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答题
1. 简述免疫系统具有双重功能(防御、致病)的理论基础。
2. 简述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性。
3. 简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
4. 简述淋巴细胞再循环。
5. 简述T、B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6. 简述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7. 简述胸腺微环境的组成及其作用。
8. 试比较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的特性。
9.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
10. 试述超抗原的概念、特性、种类及生物学意义。
11. 何谓佐剂? 简述其作用机制和用途
12.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生物学功能。
13. 简述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及功能。
14. 简述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本原理。
15. 试述补体系统的组成。
16. 试比较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异。
17. 简述补体激活的自身调控机制。
18. 列出参与经典途径的补体调节因子名称并简述其作用。
19. 试述补体调节因子对旁路途径的调节作用。
20. 补体系统具有哪些生物学作用?
21. 细胞因子的分类及生物学活性有哪些?
22. 试述细胞因子是如何介导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的?
23. 试述趋化性细胞因子的分类,每一类各列举一例并说明其主要生物学活性。
24. 试列举一例已经商品化的细胞因子并说明其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机理。
25. 试列举六例说明细胞因子及其相关制剂的临床应用。
26. 试述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27. 简述白细胞分化抗原、CD分子和黏附分子的基本概念。
28. 简述黏附分子的分类和主要功能。
29. 简述CD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30. 简述与T细胞识别、粘附、活化过程有关的CD分子。
31. 简述与B细胞识别、粘附、活化过程有关的CD分子。
32. 何谓HLA基因复合体的多基因性和多态性?
33. HLAⅠ类和Ⅱ类分子在结构、组织分布和与抗原肽作用等方面有何特点?
34. 为什么MHC的主要生物学功能体现在结合与提呈抗原肽?
35. HLA与临床医学有什么关系?
36. 举例说明HLA基因命名方式是什么?
37. 简述免疫功能相关基因的组成。
38. 试述MHC分子的功能。
39. 何为MHC限制性?试举例说明。
40. 试述吞噬细胞内氧依赖性杀菌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作用。
41. 说出巨噬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的名称及其识别的主要配体。
42. 简述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中的主要作用。
43. 简述巨噬细胞对肿瘤和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
44. 试述巨噬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调节作用。
45. 简述未成熟DC与成熟DC的表面标志及其摄取、加工处理和提呈抗原的特点。
46. 简述KIR和KLR的分布、作用和生理学意义。
47. 简述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机制。
48. 简述NKT细胞表面标志、分布和主要生物学作用。
49.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主要特点?
50. 简述T细胞辅助受体及其主要功能。
51. T细胞可分为哪些亚群?
52. 试述Th1和Th2细胞的效应功能。
53. 简述CD8+CTL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
54. 简述T细胞活化所需要的两个信号的产生和作用。
55. T淋巴细胞表面重要标志及其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各是什么?
56. 简述B细胞的亚群。
57. 简述B细胞的来源和分布。
58. 试述B细胞的功能。
59. 试述B细胞表面的重要分子及其作用。
60. 列表比较B-1细胞和B-2细胞的异同。
61. 简述多能造血干细胞和定向干细胞的分化。
62. 简述T细胞库和B细胞库的形成。
63. 简述淋巴细胞的克隆选择。
64. 述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BCR和TCR基因重排。
65. 简述多能造血干细胞的主要特征及其表面标志。
66. 试述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自身耐受形成的主要机制。
67. 试述抗原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68. 简述造血微环境促进造血干细胞更新和分化的机制。
69. 简述巨噬细胞在固有免疫应答各阶段中的主要作用。
70. 试述巨噬细胞在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71. 何为模式识别受体,简述其特征和识别的配体分子。
72. 如何判断树突状细胞?
73. DC、M及B细胞摄取抗原过程的主要异同点是什么?
74. 抗原是如何通过MHCⅠ类途径被加工处理和提呈的?
75. 抗原是如何通过MHCⅡ类途径被加工处理和提呈的?
76. 简述抗原诱导初始CD8+CTL细胞激活的两种主要方式。
77. 简述抗原诱导CD4+T细胞增殖分化的基本过程和机制。
78. 简述TCR活化信号胞内转导的PLC-活化途径。
79. 简述TCR活化信号胞内转导的MAP激酶活化途径是什么?
80. 简述CTL杀伤靶细胞的两条主要途径。
81. 简述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82. 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是什么?
83. B细胞对TD、TI-1及TI-2抗原免疫应答有何异同?
84. Th细胞如何辅助B细胞的免疫应答?
85. B细胞是如何在生发中心中分化成熟的?
86. 体液免疫应答中再次应答与初次应答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87. TI-1抗原与TI-2抗原有何不同?
88.抑制性T细胞的类型、功能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89.为什么抑制性受体能在信号转导水平抑制免疫细胞的激活?
90.独特型网络在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是什么?
91.激活诱导的细胞死亡在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是什么?
92.抗体本身为什么能负反馈调节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93.为什么抑制性受体需要与激活性受体同时被交联才能负向调节免疫应答?
94. 以T细胞活化为例简述低带耐受和高带耐受形成的机制。
95. 简述T、B细胞耐受各有哪些特点?
96. 免疫耐受的的特点及其生物学作用是什么?
97. 简述中枢免疫耐受形成的主要机制。
98. 简述外周免疫耐受形成的主要机制。
99. 先天耐受与后天耐受有何不同。
100.试述产生后天耐受的影响因素中的抗原方面因素。
101.打破或建立免疫耐受的原则。
102.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和吸入花粉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属于哪一型超敏反应?其发病机制如何?简述其防治方法和原理。
103.在Ⅱ型和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其参与因素有何异同?试举例说明。
104.请以结核杆菌感染为例,试述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与其它三型有何不同。
105.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06.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和发生机制。
107.Ⅱ型超敏反应中的靶细胞及其表面抗原。
108.Ⅲ型超敏反应中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发生机制。
109.简述四型超敏反应。
110.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损伤机制及典型疾病有哪些?
111.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相关因素是什么?
11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13.一名6月龄男婴,因发热和呼吸急促就诊。此前,患儿身体一直健康并按常规进行预防接种,未出现并发症。无家族史,患儿3岁的姐姐健康状况良好。胸片诊断为间质性肺炎,痰标本革兰染色有正常菌群,但银盐染色卡氏肺孢菌阳性。实验室检查结果: Hb和白细胞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血清IgM 350 mg/dl,IgG25mg/dl,IgA和IgE不能测出。抗破伤风抗体阴性。血型为A型,抗B效价为1:256。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情况,可初步诊断为哪种PIDD?如果要确诊还需进行哪些检测?该病的预后如何?
114.常见联合免疫缺陷病有哪些?试分析其可能的发病机制。
115.试分析导致AIDS患者CD4+T细胞数目减少的可能原因。
116.肿瘤抗原的分类方法及各类肿瘤抗原的主要特点。
117.试述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有哪些?
118.肿瘤的免疫治疗方法有哪些?
119.肿瘤抗原的产生机制是什么?
120.简述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121.同种异型的直接与间接识别的区别在哪里?
122.简述同种异型移植排斥的类型和其病理变化。
123.简述同种异型移植排斥的防治原则。
124.什么叫结合疫苗?有何优点?
125.什么叫过继免疫治疗?
126.什么叫生物应答调节剂?
127.简述常用的人工免疫制剂。
1. 简述免疫系统具有双重功能(防御、致病)的理论国家医学考试网基础。
免疫指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抗原性异物的功能,即免疫系统通过对“自己”和“非己”抗原性异物的识别与应答,借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从而担负着机体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和免疫调节等功能。在机体免疫功能正常的条件下,免疫系统对非己抗原产生排异效应,发挥免疫保护作用,如抗感染免疫和抗肿瘤免疫;对自身抗原成分产生负应答状态,形成免疫耐受。但在免疫功能失调的情况下,免疫应答可造成机体的组织损伤,引起各种免疫性疾病。例如,免疫应答效应过强可造成功能紊乱或/和组织损伤,引发超敏反应;自身耐受状态被破坏可导致自身免疫病;免疫防御和免疫监视功能降低,将导致机体反复感染或肿瘤的发生。
2. 简述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性。
适应性免疫应答包括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它们均具有下列几个重要特性:
⑴ 特异性(specificity):特异性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特征。T细胞和B细胞能区分不同抗原和大分子抗原的不同结构成分,并针对每一特定抗原或组分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这种高度特异性是由T、B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决定的。
⑵ 多样性(diversity):机体内存在众多带有不同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的淋巴细胞克隆,可针对相应抗原产生不同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应答的多样性是由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结构的多样性决定的。
⑶ 记忆性(memory):机体初次接触某种抗原性异物所产生的免疫应答称为初次免疫应答。当再次接触同一种抗原时,会产生更迅速、更强烈的免疫应答,称为再次免疫应答。这种免疫记忆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初次应答后产生的记忆性T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能够迅速活化、增殖,并形成大量效应细胞或效应分子所致。
⑷耐受性(tolerance):机体免疫系统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能够识别和清除众多抗原性异物,而对机体自身组织细胞表达的自身抗原不产生正免疫应答,这种对自身抗原的免疫不应答或负应答称为自身耐受(self-tolerance)。自身耐受性的维持对机体正常组织细胞具有重要保护作用。
3.简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
人体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组织和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分子等组成。
免疫组织和器官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即骨髓和胸腺,外周围淋巴器官和组织如脾脏、淋巴结、粘膜伴随的淋巴组织等。
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如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NK细胞,抗原处理及抗原提呈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免疫活性分子如抗体、补体(其他见以后相关章节如MHC、CD、AM等)
4.简述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淋巴细胞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运行并再分布全身各处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淋巴细胞的再循环,使淋巴细胞能在体内淋巴组织及器官处合理分布,能动员淋巴细胞至病原体入侵处,并将抗原活化的淋巴细胞引流入局部淋巴组织或器官,在该处细胞间进行协同的免疫应答作用,产生效应淋巴细胞,再定向地相对集中地迁移定位于炎症部位,发挥免疫作用。
5.简述T、B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⑴T、B淋巴细胞被抗原活化
⑵T、B淋巴细胞的克隆扩增及分化
⑶T、B淋巴细胞的效应细胞及效应功能
⑷免疫记忆细胞的产生
6. 简述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器官根据其功能不同,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人类中枢免疫器官由骨髓和胸腺组成,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骨髓既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来源,也是B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胸腺微环境对T细胞的分化、增殖和选择性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免疫系统等,是成熟T细胞、B 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产生免疫应答的部位。淋巴结和脾脏具有过滤作用,可清除进入体内的病原体和其他有害异物。黏膜免疫系统包括肠相关淋巴组织、鼻相关淋巴组织和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其中含有大量主要产生分泌型IgA的B细胞,它们在肠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黏膜局部发挥着重要的抗感染作用。
7.简述胸腺微环境的组成及其作用。
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增殖及选择性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胸腺基质细胞包括胸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主要参与胸腺细胞的阴性选择和阳性选择。其中胸腺上皮细胞是胸腺微环境的最重要组分,它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胸腺肽类分子,可诱导胸腺细胞分化为成熟的T细胞;同时,胸腺上皮细胞与胸腺细胞间可通过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及其配体、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辅助受体及其配体、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与TCR的相互作用等,诱导和促进胸腺细胞的分化、发育和成熟。细胞外基质可促进上皮细胞与胸腺细胞接触,并参与胸腺细胞在胸腺内的移行和成熟。
8. 试比较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的特性。
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的特性比较
T细胞表位 | B细胞表位 | |
表位受体 MHC分子 表位性质 表位大小 表位类型 表位位置 | TCR 必需 主要是线性短肽 8~12个氨基酸(CD8+T细胞) 12~17个氨基酸(CD4+T细胞) 线性表位 抗原分子任意部位 | BCR 无需 天然多肽、多糖、脂多糖、有机化合物 5~15个氨基酸或5~7个单糖、核苷酸 构象表位;线性表位 抗原分子表面 |
9.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抗原物质免疫原性的因素很多,首先是抗原的异物性,即该物质应该被机体免疫系统作为非己成分加以识别,异物性是抗原的核心。一般而言抗原与机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越大,其免疫原性越强。如各种病原体、动物蛋白制剂对人是强抗原。第二是抗原的理化性质,包括抗原的化学性质、分子量大小、结构的复杂性、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物理状态等因素。一般蛋白质是良好的免疫原,其分子量越大,含有的芳香族氨基酸越多,结构越复杂,其免疫原性越强;核酸和多糖的免疫原性弱,脂质一般没有免疫原性。第三是宿主的遗传因素、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机体对抗原应答的强弱受免疫应答基因的调控。第四是抗原进入机体的剂量、途径、次数以及免疫佐剂的选择都明显影响抗原的免疫原性,免疫途径以皮内、皮下免疫最佳。
10. 试述超抗原的概念、特性、种类及生物学意义。
某些抗原物质,只需要极低浓度即可激活机体2%~20%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此为超抗原。与普通蛋白质抗原相比,超抗原无须APC加工,其一端可直接与TCR的Vβ链CDR3外侧区域结合,以完整蛋白的形式激活T细胞,另一端和抗原提呈细胞表面的MHCⅡ类分子的抗原结合槽外部结合,因而超抗原不涉及Vβ的CDR3及TCRα的识别,不受MHC的限制。
超抗原主要有两类:内源性(病毒性)和外源性(细菌性)超抗原。前者如小鼠次要淋巴细胞刺激抗原;后者多为细菌的外毒素,如金葡菌的肠毒素、链球菌致热外毒素等,都能刺激T细胞增殖。超抗原能短时间内活化大量的T细胞,一方面可导致体内T细胞耗竭,从而诱导T细胞耐受;另一方面活化T细胞,产生大量细胞因子而参与某些病理生理过程的发生与发展。如食物中毒、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AIDS和某些肿瘤等。
11. 何谓佐剂? 简述其作用机制和用途。
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称为佐剂。
佐剂作用的主要机制有:①改变抗原物理性状,延缓抗原的降解和排除,延长抗原在体内潴留时间;②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强其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能力;③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从而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的能力。
佐剂的主要用途包括:①增强特异性免疫应答,用于预防接种及制备动物免疫血清;②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用于抗肿瘤与抗感染的辅助治疗。
12.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生物学功能。
(1)Ig的基本结构:Ig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在重链近N端的1/4或1/5区域或轻链近N端的1/2区域内氨基酸多变,称为可变区(V区),其余部分称为恒定区(C区)。
(2)Ig的生物学功能包括:①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在体内表现为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等免疫效应;在体外可出现抗原抗体反应。②激活补体:IgG、IgM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聚合的IgA或细菌脂多糖可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③结合Fc受体:IgG、IgE可通过其Fc段与表面具有Fc受体的细胞结合,发挥调理吞噬、粘附、介导ADCC及超敏反应等。④穿过胎盘:IgG可穿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于新生儿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⑤免疫调节:抗体对免疫应答具有正、负两方面的调节作用。
13. 简述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及功能。
(1)IgG:血清含量最高,半衰期最长(20~23天),分布最广;能穿过胎盘;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抗体大多为IgG;与抗原结合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IgG的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可发挥调理吞噬作用;与NK细胞结合可介导ADCC作用;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和某些自身免疫病。
(2)IgM:为五聚体,分子量最大;个体发育中最先出现,胚胎晚期开始合成,脐带血IgM增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抗原初次刺激机体时,体内最先产生的IgM,故血清IgM升高说明有近期感染;激活补体的能力比IgG强,在机体早期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天然血型抗体是IgM;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IgM,记忆B细胞的mIgM消失。IgM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和某些自身免疫病。
(3)IgA:血清型为单体,也可为双体;分泌型均为二聚体,主要由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产生,存在于唾液、泪液、初乳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粘膜分泌液中,是机体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重要因素。初乳中的SIgA对婴儿具有自然被动免疫作用。
(4)IgD:为单体,血清中含量很少,主要存在于成熟B细胞表面,为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mIgD是B细胞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5)IgE:为单体,半衰期最短,血清中含量极微,主要由呼吸道、肠道黏膜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IgE属嗜细胞性抗体,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R结合,介导I型超敏反应。
14. 简述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本原理。
小鼠骨髓瘤细胞在体内外适当条件下可无限增殖,但不能分泌抗体;抗原免疫小鼠的脾细胞(B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但在体外不能无限增殖。将上述骨髓瘤细胞与免疫脾细胞在体外通过一定方法融合后,在HAT选择性培养基[含次黄嘌呤(H)、氨基蝶呤(A)和胸腺嘧啶核苷(T)]中培养,未融合的免疫脾细胞(B细胞)因不能在体外存活而死亡,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因其DNA合成主要途径被氨基蝶呤(A)阻断,同时又因缺乏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不能利用次黄嘌呤(H)完成DNA的合成过程而死亡。只有融合成功的杂交瘤细胞可从免疫脾细胞中获得HGPRT,具有两个亲代细胞的特性,因此能在HAT培养基中存活和增殖。融合的杂交瘤细胞经筛选和克隆化,可获得能够产生某种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并可制备大量单克隆抗体。
15.试述补体系统的组成。
①补体的固有成分:包括经典激活途径的C1q、C1r、C1s、C4、C2;MBL激活途径的MBL(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丝氨酸蛋白酶;旁路激活途径的B因子、D因子;三条途径的共同末端通路的C3、C5、C6、C7、C8和C9。
②以可溶性或膜结合形式存在的补体调节蛋白:包括备解素、C1抑制物、I因子、C4结合蛋白、H因子、S蛋白、Sp40/40、促衰变因子、膜辅助因子蛋白、同源限制因子、膜反应溶解抑制因子等。
③介导补体活性片段或调节蛋白生物学效应的受体:包括CR1~CR5、C3aR、C2aR、C4aR等。
16.试比较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异。
区别点 | 经典途径 | MBL途径 | 旁路途径 |
激 活 物 | 抗原抗体复合物 | 炎症期产生的蛋白 | 某些细菌、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酵母多糖、 与病原体的结合葡聚糖、凝聚的 IgA和IgG4以及其它哺乳动物 细胞 |
参与的补体成分 | C1~C9 | C2~C9、丝氨酸、蛋白酶、MBL | C3、C5~C9、B因子、D因子 |
C3转化酶 | C4b2b | C4b2b | C3bBbP |
C5转化酶 | C4b2b3b | C4b2b3b | C3bnBb |
作 用 | 参与特异性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 |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
17.简述补体激活的自身调控机制。
补体激活过程中生成的某些中间产物极不稳定,成为级联反应的重要自限因素。例如:不同激活途径的C3转化酶(C4b2b和C3bBb)均极易衰变,从而限制C3裂解及其后的酶促反应;与细胞膜结合的C4b、C3b及C5b也易衰变,可阻断补体级联反应。此外,只有结合于固相的C4b、C3b及C5b才能触发经典途径,而旁路途径的C3转化酶则仅在特定的细胞膜或颗粒表面才具有稳定性,故人体血循环中一般不会发生过强的自发性补体激活反应。
18.列出参与经典途径的补体调节因子名称并简述其作用。
①C1抑制分子(C1INH):C1INH可与活化的C1r和C1s以共价键结合成稳定的复合物,使C1r和C1s失去酶解正常底物的能力。其次,C1INH还可有效的将与IC结合的C1大分子解聚,并可明显缩短C1的半寿期。
②C4结合蛋白(C4bp)与补体受体1(CR1):二者均可与C4b结合,并完全抑制C4b与C2结合,从而防止C4b2b的组装,并加速其分解。此外,二者还可作为辅助因子,促进I因子对C4b的蛋白水解作用。
③I因子:I因子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可将C4b裂解为C4c与C4d。前者释放入液相,后者仍结合在细胞表面,但无C3转化酶活性。I因子亦降解C3b。
④膜辅助蛋白(MCP):MCP可作为辅助因子,促进I因子介导的C4b裂解,但并不直接促进C4b2b的分解。
⑤衰变加速因子(DAF):DAF可同C2竞争与C4b的结合,从而抑制C3转化酶形成并促进其分解。
19.试述补体调节因子对旁路途径的调节作用。
①抑制旁路途径C3转化酶的组装 H因子可与B因子或Bb竞争结合C3b,进而使C3b被I因子酶解失活。此外,CR1和DAF也可竞争性抑制B因子与C3b结合。
②抑制旁路途径C3转化酶的形成 I因子可将C3b水解为无活性的iC3b;H因子、CR1和MCP均可作为辅助因子,促进I因子裂解C3b的作用;MCP和CR1还可增强膜结合C3b与H因子的亲和力。
③促进已形成的C3转化酶解离 CR1和DAF可促进Bb从已形成的旁路途径C3转化酶中解离。
20.补体系统具有哪些生物学作用?
①参与宿主早期抗感染免疫:溶解细胞、细菌和病毒;调理作用;引起炎症反应。
②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清除免疫复合物;清除凋亡细胞。
③参与获得性免疫:补体参与免疫应答的诱导、增殖分化、效应阶段;参与免疫记忆。
④补体与其他酶系统相互作用:补体系统与凝血、纤溶、激肽系统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相互影响及相互调节关系,其综合效应是介导炎症、超敏反应、休克、DIC等病理过程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21.细胞因子的分类及生物学活性有哪些?
细胞因子可被分为六类: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有:①抗细菌作用;②抗病毒作用;③调节特异性的免疫反应;④诱导凋亡;⑤刺激造血。
22.试述细胞因子是如何介导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的?
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免疫细胞的激活、生长、分化和发挥效应都受到细胞因子的精细调节。
①在免疫应答识别和激活阶段,有多种细胞因子可刺激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IL-2和IL-15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生;IL-6和IL-3刺激B淋巴细胞增生;IL-15刺激自然杀伤细胞增生;IL-5刺激嗜酸性粒细胞增生。
②在免疫应答识别和激活阶段,也有多种细胞因子刺激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化。IL-12促进未致敏的CD4+T淋巴细胞分化成Th1细胞,IL-4促进未致敏的CD4+T淋巴细胞分化成Th2细胞。B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发生的类别转换,也是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实现的,如,IL-4刺激B细胞产生IgE;TGF-β刺激B细胞产生IgA。
③在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多种细胞因子刺激免疫细胞对抗原性物质进行清除。IFN-γ激活单核巨噬细胞杀灭微生物。IFN-γ激活CTL,刺激有核细胞表达MHCI类分子,从而使感染胞内寄生物的细胞受到强力的杀伤。IL-2刺激CTL的增殖与分化并杀灭微生物,尤其是胞内寄生物。IL-5刺激嗜酸性粒细胞分化成杀伤蠕虫的效应细胞。
④有些细胞因子如TGFβ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表现免疫抑制活性。它除可抑制巨噬细胞的激活外,还可抑制CTL的成熟。IL-10是巨噬细胞的抑制因子。
23.试述趋化性细胞因子的分类,每一类各列举一例并说明其主要生物学活性。
根据半胱氨酸的位置、排列方式和数量,可将趋化性细胞因子分为4类:
① C趋化性细胞因子 近氨基端只有一个半胱氨酸。以淋巴细胞趋化蛋白为代表,对T淋巴细胞、天然杀伤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有趋化作用。
②CC趋化性细胞因子 近氨基端存在两个相邻的半胱氨酸。以MCP-1为代表,对单核细胞、天然杀伤细胞、T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有趋化作用。
③CXC趋化性细胞因子 近氨基端存在CXC(半胱氨酸-其他氨基酸-半胱氨酸)基序。以IL-8为代表,主要对中性粒细胞和未致敏的T淋巴细胞有趋化作用。
④CXXXC趋化性细胞因子 近氨基端存在CXXXC(半胱氨酸-三个其他氨基酸-半胱氨酸)基序。Fractalkine是CXXXC趋化性细胞因子,对单核细胞和T淋巴细胞有趋化作用。
24. 试列举一例已经商品化的细胞因子并说明其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机理。
重组干扰素α是第一个商品化的重组细胞因子,它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的机理是:
①IFN-α通过作用于病毒感染细胞和其邻近的未感染细胞,使其产生抗病毒蛋白酶而进入抗病毒状态。
②IFN-α刺激病毒感染的细胞表达MHC I类分子,提高其抗原提呈能力,使其更容易被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识别并杀伤。
③IFN-α激活自然杀伤细胞,使其在病毒感染早期有效地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25. 试列举六例说明细胞因子及其相关制剂的临床应用。
①重组干扰素α用于治疗尖锐湿疣,乙型肝炎等
②重组干扰素γ用于治疗慢性肉芽肿病
④重组IL-2用于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
⑤TNF嵌合体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⑥重组G-CSF用于治疗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
26. 试述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细胞因子是由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物质的统称。
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⑴天然的细胞因子是由细胞经抗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物活化后产生的。
⑵为低分子量的蛋白或糖蛋白。
⑶通常以非特异方式发挥作用,不受MHC限制。
⑷细胞因子与靶细胞上的高亲和力受体结合发挥很强的生物学效应。
⑸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是一种短时自限的过程。
⑹细胞因子可以旁分泌、自分泌或内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
⑺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多源性,作用有多效性和重叠性。
⑻一种细胞因子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多种细胞因子也可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活性。
⑼细胞因子通过相互间的拮抗效应或协同效应构成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而相互调控。
27. 简述白细胞分化抗原、CD分子和黏附分子的基本概念。
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CD分子是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称为CD。黏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总称。黏附分子与CD分子是根据不同角度来命名。黏附分子是以黏附功能来归类,其配体有膜分子,细胞外基质等。CD分子范围更广,包括T细胞、B细胞、黏附分子等13个组。
28.简述黏附分子的分类和主要功能。
黏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总称。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整和素家族、选择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黏蛋白样血管地址素、钙黏素家族等。黏附分子的主要功能:①是免疫细胞识别中的辅助受体和协同刺激信号。如CD4和CD8是T细胞活化的辅助受体;CD28和B7结合提供T细胞活化的协同刺激信号。②在炎症过程中,参与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特定的黏附分子及其相应配体的表达水平和结合的亲和力是不同类型炎症发生过程中重要的分子基础。③参与淋巴细胞归巢。黏附分子参与淋巴细胞的定向游动,包括成熟淋巴细胞向外周淋巴器官归巢,淋巴细胞再循环,以及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29.简述CD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CD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已在临床免疫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应用如下:
(1)阐明发病机制:CD4分子胞膜外区第一结构域是HIV外壳蛋白gp120识别的部位,因此人类CD4分子是HIV的主要受体。HIV感染CD4阳性细胞后,选择性使CD4细胞数量下降和功能减低。
(2)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如检测HIV患者外周血CD4/CD8比值和阳性细胞绝对数,对辅助诊断和判断病情有重要参考价值。
(3)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抗CD3、CD25等单克隆抗体作为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用于防治移植排斥反应。
30. 参与T细胞识别、粘附、活化过程的CD分子主要有CD3、CD4、CD8、CD2、CD58、CD28/CTLA-4和CD40L等。
⑴CD3:CD3分子与TCR组成TCR/CD3复合体,在TCR信号转导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⑵CD4:是TCR-CD3识别抗原的辅助受体,参与信号转导。
⑶CD8:是CD8+T细胞的TCR-CD3识别抗原的辅助受体,参与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信号转导。
⑷CD2:促进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功能。
⑸CD58:促进T细胞识别抗原的功能。
⑹CD28:作为辅助刺激分子,提供T细胞活化的辅助信号。
⑺CTLA-4:对T细胞活化有负调节作用。
⑻CD40L:结合到B细胞表面CD产生的信号,是B细胞进行的免疫应答和淋巴结发生中心形成的主要条件。
31. 参与B细胞识别、粘附、活化过程的CD分子主要有CD79-α、CD79-β、CD19、CD21、CD81、CD80、CD86和CD40。
⑴CD79-α/CD79-β:介导由BCR途径的信号转导。
⑵CD19:促进B细胞激活。
⑶CD21:增强B细胞对抗原的应答,参与免疫记忆。
⑷CD80/CD86:与CD28结合为T细胞TCR-CD3活化的途径提供重要的协同刺激信号。
⑸CD40:与CD40L结合是诱导B细胞再次应答和生发中心形成的必需条件。
32. 何谓HLA基因复合体的多基因性和多态性?
HLA的多基因性是指HLA复合体有多个位置相邻的基因座位所组成。如HLA基因复合体中,经典的Ⅰ类基因集中在远离着丝点的一端,有B、C、A三个座位;Ⅱ类基因在复合体中位于近着丝点一端,由DP、DQ和DR三个亚区组成,每个亚区又包括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功能基因座位。HLA多态性则是指一个基因座位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如至2002年7月已获正式命名的等位基因数,A座位为250个,B座位为490个,C座位为119个;经典Ⅱ类基因的DRB1座位最多,为315个,等等。但是,对某一个基因座位,一个个体最多只能有两个等位基因,分别出现在来自父母方的同源染色体上。因而,HLA基因复合体的多态性是一个群体概念,指群体中不同个体在等位基因拥有状态上存在差别。多基因性和多态性是从不同水平对HLA的多样性进行描述,多基因性着重于同一个个体中MHC基因座位的变化;而多态性指群体中各座位等位基因的变化。
33.HLAⅠ类和Ⅱ类分子在结构、组织分布和与抗原肽作用等方面有何特点?
试列表如下:
Ⅰ类分子 | Ⅱ类分子 | |
分子结构 | 异二聚体,重链(α链,45kD)β2m(12kD) | 异二聚体,α链,35kDβ链,28kD |
胞外段结构域 | α1-α2-α3 β2m | α1-α2 β1-β2 |
表达特点 | 共显性 | 共显性 |
组织分布 | 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 APC、活化的T细胞、胸腺上皮细胞等 |
肽结合槽 | ||
构成 | α1α2 | α1β1 |
特点 | 凹槽两端封闭 | 凹槽两端开放 |
接纳肽长度 | 长度有限,为8~10个氨基酸残基 | 长度变化较大,为13~17个氨基酸残基或更多 |
结合肽 | ||
结合特点 | Ag肽以其锚定残基与凹槽结合,锚定位数量较少,锚定残基氨基酸类别相对变化小 | Ag肽虽长,但中段仍有对应于Ⅰ类分子的9肽结构参与构成锚定残基并以之与凹槽结合。Ⅱ类分子锚定位相对较多,锚定残基的氨基酸种类相对变化较大 |
识别特点 | 借识别所需共同基序选择性地结合Ag肽,有一定包容性 | 借识别具有相同或相似共同基序选择性地结合Ag肽,但包容性更大 |
34.为什么MHC的主要生物学功能体现在结合与提呈抗原肽?
自然界中的抗原大多数是TD-Ag,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Ag必须是TD-Ag,TD-Ag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诱生抗体时,必须有已被抗原激活的T细胞辅助。但是T细胞不识别完整和游离的抗原分子,T细胞识别的是由MHC分子结合提呈的抗原肽。因此,MHC的主要功能体现在结合与提呈抗原肽。
35. HLA与临床医学有什么关系?
①与器官移植的关系:业已证明,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受者间的组织相容性。其中,HLA等位基因的匹配程度起关键作用。匹配程度越高,移植器官越易成活,存活时间越长。另外,测定血清中的可溶性HLA分子的含量,有助于监测移植物的排斥危象。
②HLA分子异常表达和临床疾病的关系:体内所有有核细胞表面均表达HLAⅠ类分子,但恶变细胞Ⅰ类分子表达往往减弱甚至缺如,以致不能有效激活特异性CD8+CTL,使肿瘤逃脱免疫监视。某些自身免疫病中,原不表达HLAⅡ类分子的上皮细胞可表达Ⅱ类分子,如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中的胰岛β细胞、乳糜泻中的肠道细胞、萎缩性胃炎中的胃壁细胞。这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可能与这些异常表达的Ⅱ类分子能提呈自身抗原激活自身反应性免疫细胞或促进免疫细胞过度活化有关。
③HLA和疾病关联:带有某些特定HLA型别的个体易患某一疾病(阳性关联)或对某一疾病有较强抵抗力(阴性关联)。如已确定HLA-B27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原发关联成分。研究HLA和疾病关联,显然十分有益于对这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④与亲子鉴定及法医学的关系:HLA系统的多基因性和多态性几乎使任何两个无亲缘关系个体的HLA完全相同的机会等于零。且每个人的HLA等位基因型别一般又终生不变,且是分别获自父母各一单倍型的共显性表达。据此,可用HLA基因分型进行亲子鉴定、个体认定及其它法医学鉴定。
36. 举例说明HLA基因命名方式是什么?
HLA基因命名的方式是,星号(*)前为基因座位,星号后为等位基因。例如,HLA-A*0103代表HLAⅠ类基因A座位的第103号等位基因;HLA-DRB1*1102代表Ⅱ类基因DRB1座位第1102号等位基因。1102并不表明DRB1座位已发现一千一百多个等位基因,而是根据等位基因的结构,通常再分成若干主型(generictype),1102是DRB1座位第11主型第2号等位基因。同理,HLA-A*0103是A座位第1主型第3号等位基因。这一命名系统为有待发现的基因座位和等位基因空出了位置。
37. 简述免疫功能相关基因的组成。
免疫功能相关基因包括:
⑴血清补体成分编码基因;
⑵抗原加工提呈相关基因:a.低分子量多肽基因,b.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基因,c,HLA-DM基因,d.HLA-DO基因,e.TAP相关蛋白基因
⑶非经典I类基因:a.HLA-E b..HLA-G
⑷炎症相关基因:a.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家族,b.转录调节基因或类转录因子基因家族,c.MHCI类相关基因家族,d.热休克蛋白基因家族
38. MHC分子的功能有:
⑴参与对抗原的处理与呈递。
⑵约束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如巨噬细胞与Th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受MHC-Ⅱ类抗原的约束,Tc与病毒感染的靶细胞间相互作用受MHC-I类抗原的约束。
⑶参与对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具有不同MHC-Ⅱ类抗原等位基因的个体,其对特定来源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各异。
⑷诱导自身或同种淋巴细胞反应,可参与免疫调节,诱导免疫反应。
⑸参与T细胞分化过程:如T细胞的阴、阳性选择。
⑹在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39. 何为MHC限制性?试举例说明。
MHC限制性即具有同一MHC表型的免疫细胞才能有效的相互作用。
例如:无论是Tc还是Th只识别自身MHC分子与外来抗原的复合物时,才能被活化,Th与APC,Tc与靶细胞间相互作用时必须具有相同的MHC表型。
40.试述吞噬细胞内氧依赖性杀菌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作用。
吞噬细胞内氧依赖性杀菌系统,包括反应性氧中间物系统(ROIs)和反应性氮中间物系统(RNIs)。
ROIs系统是指在吞噬作用激活下,通过呼吸爆发,激活细胞膜上的还原型辅酶I和还原型辅酶Ⅱ,使分子氧活化生成超氧阴离子(O2-)、游离羟基(OH-)、过氧化氢(H2O2)和单态氧(1O2)产生杀菌作用的系统。上述分子氧活化生成的产物具有很强的氧化和细胞毒作用,可有效杀伤病原微生物。在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中,过氧化氢可与氯化物、髓过氧化物酶(MPO)组成MPO杀菌系统,其杀菌机制可能与活性氯化物生成有关。巨噬细胞不具备MPO系统。
RNIs系统是指巨噬细胞活化后产生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还原型辅酶Ⅱ(NADPH)或四氢生物蝶呤存在条件下,催化L-精氨酸与氧分子反应,生成胍氨酸和一氧化氮(NO)产生杀菌作用的系统。NO对细菌和肿瘤细胞具有毒性作用。
41.说出巨噬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的名称及其识别的主要配体。
巨噬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主要包括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和Toll样受体2、4(TLR2、TLR4)。
甘露糖受体识别的配体是广泛表达于病原体细胞壁糖蛋白或糖脂分子末端的甘露糖和岩藻糖残基;清道夫受体识别的配体主要是G-菌脂多糖和G+菌磷壁酸等阴离子聚合体、凋亡细胞表面的磷脂酰丝氨酸;TLR2识别的配体包括G+菌的肽聚糖和磷壁酸,某些细菌和支原体的脂蛋白和脂肽,分支菌属的阿拉伯甘露糖脂和酵母菌的酵母多糖;TLR4识别配体是G+菌磷壁酸和热休克蛋白。
42.简述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中的主要作用。
在感染部位组织细胞产生的MCP-1、GM-CSF、IFN-等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巨噬细胞被募集活化,进而通过以下作用方式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1)分泌MIP-1、GM-CSF和IL-8等趋化性细胞因子,募集活化更多的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参与固有免疫应答,发挥抗感染免疫作用;(2)分泌促炎细胞因子(如IL-1β、TNF-、IL-6)、小分子炎性介质(如白三烯、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和一系列胞外酶(如溶菌酶,胶原酶和弹性蛋白酶等)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增强机体抗感染免疫作用或使机体组织发生损伤、产生有害的病理变化。
43.简述巨噬细胞对肿瘤和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
巨噬细胞被细菌脂多糖或IFN-γ和GM-CSF等细胞因子激活后,可通过以下作用方式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1)活化巨噬细胞可将胞内活性氧、活性氮、酶类物质等细胞毒性分子释放到胞外,作用于肿瘤或病毒感染的靶细胞使之损伤破坏;(2)活化巨噬细胞分泌大量TNF-,诱导肿瘤或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发生凋亡;(3)在肿瘤和病毒特异性抗体参与下,通过ADCC效应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44.试述巨噬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调节作用。
活化巨噬细胞可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发挥如下免疫调节作用:①IL-1β促进T、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②TNF-:提高CTL表面MHC-I类分子、IL-2R和IFN-R表达水平,促进CTL活化、增殖和分化;诱导肿瘤等靶细胞凋亡。③IL-6: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诱导成熟B细胞分泌抗体;促进T细胞分化;协同其他细胞因子,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诱导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成熟。④IL-12和IL-18:促进T细胞、NK细胞增殖分化,增强其杀伤活性;刺激T细胞、NK细胞产生IFN-,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⑤IL-10:抑制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活化;抑制巨噬细胞表达MHCⅡ类分子和B7等共刺激分子,降低抗原提呈作用,下调免疫应答。
45.简述未成熟DC与成熟DC的表面标志及其摄取、加工处理和提呈抗原的特点。
未成熟DC(朗格汉斯细胞和间质DC)高表达IgGFc受体(FcR)、C3b受体(C3bR)和某些Toll样受体如TLR2、TLR4和TLR9,低表达MHCⅡ/I类分子;其摄取、加工处理抗原能力强,而提呈抗原、激发免疫应答能力弱。
成熟DC(并指DC和滤泡DC)高表达MHCⅡ/I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如B7和ICAM),其特征性标志为CD1a、CD11c和CD83。成熟DC摄取、加工处理抗原能力弱,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能力强。DC能诱导初始T细胞活化,是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
46.简述KIR和KLR的分布、作用和生理学意义。
活化性KIR/KLR和抑制性KIR/KLR通常共表达于NK细胞表面,二者均可识别结合正常表达于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HLA-I类分子。在生理条件下,即自身组织细胞表面HLA-I类分子正常表达情况下,NK细胞表面杀伤抑制性受体,即KIR2DL/3DL和CD94/NKG2A异二聚体的作用占主导地位,表现为NK细胞对自身正常组织细胞不能产生杀伤作用。上述NK细胞表面杀伤和抑制性受体作用的结果,可保证NK细胞对自身正常组织细胞不产生杀伤作用。当靶细胞表面HLA-I类分子表达异常,如某些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表面HLA-I类分子表达下降或缺失时,NK细胞表面KIR和KLR丧失识别“自我”的能力。此时,组成性表达于NK细胞表面的另一类杀伤活化受体,如自然细胞毒性受体(NCR)和NKG2D等,可通过对病毒感染和肿瘤等靶细胞表面相应配体(非HLA-I类分子)的结合,诱导NK细胞产生杀伤作用。
47.简述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机制。
NK细胞与病毒感染和肿瘤靶细胞密切接触后,可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表达FasL和分泌TNF-α产生细胞杀伤作用。
(1)穿孔素/颗粒酶作用途径:穿孔素是储存于胞浆颗粒内的细胞毒性物质,其生物学效应与补体膜攻击复合物类似。在钙离子存在条件下,可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孔道”,使水电解质迅速进入胞内,导致靶细胞崩解破坏。颗粒酶即丝氨酸蛋白酶,可循穿孔素在靶细胞膜上形成的“孔道”进入胞内,通过激活凋亡相关的酶系统导致靶细胞凋亡。
(2)Fas与FasL作用途径:活化NK细胞可表达FasL,当NK细胞表达的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即Fas(CD95)结合后,可在靶细胞表面形成Fas三聚体,从而使其胞浆内的死亡结构域(Deathdomain,DD)相聚成簇,后者(DD)与连接蛋白(FADD)结合,进而通过募集并激活Caspase8,再经Caspase级联反应,最终导致使靶细胞发生凋亡。
(3)TNF-α与TNFR-I作用途径:TNF-α与FasL的作用相似,它们与靶细胞表面相应受体,即I型TNF受体(TNFR-I)结合后,可使之形成TNF-R三聚体,从而导致胞浆内的死亡结构域(DD)相聚成簇,后者(DD)与连接蛋白(FADD)结合,进而通过募集并激活Caspase8,最终使靶细胞发生凋亡。
48.简述NKT细胞表面标志、分布和主要生物学作用。
NKT细胞组成性表达NK1.1分子和低密度TCR-CD3复合受体分子,其中绝大多数为CD4-、CD8-双阴性T细胞,少数为CD4+单阳性T细胞。NKT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脾脏和胸腺,在脾脏、淋巴结和外周血也有少量存在。NK T细胞表面TCR缺乏多样性,可直接识别不同靶细胞表面CD1分子提呈的共有脂类和糖脂类抗原,其主要功能是非特异杀伤某些肿瘤、病毒感染或胞内寄生虫感染的靶细胞;也可通过分泌IL-4、IFN-、IL-12、MCP-1、MIP-1等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和参与炎症反应。
49.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主要特点?
答:
非特异性免疫 | 特异性免疫 | |
建立方式 | 天生存在 | 抗原异物刺激后 |
细胞组成 | 粘膜和上皮细胞、吞噬细胞、NK细胞、NK1.1+T细胞、γδT细胞和B-1B细胞 | T细胞、B细胞、抗原提呈细胞 |
作用时相 | 即刻~96小时内 | 96小时后 |
作用特点 | 非特异性作用,无免疫记忆性;不经克隆扩增和分化,即可发挥免疫效应 | 特异性作用,有免疫记忆;经克隆扩增和分化成为效应细胞,发挥免疫效应 |
50.简述T细胞辅助受体及其主要功能。
T细胞表面CD4分子和CD8分子既是T细胞重要标志,也是T细胞的辅助受体。CD4分子和CD8分子分别通过与MHC-II类分子的β2功能区和MHC-I类分子的α3区结合,可增强T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或靶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辅助TCR识别抗原。CD4分子和CD8分子的主要功能是辅助TCR识别抗原,参与T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
51.T细胞可分为哪些亚群?
T细胞的亚群分类有多种方法。根据所处的活化阶段,T细胞可分为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根据表达TCR的类型,T细胞可分为TCRαβT细胞和TCRγδT细胞。根据其免疫效应功能,T细胞可分为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毒性T细胞(Tc或CTL)、调节性T细胞(Tr)。
52. 试述Th1和Th2细胞的效应功能。
Th1细胞的主要效应功能是增强吞噬细胞介导的抗感染机制,特别是抗细胞内寄生菌感染。这些免疫功能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关。如,IFN-γ活化巨噬细胞,增强其杀伤已被吞噬的病原体的能力。IL-2、IFN-γ和IL-12可增强NK细胞的杀伤能力。IL-2和IFN-γ共同刺激CTL的增生和分化。Th1细胞分泌的TNF既可诱导靶细胞凋亡,也可促进炎症反应。另外Th1细胞还参与迟发型超敏反应和某些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
Th2细胞即通常所说的Th细胞。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4、IL-5、IL-6、IL-9、IL-10及IL-13)可促进B细胞的增生、分化和抗体的生成,故Th2细胞的主要作用是增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Th2细胞在变态反应及抗寄生虫感染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Th1细胞和Th2细胞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许多疾病的发生和结局与Th1细胞/IL-2细胞失衡有直接关系。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与Th1细胞因子分泌过多有关。而支气管哮喘与Th2细胞因子分泌过大多有关。
53.简述CD8+CTL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
CD8+CTL细胞的主要功能是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发挥细胞毒作用:一是分泌穿孔素、颗粒酶、颗粒溶解素及淋巴毒素等物质直接杀伤靶细胞。二是诱导靶细胞凋亡。穿孔素在靶细胞膜聚合,形成跨膜通道,使靶细胞膜出现大量的小孔,水分子进入靶细胞内,导致渗透压改变细胞溶解死亡。颗粒酶经穿孔素形成跨膜通道进入细胞内激活半胱天冬蛋白酶-10,诱导靶细胞凋亡。颗粒溶解素进入靶细胞,可直接溶解瘤细胞或杀灭靶细胞内的病原体。CTL可通过高表达的FasL和靶细胞表面Fas结合,激活半胱天冬蛋白酶-8,导致细胞凋亡。CTL在杀伤靶细胞的过程中自身不受伤害,可连续杀伤多个靶细胞。
54.简述T细胞活化所需要的两个信号的产生和作用。
初始T细胞的完全活化需要二种活化信号的协同作用。第一信号有TCR识别抗原产生,经CD3、CD4或CD8分子传导细胞内。由于接受抗原刺激的是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第一信号的基本作用是诱导适应性免疫应答具有严格的特异性。第二信号(又称协同刺激信号)则由APC或靶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和T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相互作用而产生。在协同刺激信号的作用下,已活化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生并分化为效应T细胞。协同刺激信号的基本作用是扩大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免疫效应。如CD28和B7分子结合产生协同刺激信号,促进T细胞活化。
55. T淋巴细胞表面重要标志及其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各是什么?
(1)TCR/CD3复合物:TCR与APC上的MHC提呈的抗原肽结合,而CD3传导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2)CD4/CD8:与APC上的MHC的非多态区结合,加强T与APC或靶细胞的相互作用。
(3)CD28:与B7结合提供T细胞活化的重要协同刺激信号(即第二信号)。
(4)CD152:活化的T细胞,表达与CD28有同源性,可与B7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
(5)CD2:与CD58结合,既能介导T细胞旁路激活途径,又能介导效应阶段的激活途径。
(6)CD154:即CD40L,活化的T细胞表达,可与B细胞膜上的CD40结合,促进B细胞活化。
(7)丝裂原受体,与相应丝裂原上多价糖基结合而被交联后,可直接使静止状态T细胞活化、增殖、转化为淋巴细胞,广泛参与免疫反应。
56. 简述B细胞的亚群。
周围淋巴器官中的B细胞具有异质性。依照CD5的表达与否,可把B细胞分成B-1细胞和B-2细胞两个亚群。B-1细胞表达CD5,由于发育在先,故称B-1细胞。它主要存在于腹膜腔,胸膜腔和肠腔固有层。B-2细胞即为通常所指的B细胞。脾脏中的B细胞(B-2细胞)又能分成MZ(边缘区)和FO(滤泡)两个亚群。MZB细胞与边缘窦相关的巨噬细胞并存,为抗血源性颗粒抗原的第一道防线,对其快速应答。FO B细胞参与较晚的依赖T细胞的抗体应答。
57.简述B细胞的来源和分布。
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是免疫系统中抗体产生的细胞。是在人和哺乳动物骨髓或禽类法氏囊中发育成熟的淋巴细胞。B细胞存在于血液、淋巴结、脾、扁桃体及其他淋巴组织。人血液中B细胞占5%~25%;骨髓中淋巴细胞主要为B细胞;B细胞分别占淋巴结与脾中淋巴细胞的1/4和1/2;胸腺中B细胞的数量占不到总淋巴细胞的1%。静息B细胞藉血循环进入淋巴结和脾,在这些周围免疫器官中聚集于淋巴滤泡的冠状带。活化的B细胞进入滤泡,在该处增殖,取代静息B细胞而形成生发中心,在抗原刺激和Th细胞辅助下,进一步分化为分泌抗体的浆细胞或长寿记忆B细胞,B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58.试述B淋巴细胞的功能。
B细胞有三个主要的功能:产生抗体、提呈抗原及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抗体以三种主要方式参与免疫应答。①抗体的中和作用: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可防止病原体与靶细胞结合。这种方式针对病毒和胞内细菌的感染。②抗体的调理作用:抗体与病原体表面结合后,抗体的Fc段又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有利于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③激活补体:抗体与病原体表面结合后,激活补体,发挥补体的溶菌作用。
B细胞是一类专职抗原提呈细胞。B细胞藉其表面的BCR结合可溶性抗原,通过内化和加工后,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形式提呈给T细胞。
激活的B细胞能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炎症反应及造血过程。如:IL-4、IL-10可刺激成熟B细胞增殖和(或)分化;IL-8、IL-14可抑制成熟B细胞增殖和(或)分化;IL-1α、IL-1β、TNF可协同刺激T细胞增殖。
59.试述B细胞表面的重要分子及其作用。
B细胞表面有众多的膜分子。他们在B细胞识别抗原与随后的激活、增殖、产生抗体及加工提呈抗原给T细胞中发挥作用。
BCR复合物的组成成分:
BCR复合物,是B细胞表面最主要的分子。BCR复合物由识别和结合抗原的胞膜免疫球蛋白(mIg)和传递抗原刺激信号的Igα(CD79a)和Igβ(CD79b)异源二聚体组成。mIg主要功能结合特异性抗原。Igα和Igβ主要功能是作为信号传导分子传导抗原与BCR结合产生的信号,参与Ig从胞内向胞膜的转运。在pre-B细胞阶段,μ链、假轻链与Igα/Igβ一起组成替代性BCR复合物,表达于pre-B细胞表面。主要作用:对B细胞在骨髓中的发育至关重要;可产生pre-B细胞进一步分化不可少的信号。
其他重要的分子
CD19:B细胞表面的CD19与CD21分子以非共价键结合,并与其他两种非B细胞特有分子CD81和CD225(Leu-13)相联,形成一个B细胞特有的多分子活化辅助受体。
CD40:CD40恒定地表达于成熟B细胞, CD40的配体(CD40L)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CD40和CD40L结合在B细胞分化成熟和功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CD80和CD86: 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取决于APC能否向T细胞提供协同刺激信号。这种协同刺激信号是由APC表面的CD80(B7.1)或CD86(B7.2)分子与T细胞表面相应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介导的。
60.列表比较B-1细胞和B-2细胞的异同。
依照CD5的表达与否,可把B细胞分成B-1细胞和B-2细胞两个亚群。B-1细胞表达CD5,由于发育在先,故称B-1细胞。B-2细胞即为通常所指的B细胞。
B-1细胞和B-2细胞的异同
性质 | B-1细胞 | B-2细胞 |
初次产生的时间 | 胎儿期 | 出生后 |
更新的方式 | 自我更新 | 由骨髓产生 |
自发性Ig的产生 | 高 | 低 |
特异性 | 多反应性 | 单特异性,尤在免疫后 |
分泌Ig的同种型 | IgM>IgG | IgG>IgM |
体细胞高频突变 | 低/无 | 高 |
对碳水化合物抗原的应答 | 是 | 可能 |
对蛋白质抗原的应答 | 可能 | 是 |
61.简述多能造血干细胞和定向干细胞的分化。
多能造血干细胞最初分化为定向干细胞,包括淋巴样干细胞(淋巴样祖细胞)和髓样干细胞(髓样祖细胞)。淋巴样干细胞继续分化为B细胞、T细胞和NK细胞,髓样干细胞继续分化具有产生红系、粒细胞系、巨核系和单核/巨噬细胞系潜能的集落形成单位CFU-GEMM,CFU-GEMM可分别分化为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以及红细胞与巨核细胞/血小板。
62.简述T细胞库和B细胞库的形成。
在免疫系统中,每个T细胞和B细胞克隆通过其抗原受体TCR和BCR特异识别抗原,所有T细胞克隆和B细胞克隆的总和分别组成了T细胞库和B细胞库,赋予了免疫系统可识别周围环境中几乎所有抗原的潜能。因此,T细胞和B细胞的发育分化过程也是功能性TCR和BCR形成的过程。
63.简述淋巴细胞的克隆选择。
淋巴细胞的克隆选择是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免疫识别阶段中的核心问题。淋巴细胞在成熟过程中,通过BCR和TCR基因的重排,获得了具有识别特异性抗原功能的BCR和TCR。由于多样性的产生,赋予了免疫系统中B细胞库和T细胞库能识别周围环境中几乎所有的抗原的能力。T细胞克隆和B细胞克隆识别抗原的能力是在机体免疫系统未遭遇抗原前预先形成的。当某一特定抗原进入机体只是选择出相应的淋巴细胞克隆,使之活化、增殖,并分化为效应的淋巴细胞,从而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
64.简述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BCR和TCR基因重排。
BCR和TCR胚系基因中,V、(D)、J基因片段之间由内含子隔开,在淋巴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通过基因片段的重排,形成V(D)J连接重排后的DNA,转录为初级RNA转录本,通过剪接形成的mRNA,翻译为带有前导序列的新生多肽,再经过多肽的加工、糖基化、切除前导序列,产生BCR(或Ig)的重链或轻链。
65. 简述多能造血干细胞的主要特征及其表面标志。
多能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两种潜能,赋予机体在整个生命过程始终保持造血能力。造血干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如下:
(1)CD34:CD34是一种高度糖基化跨膜蛋白,是造血干细胞的一种重要
标志。随着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成熟,CD34表达水平逐渐下降,成熟血细胞不表达CD34。
(2)CD117:是干细胞因子的受体,是原癌基因c-kit的编码产物Kit,其胞膜外区结构属IgSF。CD117也是多能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标记。
(3)Lin-细胞:应用针对T细胞、B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谱系相应单克隆抗体的混合抗体结合免疫磁珠分离的方法,除去骨髓、胎肝单个核细胞中上述各个谱系发育不同阶段的细胞,所留下的细胞称为谱系阴性Lin-细胞,主要为早期造血干细胞。
66.试述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自身耐受形成的主要机制。
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获得自身耐受。T细胞在胸腺皮质经阳性选择,DP细胞分化为SP细胞,使T细胞获得了在识别抗原过程中自身MHC限制能力。SP细胞在皮髓质交界处及髓质区,与胸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表面MHCI类或II类分子/自身肽发生高亲和力结合的被删除,以保证进入外周淋巴器官的T细胞库中不含有针对自身成分的T细胞,此过程是T细胞获得中枢免疫耐受的主要机制。
B细胞在祖B细胞重链可变区基因先后发生D-J和V-DJ重排;到大前B细胞阶段由于VDJ重排的完成,可表达完整的μ链;分化到小前B细胞阶段,轻链的V-J发生重排;未成熟B细胞可表达完整的mIgM,只表达mIgM的未成熟B细胞如受到抗原刺激,则发生免疫耐受,这是B细胞中枢耐受的主要机制。
NK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还表达KIR家族和CD94/NKG2家族中某些成员,由于KIR家族和CD94/NKG2家族是以抑制性受体功能为主,可通过识别作为配体的自身HLA-I类分子,而使NK细胞处于受抑制状态,这是NK细胞耐受的主要机制。
67.试述抗原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免疫系统中T细胞库和B细胞库分别包容了所有特异性不同的T细胞克隆和B细胞克隆,在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抗原受体(BCR为例)的多样性产生机制如下:
(1)组合造成的多样性:包括众多V区基因片段的组合和轻重链的组合。在V、(D)、J基因片段重排时,只能分别取用众多V、(D)、J基因片段的一个,因而可产生众多V区基因片段组合。
(2)连接造成的多样性:在重排过程中,V、(D)、J基因片段的连接处可以丢失或加入数个核苷酸,从而增加了BCR和TCR的多样性。
(3)体细胞高频突变造成的多样性:同组合和连接造成的多样性不同,体细胞高频突变造成的多样性是在已成熟B细胞即已完成V基因重排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只发生在抗原刺激后外周淋巴器官生发中心的B细胞。体细胞高频突变是一种点突变。
TCR多样性机制与BCR基本类似,它们也具有组合造成的多样性,连接造成的多样性,不同的是:①TCR没有体细胞高频突变;②N-核苷酸的插入多于BCR。
68.简述造血微环境促进造血干细胞更新和分化的机制。
骨髓、胸腺造血微环境主要通过以下机制维持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
(1)分泌激素、细胞因子或其它介质。胸腺基质细胞分泌的胸腺激素和细胞
因子,如IL-7是胸腺中T细胞成熟的重要条件;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IL-7是诱导祖B细胞向前B细胞分化的关键细胞因子。
(2)造血微环境基质细胞与干细胞及其分化的血细胞通过粘附分子以及分泌的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提供必要的刺激信号。
69.简述巨噬细胞在固有免疫应答各阶段中的主要作用。
(1)瞬时固有免疫应答阶段(感染0~4小时),突破屏障结构进入体内的病原体,可被局部存在的巨噬细胞迅速吞噬清除。(2)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感染后4-96小时),在感染部位病原体及其产物或组织细胞产生的MIP-1α、GM-CSF、IFN-γ等细胞因子作用下,感染周围组织中的巨噬细胞被募集到炎症反应部位,并被活化使其吞噬杀菌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合成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扩大炎症反应和产生免疫调节作用,增强机体非特异抗感染免疫作用。(3)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感染后96小时),活化巨噬细胞作为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可将摄入的病原体等外源性抗原或内源性抗原加工处理为具有免疫原性的小分子多肽,并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细胞表面,供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并在适应性免疫应答各阶段发挥重要免疫效应。
70.试述巨噬细胞在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在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募集到感染部位的巨噬细胞活化后,可通过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和其它低分子量炎性介质如白三烯、前列腺素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产生如下主要生物学效应:(1)在低分子量炎性介质作用下,使局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有助于血管内补体、抗体等免疫效应分子和吞噬细胞进入感染部位发挥抗感染免疫作用;(2)在MIP-1α/β和MCP-1等趋化性细胞因子作用下,使血管内单核细胞和周围组织中的巨噬细胞聚集在感染部位,使局部抗感染免疫作用显著增强;(3)TNF和血小板活化因子可使局部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活化,引起血凝、形成血栓封闭血管,从而有效阻止局部病原体进入血流向全身扩散;(4)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和IL-6作为内热源,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对体内病原体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5)促炎细胞因子也是引发急性期反应的主要物质,可促进骨髓细胞生成并释放大量中性粒细胞入血,以提高机体抗感染免疫应答能力;还可刺激肝细胞合成分泌一系列急性期蛋白,如C-反应蛋白(CPR)、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和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等。其中CPR和MBL可激活补体,进一步增强调理作用和产生溶菌效应。
71.何为模式识别受体,简述其特征和识别的配体分子。
模式识别受体(PRR)主要是指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结合病原微生物或宿主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也包括少数分泌型PRR,如C反应蛋白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表达于固有免疫细胞膜表面的PRR称为膜型PRR,此类受体为非克隆化表达,即来自不同组织部位的同一类型固有免疫细胞均表达相同的PRR,具有相同的识别特性。这与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一个克隆表达一种受体、即受体克隆化表达的情况不同。固有免疫细胞表面PRR是胚系基因直接编码(未经重排)的产物,较少多样性,主要包括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和Toll样受体。
72.如何判断树突状细胞?
具有典型树突状形态、膜表面高表达MHCⅡ分子,能移行至淋巴器官和刺激初始型T细胞活化增殖,并具有一些相对特异性表面标志的一类细胞,方能称之为树突状细胞(DC)。由于还没有鉴定DC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目前只能通过形态学、组合性细胞表面标志、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中能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三方面加以综合判断。
73.DC、M及B细胞摄取抗原过程的主要异同点是什么?
APC有三条途径摄取Ag,DC、M及B细胞在这三条途径摄取Ag过程中的主要异同点如下:
(1)胞饮(pinocytosis)。是指细胞吞入液态物质或极微小颗粒的过程。三种细胞都有胞饮摄入Ag的作用,但以未成熟DC最强,称巨吞饮作用,即可吞入非常大量的液体,每小时可达其细胞体积的一半。
(2)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DC和M都不表达抗原特异性受体,但都有FcR和C3R,可有效捕捉Ag-Ab或Ag-Ab-C复合物。DC还表达甘露糖受体,可摄入甘露糖化及岩藻糖化Ag。B细胞更有特异性mIg,可使Ag浓集于其表面后摄入胞内,可在Ag浓度非常低的情况下也能有效摄取Ag。
(3)吞噬作用(phagocytosis)。是细胞吞入较大的固体或分子复合物,如细菌、细胞碎片等物质的过程。M具有很强的吞噬能力;DC仅在发育的某些特定阶段具有一定的吞噬能力;而B细胞则无吞噬能力。
74.抗原是如何通过MHCⅠ类途径被加工处理和提呈的?
内源性Ag主要通过MHCⅠ类途径被加工处理和提呈。由于所有有核细胞(也包括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均表达MHCⅠ类分子,因此,所有有核细胞均具有通过MHCⅠ类途径加工处理和提呈Ag能力。细胞内合成的抗原称为内源性抗原,如被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和肿瘤细胞合成的蛋白等。由于T细胞通常不能识别可溶性Ag,而只能识别细胞表面与MHC分子结合的肽,因此,完整的内源性Ag必须首先在胞浆中降解成多肽。细胞内蛋白酶体(proteasome)在内源性抗原的降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源性Ag在胞浆经蛋白酶体降解形成多肽后,经TAP介导转移至内质网(ER)腔内与新组装的MHCⅠ类分子结合,再经高尔基体转运到细胞膜上,以MHCⅠ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形式提呈给CD8+T细胞识别和结合。CD8+ T细胞,以其TCR识别结合靶细胞表面MHC I类分子结合的抗原肽,以其共受体分子CD8 与靶细胞表面提呈抗原肽的MHCI类分子结合,形成TCR-抗原肽-MHC三元体,产生第一活化信号;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及其配体介导细胞间接触提供第二活化信号。在双信号作用下,最终使CD8+T细胞活化,完成抗原经MHCI类途径被加工处理和提呈。
75.抗原是如何通过MHCⅡ类途径被加工处理和提呈的?
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称为外源性Ag,进入体内后首先被APC捕获内吞,然后被运送至内体(endosome),在酸性环境中,被附着在内体膜上的蛋白水解酶水解为多肽片段,并随内体转运至溶酶体。溶酶体及内体是APC加工处理外源性Ag的主要场所。蛋白质抗原经加工处理降解为多肽,多数为含10-30个氨基酸的短肽,其中仅有一小部分与MHCⅡ类分子结合的多肽具有免疫原性。多糖和脂类因不能被哺乳动物细胞加工处理成能与MHC分子结合的分子,因而它们不能被MHC限制的T淋巴细胞识别,且不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在内质网中新合成的MHCⅡ类分子与Ii链结合,由内质网转移到内质体腔,形成富含MHCⅡ类分子的MⅡC,在腔内Ii被降解但在MHCⅡ类分子的抗原肽结合槽内留有一小片段即Ⅱ类分子相关的恒定链多肽(CLIP),再由HLA-DM分子辅助使CLIP与抗原肽结合沟槽解离,MHCⅡ类分子才能与抗原多肽结合形成稳定的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然后转移至细胞膜。部分外源性抗原也可不经Ii依赖性途径,而直接与细胞膜表面的空载MHCⅡ类分子结合被内化进入胞内,在内体中Ag被降解成多肽,然后再与循环至胞内的空载的成熟的MHCⅡ类分子结合,形成稳定的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转运至细胞膜。APC以其膜表面的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提呈给CD4+Th细胞识别和结合。CD4+T细胞,以其TCR特异识别结合抗原肽-MHCII分子复合物中的抗原肽,以其共受体分子CD4与提呈抗原肽的MHCⅡ类分子结合,形成TCR-抗原肽-MHC三元体,产生第一活化信号;以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及其配体介导细胞间接触提供第二活化信号。在双信号的作用下,最终使CD4+T细胞活化,完成抗原经MHCⅡ类途径被加工处理和提呈。
76.简述抗原诱导初始CD8+CTL细胞激活的两种主要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Th细胞依赖性的。这是由于CD8+CTL其所作用的相应靶细胞一般低表达或不表达协同刺激分子,不能有效激活初始CD8+CTL细胞,而需要APC和CD4+Th细胞辅助。在这种方式中,靶细胞表达的抗原,例如病毒抗原、肿瘤抗原、同种异体MHC抗原,或者是从细胞表面脱落,以可溶性抗原形式被APC摄取,或者是经靶细胞凋亡后被APC吞噬,在APC内被加工处理成抗原肽,分别与MHCⅠ类分子或Ⅱ类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表达在APC表面。其中,抗原肽-MHCⅡ类分子结合TCR后,活化Th细胞;抗原肽-MHCⅠ分子结合TCR后,活化CTL前体细胞。活化的Th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作用于CTL前体细胞,在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发出的特异性活化信号作用下,增殖为CD8+CTL效应细胞。
第二种方式是Th细胞非依赖性的。这主要是指高表达协同刺激分子的病毒感染DC,可无需Th细胞辅助而直接刺激CD8+T细胞合成IL-2,促使CD8+T细胞自身增殖分化为CD8+CTL效应细胞。
77. 简述抗原诱导CD4+T细胞增殖分化的基本过程和机制。
抗原特异性初始CD4+T细胞,以其TCR与APC表面提呈的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结合,获得细胞活化第一信号;以其表面表达的协同刺激分子(如CD28),与APC表面的相应配体(如B7)结合,获得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在双信号的作用下,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活化、增殖,并在微环境中所存在的不同种类细胞因子的调控下分化。IL-12等细胞因子,可促进Th0细胞向Th1极化;IL-4等细胞因子,可促进Th0细胞向Th2极化。Th0细胞的极化方向决定机体免疫应答类型。Th1细胞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应答;Th2细胞主要介导体液免疫应答。此外,CD4+T细胞还包括调节性T细胞,其表型为CD4+CD25+foxp3+。同时,部分活化的T细胞可分化为长寿命的记忆性T细胞,在再次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78. 简述TCR活化信号胞内转导的PLC-活化途径。
TCR活化信号传向胞内时,首先使CD3胞浆区的ITAM磷酸化,胞内带SH2结构域的PTK ZAP-70结合到CD3分子ζ链上已磷酸化的ITAM上,CD4携带的P56lck再促使ZAP-70磷酸化而活化。活化的ZAP-70使接头蛋白(LAT,SLP-76)磷酸化,它们与带SH2功能区的PLC-结合,使之活化。活化的PLC-裂解细胞膜上的PIP2,产生两个重要信息分子(IP3和DAG),开通两个信号转导通路。IP3开放胞膜离子通道,使Ca2+流入胞内,开放胞内钙储备,释放Ca2+。胞浆Ca2+浓度的升高,使胞浆内钙调磷酸酶活化,致转录因子NFAT去磷酸根,而由胞浆转位核内。DAG在胞膜内面结合并活化PKC,由PKC活化使IB与NF-B解离,NF-B转位至核内。通过这两个信号转导通路,最终将活化信号传至细胞核。
79. 简述TCR活化信号胞内转导的MAP激酶活化途径。
ZAP-70活化后,可经Ras活化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激酶)级联反应。激活的ZAP-70使接头蛋白LAT和SLP-76发生磷酸化,再激活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Grb-2)和鸟苷酸置换因子(Sos),在Sos的作用下,无活性的Ras蛋白-二磷酸鸟苷结合物(Ras-GDP)转变为有活性的Ras-GTP(Ras蛋白-三磷酸鸟苷结合物)。激活的Ras结合丝氨酸/苏氨酸激酶Raf(又称为MAPKK,即MAP激酶的激酶),再由Raf顺序激活MAP激酶,进入胞核,使底物发生磷酸化作用。CD28/B7的第二信号活化经MAP及PI3-Kinase途径,引起活化的系列级联反应,活化转录因子AP-1(由c-fos和c-Jun两分子组成)进核,结合于靶基因调控区。
80. 简述CTL杀伤靶细胞的两条主要途径。
(1)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穿孔素(perforin)是储存于胞浆颗粒中的细胞毒素,其生物学效应类似于补体激活所形成的膜攻击复合物。其单体插入靶细胞膜,在Ca2+存在下,聚合成内径为16nm的孔道,使水、电解质迅速进入细胞,导致靶细胞崩解。颗粒酶(granzyme)也是一类细胞毒素,属丝氨酸蛋白酶。颗粒酶随CTL脱颗粒而出胞,循穿孔素在靶细胞膜所形成的孔道进入靶细胞,通过激活凋亡相关的酶系统而介导靶细胞凋亡。
(2)Fas/FasL途径 效应CTL可分泌TNF-α 、TNF-β并表达膜FasL,分别与靶细胞表面的TNFR、Fas结合,通过激活胞内Caspase信号转导系统,诱导靶细胞凋亡。
81. 简述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⑴抗原识别阶段:抗原性物质被机体的APC摄取加工处理后,以抗原肽-MHC复合物的形式提呈于APC表面,被相应T细胞识别产生第一信号,协同刺激分子与相应配体结合产生第二信号。
⑵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分化阶段:双信号的产生及活化信号的转导,使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以及生物活性介质的合成释放。
⑶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对非己细胞或分子的清除作用,及其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82. 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是什么?
⑴ 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主要由B细胞介导,借由抗原刺激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分泌的Ab执行。但在某些情况下,抗原也可导致B细胞灭活或凋亡。
⑵ B细胞识别的抗原是胸腺依赖性(TD)抗原,还有胸腺非依赖性(TI)抗原(包括TI-1和TI-2抗原)。
⑶ B细胞在周围淋巴器官的发育大致可分为活化、增殖和分化三个阶段。
⑷ B细胞对TD-Ag的免疫应答:
① 需要Th(主要是Th2)细胞辅助和双信号活化。
第一活化信号由BCR(mIg)对抗原的特异识别和结合产生,经Igα/Igβ向胞内传导;BCR辅助受体复合物加强第一活化信号的传导。
第二活化信号(辅助刺激信号)由Th细胞借与B细胞表面分子(如CD40L-CD40)的相互作用及分泌的细胞因子,向B细胞提供。
Th细胞对B细胞的辅助一般为抗原特异性辅助,但体外实验表明也可有抗原非特异性旁邻辅助。
② 活化B细胞在生发中心分化成熟,发生抗原受体修正、体细胞高频突变、抗原受体亲和力成熟及Ig类别转换,最后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分泌Ab执行特异性体液免疫;记忆B细胞在再次应答时迅速活化,产生大量抗原特异Ab。
③ 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有免疫记忆,有初次应答和二次(或称再次)应答。与初次应答相比,再次应答的特点为:潜伏期短(约为初次应答的一半);Ab浓度增加快;达平台期快,平台高、时间长;产生的Ab主要为IgG(初次应答主要为IgM),亲和力高且较均一。
⑸B细胞对TI抗原应答:
①对TI-1抗原,成熟和不成熟B细胞均可应答,没有T细胞辅助,也能产生 Ab。
②对TI-2抗原,仅成熟B细胞应答,且小鼠实验证明,若完全没有T细胞,则不能产生Ab应答。
③无免疫记忆和再次应答,不发生抗原受体修正、体细胞高频突变、抗原受体亲和力成熟及Ig类别转换。
83. B细胞对TD、TI-1及TI-2抗原免疫应答有何异同?
B细胞对TD、TI-1及TI-2抗原免疫应答的异同
TD抗原 | TI-1抗原 | TI-2抗原 | |||
在婴幼儿的抗体反应 | + | + | - | ||
在无胸腺小鼠及个体中抗体的产生 | - | + | + | ||
无T细胞条件下的抗体反应 | - | + | - | ||
多克隆激活B细胞 | - | + | - | ||
对重复序列的需要 | - | - | + |
84. Th细胞如何辅助B细胞的免疫应答?
Th细胞至少以两种方式,与B细胞直接接触和产生细胞因子,辅助B细胞。
(1) Th细胞借其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与B细胞表面相应分子结合介导直接接触,向B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代表是CD40L-CD40。活化T细胞表达CD154(CD40L),与B细胞表面组成性表达的CD40结合,向B细胞传递重要的活化信号。在淋巴滤泡生发中心中的暗区形成、B细胞克隆性扩增、B细胞分化成生发中心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生成中,起重要作用。
(2)活化的Th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如Th1细胞分泌IL-2和IFN-等,Th2细胞分泌IL-4和IL-5及IL-6等。主要是Th2细胞辅助B细胞激活、增殖与抗体产生。
(3)上述T细胞对B细胞免疫应答的辅助,既可以是抗原特异性的,即T细胞与B细胞识别的是同一抗原;也可以是抗原非特异性的,即Th细胞也能借细胞-细胞直接接触及分泌的细胞因子,给其它抗原致敏的旁邻B细胞(bystanderB cell)以辅助,称为“旁邻辅助”。
85. B细胞是如何在生发中心中分化成熟的?
在周围淋巴器官T细胞区激活的部分B细胞进入初级淋巴滤泡,分裂增殖,形成生发中心。这些分裂增殖的B细胞称为生发中心母细胞,其子代细胞称为生发中心细胞。随着生发中心细胞增加,生发中心可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暗区,分裂增殖的生发中心母细胞在此紧密集聚,FDC很少;另一个为明区,生发中心细胞在此聚集不甚紧密,但与众多FDC接触。FDC的树突表面有很多CD21分子和FcR。在原发性免疫应答中产生的Ig立即与Ag结合形成Ag-Ab复合物(IC)或再激活补体产生C3d(也称CD21L)等形成Ag-Ab-补体复合物,分别与FcR和CD21结合而附着在FDC树突表面呈串珠状,称iccosome。被FDC捕获的IC,免疫原性明显增强,甚至超过自由抗原。FDC把结合在树突上的IC中Ag的提呈给B细胞的BCR,CD21L与B细胞表面活化辅助受体中CD21结合,使BCR与表面活化辅助受体交联。B细胞可内吞iccosome,加工后把Ag提呈给T细胞。
生发中心绝大多数B细胞发生凋亡,但在Ag刺激和T细胞辅助下,存活B细胞继续分化发育,并可发生抗原受体编辑、体细胞高频突变、抗原受体亲和力成熟、Ig类别转换,及记忆B细胞形成等变化,完成B细胞在生发中心中的分化成熟过程。
86. 体液免疫应答中再次应答与初次应答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①再次应答的潜伏期短,约是初次应答的一半;
②再次应答时的抗体浓度增加快;
③再次应答时的Ab达到平台期快,Ab平台高且持续时间长;
④再次应答时Ab的下降期持久;
⑤诱导再次应答所需Ag量较诱导初次应答时相对较少;
⑥再次应答产生的Ab主要是IgG,而初次应答中主要是IgM;
⑦再次应答时产生的Ab亲和力高且较均一。
87. TI-1抗原与TI-2抗原的不同为。
TI-1Ag | TI-2Ag |
常见细菌脂多糖 | 常见荚膜多糖、聚合鞭毛素 |
可激活成熟/未成熟B细胞 | 只能激活成熟细胞 |
诱生抗体不需T细胞参与 | 诱生抗体需T细胞参与,但机制不同于TD-Ag |
高浓度时多克隆激活B细胞低浓度时激活特异性B细胞 | 激活特异性B细胞 |
含丝裂原和重复B表位 | 仅有多个重复B表位 |
88.抑制性T细胞的类型、功能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抑制性T细胞有CD4+CD25+T细胞、NKT、γδT等自然调节T细胞,以及Th1、Th2、Th3、Tr1等适应性调节T细胞。
自然调节性T细胞,是胸腺中天然存在的一类调节性T细胞,它们的功能是能阻遏自身免疫性T细胞增殖分化为病理性T细胞。例如,CD4+CD25+自然调节T细胞可阻遏CD4+CD25-自身免疫性T细胞增殖活性,不仅可遏制自身免疫病的发生,还可诱导移植耐受。在CD4+CD25+T细胞中,只有foxp3+者才是调节性T细胞(Tr)。
适应性调节T细胞,发挥功能时必须有特定细胞因子参与。IFN-和IL-4,分别是Th1和Th2的关键性细胞因子,两者的拮抗作用使得Th1和Th2相互成为抑制性的适应性调节T细胞。Th1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抗病毒和抗胞内寄生菌感染,参与移植物排斥;Th2主要涉及B细胞增殖、抗体产生和超敏反应。临床可以利用IFN-和IL-4(因而也就是Th1和Th2)相互拮抗的特点,对相关疾病进行免疫干预。如麻风患者体内Th2细胞往往大量增殖,产生的IL-4(以及IL-10)可阻止巨噬细胞活化,使其中的麻风杆菌长期滞留,病情难以控制。应用IFN-可抑制Th2而上扬Th1,使患者体内两种细胞的比例(称极化格局)发生逆转,促使主宰细胞免疫的Th1发挥功能,结果巨噬细胞内溶酶体酶被有效激活,杀伤寄生于胞内的麻风杆菌,瘤型麻风(重型)有希望向结核型麻风(轻型)转化。有显著抑制功能的IL-10和TGF-β分别是Tr1和Th3适应性调节T细胞的关键性细胞因子,因而使Tr1和Th3具有下调免疫应答的活性。Th3通常在口服耐受和粘膜免疫中发挥作用,而Tr1可调控炎症性自身免疫反应和诱导移植耐受。实验性肠炎中检出的CD4+CD25+CD45RBlow的调节细胞,也依赖于IL-10发挥作用,可能与Tr1同属一类调节T细胞。
89.为什么抑制性受体能在信号转导水平抑制免疫细胞的激活?
免疫细胞的激活有赖于由PTK参与的激活信号转导通路。因为抑制性受体胞内段均带有ITIM,即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其YXXL的酪氨酸(Y)残基一侧相隔一个任意氨基酸后必须是异亮氨酸(I)或缬氨酸(V)等疏水性氨基酸,即I/VXYXXL,故而造成带有SH2结构域的PTP(而不是PTK)对ITIM中已发生磷酸化的酪氨酸进行识别,PTP被招募并进一步活化。结果,由PTK参与的激活信号转导通路被截断,从而使抑制性受体能在信号转导水平抑制免疫细胞的激活。
90.独特型网络在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是什么?
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抗原(Ag)激发的产生相应抗体(Ab1)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和Ag激发的产生相应致敏淋巴细胞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分别涉及带有相应BCR(膜Ab1)的B细胞克隆和带有相应TCR的T细胞克隆扩增。大量的Ab1作为抗原,在体内诱发大量抗独特型(在CDR部位)抗体(Ab2)。Ab2可作为一种负反馈因素,可以抑制Ab1阳性B细胞的克隆扩增,降低Ab1的产生。Ab2又可诱发抗独特型抗体Ab3,如此反复,构成B细胞的独特型网络。事实上,这一网络在Ag进入前已存在,只是针对某一特定Ag的Ab1及相应的Ab2、Ab3等,在数量上并未达到能引起应答性连锁反应的阈值。Ag一旦出现,Ab1的数量上升,突破原有的阈值和平衡,呈现特异性独特型网络应答。如果Ag持续存在,网络将暂时维持在一个新的平衡点。同理,独特型网络也适用于TCR及T细胞克隆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调节,这已被实验证实。因而,独特型网络是在带有相应BCR或TCR特定结构的T、B淋巴细胞克隆水平,精细地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使之在时空上被控制在有效而适度的范围。
91.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在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是什么?
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ctivation-induced cell death , AICD)是指由活化后的T细胞(特别是活化后的CTL)和NK细胞表达的FasL与靶细胞的Fas结合而后启动的靶细胞的凋亡。AICD不仅参与CTL、NK等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而且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调节中也起重要作用。这主要是由于T淋巴细胞被活化并发挥效应功能后,可籍自身表达的FasL与自身Fas结合,使已发生特异性克隆扩增的T细胞(主要是CTL)数量迅速下降。被从T细胞释放出来的FasL分子,既可杀伤自己,也可杀伤其他T细胞,最后还损伤被活化的B细胞,因为后者激活后可表达Fas分子。这种负反馈机制造成效应细胞死亡,使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同时受到下调。这种负反馈效应具有明显的克隆依赖性,即AICD主要抑制受到Ag活化并发生克隆扩增的T、B淋巴细胞,因而是属于一类高度特异性的生理性反馈调节。这样,淋巴细胞一旦被激活,也就为它们的死亡创造了条件。
92.抗体本身为什么能负反馈调节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第一,是因抗体(Ab1)数量增加后,加速了抗原的消除(见第四章)。第二,大量产生的Ab1能诱发出抗独特型抗体(Ab2),Ab2作为一种负反馈因素对Ab1的分泌起抑制作用。Ab2通过其抗原结合部识别和结合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即BCR,又通过其Fc段与B细胞表面的FcRⅡ-B结合,如此使B细胞表面的BCR与FcRⅡ-B同时被交联,由FcRⅡ-B引发抑制信号,终止B细胞的分化和进一步分泌抗体。第三,Ab1与Ag结合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Ag-Ab1),籍其中的Ag与BCR结合,同时又籍其中的Ab1Fc段与FcRⅡ-B结合,同样可致B细胞表面的BCR与FcRⅡ-B同时被交联而引发抑制信号。因此,抗体本身至少可通过以上三条途径负反馈调节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93.为什么抑制性受体需要与激活性受体同时被交联才能负向调节免疫应答?
这是因为,第一,抑制性受体中招募PTP的ITIM必须先要发生磷酸化,这有赖于Src-PTK活化后提供磷酸根,而这些与激活性受体分子相连的Src-PTK只有在交联的条件下才能接近ITIM。第二,PTP的招募和活化通常是在上述交联发生后。这种慢一拍发挥作用的格局,往往是生理性反馈调节的特征,既保证了激活信号有时间充分发挥作用(引起免疫细胞活化),也使得免疫应答得以保持在适度的时空范畴内。
94. 以T细胞活化为例,简述低带耐受和高带耐受形成的机制。
T细胞活化需要APC提呈抗原;B细胞产生抗体,因大多数抗原是TD-Ag,需要活化T细胞辅助。以T细胞活化为例,APC表面必须有10~100个相同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与相应数目的TCR结合后,才能使T细胞活化,低于此数目,不足以使T细胞活化,致低带耐受。抗原剂量太高,则诱导应答细胞凋亡,或可能诱导调节性T细胞活化,以抑制免疫应答,呈现为特异负应答状态,致高带耐受
95.简述T、B细胞耐受各有哪些特点?
通常,T细胞耐受易于诱导,所需Ag量低,耐受持续时间长(数月~数年);而致B细胞耐受,则需要较大剂量的Ag,且耐受持续时间较短(数周)。
96. 免疫耐受的特点及生物学作用是什么?
免疫耐受的特点之一是,免疫耐受具有特异性,即只对引起耐受的特定抗原不应答,对不引起耐受的Ag仍能进行良好的免疫应答。因而,在一般情况下,不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整体功能,这不同于免疫缺陷或药物引起的对免疫系统的普遍的抑制作用。
免疫耐受的特点之二是,免疫耐受的稳定程度和持续时间,随形成的时期和机制不同而不同。在胚胎发育期,不成熟的T及B细胞接触抗原,不论是自身抗原或外来抗原,形成对所接触抗原的免疫耐受,出生后再遇相同抗原,不予应答,或不易应答。原则上,这种免疫耐受长期持续,不会轻易被打破。在后天过程中,原本对抗原应答的T及B细胞克隆,受多种因素影响,发生耐受,这类耐受能持续一段时间,部分耐受可能随诱导因素的消失,耐受亦逐渐解除,重新恢复对相应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
免疫耐受的生物学作用与正免疫应答相反,但两者均是免疫系统的重要功能组成。对自身抗原的耐受,避免发生自身免疫病;与此同时,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或内源新生抗原应答,执行抗感染、抗肿瘤的防卫功能,显示为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的平衡,即阴与阳的平衡,保持免疫系统的自身(内环境)稳定(homeostasis)。
生理性的免疫耐受对自身组织不应答,不发生自身免疫病;若打破对自身组织抗原的耐受,则自身应答性T及B细胞克隆被活化,发生自身免疫病。
病理性的免疫耐受,对感染的病原体或肿瘤细胞抗原不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执行免疫防卫功能,则疾病发展及迁延。若打破对感染性病原体及肿瘤的免疫耐受,使适宜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得以进行,则会消灭病原体及肿瘤,疾病得以控制及治愈。
若建立对移植的同种异型器官组织或异种器官组织的免疫耐受,则移植物可长期存活。
97. 简述中枢免疫耐受形成的主要机制。
中枢耐受是指在胚胎期及出生后,T与 B细胞发育的过程中,不成熟T及B细胞遇自身抗原(也可是非自身抗原,如异卵双胎小牛不同血型抗原红细胞的嵌合)所形成的耐受。其主要机制如下。
当T及B细胞分别在胸腺及骨髓微环境中发育至表达功能性抗原识别受体(胸腺细胞,TCR-CD3;不成熟B细胞,mIgM-Ig/Ig的BCR复合物)阶段,TCR与微环境基质细胞表达的自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呈高亲和力结合时,引发阴性选择,启动细胞程序性死亡,致克隆消除;不成熟B细胞在骨髓及末梢中,与自身Ag呈高亲和力结合时,亦被克隆消除。
出生后,T及B细胞发育仍在进行,对自身Ag应答的不成熟T及B细胞施加的克隆消除亦仍进行。
诱导胸腺及骨髓中克隆消除的自身Ag是表达于胸腺及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内各组织细胞普遍存在的共同自身Ag,以及虽为组织特异,但受自身免疫调节基因编码蛋白调控,也可表达于胸腺髓质区上皮细胞的某些内分泌相关蛋白,如胰岛素及甲状腺球蛋白。
98. 简述外周免疫耐受形成的主要机制。
外周耐受是指成熟的T及B细胞,遇内源性或外源性Ag,不产生正免疫应答。其形成的主要机制有:
⑴克隆清除
①T细胞克隆的TCR对组织特异自身Ag具有高亲和力,且这种组织特异自身Ag浓度高者,则经APC提呈,致此类T细胞克隆消除。
②无能B细胞寿命较短,易由FasL+Th细胞诱导表达Fas而致细胞凋亡,克隆消除。
③去除聚体只有单体形成的外来抗原,虽能与BCR结合,但不能使BCR交联,B细胞不活化,可致无能及克隆清除。
④B细胞克隆对外来Ag应答过程中,可发生高频突变而产生自身应答克隆,但在生发中心与大量可溶性自身抗原相遇,易致凋亡而被克隆清除。
⑵免疫忽视
如T细胞克隆的TCR对组织特异自身抗原亲和力低,或这类自身抗原浓度很低,经APC提呈,不足以活化相应的初始T细胞,而致自身应答T细胞克隆与相应组织特异抗原并存,在正常情况下,不致自身免疫病,称为免疫忽视。自身应答性B细胞亦有免疫忽视类型存在。
⑶克隆无能及不活化
在外周耐受中,自身应答细胞常以克隆无能或不活化状态存在,造成的原因有多种。部分无能细胞易发生凋亡,而被克隆消除。
①缺乏第2信号:最常见者是不成熟DC(iDC)提呈的自身Ag,虽经TCR-CD3活化产生第1信号,但iDC不充分表达B7及MHCⅡ类分子,且不产生IL-12,不能产生第2信号;组织细胞虽表达自身Ag,但不表达B7及CD40等协同刺激分子,因此也只有第1信号,而无第2信号,细胞不能充分活化,呈克隆无能状态。
②缺乏T细胞辅助:.外周组织特异性抗原浓度适宜时,虽能活化自身应答性B细胞,但Th细胞不活化,不能提供B细胞扩增及分化所需细胞因子,B细胞呈免疫无能状态。
③缺乏BCR有效交联:.外来可溶性Ag,如去除其中的聚体,只有单体形式,虽能与BCR结合,但不能使BCR有效交联,B细胞不活化,可致无能及克隆消除。
⑷免疫调节(抑制)细胞及细胞因子的作用
① Tr:人与小鼠体内的CD4+CD25+T细胞具有调节功能,称调节性T细胞(Tr),主要经细胞-细胞直接接触,抑制CD4+及CD8+T细胞的免疫应答。
②细胞因子: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尚有其他类型的T细胞,经分泌IL-10及TGF-β等细胞因子,抑制iDC分化为成熟DC,促进iDC诱导免疫耐受及抑制Th1及CD8+T细胞功能。
⑸信号转导障碍
在T及B细胞的活化过程中,活化信号经信号转导途径最终活化转录因子,启动相应基因,使细胞增殖并分化,表达效应功能。此过程亦受负信号分子反馈调控。
①Lyn可使FcRⅡ-B及CD22胞浆内ITIM中的酪氨酸磷酸化,进一步募集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1及SHP,而传导负调控信号。
②其它负信号分子:如高表达于无能B细胞的CD5;CTLA-4及PD-1为辅助刺激分子中的负调控分子;PTEN(一种磷酸酶)阻碍PI3激酶的持续作用,有助于细胞凋亡分子Bim及Caspase的活化。
⑹免疫隔离部位:通过生理屏障作用使其内细胞不能随意穿越屏障进入淋巴循环及血循环,也不能使免疫效应细胞随意进入其内,以及经抑制性细胞因子如TGF-及Th2类细胞因子如IL-4及IL-10抑制Th1类细胞功能,而致脑及眼前房为免疫隔离部位,移植同种异型Ag的组织,不诱导应答,移植物不被排斥;胎盘亦为免疫隔离部位,使遗传有父亲MHC的胎儿不被排斥。
99. 先天耐受与后天耐受有何不同。
先天耐受:在胚胎发育期,不成熟的T、B淋巴细胞接触抗原,不论是自身抗原或外来抗原,形成对所接触抗原的免疫耐受,生后再遇相同抗原不予应答,这种免疫耐受持续终身。
后天耐受:在后天过程中,原本对抗原应答的T、B细胞克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发生耐受,这类耐受能持续一段时间,随诱导因素的消失,耐受亦逐渐去除,恢复对相应抗原的应答。
100. 试述产生后天耐受的影响因素中的抗原方面因素。
抗原因素:⑴抗原剂量:抗原剂量太低或太高可引起低带耐受或高带耐受,T细胞耐受易于诱导,所需抗原剂量低,耐受持续时间长;而诱导B细胞耐受,需要较大剂量的抗原,持续时间较短。⑵抗原类型:可溶性蛋白中单体较聚体易引起免疫耐受。⑶抗原免疫途径:易于引起免疫耐受的顺序为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皮下注射;口服方式易致耐受分离,即形成局部粘膜免疫,却致全身免疫耐受。⑷抗原决定基的特点:具有活化Ts细胞的表位的抗原易致免疫耐受。
101. 打破或建立免疫耐受的原则。
⑴建立免疫耐受:①口服免疫原,建立全身免疫耐受。②静脉注射抗原,建立全身免疫耐受。③移植骨髓及胸腺,建立或恢复免疫耐受。④脱敏治疗,防止IgE性抗体产生。⑤防止感染。⑥诱导产生特异拮抗性免疫细胞,抑制效应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攻击。⑦自身抗原肽拮抗剂的使用。
⑵打破免疫耐受:①免疫原及免疫应答分子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②细胞因子及其抗体的合理使用。③多重抗感染措施,防止病原体产生抗原拮抗分子。
102. 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和吸入花粉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属于哪一型超敏反应?其发病机制如何?简述其防治方法和原理。
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和吸入花粉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均属于Ⅰ型超敏反应。
1)发生机制是:青霉素具有抗原表位,本身无免疫原性,但其降解产物青霉唑醛酸或青霉烯酸,与体内组织蛋白共价结合形成青霉唑蛋白或青霉烯酸蛋白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致敏。当机体再次接触青霉唑醛酸或青霉烯酸共价结合的蛋白时,即可通过交联结合靶细胞表面特异性IgE分子而触发过敏反应,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吸入花粉引起的支气管哮喘也属于该类型,机体再次接触花粉后,可引起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从而发生过敏性哮喘。
2)防治方法和原理:①查明变应原,避免与之接触是预防Ⅰ型超敏反应最有效的办法,临床常用皮肤试验进行检测,如青霉素皮试;②脱敏疗法:包括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和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抗毒素皮肤试验阳性而又必须使用者,可采用小剂量、短间隔(20~30分钟)多次注射抗毒素血清的方法进行脱敏治疗。其机制试小剂量变应原进入机体与有限数量的致敏靶细胞作用后,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少,不足以引起明显临床症状,同时介质作用时间短,无累积效应。因此短时间内小剂量多次注射变应原可使体内致敏靶细胞脱敏,此时,大剂量注射抗毒素血清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但此种脱敏是暂时的。对于以查明而难以避免接触的变应原,如花粉等,可采用小剂量,间隔较长时间,反复多次皮下注射相应变应原的方法进行脱敏治疗。
103. 在Ⅱ型和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其参与因素有何异同?试举例说明。
1)相同点:都有IgG或IgM抗体的参与,IgG或IgM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引起一系列的免疫反应。
2)不同点:在Ⅱ型超敏反应中,IgG或IgM抗体与靶细胞膜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通过激活补体引起靶细胞的溶解破坏;或其Fc段与NK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调理吞噬和/或ADCC效应溶解、破坏靶细胞;补体在该型疾病中的作用主要是破坏靶细胞。而Ⅲ型超敏反应中,IgG或IgM抗体与血液循环中的可溶性抗原结合后,形成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组织引起机体损伤;补体的作用主要是促使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如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产生抗体,该抗体与链球菌可溶性抗原结合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引起免疫复合物型肾炎。
104. 请以结核杆菌感染为例,试述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与其它三型有何不同。
结核杆菌感染属于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是迟发型超敏反应。与其它三型相比,其最大的不同点是医学全.在线,前三型超敏反应都有抗体与补体参与。此型超敏反应发生较慢,通常在接触相同抗原后24~72小时出现炎症反应。此型超敏反应与抗体和补体无关,而与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或细胞毒性介质有关。
105.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Ⅰ型超敏反应主要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产生,可发生于局部,亦可发生于全身。其主要特征是:①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反应发生快,消退亦快;②通常使机体出现功能紊乱性疾病,而不发生严重组织细胞损伤;③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106.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和发生机制。
⑴致敏阶段:变应原进入机体后,可选择诱导变应原特异性B细胞产生IgE抗体应答。IgE类抗体与IgG类抗体不同,它可在不结合抗原情况下,以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相应的FcεRⅠ结合,而使机体处于对该变应原的致敏状态。
⑵激发阶段:是指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时,通过与致敏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抗体特异性结合,多价变应原与致敏靶细胞表面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IgE抗体结合,使膜表面FcεRⅠ交联,触发致敏靶细胞脱颗粒,释放及合成生物活性介质。
⑶效应阶段:是指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引起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阶段。生物活性介质包括颗粒内预先形成储备的组胺、激肽酶原及细胞内新合成的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前列腺素D2,它们可引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多等,导致临床症状的发生。
107. Ⅱ型超敏反应中的靶细胞及其表面抗原。
正常组织细胞、改变的自身组织细胞和被抗原或抗原表位结合修饰的自身组织细胞,均可成为Ⅱ型超敏反应中被攻击杀伤的靶细胞。靶细胞表面的抗原主要包括:①正常存在于血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如ABO血型抗原、Rh抗原和HLA抗原;②外源性抗原与正常组织细胞之间具有的共同抗原,如链球菌胞壁多糖抗原与心脏瓣膜、关节组织糖蛋白之间的共同抗原;③感染和理化因素所致改变的自身抗原;④结合在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药物抗原表位或抗原-抗体复合物。
108. Ⅲ型超敏反应中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发生机制。
⑴血管活性胺类物质的作用:①免疫复合物可直接与血小板表面FcγR结合,使之活化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②激活补体产生的过敏毒素(C3a/C5a)和C3b,能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活化,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高浓度血管活性胺类物质可使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大,这不仅可增加血管通透性,而且有助于免疫复合物对血管内皮细胞间隙的沉积和嵌入。⑵局部解剖和血液动力学因素的作用:循环免疫复合物容易沉积于血压较高的毛细血管迂回处。肾小球基底膜和关节滑膜等处的毛细血管迂回曲折,血流缓慢且易产生涡流;同时该处毛细血管内血压较高,约为其他部位毛细血管的4倍,因此可促进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并嵌入到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之中。
109. 简述四型超敏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主要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是致敏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再次接受相同变应原刺激后,通过释放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引起的。
Ⅱ型超敏反应是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IgG或IgM类抗体特异性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是由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和在血小板、嗜碱性、嗜中性粒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血管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
Ⅳ型超敏反应是由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后,引起的以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此型超敏反应发生与抗体和补体无关,而与效应T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或细胞毒性介质有关。
110.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损伤机制及典型疾病有哪些?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和典型疾病主要有:1)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① 一些自身抗体可以启动自身细胞的破坏而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破坏机制可能是自身抗体与细胞膜上的自身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或与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导致ADCC效应。其典型疾病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② 细胞表面受体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一些自身抗体可激动细胞表面的受体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Grave’s 病, 是由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自身IgG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一些自身抗体可阻断细胞受体的功能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后,致使肌肉细胞对运动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的反应性降低引起的自身免疫病。③ 细胞外成分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是由抗基底膜Ⅳ型胶原自身抗体启动的免疫应答损伤肾小球基底膜和肺基底膜,发生肾炎和肺出血。④ 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LE是典型代表。SLE患者体内存在针对自身细胞核的抗体,这些抗体和细胞核抗原物质形成大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皮肤、肾小球、关节、脑等器官的小血管壁,激活补体造成细胞的损伤。2)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IDDM是由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持续杀伤胰岛β细胞引起的疾病。
111.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相关因素是什么?
自身免疫病的致病相关因素有:1)免疫隔离部位抗原的释放:在手术、外伤或感染等情况下,脑、精子、眼晶状体等免疫隔离部位的抗原释放入血或淋巴液,发生自身免疫应答,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2)自身抗原的改变:生物、物理、化学及药物等因素使自身抗原发生改变,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3)微生物感染:微生物可通过分子模拟、释放免疫隔离部位的抗原和多克隆激活等机制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4)表位扩展:针对自身抗原隐蔽表位的免疫细胞克隆可能逃逸胸腺和骨髓中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阴性选择,存在于正常淋巴库中。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过程中,机体免疫系统会针对自身抗原的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克隆和B淋巴细胞克隆会相继识别自身抗原的隐蔽表位,引起自身免疫病。5)免疫忽视的破坏:多克隆激活剂、协同刺激因子和细胞因子等可打破免疫忽视,对低水平的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6)遗传因素也是影响机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易感性的重要因素。
11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与其它疾病相比,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如下特点:1)患者体内可检测到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2)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介导对自身细胞或组织成分的获得性免疫应答,造成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3)病情的转归与自身免疫反应强度密切相关;4)反复发作,慢性迁延。
113. 一名6月龄男婴,因发热和呼吸急促就诊。此前,患儿身体一直健康并按常规进行预防接种,未出现并发症。无家族史,患儿3岁的姐姐健康状况良好。胸片诊断为间质性肺炎,痰标本革兰染色有正常菌群,但银盐染色卡氏肺孢菌阳性。实验室检查结果: Hb和白细胞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血清IgM 350 mg/dl,IgG25mg/dl,IgA和IgE不能测出。抗破伤风抗体阴性。血型为A型,抗B效价为1:256。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情况,可初步诊断为哪种PIDD?如果要确诊还需进行哪些检测?该病的预后如何?
正常婴儿不会感染卡氏肺胞菌,这种类型肺炎的发生提示有一种免疫缺陷病的存在。IgM升高,而IgG、IgA和IgE极低,这些结果可以排除X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因为在该病中应测不到IgM。白细胞计数正常,可排除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因为SCID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非常低。根据这些数据和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X性联高IgM血症。若要确诊,应取血标本分离B淋巴细胞,在高IgM免疫缺陷症中,B细胞只能被抗IgM和IgD荧光抗体染色。在正常婴儿中,除了IgM+和IgD+B细胞外,还有IgA+和IgG+染色B细胞。此外,血标本中的PBMC应用PHA刺激半小时后,细胞作抗CD40L染色,正常T细胞有50%的染色阳性,而高IgM免疫缺陷血症中,T细胞不着色。
该病的预后取决于患儿基因突变的严重程度。如果他具有无义突变,并且其活化的T细胞只表达一些突变的CD40L,那么,只要不断地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他的预后是良好的。但是,如果其突变导致完全不能表达CD40L,其预后就难以确定。这种男性患者的产生IgM的B细胞通常发生广泛的多克隆扩增,这些B细胞会侵犯肝脏和胃肠道其他部分,引起致命的并发症,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向他推荐做组织配型全相同的骨髓移植,效果理想。
114.常见联合免疫缺陷病有哪些?试分析其可能的发病机制。
常见联合免疫缺陷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X-性联SCID,是 SCID中最为常见者,该病发病机制是IL-2Rγ链基因突变。γc基因突变使T细胞发育停滞于pro-T阶段,从而发生SCID。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SCID ① ADA和 PNP缺陷引起的SCID:由ADA基因缺陷或PNP基因缺陷所致。ADA或 PNP基因缺陷导致两种相应酶缺乏,使对淋巴细胞有毒性作用的核苷酸代谢产物dATP或dGTP积聚,它们抑制DNA合成所必需的核糖核苷还原酶,影响淋巴细胞生长和发育。该病主要表现为T、B细胞受损,患者反复出现病毒、 细菌和真菌的感染。② MHC-Ⅰ类分子或MHC-Ⅱ类分子缺陷引起的SCID:MHC-Ⅰ类分子缺陷发生的机制是,由于TAP基因突变,内源性抗原不能经TAP转运至内质网中。未结合抗原肽的MHC-Ⅰ类分子很少能表达于淋巴细胞表面,使CD8+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缺乏。MHC-Ⅱ类分子缺陷发病机制是:Ⅱ类反式活化子基因缺陷导致MHC-Ⅱ类分子表达障碍,或因RFX5和RFXAP基因突变,不能合成与MHC-Ⅱ类分子5’启动子相结合的蛋白质。
3)其它SCID ① 伴湿疹血小板减少的免疫缺陷病: 发病机制是X染色体短臂编码WAS蛋白的基因缺陷。②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综合征:发病机制可能为TCR和Ig重链基因断裂,DNA修复障碍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inase)基因缺陷。
115.试分析导致AIDS患者CD4+T细胞数目减少的可能原因。
HIV在靶细胞内复制,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其中最主要的是导致CD4+T的损伤。CD4+T细胞数目减少的可能原因有:1)HIV复制直接杀伤靶细胞:①HIV在细胞内复制,成熟病毒颗粒以出芽方式从细胞释放引起细胞膜的损伤,细胞膜通透性增高导致Ca2+大量内流,或引起渗透性裂解而致细胞死亡。②HIV抑制细胞膜磷脂的合成从而影响细胞膜的功能。③ HIV gp120的表达后,与未感染细胞的CD4分子结合,导致细胞融合或形成多核巨细胞,加速细胞死亡。④病毒降解细胞RNA及减少细胞蛋白质合成。⑤ HIV感染干扰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与表达。⑥未整合的病毒DNA及核心蛋白分子在细胞中大量积聚,干扰细胞正常代谢,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
116.肿瘤抗原的分类方法及各类肿瘤抗原的主要特点。
一、根据肿瘤的抗原特异性分类:
1. 肿瘤特异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是肿瘤细胞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新抗原。
2. 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TAA)指非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正常细胞或其他组织上也存在的抗原,其含量在细胞癌变时明显升高。此类抗原只表现出量的变化而无严格肿瘤特异性。
二、根据肿瘤诱发和发生情况的分类:
1.化学或物理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特点是特异性高而抗原性弱,表现出明显的个体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大多数人类抗原不是这种抗原。
2. 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同一病毒诱发的不同类型抗原(无论组织来源或动物种类如何不同),均可表达相同的抗原且具有较强的抗原性。此类抗原由病毒基因编码但不同于病毒本身抗原,因此称为病毒肿瘤相关抗原。
3. 自发性肿瘤抗原,特点是某些自发性肿瘤抗原类似于化学诱发的肿瘤,具有各自独特的抗原性,很少或几乎没有交叉反应;而另一些自发性肿瘤则类似于病毒诱发的肿瘤,具有共同的抗原性。
4胚胎抗原,是由胚胎组织产生的正常成分,出生后逐渐消失或仅存留极微量,担当细胞癌变时,此抗原可重新合成。此类抗原抗原性均很弱。
117.试述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有哪些?
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方面,一般认为细胞免疫是抗肿瘤的主力,体液免疫通常仅在某些情况下起协同作用。对于大多数免疫原性强的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是主要的,而对于免疫原性弱的肿瘤,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可能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机体抗肿瘤的体液免疫机制有:
(1) 激活补体系统溶解肿瘤细胞:主要通过补体的细胞毒和调理作用杀瘤;
(2)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IgG可介导巨噬细胞、NK细胞、中性粒细胞发挥ADCC效应;
(3) 抗体的调理作用;
(4) 抗体封闭肿瘤细胞上的某些受体:如封闭瘤细胞表面转铁蛋白受体,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5) 抗体使肿瘤细胞的粘附特性改变或丧失,从而抑制癌细胞生长和转移。
机体抗肿瘤的细胞免疫机制有:
(1)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目前认为CTL细胞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CTL可直接特异性杀伤瘤细胞,也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TNF、IFN-)间接杀瘤;CD4+T细胞在CD8+CTL激活中起重要辅助作用,在很多情况下CD4+Th细胞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诱导和免疫记忆的维持是必不可少的,其主要通过分泌细胞因子间接参与抗肿瘤的免疫效应,CD4+T细胞也可直接杀伤瘤细胞。
(2)NK细胞是早期抗肿瘤的重要免疫细胞,处于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可非特异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也可通过ADCC方式杀瘤细胞。
(3) 巨噬细胞①可通过处理、提呈肿瘤抗原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②活化的巨噬细胞可非特异吞噬肿瘤细胞后,通过溶酶体酶、髓过氧化物酶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③也可通过ADCC杀瘤,④活化的巨噬细胞通过分泌TNF、NO等细胞毒性因子间接杀肿瘤细胞。
118. 肿瘤的免疫治疗方法有哪些?
肿瘤的免疫治疗主要包括主动免疫治疗和被动免疫治疗两大类。
一、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活瘤苗;减毒或灭火的瘤苗;异构的瘤苗;基因修饰的瘤苗;抗独特型抗体瘤苗;分子瘤苗。二、肿瘤的被动免疫治疗:抗体的导向治疗;过继免疫治疗;细胞因子治疗;基因治疗。三、免疫调节剂的运用。
119. 肿瘤抗原的产生机制是什么?
关于肿瘤抗原产生的机制,目前认为有以下六个方面:①细胞癌变过程中合成了新的蛋白质分子;②由于糖基化等原因导致异常的细胞蛋白的特殊降解产物;③由于突变等使正常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发生改变;④正常情况下处于隐蔽状态的抗原表位暴露出来;⑤多种膜蛋白分子的异常聚集;⑥胚胎抗原或分化抗原的异常表达。
120. 简述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⑴与肿瘤细胞有关的机制:①肿瘤细胞的抗原缺失和抗原调变:肿瘤细胞不表达与正常抗原有质或量差别的抗原,故无法诱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抗原调变是指由于宿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致使其表面抗原表位减少或丢失,从而避免杀伤。②肿瘤细胞的漏逸:漏逸指的是由于肿瘤细胞的迅速生长,超越了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发生,致使宿主不能有效的清除大量生长的肿瘤细胞。③肿瘤细胞MHCⅠ类分子表达低下:肿瘤细胞内抗原需经胞内加工处理并与MHCⅠ类分子结合后,才能被提呈至肿瘤细胞表面,并被CD8+CTL识别,通常情况下,肿瘤细胞MHCⅠ类分子表达缺陷或低下,致使肿瘤细胞内抗原无法提呈。④肿瘤细胞导致的免疫抑制:肿瘤细胞可通过分泌TGF-β、IL-10等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的产生。⑤肿瘤细胞缺乏协同刺激信号:尽管肿瘤细胞可表达肿瘤抗原,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可提供T细胞活化第一信号,但其很少表达B7等协同刺激分子,不能为T细胞活化提供足够的第二信号,也就无法有效诱导免疫应答。⑥肿瘤细胞抗凋亡:肿瘤细胞可高表达多种抗凋亡基因产物,或不表达Fas及Fas相关信号转导分子,从而抵抗FasL-Fas途径介导的肿瘤细胞凋亡,逃避活化CTL的杀伤效应。
⑵与宿主免疫系统有关的因素:宿主免疫功能异常或存在一定量的增强抗体或封闭因子等均有助于肿瘤细胞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
121. 同种异型的直接与间接识别的区别在哪里?
直接识别中被识别的分子是完整的同种异型MHC分子,而间接识别则为经处理的同种异型MHC分子来源的肽;直接识别中抗原提呈细胞是供者APC,而间接识别则为受者APC;直接识别中被激活的T细胞为CD8+CTL、CD4+Th,而间接识别则以CD4+Th为主;直接识别中同种异型反应性非常强烈,而间接识别则较弱或未知;直接识别主要引起急性排斥,而间接识别则主要与慢性排斥有关:直接识别对环孢菌素A敏感,而间接识别不敏感。
122. 简述同种异型移植排斥的类型和其病理变化。
根据移植排斥发生得快慢和病理变化的特点,同种异型移植排斥的类型有超急性排斥、急性排斥、慢性排斥。超急性排斥病理变化为血管内凝血,急性排斥病理变化为急性血管炎和间质炎,慢性排斥病理变化为间质纤维化,移植物内血管硬化。
123. 简述同种异型移植排斥的防治原则。
1)正确合理的组织配型,是移植成功的关键,包括有ABO血型、HLA型别鉴定、预存抗体的鉴定、交叉配型和mH抗原分型。
2)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
3)诱导移植抗原特异性耐受。
124. 什么叫结合疫苗?有何优点?
结合疫苗是将细菌荚膜多糖的水解物化学联接于白喉类毒素,为细菌荚膜多糖提供蛋白质载体,使其由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成为T细胞依赖性抗原。结合疫苗能引起T、B细胞的联合识别,B细胞产生IgG类抗体,获得了良好的免疫效果。目前已获准使用的结合疫苗有b型流感杆菌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等。
125. 什么叫过继免疫治疗?
过继免疫治疗是取自体淋巴细胞经体外激活、增殖后回输患者,直接杀伤肿瘤或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例如,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是从实体肿瘤组织中分离、体外经IL-2诱导培养后的淋巴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则是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经IL-2诱导培养后的淋巴细胞。这些细胞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与IL-2联合治疗某些晚期肿瘤,有一定疗效。
126. 什么叫生物应答调节剂?
生物应答调节剂(BRM)指具有促进或调节免疫功能的制剂,通常对免疫功能正常者无影响,而对免疫功能异常,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者有促进或调节作用。BRM的研究发展迅速,在免疫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已广泛用于肿瘤、感染、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等的治疗。制剂包括治疗性疫苗、单克隆抗体、细胞因子、微生物及其产物、合成性分子等。
127. 试述常用的人工免疫制剂。
常用的人工免疫制剂分为以下两类:
(1)人工主动免疫是用疫苗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感染的措施。常用的制剂有:①灭活疫苗(死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方法灭活制成。细菌类有霍乱、百日咳、伤寒、钩端螺旋体疫苗等;病毒类有狂犬病、乙型脑炎、流感疫苗等。②减毒活疫苗:是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细菌类有卡介苗;病毒类有脊髓灰质炎疫苗(口服)、牛痘、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黄热病疫苗、腺病毒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口服)等。③类毒素:类毒素是用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制成。类毒素丧失外毒素的毒性作用,但保留其免疫原性,接种后能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如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类毒素。
(2)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制剂,用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主要包括:①抗毒素:是用细菌类毒素免疫动物制备的免疫血清,具有中和外毒素毒性的作用。常用的抗毒素有破伤风抗毒素和白喉抗毒素等。②人免疫球蛋白制剂:是从大量混合血浆或胎盘血中分离制成的免疫球蛋白浓缩剂。肌肉注射剂主要用于甲型肝炎、丙型肝炎、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病毒性疾病的预防。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治疗。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则是由对某种病原微生物具有高效价抗体的血浆制备,用于特定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预防。③细胞因子制剂:细胞因子制剂是近年来研制的新型免疫治疗剂,主要有IFN-、G-CSF、GM-CSF等,可望成为肿瘤、艾滋病等的有效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