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其它 > 刺法灸法学 > 正文
刺法灸法学-电子教材:第六章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更新:2013/10/14 字体:

第六章  灸法和拔罐法

 

第一节  艾灸法

灸法,古称灸  。《说文解字》说:“灸,灼也,从火音灸,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可见,灸法是用艾绒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和熏熨,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灸法可分为艾灸法和非艾灸法两大类。艾灸法以艾绒为灸材,是灸法的主要内容,可分为艾炷灸、艾条灸等。非艾灸法,可用除艾叶以外的药物或其他方法进行施灸,有灯火灸、药线灸、药笔灸等。

一、艾灸材料

(一)艾叶与艾绒

艾为自然生长于山野之中的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有生长,但古时以蕲州产者为佳,故特称“蕲艾”。艾在春天抽茎生长,茎直立,高60~120cm,具有白色细软毛,上部有分枝。茎中部的叶呈卵状三角形或椭圆形,有柄,羽状分裂,裂片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有不规则的锯齿,表面深绿色,有腺点和极细的白色软毛,背面布有灰白色绒毛,7~10月开花。瘦果呈椭圆形。艾叶有芳香型气味,在农历的4~5月间,当叶盛花未开时采收。采时将艾叶摘下或连枝割下,晒干或阴干后备用。

1、艾叶化学成分  艾叶中纤维质较多,水分较少,还有许多可燃的有机物,是理想的灸疗原料。其化学成分见表6-1。

表6-1 艾叶的化学成分

成分

%

无氮素有机物(主要是纤维质)

66.85

含氮素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

11.31

水分

8.98

溶醚成分(其中含挥发油0.02%)

4.42

离子成分(包括钾、钠、钙、镁、铝)

8.44

2、艾叶的性能  艾叶气味芳香,味辛、微苦,性温热,具纯阳之性。艾叶经加工制成细软的艾绒,便于搓捏成大小不同的艾炷,易于燃烧;艾火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窜透皮肤,直达体表深部;艾产地广泛,易于采集,价格低廉。故从古至今,灸不离宗,是最常用的施灸材料。

3、艾绒的制备  每年农历的4~5月间,采集肥厚新鲜的艾叶,放置日光下曝晒干燥,然后投于石臼中,用木杵捣碎,筛去杂梗,再晒、再捣、再筛,如此反复多次,即成为淡黄色洁净细软的艾绒。

艾绒按加工(捣筛)程度不同,有粗、细之分。粗绒多用作艾条或间接灸,细(精)绒则常用作直接灸。艾绒的质量以无杂质、柔软易团聚、干燥者为优,以含杂质、生硬不易团聚、湿润者为劣。后者燃烧时易爆裂,散落火花而灼伤皮肤,故不宜采用。新制艾绒内含挥发油较多,灸时火力过强,有失温和之性,常致患者不能耐受,故临证以陈久的艾绒为佳品。

4、艾绒的贮藏  艾绒其性吸水,易于受潮,平时应密闭于干燥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并于每年天气晴朗时重复曝晒几次,以防潮湿、霉烂或虫蛀,否则影响燃烧与效用。

(二)艾绒制品

1、艾炷  以艾绒施灸时,所燃烧的圆锥体艾绒团,称艾炷。常用于艾炷灸,每燃尽1个艾炷,则称1壮。

(1)艾炷规格:

①小炷:如麦粒大,常置于穴位或病变部烧灼,以作直接灸用。

②中炷:如半截枣核大,相当于大炷的一半,常作间接灸用。

③大炷:如半截橄榄大,炷高1cm,炷底直径约1cm,可燃烧3~5分钟,常作间接灸用。艾炷无论大小,直径与高度大致相等。

(2)艾炷制作方法:有手工制作与艾炷器制作两种方法。

①手工制作法:小炷可先将艾绒搓成大小适合的艾团,夹在左手拇食指腹之间,食指要在上,拇指要在下,再用右手拇、食指将艾团向内向左挤压,即可将圆形艾团压缩成上尖下平之三棱形艾炷,随做随用,至为简便。中、大炷则须将艾绒置于平板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将艾绒捏成上尖下平的圆锥体(图6-1)。要求搓捏紧实,能放置平稳,燃烧时火力由弱到强,患者易于耐受,且耐燃而不易爆。艾炷大小可随治疗需要而定。

 

 

 

 

 

 

 
 

 

 

 

 

 

 


图6-1艾炷手工制作 

②艾炷器制作法:艾炷器中铸有锥形空洞,洞下留一小孔,将艾绒放入艾炷器空洞中,另用金属制成下端适于压入洞孔的圆棒,直插孔内紧压成圆锥体,倒出即成艾炷。用艾炷器制作的艾炷,艾绒紧密,大小一致,更便于应用。

2、艾条  艾条又名艾卷,系用艾绒卷成的圆柱形长条。一般长20cm、直径1.5cm,常用于悬起灸、实按灸等。根据内含药物之有无,可分为纯艾条和药艾条两种。

(1)纯艾条:取制好的陈久艾绒24g,平铺在26cm长、20cm宽,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1.5cm的圆柱形艾条,越紧越好,用胶水或浆糊封口。

(2)药艾条:有以下三种。

①常用药艾条:取肉桂、干木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分,研成细末。将药末混入艾绒中,每支艾条加药末6g。制法同纯艾条。

②太乙针灸:配方历代各异。近代处方:人参125g,参三七250g,山羊血62.5g,千年健500g,钻地风500g,肉桂500g,川椒500g,乳香500g,没药500g,穿山甲(土炮)250g,茴香500g,苍术500g,蕲艾2000g,甘草1000g,防风2000g,麝香少许,共研为末。取棉皮纸一层,高方纸二层(41×40cm),内置药末约25g,卷紧成爆竹状,外用桑皮纸厚糊6~7层,阴干待用。

③雷火针灸:用艾绒94g,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各9g,研为细末,过筛后,加入麝香少许。取棉皮纸二方,一方平置桌上,一方双折重复于上。铺洁净艾绒于上,用木尺轻轻叩打艾绒,使之均匀成一正方形,然后将药料匀铺于艾绒上,卷成爆竹状,以桑皮纸厚糊6~7层,阴干、勿令泄气以备用。

二、艾炷灸法

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

(一)直接灸

将艾炷直接放置施灸部位皮肤上烧灼的方法。根据灸后有无烧伤化脓,又可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1、化脓灸法  用黄豆大或枣核大艾炷直接放置腧穴进行施灸,局部组织经烧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灸疮)的灸法。这种烧伤化脓现象,古称灸疮。因灸疮愈合之后,多有瘢痕形成,故又称瘢痕灸。《针灸资生经》:“凡着艾得灸疮,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可见本法必须达到化脓方有效果,灸疮的发与不发是取效的关键。

(1)操作方法:

体位对取穴有直接关系,因灸治要安放艾炷,且治疗时间较长,特别要注意体位的平正和舒适。体位放妥后,再在施灸部位上正确点穴,点穴可用圆棒蘸龙胆紫或墨笔作标记。

艾炷按要求做好,除单纯采用细艾绒之外,也可加些芳香性药末,如丁香、肉桂等,以利热力渗透。艾炷安放时,先在穴位上涂些凡士林,以增加粘附作用,使艾炷不易滚落。放好后,用线香点燃艾炷。

当艾炷燃尽熄灭后,除去灰烬,再重新换另一个艾炷点燃,这称为间断法,不易出现灸循经感传导。不待艾炷燃尽,当其将灭未灭之际,即在余烬上再加新艾炷,不使火力中断,每可出现感传,这种方法称为连续法。

当艾炷燃烧过半时,灸穴疼痛灼热,病人往往不能忍受。此时,可用手拍打穴处周围,或在其附近抓挠,或拍打身体其他部位,以分散其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一般只有在第1壮时最痛,以后各壮就可忍受。

灸满壮数后,可在灸穴上敷贴淡膏药,可每天换贴1次。或揩尽灰烬,用干敷料覆盖,不用任何药物。

待5~7天后,灸穴处逐渐出现无菌性化脓现象,有少量分泌物,可隔1~2天更换干敷料或贴新的淡膏药。疮面宜用盐水棉球揩净,避免污染,防止并发其他炎症。正常的无菌性化脓,脓色较淡,多为白色。若感染细菌而化脓,则脓色黄绿。约经30~40天,灸疮结痂脱落,局部可留有瘢痕。

如灸疮干燥,无分泌物渗出,古人称为“灸疮不发”,往往不易收效。可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或服补气养血药物,以促使灸疮的正常透发,提高疗效。也有在原处再加添艾炷数壮施灸,以促使灸疮发作的。

(2)临床应用:适于全身各系统顽固病症而又适于灸法者,如哮喘、瘰疬肺结核、慢性肠胃病、骨髓炎、关节病等。

①慢性腹泻:因脾胃虚弱、肾阳不足者,治当益肾健脾。取天枢、水分、关元、气海,或加脾俞、命门、肾俞。每次1穴,每穴5~7壮.灸后穴处先起泡、破溃,接着出现化脓反应,应勤换纱布,保持局部清洁,30天左右灸疮结痂自行脱落。

②哮喘:膻中、定喘、肺俞、丰隆,分为两组交替灸。每穴灸7壮,灸后穴处先起泡、破溃,接着出现化脓反应,应勤换纱布,保持局部清洁,30天左右灸疮结痂自行脱落。

(3)注意事项:本法须注意体位平直舒适,灸后不可就饮茶,恐解火气。及食须少停一、二时。至于生冷瓜果均忌之。尤忌大怒、大劳、大饥、大倦,受热、冒寒。

2、非化脓灸法  主要是麦粒灸。即用麦粒大的小艾炷直接在腧穴施灸,灸后不引起化脓的方法。因其艾炷小,刺激强,时间短,收效快,仅有轻微灼伤或发泡,不留瘢痕,故目前在临床应用较多。

(1)操作方法:

为防止艾炷滚落,可在灸穴抹涂一些凡士林,使之粘附,然后将麦粒大的艾炷放置灸穴上;用线香或火柴点燃,任其自燃,或微微吹气助燃。至艾炷烧近皮肤,病人有温热或轻微灼痛感时,即用镊子将未燃尽的艾炷移去或压灭,再施第2壮。也可待其燃烧将尽,有清脆之爆炸声,将艾炷余烬清除,再施第2壮。若需减轻灸穴疼痛,可在该穴周围轻轻拍打,以减轻痛感。若灸处皮肤呈黄褐色,可涂一点冰片油以防止起泡。

根据情况一般可用3~7壮。若第2次再在原处应用,每多疼痛,效果亦大减,故需略行更换位置,但不要超出太远。

本法灼痛时间短,约20秒钟左右。一般以不烫伤皮肤或起泡为准。即使起泡,亦可在2~3日内结痂脱落,不遗瘢痕。

(2)临床应用

适用于气血虚弱、小儿发育不良及虚寒轻证等。

①小儿发育不良:大椎、十七椎。灸至局部红晕温热而无疼痛灼伤为度,否则小儿不易配合。一般可灸3~7壮,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③气血两虚:气海、足三里(双侧)。可灸3~7壮甚而更多壮,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二)间接灸法

又称隔物灸、间隔灸。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衬垫某些药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此法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火力温和,患者易于接受。有以下几种:

1、  隔姜灸 

(1)操作方法:将鲜生姜切成厚约0.3cm的生姜片,用针扎孔数个,置施灸穴位上,用大、中艾炷点燃放在姜片中心施灸。若病人有灼痛感可将姜片提起,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以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一般每次施灸5~10壮。

(2)临床应用:有温中、祛寒、止呕、解表作用,适用于感冒呕吐腹痛泄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痛经、面瘫及风寒湿痹等。

2、  隔蒜灸

(1)操作方法:有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两种。前者是将独头大蒜横切成约0.3cm的薄片,用针扎孔数个,放在患处或施灸穴位上,用大、中艾炷点燃放在蒜片中心施灸,每施灸4~5壮,须更换新蒜片,继续灸治。后者将大蒜捣成蒜泥状,置患处或施灸穴位上,在蒜泥上铺上艾绒或艾炷,点燃施灸。此两种隔蒜灸法,每穴每次宜灸足7壮,以灸处泛红为度。

(2)临床应用:有消肿、拔毒、散结、止痛的作用,故临床适用于治疗、疽、疮、肺痨、腹中积块及蛇蝎毒虫所伤等病症。

3、  隔盐灸 

(1)操作方法:将纯干燥的食盐纳入脐中,填平脐孔,上置大艾炷施灸。患者有灼痛,即更换艾炷。亦有于盐上放置姜片施灸,待患者有灼痛时,可将姜片提起,保留余热至燃完一炷。一般可灸3~7壮。急性病可多灸,不限制壮数。

(2)临床应用: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的作用,适用于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和脱证等。

4、  附子

(1)操作方法:有附子片灸与附子饼灸两种。前者将附子用水浸透后,切成0.3~0.5cm的薄片,用针扎数孔,放施灸部位施灸(同隔姜灸法)。后者取生附子切细研末,用黄酒调和作饼,大小适度,厚0.4cm,中间用针扎孔,置穴位上,再以大艾炷点燃施灸,附子饼干焦后再换新饼,直灸至肌肤内温热、局部肌肤红晕为度。日灸1次。

(2)临床应用:附子性味辛温大热,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与艾灸并用,适应各种阳虚证,如阳萎、早泄、遗精、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此外,还有隔葱灸、豆豉饼灸、黄土灸、蛴螬灸、胡椒灸、巴豆灸等。

三、艾条灸法

可分为悬起灸、实按灸两类。

(一)悬起灸

1、温和灸  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潮湿为度。如遇到昏厥或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及小儿时,医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生的手指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距离,掌握施灸时间,防止烫伤。临床应用广泛,适应于一切灸法主治病症。(图6-2)

2、回旋灸  点燃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约3cm高处。艾条在施灸部位上左右往返移动,或反复旋转进行灸治。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于灼痛。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移动范围在3cm左右。适用于风寒湿痹及瘫痪。(图6-3)

3、啄灸  置点燃的艾条于穴位上约3cm高处,艾条一起一落,忽近忽远上下移动,如鸟雀啄食样。(图6-4)一般每穴灸5分钟。多用于昏厥急救、小儿疾患、胎位不正、无乳等。此法热感较强,注意防止烧伤皮肤。

 

 

 

 

 

 

 

 

 

 

 

 

 
 

 

 

 

 

 


图6-2温和灸图6-3回旋灸

 

 

 

 

 

 

 

 

 

 

 

 

 
 

 

 

 

 

 


图6-4雀啄灸  图6-5实按灸

(二)实按灸 

用加药艾条施灸。因临床需要不同,艾条里掺进的药品处方亦异,又分为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百发神针等。之所以称为“针”,是因为操作时,将药艾条实按在穴位上,犹如针刺故名。

1、操作方法:操作时,在施灸部位铺上6~7层棉纸或布,将艾条点燃,对准穴位直按其上,稍停1~2秒钟,使热气透达深部;若艾火熄灭,可再点再按,每次每穴约按灸5~7下,至皮肤红晕为度。(图6-5)

2、临床应用:适用于风寒湿痹、痿证及虚寒证。

四、温针灸法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方法是,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1~2cm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图6-6)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此法是一种简而易行的针灸并用方法,值得推广。

 

 

 

 

 

 
 

 

 

 

 

 

 


图6-6温针灸

五、温灸器灸法

温灸器是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用温灸器施灸的方法称为温灸器灸。目前临床常用的温灸器,有灸架、灸筒、灸盒等。

(一)温灸架灸

可用于艾条温和灸,因无需手持移动,有灸架(图6-7)支持,故作用稳定持久,安全简便。

 

 

 

 

 

 
 

 

 

 

 

 

 


图6-7温灸架

1、操作方法

(1)选定腧穴,必须首先系好橡皮带(双股),绕身一周系紧。

(2)将艾条燃着烧旺,插入灸架的顶孔中,对准灸穴,用橡皮带固定左右底袢,使灸架与皮肤垂直。

(3)调节温度高低,以温热略烫能耐受者为宜。温度太小则无效,太高又会烫伤皮肤。对胸腹及四肢诸穴,可嘱病人自选调节。

(4)在燃烧10余分钟后,架内有灰烬积存,可使热力受阻,宜勤加清除,并应保持架内清洁。

(5)灸后皮肤如出现潮红,停灸后可自行消失。既使发生水泡,可以刺破后涂一点龙胆紫即可,不必更换他穴。在多次对同一穴施灸后,可形成一层黑色痂皮,效果并不减弱。

(6)施灸时间长短,可根据反应情况及病情决定。一般在新病或局限性病变,必须等待灸感传导过程完善方可停灸,待3~4小时后再灸。对顽固久病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灸感传导过程不明显者,每次施灸1~2小时,每天以2次为宜。

(7)灸治完毕将剩余艾条,插入灭火管中。

2、临床应用

(1)凡艾条温和灸适宜的病症均可使用,因其施灸位置稳定,作用集中,热力均衡,调节随意,可控制施灸时间,所以容易激发灸感。当灸穴局部热量累积达一定程度时,灸感可逐步发生并向患处移行。

(2)全身无禁灸处,除手足指不便安放之外,头面、四肢、胸腹、腰背均宜。取穴常以1穴为主,最多不超过2个穴位。

(3)病人体位不受限制,可以自由活动。若指导病人长期自灸,便于随身携带,可用以保健及治疗。

(二)温筒器灸

温筒器的式样很多,大多底部均有数十个小孔,内有小筒一个,可以装置艾绒和药物施灸(图6-8)。以下介绍一种温筒器可以固定在腧穴上持续灸疗,以治疗疾病。

 

 

 

 

 

 
1、温筒器结构  

 

 

 

 

图6-8温灸筒

 

灸筒由内筒、外筒两个相套而成,均用2~5mm厚度的铁片或铜片制成。内筒和外筒的底、壁均有孔,外筒上用一活动顶盖扣住,无走烟孔,施灸时可使热力下返,作用加强。内筒安置一定位架,使内筒与外筒间距固定。外筒上安置一手柄以便挟持或取下。亦可在外筒上安置2个小铁丝钩,其尾端可系松紧带以固定灸筒于腧穴上。

2、操作方法

(1)装艾:取出灸筒的内筒,装入艾绒至大半筒,然后用手指轻按表面艾绒,但不要按实。

(2)点火预燃:将内筒装入外筒,用火点燃中央部的艾绒(不能见火苗),放置室外,灸筒底面触之烫手而艾烟较少时,可盖上顶盖,取回施用。但必须注意,预燃不足则施灸时艾火易灭,过度则使用时艾火不易持久。

(3)施灸:将灸筒(底面向下)隔几层布放置于腧穴上即可,以患者感到舒适,热力足够而不烫伤皮肤为佳。

(4)固定:若灸筒上预置小铁丝钩,其尾端可系以一绳(或松紧带)之两端,如灸四肢偏外侧的穴位(如足三里),将两个铁丝钩分别钩住绳的两端,如此灸筒即可固定在穴位上。

(5)灸后处置:一般在下次灸时再将筒内艾灰倒出为妥。

3、临床应用

(1)适应范围:凡适于艾灸的病症,可用本法施灸。尤其适于慢性病,但贵在持之以恒。

(2)灸量:久病羸弱者,进食少而喜凉恶热者,可用小火灸治。前15天的灸量,腹部穴每次灸20分钟,背部、四肢穴每穴每次灸15分钟。待进食增多、体力增长后再用一般的灸量,头部灸10分钟,背部、四肢灸20分钟,腹部灸30分钟。

4、注意事项

(1)极少数患者灸后可见头晕、口干、鼻衄、纳呆、乏力,此时宜减少灸量。

(2)各种慢性病,可用中脘、足三里等通理腑气。

(3)温灸时如觉过热,可增加隔布层数。若仍觉过热,可用布块罩在灸筒上,如此进入空气减少,热度即可下降。不热时则减少隔布,或将顶盖敞开片刻,但不可将筒倾倒。

也有用灸筒,将艾绒、药末放入点燃,然后在灸穴或相应部位上来回熏熨,其实是熨法的一种。

(三)温盒灸法

是用一种特制的盒形木制灸具,内装艾卷固定在一个部位而施灸的方法,温盒按其规格分大、中、小3种。温灸盒的制作,取规格不同的木板,厚约0.5cm,制成长方形木盒,下面不按底,上面制作一个可随时取下的盖,与盒之外径大小相同,在盒内中下部安铁窗纱一块,距底边约3~4cm(图6-9)。

 

 

 

 

 

 
 

 

 

 

 

 

 


6-9温灸盒

施灸时,把温灸盒安放于应灸部位的中央,点燃艾卷后,置铁纱上,盖上盒盖,放置穴位或患处。每次可灸15~30分钟。此法适用较大面积的灸治,尤其适于腰、背、臀、腹部等处。

 

第二节  艾灸法的临床应用

一、艾灸法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范围

根据艾灸法的作用特点,其适应范围以寒证、虚证、阴证为主,对慢性病及阳气虚寒者尤宜。

(一)艾灸法作用特点

1、艾灸法的作用,主要是温热透达腧穴深部,和艾叶芳香温通药性的综合效应。

2、艾灸法的应用,以经脉陷下、阴阳皆虚,络脉坚紧者为宜,如《灵枢·经脉》:“陷下则灸之。”《灵枢·官能》:“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

3、艾灸法可治针刺或中药疗效不显者,亦即“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灵枢·官能》),“凡病药之不及,针所不到,必须灸之。”(《医学入门》)在临床上,可以单用灸法,亦可先灸后针,先针后灸,针灸并用等。

4、艾灸法主要用于寒证,《素问·异法方宜论》:“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  。”即是其例。

(二)适应范围

1、温经通络  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致的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

2、祛风解表、温中散寒  风寒外袭之表证,脾胃寒盛的呕吐、胃痛、泄泻。

3、温肾健脾  脾肾阳虚之久泄、久痢、遗尿、阳萎、早泄。

4、回阳固脱  阳气虚脱之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5、益气升阳  气虚下陷之内脏下垂、阴挺、脱肛崩漏日久不愈等。

6、消淤散结、拔毒泄热  疮疡、痈疽初起,疖肿未化脓者;瘰疬及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7、防病保健  灸法用于防病保健有着悠久的历史。《千金要方·针灸上》说:“凡入吴蜀地宦游,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

《医学入门》:“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可资临床参考。

二、艾灸法注意事项

(一)体位选择和施灸顺序

1、体位选择  可采取卧位或坐位,应以体位自然,肌肉放松,施灸部位明显暴露,艾炷放置平稳,燃烧时火力集中,热力易于深透肌肉为准。亦需便于医生正确取穴,方便操作,患者能坚持施灸治疗全过程。

2、施灸顺序  一般宜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背部,后腹部;先头部,后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阳后阴,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先上后下,则循序渐进次序不乱;先少后多,使艾火由弱而强,便于患者接受。如需艾炷灸多壮者,必须由少逐次渐多,或分次灸之(即所谓报灸)。需大炷者,可先用小艾炷灸起,每壮递增之,或用小炷多壮法代替。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酌情灵活运用,不可拘泥。如气虚下陷之脱肛,可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等,如此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二)施灸禁忌及注意事项

1、禁忌症

(1) 禁灸病症:无论外感或阴虚内热证,凡脉象数疾者禁灸;高热、抽搐或极度衰竭、形瘦骨弱者,亦不宜灸治。

(2)禁灸部位:心脏虚里处、大血管处、皮薄肌少筋肉积聚部位,妊娠期妇女下腹部以及腰骶部,睾丸、乳头、阴部不可灸。颜面部不宜着肤灸。关节活动处不能瘢痕灸。

2、注意事项

(1)施术者应严肃认真,专心致志,精心操作。施灸前应对患者说明施灸要求,消除恐惧心理。若需瘢痕灸,必须先征得患者同意。应处理好灸疮,防止感染。

(2)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证施灸,取穴要准,灸穴勿过多,热力应充足,火力宜均匀,切勿乱灸暴灸。

(3)灸治中,出现晕灸者罕见。若一旦发生晕灸,则应按晕针处理方法而行急救。

(4)施灸过程中,应防止艾火烧伤衣物、被褥等。施灸完毕,必须将艾条或艾炷熄灭,以防止发生火灾。对于昏迷、反应迟钝或局部感觉消失的病人,应注意勿灸过量,避免烧烫伤。

三、灸法补泻

以艾炷灸补泻为例:

(一)   补法 

艾炷点燃置穴位,不吹其火,待其徐徐燃尽自灭,火力缓慢温和,灸治的时间较长,壮数可多,灸毕一炷用手指按一会施灸穴位,以使真气聚而不散。

(二)   泻法 

艾炷置穴位点燃,用口吹旺其火,促其快燃,火力较猛,快燃快灭,当患者觉局部灼痛时,即迅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灸毕不按其穴,即开其穴,以起祛散邪气作用。

四、灸量

(一)灸量取用原则

灸量指灸法达到的温热程度,不同的灸量可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下列两方面的因素与灸量密切相关:

1、艾炷、壮数  灸量一般以艾炷的大小和壮数的多少计算,炷小、火势小、壮数少则量小,炷大、火势大、壮数多则量大。艾条灸、温灸器灸则以时间计算,太乙针、雷火针是以熨灸的次数计算。

2、疗程  灸量还与疗程相关。疗程长灸量大,用于慢性病;疗程短灸量小,多用于急性病。掌握灸量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施灸部位、病情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二)灸量灵活掌握的方法

以艾炷灸为例加以说明:

1、施灸方法  艾炷直接灸时,可用小炷、中炷;间接灸则用中炷、大炷。

2、体质和年龄  青壮年、男性,初病、体实者,宜大炷、多壮;妇女、儿童、老人,久病、体虚者,宜小炷、少壮。

3、施灸部位  头面、胸背,艾炷不宜大而多;腰背腹部,肌肉丰厚处,可用大炷、多壮。四肢末端,皮肉浅薄而多筋骨处宜少灸。

4、病情  风寒湿痹,上实上虚者,欲温通经络,祛散外邪,或引导气血下行时,不过3~7壮,小中炷即可。否则易使热邪内郁产生不良后果。沉寒痼冷、元气将脱者,需扶助阳气、温寒解凝,非大炷多壮不能奏效。

《千金要方》:“头面目咽,灸之最欲生、少;手臂四肢,灸之欲须小、熟,亦不宜多;胸、背、腹,灸之尤宜大、熟;其腰脊灸之欲须少、生。”《外台秘要》:“凡灸有生、熟,候人盛衰及老少也。衰老者少灸,盛壮强实者多灸。”生即少灸,熟即多灸。根据施灸部位、体质和年龄等,灵活掌握灸量,是临床治疗必须遵守的原则。

 

第三节  灯火灸、药线灸、药笔灸

一、灯火灸法

是用灯心草蘸植物油点燃后,迅速烧灼耳穴、腧穴或病变部位,以治疗疾病的灸法。其方法属直接灸,其灸材则应为非艾灸法一类。

(一)操作方法

选择烧灼穴位,并在皮肤上作出标记。取灯心草10~15cm长1根,蘸麻油少许,约浸3~4cm左右,用右手拇、食指捏住灯心草下1/3处。点燃灯心草一端,迅速敏捷地向选定腧穴或部位点灸烧灼,一触即提起(图6-10)。第1次可有清脆的爆炸声,“叭”的一响。如无此声,可重复1次。

 

 

 

 

 

 
 

 

 

 

 

 

 


图6-10灯火灸

 

(二)临床应用

1、功用  疏风解表,行气化痰,开窍息风。

2、主治  小儿惊风、脐风、抽搐、昏迷,腮腺炎、急性扁体炎等。

3、处方示例

(1)腮腺炎:点灸耳尖穴,一般点灸1~2次即可。

(2)急性扁桃体炎:取角孙穴。施灸时注意将穴处头发分开直径约0.5cm,使灸火能直接接触皮肤。一般1次即可,亦可次日再作1次。

(3)小儿腹泻:天枢、关元、神阙、足三里、中脘。每次2~4穴,每穴点灸1~3次,3天灸治1次。

(4)鼻衄:取少商穴,一般1次即可。

(5)多发性疖肿:古骑竹马灸处,约当第10胸椎左右旁开0.5寸处;头面部疖肿配角孙,腰以上疖肿配肩井、肩中俞、肩外俞;腰以下疖肿配八  。灸后局部应保持清洁,一般在5天左右灸处结痂脱落。每次灸治间隔4~5天。

(三)注意事项

1、高热、烦渴、咯血等热盛者不宜用本法。

2、灯心草蘸油不宜过多,否则易滴在患者身上,造成烧伤。

3、动静脉浅表处、孕妇腹部不宜选作灸穴。

4、幼儿体弱以及敏感者,颜面部位施灸时点灼宜轻。

5、灸后局部注意防止感染,一般不留痕迹。

二、药线灸法

采用经过药物溶液浸泡制成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烧灼腧穴或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灸法。应属于直接灸法。

(一)药线

用苎麻搓成并经药物溶液浸泡加工制成,每条长30cm,每10条扎成1束。可分为三种。一号药线直径为1mm,适用于皮肤较厚处的腧穴,或治疗癣类病症,以及在冬季使用。二号药线直径为0.7mm,最为常用,适用于多种病症。三号药线直径为0.25mm,适用于皮肤较薄处的腧穴及小儿患者。凡备用药线宜用瓶装,严密加盖,放置阴暗干燥处。

(一)   操作方法

 

 

 

 

 

 

 
 

 

 

 

 

 

 


图6-11  药线灸

 

食、拇指持线的一端,并露出线头1~2cm。将露出的线头在在酒精灯火上点燃,如有火焰必须扑灭,只需线头有火星即可。将点燃端对准腧穴(或部位),顺应腕和拇指屈曲动作,拇指(指腹)稳重敏捷地将有火星的线头直接点灸在腧穴上,一按火灭即起为1壮(图6-11)。一般每穴灸1壮,灸处有轻微灼热感。

(二)临床应用

1、腧穴选取原则  痿证、瘫痪以患肢腧穴为主。痛症选取痛处及邻近穴为主,痒症取先痒的腧穴为主。

2、疗程  急性病疗程宜短,如感冒连灸3天即可;慢性病疗程较长,如月经不调,需灸治3个月经周期。顽固性慢性病疗程间隔2~3天;急性病疗程短,一般不需间隔。

(三)注意事项

1、持线时着火端必须露出线头,以略长于拇指端即可,太长不便点火,太短易烧着术者指头。

2、必须掌握火候,施灸时以线头火星最旺时为点按良机。不要平按,要使珠火(圆火)着穴。

3、施灸手法是决定疗效的重要因素。施灸时,火星接触腧穴时间短者为轻,应快速叩压,适于轻症;火星接触腧穴时间长者为重,应徐缓叩压,适于重症。

4、天气寒冷,可用一号药线(或二号药线2根合并)施灸;天气炎热则用二号药线。成年人患皮肤病可用一号药线,小儿则用三号药线。手、足常用一号药线,面部用二号药线。

5、线条搓得越紧越好,如经浸泡后出现松开现象,施灸时要重新捻紧再用。

6、灸后局部有灼热感或瘙痒感,不可用手抓破,以免感染。

7、患者宜取坐位或卧位。灸时点一次火为1壮,再点再灸。

8、眼球及孕妇禁灸,实热证慎用本法。

三、药笔灸法

本法是在雷火针与阳燧锭的基础上改进应用的灸法。它将雷火针的隔布法改为隔纸法,又将阳燧锭用中药制成笔状用以点灸,故称为药笔灸。

(一)药笔和药纸

1、药笔  用人造麝香、肉桂、丁香、牙皂、乳香、没药、阿魏川乌草乌、冰片、硫黄松香、细辛、白芷、蟾酥等中药及适量的精制艾绒,加入甘草浸膏,拌和压缩成长条,犹如笔的形状而成。保持干燥,不能受潮。

2、药纸  为了保护皮肤,增强药效,特制成专用药纸,与药笔配套应用。

(二)操作方法

1、药纸平铺于腧穴上,涂有药粉的一面贴近皮肤。将药笔点燃,对准腧穴中心及其周围,快速点穴3~4下,每点灸1次略行更换位置,不宜重叠。

2、点灸手法应轻重适中,不要将药纸烧焦烧穿,灸穴有蚊咬样轻微疼痛。手法过轻达不到要求,手法太重可使皮肤起水泡。若起水泡虽略有不足,但可提高疗效,涂一点龙胆紫即可。

3、若点灸后皮肤不变色,不起泡,能保持效应2~6小时。待1~2天后,点灸处可出现褐色焦皮,数日后焦皮脱落,不留瘢痕。若点灸后涂一点冰片油,可防止痂皮产生。

4、点灸药笔用后可插入所附玻璃管中灭火,每支可用10小时。

(三)临床应用

1、适应症  凡针灸适应症即可用本法,尤其对各种疼痛、各种炎症,均可收到显效。

2、取穴要点  可先按近取选穴,或按远取选穴,也可远、近同取以增强疗效。

(1)近取选穴:在患处及其邻近处进行点灸,可在患处周围点灸1~2圈,也可针对其中心及痛点进行点灸,或根据患处大小呈片状点灸。

(2)远取选穴:循经选穴或取反应点点灸,或沿经作线状点灸。

(3)穴组更替:如治疗需用十余穴时,根据当时的取效与否,随时更换穴组。如头痛先取大椎、头维、太阳,如不效可改用合谷、太冲、手三里、足三里,再不效可立即点灸头窍阴、足窍阴、关冲、少泽。

3、治疗时间  以上操作均可在2~3分钟内完成,最多不超过5分钟。

 

第四节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出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腧穴或患处产生刺激,以防病治病的方法。古代常以筒形兽角作罐具,且多用燃烧火力排气拔罐,故又称“角法”、“吸筒法”、“火罐气”。本法具有操作简便、使用安全、适应广泛等优点,临床十分常用。

一、常用罐具

(一)传统罐具

 

 

 

 

 

 
1、竹罐  用坚韧成熟的青竹,按节锯断一端,留节作为底,一端去节作罐口,将外形磨制成两端稍小、中间稍大,且平整光滑的腰鼓状,罐长度与口径比例适度,规格据材而定,大小不等。其罐取材容易,制作简便,吸拔力强,能耐高温,不易破碎,可用于身体各部拔多种罐法,尤其多用于水煮罐法。但其罐易燥裂漏气,且不透明,难以观察罐内皮肤反应,不宜用作刺血拔罐等。(图6-12)

 

 

 

 

 

 

 

 

 

 

 

 
 

 

 

 

 

 

 


图6-12竹罐图6-13玻璃罐

 

2、陶瓷罐  亦名陶罐,系用陶土烧制而成的罐具。形如缸状、口底稍小、腔大如鼓。其罐吸拔力强,易于高温消毒,适于全身各部。但体较重、易于破碎,且不透明,目前已不常用。

3、玻璃罐  用耐热质硬的透明玻璃烧制成的罐具。形如球或笆斗,口平腔大底圆,口缘稍厚略外翻,内外光滑,大小规格多样。其罐透明、吸附力大,易于清洗消毒,适用于全身各部,可施多种罐法,是目前最常用的罐具之一。但传热较快,易于破碎。(图6-13)

(二)新型罐具

1、  挤压排气罐  以挤压方式排气的罐具。

(1)挤压排气橡胶罐:常用者系仿玻璃罐规格以高弹性塑料而制成的双层塔式橡胶罐。使用时将罐口置于吸拔部,挤压罐身排出罐内气体即行施罐。此罐轻便,不易破裂,便于携带,无点火烫伤之虑,但无温热感、不能高温消毒,易于老化,仅宜拔固定罐,不宜施其他罐法。

(2)挤压排气组合罐:由喇叭形透明玻璃筒的细头端套一橡皮球而构成。应用时将罐口扣于吸拔部位,挤压橡皮球排气而拔罐。其罐操作方便,但负压维持时间较短,仅宜于留罐。

2、抽气排气罐  简称抽气罐,常用下述几种:

(1)连体式抽气罐:罐与抽气器连为一体的抽气罐具,其罐上部为圆柱形抽气唧筒,下部为腰鼓形罐体,用双逆止阀产生负压,其真空度由0~18kg/cm2负压值,吸附力可随意调节,又不易破碎,宜用于多部位拔留罐。(图6-14)

(2)注射器抽气罐:系将保留带皮橡胶瓶塞的青、链霉素瓶(或葡萄糖瓶、生理盐水瓶)的底去掉,并打磨光滑平整作罐具。使用时将罐口吸拔相应部位,用注射器针头经橡皮塞刺入罐内,抽出空气而拔罐。罐小者可用于头、面、手、脚及皮肤较薄部位。(图6-15)

 

 

 

 

 

 

 

 

 

 

 

 

 
 

 

 

 

 

 


图6-14连体式抽气罐图6-15注射器抽气罐

 

3、多功能罐器  均系配置有其他治疗作用的现代新型罐具。如在罐顶中央安置刺血器的刺血罐;在罐内架设艾灸,灸后排气拔罐的灸罐;罐内安有电热元件(电阻丝等)的电热罐(电罐)等,均具拔罐与相应疗法(如刺血、艾灸)的治疗作用。

二、操作方法

根据罐具的种类,目前罐具的吸拔方法(主要指排气方法)已有多种,常用的有火罐和水罐法。

(一) 火罐法

系借燃烧火力排出罐内空气成负压,将罐吸附于体表的吸拔法。

1、闪火法  用镊子夹住略蘸酒精的棉球,或手持闪火器(用细铁丝将纱布缠绕于7~8号的粗铁丝的一端,将纱布蘸少许酒精),一手握罐体,将棉球或纱布点燃后立即伸入罐内闪火即退出,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此法适用于各部位,可拔留罐、闪罐、走罐等,临床最常用。此法罐内无燃烧物坠落,不易烫伤皮肤。但蘸酒精宜少,且不能沾于罐口,以免烫伤皮肤。(图6-16)

2、投火法  将蘸酒精的棉球或拆叠的软质白色纸片(卷)点燃后投入罐内,趁火旺时迅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此法罐内燃烧物易坠落烫伤皮肤,故多用于身体侧面横向拔罐,拔单罐、留罐、排罐等。(图6-17)

3、贴棉法  将直径约1~2cm的薄脱脂棉片略蘸酒精后贴于罐体内侧壁,点燃后迅速将罐扣于吸拔部位,此法亦用于身体侧面横向拔罐。操作时所蘸酒精必须适量,酒精过多或过少均易发生棉片坠落,且酒精过多尚易淌流于罐口,而引起皮肤烫伤。(图6-18)

4、架火法  置胶木瓶盖或薄小面饼、中药饮片(据病情而选)于应拔部位,并在其上放置酒精棉球,点燃后迅速将罐吸拔于该部。此法不易烫伤皮肤,适用于肌肉丰厚而平坦部位拔留罐、排罐。(图6-19)

 

 

 

 

 

 

 

 

 

 

 

 
 

 

 

 

 

 

 


图6-16闪火法  图6-17投火法

 

 

 

 

 

 

 

 

 

 

 

 

 

 
 

 

 

 

 


图6-18贴棉法图6-19架火法

(二)水罐法

是指拔罐时用水热排出罐内空气的方法。根据用水的方式,常有以下几种:

1、水煮法  将竹罐放入水中或药液中煮沸2~3分钟,然后用镊子将罐倒置夹起,迅速用干毛巾捂住罐口片刻,以吸去罐内的水液,降低罐口温度(但保持罐内热气),趁热将罐拔于应拔部位,拔后轻按罐具半分钟左右,令其吸牢。此法消毒彻底,温热作用强,且可罐药结合,适用于任何部位拔留罐、排罐。但操作应适时,出水后拔罐过快易烫伤皮肤,过慢又易致吸拔力不足。

2、蒸气法  将水或药液(勿超过壶嘴)在小水壶内煮沸,至水蒸气从壶嘴或套于壶嘴的皮管内大量喷出时,将壶嘴或皮管插入罐内2~3分钟后取出,速将罐扣于吸拔部位。扣上后用手轻按其罐半分钟,使之拔牢。此法适用于身体各部拔留罐、排罐。

其他尚可用抽气法、挤压法排气拔罐,详见常用罐具。

三、拔罐法的临床应用

根据病变部位与疾病性质,拔罐法尚有不同的应用方法。

(一)单罐法

即一罐独拔。运用于病变部位明确、范围局限,或有固定压痛点的病症,如胃痛拔中脘穴,牙痛拔颊车穴,软组织损伤拔阿是穴,以及于虫蛇叮咬处拔毒、疮痈部排脓等。

(二)多罐法

即多罐并用。适宜于病变范围广泛或选穴较多的病症。常根据病情与解剖特点,于多部位或多个穴位处拔数罐至数十罐。如沿某一经脉或某一肌束的体表位置顺序成行排列吸拔多个罐具,又称排罐法。此法多用于神经肌肉疼痛、陈旧性组织损伤及气血瘀滞病症。排罐间距要适当,疏密视病情与体质而定。

(三)留罐法  又名坐罐法,拔罐后将罐留置5~15分钟,使浅层皮肤和肌肉吸入罐内,轻者皮肤潮红,重者皮下瘀血紫黑。此法多用于深部组织损伤、颈肩腰腿痛、关节病变以及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留罐时间久暂视拔罐反应与体质而定,肌肤反应明显、皮肤薄弱、年老与儿童留罐时间不宜过长。

留罐中,据病情需要,可于皮肤垂直方向有节奏地轻提轻按(一提一按)罐体,或频频震颤罐具或摇晃罐体,或缓缓于水平方向顺时针与逆时针交替转动罐体。以增强刺激,提高治疗效果,但手法宜轻柔,以免肌肤疼痛或罐具脱落。

(四)闪罐法

用闪火法将玻璃罐吸拔于应拔部位,随即取下,再吸拔、再取下,反复吸拔至皮肤潮红,或罐体底部发热为度。用治风湿痹痛、中风后遗症,以及肌肤麻木、肌肉痿弱的病症。本法要求动作要快而准确。

(五)走罐法

亦名推罐法、拉罐法。操作方法是先于施罐部位涂上润滑剂,以凡士林、润肤霜、食油最佳,亦可用水或药液,同时将玻璃罐口亦涂上油脂。用闪火法吸拔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稍用力将罐沿着肌肉、骨骼、经络循行路线推拉(罐具前进方向略提起,后方着力),反复运作至走罐区皮肤紫红色为度。(图6-20)

 

 

 

 

 

 

 
 

 

 

 

 

 


图6-20走罐法

 

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广,肌肉丰厚而平整部位行罐,如背部脊柱两旁、下肢股四头肌处,腰骶部、腹部及肩关节等。可用于治疗急性热病、瘫痪麻木、风湿痹证、肌肉萎缩等病症。应据病情与患者体质而调节负压及走罐快慢与轻重;吸拔后应立即走罐,否则吸牢后则难以走罐;走罐动作宜轻柔,用力均匀、平稳、缓慢。罐内负压大小以推拉顺利为宜,若负压过大或用力过重、速度过快,患者易疼痛难忍,且易拉伤皮肤;负压过小,吸拔力不足,罐又易脱落,治疗效果差。

(六)针罐法

指针刺与拔罐相配合的治疗方法。常用针罐法有以下几种:

1、留针罐法  于相关腧穴上针刺得气后留针,再以针为中心拔留罐5~10分钟后启罐、出针。此法宜用于治疗风湿痹证。但不宜用于胸背部,因罐内负压易加深针刺深度,从而引起气胸

2、出针罐法  于有关穴位针刺得气后,留针或持续快速行针后,出针,立即于该部拔留罐,吸出少许血液或组织液后起罐,用消毒药棉擦净。

3、刺络罐法  即拔罐与刺血疗法配合应用的治法。于施术穴位或患处常规消毒后,用皮肤针或三棱针、注射针、粗毫针点刺皮肤渗血,或挑刺皮下血络或纤维数根,然后拔留罐,至拔出少量恶血为度。起罐后用消毒棉球擦净血迹。挑刺部用创可贴1~2天伤口即愈。此法适用热证、实证、实寒证、瘀血证及某些皮肤病等。如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坐骨神经痛、哮喘,以及神经性皮炎、皮肤搔痒症等。

(七)药罐法

是指拔罐配合药物的罐药并用法。

常用方法有药煮罐法、药蒸气罐法、贮药罐法等。此外,尚有将备用药液(水)、药乳、药油、药膏、药糊涂于应拔部位或罐内壁而拔罐的。

四、施罐与启罐

(一) 施罐前注意事项

1、拔罐治疗室应宽敞明亮,空气流通、室温适宜,要注意患者保暖,并防止晕罐。

2、根据病情与施术要求,选择适当体位与罐的规格,充分暴露应拔部位,有毛发者须剃去,拔针罐应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选好体位,嘱患者体位应舒适,勿移动体位,以防罐具脱落。

4、老年、儿童与体质虚弱的患者施罐数量宜少,留罐时间宜短,否则难以承受。初次接受拔罐者,除应消除其畏惧心理外,拔罐数量与时间也宜少宜短,待适应后复诊时再酌增。

(二) 施罐中注意事项

1、施罐手法要纯熟,动作要轻、快、稳、准。拔多罐数量宜少,罐间距离应适中,过远影响疗效,过近易痛易落。

1、注意询问患者的感觉,观察其局部和全身反应。拔罐后一般有下述三种反应:

(1)患者感觉拔罐部位紧束、酸胀、温暖舒适或有凉气外出,罐内肌肤突起,呈红疹或紫斑样变,为正常反应。

(2)患者感觉吸拔部明显疼痛或烧灼、麻木,多为吸拔力过大;若患者毫无感觉,多为吸拔力不足。均应启罐(取下)重拔。若重拔后,上述情况依旧,则应考虑罐具规格、吸拔部位、施罐方法、负压大小,以及疾病性质、患者体质等因素的影响。

(3)拔罐期间,如患者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胸闷心慌,甚至晕厥、脉细弱等晕罐征象,应及时启罐,并参照晕针处理。

(三) 启罐方法

启罐亦名起罐,即将吸拔牢稳的留罐取下的方法。

1、一般罐的启法  一手握住罐体腰底部稍倾斜,另一手拇指或食指按住按住罐口边缘的皮肤,使罐口与皮肤之间形成空隙,空气进入罐内,则罐自落。切不可硬拉或旋转罐具,否则会引起疼痛,甚至损伤皮肤。

2、抽气罐的启法  注射器抽气罐、空气唧筒抽气罐,向罐内注入空气,罐具即脱。

3、水(药)罐的启法 应防止水(药)液漏出,若吸拔部位呈水平面,应先将拔罐部位调整为侧面后再启罐。

(四)效应观察

1、效应观察

(1)治疗效应:启罐后吸拔部出现点片状紫红色瘀点、瘀块,或兼微热痛感,通称罐斑或罐印,是属正常反应,1~2日即自行消失。

(2)病理反应:罐斑如显水泡、水肿与水气状,提示湿盛或寒湿。若水气色黄为湿热;水泡呈红色或黑色,示久病湿盛血瘀。罐斑色深紫,示瘀血为患。罐斑色深紫黑触之痛、伴身热,系热毒瘀结。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多为虚寒证。罐斑微痒或出现皮纹,多系风邪为患。罐斑或血泡色淡,多属虚证。拔针罐后,血色深红为热,青色为寒凝血瘀。以上反应应结合临床而综合分析。

2、善后处理

启罐后,应用消毒棉球轻轻拭去拔罐部位紫红色罐斑上的小水珠,若罐斑微觉痛痒,不可搔抓,数日内自可消退。如现小水泡可任其自行吸收,不需处理;小泡较大,应用消毒毫针刺破,放出水液,涂上龙胆紫。若出血应用棉球拭净。若皮肤破损,应常规消毒,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其上。若系拔罐治疗疮痈,启罐后应拭净脓血,并常规处理疮口。

处置停妥后,嘱患者休息片刻才离开治疗室,并嘱1日或2、3日再作治疗,视病情与反应而定。

五、作用机理

招生简章

拔罐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发展而成的外治法。中医认为,本法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清热降火、解毒泄浊、吸毒拔脓、祛腐生新、益气温阳、扶正固本等作用。随着对拔罐疗法的不断深入研究与发展,目前对其作用已有进一步的认识。

(一)良性物理刺激作用 

1、机械刺激作用  拔罐的罐内负压吸引作用,致机体局部组织充血、水肿,使毛细血管通透性与组织的气体交换增强,进而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溢入组织间隙而发生瘀血,红细胞受到破坏,大量血红蛋白释出,使机体发生了自家溶血现象。同时由于负压的吸拔或熨刮、磨擦、牵拉、挤压对皮肤与肌肉浅层的良性刺激,不仅调节血液循环,也刺激了神经、皮下腺体、肌肉等多系统引起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如走罐,多种物理刺激作用于背部神经根,反射于大脑皮层,兴奋中枢神经,可引起背部发生持续一天以上的舒适感与反射性温热感。

2、温热作用  拔罐法本身即有温热反应,尤其火罐、水罐、药罐等更具热刺激作用。温热刺激使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改善组织的营养供给,增强皮肤深层细胞的活力、血管的通透性、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增强组织的耐受性与抗病能力,通过反射机制而调节全身。

(二)体内生物学效应 

1、促进血液循环  拔罐的物理刺激,致局部肌肤充血、血液往复灌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强,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与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局部血液供应,从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还能使淋巴循环加强,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活跃。拔罐刺激还可通过神经机制加强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增加血管壁的弹性,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全身营养状况。还可加速静脉血回流,降低大脑循环阻力,减少心脏负担,调节肌肉与内脏血流量,增强内脏的活力。

2、促进新陈代谢  拔罐可使局部组织高度充血,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加,调节微循环,加速局部组织的氧供与营养物质供给、体内废物与毒素的排出,提高新陈代谢水平与组织细胞的活动。皮肤内汗腺与皮脂腺有分泌与排泄的功能。拔罐的负压作用可使汗腺与皮脂腺功能增强,协助与加强肾脏排泄体内新陈代谢的废物,同时也可使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负压使皮肤表面产生微气泡溢出,排出组织血液的“废气”,也加强了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以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除,加强了新陈代谢。同时血液成份改变,体内酶、内分泌等也随之变化,均可直接或间接的促进新陈代谢。

3、提高免疫能力  拔罐的良性物理刺激可增加组织细胞气体交换,可使机体产生自家溶血,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均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对人体的组织产生双向调节,增强其功能活动,促进免疫系统活跃与加速淋巴循环,刺激白细胞与淋巴细胞的吞噬作用,使皮肤对外界变化的耐受力与敏感性增强,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4、缓解机体疼痛  疼痛是大脑皮层对身体某部病症的病理反应,而痛觉则是由一切不良刺激(如组织损伤)及因其产生的致痛物质(K+、Na+、组织酶、5—羟色胺、前列腺素等)刺激在皮肤表层的神经末梢并传入大脑而导致。拔罐的良性刺激调节了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了痛阈,同时直接改善局部的内环境,加速全身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了体内酸性物质与致痛物质的排除,缓解局部血管与平滑肌的痉挛,缺氧改善,组织器官复原,恢复内外平衡,则疼痛解除。

5、调节大脑功能  生活快节奏,致“精神紧张综合症”,拔罐可加速大脑皮层的血液循环,促进大脑皮层的氧气及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促进大脑皮层的二氧化碳及各种毒素的排除。还能通过脊神经根反射地刺激中枢神经,振奋和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避免或消除神经紧张与大脑的疲劳状态。

6、调节肌肉功能  长期伏案工作易致背部肌慢性劳损,体力劳动过度易造成腰、腿、肩、肘等部的肌肉劳损。于疲劳、酸痛处拔罐,尤其拔走罐能改善皮肤的呼吸和营养,促进汗腺与皮脂腺分泌,对关节、肌腱可增加弹性与活动性,可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与淋巴回流,增加血流量,增加局部组织的营养供给,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从而解除疲劳状态,并防止肌肉萎缩,甚至有松弛粘连、伸展肌肉、解除压迫,改善局部组织结构和功能,从而促进关节功能活动。

7、双向调节效应  临床研究证实,对同一穴位施相同罐法常有双向调节作用。如大椎施罐能治疗风寒感冒,也可治疗风热感冒、内伤发热;既可治疗高血压病、头痛等内科病,又可治疗顽固性荨麻疹、痤疮等皮肤病。内关穴拔罐,可使心动过速时心率减慢,而心动过缓时心率加快等。拔罐法对呼吸、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均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

六、适应范围与禁忌症

(一) 适应范围

随罐具的不断创新、吸拔方法与罐法的增多,加之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拔罐疗法的适应症也相应增多。除主要用于治疗疾病外,还可用于预防保健。

1、内科病 感冒、发热、中暑;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病、动脉硬化;面神经麻痹、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中风后遗症;呕吐、便秘、胃肠痉挛、慢性阑尾炎、慢性腹泻、慢性肝炎;尿潴留、尿失禁

2、妇科病  痛经、月经不调、闭经带下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病症、更年期综合症、乳腺炎。

3、儿科病 发热、厌食症、腹泻、消化不良、遗尿、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

4、外科病 疖、疔、痈、疽、丹毒疮、脱肛、虫蛇咬伤。

5、皮肤病  痤疮、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白癜风带状疱疹、养颜美容。

6、五官科 结膜炎、鼻炎、牙痛、口腔溃疡、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

尤其对腰背痛、腰肌劳损、退行性骨关节炎、肩周炎、腱鞘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落枕、软组织劳损等有效。

(二)禁忌症

1、 急性严重疾病、慢性全身虚弱性疾病及接触性传染病。

2、 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

3、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

4、 急性外伤性骨折、严重水肿www.med126.com

5、 精神分裂症、抽搐、高度神经质及不合作者。

6、 皮肤高度过敏、传染性皮肤病,以及皮肤肿瘤(肿块)部、皮肤溃烂部。

7、 心尖区体表大动脉搏动部及静脉曲张部。

8、 瘰疠、疝气处及活动性肺结核。

9、 眼、耳、口、鼻等五官孔窍部。

10、 妊娠妇女的腹部、腰骶部、乳房部、前后阴部。

11、 婴幼儿。

12、 精神紧张、疲劳、饮酒后,以及过饥、过饱、烦渴时。

 

 

相关文章
 中药学电子教材:息风止痉药
 护理学导论作业习题:作业习题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讲稿:第二节 流产
 仪器分析电子教材:绪论
 诊断学实习指导:实习二十三  肝脏功能检查
 内科护理学授课讲义:上消化道出血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