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教程:痰饮
来源:痰饮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痰饮叙论

人之有痰饮病者,由荣卫不清,气血败浊凝结而成也。内则七情泊乱,脏气不行,郁而生涎,涎结为饮,为内所因;外有六yin侵冒,玄府不通,当汗不泄,蓄而为饮,为外所因;或饮食过伤,嗜欲无度,叫呼疲极,运动失宜,津液不行,聚为痰饮,属不内外因。三因所成,证状非一,或为喘,或为咳,为呕为泄,晕眩嘈烦,忪悸□ ,寒热疼痛,肿满挛癖,癃闭痞膈,如风如癫,未有不由痰饮之所致也。

痰饮证论

古方唯分四饮六证,不说三因,不知其因,病源无自。观夫治饮之法,既用大小青龙、桂枝防己、五苓、承气,得非外因;参苓、苓术、八味、参苏,得非内因;十枣、葶苈、大小半夏、控涎、破饮,不内外因,里固明矣。以此推求,颇得伦类。今叙列诸证,以为治门,须原本因,施用汤药,学人自宜详审。

所谓四饮者,即悬饮、溢饮、支饮、痰饮是也。

悬饮者,饮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
溢饮者,饮水流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身体疼重。
支饮者,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
痰饮者,其人素盛今瘦,肠间漉漉有声。

又有留饮者,背寒如手大,或短气而渴,四肢节疼,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转甚。又有伏饮者,膈满喘咳,呕吐,发则寒热,腰背痛,目泪出,其人振振恶寒,身惕。故曰四饮生六证,或云五饮者,即留饮、伏饮合为一证是也,其脉皆弦微沉滑。

治之之治,悬饮当下之,溢饮当发其汗,支饮则随证汗下,痰饮则用温药从小便去之。其间或随气上厥,伏留阳经,使人呕吐眩晕,背寒,或一臂不随,有类风状,不可不知。

十枣汤

治悬饮,咳唾引胁下痛。又治支饮,咳烦胸中痛,至百日一岁,其脉弦者。

芫花(微炒) 甘遂 大戟(炒)
上等分为末。水一盏半,枣十个,煎至八分,去枣调药,壮人一钱,羸人半钱,平旦温服;不下者,次日更加半钱。下后糜粥自养;若已下,不可与之。

大青龙汤

治溢饮,身体疼重,汗不出,拘急痛。

麻黄(去节汤,七钱半) 桂心 甘草(炙,各二钱半) 石膏(鸡子大) 杏仁(四十个,炒,去皮尖)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五片,枣二枚,煎七分,去滓,空腹服,温覆。 一服汗者,勿再服;复服,汗出多,亡阳虚逆,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小青龙汤

治溢饮、支饮,倚息不得卧,及喘满者。

麻黄(去节汤) 芍药 细辛 桂心 干姜(炮) 甘草(炙,各三钱三字) 五味子(二钱) 半夏(汤洗七次,三钱)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 空腹服。
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三钱三字;
微利,去麻黄,加芫花一鸡子大,炒入;
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
小便不利者,去麻黄,加茯苓半两;
喘者,去麻黄,加杏仁三 钱三字;
咳而上气,肺胀,其脉浮,心下有水气者,胸中痛引缺盆,加石膏二钱半研。

防己桂枝汤

治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

汉防己(三两) 桂心(二两) 人参(四两) 石膏(六两) 上四味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www.med126.com/yaoshi/盏半,煮七分,去滓,温服。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 再服不愈,宜去石膏,加茯苓四两、芒硝一两半,微利则愈。

小承气汤

治支饮胸满。 浓朴(四两,姜制) 大黄(二两,蒸) 枳实(一两,麸炒去瓤)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不以时加减。

茯苓五味子汤

治支饮,手足冷,多唾口燥,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面热翕然如醉,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眩冒,呕肿。

茯苓(四两) 桂心 甘草(炙,各三两) 五味子(二两半)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空腹服。服之冲气即低,反更咳满者,去桂,加干姜、细辛各三两;咳满止而复渴,冲气更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服之当遂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加半夏二两半,以去其饮,饮去呕则止;其人形肿与痹,加杏仁二两半;若面赤如醉,以胃中热上熏,加大黄三两。须详证加减。

大半夏汤

治膈间有饮,卒呕吐,心下痞,眩悸。

半夏(五两,汤洗) 茯苓(三两)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二盏,姜七片,煎七分,去滓温服。

小半夏汤

治支饮,呕吐不渴。

半夏(汤洗,七次)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二盏,姜十片,煎七分,去滓温服。

葶苈大枣泻肺汤 治支饮,不得息。(方见肺门)

五苓散 治瘦人脐下有悸者,挟涎沫而癫眩者,饮也。(方见伤暑门)

茯苓汤

治心气不行,郁而生涎,胸胁支满,目眩,以胸中医学全.在线有痰饮也。

茯苓(四两) 桂心 白术(各三两) 甘草(炙,二两)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空腹服,小便利即愈。

参苓饮

治胸中停痰宿水,自吐出痰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三两) 枳实(麸炒去瓤,二两) 橘皮(一两半)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二盏,姜三片,煎七分,去滓,空腹温服。

八味丸 治失志肾虚,郁而生涎,短气喘咳,当从小便去之,中有茯苓故。(方见消渴)

参苏饮

治痰饮停积胸中,中脘闭,呕吐痰涎,眩晕嘈烦,忪悸哕逆;及痰气中人,停留关节,手足曳,口眼斜,半身不遂,食已即呕,头疼发热,状如伤寒

前胡 人参 苏叶 茯苓(各三分) 桔梗 木香(各半两) 半夏(汤) 陈皮 枳壳(炒)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七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服。哕者, 加干葛腹痛,加芍药。

破饮丸

治五饮停蓄胸腹,结为 癖,支满胸胁,傍攻两胁,抢心疼痛,饮食不下,反胃吐逆;九种心痛,积年宿食不消,久疟久痢,遁尸疰忤,癫痫厥晕,心气不足,忧愁思虑,妇人诸疾,但是腹中诸病,悉能治疗。久服不伤脏气。

荜茇 丁香 胡椒砂仁 乌梅青皮 巴豆(去皮) 木香 蝎梢(等分)
上以青皮同巴豆浆水浸一宿,次日漉出,同炒,青皮焦,去巴豆,将所浸水淹乌梅肉,炊一熟饭,细研为膏,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七丸,临卧姜汤下;津液下尤佳。

控涎丹

凡人忽患胸背、手脚、颈项、腰胯隐痛不可忍,连筋骨牵引钓痛,坐卧不宁,时时走易不定。俗医不晓,谓之走注,便用风药及针灸,皆无益;又疑是风毒结聚,欲为痈疽,乱以药贴,亦非也。此乃是痰涎伏在心鬲上下,变为此疾,或令人头痛不可举,或神意昏倦多睡,或饮食无味,痰唾稠粘,夜间喉中如锯声,多流睡涎,手脚重,腿冷痹,气脉不通,误认为瘫痪,亦非也。凡有此疾,但以是药,不过数服,其疾如失。

甘遂(去心) 紫大戟(去皮) 白芥子(真者,各等分)
上为末,煮糊丸,如梧子大,晒干。食后临卧淡姜汤或熟水下五七丸至十丸;如疾猛气实,加丸数不妨,其效如神。

强中丸

治胃脘虚寒,冷痰留滞,痞塞不通,气不升降,口苦无味,不思饮食。

高良姜 干姜(炮) 陈皮 青皮(各一两) 半夏(汤洗去滑,二两,)一法上件并不持择)
上为末,用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生姜汤下。凡中满气痞,服之甚妙。


凡例

前证用药,多出汉方,但古科剂,与今不同,已详酌改从今用。其如校定,备见前说。 唯外所因证候难明,风燥寒凝,暑烁湿滞,皆能闭诸络,郁而生涎,不待饮水流入四肢,而 致支溢疼痛也。当以理推,无胶轨辙。

相关文章
 唇癌
 今书
 胎惊
 对黄师不喜用熟地个人看法
 寒战咬牙汤(《痘疹会通》卷四。)
 面部麻木救治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