 本帖最后由 酒大黄 于 2007/10/17 11:58 编辑 www.med126.com/yao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