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中医词典:(拼音G)第三篇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疳蚀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指疳疾遍身生疮。由于患疳疾体虚,忽感风寒外邪,气血凝滞,皮肤不得疏泄所致。治宜健脾祛邪,内服人参败毒散,继服肥儿丸;外用蚕茧明矾(火煅)、陀僧白芷,共研末,蜜调敷。

疳蚀疮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承浆疮。详该条。

疳瘦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疳疾肌肉消瘦,形骸骨立。并伴有面色萎黄,皮肤干燥,腹凹如舟等。多因乳食停滞化热,损伤脾胃,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充养肌肤所致。治宜消食和气,用异功散或橘连丸和人参粉同服。

疳水

病证名。出《普济方》。指小儿疳疾www.med126.com/jianyan/,全身浮肿。症见全身虚肿,皮色(白光)白而有光亮,小便量少等。多由疳积日久,脾胃受伤,不能运化水湿,溢于肌肤所致。治宜健脾利水,用茯苓导水汤,或五苓散五皮饮加减。肿退后,再进养脾肥儿丸。

疳嗽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小儿疳疾而致咳嗽。症见疳疾、咳嗽咯痰,胸闷气急,消瘦,盗汗,五心烦热等。多因疳热损伤肺气所致。治宜利肺除疳,豁痰止咳,用泻白散加减。参见肺疳条。

疳泻

病证名。宋·杨士瀛《仁斋小儿方论》:“疳泻者,毛干唇白,额上青纹,肚胀肠鸣,泄下糟粕是尔。”疳疾患儿多有腹泻,关键在脾。泄泻与疳疾都同脾胃有关。因疳而泻,则治疳必须治泻,亦即按照疳疾的虚实轻重,用扶脾和胃的方法,标本兼治。

疳眼

病名。见《儒门事亲》卷五。指眼部干涩羞明,白睛失去润泽,黑睛生翳,溃穿可成眼、旋螺突起,甚至珠塌失明,伴口渴、腹泻、肚胀大、青筋暴露等症的眼疾。多因肝郁脾虚、湿热熏蒸所致。其治宜疏肝健脾、化湿清热。宜先服消疳散,后服芦荟丸。

疳胀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即疳肚,又名丁奚。详该条。

疳证

病证名。见《婴童百问》。即疳。详该条。

疳肿胀

病证名。见《仁斋小儿方论》。指疳疾患儿兼有肿胀。多由肺气不宣及脾运不健所致。如肺气上逆喘咳,胸膈痞闷,肚腹肿胀等,应宣肺祛湿,用御苑匀气散。如肾气不足,头面四肢浮肿,宜化气利水,用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

感寒腹痛

病证名。感受寒邪而致的腹痛。《类证治裁·腹痛》:“感寒腹痛者,气滞阳衰,喜热手按,脉沉迟。治在温中,香砂理中汤去白术。”寒气重者,宜用附子理中丸加味。参见寒气腹痛条。

感冒

病名。指外感风寒等外邪或因时令不正而致病。见《丹溪心法·中寒》。《医理真传》卷一:“夫病而曰外感者,病邪由外而入内也。外者何?风寒暑湿燥火六yin之气也。”临床上当分轻重、寒热。《证治要诀》卷二:“感冒为病,亦有风寒二证,即是伤寒外证初起之轻者,故以感冒名之。”临床以恶风寒、喷嚏、鼻塞、流涕、头痛、全身酸楚等症为多见,或有发热,或有咳嗽,或见咽痒、咽痛。风寒感冒,宜辛温解表,用葱豉汤、荆防败毒散等方;风热感冒者,宜辛凉解表,用银翘散、桑菊饮等方;虚人感冒,宜参苏饮。感冒呈流行趋势者,又名时行感冒,病情一般重于普通感冒,《七松岩集》:“凡感冒之病,以为轻浅,忽略不治,又兼饮食不节,荤酒不戒,以致轻病变重……”提示医生和患者对此病不容轻视。参见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时行感冒等条。又:感冒又有俗名伤风。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伤风》中提出用消风散神术散川芎茶调散等方治疗四时感冒、伤风、症见头痛,鼻塞声重,发热恶寒等症;如兼见咳嗽涕唾稠粘,可选用桑菊饮、银翘散、杏苏散等方。如见恶寒甚而口渴、心烦、便秘、脉洪数者,可用清凉饮加减。

感冒夹惊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症见身热烦躁,面色青赤,神志不宁,睡卧不安。小儿神气怯弱,遭受外感后,又被外界异声异物所惊吓,或邪热刺激所致。初起,治宜清热散邪,用《医宗金鉴》疏解散;继用《小儿药证直诀》凉惊丸清热止惊。

感冒夹热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症见初起恶寒,随即发热,面红,唇焦,口鼻干燥,口渴喜冷,并见心神烦躁,谵妄,二便闭结不通等。多因小儿平素阳盛或食积化热,外感风邪所致。治宜解表清里,宜防风通圣散。如服药后,汗出便痛,症状减轻,而仍显热象者,用凉膈散加减。

感冒夹食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指感冒夹有食积。症见发热,恶寒,头疼身痛,常伴脘闷嗳气,口臭,呕吐酸馊及未消化之食物,腹胀,甚或腹痛,便秘,脉滑,指纹沉滞。表里俱实,发热而二便不通者,宜表里双解,清热通便,用防风通圣散。寒重兼呕吐,宜疏化和中,用藿香正气散。表邪既解,积滞已通,应以调理脾胃为主,用平胃散加减。

感冒头痛

病证名。一名伤风头痛,指感冒以头痛为主证者。由感受风邪最为多见。《丹溪心法·头痛》:“如感冒头痛,宜防风、羌活藁本、白芷。”头痛而兼见鼻塞声重,自汗恶风,脉浮缓者,宜祛风解表,用芎芷香苏散、十味芎苏饮等方。感冒头痛每有挟寒、挟热、挟湿之不同,治疗亦有所区别。参见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条。

感冒胁痛

病证名。通常指感冒后有明显胁痛者。《症因脉治》卷一:“感冒胁痛之证,并无时行传染,因自冒风寒,先见恶寒发热,胁痛耳聋,呕而口苦,此伤寒少阳经胁痛证也。若寒热已除,后乃胁痛干呕,此表解、里未和,热邪痰饮之证。”书中并指出:风邪在表,用柴胡羌活汤;热邪在半表半里,用小柴胡汤;热邪在里,用小柴胡加山栀青皮枳壳;表已散,里气不和作痛者,如属燥痰结饮,轻则用栝楼仁汤,重则用十枣汤;若肝胆郁火成痰,用家秘胆星汤。参见风寒胁痛、胁痛条。

感湿嗽

病证名。感受湿邪而致的咳嗽。即伤湿咳嗽。《张氏医通·咳嗽》:“感湿嗽者,脉细而缓,身体重着,骨节烦疼,或自汗,或小便不利,麻黄加术汤。”参见伤湿咳嗽、咳嗽条。

感暑眩晕

病证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眩晕证治》,即中暑眩晕。参见该条。

《感证辑要》

书名。四卷。严鸿志辑于1920年。严氏鉴于六yin所致感证于临床上十分多见,有必要加以总结,故将散见于各家著作中的外感证纂辑其精要编成本书。卷一名医通论,主要选录明、清伤寒、温病家有关辨证、治法等多方面的论述;卷二以伤寒为主,卷三以温病为主,详述各种病症的诊法和证治;卷四辑感证方剂,分为发表、涌吐、攻里、和解、开透、清热、祛寒、补益八类,融经方、时方于一炉。本书采集资料比较丰富,但亦略有驳杂,眉目不够清等缺点。现存1921年石印本等。

绀(gàn干)

红青色。《素问·五脏生成》:“生于肝,如以缟裹绀。”

骭(gàn,音绀)

骭骨。《灵枢·经脉》:“循膺、乳、气街、股、伏、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见“骭骨”。

骭疮

病名。骭,胫骨也。(《说文》)。胫骨部位之疮疡。宋·庄季裕《鸡肋篇》:“疮发于足胫骨旁,肉冷难合,色紫而痒者,北人谓之臁疮,南人呼为骭疮,其实一也。”即臁疮之别称。证治参见该条。

骭骨

解剖结构名。即胫骨。《灵枢·逆顺肥瘦》:“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

骭厥

病名。为足阳明经经气逆乱所致的病证,又可称为“阳明厥证”。《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类经·十二经病》:“贲响,肠胃雷鸣也;骭,足胫也。阳明之脉自膝膑下胫骨外廉,故为胫骭厥逆。贲,奔同;骭,音干。”参见厥证条。

《赣州正俗方》

医方著作。二卷。宋·刘彝撰。据《宋史·艺文志》刘彝本传记载:“刘彝……知虔州,俗尚巫鬼,不事医药,彝着《正俗方》以训斥yin巫三千七百家,使以医易巫,俗遂变”。原书已佚。

刚痓

病名。出《金匮要略·痓湿暍病脉证治》。即刚痉。详该条。

刚风

八风之一。指从西方来的风。《灵枢·九宫八风》:“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为燥。”

刚干

运气术语。即阳干。十天干之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阳干气刚,故名。见《素问遗篇·刺法论》。

刚痉

病名。一作刚痓。《金匮要略·痓湿暍病脉证治》:“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痓(一作痉)。”“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痓,葛根汤主之。”“痓为病(一本痓字上有刚字),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症见发热无汗,恶寒,颈项强急,头摇口噤,手足挛急或抽搐,甚则角弓反张,脉弦紧等。伤寒刚痉,《圣济总录》用石膏汤、羊角汤、犀角大黄散等方。风热盛所致刚痉。《医醇剩义·湿热暑》用赤芍连翘散。参见痉条。

刚柔

①刚强与柔弱。阳性刚,阴性柔,故代指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审其阴阳,以别柔刚。”张景岳注:“形证有柔刚,脉色有柔刚,气味尤有柔刚,柔者属阴,刚者属阳,知柔刚之化者,知阴阳之妙用矣。”《难经·十难》:“五脏各有刚柔邪。”《灵枢·本神》:“节阴阳而调刚柔。”

②刚柔二干。即刚干、柔干。《素问遗篇·刺法论》:“假令甲子,刚柔失守,刚未正,柔孤而有亏。”张景岳注:“十干五运,分属阴阳。阳干气刚,甲、丙、戊、庚、壬也;阴干气柔,乙、丁、己、辛、癸也,故曰刚柔二干。”

仲景十二脉之一。指高、章二脉相复合,其脉象盈满。《诊家正眼》:“曰纲者,高章相搏也。”

人体部位名。即肛门。《灵枢·经别》:“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详肛门条。

肛裂

病名。肛门部肛管齿线以下深及全层之皮肤撕裂伤。多因血热肠燥,大便燥结下难,便时直肠收缩而肛门扩约肌极度松解,腹压加大之综合力而引致肛门周围某部之撕裂,裂口发于肛门前、后正中线处为多见。证见,患者多伴有大便干燥秘结,解便困难,大便时或大便后肛门部灼热疼痛,便后常见小量鲜血滴流。撕裂伤多呈梭形溃疡。其初起者,色泽红软而边缘齐整。若形成溃疡者,其边缘往往肥厚不整,或见底硬而色反白。预防重于治疗。保持大便通畅十分重要。治宜清热润肠通便。内服可选用麻子仁丸,可配合纤维丰富之食物与多食蔬菜果品。若证见阴虚者,佐以滋阴之品,可服用润肠汤。若系初起之新发生肛裂,即外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红膏局部敷贴即愈。若久治不效者,当选枯散之类腐蚀其肥厚变硬处,然后外搽生肌散收口。其他亦可考虑运用封闭疗法,或施以手术治疗。

肛漏

病名。肛门部之漏管。又名肛瘘、漏疮。多因肛门周围疽疮疡溃破久治不愈而形成。或因肛管直肠内壁感染治不得力而引起者。证见肛门周围有漏管之外口,用探针从外口入可以探知管道之走行方向,有否分枝及其形状位置。外口常有脓水流出,搔痒微痛,并发感染者多有剧痛,漏管形成则缠绵不愈。若患处肿胀,质硬而痛,疮口凸起,脓汁稠厚,患者体格健壮者,则属实症,易治;若漏管部软陷,外口塌陷凹进,脓汁稀薄,体格素虚软弱者,属虚证,较难疗。肛漏重在局部外治,如腐蚀法、挂线法、手术疗法等等,可据病情等选择运用。内治当为辅助。属实证者,可选服消漏丸;虚证者,则宜扶正、托里、解毒、化瘀之法,辨证施治。若漏管单一者,名单纯性肛漏,易愈;若漏管波及范围广泛,分支蔓延难清,内外口多者,名为复杂性肛漏,治愈较难。

肛门

又称魄门、后阴、谷道。简称肛。消化道的最末端。具有排除粪便和控制排便的功能。《证治要诀》:“肛门者……又曰魄门。”参见肛条。

肛门内舍

病名。先天性肛门内闭锁症。《证治准绳·外科》卷六:“风初生儿不大便,若用按摩仍不通者,即是肛门内合”。《医宗金鉴》卷五十:“小儿初生,肛门内合有二,一是热毒太盛,壅结肛门;一者指膜遮满,无隙可通”。治宜外科手术,传统方法先以金玉簪刺破脂膜,然后再以苏合香丸作枣核状纳入肛门导之可通。

肛门皮包

病名。婴儿先天性肛门外闭锁症。见《医门补要》卷上:“初生婴儿,肛门有薄皮包裹,无孔。用剪刀剪开薄皮,以药速止其血,则肛自通。”治宜外科手术修复。

肛门痒痛

证名。又称肛头痒痛。或湿或热下注肛门所致痒痛之证。因于湿多痒,因于热多痛。《杂病源流犀烛·脱肛源流》:“肛门痒痛,湿与火病也。大肠有湿,流注于肛门,则作痒。宜秦艽羌活汤。甚或生虫,其痒难当,治法与虫痔相同,宜神应黑玉丹、扁蓄汤,外以苦楝根煎汤熏洗。大肠有火,郁闭不宣,则肛门作痛。宜七圣丸、艽白丸。”参见肛头痒痛条。

肛头痒痛

证名。肛门作痒作痛之证。又称肛门痒痛。多因大肠湿热风邪流注,或因虫扰所致。《类证治裁·脱肛》:“肛头痒,朴硝煎汤熏洗。”“肛头痒痛,风湿火兼病也。大肠受湿,流注肛头,则作痒,秦艽羌活汤;得风与湿热,则生虫而痒,神应黑玉丹、扁蓄汤,外以苦楝根煎汤洗;若虫蚀其肛,则上唇有疮,化(匿^虫)丸;大肠有火,则肛门作痛,七圣丸、秦艽白术丸;甚或便燥,肠头努出,下血,当归郁李仁汤。”参见谷道痒、肛门痒痛等条。

肛痈

病名。肛门周围之化脓性感染。《医门初要》卷中:“肛门四周红肿作痛……一处脓出者为肛痈。”证治同脏毒条。

肛肿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又名翻肛。即肛门红肿翻出。多因小儿积热太盛,下移大肠,流注肛门,或因大便困难,便时努张所致。治宜清热通便。用调胃承气汤蒲公英紫花地丁,外用荆芥、生葱煎水洗净后,再以蟠龙散涂敷局部。

脉象名。系仲景十二脉之一。脉浮取盛而有力,卫气盛。《诊家正眼》:“日高者,卫气盛也,阳脉强也。”

高保衡

宋代医学家。熙宁(1068-1085)年间为朝奉郎国子博士,太子右赞善大夫。精通医学,深明方药病机,曾在校正医书局任职,参加校正《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等医书。神宗尝下诏赐绯鱼加上骑都尉。

高秉钧

(1755-1827年)清代外科学家。字锦庭。锡山(今江苏无锡)人。精医学,工内外科,尤擅疮疡证治。从医三十余年,临证经验丰富。认为治外科而必参究《内经》等,方可探其本而不袭其末。尝谓“外科必从内治”。着有《疡科心得集》三集(1805年),另有《谦补斋外科医案》由子鼎汾手辑,后为江阴杨道南所获,经校勘于1930年刊行。此外尚有《高氏医案》及与吴辰灿合辑之《景岳新方歌》一卷传世。

高昶

明代医生。益都(今属山东)人。以医术在当地闻名。尤专伤寒钤法(按日时受病施治),病人求治者众,对穷苦患者诊治给药,不计报酬。着有《钤法书》一卷,已佚。

高等针灸学讲义

针灸讲义。系张俊义、缪召予等参考日本延命山针灸专门学院及东京针灸医学研究所编的讲义编译而成。共六册。包括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消毒学、经穴学、孔穴学、针治学、灸治法、病理学等。本书采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对针灸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书中对于人神禁忌学说进行了批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医学的汇通。但书中不介绍经络学说及中医理论,显然是一个重大缺憾。1931年上海东方针灸学社出版。

高斗魁

(1623-1670年)明末清初医家。字旦中,号鼓峰。四明(今浙江鄞县)人。治宗张介宾,言脉辨证,处方用药有独到之处,强调脉、症、时三者互参。提出中风有真中、类中之分,并有效果良好的一套治法。此外,提出治痢“当调气不当破气,当和血不当利血”,并创用泽泻汤加减以治痢,甚为后学所推崇。撰有《医家心法》、《四明心法》、《四明医案》均刊于1725年。

高耳

耳朵位置比通常高。《灵枢·本脏》:“高耳者,肾高。”

高风内障

病名。即高风目内障。见《张氏医通》卷八。

高风雀目

病名。即高风雀目内障。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盖高风纔至黄昏便不见,经年瞳子如金色,所谓黄风者即此也。”详参高风雀目内障条。

高风雀目内障

病名。亦称高风雀目、高风内障、高风障症。见于《秘传眼科龙木论》。症见:眼睛外观正常,初起仅于黑夜或暗处视物不清,日久则白昼视力减退,视野缩窄,甚则全。类似今之视网膜色素变性。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精血不能上荣于目所致。治滋养肝肾、补益气血。方选右归丸补中益气汤酌加夜明砂、鲜猪肝等。

高风障症

病证名。即高风雀目内障。《审视瑶函》卷五:“此症俗呼为稚盲,本科曰高风瘴,至晚不明。至晓复明也。盖元阳不足之病。”详参高风雀目内障条。

高奉先

清代医家。字思则。河南洛阳人。因病弃儒从医,精究医理,施治多效。凡临证所得,皆记录于册,后汇成《医宗释疑》一书,凡十二卷(1895年),此书辨析医理及诸症论治。

高福

唐代道家。里贯欠详。知医,擅摄生。撰有《摄生录》三卷,已佚。出《新唐书·艺文志》。

高盖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循经考穴编》作商盖。即督俞。参见该条。

高高

形容人不卑不屈的样子。《灵枢·行针》:“重阳之气,熇熇高高。”马元台:“高高而无卑屈之心。”

高骨

①泛指骨的高起处。《灵枢·邪客》:“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张介宾曰:“高骨者,颧肩膝踝之类。”

②腰椎骨。《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王冰曰:“高骨,谓腰高之骨也。”

③腕骨中位于外侧之骨,即腕后高骨。解剖名桡骨茎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腕骨……其上并臂辅两骨之端,其外侧之骨名高骨。”

高濂

明代文学家。字深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活于万历(1573-1620)年前后。能诗文,兼通医理,擅养生,撰《遵生八笺》十九卷。记述有关四时调摄、生活起居、延年却病、饮食、灵秘丹药等养生之道,对于各种饮食记述较详。

高梁之变

多食肥甘厚味及精细粮食导致的病变。“高”通“膏”;“梁”通“粱”。《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

高明

天空睛朗。《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少阴所至为高明焰为曛”。

《高憩云外科全书十种》

医学丛书。又名《外科全书十种》。清·高思敬撰。1917年刊行。本书名为十种,实只七种。即《外科医镜》十二卷,《外科三字经》一卷,《外科问答》一卷,《逆证汇录》一卷(以上均外科著作),《五脏六腑图说》一卷,《六气感证》一卷及《运气指掌》一卷。

高曲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注。即商曲。参见该条。

高汝昆

清代医家。字峻甫。山东章丘人。习儒术,兼通岐黄之理,融贯诸书,博采众家之术。着有《伤寒摘要》。

高若讷

(997-1055年)宋代医家。字敏之。并州榆次(今属山西)人,后迁卫州(今河南汲县)。中进士,历任龙图阁直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因母病兼习医书,医术日精。曾校刊古医书,并撰有《素问误文阙义》一卷、《伤寒类要》(一作《伤寒类纂》)四卷,均佚。

高上池

(约1785-1850年)清代医家。江苏无锡人。父锦庭为嘉庆(1796-1820)年间名医。承其父业,尤以内外科为精。与名医王旭高共相切磋,撰成《医学课儿策》一卷,收入《三三医书》(1915年)。

高士

明代医家。字克学,又字志斋。象山(今属浙江)人。因多病习医,穷研医典,旁搜博证,尤推崇丹溪学说。着有《灵枢经摘注》十卷(1525年)。另撰有《志斋医论》两卷、《素问捷径》三卷、《痘疹论》等,此三书未见传世。

高士忆

清代医家。字玉章。金城(今甘肃兰州)人。与弟子罗济川等合撰《素问直讲》(又名《黄帝内经素问详注直讲全集》九卷(1867年)。

高世栻(shì试)

清代医学家。字士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年少时家贫,自觉通俗医书。后从师于张志聪。张氏撰《本草崇原》,未竟而卒,世栻继之,并曾纂集张志聪所注解的《伤寒论集注》。此外,对《内经》加以注解而成《素问直解》一书(1695年)。晚年有《医学真传》(1699年),是与弟子论学之辑录。尚有《灵枢直解》、《金匮集注》诸书,未见传世。

高思敬

清代外科学家。字憩云。澄江(今江苏江阴)人。少时从师于表伯赵云泉,学内科。后从疡医高手李遇良学,专攻外科。从医四十余年,所治外科患者有十余万之多。生平著述甚丰,撰有《外科医镜》十二卷,重视辨证,博采中医之法;《逆症汇录》,记录二十四例死亡病例;《外科问答》比较中西医短长;《五藏六腑图说》绘录中西医脏象。另有《运气指掌》(1916年)、《外科三字经》(1906年)、《六气感证》等。

高斯

西汉医生。和王禹同为济北王太医令,并学医于淳于意门下。

高文晋

清代医家。字梅溪。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历经四十余年,遍游六七省,寻访名师,搜求古训,集成《外科金针》及《花蜜若图说》等十余种。后将《花蜜若图说》与《窦氏外科全书》合而为一,选摘其要,编成《外科图说》四卷。详明外科痈疽疮疡方药、制药法、手术法等。

高武

明代针灸学家。字梅孤。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博学多才,通晓天文、乐律、兵法。嘉靖(1522-1566)年间考中武举。晚年专门研究医学,尤精针灸。据《内经》、《难经》摘编成《针灸节要》(又作《针灸素难要旨》、《针灸要旨》)三卷(1519年)。又总结明以前针灸文献十余种,编成《针灸聚英》(又作《针灸聚英发挥》)四卷。该书以经络穴法类聚,各病取穴治法,诸论针灸法,针灸歌赋等各为一卷。其中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又撰《痘疹正宗》,阐发张仲景、钱仲阳、张洁古、李明之、王海藏、朱震亨及王节斋诸家之说。尚着有《射学指南》等。

高消

病名。因肺热所致大渴引饮,舌干赤裂之证。即膈消、上消。《兰室秘藏·消渴门》:“高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饮。《逆调论》云心移热于肺,传于膈消者是也。”治宜清热益气生津,用白虎加人参汤。参见上消、膈消条。

高学山

清初医家。字汉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通医术,擅长伤寒杂病,于仲景之学颇多发明。研究并注解《伤寒论》、《金匮要略》,撰有《伤寒尚论辨似》、《金匮要略注》(后改名为《高注金匮要略》)等书。

高应麟

清代医家。字瑞和。宝山(今属上海市)人。自幼习医,研读《内经》等经典,治沉疴,有奇效。家多藏善本医书,常研习批校,每有心得。着有《医学针度》一书。子含清(字士华),继其父业,亦有医名。

高者抑之

①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对向上冲抑之证用降逆下气之方药来抑制。如肺气上逆,咳嗽、痰多、气喘、胸膈胀闷,用降逆下气法,如三子养亲汤胃气上逆,恶心、呃逆,用和胃降逆法,如橘皮竹茹汤等。

②运气术语。谓气运亢盛则有克胜之气以抑之。《素问·气交变大论》:“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之举之”。

《高注金匮要略》

金匮著作。不分卷。清·高学山撰。撰年不详。高氏融合前人学说,取众家之精要,结合个人学习心得和临床实践将《金匮要略》予以全面注释。对杂病的病机、诊断、方义等阐析较详。但其中也掺杂了一些主观、附会的解释。原稿分为四册,末册佚去二页,近人王邈迖为之增补校订,于1956年由上海卫生出版社出www.med126.com版排印本。

人体器官名。即睾丸,精巢,系外生殖器的一部分。《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

睾囊

即阴囊。《寓意草》:“少腹有疝……,坠入睾囊甚易。”

睾丸

人体器官名。简称睾,亦作卵。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位于阴囊内,是产生精子和男性激素的器官。《灵枢·经脉》:“厥阴者,肝脉也。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格致余论·疝气论》:“疝气有甚者,睾丸连小腹急痛也。”

睾系

指整个外生殖器系统。《灵枢·四时气》:“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

①脂膏。《灵枢·五癃津液别》:“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张介宾曰:“膏,脂膏也。”

②心下部位。《灵枢·九针十二原》:“膏之后,出于鸠尾。”见膏肓条。

③肥胖人的一种类型。《灵枢·卫气失常》“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

④用脂肪涂擦,起润泽的作用。《灵枢·经筋》:“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

⑤中药剂型之一。即膏剂。详该条。

膏疸

病名。九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由饮食失节,醉酒劳伤,脾胃瘀热而致黄疸。多兼有饮少而小便量多、色黄。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参见黄疸、九疸条。

膏肓

①人体部位名。指心之下、膈之上的部位。病位深隐难治,病情危重的患者,称为病入膏肓。

②经穴别名。见《医学入门》。即膏肓俞。详该条。

膏肓病

古病证名。出《左传·成公十年》。该篇载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说明这是一种病位在膈中(或其他属于药物不易起作用的病位)的危重病证。后世有将膏肓病与劳病的某些证型相联系者,如《扁心书》将一种由于“七情六欲,形寒饮冷,损伤脾气,令人咳嗽,胸膈不利,恶寒作热”的“冷劳”病与膏肓病并论,用全真丹、金液丹等方治疗;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则将“肺劳热,生虫如蚕,咳逆气喘,谓之膏肓病。”参见劳嗽条。

膏肓俞

经穴名。出《千金要方》。《医学入门》作膏肓。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布有第2、3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外侧支和肩胛背神经,肋间动脉后支及颈横动脉降支。主治肺痨,咳嗽,气喘,咳血,盗汗,遗精健忘,四肢倦怠,痈疽发背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7-15壮;或艾条灸20-30分钟。

膏剂

方剂学名词。系药物剂型之一。膏剂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浓缩而成的剂型。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通常又分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外用膏有软膏、硬膏两种。其中内服煎膏和外用软膏是膏剂中常见的剂型。内服的煎膏又叫膏滋,是把药物加水煎熬,滤滓,加入冰糖蜂蜜等,熬成稠厚的膏,可长期服用。常用于慢性疾病或身体虚弱者。外用的软膏称油膏,一般药膏,是把蜂蜡加入棉子油或花生油中,加热熔化,乘热加入应用的药物细粉,不断搅拌,待冷凝即成。冰片樟脑等容易挥发的药,可在油膏冷后加入搅匀。外用药膏一般用于外涂皮肤疮疡疥癣等。

膏粱

膏指肥肉,梁指细粮。泛指精美的食品。《灵枢·根结》:“膏粱菽藿之味,何可同也。”

膏粱厚味

肥腻浓厚的食物。长期多食,可以引发疮疡、消瘅等各种内外疾病。参见膏粱之变、膏疾条。

膏粱之变

指长期饮食肥甘厚味食物所引起的病变。《素问·生气通天论》:“高(膏)梁(粱)之变,足生大丁(疔)。”

膏粱之疾

病证名。指长期饮食肥甘厚味食物所引起的疾病。《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

膏淋

病名。五淋之一。一名肉淋。此病以小便混浊,或如米泔,或如膏脂为主症。《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不远热则热至,热至则淋閟之病生焉。”后世认为膏淋以肾虚或湿热蕴蒸为主要病理。《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膏淋者,淋而有肥状似膏,故谓之膏淋,亦曰肉淋。此肾虚不能制于肥液,故与小便俱出也。”《证治要诀·淋闭》:“有似淋非淋,小便色如米泔,或便中有如鼻涕之状,此乃精液俱出,精塞窍道,故便欲出不能而痛,……此即膏淋。”因于湿热蕴蒸者,排尿时尿道有灼热感,涩痛较明显。宜清利湿热、通淋止痛法,主用萆薢散,或八正散加川萆薢、石莲子。因于脾肾虚者,宜补脾益肾、固涩消脂,用鹿角霜丸、菟丝子丸、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加减。膏淋多见于乳糜尿、泌尿系统感染及前列腺炎等病。参见五淋、淋等条。

膏摩

推拿疗法之一。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指在体表一定部位上涂擦药物并进行按摩的疗法。具有推拿和药物的综合作用。历代医书中记载有许多膏摩药方。

膏伤珠陷

病证名。系泛指因目疾而引起的目内陷病证。《张氏医通》卷八:“膏伤珠陷,谓珠觉低陷而不鲜绽也。非若青黄凸出诸漏之比。”本病的病因,《证治准绳·杂病》认为:“盖内有所亏,目失其养,源枯络伤,血液耗涩,精膏损涸之故所致。”参见目内陷条。

膏药

外治药物剂型之一。古称薄贴。唐·李绰《尚书故实》载述:“虞元公镇南海,疽发于鬓,相国姬遂取膏药贴于疮上,数日平复。”具体制法:根据不同病情,选用相应药物,浸于植物油内,浸泡一定时间,入锅煎熬,等药物枯黑后去渣,再熬,至滴水成珠时再按油之比例(视当时不同季节)加入适量的丹,拌匀,将锅离火(或先离火后放丹)。候药凝厚如膏,切成大块,投放于冷水中去火毒。待用时加热熔化,摊于布片或厚纸或薄油纸片上,贴于患处体表皮肤即可。临证有用以治里者,如关节疼痛,僵直,深部肌肉酸困,肌肤麻木,深部脓肿,骨折,伤筋等症。取其祛风化湿,行气活血,续筋接骨之作用,如万应膏、接骨膏等。有用以治疗表者,如体表痈、、疽、疔等疮疡诸疾,具有消肿定痛,去腐生肌,收口,保护疮口等作用,如太乙膏、独角莲膏阳和解凝膏、冲和膏等。

膏泽

油润光泽。《灵枢·经脉》:“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

膏者

指肥胖而肌肉不坚的人。《灵枢·卫气失常》:“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

膏之原

十二原(穴)之一。即鸠尾。《灵枢·九针十二原》:“膏之原,出于鸠尾。”参见十二原穴条。

槁腊

同义复词,即枯槁、干枯。《灵枢·寒热病》:“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

相关文章
 神农本草经 薇衔  上课笔记
 药监局: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有近1/2是中药信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治疗脑梗塞
 从“生病起于过用”看养生(下)
 克山病
 请教月经问题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