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中医学 > 泸州医学院 > 正文
中医学-授课教案基础中医学:中医基础
来源:泸州医学院 更新:2013/9/29 字体:

中医基础

 
   ※<第一章 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基础中医学》教案

   第 1 次课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基础中医学

年级

临 床

医 学

专业、层次

本科

授课教师

赵春妮

职称

教授

课型(大、小)

学时

3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章  导论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吕志平,赵春妮主编,《基础中医学》,科学出版社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道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3、理解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整体观念、辩证论治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内容:

l   医学的基本概念及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从中医学的概念阐述中医学产生的人文社会背景

l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阐述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l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阐明中医学具有鲜明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体内部是一个整体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确立辨证论治的诊治原则

l   阐述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方法

方法: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辩证论治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第一章  导 论

 

一、  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学科属性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1、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学产生的背景

(1)、中国农耕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

(2)、人文地理的隔绝状态对中医学的影响

(二)学科属性

1、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2、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3、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4、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二、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六个阶段)

三、   

1、  春秋战国—中医理论体系孕育阶段

2、  秦汉—中医理论体系奠基阶段

3、  晋唐—中医学分化、融合和临床发展阶段

4、  宋、金、元—学派涌现、理论突破阶段

5、  明、清—综合集成和深化发展阶段

6、  近现代—坎坷进步中孕育着新的腾飞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1、整体观念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

2、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1)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体观和形神—体观,说明结构的完整性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2)病理上的整体性:局部病变与整体病理反映的统一关系。

(3)诊治上的整体性:以表知里, 整体调节。

3.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1)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①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如四时平脉及人的排汗与气候的关系,说明人体的适应性调节;

②地域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如水土不服等。

(2)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①四时多发病;

②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

③地域环境对发病的影响。

(3)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因时、因地制宜。

4.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1)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2)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3)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5. 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之比较

(二)辨证论治

1. 辨证论治的概念和思维过程:

(1) 病、证、症的基本概念:阐释病、证、症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和联系,指出证的时相性和空间性特征。

(2) 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① 辨证的基本概念和思维过程,如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势等。

 ② 论治的基本概念和思维过程,如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等。

2、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

阐释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涵义,指出中医治病着眼于证的异同。

(★-重点,☆-难点,)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学科属性(10分钟)

★概念

☆中医理论体系的含义和特点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阐述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基础和标志(10分钟)

阐述中医理论体系发展各阶段的特点(20分钟)

①金元四大家的学术创新点;

②明清命门学说与温病学说的新理论

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

(第1节课完)―――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20分钟)

★ ①整体观念的基本概念;

②人体有机整体的构成;

☆人体怎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要求从“五脏—体观”和“形神—体观”两个方面来阐释。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20分种)

重点阐述自然环境的时间和空间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影响。

(第2节课完)―――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10分钟)

 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之比较(5分钟)

(二)辨证论治

1、辨证论治的概念和思维(25分钟)

病、证、症、辨证论治的概念

1、   证的基本概念

2、   证的时空性

3、   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

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概念

(第3节课完)―――

四、《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自学) 


本次课重点掌握中医学的特点

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以及中医学产生的人文社会背景

2、阐述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3、证、病及症有何区别与联系?

4、辨证与论治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是什么?

5、何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阴阳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基础中医学》教案

第 2 次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基础中医学

年级

临 床

医 学

专业、层次

本科

授课教师

赵春妮

职称

教授

课型(大、小)

学时

3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吕志平,赵春妮主编,《基础中医学》,科学出版社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阴阳学说基本内容及在中医学的应用。

2、掌握五行学说基本内容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内容:

l   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学说具有物质、运动、变化三大特性,具有朴素唯物观和自发辨证观思想。

l   阴阳学说基本内容:阴与阳之间存在着对立、依存、消长、转化、平衡的对立统一关系。

l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脏腑、组织属性;说明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用于诊断和辨证;用于制定治疗原则和选用方药以及指导预防疾病等。

l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五行之间生、克、乘、侮的次序及其含义。

l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用五行特性说明脏腑的功能;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说明脏腑间关系和疾病的传变等; 五行在诊断疾病,治疗疾病上的运用。

方法: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阴阳的基本概念。

2、 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及其相对性。

3、 阴阳的对立、互根、互藏、交感、消长、转化等运动规律和形式。

4、五行的基本概念。

5、五行特性。

6、五行生克制化乘侮及母子相及。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1、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

(1)阴阳的涵义:①是指有形之实体,如日月;②是指无形之气;③既指有形实体(阴),又指无形之气(阳),如精与气;④是指事物或现象的属性,此为阴阳的具有哲学意义的含义。

(2)阴阳概念的内涵:①阴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指无定在;②相对性是阴阳的基本结构形式,即只有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及其属性,才能用阴阳来说明;③阴阳只是一些特殊的矛盾范畴,不等同于矛盾。

(3)阴阳概念的来源:原始涵义:日光的向背;概念形成于《诗经》、《周易》,至《左传》用于医学理论(六气病源说)。

 2、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

(1)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规定:比类水火的特性来确定:凡类水者皆属阴,类火者皆属阳。

(2)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和绝对性:①相对性:可转化;可再分阴阳;因比较的对象不同而异;②绝对性:某些事物的属性固定不变,不可反称。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1. 阴阳对立的涵义:阴阳的对立,是指阴阳的属性相反。阴阳的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相互制约、相互约束,表现为阳强则阴弱或阴强则阳弱的错综复杂的动态关系。重点解释相互制约,并举自然界和人体生理方面的例证。

2. 阴阳互根与互用的含义:①阴阳互根说明阴阳双方相互依赖而存在,如寒与热等。互根关系失常出现孤阴与独阳。②阴阳互用说明阴阳之间在互存基础上的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气与血的关系。互用关系失常出现阴阳互损。

3. 阴阳消长与平衡的含义及以及消长形式及其与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之间的关系:

①阴阳的消长,是指阴阳双方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阴阳之间的此消彼长和此长彼消的消长形式与阴阳的对立制约相关联;阴阳之间的此消彼亦消和此长彼亦长与阴阳的互根互用相联系。

②阴阳的平衡,是指阴阳的消长运动稳定在一定范围、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进行,则称作“阴阳平衡”。这种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动态的平衡。

4. 阴阳转化的含义、形式及内在依据和条件:

①阴阳转化,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它主要是指事物的总的阴阳属性的改变。

②形式:渐变,突变;

③内在依据:阴阳互藏互寓,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④条件:阴阳消长:或随阴阳消长而转化,或在阴阳消长变化到一定程度时产生。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1、阴阳偏盛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

2、阴阳偏衰

“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3、阴阳互损

“无阳则阴无以化,无阴则阳无以生”

4、阴阳转化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防病

“法于阴阳”

2、确定治则治法

调理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平衡状态

(1)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实则泻之”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2)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虚则补之”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

(3)阴阳互损的治疗原则——阴阳双补

(六)归纳药物的性能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1、概念: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2、五行的涵义:①五方;②五材;③五星;④五种元素;⑤五气(六气);⑥五种特性。

3、五行的概念内涵:①是一个抽象概念;②是对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表达;③作为一种方法引入中医学。

(二)、五行特性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三)、事物和现象五行属性的归类

1、依据:五行特性。

2、方法:类比(取象比类),如东方、春、肝属水;演绎(推演络绎),如肝属木,目属肝,故目属木。

3、五行归类表。

(四)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

1. 五行生克

(1)相生的概念、次序、母子关系,举例说明。

(2)相克的概念、次序、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举例说明。

2. 五行制化与胜复

制化的概念、规律(生中有克,克中有生)。

3. 五行乘侮

(1)相乘的概念、次序和原因,举例。

(2)相梅的概念、次序和原因,举例。

(3)相乘与相悔之间的关系。

4. 五行母子相及

(1)母病及子:母能令子虚及其举例。

(2)子病及母:子盛致母实、子盛致母虚、子虚致母虚及其举例。

(五)五行学说的意义

说明了物质世界的广泛联系性。一是在事物五行特性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属性归类,从而加强对事物的“横向”联系的认识;二是运用五行生克乘侮、母子相及的理论,对事物一般状态和特殊状态下的“纵向”多层面联系的认知。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1)解释人体的组织结构

五脏配五行,奠定了藏象学说的理论基础

(2)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

(3)阐述脏腑之间之间的相互关系。

(4)说明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2、五行学说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1)相生关系的传变;

(2)相克关系的传变;

(3)五脏病变的传变模式。

3、五行学说在诊断方面的应用:

(1)诊病;

(2)辨逆顺。

4、五行学说在防治方面的应用:

(1)指导脏腑用药;

(2)控制疾病传变;

(3)确定治则治法:

①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滋水涵木法

培土生金法

金水相生法

益火补土法

②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情志相胜疗法等。

“抑强、扶弱”

抑木扶土法

佐金平木法

培土制水法

泻南补北法

(★-重点,☆-难点,)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与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10分钟)

1、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与矛盾的区别

2、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及其相对性。

☆阴阳之中再分阴阳的理论渊源—阴阳互藏互寓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30分钟)

1、阴阳对立

2、阴阳互根与互用

3、阴阳消长与平衡

4、阴阳转化

(第1节课完)―――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0分钟)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六)归纳药物的性能。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的概念(20分钟)

1、五行的基本概念

★—概念

☆—五行的内涵

 

 

 

(二)、五行的特性

★特性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事物五行归类的依据和方法(类比和演绎)

(第2节课完)―――

(四)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20分钟)

1. 五行相生

2. 五行制化与胜复

3. 五行乘侮

4. 五行母子相及

★—五行生克制化乘侮及母子相及

☆   —

①制化与胜复规律;

②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

③引起相乘和相侮的原因。

(五)五行学说的意义

三、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0分钟)

1、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2、五行学说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五行学说在诊断方面的应用

4、五行学说在防治方面的应用

☆—

①相生与相克关系的传变。

②佐金平木、补火生土等法的正确表述。

(第3节课完)―――


本次课重点掌握阴阳、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1、阴阳对立的涵义是什么?

2、阴阳至根互用的涵义是什么?举例说明之。

3、阴阳交感的内在机理是什么?

4、阴阳互藏的涵义及其意义各是什么?

5、阴阳消长的形式有哪些?各与阴阳的哪些运动规律相关?

6、阴阳转化的依据和条件各是什么?阴阳消长与阴阳转化的关系如何?

7、阴阳平衡的机制是什么?

8、怎样用阴阳的运动规律和形式解释疾病的病理变化和相应的治疗方法?

10、五行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11、什么是五行的生克和制化?

12、五行相乘和相侮的概念、次序和产生原因各是什么?

13、母子相及的形式和产生原因是什么?

14、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各是什么?试述之。

15、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各是什么?试述之。

预习藏象学说的概论

心的生理功能和系统联系

肺的生理功能和系统联系

脾的生理功能和系统联系


   ※<第三章  藏象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基础中医学》教案

第 3 次课 授课时间:2008  年 3 月 日

课程名称

基础中医学

年级

临 床

医 学

专业、层次

本科

授课教师

赵春妮

职称

教授

课型(大、小)

学时

3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三章  藏象学说

——第一节  五脏之心、肺、脾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吕志平,赵春妮主编,《基础中医学》,科学出版社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脏象的概念以及脏腑的总体生理功能与生理特点

2、掌握心的生理功能

3、掌握肺的生理功能

4、掌握脾的生理功能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内容:

l   脏象的基本概念以及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l   心的生理功能与生理联系

l   肺的生理功能与生理联系

l   脾的生理功能与生理联系

方法: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

①脏象的概念

②“藏而不泻,满而不实”、“泻而不藏,实而不满”的含义

③   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运行的必要条件;

④   理解肺为水之上源

⑤   理解脾气主升是脾主运化的具体体现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第三章  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1、藏的基本涵义与象的基本涵义

2、藏象:是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形态、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环境相通应的现象。

3、“藏”与脏器的区别。

二、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含义与区别

1、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含义

2、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区别(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形态与生理特点。)

脏腑  形态结构   功能特点

五脏 实体性脏器 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

六腑 中空有腔性脏器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奇恒之腑   中空有腔性脏器 藏精气而不泻

 

第一节  五 脏

一、心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

(1)涵义:

①心主血脉: 即指心与脉相连,心气与脉气相通,心具有推动 和化生血液,使之在脉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作用

②主血包括运血和生血;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

(2)机理:即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①结构基础:心与血管

②动力基础:心气

③物质基础:血液

(3)表现:

观察点

生理表现

病理表现

红润,有光泽

淡白无华;青紫(暗)

淡红

淡白;瘀点或瘀斑,或紫暗

和缓有力,节律均匀

虚无力;涩脉、结脉、代脉

无异常感觉

心悸怔忡;憋闷,刺痛、甚或绞痛

(4)心主血脉的意义:

①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

②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2、藏神:

(1)含义

①神的含义:广义和狭义之分②心藏神

(2)机理:为什么藏神的脏是心而不是脑?

①理论分析  ②临床验证  ③传统认识

(3)表现:

观察点

生理表现

病理表现 

精神状态

佳,充沛

痿顿;医学三基或狂,躁

思维

敏捷

神思衰弱,迟钝,或痴呆

睡眠

佳,安稳

差:失眠,多梦;或嗜睡,迷蒙多睡

意识

清晰

迷蒙(模糊),昏迷不醒,或谵语

反应

灵敏

慢,迟钝

记忆

下降,健忘

(二)心的系统联系

1、形体官窍的概念

2、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2)心在窍为舌。

(3)心在液为汗。

汗液形成的机理:

①血汗同源的概念与意义

②精神性出汗

(4)心在志为喜。

二、肺

(一)肺气的运动特性——主宣发与肃降

1、主宣发的涵义及其体现;

2、主肃降的涵义及其体现;

3、主宣发与主肃降的关系。

(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

(1)含义:

(2)内容:

①主呼吸之气

A、概念:是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气的宣降主司呼吸和气体的出入交换。

B、原理:结构与肺气运动决定

C、表现:

②主一身之气

A、概念: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

B、内容:一身之气的生成与宗气的关系;一身之气的运行与肺气宣降及呼吸的关系。

C、原理:肺的呼吸运动实现

D、表现:

(3)司呼吸与主气的关系

2、主行水:

(1)概念:肺气的宣降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2)内涵:

①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濡润头面诸窍及皮毛肌腠 ;外达皮毛排出汗液

    

     ②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降阴液填补肾精 ;降津液下输于肾和膀胱,经气化排出为尿 津气下行;助大肠传导,并排出部份水液

(3)表现:

(4)临床意义:肺为水之上源:提壶揭盖法治疗水肿

3、朝百脉,主治节:

(1)朝百脉的涵义:全身血液都通过百脉而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后再输送到全身。

(2)主治节的涵义:治理调节呼吸及气、血、水的作用。

(二)肺的系统联系

(1)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2)肺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

(3)肺在志为悲

(4)肺在液为涕

三、脾

 

(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

(1)含义:脾气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输送到全身的作用。

(2)机理:脾气主升、主动的运动决定

(3)内容:

①运化五谷

A、含义: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的功能。  

B、过程:消化、吸收、运输。“中央土以灌四傍”,通过经脉和三焦的通路,将水谷之精输送到心肺肝肾四脏

C、意义:

生理意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病理意义:气虚、血虚以及脾虚的表现

②运化水液

A、含义:指脾气的吸收、转输水精,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  

B、体现:“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及肺气宣降以行水。

C、意义

生理意义:脾为制水之脏

病理意义:水液代谢障碍,发生湿滞、痰饮、水肿、

腹满等病症。“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4)表现:

生理表现: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四季脾旺不受邪”。

病理表现:

2、主统血:

①含义:脾气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

②机理: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

③意义:虚气出血的治疗。

脾虚出血的特点:量少,色淡;下部或皮下出血多见;常兼脾虚的症状。

(三) 脾的系统联系

1、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2、脾在窍为口。

3、脾在志为思。

4、脾在液为涎。

 

★-重点,☆-难点,)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5分钟)

★—概念

☆—概念

二、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含义与区别(5分钟)

五 脏

一、心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15分钟)

(1)涵义(5分钟)

(2)机理(5分钟)

(3)表现(5分钟)

★—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运行的必要条件概念

2、藏神:5分钟

(1)含义

(2)机理

(3)表现

★—心藏神的概念

☆-①藏神的脏为何是心而不是脑;

②心所藏之神的涵义,是人体广义之神,即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或总体现,还是狭义之神,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动?

 

(二)心的系统联系(5分钟)

1、形体官窍的概念

2、心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2)心在窍为舌。

(3)心在志为喜。

(4)心在液为汗。

(第1节课完)―――

 

 

二、肺

(一)肺气的运动特性——主宣发与肃降(10分钟)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25分钟)

1、主气司呼吸:10分钟

(1)含义

(2)内容

(3)司呼吸与主气的关系

★—肺主一身之气的概念

☆—肺主一身之气

2、主行水7分钟

(1)概念

(2)内涵

 

 

 

(3)表现

(4)临床意义

3、朝百脉,主治节(8分钟)

 

 

 

(二)肺的系统联系(5分钟)

(1)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2)肺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

(3)肺在志为悲;

(4)肺在液为涕;

(第2节课完)―――

三、脾

(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20分钟

(1)含义

(2)机理

(3)内容

(4)表现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解

☆—

①脾气输送水谷之精和水液的过程及其方式和通路

②脾为后天之本的意义

2、主统血:10分钟

(1)含义

(2)机理

(3)表现及临床意义

★—脾气统血的涵义与机理

☆—脾气统血的机理

(三) 脾的系统联系(10分钟)

1、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依据

2、脾在窍为口。

3、脾在志为思。

4、脾在液为涎。

(第3节课完)――― 

本次课重点掌握心肺脾的生理功能

1、藏象的概念各是什么?

2、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在形态与生理功能上有何特点?

3、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运行的必备条件是什么?

4、为什么说肺主一身之气?

5、为什么说肺为水之上源?

6、简述肺宣发肃降的具体体现?

7、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其在临床上有何意义?

8、脾气主升的涵义是什么?

9、脾主统血的概念和机理各是什么?

预习肝的生理功能与生理联系

预习肾的生理功能与生理联系

预习六腑的生理功能


※<第四章 气血津液 >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基础中医学》教案

第 5 次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第四章   气、血、津液

 

第一节 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人体内的无形而运行不息的具有生命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1、来源:先天之精所化之先天之气,水谷之精所化之谷气,自然界中的清气。

2、在脏腑的综合作用下而生成:肾的藏精化元气的作用,脾胃的化生水谷之精而生谷气的作用,肺的吸入清气的作用。

名称

来源

与脏腑关系

自然界清气

自然界

水谷之气

饮食物

先天之气

父母

 

 

 

 

三、气的运动和气化:

1、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3)气运动的意义

(4)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在上者当降,在下者应升,脾胃之气为脏腑之气升降运动的枢纽。

2、气化

(1)气化的概念

哲学概念: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

中医学概念: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2)气化的形式

(3)气机与气化的关系。

气机是气化的前提和条件,气化过程中寓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四、 气的生理功能:

1、推动作用;

2、温煦作用;

3、防御作用;

4、固摄作用;

5、气化作用。

阐述各种生理功能的概念、体现、临床意义

五、 气的分类:

根据其生成来源、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不同分

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含义

主要组成

分布

功能

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由肾中精气所化生,根于肾

内到脏腑,外达肌肤腠理,作用全身

推动,激发,温煦

宗者,大也,是积于胸中之气,”

以肺吸入的清气和水谷清气结合为而生成

①上贯于心肺之脉,走息道;②其下者,注了气街,布达全身

①走息道以行呼吸②贯心脉行气血

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富有营养

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的精华部分组成

循脉运行全身(按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①化生血液

②营养全身

卫气

运行于脉外之气”

由水谷精气中的驃疾滑利部分组成

运行于皮肤、分肉之间,熏于膜,散于胸膜

①护卫肌肤,防御外邪②温养脏腑、肌肉、皮毛③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维持体温恒定

 

一、血的基本概念:

是运行于经脉之中的具有丰富营养的赤色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血的生成:

1、来源:

(1)血由营气和津液所构成,

(2)精可化血。

2、与脏腑之间的关系:

脾胃、心肺、肝肾等脏在血液生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临床意义:

三、 血的运行

  1、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1)气的作用(推动与固摄、温煦与凉润)

(2)脉管的因素(完整通畅以及弹性)

(3)血液因素

(4)病邪因素

2、相关脏腑功能

血液的正常运行,与心、肝、肺、脾的功能密切相关。

心主血脉;肺朝百脉,主治节;肝主疏泄,肝藏血;脾主统血。

四、血的功能

1、濡养

2、化神。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1、概念

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统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津与液的区别:

从性状和流动特点上来区分:津清稀,流动性大,分布范围广;液稠厚,流动性小,分布范围小,只在脑髓、关节、脏腑等处分布。

名称

性状

分布

功能

清稀,流动性大

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窃,流注于血脉

滋润

稠厚,流动性较小

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

濡养

二、津液的代谢

1、生成:脾、胃、小肠、大肠的作用;

2、输布:肺、脾、肾、肝、三焦的作用;

3、排泄:

(1)排泄形式:汗液、尿、大便、呼气

(2)与脏腑之间的关系:肾、大肠、肺的作用。

(3)临床意义

三、津液的功能:

1、滋润濡养作用;

2、充养血脉作用。

 

 

(★-重点,☆-难点,)

 

 

 

一、气的基本概念:

1、概念(5分钟)

★—气的概念。

☆—人体之内的气与宇宙的本原之气的区别;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15分钟)

(第节课完)―――

 

三、气的运动和气化:(20分钟)

1、气的运动(10分钟)

 

2、气化(10分钟)

☆—气机与气化的区别与联系;

(第1节课完)―――

四、 气的生理功能:(20分钟)

★—气的作用

☆—正确理解阴气的功能

 

 

 

 

五、 气的分类:

元气、宗气、营气、卫气(10分钟)

★—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以及脏腑之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和功能

☆—

(1)对“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的解释。

(2)营卫二气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一、血的基本概念:(3分钟)

二、血的生成:(7分钟)

1、来源

2、与脏腑之间的关系

3、临床意义

(第2节课完)―――

三、 血的运行:(10分钟)

1、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分钟)

2、相关脏腑功能(分钟)

 

四、血的功能(5分钟)

★—血的概念、生成、功能和运行。

☆—与血液正常循行有关的因素。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5分钟)

1、概念

2、津与液的区别

 

 

 

 

 

二、津液的代谢(15分钟)

1、生成

2、输布

3、排泄

★—①津液的概念,津与液的区别;②与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有关的

☆—与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有关的脏腑功能;

三、津液的功能(5分钟)

(第3节课完)―――

1、掌握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

2、掌握气的运动及气的功能、分类

3、掌握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4、掌握津液的代谢

1、气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人体之气是怎样生成的?

2、气机与气化应怎样区别?

3、元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和功能是什么?

4、营气与卫气有何区别和联系?

5、血液的正常运行与哪些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试述之。

6、试述与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有关的脏腑功能。

7、血是怎样生成的?

预习病因病机学说中外感病因和内伤病因



  ※<第六章  病因病机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基础中医学》教案

第 6 次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基础中医学

年级

临 床

医 学

专业、层次

本科

授课教师

赵春妮

职称

教授

课型(大、小)

学时

3

授课题目(章、节)

第六章  病因病机学说

第一节  病因

   ——外感病因、内伤病因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吕志平,赵春妮主编,《基础中医学》,科学出版社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六yin的概念及形成条件

2、掌握六yin的共同致病特点

3、掌握六yin各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

4、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内容:

外感病因

l   六气与六yin的异同。

l   六yin致病的一般特点。

l   六yin各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

内伤病因

l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l   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影响脏腑生理功能而致病。

方法: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六yin的概念

2、六yin与六气的区别

3、六yin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4、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第六章  病因病机学说

第一节  病因

外感病因

六yin

 

一、六yin的概念及致病的共同特点

(一)基本概念
1、概念

(1)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气候变化。
(2)六yin: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2、六yin形成的条件
  (1)气候异常:即气候超前(太过)滞后(不及),或急剧变化。——外因
  (2)正气不足:难以适应。——内因

(二)六yin致病的共同特点

1、外感性:注意强调六yin致病的初期,见有恶寒发热等表证的表现,以帮助理解各种yin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2、季节性。

3、地域性。

4、相兼性。

5、转化性

二、六yin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一)风邪

1. 风邪的概念

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

2、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

(4)风为百病之长。

(二)寒邪

1、寒邪的概念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受引特性的外邪

外寒病中伤寒与中寒的区别。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

(3)寒性收引。

(三)湿邪

1、湿邪的概念。

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

2、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2)湿性重浊;

(3)湿性黏滞;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四)燥邪

1、燥邪的概念

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

温燥与凉燥的区别

温燥:初秋感燥邪及夏热余气,症状为风热轻症+燥症
凉燥:深秋感早邪及近冬之寒气,症状为风寒轻症+燥症

2、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五)火热

1、火邪的基本概念

(1)概念

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征的外邪

(2)温、热、火、暑的区别:

①暑邪:仅见于暑期气温的增高,有明显的季节(夏至-立秋),没有内暑

②温、热、火:

A、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

B、各种邪气皆可化火,温热则没有这种说法。

C、火和热之间,除了有程度上的区别外,还有部位上的区别: 

火一般表现为局部热甚的症状;

 热多表现为全身性的发热症状。

 D、火除了有“病理性之火”外,还有“生理性之火”,但没有生理性的温、热、暑

少火——生理性的火(阳气)“少火生气”

壮火——病理性的火(亢盛之阳气)“壮火食气”

2、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

(2)火热易扰心神;

(3)火热易伤津耗气;

(4)火热易生风动血;

(5)火邪易致疮

(六)暑邪

1、暑邪的概念

凡夏至之后,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

2、暑邪性质和致病特征: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最易伤津耗气;

(3)暑多挟湿。

 内 伤 病 因

七 情 内 伤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1、七情:即喜怒忧思惊恐悲七种情志变化。它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正常的不同情绪反映。

2、内伤七情:七情致病直接损伤人体内脏气血,是内伤性疾病的主要因素。故称“内伤七情”。

(二)形成条件:突然、剧烈的情绪变化,或长期、持久的不良情绪刺激,超过人体的调节限度,则七情成为致病因素,产生疾病。

着重讲解七情的常与变。

二、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一)直接伤及内脏:首先影响心神;数情交织伤心肝脾;易伤潜病之脏腑。

(二) 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思则气结。

(三)多发为情志病证。

(四)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饮食失宜

一、饥饱失常

(一)过饥

(二)暴饮暴食、过饱

二、饮食不节;

三、饮食偏嗜。

(一)偏嗜冷热。

(二)五味偏嗜

(三)专食某物

劳逸失度

一、过劳

(一)劳力过度

(二)劳神过度

(三)房劳过度。

二、过逸

 

 (★-重点,☆-难点,)

第一节   病因

外感病因

六yin

一、六yin的概念及致病的共同特点

(一)基本概念(10分钟)

1、概念

2、六yin形成的条件



(二)六yin致病的共同特点(10分钟)

★—六浮的概念和六yin致病的共同特点

☆—六yin的概念;六yin与六气的区别

二、六yin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风邪、寒邪、湿邪

(一)风邪(10分钟)

1. 风邪的概念

2、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

风为百病之长

(二)寒邪(10分钟)

1、寒邪的概念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

寒性凝滞与收引的区别

(第1节课完)―――

(三)湿邪(10分)

1、湿邪的概念

2、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

☆—寒邪伤阳气与湿邪伤阳气的区别。寒邪与湿邪致病特征方面的区别

(四)燥邪(10分钟)

1、燥邪的概念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燥邪的阴阳属性

2、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五)火热(10分钟)

1、火邪的基本概念

☆—

温、热、火的概念区别;

火热邪气与暑邪的区别;

2、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20分钟)

★—

火热病邪的性质和致病

特征

 

 

 

 

 

 

 

(六)暑邪(10分钟)

1、暑邪的概念(5分钟)

2、暑邪性质和致病特征(15分钟)

(第2节课完)―――

 

 

 

 

七情内伤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5分钟)

(一)基本概念

(二)形成条件

二、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5分钟)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七情影响脏腑气机

 

饮食失宜(10分钟)

 

 

一、饥饱失常

二、饮食不节

三、饮食偏嗜

劳逸失度(10分钟)

一、过劳

二、过逸

★—劳逸失度、饮食失宜致

病的规律和特点

(第3节课完)―――

 

1、重点掌握六yin各邪的致病特点

2、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1、何谓六yin?简述六yin致病的共同特点。

2、试述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3、试述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4、怎样理解湿性黏滞?

5、寒邪与湿邪在损伤人体阳气方面有何不同?

6、试比较寒邪与湿邪的异同?

7、试述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8、试述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9、为什么说燥易伤肺?

10、试比较火热之邪与暑邪的异同?

11、试述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12、简述七情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13、简述饮食失宜的致病规律和特点。

1、病因学说的病理产物性病因

2、基本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基础中医学》教案

  第 7次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基础中医学

年级

临 床

医 学

专业、层次

本科

授课教师

赵春妮

职称

教授

课型(大、小)

学时

3

授课题目(章、节)

第四章  病因病机学说

第一节  病因之病理产物性病因

第二节  基本病机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吕志平,赵春妮主编,《基础中医学》,科学出版社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痰饮、瘀血、结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致病特点。

2、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

3、掌握邪正盛衰的基本病机

4、掌握阴阳失调病机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内容:

病理产物性病因

l   痰饮、瘀血、结石的概念、形成原因、致病特点

l   发病的基本原理

l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l   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l   阴阳失调

方法: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

①发病的基本原理

②虚实的概念及虚实的病机特点。邪正盛衰对疾病转归的影响。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病理产物性病因

是指在疾病的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成为新的病的原因。

痰 饮

一、痰饮的基本概念

(一)概念

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二)痰与饮的区别

饮:积水成饮,质地上比痰清稀,大量清稀的水停留于机体的各种空腔内,沥沥有振水声者。

痰:饮凝成痰,质地稠浊者为痰。水湿饮凝聚而成团块状可成为痰。

(三)痰的分类

1、有形之痰: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有柔软的包块),闻之有声。符合其中任一点,都称为有形之痰。

2、无形之痰:只见类似痰浊作祟之证,但却不见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

二、痰饮的形成

六yin、疫疠;内伤七情、饮食、劳倦,使脾肺肾功能失调→水液内停、痰

三、痰饮的致病特点

1、阻滞气血运行

2、影响水液代谢

3、易于蒙蔽神明

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瘀 血

一、瘀血的基本概念

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于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瘀血。

注意与血瘀的区别。

血瘀是一病理过程,而瘀血是病理产物

二、瘀血的形成

气滞:血行不畅

血寒:血液凝滞  血行不畅,停于脉内

血热:血液粘滞不畅

气虚:运血无力

  瘀血  气不摄血  

血热:迫血妄行  血液外溢,停于体内

外伤:损伤血络

三、瘀血的致病特点和病症特点。

1、疼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病程较久。
  2、肿块:见固定不移,外伤兼青紫肿胀。
  3、出血:血色紫暗,拌有瘀块。
  4、紫绀:面唇爪甲青紫,皮肤紫绀,或面色黎黑,肌肤甲错。
  5、舌象: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经脉曲张。
  6、脉象:脉多细涩,沉弦,或结代。

第二节   病  机

  

一、发病原理:

(一)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1、正气的基本概念:是一身之气相对于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

 2、正气的防御作用:抵御外邪入侵;驱邪外出;修复调节能力;维持脏腑功能协调。

 3、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证候性质。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1、邪气的基本概念。

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存在于外界或人体内产生的种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

 2、邪气的侵害作用:导致生理机能失常;造成脏腑组织的形质损害;改变体质类型。

 3、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是导致发病的原因;可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可影响病情与病位。

(三)正邪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强调正邪相搏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最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

  1、复发的基本特点;

  2、复发的主要类型;

  3、复发的诱因。

 

基本病机

基本病机:

是指机体对于致病因素的侵袭或影响所产生

的最简单最基本的病理反应,是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其他病机的基础。

一、邪正盛衰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病机

(1)实:

①含义: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邪气盛则实”

②形成原因,病机主要表现:六yin邪气,内伤七情,痰,食,虫,瘀侵袭或影响机体正气,但机体的正气未衰(相对虚而言),导致正邪俱盛,斗争剧烈,常表现出亢盛,有余之象:壮热、狂燥、声高气粗、二便不通、腹痛拒按、脉实有力。

五实:皮热、前后不通、脉实、闷瞀。

③特点:邪气盛,抗病力强,病理反应剧烈,实证常见于外感病的初期和中期,以及痰、食、虫、瘀引起的内伤病证。

(2)虚:

①含义: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②形成原因,病机主要表现:种种原因导致机体正气不足。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慢性病,汗、吐、下伤正,导致物质不足,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正邪斗争不剧烈,表现虚弱不足,衰退。神疲体倦,面容憔悴,心悸气短,自汗盗汗、五心烦热、畏寒肢冷、脉虚无力。

③特点:正气不足,抗病力低下,病理反映不剧烈。常见于疾病的后期,多种慢性病证,素体虚弱。

2.虚实变化:

(1)虚实错杂:

①含义:在疾病过程中,邪盛和正衰同时并存的病理状态

②形成原因:失治,误治致邪留伤正;正气不足:无

力驱邪,病理产物留滞机体内。

③病机表现:

实中夹虚,以实为主兼有虚证。如热盛伤阴

虚中夹实,以虚为主兼有实证。如脾虚湿盛

(2)虚实转化:

在疾病过程中,实邪久留伤正或正气不足而病理产物积聚导致邪盛,从而产生了虚实的转化状态

(3)虚实真假:

①含义:在特殊情况下,疾病的本质与现象不完全一致,在临床上往往出现与疾病本质不符的许多现假象。(这些假象是不能反映病机的虚或实的)

②体现:

A、真虚假实:亦称“至虚有盛候”

B、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

区别真假虚实的关键:舌象、脉象、声、吸、疼痛、体质强弱、病程,

n 舌:舌嫩为虚,舌老为实

n 脉:有力为实,虚弱无力为虚

n 病程:长虚、短实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正胜邪退:疾病向好转和痊愈方向发展的转归

2、邪胜正衰:疾病向恶化、危重,甚至死亡方面的转归。

3、邪正相持:病势处于迁延状态,或反复www.med126.com发作、缠绵难愈。

二、阴阳失调

(一)阴阳失调的概念

是指人的阴阳双方消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指机体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从而形成阴阳偏胜,偏衰,或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状态。

说明为什么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变化。

(二)阴阳失调的主要病机:

1、阴阳偏胜:阴或阳邪偏胜,正末虚,邪正交争剧烈,表现为实证的病理状态。

(1)阳偏盛(阳胜):

①含义:阳邪偏胜,而正未虚,邪正交争剧烈,表现为机能亢奋,热量过剩的实热的病理状态。

②病机特点:阳盛而阴未虚(或阴虚不甚)的实热证。

③原因:感受火、暑、风邪,或寒、湿邪郁久而化火,五志化火,过食肥甘辛辣,过用温补壮阳药。

④表现:一派机能亢奋,热量过剩的实热证,(热、动、赤、燥)。

壮热,燥动不安、面红、目赤、小便黄赤、口渴喜冷饮。

(2)阴偏盛(阴胜):

①含义:阴邪偏胜,而人体正气未虚,邪正交争剧烈,表现为阴气偏盛、机能障碍、热量不足的实寒的病理状态。

②病机特点:阴盛而阳来虚(或阳虚不甚)的实寒证。

③原因:外感寒、湿邪,过食生冷使体内阴寒之邪盛。

④表现:寒、静、白、湿。

畏寒怕冷,气息平稳,喜静,面色白,舌苔淡白,小便清长,机能障碍导致水湿内停,口不渴,大便溏泄。

2、阴阳偏衰:

是指阴或阳不足,表现虚弱的病理状态,实际上包括了机体的精、气、血、津液等各种精微物质的不足和功能的减退,同时也包括了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的减退和失调。

(1)阳偏衰:

①含义:指机体阳偏衰,即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

②病机特点:机体阳气不足,阴不能制阳,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③形成原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久病大病耗伤阳气。

④表现:一派阳虚证,温煦作用减弱,脏腑功能低下,畏寒怕冷,小便清长,下利清谷,水肿,舌胖嫩而润

脾肾阳气虚为主+寒象。

(2)阴偏衰:

①含义:即阴虚,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耗,以及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

②病机特点:机体阴液不足,阴虚不制阳,阳相对亢盛的虚热证。

③形成原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久病大病耗伤阴液。

④表现:一派阴虚有热的表现,阴虚证、虚热证

肝肾阴亏证: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还可见肺、胃阴虚

3、阴阳互损:阴或阳虚损到一定程度,影响到相对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变化。包括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

4、阴阳格拒:由于阴阳相互排斥形成的寒热真假的病机变化。

(1)阳盛格阴(格阴或格阴证)——实证

①含义:是指阳热盛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阻遏,郁闭于内,不得外达于肌表,以致肢体失去温煦,出现真热假寒的病理状态。

②形成原因:素体阳偏盛,又感受了阳邪,阳邪与阳气相搏,伏于内,格阴于外

③表现:一派真热假寒证。(热休克)

n 真热(实热):面赤,壮热,气粗,二便(大便干、小便赤),胸腹灼热、心烦,脉速有力

n 假虚:四肢厥冷,脉沉浮。

(2)阴盛格阳(格阳)——虚证

①含义:是指阴寒之邪盛极于内,逼迫衰竭之阳气浮于外,阴阳不相维系,表现出真寒假热象。

②形成原因:阳气虚,又感受阴邪,阴寒之邪盛极,盘居于内,逼迫虚阳外浮。

③表现:真寒假热症(冷休克)

n 真寒(虚寒):四肢厥冷,口淡不渴,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薄。

n 假热:面红如妆,身热而喜暖,口渴而喜热饮,不多饮,脉大无力。

5、阴阳亡失:机体阴气或阳气突然大量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病理状态。

(1)亡阴:是指机体阴液突然大量消耗、丢失、全身功能突然衰竭(阳气暴脱)的一种病理状态。

①形成原因:火热之邪盛极,中暑而大汗淋漓,低热日久,突然又受汗、吐、下骤伤其阴。

②表现:汗出如油,身热不退,烦燥不安,神昏谵语,身体干瘦,目眶凹陷,脉虚无力。

(2)亡阳:是指机体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而致全身机能突然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①形成原因:感邪太盛,阳气损失太过;素体阳虚,汗,吐,下太过或大失血,致气随血脱,气随津亡。

②表现:一派虚阴证+衰竭证 大汗淋漓,肢冷。

 

 (★-重点,☆-难点,)

病理产物性病因

痰饮

一、痰饮的基本概念(5分钟)

二、痰饮的形成(5分钟)

三、痰饮的致病特点(10分钟)

★—痰饮的概念和致病特点

☆—痰饮的基本概念;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的概念区别

瘀血

一、瘀血的基本概念(5分钟)

二、瘀血的形成(5分钟)

三、瘀血的致病特点和病症特点(10分钟)

 

 

 

 

 

 

 

(第1节课完)―――

 

 

 

 

 

一、发病原理

 

(一)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10分钟)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10分钟)

1、邪气的基本概念。

2、邪气的侵害作用

☆—

①正气的概念及其防御作用;

②邪气的概念及其侵害

3、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三)正邪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5分钟)

 

 

 

第二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病机(15分钟)

(1)实:

①含义

②形成原因

③特点

(2)虚

①含义

②形成原因

③特点

(第2节课完)―――

2.虚实变化:(5分钟)

(1)虚实错杂

 

★—虚实的概念及虚实的

病机特点

 

 

 

(2)虚实转化

(3)虚实真假

☆—

①邪正盛衰与虚实的关系。

②虚实转化病机的特点。

③虚实真假病机与虚实错杂病机的区别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5分钟)

 

★—邪正盛衰对疾病转归的影响

二、阴阳失调(30分钟)

(一)阴阳失调的概念

 

 

 

(二)阴阳失调的主要病机:

1、阴阳偏胜

★—

①阴阳失调的概念。

②阴阳偏胜的病机特点、临床表现特点

☆—阴阳偏胜与虚实病机的联系

 

 

 

 

 

 

 

 

 

2、阴阳偏衰

★— 阴阳偏衰的病机特点、临床表现特点

☆—阴阳偏衰与虚实病机的联系

 

 

 

 

 

 

 

 

 

 

 

 

 

 

 

 

 

 

 

 

3、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的病机特点及主要表现。

☆—阴阳互损发生的条件

4、阴阳格拒

(1)阳盛格阴(格阴)——实证

(2)阴盛格阳(格阳)——虚证

5、阴阳亡失

★—阴阳格拒、亡失的病机特点及主要表现。

☆—

①阴阳格拒病机的形成及临床鉴别。

②亡阴与亡阳的区别及两者的关系。

(第3节课完)―――

1、掌握病理产物性病因的概念、形成、特点

2、掌握发病原理及基本病机的特点

1、何谓痰饮?谈谈你对无形之痰的理解和认识。

2、简述痰饮的致病特点。

3、何谓瘀血?瘀血是怎样形成的?

4、试述瘀血的致病特点和病症特点。

5、试述正气与邪气的概念及其防御和侵害作用。

6、止邪相搏与发病的关系如何?

7、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有何关系?

8、如何分辨虚实真假病机?虚实真假与虚实错杂有何不同?

9、邪正盛衰怎样影响病势的趋向及转归?

10、阴阳偏胜、偏衰是怎样形成的?其病机特点如何?

11、如何理解阴阳格拒导致的病理变化?

12、亡阴和亡阳是怎样形成的?临床表现各有何特点?

13、阴阳互损的病机在什么情况最易发生?

预习四诊中望诊与问诊的相关内容



 



 



5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