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术语。指脾的主要功能之一。指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难经·四十二难》:“(脾)主裹血,温五脏”;脾主中焦,化生营气,营行脉中,血由气摄,脾虚则营气化生不足,影响统摄血液的功能,容易引起各种出血疾患。
病证名。五脏虚损之一。即损脾。突出症候表现为消瘦。《难经·十四难》:“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为肌肤。”又曰:“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寒温。”虞庶注谓:“脾化水谷以生气血。今见脾损,饮食不为肌肤,宜调节饮食,无令伤脾也。”治宜健脾益气,宜四君子汤(或加谷麦芽、神曲、鸡内金等药),沈金鳌主张用十全大补汤。(见《杂病源流犀烛》卷八)参见虚损条。
脉学术语。指脾脏真气已绝的脉象。轻按大坚,重按中空,或脉来摇荡不定,突然中断。”《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脾死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
脉象名。指脾脏的死脉,脉象坚硬无柔和之象,快慢不均,平至不鼓。《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脾脉来,锐坚如鸟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病证名。五脏水肿病之一。因脾阳虚、脾失运化水湿的功能而致的水肿病。《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记述。《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常兼见食少,面色萎黄等症,其脉多濡。参见水肿、十水条。
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以足寒胫热,腹胀满,烦扰不得卧为主证。《太平圣惠方》卷五:“夫脾实则生热,热则阳气盛,阳气盛则心胸烦闷,唇口干焦,身体颊疼,体重不能转侧,语声沉而心急,咽喉痛而不利,舌本肿强,口内生疮,腹胁胀满,不能安卧……。”或兼见便秘溺黄等症。宜泻脾清热,选用泻脾大黄汤、泻脾赤茯苓汤等方加减。
病证名。指脾为湿热所伤而引致之腹胀。多由厚味伤及脾胃,积热与湿邪困脾www.med126.com,脾失健运所致。《症因脉治》:“脾实腹胀之证,眼目黄肿,夜不得卧,肚腹时热,小便赤色,大便或结或泻,或时作痛,泻下黄沫,肛门热痛。”宜清化湿热,兼以导滞行气。眼目黄肿,用龙胆泻肝汤;肚腹时热,用川连戊己汤;小便赤色,用导赤各半汤;泻下黄沫,家秘泻黄散;肛门热,川连枳壳汤加黄柏、槐米;胸前满闷,栀连二陈汤、栀连平胃散加枳实以消脾满。”参见腹胀、内伤腹胀条。
证名。由于脾脏或脾经邪气盛实所致的病证。多属湿热困脾或瘀血停滞而发病。《脉经》卷二:“脾实也,若肠中伏伏如坚状,大便难。”又云:“脾实,……病苦足寒,胫热,腹胀满,烦扰不得卧。”《圣济总录》卷四十四:“脾脏盛实则生热,热气熏蒸则令人舌本肿胀,语言蹇涩,腹胁坚硬,四肢不举,身体沉重,面目焦黄,不得安卧,而唇干口燥也。”《本草经疏》:“脾实,即湿热邪胜六证:蛊胀,由于脾家湿热积滞或内伤瘀血停积而成;易饥,属脾家郁火;口唇生疮,口糜,中消,属脾家实火;湿热腹痛,按之愈甚。”参见脾病、脾实热条。
病因病理学术语。即指湿热困脾的病机。脾与胃相表里,脾热往往伴随胃热,故临床多见脾胃湿热。症见脘腹胀满、食少倦怠、头重如裹、恶心欲吐、口淡不渴、便溏不爽、尿少而黄,甚则身目俱黄,舌苔黄腻,脉濡数。又如皮肤病的湿疹、脓疱疮等,亦多与脾湿热有关。治宜淡渗利湿或辅以芳香化浊,不宜过用苦寒之品。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脾运化功能失常的病机。脾主运化,脾阳虚则运化失职,不能升清。轻则出现腹胀纳呆、肠鸣、泄泻等消化不良症状;久则面黄肌瘦,四肢无力;若水湿困阻则四肢浮肿,或水泛成痰成饮。治以健脾为主。
小儿泄泻证型之一。症见久泻不止,大便水样或完谷不化,面色(白光)白,精神萎靡,四肢厥冷等。脾胃久虚,损及肾阳所致。治宜温补脾肾,用附子理中汤与四神丸加减。
病证名。多由肾虚衰,不能温养脾阳,导致脾阳亦虚;亦有脾阳久虚,不能运化水谷精气以充养肾,遂致肾阳亦虚者。二者往往又互为因果。症见畏寒肢冷、气短懒言、身体倦怠、大便溏泻或五更泄泻,或肢体浮肿,甚则腹满臌胀,舌淡胖苔白滑,脉虚大或细弱。治宜温补脾肾。
病名,泄泻病之一。又名脾肾泻。其症候特点是:每日清晨天将明时,必登厕洞泄一二次。陈修园主张以四神丸加味主之,并谓:“大抵初泻与泻之未甚,宜利水,次补脾。久泻大泻,宜补肾,以胃关煎、八味丸之类为主,兼服补中益气汤以升其下降之气。”(《医药从众录·泄泻》)从施治的角度,达到肾、脾兼补的目的。朱丹溪《丹溪心法·泄泻》主张用分水饮下二神丸及椒朴丸,或平胃散下小茴香丸;久病重证、虚甚者,用椒附汤。参见肾虚五更泄泻、泄泻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地机。参见该条。
五善之一。口唇滋润,衾帏气香,饮食如常,脓黄肥厚者为脾善。见《外科正宗》。
病名。腹壁或腹腔化脓性感染而牵引痛者。《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脾脉……微大为脾疝,气裹大脓血在肠胃之外。”《疡医大全》卷二十四:“脾疝者其浊气自下逆上,连暧不宽,胀满作痛,痛则呕吐清水或苦水痰涎之类。”类似腹腔内包裹性化脓性脓肿。
病证名。由膏梁积热、湿热伤脾所致之痿弱病证。《症因脉治》:“脾热痿弱之主,唇焦齿燥,口干作渴,肌肉不仁,身重不能转侧,纵缓不能举动……”治以清热化湿为大法。湿热甚者,用栀连平胃散、栀连二陈汤;膏粱积热者,选用川连枳壳汤或泻黄散,参见痿、肉痿条。
病证名。指脾经风热上壅而多涎。《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儿多涎者,风热壅结,在于脾脏,积聚成涎也。若涎多,即乳食不下,涎沫结实,而生壮热也。”治宜清脾泄热,方用泻黄散。
病证名。指脾受邪热而致的病证。《素问·刺热》:“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俯仰,腹满泄,两颔痛。……刺足太阴、阳明。”又云“脾热病者,鼻先赤。”《素问·痿论》:“脾黄者,色黄而肉蠕动。”关于脾热的特点,《证治准绳·杂病》:“……轻手扪之不热,重按至筋骨又不热;不轻不重,在轻手重手之间,此热在肌肉,遇夜尤甚。”参见脾实热、脾虚热条。
生理学术语。指脾的功能特点。是与胃气主降相对而言。指脾气能将饮食精微、津液上输于肺,再输布于其他组织器官,而化生气血,营养全身。参脾主升清条。
同中气下陷。详该条。
病证名。即脾气盛。《灵枢·本神》:“脾气……实则腹胀,泾溲不利。”参见脾气盛条。
病证名。出《灵枢·yin邪发梦》。即脾气实。指脾或脾经邪气盛实之证。《诸病源候论》:“脾气盛,为形有余则病腹胀,溲不利,身重苦饥,足痿不收,胻善瘛,脚下痛,是为脾气之实也。”方用胃苓汤加杭芍、木瓜、牛膝。参见脾气实、脾病等条。
即脾气虚。详该条。
病证名。指脾胃出现消化机能障碍。多由肝失疏泄或湿困脾阳所致,亦有因饮食壅滞而造成者。主要症状有脘腹胀闷、食不消化、厌食、呃逆等。治宜疏肝理气。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脾气衰弱不能升清的病机。脾的运化功能是以升清为主。而升清则是脾气的运动特点。如脾气衰弱,则升清失司。症见面色不华、眩晕、易汗、短气、食少、倦怠、腹胀、便溏或见眼花、视蒙、耳聋、食不知味、舌淡嫩、苔白,脉虚缓等。若因湿浊食滞以致脾气不升,则见头重如蒙、怠倦、不欲食、腹胀或腹痛,舌苔厚腻,脉沉缓。治须补中益气,升阳益胃。
指脾的功能及其赖以产生的精微物质或动力。《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素问·玉机真脏论》:“恐则脾气乖矣。”
脉学名词。指脾脏的平脉,脉象平缓调和。《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
病名。五脏疟之一。《素问·刺疟篇》:“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又:“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哕,呕已乃衰,……”宜用小建中汤、橘皮散等方施治。参见五脏疟、疟疾条。
病证名。又名捏破涎涡儿。《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二:“脾之液为涎,脾气冷不能收制其津液,故流出渍于颐上。”治宜温中健脾,用益黄散、理中丸。
病名。五劳之一。由于饮食劳倦所致的脾伤病证。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外台秘要·脾劳》:“脾劳热,身体,眼目,口唇悉痿黄,舌本强直,不能得咽唾,生地黄煎;……脾劳虚损,消瘦,四肢不举,毛悴色夭,牛髓补虚寒丸。”陈无择以“茱萸膏治脾劳虚寒,气胀、咽满、食不下通,噫宿食臭”(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劳证治》。参见五劳、虚劳条。
病证名。
①一名脾经咳嗽。多由脾虚土不生金www.med126.com/shouyi/或脾胃湿热逆熏于肺所致。《素问·咳论》:“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阳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可兼见多涎、咳引小腹等证。参见脾经咳嗽、内伤咳嗽条。
②十咳之一。见《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症见咳而涎出不止,咳引少腹。参见十咳、咳嗽条。
③五嗽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参见五嗽条。
生理学术语。出《素问·金匮真言论》。脾主运化饮食水谷,而在对饮食水谷的受纳与运化方面,口与脾的功能是统一协调的。所以脾的功能可以从口反映出来,脾气健旺则知饥欲食。《灵枢·脉度》:“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脾病则食欲不振,脾虚则口淡无味,脾热往往口有甜味。
证名。五脏绝候之一。
①指脾气绝出现之危重证脉。《中藏经》卷上:“面青,无右关脉者,脾绝也。”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将“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称之为脾绝。《灵枢·经脉》:“足太阴(脾)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
②中风脱证中五脏绝证之一。《医宗必读》:“若中风昏倒……手撒脾绝。”参见中风脱证条。
指脾脏的精气,即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物质。《素问·示从容论》:“四肢解堕,此脾精之不行也。”
脏腑惊证之一。出《小儿病源方论》。小儿惊风,兼五心热、干呕。
病证名。因于脾虚不能统血所致之失血。常兼见腹胀、肢乏、多痰等症。《不居集》卷十三:“脾为后天之本……脾气健则元气旺而阴自足。故血证中有脾,当补脾以统其血。”方选归脾汤、柔脾汤、补中益气汤等。参见失血条。
病证名。又名脾咳。《症因脉治·内伤咳嗽》:“脾经咳嗽之证,咳而右胁下隐隐作痛,痛引心脾,神衰嗜卧,面色痿黄,腹胀黄肿,身重不可以动,动则咳剧……。”宜辨证施治。肺热,家秘泻白散;脾胃热积,栀连二陈汤;肺气不足,生脉散;土不生金,四君子汤(有痰者,用六君子汤),虚热者,宜加山栀、丹皮,热甚者再加黄芩、黄连。或有选用升麻汤者。参见脾咳、内伤咳嗽条。
①足太阴脾经之简称。见该条。
②推拿穴位名。又名脾土、脾。⑴位于拇指远端的指腹面。治脾胃虚弱,疳积、泄泻等证。《针灸大成》卷十:“饮食不进,人瘦弱,肚起青筋,面黄,四肢无力用之。”
㈡位于拇指桡侧缘(转引自《幼科铁镜》)。参见五经条。
古病名。五积之一。出《难经·五十五难》。又名痞气。《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诊得脾积,脉浮大而长,饥则减,饮则见,(月真)起与谷争减,心下累累如桃李起,见于外,腹满呕泄,肠鸣,四肢重,足胫肿厥,不能卧,是主肌肉损,其色黄。”王肯堂主张用七气汤下红丸子,兼吞痞气丸(见《证治准绳·杂病》)。详参见痞气条。
证候多同胃火。详胃热条。
三十六黄之一。
①《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脾黄者,遍身如金色,眼目俱黄,唇口生疮,或吟或咏,有时吐逆,不能下食,大便涩。”并指出症见脐凸者难治。选土瓜根散等方。
②《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指出脾黄患者“两颊生青脉起,目黄,齿齘皆青,唇黑生疮,通身黄色,鼻中煤生,心腹胀满,不下饮食,大便不通。”治宜猪苓汤、盐蜜煎等方加减,亦可灸法配合治疗。参见黄疸各条 。
经外穴名。《备急千金要方》:“治脾横方,四肢寒热,腰疼不得俯仰,身黄,腹满,食呕,舌根直,灸第十一椎上及左右各一寸五分三处,各七壮。”《经外奇穴图谱》列作经外穴,名脾横。
生理学术语。系脏腑相合之一。脾与胃通过经脉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脾为脏属阴,其性喜燥恶湿;胃为腑属阳,其性喜润恶燥;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在功能上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消化吸收和输布精微的任务。《灵枢·本输》:“脾和胃,胃者五谷之腑。”
生理学术语。指五脏与五体相合,脾主合于肉。肌肉的营养从脾的运化吸收而得,肌肉丰满与消瘦,与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素问·五脏生成篇》:“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
①病证名。《备急千金要方》:“治脾寒饮食不消,劳倦气胀,噫满,忧恚不乐,槟榔散方。”
②同脾阳虚的病机。详该条。
病证名。出《幼科证治准绳》。指两胁间有块如石,按之则痛,伴面黄肌瘦。多因平素营血俱虚,外感风寒,内伤乳食,滞久而致肝脾气滞血瘀而成。治宜利气活血,疏肝理脾。用柴胡、青皮、枳壳、鳖甲、当归、赤芍药、五灵脂、蒲黄、茜草、地龙、鸡内金等。
五疳之一。又名疳积、食疳、奶疳、肥疳。《古今医鉴》:“疳在脾,则面黄身热,腹胀肚大,好吃泥土,水谷不消,泄下酸臭,困睡,减食,消瘦。”由于喂养不当,引起脾胃虚损,营养不良。初起面黄肌瘦,能食易饥,大便时干时稀,睡眠不安,多汗,齘齿,爱俯卧。此由积滞所致。《证治准绳》:“积为疳之母,所以有积不治,乃成疳候。”治宜调理脾胃,用保和丸加味。如病久不愈,日见羸瘦,面色萎黄,胸膈壅闷,肝腹胀大,乳食不多,经常腹泻,大便酸臭,神倦体乏,懒言少动,疳积已成。应以消疳健脾为治,可用肥儿丸、参苓白术散加减。
古病名。《素问·刺逆从论》:“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滑则病脾风疝。”张志聪注:“太阴脉滑,则土邪有余。脾风疝者,即(疒颓)肿重坠之属,脾在湿也。”参见风疝、脾脏中风条。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指小儿口涎多,乳汁不下,甚则昏昏多睡。由风邪袭入脾胃所致。治宜调和脾胃,疏风豁痰。用防风散(防风、羚羊角、人参、枳壳、甘草、半夏)。
病证名。
①为脾受风邪之病。《素问·风论》:“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素问·玉机真藏论》:“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恼,出黄。”此病须与太阳病、太阴病和一些湿病相区别。治宜白术汤。
②即慢脾风。详该条。
③指搐后变疟的病证。《幼科发挥》:“发搐后变疟者,此脾风之证也。”
生理学术语。意即脾藏血。出《灵枢·本神》。营,指循行于脉中的经气,它生于水谷,源于脾胃,有化生血液的功用,故常营血并提。《难经·四十二难》:“(脾)主裹血。”谓脾有藏纳营血的功能。
生理学名词。即脾主意。出《素问·宣明五气篇》。意,意念;是五脏精气所化生的情志活动之一,为脾所主。思虑过度可伤脾,影响脾的健运而出现食欲不振、胸腹痞满等病症。参五脏所藏条。
根据五行理论,五脏配五行,肝、心、肺、肾分别主春、夏、秋、冬四季。脾脏属土,旺于每季后十八天,不独主四时之一,故曰脾不主时。《素问·太阴阳明论》:“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脾的病理。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多见于慢性出血的病证,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治宜补脾摄血。常用归脾汤之类。
泛指脾脏各种病证。《内经》曾载述脾风、脾热、脾疟、脾咳、太阴呕吐、泄泻、脾胀、脾疸、脾痹、脾心痛、太阴腰痛、脾疝等多种病证,后世临床文献又有较多的补充。脾为后天之本,职司运化,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受水谷之精气以充养五脏及人体各部,为生化之源。前人有饮食劳倦伤脾或外邪伤脾之说,病机以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或脾阳虚衰,中气下陷,或脾失统摄等较为常见。临床上当分虚实寒热以决定治法。《素问·脏气法时论》:“脾病者,身重,善饥,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难经·十六难》:“假令得脾脉,其外证面黄,善噫、善思、善味;其内证当齐(即“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胀满,食不消,体重节痛,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太平圣惠方·脾脏论》:“夫脾者,……若虚则生寒,寒则阴气盛,阴气盛则心腹胀满,水谷不消,喜噫吞酸,食则呕吐,气逆,霍乱,腹痛肠鸣,时自泄利,四肢沉重,常多思虑,不欲闻人声,多见饮食不足,诊其脉沉细软弱者,是脾虚之候也。”又云:“夫脾实则生热,热则阳气盛,阳气盛则心胸烦闷,唇焦口干,身热颊疼,体重不能转侧,语声沉而心急,咽喉痛而不利,舌本肿强,口内生疮,腹胁胀满,不得安卧,梦多见歌乐,四肢怠惰,诊其脉紧实者,是脾实之候也。”李时珍将脾病分为本病和标病。他说:“脾藏智属土,为万物之母。……本病,诸湿肿胀,痞满,噫气,大小便闭,黄疸,痰饮,吐泻,霍乱,心腹痛,饮食不化;标病,身体胕肿重困,嗜卧,四肢不举,舌本强痛,足大趾不用,九窍不通,诸痉项强。”(《本草纲目·脏腑虚实标本用药》)沈金鳌提示脾病治法,“务使三焦之气流转和通,则土润而升,不忧其燥。而火气不得病之,土健而运,不忧其湿,而水气亦不得病之矣”(见《杂病源流犀烛·脾病源流》)。故脾病治法虽多,但以健脾利湿、补中益气、温阳运脾、升阳摄血较为常用。选方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大建中汤、杨氏还少丸、五苓散、胃苓汤、实脾饮等。参见脾病各条。
病名。五脏痹之一。由肌痹发展而成。脾主肌肉,故亦有脾痹即肌痹之说。《素问·痹论》:“脾痹者,四肢懈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寒。”《素问·刺逆从论》:“少阴不足,病脾痹。”或谓:“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是谓脾痹”(见《圣济总录·脾痹》)。《症因脉治·脾痹》指出:“脾痹之证,即肌痹也。四肢怠惰,中州痞塞,隐隐而痛,大便时泻,面黄足肿,不能饮食,肌肉痹而不仁。”选用黄芪丸、白术汤、五味异功散、保和丸、香砂枳术丸等方治疗。参见肌痹、五脏痹条。
①人体器官名。脾脏,系五脏之一,其主要功能特性如下 :⑴为“仓廪之官”,主运化水谷,升清降浊。《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㈡主肌肉、四肢。《素问·痿论》:“脾主身之肌肉。”《素问·太阴阳明论》:“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⑶合胃,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灵枢·本输》:“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灵枢·脉度》:“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素问·金匮真言论》:“入通于脾,开窍于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脏为脾,……在窍为口。”《素问·五脏生成篇》:“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
㈣藏“意”,主“思”,与精神意识活动有一定关联。《素问·宣明五气》:“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脏为脾……其志为思。”
⑸经脉属足太阴,与足阳明胃经表里相合。《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
⑹阴阳属性为阴,称“阴中之至阴”,又称“牝藏。”《素问·金匮真言论》:“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又“阴中之至阴脾也。”《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脾为牝脏,其色黄,其时长夏。”
⑺五行属土,与自然界事物和人体组织类应联系是:方位居中;季节主长夏及每季之后十八天;气候主湿;天角应镇星;生成数为五;五色属黄;五味为甘;五音为宫;五声为歌;五臭为香;变动为哕……。《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味甘,其类土……上应镇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
②指足太阴经。《灵枢·本输》:“脾出于隐白,隐白者,足大趾之端内侧也。”
③指脾的“真脏脉”脉象。《素问·阴阳别论》:“脾至悬绝,四日死。”《素问·平人气象论》:“脾见甲乙死,……是谓真脏见,皆死。”
④“痹”之音形近误。《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按《太素》“脾”作“痹”,心痹为病名。作“痹”与前后各节文例合。
⑤推拿穴位名。见《小儿按摩经》。即脾经。见该条。
骨名。即肩胛骨。详该条。
经外穴名。《厘正按摩要术》:“琵琶,在肩井下。”后《经外奇穴汇编》定在“肩井下、巨骨旁”。约当锁骨外侧段前缘,喙突上缘之凹陷中。主治肩部疼痛,上肢不举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温灸5-10分钟。又《厘正按摩要术》:“以大指按之,能益精神。”
古病名。即瘰疬,今之颈淋巴结核。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症状为颈部生疮累累、或如疥癣,日久破溃成漏,流出稀痰或败絮状物缠绵不愈,多伴有发热、盗汗、易怒等症状,可内服消瘰丸、赤小豆散、芩部丹等。外治宜提脓去腐,或拔去痰核。
病名。疲极伤肝所致的虚咳。证见咳而左胁痛引小腹膝腕。《医学入门·咳嗽》:“疲极伤肝,咳而左胁疼引小腹者,二陈汤加芎、归、芍药、青皮、柴胡、草龙胆、黄芩、竹茹,或黄芪建中汤。”《不居集·疲劳咳嗽》:“咳而左胁偏痛,引小腹兼膝腕疼。”参见咳嗽、劳咳条。
病名。五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皮蒸,其根在肺,必大喘鼻干,口中无水,舌上白,小便赤,如血蒸盛之时,胸满,或自称得注热,两胁下胀,大嗽彻背连胛疼,眠寐不安,或蒸毒伤脏,口内吐血。”又为二十三蒸之一。参见五蒸、二十三蒸条。
病证名。因肺热叶焦所致皮毛枯萎、足痿的病证。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病者肺热,皮虚弱薄,着足痿躄,其色白而毛败,名曰皮痿,由肺热叶焦使然也。”又名皮毛痿。详该条。
病名。水气泛溢皮肤而见水肿的病症。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肾虚则水妄行,流溢于皮肤,故令身体面目悉肿,按之没指而无汗也。腹如故而不满,亦不渴,四支重而不恶风是也。脉浮者,名曰皮水也。”治宜通阳、健脾、利水,用防己茯苓汤、蒲灰散等方。参见水肿、风水等条。
证名。皮肤有发热感觉。多由阴虚或阳盛所致。《中藏经·实热论》:“皮肤热而燥者,阴不足。”“皮热而热者,阳盛也。”如为疮痛,常见局部皮肤热痛。《灵枢·上膈》:“其痈在外者,则痈外而痛浮,痈上皮热。”
针具名。供皮下埋置留针的专用小型针具。有颗粒式和揿钉式二种。颗粒式皮内针尾端如麦粒,针身长有5分、1寸两种,粗细如毫针;揿钉式皮内针尾部绕成圆形,状如图钉,身长1-2分。使用时将针横刺入皮下(揿针则垂直按入),若无不适,且不刺痛或影响肢体活动时,即可用胶布固定。埋针时间应据情而定。临床多用于某些需要较长时间留针的疼痛性疾病或慢性病。参见皮内针疗法条。
解剖名称。《血证论》卷六:“肾开窍于耳,而肾脉却不上头,肾与心交,假道于心腑小肠之脉,以入耳中,名曰听宫。为司听之神所居,其形如珠,皮膜包裹真水,若真水破,而耳立聋,有为大声所震而聋者,皮膜破也,或聋或不聋者,心肾不交也,宜磁朱丸。”即指今之鼓膜。
病证名。因肺热叶焦,致皮毛枯萎,足痿躄之证。痿证之一。见《医宗必读·痿》:“肺痿者,皮毛痿也。”又名皮痿、肺热痿、肺痿。由肺热叶焦,病及皮毛所致。若病邪留着不去,可使筋、脉、骨、肉失养,发生痿壁。《素问·痿论》:“肺主身之皮毛,……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也。”治宜清热生津,养阴润肺,选用二母二冬汤,知柏天地煎,清燥救肺汤等方。参见痿条。
证名。皮毛干枯憔悴。出《灵枢·经脉》。多由经气不荣皮毛所致。《难经·二十四难》:“手太阴气绝,即皮毛焦。太阴者,肺也,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气弗营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津液去则皮节伤,皮节伤则皮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治宜养阴润肺,益气养血。
解剖结构名。皮肤与附着其上的毫毛的合称。皮毛与肺敷布的卫气有密切关系。肺卫之气足,则肌表固密,身体抵抗力强,不易受外邪侵袭。肺卫气虚,则皮毛腠理疏松,易受风寒侵袭,而出现肺系症状。肌表不固,津液外泄,可致自汗、盗汗等症。参见肺合皮毛条。
病证名。指睑皮宽松,睑弦紧急,睫毛内倒的证候。《目经大成》卷二:“此症皆由患疾,妄称时眼,不以为意。或酒、或欲、或风霜,全不禁忌。致风邪深入,久而不瘳,然后内急外弛,皮宽弦紧,睫渐拳倒。未免泪出。”参见倒睫拳毛及内急外弛条。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睥急紧小。详该条。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谓上下胞渐自紧小,甚者小如枣核,眼将合矣。盖膏液耗尽,筋脉急缩故也。若治而小者,治之之过,乃皮宽睫倒,只夹外而失内理,后则复倒复夹,遂尔肉焦血损,目络不舒而睑日急小。”参见睥急紧小条。
证名。皮肤枯槁不泽,毫毛脱落如拔掉之证。《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肺主皮毛,肺气耗伤,则皮毛失荣,而见本症。
针刺疗法之一。即用皮肤针刺激人体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皮刺疗法、小儿针疗法。为多针浅刺及刺激面广的疗法。因所用的针具不同,又分为七星针疗法、梅花针疗法、滚刺疗法等。临床操作时,选定适宜针具和刺激部位予以消毒后,手持针柄以腕力进行弹扣或使滚筒来回滚动,先轻后重,着力均匀,由上而下,自内向外,至皮肤潮红充血或有微量出血为止。每日或间日一次,7-15次为一疗程。常用于头痛、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痛经、近视、神经性皮炎等。
针具名。是一种多针浅刺的专门针具。因其刺激轻微,仅及皮肤,又名小儿针。市售小锤式皮肤针,以其装置的针数不同,分别称为梅花针(5枚)、七星针(7枚)、和丛针(针数不限)。使用时以腕力弹扣刺激部位。另滚刺筒和刷帚针亦属此类。
证名。《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肺主皮毛,有护肌、卫筋骨的功能。皮肤痛多由火邪侵袭肺表所致。《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论皮肤痛的辨证与治疗:“心实之痛,深至肉间,宜导赤散加减;火灼之痛,如欲炙手,宜加减凉膈散;风热之痛,痒痛相间,宜长清散;肺经火郁之痛,不可抚按,宜泻肺汤。”
证名。皮肤因寒邪凝聚、气血痞塞引起的肿胀。否,通痞。《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阳之胜,凝溧且至,……皮肤否肿,腹满食减。”
证名。肌肤麻木,不知痛痒的症象。又称肌肤不仁。由于邪入于肌肤或气血不足,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诸病源候论·风不仁候》:“其状搔之皮肤如隔衣是也,诊其寸口脉缓,则皮肤不仁。”治宜益气养血,祛风通络等法。见于中风后遗症、痹证等疾患。
病名。《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皮翻证系眼胞翻,状如舌舐唇一般,翻因胞肿睫紧故,血瘀气滞胃经原。”此证由胃经血壅气滞而成。小儿多有之。眼皮外翻,如以舌舐唇之状。治宜泻脾胃积热,内服泻黄散。无效者,行手术矫正。参见风牵睑出条。
病名。见康维恂《眼科菁华录》卷上。即风牵睑出,详该条。
解剖结构名。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即皮肤腠理。人体卫外的屏障。
针刺疗法之一。因刺激仅及皮肤而名。即皮肤针疗法。见该条。
①全身体表皮肤按十二经脉分布划分的十二个部区。《素问·皮部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按手足同名经相合,则称六经皮部。六经皮部各有专名:太阳皮部称关枢,阳明皮部称害蜚,少阳皮部称枢持,太阴皮部称关蛰,少阴皮部称枢儒,厥阴皮部称害肩。详各该条。
②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承扶。见该条。
病名①指皮肤症状为主要特征之痹证。出《素问·痹论》。《张氏医通》卷六:“皮痹者,即寒痹也。邪在皮毛,瘾疹风疮,搔之不痛,初起皮中如虫行状。”多因脾肾阳虚,卫不能外固,风寒湿邪乘虚郁留,经络气血痹阻,营卫失调而成。治宜温经助阳,祛风散寒,调合营卫。内服用阳和汤,或秦艽地黄汤;外用透骨草、艾叶等煎水湿洗,或浸浴熏蒸疗法。
②指肺痹。《症因脉治》卷三:“肺痹之症,即皮痹也,烦满喘呕,逆气上冲,右胁刺痛,牵引缺盆,右臂不举,痛引腋下。”参见肺痹条。
推拿穴位名。又名肝记。位于大指端爪甲内。《推拿仙术·身中十二拿法》:“八拿皮罢穴,属肝经能清神。”《厘正按摩要术·立法·掐法》:“大指端即肝记穴,又名皮罢。掐之治哮喘,并治昏迷不醒者。”
人体部位名。见《素问·长刺节论》。指脐下五寸横纹处。王冰注:“皮(骨盾),谓脐下同身寸之五寸横约文。”
古代治疗疔疮的一种方法。见《证治准绳·外科》卷二。具体方法为:在铁桶内放置烧红之鹅卵石,将醋泼于石上,再使患处覆上,四周以衣被盖护严紧,勿令泄气,以患处出汗为度。
歪邪,不正。《灵枢·经筋》:“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噼。”
古针具名。九针之一。亦称(钅非)针、铍刀、剑针。《灵枢·九针论》:“铍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是一种形如宝剑,两面有刃的针具。用于疮疡排脓放血。
古针具名。出《灵枢·刺节真邪》。指形如铍针的砭石。
古针具名。出《华佗别传》。即铍针。见该条。
病名。即三氧化二砷中毒。急性中毒,或因突然吸入大量砒粉尘,证见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或因药用、误服过量所致,证见烦躁如狂,心腹搅痛,头旋,欲吐不吐,或剧烈吐泻,面色青黑,四肢逆冷,甚则迅速昏迷,导致死亡。慢性中毒,可见各种皮肤损害,毛发脱落,腹痛腹泻,黄疸及肢体麻木痛等。治疗宜中西医结合抢救。《本草纲目》卷四载解砒毒药,有米醋、乌桕根、白芷、郁金、胡粉、白扁豆、蚤休、黑铅、鲞鱼枕、蓝汁、荠苨汁、酱汁、绿豆汁、豆粉、大豆汁、杨梅树皮汁、冬瓜藤汁、早稻杆灰汁、地浆、井泉水、白鸭通汁、鸭血、羊血、雄鸡血、胡麻油等,可参考。
医疗器械名。肱骨颈骨折等固定用具。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七。其具用熟牛皮一块,长五寸,宽三寸,两头各钻两孔,夹于伤处,以棉绳穿之,紧紧缚定。用于肱骨颈部骨折,或肩部复杂骨折之整复后固定。
浅白色。《素问·风论》:“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
旧病名。亦名儿捧母心。见清·陈莲舫《女科秘诀大全》。相当于臂位分娩,儿两臂上举。属难产的一种。古人观察到儿臂上举,误以为儿捧母心以致难产,故名。
小儿推拿方法名。又名揉耳摇头,丹风摇头。先用两手拇、食两指柔捏小儿两耳垂,再用两手捧住小儿头部轻轻摇动。有镇惊、退热、祛风寒等作用。《保赤推拿法》:“将两手捻儿两耳下垂揉之,再将两手捧儿头摇之。”
胀大貌。《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
病名。蛊胀的俗称。《证治要诀·蛊胀》:“蛊胀,俗谓之膨膨脝……”详蛊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