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蓝天百云
时间: 2007/3/16 17:45
标题: 【原创】临床病例分析浅淡--补脾益肾浅析肌肉萎缩症
文章来源: 民间中医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www。med126。com/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三者与疲劳的产生有密切联系。肝脏可通过疏泄作用调节脾胃运化,调畅气机与情志,因此与体力的疲乏、精神的疲惫关系密切。肝脾肾三脏功能异常,可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出现长期极度疲乏无力,精神疲惫、工作效率降低,并可伴有疼痛,抑郁或烦躁易怒等精神情志症状。治疗应抓住肝脾肾失调这个病机,以健脾疏肝理气补肾为主。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为受累肌肉极易疲劳,经休息后可部分恢复,全身均可受累,以眼肌最常见,呼吸肌受累则出现肌无力危象,可危及生命。认为,本病以有关肌肉无力为突出的表现,根据“脾主肌肉”的理论认识,本病之根在于脾胃。脾
胃气虚为本病临床的主要表现,并有确切的病理学基础。本病缠绵难愈,易于复发,认为本病不是一般的脾胃气虚,而是由虚致损的虚损病,并常损及五脏伤肝则肝血不足,肝窍失养而致复视、
斜视;伤肾则致吞咽困难;伤及心血则致
心悸、
失眠;损及肺肾,可致构音不清、气息断续。
在临床辨证治疗,应抓住脾胃虚损这一病理环节,顾及五脏兼证,在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使其他次要矛盾迎刃而解。故立“补脾益损,兼治五脏”的治疗大法,以强肌健力饮(
黄芪、
鸡血藤、
党参、
白术、
当归、
升麻、
柴胡、
陈皮、
甘草)一方统治。随证加减:复视斜视者加
何首乌以养肝血,或加
枸杞子、
山茱萸同补肝肾;抬颈无力或腰脊?软者加枸杞子、
杜仲、
狗脊以补肾壮骨;畏寒肢冷者加
巴戟天、yin羊藿以温壮肾阳;吞咽困难者以
枳壳易陈皮,加
桔梗一升一降以调气机;口干舌苔花剥者加
石斛以养胃阴;舌苔白厚或白浊加
茯苓、
薏苡仁以化湿;
咳嗽多痰者加
紫菀、
百部、
橘络以化痰;夜寝多梦,心烦失眠者加
酸枣仁、
夜交藤养心宁神。根据临床经验,强调本病因虚损难复,治疗不要随便改弦易辙,即使治愈后,还需坚持服中药2年左右,方能根治。
在后天失养
脾气虚弱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及四肢。正常生理状态上,能过胃之受纳腐熟水谷,脾之运化功能,摄取营养精微物质,变化而为气血。脾脏健运,气血生化有源,肌肉筋脉,得其所养而筋健肌充,体健无病。“进行性肌
营养不良症”中儿患者较多是因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加之先天之不足,脾气虚弱,脾失健运,不能生化气血,则气血亏虚不能濡养肌肉四肢,日见肌肉萎缩无力。肌营养不良之本在肾、脾,但其标则在肝,治疗需要标本兼顾,故应从肝、脾、肾进行有效调理,以达到临床治愈。
-----------
作者: 蓝天百云
时间: 2007/3/16 20:17
标题: 【原创】临床病例分析浅淡--注重养胃阴治萎缩性胃炎
文章来源: 民间中医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www。med126。com/
============================================中医认为萎缩性胃炎实为本虚标实的虚损病。本病之虚,主要为脾胃亏虚,脾亏虚于阳气,胃亏虚于阴液,此为病发的前提和本质。本病之实,多为虚损之后所继发,脾气亏虚,血失鼓动,血滞成瘀阻络,此为一;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停聚,此为二;瘀阻湿郁加之阴液亏损,则易引致虚火妄动,此为三。其中胃阴受损是本病较为突出的病理表现。临床上本病患者多见胃病病史较长,形体消瘦,胃纳甚差,纳后胃脘胀闷疼痛,有灼热感或低热,易反酸,舌苔花剥,甚则光剥无苔,脉细弱。认为剥苔是胃阴不足的重要指征,它的变化标志着病之进退。故认为,胃阴亏损加之胃络瘀阻,胃失于滋润濡养,是导致胃萎缩重要病机。
在治法上,补脾气,养胃阴,是治疗之根本。但活络祛瘀,除湿化痰,清退虚热,亦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措施。用药颇有讲究,无论治本或治标,都注意胃阴的恢复。认为,此病是伤于后天,消化吸收功能甚差,故培补不要急于求成而骤投大温大补之厚剂,否则会滞其胃气,灼其胃阴;救护胃阴亦不能过于滋腻,以免壅阻脾之阳气,反令胃阴不易化生;而活络祛瘀要防破血太过,清退虚热要防伤阳。故培元宜用
太子参、
山药、茯苓、
炙甘草等,虽补力不及党参、黄芪,但不会滞气助火;再佐以
麦芽使之易于受纳,这对于消化吸收功能甚差,胃阴已伤的患者大有裨益。邓老在使用
人参时亦颇有考虑,脾胃大虚,不求助参力不行,故选用补力稍缓之
参须,并根据脾胃渐复的情况逐渐增加投药次数,不图急功,俟其胃阴渐复之后再用黄芪。至于救胃阴,特别是舌苔光剥者,石斛、小环钗、山药最为相宜。活络通瘀,清降虚热,
丹参配
鳖甲较为妥贴。至于化湿浊,宜选用药性较平 和之
扁豆、茯苓、
鸡蛋花、麦芽等,切忌用温燥之品。此外,患病日久,“穷必及肾”,脾胃属土,肝属木,脾虚往往肝气乘之,故治疗时不能忽视肝肾,于适当之时加调养肝肾之品。
-----------
作者: 蓝天百云
时间: 2007/3/17 10:57
标题: 【原创】临床病例分析浅淡--头痛头晕浅析
文章来源: 民间中医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www。med126。com/
============================================人类最通俗最古老的症状就是头痛, 它来去自如无影踪, 当您的美梦被不愉快的头痛惊醒, 平静的心情被焦虑所取代, 头痛是指整个头部以及的前、后、偏侧部的疼痛,总称头痛。本病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可出现多种急、慢性疾患中。以头痛为主,或有兼症为其临床主要特点。外感头痛多由起居不慎,感受风邪,上犯巅顶,清阳受阻。所谓“高巅之上,惟风可到”,“
伤风者,上先受之”,即为此意。
现证;面色惟悴,形体消瘦。舌质淡红,有齿印,脉弦细。
辨证:风痰上扰,蒙闭清窍。
治治:逐湿化痰,祛风通络止痛。
方药:二陈汤加味。
处方:陈皮10g,
姜半夏10g,茯芩10g,白蒺
藜30g,
川芎10g,
远志15g,甘草5g,
生姜三片、
大枣五粒、(引)。水煎服
头痛, 虽然不至於让您解囊至空无一物, 也不会让您即时走上灵车的机会, 但确实是神秘而又恼人的病。以头痛为主的综合症在临床上是极为常见, 可涉及到神经精神科, 内科, 妇科, 儿科, 外科, 眼科, 耳鼻喉科等多种科, 其中以血管性头痛最为常见。 而头痛有家族性和遗传性, 可因气候、季节、劳累、酗酒、月经、饮食、情绪等因素诱发。尤其是血管性的头痛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许多人也因此丧失工作, 由此可见医疗的耗费是相当的可观。
血管性头痛又称血管神经性头痛, 病因错综复杂, 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是血管收缩及舒张的功能障碍及大脑皮质层功能失调所引起。在中医学上素以"头风"、"脑风"、"头痛"、"
偏头痛"称之。发病时疼痛厉害, 痛处固定, 反覆发作, 久久不愈是特徵。通常可分为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和非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两种型态。
典型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
以女性居多, 通常以青春期开始发病, 呈周期性发作, 至中年後逐渐减少。在头痛发作前有所谓『前兆』,其中最多的为视觉障碍,例如重叠错视, 暂时性偏
盲或盲斑、亮光、色线、色点的闪耀, 幻觉的发生亦是常见的先兆,这些飘渺虚幻, 海市蜃楼的景象, 有时竟然成为文学家笔下的精采素材。殊不知读者所咀嚼涵咏的竟是他人痛苦经验。另外有些人会有复视、步履艰难、
眩晕、嗅觉异常等。当先兆症持续约十至二十分钟後, 头痛开始, 在一小时左右达到最高峰, 它是一种剧烈, 搏动性的疼痛, 通常位於一侧的额颞部但每一次发作不一定是同一侧, 也有两侧同时发生的。而後转为持续性头痛。发作期间病人会有恶心、
呕吐、畏光、
腹泻、四肢冰冷, 头脸部压痛等。而颞浅动脉搏动增强, 眼、鼻充血和分泌物增多。每次头痛持续数小时, 有的可达一二天, 发作後大多疲倦思睡。发作的频率各人不一,有人数天发作一次, 亦有人一年才发作一、二次。女性病人头痛发作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
一般性偏头痛血管性头痛:
无明确的前兆症状, 有一些前驱症状发生在头痛前数小时或数天包括精神障碍、消化系统症状在及体液平衡变化。头痛发作持续数天, 双侧头痛, 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通常有家族史。 丛发性头痛:(组织胺性头痛)多发於男性,约为女性患者的五倍之多,可发生於任何年龄, 但以20-40岁最多。丛发生头痛无遗传性, 也无家族性於春秋两季发生的较多, 与抽烟、喝酒、或吃血管扩张剂有关。它的发作是一连串密集头痛, 每天一次或数次, 持续数十分钟至四十五分钟。间歇期可数周甚至数年。其疼痛只影响头的一边, 多位於眼匡周围及额颞部; 及伴有一侧的脸红与周侧眼
结膜充血、流泪、鼻黏膜充血、鼻塞、流鼻水, 偶有同侧的瞳孔会缩小, 很少有恶心、呕吐。 基底动脉偏头痛:主要发生於少年或青年女性,与经期有密切关系,前兆症状为双侧视觉变化如黑蒙, 时有短暂性遗忘、 眩晕、
耳鸣、步行不稳及两侧手足或口唇四周感觉异常。约在一刻钟後有搏动性头痛, 并伴有恶心、呕吐等。
血管神经性头痛:
此病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偏头痛,又称偏头痛性血管性头痛。它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往往可有视幻觉,偏盲等脑功能短暂障碍的先兆。头痛发作时,常有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女性多见,常于清晨睡醒时或白天发病。典型的偏头痛发作,开始首先出现由于颈内动脉分枝暂时性痉挛引起的脑局部缺血症状,例如眼前有“火星”或“五彩光”或有“飞蚊”闪动等感觉后,继而出现面唇麻刺感或轻度失语等。这种先兆经10~20分钟后消退,则又开始出现一侧性头痛。此种头痛常自颞部、眼眶或前额部,扩展至半侧头或全头。疼痛性质常为跳痛、钻痛、刺痛或钝痛,继之1小时左有达到高峰。头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
便秘或腹泻,畏光。每次疼痛可达数小时,有时可达1~2天,有的女性疼痛发作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男性有时也发“群集性头痛”,又称“偏头痛性神经痛”,多于中年发病,常在夜间入睡后起痛。其二为非偏头痛性血管性头痛,多数由于脑动脉扩张引起,呈现弥漫性,深在的,两侧性钝痛与跳痛者。但要除外动脉炎,脑肿瘤等其他器质性疾病等,则可确诊。根据这些特点,当属祖国医学中“内伤头痛”。内伤头痛,考其病因,多与肝、脾、肾三脏相关。就其发病部位而言,以肝为甚,多囡情志不和,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上扰清空发为头痛。本病特点为偏头痛者居多,故从其经络循行观之,更多与少阳、厥阴、阳明等经关系密切。
1、舒风散热法
舒风散热法,又称凉肝安神法,或清肝安神法,用于木失调达、肝郁化热引起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其特点是情志变化易发头痛、以侧头部为主,或伴以后头、颈部串痛、甚而因痛而颈项发硬,睡眠不佳,二便正常,或小便色黄。或伴头晕、易于激动,月经不调等,舌苔薄白,脉象沉弦、紧、细。
头痛方加清热安神之
柏子仁、
合欢皮、夜交藤等。药如:
桑叶10g,
菊花10g,
连翘10g,
黄芩10g,
白茅根12g,
夏枯草12g,
薄荷10g,
荷叶10g,
藁本10g,
苦丁茶10g,
白芷10g,柏子仁10g,合欢皮15g,夜交25g
2、清热和肝法
此法用于肝经郁热波及于胃,肝胃具热,上扰清阳,以致偏头疼痛,断续不愈,每多突然增剧,痛处火辣热感,伴以恶心呕吐,大便干燥,舌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有力,或弦滑,或伴以月经不调,经期提前,黄白
带下等。法宜清胃和肝法治之,常用三黄
泻心汤合
四逆散出入:黄芩9~12g,尾连9~12g,
大黄6~10g,柴胡10~15g,
白芍10~25g,甘草6~10g,枳壳9~12g,青叶10~18g,
乌药10~20g,
蝉蜕3~6g,
蜈蚣3~5条。
3、舒肝解郁法
此法用于肝郁气滞,每每头痛发作多因七情所伤,以怒为甚,除偏头痛外,往往伴以性情急躁,或精神过度紧张,
胁痛、脉弦等。或气滞久郁挟有瘀血,月经不调,紫色成块,经期头痛增剧,舌质暗紫,脉涩等证。
前者用
四逆散加味,后者可加服
大黄廑虫丸等以加强活血化瘀之功。若再伴以寒热往来者又可用
小柴胡汤加减,若伴以浮肿,或汗多者,则又可以四逆散酌加
桂枝或
玉屏风散等加减为治。
4、温肝和胃法
此法用于治“肝寒犯胃”之偏头痛,患者每每头痛伴以干呕,吐涎沫,舌苔薄白,脉弦紧者,用《
伤寒论》
吴茱萸汤:吴茱萸10g,
干姜5g,党参10g,大枣4枚
若病延久,或伴以胃痛吐酸冷水者,用《干金方》
延年半夏汤加减:
前胡10g,
吴萸10g,姜半夏10g,太子参12g,枳壳6g,干姜6g,鳖甲6g,桔梗10g,焦
槟榔3g每日煎服1剂。
非偏头型血管性头痛(内治法)讨论
这类型的头痛多数由脑内动脉血管扩张引起, 有两侧性钝痛与跳痛。常因头部的振动或摇动而更加疼痛。此类型的头可由
高血压、脑部血循环异常供血不足、感染、缺氧、
一氧化碳中毒、重金属中毒、慢性酒精中毒等引起。
辨证施治
头痛虽有轻重之分, 但症性似乎相似, 寒热虚实错综复杂, 证候也是繁复而多样, 其变化远不如其它病证泾渭分明, 所以在辨证施治方面很难有统一的格式, 只能从临床主证的具体表现来进行论证及治疗。有关血管性头痛的治疗, 宜熄风止痉, 活血化瘀, 补气益血为法则。
内治法:
(1)典型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
治疗方药:川芎12g、
蔓荆子9g、
牛膝20g、当归18g、
牛蒡子15g、
僵蚕6g、
细辛3g, 水煎服, 每日一剂, 重症之人每日可服二剂, 连服一周即愈。
(2) 一般性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
治疗方药:夜交藤23g, 合欢皮20g,
葛根18g、白芍15g、
地龙各15g、川芎10g、
苍术10g、柴胡10g、
羌活10g、白芷10g、细辛3g, 水煎服,每日一剂,五日即愈。
(3) 丛发性头痛
治疗方药:牛膝18g、
赤芍15g、川芎15g、
桃仁10g、柴胡10g、黄芩10g、藏
红花10g、另包(冲服),
青皮9g、生姜6g, 水煎服, 每日一剂,连服一周, 效果良好。
(4) 基底动脉偏头痛
治疗方药:当归、丹参、
鸡血藤各25g、
熟地、赤芍、牛蒡子、葛根各18g、川芎、白芷、
藿香、枸杞子各9g、细辛3g、水煎服, 每日一剂, 连服十剂, 少有发作。
外治法:
治疗方药:川芎6g、白芷18g、细辛、羌活各3g、
冰片3g、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甲法: 用消毒纱布包少许药末, 塞入鼻孔, 右侧痛塞左鼻, 左侧痛塞右鼻, 通常塞入後约5分钟,头痛逐渐消失。
有人塞鼻後即会打喷嚏,嚏後自觉七窍通畅而通止。复发时再用亦十分有效。
针刺治法:
主穴:太阳透率谷、风池、合谷。
配穴:前头痛配印堂, 後头痛配後溪,身体虚弱配足三里。
手法:平补平泻, 先针主穴 ,再针配穴 ,留针约二十分钟, 针中必须捻针。
保健之法治疗
1、宜常做伸颈转头运动
常做伸颈转头运动能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解除紧张性刺激,对血管性头痛患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伸颈转头运动的动作是: 头向左右来回各转七次, 而後上下各运动七次, 头再向右旋转一周, 即适时向左旋转回一圈, 如此方法各七次。
2、采用『笑笑保健法』
英国著名化学家法拉第年轻时,,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经常头痛反失眠, 百药不效。曾经有医师议他用此法,经常看喜剧, 每次都奉腹大笑而归, 全身轻松舒畅无比, 久而久之, 法拉第的顽固性头痛终於治愈。笑, 能调节大
脑神经,消除紧张,促进食欲及睡眠, 增进消化液的分泌和消化道的功能, 能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机能。笑不仅能治头痛, 也可以治疗全身性疼痛。
3、控制
食盐的摄取量
食盐会引起体内激素发生反应, 以致导致周期性偏头痛,或者引起血管性头痛。
4、调整注意力
选择患者所喜欢的歌曲或音乐, 让患者听, 同时建议随音乐打拍子或随歌曲而自己哼唱, 让注意力不会一直放在头部的疼痛上。这样也能改善头痛状况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5、擦清凉剂
可在前额、太阳穴或痛处擦清凉剂、经过研究, 人体内的止痛物质在
薄荷脑、
梅片、冰片的刺激下, 可充分发挥它的止痛效果。
6、头痛养身三忌
(1)忌紧张:即使健康人凡事紧张, 久而久之也会引起头痛。
(2)忌失眠:睡眠不足,难入眠之失眠, 常会引起头痛。
(3)忌
感冒:感冒本来就有头痛的症,状若再过度劳累、透支体力,势必使头痛更加厉害。
-----------
作者: 蓝天百云
时间: 2007/3/17 21:21
标题: 【原创】临床病例分析浅淡--眩晕,高血压辨治
文章来源: 民间中医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www。med126。com/
============================================高血压病依其临床表现,可分三个证型进行治疗。
1.
肝阳上亢型:头晕头痛,情绪急躁,心烦易怒,口苦面赤々舌红苔黄,脉弦有力,治宜清肝潜阳。肝火偏旺者,用
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
栀子、黄芩、
川牛膝、夜交藤、石
决明、桑奇生、
茯神、杜仲、益
母草。风阳偏亢者,用镇肝
熄风汤:
玄参、
麦冬、川楝、白芍、
龟板、牛膝、赭石、生
龙骨、生
牡蛎、菌陈、麦芽、甘草。
2.痰热内盛型:头重眩晕,脘闷泛恶,心烦不眠,口苦尿黄,舌苔黄腻,脉弦而滑,治宜涤痰清热。体质肥胖者,用钩藤
温胆汤:钩藤、菊花、
蒺藜、
法夏、茯苓、陈皮、
黄连、
竹茹、川牛膝、地龙、甘草。体质偏瘦者,用
羚角钩藤汤:
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
生地、白芍、川贝、茯神、竹茹、甘革。
3.肝
肾阴虚型: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腰膝酸软,夜梦
遗精,舌红苔少,脉弦而细,治宜滋肾柔肝。肝阴偏虚者,用
首乌延寿丹:首乌、牛膝、
菟丝子、杜仲、桑叶、菊花、
桑椹、女贞、旱蓬、
胡麻仁、稀莶草。肾阴偏虚者,用杞菊
地黄丸加味:枸杞、菊花、生地、淮山、茯苓、
丹皮、
泽泻、
萸肉、牛膝、龟板。以上所举,三个证型、六个方剂,按法治之,每获良效。
高血压病可分别归属于肝火、肝阳、肝风的范畴。其治疗原则以调和阴阳为总旨,而不能拘泥于高血压的病名,单从降压着手。本病初起,患者体盛性刚、烦躁易怒、口苦烘热、目赤、头痛、头胀、大便干结、脉弦劲、舌红、苔黄,血压升高常有波动,且以收缩压为主,此为肝火上冲所致。治宜清肝泻火为主。
自以黄芩泻火汤,方用黄芩、
山栀、制军清肝泄热,白芍、甘草、生地酸甘化阴,柔肝凉血,钩藤平肝熄风,怀牛膝补肝肾,引血下行。若病已经年,头昏目眩欲仆、心烦、夜眠欠安、下肢酸软、面颊红赤发麻、脉弦、舌红、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持续升高,此为肝阳上亢,治宜平肝降逆。
常用自订降压调肝汤治之。方用
谷精草、夏枯草、
野菊花凉肝疏风,擅清头目,钩藤平肝息风,
决明子、地龙柔肝降压,
旱莲草、
桑寄生、怀牛膝补肝肾兼引血下行。若病久体虚,肾阴亏损习于能涵木潜阳,症见头重脚轻、心悸失眠、四肢麻木、脉象弦细、舌纡干燥,血压舟高以舒张压为著,此为下虚上实之症,治宜滋阴洽阳、清上实下,常用自订杞菊地膝煎治之。方用杞子、熟地、萸肉、旱莲草补虚培本、填精滋肾,滁菊花养肝散风、清上,决明子、钩藤清肝降压,泽泻泽阴分、泻虚火,
桑枝凉肝散风通络,怀牛膝引郁热下行。以上三方皆以清肝为主,为高血压病的通治之方。但临床上尚须根据其变症、兼症变通用药。
临症对眩晕(高血压)可以总括为实热证、虚证、虚中挟实证三类。由于眩晕(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是以内因为主,其病变主要在肝,因此调肝是治疗眩晕(高血压)的关键。例如泻热镇肝、平肝潜阳(镇)、滋补肝肾、养血平肝、益气养肝、温肾养肝等治法,均为治疗本病常用的法则。但值得提出的是,由于本病证候除实热证外,虚证和虚中挟实证亦较常见。
因此临症必须详辨病机之虚实。实证为气火上升,治宜降气泻火;虚证是气血不足,治需益气升清;切不可一见血压偏高,不分虚实和有无肝旺为火热之象,即用大量凉肝潜镇和不加辨证的使用降压药(有降压作用的中药),尤以虚性和老年性眩晕更应注意此点。
此外,由于“血虚肝旺”之病机是肝的阴血亏虚和肝火旺盛两个方面(虚中挟实或实中有虚)并存,不仅老年人多见,中壮年亦可见到,眩晕(高血压)症初、中、末期均可出现。“气虚痰阻”证亦属虚中挟实(以虚为主),多见于眩晕(高血压)末期或年老体衰之人,又或伴有不同程度的脉动脉硬化。
因此,治疗往往在短期内证候虽有改善,但血压常不易下降。患者也常因此而不能坚持服药。对此要心中有数,应守法守方,进行较长时间地观察,疗程一般为3至6个月,可采取先服汤剂,后配丸药巩固疗效的方法。
高血压病者,肝阳上亢者最多,以眩晕、两脚轻浮如坐水中、舌红苔黄、脉弦为主证。
方用生
石决明30g(先煎),夏枯草16g,滁菊花15g,黄芩9g,钩藤12g(后下),桑寄生15g,炒白芍9g,牛膝9g,杜仲12g,地龙9g,川芎5g。如见口燥咽干,加生地18g,玄参L2g。上药水煎,连服15帖,舒张压与收缩压可下降2~4kPa。其次为肾阳不足、肾阴亏虚、肝阳上亢者,症见眩晕腰酸下肢无力,舌淡红,脉沉关弦尺弱。用
杞菊地黄丸汤剂,加牛膝9g,川芎5g,淡附片3~5g,若不用附片则无降压效能。
主要为痰火内壅,亢阳上逆,症见头晕且胀,食欲不振,四肢麻木,伴有咳痰色白而稠,口苦或腻,舌质红,苔白厚腻,舌中心黄苔或黑燥苔,脉弦滑或数。用茯苓12g,
竹沥半夏9g,
橘红9g,竹茹12g,黄芩9g,
胆星9g,石
菖蒲3g,滁菊花9g,牛膝9g,桑寄生15g,
龙胆草2g,7至10剂即可见效,血压下降明显。
标题: 结语
眩晕应根据虚实两大类辨证治疗,若暴发性眩晕者,属于实证,多以风、火、痰为主因;
持久性眩晕者,性于虚症,多以
肝肾阴虚,心脾两亏为主因。因于风者,乃肝风、内风,治宜滋肝养肝肾,平肝熄风;因于火者,乃
肝火上炎,治宜清肝泻火;因痰者,乃痰浊中阻,治宜化湿除痰。
若肾阴亏虚者,治宜补益肾阴;若肾阳亏虚者,治宜温补肾阳,若
心脾两虚者,治宜补益心脾。若因外感六yin致晕者,应辨其病因而治疗。
眩晕临床举隅----例一
吴XX,女,68岁,广东汕头市区人,于2005年10月6日就诊。
患者头晕目眩,耳鸣如蝉,失眠多梦,恶心纳呆,舌红苔黄,脉弦细。
血压180/100mmHg。
辨证:此为肝阴亏虚,浮阳上越所致。
方药:降压治之。
毛冬青30g,
罗布麻30g,丹皮18g,麦冬18g,远志9g,生白芍30g,炒枣仁30g,菊花9g,钩藤18g,薄荷9g,
珍珠母20g,玄参20g,甘草3g。
服上方五剂,头晕明显减轻,血压下降至170/80mmHg。
此后在上方基础上罗布麻减10g,加丹参10g,
天冬10g,去丹皮,继服10剂,症状好转有加,血压降至120/70mmHg。
眩晕临床举隅---例二
黄XX,男,65岁,干部,广东佛山市区人,于2005年8月5日初诊。
主诉:头晕目眩,两耳鸣已三年多之久。
现症:头重脚轻,头晕目暗,安静休息或仰卧时则轻,稍活动时即重。久坐猛起则头晕目花。两耳常鸣,易出虚汗,二目无神,食欲不振,全身乏力。伴有腰腿酸痛。
脉沉迟无力,舌质淡红而苔少。血压:90/50mmHg。
辨证:气血两虚,清阳不升。
治法:补气养血,升阳止眩。
方药:参归乌精汤加减。
太子参20g,当归12g,制首乌15g,制
黄精30g,柴胡10g,升麻10g,夜交藤30g,黄芪20g,酸枣仁15g,蝉蜕10g,炙甘草10g,菊花12g,远志10g,大枣10枚,
水煎服,每日一剂。
8月15日二诊:服上药后头晕,耳鸣,均有所减轻,精神好转。继服。
9月2日三诊:头晕、目暗、耳鸣已基本消失。饮食正常。
血压:120/80mmHg。脉缓无力,舌苔薄白。上方继服另加杞菊地黄丸,每日三次,每次一丸。
2006年3月25日患者介绍其病人来佘医治时,随访问患者未再有发作。
本例患者气血两虚,清阳不能上达而眩晕、血压偏低。方用参、归、黄精、首乌、黄芪等益气养血;柴胡、升麻、黄芪升阳益气;菊花、蝉蜕止眩晕,熄耳鸣;夜交藤,远志、枣仁,大枣宁心安神。使阳升阴长,血压回升,诸症自愈。
-----------
作者: 蓝天百云
时间: 2007/3/20 11:31
标题: 【原创】临床病例分析浅淡--小儿麻痹症举隅
文章来源: 民间中医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www。med126。com/
============================================小儿麻痹症中医称为痿症
赵××、男、6岁、潮州市彩塘镇人,于1989年4月10日初诊。
右下肢痿软变细不用2年,曾在潮州医院诊为“小儿麻痹后遗证”。屡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延余治疗。
证见:患儿不能自己行走,右下肢变细,凉无知觉,肌张力减弱,足尖微向内翻。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细无力。
诊断:瘘证。
证属脾
肾阳虚:气血失养。
处方:桑寄生15克、yin羊藿9克、炒白术9克、
菟丝子9克,茯苓9克、党参9克、陈皮3克、炒杜仲9克、怀牛膝9克、甘草3克、狗脊6克、黄芪10克、
木瓜9克、
川断6克。
上方共服九十剂,配合针刺悬钟穴、阳凌泉穴、足三里等穴、患肢行走玩要如常,知觉温度正常,患肢肌张力明显恢复,粗细基本一样,唯不耐疲劳。改用
十全大补丸加减以巩固疗效。至今行路发育正常。
-----------
作者: 蓝天百云
时间: 2007/3/20 21:31
标题: 【原创】临床病例分析浅淡--穴位注射治疗牛皮癣
文章来源: 民间中医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www。med126。com/
============================================牛皮癣俗称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明的红斑丘疹鳞屑性慢性皮肤病。对于寻常型牛皮癣病患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效果显著。
治疗方法:取穴、曲池、血海、大椎、足三里、合谷三阳交。
每一次2-3个穴位。穴位部皮肤常规消毒后进针、轻轻转动针头,得气后回抽无血注入654-2<即盐酸消旋山莨岩碱>注射液5毫升及
维生素B12/0.5毫升的混合液、每次每穴0.5-1毫升、隔日1次,十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
典型病历:黄××,男,40岁,患病3年全身泛发红色丘疹、
绿豆大小上覆成层银白色鳞屑、刮降鳞屑后可见有点状出血点。患处阵阵发奇痒,入夜更甚。确诊为寻常型银屑病。采用上述的药物穴位注射治疗5次后、丘疹渐小,鳞屑脱落、部分丘疹消失、留有暂时性结斑:寻常型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
用654-2加
维生素B12穴位注射疗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病人容易接受等优点、654-2具有解痉、调节微循环障碍的作用;维生素B12具有营养神经的功能;刺激曲池、合谷穴能驱风,清热、解表邪;血海穴、足三里穴能养血行血;大椎穴宣肺卫、行营血;三阴交穴有调和气血的作用、本治疗的关键在于取准穴道其效显著。
-----------
作者: 蓝天百云
时间: 2007/3/20 21:35
标题: 【原创】临床病例分析浅淡--穴位注射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
文章来源: 民间中医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www。med126。com/
============================================血管神经性头痛常见的类型,由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引起,以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点。自一九九二年以来应用穴位注射治疗各种慢性病。神经痛与其它痹证。
曾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治疗方法:
用5毫升注射器抽取维生素B12\500毫克
地塞米松5毫克及2%的
利多卡因3.3毫升共约5毫升。选双侧的风池穴为进针点垂直进入穴位直达骨膜,回抽无血后进行注射。两侧穴位各注入混合药液2.5毫升
治疗效果率达到90%以上,
结语:
血管神经性头痛主要表现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剧烈头痛、自侧眶后或额颞部或枕部开始、逐渐加剧、并扩展至半侧头部、或整个头部。通常应用非固醇类消炎止痛药治疗、但治疗效果不理想
穴位注射法中地塞米松有减轻渗出
水肿及抑制毛细血管扩张的作用;利多卡因起到局部的麻醉作用、它起效髓?完整的作用、三者联用能改善神经血管功能。再加针刺风池穴的熄风止痛解痉、平肝潜阳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尤其对疼痛难忍的患者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
作者: 蓝天百云
时间: 2007/3/20 21:42
标题: 【原创】临床病例分析浅淡--六神丸新用
文章来源: 民间中医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www。med126。com/
============================================驰名中外的六神丸,是家庭常备良药之一,沿用至今已有250余年历史。它主要由
牛黄、
麝香、
蟾酥、
雄黄、冰片、珍珠6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等症,加之它有易服、高效、速效等特点,故深受人们青睐。近几年来,通过药理研究,发现它还有强心、抗惊、镇静与增强免疫力等作用,随之又开拓了一些新的用途。
流行性感冒 六神丸具有抗病毒作用,不论有无咽痛红肿症状,均可应用。成人每次10粒,一日3次,一般服至次日体温可降至正常,周身乏力等症也明显好转,若能合用复方扑尔敏片,则效果更佳。
流行性腮腺炎 每次服六神丸5-8粒,一日3次,同时取六神丸10粒研碎成粉末,以食醋调和涂患处,,可超过肿胀范围0.5厘米,用纱布固定,每日换一次。
哮喘 3岁小孩每次服六神丸10粒,一日3次。服后1小时,症状减轻,3日痊愈。若成人患者伴有心衰,每次服六神丸20-30粒,每小时1次,连服2-3次,病势可化险为夷。
牙痛 凡
龋齿合并感染、牙根周围炎、牙龈炎、
牙髓炎等引起的牙痛、或中医辩证为实火牙痛,均可用六神丸治疗。每次含服4粒,3小时1次。同时用10粒研末,以醋调成糊状,涂于患者。对症状较轻者,可用药棉将六神丸10粒裹成条状嵌于患处,一日3次。
中耳炎 用六神丸60粒、
枯矾6克、冰片3克,共研细末调匀,用药棉捻干脓后,将药末用洁净塑料管或麦管吹入耳内,1日1次。
乳
痈 孕妇产后,若发生乳房红肿痛,触之有包块,伴有口苦干喜饮,大便干结,小便黄,可用六神丸治疗,每次10粒,一日4次。
同时,取六神丸30粒研末,以适量凡士林调匀后,外敷患处。
静脉炎 由输液引起的静脉炎,局部红肿热痛,可见
蚯蚓样硬结,可取六神丸10粒研碎,以陈醋或
米醋调成糊状,连敷1周。
软组织损伤 取六神丸90-180粒研碎,用白酒适量调匀,涂于患者,每日3-5次。
蛲虫病 患儿晚间入睡前,用温开水清洗肛周,取六神丸5粒纳入肛内,再六神丸10粒用水研磨溶解,涂搽于肛周。
滴虫性
阴道炎 病人临睡前用温开水清洗外阴,上床后呈仰卧位,自取六神丸15粒塞入阴道,每晚1次,经期停用。
皮肤溃疡 取六神丸60粒,加适量枯矾、冰片研成细粉撒于溃疡处,进行包扎,每日一次。
带状疱疹 每次服六神丸5-10粒,一日3次。也可以同时取六神丸5粒,加醋2-3滴研磨成糊状。外涂患处,一日2次,能提高疗效。
丘疹性的
荨麻疹 又称细皮
风疹,于四肢及躯干起风团样疱疹,色淡红,呈纺锤形,顶端见针尖样水疱,瘙痒异常。取六神丸30粒研成细粉,用冷开水调匀,外搽患部。
粉刺、
痱子 每日早晚各服6粒六神丸,待病愈后。每日服半量,巩固疗效7-10日。
寻常
疣 取六神丸5-10粒,用醋研成糊状敷于患处,用胶布固定,一般5-7日可结痂脱落,最长至20日痊愈。
鸡眼 先用10%洗必泰液消毒,用利刀削去鸡眼表面的角质层,以出少量血为度,然后用10%盐水浸泡20分钟,使其软化,再取六神丸6粒研细粉,用陈醋调成糊状敷患处,用胶布固定,3日换药1次。
需要指出的是,六神丸除小儿慎用、孕妇与新生儿及过敏者禁用外,由于六神丸含有雄黄,不宜与
多酶片、
胃蛋白酶合剂、富马铁片等用服,否则会降效或失效,更不宜与硫酸
阿托品、山莨岩碱(654-2)等合用,不然会促使雄黄氧化,增强毒性反应。
-----------
作者: 蓝天百云
时间: 2007/3/23 12:09
标题: 【原创】临床病例分析浅淡--临床治"面瘫"浅淡
文章来源: 民间中医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www。med126。com/
============================================李××,男,42岁,江门人。于2006年5月19日初诊。
主诉:于2006年5月15日因工作外出,甚感疲劳,当晚饮小量酒,发现口角漏水,右侧面颊骨部麻痹,当即第二天到医院治疗打针服药三天,未见疗效,反有加重之感觉。
现证:右眼闭合困难,右侧不能邹眉,口唇微歪向左侧,不能鼓腮吹哨,在吃饭时稍不主意口角流涎。脉浮紧,诊为面神经麻痹。
治疗以取太阳穴、风池穴、颊车透地仓、睛明穴、阳白穴、四白穴、人中穴、承浆穴、合谷穴等,十次为一个疗程,休息十至二十天再行第二疗程,手法先用泻后补,针灸注意面部保暧,预防复发。
5月20日: 经针灸五天,神志清爽,右面肌活动正常,额纹显露,眼能闭合,鼻唇沟显现,食物滞留颊内现象消失,胃纳佳,苔薄润,脉缓。再中药,以天麻白术钩藤饮加减:
菊花10 g,钩藤10 g,羚羊10g,
全蝎15 g,炮
山甲10 g,天麻15 g,石决明20g, 僵蚕10 g,地龙10g, 薄荷10 g, 麦冬15g, 蜈蚣3条、 葛根10 g,陈皮 10 g,丹参10 g,金蝉10只、白芷10 g,川芎6 g, 龙骨20 g ,牡蛎20 g,
白芥子10 g ,鸡血藤10 g,川贝10 g,白疾藜10g, 甘草10g,水煎服。
经服中药、针灸患者自感经络已疏通,食欲增加,气血运行得复,风邪已祛,经络得濡养,故诸症得除。十天后患者称:经十多次针灸后诸症若失,十天来自感病情已稳定,视之面部丰满,活动自如,容光焕发,病已愈矣!
按:口眼歪斜是一种症状,引起面神经
瘫痪原因颇多,由于病因不同,疗效与预后也各异,如属继发性(如乳突炎,肿物压迫)疗效较差,外伤性(
面神经损伤)引起疗效多不理想,且均需作针对病因治疗。本例形气本虚,加之感受风寒,遂致面部经气失调,经络、肌肉失养而致病,证与风邪中于脏腑或继发于他病之口眼歪斜有别,针灸对此类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较满意。
祖国医学早在《内经》就有记载,如《灵枢-经筋篇》记载:“足阳明之筋,……卒口僻。”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贼邪不泻,在于络,肌肤不仁”。随-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口歪候记载:“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歪僻。认为此病是内因身体虚弱,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外感风寒及外伤等所致。手足六阳经,以手足口眼歪斜。本例在治疗原则上,应以扶正除邪,温经散寒为主。祛风散寒而使面部经络功能恢复正常,使面瘫治愈。从穴性来讲,是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颊车、地仓、上巨虚是胃经穴,能调理胃经的经气,使胃经气血畅通;合谷是大肠经原穴,本经多气多血,能温通经络,以达气血旺盛,致使面部受阻经络功能恢复正常。
颜面神经麻痹大多数患者突然起病,主要症状是:表现肌松缓不收,前额及眉间皱纹消失,眼裂闭合不全,迎风流泪,鼻唇沟变平,口角向健侧歪斜,鼓腮时患侧口角漏气,咀嚼咬鳃,唇颊沟积食,口角流涎。个别女性患者照镜时,发现自己的面容变丑陋,害怕见人。多数前来就诊的患者有情绪的变化,有的产生焦虑、恐惧、忧郁的情感,有的心情紧张,激动,有的患者担心治不好而留下后遗症而唉声叹气,内心充满苦恼。
根据患者不良的心理特征,对患者耐心解释、安慰、同情、关心,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状态,稳定患者的情绪,克服焦虑、忧郁感。并告知患者,如在患病期间心理上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可以导致体内病理生理的变化,促使病情发展。中医学认为,良好的心理状态能提高针刺的疗效,在针刺疗时要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使患者能保持镇定的情绪,密切配合治疗,获得适宜的针感,提高针刺的疗效。如果患者在焦虑、消极、紧张和不配合的情况下,就不能充分的发挥针刺的作用,影响针刺的疗效。中医辨证论治,二者也有共同之处。面瘫,中医古称为“口僻”、“口”一般均列入“风门”类疾病论述,甚至均可论为中风病。但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面瘫与中风有本质的区别。
现代中医对面瘫病的含义系指西医面神经麻痹,其中医的正名称为“口僻”面瘫是口僻的习用名,二者意义相同。本病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瘘病类疾病。虽然现代将面瘫归于瘘病类,但指出了其病因为外风入中,故与古代将其归于风门也是一脉相承的---。
例一:陈XX,女,38岁,潮州市区人,于2003年2月7日初诊。
主诉:右侧
面肌痉挛半年多。患者于半年前病口眼歪斜,在当医院经针灸、维生素B1、B12穴位注谢,口服:
华佗再造丸,西药:维生素B1、B6,口眼歪斜有明显好转。半年前右侧下眼面、面肌,口角抽动,次数频繁,尤其吃饭、说话、阴天雨天明显。自觉右侧面肌拘紧,无疼痛,纳可,失眠多梦,心跳,二便正常。
检查:额纹存在,闭目,皱眉、耸鼻力弱,口角向右拘紧,不能鼓腮,右侧面肌蒌缩,齿时口角向右歪,鼻唇沟存在。脉沉细无力,苔薄白,舌质红。
辩证:风寒滞留,筋脉收引所致。
治宜:温散寒邪,舒筋缓痉。
针取:完骨同侧,行烧山火,外关双侧,重侧行气法,足三里双侧。每隔十天火针点刺四白,觀髎一次。治四次后,痉挛次数明减少,由发作频繁变成一跳动10次左右,每次持续1~2分钟,但跳动力增量加强。治疗十次后,眼睑、口角还抽动,但自已无感觉。治疗二十次后,痉挛基本缓解,面部痉挛拘紧减轻。治疗三十次后,阴雨天未出现痉挛。治疗四十次后。停针观察。2004年1月随访:现已停针八个月,病情基本稳定。
例二、许XX,女,46岁,广州市白云区人,2005年11月21日就诊。
主诉:右侧面肌痉挛八年多。患者自1997年5月因着急而病剧烈前额疼痛,头晕恶心。当时用毛巾热敷,服止痛药头痛缓解。一个月后出现面肌抽动,始则一天抽动1~3次,以后病情逐渐发展为终日抽动,毫无间歇,甚至于出现长时间紧抽(强直性),使患者不能睁眼,夜间醒后亦抽看书、讲话、天气变化、经前抽动明显,冬天重于夏天。曾先后去过五家医院做治疗,接受中药,西药,针,炙,电针,拔罐和药物维生素B12、
当归注射液等封蔽等。在这些治疗过程中,最短坚持2~3个月,长则半年~9个月,但均未能到收效。经常失眠,饮食、二便均正常,月经周期经血多。
检查:舌质胖大,舌边有齿印,中有裂纹,舌苔白滑,脉沉细而弦,面部呈现出一种异常怪形。
辩证:证属于气血两虚,
肝风内动。
治则:补益气血,熄风解痉。
针灸:阳陵泉、足三里、百会、合谷行气法,治疗二十天后,痉挛减轻,夜间醒后已不抽了,痉挛已明显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每日口角抽动仅出现1~2次。在前方加哑门,经四十五次的治疗,症状基本消失,在48小时内未出现抽动。平素仅偶尔口角抽动一下,看书,看电视时间长,说话时抽动一下。前方加哑门、风府交替使用,治疗五十次后,体质增强,能骑摩托车来余诊室就诊。前方
加合谷、列缺交替使用,经六十次的治疗,痉挛停止,经期,阴雨天仅有面部发紧,总共治疗八一次,历时一年,2006年2月份随访,遇过情绪激动或高兴时,偶尔右侧面部发紧的感觉,有时抽动一下,但无其它症状。
结语:
上述两例,虽然都是面肌痉挛,但其两者的病因不同,故其取穴、治各异。陈XX系风寒客于少阳、阳明,筋脉收引所致,故取少阳经的完骨、外关,足阳明经的足三里以疏散少阳、阳明的风寒。因寒为阴邪,故用烧山火,火针,行气法,使气至病所“面部
发热”,以温散寒邪。寒得散,筋脉则舒,故痉挛缓解。
许XX病因着急,阴血暗耗,筋脉失养致使肝风内动。血虚故夜间醒后抽动,看书、讲话、看电视、经期前抽动明显。冬季寒冷,气血凝滞,筋脉失养尤甚,故冬重夏轻。经血量多,舌质胖大,舌边有齿印,此气虚之征。舌质淡,中有裂纹乃阴血不足之象。脉沉弦细,实由
肝血虚所致。方中足三里用以补益气血,百会、风府、阳陵泉、合谷、列缺、哑门用以熄风止痉,使病获而愈。
-----------
作者: 蓝天百云
时间: 2007/3/24 23:03
标题: 【原创】临床病例分析浅淡--误治辨析案例
文章来源: 民间中医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www。med126。com/
============================================中医学的误诊误治案早在汉代就有记载。汉代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里提出变证,坏病,亦是误诊误治的总结,告戒后世医家慎用。例如《金匮要略》里的:“太阳中喝,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此为温针以助署邪的记载。又如《伤寒论》里的:“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
吐血。”这是误用艾灸伤阴,导致坏病的记载。
针灸的辩证论治是一项既复杂又细致的临证辨治工程。例如问诊不详,诊察不细,分析不周,或不会“探幽发微”,“见微知著”,或主观认识违悖了客观实际等等。虽然临证力争四真实诊合参详周详,辩证分型严谨,论治力争合乎法规和选用处方力求中病的,常谨防误诊误治,但稍一疏忽误诊误治即可发生。正如方孝孺在《深虑论》篇中所说:“……常图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亦可发生祸患一样。
本篇的病案是从1994年以来复查和总结的病历中,发现误诊误治之病历,通过证侯辨析,纠偏补弊后取得疗效的案例,筛选列举出来的。
本篇举出了基础概念不清,检查不细,问诊不详,辨证有误,治则有悖,处方或补泻不当和难免误诊误治等五个方面的典型病历进行辨析。严格来讲,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有互为因果,相互牵连,相互影响的关系,不能截然分开。为了便于读书学习,深入探讨,仅作为概括性划分。
基础概念不清缘由中医基础理论匮乏;或对腧穴功能认识不足,选穴组方不当;或多或对内伤杂病针治较少,习于症治疗的简单模式等等,都可导致误诊误治。例如:
例一,病历:
阳痿,
早泄 患者张某某,男,38岁,1994年6月20日初诊。
症状:患阳痿,早泄已2年。3年来夜间
盗汗,五心烦热,多梦多寐,心烦易怒,
健忘,咽干,渴不欲饮。近2年来逐渐出现阳痿,虽有性欲要求,但阴茎起时短而不坚,勃起短暂而精液排出。舌尖红,无苔少津,舌有裂纹,脉象细数。
治疗经过:患者曾在本市某医院针治10次,所取腧穴据患者讲有关元(加灸),肾俞,三阴交,合谷,足三里等,医生是按肾阳不足治之。不仅无效,反而盗汗,五心烦热,多梦少寐,心烦咽干等症加重。即来我院求治于针灸,以肾阴不足,心火亢盛直之
阴虚火旺,热爱耗阴津,宗筋失养之阳痿证侯施治。针泻神门补复溜,配泻风池,施用滋阴清火交通心肾,佐以清脑安眠之法。每隔1-2日针治一次,针治15次,不仅阴虚火旺证侯治愈,阳痿早泄亦随之治愈。
辨证:本例阳痿早泄是继于阴虚火旺1年之后而出现的。阴虚火旺,
心肾不交,则多梦少寐,心烦;阴液不足,水不上承,周围咽干,渴不欲饮;心母火旺则养子气,故肝盛易怒而心烦。“肾主封藏,又主五液”。肾阴不足,失其封藏,加之心火亢盛,迫液外泄,故而盗汗;盗汗日久,更伤阴液,阴液不足,宗筋失养,故而阳痿,阳痿继于阴虚之后。阳痿,早泄并有性欲要求,则是阴虚火旺,相火妄动之故。舌尖红,少津无苔,舌有裂纹,脉象细数,五心烦热等,均属阴虚火旺之征。市某医院以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治之,施用温补肾阳以益宗筋之法,违悖病因病机,与治则相反,故而不仅无效反而加重,所取腧穴也繁多杂乱。这都是中医基础理论匮乏,尚未详问伴有症状,而仅根据主诉治之。
虚劳例二,患者陈某某,男,48岁,于1997年9月12日初诊。
症状:3年多来一直头晕耳鸣,烦燥易怒,咽干舌燥,多梦少寐,腰膝酸软,面部烘热,颧红,脉象细数。西医曾以脑神经衰弱之不效,中医曾以阴虚火旺久治,终不见效。
治疗经过:3年多来曾在本市几家医药经理化检查无异常发现。多次更医,西医均以脑神经衰弱治疗无效,中医曾以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治之,给以“
六味地黄汤”不效,改用“知柏地黄汤”,“杞菊地黄汤”等方加减化裁治之,复感虚火上炎加重。前来本科针治,又以阴虚火旺和阴虚火旺上扰阳明之证侯治之,针治6次诸恙依然。
本案多方会诊,详查舌脉,观其舌苔薄白,按其寸脉显现沉细数而无力;问及二便,溲清便溏,并感到下半身有冷感,性欲减退,冬季畏寒明显于常人。确认属于阴不敛阳,阳气浮越,火不归原之病机治之。针补关元,复溜,肾俞(时而改补太溪)温补肾阳,滋阴摄纳,使之火归原,针治10次而病减大半,继治10次而告愈。
辨析:本例误治之因,主要是前医其次概念不清,混浊了阴虚火旺,虚火上炎和真阳不足,但有其病理上的共性和个性。如果 通过会诊,仅以便帽症状施治,误诊误治必然无疑,用以滋阴降火之法,当然无效。
本例在会诊时的分析是:阴虚火旺和火不归原二者共同具有头晕耳鸣,烦躁易怒,多梦少寐,咽干舌燥,面部烘热腰膝酸软等症状。然其鉴别之处:本例还有溲清便溏,下半身感冷,冬季畏寒明显于常人和性欲减退等肾阳虚于下之症状;其舌苔薄白不是舌红少苔,其脉似属细数,实属沉细主里虚,西湖而无力是虚火不是真火,故确诊属于阴不敛阳,阳气浮越于上,真火虚于下之火不归原证侯。今改补关元用以温补真阳,温阳以安宅,配补复溜,肾俞(时而改补太溪),用以滋阴摄阳,引而归之,以阴中求阳,使阴平阳秘,火安其宅,以回坎离之位收效。即所谓“导龙人海,据其窟宅而招之”。
例三,病例 痹证
患者张某某,女,45岁,于1996年4月25日初诊。
症状:3年亲因睡卧潮湿新居之处,而患两膝关节肿痛,下肢沉重,肿重于痛,局部微凉,活动欠灵,阴雨感寒加重,时轻时重。抗链球菌溶血素“O”,血沉均属正常,局部X线拍片无异常。近3个月来曾以寒痹治之,微凉减轻,膝肿仍存;改用针灸治疗不效反重;又更医仍以寒痹治之,内服中药,外贴寒气膏药,终成现证。即来求治于针灸。
现证;两膝关节红肿热痛,触之发热,痛不可近,伸屈不利,仅能屈曲扶杖行走,并出现口苦咽干,渴不欲饮,脘腹觉热,面赤,舌红苔黄,脉象滑数有力等症状和体征。
治疗经过:详问治疗经过,方知用西药无效,在外院以寒痹治之,给以
川乌,
草乌,桂枝,细辛,姜活,
独活等药,连服了3剂后,膝部觉热但湿肿未消。更医针灸膝眼(加艾条)3次不效反重,又更医认为前医用药效微,仍以寒痹治之,方药基本同前,8剂之后,即出现现在证侯。
本案以燥热伤及胃肠及膝,出现胃肠燥热忽然膝关节由湿痹化热已成为湿痹证治之。首先针泻中脘,下脘,天岖,足三里之“胃肠承气方”,攻下腑实,针治4次后胃肠实证明显好转。再治湿热痹证,改泻曲池,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清热化湿,活血和中之法,针治10次而告愈。
辨析:本例误治之因,主要是前医基础概念不清,将痹证中的湿痹误诊为寒痹。患者两膝关节肿痛,肿重于痛,下肢沉重,为湿邪下注所致。阴雨感寒加重,是为外湿痹之故。湿属阴邪,故感膝微凉。湿痹症状非常典型,与寒痹,风痹很易鉴别。前医草率以寒痹施治,给以燥热之品治寒而未祛湿,故局部凉感减轻而湿肿仍存;针灸膝眼以增局部郁热;更医又未详查细问病患特征,以为前医用药有效(凉轻),但未达到祛寒的目的,复以寒痹治之,复用温燥之品,连服8剂,更增燥邪,更伤阴液,致使胃肠出现燥热,膝关节湿郁化热,以致最终造成膝关节红肿热痛之湿热痹症。
《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气有该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本案第一处方是“胃肠承气方”攻下腑实,待胃肠腑实好转,改用第二个处方,方中针泻曲池,阴陵泉热利湿,加泻三阴交用以活血止痛,加泻足三里既有整体治疗的通肠和胃的作用,又有局部治疗的消散膝部湿热的功效,故而终告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