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原】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或尖紫苏的叶。
【异名】又名苏叶。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脾经。
【功效】发表散寒,理气和中,行气安胎,解鱼蟹毒。
【应用】
1.风寒感冒:紫苏叶10g,生姜10g,红糖20g,沸水冲泡饮。
2.咳逆短气:紫苏叶30g,人参10g,共研末,煮汤饮。(《圣济总录》)
3.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单用或配伍应用。
4.食鱼蟹中毒,腹痛吐泻:可单用煮汤,或配伍生姜、白芷同用。
【使用注意】
气虚多汗者不宜食用;本品芳香,不宜久煮,可冲泡饮或煮汤。
【基原】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
【性味归经】辛,温。入脾、胃、肺经。
【功效】发表散寒,健脾止呕,解毒。
【应用】
1. 风寒感冒:生姜6g,紫苏叶30g,水煎顿服。(《本草汇言》)
2. 呕吐不止:生姜汁—汤匙,和醋少许,空腹服之。(《食医心境》)
3. 半夏中毒:生姜汤一盅,白矾少许,调匀内服。(《食物与治病》)
4. 中寒水泻:干姜(炮)研末,饮服6g。(《千金要方》)
【使用注意】
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服。
【现代研究】
生姜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等。挥发油能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有健胃作用。生姜对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
【按语】
自古生姜即是一味常用药,也是一味常用的食疗佳品。嫩姜多作日常调料和做酱菜用,入药治病多用老姜。为呕家圣药。胃寒疼痛,可煎饮生姜,加红糖调匀,有暖胃祛寒作用。
【基原】为百合科植物葱的鳞茎。
【异名】葱茎白、葱白头。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应用】
1.风寒感冒:葱白头与豆豉合煎。(《补缺肘后方》葱豉汤)
2.葱白五根细切,捣烂,酒500m1,煮至200m1,分三次服。(《华佗危病方》)
【使用注意】
表虚多汗者忌服。
【现代研究】
葱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B和C以及矿物盐、钙、镁、铁。此外还有挥发油,油中成分为蒜辣素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另外从葱中提炼出一种葱素,用于心血管硬化治疗,已初见成效。
【按语】
经常吃葱的人,虽脂多体肥,但胆固醇不高,并且体质强健。
【参考文献】
1.《本草经疏》:“葱,辛能发散,能解肌,能通上下阳气,故外来怫郁诸证,悉皆主之。”
2.《本草纲目》:“葱,所治之症,多属太阴、阳明,皆取其发散通气之功。通气故能解毒及理血病。气者,血之帅也,气通则血活矣。”
3.《医林纂要》:“葱,陶氏谓白冷青热,此却不然。但全用则行通身,根与白行肌肤,青与尖专行达肌表,上头目。又生用则外行,泡汤曰表散,熟之则守中。”
【基原】为伞形科植物芫荽的带根全草。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脾经。
【功效】发汗透疹,消食下气,清热,利尿。
【应用】
1.小儿痘疹令速出:芫荽150g,水煎服。(《圣惠方》)
2.小肠积热,小便不通:葵根一大握,芫荽60g,滑石30g(为末)。上三味,将二味细锉,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入滑石末,温分三服。亦治血淋。(《圣济总录》葵根饮)
【使用注意】
痧疹已透,或虽未透出而热毒壅滞,非风寒外束者忌服。本品多食耗伤气血,气虚及有胃溃疡者则不宜多食。
【按语】
芫荽为日常生活常用的调味品,芳香开胃,小儿出麻疹未透,可以芫荽煎汤外洗(头面部不洗),促进外周血液循环;而使皮疹出透。日常食之可温暖脾胃、健胃助食,适于寒性体质、胃弱体质以及肠腑壅滞者食用,常用养生方如芫荽汤。
【参考文献】
1.《本草纲目》:“芫荽,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能辟一切不正之气,故痘疮出不爽快者,能发之。”
2.《医林纂要》:“芫荽,补肝,泻肺,升散,无所不达,发表如葱,但专行气分。”
【基原】为桑科植物桑的叶。
【异名】又名铁扇子、冬桑叶、霜桑叶。
【性味归经】甘、苦,寒。入肺、肝经。
【功效】疏风清热,清肝明目。
【应用】
1. 风热感冒:本品轻清凉散以疏风热,可单用煮水代茶饮,或配伍菊花等同用。
2. 风热眩晕、目赤肿痛、多泪:可配伍菊花、枸杞子、黑芝麻等同用。
3. 肝阴不足,眼目昏花:桑麻膏,取桑叶研末、黑芝麻研末,加入适量白蜜熬膏,空腹时用盐汤、临睡时用温酒调食。
【使用注意】
诸养生不忌。
【按语】
桑叶为清热凉血养生食品。日常饮之可清肺泻胃、清肝凉血,适于热性体质以及肠胃积滞者食用。
【基原】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因产地、花色、加工方法的不同又有白菊花、黄菊花、杭菊花、滁菊花等不同。
【异名】又名金精、甘菊、甜菊花。
【性味归经】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风清热,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应用】
风热感冒及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可配伍桑叶同用;或用菊花粥,以粳米煮粥近熟,再入菊花略煮,调以白糖进食。
【使用注意】
清热宜用黄菊花,养生宜用白菊花。
【按语】
菊花为清热解毒养生食品,适于热性体质、肠胃积热、以及老年人食用,尤宜暑期炎热食用。常用养生方如菊花拌鸡丝、菊花馅饼等。
【参考文献】
1.《本草纲目》:“嫩叶及花皆可炸食。”
2.《随息居饮食谱》:“点茶、蒸露、酿酒皆佳。”
【基原】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全草或叶。
【异名】又名番荷菜、升阳菜。
【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止痛,宣散透疹。
【应用】
1.风热感冒及温病初起。多配伍应用,薄荷研细末,加入蜂蜜或白砂糖,制丸食,善清风热,名为薄荷糖。(《简便单方》)
2.风热咽喉肿痛。可配伍桔梗等同用。或用薄荷甘草汤,薄荷、甘草适量,煮汤代茶饮,为口齿咽喉圣药。(《调疾饮食辨》)
此外,还可用于肝郁气滞,胸闷胁胀,血痢。
【使用注意】
有表虚自汗及阴虚血燥者不宜食用。
【按语】
薄荷为清利头目养生食品。适于热性体质、肝郁气滞体质者食用,常用食疗方如薄荷糖等,亦可煎汤代茶饮。
【参考文献】
1.《医学衷中参西录》:“以之作蔬,不以之作药。至唐时始列于药品。”
2.《本草纲目》:“吴、越、川、湖人多以代茶”。
【基原】为大豆经加工而成。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胃经。
【功效】解表、除烦、宣郁、调中。
【应用】
1.用于感冒风寒或风热,多配伍应用。
www.med126.com/zhicheng/2.用于胃脘胀闷、食欲不振以及断乳后乳胀。可单用煮汤食。
3.用于伤寒暴下及滞痢腹痛。常用豉薤汤:豆豉、薤白,煮汤食。
【使用注意】
诸养生不忌。
【按语】
本品为调畅气机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调畅脾胃气机、安胎养孕。适于脾胃气滞体质以及孕妇食用。常用养生方如豆豉炖鸡。
【配方】
梨1000g,鲜藕500g,鲜芦根100g,鲜麦冬500g,荸荠500g。
【制法】
洗净的鲜芦根、梨去皮核、荸荠去皮、鲜藕去节和鲜麦冬切碎或剪碎,以洁净的纱布绞挤取汁。
【效用】
不拘量,冷饮或温饮,每日数次。适用于外感热病、口渴、咽干、烦躁等症。
【按语】
本品原用于治太阴温病,口渴甚,吐白沫粘滞不快者。为肺胃津伤,热盛所设。方中鲜果皆为甘寒养阴之品,着重清肺经之火热,鲜芦根除清肺热外尚清胃热,鲜麦冬兼清肺胃经之火热,诸味相配,共成外感温热病之清热佳品。
又方,《重订广温热论》新定五汁饮,以鲜生地、鲜石斛、鲜芦根、梨、甘蔗绞汁,饮服。本方增加清胃经火热之力,除用治肺热证以外,尚可用治内伤消渴和呕吐等症。
脾胃虚寒者不宜多服。
【配方】
生姜6g,紫苏叶3g,红糖适量,沸水适量。
【制法】
生姜切丝,苏叶捻碎和红糖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片刻。
【效用】
趁热频频饮用,适合用治风寒感冒,胃寒型呕逆,泄泻,腹胀疼痛,以及因吃鱼虾所致的轻微食物中毒症状。
【按语】
本饮品名为后人所加。原用于治外感风寒,现为外感风寒引起胃脘不适者常选用的饮料方。生姜和苏叶皆为辛温发散风寒之品。生姜兼温胃降逆,苏叶兼理气解海鲜食物中毒之功效,红糖补中温中,诸味相须配伍共奏行气解表,温中降逆,除胀止泻之效。
【配方】
桑叶10g,菊花10g,苦竹叶30g,白茅根30g,薄荷6g。
【制法】
上项原料洗净,放入茶壶内,用沸水冲泡温浸30分钟。
【效用】
代茶频饮,可治疗外感或内热所致的目赤,头痛,发热,喉痛等症。
【按语】
本饮原用于外感风热,为肺、肝有热常用的饮品。桑叶、菊花辛凉解表,尤以清肺、肝大热,明目为长;苦竹叶、白茅根苦凉以清肺、心经之内热;薄荷辛凉,除可发散肺经之表热,尚可疏解肝经之郁热。诸物配伍,共成清散表里火热之佳品。本饮除可作为治疗性饮料外,夏季也可作为防暑清凉饮料。
【配方】
薄荷30g,白砂糖500g,水适量。
【制法】
白砂糖放在铝锅中,加水少许,以小火煎熬至较稠厚时,加入薄荷细粉,调匀,再继续煎熬至用铲挑起即成丝状,而不粘手时,停火。将糖倒在表面涂过食用油的大搪瓷盘中,待稍冷,将糖分割成条,再分割约100块即可。
【效用】
经常含化食用,有疏解风热、清咽利喉的功效。可治疗感冒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症。
【按语】
本方原用于风热诸证,为治疗风热诸证的常用方。风热客肺,皮毛疏泄,故发热恶风,咽为肺之通道,肺热伤津,故口渴咽痛。法宜疏风清热。此糖中薄荷解表疏风,散热发汗;白糖清热利咽,合用而成疏风热、利咽喉之方。薄荷少量应用尚有疏解肝郁之功效,如逍遥散中伍用薄荷不足一钱即是此意,故薄荷糖用于肝郁气滞证也颇为相宜。
本品意在疏解风热,性质偏凉,风寒外感者不宜食用。
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菜,同时,又“担负” 着强身健体的保健作用。尤其在立春之际,葱更可谓是大有“用武之时”了。这里所说的是“经冬不死,夏衰冬盛”具有耐寒性质的冬葱,即大葱。
《本草经疏》中说:“葱,辛能发散,能解肌,能通上下阳气。故外来怫郁诸症,番皆主之”。现在科学进一步证实,大葱确实对人体有很多益处。 它的成分很复杂,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B和C,以及矿物质、钙、镁、铁等。还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蒜辣素,也叫植物杀菌素,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特别对痢疾杆菌及皮肤真菌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国外医学家观察发现,经常吃葱的人,患高胆固醇疾病的很少。祖国医学很早就指出,大葱能刺激人体汗腺,有发汗解表的作用。也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而具有健胃的功能。所以,俗话说“大葱蘸酱,越吃越胖”。这也证明,葱不仅是菜蔬、药品,而且是补品。尤其到了立春前后,葱的各种功用表现得更为突出。由于节气和土壤的变化,这个时候的葱是一年中营养物质最丰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时候。相应的,这时的人体内部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从祖国医学辨证角度来看,人体到了除陈布新的时候,对大葱的要求是多多益善。因为葱能提高人的消化功能,能把人体胃肠一年积下的污垢、邪气清除出去,没有病的人多吃葱,不仅可以预防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而且能强健体质。 (选自《北京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