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推拿按摩:董氏奇穴治疗飞蚊症立效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母亲患飞蚊症3年左右,多次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学习了董氏奇穴后,按照老师的方法针下三黄加光明穴(董氏奇穴)留针30分钟,大约5分钟后母亲说感觉左眼黑点减少90%,右眼原来严重,也减少了70左右,有几个大的黑点明显感觉变小变淡,小的黑点基本消失,今天是第3次为母亲治疗,感觉越来越好了。这给我增加了很多信心,继续努力,争取早日为母亲治好。附穴位说明:天皇穴:阴陵泉下1寸,天皇副穴:天皇穴下1.5寸,光明穴:太溪穴上1寸,三针形成倒马针,疗效显著,几乎没有什么费用,值得推荐,向各位推荐。

-----------回复 ailanyisheng 的帖子

好东东啊!谢谢罗!可以请问一下:董式奇穴可有书?谢谢!

-----------自己能针吗
-----------我有一位针灸老师临床董氏奇穴用之一半,效妙矣。再者初学者可看原始点,三天就能都学会,常见病就都可以上手了,这是最好的方法。
-----------回复 江帅 的帖子

参考响应的图,可以自己针灸,董氏奇穴最好的地方就是身体躯干部分不扎针,躯干部主要放血,非常安全。你想想看,有人因为种种原因截肢不是照样活着吗?所以没问题的。我的空间有本书可以参考。QQ:1394520988.谢谢支持。
-----------我也有飞蚊症,不知道能不能自已艾炙啊
-----------【火硬穴】
穴位:在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在跖关节与趾关节五分。
解剖:心脏神经、肝之副神经。
取穴:当第一、二跖骨之前缘,跖关节与趾关节五分之中间骨缝中是穴。
归经:入心、肝两经。
穴性:通利水道,强心定悸。
主治:心悸、头晕、胎衣不下、骨骼胀大、下额痛(张口不灵)、强心(昏迷状态时使用)、子宫炎、子宫瘤。能堕胎。
针刺法:直刺三分—五分。斜刺三分—五分。
针感:酸胀疼痛感。
注意:孕妇禁针、禁灸。下火硬穴时,能造成强刺激。
辨别:火硬穴距十四经肝经行间穴上五分,切勿混淆,董公书为距跖骨与趾骨关节五分亦起误解今修订,火硬穴主治与行间内容范围亦不相同,其所属之经与穴性亦有所异,当细分辨,即知董氏奇穴除胸背部穴位外,无一穴与十四经同,它是另成一体系的。
经验:膝盖肿痛、眼睛肿痛,如本穴上有青筋者,放血佳。火主、火硬可倒马治腰痛、坐骨痛,并配导引行气。
【五花穴】
穴位:脚底、脚后跟正中央处是五花一穴。五花一穴向前一寸是五花二穴。五花一穴向后一寸是五花三穴。五花一穴向外横开一寸是五花四穴。五花一穴向内横开一寸是五花五穴。
解剖:胫骨神经的外侧脚底分枝、脑神经
取穴:平卧取穴,余同穴位。
归经:入心、肾两经。
穴性:清心肾之热。
主治:足跟痛(特效)、失眠、脑神经痛。
针刺法:直刺三分—五分。
经验:(一)本穴为治疗足跟痛之特效穴,另加配手骨关、木关、中关(骨、木关之间)。
(二)治疗失眠本穴配心灵穴及镇静有效。
说明:五花穴亦为董公常用穴位,但其书未列,由胡师在其书中公布。
【三圣穴】
穴位:在脚底正中央点处,即十四经涌泉学后二寸(往足跟方向)。是三圣二穴。三圣二穴往前上一寸是三圣一穴。即十四经涌泉穴后一寸。三圣二穴往后一寸是三圣三穴。即十四经涌泉学往足跟方向后三寸。
解剖:脚底神经分枝、心之神经、肾之副神经、脑神经。
归经:入肝肾两经。
穴性:平肝益肾。
取穴:同穴位。
主治:高血压(特效)、低血压过高症(特效)、脑溢血、脑脑血栓症。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经验:本穴为治疗高低血压过高之特效穴。胡师曾以三圣二穴治高血压二百六十五度患者,在五分钟内降为一百三十五度,堪称神效。
说明:本穴为董氏奇穴之要穴,对血压的调整,有很大的疗效,为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董公书中未将三圣穴公开,胡师依平日董公所传,将其补上,另治疗血压如能配合相关部位放血,效果更好。
辨别:三圣一穴位涌泉穴后一寸,不要混淆。
【上瘤穴】
穴位:在足底后前缘正中央。
解剖:后脑(小脑)总神经。
取穴:平卧,当足底后跟硬皮之前缘正中央处是穴。
归经:入心经。
穴性:清热开窍、健脑灵神。
主治:脑瘤、脑积水、小脑痛、脑神经痛、脑神经衰弱、脑癌。
针刺法:直刺三分到五分。
针感:酸胀疼痛感。
经验:(一)胡师以此穴配外三关穴、三重穴、米一穴、二穴、三穴治愈患者刘树意(译者、美籍、先生为美国人),患脑癌症,在美国夏威夷一家医院连续治疗三年余无效,经胡师施针二十九次竟告痊愈。
(二)治疗脑震荡不醒,本穴配正筋、正宗穴,并在内踝下附近放血,有效。
注意:本穴不宜深刺(超过五分),易引起心中不安,要特别注意。
配穴:(一)治脑积水本穴配火菊、正宗、正筋有效。
(二)治脑瘤、本穴配土顶、木顶、外三关有效。
【安脊穴】
穴位:臀下横纹正中央之左右两侧纹下。
解剖:下臀安神经、脊椎神经、肾之神经。
取穴:安脊一穴:臀下横纹正中央(即「十四经」之承扶穴向内横开五分处)。安脊二穴:安脊一穴内侧一寸处。安脊三穴:安脊二穴内侧一寸处。安脊四穴:安脊一穴外侧一寸处。安脊五穴:安脊四穴外侧一寸处。安脊六穴:安脊五穴外侧一寸处。
归经:入肝、肾二经。
穴性:强筋健骨、疏经活络。
主治:坐骨神经痛、脊椎骨骨刺、骨关节骨刺、背痛、腰痛、瘰疬
针刺法:直刺二寸—二寸五分。针尖紧贴骨之边缘。用三棱针点刺二寸深,刺出黑血。
应用:安脊穴在临床上多任取三穴下针,成董氏倒马针法,增强疗效。此为横三针倒马针法,同时,此穴董公书中未明言,由胡师在其书中公开。
配穴:治坐骨神经除本穴,可加配二角明透穴,腕顺一穴、三河穴,效佳。
【失音穴】
穴位:膝盖内侧之中央点为失音一穴及其二寸为失音二穴。
解剖:内侧大腿神经、肾神经、喉之主神经。
取穴:膝盖内侧之中央一穴。其下二寸处一穴,计二穴。
归经:入肺经。
穴性:清热利咽、行气散瘀。
主治:嗓子哑、失音、喉炎。
针刺法:直刺三分—五分。斜刺五分—八分。
针感:酸痛感。
经验:(一)治疗扁腺炎及咽喉肿痛,扎失音穴有效。
(二)感冒引起之喉咙沙哑,可先在背部放血,再扎本穴与灵骨、感冒穴等配合。
(三)失音、嗓子哑、扎本穴,另其后头颈项区,少商、商阳放血,效佳。
(四)甲状腺肿需长期本穴配三重穴,驷马穴及相关穴区放血。
(五)本穴可配地宗穴,心灵一穴对舌根大而言语不便者有效,但需耐心久治。
(六)治喉咙等病可选配喉中穴、喉灵穴、火圣上穴(曲泽下三寸)。
解穴】
穴位:在膝盖骨外侧上角直上一寸,向内横开三分。
解剖:心之敏感神经,大腿神经前皮枝。
取穴:当膝盖骨外侧上缘直上一寸向内横开三分。
归经:入心经。
穴性:宁心安神、活血化滞。
主治:针灸后气血错乱、血不归经、下针处起包、疼痛、或西医注射后引起之疼痛、跌打损伤、脚扭伤、精神刺激而引起之疼痛、疲劳过度之疼痛、药物过敏、食物中毒。
针刺法:直刺三分—五分。
运用:下针后缓缓转动,疼痛立即解除。如患者晕针不省人事,即将其口张开,以扁针、筷子、汤匙或手指按其舌根稍用力重压三下,见其欲呕吐时,以凉水洗其头,并以湿毛巾覆其头部,令饮凉开水半杯即甦。受刑休克者,亦可用此法解之。(节录自董公所著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
经验:(一)针后气血错乱或下针处起包者,轻微者,可用手大指重掐本穴,或拍压,重者则用针刺之。
(二)笔者曾针一神经过敏者,扎针后全身酸痛、混身不舒服、曾扎过解穴,也毫无作用,后来针正会、镇静,才相安无事。
(三)董公曾以本穴治疗西药中毒面呈黑色。
(四)长期使用西药而药毒内聚可分枝穴放血下本穴及骨关、木关,可解毒。
【下九里穴】【上九里穴】【中九里穴】
穴位:下九里穴在大腿外侧中央线中央,即风市穴外开五分。上九里穴,在大腿上通天穴外开一寸半,距膝横纹九寸。中九里穴,在上九里与下九里之中央点,即是。
解剖:外侧大腿皮神经、肺之神经。
归经:入心、肺经。
穴性:益气治血、通关利节、疏筋化瘀。
主治:背痛、腰痛、脊椎骨膜炎(骨刺)、半身不遂、半身麻痹、颈项痛、手臂酸麻、腿痛、头痛、头晕、眼酸、神经痛。肺炎、肺病、腹胀、腹痛
针刺法:直刺二寸—三寸。
说明:上、中、下里穴胡师取法与董公、赖著等不同,读者当自行比较上、中、下九里穴可横三针倒马,为重要之止痛穴,又本穴位董公治疗高棉龙诺总统半身不遂要穴之一。
配穴:(一)中九里穴配八关、三叉穴、治半身不遂。配天皇穴治肩臂不举酸痛。
(二)中九里可配驷马穴,上三黄治游走性疼痛,游走性疼痛的治疗要有耐心。
(三)下九里穴可再上取二寸,下取二寸(七里穴)形成直倒马可治上臂前侧痛、肩后侧痛、偏头痛,及半身不遂,后项痛。以上为直倒马,而本穴全取为横倒马。
(四)下九里穴配三重穴、驷马穴可治耳鸣。配肩中、建中可治偏头痛。
【七里穴】
穴位:在中九里穴下二寸。
解剖:大腿外侧皮神经、肺之神经、心之神经。
取穴:当大腿外侧,中九里穴直二寸处是穴。
归经:入心、肺经。
主治:皮肤病、半身麻痹、腿痛、胸痛、背、神经痛、肺病、腹胀痛。
针刺法:直刺二寸—三寸。
针感:酸胀感。
配穴:(一)配上营穴治疗各种神经痛。
(二)本穴配中九里穴成倒马可治偏头痛、后项痛、亦治上臂前侧痛、肩后痛有效。
说明:(一)董氏奇穴上解剖中如有心肺神经,大都有止痛效果,此心应是指脑而言,论与十四正经循经说七里穴一线应属胆经,胆经循行入脑,而董氏解剖并非一般解剖学解剖,而是指其功能为主,董公著书即是如此写法,而后辈各书亦如是运行,特此写出告之读者。
(二)七里穴很少单独取用,一般都结合中九里形成倒马针法。
(三)治疗皮肤病可本穴配灵骨穴及驷马穴。
(四)胸背痛可本穴配手重子、重仙,一手一足,上下呼应佳。
【金前下穴】【金前上穴】
穴位:下穴在膝盖骨外上角直上一寸。上穴在金前下穴直上一寸半。
解剖:外侧大腿皮神经、肺之机动神经、肝之神经。
取穴:金前下穴在膝盖骨外侧上角直上一寸处。
金前上穴在金前下穴再直上一寸五分。
归经:入肝、肺二经。
穴性:宽胸理气、养肝活血。
主治:胸骨外鼓、肺弱、羊狗疯、头痛、肝弱、皮肤过敏。
针刺法:直刺三分—五分。
针感:胀感。
经验:(一)治疗鸡胸、驷马穴、耳穴皮肤穴可治皮肤过敏。
(二)本穴配灵骨、驷马穴、耳穴皮肤穴可治皮肤过敏。
(三)金前穴治疗胸部挫伤效果亦佳,若先在相关部位予以点刺放血,后再配合扎灵骨、大白、驷马、效果更快。
(四)本穴配天皇穴可治肩关节痛
【下泉穴】【中泉穴】【上泉穴】
下泉穴位于膝关节外侧正中央直上二寸五分。中泉穴位于下泉穴直上二寸是穴。上泉穴位于中泉穴直上二寸是穴。
解剖:外侧大腿皮神经,肺部与面部之机动神经。
取穴:下泉在膝关节外侧面正中央直上二寸五分处,其上二寸为中泉,中泉上二寸为上泉。
归经:入肺、肝二经。
穴性:活血通络、调气化瘀、通关礼节。
主治:颜面神经麻痹、面神经跳、口歪眼斜、半身麻痹、脑血栓。中风后遗症。
针刺法:直刺一寸—二寸。三针可成倒马针法。
针感:酸胀感。
配穴:(一)三泉穴配三重穴可治三叉神经痛,病位可放血。
(二)颜面神经麻痹,可先在局部放血及小腿足外侧肺区放血再针三泉穴,效果更好。
(三)五十肩可于病位放血后,以本穴、配肾关董氏肩凝穴,佳。
说明:(一)足三泉穴取穴时,大都取上下左右平衡针法,治左病痛,取右,治右边病痛,取左侧。
(二)三泉穴配三重穴、三叉三穴,再配耳上穴位,可治重听,有的有效果。
(三)三泉穴亦可治疗妇科经痛,也可配灵骨、门金穴。
【驷马下穴】【驷马上穴】【驷马中穴】
穴位:下穴在膝髌骨外上缘直上七寸五分。即通山穴上五分向外横开一寸,下穴直上二寸为中穴,中穴直上二寸为上穴。
解剖:外侧大腿皮神经、肺之总神经、肝之分支神经。
取穴:膝髌骨外上缘直上七寸五分,即通山穴上五分向外横开一寸处。
归经:入肺、肝二经。
穴性:通调水道、疏风解表。
主治:肋骨痛、胸背痛、肋膜炎、坐骨神经痛、肺机能不足所引起的腰痛、肺病、肺弱、肺结核肺癌、鼻炎、耳鸣、耳炎、耳聋、颜面神经麻痹、眼角膜炎、哮喘、乳腺炎、甲状腺肿、半身不遂、牛皮癣、各种皮肤病、青春痘、下肢扭伤、胸部挫伤。
针刺法:直刺一寸—三寸。
针感:酸胀感。
配穴:(一)治疗鼻炎,以驷马穴加配灵骨、大白、分金、合金效佳。本穴为肺相关疾病之要穴。
(二)治疗青春痘可配三重穴,皮肤过敏、湿疹可加配耳穴皮肤穴。本穴为治疗皮肤要穴。
(三)胸部挫伤、撞伤、打伤之久年内伤可本穴配病位放血。气滞血瘀,本穴为「气」病为主穴。
(四)肺气肿本穴配灵骨、大白、四花穴有效。本穴及灵骨皆属气穴,故对肺气肿有效。
(五)甲状腺肿大,可本穴,配三重穴、四花上穴、心灵一穴,再十八星穴及病位放血,有效。
【木枝穴】【木全穴】
穴位:其黄穴上一寸五分,为木枝穴。其黄穴下一寸五分,为木全穴。
解剖:大腿神经、胆肝神经、心之分支神经。
取穴:木枝穴在其黄穴直上一寸五分处取穴之。木全穴在其黄穴直下一寸五分是。
归经:入心肝、胆经。
穴性:疏肝利胆、降逆止呕。
主治:头晕、眼花、背痛、黄胆病、急性胆炎、足跟痛、脊椎骨痛。
针刺法:直刺一寸五分—二寸。
应用:明黄、木枝、其黄、木黄四穴为常用来治疗急慢性胆炎,木枝、其黄、木全三针可形成倒马。
说明:木枝穴及木全穴在董公原著中名为「火枝」及「火全」,此二穴之主治多与肝胆相关,肝、胆在五行上属木,故应名为「木枝」、「木全」,董公匆匆出书,原著未及校订,乃由胡师就董公平日所传而特予更正之。
配穴:(一)治疗黄胆,可加针火菊、明黄、肝门配合。
(二)本穴配合明黄、其黄、肩中、地宗可治舌强难言。
(三)脊椎骨压迫神经病位放血,亦可取本穴配正筋、正宗穴。
(四)胆囊炎针木黄、木枝、木全疗效不错。
天黄穴】
穴位:明黄穴上三寸。
解剖:同明黄穴。
取穴:明黄穴直上三寸处。
归经:入心、肝、肾三经。
穴性:疏肝清心、益肾补虚。
主治:同明黄穴另可治黄胆病。
针刺法:直刺一寸五分—三寸。
针感:酸胀麻电感。
配穴:(一)天黄、明黄、其黄三针为上三黄三针倒马齐下,专治一切肝疾。
(二)治疗椎间盘突出、骨刺可先在病位点刺放血,再扎天黄、明黄、其黄。长期治疗可愈。
(三)治帕金森氏病可于正会放血,扎上三黄镇静穴,州水、州灵有效。
(四)上三黄配正会,听宫及对侧三重穴治梅尼耶氏症候群,及耳鸣(百分之五十可愈)。
(五)糖尿病上三黄、下三皇长期下针,配合灸疗中脘、关元、脾俞、肾俞、足三里,长期医疗有效。
(六)白血球症,可取上三黄中二穴,并取旁土昌穴成三角形倒马之指挥针法,对白血球症有帮助。
(七)由肝肾机能失调所引起高血压可取上三黄配足三圣穴。
【明黄穴】
穴位:明黄穴直下三寸。
解剖:大腿神经前皮枝、肝之总神经、心之总神经、表层心之神经、中层肝之神经、深层肾之神经。
取穴:大腿内侧之正中央处。
归经:入心、肝、肾三经。
穴性:宁心安神、疏肝利胆。
主治:肝癌、肝痛、肝硬化、肝机能不足引起之疲劳、骨骼胀大、脊椎骨膜炎、中风半身不遂、血癌症、腰酸、眼昏花、眼痛、两胁痛、胆汁分泌不足引起之消化不良、胀气、心脏扩大、心闷、癫瘰。
针刺法:直刺一寸—三寸。
针感:酸胀麻电感。
说明:(一)肝主疏泄、又肝经桡阴器、抵小腹、流于腋下、上巅顶、可应用于神经官能症、妇科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头顶痛。
(二)上三黄属肝经,董氏之肝经皆可用为治疗妇科因此上三黄可配妇科穴可调妇女月经。
(三)肝火引起失眠,可上三黄配镇静,灵骨、大白、心灵穴、效果不错。
(四)天黄、明黄、其黄合为上三黄,为董氏针灸中有名的常用穴位,董氏针灸中是不论补泻的,董公以为穴位具有双向性,可自行调节,因此上三黄就具有可自己调节补洩性能,凡一切肝疾,不论虚实,皆可用上三黄取用。
(五)上三黄配通关,通山治游走性酸痛有效。
【其黄穴】
穴位:明黄穴直下三寸。
解剖:大腿神经前皮枝、胆总神经、肝之分支神经。
神经、心之分支神经。
取穴:明黄穴直下三寸处。
归经:入心、肝、胆三经。
穴性:疏肝利胆、祛风通络。
主治:同明黄穴及黄胆病、胆囊炎。
针刺法:直刺一寸五分—三寸。
针感:酸胀麻电感。
经验:(一)上三黄配肾关可治疗眼球歪斜。
(二)治疗视力障碍、眼花等眼科诸疾,上三黄均有卓效,加配通肾、珠圆、光明穴、五形穴、下三皇等穴效果更佳。
(三)上三黄穴配土灵穴(在通胃穴直后横开一寸)可治白血球过多之血癌症,如能配合背面各相关区域下董氏天应穴针法,效果显著,针血癌时出针要慢,避免出血。
(四)治黑斑可在脸上黑斑用三分针再配妇科穴,上三黄、长期下针,三个月可改善。
(五)舞蹈病,正会穴配上三黄扎有效。
(六)上三黄配妇科穴长期扎针,可调月经不顺。
【木黄穴】
穴位:其黄穴直下三寸。
解剖:大腿神经前皮枝、胆总神经、肝神经、脾之神经。
取穴:大腿内侧,其黄穴直下三寸处。
归经:入脾、肝、胆三经。
穴性:健脾化滞、活血祛瘀。
主治:胆囊炎、黄胆病、脾脏炎、脾肿大、白血球减少症及明黄穴主治各症另可治骨刺。
针刺法:直刺一寸—二寸。
针感:酸麻胀痛感。
应用:其黄、明黄、天黄三穴合称为上三黄穴。上三黄穴加上木黄穴,四穴为常用来治疗肝胆及脾脏病变。治疗急性肝炎时再配肝门穴下针。
配穴:治疗输卵管堵塞可以木黄穴加配本全穴,其黄穴、妇科穴。
说明:(一)木黄穴为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在董公原著之「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中未明列,而由胡师在其书中公布。
(二)上三黄位大腿内侧与对侧手上臂外侧相对应,因此两相对应区位可相互取用专治对应部位疼痛有效。
(三)上三黄对椎间板突出,及脊椎骨长软骨压迫神经有效,但需长期治疗,如果能配合病灶放血,效果更快。
(四)血糖过低可取神耳上穴、肾关及上三黄治疗。
【通肾穴】
穴位:膝髌骨内侧上缘。
解剖:大腿神经、肾之神经。
取穴:当膝髌骨内侧上缘之陷处。
归经:入脾肾二经。
穴性:宣通下焦、调经止带。
主治:肾盂肾炎、慢性肾脏炎、淋病阳痿早泄膀胱炎、子宫炎、赤白带下、肾亏引起之头晕、腰痛、肾脏性之风湿病、高血压、胃肠炎、尿蛋白、喉干水肿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针感:酸麻胀感。
经验:通肾、通胃、通背三穴对肾亏引起之头晕、眼花、腰背酸痛效果佳。
说明:(一)通肾、通胃、通背、神耳、水金、水通,为董氏针灸中少数特效之补针,治病时,病虚型患者,可择穴配合。
(二)脚背面红肿俗称草鞋风,可就病位放血外,配通肾、通胃、通关、云白、李白下针。
(三)通肾、通胃配下三皇治肾亏引起阳痿、早泄有效。
应用:董公在其书中说通肾、通胃、通背可任取一穴为治疗妇女流产之补针,连续治疗半月即无流产之虑。只能取一穴,不可多取。
【通胃穴】
穴位:通肾穴上二寸。
解剖:大腿神经、肾之神经。
取穴:通肾穴直上二寸处是穴。
归经:入脾、肾二经。
穴性:健脾和胃、滋阴潜阳。
主治:同通肾穴。又治背痛、胃痛、前手臂痛。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治口干直刺三分。
针感:酸胀感。
应用:通肾、通胃、通背三穴,一般都任取二或三穴下针,形成董氏特有之「倒马针法」,可补肾、健脾、通调水道、利水消肿,能治肾脏炎、肠炎腹泻呕吐、四肢水肿小便浊臭等症,效果良好。
说明:(一)通肾、通胃、通背三穴的主治内容,胡师较董公原著中增列了不少,如膀胱炎、子宫炎、胃肠炎、高血压等,将董氏奇穴的要义不变的公开了不少资料。
(二)胃阴与肾阴、一为后天,一为先天,胃阴以肾阴为本,并不断地充养肾阴,因为胃阴大虚或久虚后,也可导致肾阴涸竭,本证多采通胃、通肾、土灵三针形指挥针法加配下三皇,先后天一齐调整,疗效更佳。
【通背穴】
穴位:通肾穴上四寸。
解剖:大腿神经、肾之神经。
取穴:通肾穴直上四寸。即通胃穴上二寸处。
归经:入脾、肾二经。
穴性:固肾培元、温经散寒。
主治:同通肾穴。又治头痛、头晕、背痛、疲劳。
针刺法:直刺一寸—二寸。直刺三分治口干立解。
针感:酸胀感。
应用:通肾、通胃、通背三穴三针同时下针,形成董氏独有之「倒马针法」,可治疗肾脏炎、膀胱炎等疾病。董公书中说禁三针同下,在临床上笔者经验三针倒马并无不可,效果不错。
经验:(一)治疗膏痛,通胃、通背配重子、重仙。
(二)通肾、通胃、通背加配灵骨、四花、门金可治疗久年胃病,十二指肠溃疡,另脸上水金、水通有异色时,加取水金、水通,效果特加。
配穴:(一)通肾、通胃、通背配下三皇治肾亏、阳萎、早泄有效。
(二)手背红肿有俗称草鞋风,可取本穴倒马再加通关、李白、灵白穴
【感冒一穴】【感冒二穴】
穴位:姐妹二穴向内横开一寸。为感冒一穴。姐妹三穴向内横开一寸为感冒二穴。
解剖:大腿神经、六腑神经、肺分支神经。
取穴:一穴为姐妹二穴向内横开一寸。二穴为三穴向内横开一寸是穴。
归经:入肺脾二经。
穴性:清热除逆、宣肺祛风。
主治:重感冒、发高烧、流行性感冒、发冷、感冒头痛。
针刺法:针深一寸—二寸。或斜刺。
配穴:(一)淋病、阳茎病可以感冒穴加分枝上、下穴治疗有效。
(二)感冒引起肠胃不适可以本穴组搭配四花穴,门金穴治疗。
(三)感冒头痛除本穴外加灵骨穴配合。
(四)感冒发烧可于十八星穴放血(后头颈项区),小商放血,及本穴配三叉穴。
(五)感冒穴配下三皇治遗精、早泄、阳痿,男科等病。
(六)通肾、通胃及本穴,再加神阙治五更泄。
说明:感冒穴除入肺经,专治感冒相关疾病外,因近腹股沟,又穴位近脾、肝二经,如配下三皇,对男科疾病亦有相当助益。
【姐妹一穴】【姐妹二穴】
穴位:通山穴向内横开一寸、上一寸为姐妹一穴。姐妹一穴直上二寸五分为姐妹二穴。
解剖:大腿神经、六腑神经、肾分支神经。
取穴:当通山穴向内侧横开一寸,再直上一寸处为姐妹一穴,其上二寸五分取二穴。
归经:入肝、肾、胃经。
穴性:疏经调气、舒肝解郁。
主治:子宫瘤、子宫炎、子宫痒、输卵管不通、卵巢炎、月经不调、无月经症、肠痛、胃出血。
针刺法:直刺一寸五分—三寸。
针感:酸麻胀感。
经验:(一)姐妹穴因可治疗妇科诸疾,故名。而临床上姐妹穴固然对妇女病有极佳疗效,在男性的下焦疾病的治疗上,也有很好的效果,并不亚于下三皇。在临床上可以姊妹穴配下三皇使用。
(二)姐妹穴可配妇科穴,分枝穴治赤白带。
应用:下针姐妹穴,因在大腿近内侧上,不方便下针,现大都以手上妇科穴取代较多。
说明:依人体全息脏腑投影来看,膝盖为头,腹股沟为腹股沟,而姊妹穴即位于下腹部位区,因此本穴可治下腹部上相关之疾病如肠痛,及妇科病等,此为董氏针灸上的一大奥义,读者当可深思体悟。
【姐妹三穴】
穴位:姐妹三穴直上二寸五分。
解剖:同姐妹一穴。
取穴:当姐妹二穴直上二寸五分处是穴。
归经:入肝、肾、胃经。
穴性:舒肝健脾,和中化滞。
主治:同姐妹一穴。
针刺法:直刺一寸五分—二寸五分。
针感:酸胀感。
经验:姐妹穴三针齐下,调整其深度,角度除可治疗妇科病外,亦可治疗胃肠慢性出血,六针齐下。可治疗膀胱炎、小便不利、遗精、阳痿等症。
配穴:(一)本穴组加配妇科穴可治子宫肌瘤
(二)本穴组加配感冒穴妇科穴及小腹下用三寸针横刺(子宫穴附近)亦治输卵管闭塞。
(三)治疗花柳病,可以分枝上、下穴配合,严重者加配驷马穴及上三黄。
(四)遗精、阳痿亦可以本穴组与感冒、下三皇、通肾、水金等穴搭配治疗。
说明:姐妹穴与感冒穴近腹股沟,又近脾、肝两经,因此它们对生殖系统上疾病能起积极的治疗作用,一来接近病灶,二来循经所治,因而疗效不错。
【通关穴】
穴位:大腿正中线之大腿骨上,距膝盖横纹上五寸。
解剖:大腿神经、心之总神经。
取穴:当大腿正中线之大腿骨上,距膝盖横纹上五寸处。
归经:入心、胃二经。
穴性:清心安神、宽胸和胃。
主治:膝盖痛、四肢痛、头晕、眼花、脑贫血、胃病、心脏性风湿病、心两侧痛、心悸、心脏病、心口痛。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微痛感。
经验:(一)治疗心脏病扩大,先在小腿阳明区,膝后太阳区,后背心肺区放血,再针通关穴,通天穴,疗效佳。
(二)通心、通关、通山、通天、通灵可治疗,肠胃不适、呕吐(神经性妊娠)。
配穴:(一)本穴加配通天穴,驷马穴治疗心口痛心下胀。
(二)治疗心律不整可加配通心穴、地宗穴。
说明:大腿董氏针灸学上心经即通心、通关、通山一线,专治心脏本身脏器的疾病,在临床上要有耐心长期治疗。
【通山穴】
穴位:通关穴直上二寸。
解剖:大腿神经、心之神经。
取穴:大腿正中线之大腿骨上,通关穴直上二寸处。
归经:入心、胃二经。
穴性:活血理气、安心安神。
主治:同通关穴。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微痛感。
经验:(一)本穴配通灵穴,上三黄及驷马穴可治疗黑斑,方义本穴促进血液循环,上三黄强化肝脏可解毒,驷马穴通气及可调整肤质,如能配病位放一点血佳。
(二)治疗四肢痛,膝盖痛可任取通心、通灵、通天、通关其中二穴加配四肢穴。亦同治肩关节痛及上肢疼痛。
(三)通心、通灵、通关、通山、通天任取二至三穴配上三黄亦可治癫痫
说明:董氏奇穴大腿上心经穴位通心、通灵、通关、通山、通天一线,一般都采取三穴倒马使用,很少单独取穴。因而董氏这妞中每一区段其穴位都是以三到五穴成一组的情况出现,这是董氏针灸一大特色。
【通心穴】【通灵穴】
穴位:通心位大腿正中线之大腿骨上,膝盖横纹上一寸。
通灵穴位通心穴,在直上二寸,距膝盖横纹三寸。
解剖:大腿骨神经、心之总神经。
取穴:通心穴在腿正中线之大腿骨上,膝盖横纹上一寸。通心直上二寸取通灵穴。
归经:入心、胃二经。
穴性:安心宁神、疏通心络
主治:前额头痛、(心脏扩大所引起者)、头晕、心脏积水、心神不安、胸痛、手脚发抖、血管硬化、半身不遂。
针刺法:直刺五分—八分。斜刺五分—一寸由下往上刺。
说明:本穴及通灵穴由胡师依董公平日所传而首次公开,对于循环系统、心脏、脑血管病变的治疗者卓效。
配穴:(一)本穴配配手心灵穴,可治心律不整,心悸本穴配地宗穴亦同。
(二)本穴配下三皇治元气方损,心肾不交所引起疾病。
(三)狭心症可先于膝后太阳区,及脊背心肺区放血,然后取本穴。
说明:大腿正面正中线属董氏针灸中为心经,而根据传统十四正经中,应归入胃经,因此笔者将它归入心、胃二经,又此线上五穴由上而下,亦依人体脏器全息排列,它是由膝盖属头,腹股沟属腹股沟,一个反的全息律排列。
【通天穴】
穴位:通关穴直上四寸。
解剖:大腿骨神经、心之总神经。
取穴:大腿正中线之大腿骨上、通关穴直上四寸处。
归经:入心、胃二经。
穴性:疏通心络、温经散寒。
主治:同通关穴。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微痛感。
说明:通心、通灵、通关、通山、通天五穴为治疗心脏疾病之最重要的穴道,另可用在平时保健及循环功能之加强。
经验:(一)治疗心血管诸疾,可先在全身反应区放血,可提高疗效。
(二)通心、通灵、通关、通山、通天取倒马或两穴使用时,可配合心灵穴、火星穴、灵骨穴等应用。
配穴:(一)本穴配驷马、腑肠及其门、其正、其角治便秘
(二)通关、通山、通天配四花穴,可调胃肠机能,促进消化能力。
说明:通天已接近腹股沟,已属下腹部位,因此本穴对胃肠消化与排泄机能,较能起治疗的作用。
【通关穴】
穴位:大腿正中线之大腿骨上,距膝盖横纹上五寸。
解剖:大腿神经、心之总神经。
取穴:当大腿正中线之大腿骨上,距膝盖横纹上五寸处。
归经:入心、胃二经。
穴性:清心安神、宽胸和胃。
主治:膝盖痛、四肢痛、头晕、眼花、脑贫血、胃病、心脏性风湿病、心两侧痛、心悸、心脏病、心口痛。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微痛感。
经验:(一)治疗心脏病扩大,先在小腿阳明区,膝后太阳区,后背心肺区放血,再针通关穴,通天穴,疗效佳。
(二)通心、通关、通山、通天、通灵可治疗,肠胃不适、呕吐(神经性妊娠)。
配穴:(一)本穴加配通天穴,驷马穴治疗心口痛心下胀。
(二)治疗心律不整可加配通心穴、地宗穴。
说明:大腿董氏针灸学上心经即通心、通关、通山一线,专治心脏本身脏器的疾病,在临床上要有耐心长期治疗。
【通山穴】
穴位:通关穴直上二寸。
解剖:大腿神经、心之神经。
取穴:大腿正中线之大腿骨上,通关穴直上二寸处。
归经:入心、胃二经。
穴性:活血理气、安心安神。
主治:同通关穴。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微痛感。
经验:(一)本穴配通灵穴,上三黄及驷马穴可治疗黑斑,方义本穴促进血液循环,上三黄强化肝脏可解毒,驷马穴通气及可调整肤质,如能配病位放一点血佳。
(二)治疗四肢痛,膝盖痛可任取通心、通灵、通天、通关其中二穴加配四肢穴。亦同治肩关节痛及上肢疼痛。
(三)通心、通灵、通关、通山、通天任取二至三穴配上三黄亦可治癫痫。
说明:董氏奇穴大腿上心经穴位通心、通灵、通关、通山、通天一线,一般都采取三穴倒马使用,很少单独取穴。因而董氏这妞中每一区段其穴位都是以三到五穴成一组的情况出现,这是董氏针灸一大特色。
【通心穴】【通灵穴】
穴位:通心位大腿正中线之大腿骨上,膝盖横纹上一寸。
通灵穴位通心穴,在直上二寸,距膝盖横纹三寸。
解剖:大腿骨神经、心之总神经。
取穴:通心穴在腿正中线之大腿骨上,膝盖横纹上一寸。通心直上二寸取通灵穴。
归经:入心、胃二经。
穴性:安心宁神、疏通心络。
主治:前额头痛、(心脏扩大所引起者)、头晕、心脏积水、心神不安、胸痛、手脚发抖、血管硬化、半身不遂。
针刺法:直刺五分—八分。斜刺五分—一寸由下往上刺。
说明:本穴及通灵穴由胡师依董公平日所传而首次公开,对于循环系统、心脏、脑血管病变的治疗者卓效。
配穴:(一)本穴配配手心灵穴,可治心律不整,心悸本穴配地宗穴亦同。
(二)本穴配下三皇治元气方损,心肾不交所引起疾病。
(三)狭心症可先于膝后太阳区,及脊背心肺区放血,然后取本穴。
说明:大腿正面正中线属董氏针灸中为心经,而根据传统十四正经中,应归入胃经,因此笔者将它归入心、胃二经,又此线上五穴由上而下,亦依人体脏器全息排列,它是由膝盖属头,腹股沟属腹股沟,一个反的全息律排列。
【通天穴】
穴位:通关穴直上四寸。
解剖:大腿骨神经、心之总神经。
取穴:大腿正中线之大腿骨上、通关穴直上四寸处。
归经:入心、胃二经。
穴性:疏通心络、温经散寒。
主治:同通关穴。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微痛感。
说明:通心、通灵、通关、通山、通天五穴为治疗心脏疾病之最重要的穴道,另可用在平时保健及循环功能之加强。
经验:(一)治疗心血管诸疾,可先在全身反应区放血,可提高疗效。
(二)通心、通灵、通关、通山、通天取倒马或两穴使用时,可配合心灵穴、火星穴、灵骨穴等应用。
配穴:(一)本穴配驷马、腑肠及其门、其正、其角治便秘。
(二)通关、通山、通天配四花穴,可调胃肠机能,促进消化能力。
说明:通天已接近腹股沟,已属下腹部位,因此本穴对胃肠消化与排泄机能,较能起治疗的作用。
【肺心穴】
穴位:肺心一穴—中指背第二节正中央下二分半处。肺心二穴—中指背第二节正中央处。肺心三穴—肺心二穴上二分半处。
解剖:正中神经皮下浅枝、心及肺分支神经。
取穴:同穴位。
归经:入心肺二经。
穴性:宜通气血,通络止痛。
主治:颈项骨刺、脊椎骨骨刺、项紧痛、肋膜神经痛、胸痛、背痛、大拇指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后脑头痛、小腿痛。
针刺法:由上往下斜刺一—二分。
针感:局部疼痛感。
说明:肺心穴、二角明穴,都在一条直线上,中指背可视为人体背部,木火二、肺心穴、二角明的连线可视为人体的脊椎,和人体的督脉,所以肺心穴对项紧痛、颈项骨刺,脊椎骨刺有疗效。
经验:肺心穴共有三穴,可采横刺透穴,一针透三穴,效果佳,亦可用一寸针,由肺心穴透二角明穴。
【二角明穴】
穴位:手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
解剖:正中神经皮下枝、肾神经。
取穴:手背,当中指第一节中央线,距第二节横纹三分三处一穴,六分六处一穴,计有两穴。
归经:入肾经。
穴性:疏气化瘀,止痛消胀。
主治:腿压太高之胀痛、眉棱骨酸痛、腰痛、闪腰岔气、鼻骨酸痛。
针刺法:由上往下斜刺—二分。或以三棱针点出血。
针感:局部疼痛感。
说明:由木火二、肺心穴、二角明穴,一直浅下来,代表人的脊椎骨,亦代表人的督脉,就中指来论二角明所在的部位,就是人腰椎的相应部位,所以二角明可治腰痛、闪腰岔气等。
经验:二角明有两穴,两穴如采一针透穴法下针,疗效较单独取穴好。
配穴:二角明对腰椎骨原因造成的腰痛,较有效,可加配腕顺穴。
【止涎五穴】
穴位:手背大拇指第一节中央偏内侧五分,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计有五穴。
解剖:桡骨神经浅枝、眼神经、胃神经。
取穴:手背当大拇指中央线偏内侧五分,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计有五穴。
归经:入肝胃二经。
穴性:扶脾统血,通经活络。
主治:小孩流口水、中风患者流涎、胃寒胃痛、虚泄、角膜炎、结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白内障、迎风流泪、牙痛、肠疝。
针刺法:由内往外斜刺二—三分。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说明:(一)董公所著之书中只列止涎共二穴,而其穴位取法为大拇指背第一之内侧,中央线内开二分,而根据图示,其穴位近黑白肉交接处,胡师乃将止涎穴位校订为中央内侧五分,并划分为五穴。
(二)董公曾言,每一手指亦同独立成一系统,手背大拇指为一人体全息,根据头部、胸腔、上腹、下腹,即可知道此涎所处之位置,又拇指与第一掌骨,亦成一人体全息,整个拇指代表为头部,而止涎穴所处之位即唾腺分泌之位区。
【妇科五穴】
穴位:手背大拇指第一节外侧,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合计五穴。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子宫神经、六腑神经。
取穴:手背,当大拇指第一节外侧,距中央二分半处,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至第二节横纹止,合计五穴。
归经:入任督二经。
穴性:调经理带,宜通下焦。
主治:子癌瘤、子宫癌、子宫炎、卵巢炎、不妊症、经痛、月经不调、月经过多或过少、阴痛肿痛、赤白带下、阴吹、产后风症(月闪风症)。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三分。或以三棱针浅刺出血。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妇科五穴为妇人百病之特效穴。临床上可任取二—三穴下针,有立竿见影之效。
说明:(一)妇科五穴为主治妇科百病的主穴,为妇科治病必取之要穴,可再配合其他如凤巢、木妇等妇科穴,本穴配门金穴治经痛特效。
(二)妇科穴,在董公书中有二穴,胡师增三穴,计五穴,笔者认为,在此区域取三穴倒马即可
【五虎穴】
穴位:手掌面拇指第一节中央外侧五分,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计有五穴。
解剖:掌指侧固有神经皮下浅枝、脾肾神经。
取穴:手掌心向上,当大拇指第一节中缐外侧五分,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至第二节横纹止,计有五穴,故名五虎穴。
归经:入肺、肝二经。
穴性: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肺炎、支气管炎、颈淋巴结核、扁桃腺炎、脚掌内侧部分肿痛、肝肿大、肝硬化、全身骨肿。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三分。或以三棱针点刺出黄水效佳。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配穴:治疗全身骨肿,或药物性骨肿,可配灵骨穴、大白穴、复原穴、效果更佳。
经验:五虎穴之位置为内外踝反应点,在临床上可在内外踝扭伤的部位放血,然后再扎五虎穴捻针,对内外踝伤痛,常能扎后速愈。
【木炎一穴】
穴位:手掌面无名指第二节正中央偏内侧三分下二分半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无名指第二节中央偏内侧三分下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泻肝胆热,疏肝理气。
主治:气喘、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脚抽筋、两胁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三分。
说明:(一)在董氏所著书中,木炎穴位于掌面无名指第二节中央缐外开二分,二书后图示都标于内侧,而胡著将木炎穴订正,改为掌面无名指第二节正中央偏内侧三分处,以符董公之所传。
(二)手指上治气喘的穴位不少,有大间、小间、中间、双喘二穴,定喘三穴,及本穴,笔者认为不拘以上穴位,只要以上穴位有出现乌异黑点时,就下针,效果一定有。
配穴:治肝疾,一般都加上三黄穴。
【木炎二穴】
穴位:手掌面无名指第二节正中央偏内侧三分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无名指第二节正中央偏内侧三分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泻肝胆热,疏肝理气。
主治: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两胁痛、脚抽筋、气喘。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三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说明:在手针穴位上,入肝经治疗肝疾的穴位有木穴一、二、三,指三黄穴及木炎一、二、三穴,此三穴结可治肝有关疾病,当中指三黄主治范围较木炎穴、木穴为广可兼治妇科病,此三穴在临床试验上,因手针较痛,因而大都取体针上三黄穴较多,又在治疗肝病上常另行加配耳穴肝点。
配穴:(一)肝灵穴上如有青筋浮起时,可用本穴配干灵穴。
(二)两胁痛取本穴配木穴有效。
【木炎三穴】
穴位:手掌面无名指第二节正中央偏内侧三分下二分半处。即木炎二穴上二分半处。
解剖:同木炎一穴。
取穴:掌心向上,当木炎二穴上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泻肝胆热,疏肝理气。
主治:同木炎一穴。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木炎一穴、二穴、三穴与八—八部位之上三黄穴,功效相同,但一般习惯以腿部上三黄穴为主,而少取用木炎穴。其实它在治疗肝脏疾病上也有很好的疗效。
经验:依经验,木炎穴配合耳针肝区治疗B型肝炎,在一三二病例中,有七十八例治愈,十八例效果不显著。另以木炎穴配三黄穴,肝炎点治疗传染性肝炎,有二九一例在连续治疗二个月内,CCF及HAA为阴性;上述穴用以治疗肝硬化十一例,有九例治愈。其余需配合药物治疗。
【复原一穴】
说明:手掌面无名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之神经、肾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无名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肝肾二经。
穴性:疏筋益骨,消肿止痛。
主治:筋肿痛、骨骼肿大、骨膜炎、脊椎骨疝板症(骨刺)、坐骨神经痛、腰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三分。或以三稜针刺出黄水特效。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本穴配复原二穴、三穴、五虎穴、上三黄穴治全身骨肿。
说明:董公原著复原穴图示在内侧,而书中未明示在第一节内侧,而写无名指之中缐外开二分处,语未清楚,胡师将其校订为第一节内侧三分。
配穴:(一)本穴配正脊穴,在于骨刺病灶上放血。
(二)治腰痛用本穴配腕顺穴。
【复原二穴】
穴位:手掌面第一节正中央偏内侧三分处。
解剖:同复原一穴。
取穴:掌心向上,当复原一穴上上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肝肾二经。
穴性:疏筋益骨,消肿止痛。
主治:同复原一穴。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三分。或以三稜针刺出黄水特效。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同复原一穴。
说明:复原穴在主治方面,董公书中只列了消骨头胀大,而胡师根据其所知扩大了其主治范围,公开了董氏不传之秘。
配穴:(一)复原穴加水源穴及腕顺可治腰痛。
(二)本穴配三河加腕顺及瞻穴对坐骨神经痛有效。
(三)治骨刺,应先于病点放血,再取本穴下针,效显。
(四)复原一、二、三可取倒马三针同下在配上脊一、二、三穴可治脊椎骨痛。
【复原三穴】
穴位:手掌面无名指第一节中央内侧三分上二分半处即复原二穴上二分半处。
解剖:同复原一穴。
取穴:掌心向上,当无名指第一节中央偏内侧三分半处是穴。即复原二穴上二分半处。
归经:入肝肾二经。
主治:同复原一穴。
穴性:疏筋益骨,消肿止痛。
主治:同复原一穴。
针刺法:同复原一穴。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同复原一穴。
配穴:(一)复原穴可配五虎穴、土水穴治疗骨肿。
(二)复原穴配腕顺穴治疗腰痛。
(三)复原穴可配骨关、木关、正脊一、二、三对脊椎骨痛有效。
说明:一—一及二—二部位上有很多治疗脊椎、腰及坐骨神经痛的要穴,当中可取二到三组搭配使用,都能见到效果。
【还巢穴】
穴位:手掌面无名指第二节正中央偏外侧五分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肾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无名指第二节正中央外侧五分是穴。
归经:入肝肾二经。
穴性:调经理带,宣通下焦。
主治:卵巢炎、卵巢囊肿、子宫癌、子宫瘤、月经不调、赤白带、输卵管不同、子宫不正、安胎、阴道、尿道炎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三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配妇科穴治妇科百病。
说明:(一)还巢可配凤巢穴,妇科五穴,效果更佳。
(二)取妇科要穴再加通肾,通胃有安胎效果。
(三)子宫瘤、子宫癌可本穴配足三重穴。
(四)从正面下针较痛,亦可从后侧下针。
(五)治赤白带下,可本穴配足木妇穴及李白、云白穴。
【心常一穴】
穴位:手掌面中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神经、肺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中指第一节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心肺二经。
穴性:调心安神,疏心气,清包络。
主治:心脏性风湿病、心悸、狭心症、心肌梗塞、肺癌、肺结核。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寸,或以三棱针刺出血。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双手取穴。
说明:(一)心常穴子啊董公所著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中,其部位位于中指第一节中线外开二分,但其书后穴位图示中并未相符,如根据图示应为内侧才对,胡师受教董公所传,乃将其订正为掌面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董公所著之说,未能校订,书中所言常与穴位图示有所出入,坊间诸多著作,皆抄自董公原著未曾订正,以讹传讹,实感遗憾。
(二)在治疗心疾上最常用为手上心灵穴,足上通关、通山穴,要治心病,可取本穴配以上诸穴。
【心常二穴】
穴位:手掌面中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肺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中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是穴。
归经:入心肺二经。
穴性:疏心气,清包络,调心宁神。
主治:心脏性风湿病、心悸、狭心症、心肌梗塞、肺结核、胸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或以三棱针刺出血。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双手取穴。
说明:心常穴在董公所著有二穴,胡师加了一穴成三穴,心常穴治疗心悸及心跳过速有很好效果,另外对慢性心脏病扩大有特效,另依作者经验董氏奇穴中三—三部位之心灵一、二、三穴在治疗心疾上,依临床上经验验证,效果较心常穴效果佳。
配穴:(一)心肌梗塞可先于背部四、五椎之间放血,再取本穴。
(二)心常穴有三穴,可三针齐下成倒马。
(三)胸痛,可取穴珠圆穴。
【心常三穴】
穴位:手掌面中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上二分半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肺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心常二穴上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心肺二经。
穴性:疏心气、清包络、宁神调心。
主治:同心常一、二穴。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或以三棱针刺出血。
针感:局部胀痛感。
经验:依胡师经验,心常一穴、二穴、三穴配灵骨穴、大白穴治肺癌,肺气肿特效。胡师本人曾用上述穴道治愈六位肺癌二—三期患者。且胡师本人亲眼看见师公董公景昌先生治疗与泽普等十二人经西医诊断为肺癌者,皆以上述穴道治愈。
配穴:(一)心常穴较少单独使用,常配灵骨、大白两穴。
(二)心肌梗塞可先于背部心肺区放血。再取用心常穴。
(三)心常不单只治心疾,并可治肺病,治肺疾可心常穴配灵骨、大白、驷马,效佳。
【海穴】
穴位:在大趾之内侧,本节正中央。
解剖:有长大趾伸筋,浅腓骨神经、心之分支神经。
取穴:当大趾之内侧,大趾本节正中央点,脚指甲内侧后方处是穴。
归经:入心、肝两经。
穴性:散瘀通络。
主治:角膜炎、疝气、妇科阴道炎、手指痛。
针刺法:直刺一分—三分。
辨别:海豹穴非十四经隐白穴,其位于隐白穴后,大都之前。
配穴:(一)治疝气,在手食指上有大、中、小间及天、人、地指三陽,可选食指上有异色点的穴位配本穴。
(二)治妇科阴道炎,可本穴配手云白、李白、及妇科穴。
(三)董氏奇穴可治角膜炎,除本穴外,有手大拇指珠圆穴手背上之上白、分白、小指水腰穴及足底花骨一穴,以上各穴可取三穴相配取用。
(四)董氏针灸在针术上有所谓手足对应针法,手指对脚指,手掌对足掌,而海豹穴位足指上,取用当可治相对应之手指痛。
【木妇穴】
穴位:在足第二趾中节正中央外开三分。
解剖:心之副神经,六腑神经。
取穴:当第二趾正中央,向外开三分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调经理带,调和冲任。
主治:妇科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经痛、子宫炎、输卵管不通。
针刺法:直刺二分—四分,贴骨下针,以细毫针五分针下针较为不痛。
说明:手指与脚指上的穴位下针时都很痛,一般人较不能忍受,不过手足上的穴位,感应力都很强,疗效都不错,因此坊间有人专下手针,取得相当好的疗效,手足指上扎针固然痛,可要求患者在进针一刹那,用力作深呼吸的动作,吸足气,用力吸、气满了,进针亦较不痛这点提出参考。
配穴:(一)木妇为治白带的特效穴,在临床上可配手妇科穴及云白、李白,效果不错。
(二)经痛本穴配门金、四花、灵骨、大白有效。
【分枝下穴】
穴位:分枝上穴直下一寸五分。
解剖:分泌神经、肺分支神经、乳神经。
取穴:分枝上穴直下一寸五分处。
穴性:清肝解毒。
主治:同分枝上穴。兼治乳腺炎。
针刺法:直刺一寸—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感。
应用:本穴组采行点刺放血效果亦佳。
经验:(一)本穴组点刺放血可治膝盖疼痛及轻微肩周炎
(二)本穴配云白、李白对臭的治疗有效。
(三)分枝上、中、下与双龙、建中搭配下针治疗乳腺癌
说明:分枝下穴,本划入董氏针灸奇穴中之背部穴位,因董氏下针,都在手足上,胸、腹、背一般都不扎针,都用三棱针取用,而此穴近在上臂与背交接处,又为重要穴位。因本书专说十十穴位,其它非十十穴位不谈,因此将此穴划入四—四部位。
【分枝上穴】
穴位:肩胛骨与肱骨连接之叉口下。
解剖:分泌神经、肝之神经。
取穴:肩胛骨与肱骨叉口直下一寸处。
归经:入肝、肺、肾经。
穴性:清肝解毒。
主治:药物中毒、蛇、蝎、蜈蚣等虫毒、狐臭、口臭、糖尿病、疯狗咬伤、小便痛、血淋、性病之淋病、梅毒、食物中毒、服毒自杀(轻者可治、重者难医)、全身发痒、瓦斯中毒、原子尘中毒、胸痛。
针刺法:直刺一寸—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感。
说明:(一)分枝上、中、下穴为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为重要解毒要穴。
(二)分枝上、中、下穴本归于董氏奇穴中为背面穴位,因背面大都为采用三棱针施治,而本书不拟将胸、腹、背、组穴编入,因此将此穴因近手上臂,因此将其划入四—四部位。
经验:(一)治疗糖尿病可以本穴加配下三皇,长期治疗。
(二)本穴为主并取驷马穴为辅下针,可治疗湿疹或皮肤长期湿痒。
(三)分枝上、中、下穴配驷马穴三重穴可治红中性青春痘。
【分枝中穴】
穴位:分枝下穴向内横开六分。
解剖:分泌神经、肺分枝神经、乳神经。
取穴:分枝下穴向内横开六分处。
归经:入肝、肺、肾经。
穴性:清肝解毒。
主治:同分枝上穴。兼治乳腺炎。
针刺法:直刺一寸—一寸五。
针感:酸胀感。
应用:分枝上、中、下穴同取,三针全下形成董氏特有倒马针法之三角针,可达到相乘的效果。
说明:(一)分枝中穴在董公书中未予明列,由胡师在其书中特公开。分枝上、中、下三穴皆为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其解毒功能甚强,兼且对花柳病的治疗亦有效。
(二)本穴本属于背部位区,董氏背部穴位百分九十九都以放血为主,只有分枝穴以下针为主,放血亦可,又分枝穴又位于手臂与背交接处,本书不探讨背部穴位放血,因此将分枝穴并入手臂讨论。
三神穴
穴位:手臂肱骨之外侧,肘尖直上一寸五分为三神一穴。三神一穴上一寸为三神二穴。去肘尖二寸五分。三神一穴上二寸为三神三穴。去肘尖三寸五分。
解剖:肾之副神经、肝之副神经、肺分支神经。
归经:入肾、肺两经。
穴性:清理下焦滋肾培元。
主治:蛋白尿、肾盂炎、阳痿、早泄、腰酸、腰痛、肾结石痛、口干、喉炎、支气管炎、老人咳嗽、肾之补穴。喉癌、肺癌。
针刺法:斜刺五分治口干立解。喉炎、支气管炎。斜刺一寸治肾亏等疾病。
针感:酸胀麻电感。
说明:(一)浅刺入肺经,深刺入肾经,本穴与后椎,首英、育英穴性主治雷同,可相互取代。
(二)三神穴为董氏针灸七十二绝针之一可采倒马直线针法,效果更佳。
配穴:治疗肺气肿取本穴配灵骨、大白。
应用:老人咳大都为虚,而三神穴归入肾经,有调补之功,在临床上亦可加配董氏奇穴中相关之补穴。
【正脊一穴】【正脊二穴】【正脊三穴】
穴位:手臂肱骨上正中央,肘横纹直上二寸为正脊一穴。
正脊一穴直上二寸为正脊二穴,二穴上二寸为正脊三穴。
解剖:肝副神经、心之副神经、脊椎神经。
取穴:一穴在手臂肱骨上中央线上,当肘横纹上二寸处是穴。手臂自然下垂取之。一穴上二寸为二穴,二穴上二寸为三穴。
归经:入肝、肾神经。
穴性:通经活络、舒筋利骨。
主治:脊椎骨膜炎(骨刺)、退化性脊椎骨增生症、僵直性脊椎不能弯曲症、坐骨神经痛、颈项骨刺。慢性肾盂炎。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斜刺一寸—一寸半。由下往上刺。
说明:正脊穴,正者导之以正,脊即脊椎,正脊穴可调整人的脊椎,故取名,在董氏针灸上能直接影响脊椎的有肺心穴,二角明,腕顺穴,正筋,正宗等穴。本穴配骨关、木关,能治腰椎骨疾。
配穴:(一)骨刺或僵直性脊椎不能弯曲,除本穴外,当在病灶上放血,效果更佳。
(二)颈椎骨刺可肺心穴,三河穴配本穴及在病位放血
【肩峰穴】
穴位:在肩骨缝之正中央下五分,即十四经肩髃穴下五分处。
解剖:有三角筋、上膊动脉、头静脉枝、锁骨神经枝、肺支神经、心副神经。
取穴:举臂时,肩骨与臂骨接缝之空陷处中央下五分处取之。
归经:入心肺两经。
穴性:活血祛瘀,通经活络。
主治:高血压、多汗症、乳癌、乳瘤、乳腺癌、乳头炎、上肢麻痹症、半身麻痹、半身不遂、脑血栓症。
针刺法:直刺五分—八分。斜刺:由上往下斜刺八分。
经验:胡师以本穴及双龙穴治愈患者李进烟等乳癌(经马偕等医院检查确定者)卅一例,全部治愈。(需配合足部出血针治疗)
配穴:本穴为治疗乳癌、乳腺炎、乳之特效穴加配足部之双龙穴神效。
说明:乳瘤除本穴配双龙穴外,一定要加配专治肿瘤的外三关或三重穴。
本穴可加地宗穴、木关穴、骨关穴治半身麻痹,痿症有效。
喉灵穴】
穴位:少海穴下一寸五分再内侧五分。
解剖:内侧前腕皮神经、肺支神经。
取穴:当少海穴直下一寸五分、再内侧五分处是穴。
归经:入肺经。
穴性:清肺宣窍、化瘀散结。
主治:鼻炎、鼻塞、喉炎、扁桃腺炎、甲状腺肿大、喉癌、鼻癌。
针刺法:直刺二分—三分。
用三棱针点刺出恶血特效。
针感:局部酸胀感。
说明:(一)此穴董公原著未公开,本穴由胡师依董公平日所教,特为公开补上。
(二)治疗鼻炎、鼻塞在董氏针灸上大部分用建力、中力、分金、合金较多,但本穴上有乌黑异色浮现时,此穴就一定要下针,这样效果才会明显。
(三)治疗喉癌、鼻癌除本穴外一定要配外三关,并在侧三里穴、侧下三里穴一带点刺放血。
(四)治甲状腺大,可本穴配三重穴、驷马穴、心灵一穴。
【火串穴】【火陵穴】【火山穴】
穴位:手背腕横纹上二寸五分,两筋骨间陷中。火串上二寸为火陵,火陵上一寸五分为火山。
解剖:浅层分布桡侧皮静脉的分枝,和后前腕皮神经的分枝,深层有骨间动、静脉与后骨间神经,肺分支神经、心副神经。
取穴:手背朝上平伸,从手腕横纹中央上二寸五分处取之。亦即外关穴上五分处。其它见穴位。
归经:入三焦经。
穴性:宣导气血、通络止痛。
主治:胸痛、背痛、重听、胸闷。手下臂痛,小腿前侧痛。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感。有时会上下扩散至指、肩端。
辨别:董公原书写横纹后三寸,因此被误此穴为支沟穴,因此穴大都用来治胸背痛与支沟穴主治不同,其正确位置应为横纹上二寸五分,特此说明。
说明:火串、火陵、火山位于三焦经上,三焦经与心包经成表里,因此三针同下,可治胸痛、胸闷、背痛。火山穴深度透刺侧腰灵穴,因此火山与其它两穴有相同主治外,又可治肾盂炎、腰酸、坐骨神经痛。
配穴:(一)重听,本穴配驷马、三重、腕顺。
(二)胸闷、胸痛可本穴配四花、驷马穴。
【人宗穴】
穴位:在上臂肱骨内缘与肱二头肌间凹陷处,肘窝横纹上三寸五分。
解剖:二头膊筋之旁,桡骨副动脉,头静脉及内膊皮神经,肺之副神经,心之分支神经,肝之副神经。
取穴:手捂胸取穴,肘窝横纹直上三寸五分贴骨下取之,即十四经之五里穴上五分处是穴。
归经:入肺、胃、脾经。
穴性:通经活络,调理脾胃、宣肺利喉。
主治:手臂痛、脚肿痛、肘肿痛难动、黄疸病、四肢浮肿、脾肿大、胃、十二指肠眼、气喘喉炎、感冒。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针深五分治感冒气喘、针深八分治臂肿、针深一寸二分治肝、胆、脾病。
针感:酸胀感。
注意:下针时应准确、偏外伤肱骨、偏内侧伤肱二头肌、扎针部位应予特别注意。(董公所言)
说明:(一)董氏奇穴穴位中,没有和十四经经穴雷同的穴位,董公书中其穴位及取穴为横纹上三寸,如为上三寸即为十四经上之五里穴,而人宗与五里穴主治常有不同,这真当特加注意,其要点如人宗穴针刺法上所言。(台灣董氏針灸經穴學)
【天宗穴】
穴位:在上臂肱骨内缘与肱二头肌后部间之陷处,在地宗穴上三寸,距肘窝横纹九寸五分。
解剖:在头静脉后,有回旋上膊动脉、腋窝神经、六腑神经、小腿神经。
取穴:当后臂肱骨内缘与肱二头肌后部间之陷处,地宗穴上三寸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清热利湿、通利下焦。
主治:妇科阴道痒、阴道痛、赤白带下(具有神效)、小腿痛、脚扭伤、小儿麻痹、狐臭、糖尿病。
针刺法:酸胀麻电感。
注意:下针时,偏外伤肱骨、偏内伤二头肌、取穴必须准确。(董公在其著之书中特别提醒)
说明:天宗穴近肩中、建中穴,因此可治小腿痛、脚扭伤、小儿麻痹等症有效。
配穴:(一)治疗狐臭,得加配分枝上、下穴。
(二)治疗糖尿病可加配下三皇穴,长期治疗。
(三)三宗倒马直线针刺可治肩胛岗以上疼痛。(台灣董氏針灸經穴學)
【地宗穴】
穴位:在人宗穴上三寸处。即肘窝横纹直上六寸五分。
解剖:在头静脉后,有回旋上膊动脉、腋窝神经、心之支神经。
取穴:当人宗穴上三寸处,以手捂胸取之。
归经:入心经。
穴性:回阳救逆,开窍醒脑。
主治:能使阳症起死回生。脑溢血之急救穴,针下立解。心脏麻痹、心绞痛之急救针。治半身不遂、心脏病、心脏性喘息、肝昏迷、手脚麻痹、动脉硬化、胸痛背痛、呼吸困难、脑血管阻塞等症。
针刺法:直刺一寸—二寸。针深一寸治轻病,针深二寸治重病,两臂同时取穴。
针感:酸胀麻电感。转针时有酸麻感扩散胸背、上至头顶。
应用:本穴为急救要穴、效果不下于人中穴、百会穴、足三里。
说明:(一)董公书中为横纹上六寸,今依与人宗同样理由修订为六寸五分。
【肩中穴】【肩中穴】
穴位:肩中穴肩峰穴直下二寸、肱骨上。即十四经肩髃穴下二寸半处。肩中直下二寸为建中。
解剖:此处为三角肌中央下缘、有上膊动脉、头静脉,心之分支神经。
归经:入心经。
穴性:活血祛瘀,通经活络。
主治:膝盖关节炎、膝盖扭伤、皮肤病(颈项皮肤病及臂部皮肤病)、小儿麻痹、半身不遂、心悸亢进、肩痛、五十肩、流鼻血、血管硬化、瘰疬清血。
取穴:肩中穴,手臂自然下垂,自肩骨正中央横纹直下二寸五分处是穴。其下二寸取建中穴。
针刺法:直刺一寸—二寸。肩中可配建中一齐下针。
针感:酸胀感。
配穴:(一)肩中配建中穴有清血作用,用以治疗胆固醇过高效果甚佳。
(二)肩中配建中穴治疗膝盖疾病特效。须配合动气左右传针法。
(三)肩中配三重穴治疗瘰疬特效。
(四)肩中配通天穴、通关穴、建中穴、肾关穴治全身关节炎、尿酸性关节炎、游走性风湿病。
(五)本穴配中白、下白、灵骨、大白治坐骨神经痛。     (台灣董氏針灸經穴學)
【分金穴】【合金穴】【内金穴】
穴位:分金穴位在上臂肱骨之内侧,肘窝横纹上一寸五分。合金穴位在分金穴直下五分,而尺泽穴上一寸。内金穴位于肘窝横纹上二寸,分金穴上五分处。
解剖:有肱二头肌、上臂皮下神经、正中神经之分布区、有肱动脉、头静脉、心之分支神经、肺之分支神经。
取穴:分金穴手捂胸取穴,当上臂肱骨之下部中央,去肘窝横纹一寸五分处是穴。其它见穴位取穴。
归经:入肺经。
穴性:清素肺气。
主治:感冒、喉炎、过敏性鼻炎、鼻蓄脓症、咳嗽之特效穴。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可采倒马针法。
针感:酸胀感。
说明:董公书中无合金、内金、由胡师公开,三金与手前三士,功能相似,三金或三士可择一组使用即可。
配穴:(一)本穴配火腑海可治感冒引起之咳嗽。
(二)本穴配三叉穴,足感冒穴可治重感冒。
(三)本穴配驷马穴、中力穴、通肾穴可治过敏性鼻炎。(台灣董氏針灸經穴學)
【腰灵穴】
穴位:腕横纹中央直上四寸五分之正中央点及其两则。
解剖:前腕皮神经、肾之神经。
取穴:腰灵一穴—横纹中央直上四寸五分,再内侧五分处是穴。腰灵二穴—在腕横纹正中央直上四寸五分处是穴。腰灵三穴—在腰灵二穴外侧五分处是穴。
归经:入肾经、大肠经。
穴性:通经活络,疏导腑气。
主治:急慢性肾盂肾炎、腰酸痛、疮、习惯性便秘。
针刺法:直刺二分—三分。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特效。
针感:酸胀麻电感。
应用:本穴与肾脏、直肠有关连,故用以治疗肾脏炎、便秘、痔疮有奇效。
说明:(一)本穴董公著未列,由胡师提出补上。
(二)腰灵在临床上大都少用,肾盂炎、肾炎都用下三皇,但如果穴上有反应点时一定取用。
(三)腰酸痛时,取本穴再配腕顺,水源穴可。
【曲陵穴】【建力穴】【中力穴】
穴位:曲陵穴位尺泽直下一寸五分处。建力穴位于曲陵旁外侧五分。中力穴位于建力外侧五分。
解剖:外侧前腕神经、深层有桡骨神经、心之神经、肺之分支神经。
取穴:曲陵穴位掌心向上,当肘窝横纹中央直下一寸五分处是穴。建力在曲陵外侧五分,中力在建力外五分。
归经:入心、肺两经。
穴性:宣导肺气、通畅心络。
主治:抽筋、气喘、肘关节炎、心悸、甲状腺肿、心脏扩大、心脏麻痹、胸痛、背痛、重感冒、鼻塞、咳嗽、气喘、支气管炎。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说明:曲陵、建力、中力三穴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鼻蓄脓症之特效穴。
应用:本穴浅刺治感冒,深刺治肺炎,另用三棱针针刺本穴刺出恶血,可治阳霍乱、干霍乱、心脏麻痹、咽喉炎、解平喘。
【人士穴】
穴位:在前臂桡骨上缘,距腕横纹三寸。
解剖:外膊皮下神经、桡骨神经皮下枝、肺之神经、心之分支神经。
取穴:手平伸、掌心向上、当腕横纹上三寸、前臂桡骨外侧上缘处是穴。
归经:入心、肺、肾三经。
穴性:疏心理气,清宣肺气。
主治:气喘、手掌痛、手指痛、肩臂痛、背痛、胸痛、心悸、蛋白尿。
针刺法:斜刺—沿桡骨外侧上缘、从外向内,以十五度角斜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局部酸胀感。
应用:针深五分治气喘、手掌痛及手指痛、肩臂痛、背痛(患右用左穴,患左用右穴)。针深一寸治心脏病、心悸(董公在其书上记载)。
说明:(一)人士穴董公书中为横纹上四寸,胡师书中为横纹上三寸,子啊临床经验验证,董公书未校订,今从胡书。
(二)此穴深度分上、中、下三层,上层浅刺通肺经,中层入心经,深层入肾经。
(三)人士、地士、天士合称手前三士,三针可齐下成倒马针法。
(四)人士穴针五—八分治气喘,一寸—一寸二左右治心悸,心脏病,入一寸五分治肾亏,蛋白尿。董氏针灸随针的深度的不同而其所入之经亦有所不同,其所治之病亦不同,这点为董氏针灸的一大特点。
【地士穴】
穴位:在前臂桡骨外缘、人士穴上三寸。
解剖:阵中神经之分枝、肺支神经、心分支神经。
归经:入肺、肾。
穴性:清宣肺气,疏心理气。
取穴:掌心向上、腕横纹上六寸。即人士穴上三寸处是穴。
主治:气喘、感冒、头痛、肾亏、腰痛、心脏病、疝气、便秘。
针刺法:斜刺—从外向内以十五度斜刺五分—一寸。
针感:局部有酸胀感,有时扩散至前腕。
经验:人士、地士、天士三穴可采倒马直线下针法,效果显著为治疗气喘之要穴。
说明:地士穴与人士穴一样,其穴位之深、中、浅三位,其所入经皆有不同,其主治当配合深度下针,针五分到八分治气喘感冒一寸—一寸二分治心脏病,入一寸五分治肾亏、腰痛。
辨别:本穴腕窝横纹上六寸与孔最位置不同,两者相差一寸,其主治内容差异很大,读者当可比较。
配穴:(一)本穴配火腑海穴治咳嗽,效佳。
(二)治疗胸背痛,人士、地士、天士可采用深刺。
【天士穴】
穴位:在前臂桡骨之外缘,地士穴直上三寸。
解剖:有桡骨神经、后臂神经及正中神经、肺支神经、肾之副神经。
取穴:在前臂桡骨之外缘,地士穴上三寸处是穴。从肘横纹下三寸处取之。
解经:入肺经。
穴性:清宣肺气。
主治:气喘、鼻炎、臂痛、感冒、胸痛、胸胀、支气管炎。
针刺法:斜刺一寸五分。手法同上。
针感:局部酸胀感。
说明:天、地、人士三穴为治疗气喘之特效穴。
配穴:(一)气喘取天士、地士、人士三穴并配灵骨、大白穴。
(二)鼻炎取天士、地士、人士、驷马穴、镇定穴、鼻翼穴。
(三)感冒、天士穴配曲陵、建力、中力穴。
(四)心跳过速可用天士、地士、人士配神耳穴。
(五)心脏无力用天士、地士、人士配灵骨。地宗。
(六)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本穴加配灵骨,大白穴、火腑海穴。(台灣董氏針灸經穴學)
【心门穴】
穴位:在尺骨嘴突起之上端、去一寸五分陷中。
解剖:在二头膊筋间、下尺骨副动脉、桡骨神经枝、心脏支神经。
取穴:手捂胸取穴,在下尺骨内侧陷处,肘尖下一寸五分处是穴。
归经:入心经。
穴性:通畅心络。
主治:心脏病、心悸亢进、胸闷、呕吐、干霍乱。
针刺法:直刺五—八分。
针感:酸胀微麻。
注意:本穴不可下针太深,扎太深会伤筋。
经验:(一)腹股沟痛取对侧本穴配上曲、下曲有效。
(二)本穴配腕顺上穴(腕顺一穴上一寸)治尾骶骨痛,有效。
(三)丹毒病灶上放血,用本穴配分枝穴。
(四)心门、肝门、肠门倒马治疗腿内侧痛,并配合导引行气针法,速效。
(五)本穴配心灵穴长期下针治心脏病,地宗穴配本穴治心悸,再配合背四五椎间放血可治心肌梗塞。
【手五金穴】【手千金穴】
穴位:手五金穴在尺骨外侧,腕横纹上六寸五分。手五金穴上一寸为手千金穴。
解剖:肝分支神经,肺分支神经。
取穴:手五金手捂胸取穴,当腕纹上六寸五分。即火山穴外五分上五分处是穴。手千金,腕横纹上八寸,肘横纹下四寸,即手五金上一寸五分。
归经:入肝肺二经。
穴性:疏筋活络,清血解毒。
主治:坐骨神经痛、手脚麻木、小腿发胀、脚痛、解胆固醇过多、解针口痛、项痛、头痛、腹痛、药物中毒、食物中毒、疮癌毒。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微麻电感。
说明:(一)手五金、手千金为董氏三十二解针之要穴,对麻、胀、毒等有解除之效。
(二)手五金、手千金两穴倒马并用,效果更佳,取穴时,甚少单独使用。
说明:(一)手五金、手千金为董氏奇穴之重要解毒穴,本穴可配分枝穴,另就膝后太阳区,小腿阳明区一带放血,效果更佳。
(二)治坐骨神经痛可本穴配三河穴。
(三)手五金、手千金甚少单独使用,大都两针齐下形成倒马,疗效更能发挥。(台灣董氏針灸經穴學)
【心灵穴】(计三穴)
穴位:手掌朝上,手腕横纹上一寸五分为心灵一穴;手腕横纹上二寸五分为心灵二穴;手腕横纹上三寸五分为心灵三穴。
解剖:桡侧手腕曲肌腱和长掌肌腱中,浅层分布前腕内、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正中及心脏支神经。
取穴:掌面朝上,手腕横纹上一寸五分为心灵一穴。一穴上一寸为二穴,二穴上一寸为三穴。于桡侧手腕曲肌腱和长掌肌腱之间取之。
归经:入心经,心包经。
穴性:通畅心络,宽胸散滞。
主治:心律不整、心脏内膜炎、狭心症、心脏扩大、心肌梗塞、胸闷、胸痛、胃脘痛、腿痛、前额头痛、头晕、手脚麻痹、咽喉痛。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半。亦可透刺手背。斜度四十五度由下往上刺,治心脏病。斜刺三十度由下往上刺一寸五分,治胸部头部疾病。斜刺四十五度由上往下刺治手脚疾病。
针感:酸胀微麻感。
说明:此为董氏奇穴中的要穴之一,董公著作中遗漏了,胡师在其书中补上,心灵穴下针的深度及其方向,对主治效果不一样,应特别注意。
配穴:(一)使用本穴治疗心律不正,可加配地宗穴。
(二)本穴配地宗穴、通关穴、通天穴、心门穴、治疗冠心症,效果显著。(台灣董氏針灸經穴學-李國政老師)
其门穴】【其角穴】【其正穴】
穴位:其门在手背,在桡骨上缘,手腕横纹正中央上二寸靠内侧一寸处。其角位于其门直上二寸,其正位直上四寸,即其角上二寸。
解剖:桡骨神经、正中神经、肺支神经、六腑神经。
取穴:其门在手背虎口朝上,当桡骨上缘手腕横纹正中央二寸偏内侧一寸处是穴。其它见穴位。
归经:入大肠、膀胱经。
穴性:行气导滞、清泻下焦。
主治:子宫炎、卵巢炎、妇科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大便脱肛、便秘、下痢、子宫瘤、子宫颈癌、尿道炎、膀胱炎。痔疮痛、下腹痛。
针刺法:直刺无效。针向外斜刺与皮下平行约十五度刺一寸半。
针感:酸胀微麻感。
区别:董公所著书只出一版,很多问题未及校订,其原书是手背横纹上二寸,其说易予人误为是外关穴,此穴位于外关内侧一寸处,外关为三焦经,本穴入大肠经,其穴位,主治不一样,又本穴少单独使用,都取倒马针法取用。
经验:(一)本穴配花骨四穴可治便秘。
(二)小幅气胀本穴配四花上穴、灵骨穴、火菊穴有效。
(三)董公病例个案,用本穴治疗性冷感,针刺本穴,十余次癒。
(四)子宫卵巢瘤:癌、炎等皆取本穴,三重、门金、妇科穴配合取用。(台灣董氏針灸經穴學-李國政老師)
【腕顺一穴】
穴位:手背小指掌骨外侧下缘,手腕横纹下一寸五分处。
解剖:此处为小指外转筋、有腕骨背侧动脉与支脉、尺骨神经、肾分支神经。
取穴:手背侧面,当小指掌骨外侧,距手腕横一寸五分处是穴。
归经:入肾经。
穴性:滋肾利尿,通肾镇痛。
主治:肾亏之头痛眼花、坐骨神经痛、肾盂炎、肾脏炎、膀胱炎、腰痛四肢骨肿、背痛、骨刺、两腿痛、耳鸣、耳聋、颈项骨刺。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针感:局部酸胀感。
经验:腕顺穴入肾经,五行属水、肾主耳,因此腕顺穴可治耳疾,如耳鸣,在配穴上除病位取穴,耳朵上有关穴位外,可加腕顺一、二穴,效果不错,又治腰痛,取腕顺一穴,捻针配合动气疗法,能令腰痛很快减轻痛苦,腕顺穴属肾穴,能滋肝明目,因此能治肾亏之眼花。
【腕顺二穴】
穴位:手背侧面,当小指掌骨外侧下缘,手腕横纹下二寸五分处。
解剖:小指外转筋、腕骨背侧动脉与支脉、尺骨神经、肾分支神经。
取穴:腕顺一穴上一寸处是穴。
归经:入肾经。
穴性:滋肾利尿,通肾镇痛。
主治:同腕顺一穴、兼治鼻出血、失枕奇效。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针感:局部酸胀感。
应用:腕顺一穴、二穴为治骨疾、肾脏疾病之特效。可双手取穴,效果更佳。二穴下五分近后溪可为腕顺下穴,治颈椎痛有效。
经验:腕顺二穴位于董氏掌诊中属脊椎中胸椎部位,而腕顺一穴属腰椎部位,因此腕顺一穴对腰痛坐骨神经痛较有特效,而腕顺二穴则对胸椎及颈椎骨刺背痛等较有效,胡师曾以腕顺一、二穴治骨刺,效果显著,另腕顺入肾经因此对肾之所主如肾脏炎、肾【骨关穴】
穴位:手掌朝上,当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外侧五分,腕豆骨下是穴。即食指与中指叉口直上腕横纹处下五分。
解剖:正中神经、肾之神经、肺支神经。
取穴:手掌朝上,同穴位。
归经:入肝、肾两经。
穴性:泻肝解毒,疏经镇痛。
主治: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脊椎骨增生压迫神经痛、十二指肠炎、解尿酸毒、食物中毒、药物中毒。
针刺法:直刺三—五分。
针感:酸胀痛感。
说明:骨关、木关二穴常一齐配伍,此两穴时董氏针灸中的大穴,要穴,而在董公之著作里未编入,胡师乃将董公所传,将其公开收入胡师医著「实用董氏针灸奇穴全集」,董公有传所谓七十二绝针,三十二解针,而骨关、木关两穴皆是,可见其重要。
经验:骨关、木关配合正脊一、二、三穴脊椎骨不正及酸痛,在临床上效果不错。
【木关穴】
穴位:手掌于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内侧五分处是穴。
解剖:正中神经、肾之神经、肝胆神经。
取穴:手掌朝上,当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内侧五分处是穴。亦即中指与无名指叉口处直上至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内侧五分处。
归经:入肝、肾两经。
穴性:泻肝解毒,疏经镇痛。
主治:腰痛心闷、两胁痛、黄疸病、坐骨神经痛、腿痛、腹膜炎、全身关节痛解尿酸毒、食物中毒、药物中毒。
针刺法:直刺二—五分。
针感:酸胀感。
应用:本穴配灵骨穴、下白穴、骨关穴治疗腰痛、坐骨神经痛、骨刺。尤对尿酸过高引起之骨骼、筋肉疼痛有特效。
经验:(一)胡师曾用骨关穴,木关穴治疗尿酸性关节炎一二一一例,全部痊愈。
(二)骨关、木关在手掌全息律上位下腹部亦可治子宫炎、痛及子宫内热。
(三)木关、骨关与足底后跟相对,可取一寸半,由上往下刺,可治足后底跟痛。盂炎、骨瘤、骨肿,都有其效果。
【三齿穴】
穴位:手掌朝上,当中指与无名指叉口上二分半为三齿一穴;中指与无名指叉口上五分为三齿二穴;中指与无名指上七分半为三齿三穴。
解剖:正中神经浅枝、脾胃神经。
取穴:同穴位。
归经:入肾胃神经。
穴性:调理脾胃,清泻止痛。
主治:咽喉炎、扁桃腺炎、牙齿痛、齿龈炎、胃胀、胃痛。
针刺法:直刺二—四分。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
针感:酸胀感。
说明:一般手指上的穴位,大都是以扎针为主,而手掌上的穴位,不但可扎针,而且可以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如三风穴、三齿穴、三河穴、三毛穴、三火穴、三星穴等皆可点刺放血,效果较下针佳,一般点刺放血,大都治疗急性病,痛病为多。
配穴:(一)本穴可配四花治胃胀、胃痛。
(二)咽喉炎可先于商阳放血,再取本穴。
【重魁穴】
穴位:手背于食指内侧,第二中手骨头正后方上二分半处。即大白穴下二分半处。(亦即三间穴上二分半处)。
解剖:桡骨神经浅枝、正中神经浅枝、心肺神经分支。
取穴:握拳取穴。同穴位。
归经:入肺经。
穴性:清热退烧,宣肺止咳。
主治:咳嗽、气喘、三叉神经痛、眼红肿痛、高血压、拔牙麻醉用、感冒退烧、偏头痛。
针刺法:贴骨下直刺二—五分。或以三棱针刺出血。
针感:酸胀感。本穴亦为手术麻醉要穴。
应用:本为感冒发高烧之要穴,对眼疾、麦粒肿也有效果,对高血压症,每针一次可降二—五度。拔牙麻醉透大白穴使用。
经验:(一)感冒发烧可在董氏十八星穴上放血,再配合重魁、大白下针,效果显著。
(二)重魁、大白、及灵骨位于第二掌骨全息律头部上,在临床上可三针同下,形成倒马,可通三焦调理全身。
【大间穴】
穴位:手掌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外侧三分。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肝分支神经。
取穴:掌面向上,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外侧三分是穴。
归经:入心肺二经。
穴性:清泻心火、泻肺热、利咽喉。
主治:心内膜炎、心悸、心脏性喘息、疝气、扁桃体腺炎、腹胀气、三叉神经痛、小儿气喘、疳积、肠炎。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入针一—四分。直刺一分为心脏分支神经,直刺二—四分为肝及大小肠神经。或以三棱针放血。
针感:局部胀痛麻电感。
应用:取对侧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说明:大间、小间、外间等都是肺气管在掌诊上的反应点,如穴上有反应点时,针之必效,此穴入心经穴位较浅。因此,浅刺即得,又此穴亦可治气喘,但效果较定喘穴及双喘穴为差,又董公说明只可单手取穴但临床经验,双手取穴不忌。
配穴:(一)气喘本穴可配人士、地士、人士穴,有效。
  (二)扁桃体腺炎可先于少商、商阳放血,再取本穴。
【侧肩穴】
穴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下二分半,即大间穴下二分半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肺及心脏分支神经、六腑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下二分半处,即大间穴下二分半。
归经:入心肺二经。
穴性:宣肺化痰、通经活络,清热镇痛。
主治:吐黄痰、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角膜炎、麦粒肿、疝气特效、心悸、胸闷、膝盖痛、腹胀气、小儿气喘、疳积、扁桃腺炎、肠炎。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或以三棱针扎出血,治气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特效。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说明:侧间穴在董公之书上未列,乃胡医师著上所公开的,侧间之主治,大致与大间同,在董氏所传之针法,常有取齐刺、旁刺之针法,这都是为加强针效之故,故在临床上,董氏门人取独穴,因此在临床上大间、小间、中间、下间可取其中三穴下针。

-----------【火硬穴】
穴位:在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在跖关节与趾关节五分。
解剖:心脏神经、肝之副神经。
取穴:当第一、二跖骨之前缘,跖关节与趾关节五分之中间骨缝中是穴。
归经:入心、肝两经。
穴性:通利水道,强心定悸。
主治:心悸、头晕、胎衣不下、骨骼胀大、下额痛(张口不灵)、强心(昏迷状态时使用)、子宫炎、子宫瘤。能堕胎。
针刺法:直刺三分—五分。斜刺三分—五分。
针感:酸胀疼痛感。
注意:孕妇禁针、禁灸。下火硬穴时,能造成强刺激。
辨别:火硬穴距十四经肝经行间穴上五分,切勿混淆,董公书为距跖骨与趾骨关节五分亦起误解今修订,火硬穴主治与行间内容范围亦不相同,其所属之经与穴性亦有所异,当细分辨,即知董氏奇穴除胸背部穴位外,无一穴与十四经同,它是另成一体系的。
经验:膝盖肿痛、眼睛肿痛,如本穴上有青筋者,放血佳。火主、火硬可倒马治腰痛、坐骨痛,并配导引行气。
【五花穴】
穴位:脚底、脚后跟正中央处是五花一穴。五花一穴向前一寸是五花二穴。五花一穴向后一寸是五花三穴。五花一穴向外横开一寸是五花四穴。五花一穴向内横开一寸是五花五穴。
解剖:胫骨神经的外侧脚底分枝、脑神经。
取穴:平卧取穴,余同穴位。
归经:入心、肾两经。
穴性:清心肾之热。
主治:足跟痛(特效)、失眠、脑神经痛。
针刺法:直刺三分—五分。
经验:(一)本穴为治疗足跟痛之特效穴,另加配手骨关、木关、中关(骨、木关之间)。
(二)治疗失眠本穴配心灵穴及镇静有效。
说明:五花穴亦为董公常用穴位,但其书未列,由胡师在其书中公布。
【三圣穴】
穴位:在脚底正中央点处,即十四经涌泉学后二寸(往足跟方向)。是三圣二穴。三圣二穴往前上一寸是三圣一穴。即十四经涌泉穴后一寸。三圣二穴往后一寸是三圣三穴。即十四经涌泉学往足跟方向后三寸。
解剖:脚底神经分枝、心之神经、肾之副神经、脑神经。
归经:入肝肾两经。
穴性:平肝益肾。
取穴:同穴位。
主治:高血压(特效)、低血压过高症(特效)、脑溢血、脑脑血栓症。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经验:本穴为治疗高低血压过高之特效穴。胡师曾以三圣二穴治高血压二百六十五度患者,在五分钟内降为一百三十五度,堪称神效。
说明:本穴为董氏奇穴之要穴,对血压的调整,有很大的疗效,为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董公书中未将三圣穴公开,胡师依平日董公所传,将其补上,另治疗血压如能配合相关部位放血,效果更好。
辨别:三圣一穴位涌泉穴后一寸,不要混淆。
【上瘤穴】
穴位:在足底后前缘正中央。
解剖:后脑(小脑)总神经。
取穴:平卧,当足底后跟硬皮之前缘正中央处是穴。
归经:入心经。
穴性:清热开窍、健脑灵神。
主治:脑瘤、脑积水、小脑痛、脑神经痛、脑神经衰弱、脑癌。
针刺法:直刺三分到五分。
针感:酸胀疼痛感。
经验:(一)胡师以此穴配外三关穴、三重穴、米一穴、二穴、三穴治愈患者刘树意(译者、美籍、先生为美国人),患脑癌症,在美国夏威夷一家医院连续治疗三年余无效,经胡师施针二十九次竟告痊愈。
(二)治疗脑震荡不醒,本穴配正筋、正宗穴,并在内踝下附近放血,有效。
注意:本穴不宜深刺(超过五分),易引起心中不安,要特别注意。
配穴:(一)治脑积水本穴配火菊、正宗、正筋有效。
(二)治脑瘤、本穴配土顶、木顶、外三关有效。
【安脊穴】
穴位:臀下横纹正中央之左右两侧纹下。
解剖:下臀安神经、脊椎神经、肾之神经。
取穴:安脊一穴:臀下横纹正中央(即「十四经」之承扶穴向内横开五分处)。安脊二穴:安脊一穴内侧一寸处。安脊三穴:安脊二穴内侧一寸处。安脊四穴:安脊一穴外侧一寸处。安脊五穴:安脊四穴外侧一寸处。安脊六穴:安脊五穴外侧一寸处。
归经:入肝、肾二经。
穴性:强筋健骨、疏经活络。
主治:坐骨神经痛、脊椎骨骨刺、骨关节骨刺、背痛、腰痛、瘰疬。
针刺法:直刺二寸—二寸五分。针尖紧贴骨之边缘。用三棱针点刺二寸深,刺出黑血。
应用:安脊穴在临床上多任取三穴下针,成董氏倒马针法,增强疗效。此为横三针倒马针法,同时,此穴董公书中未明言,由胡师在其书中公开。
配穴:治坐骨神经除本穴,可加配二角明透穴,腕顺一穴、三河穴,效佳。
【失音穴】
穴位:膝盖内侧之中央点为失音一穴及其二寸为失音二穴。
解剖:内侧大腿神经、肾神经、喉之主神经。
取穴:膝盖内侧之中央一穴。其下二寸处一穴,计二穴。
归经:入肺经。
穴性:清热利咽、行气散瘀。
主治:嗓子哑、失音、喉炎。
针刺法:直刺三分—五分。斜刺五分—八分。
针感:酸痛感。
经验:(一)治疗扁桃腺炎及咽喉肿痛,扎失音穴有效。
(二)感冒引起之喉咙沙哑,可先在背部放血,再扎本穴与灵骨、感冒穴等配合。
(三)失音、嗓子哑、扎本穴,另其后头颈项区,少商、商阳放血,效佳。
(四)甲状腺肿需长期本穴配三重穴,驷马穴及相关穴区放血。
(五)本穴可配地宗穴,心灵一穴对舌根大而言语不便者有效,但需耐心久治。
(六)治喉咙等病可选配喉中穴、喉灵穴、火圣上穴(曲泽下三寸)。
解穴】
穴位:在膝盖骨外侧上角直上一寸,向内横开三分。
解剖:心之敏感神经,大腿神经前皮枝。
取穴:当膝盖骨外侧上缘直上一寸向内横开三分。
归经:入心经。
穴性:宁心安神、活血化滞。
主治:针灸后气血错乱、血不归经、下针处起包、疼痛、或西医注射后引起之疼痛、跌打损伤、脚扭伤、精神刺激而引起之疼痛、疲劳过度之疼痛、药物过敏、食物中毒。
针刺法:直刺三分—五分。
运用:下针后缓缓转动,疼痛立即解除。如患者晕针不省人事,即将其口张开,以扁针、筷子、汤匙或手指按其舌根稍用力重压三下,见其欲呕吐时,以凉水洗其头,并以湿毛巾覆其头部,令饮凉开水半杯即甦。受刑休克者,亦可用此法解之。(节录自董公所著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
经验:(一)针后气血错乱或下针处起包者,轻微者,可用手大指重掐本穴,或拍压,重者则用针刺之。
(二)笔者曾针一神经过敏者,扎针后全身酸痛、混身不舒服、曾扎过解穴,也毫无作用,后来针正会、镇静,才相安无事。
(三)董公曾以本穴治疗西药中毒面呈黑色。
(四)长期使用西药而药毒内聚可分枝穴放血下本穴及骨关、木关,可解毒。
【下九里穴】【上九里穴】【中九里穴】
穴位:下九里穴在大腿外侧中央线中央,即风市穴外开五分。上九里穴,在大腿上通天穴外开一寸半,距膝横纹九寸。中九里穴,在上九里与下九里之中央点,即是。
解剖:外侧大腿皮神经、肺之神经。
归经:入心、肺经。
穴性:益气治血、通关利节、疏筋化瘀。
主治:背痛、腰痛、脊椎骨膜炎(骨刺)、半身不遂、半身麻痹、颈项痛、手臂酸麻、腿痛、头痛、头晕、眼酸、神经痛。肺炎、肺病、腹胀、腹痛。
针刺法:直刺二寸—三寸。
说明:上、中、下里穴胡师取法与董公、赖著等不同,读者当自行比较上、中、下九里穴可横三针倒马,为重要之止痛穴,又本穴位董公治疗高棉龙诺总统半身不遂要穴之一。
配穴:(一)中九里穴配八关、三叉穴、治半身不遂。配天皇穴治肩臂不举酸痛。
(二)中九里可配驷马穴,上三黄治游走性疼痛,游走性疼痛的治疗要有耐心。
(三)下九里穴可再上取二寸,下取二寸(七里穴)形成直倒马可治上臂前侧痛、肩后侧痛、偏头痛,及半身不遂,后项痛。以上为直倒马,而本穴全取为横倒马。
(四)下九里穴配三重穴、驷马穴可治耳鸣。配肩中、建中可治偏头痛。
【七里穴】
穴位:在中九里穴下二寸。
解剖:大腿外侧皮神经、肺之神经、心之神经。
取穴:当大腿外侧,中九里穴直二寸处是穴。
归经:入心、肺经。
主治:皮肤病、半身麻痹、腿痛、胸痛、背、神经痛、肺病、腹胀痛。
针刺法:直刺二寸—三寸。
针感:酸胀感。
配穴:(一)配上营穴治疗各种神经痛。
(二)本穴配中九里穴成倒马可治偏头痛、后项痛、亦治上臂前侧痛、肩后痛有效。
说明:(一)董氏奇穴上解剖中如有心肺神经,大都有止痛效果,此心应是指脑而言,论与十四正经循经说七里穴一线应属胆经,胆经循行入脑,而董氏解剖并非一般解剖学解剖,而是指其功能为主,董公著书即是如此写法,而后辈各书亦如是运行,特此写出告之读者。
(二)七里穴很少单独取用,一般都结合中九里形成倒马针法。
(三)治疗皮肤病可本穴配灵骨穴及驷马穴。
(四)胸背痛可本穴配手重子、重仙,一手一足,上下呼应佳。
【金前下穴】【金前上穴】
穴位:下穴在膝盖骨外上角直上一寸。上穴在金前下穴直上一寸半。
解剖:外侧大腿皮神经、肺之机动神经、肝之神经。
取穴:金前下穴在膝盖骨外侧上角直上一寸处。
金前上穴在金前下穴再直上一寸五分。
归经:入肝、肺二经。
穴性:宽胸理气、养肝活血。
主治:胸骨外鼓、肺弱、羊狗疯、头痛、肝弱、皮肤过敏。
针刺法:直刺三分—五分。
针感:胀感。
经验:(一)治疗鸡胸、驷马穴、耳穴皮肤穴可治皮肤过敏。
(二)本穴配灵骨、驷马穴、耳穴皮肤穴可治皮肤过敏。
(三)金前穴治疗胸部挫伤效果亦佳,若先在相关部位予以点刺放血,后再配合扎灵骨、大白、驷马、效果更快。
(四)本穴配天皇穴可治肩关节痛。
【下泉穴】【中泉穴】【上泉穴】
下泉穴位于膝关节外侧正中央直上二寸五分。中泉穴位于下泉穴直上二寸是穴。上泉穴位于中泉穴直上二寸是穴。
解剖:外侧大腿皮神经,肺部与面部之机动神经。
取穴:下泉在膝关节外侧面正中央直上二寸五分处,其上二寸为中泉,中泉上二寸为上泉。
归经:入肺、肝二经。
穴性:活血通络、调气化瘀、通关礼节。
主治:颜面神经麻痹、面神经跳、口歪眼斜、半身麻痹、脑血栓。中风后遗症。
针刺法:直刺一寸—二寸。三针可成倒马针法。
针感:酸胀感。
配穴:(一)三泉穴配三重穴可治三叉神经痛,病位可放血。
(二)颜面神经麻痹,可先在局部放血及小腿足外侧肺区放血再针三泉穴,效果更好。
(三)五十肩可于病位放血后,以本穴、配肾关董氏肩凝穴,佳。
说明:(一)足三泉穴取穴时,大都取上下左右平衡针法,治左病痛,取右,治右边病痛,取左侧。
(二)三泉穴配三重穴、三叉三穴,再配耳上穴位,可治重听,有的有效果。
(三)三泉穴亦可治疗妇科经痛,也可配灵骨、门金穴。
【驷马下穴】【驷马上穴】【驷马中穴】
穴位:下穴在膝髌骨外上缘直上七寸五分。即通山穴上五分向外横开一寸,下穴直上二寸为中穴,中穴直上二寸为上穴。
解剖:外侧大腿皮神经、肺之总神经、肝之分支神经。
取穴:膝髌骨外上缘直上七寸五分,即通山穴上五分向外横开一寸处。
归经:入肺、肝二经。
穴性:通调水道、疏风解表。
主治:肋骨痛、胸背痛、肋膜炎、坐骨神经痛、肺机能不足所引起的腰痛、肺病、肺弱、肺结核、肺癌、鼻炎、耳鸣、耳炎、耳聋、颜面神经麻痹、眼角膜炎、哮喘、乳腺炎、甲状腺肿、半身不遂、牛皮癣、各种皮肤病、青春痘、下肢扭伤、胸部挫伤。
针刺法:直刺一寸—三寸。
针感:酸胀感。
配穴:(一)治疗鼻炎,以驷马穴加配灵骨、大白、分金、合金效佳。本穴为肺相关疾病之要穴。
(二)治疗青春痘可配三重穴,皮肤过敏、湿疹可加配耳穴皮肤穴。本穴为治疗皮肤要穴。
(三)胸部挫伤、撞伤、打伤之久年内伤可本穴配病位放血。气滞血瘀,本穴为「气」病为主穴。
(四)肺气肿本穴配灵骨、大白、四花穴有效。本穴及灵骨皆属气穴,故对肺气肿有效。
(五)甲状腺肿大,可本穴,配三重穴、四花上穴、心灵一穴,再十八星穴及病位放血,有效。
【木枝穴】【木全穴】
穴位:其黄穴上一寸五分,为木枝穴。其黄穴下一寸五分,为木全穴。
解剖:大腿神经、胆肝神经、心之分支神经。
取穴:木枝穴在其黄穴直上一寸五分处取穴之。木全穴在其黄穴直下一寸五分是。
归经:入心肝、胆经。
穴性:疏肝利胆、降逆止呕。
主治:头晕、眼花、背痛、黄胆病、急性胆炎、足跟痛、脊椎骨痛。
针刺法:直刺一寸五分—二寸。
应用:明黄、木枝、其黄、木黄四穴为常用来治疗急慢性胆炎,木枝、其黄、木全三针可形成倒马。
说明:木枝穴及木全穴在董公原著中名为「火枝」及「火全」,此二穴之主治多与肝胆相关,肝、胆在五行上属木,故应名为「木枝」、「木全」,董公匆匆出书,原著未及校订,乃由胡师就董公平日所传而特予更正之。
配穴:(一)治疗黄胆,可加针火菊、明黄、肝门配合。
(二)本穴配合明黄、其黄、肩中、地宗可治舌强难言。
(三)脊椎骨压迫神经病位放血,亦可取本穴配正筋、正宗穴。
(四)胆囊炎针木黄、木枝、木全疗效不错。
天黄穴】
穴位:明黄穴上三寸。
解剖:同明黄穴。
取穴:明黄穴直上三寸处。
归经:入心、肝、肾三经。
穴性:疏肝清心、益肾补虚。
主治:同明黄穴另可治黄胆病。
针刺法:直刺一寸五分—三寸。
针感:酸胀麻电感。
配穴:(一)天黄、明黄、其黄三针为上三黄三针倒马齐下,专治一切肝疾。
(二)治疗椎间盘突出、骨刺可先在病位点刺放血,再扎天黄、明黄、其黄。长期治疗可愈。
(三)治帕金森氏病可于正会放血,扎上三黄镇静穴,州水、州灵有效。
(四)上三黄配正会,听宫及对侧三重穴治梅尼耶氏症候群,及耳鸣(百分之五十可愈)。
(五)糖尿病上三黄、下三皇长期下针,配合灸疗中脘、关元、脾俞、肾俞、足三里,长期医疗有效。
(六)白血球症,可取上三黄中二穴,并取旁土昌穴成三角形倒马之指挥针法,对白血球症有帮助。
(七)由肝肾机能失调所引起高血压可取上三黄配足三圣穴。
【明黄穴】
穴位:明黄穴直下三寸。
解剖:大腿神经前皮枝、肝之总神经、心之总神经、表层心之神经、中层肝之神经、深层肾之神经。
取穴:大腿内侧之正中央处。
归经:入心、肝、肾三经。
穴性:宁心安神、疏肝利胆。
主治:肝癌、肝痛、肝硬化、肝机能不足引起之疲劳、骨骼胀大、脊椎骨膜炎、中风半身不遂、血癌症、腰酸、眼昏花、眼痛、两胁痛、胆汁分泌不足引起之消化不良、胀气、心脏扩大、心闷、癫瘰。
针刺法:直刺一寸—三寸。
针感:酸胀麻电感。
说明:(一)肝主疏泄、又肝经桡阴器、抵小腹、流于腋下、上巅顶、可应用于神经官能症、妇科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头顶痛。
(二)上三黄属肝经,董氏之肝经皆可用为治疗妇科因此上三黄可配妇科穴可调妇女月经。
(三)肝火引起失眠,可上三黄配镇静,灵骨、大白、心灵穴、效果不错。
(四)天黄、明黄、其黄合为上三黄,为董氏针灸中有名的常用穴位,董氏针灸中是不论补泻的,董公以为穴位具有双向性,可自行调节,因此上三黄就具有可自己调节补洩性能,凡一切肝疾,不论虚实,皆可用上三黄取用。
(五)上三黄配通关,通山治游走性酸痛有效。
【其黄穴】
穴位:明黄穴直下三寸。
解剖:大腿神经前皮枝、胆总神经、肝之分支神经。
神经、心之分支神经。
取穴:明黄穴直下三寸处。
归经:入心、肝、胆三经。
穴性:疏肝利胆、祛风通络。
主治:同明黄穴及黄胆病、胆囊炎。
针刺法:直刺一寸五分—三寸。
针感:酸胀麻电感。
经验:(一)上三黄配肾关可治疗眼球歪斜。
(二)治疗视力障碍、眼花等眼科诸疾,上三黄均有卓效,加配通肾、珠圆、光明穴、五形穴、下三皇等穴效果更佳。
(三)上三黄穴配土灵穴(在通胃穴直后横开一寸)可治白血球过多之血癌症,如能配合背面各相关区域下董氏天应穴针法,效果显著,针血癌时出针要慢,避免出血。
(四)治黑斑可在脸上黑斑用三分针再配妇科穴,上三黄、长期下针,三个月可改善。
(五)舞蹈病,正会穴配上三黄扎有效。
(六)上三黄配妇科穴长期扎针,可调月经不顺。
【木黄穴】
穴位:其黄穴直下三寸。
解剖:大腿神经前皮枝、胆总神经、肝神经、脾之神经。
取穴:大腿内侧,其黄穴直下三寸处。
归经:入脾、肝、胆三经。
穴性:健脾化滞、活血祛瘀。
主治:胆囊炎、黄胆病、脾脏炎、脾肿大、白血球减少症及明黄穴主治各症另可治骨刺。
针刺法:直刺一寸—二寸。
针感:酸麻胀痛感。
应用:其黄、明黄、天黄三穴合称为上三黄穴。上三黄穴加上木黄穴,四穴为常用来治疗肝胆及脾脏病变。治疗急性肝炎时再配肝门穴下针。
配穴:治疗输卵管堵塞可以木黄穴加配本全穴,其黄穴、妇科穴。
说明:(一)木黄穴为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在董公原著之「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中未明列,而由胡师在其书中公布。
(二)上三黄位大腿内侧与对侧手上臂外侧相对应,因此两相对应区位可相互取用专治对应部位疼痛有效。
(三)上三黄对椎间板突出,及脊椎骨长软骨压迫神经有效,但需长期治疗,如果能配合病灶放血,效果更快。
(四)血糖过低可取神耳上穴、肾关及上三黄治疗。
【通肾穴】
穴位:膝髌骨内侧上缘。
解剖:大腿神经、肾之神经。
取穴:当膝髌骨内侧上缘之陷处。
归经:入脾肾二经。
穴性:宣通下焦、调经止带。
主治:肾盂肾炎、慢性肾脏炎、淋病、阳痿、早泄、膀胱炎、子宫炎、赤白带下、肾亏引起之头晕、腰痛、肾脏性之风湿病、高血压、胃肠炎、尿蛋白、喉干水肿。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针感:酸麻胀感。
经验:通肾、通胃、通背三穴对肾亏引起之头晕、眼花、腰背酸痛效果佳。
说明:(一)通肾、通胃、通背、神耳、水金、水通,为董氏针灸中少数特效之补针,治病时,病虚型患者,可择穴配合。
(二)脚背面红肿俗称草鞋风,可就病位放血外,配通肾、通胃、通关、云白、李白下针。
(三)通肾、通胃配下三皇治肾亏引起阳痿、早泄有效。
应用:董公在其书中说通肾、通胃、通背可任取一穴为治疗妇女流产之补针,连续治疗半月即无流产之虑。只能取一穴,不可多取。
【通胃穴】
穴位:通肾穴上二寸。
解剖:大腿神经、肾之神经。
取穴:通肾穴直上二寸处是穴。
归经:入脾、肾二经。
穴性:健脾和胃、滋阴潜阳。
主治:同通肾穴。又治背痛、胃痛、前手臂痛。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治口干直刺三分。
针感:酸胀感。
应用:通肾、通胃、通背三穴,一般都任取二或三穴下针,形成董氏特有之「倒马针法」,可补肾、健脾、通调水道、利水消肿,能治肾脏炎、肠炎腹泻呕吐、四肢水肿小便浊臭等症,效果良好。
说明:(一)通肾、通胃、通背三穴的主治内容,胡师较董公原著中增列了不少,如膀胱炎、子宫炎、胃肠炎、高血压等,将董氏奇穴的要义不变的公开了不少资料。
(二)胃阴与肾阴、一为后天,一为先天,胃阴以肾阴为本,并不断地充养肾阴,因为胃阴大虚或久虚后,也可导致肾阴涸竭,本证多采通胃、通肾、土灵三针形指挥针法加配下三皇,先后天一齐调整,疗效更佳。
【通背穴】
穴位:通肾穴上四寸。
解剖:大腿神经、肾之神经。
取穴:通肾穴直上四寸。即通胃穴上二寸处。
归经:入脾、肾二经。
穴性:固肾培元、温经散寒。
主治:同通肾穴。又治头痛、头晕、背痛、疲劳。
针刺法:直刺一寸—二寸。直刺三分治口干立解。
针感:酸胀感。
应用:通肾、通胃、通背三穴三针同时下针,形成董氏独有之「倒马针法」,可治疗肾脏炎、膀胱炎等疾病。董公书中说禁三针同下,在临床上笔者经验三针倒马并无不可,效果不错。
经验:(一)治疗膏盲痛,通胃、通背配重子、重仙。
(二)通肾、通胃、通背加配灵骨、四花、门金可治疗久年胃病,十二指肠溃疡,另脸上水金、水通有异色时,加取水金、水通,效果特加。
配穴:(一)通肾、通胃、通背配下三皇治肾亏、阳萎、早泄有效。
(二)手背红肿有俗称草鞋风,可取本穴倒马再加通关、李白、灵白穴
【感冒一穴】【感冒二穴】
穴位:姐妹二穴向内横开一寸。为感冒一穴。姐妹三穴向内横开一寸为感冒二穴。
解剖:大腿神经、六腑神经、肺分支神经。
取穴:一穴为姐妹二穴向内横开一寸。二穴为三穴向内横开一寸是穴。
归经:入肺脾二经。
穴性:清热除逆、宣肺祛风。
主治:重感冒、发高烧、流行性感冒、发冷、感冒头痛。
针刺法:针深一寸—二寸。或斜刺。
配穴:(一)淋病、阳茎病可以感冒穴加分枝上、下穴治疗有效。
(二)感冒引起肠胃不适可以本穴组搭配四花穴,门金穴治疗。
(三)感冒头痛除本穴外加灵骨穴配合。
(四)感冒发烧可于十八星穴放血(后头颈项区),小商放血,及本穴配三叉穴。
(五)感冒穴配下三皇治遗精、早泄、阳痿,男科等病。
(六)通肾、通胃及本穴,再加神阙治五更泄。
说明:感冒穴除入肺经,专治感冒相关疾病外,因近腹股沟,又穴位近脾、肝二经,如配下三皇,对男科疾病亦有相当助益。
【姐妹一穴】【姐妹二穴】
穴位:通山穴向内横开一寸、上一寸为姐妹一穴。姐妹一穴直上二寸五分为姐妹二穴。
解剖:大腿神经、六腑神经、肾分支神经。
取穴:当通山穴向内侧横开一寸,再直上一寸处为姐妹一穴,其上二寸五分取二穴。
归经:入肝、肾、胃经。
穴性:疏经调气、舒肝解郁。
主治:子宫瘤、子宫炎、子宫痒、输卵管不通、卵巢炎、月经不调、无月经症、肠痛、胃出血。
针刺法:直刺一寸五分—三寸。
针感:酸麻胀感。
经验:(一)姐妹穴因可治疗妇科诸疾,故名。而临床上姐妹穴固然对妇女病有极佳疗效,在男性的下焦疾病的治疗上,也有很好的效果,并不亚于下三皇。在临床上可以姊妹穴配下三皇使用。
(二)姐妹穴可配妇科穴,分枝穴治赤白带。
应用:下针姐妹穴,因在大腿近内侧上,不方便下针,现大都以手上妇科穴取代较多。
说明:依人体全息脏腑投影来看,膝盖为头,腹股沟为腹股沟,而姊妹穴即位于下腹部位区,因此本穴可治下腹部上相关之疾病如肠痛,及妇科病等,此为董氏针灸上的一大奥义,读者当可深思体悟。
【姐妹三穴】
穴位:姐妹三穴直上二寸五分。
解剖:同姐妹一穴。
取穴:当姐妹二穴直上二寸五分处是穴。
归经:入肝、肾、胃经。
穴性:舒肝健脾,和中化滞。
主治:同姐妹一穴。
针刺法:直刺一寸五分—二寸五分。
针感:酸胀感。
经验:姐妹穴三针齐下,调整其深度,角度除可治疗妇科病外,亦可治疗胃肠慢性出血,六针齐下。可治疗膀胱炎、小便不利、遗精、阳痿等症。
配穴:(一)本穴组加配妇科穴可治子宫肌瘤。
(二)本穴组加配感冒穴妇科穴及小腹下用三寸针横刺(子宫穴附近)亦治输卵管闭塞。
(三)治疗花柳病,可以分枝上、下穴配合,严重者加配驷马穴及上三黄。
(四)遗精、阳痿亦可以本穴组与感冒、下三皇、通肾、水金等穴搭配治疗。
说明:姐妹穴与感冒穴近腹股沟,又近脾、肝两经,因此它们对生殖系统上疾病能起积极的治疗作用,一来接近病灶,二来循经所治,因而疗效不错。
【通关穴】
穴位:大腿正中线之大腿骨上,距膝盖横纹上五寸。
解剖:大腿神经、心之总神经。
取穴:当大腿正中线之大腿骨上,距膝盖横纹上五寸处。
归经:入心、胃二经。
穴性:清心安神、宽胸和胃。
主治:膝盖痛、四肢痛、头晕、眼花、脑贫血、胃病、心脏性风湿病、心两侧痛、心悸、心脏病、心口痛。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微痛感。
经验:(一)治疗心脏病扩大,先在小腿阳明区,膝后太阳区,后背心肺区放血,再针通关穴,通天穴,疗效佳。
(二)通心、通关、通山、通天、通灵可治疗,肠胃不适、呕吐(神经性妊娠)。
配穴:(一)本穴加配通天穴,驷马穴治疗心口痛心下胀。
(二)治疗心律不整可加配通心穴、地宗穴。
说明:大腿董氏针灸学上心经即通心、通关、通山一线,专治心脏本身脏器的疾病,在临床上要有耐心长期治疗。
【通山穴】
穴位:通关穴直上二寸。
解剖:大腿神经、心之神经。
取穴:大腿正中线之大腿骨上,通关穴直上二寸处。
归经:入心、胃二经。
穴性:活血理气、安心安神。
主治:同通关穴。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微痛感。
经验:(一)本穴配通灵穴,上三黄及驷马穴可治疗黑斑,方义本穴促进血液循环,上三黄强化肝脏可解毒,驷马穴通气及可调整肤质,如能配病位放一点血佳。
(二)治疗四肢痛,膝盖痛可任取通心、通灵、通天、通关其中二穴加配四肢穴。亦同治肩关节痛及上肢疼痛。
(三)通心、通灵、通关、通山、通天任取二至三穴配上三黄亦可治癫痫。
说明:董氏奇穴大腿上心经穴位通心、通灵、通关、通山、通天一线,一般都采取三穴倒马使用,很少单独取穴。因而董氏这妞中每一区段其穴位都是以三到五穴成一组的情况出现,这是董氏针灸一大特色。
【通心穴】【通灵穴】
穴位:通心位大腿正中线之大腿骨上,膝盖横纹上一寸。
通灵穴位通心穴,在直上二寸,距膝盖横纹三寸。
解剖:大腿骨神经、心之总神经。
取穴:通心穴在腿正中线之大腿骨上,膝盖横纹上一寸。通心直上二寸取通灵穴。
归经:入心、胃二经。
穴性:安心宁神、疏通心络。
主治:前额头痛、(心脏扩大所引起者)、头晕、心脏积水、心神不安、胸痛、手脚发抖、血管硬化、半身不遂。
针刺法:直刺五分—八分。斜刺五分—一寸由下往上刺。
说明:本穴及通灵穴由胡师依董公平日所传而首次公开,对于循环系统、心脏、脑血管病变的治疗者卓效。
配穴:(一)本穴配配手心灵穴,可治心律不整,心悸本穴配地宗穴亦同。
(二)本穴配下三皇治元气方损,心肾不交所引起疾病。
(三)狭心症可先于膝后太阳区,及脊背心肺区放血,然后取本穴。
说明:大腿正面正中线属董氏针灸中为心经,而根据传统十四正经中,应归入胃经,因此笔者将它归入心、胃二经,又此线上五穴由上而下,亦依人体脏器全息排列,它是由膝盖属头,腹股沟属腹股沟,一个反的全息律排列。
【通天穴】
穴位:通关穴直上四寸。
解剖:大腿骨神经、心之总神经。
取穴:大腿正中线之大腿骨上、通关穴直上四寸处。
归经:入心、胃二经。
穴性:疏通心络、温经散寒。
主治:同通关穴。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微痛感。
说明:通心、通灵、通关、通山、通天五穴为治疗心脏疾病之最重要的穴道,另可用在平时保健及循环功能之加强。
经验:(一)治疗心血管诸疾,可先在全身反应区放血,可提高疗效。
(二)通心、通灵、通关、通山、通天取倒马或两穴使用时,可配合心灵穴、火星穴、灵骨穴等应用。
配穴:(一)本穴配驷马、腑肠及其门、其正、其角治便秘。
(二)通关、通山、通天配四花穴,可调胃肠机能,促进消化能力。
说明:通天已接近腹股沟,已属下腹部位,因此本穴对胃肠消化与排泄机能,较能起治疗的作用。
【通关穴】
穴位:大腿正中线之大腿骨上,距膝盖横纹上五寸。
解剖:大腿神经、心之总神经。
取穴:当大腿正中线之大腿骨上,距膝盖横纹上五寸处。
归经:入心、胃二经。
穴性:清心安神、宽胸和胃。
主治:膝盖痛、四肢痛、头晕、眼花、脑贫血、胃病、心脏性风湿病、心两侧痛、心悸、心脏病、心口痛。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微痛感。
经验:(一)治疗心脏病扩大,先在小腿阳明区,膝后太阳区,后背心肺区放血,再针通关穴,通天穴,疗效佳。
(二)通心、通关、通山、通天、通灵可治疗,肠胃不适、呕吐(神经性妊娠)。
配穴:(一)本穴加配通天穴,驷马穴治疗心口痛心下胀。
(二)治疗心律不整可加配通心穴、地宗穴。
说明:大腿董氏针灸学上心经即通心、通关、通山一线,专治心脏本身脏器的疾病,在临床上要有耐心长期治疗。
【通山穴】
穴位:通关穴直上二寸。
解剖:大腿神经、心之神经。
取穴:大腿正中线之大腿骨上,通关穴直上二寸处。
归经:入心、胃二经。
穴性:活血理气、安心安神。
主治:同通关穴。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微痛感。
经验:(一)本穴配通灵穴,上三黄及驷马穴可治疗黑斑,方义本穴促进血液循环,上三黄强化肝脏可解毒,驷马穴通气及可调整肤质,如能配病位放一点血佳。
(二)治疗四肢痛,膝盖痛可任取通心、通灵、通天、通关其中二穴加配四肢穴。亦同治肩关节痛及上肢疼痛。
(三)通心、通灵、通关、通山、通天任取二至三穴配上三黄亦可治癫痫。
说明:董氏奇穴大腿上心经穴位通心、通灵、通关、通山、通天一线,一般都采取三穴倒马使用,很少单独取穴。因而董氏这妞中每一区段其穴位都是以三到五穴成一组的情况出现,这是董氏针灸一大特色。
【通心穴】【通灵穴】
穴位:通心位大腿正中线之大腿骨上,膝盖横纹上一寸。
通灵穴位通心穴,在直上二寸,距膝盖横纹三寸。
解剖:大腿骨神经、心之总神经。
取穴:通心穴在腿正中线之大腿骨上,膝盖横纹上一寸。通心直上二寸取通灵穴。
归经:入心、胃二经。
穴性:安心宁神、疏通心络。
主治:前额头痛、(心脏扩大所引起者)、头晕、心脏积水、心神不安、胸痛、手脚发抖、血管硬化、半身不遂。
针刺法:直刺五分—八分。斜刺五分—一寸由下往上刺。
说明:本穴及通灵穴由胡师依董公平日所传而首次公开,对于循环系统、心脏、脑血管病变的治疗者卓效。
配穴:(一)本穴配配手心灵穴,可治心律不整,心悸本穴配地宗穴亦同。
(二)本穴配下三皇治元气方损,心肾不交所引起疾病。
(三)狭心症可先于膝后太阳区,及脊背心肺区放血,然后取本穴。
说明:大腿正面正中线属董氏针灸中为心经,而根据传统十四正经中,应归入胃经,因此笔者将它归入心、胃二经,又此线上五穴由上而下,亦依人体脏器全息排列,它是由膝盖属头,腹股沟属腹股沟,一个反的全息律排列。
【通天穴】
穴位:通关穴直上四寸。
解剖:大腿骨神经、心之总神经。
取穴:大腿正中线之大腿骨上、通关穴直上四寸处。
归经:入心、胃二经。
穴性:疏通心络、温经散寒。
主治:同通关穴。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微痛感。
说明:通心、通灵、通关、通山、通天五穴为治疗心脏疾病之最重要的穴道,另可用在平时保健及循环功能之加强。
经验:(一)治疗心血管诸疾,可先在全身反应区放血,可提高疗效。
(二)通心、通灵、通关、通山、通天取倒马或两穴使用时,可配合心灵穴、火星穴、灵骨穴等应用。
配穴:(一)本穴配驷马、腑肠及其门、其正、其角治便秘。
(二)通关、通山、通天配四花穴,可调胃肠机能,促进消化能力。
说明:通天已接近腹股沟,已属下腹部位,因此本穴对胃肠消化与排泄机能,较能起治疗的作用。
【肺心穴】
穴位:肺心一穴—中指背第二节正中央下二分半处。肺心二穴—中指背第二节正中央处。肺心三穴—肺心二穴上二分半处。
解剖:正中神经皮下浅枝、心及肺分支神经。
取穴:同穴位。
归经:入心肺二经。
穴性:宜通气血,通络止痛。
主治:颈项骨刺、脊椎骨骨刺、项紧痛、肋膜神经痛、胸痛、背痛、大拇指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后脑头痛、小腿痛。
针刺法:由上往下斜刺一—二分。
针感:局部疼痛感。
说明:肺心穴、二角明穴,都在一条直线上,中指背可视为人体背部,木火二、肺心穴、二角明的连线可视为人体的脊椎,和人体的督脉,所以肺心穴对项紧痛、颈项骨刺,脊椎骨刺有疗效。
经验:肺心穴共有三穴,可采横刺透穴,一针透三穴,效果佳,亦可用一寸针,由肺心穴透二角明穴。
【二角明穴】
穴位:手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
解剖:正中神经皮下枝、肾神经。
取穴:手背,当中指第一节中央线,距第二节横纹三分三处一穴,六分六处一穴,计有两穴。
归经:入肾经。
穴性:疏气化瘀,止痛消胀。
主治:腿压太高之胀痛、眉棱骨酸痛、腰痛、闪腰岔气、鼻骨酸痛。
针刺法:由上往下斜刺—二分。或以三棱针点出血。
针感:局部疼痛感。
说明:由木火二、肺心穴、二角明穴,一直浅下来,代表人的脊椎骨,亦代表人的督脉,就中指来论二角明所在的部位,就是人腰椎的相应部位,所以二角明可治腰痛、闪腰岔气等。
经验:二角明有两穴,两穴如采一针透穴法下针,疗效较单独取穴好。
配穴:二角明对腰椎骨原因造成的腰痛,较有效,可加配腕顺穴。
【止涎五穴】
穴位:手背大拇指第一节中央偏内侧五分,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计有五穴。
解剖:桡骨神经浅枝、眼神经、胃神经。
取穴:手背当大拇指中央线偏内侧五分,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计有五穴。
归经:入肝胃二经。
穴性:扶脾统血,通经活络。
主治:小孩流口水、中风患者流涎、胃寒胃痛、虚泄、角膜炎、结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白内障、迎风流泪、牙痛、肠疝。
针刺法:由内往外斜刺二—三分。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说明:(一)董公所著之书中只列止涎共二穴,而其穴位取法为大拇指背第一之内侧,中央线内开二分,而根据图示,其穴位近黑白肉交接处,胡师乃将止涎穴位校订为中央内侧五分,并划分为五穴。
(二)董公曾言,每一手指亦同独立成一系统,手背大拇指为一人体全息,根据头部、胸腔、上腹、下腹,即可知道此涎所处之位置,又拇指与第一掌骨,亦成一人体全息,整个拇指代表为头部,而止涎穴所处之位即唾腺分泌之位区。
【妇科五穴】
穴位:手背大拇指第一节外侧,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合计五穴。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子宫神经、六腑神经。
取穴:手背,当大拇指第一节外侧,距中央二分半处,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至第二节横纹止,合计五穴。
归经:入任督二经。
穴性:调经理带,宜通下焦。
主治:子癌瘤、子宫癌、子宫炎、卵巢炎、不妊症、经痛、月经不调、月经过多或过少、阴痛肿痛、赤白带下、阴吹、产后风症(月闪风症)。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三分。或以三棱针浅刺出血。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妇科五穴为妇人百病之特效穴。临床上可任取二—三穴下针,有立竿见影之效。
说明:(一)妇科五穴为主治妇科百病的主穴,为妇科治病必取之要穴,可再配合其他如凤巢、木妇等妇科穴,本穴配门金穴治经痛特效。
(二)妇科穴,在董公书中有二穴,胡师增三穴,计五穴,笔者认为,在此区域取三穴倒马即可
【五虎穴】
穴位:手掌面拇指第一节中央外侧五分,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计有五穴。
解剖:掌指侧固有神经皮下浅枝、脾肾神经。
取穴:手掌心向上,当大拇指第一节中缐外侧五分,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至第二节横纹止,计有五穴,故名五虎穴。
归经:入肺、肝二经。
穴性: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肺炎、支气管炎、颈淋巴结核、扁桃腺炎、脚掌内侧部分肿痛、肝肿大、肝硬化、全身骨肿。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三分。或以三棱针点刺出黄水效佳。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配穴:治疗全身骨肿,或药物性骨肿,可配灵骨穴、大白穴、复原穴、效果更佳。
经验:五虎穴之位置为内外踝反应点,在临床上可在内外踝扭伤的部位放血,然后再扎五虎穴捻针,对内外踝伤痛,常能扎后速愈。
【木炎一穴】
穴位:手掌面无名指第二节正中央偏内侧三分下二分半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无名指第二节中央偏内侧三分下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泻肝胆热,疏肝理气。
主治:气喘、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脚抽筋、两胁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三分。
说明:(一)在董氏所著书中,木炎穴位于掌面无名指第二节中央缐外开二分,二书后图示都标于内侧,而胡著将木炎穴订正,改为掌面无名指第二节正中央偏内侧三分处,以符董公之所传。
(二)手指上治气喘的穴位不少,有大间、小间、中间、双喘二穴,定喘三穴,及本穴,笔者认为不拘以上穴位,只要以上穴位有出现乌异黑点时,就下针,效果一定有。
配穴:治肝疾,一般都加上三黄穴。
【木炎二穴】
穴位:手掌面无名指第二节正中央偏内侧三分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无名指第二节正中央偏内侧三分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泻肝胆热,疏肝理气。
主治: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两胁痛、脚抽筋、气喘。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三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说明:在手针穴位上,入肝经治疗肝疾的穴位有木穴一、二、三,指三黄穴及木炎一、二、三穴,此三穴结可治肝有关疾病,当中指三黄主治范围较木炎穴、木穴为广可兼治妇科病,此三穴在临床试验上,因手针较痛,因而大都取体针上三黄穴较多,又在治疗肝病上常另行加配耳穴肝点。
配穴:(一)肝灵穴上如有青筋浮起时,可用本穴配干灵穴。
(二)两胁痛取本穴配木穴有效。
【木炎三穴】
穴位:手掌面无名指第二节正中央偏内侧三分下二分半处。即木炎二穴上二分半处。
解剖:同木炎一穴。
取穴:掌心向上,当木炎二穴上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泻肝胆热,疏肝理气。
主治:同木炎一穴。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木炎一穴、二穴、三穴与八—八部位之上三黄穴,功效相同,但一般习惯以腿部上三黄穴为主,而少取用木炎穴。其实它在治疗肝脏疾病上也有很好的疗效。
经验:依经验,木炎穴配合耳针肝区治疗B型肝炎,在一三二病例中,有七十八例治愈,十八例效果不显著。另以木炎穴配三黄穴,肝炎点治疗传染性肝炎,有二九一例在连续治疗二个月内,CCF及HAA为阴性;上述穴用以治疗肝硬化十一例,有九例治愈。其余需配合药物治疗。
【复原一穴】
说明:手掌面无名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之神经、肾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无名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肝肾二经。
穴性:疏筋益骨,消肿止痛。
主治:筋肿痛、骨骼肿大、骨膜炎、脊椎骨疝板症(骨刺)、坐骨神经痛、腰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三分。或以三稜针刺出黄水特效。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本穴配复原二穴、三穴、五虎穴、上三黄穴治全身骨肿。
说明:董公原著复原穴图示在内侧,而书中未明示在第一节内侧,而写无名指之中缐外开二分处,语未清楚,胡师将其校订为第一节内侧三分。
配穴:(一)本穴配正脊穴,在于骨刺病灶上放血。
(二)治腰痛用本穴配腕顺穴。
【复原二穴】
穴位:手掌面第一节正中央偏内侧三分处。
解剖:同复原一穴。
取穴:掌心向上,当复原一穴上上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肝肾二经。
穴性:疏筋益骨,消肿止痛。
主治:同复原一穴。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三分。或以三稜针刺出黄水特效。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同复原一穴。
说明:复原穴在主治方面,董公书中只列了消骨头胀大,而胡师根据其所知扩大了其主治范围,公开了董氏不传之秘。
配穴:(一)复原穴加水源穴及腕顺可治腰痛。
(二)本穴配三河加腕顺及瞻穴对坐骨神经痛有效。
(三)治骨刺,应先于病点放血,再取本穴下针,效显。
(四)复原一、二、三可取倒马三针同下在配上脊一、二、三穴可治脊椎骨痛。
【复原三穴】
穴位:手掌面无名指第一节中央内侧三分上二分半处即复原二穴上二分半处。
解剖:同复原一穴。
取穴:掌心向上,当无名指第一节中央偏内侧三分半处是穴。即复原二穴上二分半处。
归经:入肝肾二经。
主治:同复原一穴。
穴性:疏筋益骨,消肿止痛。
主治:同复原一穴。
针刺法:同复原一穴。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同复原一穴。
配穴:(一)复原穴可配五虎穴、土水穴治疗骨肿。
(二)复原穴配腕顺穴治疗腰痛。
(三)复原穴可配骨关、木关、正脊一、二、三对脊椎骨痛有效。
说明:一—一及二—二部位上有很多治疗脊椎、腰及坐骨神经痛的要穴,当中可取二到三组搭配使用,都能见到效果。
【还巢穴】
穴位:手掌面无名指第二节正中央偏外侧五分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肾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无名指第二节正中央外侧五分是穴。
归经:入肝肾二经。
穴性:调经理带,宣通下焦。
主治:卵巢炎、卵巢囊肿、子宫癌、子宫瘤、月经不调、赤白带、输卵管不同、子宫不正、安胎、阴道、尿道炎。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三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配妇科穴治妇科百病。
说明:(一)还巢可配凤巢穴,妇科五穴,效果更佳。
(二)取妇科要穴再加通肾,通胃有安胎效果。
(三)子宫瘤、子宫癌可本穴配足三重穴。
(四)从正面下针较痛,亦可从后侧下针。
(五)治赤白带下,可本穴配足木妇穴及李白、云白穴。
【心常一穴】
穴位:手掌面中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神经、肺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中指第一节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心肺二经。
穴性:调心安神,疏心气,清包络。
主治:心脏性风湿病、心悸、狭心症、心肌梗塞、肺癌、肺结核。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寸,或以三棱针刺出血。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双手取穴。
说明:(一)心常穴子啊董公所著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中,其部位位于中指第一节中线外开二分,但其书后穴位图示中并未相符,如根据图示应为内侧才对,胡师受教董公所传,乃将其订正为掌面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董公所著之说,未能校订,书中所言常与穴位图示有所出入,坊间诸多著作,皆抄自董公原著未曾订正,以讹传讹,实感遗憾。
(二)在治疗心疾上最常用为手上心灵穴,足上通关、通山穴,要治心病,可取本穴配以上诸穴。
【心常二穴】
穴位:手掌面中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肺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中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是穴。
归经:入心肺二经。
穴性:疏心气,清包络,调心宁神。
主治:心脏性风湿病、心悸、狭心症、心肌梗塞、肺结核、胸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或以三棱针刺出血。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双手取穴。
说明:心常穴在董公所著有二穴,胡师加了一穴成三穴,心常穴治疗心悸及心跳过速有很好效果,另外对慢性心脏病扩大有特效,另依作者经验董氏奇穴中三—三部位之心灵一、二、三穴在治疗心疾上,依临床上经验验证,效果较心常穴效果佳。
配穴:(一)心肌梗塞可先于背部四、五椎之间放血,再取本穴。
(二)心常穴有三穴,可三针齐下成倒马。
(三)胸痛,可取穴珠圆穴。
【心常三穴】
穴位:手掌面中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上二分半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肺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心常二穴上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心肺二经。
穴性:疏心气、清包络、宁神调心。
主治:同心常一、二穴。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或以三棱针刺出血。
针感:局部胀痛感。
经验:依胡师经验,心常一穴、二穴、三穴配灵骨穴、大白穴治肺癌,肺气肿特效。胡师本人曾用上述穴道治愈六位肺癌二—三期患者。且胡师本人亲眼看见师公董公景昌先生治疗与泽普等十二人经西医诊断为肺癌者,皆以上述穴道治愈。
配穴:(一)心常穴较少单独使用,常配灵骨、大白两穴。
(二)心肌梗塞可先于背部心肺区放血。再取用心常穴。
(三)心常不单只治心疾,并可治肺病,治肺疾可心常穴配灵骨、大白、驷马,效佳。
【海豹穴】
穴位:在大趾之内侧,本节正中央。
解剖:有长大趾伸筋,浅腓骨神经、心之分支神经。
取穴:当大趾之内侧,大趾本节正中央点,脚指甲内侧后方处是穴。
归经:入心、肝两经。
穴性:散瘀通络。
主治:角膜炎、疝气、妇科阴道炎、手指痛。
针刺法:直刺一分—三分。
辨别:海豹穴非十四经隐白穴,其位于隐白穴后,大都之前。
配穴:(一)治疝气,在手食指上有大、中、小间及天、人、地指三陽,可选食指上有异色点的穴位配本穴。
(二)治妇科阴道炎,可本穴配手云白、李白、及妇科穴。
(三)董氏奇穴可治角膜炎,除本穴外,有手大拇指珠圆穴手背上之上白、分白、小指水腰穴及足底花骨一穴,以上各穴可取三穴相配取用。
(四)董氏针灸在针术上有所谓手足对应针法,手指对脚指,手掌对足掌,而海豹穴位足指上,取用当可治相对应之手指痛。
【木妇穴】
穴位:在足第二趾中节正中央外开三分。
解剖:心之副神经,六腑神经。
取穴:当第二趾正中央,向外开三分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调经理带,调和冲任。
主治:妇科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经痛、子宫炎、输卵管不通。
针刺法:直刺二分—四分,贴骨下针,以细毫针五分针下针较为不痛。
说明:手指与脚指上的穴位下针时都很痛,一般人较不能忍受,不过手足上的穴位,感应力都很强,疗效都不错,因此坊间有人专下手针,取得相当好的疗效,手足指上扎针固然痛,可要求患者在进针一刹那,用力作深呼吸的动作,吸足气,用力吸、气满了,进针亦较不痛这点提出参考。
配穴:(一)木妇为治白带的特效穴,在临床上可配手妇科穴及云白、李白,效果不错。
(二)经痛本穴配门金、四花、灵骨、大白有效。
【分枝下穴】
穴位:分枝上穴直下一寸五分。
解剖:分泌神经、肺分支神经、乳神经。
取穴:分枝上穴直下一寸五分处。
穴性:清肝解毒。
主治:同分枝上穴。兼治乳腺炎。
针刺法:直刺一寸—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感。
应用:本穴组采行点刺放血效果亦佳。
经验:(一)本穴组点刺放血可治膝盖疼痛及轻微肩周炎。
(二)本穴配云白、李白对狐臭的治疗有效。
(三)分枝上、中、下与双龙、建中搭配下针治疗乳腺癌。
说明:分枝下穴,本划入董氏针灸奇穴中之背部穴位,因董氏下针,都在手足上,胸、腹、背一般都不扎针,都用三棱针取用,而此穴近在上臂与背交接处,又为重要穴位。因本书专说十十穴位,其它非十十穴位不谈,因此将此穴划入四—四部位。
【分枝上穴】
穴位:肩胛骨与肱骨连接之叉口下。
解剖:分泌神经、肝之神经。
取穴:肩胛骨与肱骨叉口直下一寸处。
归经:入肝、肺、肾经。
穴性:清肝解毒。
主治:药物中毒、蛇、蝎、蜈蚣等虫毒、狐臭、口臭、糖尿病、疯狗咬伤、小便痛、血淋、性病之淋病、梅毒、食物中毒、服毒自杀(轻者可治、重者难医)、全身发痒、瓦斯中毒、原子尘中毒、胸痛。
针刺法:直刺一寸—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感。
说明:(一)分枝上、中、下穴为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为重要解毒要穴。
(二)分枝上、中、下穴本归于董氏奇穴中为背面穴位,因背面大都为采用三棱针施治,而本书不拟将胸、腹、背、组穴编入,因此将此穴因近手上臂,因此将其划入四—四部位。
经验:(一)治疗糖尿病可以本穴加配下三皇,长期治疗。
(二)本穴为主并取驷马穴为辅下针,可治疗湿疹或皮肤长期湿痒。
(三)分枝上、中、下穴配驷马穴三重穴可治红中性青春痘。
【分枝中穴】
穴位:分枝下穴向内横开六分。
解剖:分泌神经、肺分枝神经、乳神经。
取穴:分枝下穴向内横开六分处。
归经:入肝、肺、肾经。
穴性:清肝解毒。
主治:同分枝上穴。兼治乳腺炎。
针刺法:直刺一寸—一寸五。
针感:酸胀感。
应用:分枝上、中、下穴同取,三针全下形成董氏特有倒马针法之三角针,可达到相乘的效果。
说明:(一)分枝中穴在董公书中未予明列,由胡师在其书中特公开。分枝上、中、下三穴皆为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其解毒功能甚强,兼且对花柳病的治疗亦有效。
(二)本穴本属于背部位区,董氏背部穴位百分九十九都以放血为主,只有分枝穴以下针为主,放血亦可,又分枝穴又位于手臂与背交接处,本书不探讨背部穴位放血,因此将分枝穴并入手臂讨论。
三神穴
穴位:手臂肱骨之外侧,肘尖直上一寸五分为三神一穴。三神一穴上一寸为三神二穴。去肘尖二寸五分。三神一穴上二寸为三神三穴。去肘尖三寸五分。
解剖:肾之副神经、肝之副神经、肺分支神经。
归经:入肾、肺两经。
穴性:清理下焦滋肾培元。
主治:蛋白尿、肾盂炎、阳痿、早泄、腰酸、腰痛、肾结石痛、口干、喉炎、支气管炎、老人咳嗽、肾之补穴。喉癌、肺癌。
针刺法:斜刺五分治口干立解。喉炎、支气管炎。斜刺一寸治肾亏等疾病。
针感:酸胀麻电感。
说明:(一)浅刺入肺经,深刺入肾经,本穴与后椎,首英、育英穴性主治雷同,可相互取代。
(二)三神穴为董氏针灸七十二绝针之一可采倒马直线针法,效果更佳。
配穴:治疗肺气肿取本穴配灵骨、大白。
应用:老人咳大都为虚,而三神穴归入肾经,有调补之功,在临床上亦可加配董氏奇穴中相关之补穴。
【正脊一穴】【正脊二穴】【正脊三穴】
穴位:手臂肱骨上正中央,肘横纹直上二寸为正脊一穴。
正脊一穴直上二寸为正脊二穴,二穴上二寸为正脊三穴。
解剖:肝副神经、心之副神经、脊椎神经。
取穴:一穴在手臂肱骨上中央线上,当肘横纹上二寸处是穴。手臂自然下垂取之。一穴上二寸为二穴,二穴上二寸为三穴。
归经:入肝、肾神经。
穴性:通经活络、舒筋利骨。
主治:脊椎骨膜炎(骨刺)、退化性脊椎骨增生症、僵直性脊椎不能弯曲症、坐骨神经痛、颈项骨刺。慢性肾盂炎。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斜刺一寸—一寸半。由下往上刺。
说明:正脊穴,正者导之以正,脊即脊椎,正脊穴可调整人的脊椎,故取名,在董氏针灸上能直接影响脊椎的有肺心穴,二角明,腕顺穴,正筋,正宗等穴。本穴配骨关、木关,能治腰椎骨疾。
配穴:(一)骨刺或僵直性脊椎不能弯曲,除本穴外,当在病灶上放血,效果更佳。
(二)颈椎骨刺可肺心穴,三河穴配本穴及在病位放血
【肩峰穴】
穴位:在肩骨缝之正中央下五分,即十四经肩髃穴下五分处。
解剖:有三角筋、上膊动脉、头静脉枝、锁骨神经枝、肺支神经、心副神经。
取穴:举臂时,肩骨与臂骨接缝之空陷处中央下五分处取之。
归经:入心肺两经。
穴性:活血祛瘀,通经活络。
主治:高血压、多汗症、乳癌、乳瘤、乳腺癌、乳头炎、上肢麻痹症、半身麻痹、半身不遂、脑血栓症。
针刺法:直刺五分—八分。斜刺:由上往下斜刺八分。
经验:胡师以本穴及双龙穴治愈患者李进烟等乳癌(经马偕等医院检查确定者)卅一例,全部治愈。(需配合足部出血针治疗)
配穴:本穴为治疗乳癌、乳腺炎、乳痈之特效穴加配足部之双龙穴神效。
说明:乳瘤除本穴配双龙穴外,一定要加配专治肿瘤的外三关或三重穴。
本穴可加地宗穴、木关穴、骨关穴治半身麻痹,痿症有效。
喉灵穴】
穴位:少海穴下一寸五分再内侧五分。
解剖:内侧前腕皮神经、肺支神经。
取穴:当少海穴直下一寸五分、再内侧五分处是穴。
归经:入肺经。
穴性:清肺宣窍、化瘀散结。
主治:鼻炎、鼻塞、喉炎、扁桃腺炎、甲状腺肿大、喉癌、鼻癌。
针刺法:直刺二分—三分。
用三棱针点刺出恶血特效。
针感:局部酸胀感。
说明:(一)此穴董公原著未公开,本穴由胡师依董公平日所教,特为公开补上。
(二)治疗鼻炎、鼻塞在董氏针灸上大部分用建力、中力、分金、合金较多,但本穴上有乌黑异色浮现时,此穴就一定要下针,这样效果才会明显。
(三)治疗喉癌、鼻癌除本穴外一定要配外三关,并在侧三里穴、侧下三里穴一带点刺放血。
(四)治甲状腺大,可本穴配三重穴、驷马穴、心灵一穴。
【火串穴】【火陵穴】【火山穴】
穴位:手背腕横纹上二寸五分,两筋骨间陷中。火串上二寸为火陵,火陵上一寸五分为火山。
解剖:浅层分布桡侧皮静脉的分枝,和后前腕皮神经的分枝,深层有骨间动、静脉与后骨间神经,肺分支神经、心副神经。
取穴:手背朝上平伸,从手腕横纹中央上二寸五分处取之。亦即外关穴上五分处。其它见穴位。
归经:入三焦经。
穴性:宣导气血、通络止痛。
主治:胸痛、背痛、重听、胸闷。手下臂痛,小腿前侧痛。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感。有时会上下扩散至指、肩端。
辨别:董公原书写横纹后三寸,因此被误此穴为支沟穴,因此穴大都用来治胸背痛与支沟穴主治不同,其正确位置应为横纹上二寸五分,特此说明。
说明:火串、火陵、火山位于三焦经上,三焦经与心包经成表里,因此三针同下,可治胸痛、胸闷、背痛。火山穴深度透刺侧腰灵穴,因此火山与其它两穴有相同主治外,又可治肾盂炎、腰酸、坐骨神经痛。
配穴:(一)重听,本穴配驷马、三重、腕顺。
(二)胸闷、胸痛可本穴配四花、驷马穴。
【人宗穴】
穴位:在上臂肱骨内缘与肱二头肌间凹陷处,肘窝横纹上三寸五分。
解剖:二头膊筋之旁,桡骨副动脉,头静脉及内膊皮神经,肺之副神经,心之分支神经,肝之副神经。
取穴:手捂胸取穴,肘窝横纹直上三寸五分贴骨下取之,即十四经之五里穴上五分处是穴。
归经:入肺、胃、脾经。
穴性:通经活络,调理脾胃、宣肺利喉。
主治:手臂痛、脚肿痛、肘肿痛难动、黄疸病、四肢浮肿、脾肿大、胃、十二指肠眼、气喘喉炎、感冒。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针深五分治感冒气喘、针深八分治臂肿、针深一寸二分治肝、胆、脾病。
针感:酸胀感。
注意:下针时应准确、偏外伤肱骨、偏内侧伤肱二头肌、扎针部位应予特别注意。(董公所言)
说明:(一)董氏奇穴穴位中,没有和十四经经穴雷同的穴位,董公书中其穴位及取穴为横纹上三寸,如为上三寸即为十四经上之五里穴,而人宗与五里穴主治常有不同,这真当特加注意,其要点如人宗穴针刺法上所言。(台灣董氏針灸經穴學)
【天宗穴】
穴位:在上臂肱骨内缘与肱二头肌后部间之陷处,在地宗穴上三寸,距肘窝横纹九寸五分。
解剖:在头静脉后,有回旋上膊动脉、腋窝神经、六腑神经、小腿神经。
取穴:当后臂肱骨内缘与肱二头肌后部间之陷处,地宗穴上三寸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清热利湿、通利下焦。
主治:妇科阴道痒、阴道痛、赤白带下(具有神效)、小腿痛、脚扭伤、小儿麻痹、狐臭、糖尿病。
针刺法:酸胀麻电感。
注意:下针时,偏外伤肱骨、偏内伤二头肌、取穴必须准确。(董公在其著之书中特别提醒)
说明:天宗穴近肩中、建中穴,因此可治小腿痛、脚扭伤、小儿麻痹等症有效。
配穴:(一)治疗狐臭,得加配分枝上、下穴。
(二)治疗糖尿病可加配下三皇穴,长期治疗。
(三)三宗倒马直线针刺可治肩胛岗以上疼痛。(台灣董氏針灸經穴學)
【地宗穴】
穴位:在人宗穴上三寸处。即肘窝横纹直上六寸五分。
解剖:在头静脉后,有回旋上膊动脉、腋窝神经、心之支神经。
取穴:当人宗穴上三寸处,以手捂胸取之。
归经:入心经。
穴性:回阳救逆,开窍醒脑。
主治:能使阳症起死回生。脑溢血之急救穴,针下立解。心脏麻痹、心绞痛之急救针。治半身不遂、心脏病、心脏性喘息、肝昏迷、手脚麻痹、动脉硬化、胸痛背痛、呼吸困难、脑血管阻塞等症。
针刺法:直刺一寸—二寸。针深一寸治轻病,针深二寸治重病,两臂同时取穴。
针感:酸胀麻电感。转针时有酸麻感扩散胸背、上至头顶。
应用:本穴为急救要穴、效果不下于人中穴、百会穴、足三里。
说明:(一)董公书中为横纹上六寸,今依与人宗同样理由修订为六寸五分。
【肩中穴】【肩中穴】
穴位:肩中穴肩峰穴直下二寸、肱骨上。即十四经肩髃穴下二寸半处。肩中直下二寸为建中。
解剖:此处为三角肌中央下缘、有上膊动脉、头静脉,心之分支神经。
归经:入心经。
穴性:活血祛瘀,通经活络。
主治:膝盖关节炎、膝盖扭伤、皮肤病(颈项皮肤病及臂部皮肤病)、小儿麻痹、半身不遂、心悸亢进、肩痛、五十肩、流鼻血、血管硬化、瘰疬清血。
取穴:肩中穴,手臂自然下垂,自肩骨正中央横纹直下二寸五分处是穴。其下二寸取建中穴。
针刺法:直刺一寸—二寸。肩中可配建中一齐下针。
针感:酸胀感。
配穴:(一)肩中配建中穴有清血作用,用以治疗胆固醇过高效果甚佳。
(二)肩中配建中穴治疗膝盖疾病特效。须配合动气左右传针法。
(三)肩中配三重穴治疗瘰疬特效。
(四)肩中配通天穴、通关穴、建中穴、肾关穴治全身关节炎、尿酸性关节炎、游走性风湿病。
(五)本穴配中白、下白、灵骨、大白治坐骨神经痛。     (台灣董氏針灸經穴學)
【分金穴】【合金穴】【内金穴】
穴位:分金穴位在上臂肱骨之内侧,肘窝横纹上一寸五分。合金穴位在分金穴直下五分,而尺泽穴上一寸。内金穴位于肘窝横纹上二寸,分金穴上五分处。
解剖:有肱二头肌、上臂皮下神经、正中神经之分布区、有肱动脉、头静脉、心之分支神经、肺之分支神经。
取穴:分金穴手捂胸取穴,当上臂肱骨之下部中央,去肘窝横纹一寸五分处是穴。其它见穴位取穴。
归经:入肺经。
穴性:清素肺气。
主治:感冒、喉炎、过敏性鼻炎、鼻蓄脓症、咳嗽之特效穴。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可采倒马针法。
针感:酸胀感。
说明:董公书中无合金、内金、由胡师公开,三金与手前三士,功能相似,三金或三士可择一组使用即可。
配穴:(一)本穴配火腑海可治感冒引起之咳嗽。
(二)本穴配三叉穴,足感冒穴可治重感冒。
(三)本穴配驷马穴、中力穴、通肾穴可治过敏性鼻炎。(台灣董氏針灸經穴學)
【腰灵穴】
穴位:腕横纹中央直上四寸五分之正中央点及其两则。
解剖:前腕皮神经、肾之神经。
取穴:腰灵一穴—横纹中央直上四寸五分,再内侧五分处是穴。腰灵二穴—在腕横纹正中央直上四寸五分处是穴。腰灵三穴—在腰灵二穴外侧五分处是穴。
归经:入肾经、大肠经。
穴性:通经活络,疏导腑气。
主治:急慢性肾盂肾炎、腰酸痛、痔疮、习惯性便秘。
针刺法:直刺二分—三分。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特效。
针感:酸胀麻电感。
应用:本穴与肾脏、直肠有关连,故用以治疗肾脏炎、便秘、痔疮有奇效。
说明:(一)本穴董公著未列,由胡师提出补上。
(二)腰灵在临床上大都少用,肾盂炎、肾炎都用下三皇,但如果穴上有反应点时一定取用。
(三)腰酸痛时,取本穴再配腕顺,水源穴可。
【曲陵穴】【建力穴】【中力穴】
穴位:曲陵穴位尺泽直下一寸五分处。建力穴位于曲陵旁外侧五分。中力穴位于建力外侧五分。
解剖:外侧前腕神经、深层有桡骨神经、心之神经、肺之分支神经。
取穴:曲陵穴位掌心向上,当肘窝横纹中央直下一寸五分处是穴。建力在曲陵外侧五分,中力在建力外五分。
归经:入心、肺两经。
穴性:宣导肺气、通畅心络。
主治:抽筋、气喘、肘关节炎、心悸、甲状腺肿、心脏扩大、心脏麻痹、胸痛、背痛、重感冒、鼻塞、咳嗽、气喘、支气管炎。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说明:曲陵、建力、中力三穴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鼻蓄脓症之特效穴。
应用:本穴浅刺治感冒,深刺治肺炎,另用三棱针针刺本穴刺出恶血,可治阳霍乱、干霍乱、心脏麻痹、咽喉炎、解平喘。
【人士穴】
穴位:在前臂桡骨上缘,距腕横纹三寸。
解剖:外膊皮下神经、桡骨神经皮下枝、肺之神经、心之分支神经。
取穴:手平伸、掌心向上、当腕横纹上三寸、前臂桡骨外侧上缘处是穴。
归经:入心、肺、肾三经。
穴性:疏心理气,清宣肺气。
主治:气喘、手掌痛、手指痛、肩臂痛、背痛、胸痛、心悸、蛋白尿。
针刺法:斜刺—沿桡骨外侧上缘、从外向内,以十五度角斜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局部酸胀感。
应用:针深五分治气喘、手掌痛及手指痛、肩臂痛、背痛(患右用左穴,患左用右穴)。针深一寸治心脏病、心悸(董公在其书上记载)。
说明:(一)人士穴董公书中为横纹上四寸,胡师书中为横纹上三寸,子啊临床经验验证,董公书未校订,今从胡书。
(二)此穴深度分上、中、下三层,上层浅刺通肺经,中层入心经,深层入肾经。
(三)人士、地士、天士合称手前三士,三针可齐下成倒马针法。
(四)人士穴针五—八分治气喘,一寸—一寸二左右治心悸,心脏病,入一寸五分治肾亏,蛋白尿。董氏针灸随针的深度的不同而其所入之经亦有所不同,其所治之病亦不同,这点为董氏针灸的一大特点。
【地士穴】
穴位:在前臂桡骨外缘、人士穴上三寸。
解剖:阵中神经之分枝、肺支神经、心分支神经。
归经:入肺、肾。
穴性:清宣肺气,疏心理气。
取穴:掌心向上、腕横纹上六寸。即人士穴上三寸处是穴。
主治:气喘、感冒、头痛、肾亏、腰痛、心脏病、疝气、便秘。
针刺法:斜刺—从外向内以十五度斜刺五分—一寸。
针感:局部有酸胀感,有时扩散至前腕。
经验:人士、地士、天士三穴可采倒马直线下针法,效果显著为治疗气喘之要穴。
说明:地士穴与人士穴一样,其穴位之深、中、浅三位,其所入经皆有不同,其主治当配合深度下针,针五分到八分治气喘感冒一寸—一寸二分治心脏病,入一寸五分治肾亏、腰痛。
辨别:本穴腕窝横纹上六寸与孔最位置不同,两者相差一寸,其主治内容差异很大,读者当可比较。
配穴:(一)本穴配火腑海穴治咳嗽,效佳。
(二)治疗胸背痛,人士、地士、天士可采用深刺。
【天士穴】
穴位:在前臂桡骨之外缘,地士穴直上三寸。
解剖:有桡骨神经、后臂神经及正中神经、肺支神经、肾之副神经。
取穴:在前臂桡骨之外缘,地士穴上三寸处是穴。从肘横纹下三寸处取之。
解经:入肺经。
穴性:清宣肺气。
主治:气喘、鼻炎、臂痛、感冒、胸痛、胸胀、支气管炎。
针刺法:斜刺一寸五分。手法同上。
针感:局部酸胀感。
说明:天、地、人士三穴为治疗气喘之特效穴。
配穴:(一)气喘取天士、地士、人士三穴并配灵骨、大白穴。
(二)鼻炎取天士、地士、人士、驷马穴、镇定穴、鼻翼穴。
(三)感冒、天士穴配曲陵、建力、中力穴。
(四)心跳过速可用天士、地士、人士配神耳穴。
(五)心脏无力用天士、地士、人士配灵骨。地宗。
(六)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本穴加配灵骨,大白穴、火腑海穴。(台灣董氏針灸經穴學)
【心门穴】
穴位:在尺骨莺嘴突起之上端、去一寸五分陷中。
解剖:在二头膊筋间、下尺骨副动脉、桡骨神经枝、心脏支神经。
取穴:手捂胸取穴,在下尺骨内侧陷处,肘尖下一寸五分处是穴。
归经:入心经。
穴性:通畅心络。
主治:心脏病、心悸亢进、胸闷、呕吐、干霍乱。
针刺法:直刺五—八分。
针感:酸胀微麻。
注意:本穴不可下针太深,扎太深会伤筋。
经验:(一)腹股沟痛取对侧本穴配上曲、下曲有效。
(二)本穴配腕顺上穴(腕顺一穴上一寸)治尾骶骨痛,有效。
(三)丹毒病灶上放血,用本穴配分枝穴。
(四)心门、肝门、肠门倒马治疗腿内侧痛,并配合导引行气针法,速效。
(五)本穴配心灵穴长期下针治心脏病,地宗穴配本穴治心悸,再配合背四五椎间放血可治心肌梗塞。
【手五金穴】【手千金穴】
穴位:手五金穴在尺骨外侧,腕横纹上六寸五分。手五金穴上一寸为手千金穴。
解剖:肝分支神经,肺分支神经。
取穴:手五金手捂胸取穴,当腕纹上六寸五分。即火山穴外五分上五分处是穴。手千金,腕横纹上八寸,肘横纹下四寸,即手五金上一寸五分。
归经:入肝肺二经。
穴性:疏筋活络,清血解毒。
主治:坐骨神经痛、手脚麻木、小腿发胀、脚痛、解胆固醇过多、解针口痛、项痛、头痛、腹痛、药物中毒、食物中毒、疮癌毒。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微麻电感。
说明:(一)手五金、手千金为董氏三十二解针之要穴,对麻、胀、毒等有解除之效。
(二)手五金、手千金两穴倒马并用,效果更佳,取穴时,甚少单独使用。
说明:(一)手五金、手千金为董氏奇穴之重要解毒穴,本穴可配分枝穴,另就膝后太阳区,小腿阳明区一带放血,效果更佳。
(二)治坐骨神经痛可本穴配三河穴。
(三)手五金、手千金甚少单独使用,大都两针齐下形成倒马,疗效更能发挥。(台灣董氏針灸經穴學)
【心灵穴】(计三穴)
穴位:手掌朝上,手腕横纹上一寸五分为心灵一穴;手腕横纹上二寸五分为心灵二穴;手腕横纹上三寸五分为心灵三穴。
解剖:桡侧手腕曲肌腱和长掌肌腱中,浅层分布前腕内、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正中及心脏支神经。
取穴:掌面朝上,手腕横纹上一寸五分为心灵一穴。一穴上一寸为二穴,二穴上一寸为三穴。于桡侧手腕曲肌腱和长掌肌腱之间取之。
归经:入心经,心包经。
穴性:通畅心络,宽胸散滞。
主治:心律不整、心脏内膜炎、狭心症、心脏扩大、心肌梗塞、胸闷、胸痛、胃脘痛、腿痛、前额头痛、头晕、手脚麻痹、咽喉痛。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半。亦可透刺手背。斜度四十五度由下往上刺,治心脏病。斜刺三十度由下往上刺一寸五分,治胸部头部疾病。斜刺四十五度由上往下刺治手脚疾病。
针感:酸胀微麻感。
说明:此为董氏奇穴中的要穴之一,董公著作中遗漏了,胡师在其书中补上,心灵穴下针的深度及其方向,对主治效果不一样,应特别注意。
配穴:(一)使用本穴治疗心律不正,可加配地宗穴。
(二)本穴配地宗穴、通关穴、通天穴、心门穴、治疗冠心症,效果显著。(台灣董氏針灸經穴學-李國政老師)
其门穴】【其角穴】【其正穴】
穴位:其门在手背,在桡骨上缘,手腕横纹正中央上二寸靠内侧一寸处。其角位于其门直上二寸,其正位直上四寸,即其角上二寸。
解剖:桡骨神经、正中神经、肺支神经、六腑神经。
取穴:其门在手背虎口朝上,当桡骨上缘手腕横纹正中央二寸偏内侧一寸处是穴。其它见穴位。
归经:入大肠、膀胱经。
穴性:行气导滞、清泻下焦。
主治:子宫炎、卵巢炎、妇科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大便脱肛、便秘、下痢、子宫瘤、子宫颈癌、尿道炎、膀胱炎。痔疮痛、下腹痛。
针刺法:直刺无效。针向外斜刺与皮下平行约十五度刺一寸半。
针感:酸胀微麻感。
区别:董公所著书只出一版,很多问题未及校订,其原书是手背横纹上二寸,其说易予人误为是外关穴,此穴位于外关内侧一寸处,外关为三焦经,本穴入大肠经,其穴位,主治不一样,又本穴少单独使用,都取倒马针法取用。
经验:(一)本穴配花骨四穴可治便秘。
(二)小幅气胀本穴配四花上穴、灵骨穴、火菊穴有效。
(三)董公病例个案,用本穴治疗性冷感,针刺本穴,十余次癒。
(四)子宫卵巢瘤:癌、炎等皆取本穴,三重、门金、妇科穴配合取用。(台灣董氏針灸經穴學-李國政老師)
【腕顺一穴】
穴位:手背小指掌骨外侧下缘,手腕横纹下一寸五分处。
解剖:此处为小指外转筋、有腕骨背侧动脉与支脉、尺骨神经、肾分支神经。
取穴:手背侧面,当小指掌骨外侧,距手腕横一寸五分处是穴。
归经:入肾经。
穴性:滋肾利尿,通肾镇痛。
主治:肾亏之头痛眼花、坐骨神经痛、肾盂炎、肾脏炎、膀胱炎、腰痛四肢骨肿、背痛、骨刺、两腿痛、耳鸣、耳聋、颈项骨刺。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针感:局部酸胀感。
经验:腕顺穴入肾经,五行属水、肾主耳,因此腕顺穴可治耳疾,如耳鸣,在配穴上除病位取穴,耳朵上有关穴位外,可加腕顺一、二穴,效果不错,又治腰痛,取腕顺一穴,捻针配合动气疗法,能令腰痛很快减轻痛苦,腕顺穴属肾穴,能滋肝明目,因此能治肾亏之眼花。
【腕顺二穴】
穴位:手背侧面,当小指掌骨外侧下缘,手腕横纹下二寸五分处。
解剖:小指外转筋、腕骨背侧动脉与支脉、尺骨神经、肾分支神经。
取穴:腕顺一穴上一寸处是穴。
归经:入肾经。
穴性:滋肾利尿,通肾镇痛。
主治:同腕顺一穴、兼治鼻出血、失枕奇效。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针感:局部酸胀感。
应用:腕顺一穴、二穴为治骨疾、肾脏疾病之特效。可双手取穴,效果更佳。二穴下五分近后溪可为腕顺下穴,治颈椎痛有效。
经验:腕顺二穴位于董氏掌诊中属脊椎中胸椎部位,而腕顺一穴属腰椎部位,因此腕顺一穴对腰痛坐骨神经痛较有特效,而腕顺二穴则对胸椎及颈椎骨刺背痛等较有效,胡师曾以腕顺一、二穴治骨刺,效果显著,另腕顺入肾经因此对肾之所主如肾脏炎、肾【骨关穴】
穴位:手掌朝上,当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外侧五分,腕豆骨下是穴。即食指与中指叉口直上腕横纹处下五分。
解剖:正中神经、肾之神经、肺支神经。
取穴:手掌朝上,同穴位。
归经:入肝、肾两经。
穴性:泻肝解毒,疏经镇痛。
主治: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脊椎骨增生压迫神经痛、十二指肠炎、解尿酸毒、食物中毒、药物中毒。
针刺法:直刺三—五分。
针感:酸胀痛感。
说明:骨关、木关二穴常一齐配伍,此两穴时董氏针灸中的大穴,要穴,而在董公之著作里未编入,胡师乃将董公所传,将其公开收入胡师医著「实用董氏针灸奇穴全集」,董公有传所谓七十二绝针,三十二解针,而骨关、木关两穴皆是,可见其重要。
经验:骨关、木关配合正脊一、二、三穴脊椎骨不正及酸痛,在临床上效果不错。
【木关穴】
穴位:手掌于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内侧五分处是穴。
解剖:正中神经、肾之神经、肝胆神经。
取穴:手掌朝上,当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内侧五分处是穴。亦即中指与无名指叉口处直上至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内侧五分处。
归经:入肝、肾两经。
穴性:泻肝解毒,疏经镇痛。
主治:腰痛心闷、两胁痛、黄疸病、坐骨神经痛、腿痛、腹膜炎、全身关节痛解尿酸毒、食物中毒、药物中毒。
针刺法:直刺二—五分。
针感:酸胀感。
应用:本穴配灵骨穴、下白穴、骨关穴治疗腰痛、坐骨神经痛、骨刺。尤对尿酸过高引起之骨骼、筋肉疼痛有特效。
经验:(一)胡师曾用骨关穴,木关穴治疗尿酸性关节炎一二一一例,全部痊愈。
(二)骨关、木关在手掌全息律上位下腹部亦可治子宫炎、痛及子宫内热。
(三)木关、骨关与足底后跟相对,可取一寸半,由上往下刺,可治足后底跟痛。盂炎、骨瘤、骨肿,都有其效果。
【三齿穴】
穴位:手掌朝上,当中指与无名指叉口上二分半为三齿一穴;中指与无名指叉口上五分为三齿二穴;中指与无名指上七分半为三齿三穴。
解剖:正中神经浅枝、脾胃神经。
取穴:同穴位。
归经:入肾胃神经。
穴性:调理脾胃,清泻止痛。
主治:咽喉炎、扁桃腺炎、牙齿痛、齿龈炎、胃胀、胃痛。
针刺法:直刺二—四分。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
针感:酸胀感。
说明:一般手指上的穴位,大都是以扎针为主,而手掌上的穴位,不但可扎针,而且可以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如三风穴、三齿穴、三河穴、三毛穴、三火穴、三星穴等皆可点刺放血,效果较下针佳,一般点刺放血,大都治疗急性病,痛病为多。
配穴:(一)本穴可配四花治胃胀、胃痛。
(二)咽喉炎可先于商阳放血,再取本穴。
【重魁穴】
穴位:手背于食指内侧,第二中手骨头正后方上二分半处。即大白穴下二分半处。(亦即三间穴上二分半处)。
解剖:桡骨神经浅枝、正中神经浅枝、心肺神经分支。
取穴:握拳取穴。同穴位。
归经:入肺经。
穴性:清热退烧,宣肺止咳。
主治:咳嗽、气喘、三叉神经痛、眼红肿痛、高血压、拔牙麻醉用、感冒退烧、偏头痛。
针刺法:贴骨下直刺二—五分。或以三棱针刺出血。
针感:酸胀感。本穴亦为手术麻醉要穴。
应用:本为感冒发高烧之要穴,对眼疾、麦粒肿也有效果,对高血压症,每针一次可降二—五度。拔牙麻醉透大白穴使用。
经验:(一)感冒发烧可在董氏十八星穴上放血,再配合重魁、大白下针,效果显著。
(二)重魁、大白、及灵骨位于第二掌骨全息律头部上,在临床上可三针同下,形成倒马,可通三焦调理全身。
【大间穴】
穴位:手掌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外侧三分。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肝分支神经。
取穴:掌面向上,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外侧三分是穴。
归经:入心肺二经。
穴性:清泻心火、泻肺热、利咽喉。
主治:心内膜炎、心悸、心脏性喘息、疝气、扁桃体腺炎、腹胀气、三叉神经痛、小儿气喘、疳积、肠炎。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入针一—四分。直刺一分为心脏分支神经,直刺二—四分为肝及大小肠神经。或以三棱针放血。
针感:局部胀痛麻电感。
应用:取对侧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说明:大间、小间、外间等都是肺气管在掌诊上的反应点,如穴上有反应点时,针之必效,此穴入心经穴位较浅。因此,浅刺即得,又此穴亦可治气喘,但效果较定喘穴及双喘穴为差,又董公说明只可单手取穴但临床经验,双手取穴不忌。
配穴:(一)气喘本穴可配人士、地士、人士穴,有效。
  (二)扁桃体腺炎可先于少商、商阳放血,再取本穴。
【侧肩穴】
穴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下二分半,即大间穴下二分半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肺及心脏分支神经、六腑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下二分半处,即大间穴下二分半。
归经:入心肺二经。
穴性:宣肺化痰、通经活络,清热镇痛。
主治:吐黄痰、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角膜炎、麦粒肿、疝气特效、心悸、胸闷、膝盖痛、腹胀气、小儿气喘、疳积、扁桃腺炎、肠炎。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或以三棱针扎出血,治气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特效。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说明:侧间穴在董公之书上未列,乃胡医师著上所公开的,侧间之主治,大致与大间同,在董氏所传之针法,常有取齐刺、旁刺之针法,这都是为加强针效之故,故在临床上,董氏门人取独穴,因此在临床上大间、小间、中间、下间可取其中三穴下针。

-----------另外补充一个案例:刘女士41岁,便秘4年,常年服用便秘药,只要停药,就不排便,针三火穴、三重穴、留针45分钟,第二天患者打电话说:4年了第一次大便成形,排便顺畅。要求连续治疗。董氏奇穴非常疗效。
-----------回复 ailanyisheng 的帖子

先生,请问一下您发的这些资料是“董氏奇穴 (精英班资料)”吗?(网上搜索的)
相关文章
 五七犀角饮(《银海精微》卷上)
 求前辈指教看黄师医书的先后顺序。
 初学,针刺足三里,拔出后穴位发热是怎么回事
 《伤寒论》第214条大小承气之辨
 代母咨询
 弄舌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