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针灸大成教程:卷四
来源:卷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五运主病歌 医经小学

诸风掉眩乃肝木,痛痒疮疡心火属,湿肿满本脾土经,气贲郁痿肺金伏, 寒之收引肾水乡,五运主病枢要目。

六气为病歌

诸暴强直支痛,里急筋缩腰戾,本足肝胆二经,厥阴风木之气。
诸病喘呕及吐酸,暴注下迫转筋难,小便浑浊血溢泄,瘤气结核疡疹斑,
麆吐下霍乱症,瞀郁鼻塞肿胀干,鼽淋秘身发热,恶寒战栗惊惑间,
笑悲谵妄衊污,腹胀鼓之有声和,少阴君火手二经,真心小肠气之过。 (衊音蔑)
与强直积饮殢,霍乱中满诸膈痞,体重吐下胕肿痿,肉如泥之按不起,
太阴湿土二足经,脾与从中胃之气,诸热瞀瘈筋惕惕,悸动搐搦瘈瘲极,
暴喑冒昧躁扰狂,骂詈惊骇气上逆,胕肿疼酸嚏呕疮,喉痹耳鸣聋欲闭。
呕痛溢食下不能,目眛不明瘈翳,或禁栗之如丧神,暴病暴死暴注利,
少阳相火手二经,心包络与三焦气。 (瞀音茂瘈音记)
诸枯固闭,干劲揭皱起,阳明之燥金,肺与大肠气。
上下水液出澄冷,症瘕疝坚痞病,腹满急痛痢白清,食已不饥止痢腥,
屈伸不便与厥逆,厥逆禁固太阳经,肾与膀胱为寒水,阴阳标本六气里。

百穴法歌 神应经

手之太阴经属肺,尺泽肘中约纹是,列缺侧腕寸有半,经渠寸口陷脉记,
太渊掌后横纹头,鱼际节后散脉里,少商大指内侧寻,爪甲如韭此为的。
手阳明经属大肠,食指内侧号商阳,本节前取二间定,本节后勿三间忘,
歧骨陷中寻合谷,阳溪腕中上侧详,三里曲池下三寸,曲池曲肘外辅当,
肩肩端两骨觅,五分侠孔取迎香。 (音鱼)
足阳明兮胃之经,头维本神寸五分。 颊车耳下八分是,地仓侠吻四分临,
阴市上三寸,阴市膝上三寸针,三里膝下三寸取,上廉里下三寸主,
下廉上廉下三寸,解溪腕上系鞋处。 冲阳陷谷上二寸,陷谷庭后二寸举,
内庭次指外间求,厉兑如韭足次指。
足之太阴经属脾,隐白大指内角宜,大都节后白肉际,太白后一下一为,
公孙节后一寸得,商邱踝下前取之,内踝三寸阴交穴,阴陵膝内辅下施,
手少阴兮心之经,少海肘内节后明,通里掌后絻一寸,神门掌后锐骨精。
手太阳分小肠索,小指之端取少泽,前谷外侧本节前,后溪节后仍外侧,
腕骨腕前起骨下,阳谷锐下腕中得,小海肘端去五分,听宫耳铢如菽侧,
太阳膀胱何处看,睛明目眦内角畔,攒竹两眉头陷中,络却后发四寸半。
肺俞三椎膈俞七,肝俞九椎之下按,肾俞十四椎下旁,膏四五三分算,
委中膝腘约纹中,承山下分肉断,昆仑踝下后五分,金门踝下陷中撰,
申脉踝下筋骨间,可容爪甲慎勿乱。 (音善)
少阴肾兮安所觅,然谷踝前骨下识,太溪内踝后五分,照海踝下四分的,
复溜内踝上二寸,向后五分太溪直,手厥阴兮心包络,曲泽肘内横纹作,
间使掌后三寸求,内关二寸始无错,大陵掌后两筋间,中冲中指之端度。
手少阳兮三焦论,小次指间名液门,中渚次指本节后,阳池表腕有穴存,
脘后二寸外关络,支沟腕后三寸间,天井肘上一寸许,角孙耳廓开口分,
丝竹眉后陷中按,耳门取缺非虚文。
足少阳胆取听会,耳前陷中分明揣,目上入发际五分,临泣之穴于斯在,
目窗泣上寸半存,风池发后际中论,肩井骨前看寸半,带脉肋下寸八分,
环跳髀枢寻宛宛,风市髀外两筋显,阳陵膝下一寸求,阳辅桌上四寸远,
绝骨踝上三寸从,邱墟踝前有陷中。 临泣侠溪后寸半,侠溪小次歧骨缝,
厥阴肝经果何处,大敦拇指有毛聚,行间骨尖动脉中,太冲节后有脉据,
中封一寸内桌前,曲泉纹头两筋着,章门脐上二寸量,横取六寸着两旁,
期门乳旁一寸半,直上寸半二肋详。
督脉水沟鼻柱下,上星入发一寸者,百会正在顶之巅,风府后发一寸把,
门后发际五分,大椎第一骨上存,腰俞二十一椎www.med126.com下,诸君仔细详经文。
任脉中行正居腹,关元脐下三寸录,气海脐下一寸半,神阙脐中随所欲,
水分脐上一寸求,中腕脐上四寸取,膻中两脬中间索,承浆宛宛唇下搜。

十二经脉歌 聚英

手太阴肺中焦生,下络大肠出贲门,上腷属肺从肺系,系中出腋臑中行,
肘臂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甲根,支络还从腕后出,接次指属阳明经。
此经多气而少血,是动则病喘与咳,肺胀膨膨缺盆痛,两手交瞀为臂厥,
所生病者为气嗽,喘渴烦心胸满结,臑臂之内前廉痛,小便顪数掌中热,
虚气肩背痛而寒,气盛亦疼风汗出,欠伸少气不足息,遗矢无度溺色赤。 (臑音饶)
阳明之脉手大肠,次指内侧起商阳,循指上连出合谷,两筋歧骨循臂肪,
入肘外廉循臑外,肩端前廉柱骨旁,从肩下入缺盆内,络肺下膈属大肠。
支从缺盆直上颈,斜贯颊前下齿当,环出人中交左右,上侠鼻孔住迎香,
此经气盛血亦盛,是动颊肿并齿痛,所生病者为鼽,目黄口干喉痹生。
大指次指难为用,肩前臑外痛相仍,气有余兮脉热肿,虚则寒栗病偏增,
胃足阳明交鼻起,下循鼻外下入齿,还出侠口绕承浆,颐后大迎颊车里。
耳前发际至额颅,支下人迎缺盆底,下腷入胃络脾宫,直者缺盆下乳内,
一支齿门循腹中,下行直合气冲逢,遂由髀关抵膝膑,跗中指内关同,
一支下膝注三里,前出中指外关通,一支别走足跗指,大指之端经尽已。
此经多气复多血,是动欠伸面颜黑,凄凄恶寒畏见人,忽闻木音心惊惕,
登高而歌弃衣走,甚则腹胀仍贲响,凡此诸疾皆骭厥,所生病者为狂疟,
温yin汗出鼻流血,口喎唇裂又喉痹,膝膑疼痛腹胀结,气膺伏兔外廉。
足跗中指俱痛彻,有余消谷溺色黄,不足身前寒振栗,冒房胀满食不消,
气盛身前皆有热。 (骭音干)
太阴脾起足大指,上循内侧白肉际,核骨之后内踝前,上臑循经膝里,
股内前廉入腹中,属脾络胃与膈通,侠喉连舌散舌下,支络从胃注心宫。
此经气盛而血衰,是动其病气所为,食入即吐胃脘痛,更兼身体痛难移,
腹胀善噫舌本强,得后与气怏然衰,所生病者舌亦痛,体重不食亦如之,
烦心心下仍急痛,泄水溏瘕寒疟随,不卧强立股膝肿,疽发身黄大指痿。
手少阴脉起心中,下膈直与小肠通,支者还从肺系走,直上喉咙系目瞳。
直者上肺出腋下,臑后肘内少海从,臂内后廉抵掌中,锐骨之端注少冲,
多气少血属此经,是病心脾痛难任,渴欲饮水咽干燥,所生臑痛目如金,
臂之内后廉痛,掌中有热向经寻。
手太阳经小肠脉,小指之端起少泽,循手外廉出踝中,循臂骨出肘内侧,
上循臑外出后廉,直过肩解绕肩脾,交肩下入缺盆内,血腋络心循咽嗌,
下膈抵胃属小肠,一支缺盆贯颈颊,至目锐眦却入耳,复后耳前仍上颊,
抵鼻升至目内眦,斜络于颧别络接。 此经少气还多血,是动则病痛咽嗌,
颔下肿兮不可顾,肩如技兮臑似折。 所生病主肩臑痛,耳聋目黄肿腮颊,
肘臂之外后廉痛,部分犹当细分别。
足太阳经膀胱脉,目内眦上起额尖,支者巅上至耳角,直者从巅脑后悬,
络脑远出别下项,仍前肩膊侠脊边,抵腰膂肾膀胱内,一支下与后阴连,
贯臀斜入委中穴,一支膊内左右别,贯脾侠脊过髀枢,臂内后廉腘中合,
下贯内外踝后,京骨之下指外测。 此经血多气犹少,是动头疼不可当,
项如拔兮腰似折,髀枢痛彻脊中央,腘如结兮如裂,是为踝厥筋乃伤,
所生疟小指发,头项痛目色黄,腰尻腘脚疼连背,泪流鼻及癫狂。 (腘音谷)
足经肾脉属少阴,小指斜趋涌泉心,然骨之下内踝后,别入根中内侵,
出腘内廉上股内,贯脊属肾膀胱临,直者属肾贯肝膈,入肺循喉舌本寻,
支者从肺络心内,仍至胸中部分深。 此经多气而少血,是动病饥不欲食,
喘嗽唾血喉中鸣,坐而欲起面如垢,目视气不足,心悬如饥常惕惕,
所生病者为舌干,口热咽痛气贲逼,股内后廉并脊疼,心肠烦痛疽而澼,
痿厥嗜卧体怠惰,足下热痛皆肾厥。
手厥阴心主起胸,属包下膈三焦宫,支者循胸出下,下连腋三寸同,
仍上抵腋循臑内,太阴少阴两经中,指透中冲支者别,小指次指络相通。
此经少气原多血,是动则病手心热,肘臂挛急腋下肿,甚则胸支满结,
心中澹澹或大动,善笑目黄面赤色,所生病者为烦心,心痛掌热病之则。
手经少阳三焦脉,起自小指次指端,两指歧骨手腕表,上出臂外两骨间,
肘后臑外循肩上,少阳之后交别传,下入缺盆膻中分,散络心包膈里穿,
支者膻中缺盆上,上项耳后耳角旋,屈下至颐仍注颊,一支出耳入耳前,
却从上关交曲颊,至目内眦乃尽焉。 此经少血还多气,是动耳鸣喉肿痹,
所生病者汗自出,耳后痛兼目锐眦,肩臑臂肘外皆疼,小指次指亦如废。
足脉少阳胆之经,始从两目锐眦生,抵头循角下耳后,脑空风池次第行。
手少阳前至肩上,交少阳右上缺盆,支者耳后贯耳内,出走耳前锐眦循,
一支锐眦大迎下,合手少阳抵顶根,下加颊车缺盆合。 入胸贯膈络肝经,
属胆仍从里过,下入气冲毛际萦,横入髀厌环跳内,直者缺盆下腋膺,
过季下髀厌内,出膝外廉是阳陵,外辅绝骨桌前过,足跗小指次指分,
一支别从大指去,三毛之际接肝经。 此经多气而少血,是动口苦善太息,
心疼痛难转移,面尘足热体无泽。 所生头痛连锐眦,缺盆肿痛并两腋,
马刀挟瘿生两旁,汗出振寒痎疟疾,胸髀膝至胫骨,绝骨桌痛及诸节。 (痎音皆)
厥阴足脉肝所终,大指之端毛际丛,足跗上廉太冲分,踝前一寸入封中,
上踝交出太阴后,循腘内廉阴股冲,环绕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逢,
上贯膈里布肋,侠喉顽颡目系同,脉上巅会督脉出,支者还生目系中,
下络颊里环唇内,支者便从膈肺通。 此经血多气少焉,是动腰疼俯仰难,
男疝女人小腹肿,面尘脱色及咽干。 所生病者为胸满,呕吐洞泄小便难,
或时遗溺并疝,临症还须仔细看。

玉龙歌 杨继洲注解

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沈,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看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伛者立伸偻者起。 从此名扬天下知。
凡患伛者,补曲池泻人中,患偻者,补风池,泻绝骨。
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顶门,即会也。 禁针,灸五壮,百会先补后泻,灸七壮,艾如麦大。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
上星穴,流涕并不闻香臭者,泻俱得气补。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孙子慢惊何可治? 印堂刺入艾还加,
神庭入三分,先补后泻,即堂入一分。 沿皮透左右,攒竹大哭效,不哭,急惊泻,
慢惊补。
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承浆宜泻,风府针不可深。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人尚无痰饮合谷安。
风池刺一寸半,透风府穴,此必横刺方透也。 宜先补后泻,灸十一壮,
合谷穴针至劳宫,灸二七壮。
口眼喎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喎左泻右依师正,喎右泻左莫令斜。
灸地仓之艾,如菉豆,针向颊车,颊车之针,向透地仓。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
耳聋气闭痛难言,须知翳风穴始痊,亦治项上生瘰,不针泻动即安然,
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再泻,宜从听会用针行。
偶尔失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
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况皮刺不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
攒竹宜泻,头维入一分,沿皮透两额角疼泻,眩晕补。
两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睛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
睛明针五分,后略向鼻中,鱼尾针透鱼腰,即童子 俱禁灸,如虚肿,不宜去血。 (音撩)
眼痛忽然血贯睛,羞明更最难睁,须得太阳针血出,不用金刀疾自平,
心火炎上两眼红,迎香穴内刺为通,若将毒血搐出后,目内清凉始见功。
内迎香二穴,在鼻孔中,用芦叶竹叶,搐入鼻内,出血为妙,不愈再针合谷。
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酸亦可攻,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
委中禁灸,四畔之紫脉上,皆可出血,弱者慎之。
肾弱腰疼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 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
环跳能治腿股风,居二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
居灸则筋缩。
腿膝无力身立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倘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然渐自安。
俱先补后泻,二市者,风市阴市也。
髋骨能医两腿疼,膝头红肿不能行,必针膝眼膝关穴,功效须臾病不生。
膝关在膝盖下,犊鼻内,横针透膝眼。
寒湿脚气不可熬,先针三里与阴交,再将绝骨穴兼刺,肿痛登时立见消,即三阴交也。
肿红腿足草鞋风,须把昆仑二穴攻,申脉太溪如再刺,神医妙诀起疲癃。
外昆针透内吕
脚背疼起丘墟穴,斜针出血即时轻,解溪再与商丘识,补泻行针要辨明,
行步艰难疾转加,太冲二穴效堪夸,更针三里中封穴,去病如同用手抓,
膝盖红肿鹤膝风,阳陵二穴亦堪攻,阴陵针透尤收效,红肿全消见异功。
腕中无力痛艰难,握物难移体不安,腕骨一针虽见效,莫将补泻等床看,
急痛两臂气攻胸,肩井分明穴可攻,此穴元来真气聚,补多泻少应其中。
此二穴针二寸效,乃五脏真气所聚之处,倘或体弱针晕,补足三里。
肩背风气连臂疼,背缝二穴用针明,五枢亦治腰间痛,得穴方知病顿轻。
背缝二穴在背肩端骨下,直腋缝尖,针二寸,灸七壮。
两肘拘挛筋骨连,艰难动作欠安然,只将曲池针泻动,尺泽兼行见圣传。
尺泽宜泻不灸
肩端红肿痛难富,寒湿相争气血狂。 若向肩明补泻,管君多灸自安康,
筋急不开手难伸,尺泽从来要认真,头而纵有诸样症,一针合谷效通神,
腹中气块痛难当,穴法宜向内关防,八法有名阴维穴,腹中之疾永安康。
先补后泻,不灸,如大便不通,泻之即通。
腹中疼痛亦难当,大陵外关可消详,若是痛并闭结,支沟奇妙效非常,
脾家之症最可怜,有寒有热两相煎,间使二穴针泻动,热泻寒补病俱痊。
间使透针支沟,如脾寒可灸。
九种心痛及脾疼,上腕穴内用神针。 若还脾败中腕补,两针神效免灾侵,
痔漏之疾亦可憎,表里急重最难禁,或痛或痒或下血,二白穴在掌中寻。
二白四穴,在掌后,去横纹四寸,两穴相对,一穴在筋内,一穴在大筋外,针五分。
取穴,用稻心从项后围至结喉,取草摺齐,当掌中大指虎口纹双围转,
两筋头。 {点到}掌后臂,草尽处是,即间使后一寸,门穴也。 灸二七壮,针宜泻,如不愈,灸骑竹马。
三焦热气壅上焦,口苦舌干岂易调,针刺关冲出毒血,
口生津液病俱消手臂红肿连腕疼,液门穴内用针明,更将一穴名中渚,多泻中间疾自轻。
液门沿皮针,向后透阳池。
风之症症非轻,中冲二穴可安宁,先补后泻如无应,再刺人中立便轻。
中冲禁灸,惊风灸之。
胆寒心虚病如何,少冲二穴最功多,刺人三分不着艾,金针用后自和平,
时行疟疾最难禁,穴法由来未审明。 若把后溪穴寻得,多加艾火即时轻。
热泻寒补,牙疼阵阵苦相煎。 穴在二间要得传,若患翻胃并吐食,中魁奇穴莫教偏,
乳鹅之症少人医,必用金针疾始除,如若少商出血后,即时安稳免灾危,
三棱针刺之。
如今瘾疹疾多般,好手医人治亦难,天井二穴多着艾,纵生瘰灸皆安,宜泻七壮。
寒痰咳嗽更兼风,列缺二穴最可攻,先把太渊泻,多加艾火即收功。
列缺刺透太渊,担穴也。
痴呆之瘲不堪亲,不识尊卑枉骂人,神间独知痴呆病,转手骨开得穴真。
宜泻灸。
连日卢烦而壮赤,心中惊悸亦难当。 若教通里穴寻得,一用金针体便康。
惊恐补,虚烦泻,针五分,不灸。
风眩目烂最堪怜,泪出汪汪不可言,大小骨空皆妙穴,多加艾火疾应痊。
大小骨空不针,俱灸七壮,吹之。
妇人吹乳痛难消,吐血风痰稠似胶,少泽穴内明补泻,应时神效气能调。
刺沿皮向后三方。
满身发热痛为虚,盗汗淋淋渐损躯,须得百劳椎骨穴,金针一刺疾俱除,
忽然咳嗽腰背疼,身柱由来灸便轻,至阳亦治黄疸病,先补后泻效分明。
针俱沿皮三分,灸二七壮。
肾败腰虚小便频,夜间起止苦劳神,命门若得金针助,肾俞艾灸起邅迍。
多灸不泻。
九般痔漏最伤人,必刺承山效若神,更有长强一穴是,呻吟大痛穴为真,
伤风不解嗽频频,久不医时劳便成,咳嗽须针肺俞穴,痰多宜向丰隆寻。
灸方效。
膏肓二穴治病强,此穴原来难度量,斯虚禁针多着艾,二十一壮亦无妨,
腠理不密咳嗽频,鼻流清涕气皆沉,须知喷嚏风门穴,咳嗽宜加艾火深。
针沿皮向外。
胆寒由是怕惊心,遗精白浊实难禁,夜梦鬼交心俞治,白环俞治一般针。
更加脐下气海两旁效。
肝家血系目昏花,宜补肝俞力便加,更把三里频泻动,还光益血自无差。
多补少泻灸。
脾家之症有多般,致成翻胃吐食难,黄疸亦须寻腕骨,金针必定夺中腕,
无汗伤寒泻复溜,汗多宜将合谷收。 若然六脉皆微细,金针一补脉还浮。
针复溜入三,沿皮向骨下一寸。
便闭结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更把支沟来泻动,方知妙穴有神功,
小腹胀满气攻心,内庭二穴要先针,两足有水临泣泻,无水方能病不侵。
针口用油,不闭其孔。
七般疝气取大敦,穴法由来指侧间,诸经具载三毛处,不遇师傅隔万山,
传尸痨病最难医,涌泉出血免灾危,痰多须向丰隆泻,气喘丹田亦可施,
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有筋有骨须浅刺,灼艾临时要度量。
不定穴即痛处。
劳宫穴在掌中寻,满手生疮痛不禁,心胸之病大陵泻,气攻胸腹一般针,
哮喘之症最难当,夜间不睡气遑遑,天突妙穴宜寻得,亶中着艾便宜康。
鸠尾独治五般痫,此穴须当仔细观。 若然着艾宜七壮,多则伤人针亦难。
非高手,毋轻下针。
气喘急急不可眠,何当日夜苦忧煎? 若得璇玑针泻动,更取气海自然安。
气海先补后泻。
肾强疝气发甚频,气上攻心似死人,关元兼刺大敦穴,此法亲传始得真。
水病之疾最难熬,腹满虚胀不肯消,先灸水分并水道,后针三道及阴交。
肾气冲心得几时,须用金针疾自除。 若得关元并带脉,四海谁不仰明医。
赤白妇人带下难,只因虚败不能安,中极补多宜泻少,灼艾还须着意看。
赤泻白补。 吼喘之症嗽痰多,若用金针疾自和,俞府乳根一样刺,气喘风痰渐渐磨,
伤寒过经犹未解,须向期门穴上针,忽然气喘攻胸膈,三里泻多须用心。
期门先补后泻。
脾泄之症别无他,天枢二穴刺休差,此是五脏脾虚疾,艾火多添病不加。
多灸宜补。 口臭之疾最可憎,劳心只为苦多情,大陵穴内人中泻,心得清凉气自平。
穴法深浅在指中,治病须臾显妙功,劝君要治诸般疾。 何不当初记玉龙?

胜玉歌

胜玉歌兮不虚言,此是杨家真秘传,或针或灸依法语,补泻迎随随手拈,
头痛眩晕百会好,心疼脾痛上脘先,后溪鸠尾及神门治疗五痫立便痊。
鸠尾穴禁灸,针三分,家传灸七壮。
脾疼要针肩井穴,耳闭听会莫迟延,针一寸半,不宜停,经言禁灸,家传灸七壮。
胃冷下腕却为良,眼痛须觅清冷渊。
霍乱心痛吐痰涎,巨阙着艾便安然,脾疼背痛中渚泻,头风眼痛上星专,
头项强急承浆保,牙腮痛紧大陵全,行间可治膝肿病,尺泽能医筋拘挛。
若人行步苦艰难,中封太冲针便痊,脚背痛时商邱刺,瘰少海天井边,
筋疼闭结支沟穴,颔肿咽喉少商前,脾心痛急寻公孙,委中驱疗脚风缠。
泻却人中及颊车,治疗中风口吐沬,五疟寒多热更多,间使大杼真妙穴,
经年或变劳怯者,痞满脐旁章门决,噎气吞酸食不投,膻中七壮除膈热,
目内红肿苦皱眉,丝竹攒竹亦可医。 若是痰涎并咳嗽,论治须当灸肺俞。
更有天突与筋缩,小儿吼闭自然疏,两手酸痛难执物,曲池合谷共肩,
臂痛背疼针三里,头风头痛灸风池,肠鸣大便时泄泻,脐旁两寸灸天枢,
诸般气症从何治,气海针之灸亦宜,小肠气痛归来治,腰痛中空穴最奇。
中空穴,从肺俞穴量下三寸,各开三寸是穴,灸十四壮,向外针一寸半,
此即膀胱经之中也。
腿股转酸难移步,妙穴说与后人知,环跳风市及阴市,泻却金针病自除。
阴市虽云禁灸,家传亦灸七壮。
热疮脏内年年发,血海寻来可治之,两膝无端肿如斗,膝眼三更艾当施,
两股转筋承山刺,脚气复溜不须疑,踝跟骨痛灸昆仑,更有绝骨共邱墟,
灸罢大敦除疝气,阴交针入下胎衣
遗精白浊心俞治,必热口臭大陵驱,腹胀水分多得力,黄疸至阳便能离,
肝血盛兮肝俞泻,痔疾肠风长强欺,肾败腰疼小便顪,督脉两旁肾俞除,
六十六穴施应验,故成歌诀显针奇。

杂病穴法歌 医学入门

根结标本理玄微,四关三部识其处,伤寒一日刺风府,阴阳分经次第取。
伤寒,一日太阳风府,二日阳明之荣,三日少阳之俞,四日太阴之井,五日少阴之俞,
六日厥阴之经,在表刺三阳经穴,在里刺三阴经穴,六日过经,未汗刺期门三里,
古法也。 惟阴症灸关元穴为妙。
汗吐下法非有他,合谷内关阴交杵。
汗针合谷入二分,行九九数,搓数十次,男左搓,女右搓,得汗行泻法,
汗止身温出针,如汗不止,针阴市,补合谷。 吐针内关,入三分,先补六次,泻三次,
行子午捣臼法三次,提气上行,又推战一次,病人多呼几次,即吐,如吐不止,
补九阳数。 调匀呼吸,三十六度,吐止,徐出针,急扪穴,吐不止,补足三里。
下针三阴交,入三分,男左女右,以针盘旋右转六阴数毕,用口鼻闭气,吞鼓腹中。
将泻插一下,其人即泄,鼻吸手泻三十六扁,方开口鼻之气,插针即泄,如泄即止,
针合谷九升阳数,凡汗吐下,仍分阴阳补泻,就疏注穴行之尤妙。
一切风寒暑湿邪,头痛发热外关起,头而耳目口鼻病,曲池合谷为之主。
偏正头疼针左右,(左疼针右)列缺太渊不用补,头风目眩项捩强。 申脉金门手三里,
赤眼迎春出血奇,临泣太冲合谷侣,(眼肿血烂泻足临泣)耳聋临泣(补足)与金门,
合谷(俱泻)针后听人语,鼻塞鼻痔及鼻渊,合谷太冲(俱泻)随手取,
口噤喎斜流涎多,地仓颊车仍可举,口舌生疮舌下窍,三棱刺血非粗卤,
(舌下两旁紫筋)舌裂出血寻内关,太冲阴交走上部,舌上生胎合谷当,
手三里治舌风舞,牙风面肿颊车神,合谷(泻足)临泣泻不数。
二陵二跷与二交头项手多互相与,一两井两商二三间,手上诺风得其所,
手指连肩相引疼,合谷太冲能救苦,手三里治肩连脐,脊间心后称中渚。
冷嗽只宜补合谷,三阴交泻即时住,霍乱中脘可入深,三里内庭泻几许,
心痛翻胃刺劳宫,(热)寒者少泽细手指,(补)心痛手战少海求,若要除根阴市睹,
太渊列缺穴相连,能祛气痛刺两乳,痛只须阳陵泉,腹痛公孙内关尔,
疟疾素问分各经,危氏刺指舌红紫。
足太阳疟,先寒后热,汗出不已,刺金门,足少阳疟,寒热心惕汗多,刺侠溪,
足阳明疟,寒久乃热,汗出,喜见火光,刺冲阳,足太阴疟,寒热善呕,呕已乃衰,
刺公孙,足少阴疟,呕吐甚欲闭户,刺大钟,足厥阴疟,小腹满,小便不利,刺太冲,
心疟刺神门,肝疟中封,脾疟商邱,肺疟列缺,肾疟太溪,胃疟厉兑,危氏刺手十指,
及舌下紫肿筋出血。
痢疾合谷三里宜,甚者必须兼中膂。
(白痢合谷赤痢小肠俞赤白足三里中膂)心胸痞满阴陵泉,针到承山饮食美,
泄泻肚腹诸般疾,(足)三里内庭功无比,水肿水分与复溜。
俱泻水分,先用小针,次用大针,以鸡翎管透,水出浊者死,清者生,
急服紧皮丸敛之,此乡村无药,粗人体实者针之,若高人则禁针。 取血法,
先用针补入地部,少停泻出人部,少停复补入地部,少停泻出针,其瘀血自出,
虚者只有黄水出,若脚上肿大,欲放水者,仍用此法,于复溜穴取之。
胀满中脘三里揣。
经针腹,以布缠缴,针家另有盘法,先针入二寸五分,退出二寸,只留五分在内盘之,
如要取上焦包络之病,用针头迎向上,刺入二分补之,使气攻上,若脐下有病,
针头向下,退出二分泻之,此特备古法,初学不可轻用,腰痛环跳委中神。
若连背痛昆仑武,腰连腿疼腕骨升,三里降下随拜跪。
(补腕骨泻足三里)腰连脚痛怎生医,(补)环跳(泻)行间与风市,
脚膝诸痛羡行间,三里申脉金门侈,脚若转筋眼发花,然谷承山法自古,
两足难移先悬钟,条口后针能步履,两足酸麻补太溪,仆参内庭盘跟楚。
(脚盘痛泻内庭脚跟痛泻仆参)脚连腋痛难当,环跳阳陵泉内杵,冷风湿痹针环跳,
阳陵三里烧针尾,(烧三五壮知痛即止)七疝大敦与太冲,五淋血海通男妇,
大便虚秘补支沟,泻足三里效可拟,热秘气秘先长张,大敦阳陵堪调护。
小便不通阴陵泉,三里泻下溺如注,内伤食积针(手足)三里,璇玑相应块亦消。
脾病气血先合谷,后刺三阴针用烧,一切内伤内关穴,痰火积块退烦潮,
吐血尺泽功无比,血上星与禾,喘急列缺足三里,呕噎阴交不可饶,
劳宫能治五般痫,更治涌泉病若挑,神门专治心痴呆,人中间使去癫妖,
尸厥百会一穴美,更针隐白效昭昭,(外用笔管吹耳)妇人通经泻合谷,
三里至阴催孕妊,(虚补合谷)死胎阴交不可缓,胞衣照海内关寻。
(俱泻)小儿惊风少商穴,人中涌泉泻莫深,痈疽初起审其穴,只刺阳轻不刺阴,
阳经谓痈从背出者,当从太阳经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五穴选用。
从鬓出者,当从少阳经窍阴,侠溪,临泣,阳辅,阳陵泉,五穴选用。 从髭出者,
当从阳明经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五穴选用,从胸出者,
则以绝骨一穴治之,凡痈疽已破,尻神朔望不忌。
伤寒流注分手足,太冲内庭可浮沉,熟此筌蹄手要活,得后方可度金针,
又有一言真秘诀,上补下泻值千金。

杂病十一穴歌 (聚英)

攒竹丝空主头疼,偏正皆宜向此针,更去大都除泻动,风池针刺三分深,
曲池合谷先针泻,永与除病不侵,依此下针无不应,管教随手便安宁。
头风头痛与牙疼,合谷三间两穴寻,更向大都针眼痛,太渊穴内用针行,
牙痛三分针吕细,齿痛依前指上明,更推大都左之右,交互相迎仔细穷。
听会兼之与听宫,七分针泻耳中聋,耳门又泻三分许,更加七壮灸听宫,
大肠经内将针泻,曲池合谷七分中,医者若能明此理,针下之时便见功。
肩背并和肩膊疼,曲池合谷七分深,未愈尺泽加一寸,更于三间次第行,
各入七分于穴内,少风二府刺心经,穴内浅深依法用,当时蠲疾两之轻。
咽喉以下至于脐,胃脘之中百病危,心气痛时胸结硬,伤寒呕哕闷涎随,
列缺下针三分许,三分针泻到风池,二指三日并三里,中冲还刺五分依。
汗出难来到腕骨,五分针泻要君知,角际经渠并通里,一分针泻汗淋漓,
二指三间及三里,大指各刺五分宜,汗至如若通遍体,有人明此是良医。
四肢无力中邪风,眼难开百病攻,精神昏倦多不语,风池合谷用针通,
两手三间随后泻,三里兼之与太冲,各入五分于穴内,迎随得法有奇功。
风池手足指诸间,右痪偏风左曰痈,各刺五分随后泻,更灸七壮便身安,
三里阴交行气泻,一寸三分量病看,每穴又加三七壮,自然瘫痪即时安。
肘痛将针刺曲池,经渠合谷共相宜,五分针刺于二穴,疟病缠身便得离,
未愈更加三间刺,五分深刺莫忧疑,又兼气痛憎寒热,间使行针莫用迟。
腿胯腰疼痞气攻,髋骨穴内七分穷,更针风市兼三里,一寸三分补泻同,
又去阴交泻一寸,行间仍刺五分中,刚柔进退随呼吸,去疾除根捻指功。
肘膝疼时刺曲池,进针一寸是相宜,左病针右右针左,依此三分泻气奇,
膝痛三寸针犊鼻,三里阴交要七吹,但能仔细寻其理,劫病之功在片时。

长桑君天皇秘诀歌 乾坤生意

天皇秘诀少人知,此法专分前后施,若是胃中停宿食,后寻三里起璇玑,
脾病血气先合谷,后刺三阴交莫迟,如中鬼邪先间使,手臂挛痹取肩颙,
脚若转筋并眼花,先针承山次内踝,脚气酸疼肩井先,次寻三里阳陵泉。
如是小肠连脐痛,先刺阴陵后涌泉,耳鸣腰痛先五会,次针耳门三里内,
小肠气痛先长强,后刺大敦不用忙,足缓难行先绝骨,次寻条口及冲阳。
牙疼头痛及喉痹,先刺二间后三里,胸膈痞满先阴交,针到承山饮食喜,
肚腹浮肿胀膨膨,先针水分泻建里,伤寒过经不出汗,期门通里先后看。
寒疟面肿及肠鸣,先取合谷后内庭,冷风湿痹针何处,先取环跖次阳陵,
指痛挛急少商好,依法施之无不灵,此是桑君真口诀,时医莫作等闲轻。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
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
北斗降真机,金锁教开彻,至人可传授,匪人莫浪说。
其一
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通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腿肿膝胻酸,
伤寒羸瘦损,气蛊及诸般,年过三便后,针灸眼便宽,取穴当审的,八分三壮安。
其二
内庭次指外,本属足阳明,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瘾疹咽喉痛,数欠及牙疼,
虚疾不能食,针着便惺惺。 (针三分灸三壮)
其三
曲池拱手取,屈指骨边求,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不得,筋缓莫梳头,
喉闭促欲死,发热更无休,遍身风癣癞,针着即时瘳。 (针五分灸三壮)
其四
合谷在处口,两指歧骨间,头疼并面肿,疟病热还寒,齿龃鼻血,口禁不开言,
针入五分深,令人即便安。 (灸三壮)
其五
委中曲瞅里,横纹脉中央,腰痛不能举,沉沉引脊梁,酸疼筋莫展,风痹复无常,
膝头鞲伸屈,针入即安康。 (针五分禁灸)
其六
承山名鱼腹,肠分肉间,善治腰疼痛,痔疾大便难,脚气并膝肿,展转战疼酸,
霍乱及转筋,穴中刺便安。 (针七分灸五壮)
其七
太冲足大指,节后二寸中,动脉知生死,能医惊痫风,咽喉并心胀,两足不能行,
七疝偏坠,肿眼目似云朦,亦能疗腰痛,针下有神功。 (针三分灸三壮)
其八
昆仑足外踝,跟骨上边寻,转筋腰尻痛,暴喘满中心,举步行不得,一动即呻吟,
若欲求安乐,须于此穴针。 (针五分灸三壮)
其九
环跳在髀枢,侧卧屈足取,折腰莫能顾,冷风并湿痹,腿胯连痛,转侧重满歔,
若人针灸后,顷刻病消除。 (针二寸灸五壮)
其十
阳陵居膝下,外一寸中,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举足不能起,坐卧是衰翁,
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 (灸三壮)
其十一
通里腕侧后,去腕一寸中,欲言声不出,懊恼及怔忡,实则四肢重,头腮面颊红,
虚则不能食,暴喑面无容,毫针微微刺,方信有神功。 (针三分灸五壮)
其十二
列缺腕侧上,次指手交又,善疗偏头患,遍身风痹麻,痰涎频壅上,口噤不开牙,
若能明补泻,应手即如拏。 (针三分灸七壮)

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肘后歌

头面之疾针至阴,腿脚有疾风府寻,心胸有病少府泻,脐腹有病曲泉针,
肩背诸疾中渚下,腰膝弘痛交信凭,肋腿又后溪妙,股膝肿起泻太冲。
阴核发来如升大,百会妙穴真可骇,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足安泰,
鹤膝肿劳难移步,尺泽能舒筋骨疼,更有一穴曲池妙,根寻源流可调停。
其患若要便安愈,加以风府可用针,更有手臂拘挛急,尺泽刺深去不仁,
腰背若患挛急风,曲池一寸五分攻,五痔原因热血作,承山须下病无踪。
哮喘发来寝不得,丰隆刺入三分深,狂言盗汗如见鬼,惺惺间使便下针,
骨寒髓冷火来烧,灵道妙穴分明记,疟疾三日得一发,先寒后热无他语。
寒多热少取复溜,热多寒少用间使,或患伤寒热未收,牙关风壅药难投,
项强反张目直视,金针用意列缺求,伤寒四肢厥逆冷,脉气无时仔细寻。
神奇妙穴真有二,复溜寸半顺骨行,四肢回还脉气浮,须晓阴阳倒换求,
寒则须补绝骨是,热则绝骨泻无忧,脉若浮洪当泻解,沉细之时补便瘳。
百合伤寒最难治,妙法神针用意推,口噤眼合药不下,合谷一针效甚奇,
狐惑伤寒满口疮,须下黄连犀角汤,虫在脏腑食肌肉,须要神针刺地仓。
伤寒腹瘗虫寻食,吐蛔乌梅可难攻,十日九日必定死,中脘回还胃气通,
伤寒痞气结胸中,两目氏黄汗不通,涌泉妙穴三分许,速使周身汗自通。
伤寒痞结积痛,宜用期门见深功,当汗不汗合谷泻,自汗发黄复溜凭,
飞虎一穴通痞气,祛风引气使安宁,刚柔二痉最乖张,口噤眼合面红妆。
热血流入心肺腑,须要金针刺少商,中满如何去得根,阴包如刺效如神,
不论老幼依法用,须教患者便抬身,打扑伤损破伤风,先于痛处下针攻。
后向承山立作效,甄权留下意无穷,腰腿疼痛十年春,应针不了便惺惺,
大都引气探根本,服药寻方枉费金,脚膝经年痛不休,内外踝边用意求。
穴号昆仑并吕细,应时消散即时瘳,风痹痿厥如何治,大杼曲泉真是妙,
两足两满难伸,飞虎神灸七分到,腰软如何去得根,神妙委中立见效。

回阳九针歌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针内障秘歌 杨继洲着

内障由来十八般,精医明哲用心看,分明一一知形状,下手行针自入玄,
察他冷热虚和实,多惊先服镇心丸,弱医细针粗拨老,针形不可一般般。
病虚新瘥怀妊月,针后应知将息难,不雨不风兼吉日,清斋三日在针前,
定心定志存真气,念佛亲姻莫杂喧,患者向明盘膝坐,医师全要堋心田。
有血莫惊须住手,裹封如旧勿频看,若然头痛不能忍,热茶和服草乌烟,
七日解封方视物,花生水动莫开言,还睛圆散坚心服,百日冰轮澈九渊。

针内障要歌

内障金针针了时,医师治法要精微,绵包黑豆如球子,眼上安排慢熨之,
头边镇枕须平稳,仰卧三朝莫厌迟,封后或然微有痛,脑风痒动莫狐疑,
或针或熨依前法,痛极仍将火熨宜,盐白梅含止咽吐,大小便起与扶持。
高声叫唤私人欲,惊动睛轮见雪飞,三七不须汤洗面,针痕湿着痛微微,
五辛酒面周年慎,出入升堂缓步移,双眸了了康宁日,狂客嗔予泄圣机。

补泻雪心歌 聚英

行针补泻分寒热,泻寒补热须分别,捻指向外泻之方,捻指向内补之诀,
泻左须当大指前,泻右大指当后拽,补左次指向前搓,补右大指往上拽。
如何补泻有两般。 盖是经从两边发,补泻又要识迎随,随则为补迎为泻,
古人补泻左右分,今人乃为男女别,男女经脉一般生,昼夜循环无暂歇,
两手阳经从上头,阴经胸足手指辍,两足阳经头走足,阴经上走腹中结。
随则针头随经行,迎则针头迎经夺,更有补泻定呼吸,吸泻呼补真奇绝,
补则呼出却入针,因声针用三飞法,气至出针吸气入,疾而一退急扪穴,
泻则吸气方入针,因声祖气通身达,气至出针呼气入,徐而三退穴开捺。
此诀出自梓桑君,我今受汝心已雪,正是补泻玄中玄,莫向人前轻易说。 (图音和去声)

行针总要歌

黄帝金针法最奇,短长肥瘦在临时,但将他手横纹处,分寸寻求审用之,
身体心胸或是短,身体心胸或是长,求穴看纹还有理,医工其理要推详。
定穴行针须细认,瘦肥短小岂同群,肥人针入三分半,瘦体须当用二分,
不肥不瘦不相同,如此之人但着中,只在二三分内取,用之无失且收功。
大饥大饱宜避忌,大风大雨亦须容,饥伤荣气饱伤腑,更看人神俱避之,
妙针之法世间稀,多少医工不得知,寸寸人身皆是穴,但开筋骨莫狐疑。
有筋有骨傍针去,无骨无筋须透之,见病行针须仔细,必明升降阖开时,
邪入五脏须早遏,祟侵六脉浪翻飞,乌乌稷稷空中堕,静意冥冥起发机。
先补真阳元气足,次泻余邪九度嘘,同身逐穴歌中取,捷法昭然径不迷,
百会三阳顶之中,五会天满名相同,前顶之上寸五取,百病能去理中风。
灸后火燥冲双目,四畔刺血令宜通,井泉要洗原针穴,针刺无如灸有功,
前顶寸五三阳前,甄权曾云一寸言,棱针出血头风愈,盐油揩根病自痊。
会顶前寸五深,八岁儿童不可针,门未合那堪灸,二者须当记在心,
上星会前一寸斟,神庭星前发际寻,诸风神庭为最妙,庭星宜灸不宜针。
印堂穴并两眉攒,素而正鼻柱端,动脉之中定禁灸,若燃此穴鼻鼾酸,
水沟鼻下名人中,兑端张口上唇宫,龂交二龈中间取,承浆下唇宛内踪。
炷艾分半悬浆灸,大则阳明脉不降,廉泉宛上定结喉,一名舌本立重楼
周身捷法须当记,他日声名播九州。
或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 或针水,水分侠脐上边取; 或针结,针着大肠泄水穴。
或针劳,须向膏肓及百劳; 或针虚,气海丹田委中奇; 或针气,膻中一穴分明记。
或针嗽,肺俞风门须用灸; 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 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
翻胃吐食一般医,针中有妙少人知。

刺法启玄歌

十二阴阳气血,凝滞全凭针,细推十干一行,谨按四时八节,出www.med126.com/yaoshi/入要知先后。
开阖慎毋妄别,左手按穴分明,右手持针亲切,刺荣无伤卫气,刺卫无伤荣血。
循扪引导之因,呼吸调和寒热,补即慢慢出针,泻即徐徐闭穴,发明难素玄微,
俯仰岐黄秘诀。 若能劳心劳力,必定愈明愈哲,譬如闭户造车,端正出门合辙,
倘逢志士细推,不是知音莫说,了却个中规模,便是医中俊杰。 (音爇)

针法歌

先说平针法,含针口内温,按揉令气散,掏穴故教深,持针安穴上,令他嗽一声,
随嗽归天部,停针再至人,再停归地部,待气候针沉,气若不来至,指甲切其经,
次提针向病,针退天地人。
补必随经刺,令他吹气频,随吹随左转,逐归天地人,待气停针久,三弹更熨温,
出针口吸气,急急闭其门,泻欲迎经取,吸则内其针,吸时须右转,依次进天人,
转针仍复吸,依法要停针,出针吹口气,摇动大其门。

策 杨承学试卷

问人之一身,犹之天地,天地之气,不能以恒顺,而必待于范围之功,人身之气,
不能以恒平,而必待于调摄之其间技,故其致病也。 既有不同,而其治之,
亦不容一律,故药与针灸不可缺一者也。 然针灸之法,昔之专门者,固各有方书。
若素问,针灸图,千金方,外台秘要,与夫补泻灸刺诸法,以示来世矣!
其果何而为之原欤,亦岂无得失取去于其问欤,诸生以是名家,失取去于其问欤,
诸生以是名家者,请详言之。
对曰: 天地之道,阴阳而已矣! 夫人之身,亦阴阳而已矣,阴阳者,造化之枢纽,
人类之根柢也。 推阴阳得其理,则气和,气和则形亦以之和矣。 如其拂而戾焉,
则赞助调摄之功,自不容已矣。 否则在造化不能为天地立心,而化工以之而息,
在夫人不能为牛民立命,而何以臻{寿考}无僵之休哉! 此固圣人赞化育之一端也。
何可以医者流而小之耶! 愚尝观之易曰: 大哉干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
是一元之气,流行于天地之间,一阖一辟,往来不穷,行而为阴阳,布而为五行,
流而为四时,而万物由之以化生,此则天地显仁藏用之常,固无庸以赞助为也。
然阴阳之施化,不能以无愆,而雨旸寒暑,不能以时若,则范围之功,
不能无待于圣人也。 故易曰: 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此其所以人无夭札,物无疵厉,而以之收立命之功矣! 然而吾人同得天之理以为理,
同待天地之气以为气,则其元气流行于一身之间,无异于一元之气流行于天地之间也。
夫何喜怒哀乐心畏嗜欲之汨于中,寒暑风雨温凉燥湿之侵于名。 于是有疾在腠理者焉,
有疾在肠胃者焉。 而疾在肠胃,非药饵不能以济,在血脉,非针刺不能以及; 在腠理,
非熨不能以达,是针灸药者,医家之不可缺一者也。 夫何诸家之术惟以药,
而于针灸则并而弃之。 斯何以保其元气,以收圣人寿民之仁心哉,然是针与灸也。
亦未易言也。 孟子曰: 离娄之明,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
不能正五音,若古之方书,固离娄之规矩,师旷之六律也。 故不溯其源,
则无以得古人立法之意,不穷其流,则何以知后世变法之弊,今以古人方书言之。
有素问难经焉,有灵枢铜人图焉,有千金方,有外台秘要焉,有金兰循经,
有针灸杂集焉。 然灵枢之图,或议其太繁而杂,于金兰循经,或嫌其太简而略。
于千金方,或诋其不尽伤寒之数,于外台秘要,或议其为医之蔽。
于针灸杂集,或论其针灸未尽之妙,溯而言之,则惟素难为最要盖素难者,医家之鼻祖。
济生之心法,垂之万世而无弊者也。 夫既由素难以溯其原,又由诸家以穷其流,
探脉络。 索荣卫诊表里,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则凉之,寒则温之,或通其气血,
或维其真元,以律天时,则春夏刺浅,秋冬刺深也。 以袭水土,则湿致高原,
热处风凉也。 以取诸人肥则刺深,瘠则刺浅也。 又由是而施之以动摇进退,
搓弹摄按之法,示之以喜怒忧惧,思劳醉饱之忌,穷之以井荣俞经合之源,
究之以主客标本之道,迎随开辟之机。 夫然后阴阳和,五气顺,荣卫固,脉络绥,
而凡腠理血脉,四体百骸,一气流行,而无壅滞痿痹之患矣! 不犹圣人之裁成辅相,
而一元之气,周流于天地之间乎。 先儒曰: 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吾之气顺,
则天地之气亦顺,此固赞育之极功也。 而愚于医之灸刺也亦云:
问灸穴须按经取穴,其气易通,其病易除然人身三百六十五络,皆归于头,
头可多灸欤。 灸良已间有不发者,常用何法发之?
尝谓穴之在人身也。 有不一之名,而灸之在吾人也。 有至一之会。 盖不知其名,
则昏谬无措,无以得其周身之理,不观其会则散漫靡要。 何以达其贯通之原故名也者,
所以尽乎周身之穴也。 居不失之太繁,会也者,所以贯乎周身穴也。 亦不件之太简,
人而知乎此,则执简可以御繁,观会可以得要,而按经治疾之余,
尚何疾之有不愈而不足以仁寿斯民也哉。
执事发策,而以求穴,在乎按经,首阳不可多灸,及以发灸之术,下询承学。
是诚究心于民瘼者,愚虽不敏,敢不掇述所闻以对,尝观吾人一身之气。
周流于百骸之间,而统之则有其宗,犹化工一元之气,磅礴于乾坤之内,
而会之则有其要,故仰观于天,其星辰之奠丽,不知其几也。 而求其要。
则惟以七宿为经,二十四曜为纬,俯察于地,其山川之流峙,不知其几也。 而求其要。
则惟以五岳为宗,四渎为委,而其他咸弗之求也。 天地且然。
而况人之一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体百形,表里相应,脉络相通,
其所以生息不穷,而肖形于天地者,宁无所纲维统纪于其间耶,故三百六十五络,所以言其烦也。
而非要也。 十二经穴,所以言其法也。 而非会也。
总而会之,则人身之气有阴阳,而阴阳之运有经络,循其经而按之,则气有运鹃,
而穴无不正,疾无不除。 譬之庖丁解牛,会则其奏,通则其虚,无假斤斫之劳,而顷刻无全牛焉。 
何也?彼固得其要也。 故不得其要,虽取穴之多,亦膴以济人,苟得其耍。
则虽会通之简,亦足以成功,惟在善灸者,加之意焉耳! 自今观之,
如灸风而取诸风池百会,灸劳而取诸膏肓百劳,灸气而取诸气海,灸水而取诸水分。 
欲去腹中之病,则灸三里; 欲治头目之疾,则灸合谷; 欲愈腰腿,则取环跳风市。
欲拯手臂,则取肩颙曲池; 其他病以人殊,治以疾异。
所以得之心而应之手者,罔不昭然有经络在焉。
而得之则为良医,失之则为粗工,凡以辨诸此也。 至于首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
人之受病固多,而吾之施灸宜别。 若不察其机而多灸之,其能免夫头目旋眩, 
还视不明之沾乎! 不审其地而并灸之,其能免夫气血滞绝肌肉单薄之忌乎!
是百脉之皆归于头,而头之不可多灸,尤按经取穴者之所当究心也。 若夫灸之宜发,
或发之有速而有迟,固虽系于人之强弱不同,而吾所以治之者,可不为之所耶! 
观东垣灸三里七壮不发,而渍以露水,熨以热履,熯以赤,即万无不发之理。
此其见之图经玉枢诸书。 盖班班具载可考而知者,吾能按经以求其源。
而又多方以致其发,自无患乎气之不连,疾之不疗,而于灼艾之里,斯过半矣,
抑愚又有说焉,按经者法也。 而所以神明之者心也。 苏子有言,一人饮食起居,
无异常人,而愀然不乐,问其所苦,且不能自言,此庸医之斤谓无足忧。
而扁鶾仓公之所望而惊焉者也。 彼惊之者何也? 病无显情,而心有默识,诚非常人思虑所测者。
今之人徒曰: 吾能按经,吾能取穴,而不于心焉求之。
譬诸刻舟而求剑,胶柱而鼓瑟其疗人之所不能疗者,吾见亦少矣! 
然而善灸者和平一何,静养以虚此心,观变以运此心,旁求博采以旷此心,
使吾心与造化相通,而于病之隐显昭然,无遁情焉,则由是而求孔穴之开阖。
由是而察气候之疾徐,由是面明呼吸补泻之宜,由是而达迎随出入之机。
由是而酌从卫取气,从荣置气之要,不将从手应心,得鱼免而忘筌蹄也哉。
此又歧黄之秘术,所谓百尺竿头进一步者,不识执事以为何如。
问九针之法,始于岐伯,其数必有取矣,而灸法独无数焉,乃至定穴,
均一审慎,所谓奇穴,又皆不可不知也。
试言以考术业之专工。 尝谓针灸之疗疾也。 有数有法,而惟精于数法之原者。
斯足以窥先圣之心,圣人之定穴也。 有奇有正,而惟通于奇正之外者,斯足以神济世之术。
何也?法者,针灸所立之规,而数也者,所以纪其法,以运用于不穷也。 
穴者,针灸所定之方,而奇也者。 所以翼夫正,以旁通于不测者也。 数法肇于圣人,
固精蕴之所寓,而定穴兼夫邪正,尤智巧之所存,善业医者,果能因法以详其数,
缘正以通其奇,而于圣人心学之要,所以默蕴于数法奇正之中者。 又皆神而明之焉, 
尚何术之有不精? 而不足以康济斯民也哉!

执事发策,而于针灸之数法奇穴,下询承学。 盖以术业之专工者,望诸生也。
而愚岂其人哉,虽然一介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
愚固非工于医业者,而一念济物之心,特惓惓焉,矧以明问所及,敢无一言以对。
夫针灸之法,果何所昉乎。
粤稽上古之民,太朴未散,元未漓,与草木蓁蓁然,与鹿豕狉狉然,方将相忘于浑噩之天,
而何有于疾,又何有于针灸之施也。 自义农以还,人渐流于不古,而朴者散,者漓,内焉伤于七情之动。
外焉感于六气之侵,而众疾胥于是乎交作矣。 岐伯氏有忧之,于是量其虚实,视其寒温,
酌其补泻,而制之以针刺之法焉,继之以灸火之方焉,至于定穴,则即正穴之外。
又益之以奇穴焉,非故为此纷纷也。 民之受疾不同。 故所施之术或异,而要之非得已也。
热也。 势之所趋。 虽圣人亦不能不为之所也已,然针固有法矣,而敷必取于九者何也?
盖天地之数,阳主生,阴主杀,而九为老阳之数,则期以生人而不至于杀人者,固圣人取数之怠也。
今以九针言之,燥热侵头身,则法乎天,以为镵针,头大而未锐焉,气满于肉分,则法乎地,以为圆针,
身圆而未锋焉,锋如黍米之锐者为鍉针,主按脉取气法乎人也。
刃有三隅之象者为鎤针,主泻导痈血法四时也。
针以法音。 而未如剑锋者,非所以破痈脓乎,利针以法律,而支似毫毛者,非所以调阴阳乎。
法乎星,则为毫针,尖如蚊虻,可能和经络,却诸疾也。
法乎风,则为长针,形体锋利,可以去深邪,疗痹痿也。
至于燔针之刺,则其尖如梃,而所以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
要亦取法于野而已矣,所谓九针之数,此非其可考者邪。

然灸亦有法矣,而独不详其数者何也? 盖人之肌肤有厚薄,有浅深,
而火不可以概施,则随时变化而不泥于成数者,固圣人望人之心也。
今以灸法言之,有手太阴之少商焉,灸不可过多,多则不免有肌肉单薄之忌,
有足厥阴之章门焉,灸不可不及,不及则不免有气血壅滞之嫌,至于任之承浆也。
督之脊中也。 手之少冲,足之涌泉也。
是皆由之少商焉,而灸之过多,则致伤矣,脊背之膏肓也。 腹中之中脘也。
足之三里,手之曲池也。 是皆犹之章门焉,而灸之,愈多,则愈善矣。
所谓灸法之数,此非其仿佛者邪! 夫有针灸,则必有会数法之全。
有数法,则必有所定之穴,而奇穴者,则又旁通于正穴之外,以随时疗症者也。
而其数维何? 吾尝考之图经,而知其七十有九焉,以鼻孔则有迎香,
以鼻柱则有鼻准,以耳上则有耳尖,以舌下则有金津玉液,以眉间则有鱼腰,
以眉后则有太阳,以手大指则有骨空,以手中指则有中魁,至于八邪八风之穴,
十宣五虎之处,二白朋尖,独阴囊底,鬼眼髋骨,四缝中泉四关。 
凡此皆奇穴之所在,而九针之所刺者,刺以此也。 灸法之所施者,施以此也。
苟能即此以审慎之,而临症定穴之余,有不各得其当者乎! 虽然,此皆迹也。
而非所论于数法奇正之外也。 圣人之情,因数以示,而非数之所能拘,
因法以显,而非法之所能泥,用定穴以垂教,而非奇正之所能尽,神而明之。
亦存乎其人焉耳,故善业医者,苟能旁通其数法之原,冥会其奇正之奥,
时可以针而针,时可以灸而灸,时可以补而补,时可以泻而泻,或针灸可并举,
则并举之,或补泻可并行,则并行之,治法因乎人,不因乎数,变通随乎症。
不随乎法,定穴主乎心,不主乎奇正之陈迹,譬如老将用兵,运筹攻守,
坐作进退,皆运一心之神以为之,而凡鸟占云祲,金版六韬之书。
其所具载方略,咸有所不拘焉,则兵惟不动,动然克敌,医惟不施,
施必疗疾,如是虽谓之无法可也。 无数可也。 无奇无正亦可也。
而有不足号以称神医于天下也哉。 管觅如斯,惟执事进而教之。
问病有先寒后热,有先热后寒者,然病固有不同,而针刺之法其亦有异乎,试请言之。

对曰: 病之在夫人也。 有寒热先后之殊,而治之在吾人也。 有同异后先之辨。
盖不究夫寒热之先后,则谬焉无措,而何以得其受病之源,不知同异之后先,
则漫焉无要,而何以达其因病之治,此寒热之症,得之有后先者,感于不正之气,
而适投于腠理之中,治寒热之症,得之有后先者,乘其所致之由。
而随加以补泻之法,此则以寒不失之惨,以热则不过于灼,而疾以之而愈矣,是于人也。
宁不有济矣乎! 请以一得之愚,以对扬明问之万一,何如? 盖尝求夫人物之所以生也。
本之于太极,分之为二气,其静而阴也。 而复有阳以藏于其中,其动而阳也。
而复有阴以根于其内,惟阴而根乎阳也。 则往来不穷,而化生有体,惟阳而根乎阴也。
则显藏有本,而化生有用,然而气之运行也。 不能无愆和之异,而人之罹之也。。
不能无寒热之殊,是故有先寒后热者,有先热后寒者,先寒后热者,是阳隐于阴也。
苟徒以阴治之,则偏于阴,而热以之益炽矣,其先热后寒者,是阴隐仿阳也。
使一以阳治之,则偏于阳,而阴以益惨矣。 夫热而益炽,则变而为三阳之症,未可知也。
夫寒而益惨,则传而为三阴之症,未可知也。 而治之法当何如哉?
吾尝考之图经,受之父师,而先寒后热者,须施以阳中隐阴之法焉,于用针之时,
先入五分,使行九阳之数,如觉稍热,更进针,令入一寸,方行六阴之数,以得气为应。
夫如是,则先寒后热之病可除矣,其先热后寒者用以阴中隐阳之法也。 于用针之时,
先入一寸,使行六阴之数,如觉微凉,即退针,渐出五分,却行九阳之数,亦以得气为应。
夫如是则先热后寒之疾瘳矣! 夫曰先曰后者,而所中有荣有卫之殊; 曰寒曰热者,
而所感有阳经阴经之异。 使先热后寒者,不行阴中隐阳之法,则失夫病之由来矣。
是何以得其先后之宜乎! 如先寒后热者,不行阳中隐阴之法,则不达夫疾之所致矣。
其何以得夫化裁之妙乎! 抑论寒热之原,非天之伤人,乃人之自伤耳。
经曰: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自人之荡真于情窦也。 而真者危,丧志于外华也。
而者漓,眩心于物牵也。 而萃者涣,汨情于食色也。 而完者缺,劳神于形役也。
而坚者瑕,元阳丧,正气亡,寒毒之气,乘虚而入。 苟能养灵泉于山,出泉之时,
契妙道于日落,万川之中,嗜欲浅而天机深。 太极自然之体立矣,寒热之毒虽将无隙之可投也。
譬如墙璧固,贼人乌得而肆其虚哉。 故先肾有言曰。 夫人与其治病于乙病之后,
孰若祛病于未病之先,其寒热之谓欤。

相关文章
 [转贴]一位自称懂中医的盲人老汉求助
 保和汤(《镐京直指》。)
 紫石英散(《圣惠》卷六十九。)
 艾灸足三里起了三个大水泡
 内湿
 万病回春 麻木门 上课笔记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