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痹, 风、寒、湿三气, 犯其经络之阴而成病也。 故经曰:病在阳曰风, 病在阴曰痹。 痹者, 闭也。 三气杂至, 壅蔽经络, 血气不行, 不能随时祛散, 故久而为痹, 或遍身或四肢挛急而痛, 或有不痛者, 病久入深也。 入于骨, 则重而不举为骨痹; 入于血, 则凝而不流为脉痹; 入于筋, 则屈而不伸为筋痹; 入于肉, 则肌肉不仁为肉痹; 入于皮, 则寒在皮毛为皮痹。
说筋骨皮脉肉间, 得邪则气缓, 故虽痹而不痛。 然痹之为病, 每各以时遇。 如冬气在骨, 遇三气故成骨痹; 春气在筋, 遇三气故成筋痹; 夏气在脉, 遇三气故成脉痹; 季夏气在肉, 遇三气成, 肉痹; 秋气在皮, 遇三气故成皮痹。 皆各以主时受之也。 而筋骨皮肉脉又各有五脏之合, 茍五者受而不去, 则必内舍于合, 而五脏之痹起。 何言之? 骨痹久, 复感三气内舍于肾, 则善胀, 尻以代踵, 脊以代头。 说胃气下行, 而肾为胃关, 肾既痹, 则肾气不行, 是阳明逆也, 故善胀。 肾为作强之官, 痹则足挛而不能伸, 故尻代踵, 身偻而不能直, 故脊代头也。 筋痹久, 复感三气内舍于肝, 则多饮溲数, 夜卧易惊, 上为引如怀。 说肝内热, 脾不yin精于肝, 故渴而多饮。 肝热下乘膀胱, 故溲数。 肝藏魂, 肝痹则气血两衰, 故魂不归而易惊。 经络有气无血, 故上下相引而血不得赴, 若结于中而如怀也。 脉痹久, 复感三气内舍于心, 则脉不通, 烦则心下鼓暴, 上气, 咽干善噫, 厥气上而恐。 说心合脉而痹入之, 故脉不通, 不通则心气郁, 故鼓暴。 鼓暴则气逆而喘, 故上气。 心脉起心中, 上挟胃挟咽, 故咽干善噫。 厥为阴气, 心火衰而邪乘之, 故神怯而恐也。 肉痹久, 复感三气内舍于脾, 则四肢怠惰, 发咳呕汁, 上为大塞。 说肢惰者肉痹之验, 脾痹则本脏不足, 不能散精, 反上壅肺, 故发咳。 上焦不通, 故呕汁。 甚则否塞也。 皮痹久, 复感三气内舍于肺, 则烦满喘而呕。 说痹既入肺, 则脏气闭而不通, 本气不能升举。 肺膱行治节, 痹则上焦不通, 而胃气逆, 故烦满喘而呕也。
此五脏之痹, 各以其症显者, 脏症显, 便不易治(宜五痹汤各加本经药)。 以复感云者, 既已成痹, 又各以其主时, 重受风、寒、湿之邪气, 为病而深也。 经又曰:yin气喘息痹聚肺, yin气忧思痹聚心, yin气溺涩痹聚肾, yin气乏竭痹聚肝, yin气饥饱痹聚脾, 则不特三气入舍于其合而后成痹, 即七情过用, 亦能伤脏气而为病, 以气yin, 则燥能消阴故也。
由五脏而推六腑, 亦以饮食居处为病本, 而后邪中其腧而内应之, 是以循其腧, 各舍于其腑也。 即如肠痹, 经言数饮而出不得, 中气喘争, 时发喘息者, 以肠兼大小而言。 二肠患痹, 则下焦之气热郁不行, 故饮虽多而水不得出。 水不出则本末俱病, 故与中气喘争, 且清浊不分而飧泄也。
又如胞痹, 经言少腹膀胱, 按之内痛, 若沃以汤, 涩于小便, 上为清涕者, 以胞者膀胱也, 气闭故按之痛。 水闭不行, 故蓄热若沃汤, 且溲涩。 太阳之脉, 从巅络脑, 故上为清涕也(肠痹宜五苓散加木通、桑皮、麦冬, 胞痹宜肾沥汤)。
即经言二痹, 凡六腑可推矣。 经又言十二经筋之病, 支转筋痛, 皆曰痹, 何也?以其经筋在外, 其病不及经隧之荣气, 故于脏腑无涉, 惟三气得以病之, 故按四季之痹, 以见其所感之由。
然手足三阴之筋, 皆内结胸腹肓膜间, 其为病自有异。 如足以少阴筋主痫瘛及痉, 足厥阴筋主阴器不用与不起不收, 手少阴筋主舌卷, 手太阴筋主息贲胁急吐血, 手少阴筋主伏梁唾脓血, 虽筋痹而脏腑气矣(总宜凄痹汤)。
总之, 诸痹不已, 益入内而伤脏气, 然有六经应之而为有余不足者。 经曰∶厥阴有余病阴痹, 不足病热痹, 滑则病狐风疝, 涩则病少腹积气(滑与涩者, 其脉之见于其部而知其有余不足也)。
说厥阴位下焦, 总诸筋, 有余则木壅不升, 邪郁阴分, 故病阴痹。 不足则虚而生热, 故病热痹。
若其脉见滑, 是邪有余。 狐风疝者, 其疝如狐, 而数变如风也。
疝在前阴少腹间, 当肝部, 肝郁于此, 即阴痹也。
脉见涩, 是气血虚滞, 邪留则为积, 即热痹也。
经又曰:少阴有余病皮痹、瘾疹, 不足病肺痹, 滑则病肺风疝, 涩则病积, 溲血。 说少阴君火之气, 有余则T金, 肺合皮, 故瘾疹。 不足则不能温金, 故肺痹。
若脉见滑, 心火不胜水邪, 便郁而实于肺, 风则肺动, 疝则肺聚也。 脉见涩, 仍为心血不足, 火收于内而入小肠包络, 故积与溲血也。 经又曰:太阴有佘病肉痹, 寒中。 不足病脾痹。 滑病脾风疝, 涩病积, 心腹时痛。 说脾主肉, 邪有余则湿郁而不运, 故为肉痹。 中气湿, 则阳明之火不能扬, 故寒中。 不足则脾自受而成痹, 本气不行也。 若脉见滑, 水湿壅土, 亦病在湿。 脉见涩, 积而不流, 故中州满也。 经又曰:阳明有余病脉痹, 身时热, 不足病心痹, 滑病心风疝, 涩病积, 时善惊。 说阳明燥金之气, 应脉燥, 有余则伤血脉, 故脉痹。
燥侮阴, 故肉痹。 脉为心行血脉者也, 肺不足心脉反窒, 故心痹。 若脉见滑, 则风燥合邪, 伤肺伤血, 将心气抽掣而不得散, 故成心风疝。 脉见涩, 则金敛不舒, 脉为不行而积, 善惊, 木侮金也。 经又曰:太阳有余病骨痹, 身重。 不足病肾痹。
滑病肾风疝。 涩病积, 癫疾。 说肾气应太阳, 太阳时气有余, 则浸yin及骨而痹。 水邪盛而作强之官弛, 故身重。 不足则本脏先受而痹, 将足缓脉酸, 精不坚固。 若脉见滑, 太阳之风寒合邪, 而为肾风疝。 涩则邪痹。 太阳经脉, 而有积癫疾者, 阳气不通巅顶, 故常风痛也。 经又曰: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 不足病肝痹。 滑病肝风疝。 涩病积, 时筋急目痛。 说相火之气犯阴, 则肝受之, 若邪有余则火伤筋而痹。 胁满, 肝部在胁也。 不足是肝木虚而痹, 肝痹者, 邪郁而血不荣筋之症也。 若脉见滑, 风热合邪, yin气聚筋, 而寒热往来, 抽掣相引, 而为肝风疝。 脉见涩, 则血滞而积, 筋急目痛, 皆肝病也。 以上皆六气犯阴、 犯阳之痹症也。 人身阴阳, 天地之六气应, 故六气亦有时而内yin。 且因脏腑阴阳之有余不足, 而外邪得以留之, 此于气运之外, 又有所留, 为阴阳之痹也。 脉滑为邪有余, 故留滞为风疝, 风谓其动, 疝谓其聚也。 涩为本气不足, 故不能胜邪而成积, 疝与积, 概指其聚而积者, 非特前阴少腹之病也。
虽然, 《内经》之言痹, 固可阐而明之矣, 而仲景书又有所谓血痹者, 曰尊荣人骨弱, 肌肤盛重, 因劳疲汗出, 卧不吐动摇, 加被微风, 遂得之, 大抵此症原于质虚劳倦之故。 说以尊荣者, 素安闲, 故骨弱。 素膏粱, 故肌肤盛。 一旦疲劳汗出, 则气竭表虚, 因而卧则神不敛, 或时动摇而微风乘之。 此时本气弱疲, 劳又耗气, 汗则阳气泄, 卧则阳气伏, 则外之阳气不能固闭, 荣气又复动摇, 风虽微而易入, 故风与血相搏而成痹也。
然风搏于中上二焦, 寸口关上, 脉必微涩。 而邪之前锋, 早及下焦, 尺中必见小紧, 得如此脉, 而又身体不仁, 如风痹状, 故知为血痹症也(宜黄耆桂枝五物汤)。 仲景书又有所谓胸痹者, 其为症状不一, 曰胸痹之病, 喘息咳唾, 胸背痛短气, 寸口脉沉而迟, 关上小紧数, 此则胸痹实症的脉, 凡患胸痹者皆然(宜栝蒌薤白白酒汤)。 至其症状, 又有杂出者, 曰胸痹(以下凡言胸痹, 皆具有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等状, 而又及有他症), 不得卧, 胸背彻痛, 则症兼支饮矣。 说不得卧, 由于有饮, 饮原不痛, 饮由胸痹, 故心痛彻背也(宜栝蒌薤白半夏汤)。
曰胸痹心中痞, 留气结在胸, 胸满, 胁下逆抢心, 乃上焦阳微, 而客气动鬲, 故有心痞胸满之象。 其言留气, 即客气, 至胁下逆抢心, 则不特上焦虚, 而中焦亦虚, 阴邪得以据之也(宜枳实薤白桂枝汤、人参汤)。 曰胸痹胸中气塞, 短气, 夫胸既痹, 而又言气塞、短气, 是较喘息等, 更觉幽闭不通, 邪气之有余, 实甚也(宜茯苓杏仁甘草汤、橘枳生姜汤)。 曰胸痹缓急者, 乃胸痹之邪, yin及于筋, 故肢节之筋, 有缓有急也(宜薏苡附子散)。 曰心中痞, 诸逆心悬痛, 曰心痛彻背, 背痛彻心, 二节俱不贯胸痹字, 是不必具有胸痹实症, 而各自成病耳。 说阴邪凝结, 心中乃痞, 心中之痞, 因初时气逆, 迨至心痛如悬, 则前因逆而邪痞心中者, 后乃邪结心中而下反如空也(宜桂枝生姜枳实汤)。 心与背本两处, 中有空窍, 乃正气所贮, 以通上下者。 今痛则相彻, 是正气之虚, 寒邪乘虚而相搏结也(宜乌头赤石脂丸)。 然则仲景言血痹、胸痹二症, 固均属阳虚之疾, 不与他痹症相同, 故于血痹谓宜针引阳气, 于胸痹谓当全责阳虚也。 此又于《内经》脏腑阴阳诸痹之外, 所可详及者。
然而风、寒、湿三气之相胜, 其为病亦在可枚举者。 风胜为行痹, 游行上下, 随其虚处, 风邪与正气相搏, 聚于关节, 筋弛脉缓, 痛无定处, 古名走注, 今名流火, 俗有鬼箭风之说, 亦此类(宜防风汤)。 而其所统之病, 有湿伤肾, 肾不生肝, 肝风挟湿, 走注四肢肩者(宜苡仁散)。
有肢节肿痛, 日夜无已时者(宜没药散、虎骨丸, 控涎丹亦可)。
寒胜为痛痹, 四肢挛痛, 关节浮肿, 痛有定处, 是名痛风, 又名白虎历节风(宜加减五积散)。
而其所统之病, 有兼风者(宜加减乌药顺气散)。 有兼湿而天阴即发, 身体沉重者(宜除湿捐痹汤。 在上加桂枝、桔梗、威灵仙, 在下加防己、木通、牛膝)。 有兼痰者(宜豁痰汤)。
有兼火者(宜四物汤多加酒柏、 竹沥、姜汁)。 有兼湿热(者宜二妙散)。
有兼血瘀者(宜桃红饮子)。
有昼静夜发痛如虎咬, 此正名白虎历节风。 大约掣因多寒, 肿因多湿, 汗因多风, 特以其原由症状之繁, 另详条款于后。
湿胜为着痹, 病而不移, 汗多, 四肢缓弱, 精神昏塞, 皮肤不仁(宜茯苓川芎汤)。 而其所统之症, 不外麻木, 另详麻木条中。 大约风胜之脉必浮, 寒胜之脉必涩, 湿胜之脉必缓, 三痹各有所胜, 治药则以胜者为主, 然亦不可举一废二, 以三气本杂合成病也。 三痹之外, 更有热痹, 由脏腑移热, 复遇外邪, 故身热, 唇口反裂, 皮肤色变也(宜升麻汤)。
更有周痹, 由犯三气遍及于身, 故周身俱痛也(宜蠲痹汤)。
更有支饮, 夫支饮本痰饮中症, 此则兼有痹病, 故复详于此, 仍列其名为支饮, 其原由受三气兼挟痰涎宿饮, 故手足麻痹, 臂痛不举, 多睡眩冒, 忍尿不便, 膝冷成痹也(宜茯苓汤)。
以上三症皆痹之属, 而痹症多兼麻木, 说麻犹痹也, 虽不知痛痒, 尚觉气微流行, 非若木之痛痒不知, 即气亦不流行者, 而麻木原委, 另详本篇。
痹又与风与痿相类, 《灵枢》曰:病在阳曰风, 病在阴曰痹, 阴阳俱病曰风痹。 阳者, 表与上。 阴者, 里与下也。 总之, 痹本气闭不通, 或痛或痒, 或顽麻, 或手足缓弱, 与痿病相似。 但痿因血虚火盛, 肺焦而成。 痹因风、寒、湿气侵入而成也。 痹又为中风之一, 然虽一例, 而受病各异, 痹兼三气, 因阴受之。 中风则阳受之也。 学医者能神而明之, 类而推之, 切而治之, 可以司人之命矣。
脉经》曰:脉涩而紧为痹痛。 《脉诀》曰:风寒湿气合而为痹, 浮涩而紧, 三脉乃备。 《玉机》曰:脉大而涩为痹, 脉来急亦为痹也。
《内经》曰:汗出而风吹之, 血凝于肤者则为痹。 又曰:风之为病, 当半身不遂, 或但臂不遂者, 此为痹。 又曰:虚邪中人, 留而不去, 则为痹。 卫气不行, 则为不仁。 又曰:痹病痛者寒气多, 有寒故痛也。 不痛不仁者, 病久入深, 荣卫之行涩, 经络时疏, 故不痛。 皮肤不荣, 故不仁。 其或寒者, 阳气少, 阴气多, 与病相益, 故寒也。 其或热者, 阴气少, 阳气多, 病气胜阳乘阴, 故为痹热, 其多汗而濡者, 此其逢湿盛也。 阳气少, 阴气多, 两气相感, 故汗出而濡也。
《类聚》曰:不仁者何以明之? 仁者, 柔也。 不仁, 谓不柔和也。 痛痒不知, 寒热不知, 灸刺不知, 是谓不仁也。
《入门》曰:痹之初起, 骤用参耆归地, 则气郁滞而邪不散, 只以行湿流气药主之。
《玉机》曰:三气袭入经络, 久而不已, 则入五脏, 或入六腑, 随其脏腑之哄、合, 以施针灸, 仍服逐三气发散等药, 自愈。 又曰:痹症因虚而感, 三邪既着体不去, 则须制对症之药, 日夜饮之, 虽留连不去, 能守病禁, 不令入脏, 亦可扶持也。
《入门》曰:痹病虽守禁忌, 凡味酸伤筋则缓, 味咸伤骨则痿, 令人发热, 变为痛痹、麻木等证。 慎疾者, 须戒鱼腥面酱酒醋。 肉属阳大能助火, 亦宜量吃, 痛风诸痹皆然。 鳌按: 痹症有手足缓弱者, 有筋挛不伸者, 有偏活不遂者, 有肌肉不仁者, 其形症往往与风痿相似, 而后世医治之法, 亦往往与风痿相混, 此千古之大误也。 总之风则阳受, 痹则阴受, 此二语实为风痹病之炯鉴, 益可见治法不当混施。 且痹病多重痛沉着, 一时未易得去, 其不可轻视也明矣。
痛痹之一症也。 以其痛循历遍身百节, 故曰历节。 以其痛甚如虎咬, 故日白虎历节。 其原皆由风、寒、湿入于经络, 致气血凝滞, 津液稽留, 久而怫郁、坚牢, 荣卫之气阻碍难行, 正邪交战, 故作痛不止也。 而所以致三气作患之故, 则或饮酒当风, 或汗出入水, 或坐卧湿地, 或行立寒冰, 或体虚肤空, 掩护不谨, 而此三气, 乃与血气相搏, 遍历关节, 遂成此症。 日久不治令人骨节蹉跌, 固未可轻视也。 试言其症状, 必短气, 自汗, 头眩欲吐, 手指挛曲, 身瘣其肿如脱, 渐至摧落, 其痛如掣, 不得屈伸, 须当大作汤丸, 不可拘以寻常之剂。 然其方药又必各因病之原由轻重。
如由血虚、血热、血瘀, 则必调血行血(宜趁痛散)。
或由风湿相搏, 肢节肿痛, 不可屈伸, 则必疏风理湿(宜大羌活汤)。
或由风湿麻痹, 走注疼痛, 为偏活, 为暴喑, 则必散郁开结(宜防风天麻丸)。
或由风湿与痰与死血, 致走注刺痛, 其痛处或肿或红, 则必宣邪通气(宜疏风活血汤)。
或由血虚阴火而痛, 及腰以下湿热注痛, 则必养阴清热(宜潜行散)。
或由风冷侵入气血, 气滞血凝, 周身麻痛, 则必祛寒散邪(宜五灵丸)。
或由风毒攻注皮肤骨髓之间, 痛无定所, 午静夜剧, 筋脉拘挛, 屈伸不得, 则必解结疏坚(宜定痛散)。
或由痰注百节, 痛无一定, 久乃变成风毒, 沦骨入髓, 反致不移其处, 则必搜邪去毒(宜虎骨散、加减虎膏散)。
或由风气游行, 痛无常处, 如虫行遍体, 日静夜剧, 则必宣风利气(宜麝香丸)。
或由火甚而肢节痛, 湿甚而肌肉肿, 并受风寒而发动于经络之中, 湿热流注于节腠之际, 则必排解内外(宜灵仙除痛饮)。 或由湿痰流注, 痛及肩背, 则必豁痰开结(宜半夏苓术汤)。
其余三气所伤, 或犹轻浅, 总必以疏风、驱寒、 除湿为主(宜龙虎丹、活络丹、捉虎丹、乳香定痛丸)。 说以其痛如掣者为寒多, 其肿如脱者为湿多, 其肢节间或黄汗出者为风多, 而三气之为患, 固变幻若斯之甚也。
丹溪曰:此症大率因血受热, 已自涨腾, 其后或涉水, 或坐湿, 或当风, 热血得寒, 淤浊凝涩, 所以作痛, 夜则痛甚, 行于阴也, 治宜辛温疏散, 开发腠理, 血行气和, 其病自安。
又曰:治痛风大法, 苍术、南星、 川芎、白芷、当归、酒芩, 在上加羌活、威灵仙、桂枝、桔梗, 在下加牛膝、防己、 黄柏、木通。 又曰:薄桂能横行手臂, 领南星、苍术等至痛处。
《医鉴》曰:白虎历节, 亦是风、寒、湿三气乘之也。 东垣曰:痛风多属血虚, 血虚然后寒热得以侵之, 多用芎、归, 佐以桃仁、红花、薄桂、威灵仙, 或用趁痛散。
《纲目》曰:丹溪治法, 主血热、血虚、血瘀, 或挟痰, 皆不离四物汤、潜行散、 黄柏、牛膝、生甘草、桃仁、陈皮、苍术、姜汁, 随症加减, 可谓发前人所未发也。
痹汤 | [总治] | 人参 茯苓 当归 白芍 川芎 白术 细辛 甘草 五味子 姜 如肝、心、肾三痹, 当倍用川芎。 此方专治风寒湿气, 客留肌体, 手足缓弱, 麻痹 |
五苓散 | [肠痹] | 白术 茯苓 肉桂 猪苓 泽泻 |
肾沥汤 | [胞痹] | 麦冬 犀角 杜仲 桔梗 赤芍 木通 桑皮 桑螵蛸 五加皮 羊肾 |
蠲痹汤 | [周痹] | 当归 赤芍 黄耆 防风 姜黄 羌活各钱半 甘草五分姜五片 枣二枚 此方专治手冷痹。 一云冷痹者, 身寒不热, 腰脚沉重, 即寒痹之甚者。 |
黄耆桂枝五物汤 | [血痹] | 黄耆 桂枝 白芍各三钱 姜六 枣二 日三服。 一方加人参。 |
瓜蒌薤百白酒汤 | [胸痹] | 瓜蒌一枚捣 薤白半升 白酒七升 三味煎取二升, 分温再服。 |
栝蒌薤白半夏汤 | [又] | 栝蒌一枚捣 薤白三两 半夏半升 白酒一斗 煎取四升, 温取一升, 日三服。 |
枳实薤白桂枝汤 | [又] | 枳实二两薤白半斤 桂枝一两 厚朴四两 栝蒌一枚捣 水五升, 煎取二升。 |
人参汤 | [又] | [又] 人参 甘草 干姜白术各三钱 水八升, 煎三升, 温服一升, 日三服。 |
茯苓杏仁甘草汤 | [又] | [又] 茯苓三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一两 水一斗, 煎五升, 温服一升, 日三服, 不差更服。 |
橘枳生姜汤 | [又] | [又] 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水五升, 煎二升, 分温再服。 |
薏苡附子汤 | [又] | 苡仁十五两附子十枚炮 杵为散, 服方寸匕, 日三服。 |
桂枝生姜枳实汤 | [又] | 桂枝 生姜各三两 枳实五两 水六升, 煎三升, 分温三服。 |
赤石脂丸 | [又] | 乌头一分 蜀椒二分 附子一分 干姜一分 赤百脂二分 |
防风汤 | [行痹] | 防风钱半 当归 赤苓 独活 杏仁 桂心 甘草各一钱 麻黄五分 黄芩 秦艽 葛根各三分 姜五 枣二 此方专治行痹, 走注无定。 |
苡仁散 | [走注] | 苡仁 川芎 当归 干姜 肉桂 川乌 羌活 独活 麻黄 防风 白术 甘草 |
没药散 | [肢节痛] | 没药 虎骨等分, 每末三钱, 酒下。此方兼治走注痛。 |
虎骨丸 | [又] | 虎骨 五灵脂 白胶 姜蚕 威灵仙各一两 乌头两半 酒糊丸。 |
控涎丹 | [又] | |
加减五积散 | [痛痹] | 茯苓 白芷 半夏 川芎 当归 陈皮 干姜 甘草 白芍 苍术 桔梗 桂枝 麻黄 厚朴 |
加减乌药顺气丸 | [因风] | 乌药 麻黄 陈皮各二钱 姜蚕五分 川芎 枳壳白芷 甘草 桔梗各五钱 姜 枣 |
除湿捐痹汤 | [因湿] | 苍术二钱 白术 茯苓 羌活 泽泻各钱半 陈皮一钱 甘草五分 姜汁 竹沥各三匙 |
豁痰汤 | [因痰] | 柴胡 半夏各四两 黄芩二两半 人参 甘草 紫苏 陈皮 南星 厚朴各二两 薄荷两半 羌活一两枳壳二两 竹沥、姜汁丸。 |
四物汤 | [因火] | 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 |
二妙散 | [湿热] | 酒黄柏 制苍术等分 |
桃红饮子 | [瘀血] | 桃仁 红花 川芎 当归 威灵仙 加麝少部, 水煎。 |
茯苓川芎汤 | [着痹] | 赤苓 桑皮各钱半 川芎 防风 麻黄 赤芍 当归各一钱 陈皮 甘草各五分 枣二枚 此方兼治麻木不仁。 |
升麻汤 | [热痹] | 升麻 茯苓 人参 防风 羌活 官桂 犀角 羚羊角 加竹沥。 |
当归汤 | [血痹] | 当归 赤苓 赤芍 独活 防风 黄芩 秦艽 甘草 肉桂 姜 |
茯苓汤 | [支饮] | 半夏 赤苓 橘皮 枳壳 桔梗 甘草 姜 |
趁痛散 | [历节风] | 桃仁 红花 当归 地龙 五灵脂 酒牛膝 酒羌活 便香附 甘草各二钱 乳香 没药各一钱 每末二钱, 酒下。 此方治风痹之由血虚血瘀者。 |
大羌活汤 | [又] | 羌活 升麻各钱半 独活一钱 威灵仙 苍术 防己 白术 当归 泽泻 赤苓 甘草各七分 |
防风天麻丸 | [又] | 滑石二两 防风 天麻 川芎 羌活 白芷 草乌 白附子 荆芥穗 当归 甘草各五钱 蜜丸, 弹子大, 每服半丸或一丸, 热酒化下, 觉药力运行, 微麻为度。 此开郁散结, 宣风通气之妙剂也。 或为末, 蜜酒调下一钱亦可。 |
疏风活血汤 | [又] | 当归 川芎威灵仙 白芷 防己 黄柏 南星 苍术羌活 桂枝各一钱 红花三分 姜五片 |
U行散 | [又] | 黄柏木酒浸, 焙干为末, 每一钱, 姜汁和酒调服。 此药必兼用四物汤间服之, 尤妙。 |
五灵丸 | [又] | 五灵脂二两 川乌两半 没药一两 乳香五钱 水丸, 弹子大, 每丸, 姜汤和酒下。 |
定痛散 | [又] | 苍耳子 骨碎补自然铜 血竭 白附子 赤荷 当归 白芷 肉桂 没药 防风 牛膝各七钱半 虎胫骨龟板各五钱 天麻 五加皮 羌活 槟榔各二钱半 每末一钱, 温酒下。 |
虎骨散 | [又] | 虎骨二两 白花蛇 天麻 防风 牛膝 姜蚕 酒当归 乳香 肉桂各一两 炙甘草 全蝎各五钱 麝香一钱每末二钱, 温酒下, 豆淋酒尤妙。 一方加有自然铜、白附子、羌活、槟榔、川芎、白芷各一两, 地龙、没药、雄黄各五钱, 服法亦同。 |
加减虎骨散 | [又] | 虎胫骨三两 没药五钱 每末二钱, 温酒下。 |
麝香丸 | [又] | 川乌大者二个 全蝎二十一个 生地龙五钱 生黑豆二钱半麝香一字 糯米糊丸, 绿豆大, 空心, 酒下七丸或九丸, 出汗便差。 |
灵仙除痛饮 | [又] | 麻黄 赤芍各一钱 防风 荆芥 羌活 独活 酒芩 白芷 苍术 威灵仙 枳实 桔梗 川芎 葛根各五分 归梢 升麻 甘草各三分一名麻黄芍药汤。 |
半夏苓术汤 | [又] | 苍术二钱 白术钱半 半夏 南星 酒黄芩 香附各一钱 陈皮 赤苓各五分 威灵仙三分 甘草二分姜三片 一方有羌活。 |
龙虎丹 | [又] | 草乌 苍术 白芷各一两用童便姜汁葱汁拌蒸 乳香 没药各三钱 当归 牛膝各五钱 酒糊丸, 弹子大, 每一丸, 酒化下。 |
活络丹 | [又] | 川乌 草乌 南星地龙各一两 乳香 没药各二钱二分 酒糊丸, 空心, 酒下二三十丸。 |
捉虎丹 | [又] | 五灵脂 白胶 草乌 黑豆同煮去豆 木鳖子 地龙各两半 没药 乳香 当归各七钱半 麝香 京墨?各二钱半 糯米糊丸, 芡实大, 每一丸, 空心, 酒化下。 一名一粒金丹。 此方专治一切痛风走注, 瘫痪, 麻木, 白虎历节, 痛不可忍。 兼治寒湿脚气, 走注疼痛, 服此药一丸, 赶到脚面, 赤肿下散, 再服一丸, 赶至脚心中出黑汗, 乃除根。 |
乳香定痛丸 | [又] | 苍术二两 川乌 当归 川芎各一两 丁香五钱 乳香没药各三钱 枣肉丸, 梧子大, 酒吞下五六十丸。 |
麻木, 风虚病亦兼寒湿痰血病也。 麻非痒非痛, 肌肉之内, 如千万小虫乱行, 或遍身yinyin如虫行有声之状, 按之不止, 搔之愈甚, 有如麻之状。 木不痒不痛, 自己肌肉如人肌肉, 按之不知, 掐之不觉, 有如木之厚。 麻木皆有久暂, 暂时虽因气血不足, 未足为病, 若用重剂, 反损真元, 惟经年累月, 无一日不麻, 必内气甚虚, 风痰凑之之故。 夫痰本不能作麻, 为风所吹, 如波浪沸腾而起, ヽ阴阳失运行之柄, 安得不麻。
仲景曰:身如虫行, 汗多亡阳也。 则知气虚是本, 风痰是标, 当先以生姜为向导, 枳壳开气, 半夏逐痰, 防风、羌活散风, 木通、 牙皂通经络, 姜蚕为治虫行之圣药。 在手臂用桑条, 在股足加牛膝, 待病减, 用补中益气汤, 多加参耆。 若经年累月, 无一日不木, 乃死血凝滞于内, 而外挟风寒, 阳气虚败, 不能运动, 先用桂、附为向导, 乌药、木香行气, 当归、阿胶、桃仁、 红花活血, 木通、牙皂、穿山甲通经络, 待病减, 用八珍汤大补气血, 无不验。 此治麻木之大法也。 而其变现于一身上下之间者, 正非一端可尽, 今条举之。
有浑身麻木者(宜八仙汤、五积散)。
有浑身麻木兼目缩, 或昏或热者(宜神效黄耆汤)。
有皮肤麻木者, 是肺气不行也(宜芍药补气汤)。
有暑天手麻木, 是热伤元气也(宜人参益气汤)。
有左腿麻木沉重者(宜除湿补气汤)。
有体倦麻木, 食汗善饥, 舌强声哑声重者(宜清阳补气汤)。
有四肢肿, 肌肉麻者(宜续断丸)。
有痹病甚而麻木不知者(宜黄耆酒)。
有十指面目皆麻者(宜补中益气汤)。
有十指尖着指甲肉麻者(宜沈氏桑尖汤)。
有口舌麻木, 吐痰涎或身麻有痰者(宜止麻消痰饮)。
有因瘀血麻木者(宜四物汤加桃仁、甘草、 红花)。
有身麻木生疙瘩者(宜散滞汤)。 有因气麻木者(宜开结舒筋汤)。
有合目则麻, 开目则不麻, 四肢痿厥, 目昏头眩者(宜冲和补气汤)。
有湿痰死血相并作麻木者(宜双合汤)。 有自头麻至心窝而死, 或自足心麻至膝说而死者(宜麻骨方)。
有妇人七情六郁气滞经络, 手足麻痹者(宜开结舒筋汤)。
种种形症, 既各不同, 而治之之法, 总须以补助气血为培本之要, 不可专用消散, 切记切记。 至人有大指、 次指麻木不仁者, 三年内须防中风, 宜一切预防, 常服十全大补汤, 加羌活、秦艽。 若如古法服愈风汤、天麻丸等, 开其玄府, 漏其真液, 适以招风取中耳, 预防云乎哉。
《正传》曰:脉浮而濡属气虚, 关前得之, 麻在上体; 关后得之, 麻在下体。
又曰:脉浮而缓属湿, 为麻痹; 脉紧而浮属寒, 为痛痹; 脉涩而芤属死血, 为木, 不知痛痒。
《灵枢》曰:卫气不行, 则为麻且木。
《正传》曰:河间云着痹者, 留着不去, 四肢麻木拘挛也。
《内经》曰:病久入深, 荣卫之气涩, 经络时疏, 故不痛。 皮肤不荣, 故为不仁。 夫所谓不仁者, 或周身或四肢唧唧然麻木, 不知痛痒, 如绳扎缚初解之状, 古方名为麻痹者是也。
丹溪曰:麻是气虚, 木是湿痰死血, 然则曰麻、曰木, 以不仁中而分为二也。
《纲目》曰:如肌肉麻, 必待泻荣气而愈。
《医鉴》曰:手十指麻, 是胃中有湿痰死血, 痰用二陈汤加二术、桃仁、红花, 少加附子行经, 血用四物汤加二术、陈皮、茯苓、羌活、苏木、红花。
《入门》曰:麻, 气虚也。 木, 湿痰死血也。 说麻犹之痹, 虽不知痛痒, 尚觉气微流行, 在手多兼风湿, 在足多兼寒湿, 木则非惟不知痛痒, 气亦不觉流行也。 缪仲淳曰:手足冷麻, 风冷气血闭。 手足身体疼痛冷麻者, 宜用五灵www.med126.com/zhuyuan/脂二两, 没药一两, 乳香五钱, 川乌头两半, 炮去皮, 为末水丸, 弹子大, 每以生姜温酒磨服一丸。
如腹皮麻痹不仁, 多煮葱白食之, 即自愈。
如风yin湿痹, 手足麻木不举, 筋节挛疼者, 先与通关, 次以全蝎七个瓦炒, 入麝香一字研匀, 酒三盏, 空心调服。
如觉已透则止, 未透再服。 如病未尽除, 此后专以婆蒿根酒煎二日服。
如面上麻木, 牛皮胶化和桂末, 厚涂一二分自愈。
如年久麻痹, 或历节走气疼痛不仁者, 不拘男女, 用草乌头半斤, 去皮为末, 以袋盛豆腐半袋, 入乌末在内, 再将豆腐填满压干, 煮一夜, 其药即坚如石, 取出晒干为末, 每服五分, 冷风湿气姜汤下, 麻木不仁葱白汤下。
《保生秘要》曰:将左足搭右膝上, 以有手扳左脚尖, 左手托脚跟扳向右, 头即转左, 右亦如之, 兼法运动, 气脉自朝。
《保生秘要》曰:气血两虚之症, 起于归元, 会意运法, 渐行患处, 多旋百回, 以还原位, 行住坐卧, 得间皆可运用。 或时以指甲捻麻处, 捻之觉疼, 使血来朝之意。
补中益气汤 | [治麻] | 黄耆 人参 陈皮 甘草 白术 归身 柴胡 升麻 |
八珍汤 | [治木] |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川芎 当归 白芍 地黄 |
八仙汤 | [身麻木] |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川芎 当归身 白芍 地黄 羌活 半夏 陈皮 秦艽 牛膝 柴胡 桂枝 防风 |
五积散 | [又] | 白芷 茯苓 当归 半夏 川芎 炙草 肉桂 白芍 枳壳 麻黄 陈皮 桔梗 厚朴 干姜 苍术 姜葱白 挟气加吴萸。 |
神效黄耆汤 | [昏热] | 人参 黄耆 白芍 炙草 陈皮 蔓荆子 六服可效。 溲涩加泽泻。 大热加丹皮, 或多加黄耆。 甚者加木通、白芍, 目缩者去白芍。 |
芍药补气汤 | [皮肤] | 黄耆 白芍 陈皮 炙甘草 |
人参益气汤 | [暑天] | 黄耆二钱人参 生草各钱半 白芍七分 柴胡六分升麻 炙草各五分 五味子三十粒 空腹服, 于麻木处频按摩屈伸之。 午前又一服, 药料稍轻亦可。 第二日:黄耆四钱 红花三分半 陈皮五分 泽泻二分半 亦是日二服。 第三日:黄耆三钱 黄柏六分 陈皮一钱半 升麻一钱 泽泻钱二分 白芍二钱二分 生草二分 炙草五分 五味子三十五粒亦是日二服。 |
除湿补气汤 | [左腿] | 黄耆二钱 青皮一钱 炙草钱半 五味子三十五粒 升麻钱半 当归 柴胡 泽泻各五分 红花六分 陈皮二分半 |
清阳补气汤 | [体倦] | 苍术一钱 甘草 当归 蒿本 知母各五分 升麻钱半柴胡 黄柏 黄耆各八分 五味子四分 陈皮六分 |
续断丸 | [肌肉] | 川断 当归 防风 附子 萆薢 天麻各五钱 乳香 没药各一钱 白芍二钱 蜜丸, 酒下。 |
黄耆酒= | [痹甚] | 黄耆 防风 细辛 独活 川芎 牛膝各两半 附子 川椒炙草各一两 川乌 山萸 秦艽 葛根各七钱 浸酒, 日、午、夜服三次, 虚加肉苁蓉, 下利加女萎, 多忘加石斛、菖蒲。 |
沈氏桑尖汤 | [指尖] | 嫩桑枝尖五钱 汉防己三钱 归身酒炒二钱 黄耆 茯苓各钱半 威灵仙 秦艽各一钱 川芎 升麻各五分 此金鳖自制方也, 用之屡效。 加人参亦可。 |
止麻消痰饮 | [口舌] | 黄连 黄芩 茯苓 半夏 桔梗 枳壳 陈皮 天麻 南星 细辛 甘草 瓜蒌仁 血虚加当归, 气虚加人参。 |
四物汤 | [痰血] | 川芎 当归 白芍 地黄 |
散滞汤 | [疙瘩] | 防风 荆芥各四分 羌活 独活 归身 生地 苍术 连翘 槟榔 元参 牛蒡子 忍冬藤 升麻 防己各五分 木瓜六分 木香三分 黄连四分乌药 牛膝各七分 茯苓 白蒺藜各八分赤芍 陈皮 萆薢各一钱半 半夏二钱 加姜二 葱白二 温服取汗。 初服加麻黄一钱, 二三服加当归一钱, 四服加酒大黄钱半, 五服即愈。 |
开结舒筋汤 | [因气] | 紫苏 陈皮 香附 乌药 川芎 羌活 苍术 南星 半夏 当归各八分 桂枝 甘草各四分。 |
冲和补气汤 | [合目麻] | 黄耆二钱 苍术 陈皮各钱半 人参 白术 白芍 猪苓 泽泻各一钱 羌活七分 升麻 甘草各五分 当归 独活 黄柏各三分 柴胡 神曲 木香 麻黄 草豆蔻 黄连各二分上锉, 分作二贴, 水煎服。 |
双合汤 | [痰血并] |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 白芥子 茯苓 半夏 陈皮各一钱 桃仁八分 酒红花 甘草各三分 入竹沥、姜汁。 |
麻骨方 | [头足麻] | 人粪烧灰, 豆腐浆调服即止。 又方, 用楝子烧灰为末, 每三五钱, 酒调下。 |
破伤风, 外因病也。 其原有四: 一原卒暴伤损肌肤, 风邪相袭而发; 一由诸疮汤洗艾灸火毒之气, 内逼妄行而发; 一由疮口不合, 贴膏留孔, 风气相袭而发; 一由热郁, 遍身白痂, 疮口闭塞, 气难通泄, 传播经络而发。 此四因发时, 寒热间甚, 或口噤目斜, 身体强直, 角弓反张, 不急治, 必死。 然四因之发, 虽皆由风邪外袭, 要必其血衰, 不能荣养乎筋, 然后邪得袭之, 故《三因方》以为伤寒汗下过多, 与夫病疮人及产后, 多致斯病, 良有然也。 而古人于痉, 通称为破伤风。
窃按痉者, 筋劲强直而不柔和。 者, 口禁角弓反张, 破伤风症。 有至筋劲强直角弓反张者, 非痉之止于破伤风。 说痉多是气血两虚, 风痰壅盛而成, 或伤寒杂病, 汗、吐后感风亦成, 大发湿家汗亦成, 产后去血多亦成, 惟跌磕打伤, 疮口未合, 贯风而成者, 乃为真破伤风。
《三因》言伤寒产后云云者, 以痉之状, 与破伤风症相似而言之, 即古人通称痉为破伤风之故, 非真破伤风一症也。 特汗后、产后之痉, 有专由血液少而成者, 亦有血液既少, 复中风邪而成者, 以其复中风邪, 故亦云破伤风也。 但血液内虚, 复中乎风, 因成痉。 而所中有不止于风者, 如中乎寒, 则筋患紧缩; 中乎热, 则筋患弛张; 中乎湿, 则筋患弛缓; 犹中乎风, 则筋患弦急也。 惟所中不止于风, 故风能散气, 必有汗而不恶寒者, 亦寒能涩血, 必无汗而又恶寒也。 热能消气, 必为瘈瘲也。 湿能溢血, 必为缓弱也。 经所谓大筋软短, 小筋弛张者, 非是之谓乎。
玆特条列其症治: 凡破伤风有口噤身强直者(宜玉真散)。
有发热红肿风邪, 欲传经络而未深入者(宜水调膏)。
有腰脊反张, 四肢僵直, 牙噤口嘴, 遍身冷, 不知人者(宜全蝎散、大蜈蚣散)。
有风邪入里, 发搐, 目直视, 二便秘结, 当下者(宜左龙汤、羌麻汤)。
有痰涎极盛者(宜乌蛇散)。 有手足掉战不已者(宜朱砂指甲散)。
有血凝昏闷者(宜乌鸦散)。
有不论新久诸疮, 传变而为破伤风者(宜急风散)。
有发汗过多, 变成破伤风者(宜防风当归散)。 有亡血过多, 变成破伤风者(宜当归地黄汤)。
当各随其症以施治。 虽然, 有要法焉, 不可不急讲也。 说破伤风之发痉, 当先识为何经受病。 如身热足寒, 项强, 头摇口噤, 背反张面搐者, 太阳也, 无汗则急汗之(宜防风汤、羌活防风汤、 小续命汤);
若本有汗或过多, 宜止之(宜白术汤、白术防风汤)。
如头低视下, 手足牵引, 肘膝相摇而身前搐者, 阳明也, 急下之(宜左龙丸、小芎黄汤、大芎黄汤)。
如或左右一目视, 或左右一手一足搐搦者, 少阳也, 急和之(宜羌麻汤、防风通圣散)。
河间、海藏辈, 皆本此以为治, 故无不中病。 不及三阴者, 以病既入阴, 而现有胀满自利, 咽干口燥, 舌卷卵缩等象, 俱不能生, 故古人不立方治, 而今亦不多赘也。 嗟乎!汗、下、和, 治伤寒法也, 即可移以治破伤风, 讵不贵人之灵明哉。
《正传》曰:破伤风脉, 浮而无力, 太阳也。 长而有力, 阳明也。 浮而弦小, 少阳也。
《纲目》曰:破伤风者, 诸疮久不合口, 因热甚郁结, 而荣卫不得宣通, 怫热因之遍体, 故多白痂。 是时疮口闭塞, 气难宣通, 故热甚而生风也。 又曰:疮口平无汁者, 中风也, 边自出黄水者, 中水也, 并欲作, 须急治之。 又痛不在疮处者, 风伤经络, 亦死症也。 初觉疮肿起白痂, 身寒热急, 用玉真散贴之。 伤在头面, 急用水调膏, 和雄黄敷疮上, 肿渐消为度。 若腰脊反张, 四肢强直, 牙噤, 通身冷, 不知人, 急用蜈蚣细末擦牙, 吐出涎沫立苏。 河间曰:痛后搐者, 太阳也; 身前搐者, 阳明也; 两旁搐者, 少阳也。 太阳宜汗, 阳明宜下, 少阳宜和, 若明此三法, 而不中病者, 未之有也。 又曰:破伤风在表, 宜以辛热发散之, 防风汤、羌活防风汤、九味羌活汤; 在半表半里, 宜以辛凉和解之, 羌活汤、防风通圣散; 在里则以寒药下之, 小芎黄汤、 大芎黄汤。 又曰:破伤风虽宜发汗, 若自汗多, 则宜用白术汤、白术防风汤。
《入门》曰:破伤风多死, 宜用防风、全蝎之类, 全蝎散最妙。 丹溪曰:大凡破伤风在头面, 则白芷为君, 防风头佐之; 在身体及四肢, 则以防风为君, 随身梢用; 在下部以独活佐之。
《医鉴》曰:诸疮欲变, 宜急风散; 发汗多成, 宜防风当归散; 亡血多成, 宜当归地黄汤。 《回春》曰:破伤风, 宜早治, 若入脏则难治, 有四死症: 一头面青黑色, 二额上有汗珠不流, 三眼小目瞪, 四身汗如油。 缪仲淳曰:凡闪脱折骨诸疮, 慎不可当风用扇, 中风则发, 口噤项急, 杀人, 急用苏木为末三钱, 酒服立效, 名独圣散。 或用生蟾二两半, 切剁如泥, 入花椒一两, 同酒炒熟, 再入酒二盏半, 热服之, 少顷, 通身汗出, 神效。 或用威灵仙半两、独头蒜一个、香油一钱, 同捣烂, 热酒冲服, 汗出即愈。 其或打扑金刃伤, 及破伤风伤湿发病, 强直如痫状者, 用南星、防风等分为末, 水调敷, 疮上出水为妙, 仍以温酒调服一钱。 已死心尚温者, 热童便调灌三钱, 名夺命散即玉真散。 斗殴内伤坠压者, 酒和童便, 连灌散服即苏, 亦可煎服。 其或破伤风有表症末解者, 用江鳔五钱炒焦, 蜈蚣一对炙, 研为末, 以防风、川芎、 羌活、独活等分煎汤, 调服一钱。 其或破伤风病, 传入里者, 用左蟠龙即野鸽粪、 江鳔、姜蚕各炒五分, 雄黄一钱, 蒸饼丸梧子大, 每十五丸, 酒下取效。 其或破伤风湿如疟者, 以黄蜡一块, 热酒化开服, 立效, 与玉真散对用尤妙。
风寒湿热俱有病也。 痉者, 筋劲强直而不柔和。 者, 口噤而角弓反张。 二者虽各有症状, 其原则由血气内虚, 痰涎壅盛, 其症则寒热交作, 绝似伤寒, 但脉沉迟弦细, 摇头, 露眼, 噤口, 手足搐搦, 项强, 背反张, 如发痫, 终日不醒为异。 其因则缘伤寒杂病, 汗下过多, 或大发湿家、疮家汗, 产家亡血太甚, 故作。
仲景以太阳病发热无汗, 反恶寒为刚。 太阳病发热汗出, 不恶寒为柔。 海藏据之, 亦以无汗为刚, 有汗为柔。 河间因以刚无汗为风, 性劲; 柔有汗为湿, 性缓。 亦可见刚柔所由分矣。 刚柔既分, 治法亦异。 故但搐搦, 强直反张而为柔者, 不必汗(宜小续命汤去麻黄, 有热桂枝减半, 冬去黄芩)。 若加胸满, 脚挛急, 卧不着席, 齘齿而为刚者, 急须下(宜大承气汤)。 刚柔不分者, 概与解散(宜九味羌活汤, 或小续命汤加生附子)。 其风痰发(宜参归养荣汤), 痰火发(宜瓜蒌枳实汤), 均与导痰。 审乎此, 而痉之病无难矣。 夫痉病, 凡伤寒杂症皆有之, 不独破伤风湿也, 特破伤风湿尤易发痉耳, 故附于破伤风之后。
仲景曰:脉, 按之紧如弦, 直上下行。
《三因》曰:痉脉皆伏沉弦紧。 《入门》曰:凡脉如雨溅, 散出指外者立死。
《回春》曰:凡脉弦, 或沉细些, 汗后欲解, 脉至如蛇, 弦紧尚可, 伏坚伤嗟。
丹溪曰:与痫相似而不同, 痫病身软时苏, 病身强直反张, 不时苏, 甚有昏冒而遂亡者。 又曰:痫相似, 但痫病为虚, 切不可作风治而纯用风药, 须带补益, 多是气虚有火兼痰, 宜用参、耆、芎、归、 竹沥之类。
《回春》曰:若眼牵嘴扯, 手摇足战, 伸缩者, 是风痰痉, 若身冷、手足冷, 脉沉细, 名为阴, 俱宜参归养荣汤。 身热喘嗽生痰, 脉洪数名痰火, 用瓜蒌枳实汤, 不可全用风药散气。
《入门》曰:病戴眼反折, 瘈瘲, 汗出如珠, 或反张离席一掌部, 小儿离席二指部者, 皆死。
《直指》曰:太阳风之症, 始则发热, 腹鸣, 喘息, 脉浮, 次则牙紧头摇, 十指微摇, 渐加项背强直, 转侧不仁, 甚者昏困失音, 目暗直视, 滑泄不禁, 身腰反张, 如此则十不救一。 徐忠可曰:即痉, 强直之谓也, 病必有背项强直等的症, 但治病, 刚柔之辨, 最为吃紧, 故无汗为刚, 有汗为柔, 为辨症之要领。 夫发热无汗恶寒, 本伤寒家症, 若而项强背直者见之, 乃卫阳与肾中真阳气本相通, 今太阳经寒湿相搏, 而气侵少阴, 真阳不达, 故反恶寒也, 寒性劲切故曰刚。 发热有汗不恶寒, 本伤风而并阳明症, 若而项强背直者见之, 是太阳、 阳明伤湿而兼风, 非寒邪内侵之比也。 风性温和故曰柔, 非止项强, 而身体则软, 为柔也。 仲景以葛根汤为刚主方, 所以杜太阳项强, 渐成阳明胸满之势也。 以瓜蒌桂枝汤为柔主方, 所以大润太阳经既耗之液, 使经气流通, 风邪解, 湿气行, 而筋不燥而愈也。 以大承气汤为由表入里主方, 又因病内入而胸满, 太阳之邪仍不解, 而口噤, 角弓反张, 而卧不着席, 于是邪入内必热, 阳热内攻, 而脚挛、齿齘。 说太阳之邪并于阳明, 阳明脉起于脚而络于齿也, 故直攻其胃, 使太阳、阳明之邪, 一并而散, 此下其热, 非下其食也。 又曰:诸项强, 皆属于湿, 乃仲景论前后, 未尝重湿, 即方药亦不专主湿, 仅寒湿相得一语, 略露机倪, 其立三方, 仍治风寒, 或内驱热, 可知症之说, 非湿流关节之比, 彼乃浸yin为病, 燥湿为主, 此则风寒为微湿所搏, 故仍以治本为急也。 曰:然则症之湿, 从何来乎? 不知之根原, 由亡血阴虚, 其筋易强, 而之湿, 乃即汗余之气, 搏寒为病也, 故产后血虚多汗则致之, 太阳病汗太多则致之, 风病原有汗, 下之而并耗其内液则致之, 疮家发汗则致之, 此仲景明知有湿而不专治湿, 谓风寒去而湿自行耳。
玉真散 | [强直] | 防风 南星 等分, 每末一钱, 姜汁和酒调服, 以渣敷疮口。 口噤者, 童便调下。 南星为防风所制, 服之不麻, 可以开关定搐。 一名定风散。 |
木调膏 | [邪传经络] | 杏仁泥 白面等分, 新汲水调成膏, 涂肿处, 即消肿退热, 神效。 |
全蝎散 | [身冷] | 蝎梢七个为末, 热酒服, 日三次。凡患破伤风, 非此不除。 |
大蜈蚣散 | [又] | 大蜈蚣二条鱼镖炒, 左蟠龙即野鸽粪炒烟尽, 各五钱, 共为末, 每取二钱, 防风汤下。 服此不解, 觉转入里, 当服左龙丸。 一方蜈蚣一条, 鱼镖三钱, 共为末, 每取一钱, 防风羌活汤调下。 一方治口噤, 身反张, 不省人, 蜈蚣一条, 全蝎二个, 炒为末, 擦牙或吹鼻中, 名小蜈蚣散。 |
左龙丸 | [入里搐] | 左蟠龙 鱼镖烧 姜蚕各五钱 天麻二钱 雄黄一钱 蜈 蚣二条共为末, 分三帖, 先将二帖饭丸, 梧子大, 朱砂为衣, 次将一帖加巴霜五分饭丸, 梧子大, 每周朱砂丸子二十丸, 加巴豆丸子一丸。 第二服加二丸, 酒下, 至便利为度。 只服朱砂丸, 病愈即止, 若搐不已, 宜服羌麻汤。 一名江镖散。 |
羌麻汤 | [半表里] | 羌活 麻黄 川芎 甘菊 蔓荆子 石膏 防风 前胡黄芩细辛 枳壳 茯苓 甘草各七分 白芷 薄荷各五分 姜三片 |
乌蛇散 | [痰盛] | 乌蛇六钱 麻黄一两 川乌 白附子 附子 川芎 干姜天麻各五钱 蝎梢二钱半 每末一钱, 酒下, 日三服。 |
朱砂指甲散 | [手足战] | 朱砂 姜南星 独活各二钱 人手足爪甲六钱烧存性为末, 分三贴酒下。 |
乌鸦散 | [血凝] | 乌鸦翎烧灰, 酒服一钱, 服后饮酒一二杯, 以助药力。 |
急风散 | [传变] | 麝香一字 朱砂一两 生黑丑二钱半 草乌三两半生半焙存性醋淬 每末五分, 酒下。 |
防风当归散 | [汗多] | 防风 当归 川芎 生地各钱半 |
当归地黄汤 | [亡血] | 当归 地黄 白芍 川芎 防风 本 白芷各一钱 细辛 五分 |
防风汤 | [无汗] | 防风 川芎 羌活 独活各钱二分半 水煎, 调小蜈蚣散服之, 大效。 小蜈蚣散方, 详在大蜈蚣散方后。 |
羌活防风汤 | [又] | 羌活 防风川芎 白芍 当归 本 甘草各一钱 地榆 细辛各五分 |
小续命汤 | [又] | 防风钱半 防己 杏仁 肉桂 黄芩 白芍 人参 川芎 麻黄 甘草各一钱 附子五分 姜三 枣二一方无防己、附子, 有当归、石膏。 |
白术汤 | [有汗] | 白芍三钱 白术 葛根各二钱 升麻 黄芩各一钱 甘草三分 |
白术防风汤 | [又] | 防风四钱 白术 黄耆各二钱 |
小芎黄汤 | [阳明] | 川芎三钱 黄芩二钱 甘草五分此方治破伤风入里, 犹有表热, 二三帖后, 用大芎黄汤。 |
大芎黄汤 | [又] | 川芎二钱 大黄羌活 黄芩各一钱 此方专治破伤风入里, 大便秘, 小便赤, 自汗不止, 以微利为度。 |
防风通圣散 | [少阳] | 滑石钱七分甘草钱二分 石膏 黄芩 桔梗各七分 防风 川芎 当归 赤芍 大黄 麻黄 薄荷连翘 芒硝各四分半 荆芥 白术 山栀各 三分 姜五片 此方治风、热、燥三者之总剂也。 宣明云: 能治诸风热, 中风不语, 暴喑。 或洗头风, 破伤风, 诸般风搐, 小儿惊风、积热。 或疮疹黑陷将死。 或伤寒疫疠, 不能辨明。 或风www.med126.com/pharm/热疮疳。 或头生白角。 或面鼻生紫赤风刺瘾疹, 肺风疮。 或大疯癫疾。 或风火郁甚, 为腹满涩痛, 烦渴喘闷。 或热极生风, 为舌强口噤, 筋惕肉。 或大小疮肿恶毒。 或热结大小便不通, 并解酒伤热毒。 按此方治法甚广, 姑即宣明之言附记于此, 医者能神而明之, 其所治并不止此也。 |
九味羌活汤 | [和解] | 羌活 防风各钱半 川芎 苍术 白芷 黄芩 生地各钱二分 细辛 甘草各五分 姜三 枣二葱白二 此解表神方也, 能不犯三阳禁忌。 《正传》曰:羌活治太阳肢节痛, 乃拨乱反正之主; 防风治一身尽痛, 听将军命令而行; 苍术雄壮上行之气, 除湿气而下安太阴; 甘草缓里急和诸药; 川芎治厥阴头痛在脑; 生地治少阴心热在内; 黄芩治太阴肺热在胸; 白芷治阳明头痛在额; 细辛治少阴肾经头痛。 故为解表散邪之妙方也。 一名羌活冲和汤。 |
小续命汤 | [治柔] | 防风钱半 防己 肉桂 杏仁 黄芩 白芍 人参 川芎 麻黄 甘草各一钱 附子五分 姜三枣二 一方无防己、附子, 有当归、石膏。 |
大承气汤 | [刚] | 大黄 芒硝 厚朴 枳实 |
五味羌活汤 | [刚柔不分] | 防风羌活各钱半 苍术 川芎 黄芩 白芷 生地 各钱二分 细辛 甘草各五分 姜二 枣二 葱白一 |
参归养荣汤 | [风痰] | 人参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白术 茯苓 陈皮各一 钱 甘草五分 姜三 枣二 |
瓜蒌枳实汤 | [痰火] | 瓜蒌仁 枳实 山栀子 川贝母 桔梗 黄芩 陈皮茯 苓 麦冬 人参 当归 苏子各八分 甘草三分 姜三片煎, 冲竹沥姜汁服。 |
瓜蒌桂枝汤 | [柔] | 瓜蒌根 桂枝 炙甘草 白芍 生姜 大枣 |
葛根汤 | [刚] | 葛根 麻黄 桂枝 炙草 白芍 姜 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