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结构名。即门牙。《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太阳中暍,……前板齿燥。”参门牙条。
医论著作。秦伯末撰于1964年。全书选录作者有关中医学术方面讲稿十二篇,包括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五行生克的临床运用、气血湿痰治法、种种退热法、温病、肝病、水肿、腹泻、感冒论治等专题。每篇讲述均能结合个人临床经验阐发祖国医学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经验知识,深入浅出,明白易懂,并附治疗病例。
医案著作。清·高秉钧撰。治案按人体部位及病种分二十部,九十七病种,分门别类汇辑。作者强调整体观念,认为外科疾病“病虽在外,而其本在内”。因此,每证详辨八纲,随证立法处方,并指出防止病情恶变及病后调理之法。案末附疡科日用丸散膏丹论略,阐述若干外用药的药理、效能,可供临床参考。现存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
经外穴名。在耳垂前0.5-1寸。在咬肌中。正当面神经颊支,上前方有腮管,深部有咬肌动、静脉分支。主治面神经麻痹,腮腺炎,口腔溃疡等。斜刺或沿皮刺0.5-1寸。
推拿手法名。即拉法。参见该条。
正骨手法之一。适用于肘关节脱位的整复。局麻后使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向上,屈曲肩、肘关节,一助手位于患者胸前,双手紧握患腕上部,沿前臂纵轴方向牵拉,术者用双手拇指顶住鹰嘴部,余指呈环状勾住肱骨远端,以配合助手对抗牵引,如感到复位的声响时,即已复位。
正骨手法之一。适用于牵拉肘(即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整复。如以右肘为例:手法复位者坐于患者患肢外侧,以左手拇指置于患肘桡骨小头部,余指对握肘内侧;右手拇指置于患腕之背侧余指对握掌侧。当右手持患臂作旋后同时牵引伸肘动作时,左手拇指下压桡骨小头,当医者感到复位的滑动声后,可再作2-3次伸屈肘关节的活动即可。或作短时间之外固定休息更佳。
病名。即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又称曲(月秋)骱假性脱骱。该病多因过度牵拉小儿手臂所致。伤肘部可呈现半曲屈位,自觉肘外侧部疼痛,前臂呈旋前位而垂于体侧,功能活动障碍,尤其不能旋后、屈伸及取物活动,且桡骨小头处有明显压痛。治宜采用牵拉www.med126.com肘复位法,或手翻托复位法。
推拿手法名。即拉法。《世医得效方》:“理腰痛,病人正东坐,收手抱心,一人于前据蹑其两膝,一人后捧其头,徐牵令偃卧,头到地,三起三卧便差。”参见拉法条。
推拿方法名。牵拉并抖动病人的肢体,如腰部牵抖,使病人俯卧,双手抓住床头,术者两手握住其两踝上部,用力向下牵引,然后放松,作左右摆动,待患者腰部肌肉松弛时,突然抖颤腰部3-4次。然后再用力向下牵引。常用于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等症。
运气术语。即主司之六气应时而至,因而气候相对正常。《素问遗篇·本病论》:“正司中位,是谓迁正位。”
病名。生于肌肤之良性赘疣。出《外科启玄》卷七。又名疣、疣疮,俗称瘊子,或名尤。系因风邪搏于肌肤而生者,或因肝虚血燥,筋气不荣所致。其好发部位以手背、指背、头面以及颈项、背部为多见。动起小如粟粒,渐至大若黄豆,突出皮表,色灰白或污黄,表面呈现蓬松枯槁,状如花蕊。所发之数多少不一,少者独一,多则甚至数十者,或散在或群聚,并无一定规律。一般无自觉症状,若受挤压则局部有疼痛感,或碰撞、磨擦时易于出血。治疗多用外治,例如外用鸡肫皮擦之,或以鸦胆子仁捣烂涂敷布裹,亦有单用艾灸烧灼之法者,多能获效,易再发。赘疣多发者,除外治法治疗外,有用熟地、制首乌、红花、白芍、当归、杜仲、牛膝、川芎、川山甲等组方水煎内服以期取效者。即现代之寻常疣。
方书名。三十卷。唐·孙思邈撰于682年。本书是作者为补充其所撰《备急千金要方》而编集。盖取“輗軏相剂”“羽翼交飞”之意。卷一药录纂要,总论采药时节、药名,产地及用药法等;卷二-四本草;载述包括《神农本草经》在内的几百种药物的性味功用、主治产地、采制及七情忌宜等。卷五-八妇产科病;将妇科疾病独立卷次列于诸科之首足见其对妇科之重视。所论妇女胎产崩伤等疾甚详并记述妇女保健及化妆用品的配制方法等。卷九-十伤寒病;是其晚年获见张仲景《伤寒论》之后加以深入研究,开创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研究方法之先河。为后世方有执“三纲鼎立说”打下了基础。卷十一阐述胚胎发育、产育及小儿杂病。卷十二-十五养生、辟谷、退居、补益;其中不乏精辟之论和有效方法。卷十六-十七中风;卷十八-二十杂病;卷二十-二十二万病、飞炼;卷二十三-二十四疮痈;卷二十五色脉;卷二十六-二十八针灸;卷二十九-三十禁经(祝由科)。书中收载了不少唐以前的医学论述及方药,也采录了一些国外医学资料(如婆罗门、高丽等)。取材广博,内容丰富。现存宋、元、明、清历代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针灸歌诀名。见《针灸大全》。内容列举十个常用效穴,较《天星十二穴歌》少承山、太冲、通里,而多一后溪。全文为:“三里、内庭穴,肚腹中妙诀;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腰背痛相连,委中、昆仓穴;胸项如有痛,后溪并列缺;环跳与阳陵,膝前兼腋胁。可补即留久,当泻即疏泄。三百六十名,十一千金穴。”
见世医得效方条。
书名。三十卷。清·张璐撰。刊于1698年。本书对《备急千金要方》进行校勘,并就其中收载的方剂(不包括其中的医论,药物和针灸),予以注释发挥即所谓“衍义”。此外,书中还阐述了立方法则中的“反用、激用之法”。对于某些峻利药物之方剂,尤能斟酌南北风气之不同,人身禀赋之强弱而予以化裁。现存初刻本及其他清刊本。
书名。统指《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详本条。
书名。六卷(又有八卷本或十七卷本,后本系析篇为卷)。宋·郭思编。刊于1124年。系取孙思邈《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中的简、便、验方及针灸法汇编而成。共分妇人、小儿、中毒等17篇。其中医论一篇,系摘录《千金方》中有关病机、制药等内容编成。1124年,将此书刻碑于华州公署,以广流传。明景泰六年(1455年)杨胜贤始易木版梓行。1522年王守中喜其方之简便,药之近易,而天下游耀州真人问者岁无虚日、日无虚时,因刻石于洞前,至今犹存。现存多种清刊本及石印本、拓印本。
病名。指发生于髂窝部肌肉深处之流注。流注病之一种。即缩脚流注。详见该条。
髂骨。腰以下腹两侧的骨。《素问·长刺节论》:“刺两髂髎季胁肋间。”
小儿推拿方法名。《保赤推拿法》:“掐中指甲法,将儿中指甲上面轻轻掐之,止儿泻。”《厘正按摩要术》:“掐中指甲,医者以大指入儿中指甲内,着力掐之,治急慢惊。”
小儿推拿方法名。重掐小儿五指的爪甲处。《保赤推拿法》:“掐五指爪甲法,治惊吓,若不醒,再拿精宁、威灵二穴。”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小儿按摩经》。用手指掐病儿中指第一节横纹,掐后揉之。治泄泻,咳嗽等症。
小儿推拿方法名。《推拿指南》:“掐揉五指节法,此法治风痰咳嗽,口眼歪斜,……用右大指甲掐之,复以右大指面揉之,男左女右。”
推拿手法名。又称爪法。用指甲按压穴位。用力较重而刺激面积较小,为开窍解痉的强刺激手法。常用于晕厥、惊风等证。《幼科推拿秘书》:“掐者,用大指甲,将病处掐之。”《厘正按摩要术·立法》:“掐之则生痛,而气血一止,随以揉继之,气血行而经舒也。”
①器具,用具。《灵枢·胀论》:“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
②指特有受盛作用的器官。《素问·六节脏象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
③指人体中具有某种独立生理机能的部分。《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上结于脾,聚于阴器。”
④器物。泛指有形的具体事物。《素问·六微旨大论》:“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⑤指身体。《伤寒论·序》:“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
契,相合;绍,继承。即相合相承之意。《灵枢·卫气》:“知六腑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
即眼泪。《广雅·释言》:“涕泣,泪也。”《灵枢·口问》:“故悲哀愁忧则心动……液道开,故泣涕出焉。”
名词。
①指眼泪。《灵枢·口问》:“人之哀而泣涕出者。”《灵枢·五癃津液别》:“悲哀气并,则为泣。”
②哭而无声谓之泣。
③与涩为同义词。《素问·五藏生成》:“凝于脉者为泣。”
病名。见《喉科杓指》卷三。多由气郁痰凝,复感风热而发。系指喉间肿起,形如赤珠,色紫或白,吞咽障碍的病证。《焦氏喉科枕秘》:“此症因气郁,及时风热而起喉间,形如赤珠,或紫或白,犯之即痛,日久则嗌气。治者挑破去血,吹秘。”内治宜清热消肿,理气解郁。用清气利咽汤、黄连温胆汤等加减。若脓成则以刀针刺破出脓。吹冰硼散。参见诸喉风条。
病名。由于情绪激动而发之痔者。见《外科大成》卷二。该痔多因患者情绪刺激,或起居不慎等情绪波动而诱发。或遇劳苦气怒酒色过度所致者。其证:“发则肿胀,形若核桃,www.med126.com/job/坚破如石,俟气消毒散则可平复如初,惟戒气怒,不须医治。”
九注之一。《诸病源候论·气注候》:“风邪搏于肺气所为也,肺主气,气通行表里,邪乘虚弱,故相搏之,随气游走冲击,痛无定处,故名为气注。”
病证名。
①水肿以气滞为主者。《丹溪心法·水肿》:“气肿者,皮厚,四肢瘦削,腹胁胀膨。”多因气滞湿郁水凝所致。治宜理气化湿,消肿除满,用橘皮煎丸、加味枳术汤、控涎丹、推车丸、增损流气饮等方。
②皮肤局部肿痛。《诸病源候论·气肿候》:“气肿者,其壮如痈,无头,虚肿,色不变,皮上急痛,手才着,便即痛,此风邪搏于气所生也。”
①类中风之一。又名中气。多由七情气结,或怒动肝气,气逆上行所致。证见忽然仆倒昏迷,不省人事,牙关紧急,手足拘挛,其状与中风无异,但口内无涎声。此证只是中气,不可妄投取涎发汗等药,反生他病。可与七气汤,分解其气,散其壅结。《医宗必读·类中风》:“气中身冷,急以苏合香丸灌之,候醒,以八味顺气散加香附,或木香调气散。”
②经外穴名。出《医学纲目》。亦称气冲。在脐下1.5寸,前正中线旁开1.5寸处。主治妇女血弱气喘,腹痛肠鸣。直刺1-2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病证名。腰痛之一。见《医学入门》卷三。因忧思或闪挫跌扑而气滞不行所致腰痛。证见腰痛连腹胁胀满,其痛如刺,或痛处走注不定。治宜行气调气,用沉香降气汤、七香丸、乌药顺气散等方。
病证名。属痛经证型之一。多因情绪不舒,肝气郁结,气滞血涩,冲任血行郁阻,不通则痛。症见经前或经行时下腹胀痛,或兼胸乳胀闷不舒,经行涩滞不畅。治宜行气开郁止痛。方用加味乌药汤、七制香附丸、金铃子散、延胡索散等。
病证名。属经行后期证型之一。多因郁怒伤肝,气机不畅,气郁血滞,冲任受阻,经血不能按时下达胞宫。症见月经经期延后,经量较少,色正常或黯红有块,排出不畅,精神郁闷,或少腹胀痛,或乳胀胁痛等,治宜行气开郁,方用加味乌药散、七制香附丸等。
病证名。属经闭症型之一。多因情志失调,郁怒伤肝;或生活环境突然改变,精神过度紧张;或受刺激,使肝气郁结,气滞血涩,阻滞冲任而致月水不通。症见月经周期由先后不定渐至闭经或骤然停闭,少腹胀痛拒按,情志抑郁,心烦易怒,胸胁或乳房胀痛满闷等,治宜行气开郁调经。方用乌药散、七制香附丸等。
病证名。见《赤水玄珠·腹痛门》。气机结滞所致腹痛。详气结腹痛条。
病证名。指脏腑、经络之气阻滞不畅。可因饮食邪气,或七情郁结,或体弱气虚不运所致。随所滞之处而出现不同症状。气滞于脾则胃纳减少,胀满疼痛;气滞于肝则肝气横逆,胁痛易怒;气滞于肺则肺气不清,痰多喘咳。气滞于经络则该经循行路线相关部位疼痛或运动障碍,或相应的症状。气滞过甚可致血瘀。
病名。指因情绪因素而发之痔者。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该痔之作多因风邪蕴积肠间,情志过激,酒食所伤所致。证见肛门部位肿突,大便难而血出,腹胁胀满,甚或形成脱肛良久而不能入。治疗当辨证施治。因风邪蕴积者,可选用威灵仙丸加减;因情志过激而发者,可选用加味香苏饮;若因酒食所伤者,可用橘皮汤。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针刺术语。“气”指针下的得气感应。《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气至病所,指针刺感应通过一定的手法,到达了病痛部位。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原始》名阴郄。即长强。见该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气蒸,遍身热。”
①毫针。与火针相对而言。《针灸聚英》:“气针者,有浅有深,有补有泻,候气候邪之难,不可误行,恐虚者反泻,实者不宣,又以为害。”又:“若气针微细,一出其针,针孔即闭,风邪不出,故功不及火针。”
②将消毒过的空气或氧气注入穴位的方法。
病证名。见刘河间《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十四。《异授眼科》:“白睛属肺,病则白睛肿起,多生瘀肉,有泪,或白膜侵睛,名曰气障,其病在肺”。临床上应详审病因,辨证用药。
病证名。
①胀病之一。一名(月真)胀。出《素问·脉要精微论》。《仁斋直指方·胀证》:“七情郁结,气道壅塞,上不得降,下不得升,身体肿大,四肢瘦削,是为气胀。”气虚、气热、气寒亦可致气胀。治宜行气疏导之剂,用木香、槟榔、枳壳、青皮、陈皮、厚朴之类。
②即鼓胀。《医碥》卷三:“气胀,又名鼓胀,以其外虽坚满,中空无物,有似乎鼓也。”
③眼科病证名。《目经大成》卷二:“此症睛无所苦,但气轮一处二处虚虚壅起而不红不紫,或圆或长或中断,隐若鱼腹中之白泡”。即状如鱼胞。治宜泻肺清热,方用泻白散加减,参见状如鱼胞条。
病证名。因气郁痰逆所致眩晕症。《东医宝鉴·外形篇》:“气晕。七情过伤,气郁生涎,痰涎迷塞心窍而眩晕,眉棱骨痛,眼不可开。宜玉液汤、补虚饮。”
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由初之气至终之气各气所主的月份。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中极。见该条。
病证名。《不居集》卷二十二论气郁怔忡:“失意之人,怀抱抑郁,气生痰涎,涎与气搏,心神不宁,脉必沉结,或弦者是也。”治宜疏肝和营,解郁化痰,用消遥饮、益营汤、温胆汤等方。
病证名。属血崩症型之一。多因暴怒伤肝,气乱血动,血液妄行,致成崩漏。症见突然阴道下血量多,色紫红有块,烦躁易怒,胸胁不舒。治宜止血以治标,方用固冲汤;待血量减少后,再以疏肝解郁,方用逍遥散加炒香附、青皮。或用醋炒香附为细面,每次口服10克,米饮送下。
病证名。又称气晕。见《证治汇补·气郁眩晕》:“七情所感,脏气不平,郁而生涎,结而为饮,随气上逆,令人眩晕。”证见头目昏眩,精神抑郁,心悸怔忡,时时面部发热,眉棱骨痛,嘈杂恶心,脉沉等。治宜解郁化痰,安神定志,用十四友丸、茯神汤、化痰玉壶丸等方。
病证名。七情过度,肝气郁结所致胁痛,见《东医宝鉴·外形篇》。治宜沉香降气散、枳壳煮散、枳壳散、桂枝汤、小龙荟丸。
病证名。气机郁滞所致胃脘痛。多由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所致,故又称肝胃气痛。证见胃脘胀痛,痛常游走,连及两胁,嗳气频繁,嘈杂吐酸等。治宜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汤、沉香降气散、金铃子散等。
病证名。气机郁滞所致吐血。证见恶风寒,面色晦滞,口苦口酸,恶心喜呕,脉涩。治以舒郁为主,宜逍遥散加丹皮、茱萸、黄连、栀子之属。血止后,继用六味丸滋阴。
病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因情志不舒,气机郁结所致。证见胸满胁痛,噫气腹胀。治宜行气解郁,用气郁汤、木香调气散、七气汤、越鞠丸等方。气郁生痰者,用温胆汤、半夏厚朴汤、上下分消导痰汤。气郁化火者,用加味逍遥散等方。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京门。见该条。
病因病理学术语。出《丹溪心法》。阳气偏盛,呈现病理性的机能亢进,导致各种火症。如由于阴液不足,阳气偏盛引起的目赤、咽痛、牙龈肿痛等虚火上炎证候。又如五志、七情过极,出现阳亢或气郁化火的肝火、胆火、胃火、心火等证候。
生理学名词。见《四诊抉微》。指神气、精气皆源于五脏。五脏精气的盛衰和病变,会反映到气色的变化。
病名。多由痰毒邪火之气壅塞肺系,肺气闭郁,气机不利所致。症见咽喉肿痛,痰涎稠粘,身发寒热。治宜宣肺气、祛风痰、清热毒。用荆防败毒散加减。若痰多者,上方合二陈汤加减化裁治之。
病名。系指因邪毒结聚壅塞喉间而发之喉闭。《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症为因聚毒塞于喉间痰涎稠实发寒热者。”本病治宜疏散外邪,解毒消肿。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参见喉闭条。
病名。出《咽喉脉证通论》。指因郁怒所生之咽喉痈肿。《秘传喉科十八证》:“此症因恼怒伤肝,肝血不和,以致肺气壅塞,火炽上升,发于喉间。其状帝丁之上,红肿作痛,或有连及两边者,寒热大作。”治宜宣肺泻热,疏肝解郁。用逍遥散加防风、黄芩等治疗。
病名。五瘿之一,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气瘿多因情志抑郁不畅而发,或由水土因素所致。其症见颈部暂生肿物,边缘整齐,皮色与正常无异,按之比较柔软,可因喜怒等情志之关系而增大或缩小。治宜宣通肺气,祛风痰,清热毒。选方多用五瘿丸,或用四海舒郁丸,或用海藻玉壶汤化裁之类。近世多选用碘制剂,或可按病情考虑针灸治疗,或作手术切除术。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气候失常,时令未到而气先至,属太过之气。《素问·六节脏象论》:“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yin。”
病因病理学术语。又称气阴两伤。常见于热性病过程中,热在气分,汗出不彻,久而伤及气阴;或热盛耗伤津液,气随液脱;或温热病后期及内伤杂病,真阴亏损,元气大伤。也可见于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症见口渴、气短等。治宜益气生津养阴。
病名。多由肝经风热或湿热,郁久伤阴,瘀血凝滞所致。《目经大成》卷二:“此症目赤痛、眵泪都可。但青睛(即黑睛)如浊烟笼罩,色泽欲死。甚者若混镜呵气,不能照人面目,以侧面视之,始隐隐微见金井(即瞳神)。……究其病源,乃热症寒药,交伤脂膜,而又靳惜药饵,神劳岁久,不为将息而致。分明是外障,而风轮光滑,无障可去,故曰气翳。”类似今之角膜实质炎。内治:肝经风热者,宜祛风清热,平肝退翳,用地黄散加减;热甚血瘀者,宜清热泻火,活血祛瘀,用龙胆泻肝汤加活血化瘀之品;阴虚湿热者,宜养阴清热除湿,用甘露饮重加土茯苓。外治:以退障为主,可点磨障灵光膏。
治疗学名词。指根据六气的yin胜而采取适宜的治疗措施。《素问·至真要大论》:“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此之谓也。”
五噎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证见心悸,上下不通,噫哕不彻,胸背痛等。治用五噎丸、深师七气汤。
病证名。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腰痛。见《东医宝鉴·外形篇》。详气滞腰痛条。
病证名。多由郁怒伤肝而起。《银海精微》:“眼昏而泪,胞肿而软,上壅朦胧,酸涩微赤,是谓之气眼”。治宜疏肝解郁。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病证名。属痛经证型之一。多因体虚脾胃素弱,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气血虚弱,精血不足,经期血海溢泻,势必更虚,冲任失养,虚滞作痛。证见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有空坠感,月经色淡量少质清稀,伴有面色苍白或萎黄不华,精神倦怠。治宜益气养血止痛,方用圣愈汤、十全大补汤,或用民间方:红糖、生姜等量,蒸后口服,每次一食匙。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补法。是以补气药与补血药并用治疗气血俱虚之证。气血俱虚多见面色苍白,头晕心悸,气短乏力,舌质嫩淡,脉细弱,用八珍汤。
病因病理学名词。气与血失去互相协调作用的病机。生理上,气血是相依相附的,气以生血,血以养气,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人若有病,气病可以影响血病,血病可以影响气病。如气滞可致血滞,血滞亦可致气滞,出现疼痛、血瘀等症;气逆可致血逆而上溢,出现吐血、咯血、衄血等症;气虚不能统摄血液,可使血不循经而见便血、尿血、月经不调、崩漏、皮下出血等症。临床上凡是久痛、厥逆、月经不调、慢性出血等病证,多与气血失调有关。
病证名。气虚、血虚证候并见的头痛。见《兰室秘藏·头痛》。《脉因证治·诸头痛有六证》:“气虚,因下部气虚,上攻,温温而痛者,异乎邪毒所攻。”《张氏医通·头痛》:“因血虚而痛者,痛连鱼尾,善惊惕,其脉芤或沉数。”气血俱虚头痛,则血虚、气虚二证并见。治以调中益气汤加川芎、蔓荆子、细辛。
生理学名词。指气血协调,运动通畅。《丹溪心法》:“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气与血是相互依存的,血有赖于气的推动而流行,气也赖于血的供养而发挥作用,故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说法。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有赖于气血功能的协调来维持,一旦失调,即可发病。
诊断学术语。系一种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即以气、血的病证为纲进行辨证。属气血痰食辨证的一部分。详该条。
①指腧穴。因穴位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故名。《素问·气穴论》:“气穴之处,游针之居。”参见腧穴条。
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胞门、子户。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另说在脐下2.5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下3寸,旁开1.5寸(《针灸资生经》)。布有肋下神经及髂腹下神经的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的肌支。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不孕,带下,腹泻,小便不利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病证名。见《红炉点雪》。由气虚卫不固表所致自汗出。症见自汗恶风,汗出常冷,疲乏无力,脉微而缓或虚大。治宜益气固表,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等方。
病证名。气虚所致脘腹胀满。见《医林绳墨·膨胀》:“由其忿怒太甚,不能发越,郁结中州,痰涎停住,乃成满也。久而不食,以致气虚,则曰气虚中满。”治宜消补兼施,用消导宽中汤。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阳气不足出现阴寒的病机。阳气不足则不能温养脏腑,致使脏腑的活动和代谢功能相应减弱,出现恶寒肢冷、神疲乏力、口淡不渴、面白舌淡、尿清便溏、脉沉迟或细弱等虚寒症状。《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
病证名。属月经过多证型之一。多因素体虚弱,或久病体虚,或忧思伤脾,中气不足,统摄无权,冲任不固,血随气陷,以致月经过多,或经行时间延长,色淡质稀,面色(白光)白,气短懒言,心悸怔忡,形寒畏冷,小腹空坠,肢软乏力等。治宜补气摄血,健脾固冲。方用补中益气汤、举元煎、归脾汤等。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内伤眩晕》。证见面色白,身无热,神识清爽,言语轻微,二便清利,时或虚阳上浮,头面得火,眩晕不止。因劳倦伤脾,清阳下陷所致。治宜益气为主,肺气不足者,人参生脉散合四君子汤;中气不足者,补中益气汤;心气不足者,酸枣仁汤;肾气不足者,都气丸;真阳不足,虚阳上浮者,肾气丸加鹿角胶。亦有因肾不纳气,诸气上逆,气虚而眩晕者。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头眩》。又作气虚眩晕。详该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四。因久病、劳倦过度、汗下太过等伤气所致。证见气怯神疲,面色萎黄,言语低微,唇不焦,口不渴,欲小便而解不出,脉细弱。治宜补气为主。肺气不足者,用生脉散。中气不足者,用补中益气汤。膀胱气弱者,用人参车前汤。
痿证之一。见《证治汇补·痿躄章》。多由劳倦内伤、饮食失调或久病脾胃气虚,不能充养肌体所致。证见手足痿弱,举动无力。治以补脾益气为主,宜四君子汤。有虚热者,用补气和中汤。气虚有痰者,用六君子汤加苍术、黄柏、竹沥、姜汁。
病证名。小儿肛门脱出,轻者在大便时肛门下脱,便后又慢慢收合,甚者因病延日久,肛门滑脱不收,不能自然收缩。多伴有面色青黄,唇色淡白,指头发冷等。由泻痢日久,中气虚弱,肠薄脂消,使肛门滑脱不收。治宜补气固脱。先服补中益气汤以升提下陷之气,再用真人养脏汤以温补固涩。外用温开水洗净,再用《医宗金鉴》涩肠散(诃子、赤石脂、龙骨、陈茶叶)掺肛门上,药棉揉入。
病证名。气虚清阳不升所致头痛。见《脉诀·头痛》兼见神疲乏力,饮食无味,脉弱或大而无力,遇劳则头痛更甚。治宜健脾益气,用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加黄芪、蔓荆子等。
病证名。因气虚所致的痰证。见《症因脉治》卷二。证见面黄肌瘦,六脉濡缓。治宜健脾益气化痰,方用六君子汤等。
病证名。因元气本虚,伤于暑湿所致发热。见《素问·刺志论》:“气虚身热,得之伤暑。”治用清暑益气汤。亦有因饮食劳倦,内伤脾胃而致气虚发热,宜用甘温除热,详见气虚热条。
病证名。
①脾胃气虚或脾肺气虚而致的虚热。多因饮食劳倦,内伤脾胃,以致气虚火旺,虚热内生。见《杂病源流犀烛·虚损痨瘵源流》:“有气虚热,必兼少气自汗,体倦心烦。”治宜甘温除热,用补中益气汤等方。
②暑湿伤气而致的发热。《素问·刺志论》:“气虚身热,得之伤暑。”伴见四肢困倦,精神疲乏,心烦气促,口渴,自汗,小便黄,脉虚等证。治用东垣清暑益气汤。若暑热之邪耗气伤津,证见身热脉虚,汗多,烦渴较甚,治以清暑热,益气生津,用王氏清暑益气汤等方。
气淋之一。因气虚所致淋证。见《证治准绳·杂病》:“气虚淋,八珍汤加杜牛膝、黄芩汁煎服。老人气虚亦能淋,参、术中加木通、山栀。”参见气淋条。
病证名。温病瘥后余邪未尽,正气大虚,因劳而复发。见《重订广温热论·温热复症疗法》。证见发热,兼微恶寒,四肢倦怠,无气以动,脉虚右大,舌润无胎。治宜补中益气汤甘温补之,升、柴蜜炙。如兼汗多恶寒,用归芪建中汤。若正气虽虚,而余热未清,其人虚羸少气,气逆欲呕者,竹叶石膏汤加姜汁主之,或陈氏六神汤加银柴胡、地骨皮。
病证名。气虚引起的咳嗽。多因劳役过度,肺气有伤;或饮食劳倦,中气有损,土不生金所致。证见面黄肌瘦,气怯神离,咳嗽吐痰,痰色清稀,饮食减少。治宜健脾益气补肺,方用四君子汤、参术膏、补中益气汤、琼玉膏、生脉散等。
厥证之一。因劳伤气弱,不能运行所致。见《赤水玄珠·厥证门》。其脉细小,宜四君子汤加黄芪、附子,或补中益气汤。
病证名。属经行先期证型之一。多因素体虚弱,或劳倦过度,饮食失调,或忧思伤脾,脾气虚衰,冲任不固,血失统摄,导致月经先期而下。症见经期提前,经量较多,色淡质稀。面色(白光)白,精神倦怠,身体怕冷,气短懒言,头目眩晕,心悸腿软等,治宜补气摄血,健脾固冲,方用补中益气汤、举元煎等。
病证名。滑胎证型之一。母体素弱,孕后聚血养胎,中虚化源更为匮乏,中气不足,摄纳无权,冲任不固,不能内载胎元,故而每孕至一定时间即发生堕胎小产。症见腰酸腹胀,胎动下坠,或阴道流血,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等,治宜益气安胎以防滑坠,方用举元煎。若腰酸痛甚者,加杜仲、桑寄生;阴道下血者,加阿胶、艾炭。
病证名。见《喉科心法》。症见喉痛并有微红微肿,或不红肿。每遇劳动及服凉药则更甚。兼见食少困倦,少气懒言,唇淡面白,二便调和,身微热,或时热时退,手足心更热。本证乃中气不足,虚火犯上故也。法当补中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病证名。中气虚弱的腹痛。见《症因脉治》卷四。证见面色痿黄,言语轻微,饮食减少,时时腹痛,劳动则甚,按之稍减。因久病汗下,久泻伤元,劳形气散,或饥饿损伤,或勉强行房,气道虚损所致。脉多见微弱,或见空大,或见细涩。如气怯神倦,脉微细,宜四君子汤;遇劳痛甚,脉大无力,宜补中益气汤;饮食减少者,宜香砂六君子汤。
病证名。多由气虚或中气下陷导致本病。《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补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也。”若兼肢体倦怠,食少便溏,上气不足,脉虚无力等症,治宜补益中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参见耳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