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专业(118种考试)
各省动态
 医学全在线 > 卫生资格 > 333中医儿科主治医师-中级师 > 正文
2017年中医儿科主治医师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6/11/2 字体:

考试 学科

 

单 元

 

细 目

 

要 占

考试 科目

 

 

 

 

 

 

 

 

 

 

 

 

 

中 医 基 咽 理 论

 

 

 

 

 

 

 

 

 

 

 

七、 病机

 

( 二) 气的失常

4.气陷

 

5.气闭气脱

 

 

( 四) 血的失常

.血虚

 

2.血行失常

 

3.血热

 

 

 

( 五 ) 气 与 血 关 系
失调

.气滞血痕

 

2.气虚血痕

 

3.气不摄血

 

4.气随血脱

 

5.气血两虚

 

 

( 六) 津液代谢失常

.津液不足

 

2.津液输布、 排泄障碍

 

 

( 七) 津液与气血关 系失调

.水停气阻

 

2.气随津脱

 

3.津枯血燥

 

4.津亏血痕

 

 

医学 全在.线提供www.med126.com

 

( 八) 内生 " 五邪"

.风气内动

 

2.寒从中生

 

3.湿浊内生

 

4.津伤化燥

 

5.火热内生

 

 

 

( 九) 疾病传变

.疾病传变的概念

 

2.病位传变

 

3.病性转化

 

4.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八、 防治原则

 

( 一) 预防

.未病先防

 

2.既病防变

 

 

 

( 二) 治则

.正治与反治

 

2.治标与治本

 

3.扶正与桂邪

 

4.调整阴阳

 


考试 学科

 

单 元

 

细 目

 

要 点

考试 科目

中医 基础 理论

 

八、 防治原则

 

( 二) 治则

5.调理精气血津液

 

6.三因制宜

 

 

 

 

 

 

 

 

 

 

 


--'

一、 气 . 阴 阳.五行

 

 

阴阳的基本概念、 属性特征

 

 

 

二、 藏象

 

.奇恒之腑、 五脏、 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

 

2.藏象的概念、 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

 

3.谷食精气的输布运行过程

 

4.宗气、 卫气、 营气的循行及作用

 

 

 

 

三、 病机

医学 全在.线提供www.med126.com

 

." 阳虚则外寒, 阴虚则内热, 阳盛则外热, 阴
盛则内寒" 的机理

 

2." 百病生于气" 的发病学观点

 

3.六yin的致病特点

 

4.病机十九条

 

5.五脏藏五神及五腑虚实证候

 

 

四、 病证

 

.热病治疗大法与饮食宜忌

 

2."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的病机

 

3.行痹、 痛痹、 着痹的成因

 

五、 诊法

 

辨别阴阳属性的重要性与四诊合参

 

 

六、 论治

 

.正治法与反治法

 

2.因势利导治则

 

 

七、 养生

 

.人生长壮老的规律, 肾气与生长、 发育、 生殖
的关系

 

2.养生原则及意义

 

 

 

 

伤 寒 论

 

 

 

一、 太阳病辨 证论治

 

( 一) 太阳病本证

.中风表虚证 ( 桂枝汤证)

 

2.伤寒表实证 ( 麻黄汤证、 大青龙汤证、 小青龙 汤证)

 

 

 

( 二) 太阳病变证

.太阳蓄水证 ( 五苓散证)

 

2.太阳蓄血证 ( 核承气汤证)

 

3.热证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葛根黄苓黄连 汤证)

 

 

 

考试 学科

 

单 元

 

细 目

 

要 占

考试 科目

 

 

 

 

 

 

 

 

 

 

伤 寒 论

 

一、 太阳病辨 证论治

 

 

( 二) 太阳病变证

4.脾虚证 ( 小建中汤证)

 

5.阴阳两虚证 ( 炙甘草汤证)

 

6.热实结胸证 ( 小陷胸汤证)

 

7.痞证 ( 半夏泻心汤证、 旋覆代精汤证)

 

 

二、 阳明病辨 证论治

 

( 一) 阳明病本证

.阳明病热证 ( 白虎加人参汤证)

 

2.阳明病实证 ( 调胃承气汤证、 小承气汤证、 大
承气汤证)

 

( 二) 阳明病变证

湿热发黄证 ( 茵陈蔷汤证)

 

三、 少阳病辨 证论治

( 一) 少阳病本证

少阳病本证 ( 小柴胡汤证)

 

( 二) 少阳病兼变证

少阳病兼变证 ( 大柴胡汤证)

 

四、 太阴病辨 证论治

 

太阴腹痛

 

太阴腹痛证 ( 桂枝加苟药汤证)

 

 

五、 少阴病辨 证论治

 

( 一) 少阴病本证

.少阴寒化证 ( 四逆汤证、 真武汤证)

 

2.少阴热化证 ( 黄连阿胶汤证、 猪苓汤证)

 

医.学 全在.线提供www.med126.com

( 二) 少阴病兼变证

.兼表证 (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

 

2.疑似证 ( 四逆散证)

 

 

六、 厥阴病辨 证论治

 

厥阴病本证

.寒热错杂证 ( 乌梅丸证)

 

2.厥阴病寒证 ( 当归四逆汤证、 吴某英汤证)

 

3.厥阴热和 ( 白头翁汤证)

 

七、 霍乱病辨 证论治

 

霍乱病辨治

 

霍乱病辨治 ( 理中丸证)

 

八、 阴阳易瘦 后劳复病辨证 论治

 

瘦后劳复证

 

瘦后劳复证 ( 竹叶石膏汤证)

 

 

 

 

丑 匮

 

一、 痊湿喝
病篇

( 一) 痊病证治

柔痊证治 ( 瓜萎桂枝汤证)

 

 

( 二) 湿病证治

.风湿在表证 ( 麻黄杏仁惹该甘草汤证)

 

2.风湿兼气虚证 ( 防己黄�汤证)

 

二、 中风历节
病篇

 

历节病证治

.风湿历节证 ( 桂枝苟药知母汤证)

 

2.寒湿历节证 ( 乌头汤证)

 

 

三、 血痹虚劳
病篇

 

( 一) 血痹证治

 

血痹重证 ( 黄�桂枝五物汤证)

 

( 二) 虚劳病证治

.虚劳失精证 ( 桂枝加龙骨牡蜘汤证)

 


考试 学科

 

单 元

 

细 目

 

要 占

考试 科目

 

 

 

 

 

 

 

 

 

 

丑 匮 要 略

三、 血痹虚劳
病篇

 

( 二) 虚劳病证治

2.虚劳腰痛证 ( 肾气丸证)

 

3.虚劳不寐证 ( 枣仁汤证)

 

 

四、 肺凄肺痛
咳嗽上气病篇

 

( 一) 肺凄证治

.虚热肺凄 ( 麦门冬汤证)

 

2.虚寒肺凄 ( 甘草干汤证)

 

 

( 二) 肺痛证治

.邪实塞滞证 ( 草房大枣泻肺汤证)

 

2.血腐肤溃证 ( 桔梗汤证)

 

 

 

五、 胸痹心痛
短气病篇

 

医.学 全在.线提供www.med126.com

( 一) 胸痹证治

.胸痹病机

 

2.类证鉴别

 

3.胸痹主证 ( 瓜萎在白白酒汤证)

 

4.胸痹急证 ( 主n附子散证)

 

( 二) 心痛证治

心痛急证 ( 乌头赤石脂丸证)

 

六、 腹满寒庙 宿食病篇

 

腹满证治

.脾胃虚寒证 ( 大建中汤证)

 

2.寒实内结证 ( 大黄附子汤证)

 

七、 痰饮咳嗽
病篇

 

痰饮证治

 

饮停心下证 ( 苓桂术甘汤证)

 

八、 消渴小便
不利淋病

( 一) 消渴证治

胃热盛, 气津两伤 ( 白虎加人参汤证)

 

( 二) 小便不利证治

上燥下寒水停证 ( 瓜萎瞿麦丸证)

 

 

九、 黄症病篇

 

黄症证治

.湿热并重证 ( 茵陈富汤证)

 

2.湿重于热证 ( 茵陈五苓散证)

 

 

十、 妇人娃赈
病篇

( 一) 瘸病证治

瘸病漏下证 ( 桂枝获苓丸证)

 

( 二) 腹痛证治

肝脾失调证 ( 当归苟药散证)

 

十一、 妇人杂
病篇

( 一) 崩漏证治

虚寒夹括证 ( 温经汤证)

 

( 二) 梅核气证治

气滞痰凝证 ( 半夏厚朴汤证)

 

 

 

 

温 病 学

 

 

 

一、 温热类
温病

 

( 一) 主要温热类温
病的传变规律

.风温病的传变规律

 

2.春温病的传变规律

 

3.暑温病的传变规律

 

 

 

( 二) 温热类温病主 要证治

.卫分证治 ( 银翘散、 桑菊饮)

 

2.气分证治 ( 宣白承气汤、 清燥救肺汤)

 

3.营分证治 ( 清营汤)

 

4.热陷心包证 治 ( 清 宫 汤、 安 宫 牛 黄 丸、 紫 雪 丹、 至宝丹)

 

更多卫生资格考试信息:

2017年中医儿科主治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大纲汇总(最新版)

2017年中医儿科主治医师卫生资格考试报名指导

2017年中医儿科主治医师卫生资格考试题库(最新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相关文章
 2017年临床医学检验初级技师考试题库(专业
 2017年肿瘤放疗科主治医师考试题库(专业代
 2017年神经电生理主管技师考试题库(专业代
 2016年计划生育主治医师考试题库(专业代码
 2017年中医眼科主治医师考试题库(专业代码
 2017年中医全科主治医师考试题库(专业代码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