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脉法精微:好东西,大家分享。中医基础精华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1、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2、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变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

3、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1、神:所谓神有四种含义:一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二指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三指一切生物其生命力外在的表现。四指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2、精:所谓精,在中医学中有三种不同的概念:1)世界上所有气当中的精粹部分。2)泛指人体中一切有用的成分。既包括无形而动之精气,也包括有形之精,如先天之精,后天水谷之精等。3)专指肾中所藏之精,即肾精。

3、气:所谓气,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存在于世界上的气有两种状态:一种以弥散而剧烈运动状态存在,由于细小,分散,加之不停运动,用肉眼难以看到,故称之为“无形”;另一种以凝聚的状态存在,细小而分散的气,集中在一起就形成了看的见摸的着的实体,称之为“形质”。

4、阳虚则寒:是指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阴,则阴相对偏亢而出现的寒象,称阳虚则寒。

5、阳损及阴:指阳虚到一定程度,因阳虚不能化生阴液,而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

6、热者寒之:热者,阳盛则热的实热证患者;寒之,即用寒凉药治之。

7、阴病治阳:即用扶阳益火法,以消退阴盛。适用于虚寒证的治疗。

8、阴平阳秘:指阴气平顺,阳气固守,阴阳两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

9、相生:是指五行相生关系。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

10、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的传变,由母脏及子赃。如肾病及肝等。

11、相侮:侮,在这里指“反侮”。五行中相侮,是指由于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即反克。

12、泻南补北: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或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盛,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因心主火属南方,肾主水属北方,故称泻南补北。

13、培土生金:是补脾益气而补益肺气的方法,又称补养脾肺法。适用于脾胃虚弱而不能养肺之证。

1、藏象:藏,是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居于内,象见于外,故曰藏象。

2、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3、脏腑:是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

4、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五个脏的合称。

5、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个府的合称。

6、奇恒之府: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7、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

8、肺主治节:治节,即治理和调节。指肺主呼吸,有治理和调节全身气机,辅助心脏推动调节血液运行,肺的宣发和肃降,有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的作用。

9、肺主行水:人体水液代谢不仅和脾的运化,肾的的气化有关,与肺气的肃降也有密切关系。肺的肃降作用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小便通利。所以说“肺主行水”。

10、通调水道:通,即疏通;调,即调节;是水液运行的通道。肺主通调水道,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运动对体内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有疏通和调节作用。

11、肺为水之上源:由于人体水液代谢与肺脾肾的生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而肺居上焦高位,肺气肃降,水液才能下输膀胱,故有“肺为水之上源”的说法。

12、肺主宣发和肃降:肺主宣发,是指肺气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13、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传输到全身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4、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所以称“肾为先天之本”。

15、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故称为“先天之精”。

16、天癸:是人体肾中精气不断充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称“天癸“。

17、元阴:即肾阴。与元阳相对而言,是生命的本原,故称。

18、元阳:即肾阳。与元阴相对而言,是生命的本原,故称。

19、中精之府:即胆。《灵枢·本输》称“胆者,中精之府“,内藏清净之液,即胆汁。

20、三焦气化:三焦有疏通水道,运化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所以把水液代谢协调平衡作用,称作“三焦气化”。

21、心肾相交:中医理论认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心肾阴阳水火相互协调,心肾之间的生理才能协调。这就是“心肾相交”,又称“水火既济”。

22、心肾不交:指心阳与肾阴生理关系失调的病变。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心肾之间的生理关系失去协调,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即称“心肾不交”,也就是“水火失济”。

23、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的呼吸功能需要肾的纳气作用协调。肾气充盛,肺吸入之气方能肃降下纳于肾,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

1、气为血帅:是指气对血的作用具有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的作用。

2、夺血者无汗:是指对于大失血的患者(如衄家,亡血家等),不宜采用发汗法以治之。

3、津血同源:是指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并且血和津液可相互化生。

4、元气:又称“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5、卫气:是运行于脉外之气,具有保卫功能。

6、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地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7、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8、气脱:气不能内守而外逸。


9、血:是运行于脉中而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10、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又称“血府”。

11、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等。津液同气血一样,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津液虽同属水液,但在性状、功能及其分布部位等方面又有一定区别。一般地说,性质清稀,流动性大,主要布伞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并渗入血脉,起滋润作用者,称为津;其性较为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润作用者,称之为液。

12.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13.神:广义的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和情志活动。

1、实证:是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也就是说,致病邪气的毒力和集体的抗病力都比较强,正邪相搏剧烈,临床上出现亢盛有余的证侯,称为实证。

2、虚证::是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也就是说,集体的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较弱,抗病力低下,正邪斗争难于出现剧烈的病理反映,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征候,称为虚证。

3、真热假寒;系指邪热内盛,深伏与内,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又称阳胜格阴)。

4、亡阴:指由于机体阴液发生突然性的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5、阴胜则阳病:阴寒内盛,久则必损阳气,故阴盛实寒病证,常可伴有机体生理功能减退、阳热不足等阳虚征象,可见面色 白,溲清便溏等症,即“阴盛则阳病”。

6、气滞:即气机郁滞不畅。

7、气逆:是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上逆的病理状态。

8、气闭:是气机出入失常,气的外出受阻,从而出现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

9、血瘀:是指血液循环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

10、伤津:主要是失水。可出现目眶内陷,十指螺瘪,小便减少,口干舌燥,皮肤失去弹性;严重者,则可见目眶深陷,啼哭无泪,小便全无,甚至引起血中津液渗出脉外,血液浓缩,血量少而流行困难,可见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的危证。

脱液:为水分和精微物质共同丢失的一种复杂的病变。可见形瘦骨立,大肉尽脱,皮肤干燥,毛发枯槁,舌光红无苔或少苔,有时因为液不养筋,可出现手足震颤,肌肉瞤动等症状。

12、从化:又称从类化,是指病邪侵入机体,能随人之体质差异、邪气侵犯部位,以及时间变化和治疗不当等各种条件变化而发生性质的改变,形成与原来病邪性质相反而与机体的素质一致的病理反应。

13、“间脏传”:即母子传变,是指脏腑病变发生在相生两脏之间的病位传移。

1.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2.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正常人体体质的概念、形成、特性、类型、差异规律,并以此指导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

3.病势:是指具有不同病变特点的致病因素致病后病理演变的趋势

4.从化:即病情随体质而发生的转化,又称为质化。如偏阴质多寒化,偏阳质多热化等。

5.质势:是指不同的体质类型所具有的潜在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

1、辨证求因:中医认识病因,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是一病症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为“辨证求因”。

2、病因: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3、六yin: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4、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指自然界六种特别同的气候变化。

5、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点;“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而言。

6、疫疠: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7、七情:即喜、怒、优、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属精神致病因素。

8、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上逆,血随气逆,并走于上。

9、内伤七情:七情是人体对客观的不同反映,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它是造成内伤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10、五志化火:多指由于精神情志的刺激,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生理的平衡,造成气机郁结,气郁久则从阳化热,因之火热内生.五志,即喜、怒、忧、思、恐五种情志。

11、瘀血: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

12、水湿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便作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继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

1、正气:即人体的生理机能活动,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以及康复能力的总称,简称为“正”。

2、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

3、体质:系指形成于先天,定型于后天的个体在形态结构、代谢和生理机能上相对稳定的特性。

4、伏而后发:是指机体感受某些病邪后,病邪潜伏于体内,其后经过一定的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过时而发病。

5、合病:凡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进出现者,为合病。

6、并病:若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者,则称为并病。1.简述整体观念的内涵

整体,其含义就是指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的整体观念其内涵有二: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重与人与环境的统一,含(1)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2)人和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1、正气:即人体的生理机能活动,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以及康复能力的总称,简称为“正”。

2、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

3、体质:系指形成于先天,定型于后天的个体在形态结构、代谢和生理机能上相对稳定的特性。

4、伏而后发:是指机体感受某些病邪后,病邪潜伏于体内,其后经过一定的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过时而发病。

5、合病:凡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进出现者,为合病。

6、并病:若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者,则称为并病。

2.简述辨证论治的内涵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慨括判断为某种证。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和论治是先后不同的两个阶段。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依据,后者是前者的目的。辨证和论治构成了诊疗疾病的整个过程。辨证论治是否正确,可以通过治疗效果来检验。

五、论述题

试述你对辨证论治的理解

答: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含了致病因素(外因)和机体反应能力(内因)、病位、性质、邪正关系等方面的因素。证是在四诊获得的资料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分析综合而作出的诊断。如:恶寒、发热头痛咳嗽、痰黄稠、鼻塞、流浊涕、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即是感冒(病)中的风热犯肺证,而所表现的恶寒、发热等即为具体的症状。

证的涵义了解以后,对于辨证,就容易理解了。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慨括判断为某种证。如上证中的恶寒、头痛源于问诊;鼻塞、咳嗽源于闻诊;痰黄稠、流浊涕、舌尖红、苔薄黄源于望诊;发热、脉浮数源于切诊。综合分析病因为外感风热;疾病性质为热证;病位在肺系统;邪正关系为实证。则概括判断为风热犯肺证。

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和论治是先后不同的两个阶段。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依据,后者是前者的目的。辨证和论治构成了诊疗疾病的整个过程。辨证论治是否正确,可以通过治疗效果来检验。

既然证是阶段性的、动态性的,自然就会出现同一种疾病由于疾病发展阶段不同或病人机体的反应性不同,则其病理变化就会不同,即证不同,根据辨证论治原则,治法也就不同,这种情况称为“同病异治”;同一疾病,由于病变阶段不同,治法不同。例如:同一麻疹病,早期、中期和后期,由于其证不同,治疗也就不同。早期宜透发为主;中期宜清热解毒为主;后期宜养阴为主。由于病人机体反应性不同,此外,由于证是内外因作用的综合表现,所以,即使同一疾病在同一阶段,由于机体的反应性(内因)不同,不同个体亦会出现不同的证,从而治法的不同。例如,感染同一感冒病毒,在不同的个体,则会出现风寒或风热表证;表虚证或表实证等,所用的方剂有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等的区别。所以,要想自始至终使用一个方剂来治疗一种疾病是不符合辨证施治的要求的。

与此相反,不同疾病,有时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即相同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又可采用相同的治法,这种情况称为“异病同治”。例如:脱肛子宫脱垂,是两种不同的病,但中医认为,二者都是由于中气下陷引起的,二者发病的病机和证相同,所以治疗都用补中益气升举阳气之法。

1.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答:意思是指阴阳相互依存。阴代表物质,阳代表功能,物质居于体内,所以说”阴在内“,功能表现于外,所以说”阳在外”。在外的功能(阳),是在内的物质(阴)的运动的表现故说阳为阴之使。在内的是产生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说阴为阳之守。张景岳说:“守者守于中,使者运于外”。

2.怎样理解“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答案:“阳病治阴”的阳,是指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治阴,即用壮水之法。‘阴病治阳”中的阴病,是指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治阳,即用扶阳益火法。

3.简述五行的特性

答: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木的生长状态,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火性质。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土爰稼穑,稼穑是指土具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水曰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点,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和向下运动的作用。



五、论述题:

1、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

答: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救偏弊,恢复阴阳两方的相对平衡,就是治疗的基本原则。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一是确定治疗的原则,二是归纳药物的性能。

(1)确定治疗原则:对阳偏胜的治疗,由于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治疗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若阳热盛损伤了阴液,则当兼顾其不足,适当配合以益阴之法。对于阴偏盛的治疗,由于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治疗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若阴寒盛损伤了阳气,则当兼顾其不足,适当配合以挟阳之法。因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的实症,故“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为“损其有余”,即“实则泄之”的治疗原则。对阴偏盛的治疗,由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即用滋阴壮水法,以抑制阳亢火盛。《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阳病治阴”。对阴虚不能制阳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须用“宜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方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翳。《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阴病治阳”。阴或阳的偏衰,即阴虚或阳虚,为正气阴或阳的虚损不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为“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此外,对阴阳偏衰的治疗,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还提出勒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

(2)归纳药物的性能:阴阳学说也用阴阳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来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味性:寒凉为阴,温热为阳。无味:辛、甘、淡药为阳;酸、苦、咸药为阴。升降浮称沉:升浮药为阳;沉降药为阴。

总之,用阴阳学说指导疾病的治疗,就是根据病症的阴阳偏胜偏衰的情况,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性能的阴阳的属性,选择相应的药物,以纠正因疾病所致的阴阳失调状态,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2、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答: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五脏的五行归属,不仅阐明勒五脏的功能特性,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即五脏之间即有相互资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五脏配五行是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肾(水)之精能化血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养热能温运脾阳,助运化;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上充于肺;肺(金)清肃下输水津于肾,以助肾水。这就是以五行相生来说明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另一方面,肺(金)气清肃下行,可以抑制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温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以五行相克来说明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四、 简答题

1.简述脏腑的概念及其分类。

答: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脏腑的生理特点分为三类:(1)五脏,即心肝脾肺肾。(2)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3)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2、为什么说“肺为水上之源”?

答:(1)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的排泄起者疏通和调节的作用。(2)肺居上焦,肺气肃降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向下输送,经下焦肾和膀胱生成尿液排出提外,所以说“肺为水上之源”。



3.心与肾之间的生理关系怎样?

答:心属火为阳,肾属水为阴,中医理论认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这样心肾之间的生理才能协调,称为“心肾相交”,即“水火相济”。





五、论述题

1、如何理解肺主气?


答:肺主气,包括肺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有主司呼吸的作用,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脏的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保证勒体内的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肺主一身之气,是指一身之气都归属于肺,由肺所主。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由肺所主持调节。例如,宗气是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成,并通过肺而敷布全身,以实现其生理功能,此外,卫气、营气、元气的敷布与运行均与肺的作用有关。当肺发生病变时,不仅会引起呼吸功能减弱,而且必然影响诸气的生成和敷布,致使呼吸无力、少气、气低、神疲乏力等气虚的症状相继出现,一旦肺主气的功能失却,呼吸便会停止,一身之气也无以生成并散步全身,各脏腑组织得不到气的温煦推动,它们的生理活动便无法维持,人的生命也就会停止。

2、肝与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盈,也有赖于血液的滋养。所以,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之说。在病理上,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

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之间也存在着相对制约、相反相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月经来潮和男子泻精的生殖功能上,如两者失调,可出现月经异常,或闭经,男子则遗精或阳强不能泻等。





四、简答题

1、
试述气、血、津液的概念。

答: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血,是指血液,是红色的液态样物质,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试述血的生理功能。

答案:血的功能有以下两个方面:(1)营养和滋润全身,血液循行全身,对全身脏腑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作用。(2)是作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保证人体神志活动的正常。



3.如何理解“津血同源”?

由于血和津液,都是液态样的物质,都具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血和津液之间,常常可以相互化生。津液渗注于脉中,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所以说“津血同源”。



4.人体之精的生成来源有哪几个方面?

人体之精,由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部分组成。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为生命的原始物质;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即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后天之精不断充养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又可以促进后天之精的化生,二者相辅,使人体之精逐渐充盛。

5.精的疏泄有哪几种形式?

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分藏于各个脏腑,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调控各脏腑功能;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地排泄以繁衍生命。

6.人体之精与气有什么区别?

在人体中,精是生命活动的本原,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气是由精化生的活力很强的极细微的物质。精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相对而言,精藏于脏腑,主静属阴而有形;气运行于人体,主动属阳而无形。

7.神有什么生理作用?

神津液统领、调控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代谢和各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主宰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因此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对人体生命十分重要。



五、论述题

1.气的生理功能有哪几个方面?

答: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五个方面。

(1)推动作用,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的生成和精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都起者对动和激发的作用。

(2)温煦作用,起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的体温,是依靠起的温煦作用来维持恒定;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也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进行正常的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也要靠气的温煦作用,进行者正常的循环运行。

(3)防御作用,气的防御作用,主要体现于护卫全身的肌表,防御外邪的入侵。

(4)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固摄血液,可使血液循环于脉中,防止其逸出脉外,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和精液等,控制其分泌排泄量,以防止其无故流失。

(5)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饿各种变化,具体地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变化。



2.血的循行与哪些脏器有关?为什么?

答:血的运行与心、肺、脾、肝等脏器有密切的关系。血液循行于脉管之中,流布全身,环周不休,运行不息,以供给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须要。血液的正常运行,决定于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也是多个脏器共同作用的结果,心主血脉,心气推动是血液循行的基本动力,只有心脏的搏动正常才能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肺朝百脉,循行于全身的血脉,均朝向汇聚于肺,而肺主气,“气为血帅”,通过肺气的作用,血液才能得以布散全身。除了心肺的作用外,血液的循行,还有赖于脾气的统摄和肝的藏血功能的正常,只有脾气健旺,统血有权和和肝有所藏,才能保证血液沿着正常的轨道运行而不逸出脉外。另外,肝的正常疏泄,有助于气的调畅,从而使血液的循行通畅流利,防止血瘀的产生。



3、如何理解“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答:气于血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气属阳,它的功能以推动、温煦为主,血属阴,它的功能以营养、滋润为主。但二者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又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这种关系,前人用“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加以概括。

气为血帅,是指气对于血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气能生血。血液的物质基础是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而促进水谷精微和肾精转化为血液,则依赖于气。气盛,则变化生成血的功能健旺,气虚,则变化生成血的功能减弱。(2)气能行血,血液的循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布散,肝气的疏泄,只有气运行的推动,血液才能保持正常的循行。在病理上,气的功能障碍,如气滞或气虚常可引起血行的不畅,而继发血瘀证。(3)气能摄血。血液的运行,依赖脾气的统摄,才能正常地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至于溢出脉管之外。在病理上,气虚不足。统摄失常,常可以导致各种血证的发生。上述都说明了气确有生血、行血、摄血的作用,而为血之帅。

血为气母,是指血对于气的两个作用而言。(1)血能养气。血液循行于机体,环周不休,不断地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使气持续地得到补充,只有得到血液的不断的滋养,气才能保持功能的旺盛。在病理上,血虚不足,气失血液的饿濡养,可近一步导致气虚而出现气血两虚的病证。(2)血能载气。气虽然能推动血液循行,但气的运行必须依赖血液的运载。若气不附于血中,则气将会漂浮无定而无法在体内正常运行,从而无法发挥其温煦推动的作用。在病理上,大失血的病人,由于血脱于外,往往可导致气随血脱,而继发亡阳的征候出现。以上均说明血液确有养气、载气的作用,而为气之母。



4.试述精的生理功能。

首先,精是生命本原,由精化生的生殖之精可以繁衍生命。其次,精能滋润濡养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以保证其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此外,精可以转化为气、转化为血,使气血充盛,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旺盛。同时,精神化生的物质基础,积精全神是生命存在的根本保证。

5.试述中医学理论中神的内涵。

中医学的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表现的统称。神的内涵是广泛的,人体五脏功能的协调、精气血津液的代谢、情志活动的调畅都必须依赖神的统帅和调控,因此神是人体一切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主宰。神又是生命活动外在的总体现,其中又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纳为狭义之神,其产生有着精、气等物质的依赖性,其含义与古代哲学的神有着明显的区别。



四、简答题

1.简述构成体质基本内容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

形态结构包括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形态结构(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等),外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外在表现,内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内在基础,也是产是生理功能的基础。不同的形态结构决定着机体生理功能及对刺激反应的差异,而机体生理功能的差异,又会影响其形态结构。一定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又是产生心理活动的基础。特定的形态结构总是表现为某种特定的心理倾向,不同脏腑的机能活动,总是表现为某种特定的情感、情绪反应与认知活动,而心理活动在长期的显现中,又影响着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并表现出相应的行为特征。



2.体质具有哪些特点?

体质的特点有四:①体质是人体身心特征的概括;②体质具有普遍性、全面性和复杂性;③体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④体质具有连续性和可预测性。



五、论述题

1.试述体质与证候的关系。

体质是在非疾病状态下就已经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证候是对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的分析和概括。体质是证候产生的基础,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基础是体质。由于体质的差异,感受相同的病因或患同一种疾病,可表现出不同的证候,而不同的病因或疾病,体质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点时,证候随体质而化,常又可表现为相同或类似的病机变化和证候类型。故判别体质状况是辨证的前提和主要依据。



2.试述体质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①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耐受性和发病倾向性。②阐释发病原理:体质反映了正气的盛衰偏颇,体质强壮者,正气旺盛,抗病力强,不易发病;体质偏弱者,正气不足,或调节能力差,抗病力弱,易发病。③解释病理变化,主要解释病机的从化和疾病的传变。④指导辨证,体质决定证候类型,证候特征中包含着体质的特征。⑤指导治疗:“因人治宜”的核心应是区别体质而治疗,故治疗时一要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二要根据体质特征注意用药宜忌,三要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调理。⑥指导养生:调摄时形神共养,在饮食情志、起居、劳逸、运动等各方面都需兼顾体质特征。



四、简答题

1.什么叫六yin?六yin致病一般具有何特点?

答:六yin,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六yin致病,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六yin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初秋多湿病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另外,久居湿地常有湿邪为病,高温环境工作又常有燥热或火邪为病等。

(2)
六yin邪气即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寒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

(3)
六yin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相互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寒邪入里可以化热,暑湿日久可以伤阴等。

(4)
六yin为病,其发病途径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故又有“外感六yin”之称。


2.简述淤血的形成。

答:淤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气虚或气滞,不能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或寒邪客入血脉,使经脉蜷缩拘急,血液凝滞不畅,或热入营血,血热搏结等,均可形成淤血。二是由于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淤血。





五、论述题

1、试述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答:(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善动而不居,具有开发、向上、向外的特征,故属于阳邪。其性开泄,是指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正因其能开发,并关于向上向外,所以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常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2)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特性。如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引起的“痹证”,若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使属于风气偏盛的表现,故又称为“行痹”或“风痹”。“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而言,如诊块就有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的特点。同时,由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疾病,一般发病多急,传变也较快。(3)风为百病长。风邪为六yin病邪的主要致病因素,凡寒、湿、燥、热者邪多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所以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古人甚至把风邪当作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素问·风论》说:“风者,百病之长也。”长,是根源之意,百病是指多种外感病。

2、试述瘀血的病证特点。

答:淤血病证的共同特定是以下几个方面:(1)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2)肿块,或外见青紫肿胀,或见体内有症积。(3)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淤块。(4)面、唇、指甲青紫,或舌质暗紫,舌有淤点、淤斑。(5)脉细涩沉弦或结代等。瘀血形成之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过来又会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或经脉瘀塞不畅,内发生症积,以及产生“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瘀血的病证特点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瘀血的原因不同而异。如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唇指甲青紫,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瘀阴胃肠,可见哎血,大便色黑漆,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可致发狂,瘀阻胞宫,可见小腹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黯成块,或见崩漏,瘀阻肢体未端,可脱骨疽,瘀阻于肌肤局部,则可见局部肿痛青紫。




四、简答题

1.简述发病有那些类型

答;发病的主要类型,是对疾病过程中正邪斗争性质和强度差异的反应。由于邪气的性质、强弱和侵入途径不同,人体的正气强弱亦有差别,故在发病形式上也有不同,现归纳为以下几种。感邪即发、伏而后发、徐发、继发、合病、并病、复发等。

2.简述复发的诱因有那些?

答:诱因是疾病复发的一个基本条件,可以导致疾病复发的诱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复感新邪、食复、劳复、药复等,此外,气候因素、精神因素也可成为复发的因素。

五、论述题

试述发病的基本原理

答: 正气,是指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以及康复能力。而

邪气,是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存在于外界和人体内产生的种种具有致病因素,诸如前述,邪气有六yin、疠气、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外伤、寄生虫、及水湿痰饮、瘀血、结石、药邪、先天因素等。丰病的基本原理即与邪正相争有关。


1.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部因素:中医发病学非常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正气强弱是决定疾病发生与否的内部因素。正气能抵御外邪,防止病邪侵入,并具有祛邪外出的功能,所以当机体脏腑功能正常,气血充盈,正气旺盛时,卫外固密,病邪难于侵入,疾病无从发生,《素问》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方能乘虚而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所以,人体是否受邪,受邪后是否发病,以及发病的轻浅深重、发病的病变反应,在一定程度上系由正气的盛衰所决定。一般而言,正气强的人,感邪后,正气奋起抗邪,病位较浅,病邪易被驱除;而正虚之人,往往要病邪侵入到一定程度,正气才能被激发,因此病位常较深,病情较重。《灵枢·百病始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由此可见,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部因素。

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中医学既重视正气,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不排除邪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邪气对疾病的发生.常常起着决定性作用,如人受到高温、高压、电流、化学毒剂,枪弹、冻伤、虫兽或疫病之邪等的侵入,即使正气强盛,也难免被损伤而发病。


邪气与发病的关系非常密切,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邪气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邪气作用于人体,可以发生不同的疾病.表现出不同的病证性质或证候类型。


(2)邪气影响发病的特点感受不同的邪气,有着不同的发病特点,如六yin表现为外感性,七情表现为内伤性。

(3)邪气影响病情与病位 病情的轻重,与感邪的轻重或类别有关。

3.正邪相搏,决定疾病发生与否:正邪相搏,即邪正斗争,指邪气侵入人体,正气奋起抗邪,邪正斗争贯穿了整个疾病的全过程,反映了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正气抗邪和邪气损正的矛盾关系。发病与否与正邪相搏的胜负有关:正能胜邪则不发病,邪气侵袭人体时,正气即起来抗邪,若正气强盛,抗邪有力,则病邪难于侵入,或侵入后即被正气及时消除而不发病;反之,邪胜正负则发病,在正邪斗争过程中,若邪气偏胜,正气相对不足,邪胜正负,从而使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机能紊乱而发病。

四、简答题

1.气的失常病机包括哪些内容?

答:其的失常病机包括气虚和气机失调两个方面。(1)气虚;指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衰退,抗病力下降的病理状态。(2)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病理变化。



2.血虚证是如何形成的?

答:血虚证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各种原因所致的失血过多,(2)脾胃虚弱,生化不足,(3)久病不愈,慢性消耗致营血暗耗等原因,均可形成血虚。



五、论述题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的病机有哪些内容。

答:邪正盛衰的邪,代表致病的邪气,正,代表人体的正气。邪气作用于人体,正气则奋起抗邪,正邪双方在斗争过程中,随着体内邪正的消长盛衰,从而形成那感病证的虚实变化。

实,指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发病后,邪气亢盛,正气未衰,邪正相争剧烈,临床表现为亢盛有余的实证,故说“邪气盛则实”。常见于外感六yin的初中期,或痰、食、血、水滞留的饿病证。临床上痰涎壅盛,食积停滞,水湿泛滥、淤血内阻等病变,以及壮热、狂躁、气粗、癫痫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都属于实证。

虚,是指以正气不足,抗病力减退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常见于体质素虚,或疾病后期,或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不足,伤阴损阳,正气虚弱,抗病力低下/临床表现为神疲体倦,心悸、气短、自汗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或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嫩红,脉细数等,都属虚症。

虚实错杂:在疾病过程中还可以出现虚实错杂的病理变化。或虚中夹实,或实中夹虚。

虚实转化:即原为邪气盛的实证,或因误治或失治,病情迁延日久,虽邪气渐去,但正气受伤,疾病的性质由实转虚。也由本为虚症,因脏腑功能衰减,导致气滞、痰饮、水邪、淤血等证,则为由虚转实。

虚实真假:由本质是虚症,又出现“实”的假象,称为真实假虚证。也有本质是虚证,却出现“虚”的现象,称为真实假虚证。



四、简答题

1.简述发病有那些类型

答;发病的主要类型,是对疾病过程中正邪斗争性质和强度差异的反应。由于邪气的性质、强弱和侵入途径不同,人体的正气强弱亦有差别,故在发病形式上也有不同,现归纳为以下几种。感邪即发、伏而后发、徐发、继发、合病、并病、复发等。

2.简述复发的诱因有那些?

答:诱因是疾病复发的一个基本条件,可以导致疾病复发的诱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复感新邪、食复、劳复、药复等,此外,气候因素、精神因素也可成为复发的因素。

五、论述题

试述发病的基本原理

答: 正气,是指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以及康复能力。而

邪气,是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存在于外界和人体内产生的种种具有致病因素,诸如前述,邪气有六yin、疠气、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外伤、寄生虫、及水湿痰饮、瘀血、结石、药邪、先天因素等。丰病的基本原理即与邪正相争有关。


1.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部因素:中医发病学非常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正气强弱是决定疾病发生与否的内部因素。正气能抵御外邪,防止病邪侵入,并具有祛邪外出的功能,所以当机体脏腑功能正常,气血充盈,正气旺盛时,卫外固密,病邪难于侵入,疾病无从发生,《素问》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方能乘虚而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所以,人体是否受邪,受邪后是否发病,以及发病的轻浅深重、发病的病变反应,在一定程度上系由正气的盛衰所决定。一般而言,正气强的人,感邪后,正气奋起抗邪,病位较浅,病邪易被驱除;而正虚之人,往往要病邪侵入到一定程度,正气才能被激发,因此病位常较深,病情较重。《灵枢·百病始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由此可见,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部因素。

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中医学既重视正气,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不排除邪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邪气对疾病的发生.常常起着决定性作用,如人受到高温、高压、电流、化学毒剂,枪弹、冻伤、虫兽或疫病之邪等的侵入,即使正气强盛,也难免被损伤而发病。


邪气与发病的关系非常密切,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邪气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邪气作用于人体,可以发生不同的疾病.表现出不同的病证性质或证候类型。


(2)邪气影响发病的特点感受不同的邪气,有着不同的发病特点,如六yin表现为外感性,七情表现为内伤性。

(3)邪气影响病情与病位 病情的轻重,与感邪的轻重或类别有关。

3.正邪相搏,决定疾病发生与否:正邪相搏,即邪正斗争,指邪气侵入人体,正气奋起抗邪,邪正斗争贯穿了整个疾病的全过程,反映了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正气抗邪和邪气损正的矛盾关系。发病与否与正邪相搏的胜负有关:正能胜邪则不发病,邪气侵袭人体时,正气即起来抗邪,若正气强盛,抗邪有力,则病邪难于侵入,或侵入后即被正气及时消除而不发病;反之,邪胜正负则发病,在正邪斗争过程中,若邪气偏胜,正气相对不足,邪胜正负,从而使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机能紊乱而发病。



-----------确是中医基础之精华!谢上传.
相关文章
 白矾散(《圣惠》卷七十三)
 同仁堂自投亿余元建中医院
 滋阴丹(《产乳备要》。)
 紫背草
 医门法律 咳嗽门方 上课笔记
 病形脉诊第二(上)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