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眼科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
中药药理学-电子教材:第十六章 补虚药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更新:2013/10/14 字体:

第十六章   补虚药

 

第一节  概述

一、中医传统理论

定义;凡能补充物质,增强机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亦称补益药或补养药。

分类:补虚药根据其作用和应用范围的不同分为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

用途:用于虚证,既可用于病后虚弱之体,促进机体早日恢复健康;又可用于病中,《医宗必读》:“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存者也,气血充盈则外御,病安从来;气血虚损,则诸邪恶辐辏,百病丛集”。所谓“邪盛正虚”,配合祛邪药,扶正祛邪,战胜疾病,促进疾病的痊愈。

二、虚证

气、血、阴、阳是祖国医学对机体组成物质和机能的高度概括,当机体物质不足或功能低下时则产生虚证。寇宗奭说:“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伤其气血者”。虚证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类型。

气虚:指人体的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变化。气虚主要表南为脾气虚肺气虚。脾气虚常见症状有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虚胀、大便溏泻、脱肛、脏器下垂等,见于消化系统的诸多慢性疾病;肺气虚证常见症状为少气懒言、语音低微,甚至喘促、易出虚汗等,见于呼吸系统诸多慢性疾病。

血虚:指血液不足或血液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血虚证主要症状有面色萎黄、唇甲苍白、眩晕耳鸣心悸失眠健忘,或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血虚证常见于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阴虚:指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损,以及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阴虚证多见于热病后期及多种慢性病。

阳虚: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因肾阳为一身之元阳,肾阳虚证主要症状有怯寒肢冷、腰膝酸软、性欲低下阳痿早泄、宫冷不孕、尿频遗尿、肾虚喘促等。肾阳虚证常见于性功能障碍、阳痿、慢性支气管哮喘等。

三、主要药理作用——四个字“扶正固本”

不管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均可补益人体正气,充实人体之根本——扶正固本。扶正者,指扶持人体之正气,即增强机体抵抗力,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固本者,指充实人体之根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者,人之赖以生存之根本”。“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及生殖”即肾的精气盛衰决定着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和生殖功能的成熟和盛衰,同机体的体力、智力、造血功能的强弱都有密切关系。脾“主运化”,决定着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输布及水液代谢等方面。

如此,补虚药通过扶正固本涉及很多方面:生长、生殖、衰老、免疫、代谢、内分泌及消化吸收等各方面。(“扶正固本,则邪不可干”。正气不足,则诸邪辐辏,百病丛集。正所谓“人老被人欺”。)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补虚药扶正祛邪的重要药理作用基础。

免疫:(immune,原意“免除服役”)很早以前,人们就注意到传染病患者痊愈后,对该病就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在相当长时期内,免疫即“免除瘟疫”之意,即对传染因子的再次感染有抵抗力。现代免疫学概念: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物质的识别和排斥的免疫应答。

功能:(识别自我和非我)有以下三个功能,机体保持相对的自身稳定。

免疫防护:抗病原微生物及所产生的毒素。

免疫稳定:清除损伤、衰老的细胞。  

免疫监视:清除癌变细胞。

免疫功能产生的方式——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具有的

特异性免疫:机体接触抗原物质后产生的。

1)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有:血中粒细胞(巡警)和单核吞噬系统(保安)包括血液中单核细胞和组织中吞噬细胞。因此影响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即对血中粒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影响。

①补虚药可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白细胞有运动能力吞噬功能)

白细胞具有高度移动性和吞噬功能,在异物入侵,炎症早期中性粒细胞从血管渗出,游走到异物入侵局部,发挥吞噬、消灭异物的作用。像人参黄芪刺五加灵芝均可提高白细胞。还可防治抗癌药环磷酰胺所致的白细胞降低。

②增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功能(网状内皮系统)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又称网状内皮系统。是在1924年Aschoff根据功能和形态的研究将具有吞噬功能的大单核细胞(包括网状细胞和内皮细胞)称网状内皮系统,后来发现变种归类并不确切,因为网状细胞和血窦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极低,而且其来源亦不同于单核吞噬细胞。

1969年,提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指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如肝脏枯否氏细胞、肺的肺泡巨噬细胞、破骨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

吞噬和杀伤作用: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可吞噬和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和处理衰老损伤的细胞,特别是结合有抗体的抗原物质,更易被巨噬细胞吞噬。

递呈抗原: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抗原多经巨噬细胞摄取、处理并将有效抗原成分递呈给淋巴细胞——辅佐细胞。

分泌作用:溶菌酶、干扰素

*吞噬功能与体内环核苷酸代谢有关(受cAMP/cGMP),cAMP/cGMP↓则吞噬功能↓,反之cAMP/cGMP↑,则功能↑。

*可见补益药提高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机理从分子水平说是增加cAMP/cGMP↑。

*小鼠碳粒廓清法:原理:小鼠体内(静脉)注射一些颗粒状异物(印度墨汁、中华墨汁),迅速被单核吞噬细胞清除。在一定范围内,颗粒的清除速率与颗粒剂量量指数函数关系(一级动力学)。血中颗粒浓度对数值与时间呈直线关系。斜率k可表示吞噬速率(或廓清指数)

  k=(logOD1-logOD2)/(t2-t1)

2)对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①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功能检测:

*E花环试验:T细胞上有绵羊红细胞受体(E—R),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T细胞能在其周围结合绵羊红细胞而呈玫瑰花状,称E花环试验,检测外周血中T细胞数目。

*T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试验:T淋巴细胞表面有有丝分裂原受体(植物血凝素刀豆素ConA)。在体外实验条件下,能刺激静止的淋巴细胞,使之转化为淋巴母细胞,表现出DNA合成增加,并进行分裂增殖。根据T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程度可反映机体细胞免疫水平。(3H—TDR渗入)

②调节细胞免疫功能

A、通过增强白细胞介素—2(IL—2)释放

IL—2主要是由辅助T细胞(TH)分泌的一种调节免疫应答的重要的淋巴因子,IL—2与IL—2—受体结合,使TH细胞达到完全活化。TH细胞大量增殖,细胞免疫增强。

B、影响调节性T细胞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TH细胞和Ts细胞起着衙要的调节作用。故TH细胞和Ts细胞又称调节性T细胞。其中Ts细胞(抑制性T细胞)尤为重要,Ts细胞对免疫应答起抑制或使反应强度减弱。Ts细胞↓→免疫↑。

C、增强其他淋厶细胞的功能(杀伤性细胞(killet cell  K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NK细胞))

K细胞虽有杀伤作用,但只能杀伤被子抗体(IgG)覆盖的靶细胞。此种杀伤作用必须依赖于特异性抗体作桥梁,故称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自然杀伤细胞(NK):不需抗体存在,亦无需经抗原致敏,即可杀伤某些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

*干扰素可活化NK细胞:可使NK细胞增多识别结构和增强溶解机构。

*白细胞介素—2(IL—2):可刺激NK细胞增殖和产生干扰素。

黄芪、当归、yin羊藿能诱生干扰素。

③增强或调节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是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反应起到中和外毒素,防御某些病原体感染。补益药黄芪、党参白术可增加IgG、IgM。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补虚药能提高脑力工作效率和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学习、思维和记忆是大脑的高级功能,是构成智能的要素,增强学习、思维和记忆的作用称为益智作用。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而“脑为髓海”,肾精不足,则髓海不充,就不能荣养脑而致智能衰退。

补虚药以补益肾精,充盈髓海,培补气血,调养心脾,安神定志,达到健脑益智。

西医认为:学习、记忆是个极其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学习记忆过程包括信息获得、记忆巩固和记忆再现三个阶段。此过程与下列因素有关。

A、与脑内物质代谢有关,尤其是与脑内蛋白质合成有关。凡能抑制脑内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环乙酰亚胺、嘌呤霉素均可损伤记忆过程,反之。

B、与中枢递质有关,乙酰胆碱增多、去甲肾上腺素增多,记忆增强。M受体阻断剂(东莨菪碱、樟柳碱)或儿茶酚胺耗竭剂(利血平)均可引起动物学习、记忆障碍,反之。

C、与能量代谢有关:能量代谢旺盛,记忆增强,反之,能量代谢障碍,记忆减退。亚硝酸钠可使血红蛋白变性,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损害学习和记忆过程。补血活血药可改善脑血循环而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D、与中枢神经系统基本功能—兴奋与抑制有关,兴奋能加速神经冲动的传导,有利于信息的获得和记忆的巩固和再现,思维敏捷,如人参。

许多补虚药都具有益智作用。人参、黄芪、党参、何首乌枸杞子、刺五加可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学习记忆的三个过程。如能对抗东莨菪碱、樟柳碱、戊巴比妥钠所致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拮抗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已酰亚胺、亚硝酸钠所致的小鼠记忆巩固障碍,改善40%乙醇所致的小鼠记忆再现不良。

益智药物研究属于行为药理学范畴。研究方法的基本步骤是首先采用一定方法训练动物学会某各行为,然后在训练后一定时间内进行测验其对新习得行为的执行情况为提高益智药筛选效果,实验室里常采用一些化学药物,在训练前或训练后不同时间给药。造成各种记忆损伤模型。如训练前给药(10分钟)可造成学习和记忆的获得障碍。训练后(立即)给药可产生记忆的巩固和保持缺损。测试前给药可引起动物记忆再现障碍。常用药物东莨菪碱、氯丙嗪、利血平、20—40%乙醇等。

常用方法有:

跳台法:在一箱内底部通电,内放一个绝缘跳台。当动物在一次训练中受到电击时,可以跳上跳台,逃避电击。此时很容易获得记忆。损伤组由于受到各种化学药品损伤,在一定时间内记忆力下降,表现为第一次跳下潜伏期缩短,跳下次数增加。补益药可延长潜伏期,减少跳下次数。

避暗法;水迷路(Y型水迷路)(一端有灯、平台、可以休息)

3、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补虚药含有大量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等)可补充营养,纠正缺失。

补虚药可影响物质代谢过程:

①促进核酸代稿和蛋白质合成。如人参、黄芪、yin羊藿等。

②对脂肪、糖代谢的影响。如人参、刺五加、甘草、当归具有降血脂的作用;人参、地黄等到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③调节微量元素代谢。提高Zn/Cu比值。

④调节环核苷酸水平。提高cAMP含量。

补:从生物学观点看,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代谢,酶和激素是控制代谢的重要因素,酶和激素的合成和功能受阻,都会引起代谢失调,从而影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医的“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这种物质有人认为是“酶和激素”。

4、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近年来发现多数虚证患者的内分泌腺体在组织形态上可发生变性或萎缩,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甲状腺、睾丸或卵巢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补虚药具有改善内分泌功能的作用。

增强下丘脑- 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

不少补益药可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使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增多,产生抗应激作用,即:“增强机体抵抗各种应激刺激”——现代药理学称此作用为药物的适应原样作用。

应激是机体处于各种不利的内、外环境条件下所进得的一系列反应(过冷、过热、缺氧、中毒、感染、创伤、疼痛、疲劳等)

补益药能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耐受力,使紊乱的机能恢复正常,有人称此作用为“适应原”样作用。因为糖皮质激素有“四抗”。

补益药通过内原性激素增加产生作用。(人参、党参、刺五加、甘草)

增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

临床阳虚患者常有性功能低下,表现性激素水平低下。用补益药后,雄性:精囊、前列腺睾丸增重;雌性:子宫内膜增生。其作用机理目前认为某些补益药是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但也有少数药如yin羊藿、枸杞子、补骨脂有雄激素样作用。菟丝子、五味子等具有雌激素样作用。

补虚药鹿茸紫河车、补骨脂、冬虫夏草、yin羊藿、蛇床子仙茅、人参、刺五加、海马巴戟天等均有兴奋性腺轴的作用。其中大部分药物为归肾经、有温补肾阳功效的补阳药,这与肾主生殖的理论相符合。

yin羊藿、鹿茸等能促进骨生长,可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与肾主骨的理论相符。

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

甲状腺激素具有调节物质代谢增加产热的作用。阴虚证和阳虚证病人的血清T3和T4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人,而阴虚证病人又明显低于阳虚证病人。

紫河车、人参具有增强甲状腺轴功能的作用。

人参及补阳药附子肉桂合剂具有调节甲状腺轴功能的作用。如人参能防治小鼠由甲状腺素引起的“甲亢”症和6-甲硫氧嘧啶导致的“甲低”症。

5、延缓衰老

许多补虚药都有有延缓衰老的作用,这是中医药能使人类健康长寿而具有特色的重要作用之一。

补虚药能延长动物或细胞的寿命、改善衰老症状、减缓衰老症状出现。

具有延缓衰老作用的补虚药主要有:人参、黄芪、刺五加、山药、何首乌、女贞子、枸杞子、yin羊藿、苁蓉银耳、蜂花粉

补:近年来,从分子生物学研究认为,衰老与自由基引起生物膜的脂类过氧化导致膜结构损伤和功能失活有密切关系,即:自由基学说。

1)自由基概念

自由基系指原子、分子、离子或基团其外层轨道含有未配对的电子。

2)自由基的生成:氧是生物体系最重要的电子受体,由于得到的电子个数不同而生成不同的产物。

O2+e_→.O2-(超氧化阴离子自高级职称考试网由基)

O2+3e  3H+  .OH+H2O(羟自由基)

在体内许多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酶均可产生.O2-

3)自由基的损害:自由基的特性非常活泼,能夺取电子,而使其他敏感分子氧化。存在于细胞膜的不饱和脂酸受到自由基氧化形成过氧化脂质。过氧化脂质(LPO)被过氧化酶分解,生成丙三醛(MDA)然后与蛋白质、肽类或脂类聚合、交联,这些交联物称老年色素或脂褐质。此物质存在于脑、心、肝,随年龄老化显著增多,引起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

4)自由基的清除

体内自身产生的和外环境进入体内经代谢转化后生成的自由基相当多,但并未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后果,其原因是体内存在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自由基反应酶系统。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都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

补肾药女贞子、当归、黄芪均有抗自由基作用。

6、增强某些器官和系统的功能

心血管系统  补虚药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比较广泛而且比较复杂。

①强心、升压、抗休克的作用。如:人参、党参、黄芪、生脉散参附汤参附青(红参、黑附片、青皮)注射液等。

②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如:黄芪、刺五加、yin羊藿、当归、杜仲等。

③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血氧供应,提高心肌抗缺氧能力,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如:人参、党参、刺五加、yin羊藿、当归、补骨脂、麦冬等。

④抗心律失常作用。如:甘草、刺五加、yin羊藿、冬虫夏草、当归、麦冬等。

造血系统  补虚药具有促进或改善造血功能的作用。

①升高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如:人参、党参、黄芪、刺五加、巴戟天、锁阳菟丝子等。

②升高血小板数。如:当归、白芍生地黄、大枣、肉苁蓉、灵芝等。

③升高白细胞数。

显著防治环磷酰胺所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的作用,如:女贞子、补骨脂、玄参等。

使粒系祖细胞的产生率明显增加。如:何首乌、黄芪、桑椹、麦冬、补骨脂等。

消化系统  多数补气药及补气方能促进和调节胃肠运动。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四君子汤等能缓解消化道平滑肌痉挛或调节平滑肌运动,并有抗溃疡作用。

7、抗肿瘤作用

四、虚证动物模型

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是医学科学实验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现在医学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在于实验研究的客观性、准确性、可重复性及数据化。由于目前关于中医各种证的本质还没有彻底阐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都未能进出各种“证”的客观指标,辩证标准还有待于客观化和规范化,所以制作中医“证”的动物模型难度较大。

我国从六十年代开始,用糖皮质激素制作了中医“阳虚”的病理模型,三十多年来,国内学者为研究中医药而创制了许多“证”的动物模型,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基础。

为了探索虚证的本质,研究补虚药的作用,就需要设计中医虚证的动物模型。阴阳是中医基本理论之总纲,因此研究阴阳的本质受到国内外的重视。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阴虚、阳虚动物模型

1、阴虚动物模型:

1)肾上腺皮质激素

因皮质激素使用的剂量和持续天数不同,可造成“阴虚”和“阳虚”两类模型。早期为“阴虚”阶段,补阴药有效,后期为“阴虚”阶段,助阳药有效。

皮质激素“阴虚”型:短期大剂量应用皮质激素,可使动物体内皮质激素突然升高。用小鼠(7—8周龄),以醋酸氢化可的松1.25mg/只肌肉注射4日,于实验前5—15分钟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0.09---0.2μg/kg,可使血浆cAMP峰值明显升高,并出现阴虚症状。(阴虚火旺:就好象因胆碱能神经抑制而致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就好象阿托品,兴奋心脏一样。)用大鼠(雌性 230+4.2g)(雄性231+6.8g),雌性:1mg /100g体重,连续1周,后改为1.5mg/100g体重,连续三周。雄性:2mg/只,连续两周,可出现体重减轻、燥动等阴虚症状。

2)热性中药造型法:小鼠(雌性)27—35g,用附子10g、肉桂10g、白茅10g、仙灵脾10g加水适量,小火煮10小时至40ml。每只小鼠每日喂100%热性中药1ml,连续七天,小鼠出现阴虚症状:体重下降、竖毛少动、精神不振等。

3)甲亢“阴虚”型:小鼠用三碘甲状腺原胺酸(T3)18—18μg/只/天灌胃,连续4—5天。或用大鼠以500μg/kg灌胃,连续三天以上,即可出现阴虚症状。

(小鼠给予大剂量甲状腺素后,出现甲亢,机体耗氧增加,心肌、脑、肾脏组织等细胞的β受体数量增加,cAMP↑)

2、阳虚动物模型

1)皮质激素“阳虚”型: 小鼠(雄性,25—35g)以醋酸氢化可的松   0.5、0.75、1.0、1.25mg/只肌肉注射,连续8—10天,动物即出现体重减轻、活动减少、反应迟钝、畏寒、肢冷等阳虚症状。

2)甲减“阳虚”型:给动物喂一段时间甲状腺激素合成抑制剂甲基硫氧嘧啶或他巴唑,使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血清T3、T4水平降低,动物出现形寒肢冷、饮水量减少等甲减“阳虚”证。

3)氨基导眠能:肾上腺皮质激素阻滞剂氨基导眠能给予站鼠14mg/kg(ig)连续14天,可出现形寒肢冷的“阳虚”证。

4)羟基脲造型法:羟基脲为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能抑制DNA合成,使核酸代谢低下,每天以羟本脲按7.5mg/只给小鼠灌胃,连续7天,动物会出现形寒肢冷的“阳虚”证。

5)利血平法:按750mg/kg剂量给小鼠注射,数十分钟内即可见皮肤体温下降,表现出形寒肢冷的“阳虚”证。

附子、肉桂、干、仙茅以及肉苁蓉、山茱萸均能改善症状,提高小鼠血浆cAMP水平。

提示*:“阳虚”的出现可能与肾上腺素能递质的合成不足有关。

(二)气虚动物模型

气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它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础,包括生命物质和生理机能两种函义。气在体内具有温煦、推动、防御、固摄、气化、营养多种生理功能。

气虚为气不足的证候,故气虚的病理变化,表现为上述功能的减退。例如:气虚不摄,可见自汗遗精泄泻、遗尿、崩漏。又如:气虚则寒,可见脏腑的活动和代谢功能相应减弱。

气虚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急性病的恢复期及年老体衰者。不同原因所导致的气虚,依据脏腑病理表现不同,具体辨证为“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肺气虚”。近年来,我国从基础和临床方面对各类  气虚证进行了一些研究,初步表明气虚证可表现为神经、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免疫等各个系统机能活动的衰退。

模拟复制中医气虚动物模型是运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医“气”的手段之一,是探索“气”的实质和阐明补气中药作用机理的主要途径。我国对气虚动物模型的复制,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从寒冷刺激、强迫运动、多次放血、减少饮食、酒醋或脂肪偏食,药物致虚等方法进行探索。其中模拟“脾气虚”模型报告较多。但目前尚未理想的动物模型。

1、大鼠气虚模型:根据中医“过度劳倦有伤形体”的理论,迫使大鼠每天游泳一定时间,连续两周,造成其体力逐步衰弱而云雾“气虚”。出现血液流变学及血细胞形态的显著异常。

2、家气虚模型:根据中医临床辨证经验,贫血多有气虚见证。每日由耳动脉、耳静脉或心脏放血压10ml左右,形成慢性贫血。表现为精神萎顿、嗜睡、四肢蜷缩等。

3、小鼠气虚模型:根据中医理论,饥饱不均可导致脾气虚,限制小鼠食量,制成小鼠气虚模型。成年小鼠控制饲料量100g/kg体重/日,经过一定时间就会出现体重下降,精神萎糜、皮毛枯槁。

4、大鼠肺气虚:肺气虚是指肺的功能受损,临床以咳喘无力、声低懒言、协则气喘、自汗、神疲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多由久咳久喘所致。烟熏大鼠可出现以上症状,大致符合中医肺气虚的辨证要点,据此设计的大鼠肺气虚模型,采用体重200g大鼠、用刨花20g烟熏大鼠,每天3分钟,1周后成为10g,2—3周后处死。

(三)血虚动物模型

血虚多因失血过多,或脾胃虚弱,血液生化乏源,可因瘀血阻滞,新血不生等引起。临床证候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舌、指甲色淡而无华,头晕、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脉细无力等。

血虚的症状与现代医学中贫血相一致,故通常采用造成贫血的方法制造“血虚”动物模型,即使动物外周血红细胞 (RBC)数减少。血红蛋白(Hb)含量降低;或使动物骨髓抑投影,造血干细胞及母细胞数量减少,从而影响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生成。

1、失血法:剪去小鼠尾端或眼眶放血使之失血0.5ml,可使小鼠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下降。

2、溶血法:用2%乙酰苯肼,给大鼠于实验的第1、4、7天皮下注射,首次剂量200mg/100g,以后两次减半。

3、辐射损伤法:造血干细胞及母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很高,当受过量60Co—γ射线照射时,可引起这些细胞数目的降低。这类贫血与再生障碍性贫血较为接近。

4、营养法:人工造成造血物质的缺乏制造营养不良性血虚模型。如给刚断奶大鼠喂缺铁饲料造成缺铁性贫血

5、化学损伤法:主要造成外周。

第二节  常用药物

人参

[传统理论概述]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 mey的干燥根。

药用的有:  山参:野生者

  园参:栽培者

按炮制方法: 生晒参:鲜参洗净后干燥

红参:蒸制后干燥者

糖参:焯烫浸糖后干燥

味甘、微苦、性微温,归心、肺、脾经。

主要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化学成分]

近年来,国内外对人参的化学成分的研究非常活跃,为阐明人参诸多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化学依据,也为人参的综合利用开拓了新的途径。

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Rx)量约4%。目前已分离得很多单体成分:R0、Ra、Rb、Rc、Rd、Re、Rf、Rg等。(按硅胶薄层层析Rf的大小顺序,由小→大命名)

根据水解产物的不同分为:(按苷元的不同)

  人参二醇型(A):Ra1、Ra2、Ra3、Rb1、Rb2、Rb3、Rc、Rd、Rg3。其中Rb1为活性较强的二醇类人参皂苷。

  人参三醇型(B):Re、Rf、Rg1、Rg2、Rh1。其中Rg1为活性较强的三醇类人参皂苷。

   齐墩果酸型(C):R0

此外还有人参多糖*、单糖、多肽、氨基酸、蛋白质、酶、多种有机酸(延胡索酸、琥珀酸)、生物碱、挥发油、微量元素等。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与剂量有关)

中枢状态:小剂量对中枢有兴奋作用,主要兴奋大脑皮层,表现为振奋精神、消除瞌睡、减轻疲劳,改善思维、提高人体的反应能力,使工作效率和精确度大提高。大剂量则抑制中枢。有实验为证:①对电报员进行翻译密码能力试验,用人参浸膏者译码能力提高12%,误译数减少51%。②高考前,为了取得好成绩,纷纷使用人参蜂王浆

益智作用:对氢溴酸樟柳碱(100mg/10g)、戊巴比妥钠(15mg/10g)致记忆获得障碍;环已亚胺、亚硝酸致小鼠记忆巩固不良;40%乙醇致小鼠记忆再现障碍均有明显改善。

机理:

①促进Ach的合成和释放,M受体数目增加。

   ②增加脑内NA含量

   ③促进脑内蛋白质合成和核酸合成

   ④提高海马突出膜Na+—K+—ATP酶活性

化学成分:Rg1类,Rb1也有一定作用。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能全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无论细胞和体液免疫都有广泛的影响。

非特异性免疫:白细胞↑、单核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IgG、IgA、IgM↑

细胞免疫:淋巴细胞转化↑、诱生干扰素、NK细胞活性↑

主要成分是人参皂甙和人参多糖,此二者是人参调节免疫功能的活性成分。*不但对正常动物,而且对免疫功能低下动物(如荷瘤动物)均有提高免疫功能作用。

3、增强造血功能:能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机制:促进骨髓DNA、RNA、蛋白质合成,促进骨髓细胞有丝分裂。

对血液与造血系统的作用

抗凝: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血小板聚集

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血液的流动性,改善组织灌注。

因此,在防治冠心病、动脉硬化、脑血栓等疾病中可能成为一个较理想的药物

4、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1)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有兴奋作用。使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增加,但人参并非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皮质,而是通过垂体释放ACTH而实现的。这一作用与其抗应激能力有关。(人参能使肾上腺中cAMP↑,但摘除垂体后不增加,给ACTH,cAMP↑)

人参总皂甙及各种单体Rb1、Rb2、Rc、Rd、 Re都有这种作用。

2)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

人参皂甙及单体和可使垂体前叶的促性腺激素释放增加。

表现: 幼年雌性动物:加速性成熟过程,子宫、卵巢↑,动情期↑

成年雌性动物:动情期↑

幼年雄性动物:睾丸及副睾↑,输精管直径扩大

去势动物:出现交尾现象。

3)其他

①甲状腺功能增强:机理可能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使垂体前叶促甲状腺素释放增加。

胰岛素:人参总皂甙本身可刺激离体大鼠胰岛释放胰岛素,并可促进葡萄糖引起的胰岛素释放。

5、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调节糖代谢,降血糖:对正常血糖及肾上腺素性和高渗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均有降血糖作用。

活性成分;人参多糖(A、B)、人参皂甙Rb2、杂多糖—人参糖肽类物质(肽含量6%)。

机理:可能是加强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

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2)促进蛋白质及核酸合成:人参总皂甙与蛋白质合成促进因子均有促进蛋白质、DNA、RNA的生物合成作用。

机理:提高RNA多聚酶的活性。

因此,人参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促进病人恢复健康。

3)调节脂质代谢:人参皂甙可降低TC、TG、LDL—C

机理:我认为可能与其对内分泌系统有关,调整脂质代谢。(乌鸡白凤丸)

6、抗应激作用:人参能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有利于机体度过危险期。(耐高温、耐低温、耐缺氧)

试验:大鼠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前10分钟,按30mg/kg,ir人参皂甙,对照组死亡率100%,而给药组64.7%。

7、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心脏:

A、正性肌力:作用方式为直接作用,作用原理:增加心肌细胞Ca2+内流,通过抑制Na+—K+—ATP酶,使Na+—K+交换减少,Na+—Ca2+交换增多。

B、负性频率:迷走神经兴奋。

主要活性成分初步认为是人参皂甙。

2)扩张血管

人参对整体动物冠状动脉、脑血管、椎动脉、肺动脉均有扩张作用,改善微循环。扩血管主要有效成分:Re、Rg1、Rb2、Rc。机制;各种皂甙成分机制不同,可能与Ca2+拮抗有关。

3)降血压(与剂量和机能状态有关)

小剂量:升压

大剂量:降压  扩血管:阻断M受体,阿托品样作用

 突触前膜α受体激动,负反馈,递质减少

4)抗休克:对多种原因所致休克有防治作用。

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

提高机体的耐受力(内毒素):人参皂甙对内毒素并无直接灭活解毒作用,而是通过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对内毒素及休克时所产生的多种毒性物质进得吞噬。

5)抗心肌缺血作用

机理:

①扩张冠脉;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红蛋白对O2的亲和力。

②促进心肌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强能量供应。

③抑制氧自由基,降低心肌脂质过氧化物。

④对血液凝固性有抑制作用。

8、延缓衰老:人参皂甙可明显延长动物寿命。机理:提高SOD活性,清除体内致衰老的自由基,保护生物膜免受自由基的损害。自由基性质非常活泼,它能与各种细胞成分发生反应。自由基作用于生物膜,可致膜脂质过氧化。由于脂质过氧化,细胞膜内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减少,生物膜中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比例失常,膜的液态性及流动性改变。而且过氧化产生丙二醛,能使膜成分之间形成交联和聚合,使膜的基本特性发生改变,功能受损。

9、抗肿瘤

人参对多种实验性动物肿瘤有抑制作用。

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其中人参皂苷Rg3能强烈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抑制肿瘤复发、扩散和转移,现已将人参皂苷Rg3研制成抗癌药物“参一胶囊”用于临床。

保肝、抗溃疡和抗炎作用。

[归纳总结]

与人参安神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调节中枢神经功能和益智作用;与其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造血功能、改善物质代谢、增强内分泌功能、抗应激、延缓衰老等作用;而与其益气固脱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强心、扩张血管、调节血压、抗休克、抗心肌缺血等作用。人参还具有抗肿瘤、保肝、抗溃疡、抗炎等作用。人参皂苷及人参多糖是其主要有效成分。

[现代应用]

1、休克

2、冠心病

3、慢性阻塞性肺病

4、高脂血症

5、肿瘤

6、白细胞减少症

7、延缓衰老

[不良反应]

人参毒性很小(小剂量)

人参可诱发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症状。

出现类似于皮质类固醇中毒症状,如出现皮疹、食欲减退、低血钾等。

可引起性早熟或雌激素样作用。

出血是人参急性中毒的特征。

长期服用可致“人参滥用综合症”(失眠、欣快、头痛、心悸)

黄芪

[传统理论概述]

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或内蒙黄芪的根。

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

主要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化学成分]

黄芪主要含黄芪多糖*(A、B、C、D两种葡聚糖的两种杂多糖)、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和三萜类(黄芪皂甙Ⅰ--Ⅳ)。另含生物碱、葡萄糖醛酸及多种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1、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1)增强非特异免疫功能

A、增加白细胞、多核白细胞

B、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增强(cAMP/cGMP↑)

C、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D、诱生干扰素——抗病毒*:临床证实,易感冒者服用黄芪后,可明显提高白细胞对病毒诱生干扰素的能力,减少感冒次数。

2)对特异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增强:淋巴细胞转化率↑(血凝素、刀豆素)

体液免疫:虚证病人IgG↑、IgA、IgM

黄芪的免疫活性成分是黄芪多糖。

2、增强造血功能

这种作用可能也是细胞内cAMP含量增加,促进骨髓细胞的分裂分化。

*中医讲:“气能生血,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血是怎么生的?与气有关。气是什么?就是精微物质:“酶、激素、第二信使”。

对血液与造血系统的作用

抑制血小板聚集,并且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的解聚作用。——防治血栓形成。机制:也与磷酸二酯酶抑制有关,使血小板内cAMP↑,抑制血小板聚集。也证明了中医理论“益气活血”。

3、对物质代谢的影响:促进DNA、RNA及蛋白质合成。

4、增强性腺功能

5、抗应激

6、抗衰老:减少自由基形成,增加自由基清除。

7、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心脏:加强心肌收缩力,CO增加

作用机制与人参不同:初步认变黄芪抑制了心肌细胞内磷酸二酯酶活性(PDE)

PDE是水解cAMP的酶,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使cAMP分解减少,心肌细胞内cAMP含量增多,既可直接促进细胞内Ca2+从肌浆网释放,又可开放钙通道,促进细胞外Ca2+内流,胞浆内Ca2+增多,心肌收缩力增强。

2)扩张血管:

①黄芪具有明显的扩张外周血管作用(冠脉、脑血管和肠血管、肾血管|)

②改善微循环,增加毛细胞血管抵抗力,降低各种理化因素所致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

3)降血压:扩血管作用,所以降压特点①快,②无快速耐受现象(肾血管扩张)。

8、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抗肿瘤、抗骨质疏松等作用。

[归纳总结]

与黄芪补气固表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造血功能、改善物质代谢、增强性腺功能、抗应激、延缓衰老等作用。黄芪还具有强心、调节血压、抗病毒性心肌炎、保肝、抗溃疡等作用。黄芪多糖和黄芪皂苷是其主要有效成分。

[现代应用]

1、感冒

2、病毒性心肌炎

3、冠心病

4、心力衰竭

5、肝炎

6、病毒性肠炎

7、糖尿病肾病

8、糖尿病

党参

[传统理论概述]

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的干燥根。

性温,味甘。归脾、肺经。

主要功效:补中益气、养血生津。

[化学成分]

党参主要含葡萄糖、菊糖、多糖、党参苷、党参碱、挥发油、黄酮类、植物甾醇、微量元素等。

[药理作用]

1、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调节胃肠运动:双向调节

改善消化功能:胃酸下降

抗溃疡防治胃粘膜损伤:促进胃粘液合成,保护胃粘膜。

主要成分:党参多糖(水溶性成分)

2、增强免疫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单核吞噬细胞功能增强(党参多糖)

特异性免疫: 正常:影响不大

 免疫功能低下:增强

党参可根据机体不同的免疫状态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起调整作用。

3、增强造血功能

1)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

机制与黄芪相似(也是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血小板内cAMP含量)

2)降低血液粘度

机理: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使PGI2/TXA2↑,但必须是小剂量,用量过大反而使PGI2/TXA2↓,有促血栓形成。与阿司匹林相似。

4、抗应激作用: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力,增强生存能力(耐高温、耐缺氧)

5、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①心脏:心力↑、CO ↑  机理与黄芪相似。(PDE↓)

②血管:扩张

③抗心肌缺血:扩张冠脉

④升压:升高收缩压,升压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CO↑

6、改善血液流变学

7、益智作用:能增进和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过程。

实验证明:对东莨菪碱引起的小鼠记忆获得不良,樟柳碱引起的学习记忆损害,亚硝酸钠引起的小鼠记忆巩固障碍和40%乙醇造成的小鼠记忆再现障碍均有改善作用。

8、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

[归纳总结]

与党参补中益气、健脾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调整胃肠运动功能、抗溃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造血功能、抗应激、强心、抗休克、调节血压、抗心肌缺血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党参还具有益智、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作用。

[现代应用]

1、冠心病

2、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

甘草

[传统理论概述]

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

主要功效:补益心脾、润肺止咳、泻火解毒、缓急、调和诸药。

[化学成分] 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元、甘草多糖

[药理作用]

1、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1)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影响水盐代谢,呈现醛固酮及去氧皮质酮样作用。保钠排钾,引起水钠潴留。因此大剂量、长期服用可致水肿高血压、低血钾、低钾性肌病。

2)糖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或甘草甜素能使大鼠胸腺萎缩,肾上腺重量增加,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增加。

作用机制:目前尚无定论。有人认为,甘草能促进激素的合成而生效。有人认为:甘草次酸结构和皮质激素相似,一方面抑制糖皮质激素在肝中代谢,另一方面竞争血浆蛋白。使血浆皮质激素增加。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抗消化性溃疡:降低胃酸酸度

机理:A、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胃粘膜细胞的cAMP,抑制胃酸。

B、吸附盐酸。

2)解痉作用:阿托品样作用,解除肠道平滑肌的痉挛状态。其中甘草甙元解痉作用最强。“缓急止痛”

3)保肝:对四氯化碳、扑热息痛所致动物肝损伤者有明显保护作用。对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

3、抗炎、抗免疫(抗变态反应)糖皮质激素样作用。

主要成分是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

4、抗病毒作用: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爱滋病毒)有抑制增殖效果,并可诱生干扰素,增加NK细胞活性。

主要成分;甘草甜素、甘草多糖

5、解毒(甘草甜素):“甘草能解百药毒”

机理:糖皮质激素样作用——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力

6、镇咳祛痰: 抗炎作用;口服后能覆盖在发炎的咽喉部粘膜上,减弱对粘腊的刺激,从而发挥末梢性镇咳作用。

[归纳总结]

[现代应用]

1、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阿狄森氏病)

对轻症或初期患者疗效较好,可使体力增强,食欲增加,对完全丧失功能的重症患者或双侧肾上腺均已摘除者,不明显。

2、消化性溃疡:(与饮食有关的规律性上腹部疼痛)

甘草粉、甘草浸膏或生胃酮均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对早期病人效果更佳,用药后疼痛、暧气、泛酸、食欲不振等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

生胃酮:即甘草次酸琥珀酸半酯二钠盐,有吸附胃酸、降低胃酸、解痉、增加粘液等作用。

3、病毒性肝炎:与甘草的抗炎、抗病毒、诱生干扰素作用有关。对慢性肝炎(症状轻,肝功异常、持续性)、慢性活动性肝炎疗效可靠及预防术后及输血后肝炎以及非甲非乙型肝炎。

4、呼吸系统: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5、皮肤炎症:对多种皮肤炎症和皮肤过敏性疾患有一定疗效。如荨麻疹、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湿疹等。

[不良反应]

皮质激素样水钠潴留,长期服用可致浮肿、血压升高。

 

当归

[传统理论概述]

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性温,味甘、辛。

主要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滑肠。

[化学成分]

①挥发油(蒿本内酯,含量45%,酸性、酚性、中性)正丁烯内酯(11.3%)

②水溶性:阿魏酸水溶性的正丁烯

③当归多糖

[药理作用]

1、对血液及造血系统作用

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释放5—HT(5—HT是血小板聚集的促进剂)  提高血小板中cAMP浓度,抑制血小板中血栓素A2(TXA2)的生物合成。

2)抗血栓:当归及阿魏酸有明显抗血栓作用。

抗凝血:影响外源性凝血系统, 血液流变学改变。

3)抗贫血:当归促进机体造血机能,升高血红蛋白、红细胞。

主要有效成分是当归多糖

机制:刺激造血组织细胞增殖发化有关。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心脏: 奎尼丁样作用:降低心肌兴奋性,延长有效不应期。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律失常

扩血管: 当归挥发油成分蒿本内酯能对抗血小板释放TXA2引起的血管收缩。阿魏酸钠具有抑制TXA2生成的作用。

扩血管机制:与α受体或β受体无关,但与M受体和H受体有关。

改善微循环:与扩血管有关(阿魏酸)

3、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主要降胆固醇;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的合成。

机制:阿魏酸能与甲羟戊酸—5—焦磷酸竞争抑制甲羟戊酸—5—焦磷酸脱羟酶,抑制ch合成。

4、增强或调节免疫功能(当归多糖)

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单核吞噬功能增强

特异性免疫:体液:增强,IgG

细胞:增强,T细胞↑

5、对平滑肌的影响

1)子宫平滑肌:双向调节,取决于子宫平滑肌机能状态。当归作为妇科要药已有数千年历史。近年研究表明,当归含有兴奋子宫和抑制子宫两种成分。抑制成妥主要为挥发油和阿魏酸,兴奋成分为水溶性或醇溶性的非挥发性物质。

2)对其他平滑肌的影响: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平喘;松弛肠道平滑肌

6、抗炎作用:机制:PG下降。

7、保肝利胆:保护肝细胞;促进胆汁分泌——助消化

8、抗辐射、抗损伤

[归纳总结]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功效的实质是促进机体造血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降血脂,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和扩张血管、降压,调节子宫平滑肌功能,以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当归功效的物质基础主要是其挥发油、多糖、阿魏酸等。当归尚有抗辐射、抗损伤、保肝等作用。

[现代应用]

当归为重要的常用药,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血虚经闭及关节疼痛等,现代临床常用于:

1、心血管系统疾病:

1)急性脑血栓,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抗心律失常,其中以冠心病所致室性早搏效果最佳,有效率在80%以上。

3)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脑动脉供血不足

2、妇科病:痛经、月经不调

3、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用100%当归乙醚提取物,每次口服100ml,每日3次,治疗哮喘持续状态,对控制症状有明显疗效。用药2—10小时后见效。

4、突发性耳聋:可能是内耳血管痉挛出现微循环障碍,浓当归注射液能较好地治疗突发性耳聋,是因为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局部组织灌流作用。

5、小儿病毒性肺炎:改善微循环,增加肺毛细血管血流灌注,防治血小板聚集,防止DIC的发生,减轻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从而减轻肺泡及间质水肿

[不良反应]自学

 

yin羊藿

[传统理论概述]

小檗科植物箭叶yin羊藿或yin羊藿的全草。别名仙灵脾。

性温,味辛、甘,归肝、肾经。

主要功效: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化学成分]

yin羊藿总黄酮(yin羊藿甙、异槲皮素、金丝甙)、yin羊藿多糖

[药理作用]

1、增强免疫功能

yin羊藿对免疫系统功能影响比较大,对免疫功能多个环节都有作用。这是其“扶正固本”的具体体现。

yin羊藿  总黄酮:影响免疫调节环路中抑制性成分(Ts)

  多糖:免疫促进剂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2、雄激素样作用

中医的肾,现代医学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实验证明:yin羊藿流浸膏对犬精液分泌有促进作用,并可增加前列腺、精囊和提肛肌的重量。

3、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心脏:使心肌收缩力减弱  降压作用 收缩压下降

血管*:扩张(冠脉) 舒张压下降

抗冠心病:供血增加,耗氧减少。

  

4、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利于预防血栓形成。

5、调节核酸代谢:对“阳虚”小鼠通过调节细胞核的细微结构而调节核。

[现代应用]

1 、心血管疾病:可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降血脂。

2、血液病:yin羊藿或以yin羊藿为主的复方,可用于治疗再障或肿瘤化疗中出现的骨髓抑制。

3、慢性肝炎:降酶效果

4、神经衰弱:

[不良反应]自学

相关文章
 危重病医学参考电子教材:哈里逊内科学
 儿科学作业习题:本科儿科模拟试卷一标准答
 内科学参考文献: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急诊医学授课教案:溺水
 内科学图片库:心律失常图片2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