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桂枝《本经》
为樟科植物桂枝的嫩枝。
处方用名:桂枝、川桂枝、桂枝尖。
药用部分:嫩枝。
性味:辛、甘、温。
归经:入心、肺、膀胱经。
功能: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主治与应用:
1.外感风寒、无汗表实证。症见恶寒
发热,身痛无汗,脉浮紧。与
麻黄相须为用,促使发汗解表。
2.外感风寒,有汗表虚证。与
白芍配伍,调和营卫以疗表虚邪实之外感证,解表而无大汗之弊。
3.风寒湿痹,邪阻经络所致之肢节疼痛,尤以肩臂疼痛为佳。以
防风、
附子、
羌活、
桑枝为伍。
4.月经失调、
痛经、
闭经。血虚寒凝者以桂枝温经通脉,助
当归、白芍、
川芎、
红花等以调经散寒。
5.血虚
心悸、脉结代。桂枝温通以振奋心阳,与炙
甘草、
党参、
阿胶相配用,治
心律失常等证。
用量:3-9克。
注意事项:
桂枝辛温助热,能旺盛血行,故对温热病,
阴虚火旺,出血患者忌用;孕妇、
月经过多者慎用。
参考资料:
1.桂枝上行发表以散风寒,为太阳经之引经药。
2.本品含挥发油,主要为
桂皮醛。
3.药理研究:
(1)桂枝所含桂皮醛能扩张皮肤血管,刺激汗腺分泌,故有解热作用。
(2)镇痛作用。主要作用于大脑感觉中枢,提高痛觉阈,能缓解血管痉挛性
头痛。
(3)健胃作用。能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以助消化。
(4)桂皮油有强心、利尿作用。
(5)桂皮油对
葡萄球菌、
痢疾杆菌、沙门氏菌、
炭疽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亦有抑制作用。
按语:麻黄、桂枝均能发汗解表,然麻黄发汗作用较强,且能宣肺平喘,利
水消肿;桂枝发汗作用缓和,并能温经通脉,通阳化气。故肺气壅实,腠理致密之表实无汗者用麻黄;营卫不和、腠理疏松之表虚
自汗者用桂枝。
-----------
紫苏叶《别录》
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茎叶。
别名:紫苏。
外方用名:苏叶、紫苏叶、
苏梗。
药用部分:茎叶。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脾经。
功能: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
蟹毒。
主治与应用:
1.适用于风寒
感冒。由于本品有行气宽中之功,故外感风寒兼有脾胃气滞者尤为适宜,常与生
姜、
藿香配用。
2.鱼蟹中毒所致
腹痛吐泻。可单用或配
生姜、
白芷合用。
用量:3-9克。
注意事项:气虚者不宜单用。
参考资料:
1.紫苏叶长于解表散寒。苏梗长于理气安胎,常配
砂仁、
竹茹、
半夏、
陈皮等治疗妊娠之
呕吐、
紫苏子长于消痰平喘。
2.本品主要含挥发油、
精氨酸、枯酸、色素等。
3.药理研究:
(1)紫苏叶能扩张毛细血管,刺激汗腺分泌而发汗。
(2)减少支气管分泌物及缓解支气管痉挛而镇咳祛痰。
(3)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
(4)所含紫苏醛有较强防腐作用;紫苏水浸液对葡萄球菌、疾病、大肠杆菌及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
荆芥《本经》
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之全草及花穗。
处方用名:荆芥、荆
芥穗、炒荆芥、荆芥炭。
药用部分:茎叶及花穗。
性味:辛、微温。
归经:入肺、肝经。
功能:解表祛风、透疹、炒炭止血。
主治与应用:
(1)外感风寒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合羌活、防风等。
(2)外感风热证。症见发热恶寒、目赤咽痛。合
银花、
连翘、
桑叶、
菊花。
(3)
麻疹透发不畅,常配防风、
蝉蜕。
(4)荆芥炭有止血作用。配其它止血药可用于多种血症,如
便血、
崩漏等。
用量:3-9克。
注意事项:表虚自汗者慎用。
参考资料:
1.荆芥穗芳香气烈,升散力较荆芥之茎叶为强,故发汗透诊以用荆芥穗为好。
2.本品含多种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右旋
薄荷酮、消旋薄荷酮及少量右旋
柠檬烯。
3.药理研究:
(1)解热作用:其煎剂及浸剂均能使汗腺分泌旺盛,皮肤血循环加强,有和缓的解热作用。
(2)抗菌作用:1:1000浓度能抑制结核杆菌生长。
(3)荆芥炒炭后能缩短出、凝血时间。
按语:荆芥、紫苏均能发汗解表。然紫苏散寒力强,善行气宽中,凡感冒兼胸闷气滞者常用;荆芥祛风力强,炒炭能止血,凡外感头痛,透发麻疹及理血方中常用之
-----------防风《本经》
为伞形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
别名:旁风。
处方用品:防风、青防风、炒防风、防风炭。
药用部分:根。
性味:辛、甘、微温。
归经;入膀胱、肝、脾经。
功能:祛风解表,祛风湿,解痉。
主治及应用:
1.外感风寒之头身痛。症见恶寒发热,以寒为重,头身尽痛。常与荆芥相须为用。
2.风寒湿痹之肢节疼痛。常与羌活、
独活相伍为宜。
3.风毒内陷之
破伤风。常与
天南星、
白附子、蝉蜕、
全蝎同用。
用量:3-9克。
注意事项:血虚、阴虚火旺者忌用。
参考资料:
1.防风通治一切风邪所致之病证,善行全身,为风病之要药。炒用祛风力弱,却有止泻之功,可用于
腹泻;炒炭能温经止血,可用于妇女崩漏。
2.本品含挥发油、
甘露醇、酚性物质、多糖类及有机酸。
3.排砷解毒作用。
按语:荆芥、防风均能祛风解表,常相须为用。因二者发汗力缓,故风寒、风热均可用之。
-----------生姜《别录》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姜之根茎。
处方用名:生姜、鲜姜、生姜片。
药用部分:根茎。
归经:入肺、脾、胃经。
功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
主治与作用:
1.外感风寒表证。以生姜合红糖煎服;或伍用其它辛温解表药。
2.
胃寒之呕逆。常合半夏同用。若
胃热之呕吐常合竹茹、
黄连。
3.尚能健胃助消化,并解半夏、南星、鱼蟹之毒。
用量:3-9克。
附:
生姜汁:辛微温,有化痰止咳之效,用于恶心呕吐、
咳嗽痰多等证。
生姜皮:辛凉,有利尿消肿之功,用于小便不利之
水肿,常合
冬瓜皮、桑
白皮。
煨姜:辛温,能温中止呕止泻。
参考资料:
1.本品主要含挥发油、树脂、
天门冬素及姜辣、六氢
姜黄素。
2.药理研究:
(1)挥发油能促进血液循环,并能发汗。
(2)反射性地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和交感神经使血压上升。
(3)姜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增加食欲。
(4)六氢姜黄素有利胆作用。
-----------薄荷《唐本草》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茎叶。
别名:人仁草、薄荷草、眼药草。
处方用名:薄茶、薄
荷叶、苏薄荷、薄
荷梗。
药用部分:茎叶。
性味:辛、凉。
归经:入肺、肝经。
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透发疹毒。
主治与应用:
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有表热证者。多与其它辛凉解表药及清热解毒药合用。如
银翘散。
2.用于风热上攻头目之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常配菊花、荆芥、
桔梗。
3.用于麻疹初起,疹出不透及
风疹瘙痒等。常伍用蝉蜕、
葛根、
浮萍。
用量:3-9克。
注意事项:本品挥发性强,不宜久煎,后下;表自汗者不宜用。
参考资料:
1.本品辛散芳香,除散内热,透疹外,还能疏肝、醒脾,故可治疗肝郁不舒,如
逍遥丸。
2.本品含
薄荷油,其中主要为薄荷酮、乙酸薄荷酯。
3.药理研究:
(1)小量内服,有兴奋中枢作用,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使机体散热增加,故有解热作用。
(2)外搽用可使局部皮肤、粘膜血管收缩,感觉麻痹,故有止痒、止痛作用。
(3)对人型结核杆菌、
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
(4)大量误用,可致中枢麻痹。
-----------桑叶《本经》
为桑科落叶小乔木植物
桑树的叶。
处方用名:桑叶、冬桑叶、霜桑叶、蜜炙桑叶。
药用部分:叶。
性味:甘、苦、寒。
归经:人肺、肝经。
功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主治与应用:
1.用于外感风热证。常与菊花、薄荷、
前胡、银花、桔梗、
牛蒡子等配伍,如桑菊饮。
2.
燥热伤肺、干咳无痰。合
石膏、
麦冬、
天花粉以清燥润肺止咳。
3.目赤肿痛、羞明眵多。合菊花、石
决明、
车前子。
4.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合
女贞子、
枸杞子以滋补肝肾。
5.
肝阳上亢,
眩晕。合菊花、
黄芩。
用量:3-15克。
参考:
1.桑树的嫩枝名桑枝,能祛风热、利关节,多用于风湿痹痛;桑树的根皮名
桑白皮,能泄肺平喘,利水消肿,适用于肺热喘逆和水肿证;桑树之果序称
桑椹,能滋补肝肾,适用于肝阴不足之眩晕。
2.桑叶含多种甙类(
芸香甙、桑甙、
槲皮甙)、
氨基酸(
天冬氨酸、
谷氨酸等)及胆碱、腺碱和维生素B、
胡萝卜素。
3.药理研究:
(1)本品所含芸香甙能保持毛细管正常的抵抗力,减低血管通透性,并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2)动物实验表明对冠状血管有扩张作用,能改善心肌血液循环。
(3)促进人体蛋白脂合成,故有降血脂及抑制血糖上升作用。此外,有利尿降压作用。
-----------菊花《本经》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头状花序。
处方用名:黄菊花、白菊花、
野菊花。
药用部分:花序。
性味:甘、苦、微寒。
归经:入肺、肝经。
功能:疏风散热,养肝明目,清热解毒,
主治与应用:
1.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伴头痛者尤宜,常配桑叶、薄荷、连翘、如桑菊饮。
2.疗眼疾,风热所致目赤肿痛者,常配桑叶、
夏枯草;肝阴不足所致头昏眼花、视物不清者,常合用枸杞、
地黄。
3.疗
疔疮肿毒。
野菊花力量强,常合用地丁、银花、连翘、如五味
消毒饮。
用量:3-18克。
参考资料:
1.花和茎含挥发油,并有腺嘌呤、胆硷、
水苏硷。花含菊甙、氨基酸、典酮类。
2.药理研究:
(1)菊花对中枢神经有镇静、解热作用,并能对抗
肾上腺素,扩张周围血管及抑制血管运动中枢而降血压。
(2)有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及增加冠脉流量作用。
(3)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而显示消炎作用。
(4)本品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按语:菊花品类众多,入药有黄、白之分,种植与野生之异,功效不全相同,各有所主。习以白菊(滁菊、
甘菊)味甘,长于清肝明目、平肝潜阳,而清热疏风之力逊;黄菊(杭菊)花味苦,疏风清热之力胜,外感风热之头痛常投;野菊花苦寒之性胜于黄白,清热解毒之功更强,疔疮肿毒常选之。
菊花、薄荷均能散风热,清头目,然薄荷辛凉疏散,散表力强;菊花清泄肝热,能明目平肝阳之亢,可代茶常服。
-----------
柴胡《本经》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和狭叶柴胡或同属植物的根。
别名:芸藁、香柴胡、蚂蚱腿。
处方用名:柴胡、北柴胡、
南柴胡、
红柴胡、醋柴胡、软柴胡。
药用部分:根。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入肝、胆、三焦、
心包经。
功能: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与应用:
1.适用于外感风热及热入少阳之半表半里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常配黄芩,如
小柴胡汤。亦可用于
疟疾,常配
常山、
草果。
2.肝气郁滞所致头目眩、胁肋胀痛或月经不调、痛经。常合白芍、
香附,如
柴胡疏肝散。
3.用于脾虚气陷所致少气无力、内脏下垂及久泻等,常伍用
升麻、
黄芪、党参、如
补中益气汤。
用理:3-15克。
注意事项:阴虚、肝阳上亢者忌用。
参考资料:
1.柴胡体质轻清,气味具薄,具升发之性,风属少阳,厥阴之症者都可随证配伍。解郁用量宜重,升举阳气用量宜轻。醋炒者能活血止痛;酒制者能升阳止泻;
鳖血拌炒者能退虚热。
2.柴胡中含柴胡皂甙b1、b2、b3、b4、cd等多种,并含芸香甙、槲皮素等多种黄酮、多种脂肪酸及挥发油。
3.药理研究:
(1)柴胡中的皂甙及挥发油有明显解热作用。有人报导:中等剂量能退热,但体温不能降至正常;大量(一日50克煎服)能使升高体温急剧下降至正常。
(2)柴胡皂甙能促进肝糖元、肝细胞核的
核糖核酸及肝脏蛋白合成作用。
(3)且能镇静、镇痛、抗炎、镇咳、降血压。
(4)对流感病毒、体外试验表明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然柴胡宣发少阳,疏肝解郁;升麻宣发阳明,透疹解毒,两者常与补中益气之药合用,以升阳举陷。
银柴胡与柴胡品种不同,性味甘、微寒,无升散之力,有清虚热凉血作用,用之治
肺痨之潮热,阴血不足之低热,以及小儿
疳积之脾热病。
-----------升麻《本经》
为
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升麻的根茎。
处方用名:升麻,绿升麻(透诊解毒)、炙升麻(蜜炙升阳举陷)。
药用部分:根茎。
性味:甘、辛、微寒。
归经:入肺、脾胃、大肠经。
功能: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降。
主治与应用:
1.用于麻疹初起,疹发不透,常与葛根同用,如升麻
葛根汤。
2.阳明胃热所致之头痛、牙痛、口舌生疮,常配石膏、黄连,如清
胃散。
3.脾虚气陷之气短乏力、久泻、内脏下垂,常与柴胡、黄芪、党参同用,如补中益气汤。
4.热病高热,身发斑疹(热毒发斑),合银花、连翘、
赤芍、
紫草等。
用量:3-10克。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麻诊已透及喘满气逆者不宜用。
参考资料:
1.升麻含苦味素及微量生物碱、鞣酸及
水杨酸、
阿魏酸等。
2.药理研究:
(1)有解热、镇痛、镇静、降压、抗惊、抑制心肌和减慢心率作用。
(2)升麻可用于伤寒、
回归热、
流行性感冒、
鼠疫、
丹毒、喉炎、扁
桃体炎及皮肤病。
(3)茛菪中毒可用升麻多煎频服。
(4)升麻含苦味素,过量能使肌肉松驰、头晕目眩、呕吐、头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