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之疾,惟调经胎产为至要,固有大异于丈夫。只言妇科者,恐先工此也。其余杂病,多与男子同。兹专集《胎产须知》一卷于前,分析杂症二卷于后,俾检阅者知所先后重轻焉。)
夫天地造端于夫妇,乾坤配合于阴阳,虽清浊动静之不同,而成象效法之有类。原兹妇人之病与男子不同者,亦有数焉。古方以妇人之病比男子十倍难治,不亦言之深乎!但三十六病,产蓐一门,儿子无之。(此集以胎产别编一门,名《胎产须知》。)其余外伤风、寒、暑、湿,内积喜、怒、忧、思、饮食、房劳、虚实、寒热,悉与丈夫一同也,处治大法亦同。宜加详察,不可因其男女而顿有殊也。
古者治妇人别着方论者,以其胎妊、生产、崩伤之异,况妇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分难疗。盖女子嗜欲过于丈夫,感病倍于男子,加之慈恋、爱憎、嫉妒、忧恚,染着坚牢,性情窒郁,所以为病情思偏僻,蒂固根深,治之难愈。况于妊娠而挟病也,岂不难矣?不特避其毒药,仍须审其实虚、冷热而调治之,无使妄投汤剂,以致实实虚虚之误也。
夫人将摄顺理,则血气调和,风、寒、暑、湿不能为害。若劳伤血气,则风冷乘虚而干之。或作之于经络,或循入腹中,内受邪伤,脾胃虚弱,故不能消饮食。食既不充,荣卫凝滞,肌肤黄燥,面不光泽。若大肠气虚,则变为下利;若流入关元,致绝子嗣,随其所伤而变成疾矣。医经曰∶凡妇人三十六种病,皆由子脏冷热,劳损而挟带下,起于胞内也。是故冲任之脉,为十二经之会海。妇人之病,皆见手少阴、太阳之经而候之。
治妇人虽有别科,然亦有不能尽圣人之法者。今豪贵之家,居奥室之中,处惟幔之内,复以绵 手臂,既不能行望色之神,又不能尽切脉之巧,四者有二阙焉。黄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形气相得,谓之可治也;色泽已浮,滑之易已;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又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虚实,以为诊法。若妇人脉病不相应,既不得见其形,医惟据脉供药,其可得乎?如此言之,岂能尽其术也?此世之通患,医者不免尽理质问,病家见所问繁,逮为医学不精,往往得药不信,似此甚多。扁鹊见齐侯之色,尚不之信,况其不得见者乎?呜呼!可谓难也已。
《脉经》曰∶寸口脉微而涩,微则卫气不足,涩则荣气无余。卫不足,其息短,其形躁。血不足,其形逆。
荣卫俱虚,言语乏力。趺阳脉微而涩,微则胃气虚,虚则短气,咽燥而口苦。涩则失液,少阴脉微而迟,微则无精,迟则阴中寒。涩则血不流而经闭,此为居经,或三月一来。脉微血气俱虚,年少者,亡血也。乳子不下者,此为居经,亦三月一来,脉微弱而涩。年少得此为无子,中年得此为绝产。六脉沉弦细数者,其病己成,元气荣卫俱虚,虽药弗效。
远用方者,妇科之通用也。一方可以治数证,不可入于专门,皆是名贤所立,世人常用有效之方。虽曰通用,亦不可执一泥之,而不知加减之权宜也。惟应病裁处方为神妙。
(《局方》)四物汤虽云治妇人众病,惟血病者用之,若兼脾胃虚弱者,亦难用也。何则?芍药酸寒,能伐杀生之气;生地甘滞,凝膈壅胸,而脾胃虚者益加损弱,血脉不行而经愈塞矣。若脾胃虚甚,单用四君子汤以健脾,脾稍健,方可合二方为八物,服之庶不偏误。昔张声道用四物汤治妇人百病,加吴茱萸煎服。若阳脏之人,少加茱萸;若阴脏人,多加茱萸,此善用四物汤者。若得茱萸,则芍药、地黄之寒滞不能害脾胃也,岂不善夫?当归(二钱) 白芍药(一钱) 川芎(七分) 生地黄(《养生方》用熟,《和剂》亦然,《本草》云∶男子宜熟,女子宜生,以其行血,合用生者)上煎法及加减法并见《螽斯广育》卷中。
(《局方》)四君子汤 治脾胃虚弱,气不营运,以至经血不调,不得纯用四物,宜以四君子汤合之,名曰八物汤,加吴茱萸煎服。虚甚者加黄 、肉桂,名曰十全大补汤。
人参(二钱) 白术(一钱) 茯苓(八分) 炙甘草(五分)加姜枣煎服。
丹参散《良方》云∶丹参一味,其治颇类四物汤,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带下,调经,下产后恶血。兼治冷热劳、腰脊痛、骨节烦疼。
丹参(酒洗,去土,晾干切)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经脉不调食前服,冷热痨不拘时服。
南岳夫人济阴丹 治妇人血气久冷,阴虚及数经堕胎。皆因冲任血脉虚损,经水不时暴下不止,月内再行,不时崩漏。三十六疾,积聚癖瘕,脐下冷痛,小便白浊。凡有上疾,不成孕育。
产后百日内常服,除宿血,生新血,令人有孕,生子充实,亦治男子亡血诸疾。
秦艽 石斛(去根,酒浸焙) 本 甘草(炙) 蚕布(烧灰存性) 桔梗(各二两)京墨(,醋淬) 茯苓(各一两) 人参(二两) 桃仁(去皮尖,炒) 木香(各一两) 熟地黄(酒洗)香附子(炒) 泽兰(各四两) 当归(酒洗) 肉桂 干姜(炮) 细辛 川芎 牡丹皮(各两半)山药(炒) 川椒(去目,各半两) 苍术(制,八两) 大豆黄卷(炒,半升) 糯米(炒,一升)
上为细末,炼蜜和成剂,每两作六丸。每服一丸,细嚼,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琥珀丸 治妇人或老或少,产前产后百病,及疗三十六种诸病,七疝八瘕,心腹刺痛,卒中瘫痪,半身不遂,八风十二痹,手足酸疼,乳中毒结,怀胎惊动,伤犯不安,死胎不下,并治。
琥珀 辰砂(各另研) 沉香 阿胶(碎炒) 肉桂 石斛(去根) 附子(制)五味子 川芎(各半两) 牛膝(酒浸) 当归 肉灰蓉(酒洗晒干) 人参 续断 没药熟地黄 木香(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空心温酒化开服,午晚食前服。能生精血,去恶血。
腹胁疼痛,绕脐如刀刺,及呕逆上气,筑心,痰毒,不思饮食,用姜汁少许,和酒化服。
诸痢及赤白带下,血冷崩中,漏胎下血,生姜与艾锉炒令赤色,入酒同煎数沸,去渣化服。
诸淋及便涩,煎通草灯心汤化服。
遍身虚肿水气,煎赤小豆汤化服。
血晕不知人事,当归酒化服。
泄泻不止,陈米饮化服。
月经不通,或间杂五色,频并而下,断续不止,饮食无味,肌肤瘦怯,面赤唇焦,乍寒乍热,四肢烦疼,五心躁热,黑,遍身血斑,赤肿走疰,及血风劳伤无力,用童便入姜汁少许化服。常服以小便为妙,若恐恶心,和以半酒。
孕妇临月,一日一服,至产下不觉疼痛。或病患服至五服,十服,日倍饮食,其功不可尽述,服之者当自觉矣。
(《三因》)乌鸡煎丸 治妇人百病。
良姜 干姜(炮) 吴茱萸(醋炒) 当归 赤芍药 玄胡索 破故纸(炒) 川椒(炒)刘寄奴 生地黄 陈皮 青皮 川芎 莪术(煨,各一两) 荷叶灰(四两) 熟蕲艾(二两,制如法)乌骨白鸡一只制如法,骨肉俱焙燥,为末,汁和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月水不通,红花苏木酒下。白带,牡蛎粉调酒下。子宫下元久冷,吴茱萸汤下。心头痛,菖蒲汤下。头风, 本汤下。腰脚疼,当归汤下。咳嗽,桑白皮汤下。常服,酒汤下。
(秘方)乌鸡煎丸 治妇人百病,血气虚劳,赤白带下。
人参(二两) 黄耆(六两) 茯苓(三两) 当归(六两) 生地黄 熟地黄 香附子(各四两)地骨皮 官桂(各二两)上用乌骨白鸡一只,男用雌,女用雄,笼住。将黄 末和炒面丸,鸡头子大。喂鸡二七日,吊死,去肠肚,干毛净,槌碎骨,入前药末于内,缝密,用酒、醋各一瓶,煮一宿,取去骨,焙枯研,用汁打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下。
(《和剂》)熟干地黄丸 治妇人风虚劳冷,胃弱水壳不化,或肠虚受冷,大便时泄,或月水不调,淋沥不止,或经闭不通,结聚 瘕,久不成胎,一切诸虚之证并皆治之。
熟干地黄(酒洗 五味子 柏子仁 芎 (各两半) 泽兰叶(二两) 禹余粮( 红,醋淬三遍,细研) 防风 肉苁蓉(酒浸) 白茯苓 浓朴(姜汁炒) 白芷 干姜(炮) 山药石斛 卷柏(去梗,各二两) 当归(酒洗) 本 细辛 川椒(去目,微炒) 人参 牛膝(酒浸甘草(炙,各一两) 蛇床子(炒) 芜荑(炒) 杜仲(姜炒) 续断 赤石脂(,醋淬)石膏( ,各一两) 肉桂 艾叶 白术(各二两二分) 紫石英(,醋淬,飞,三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或米饮下。常服养血补气,调和荣卫,充实肌肤,驻颜,令人有子,温平不热,无毒。妊妇不宜服。
胜金丹 治妇人月水过期不通,久无子息,血癖气痛,四肢浮肿,呕逆心痛,虚烦郁闷,面色痿黄,崩漏带下,寒热蒸劳,颊痛齿疼,血下无度。产前安胎,临产催生下瘀血。血气结块,腹中刺痛,手足顽麻,产后诸疾并治。
牡丹皮 本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赤石脂 玄胡索 肉桂 白薇(各一两) 沉香 甘草(炙,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空心温酒下。凡妊娠临月,服此五、六丸,即易产。如无子息,服二十日,当月有好,并治血风、半身不遂。种种疾病,不问年深月久,皆疗,神效。
大圣散 治妇人血海虚冷,久无子息,及产后败血冲心,中风口噤,子死腹中,灌得药入,须臾生下。并治堕胎,腹中刺痛,横生逆产,胎衣不下。血崩、血晕、血滞,及伤寒吐逆,寒热往来,赤白带下,室女经脉不通,并宜服之。
泽兰叶 石膏(另研,各二两) 卷柏 白茯苓 防风 浓朴(姜制) 细辛 柏子仁(炒)桔梗 吴茱萸(各一两) 五味子 人参 黄耆 白术 川乌(炮,去皮脐) 本 干姜(炮)川椒(微炒出汗) 丹参 白芷(各三分) 芜荑(微炒赤) 甘草(炙) 川芎 当归 白薇阿胶(炒成珠) 芍药(各一两) 肉桂(半两) 生地黄(两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临卧用温酒调下。若急疾有患,不拘时服,日三次。
大效内补丸 治妇人禀气虚弱及五劳七伤,脏腑积冷、 癖、 块、虚胀,或经脉不调,亦白带下,口苦舌干,面色痿黄,心烦惊悸,头目旋晕,饮食不美,痰涎粘盛,百节疼痛无力,肌肉消瘦,子息不生,服药一月必有妊,百病皆愈。
川萆 (四两) 牛膝 五加皮 白术(各二两) 川乌(炮) 枳实 丹参(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温酒下二十丸,空心,日午、晚食前各进一服。
(与前证参看)
妇人中风,角弓反张,风痹手足不随,偏枯口噤,口眼喎斜,风眩头痛,血风,心神惊悸,癫狂,骨节痛风,血风走注,瘙痒瘾疹,风痰,脚气,腰痛诸疾,以上诸证,虽各有方论,亦要先明其大体,察脉之虚实,辨证之冷热,相人之强弱,入脏入腑,在络在经,首以局方调治,未可孟浪处施。今之治法,先宜顺气,然后治风,万不失一。盖有中风、中寒、中 、中痰、中气,皆能令人涎潮昏塞,所谓朱紫相临,玉石不分,医者不可不详也。如中风若作中气治之,十愈八九;中气若作中风治之,十无一生。所以疑惑之间,不问中风中气,首以苏合香丸、麝香煎、五积散。如中痰则有参苏饮,如中寒则有理中汤,如中 有白虎汤。
的然中风,如三生饮、木香煮散、排风、续命、风引、大小竹沥、大八风汤、至宝丹、牛黄清心丸,辨其冷热虚实而投之,未有不安者也。然此疾积袭之久,非一日所能致。今人服药二、三服,便欲责无效,多见其不知量也。须宜大剂久服,方可奏功。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信夫!
至宝丹、苏合丸,五积散、牛黄清心丸(并见前中风门。)(《和剂》)排风汤 治男子、妇人风虚湿冷,邪气入脏,狂言妄语,精神错乱,及风入五脏等。
白藓皮 白术 白芍药 桂心 川芎 当归 防风 杏仁(去皮尖,麸炒) 甘草(各二两)白茯苓 麻黄 独活(各三两)
上咀,每服五钱,水盏半,姜四片,煎八分,不拘时服。
三生散 治卒中,昏不知人,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咽喉作声,痰气上壅,无问外感风寒、内伤喜怒,或六脉沉伏,或指下浮盛,并宜服之。兼治痰厥及气虚眩晕,悉有神效。
生南星(一两) 生川乌(去皮、尖) 生附子(去皮、脐,各半两) 木香(一分)
上咀,每服半两,水二盏,姜十片,煎六分温服。或口噤不省人事者,用北细辛、皂角各少许为细末,或只用半夏为细末少许,用芦管吹入鼻中,俟喷嚏,其人少苏,然后进温药。
如气盛人,只用南星半两、木香一钱、生姜十四片,煎两服饮之,名星香饮。
参苏饮 治痰饮停积胸中,中脘闭塞,呕吐痰涎,眩晕嘈杂,忪悸哕逆,及痰气中人,停留关节,手足曳,口眼喎斜,半身不遂,食已即呕,头疼发热,状如伤寒。
附子理中汤 治五脏中寒,四肢强直,失音不语。昔有武将守边,大雪出帐观瞻,忽然卒倒,时有随行医官,灌以此药,两剂遂苏。(二方见伤寒门。)
加减小续命汤 治卒暴中风,不管人事,遂觉半身不遂,口眼喎斜,手足战掉,语言謇涩,肢体麻痹,神思昏乱,头目眩重,筋脉拘挛,骨节烦疼。及治诸风,服之皆验。若治脚气缓弱,久服得瘥。久病风人,每遇天色阴晦,节候变更,宜预服之,以防喑哑。(方见中风门。)
木香煮散 治左瘫右痪,并素有风湿。此药调气,进食宽中。
羌活 麻黄(各一两) 防风(三分) 白术 陈皮 白茯苓 当归 川芎 牛膝 黑附子(炮)木香 槟榔 人参 大川乌(炮) 草豆蔻(连皮炮) 杏仁(去皮尖,麸炒) 甘草 桂心(各半两)
上咀,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五片,煎八分,热服。大便不通加大黄。心腹胀加苦葶苈、滑石。膈上壅滞,咳嗽气促,加半夏、川升麻、天门冬、知母。
小风引汤防风 独活 细辛 川芎 北五味子 白茯苓 人参 白芍药 白术 甘草(各等分)
上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杏仁五枚,去皮尖,槌碎,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
乌药顺气散 治男子、妇人一切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凡卒中风、手足瘫痪,言语謇涩者,皆宜先服此药,以疏气道,后随证投www.med126.com以风药。(方见风门。)
神仙解语丹 治心脾二经受风,言语謇涩,舌强不转,及yin邪搏阴,神内郁塞,心脉闭滞,暴不能言。
白附子(炮) 石菖蒲 远志(去心,甘草煎水煮过十沸) 天麻 全蝎(去毒,炒)羌活 白僵蚕(炒) 牛胆南星(各一两) 木香(半两)
上为细末,糊丸,梧桐子大,量入辰砂为衣。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不拘时,薄荷汤送下。
三痹汤 治妇人血气凝滞,手足拘挛。风痹、气痹等疾皆疗。
川续断 杜仲(姜汁炒) 防风 桂心 华阴细辛 人参 白茯苓 当归 白芍药 甘草秦艽 生地黄 川芎 川独活(各半两) 黄耆 川牛膝(各一两)
上咀为末,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一盏,去渣热服无时,但腹稍饥服之。
有人病左臂不随,后已痊平,而手指不便,无力,服此遂安。
五痹汤 治妇人风寒湿气客留肌肤,手足缓弱,麻痹不仁。
片子姜黄 羌活 白术 防风 甘草(炙,各一两。)
上咀,每服四钱,姜七片,煎。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续命煮散、防风汤、舒经汤、茯苓丸、独活寄生汤(上方并见风门。)
妇人体虚,为风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瘾疹。若赤疹者,由凉湿折于肌,肌中之极热结成赤疹也。得天热则剧,取冷则瘥。白疹者,由风气折于肌中,肌中热,热与风相搏,即为白疹。得天阴、雨冷则剧出,风中亦剧,得晴暖则减,着衣暖亦瘥也。脉当浮洪,浮即为风,洪即为气,风气相搏,则为瘾疹,身休为痒。凡人汗出,不可露卧及浴,使人振寒热生风疹也。
《局方》治妇人时发遍身瘙痒,赤肿瘾疹,五心烦热,血风攻注者,人参荆芥散、消风散、四物汤加荆芥煎。或人参当归散;或逍遥散;或服导赤丸。如不通者,食后服皂角丸。(气虚、老人不可久服。)如服皂角丸不效者,此凝滞热甚,宜先服青木香丸,以开气道,却服前药,则效。
何首乌散 治妇人血风,皮肤瘙痒,心神烦闷。及血风游走不定。
何首乌 防风 白蒺藜 枳壳 天麻 僵蚕 胡麻 茺蔚子 蔓荆子(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茵陈煎汤,不拘时调服。
(张氏)附子酒 治妇人痛www.med126.com/wszg/风、血风、身上瘙痒。
生附子(不去皮,重一两) 皂角刺(二十一枚) 黑豆(一合)
上咀,分为两处,用好酒两瓶,入上件药,慢火,候干过半,两瓶合作一瓶,密封泥头,经两宿。每服一盏,温服,无时,病愈则止。
(《圣惠》)苍耳散 治女人风痒、瘾疹不止。
苍耳花、叶、子(各等分)
上为细末,用豆汁、酒调下二钱。
白蜜酒 治瘾疹。
白蜜(不拘多少)上调好酒,热服,已试有效。
初虞世方 治皮肤有风热,遍身生瘾疹。
牛蒡子(水煮,一两,净熬干,炒令香) 浮萍(蒸过焙干。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食远葱汤调服,取微汗。
(《本草》)蝉蜕散 治风客于皮肤,搔之不已。
蝉蜕(洗净) 大叶薄荷(各等分)为末,无时,温酒调下方寸匕。
蛇蜕散 治同前。
露蜂房(洗过,蜜炙焦。) 蛇蜕(洗,炙焦。等分)为细末,温酒调下一钱,日二服。
妇人虚风,头目眩晕及心眩,是体虚受风,上入于脑也。诸脏腑之精,皆上注于目,其血气与脉并上属于脑也。循脉引于目系,目系急,故令眩也。其眩不止,风邪甚,变成癫疾。
(《本事》)钩藤散 治肝厥头晕。
钩藤 陈皮 半夏 麦门冬(去心) 茯苓 茯神 人参 甘菊花 防风(各半两)甘草(二钱) 石膏(一两)
上咀,每服四钱,水盏半,加姜七片,煎八分,去渣热服。
许叔微方 治妇人患头风者,十居八九。每发必掉眩,如在车舟上。盖因血虚,肝有风邪袭之耳。余常处此方以治人,甚效。
川芎(一两) 羌活(半两) 当归(三钱) 旋覆花 细辛 防风 蔓荆子 石膏 本半夏曲 荆芥穗 干地黄 甘草(各半两)
上咀,每服三钱,水盏半,姜三片,煎七分,温服。
头痛连齿,时发时止,连年不已,此由风寒中于骨髓,留而不去。脑为髓海,故头痛,齿亦痛,谓之厥逆头痛,宜白附子散。若血虚、气虚,宜从丹溪,方、法并见头痛门。
白附子散麻黄(连根节) 乌头(泡,去皮) 南星(泡,各半两) 白附子(泡,一两。)全蝎(炒,五枚) 辰砂(研,一分) 麝香(研,一分) 白姜(一分)
上为细末,酒调一字服讫,去枕卧少时。
追风散 治年深日近偏正头疼,又治肝经久虚,血气衰弱,风毒之气上攻,头痛、头眩、目晕,心悸烦热,百节酸疼,脑昏目痛,鼻塞声重,项背拘急,皮肤瘙痒,面上游风,状若虫行,及一切头风,兼治妇人血风攻注,头目昏痛,皆治。
川乌(炮,去皮尖) 防风 石膏( ) 川芎 甘草(炙) 荆芥穗 白僵蚕(炒,各一钱)天麻 南星(泡) 羌活 地龙 白芷 白附子(泡) 全蝎(去尾,各半两) 草乌(泡,去皮尖雄黄(研,各一分) 没药(研 乳香(研,各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五分,入好茶少许同调,食后临卧服。常服清头目,利咽膈,消风化痰。
白芷(杭州大块新色者,用沸汤洗三四次,晒干。)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多用荆芥点腊茶细嚼下。食后常服,只干嚼下亦可。
凡妇人室女,月经暂来忽去,迟早无期,此则痨瘵之渐机也。智者不可以其近浅而忽之。
其始由于失期,其终遂至闭绝。午后发热,咳嗽吐红,或干咳嗽,或咳痰饮,烦躁不宁,不能平睡。二便不利,六脉细数,此皆不可救之证也。今见室女十五六步以上者,天癸初至数月半年,或至或断,忽然不通,发热咳嗽,饮食无味,速用调理养血和脾,庶可获愈。今医不察,竟用破血通经辛热之药,及耗气血,益火伤脾,遂无痊日。此证盖起于脾脏,思虑感伤,气血失度,所以经至不能如期也,甚至不通,是由内火蒸烁,元气亦耗,则必死矣。善医者,当先调脾以养血,切勿竟用辛燥助火之味,如香附,须些少佐之,抚芎亦不敢多用。姜、桂、香砂、玄胡、莪术、乌药、菖蒲等破耗之药,不可轻用。如犯此类,多致不救。为良医者其深察之。
(《集验》)调卫养荣汤 治妇人室女一切月经不调,或先或后,或绝闭不通,憎寒壮热,口苦无味,饮食少思,连声咳嗽,烦躁头眩,渐成痨证者,此药主之。
陈皮 白术 当归 生地黄 沙参 麦门冬(各一钱) 牡丹皮 地骨皮(各八分) 桔梗柴胡梢(各五分) 谷芽(一钱) 甘草(四分)
上水煎,加莲子、姜、枣。痰中见血加侧柏枝煎,早晚服。
烦躁口干者加炒山栀,倍麦门冬。胁下胀疼加青皮、川芎。胸膈满闷加黄连,姜炒枳实,去麦冬、地骨。夜出盗汗加黄连、黄,去柴胡、桔梗。大便闭结加桃仁,倍当归。咳嗽不已加栝蒌、阿胶。头眩、头痛加天麻、川芎。小水不利加木通、茯苓。烦渴不利加滑石,倍麦门冬。
(《局方》)琼玉膏 治月经不通,烦热咳嗽。
(《良方》)当归膏 治月经不调,血虚烦热,后期而至。(方见咳嗽门。)
夫骨蒸、 、复连、尸疰、痨疰、虫疰、热疰、冷疰、食疰、鬼疰等,皆曰传尸。以疰者,注也,病自上疰下,与前人相似,故曰“疰”。其变有二十二种,或三十六种,或九十九种。
大略令人寒热盗汗,梦与鬼交,遗泄白浊,发干而耸。或腹中有块;或脑后两边有小核,连数个,或聚或散,沉沉默默,咳嗽痰涎;或咳嗽脓血如肺痿、肺痈之状。或腹下利,羸瘦困乏,不自胜持。积月累年,以至于死。死后乃疰易傍人,以致灭门者是也。更有飞尸、遁尸、寒尸、丧尸、尸疰等,谓之五尸。大小附着等证,不的知其所苦,无处不恶,乃挟诸鬼邪而害人。以三因考之,内非七情所忤,外非四气所袭,虽若丽乎不内外因,奈其证多端,传变迁移,难以推测。
故自古及今,愈此病者十不得一。所谓狸骨、獭肝、天灵盖、铜鉴鼻,徒有其说,未尝见效。
唯膏肓俞、崔氏四花穴早灸之,愈否几半,缓亦不能济也。其谓五脏之痨,二十四种蒸病,则皆不出前瘵门外也。当参详考究,用方处治亦大同焉。
阿胶丸 治妇人痨嗽,并嗽血、唾、咯血。
阿胶(炒) 生地黄 卷柏叶 山药 大苏根 五味子 鸡苏(各一两) 柏子仁(微炒)人参 防风 麦门冬(去心,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麦门冬汤或浮小麦浓煎汤下。
清金散 治痨嗽。
甘草 黄芩 桑白皮 防风(各一两) 杏仁(去皮尖,二十七粒) 人参 茯神(各半两)麦门冬(一两)以前五味用米泔浸一宿,晒干,次入人参、茯神、麦冬三味。同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黄蜡一豆大煎八分,食后服。
蛤蚧散 治肌瘦、咯血、肺痿等疾。
蛤蚧(一全对,酒浸,酥炙) 知母 贝母(去心) 人参 甘草 杏仁(去皮尖,麸炒)枇杷叶(拭去毛,炒) 鹿角胶(粉炒,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盏半,加桑白皮煎八分,温服,日三夜二服。
补肺汤 治痨嗽肺虚者。
桑白皮 熟地黄 人参 紫菀茸 黄耆 川五味子(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入蜜少许,食后温服。
鳖甲煎 专治妇人痨嗽。
雄鳖(一枚,重一斤) 杏仁(去皮尖) 北柴胡 贝母(去心) 知母(各四两)上除鳖外,诸药细锉,以好酒五升入锅内,将活鳖在中,以药和停围定,上用板子石压,令鳖在药内吃酒药,候来日,却以慢火煮,候酒尽为度。却取鳖令患人吃尽,次将鳖甲用醋煮黄,入在前项诸药内,焙干,为细末,用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不拘时,米饮送下三十丸。
子芩散凉心肺,解劳除热,调和荣卫。
黄 (一两) 白芍药 子芩 人参 白茯苓 麦门冬 苦桔梗 干生地黄(各半两)
上为粗未,先用竹叶一握,小麦七十粒,水三盏,姜三片,煎一盏半,入药末三钱,煎至七分,温服。
猪肚丸 治骨蒸痨热,唇红气粗口干,遍身壮热,或多虚汗,饮食不进,大肠秘涩,小便赤,并效。
青蒿 鳖甲(醋炙) 北柴胡 木香 生干地黄(各一两) 青皮 宣黄连(二两)
上为末,以猪肚一个洗净,入药在内系定,蒸令极烂,研如泥,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日午、临晚各一服,汤下,忌湿热面毒物。
加味四君子汤 治痨嗽尤妙。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秦艽 黄蜡(各等分)
上咀,每服半两,水煎服。药后止可食淡煮猪蹄肉,仍须先煮熟肉,去原汁,再以白汤熟煮。
仍忌房劳,一切生冷,鱼腥,咸毒腌藏等物,无不痊愈。修合药及煎药俱勿使患人知之,大有效验。
黄 丸 治妇人骨蒸烦热,四肢羸瘦,疼痛口干,心燥不眠卧。
黄 麦门冬(去心) 茯神 北柴胡 甘草 生干地黄(各一两) 酸枣仁(炒) 郁李仁杏仁(去皮尖) 枸杞子 人参 黄芩(各三分) 百合 枳壳 赤芍药 知母(各半两)鳖甲(二两,制)
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时米饮下。
(华佗)地黄煎丸解劳,生肌,进食,活血,养心。
生地黄汁 杏仁汁 生姜汁 藕汁(各五升) 薄荷汁 鹅梨汁(各一升)法酒(二升) 沙蜜(四升)上以慢火煮成膏,入后药∶北柴胡(三两) 木香 人参 茯苓 山药 柏子仁 远志 枳实 白术(各一两) 秦艽桔梗(各三两) 麝香(五分) 熟地黄(酒洗,四两)
上为末,以前膏子和丸,如梧桐子大,食后甘草汤下二十丸。
地仙散 治骨蒸肌热,一切劳热烦躁,能生津液。
地骨皮(二两) 防风 麦门冬(各两) 甘草(炙,半两)上锉,每服三钱,姜三片,水煎温服。
人禀五行秀气而生,承五脏神气而养。若阴阳调和,则脏腑强盛,风邪鬼魅不能伤之。若失调理,气血虚衰,则风邪乘其虚,鬼邪干其正。然妇人与鬼交通者,由脏腑虚,神不守,故鬼气得为病也。其状不欲见人,如有对语,时独言笑,或时悲泣是也。脉息迟伏,或如雀啄,皆鬼邪为病也。又脉来绵绵,不知度数,颜色不变,此其候也。
春甫按∶《良方》治妇人鬼交,多用僻邪之药,此非所以治本也。既云气血、脏腑、元神俱虚,则神不守舍,故有梦交,实非邪魅有所干也。则如男子之梦遗,其机一也。凡妇人患此证者甚多,但不肯直言耳。诊其脉沉弦无力,乍疏乍数,面带桃红,四肢无力,倦怠嗜卧,饮食少进,静躁不常,月经不调,皆血虚也。法当健脾胃,养气血,以固其本,兼之安神气,清痰火,以治其标,早为治之,庶几存济。失调理者,三年之后,气血浸衰,脉必紧数,肉脱身不起者定死矣。
(《集验》)加味八珍汤 治妇人思虑过伤,饮食日减,气血两虚,月经不调,夜梦交感,或出盗汗,浸成痨瘵。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四分) 当归 生地黄(各一钱) 黄耆 川芎 白芍药软柴胡(各五分) 牡丹皮 香附米(制。各八分)
上水盏半,大枣一枚,煎七分,食前服。
(《集验》)麦冬二陈汤 治妇人肺火咳嗽,呕吐痰饮。
麦门冬 陈皮 半夏 白茯苓 白术 当归身(各一钱) 黄芩(姜炒,八分) 甘草(炙,四分)
上水盏半,生姜一片,煎七分,食远服。
(《集验》)归神汤 治妇人盗汗、梦交,心神恍惚,四肢乏力,饮食减少。
人参 白术 白茯神 当归身(各钱) 酸枣仁 陈皮(各八分) 圆眼肉(七个,去核)甘草(四分) 羚羊角(末) 琥珀末(各五分)上羚羊,琥珀不煎,余药煎熟去渣,入二末,和匀,食前服。
(《良方》)茯神散 治妇人气虚,与鬼交通,妄有所见闻,言语杂乱。
茯神(钱半) 茯苓 人参 石菖蒲(各一钱) 赤小豆(四十九粒)
上咀,水盏半,煎七分,食前温服。
(《良方》)辟邪丹 治妇人与鬼交通。
虎头骨(二两) 朱砂 雄黄 雌黄 鬼臼 皂角 芜荑 鬼箭 藜芦(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囊盛一丸,男左女右系臂上。再用一丸,当病患户前烧之,一切鬼邪不敢近。
苏合香丸 治前证。(方见风门。)
妙香散、八毒赤丸并治前证。(方见邪祟门。)
逍遥散 治妇人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悸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漏下,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治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肢体羸瘦,渐成骨蒸。
白茯苓 白术 当归(酒洗,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白芍药 柴胡(各一两)
上咀,每服三钱,水盏半,煨姜一块,切片,煎七分,热服,无时。
(《经验》)秦艽散 治月经有热,血脉凝滞,五心烦倦。
麦门冬 秦艽 生地黄 当归(各半两) 地骨皮 郁金 苏木(各一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红花少许,同煎七分,温服。
参苏饮加黄芩、麦冬,并治五心烦热,手足掌心热甚者。(方见伤寒门。)
客热者,是体虚而将温过度,外热加之,非脏腑自生,故云客热。其为状,上焦胸膈之间虚热,口燥心烦,手足壮热是也。
麦门冬散 治妇人客热,四肢烦闷疼痛,不思饮食。
麦门冬 柴胡 赤茯苓 羚羊角 赤芍药 桑白皮 黄耆(各三分) 生地黄 甘草(各五分)
上咀,水盏半,姜三片,煎六分,不拘时服。
犀角饮 治妇人客热,心胸壅闭,肢节烦疼,不思饮食。
甘草(五分) 犀角屑(半两) 生地黄 黄耆(各一两) 栝蒌仁 黄芩(各五分)人参 茯神(各三分)
上为末,每服水盏半,淡竹叶五片,煎七分,温服,无时。
夫恶寒之候,亦有阴阳二证。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宜解表,脉必浮数;发于阴者,宜温里,脉必沉细。又有汗后、利后恶寒及背恶寒。以上疾证,尤详着伤寒恶寒例中,可审治之。
一妇人,但恶寒别无他证,六脉平静,遂用败毒散而安。此药能去表中风邪故也。经云∶恶寒家慎不可倍常覆衣被及近火气。寒热相抗脉道沉伏,愈令病患寒不可遏。但去被撤火,兼以和表之药,自然不恶寒矣。妇人恶寒尤不可近火,寒气入腹,血室结聚,针药所以不能治矣。
麻黄桂枝各半汤、败毒散并治恶寒甚效。(方俱见伤寒门。)
凡妇人室女乍寒乍热,有类疟疾,久则成痨。诊其左关,肝脉独弦。上出寸口,某者上鱼际。究其病源,是皆思欲不遂,以致于阴阳交争,时寒时热。惟仓公深知此证,多是僧尼寡妇、经通室女有之。许学士知之,其有夫妇人病此者,乃热入血室也。此又自是一治法,固非寡妇室女之比也。
启脾汤 治寡妇室女思欲不遂,以致伤脾,饮食少思,寒热如疟,面上或红或黄,用此最效白术 当归(各钱半) 人参 川芎 香附子 柴胡梢 玄胡索 郁金 甘草梢 青皮(各五分)
上咀,作一服水煎服。
(《良方》)黄芩参苏饮 治前证,即参苏饮加黄芩。
(学士)生地黄丸 治寡妇室女患恶风体倦,乍寒乍热,面赤心烦,肝脉弦长,宜服此抑阴等药。
干生地黄(三两) 赤芍药(一两) 北柴胡 黄芩 秦艽(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小豆大,白汤送下三、四十丸。
古人治病,先论其所主,男子调其气,妇人调其血。血室不蓄,则二气谐和;血室凝结,则水火相刑。妇人左关浮紧不可下,当发其汗以救血室。荣卫得和,津液自通,浃然汗出而解。
仲景云∶妇人伤寒,经水适断,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无犯胃气者,言不可下也,小柴胡汤主之。若行汤迟则热入胃,今津燥中焦,上焦不荣,成血结胸状,须当刺期门也。
世有《妇人伤寒》书,称仲景所撰,与男子治法不同,此大谬也。予尝改之。不过云男子先调其气,妇人先调其血,此大略之异耳。要知脉紧无汗名伤寒,脉缓有汗为伤风。热病脉洪大,中暑沉细,其证一也。假如中 用白虎汤,胃实用承气汤,岂必调血而后行汤耶?仲景《伤寒论》所以不分妇人者,良亦无以甚异也。
若妊妇伤寒,药性须凉,慎不可行桂枝、半夏、桃仁等药。小柴胡去半夏名黄龙汤,特为妊妇而去也。大抵产前先安胎,产后先补益,次服伤寒药。若病稍退即止药,不可尽剂,此为大法。故黄帝问∶妇人重身,毒之奈何?岐伯曰∶有故无陨,亦无殒也。大积大聚,其可犯者,衰其大半而已。
桂枝红花汤 治妇人伤寒,发热恶寒,四肢拘急,口干舌燥,经肺凝滞,不得往来,宜服。
桂枝 芍药 甘草(各一钱) 红花(八分)
上咀,水盏半,姜二片、枣二枚,煎七分,温服。良久,汗出解。
黄芩芍药汤 治妇人伤寒,口燥咽干,腹满不思饮食。
黄芩 白芍药 白术 生干地黄(各一钱)
上咀,水盏半,煎七分,温服。寒加生姜。
尝归汤 治妇人伤寒,喘急烦躁,或战而作寒,阴阳俱虚,不可下,宜服此药。
柴胡 白术(各一钱) 人参 甘草 赤芍药 当归(各七分) 五味子 木通(各半分)
上咀,水盏半,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稍热服。
干地黄汤 治妇人伤寒疾后犹有余气不去,谓之遗热。
干地黄(一钱) 大黄 黄连 黄芩 柴胡 白芍药 甘草(各七分)
上咀,水一盏,煎七分。温服,取溏利,汗出解。
烧 散男子病新瘥,妇人与之交合得病名曰阳易。其证里急,腰胯及腹内痛,身重,宜服此。
男子 裆(烧灰为末,以水调方寸匕,服之即愈。)
青竹茹汤 治妇人病未平复,因有所动,致热气上冲胸膈,手足拘急搐搦如中风状。
栝蒌根(二两) 淡竹茹叶(半斤)上水二升半,煮一半作三服。
小柴胡汤 治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白日明了,夜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宜服。(方见伤寒门。)
干姜柴胡汤 治妇人伤寒,经脉方来初断,寒热如疟,狂言见鬼。
干姜 甘草 牡蛎(各五分) 桂枝(六分) 柴胡(一钱半) 栝蒌根(一钱)
上咀,水盏半,煎七分,温服。初服微烦,再出汗出而愈。
刺期门穴法妇人伤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穴,随其虚实而取之。期门穴在乳直下肋骨近腹处是也。
凡妇人病,当刺期门,不用行子午法,恐缠脏膜引气上,但下针令病患吸五吸,停针良久,随徐出针,此是平泻法也。凡刺期门,必泻勿补。肥人刺深二寸,瘦人深半寸。《活人书》云∶期门穴,妇人屈乳头向下尽处是穴。丈夫及乳小者,以一指为率,陷中动脉是。
妇人咳嗽大法与丈夫同,其风寒湿热皆有成方。暂起者易治,若夫嗽久,脾虚发热脉数,面时发红,身热者为可虑,凡此不易治也。大抵嗽不宜久,久则成痨。妇人咳嗽之证亦为第一候也。善医者,须早图治,久而身热,盖不可用泻肺、破气、燥劫、苦寒之药,须从温补消息之为美。
(《局方》)五拗汤 治伤风咳嗽,声哑气喘不能睡卧,胸膈板胀,气不相接,年交秋便发,服此一帖即愈,神效。
华盖散、金沸草散并治前证。(以上方并见咳嗽门。)(云林)金不换散 治男妇肺胃虚寒,久嗽不已,喘促满闷,咳嗽涎盛,及腹胁胀满,腰背倦痛,或虚劳冷嗽,咳唾红痰,及远年近日一切喘嗽之疾,诸药不救者,并治之。
罂粟壳(制,半两) 杏仁(制) 甘草 枳壳(各三钱)上,每服三钱,水盏半,姜三片、乌梅半个,煎八分,临卧热服。
(《本事》)贝母汤 治诸嗽久不瘥。
贝母(生姜汁浸半日) 北柴胡 黄芩 干姜 陈皮(各一两) 半夏 桑白皮 桂心五味子(各半两) 木香 甘草(各一钱)上为粗末,每服半两,水盏半,杏仁七枚,去皮、尖,打碎,姜二片,煎七分热服。
(宗 )含化丸 治妇人肺热久嗽,身如炙,肌瘦,将成肺痨,服之即愈。
枇杷叶(去毛) 桑白皮 款冬花 木通 紫菀 杏仁(等分) 大黄(减半)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樱桃大,食后夜卧含化一丸。
(《和剂》)定喘汤 治丈夫、妇人远近咳嗽,上气喘急,喉中涎声,胸满气逆,坐卧不安,饮食不下。及治肺感寒邪,咳嗽声重,语音不出,鼻塞头昏,并皆治之。
半夏曲 阿胶(炒) 甘草(各七分) 罂粟壳(二钱,制) 北五味子 桑白皮 麻黄 人参(各三分。)
上水盏半,姜三片,乌梅半个,煎七分,食后临卧徐徐各一服。
(沧州)补肺汤 治前证。(一名清金汤。)罂粟壳(二两,制) 人参 粉草(各半两) 陈皮 茯苓 杏仁 白术 阿胶(炒) 北五味子桑白皮 薏苡仁 紫苏梗(各一两)
上为粗未,每服三钱,水盏半,毫三片、枣二枚、乌梅半个,煎一盏,临卧温服。良方加百合、贝母、半夏曲、款冬花尤效。
凡妇人久嗽成痨,体瘦发热,脉数者,当详痨瘵门治之。
呕吐而下利者,霍乱也。原疾之由,皆因肠胃虚冷,饮食过度,触冒风冷,使阴阳不和,清浊相干,致令挥霍变乱也。或先心痛而吐者,或先腹痛而利者,或吐利俱作者,或头痛、身体壮热而脉浮洪者,或阳气暴绝而手足逆冷而脉息微绝者。治之当分阴阳,察虚实,辨其冷热,观其脉息,热者凉之,冷者温之,以平为期。
《百问》云∶凡霍乱吐利,热多而渴者,五苓散。寒多不饮水者,理中丸。吐利已,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夏月中暑霍乱,大烦渴,四肢逆冷,冷汗出,脚转筋者,香茹散浓煎,沉冷服即效。
凡霍乱之脉浮洪者易治;微而迟,并气短者难治。
(《局方》)香薷散 治中暑、霍乱,先因脏腑不调,饮食不节,或食腥 、生冷过度;或起居不节;或露卧湿地;或当风取凉,致令脾胃不和,邪气相干,便致吐利。心酸疼痛,虚烦转筋拘急,四肢逆冷,脉微欲绝,或烦闷昏塞欲死者,及妊妇霍乱吐利者,此药悉能主之。
香薷叶(四钱) 白扁豆(炒) 浓朴(制,各二钱)
上水二盏,煎一盏。井中浸冰冷,无时顿服,连并三服,神效。一方有黄连。
(《千金》)四顺汤 治霍乱吐利,腹痛,手足逆冷,脉微欲绝。(方见本门。)
理中丸 治前证。(方见本门。)
胡椒散 治霍乱吐利甚妙。
胡椒(四十九粒) 绿豆(一百四十七粒)为细末,木瓜煎汤,调下二钱。
夫呕吐之证,由脾胃有邪冷,谷气不理所为也。胃气水谷之海,其气不调而有风冷乘之,冷搏于胃,胃气逆则令呕吐也。按《良方》呕吐之疾,非特脾胃虚冷而呕吐也,亦有胃热而呕者,亦有胃中冷、胃口热而吐者,亦有痰盛而呕者,亦有血弱而呕者。经云∶无阴则呕是也,不可一概用药,非徒无益,而反害之。
胃冷而呕吐者,宜用人参丁香散、理中丸、半夏丸、人参七味丸。胃热而呕吐者,小柴胡汤、芦根汤、竹茹汤之属。胃中冷,胃口热而呕吐者,霍香正气散加姜枣煎,沉冷服即止。
痰盛呕吐者,二陈汤、半夏茯苓汤。
妊娠恶阻者,茯苓丸,更详本门施治。血不归原而呕吐者,十全大补东加陈皮、半夏、藿香、姜、枣煎服。有脚气而呕吐者,宜审本门。
人参丁香散 治妇人脏腑虚冷,脾胃气弱,食即呕吐,水谷不消。
人参(一钱) 白术 丁香 砂仁 草果(各三分) 当归 白豆蔻 藿香叶 甘草(各五分)橘皮 神曲 诃子(各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姜枣煎汤调下。
(仁斋)半夏丸 治胃冷积,呕逆不下食。
半夏(一升,皮硝水泡七次,为末,姜汁搜,和干) 白面(一升)上罗半夏为细末,以水搜面丸,如弹子大,以白水煮,令浮起则熟。初吃四丸,日二服。
渐加至十五丸,旋煮旋服,似觉病渐减,又重合一料尤佳,忌羊肉。服二料之后,若病根未尽除去,再不可合半夏丸,宜服人参七味丸,与半夏相间服亦可。
人参七味丸与半夏相间服亦可。
人参 白术(各五两) 浓朴(姜汁炒) 细辛(各四两) 生姜(八两,末) 陈皮(三两)桂心(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饮汤下十五丸,渐加二十丸,忌桃、李、雀肉、生冷。
理中丸 治胃寒呕吐。(方见脾胃门。)
五苓散 治男子、妇人一切呕吐。除桂,加半夏制,每服一钱,以生姜自然汁调和如面,候半时久,再以白汤一小盏,调开温服。
竹茹汤 治胃热呕吐。
干葛(三两) 半夏(汤泡七次,姜汁半盏,水半盏,煮干用一两) 甘草(三钱)
上咀,每服半两,水盏半,姜三片、竹茹一丸、枣一枚,煎一盏,温服。
一人伤寒,得汗后身凉数日,忽呕吐,药与饮食俱不能下。医进丁香、藿香、滑石等药,下咽即吐。许学士云∶此正汗后余热留胃院,竹茹汤相当,亟治,与之,即时愈。
妇人翻胃,多由气郁血虚,胃口枯槁,脾气不行而致。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故曰翻胃。
太仓丸 治妇人气郁,脾胃虚弱,不进饮食,翻胃呕吐。
白豆蔻 砂仁(各二两) 丁香(一两) 陈仓米(净土,一升,炒,)
上末,姜汁打老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后姜汤下。
白芷散 治妇人翻胃吐食。
白芷(杭州不蛀者,热汤泡,切片,新瓦上焙令黄)
上为细末,用猪血二十文切片,以沸汤泡七次,将血蘸药吃七片,如剩药末,留后次用。
白垩散 治妇人翻胃吐食。《千金方》云∶不特治妇人,男子亦可治。
白垩土(以米醋一升, 白土令赤,入醋浸冷再 再浸,以醋干为度。取一两,研细末)干姜(炮,一钱)上和研匀,每服一钱,饮汤调下。甚者二钱,服一斤以上为妙。
丁香煮散、青金丹、五苓散并治翻胃有效。(俱见本门。)
牡丹煎 治妇人血嗝。
牡丹皮 苦参 贝母 玄胡索 赤芍药(各等分)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米饮吞下二十丸。
抽刀散 治妇人血风、血气、血嗝等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