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中医名词词典:时病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指眼皮掣动,也作肌肉跳动的形容词。

眴目

指眼睛转动不定,即眼目昏花发黑的症状。

懊侬

语出《伤寒论》。汪必昌《医阶辨证》称:「懊侬之状,心下热如火灼不宁,得吐则止」。这是胸膈间自觉有一种烧灼嘈杂感的症状。因病位在胸膈心窝部位,故又称为“心中懊侬”。病因多由于表证发汗不得法,或因误用泻下,致外邪入里,留于胸膈,扰及胃腑所致。可见于急性热病或胃肠炎的病程中。

白[病培](晶[病培])

湿温病过程中于颈、项、胸、腹等处皮肤所出现的一种细白水泡,状如水晶,破之有淡黄色浆液流出,因其色自晶亮,也市“晶[病培]”。这是湿热郁阻气分而酿发的。[病培]色晶亮,显示湿热之邪有向外透泄之机,若[病培]色枯白的,叫“枯[病培]”,是气液枯竭之侯。(◎注:[病培]为“病”字去“丙”,代之以“培”之右旁。)

白喉

小儿易发的急性传染病之一。本病因疫疠之气从口鼻而入,侵犯肺胃二经,化燥化火,上熏咽喉所引起。临床表现以咽喉部粘膜上产生一种灰白色不易脱落的假膜及全身中毒症状为特征。发病季节以冬、春二季为多。在气候干燥的环境更易流行传播,故也称作“疫喉”(疫喉包括烂喉痧和白喉,白喉只是其中之一)。

白痢

湿热毒邪滞于气分,下痢白色,如鼻涕样的粘液,或如鱼脑者,叫“白痢”。亦有因寒湿凝滞,脾阳受伤而下痢白色,质稀气腥的,这是属于寒痢,又叫“寒痢”。参阅该条。

白疹

白[病培]的别称。

百日咳

指儿童感受时邪、痰浊阻滞气道、肺气不畅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以有明显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而病程长为特征。因其有传染性,易引起流行,故又称“疫咳”。因形容其咳嗽的状态和咳嗽的连续性,又称“鹭鹚咳”、“顿咳”、“时行顿呛”。因其咳嗽时带特殊的哮吼声,类似母鸡下蛋后之啼声,又称“鸡咳”。

百脺嗽

指婴儿百日内发生咳嗽痰多、睡眠不定的病症,又名“乳嗽”。

斑疹

点大成片,色红或紫,抚之不碍手的叫做“斑”,多由热郁阳明,迫及营血而发于肌肤。其形如粟米,色红或紫,高出于皮肤之上,抚之碍手的叫做“疹”(但亦有不高出皮肤,抚之无碍手之感的),多因风热郁滞,内闭营分,从血络透发于肌肤。

暴热

指突然发生的高热,都属于实热证,多见于急性传染性疾患。

暴注

突然剧烈腹泻,如水倾注,故名。泄泻时量多,急暴而下,迫不及待,故又称为“暴迫下注”。多由于热迫大肠所致。

病候

疾病外候的总称。即指疾病反映出来的现象,与西医的Sign相类似。包括症状和体征。

病温

指所患的病证是属温邪性质。

不能眴

眴,是指眼球转动。不能眴,指眼睛凝视不能转动之意。平素血虚之人,发汗过多,精血受伤,筋脉失养,可以出现这种症状。

潮热

发热如潮水一样有定时,每天到了一定时候体温就升高(一般多在下午出现)。潮热的病因大概有三:因体内阴液不足的,每于入夜即发热盗汗,叫“阴虚潮热”;因阳气受湿邪所遏制的,可见午后发热,叫“湿温潮热”;因热邪下结于肠,亦可于每天午后发热,称为阳明“日晡潮热”。此外,温病传至营分或血分阶段,身热往往在午后逐渐升高,这种热型不称潮热,而叫热入营分热入血分

春温

是发生于春季的温病。它的临床特点是:初起即出现里热症状,如发高热、口渴、心烦、小便赤等。或出现外寒里热、怕冷、身热、无汗、口渴、头痛、身痛、烦燥不安、咽干、舌质红、脉细数。里热炽盛时,可出现发斑和神昏,四肢抽搐等症状。可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撮空

指患者意识不清,两手伸向空间,像要拿东西样的症状。如两手向上,拇指和食指不断地捻动,称为“撮空理线”。这是病重元气将脱的表现。

大瘕泄

《难经.五十七难》:「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陈瑞孙《难经辨疑》指出:「大瘕泄,即肠澼也」。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痢疾。(圊,即厕所)

结胸

即《伤寒论》中之大陷胸汤证。是太阳表证未罢而误用下法,出现自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手不可近的证候。

大头瘟

温毒的一种。又称“大头风”或“大头伤寒”。是由于感受风温时毒,入侵肺胃而发病。以头面红肿或咽喉肿痛为特征。严重的可出现耳聋、口噤、神昏谵妄等危候。另有一种是以头项肿大为主证,连及头面,略如虾蟆的,称为“虾蟆瘟”。

戴眼

指目睛上视而不能转动,为太阳经的经气衰竭,是病在危重阶段所出现的一种脑神经症状。

瘅疟

瘅,热气盛的意思。疟疾由于感邪后里热炽盛而发。其临床表现有发作时只发热不寒战、烦躁气粗、胸闷欲呕等症。

但欲寐

少阴经主症之一。是一种朦胧迷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状态。见于少阴病心肾两衰,气血虚弱。

冬温

指冬季感受反常气候(冬应寒而反温)而发生的热性病。主要症状有初起头痛、无汗、发热、微恶寒、口渴、鼻干或鼻塞流涕、咳嗽气逆,或咽干痰结、脉数、舌苔逐渐由白变黄;继则汗出热不解、口渴恶热、咳呛、胁痛、脉滑数、舌赤苔黄而燥等症。以后传变,与风温大体相同。

痘疳

古病名。以皮疹形态而命名。即现在所称的天花病。

恶寒

即怕冷、畏寒之意。恶寒的症状,在外感表证或阳虚里证都可出现。外感恶寒,是因风寒在表,必兼有发热、头痛、脉浮等表证;阳虚恶寒,是内脏虚寒,阳气不足,必见身冷、脉沉等里寒证。此外,还有里热盛而外现假寒的,虽有恶寒、手足冰冷的症状,但患者口渴、呼吸气粗、便秘、溺赤、脉多滑实。

恶热

即发热而怕热的意思。外感表证,一般是发热恶寒,但当表邪入里(邪入气分)或外感风温,则往往不恶寒而反恶热。

发黄

指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遍身皮肤或眼巩膜黄染的症状。参见“黄疸”条。

发热

临床最常见症状之一。发热的类型和兼症此较复杂,概括可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发热”:多属实证。由六yin或疫疠等外邪侵入人体之后,正气与之相抗而引起。分表热、里热、半表半里热。表热多兼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或咳嗽、鼻寒等肺经卫分病状。半表半里热,主要特点是寒热往来、胸胁胀满不舒,或见呕吐、口苦咽干、脉弦数。里热则不恶寒而反恶热、口渴、舌苔黄干,或大便燥结或泄泻臭秽稀粪,脉多沉数而有力。若邪盛深入“营分”、“血分”则出现昏迷、抽搐、斑疹等危重症状。“内伤发热”,多属虚证。主要由于脏腑阴阳失调所致。分为阳虚(气虚)和阴虚两类。详见“阳虚发热”、“阴虚发热”条。

发颐(汗毒)

指发生于颐颔部位的一种化脓性感染,虽与痄腮相似,但本病多继发于伤寒、温病、脉疹的后期。由于汗出不畅,余邪热毒未能透泄、郁结于少阳、阳明之络,气血凝滞而成,故又名“汗毒”。初起身热恶寒、肿如结核、微有热痛,以后脓肿渐渐增大,热痛亦加剧。如不及时切开,脓肿可在颐颔部或在口腔粘膜或向外耳等处溃破。类于化脓性腮腺炎

烦热

凡发热同时又有心烦,或烦躁而有闷热的感觉,均称“烦热”。多由于里热过盛,气阴受伤所致。

烦躁

胸中热而不安叫“烦”,手足扰动不宁叫“躁”。烦与躁常并称,但有虚实寒热的不同。温热病邪热入里,则见高热、口渴、胸中烦闷、手足扰动,是阳明实热。因阳明主四肢,热盛故四肢扰动。大都由烦到躁,称为“烦躁”;如只是烦热口渴、无手足扰动的,则称“烦渴”,这是热盛伤津之象。均属实热证。热性病后期或外感病经过汗、吐、下后,余热未清,胸中烦热,睡眠不宁,这是虚火内扰,称为“虚烦”,属虚热证。若烦而身冷,手足作无意识动作,形倦神疲,口干不饮,脉细弱,称为“躁烦”,是虚阳扰动,属虚寒证。

风寒感冒

本病由于感受风寒邪气而发病。主要症状有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寒声重、喷嚏、流清涕、喉痒咳嗽、骨节酸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等。

风痢

因内伏风邪,伤于脾胃所致。有先泻后痢,肠鸣腹痛,或纯下鲜血而有后重感,脉沉细而弦等症。

风秘

是因风邪而出现大便秘结症状。患者多伴有眩晕、腹胀等兼症。可见于风热感冒,大肠燥结;或见于中风病人肠胃积热等。

风疟

因夏季阴暑内伏,复感风邪而发的一种疟疾。临床表现有先寒后热,寒少热多、头疼、发热时自汗出、脉弦数等症。

风热感冒

本病由于感受风热邪气而发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微恶风寒、自汗、鼻塞无涕、咽喉焮痛、咳嗽、痰稠黄、口渴、舌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等。

风痧

又称“风疹”。是小儿常见病。因感染风热时邪,郁于肺卫而发于肌肤的病症。临床表现:发疹前无明显症状,发疹时一般伴有轻微的咳嗽,皮疹多在二十四小时内全身出齐,有痒感,二、三天便消退。疹消退后皮肤无脱屑和斑烦。

风温

感受春季风温病邪而发生的一类急性热病。叶天士《温热论》:「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本病初起,邪在肺卫,主要症状有发热、口渴、自汗、恶寒、咳嗽、头痛等。在病势发展过程中,有时能出现神昏,谵语等“逆传心包”的证候及发斑等症。温病发汗后,出现身灼热、自汗、身体沉重、嗜睡、鼾声、说话困难等证候,也叫“风温”(见《伤寒论》)。

伏气温病

是有别于新感温病另一类温病。有因感受外邪后,因邪轻未能随即构成发病条件,蕴伏于里;或因平素内有积热,到了一定时间,感受时邪,内伏的郁热,自里透出。均称为“伏气温病”(亦有说是感受温邪较深,发病时一开始就见里症的)。本病的特点是一开始即见烦渴、舌绛、尿赤、脉数等里热症候,而往往卫分症候不明显。如“春温”,“伏暑”,“温疟”等,都属于这类温病。伏气温病与新感温病,实质都是感受温邪而发的病,所不同者,是临床表现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病邪性质,致病途径,病变部位,病人体质等因素不同而来,故必须以症候为依据,不能离开症候空谈成因,也不应把“伏气”看成是疾病的潜伏期。古人所说的伏邪,从冬伏至春夏而发病,或暑邪伏至冬季而发病,此说只可以做参考。从临床上辨别新感与伏气,对病机转变、预后、治疗等,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尤其伏气温病的治疗经验,有很多值得借鉴。

谷疸

语出《金匮要略》。黄疸类型之一。因于饱食失节,饥饱不匀,湿热、食滞阻遏中焦所引起。主要症状有食即头眩、烦闷、胃中不适、腹满、大便溏泄、小便不利、身面发黄等。

固泄

“固”,是前后不通;“泄”,是二便不同。《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寒结

大便秘结之由于阴寒凝滞的,称为寒结。临床表现有唇淡白、口淡、舌苔白滑、小便清,或有肠鸣,腹痛等。又名“冷秘”。

寒栗鼓颔

简称“鼓栗”,或“振栗”。寒栗指因恶寒而发抖,也叫“战栗”。鼓颔是形容恶寒时全身发抖,上下齿不断地叩击的样子。温疫或疟疾患者的恶寒,往往出现这种症状。

寒痢

又叫“冷痢”。因炎热贪凉,过食生冷不洁之物,寒气凝滞,脾阳受伤所致。有痢下色白、或赤白相兼、质稀气腥、苔白、脉迟等症。

寒疟

因寒气内伏,再感风邪而诱发的一种疟疾。临床表规有寒多热少,日发一吹,或间日发作,发时头痛,无汗或微汗,脉弦紧有力等。

寒热往来

指恶寒时不发热、发热时不恶寒,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定时或不定时发作的情况。这是少阳病正邪相争所出现的热型。

寒湿痢

痢疾证候类型之一,因脾胃阳虚,湿浊内阻所致。有下痢白色稀脓或如鱼脑、脘腹痞胀、腹痛绵绵而后坠、无热、神疲、不渴、纳呆、小便清白或微黄、舌淡、脉缓或迟等症。

寒实结胸

结胸证类型之一。是因太阳病误用冷水淋洗、邪热被寒气所阻抑,水寒伤肺,寒气结于胸中所致。主要症状为胸痛、心烦、不渴、不发热等。

寒泻

由于内脏虚寒所致。临床表现有大便清冷而稀,有如鸭粪,腹中绵绵作痛、小便清白、苔白滑、脉沉迟;或表现为肠鸣腹痛、气谷不化、脉沉迟无力等。

黄疸

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证。病因是由于脾胃湿邪内蕴、肠胃失调,胆液外溢而引起。临床上分为阳黄和阴黄两大类。详见“阴黄”、“阳黄”条。

黄汗

语出《金匮要略》。以汗出沾衣,色如黄柏汁,故名。症见口渴发热,胸部满闷,四肢头面肿、小便不利、脉沉迟等。病因是由于风、水、湿、热交蒸所致。湿热伤及血分时,又可并发疮疡。

霍乱

古代把上吐下泻同时并作的病都包括在霍乱的范围内。认为这是一种胃肠挥霍撩乱的规象,故名。因此,它既包括着烈性传染病的“霍乱”,也包括一般夏秋间常见的急性胃肠炎。分为二类:一是因其能将胃肠中病理性内容物吐泻而出的,叫“湿霍乱”;一是腹胀绞痛、烦躁闷乱、想吐吐不出,欲泻又泻不下的,叫“干霍乱”。或称“绞肠痧”。

霍乱转筋

上吐下泻,失水过多,以致两小腹腓肠肌痉击,不能伸直,叫做霍乱转筋。

急黄

本病是因脾胃素有积热,湿热之毒炽盛,灼伤津液,内陷营血,邪入心包所致。是阳黄的重证。它的特点是发黄急骤,身目呈红黄色,高热顷渴,胸满腹胀,神昏谵语,衄血便血,或出斑疹,舌绛,苔黄燥,脉弦滑数。

角弓反张

病人的头项强直,腰背反折,向后向曲如角弓状。这是风病或热极动风的一种症状。可见于惊风、伤风及多种病因所致的脑炎、脑膜炎等。

结胸

语出《伤寒论》。指邪气结于胸中的病症。主要症状有两类:一类为胸胁部有触痛,头项强硬,发热有汗,脉寸浮关沉等;一类为从心窝到少腹硬满而痛,拒按,大便秘结,口舌干燥而渴,午后稍有潮热,脉沉结等。发病原因,是由于太阳病攻下太早,以致表热内陷,与胸中原有水饮结聚;或不因误下,由太阳内传阳明,阳明实热与腹中原有水饮互结而成。胸胁有触痛,颈项强硬,微汗或但头汗出的,为热与水相结,称为“水结胸”。又称“水气结胸”,或“水热结胸”。心窝部至少腹硬痛拒按、便秘,午后微有潮热的,称为“实热结胸”。此外,还有“小结胸”、“大结胸”、“血结胸”、“寒实结胸”等名称。各详该条。

筋惕肉瞤

指肌肉抽掣跳动。其病理和“身瞤动”基本相同,不过津液受伤的程度此较严重。

噤口痢

痢疾,饮食不进或呕不能食者,称为“噤口痢”。多由疫痢、湿热痢演变而成,或见于疫痢,湿热痢病程中的某一阶段,是痢疾比较严重的证候。多因湿热毒邪蕴结肠中,毒盛而伤害胃气,胃阴受劫;或因久病脾胃两伤,胃失和降,输化无力,气机相阻塞所致。临床特点,除饮食不思、呕恶不纳,饮入即呕外,兼有胸脘痞闷,舌红绛苔黄腻等症。

痉病

热性病过程中出现的背强反张,口噤不开的病症。主要表现:身热足寒(恶寒时觉头热、面赤、目赤),颈项强急,背反张,卒口噤,独头动摇,脉沉细或劲急等。本病是由六yin侵袭,化燥、化风所致。如阳明热盛,引动肝风;或心营热盛,引动肝风等。凡热盛伤阴,误吐,误下的重症等亦能致痉。《金匮要略》以发热无汗,反恶寒为“刚痉”;发热汗出而不恶寒为“柔痉”。此外,小儿“脐风”、“产后发痉”、“破伤风”及“暑痉”等,都属痉病范围。详见各条。

久痢

痢疾日久不愈,又称“迁延痢”。多因脾肾虚弱,中气不足所致。临床表现为大便常带粘液血液,排便时腹部隐痛,排出无力,甚或脱肛,食欲减退,形体消瘦等。

酒疸

语出《金匮要略》。黄疸类型之一。因酒食不节,以致脾胃受伤,运化失常,湿浊内郁生热,湿热交蒸而成。主要症状有身目发黄、胸中烦闷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小便赤涩、脉沉弦而数等。

拘急

指四肢拘挛难以屈伸的症状。多由于风邪所致,也是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之一。

烂喉痧

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春两季。由口鼻吸受疫毒之气,与肺胃蕴热相蒸而发。以咽喉疼痛腐烂,肌肤发生红色疹子(丹痧)为主证,故又名“烂喉丹痧”。因具有传染性,能引起流行,故为“疫喉”之一,又称为“疫喉痧”。本病即猩红热

劳疟

因疟疾日久而使身体虚弱,将成虚劳,又称“疟劳”。或因多病劳损,气血两虚而患疟疾,均称劳疟。其特点为微寒微热,或发于昼,或发于夜,气虚多汗,饮食少进,或停止发作后遇劳即发。

劳热

指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中出现的发热现象,如五劳七伤所产生的虚热。因中气不足,肺气虚弱,稍事劳累,即出现低热的症状。

里急后重

痢疾的主要症状之一,未大便前腹痛,欲大便时迫不待,叫“里急”。大便时窘迫,但排出时不畅,肛门有重坠的感觉,叫做“后重”。

痢疾

古名“滞下”,亦称“肠澼”。滞下,是形容大便次数增多,虽急欲排便,但不能通畅,肛门重坠,如有物阻滞的感觉。肠澼,是形容肠内有积滞,排便时澼澼有声。本病为夏秋季常见的肠道急性传染病,临床以腹痛、粘液脓血样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里急后重为主证。多因肠胃内虚,摄食生冷瓜果不洁之物,以致湿热内蕴,毒滞肠中所致。古代对痢疾的论述,范围颇广,除包括菌痢和阿米巴痢疾外,还包括其它某些肠道疾病在内。根据临床特点和诱发因素等,分为“风痢”、“寒痢”(冷痢)、“湿热痢”(热痢、赤痢、赤白痢)、“寒湿痢”(湿痢)、“水谷痢”、“噤口痢”、“白痢”、“五色痢”、“休息痢”、“久痢”(迁延痢)、“疫毒痢”等,名目较多。现临床上一般分为湿热痢、疫毒痢、寒湿痢、久痢(迁延痢)、休息痢等五种类型。参见有关各条。

凉燥

指感受秋凉燥气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寒者。临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而寒,类似感受风寒,但本病有津气干燥的现象,如唇燥嗌干、干咳连声、胸满气逆、两胁窜痛、皮肤干痛、舌苔白薄而干等症。这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

两感

指阴阳两经表里同病,又称“伤寒两感”。如既有太阳经表证的发热、头痛,同时又有少阴经里证的神倦、肢冷、脉微。“重感”的别称,即重复感受两种病邪。如脏腑本有积热之邪在内,又再外感风寒,出现表里同病的证候。

脉疹

俗称“痧子”。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传染病,是由于感受时邪疠毒所引起,病毒主要侵犯肺胃。初起先见肺卫风热症状,以咳嗽、眼结膜红赤、畏光、眼泪汪汪为其特征。皮疹出现时,疹点先从耳后、发际及头部出现,渐及颜面全身,疹点与疹点之间可见正常的皮肤为其特点。

芒漕

即“寒泻”。又称“鸭溏”或“鹜泄”。形容泻下的大便水粪相杂,色青黑如鸭粪,小便清,脉沉迟。此属寒湿之证,因脾气虚,大肠有寒而致。如泻下仅是一般清稀垢秽的粪便,则称为“溏泄”或“泄利”。

冒暑

指一般的伤暑证。感受暑邪之后,邪阻肠胃,出现恶寒发热、心烦、口渴、腹痛水泻、小便短赤、恶心呕吐、头重眩晕等症。

瞀瘛

瞀,指视物模糊昏花。瘛,指手指筋脉拘急抽搐。多由于火热上扰心神,引动肝风所致。

闷瞀

是眼目昏花,视物不明,同时又觉烦乱不安的一种症候。多由于痰热湿浊交阻于内,或因热毒炽盛所致。

牡疟

此种疟疾多因平素元阳虚弱,邪气伏于少阴而致。临床表规为发病时寒战较甚,无热或微热,面色淡白,每日定时发作,脉沉而迟等。

目瞑

瞑,作合目或寐字解。目瞑指眼睛闭着不想睁开。多见于发热而心烦、眩晕,患者欲闭目求得一时安静的状态。

目中不了了

语出《伤寒论》。了了,是清楚分明的意思。目中不了了,是形容看东西时模糊不清,是由于阳明腑热过盛,津液受伤,邪热上蒸所引起的症状。

内烦

指内热(实热或虚热)而引起心胸烦闷的症状。因心烦引起意识错乱的,叫“烦乱”。烦乱同时又有闷闷不乐感觉的,称为“烦冤”。

女劳疸

语出《金匮要略》。黄疸类型之一。证见身黄、额上微黑、膀胱急、少腹满、小便通利、大便色黑、傍晚手足心发热而反觉恶寒。《金匮要略》认为本证是得之房劳醉饱。根据临床所见本证多出现在黄疸病的后期,是气血两虚、浊邪瘀阻的证候。常伴有胁下积块胀痛、肤色暗黄、额上色素沉着、舌质暗红、脉弦细等,严重的发生臌胀

疟疾

古代统称“痎疟”,以寒战、壮热、出汗、定期发作为特征。古人从实践中观察到本病发于夏秋季节及山林地带,蚊虫容易孳生繁殖的时侯和环境,认为病因是夏季感受暑邪或接触山岚瘴气,或因受寒湿之邪而引起。邪气潜伏于半表半里,邪正相争,在一定条件下而发病。其分类大致加下:按临床证候分:如发热而汗自出为风疟;壮热烦渴为暑疟;胸闷泛恶、身酸肢重为湿疟;先寒后热、寒重热轻为寒疟;先热后寒、热重寒轻为温疟;但热不寒为瘴疟;但寒不热为牝疟;眩晕呕逆、痰盛昏迷为痰疟;久疟体虚为虚疟;久疟脾脏肿大为疟母;一日一发为单日疟;二日一发为间日疟;三日一发为三日疟,又称三阴疟。按诱发因素和流行特点分:遇劳即发为劳疟;因食诱发为食疟;由于山岚瘴气为瘴疟;引起流行的为疫疟。以上分类只是按现象分类,对办证施治虽有些意义,实际上疫疟、痰疟、瘴疟等,多属恶性疟疾,其中痰疟、瘴疟类似脑型恶性疟疾。至于其它疟疾,有的属于疟疾的兼症,有的则是类似疟疾的其它热病。参见疟证各条。

疟母

疟疾久延不愈,致气血亏损,瘀血结于胁下,并出现痞块,名为疟母,类似久疟后脾脏肿大的病症。

是胸腹间气机阻塞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有因邪热壅聚的,有因气虚气滞的。若兼有胀满感觉的,则称为“痞满”。邪热阻滞在上焦,胸部痞塞的称“胸痞”。若夹有痰湿,胸痞程度较甚。如有物堵住的,称为“胸中痞硬”。邪热阻滞在胃脘部,按之软而不痛的,称为“心下痞”;若按之有抵抗感的,是邪热与胃中停水相阻,称为“心下痞硬”。急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常可出现这类症状。

脐下悸

指下腹部搏动不宁的一种症状,多由于下焦平素有水停蓄,当外感病发汗不当,肾气受伤,水气冲逆时则可出现。

气痢

有实证和虚证之分。实证为粪便如沫稠粘,有里急后重感,腹胀,大便时排气多,其气臭秽。或兼肠鸣、小便不利等。是由于湿热郁滞,气机不得宣畅所致。虚证为腹胀排气时大便即随之而下,是由于中气下陷,肠虚不固所致。

秋燥

秋燥是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寒,一偏于热,临床上分为“凉燥”、“温燥”二种类型。详见该条。

热病

含两义:指夏天的暑病,指一切因外感引起的热病,见《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里的“伤寒”即指广义的伤寒。泛指热性病。

热结旁流

阳明腑实证的另一表现。腑实证,大便一般多见燥结不通,但有时泄出黄臭的粪水,而不见燥尿泻出,仍有阳明腑实证者,称之为“热结旁流”。

热泻

因热迫大肠所引起。亦名“火泻”。主要症状有泻下黄白如糜或带黏腻、气味臭、肠鸣腹痛、痛一阵泻一阵,泻后仍有厚重感,肛门浊热、小便短赤、口渴、苔黄、脉数等。

如丧神守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www.med126.com/yishi/“如丧神守”用以形容神志昏乱不安,多属热盛于内所表现的证侯。

洒淅恶寒

形容病人恶风寒时好象被冷水喷洒在身上,或被雨水所淋的感觉。

三阴痉

指痉病之出现三阴经症状,故名。临床上除有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项强脉沉等症之外,还见头摇口噤(属厥阴);四肢不收、发热腹痛(属太阴);闭目嗜睡(属少阴)等三阴经症状。

三阴疟

即三日疟。由于元气内虚,卫气不固、病邪深入,每隔三天发作一次,因邪气潜伏于“三阴”,故名。一说因病邪缠绵日久,兼有三阴经主症出现,故名。

痧气(痧胀)

夏秋之间,因感受风寒暑湿之气,或因接触疫气、秽浊之邪,阻寒于内,出现腹痛闷乱的一种病症。因痧气胀寒胃肠,壅阻经络,故又名“痧胀”。痧在皮肤气分的,皮疹隐现红点,有如脉疹,称为“红痧”;若痧毒蕴于肌肉血分的,全身胀痛,且有黑斑,称为“乌痧”。若证情深重,则见发寒热,头、胸、腹或胀或痛,或神昏喉痛,或上吐下泻,或腰如束带,或指甲青黑,或手是脉木等。

伤寒

病名或症候名。广义的伤寒是外感发热病的总称;狭义的伤寒是属于太阳表证的一个证型,主要症状有发热、恶寒、无汗、头项强痛、脉浮紧等。与现代医学所称的“伤寒”不同。病因。指伤于寒邪。

伤暑

又称“感暑”。指夏季伤于暑邪,出现多汗身热,心烦口渴、气粗、四肢疲乏、小便赤涩等“阳暑”证候。

少腹硬满

指脐以下部位坚硬胀满的症状。若按之不硬,只觉胀满,拘急不舒的,称为“少腹急结”。都是由于瘀血和邪热互结,阻滞于少腹部;或因膀胱气化失常,水停下焦所致。前者属蓄血证,后者属蓄水证。辨证要点,在于小便利与不利。小便通利的,为蓄血证;小便不利的,为蓄水证。

身瞤动

即身体的肌肉掣动。其原因有由于发汗太过,阳气和阴液受伤;有由于阳虚失去促进津液产生的正常功能,气液不足,肌肉失去温养所致。

身热不扬

形容受湿邪阻遏的一种热象,其特点是体表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则觉灼手。

神不守舍

即精神错乱。心是精神所藏之处(《灵枢.邪客篇》:「心者,……精神之所舍也……」),病邪犯心或精神刺激过度出现的神志异常,均可称为神不守舍。

神昏

即神志昏迷不清。是邪热内陷心包,或湿热、痰浊蒙蔽清窍所出现的症状。

湿病

泛指因湿而引起的病症。湿为重浊粘腻之邪,有外湿、内湿之分。感受雾露,久居潮湿之处,或涉水雨淋,或着汗湿衣,以致湿邪入侵肌肤,出现身重体酸,关节疼痛,或见恶寒发热,身重自汗,属外感湿邪,亦称“伤湿”。若因饮食不适,过食生冷,或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湿内停,出现食欲不振、泄泻、腹胀、小便少,甚则面目四肢浮肿等症的,是湿从内生,统属湿病。参见“内湿”、“外湿”等条。

湿疟

此种疟疾是久受阴湿,湿邪伏于体内,因触冒风寒而诱发。其临床表现有恶寒而不甚热、汗出、一身尽痛、四肢沉重、呕逆脘闷、脉缓等。

湿热痢

痢疾证候类型之一。因脾胃湿热内蕴,胃不消导,脾失健运,湿热夹滞所致。以痢下赤色,或如鱼脑、稠粘臭秽、排便次数频多、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有力等为特征。若湿热毒邪盛于血分,伤及肠络,下痢纯血者,叫“赤痢”、“血痢”。若病邪伤及气血,肠中气滞,肠络损伤,下痢赤白相兼,脓血相杂,腹中绞痛,排便次数频多,叫“赤白痢”。

湿温

是长夏(农历六月)季节多见的热性病。因感受时令湿热之邪与体内肠胃之湿交阻,酝酿发病。表现有身热不扬、身重酸痛、胸部痞闷、面色淡黄、苔腻、脉濡。其特点是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史多留连于气分,有湿重于热和热重于湿的不同。病情进一步发展,可以入营入血,发生痉厥、便血等变证。多见于肠伤寒副伤寒一类疾病。

湿泻

又称“洞泻”或“濡泻”。是因水湿阻于胃肠,脾虚不能制水所致,所谓:「湿盛则濡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临床表现有身重、胸闷、口不渴、腹不痛或微痛、大便溏稀、尿少或黄赤、舌苔滑腻、脉濡缓等。

时病

又称“时令病”,指一些季节性发生的疾病,如春季的春温、风温、温毒、伤风等。夏季的泄泻、痢疾、中暑、暑温、热病、疰夏等。秋季的疟疾、湿温、秋燥等。冬季的伤寒、冬温等。

时行

时病中有不少病带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古代称为时行。如果引起大流行时,则称为“天行”或“天行时疫”。

食疟

因饮食停滞,再感受外邪而诱发的一种疟疾。其特点为寒热交作,寒已复热,热已复寒,并伴有嗳气、纳呆、食则吐逆、腹胀脘闷等症。

食泻

伤食而致泻,故名。临床表现为吞酸嗳臭,恶闻食气,胸脘痞闷,腹痛则泻,泻后痛减,苔腻。是由于饮食不节,伤于肠胃、脾失健运所致。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痹论》)

视歧

即看东西时把一物看成两物,属肝肾阴精亏损的病变。

收引

收,是收缩;引,是拘急。收引即指筋脉挛急,关节屈伸不利,多由于寒邪所致。

手足躁扰

指手足扰动不宁。有实证和虚证之别。实证是因内热炽盛,心中烦躁不宁,故手足躁扰不能安卧。常伴有身热口渴或腹胀痛、大便秘结等实热症状。虚证是因危重病元气将脱,神不自主,故出现循衣摸床、四肢躁扰等无意识的动作。多伴有神倦昏沉、肢冷、脉微等虚寒症状。

暑病

暑为六yin之一,是夏季的主气。凡夏天感受暑热邪气而发生的多种急性热病,统称为“暑病”。但狭义的一般多是指暑温、中暑、感暑之类的病症。

暑风

暑温病,因热盛而出现昏迷抽搐症状的,称为“暑风”或“暑痉”。表现为突发高热、神志不清、面赤、口渴、小便短赤,甚则角弓反张、牙关紧闭、手足抽搐。暑邪每多挟湿或痰湿互阻,如湿盛的,胸闷恶心,大便溏泄;痰湿互阻的,喉间痰鸣、面色垢晦、舌苔厚腻等。

暑秽

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而发的病症。表现为发病急速,头痛而胀、胸脘胀闷、烦躁、恶心呕吐、身热有汗,严重的出现神昏、耳聋等症状。

暑厥

指中暑患者出现神志昏迷、手足厥冷至肘膝部。

暑痢

因夏天感受暑热,内夹积滞,伤于肠胃所致。有腹中绞痛,下痢赤白,发热,面垢,汗出,呕逆,烦渴多饮,小便不利等症。

暑疟

因暑邪内郁,再感秋凉之气而诱发的一种疟疾。临床表现有恶寒壮热、无汗、烦渴引饮、脉弦数或洪数,或着衣则烦、去衣则冷,待大汗出后则热退等。

暑热证

广义指暑天一般热证。狭义指小儿夏季热(古称“疰夏”)。婴幼儿每逢夏季长时期发热,或暮热早凉,或暮热早凉,伴有口渴、多尿、无汗或少汗等症状。发病原因,多与婴幼儿时期,阴气未充,阳气未盛,不能耐受炎热气候的熏蒸有关。病至后期,往往元气受损,出现上实下虚症状。参见“疰夏”条。

暑温

指夏季感受暑邪而发病的热性病。临床表现一开始就发热身困,汗大出,背微恶寒,形似伤寒,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头晕痛,面垢齿燥,口渴引饮,面赤心烦恶热,大便或秘或泻,或泻而不爽等。暑温易夹杂有传染性的疠气,是夏季较烈性的一类传染病,前人称为“暑温夹疠”。如流行性B型脑炎、中毒性痢疾、钩端螺旋体病、恶性疟疾等。

暑泻

热泻的一种。因感受暑热之邪所引起。主要症状有泻下如注,或泻出粘稠,烦渴、尿赤、自汗、面垢、脉濡数等。

暑瘵

指感受暑热而突然咯血咳嗽,状似“痨瘵”的病症。是因暑热伤肺,蒸迫肺络所致。临床表现有烦热口渴、咳嗽气喘、头目不清、咯血、衄血,脉洪而芤等。如暑热挟湿的,则口不渴而苔白滑。

水谷痢

因脾胃气虚,不能消化水谷所致。有腹中微痛,粪便中杂有食物残渣与脓血,饮食减少,四肢困倦;脉细缓无力等症。

飧泄

本病是肝郁脾虚,清气不升所致。临床表现有大便泄泻清稀,并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肠鸣腹痛,脉弦缓等。

太阳中风

指太阳经感受风邪,是太阳表证的一个证型,主要症状有头项强痛、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等,属表虚证。指真中风的一型。即中风病有寒热的证候中表现无汗恶寒,或有汗恶风的称为“太阳中风”。但这种分型对中风病的辨证施治意义不大,现已少用。

痰疟

较重型疟疾。临床表规为发作时寒热交作,热多寒少,头痛眩晕,痰多呕逆,脉弦滑。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类于脑型疟疾。

瞳子高

瞳子即瞳人。指目睛上视,为太阳经的经气不足,进一步可出现“戴眼”。是一种脑神经症状。

晚发

“伏气温病”的别称。指春秋季末期所发生的里热证候较重的温热病。但“晚发”一词,现已少用。

胃家实

语出《伤寒论》。“胃家”是胃与大小肠的简称。胃家实指邪热结于阳明、津液受伤所出现的证侯。主要症状为壮热、烦渴、大汗出、脉洪大;因邪热与肠中粪便互结,可出现潮热便秘、腹痛拒按等症。

胃实

证候名。指胃肠积热、热盛津伤、胃气壅滞不通的证候,主要症状有脘腹胀痛、嗳气、大便不通,或烦躁发热等。

胃中燥矢

指肠中大便燥结。《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矢五六枚也。」这里“胃中”是指肠道。胃中有燥矢,说明是胃肠道实热内结,津液受邪热煎灼消耗,故肠中大便燥结。

温病

是感受四时不同的温邪所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古代对于“热病”,多用“温病”一语以概括;后人有认为“热”轻的为温,重的为热,但实质上是相同的,故温与热往往互称,又统称为温热病。其临床特点是发病较急,初起时多见热象偏盛,而且容易化燥伤阴。它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风温、春温、湿温、暑温、冬温、温毒等。详见各条。

温毒

指感受温热时毒而发生的急性感染,即所谓“诸温夹毒”。临床以高热、头面或咽喉肿痛、出血性斑疹为特征。大抵包括二类疾病:一是头面、口腔、咽喉感染的化脓性疾患,如继发性化脓性腮腺炎、扁体周围脓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等;一是急性流行性传染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斑疹伤寒等。

温毒发斑

温毒症状之一。由于温热之毒内蕴肺胃,充斥三焦,波及营血,透发于肌肤而为斑。如斑色红活的,热毒较轻,紫暗的为热毒重,黑色的为热毒极重。类于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斑疹伤寒等急性传染病。

温疟

内有伏邪,至夏季感受暑热而发的一种疟疾。临床表现有先热后寒、热重寒轻、汗或多或少、口渴喜凉饮、舌红、脉轻按浮数重按无力等症。「温疟者,其脉如平(指未现疟疾通常所见的弦脉),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

温疫

又称“瘟疫”。是感受疫疠之邪而发生的多种急性传染病的统称。其特点是发病急剧,病情险恶,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大流行,常见的有两类:一是湿热秽浊之疫,以恶寒壮热、头痛身痛、苔白如积粉、脉数等为主症。一是暑热火毒之疫,以高热、烦燥、头痛如劈、腹痛吐泻,或神昏发斑、身发臭气为主症。

温燥

指感受秋天亢旱燥气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热者。临床表规初起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咯痰多稀而粘、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边尖俱红等症。这是肺受温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燥热症状。

瘟黄

本病是由于感受湿热时毒,毒盛化火,深入营血所致。临床表现有身目呈红黄色、高热神昏、烦渴、腹胀、胁痛、衄血便血,或发斑疹、舌绛苔黄燥等。类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黄疸型钩端嫘旋体病等。

五更泄(晨泄、肾泄)

每天早晨天末亮之前即肠鸣泄泻,故名“晨泄”。致病原因主要是肾阳虚,命火不足,不能温养脾胃,故又名“肾泄”。

五色痢

痢疾,脓血粪便中杂有多种颜色,故名。有虚症和实症之分。实症是由肠中之滞热未尽,过早使用止涩药,或因毒留肠中所致,表规为里急后重较甚,脉实有力。虚症是由于痢后脏腑之气已伤,脾肾两虚,表现为脐下急痛,频频虚坐,脉虚无力;如肾阴亏竭,则下痢脓血杂色而稠粘,滑泄无度,脐下急痛,发热烦渴,病情较重。

五泄

指胃泄、脾泄、小肠泄、大肠泄、大瘕泄。(《难经.五十七难》)。指飧泄、溏泄、骛泄、濡泄、滑泄(朱震亨《平治会粹》)。

下利清谷

“下利”,指一般的腹泻。“下利清谷“即指泻下的粪便如清水,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无粪臭味,并有恶寒肢冷、神倦脉微等脾肾阳虚症状。

下迫

是形容急欲大便但又排便不畅的窘迫之象。

项背强儿儿

《伤寒论》。头项和背部的肌肉经脉俱有牵引不舒之感。是项强病势进一步的发展,是形容患者头项伸直稍向后倾,如小鸟学飞之状。若伴见外感症状的,为邪犯太阳经络的证候。

项强

指头部后项的肌肉筋脉牵引不舒的症状。一般是由于外感风寒,寒邪侵入太阳经络,经气不舒所致。项强常与头痛并见,是太阳病的主症之一。也有由于湿邪阻滞肌肉,或热邪灼伤筋脉而致者。

小结胸

结胸证类型之一。多由于痰热互结所致,又称“痰热结胸”。临床表现有胃脘部硬满、压痛、舌苔黄微腻、脉象浮滑等。

胁热下利

或简称“胁热利”。是指里寒挟表热所引起的泄泻。主要症状有形寒身热,心窝部有痞硬的感觉、腹泻不止等。这是外感寒邪,外邪末除,因误下伤脾,故外有形寒身热的表证,内有脾虚腹泻的里证,表里同病。

泄泻

大便稀薄,时作时止,叫“泄”;大便直下,如水倾注,叫“泻”。但临床上多合称为“泄泻”。其致病原因很多,如风、寒、湿、热内犯肠胃,饮食不节,脾胃内伤,以及肾阳衰微等均可致病。一般分为“寒泻”、“湿泻”、“热泻”、“食泻”、“虚泻”等。各详本条。

心烦

即心中烦闷。多由于内热所引起。参见“内烦”条。

心愦愦

愦,烦乱之意。形容心中烦乱不能自主的症状。若心中烦乱而有痞闷之感的,称为“心悗”(悗,烦闷之意)。

心下急

指胃脘部急迫微痛、胀满不舒的感觉。这是因邪热结于胃,引起剧烈呕吐后所出现的自觉症状。常伴有心烦、大便闭等症。可见于急性胃炎、胃肠型感冒等。

心下满

指胃脘间痞闷胀满;若兼有气上逆的感觉,称为“心下逆满”。这是由于中阳受伤,运化失常,以致水饮停于中焦所出现的自觉症状。

心下支结

胃脘间自觉好象有东西梗阻似的,烦闷不舒,不硬不满的一种症状。这是少阳病胸胁苦满的轻症。

新感温病

指四时中感受外邪,随感随发的温病。初起为表寒症的,发热较轻、恶寒、头痛、体痛较重,舌质淡、舌苔薄白,口中和,不渴,脉浮紧或浮缓,以后就化热入里。初起为表热症的,发热较重,恶寒、头痛、体痛较轻,舌质红,舌苔薄白或微黄,口渴,脉象浮数,以后热入于里而更甚。风温、暑温、湿温、秋燥、冬温等都属新感温病。

胸闷

是指湿热或痰湿之邪阻滞中焦,邪气扰及胸中,出现烦闷不舒的一种症状。

胸下结硬

“胸下“指膈间,是胸膈间有胀满痞硬而有疼痛的症状。可因痰湿和邪热相结;或因脾胃虚寒误用泻下,脾胃受伤而致。

胸胁苦满

即胸胁部满闷不舒。这是足少阳胆经气机失调所出现的症状之一。足少阳经络分布两胁,因为气机郁结,同时胆火又内郁于胸膈,故出现这种症状。

休息痢

下痢履发履止,日久不愈,故名。其原因有因痢疾初起,止涩太早,治疗不当,以致肠中积热未尽;或因饮食失节;或因过服寒凉,脾肾阳虚所致。

虚疟

由于平素元气虚弱,再感疟邪而发病。发作时寒热交作,自汗倦卧,饮食减少,四肢乏力,脉弦细。本病也可因久疟未愈,脾胃虚寒而引起。发病时有寒热交作、饮食减少、倦怠肢冷、腹满便溏、脉濡弱等。

虚泻

由于脾肾阳虚,泻下日久所致。临床表现有食下易泻,大便次数多而稀烂,或完谷不化,神倦无力,面色晄白,唇舌淡白,脉细弱;或天末亮时即泻下一、二次,并有腰酸肢冷等症。

虚坐努责

形容某些肠道和肛门的疾病,便意频繁,但却排不出大便的现象。多因邪滞气虚所致。

蓄血证

伤寒太阳腑证的另一种证侯。主要表现为身热,神志如狂,少腹胀满,拘急不舒,小便自利。是由表热随经入里,与血相搏,瘀热阻滞少腹,上扰心神所致。严重者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发狂,或身发黄,色瘀暗,脉沉结。

血结胸

结胸证类型之一,是由邪热与血结聚胸脘所致。主要症状有胸脘间满而微硬,不可按,其人善忘,小便反利而口不渴。

循衣摸床

形容神志昏迷的病人用手摸弄衣被,或抚摸床缘的症状。这是热伤心神,邪盛正虚的一种危候。

阳病

含两义:指三阳经的病。指一般实症,热症的统称。

阳暑

指夏季在烈日下工作或长途奔走,感受炎热曝哂而发病的伤暑证。是由于动而得之,故名“阳暑”。主要病状有高热、心烦、口渴、大汗、舌苔黄干,脉洪数等。

即中暑。详见“中暑”条。暍暍,形容热性病的热气极盛。

疫毒痢

痢疾证候类型之一。又叫“疫痢”。本病或因患者体质素虚,或因毒疠过盛,致疫毒深滞肠胃,易入营血,有较强的传染性,故名。临床表现有发病急骤,病情较剧,突然高热,寒战,烦渴,腹痛急剧,痢下脓血稠粘,次数频多,恶心呕吐,或兼发斑疹。儿童因体质娇嫩,每于未出现泻痢的症状时,即呈高热、昏迷、抽搐,甚或肢冷、大汗、脉微欲绝等危重证候。类似中毒性痢疾。

疫疟

凡疟疾在一个地区引起流行,互相传染,病情较重的,称为“疫疟”。其临床表现有寒热往来。每日发作一次或二次,发热较高,烦渴有汗。

阴病

含两义:指三阴经的病。指一般虚症,寒症的统称。

阴热

指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低热,即内伤的阴虚发热。指急性热病后期由于阴津消耗而产生的发热情况。

阴暑

指夏季因气候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中气内虚,以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而为病。是由于静而得之,故名“阴暑”。主要病状有发热恶寒、无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黄,脉弦细等。

阴阳毒

语出《金匮要略》。为感受疫毒,内蕴咽喉,侵入血分的病症。分阳毒和阴毒,阳毒因热壅于上,以面赤斑斑如锦绞、咽喉痛、吐脓血为主要症状;阴毒乃邪阻经脉,以面目青、身痛如被打伤、咽喉痛为主要症状。病情均属危重,《诸病源候论.伤寒阴阳毒候》指出:「夫欲辨阴阳毒病者,始得病时,可看手足指,冷者是阴,不冷者是阳。“这是在阴毒、阳毒典型症状出现前的一种鉴别方法。

阴阳交

语出《素问.评热病论》。热病出汗后,仍发热,脉躁疾。发热和脉象不因出汗而见和缓,反有狂言、不能食的症状,前人认为这是阳邪交入于阴分,消耗阴气所致,故名。属危重证侯。

阴躁

即阴寒极盛所致的躁扰、神志不安的证侯,多属危重之证。临床表现四肢厥逆、冷汗自出、脉微欲绝,躁扰不安。这种烦躁是因阴盛格阳所引起,故称。可见于休克前期、心力衰竭、尿毒症等。

隐疹

又称“[病培]癗”、“风疹块”或“瘾痧”,即荨麻疹,是常见的过敏性疾病。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风团,小如麻疹,大如豆瓣,成块成片。属于风热的,丘疹色鲜红,剧痒,灼热,舌红,脉浮数。属于风寒的,丘疹色白,剧痒,恶风,舌苔薄白、脉浮弦。属于风湿的,则疹色微红,兼见胸闷,四肢酸重,舌苔厚腻。若反复发作,经年不愈,多属气血虚。

脏结

语出《伤寒论》。症状和结胸证相类似,但无发热顷躁。病者饮食如常,而时有腹泻,脉象寸浮关细小沉紧,舌苔白滑而腻。是由于邪结于脏,阳虚而阴浊凝结。指病人胁下素有积聚痞块,并连至脐旁,疼痛牵引到少腹的病症。

燥矢

屎,古写多作“矢”。燥矢,指干燥硬结的粪便。大便干燥硬结,如伴有壮热、烦渴、腹胀痛拒按等症状的。属阳明脏实热证。若虽数天不大便,没有腹胀痛,属津虚燥结。

躁狂

“躁”是指手足躁扰。“狂”是指狂乱不安,妄作妄动。狂乱不安,手足躁扰,是神志失常的一种证侯。多因肝经热盛;或痰火上扰;阳明热盛,热扰心神;或秽浊上干;血蓄下焦,瘀热上冲等所致。

憎寒

是一种外有寒战,内有烦热的症状。这是由于热邪内伏,阳气被阻,不能透达所致。

痄腮

又名“腮肿”或叫“含腮疮“,也有称为“虾蟆瘟”。感受温毒病邪后,肠胃积热与肝胆郁火壅阻于少阳经络所致,冬、春季常见流行,以学龄儿童发病较多。主要症状为一侧或先后在两侧腮腺部位肿胀,边缘不清,按之柔韧感,并有疼痛和压痛。本病即流行性腮腺炎。

谵妄

由于里热过盛或痰火内扰等原因,以致意识模糊、胡言乱语、有错觉幻觉、情绪失常,或有兴奋激动等症状。

瘴疟

因感受山岚瘴气而发的一种疟疾。临床表现有寒多热少,或热多寒少,每日发作或间日发作,烦闷身重、昏沉不语。或狂言谵语www.med126.com/jianyan/。类于恶性疟疾。

振寒

形容发冷时全身振动,即冷得发抖的意思。

症候

症候是由若干症状综合构成的,可以说是症状的复合,相当于西医Syndrome。例如发热、恶寒、头痛、脉浮等是一种外感表症的症候。壮热、烦渴、舌红苔黄、便秘等,是一种里实热的症候。又如中风时出现牙关紧闭、面赤、气粗、痰涎壅盛、两手握固,脉弦滑或沉缓等,称为“闭症”。气息微弱,四肢厥冷,汗出如珠,口开目合,手撒遗尿,脤微细欲绝或沉伏等,称为“脱症”。闭症、脱症,这些都是疾病的症候。

证用作病名,乃表示本病突出的主症。一证之中可包括多种症候。如痹证若见肢体酸痛,游走不定,属风痹的症候;若见疼痛较剧,遇冷痛增,得热痛减,则属实痹的症喉;若疼有定处,酸重麻木,则属湿的症候。

支膈

自觉胸膈下有一股气阻塞似的不适感。

中暑

指在夏季炎热气温中因为中于暑邪而发生的病症。症状是突然晕倒、身热、恶心、呕吐、烦躁、大汗(或无汗)、气粗、面色苍白、脉细数,或昏迷不醒,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等,又称“中暍”(即伤于暑热之意)。

注下

是形容泄泻患者大便如水样向下倾注的情况。

疰夏(夏疰)

或叫“注夏”。本病因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在夏令发病,故名。好发于幼弱儿童。发病原因一般是由于体质娇嫩,脾胃虚弱或阴气不足,在夏季炎热的环境中,感受温热之气而致。由于体质差异,临床表现有两种类型:脾胃虚弱型:主要症状有肢体无力、胸闷不适、懒于说话、纳呆便溏。如迁延日久,患儿身体异常羸瘦,下肢也逐渐痿软无力。暑热炽盛型,主要症状有身热午后增高、有汗或无汗、口渴喜饮、小便量多,后期身热稽留不退、消瘦、肢体疲乏、精神萎糜,故又有“夏痿”之称。类于小儿夏季热。

转筋

俗名“抽筋”。多指腓肠肌挛急。是津液脱失的一种症状。

壮热

指实证出现的高热,一般属温病在气分的热型。

灼热

形容发热较高的情况,用手抚患者的皮肤,即有灼手的感觉。

卒病

形容发热较高的情况,用手抚患者的皮肤,即有灼手的感觉。

相关文章
 论坛仍需坚守的个性
 疝气内消丸(《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助肾辟邪丹(《辨证录》卷七)
 胃良性肿瘤
 辨发惊脉证并治第三
 人参散(《普济方》卷十七引《经验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