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岐黄密室:每位老中医的经验都值得总结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每位老中医的经验都值得总结     
   1965年初的一天,我在解放街邂逅吴老师,他推着妻子,正从县医院看病回来。他满脸焦虑,说其妻子发热十天不退,诊断不清楚,西医某某、中医某某都治过,今天是请王老中医看的,还不知行不行?问她症状,他说:发热,怕风,头痛头昏身酸,口苦,不想吃,胸闷,作呕。我问:“开了几帖药?”他说“3帖。”我说:“这3帖有用,烧必退。”他微笑点了点头,心想连处方都未见到就说有用,还不是寒喧安慰之词。其实,我非寒喧,自有道理。是时我虽初涉医门,临床经验不足,但熟读了《伤寒论》。该患者发热虽十天,仍为热证、实证,无疑病在三阳,没有进入三阴。六经传变,一般来说,阳证多从太阳开始,然后传入少阳或阳明。病已十天,中西治之,不会不解表,太阳之邪多从汗解,纵有余邪也不多;且无阳明的“胃家实”或“大热大汗大渴大烦”证,病多在少阳;传至少阳的根据是:发热、口苦、胸闷、头昏、作呕,这些症状是少阳病主证;更主要的是我对县城内的老中医熟悉,曾有心揣摩过他们的学术及擅长。王舜年先生年近古稀,从事中医五十年,对小柴胡汤情有独钟,如每天看四十来号病人,便有30张处方是从小柴胡汤加减变化而来,尤其是外感热病,几乎无一例外都用此方。他在此时找到王老,不正凿枘相应吗?我就凭这四点,认为其病当愈,后果然药到病除。岁月易逝,王老早归道山,其学术无传人。他在世时,颇为同道诟病,言其食古不化、死于句下者有之;言其胶柱鼓瑟、古板迂腐者有之;言其欲以一方统治天下病、荒诞不经者亦有之。后学见其总在一方上打转,多以为技仅止于此。这些王老也有所闻,他不怒不愁,不卑不亢,仍然“唯鱼之求,而无他钓”(清·吴敏树)。何况上得班来,病人便接踵而至,也无暇顾及,这就值得推敲:有那么多病人找他,说明有疗效;既然有疗效,便有合理性。有人说那是满头银丝、手中拐杖吸引了大量病人,这也没错,走的路多,见的病多,经验丰富,治病找老者也是人之恒情。更何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医贵愈病,如老是治不好,终究无人问津的。大量的临床实践足以证明王老解决实际问题。临床实践就是学习,小柴胡汤在他手里用了几十年,其甘苦得失肯定丰厚,可惜他没找到知音,或不足为外人道,不想传人,就这样一包袱背走了,令人扼腕。今日思之,王老何止是专用小柴胡治病救人,实善用“和”法也。以程钟龄医门八法为例,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和法,《绛雪园古方选注》首列“和剂”,其中将张仲景44方排在此门下,对和法之重视于此可见。再就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看,或枢机不利,或营卫不和,或内外不协,或升降错位,或脾胃不调等,总之,皆可以“不和”二字概括它。不和者,应治之以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和方之剂便可调其不和。病兼寒,温而和之;病兼热,清而和之;病兼虚,补而和之;病兼滞,行而和之;病兼瘀,化而和之;病兼闭,开而和之;病兼痰,导而和之。总之,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不失中和之旨。在张仲景手里,小柴胡汤类方就有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干汤、柴胡加龙牡汤、小柴胡加减法,且由此衍化出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乃至旋复代赭汤,俞根初在此基础上还用出了不少自己的经验方(见《重订通俗伤寒论》)。在中医杂志上,急慢性胃炎、胆囊炎、肝炎、肠炎,月经不调、经期感冒更年期综合征、产后发热、产后眩晕热入血室,小儿厌食、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乃至荨麻疹、银屑病带状疱疹等内外妇儿病,皆用小柴胡汤加减治之的报道屡见。于此可以揣想王老手里的小柴胡汤也是变化多端的,定有不少宝贵经验。当然,我只能以自己的理解言之。我认为每位老中医的经验都值得总结。象王老这样有经验不说(或难自圆其说),不写(或写不出)的中医所在多有,“看似平常实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我们再不能忽视了.

取象比类:中医现代化的解决之道(草稿)
                      赵宏杰 张笑波(吉林市中医院132011)
1.    什么是取象比类?
取象比类就是取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生物的动象和社会现象以类比于人体,从而解释生理、病理、药理等的一种思维,运用方法。这种取象比类法一直在中医学中运用。(董襄国)
所谓取象比类,即从事物的形象中找出能反映其本质的特征,直接与五行各自的特性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属性的方法。(《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作者: 王新华 )
现代功能模拟方法是模拟生物系统以制造成技术系统,而中医功能模拟方法即比类取象则是模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以认识人体生物系统。 (中医现代方法论体系 高   德  高  亮)
取象比类,是象数思维的基本特征,从思维借助于“象”这一点看来,它富有形象思维的特点;从取象的目的在于“比类”而言,它有着逻辑思维的特性,因此,取象比类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互诱导的特殊思维方法。(《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唐明邦)
2.取象
2.    1为什么要取象?
随着系统科学和系统复杂性的研究进展,中医中药领域以及系统复杂性领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两者的内在联系。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中医和复杂性科学结合的可能性。(从系统科学和系统复杂性的角度看中医理论-董向辉 戴汝为)
包含飞、朱清时都阐述过中医是复杂性科学 。李梢写有《中医药研究与生物信息学、复杂性科学的几点思考.》
由于非线性的系统的复杂性科学与中医学原有的方法论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的研究已经得到提倡。传统的中医学将给现代的复杂性科学提供养料,现代复杂性科学也将给中医学开辟了一条新路。非线性的复杂性科学为中医的现代研究提供了新思维、新理念,带来了新曙光。(浅议中医药学名词术语的规范与审定朱建平)
"取象比类"是中国古代认识复杂性的事物的一种基本思路和方法,为古代中国文明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当前学术界越来越多人认为,当代科学潮流正由分析型向综合型过渡,复杂性研究正迅速崛起。在新世纪、新千年,科学技术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和更大的机遇,科学研究方法的扩充和方法论的创新已势所必然。这种扩充和创新需要全方位吸收营养,其中也应考虑来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当前,取象比类方法已开始得到学术界的重视,一些专家学者更强调它在当代复杂性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天地生人学术讲座"为此专门组织了""取象比类"在21世纪科学探索中能否上升为基本研究方法"的系列讨论,不少专家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本报现发表部分学者的笔谈,供读者共同研究探讨。笔谈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取象比类的正确含义;(2)取象比类在复杂性研究中的方法论;(3)取象比类在当前复杂性研究中已发挥较大作用的实例。 ――《科学时报》编者
取象比类"有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科研方法 (徐道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象数(类推)法是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陈传康 原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
取象比类应是研究复杂性事物的主要方法  陈必忠航天工业总公司511所副研究员
中医学理论的科学性与现代化 杨玉辉:“1.中医学现代化应坚持的基本原则①必须以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②必须借鉴和吸收当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但又必须超越当代自然科学。③必须以中医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为根本方法。要真正实现中医学的现代化而不是中医学的现代科学化,唯一正确的方法是中医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这种方法就是首先在传统的中医学理论和方法中寻找其现代的生长点——即传统中医学理论和方法中与现代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更接近、更能联系起来的因素,并以此为根,让它在现代的条件下发芽结果、茁壮成长,这样以点带面,并最终带动整个中医学的现代发展。
  3.中医学现代化的基本程序②寻找传统中医学中具有现代意义和价值的理论和方法。 在全面系统地继承传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中医学现代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寻找传统中医学中具有现代意义和价值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这种寻找也应该根据传统中医学自身的体系结构进行。
  在这里也可以看出,通过对传统中医学的创造性转化来使中医学现代化是强调传统中医学理论和方法的逻辑的、自然的发展,而不是它们被新的理论和方法所取代。”
笔者认为取象比类是中医学的构建方法、是中医学的本质特征之一,也必须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本质特征之一。中医现代化研究的任务就是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实现中医学的取象比类,实现中医学的现代化。
2.2如何取象?
2.2.1象的特点   “用现代人都懂的话来说,可以把象说成是宇宙(事物整体)的一切信息,象思维就是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易经与科学 李印生(中华中医药学会))
“文章进而探讨了“象”思维具有整体性、全息性、功能性、关系性、超形态性、时序性以及重直觉、体悟、程式、循环的特征,指出这一特征正是中医学理论的本质。”(“象”模型:易医会通的交点——兼论中医学的本质及其未来发展  张其成)
2.2.2取象的对象、目标   
中医经典认为脏腑、经络是生命活动的通道和场所,以气血为纽带和载体,把脏腑、经络联为一体以实现正常的生命活动。气血是生命活动最完整的体现,是辨证和施治的物质载体,是生命活动最完整的“象”。是伺外揣内的对象。
现代生理学认为,血液组织液是机体内部各结构之间以及机体内外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关键场所,是体内生命信息最完整的载体。因此,笔者以及其他学者已有文章把中医基础理论的气血,从现代生理学意义上诠释为血液和组织液。
因此,对血液组织液取象是最佳选择。中医学理论视野中人的生命活动有多种多样、层次繁杂的“象”,对血液组织液取象可
以实现目前为止对这些象最充分的客观反映。
2.2.3取象的工具方法  “中药指纹图谱带来了一种崭新的中药新药研究模式,它从药材、成方入手,通过把握其中有效部位或有效组分的理化特性,直接将化学物质基础与药效相结合,既充分吸收中医用药理论精华,又蕴含现代药物活性特征,从整体综合的角度把握住了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具体而言,中药指纹图谱是通过寻找有效部位或有效组分的图谱与活性效应之间的组效学特征来指导新药研究和筛选,它不同于西药研究中的药物构效关系,因为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是一个活性成分群的整体特性,而并不仅仅限于某个或几个成分;另一方面,中药指纹图谱也不同于谱效关系。指纹图谱是直接针对有效成分群而设立的,而不仅仅限于物质成分的理化表征。  中药指纹图谱具有整体、宏观和模糊分析等特点,特别适应于中医药传统理论的需要。——开展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中药的总体效应不能用每一成分单独作用的线性叠加来表示,中药对复杂性疾病可发挥“多因微效”的综合调节作用。中药指纹图谱对此给予了整体性、定量化的记载,并得到了国际学术界和各国药品行政管理机构的一致认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认为对血液组织液取象也应该采用指纹图谱的方法,这样才能获得血液组织液的完整信息。
2.2.4取象的方法  “中医非常重视天人相应即时间、空间和人体的关系,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采取血液其特征不同、其指纹图谱自然不同,在同一时间分十二经脉采血制作指纹图谱,可以反映出十二经脉的关系,在同一时间分皮肉筋脉骨或心肝脾肺肾采血制作指纹图谱,可以反映出五脏的关系,……。依照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五脏应时规律是:(1)应四时四季之变,如“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2)应一日之序变:“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因此应五脏之时采血,制作指纹图谱,可以反映出五脏的关系;应日夜十二时辰或一年十二月采血,制作指纹图谱,可以反映出十二经脉的关系。对于六经辨证,也可以根据疾病形层传变说或者六经分部说,分不同的部位(空间)采血,制作指纹图谱;或者根据六经之气盛衰的时间规律采血,制作指纹图谱,反映六经的关系。”(浅谈应用指纹图谱技术研究证本质 赵宏杰)
“时间维上世界的同源性是空间维整体规律普遍性的基础(例如,生物进化的同源性保证了绝大部分生物的遗传密码是一致的),而空间维上每一局部既遵循整体规律,又作为对整体规律的补充.而这也就是中医有效性的基础. ” (从系统科学和系统复杂性的角度看中医理论-董向辉 戴汝为)
    中医的整体观和东方整体观认为时空是一个整体,因此,只有考虑了时间因素才能根据需要取象,才会更完整准确的认识整体即复杂巨系统。时间因素是取象的方法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3.比类  “取象的目的是比类。象是客观存在的,是以某种事物为象征的一种关系,用象对属于同一类别的关系进行比较。比类则是根据同类关系加以阐述。陈传康教授提出,个例和案例说明即为"取象",而兴一反三,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相关推导即为"比类"。由于象是反关系,类也是按关系来划分,因此,取象比类与西方科学根据鉴定标志(对象特征)的分类显著不同。”(徐道一)
“类是关于运动方式、状态及其表现的归类。态、势就是关于运动状态的概念,象就是关于运动表现的概念。……我们通过取象比类的方法,可以条分缕析地认识这纷繁复杂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过程。”(中华医道的原理及其应用 傅景华 )
4.结语   中医现代化研究的关键就是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实施中医学的取象比类,中医现代化的取象比类的关键就是以指纹图谱对中医的气血(生理学的血液组织液)取象,取象的关键就是充分重视和利用时间因素。

咳喘汤:黄芪30g,白术10g,防风10g,前胡20g,牛蒡子15g,蝉蜕6g,地龙15g,鱼腥草30g,瓜蒌壳10g,浙贝母10g,桑白皮15g,法半夏10g,茯苓15g,白果10g,陈皮6g,甘草6g,胡肉20g。每日1 剂,水煎服,每次200ml,2 次/d,早晚服用.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以及急性支气管炎咳嗽不止。呼吸困难加厚朴10 g。

此方为我实习时跟随胡老得到的,效果很好,不用过多考虑辨证,大家可以试用。

我在实习的时候得到的,
他说不用辨证 还说呼吸困难加厚朴10 g,大便溏不用瓜蒌壳,急性支气管炎咳嗽不用胡桃肉。
对方剂分析 我就谈不上了
胡老在杂志上发表说是治疗喘息型,
但是 我见到的大多是急性支气管炎咳嗽的患者,吃了好久西药,咳嗽不止的, 效果很好,对小儿患者也适用。

本人在临床应用此方治疗肝血不足而致的失眠,多梦疗效颇佳。虽方不惊人,效果满意。
当归15克 白芍15克 熟地25克 川芎7克

干草5克 元肉10克 元芪50克 石菖蒲6克

茯苓15克 白术15克 枣仁15克 远志7克

五味子5克

水煎服 日两次


“坚壁清野”治发热



  彭建中 发表于 2004年08月29日 @ 00:00:00 CST  

      北京中医药大学 (100029)

    原载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年1月第1期

   
   
    “坚壁清野”,语出《三国志·荀彧传》。原意为坚守壁垒,清旷郊野,使敌人一无所获,给养难继,必不战自退。在医学上,其含义可引伸为适度地控制调节饮食,如采用节减食量、清淡饮食和选择性忌口等方法,用来预防和治疗外感发热以及防止食复等。

    外感病虽然邪从外来,但多因内热招致外邪入侵。而体内蕴热往往是由于长期恣食厚味所致。清代名医王孟英指出:“吾见疫疠流行之岁,无论贫富,无可避之,总由不知坚壁清野之故耳。试看茹素者独不可染,岂非胃中清虚,邪不能留乎?”

    在外感发热的治疗上,坚壁清野是一很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因为无形之外邪往往藉体内有形之实邪为巢穴,以致胶固深伏,难分难解,导致发热长期不退。此时若恣食厚味,则无异于以粮资寇;若能忌口慎食,实行坚壁清野,使邪气无后援之继,则驱邪易于成功。曾有一研究生断续高烧半年不退,就诊于吾师赵绍琴教授,时值初夏,患者身裹厚棉,畏寒特甚,阵阵汗出,脘腹胀满,二便不畅,脉象弦滑有力,舌苔黄腻垢厚。询其饮食,每日鸡鸭鱼肉蛋奶,虽食之欲呕,亦勉强下咽,试图以高蛋白高热量饮食补之。此症结在于宿食积滞,湿热痰浊壅塞于中,外邪与之胶结不解,三焦不通,营卫不达,邪热无从外泄也。赵师遂嘱禁食之法,每日只进少量玉米面粥及生拌萝卜丝,并拟定一清宣郁热疏调三焦之方。1周后复诊,患者热退苔净,纳香眠安。再为清解余热,并嘱慎食以防复发。患者半年发热,竟1周获愈。

    外感发热愈后,若调摄失当,极易复发。若饮食太过,因而复热者谓之“食复”。笔者近治一患者,病起于EB病毒感染,经治高热渐退,转为低烧,已历4月余。伴胸脘满闷,夜寐不安,疲乏无力。察其人颇清癯,面色不泽,舌苔垢厚且腻,脉象弦滑且数。询其饮食,虽食欲甚差,但因医嘱要加强营养,仍勉强进食,肉奶蛋类居多。此因饮食太过,以粮资寇,死灰复燃也,此谓食复。遂令患者清淡素食,少量为佳。处方以栀子豉汤稍加消导之品,疏调三焦,清宣郁热。并嘱其适度运动,以助气血流通。1周后复诊,患者低热已退,周身舒适,舌苔已净,食欲大增。再调治2周,遂停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坚壁清野以治食复,确有其特殊意义。正如《素问·热论》所指出的“热病稍愈,当何禁之?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凡治热病者,不可不知此法也。

咳嗽遗尿
  咳嗽遗尿在《素问》中早有记载。它说:“肾咳不已,则
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沈金鳌、林佩琴等都主张
用茯苓甘草汤,但余屡用未见其效。通过观察发现本病多见于
年老体弱和产后之妇女,除咳嗽遗尿外,往往兼有头晕乏力,
胸满心烦,心悸气短,脉弦滑无力等症,而无“咳则腰背相
引而痛,甚则咳涎”之肾咳证。偶读方隅所著《医林绳墨》
小便不禁条,云:“妇人咳嗽而溺出者,宜生脉散加归、术、
柴、黄芩。”才始有所悟。再细读《素问》:“久咳不已,则三
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
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
府也”句,才使我茅塞顿开。乃拟:柴胡9克,当归9克,白
芍9克,麦冬9克,党参9克,五味子9克,半夏9克,陈皮
9克,青皮9克,紫菀9克,黄芩9克,方一首,作为心肺不
足,三焦气滞,郁而化火的方剂,试用于临床常效如桴鼓。例
如:郑××,女,30岁。产后两个月来,咳嗽遗尿,久用中、
西药物治疗无效。审其脉证,见其面色咣白,言语无力,心悸
气短,胸满心烦,口干,脉虚而弦滑。综其脉证,诊为心肺不
足,三焦气滞,郁而化火,予上方2剂症减,6剂愈。久而久

之,虽见效者甚多,然无效者亦不少。例如:唐××,男,64
岁。前医屡用上方无效,询治于余。审其脉证,除咳而遗尿
外,肺与三焦之证不见,面色微黑,腰酸背痛,小腹憋胀,排
尿不畅,时而尿热尿痛,舌苔薄白,脉弦涩不调,尺脉反较寸
脉为大。反复思考,正如《素问》所述之肾咳,乃拟八味地
黄丸加五味子、车前子、怀牛膝以培补肾气,果然2剂症减,
1O剂愈。


方证药证是经方不变的灵魂



  卧云居士 发表于 2004年09月26日 @ 00:00:00 CST  

      温兴韬 安徽省郎溪县中医院(242100)
   
   

    中医书籍汗牛充栋,然仲景之书体例却别具一格。其书被历代医家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位,虽研究者甚众,但得其要领者甚寡,至令后世初学者难入门径。

    从《伤寒论》序言中可看到仲景研究前人经验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在写作时显然是“淘汰旧训,精简众方”,要不然其内容何以如此简约。不难想象,仲景之书不是前人经验的简单积累,而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天才的智慧,提炼升华创作而成。《伤寒论》的真实价值何在?后人当如何解读?

    吾师黄煌教授总结前人研究的成败得失,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经方的真谛在于方证对应,药证对应,研究经方必须从方证药证入手。

    《伤寒论》通篇未谈具体疾病的治疗,其内容是条文式的,但全篇是一有机整体,前后条文有着紧密联系,纵览全篇不难发现仲景是将几十个常见症状与几十味常用中药进行排列组合,形成特定的对应关系。症状之组合即为证,药之组合即为方,两者相对即为方证相应。(即便是在《金匮要略》中,虽论及具体疾病的治疗,但其方证相应的精神一如《伤寒论》,与其它内科方书内容全然不同)。

    未入门径者,乍看《伤寒论》似乎不治什么病,但此书所具有的治疗价值,却难以穷尽。此书历千余年而不衰,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仲景被称为医圣绝不是偶然的。

    仲景的着眼点在于方证的组合与对应,而不在于具体的病名,虽有六经病名概念,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疾病名称,而是对具有不同属性症状的分类方法。经方的症状组合非常严密,脉症变化与方药之间有着很强的对应关系,且达到了很高的量化水准。其脉之浮沉,或强弱,口渴与否,汗之有无,往往一症稍变,则治法迥异。其方药组合则更加严谨,其方不仅药味组合有严谨的法度,其剂量更是丝毫不爽,即便是很常用的药物,亦不可随便增减。

    同一时代的华佗,所著《华佗神医秘传》中记载了大量的有效方药,笔者曾试用确有效验,但仲景何以没有囊括当时流传的有效方药,而创立六经辨证,自成一体,其目的显然是要开创一种全新的临证思维方式,以解决那些用当时通行的治法及方药难以治疗的复杂病症。具体的疾病是个性的,特异性的,而一般的症状则大多是共性的,非特异性的。仲景超然于个性之上,着眼于共性的症状,如发热、恶寒、体痛、口渴、心悸、小便不利等症状,大多缺乏特异性,但几个相应症状的组合往往便成为具有特定内涵的证。仲景创制的方便是针对这种证具有特异性。仲景的方证药证不限于某种疾病,不论什么病,只要出现相应的方证药证即可选用,不仅有效,且疗效的重复性高。这是平淡之中见真奇的一种最高境界的临证思维方式,这是经方活的不变的灵魂所在。

    值得重视的是仲景的方证,不仅具有很强的特异性,而且具有优先性。即在一复杂的病症之中,有多重症状同时出现,而其中仲景所概括的方证往往是需要优先解决的。因此熟练准确掌握仲景方证内容,在临床上面对复杂多变的病症,能排除次要症状的干扰,从中发现关键方证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

    历代医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伤寒论》,但大多重于义理,只有少数人重视方证、药证,虽取得一定成就,但均未能识破长沙真面目。特别是仲景未留下药证专书,未详细讲解药证,其药证内容寓于方证内,用散见于各方之加减变化中。

    黄老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仲景原文为依据,采用分析对比归纳等方法,发掘仲景“随证用药”的规律,揭示仲景方证药证的具体内容,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体质辨证等新内容,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创新。先后著成《中医十大类方》及《仲景50味药证》等书。这些书展示了仲景常用方药的运用指证,打开了经方神秘的钥匙。为后学者学习运用经方开辟了坦途,诚可谓医中亚圣。


谈专方
岳美中
徐灵胎说: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药。这是徐氏临床心得,医家不传之秘。(此研究经典之心得)
现在的人,动辄讲辨证论治,漫无边际,让人抓不住重心,这是没有真正读懂读遍中医典籍,还限于一知半解之中。无怪治起病来,心无定见,越旋越远,处方用药,朝更夕改,寒热杂投,以致影响疗效。(此评论极正确)
目前中医学界存在两种倾向:一是不辨证论治,只强调专方、单药;一是只强调辨证论治,随证下药。两者均有所偏,未能称是。余谓中医治病,必须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对于有确实疗效的专方专药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北齐徐之才《药对》中早已言及,某病用某药,某药用于何证,是相当详细的,齐梁时《小品方》中也有关于处方用药加减问题,《神农本草经集注》对药物主治进行了归纳,列有某病通用药一篇,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的财富,可惜庸工不学,使得中医今日一蹶不振,成可叹也!)
宋代局方,虽然收录很杂,由官药局统一方药剂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学的发展。但是,对于提倡专方专药起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今天常用的至宝丹、逍遥散苏合香丸、藿香正气散等都来源于局方。
此外民间采风,也是发掘整理专方专药的重要途径,这项工作不重视起来,就会使祖国医学的宝贵经验丢失。专方专药能起沉疴大病,古人就有“气死名医海上方”之说,所以习医者也不可不讲。
专方专药的好处是:一、收效快;二、药味少,价廉;三、一般用法都比较简便。即具有效、廉、便的优点,有很高的价值。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专方的重要性。
小儿伤食,临床最为常见。邑中友人高聘卿曾传一方,治小儿伤食,鼻下人中两傍发炎,垂两条如韭叶之红线,有时发热,不喜食,或有口臭者。用黑、白牵牛子各等分,炒熟,碾筛取头末。以一小撮合红糖少许服下,大便微见溏,红线立消,喜进饮食而愈矣。余得此方,屡经投治,其验如鼓应桴。 (此古人早已用过了。)
又如小儿慢性肾炎,日久病深,面部多白无血色,或浮肿,精神萎靡不振。用玉米须每日30-60克,煎汤代茶,连服六个月,有较好的效验。
再如鹤膝风,膝关节红肿疼痛,步履维艰,投以《验方新编》四神煎恒效。药用生黄芪240克,远志肉90,克川牛膝90克,石斛120克,(川牛膝、石斛、独活《本经》云:治痹,故以有效)先煎四味,用水10碗,煎至2碗,再加入银花30克(若以石膏或独活代之则其效更佳),煎至一碗,顿服。历年来余与同道用此方治此病,每随治随效,难以枚举。
他如疟疾常山剂、达原饮(后方为不对证之药),胸痹用栝蒌薤白剂,肺用千金苇茎汤,胃痛用小建中汤,均有良效。
凡此都说明专方治专病,疗效确实。传说孙思邈著《千金方》,内有得自龙宫的秘方,是《千金方》的精髓,孙氏杂合于群方之30首中,后人莫辨。
这个传说虽属无稽,但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古人十分重视疗效确实的专方,甚至视为治病的特效剂;一是要摸索出一个病的专方,必须在众多方药中去粗取精,不断筛选,才能得到,唯其如此,才更觉其可贵,为医者欲使医业精进,还必须在专病专方上认真下一番功夫。(此吾所以读《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之由也。)
专病专方是医学的基本思想,《伤寒论》各篇皆标明“病脉证治”。何谓病?何谓证?病者本也,体也;证者标也,象也。有病始有证,辨证方能识病,识病然后可以施治。六经皆有主证、主方。如桂枝证、白虎证、承气证等。此皆有是证即用是药,故一证有一证之专方。
又如《金匮要略》中百合病,尽管见证不同,而有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百合鸡子黄汤、滑石代赭汤之异,但都以百合剂为专方;阴阳毒用升麻鳖甲汤为专方,血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专方。此皆有是病即用是药,故一病有一病之专方。这种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正是中医学的根本所在。否则不能辨病,焉能识证,不能用方,焉能施治。可见研读经典,必须入细,对其精神,差之毫厘,则廖以千里。甚望学习中医者,当随时留意专方,才不负仲景“博采众方”之意。

医神奇脉诊路(序)
我最近正在编辑一本让我极其感动的中医图书,这是一位盲人医生,脉诊的准确率居然达到85%,他的脉诊著作,分别以盲文、中文、英文出版。然而,他的人生经历了我们意想不到的挫折,我作为一位明眼人,和这位盲人作者在一起,感到的是一种灵魂的震撼!

各位中医朋友,请和我一起接触一下这位盲者的“灿烂世界”:下面几段文字,是这位盲者医师在其著作中的自述:

我已经遗忘了世界的色彩和真实,我只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纷繁和激越,我不知道现代化的都市是否是想象中的样子还是童话世界的翻版,我不明白明眼人的梦是否也没有颜色,我也不清楚指下的脉搏是平民的还是达官的,我只会沉眠其中,我能想象得出脉搏的颜色和格调,我知道脉搏是生命最忠实的呼唤和节奏。对我而言,这已经足够了,这就是我的一切。


虽然脉搏不过是指下瞬间的经过,可此时的脉搏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成为清晰明了的三维结构,犹如纪昌学射时悬挂在窗棂上的小虫,在他的眼中变成了磨盘大。当我的手指搭于患者脉搏上的时候,那一种通达灵魂的喜悦如此清澈透明,我象一位洞察世事的哲人,脉搏中的一丝一毫改变,在我的指下竟如此清晰,我的眼前充溢了光明,正如孩提时代的蓝天、白云、碧水在我心中永远蚀磨不去的深深印痕。火神--郑钦安
         
                    何绍奇


一、“火神派”的开山之祖
   长期以来,四川医生以善用附子干姜著称。近人如重庆补小南、成都祝味菊、云南吴佩衡、华阳刘民叔几位先生都有“附子”的外号,陆铸之先生更有“火神”之称,而追溯其渊源,郑钦安先生实乃这一流派的开山之祖。
   郑钦安,名寿全,钦安其字也。四川邛崃人。生卒年不详,查其著作《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二书刊印的时间分别是在清同治8年和13年,即公元1869年和1874年,又据《医法圆通》书中提及“余业斯道三十余年”,可以推论出他是道光生人,其著书的年纪,大约50多至60岁左右。据《邛崃县志》,郑钦安出成都名医刘芷塘门下,刘生平事迹不详,看来这又是一位“识用精微过其师”的了。
   为什么要称“火神派”?是因为这一派不仅善用附子、干姜起大证、重证,惊世骇俗,在全国独树一帜,而且还不断地发扬光大(如祝味菊用附子治高热心衰,吴佩衡用附子治麻疹险证),历百余年而不衰。

二、郑钦安治哪些病证用附子、干姜
   郑钦安说“人咸目予为姜附先生”。《医法圆通》治内妇儿科杂病所列病证,就有60余种,加上伤寒温病,则远逾百种之多。诸如咳嗽、呕吐泄泻腰痛、头痛、唇口红肿、齿牙肿痛、口臭、喉蛾、臂痛、筋挛、心痛、胃痛、二便不利、淋证、失眠、健忘、胀满、中风、淋浊、痿躄……门类遍及于五脏六腑、外感内伤。其中有些病证,通常无用姜附之理,但他依然照用。

三、郑钦安提及的阴证依据
   综合郑氏书中阴证的依据,约有以下13点:
   1.少神或无神。
   2.喜卧懒言,四肢困乏无力,或踡卧恶寒,两足常冷。
   3.不耐劳烦,小劳则汗出。
   4.咯痰清稀或呕吐清冷痰涎、清水或清涕自流。
   5.语声低弱。
    6.唇色青淡或青黑。
    7.痛喜揉按。
    8.满口津液,不思茶水,间有渴者,即饮也只喜热饮。
    9.女子白带清淡而冷,不臭不黏。
    10.饮食减少,喜食辛辣煎炒极热之品,冷物全然不受。
    11.小便清长,大便通利。
    12.面白舌淡,即苔色黄也定多润滑。
    13.脉微或浮大而空。
   扼要地说,突出在一个“神”字,凡是“起居、动静、言语、脉息、面色,一切无神”,即是阳气虚衰的阴证。

四、郑钦安为什么要强调阴证
   阴证之形成,当然最重要的是体质,或者说禀赋属素体阳虚者。此外,与饮食劳倦、房室不节有关。还有更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便是医者不识阴阳,不分体质,对素体阳虚者既病之后滥用、误用、多用、久用寒凉滋腻,更伤其不足或虚衰之阳。尤其是对喉蛾、血证这样的病证,阳证固多,阴证亦复不少,而医者每多忽视阴证。
   此外,郑氏几乎在每一病证之后,都要批评市医积习,这一积习便是不独立思考,不思治病求本,见咳止咳,见痰化痰,见血投凉,又多用套路套方,如一见便秘即用大黄、当归、白芍、蜂蜜、麻仁、郁李仁,一见小便不利,便是木通、车前、滑石之类;更视峻药如虎,力图平淡稳当。小病犹可,大病则往往误人。由此追溯郑钦安的学术渊源,其理论实以《内经》为宗,其临床则“用仲景之法”,宗《内经》则在“洞明阴阳之理”,宗仲景则“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因此他的真传就是:“认证只分阴阳”,“病情变化,非一端能尽,万变万化,不越阴阳两法”。阳证自有阳证治法,阴证则宜益火之源,或甘温扶阳,或破阴返阳,如此,则仲景之四逆、白通、理中诸方,自然顺理成章地成为他的习用之方了。“予非专用姜附者也,只因病当服此。”这便是他的夫子自道。


五、证治举隅(原文节录)
   1.喉蛾(扁桃体炎):喉蛾一证,有少阴君火为病者,或外挟风热,其证心烦,小便短赤,口渴引冷,挟风热则见发热、头痛,治当清热祛风,如导赤散、甘桔汤,重则黄连解毒汤。有脾胃积热,其人必过食厚味,多烦渴引冷,二便不利、口臭气粗,红肿疼痛等,法宜去积热,如大小承气汤之类;有怒动肝火,上攻于肺而致者,其人必胁痛,烦躁口苦,面青,法宜清肝,如丹栀逍遥散、大青饮之类。
因肾气不藏,君火弱不能制阴,阴气上僭,逆于咽喉而致者,其人口内肉色必含青黑色,或惨黄淡白色,痛亦不甚,人困无神,脉必浮空,法宜扶阳,如封髓丹、姜桂饮、白通等方,皆可令服。
   近来市习,一见喉症,往往用吹喉散、冰硼散一派寒凉之品,阳证无妨,阴证有碍,认证贵明,须当仔细。


2.鼻衄:有由火旺而逼出,定有火形可征,如口渴饮冷、大小便不利之类,法宜清火攻下,如大小承气、犀角地黄汤、导赤散之类。
   有由元阳久虚,不能镇纳僭上阴血,阴血外越,亦鼻血不止(不仅鼻血一端,如吐血、齿缝血、耳血、毛孔血、便血等),其人定无火形可征,二便自利,唇舌淡白,人困无神,法宜扶阳收纳,如潜阳、封髓、甘草干姜或加安桂、吴萸之类。

3.疮科:凡疮之生,无论发于何部,统以阴阳判之为准。
   阳证其疮红肿痛甚,寒热往来,人多烦躁,喜冷恶热,大便坚实,小便短赤,饮食精神如常,脉息有力,声音响亮、疮溃多稠脓。
阴证皮色如常,漫肿微疼,疮溃多清水,流清脓,黄水、血水、豆汁水、辛臭水,其人言语、声音、脉息、起居动静,一切无神,口必不渴,或渴喜热饮,舌必青滑,大小便自利,其治或以桂枝汤香附麦芽、附子,或麻黄附子细辛汤;疮溃而脓不稠,用黄芪建中汤、附子理中汤。阴寒最盛者,可用回阳饮、白通汤或黄芪甜酒炖七孔猪蹄羊肉生姜汤等。

4.痿躄:东垣、丹溪道《内经》“肺热叶焦,发为痿躄”,“治痿独取阳明”之旨,专主润燥泻火,但《内经》所论,当是肺热叶焦之由,起于阳明也。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生精生血,化气行水之源也,《内经》谓阳明虚则宗筋弛,明是中宫转输精气机关失职,精气不输于脏,则痿生。以此分处,则治痿独取阳明一语方成定案,即不能专以润燥泻火为准。即有邪火太甚,亦未见即成痿证,果系火邪为殃,数剂清凉,火灭而正气即复,何得一年半载而不愈。法宜大辛大甘以守中复阳,中宫得复,转输如常,则痿证可立瘳矣,如大剂甘草干姜汤、甘草附子汤、参附、芪附、归附、术附,皆可酌选。


六、治验选录
   《医法圆通》所载治验无多,且都散见于原文中,从未见有人引用,因此如同浑金朴玉,阅之,弥觉可珍,爰选录四则,以飨读者:
予尝治一男子,腹大如鼓,按之中空,精神困倦,少气懒言,半载有余,予知为元气散漫也,即以大剂吴萸四逆汤治之,一、二剂而胀鼓顿失矣。
又治一男子,腹大如鼓,按之中实,坚如石块,大小累累,服破气行血之药,已经数月,予知为阴积于中,无阳以化之也,即以附子理中汤加桂、蔻、砂、半、丁香,一、二剂而腹实顿消。
  一人病患咳嗽,发呕欲吐,头眩腹胀,小便不利,余意膀胱气机不降而返上,以五苓散倍桂,一剂小便通,而诸证立失。
予恒见中年老妇,每多两手膀痛而不能举,究其所病之由,多起于少年天癸至时,不知保养,洗衣浆裳,常用冷水,以至寒凉伤及经络,不即为害,迨至中年老时正气已衰,兼受一点寒邪引动,而痛斯作矣。予每以甘草干姜汤加鹿茸、桂尖、附子、葱、酒,治之多效。
七、我对郑钦安的评价
   郑钦安为清代独具风格的医家,享誉巴蜀,其认证用方,专在“阴阳”上下功夫,对阴证证治,颇多发挥,尤以善用干姜附子,单刀直入,拨乱反正著称,实医林一代怪杰。
郑钦安虽善用姜附,影响了几代人,但他并不专用姜附,也不是偏爱干姜附子,恶当归地黄,而是当用则用,其所论阴证特征,可供临床者参考,以备一格。
   他批评的市习,一见什么病,就用什么病的套方套药,而不问阴阳,不辨证侯,这样的毛病,是医生的通病,我有时也难免不自觉地蹈此覆辙,是应当引以为戒的。
他的代表作《医法圆通》,是为补偏救弊而设,他强调阴证,是因为人们往往忽视阴证的缘故。但综观全书,他之持论并不偏颇,这是其可贵之处,也是他区别于明清贵阳贱阴论医家的地方。
   至其用方多是举例,言其大概而已,读者但师其意可也,不可拘泥。
从郑钦安扶阳思想谈温补<强壮>介入疗法

           向天清 关键词:郑钦安  扶阳  温补介入疗法

                  
   郑寿全,字钦安,清末著名伤寒学家,四川邛州固驿镇(今成都市邛州固驿镇)人,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宣统三年(1911),享年87岁。早年学医于一代通儒兼名医刘止唐先生,尽得其传。并熟读精研《周易》、《内经》、《伤寒论》诸书,尤其对《伤寒论》有独到见解。著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书传世。以善用姜、桂、附等温热药著称于世,后来被四川医界咸尊为“火神派”之鼻祖。
   郑氏的学术思想甚为独特。他认为“万病皆损于阳气”,“有阳则生,无阳则死。夫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惟赖此先天一点真气耳。真气在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气立刻亡,人亦立刻亡,故曰人活一口气,气即阳也,火也,人非此火不生”。故在论治时即强调“治之但扶真阳,内外两邪皆能灭,是不治邪而实治邪也”。并认为:“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在辨认阳虚病时说:“阳虚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无神,目瞑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饮食无味,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浅黄润滑色,满口津液,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二便自利,脉浮空,细微无力,自汗肢冷,瓜甲青,腹痛囊缩,种种病形,皆是阳虚的真面目,用药即当扶阳抑阴”。从郑氏对阳虚病的诊断标准看出,扶阳治疗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他善用大辛、大热的姜、桂、附之类药物,如理中汤、四逆汤治疗阳虚虚损症,并认为“四逆汤力能扶先天之真阳,并非是为少阴立法,而上、中、下三部之法俱备,复谓“此方功用颇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数百种病,因病加减,其功用更为无穷,余用此方救好多人,人咸目余为姜附先生”。
   在中国中医药史上,自唐宋以后,尤以明清至今,以温病学说为中医发展的主流,用药以苦寒轻灵治病为主,扶阳补益也多以和缓的阴中求阳之法为最,真正应用温热之药迅速回阳救逆者鲜。至到近现代,西医药的盛行,抗生素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严重挫伤了人类的免疫力。中医药发展的主流思想也多趋向西医靠拢,治病以苦寒药物为主,祛邪治病为本,由此在临床上形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在慢性、疑难等病症的治疗中,往往是治了病而没了命。这与有着几千年历史传统的中医学治疗原则--扶正才能祛邪,是严重背离的。如果一味地强调治病祛邪,在严重伤害人体阳气(正气)的情况下,治疗有时是前功尽弃,尤其在体质虚弱者的治疗中特别突出。
   郑钦安学术思想的核心即是对中医扶正治疗方法的提倡和发扬。更是对仲景六经学说中三阴病理法方药发挥得登峰造极、淋漓尽致。三阴症以慢性病、疑难病为多见。郑氏重用扶阳之品提前介入使用。有其奇特的辨证思想及扶阳为主的理论依据。而且屡用大剂量治愈许多群医束手的大症重症病人,因此被尊称为“郑火神”。
   自古以来,中医界的许多医者视附子为蛇蝎。郑氏思想的传播在认识上也受到很大的局限,但也有有胆识者,如《郑钦安医书阐释》的作者唐步祺先生和已故的云南名医吴佩衡,均运用郑氏扶阳思想,提前介入到慢性病、疑难病的治疗中,均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尤其是吴佩衡以善用附子扶阳饮誉整个中医学界而传为佳话。唐步祺以扶阳为主在一些疑难病的治疗中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另一方面郑氏的扶阳温补思想在解放前被祝味菊带入上海而影响了上海医界,从不同程度上对后来上海中西医结合脾阳虚肾阳虚的研究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祝氏之弟子陈苏生、徐仲才等人,继承其学术思想在上海医界也独树一帜。
   笔者几年来对郑钦安扶阳的学术思想及发展的几个分支作了综合研究和分析,并结合唐步祺老师数十年临床的经验总结,认为这是一种温补介入疗法。只要病人表现出有阳虚的症状,不必等到非要出现十足的少阴症,尤其是有慢性病或其它合并症,或一向体质虚弱者可及早采用扶阳温补培养正气,再辅以祛邪,事半功倍。在苦寒药物盛行,西药抗生素类滥用的当今医界,慢性疾病突出,多兼有并发症者在单一治疗无奈的情况下,温补介入疗法将具有一定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不少医者也都意识到了这一问题。
   现代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不少老年人体质虚弱,慢性疾病多,并发症普遍存在,西医治疗多是针对某一种病症单独用药,不能兼顾。在整体治疗上却无能为力,常规中医临床治疗,多以苦寒之剂应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抗生素类药物和中药苦寒之剂的大量应用,严重影响了人体正常的免疫力,伤害了正气,对进一步的有效治疗和康复人为地设置了医源性和药源性障碍。在辨证的基础上,温补介入疗法的应用将有效地避免和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

注:温补原为强壮



临床病例略.  

    黎庇留 简介





   黎庇留,字茂才,又名天佑,广东顺德人,近代岭南伤寒名家之一,著有《伤寒论崇正篇》,于1925年刊行,现已绝版。1958年,其子黎少庇响应政府的号召,在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的支持下,将黎氏遗下大量医案“遴选其精英,而增其美辞,复加以评述”,编成《黎庇留医案》一卷(以下简称《医案》),共收人医案50例。


   黎氏一生,推崇仲景,穷究伤寒,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正如《伤寒论崇正篇·左公海序》所云:“黎庇留茂才,博览四部,最癖医书,抗志希文,尊师仲景,读愈万遍,背诵如流,旁览百家,眼光别具,分勘合勘诸注得失,抉其微,以经证经;群言淆乱,一衷诸经,如是者有年,既而造车合撤,延诊者铁限为穿,见病知源,处治者刀主必效,如是者又有年。洎乎晚年,融汇全书,经临万病,积五十余年之学养,正百数十节之窜讹。从此,治伤寒者如迷途之有老马,如暗室之得明灯,事半功倍,此茂才之宏旨也。”此外,少庇也认为该医案“识者称之,以为兴灭继绝,使数千年坠绪阐发无遗,诚仲景之忠实后学者”、以上两段,恰如其分地介绍了黎氏的生平及其对仲景学说的发挥与良好的医疗技术。

   由于黎氏精通伤寒,并且能在临床中通权达变,因此,每每能够立起沉疴。在数十年的行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医案,给后学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如《黎庇留医案·少庇序》言:“于编撰之余,就历年所治理诸证,择其堪为研究医学之参考者,或则顽沉、诡异,或则平顺、隐微,叙其过程,论其得失,编成医案,以与《伤寒论崇正篇》相引正,而加深经方运用之信仰。”《黎庇留案·小言》说:“生平论证处方,一是以仲师大法为本,故其手录验案.皆据经方而治效者。”

   纵观《医案》一书所载50个案例,直以“真武治验”命题者就有4例,其余各例或径用真武汤原方,或治疗过程中屡用真武,或用真武汤加味,每获良效。至于附于之用,更为频仍,足见黎氏运用《伤寒》方,使用温热药的精湛技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使用经方(当然也包括所谓的时方),尤其是大剂量的温热性药品,若没有驾轻就熟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是无法得心应手的。黎氏医案给后人一个提示,即:岭南虽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只要辨证准确,同样可以应用温热之剂,温热之剂虽可以化燥生火,但若运用得当,同样也可以化湿温阳。



   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有效措施是“首先把老年中医的学术和经验继承下来”。黎氏作为粤医伤寒大家,是岭南地区近代研究伤寒、运用经方的代表之一,他的验案,值得我们深究。正如萧熙在《黎庇留医案》中所言:“医案中关于经方的灵活运用,及推陈出新的手法,便可以意味着黎氏伤寒学上诰诣的深度,从而认识到所记医案,不仅是宝贵的活经验,而且在它里面还反映着湛深的理论基础。”

  唐步祺先生生平简介

  唐步祺医师,生于1917年,卒于2004年,享年87岁。四川省永川县人。1941年毕业于国立四川大学

  祖父蓉生公以医闻于世,私淑清末伤寒大师郑钦安。唐氏幼承庭训,习郑氏之学,后又游学于伤寒学家吴棹仙之门,继问难于任应秋氏。行医半个多世纪,精于辨阳虚阴虚症,妙于应用姜、桂、附子,屡起沉疴,世人誉称“唐火神”。

  唐氏先有《咳嗽之辨证论治》专著问世(1982年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晚年历时十五年阐释濒于失传之郑钦安遗著《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与《伤寒恒论》。阐释融原著之理法方药与临床运用创新于一体,医理既得真传,医法又极实用。该书出版之后,海内外反应强烈,谓其能自成体系,独立医林。

  自行医以来,个人或集体登门求教者络绎不绝。海外弟子还邀请两赴欧洲,一赴新西兰讲学授徒,其门人广布国内及欧、亚、澳洲。
唐步祺注释的郑氏医书乃我接触中医以来所读第一本医书(不包括刘力红《思考中医》,因思考中医似乎算不上医书),又读过“汉唐中医”倪医师的文章,终于明白真正能治病的中医是怎样的。目前中医教育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将来我只能到美国去学中医了

“唐火神”

  水井街上,有一位儒医唐步祺。步祺先生是四川荣昌(永川)人,潜心医术,经验丰富,善用“扶阳”类热性药品(如生姜、附片之类),味少而量重,被人称为“唐火神”,尤精于治疗中老年人虚弱病症(亚健康体质)、咳嗽、哮喘、虚痨慢性病等。他用药精,颇享盛誉。先生既明医理,又多实践,后来陆续写作出版了《咳嗽之辨证论治》《医理真传阐释》《医法园通阐释》《伤寒恒论阐释》等专著。80年代以后,“唐火神”应邀去德国治病,由于疗效显著,很在德意志“火”了一把,还收了一些碧眼金发的女弟子传授中医药学。后来水井街拆老街,唐先生迁至交大广厦小区,依旧有患者老远地驱车来求医。



- 2005年11月20日02:58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蒋维明 《水井街,本色忆念 》文中的一段
-----------中医的杂谈
相关文章
 仙子散(《古今医鉴》卷十五)
 救阴保元汤(《杂症会心录》卷下。)
 胃冷虚
 背部走罐后嘴巴特别渴,为何?
 说说自己的一次感冒
 六脉真辨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