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疡医大全教程:卷3 内景图说(上)
来源:卷3 内景图说(上)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卷三 内景图说(上)

心 小肠 肝 胆 脾 胃 肺 大肠

内景全图 p04-a41a8.bmp (缺)

脏腑背面全图 p04-a41a9.bmp (缺)

经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又曰∶心者,惺也。言心气旺,则惺惺而运其神明也。
《 言》曰∶心,深也。言深居高拱,相火代之行事也。

又曰∶其合,脉也;其荣,色也。开窍于舌。

《难经》曰∶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腑腑正面全图 p04-a41a10.bmp (缺)

又曰∶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其中有窍,多寡不同,以导引天真之气,下无透窍,上通乎舌。其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是为心包络;心下有膈膜,与脊胁周遭相着,遮蔽浊气,使不得上熏心肺也。

经曰∶手少阴经心。

又曰∶其经常少血多气。

又曰∶午时气血注于心。

《黄庭经》曰∶人身神名曰心神,丹元字守灵。

《灵枢》曰∶舌者,心之官也。心病者,舌卷短,颧赤。

心图 p04-a41a11.bmp (缺)

又曰∶心居肺下肝上。

又曰∶心者,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在时为夏,在方为南,在色为赤,通窍于舌。

经曰∶南方,火也,万物所以盛长也。

又曰∶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肝木为母,脾土为子,小肠为腑,克金,主血。若久视则伤血,司藏神,其类火,其畜羊,一作马。其卦离,其性礼,其华面,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其病在脉,其音征,征者,止也,物盛则止也,其数七,其臭焦,其声言,其气呵,其充血,其液汗,其味苦,外应掌,色赤,然赤如帛裹朱,不欲如赭。

《灵枢》曰∶心应脉,皮浓者脉浓,脉浓者小肠浓。更心主热,热则伤心。病主惊热,痘主红斑。若忧愁思虑则伤心,寒气胜则病,其病候面赤喜笑,心烦掌热而口干,开目妄语,脐上动气。若心实则上窜切牙口干,喜笑身热,汗血而肋胁膺背痛满,或叫哭而搐;若心虚则恍惚多惊,忧烦少色,咳嗽舌强,腰背酸疼;若心绝则摇头直视,形如烟熏。然心绝者,一日死。平脉则夏旺七十二日而脉洪缓,洪者,浮大而散,来疾去迟,其贼脉则沉濡而微,与面黑亦逆,其危脉钩,如操带钩。

又曰∶心主夏,其日丙丁,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者,生之本也,神之变也,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又曰∶在变动为忧,在声为笑,在虫为羽,在果为杏,在菜为薤。

《仙经》曰∶丹田有三,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腑也,中丹田藏神之腑也,上丹田藏气之腑也。

太乙真人曰∶少思虑,养心气,薄滋味,养血气。

《真诰》曰∶面者,神之庭。发者,脑之华。心忧则面戚,脑减则发白。

《回春》曰∶心者,一身之主,清净之府,外有包络以罗之,其中精华之聚萃者,名之曰神,通阴阳,察纤毫,无所紊乱。

邵子曰∶神统于心,气统于肾,形统于首,形气交而神主乎其中,三才之道也。

《内经》曰∶太上养神,其次养形,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也。(注云∶神安则寿延,神去则身毙,故可不谨养也。)

又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曜仙曰∶心者,神明之舍,中虚不过径寸,而神明居焉。事物之滑,如理乱棼,如涉惊涛,或怵惕,或惩创,或喜怒,若思虑一日之间,一时之顷,径寸之地,炎如火矣,若嗜欲一萌,即不善也,归而勿纳,是与良心兢也。凡七情六欲之生于心皆然,故曰心静可以通乎神明,事未至而先知,是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也。

盖心如水之挠久而澄清,洞见其底,是谓灵明宜乎静,可以固元气,则万病不生,故能长久;若一念既萌,神驰于外,气散于内,血随气行,荣卫昏乱,百病相攻,皆因心而生也。大概恬养天君,疾病不作,此治心之法也。

《内经》曰∶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注云∶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也。)

皇甫士安曰∶心虚则悲,悲则忧;心实则笑,笑则喜。

经曰∶神者,精气之化成也。

又曰∶五脏藏七神。(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又曰∶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是谓七神。)

又曰∶心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

又曰∶暴喜伤阳。

又曰∶喜怒伤气。

又曰∶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又曰∶喜则气缓。(盖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

皇甫谧曰∶喜发于心而成于肺,故过节则二脏俱伤。

《灵枢》曰∶喜乐者,神荡散而不藏。

丹溪曰∶喜伤心者,以恐胜之,以怒解之。

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失神者,谓失精神而昏乱也。)

《灵枢》曰∶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五脏当内通于上七窍也。)

又曰∶五脏不和,则七窍(七,一作九。)不通,六腑不和,则留结为

岐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

《难经》曰∶忧、愁、思、虑则伤心。

又曰∶邪客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多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仲景曰∶心伤者,其人劳倦,则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脐上跳,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至也。

《灵枢》曰∶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

又曰∶心实则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心虚则胸腹大,胁上与腰相引而痛。

又曰∶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名曰螈。

经曰∶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也。

《难经》曰∶外证面赤口干善笑,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国家医学考试网烦心,心痛掌中热而 ,有是者心也,无是者非也。

《入门》曰∶健忘失记,惊悸不安,心内懊憹不乐,皆心血少也。

《内经》曰∶大骨枯愿,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一月死,真脏见,乃与之期日。(注曰∶此心之藏也,期后三十日内死。)

又曰∶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

又曰∶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

又曰∶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

黄帝曰∶手少阴之脉,独无输,何也?岐伯曰∶少阴者,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为帝主,精神之所舍,其脏坚固,邪不能容,容之则伤心,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在于心者,皆在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少阴无输也。帝曰∶少阴无输,心不病乎?岐伯曰∶在外,经病而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即神门穴也。)

《直指》曰∶邪客于阴,神不守舍,故心有所感,梦而后泄也。其候有三∶少年气盛,鳏旷矜持,强制情欲,不自知觉,此泄如瓶之满而溢者,人或有之,勿药可也;心家气不能主宰,或心受热邪,阳气不收,此泄如瓶之侧而出者,人多有之,其病犹轻,合用和平之剂;脏腑积弱,真元久亏,心不摄念,肾不摄精,此泄如藏之罅而出者,人少有之,其病最重,须当大作补汤。

《入门》曰∶盖交感之精,常有一点白膜裹藏于肾,而元精以为此精之本者,实在乎心,日有所思,夜梦而失之矣,宜黄连清心饮

经曰∶无故而喑,脉不至,不治自已。谓气暴逆也,气复则已。

皇甫谧曰∶思虽发于脾,而成于心,过节则二脏俱伤。

经曰∶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yin而不止。

又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

又曰∶悸者,心跳动也。

《纲目》曰∶惊者,心卒动而不宁也。悸者,心跳动而怕惊也。

《三因》曰∶惊悸,因事有所大惊而成者,名曰心惊胆慑,病在心胆经,其脉大动。

又曰∶五饮停蓄,闭于中脘,最使人惊悸,属饮家。

仲景曰∶心悸者,火惧水也。惟肾欺心故为悸;伤寒饮水多,必心下悸。

又曰∶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丹溪曰∶惊悸者,有时而作,大概属血虚与痰;瘦人多是血虚,肥人多是痰饮,时觉心跳者,亦是血虚。

《入门》曰∶惊悸,因思虑过度及大惊恐而作,甚则心跳欲厥,时作时止者,乃痰因火动。

又曰∶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涎与气搏,变生诸证。

《直指》曰∶血虚心虚多惊。

《正传》曰∶忧、愁、思、虑伤心,令人惕然心跳动,惊悸不安。

《医鉴》曰∶忧、愁、思、虑伤心,或勤政劳心,以致心神不足,惊悸少睡,宜养心汤

又曰∶劳心思虑,损伤精神,头眩目昏,心虚气短,惊悸烦热,宜清心补血汤。

《纲目》曰∶怔忡,心动而不宁也。

戴氏曰∶怔忡者,心中躁动不安,惕惕然如人将捕者是也。多因汲汲富贵,戚戚贫贱,不遂所愿而成也。

《直指》曰∶心虚而痰郁,则耳闻大声,目击异物,遇险临危,触事丧志,使人有惕惕之状,是为惊悸。心虚而停水,则胸中渗漉怏怏之状,是为怔忡。

《正传》曰∶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

《入门》曰∶怔忡因惊悸久而成也。痰在下,火在上。(加味温胆东加川连栀子当归贝母。)

《直指》曰∶心下有水气,怔忡,水饮为怔,头眩心悸。(宜五苓散。)

《济生》曰∶思虑过度,耗伤心血,怔忡恍惚,宜益荣汤。

《得效》曰∶痰饮蓄于心胃,怔忡不已,宜茯苓饮子。

又曰∶虚人停饮怔忡,宜术汤。

《回春》曰∶心中无血,如鱼无水,怔忡跳动,宜四物安神汤

《入门》曰∶心神不定,恍惚健忘,火不下降,时复振跳,宜朱丸。怔忡亦曰怔忪,与惊悸同看。

《灵枢》曰∶黄帝问人之善忘者,何气使然?岐伯对曰∶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荣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

《内经》曰∶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善忘。

丹溪曰∶健忘之证,精神短少者多,亦有痰者。

戴氏曰∶健忘者,为事有始无终,言谈不知首尾,此以为病之名,非生成之愚顽,不知人事者。

《入门》曰∶怔忡久则健忘,由心脾血少神亏,引神归舍丹主之。(胆星朱砂附子猪心血为丸,梧桐子大,萱草根煎汤送下五十丸。)

又曰∶如所禀阴魄不足,善忘者,宜定志丸、开心散。

《医鉴》曰∶健忘,陡然而忘其事,尽心力思量不来也,主心脾二经。盖心之官则思,脾之官亦主思,此由思虑过多,心伤则血耗散,神不守舍,脾伤则胃气衰惫而虑愈深,二者皆令人事卒然而忘,治法必先养其心血,培其脾土,以凝神定智之剂,调理之,亦当以幽闲之处,安乐之中,使其绝于忧虑,远其六yin七情,如此则日渐以安矣。

《纲目》曰∶心澹澹动也,因痰动也,谓不怕惊而心自动也,惊恐亦曰心中澹澹,谓怕惊而亦动也。

舌血谓之舌衄,汗孔出血谓之肌衄,属心与肝也。

凡惊而动血者属心。

血吐水碗中,如半沉半浮者是心血。

肿胀水肿,有十种之分,如气短不得卧,为心水。

经曰∶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心为牡脏,牡者,阳也。

《金匮真言论》曰∶夏气病在脏,心之应也。

经曰∶喜笑皆属心火,盖火得风而焰,笑之象也。

又曰∶诸血者,皆属于心。

又曰∶头者精明之府,头倾神深,精神将夺矣。

又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又曰∶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又曰∶诸病跗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又曰∶诸热瞀螈,皆属于火。

又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又曰∶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黄帝问曰∶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对曰∶病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

又曰∶厥成为癫疾。

又曰∶邪搏阳则为癫疾。

《资生》曰∶风眩之病,起于心气不足,胸上蓄热,实痰热相感而动风,风心相乱则昏瞀,故谓之风眩。

又曰∶痰在膈间,则眩微不仆,痰溢膈上,则眩甚仆倒于地而不知人,名曰癫痫

又曰∶仆倒不省,皆由邪气逆上阳分,而乱于头中也。癫痫者,痰邪逆上也,痰邪逆上则头中气乱,头中气乱则脉道闭塞,孔窍不通,故耳不闻声,目不识人,而昏眩仆倒也,以其病在头巅,故曰癫疾。

《纲目》曰∶痫有五∶心曰马痫,肝曰鸡痫,脾曰牛痫,肺曰羊痫,肾曰猪痫,以病名状偶类,故为名,其实痰与火与惊,三者而已。

又曰癫者异常也,平日能言;痫则沉默,平日不言。癫则呻吟,甚则僵仆直视,心常不乐,言语无伦,如醉发痴;痫者卒然昏倒,切牙作声,吐涎沫,不省人事,随后渐醒;身热脉浮,为阳痫,身凉脉沉为阴痫。

《正传》曰∶凡癫痫,仆时口中作声,将省事时吐涎沫,省后又复发,时作时止而不休息。中风、中寒、中暑、尸厥之类,则仆时无声,省时无涎,后不再发。

《入门》曰∶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间,宜开痰镇心神,若神不守舍,狂言妄作,经年不愈,如心经蓄热,当清心除热,如痰迷心窍,当去痰宁心,宜大吐大下而愈。大人曰癫,小儿曰痫,其实一也。

《内经》曰∶黄帝问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对曰∶生于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夺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铁落为饮。夫生铁落者,下气疾也。

又曰∶多喜曰癫,多怒曰狂。

又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

又曰∶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此神明之乱也。

帝曰∶阳明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能也,病反能者,何也?岐伯曰∶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则能登高也。帝曰∶其弃衣而走者,何也?岐伯曰∶热甚于身,故弃衣欲走也。帝曰∶其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歌者,何也?岐伯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言也。

又曰∶邪入于阳则狂。

《难经》曰∶重阳者狂,重阴者癫。

又曰∶狂之始发,少卧而多起,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贵倨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癫疾始发,意不乐,直视僵仆,其脉三部阴阳俱盛者是也。

《百要》曰∶癫者,异常也。精神痴呆,言语失伦。狂者,凶狂也。轻则自高自是,好歌好舞,甚则弃衣走而逾垣上屋,又甚则披发大叫,不避水火,且欲杀人,此痰火壅盛而然。

又曰∶阳虚阴实则癫,阴虚阳实则狂。

又曰∶阳盛则狂,狂者欲奔走叫呼,阴盛则癫,癫者眩倒不省。

《纲目》曰∶狂谓妄言妄走也。癫谓僵仆不省也。经有言狂癫疾者,又言癫疾为狂者,是癫狂兼病也。

《内经》曰∶尝贵后贱,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虽不中邪,病从内生,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内夺于荣,(注云∶血为忧煎,气随悲减,故外耗于卫,内夺于荣。)是证令人饮食无味,神倦肌瘦。

《灵枢》曰∶癫疾呕多涎沫,气下泄不治。

又曰∶癫痫之病,乍作乍醒者苏,不食痴迷者死。

又曰∶凡癫狂之病,若神脱而目瞪,如愚痴者不可治。

又曰∶癫疾者,疾发如狂,死不治。

《医鉴》曰∶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也。惊者,恐怖之谓;悸者,怔忡之谓。惊者与之豁痰定惊之剂,悸者与之逐水消饮之剂。

《直指》曰∶健忘者,心脾二脏血少神亏故也,宜养血安神以调之。

《正传》曰∶狂为痰火实盛,癫为心血不足,多为求望高远,不得志者有之,癫病独主乎痰,因火动之所作也。治法癫宜乎吐,狂宜乎下,癫则宜乎安神养血,兼降痰火。

河间曰∶五志过极,皆为火也。盖气为阳而主轻微,诸所动乱劳伤,皆为阳化之火,神狂气乱,而为病热者多矣。

子和曰∶河间治五志,独得言外之意,凡见喜、怒、悲、思、恐之证,皆以平心火为主,至于劳者伤于动,动便属阳,惊者骇于心,心便属火,二者亦皆以平心火为主也。(《丹心》)

《灵枢》曰∶心小则易伤以忧,心大则忧不能伤,心高则满于肺, 而善忘,难开以言,心下则易伤于寒,易恐以言,心坚则脏安守固,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心端正则和利难伤,心偏倾则操持不一,无守司也。

又曰∶心病,禁温食热衣。

经曰∶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故血不流;血不流则色不泽。故其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日笃,癸日死。

仲景曰∶形体如烟煤,直视摇头者,此为心绝。

经曰∶心绝一日死,何以知之,肩息回视立死。

《脉经》曰∶心绝二日死。

《灵枢》曰∶五脏皆小者,苦焦心,多忧愁;五脏皆大者,缓于事,难使以忧。五脏皆高者,好高举措;五脏皆下者,好出人下。五脏皆坚者,无病;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五脏皆端正者,和利得人心;五脏皆偏倾者,邪心而善盗,不可以为人乎,反复言语也。

又曰∶心为血之主,而肝又为血之脏,是以血出于心,而纳之于肝也。

经曰∶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死。

又曰∶心以膻中为腑。

经曰∶十二官皆听命于心。故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

又曰∶火王于夏,相于春,废于季夏,囚于秋,死于冬。其王日丙丁,王时日中。其困日庚辛,困时晡时。死日壬癸,死时半夜。

又曰∶心俞在脊第五椎旁,募在腹上巨阙。

又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火精之气其藏神,舌为心之官,当言于舌,舌用非窍,故云耳也。盖手少阴之路,会于耳中,故也。)

又曰∶心色赤而中虚,离之象也。

又曰∶心气通于舌,舌和则知五味矣。

又曰∶雷气通于心。

又曰∶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

又曰∶精气并于心则喜。

又曰∶心恶热。

又曰∶血病,无多食咸。

又曰∶久视伤血,劳伤心也。

又曰∶损其心者,调其荣卫。

又曰∶心热病,额先赤。

又曰∶心热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

又曰∶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神门。

又曰∶肝移寒于心,在隔中。肝移热于心,则死。

又曰∶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状。(介音嘎。)甚则咽肿喉痹

又曰∶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音下。)赤色,病甚则不可言快,胗在口,其色赤。

又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又曰∶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主脉痿,枢拆(音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

又曰∶心病,烦闷少气,大热,热上烫心呕吐,咳逆狂语,汗出如珠,多厥;其脉当浮,今反沉而滑;其色当赤,而反黑者死。此水克火也。

《脉经》曰∶夏心脉欲洪大而散;脾脉欲洪而迟缓;肺脉欲洪而浮涩;肾脉欲洪而沉滑;命门与肾同;肝脉欲洪而弦长。

又曰∶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软而散者,当消渴自已。

华陀曰∶肺下右侧可见心系,系于脊髓,下通于肾,其心系有二,一则上与肺通;一则自心入肺两大叶间,曲折向后,并脊膂细络相连,贯通脉髓,而与肾系相通。愚谓四脏之系,皆通于心,心则通于四脏之系也,交相连输其血气,渗灌骨髓,故五脏有病,先干于心,其系上连于肺,其别自肺两叶向后,贯脊下肾,又自肾而之膀胱,与膀胱膜络并行之于溲溺处也。肺之系者,上通气喉,其中与心系相通。脾之系者,自膈中微近左胁,居胃之上,并胃胞络及胃脘相连贯,膈与心肺相通,与膈膜相缀也。肝之系,自膈下,着右胁肋,上贯膈入肺中,与膈膜相连。肾之系,贴脊膂脂膜中,两肾相系,相通而下,行其上与心系通也。(缀音坠。)

经曰∶是动病则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肾厥,是主心。

又曰∶所生病者,目黄胁痛, 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又曰∶苦先入心。

又曰∶心宜食酸。

又曰∶心虚以炒盐补之,虚则补其母,木能生火,肝乃心之母,以生姜补肝,如无他证,用安神丸主之。

又曰∶心实以甘草泻之,如无他证,用泻心汤

又曰∶凡心脏得病,必先调其肝肾二脏。肾者心之鬼;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故心病必先求于肝,是澄源也。五脏有病,必先传其所胜,水能制火,则肾邪必传于心。故先制其肾,逐其邪,诊其肝肾俱和,而心自疾,则随其本经虚实而治之。

手少阴心引经药歌∶

午心麻(黄)桂(心)独(活山)栀(黄)芩,生地(当)归(黄)连代(赭石紫)石英,更有细辛半夏熟地(北)五味泽(泻)同成。

《针经》曰∶心脉起足少阴,少冲穴在小指内端。

又曰∶赤如鸡冠者生,赤如 血者死。

又曰∶实则梦忧惊恐怖;虚则梦烟火焰明。

又曰∶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注曰∶心苦缓,是心气虚也。)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酸补之,甘泻之。
补∶枣仁远志天竺黄山药、当归、麦门冬
泻∶贝母、川黄连、木香玄胡索。
温∶藿香菖蒲
凉∶牛黄犀角竹叶连翘、朱砂。
引经报使∶独活、细辛。

小肠

经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又曰∶后附于脊,前附于脐上,左回叠积,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之大半。

小肠图 p04-a41a12.bmp (缺)

又曰∶小肠上口,在脐上二寸,近脊,水谷由此而入;复下一寸,外附于脐,为水分穴,当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渗入膀胱,浮秽流入大肠。

《难经》曰∶重二斤十四两。

经曰∶小肠为赤肠。

又曰∶小肠若寒甚,独肩上热,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

又曰∶小肠有寒则下重,便脓血,有热必

又曰∶小肠有宿食,常暮发热,明日复止。

又曰∶小肠胀者,小肠 满,( 音嗔,胀起也。)引腹而痛。

又曰∶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

又曰∶心咳不已,小肠受之,其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

又曰∶厥气客于小肠,则梦聚邑街衢。

又曰∶是动病,则嗌痛颈肿,不可回顾,肩似拔, 似折,是主液。

又曰∶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颔肩 肘,臂外后廉痛。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又曰∶小肠热胀生口疮;小肠热结满不通;小肠虚寒,痛下赤白肠滑;小肠冷气,非时刺痛;小肠酒后饮冷,气裹热结伏脐下,结硬块不通,连外肾俱肿。

经曰∶手太阳小肠经。

又曰∶是经多血少气。

又曰∶未时气血注于小肠。

《人门》曰∶凡胃中腐熟水谷,其滓秽自胃之下口,传入于小肠上口,自小肠下口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上口,滓秽入大肠上口。

《难经》曰∶小肠大肠会,谓之阑门,言由关阑分隔也。

《灵枢》曰∶唇浓,人中长,以候小肠。

又曰∶心应脉,皮浓者脉浓,脉浓者小肠浓。皮薄者脉薄,脉薄者小肠薄。皮缓者脉缓,脉缓者小肠大而长;皮薄而脉波小者,小肠小而短。诸阳经脉皆多纡屈,小肠结也。

又曰∶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

又曰∶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睾,阴丸也。)时窘之候,当耳前热。

又曰∶小肠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也。

《内经》曰∶小肠为泄。

《入门》曰∶小肠有气则小腹痛;小肠有血则小便涩;小肠有热则茎中痛。

又曰∶小肠者,心之腑也;有病宜通利,用导赤散赤茯苓汤。

《脉经》曰∶小肠绝,六日死。何以知之?发直如干麻,不得屈伸,自汗不止。

溺血属小肠、膀胱经。

肿胀水肿有十种之分,小腹急满,为小肠水。
补∶牡蛎石斛
泻∶葱白木通、紫苏、荔枝核。
温∶茴香小茴香乌药
凉∶黄芩天花粉。
引经报使∶羌活、 本上行,黄柏下行。

经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又曰∶肝者,干也。其性多动而少静,好干犯他脏者也。

又曰∶肝居膈下,并胃,着脊之九椎。

又曰∶其合筋也,其荣爪也,主藏魂,开窍于目,其系上络心肺,下亦无窍也。

肝图 p04-a41a13.bmp (缺)

《难经》曰∶肝重四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

滑伯仁曰∶肝之为脏,其治在左,其脏在左胁左肾之前,并胃着脊之第九椎也。

经曰∶足厥阴经肝。

又曰∶是经多血少气。

又曰∶丑时气血注于肝。

《黄庭经》曰∶人身神名曰肝神,龙烟字含明。

《灵枢》曰∶目者,肝之官也,肝病者 青。

经曰∶肝者,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通窍于眼,在时为春,在方为东,在色为青。

经曰∶东方木也,万物所以始生也。

又曰∶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肾水为母,心火为子,与胆为腑,克土养筋,故久行则伤筋。司藏魂,其类草木,其畜鸡,(一作犬。)其虫为毛,其果为李,其菜为韭,其卦震,(生数三,成数八。一作巽。)其性仁,其充筋,其华爪,其谷麦(一作麻。)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角者触也,象阳气触动而生也,其数八,其病在筋,其臭臊,其声呼,在变动为握,其气嘘,其液泪,其味酸,有余怒,不足悲,外应爪甲,色青欲如青玉光泽,不欲如蓝。

《灵枢》曰∶爪浓者,胆亦浓。更肝主风,风喜伤肝,病主惊风,痘主水泡,若恚怒气逆则伤肝气,若燥气盛则病,其病候面青筋急多怒,眼痛目闭,不欲见人,或两目连札,脐左动气,若肝实则直视大叫,呵欠项急,顿闷目赤多怒,头眩痛引两胁小腹之下。若虚则目昏胸痛,切牙吹气,筋缩拘挛,恐惧如人将捕。若绝则唇腮反青,四肢多汗,然肝绝者,八日死。平脉则春旺七十二日,脉弦缓而长。然春弦者,端直之状,细弱而长,其贼脉则浮涩而短,与夫面白亦逆其危,脉弦如张弓弦。

又曰∶肝生于左。

又曰∶肝主春,其日甲乙,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灵枢》曰∶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短坚固,视目大小。

又曰∶肝小则脏安,无胁下之病;肝大则逼胃迫咽,苦膈中,且胁下痛。肝高则上支贲,切胁 ,为息贲;肝下则逼胃,胁下空,易受邪。肝坚则脏安难伤;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肝端正则和利难伤;肝偏倾则胁下痛。

又曰∶有所坠堕,恶血留内,有所大怒,气上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

又曰∶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

又曰∶大怒气逆则伤肝。

又曰∶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两胁下痛引小腹,善怒。虚则目KT KT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状。

《难经》曰∶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又曰∶外证善洁,面青善怒,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满闭淋涩,便难转筋,有是者肝也,无是者非也。

《内经》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小腹,令人善怒。肺传之肝,病名曰肝瘅。一名曰厥,胁痛出食。肝热者色苍而爪枯。

又曰∶肝藏血,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又曰∶大骨枯愿,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 脱肉,目眶陷,真脏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注曰∶此肝之藏也。所不胜之时,谓庚辛之日也。)

《入门》曰∶人动则血运于诸经,静则血归于肝脏,肝主血海故也。

经曰∶病在肝,愈于愈,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

又曰∶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

又曰∶肝病者,平朝慧,下晡甚,夜半静。

又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宜食粳米牛肉、枣葵。(注曰∶肝苦急,是其气有余也。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肝虚以生姜、陈皮之类补之。)

肝绝候。

《灵枢》曰∶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络于舌本也。故脉不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日笃,辛日死。

又曰∶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尿,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仲景曰∶唇吻反青,四肢 习。(伸缩也。)汗出者,此为肝绝也。

《脉经》曰∶肝绝,八日死。何以知之?面青但欲伏眠,而不见人,汗出如水不止。
怒而动血者,属肝。
自两胁逆上吐血者,属肝。
血吐水碗中,沉者,是肝也。

经曰∶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肝为牡脏,牡者,阳也。

又曰∶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俯,筋将惫矣。

又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太乙真人曰∶莫嗔怒,养肝气。

经曰∶肝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

丹溪曰∶怒伤肝者,以忧(一作悲。)胜之,以恐解之。

《灵枢》曰∶两精相薄,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

经曰∶暴怒伤阴。

又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又曰∶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

又曰∶怒则气上。

又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矣。
(注云∶怒则阳气逆上,而肝木乘脾,故呕血及飧泄也。)

经曰∶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又曰∶肝青象木,肝得水而沉;木得水而浮;何也?然肝者非为纯木也,乙角也,庚之柔。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释其微阳而吸其微阴之气,其意乐,金又行阴道多,故令肝得水而沉也。肝熟而复浮,故知乙当归甲也。

又曰∶木王于春,相于冬,废于夏,囚于季夏,死于秋,其王日甲乙,王时平旦日出,其困日戊己,困时食时日中,其死日庚辛,死时晡时日入。(晡音逋,申时。)

又曰∶病发惊骇。

又曰∶风气通于肝。

又曰∶精气并于肝则忧。

又曰∶肝恶风。

又曰∶久行伤筋,劳伤肝也。

又曰∶损其肝者,缓其中。

又曰∶肝俞在脊九椎旁;募在乳下期门。

又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

又曰∶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又曰∶肝热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

又曰∶邪在肝则两胁痛,中寒中恶血在内, 善 ,节肘肿。( 音记,狂也。)

又曰∶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

又曰∶肝水者,腹大不能自转侧,两胁下腹中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又曰∶肝著者,其病患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若时,但欲饮热。(着,本病也。若时,指病时也。)

又曰∶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

又曰∶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

又曰∶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

又曰∶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 下满。

又曰∶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

又曰∶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引小腹,如怀妊状。

又曰∶肝病主胸中喘,怒骂,其脉沉,胸中窒,欲令推,按之有热,鼻窒。(推,荡也,挤也。)

又曰∶凡有所坠堕,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左胁下则伤肝;肝伤者,其人脱肉不卧,口欲得张,时时手足青,目瞑,瞳人痛。

又曰∶肝气虚则梦园苑生花草,盛则梦怒,厥气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

又曰∶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胁音协,又音吸,左右胁下,胁子骨。)令人喘逆,其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溢入肌皮肠胃之外也。

又曰∶肝脉急甚为恶言,微急为肥气在胁下。

又曰∶肝病胸满胁胀,善恚怒叫呼,身体有热而腹恶寒,四肢不举而目白身清;(清,冷也。)其脉当弦长而急,今反短涩;其色当清而反白者,此金克木,十死不治。

又曰∶是动病则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 疝,妇人小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

又曰∶所生病者,胸满呕逆,洞泄疝,遣溺癃闭。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足厥阴肝引经药歌∶

丑肝龙胆(草)吴(茱萸)山萸(肉),瞿麦阿胶甘草扶,代赭(石)紫(石)英(当)归白术青皮羌活蔓荆(子)都。

又曰∶肝实,以白芍药泻之。

又曰∶肝主风。自病则风搐拘急,急食甘以缓之;佐以酸苦,以辛散之。实搐力大,泻青丸。虚搐力小,地黄丸。

又曰∶心乘肝,实邪状热而搐。

又曰∶肺乘肝,贼邪气盛则前呻呵欠,微搐,法当泻肺。先补木脏肝,地黄丸;后泻肺,泻白散

又曰∶脾乘肝,微邪多睡体重,搐,先当定搐,泻青丸;搐止,再见后证,则别法治之。

又曰∶肾乘肝,虚邪憎寒,呵欠而搐,羌活膏。

又曰∶凡肝经得病,必先察其肺肾两脏,原其起病,然后更审肝经之虚实。然肾者,肝之母。金者,木之贼。今肝得病,若非肾水不能相生,必是肺金鬼来相攻,故须审其来在肺,先治肺,攻其鬼也;其来在肾,滋其根也;方审本脏虚实而用寒温之剂以治之。若肺克肝,既受病,先诊肺脉,若洪宜杏苏菀桔。

曰∶脉长而弦,病出于肝。脉大而洪,病出于心。脉下坚上虚,病出于脾。脉涩而浮,病出于肺。脉小而紧,病出于肾。

喻嘉言曰∶肝至春月之荣,不自春月始也。始于秋冬收藏之固,设冬月水脏所储者少,春月木即欲发荣,其如泉竭不足以溉苞穣何?蛰虫尚知闭户,岂君子可无居室之功耶!《 言》曰∶肝者,干也,属木,象木枝干也。

《脉经》曰∶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

经曰∶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又曰∶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

又曰∶多食辛,则筋挛急而爪枯。

又曰∶阴出之阳则怒。

《丹心》曰∶七情伤人,惟怒为甚。盖怒则肝木便克脾土,脾伤则四脏俱伤矣。

(治怒方∶香附、甘草各一两,和研细。每服三钱,白汤调下。)

《延寿书》柳公度曰∶但平生未尝以元气佐喜怒,使气海常温耳。

先贤诗曰∶怒来剧炎火,焚和徒自伤,触来勿与竞,事过心清凉。

《灵枢》曰∶悲哀动中则伤魂。

经曰∶肝虚而肺气并之,则为悲。

又曰∶悲则气消。

子和曰∶肝藏血,血不足则恐。盖肝胆实则怒而勇敢,虚则善恐而不敢也。

《灵枢》曰∶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五色矣。

经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又曰∶诸脉者,皆属于目。

又曰∶诸筋者,皆属于节。

又曰∶故人卧,血归于肝,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金匮真言论》曰∶春气者,病在头,肝之应也。

《真诰》曰∶眼者,身之镜;耳者,体之牖。视多则镜昏;听众则牖闭。

又曰∶肿胀水肿有十种之分,两胁紧痛为肝水。

经曰∶青如翠羽者生,青如草色者死。

又曰∶实则梦山林大树,虚则梦细草苔藓。
补∶木瓜、枣仁、阿胶、薏苡仁。
泻∶青皮、柴胡、笠槐队诖缈冢恍檎撸 擞 葱∮诖缈谝病

足少阳胆引经药歌∶

子胆柴胡半夏宜,草龙胆剂更为奇,柴胡又走青皮下,向道功多不必疑。

《灵枢》曰∶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有苦汁,心中淡淡,恐如人将捕之,嗌中 然,数唾。

又曰∶手厥阴之脉,是动则心中淡淡,大动。

经曰∶胆虚则恐畏不能独卧,胆实则怒。

又曰∶胆实则怒而勇敢,胆虚则善恐而不敢也。

《入门》曰∶胆虚则不眠,胆实则多睡。

又曰∶痛闷,左边五肋之中血瘀,生瘿马刀

又曰∶胆候咽门,故热壅则生疮肿痛。

又曰∶胆病多寒热。

又曰∶胆虚宜仁熟散,胆实宜半夏汤。

又曰∶小柴胡汤治寒热住来,乃少阳经主药也。水煎,澄清温服,则能入胆。

《灵枢》曰∶胆为足少阳,其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罘(音轻,直视如惊貌。)绝系,绝系者一日半死矣。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

《脉经》曰∶胆绝七日死。何以知之?眉为之倾。

又曰∶肿胀水肿有十种之分,口苦嗌干为胆水。
补∶木通、龙胆草
泻∶柴胡、青皮。
温∶半夏、川芎、生姜、陈皮。
凉∶黄连、竹茹
引经报使∶柴胡本经,川芎上行,青皮下行。

脾者,卑也。在胃之下,裨助胃气,以化谷也。脾胃属土,俱从田字;胃居正中,田字亦中;脾处于右,田亦偏右。

经曰∶脾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遗篇《刺法论》曰∶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

脾图 p04-a41a15.bmp (缺)

滑氏曰∶掩乎太仓。

华元化曰∶脾主消磨,养于四旁。

经曰∶形如刀镰,与胃同膜,而附其上之左,俞当十一椎下,闻声则动,动则磨胃而主运化。其合肉也,其荣唇也,开窍于口。

《难经》曰∶脾重二斤三两,广扁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与智。

经曰∶足太阴脾经。

又曰∶是经多气少血。

又曰∶已时气血注于脾。

《黄庭经》人身神名曰脾神,常在字魂停。

又曰∶脾藏意,意者,记而不忘者也。

《内经》曰∶脾在志为思。

又曰∶思则气结。(注云,系心不散,故气亦停留而结也。)

皇甫谧曰∶思发于脾而成于心,过节则二脏俱伤。

《灵枢》曰∶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

又曰∶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yin而不止。

又曰∶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虑而处物谓之智也。

又曰∶脾气通于口,脾和则能知五谷矣。

又曰∶口唇者,脾之官也,脾病者,唇黄。

岐伯曰∶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

《难经》曰∶饮食劳倦则伤脾。

《入门》曰∶脾居中脘一寸二分。上去心三寸六分;下去心三寸六分;中间一寸二分,名曰黄庭。脾居一身之中,故曰黄庭。

经曰∶脾者,在天之湿;在地之土;在人为脾;在时为四季;在方为中央;在色为黄;通窍唇口。

经曰∶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

又曰∶脏真濡于脾脏,肌肉之气也。心火为母,肺金为子;与胃为腑,克肾水,主养肌肉,若久坐则伤肉。司藏意智。其类土,其畜牛,其卦坤,其性信,其华在唇四白,其谷稷,其虫蜾,其果枣,其菜葵,其应四时,上为镇星,其病在肉,其音宫,宫者中也,土位居中,为五行建级也。其数五,其臭香,其声歌,其气呼,其液涎,其味甘,外应四肢而色黄。然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土。

《灵枢》曰∶脾应肉,肉 ( ,分理也。)坚大者胃浓。更脾主湿,然湿则伤脾。风气胜则病,其病之候,则必面黄,善思善嗜,体重卵痛,四肢不改而怠惰。脾实则肢体重着而不举,腹胀尿秘而善饥,昏睡身热而饮水。脾虚则少气,吐泻生风,或乳食不消,肿胀肠鸣,四肢无力。脾绝则脐突唇反,环口黧黑,柔汁发黄。然脾绝者十二日死。平脉则寄旺于四季之末各十八日,其脉温浓,盖因气行脏腑之间,故和平不得见其衰乃形焉;贼脉则弦长而紧,与夫面青皆逆;危脉则状如鸡雀啄,止而复来。

经曰∶脾主长夏,中央己土,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

又曰∶脾变动为哕。

《灵枢》曰∶脾者,主为卫使之回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黄色小理者脾小,粗理者脾大,揭唇者脾高;唇下者脾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也。脾小则脏安,难伤于邪;脾大则苦凑, 而痛,不能即行。脾高则 引季胁而痛;脾下则下加于大肠,脏苦受邪;脾坚则脏安难伤;脾脆则善病消瘅;脾端正则和利难伤;脾偏倾则善满善胀也。

又曰∶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脾为牝脏,牝者,阴也。

《入门》曰∶脾为谏议大夫。盖饮食人之大欲,心所欲食,而脾不能化,则不敢食,故名为谏议也。巳脾土,辰胃土,位居中央,谓之孤脏,其形如马蹄,内包胃脘象土形也。诸经之气交归于中,以营运之气,意之舍也。

又云∶脾为阴脏,位处中焦,主养四脏,故呼吸以受谷气,以其上有心肺,下有肾肝,故曰在中。

又曰∶土寄王于四季,尤王于长夏。(六月也。)相于夏,废于秋,囚于冬,死于春。其王日戊己;王时食时日 ;(食时,侵晨至食时也。_,日囚也。)困日壬癸;困时人定夜半;死日甲乙;死时平旦日出,皆本时也。( ,音耋。)

经曰∶脾、胃、大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又曰∶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

又曰∶谷气通于脾。

又曰∶精气并于脾则畏。

又曰∶脾恶湿。

又曰∶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又曰∶久坐伤肉,劳于脾也。

又曰∶脾为万物之母。胃为水谷之海。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径至,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也。

帝曰∶脾不主时,何也?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不至头,下不至足,不得主时也。)

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答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

又曰∶脾俞在背十一椎旁,募在腹傍章门。

又曰∶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

又曰∶如缟裹栝蒌实者生。

又曰∶脾热病,鼻先赤。

又曰∶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俯仰,腹满泄,两颔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气逆则甲乙死。刺足太阴、阳明。

又曰∶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

又曰∶脉来坚锐,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又曰∶脾气盛,则体重肢不举。

又曰∶厥气客于脾,则梦丘陵大泽,坏屋风雨。

又曰∶脾弱病下利白肠垢,大便坚,不更衣,汗出不止,或五液注下五色。(不更衣,不大便也。贵者入厕必更衣,故名。)

又曰∶脾胀者善哕,四肢急,体重不能胜之,(哕,苑入声。)卧不安。

又曰∶脾水者,腹大,四肢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

又曰∶脾约者,大便坚,小便利,而反不渴。

又曰∶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

又曰∶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 死,不可治。

又曰∶脾咳之状,咳则右 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剧,音极,增也。)

又曰∶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情,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诊色,诊视也。)

又曰∶脾痹者,四肢懈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

又曰∶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

帝曰∶四时之序,逆从之变异也。然脾脉独何主?岐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帝曰∶然则脾善恶,可得见之乎?曰∶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曰∶恶者何如可见?曰∶其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喙者,(喙,音诲,鸟嘴也。)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

又曰∶食管,乃胃管上原。

《内景》云∶脾长一尺掩太仓。而《灵枢》云∶脾长五寸,何不侔也。

《脉经》曰∶脾脉急甚,为螈 。(音讼。)微急,为膈满不食。

又曰∶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收。

又曰∶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痞气,裹大脓血,在肠胃之外。

又曰∶心乃脾之母,以炒盐补之。

又曰∶脾实以枳实泻之,如无他证,以黄连泻之。

又曰∶脾主湿,自病则泄泻多睡,体重倦怠,急以苦燥之。

又曰∶实则泻赤黄,睡不露睛,泻黄散

又曰∶虚则泄泻白色,睡则露睛,白术散

又曰∶肝乘脾,贼邪风胜,泻而呕,茯苓半夏汤。

又曰∶心乘脾,虚邪壮热,体重而泻,羌活黄芩苍术甘草汤。

又曰∶肺乘脾,实邪能食,不大便而呕嗽,煎槟榔大黄汤,下葶苈

又曰∶肾乘脾,微邪,恶寒而泄,理中丸

又曰∶凡脾之得病,必先察其肝心两脏之虚实,原其所始而疗之。盖肝为脾鬼,心是脾母,肝气盛则鬼胜,心气亏则脾之生气不足,盛者抑之则退,亏者益之则平,故有抑肝益心二药,诊其脉,肝心二脏俱和,是脾自生疾矣,须察本经虚实而治之。(此即贵法)

又曰∶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瘅。

又曰∶涩甚为颓癃。(颓,下坠也。)微滑为虫毒、肠鸣、热。

又曰∶滑甚为肠 ,( ,音颓,阴病。)微涩为内 ,多下脓血也。

经曰∶是动则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气音屁。强音降)

又曰∶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寒疟,溏瘕泄,水闭,黄胆,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厥,发也。)足大指不用。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足太阴脾引经药歌∶

己脾(当)归缩(砂仁黄) 防(风益)智仁,代赭(石吴)茱萸赤茯苓,苍(术)白(术白豆)蔻(甘)草麻(黄饴糖)半夏,元胡(索)白芍缩砂行。(赭,音者,赤色。)

经曰∶脾受肝热邪,多吐逆;受肝冷邪,多飧泄。

又曰∶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又曰∶谷气通于脾。

又曰∶久坐伤肉,劳于脾也。

又曰∶精气并于脾,则畏。

又曰∶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

经曰∶湿胜则濡泻。(湿胜则内攻于脾胃,脾胃受湿,则水谷不分,故大肠传导而注泻也。)

又曰∶得谷者昌,失谷者亡。

又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又曰∶脾实则身重善饥,肉痿足不收行,善螈,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脾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灵枢》曰∶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

又曰∶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泾溲不利。

(注曰∶泾,大便也。溲,小便也。)

《难经》曰∶外证面黄,善噫,善思,善味,内证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苦痛,其病腹胀,满食不消,体重节痛,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无是者非也。

经曰∶大骨枯愿,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真脏见,十月之内死。(注曰∶此脾之脏也。期三百日内死。)

又曰∶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目黄。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

又曰∶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凡病以五脏时日占病愈甚,极准。钱仲阳深得其理,学人宜究心焉。《纲目》)

又曰∶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

又曰∶脾病者,日 慧,日出甚,下晡静。

又曰∶脾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

丹溪曰∶思伤脾者,以怒胜之,以喜解之。(五志之火,郁而成痰,为癫狂;宜以人事制之,所谓五志相胜为治也。妇女思想气结之证,惟不食困卧如痴,无他病,多向里床坐。盖脾主思,过思则脾气结而不食。怒属肝木,怒则木气升发而冲开脾气也,故怒胜之。夫医贵有才,无才则何以应变无穷。)

经曰∶脏气绝,则神见于外。(一士人喜观书,忘食。一日有紫衣人立于前曰∶公不可苦思,思则我死矣。问其何人?曰∶我谷神也。于是绝思而食如故矣。)

经曰∶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脾苦湿,是有余,宜白术。脾欲缓,是不足,宜甘草。以甘补之,人参;以苦泻之,黄连;脾虚以甘草、大枣之类补之;脾实以枳实泻之。

《灵枢》曰∶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痿,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日笃,乙日死。

《灵枢》曰∶愁忧不解则伤意,意为脾神也。

思而动血者,属脾。

肿胀水肿有十种之分,四肢苦重为脾水。总而论之,肾虚不能行水,脾虚不能制水,凡肿先起于腹,而散于四肢者,可治;自四肢而归于腹者,难疗。

经曰∶黄如膏者生,黄如枳实者死。

又曰∶实则梦欢歌快乐,虚则梦饮食相争。

又曰∶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

《脉经》曰∶脾绝十二日死。(一云∶五日死。)何以知之?口冷足肿,腹热胪胀,泄利不觉,出时无度。

仲景曰∶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
补∶人参、黄耆、甘草、莲子扁豆、苍术、白术、茯苓、山药、芡实、陈皮。
泻∶枳实、石膏、青皮。
温∶丁香、藿香、胡椒吴茱萸、附子、肉桂、良姜。
凉∶玄明粉滑石
引经报使∶升麻、白芍。

胃图 p04-a41a16.bmp (缺)

经曰∶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又曰∶胃者,汇也。号为都市,五味汇聚,何所不容,万物归土之义也。

又曰∶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

《难经》曰∶胃重二斤一两。

经曰∶足阳明胃经。

又曰∶是经常多气多血。

又曰∶辰时气血注于胃。

又曰∶胃为水谷之海。

《灵枢》曰∶人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

又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脏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中国卫生人才网先走肺,咸先走肾,谷气津液已行,荣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

又曰∶饮食入胃,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实,故气得上下而无病矣。

《入门》曰∶胃为水谷之海,脾为消化之器。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得尽天年。

《灵枢》曰∶ ●以下至天枢,长八寸。过则胃大,不及则胃小。

又曰∶胃为之海,广骸大颈胀胸,五谷乃容。

又曰∶脾应肉。肉 坚大者胃浓;肉 松者胃薄;肉 小而松者,胃不坚;肉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脘约不利也。肉 不坚者胃缓;肉 无小裸累者胃急;肉多小裸累者胃结;胃结者,上脘约不利也。( ,谓肘膝后肉如块者。)

又曰∶胃病者,腹 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噎不通,饮食不下。

又曰∶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也。

又曰∶胃中寒则手鱼际之络脉多青。胃中热则手鱼际之络脉多赤。

又曰∶面热者,足阳明病;两跗之上脉竖坚者,足阳明病;此胃脉也。

经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东垣曰∶胃伤之证,不思饮食,胸腹胀痛,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黄肌瘦,怠惰嗜卧,常多自利。

又曰∶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

又曰∶胃病治法,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澄心息虑,从容以待真气之复常也。

经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又曰∶胃为足阳明,其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

又曰∶呕吐血,成盆成碗者,属胃经。

又曰∶牙宣出血,属胃肾虚火。

《丹心》曰∶人无根本,水食为命,盖脾胃属土,主纳水谷,人之根本也。

《回春》曰∶五味淡薄,令人神爽气清。

《必用》曰∶胃实宜平胃散。虚宜补中益气汤。不进饮食,宜养胃进食汤。(苍术、白术、人参各一钱,陈皮、浓朴、白茯苓、炙甘草各七分,神曲麦芽各五分,姜枣引或蜜丸,米饮下二钱。)

《脉经》曰∶胃绝五日死。何以知之?脊痛腰中重,不可反复。

太乙真人曰∶美饮食,养胃气。

吐出多者为吐血。

又曰∶胃者,仓廪之官,布养四脏,故五脏皆禀气于胃,乃五脏之本。故食气入胃,散精于肝,yin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yin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东垣治内伤,主于脾胃,其谓脾司转运之职,胃为受气,营养于身,是平人也。若饮食失节,脾胃乃伤,脾伤则不能运化,胃伤则不能容纳而诸病生矣。

丹溪云∶百病先观胃气何如。

经曰∶厥气客于胃,则梦饮食。

又曰∶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

又曰∶胃疟者,令人疸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

又曰∶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 胀,食寒则泄,胗形瘦而腹大。(胗,唇也。)

孙真人曰∶新食竟取风,为胃风。

经曰∶谷入于胃,脉道乃行。

又曰∶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又谓之食 。( 音亦。)

又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

又曰∶胃者,水谷之海,主禀四时,皆以胃气为本。是谓四时之变病,死生之要会也。

又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又曰∶胃为之市,水谷所归,五味所入,如市之杂也。

《太素》曰∶胃者,太仓也。胃之五窍,(谓咽、胃、大肠、小肠、膀胱也。)闾里门户也。

经曰∶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其系自膈下正中,微着左胁,于胃之上,与胃包络相附矣。其胃之包,在脾之上,与胃相并,结络周回,漫脂遍布上下有二系;上者贯膈入肺中,与肺系相并,而在肺系之后,其上即咽门也。咽下,胃脘也。胃脘下即胃上口,贲门是也。水谷自此而入,以胃出谷气,传之于肺,肺在膈上,因曰贲门,其门处膈膜相贴之间,亦漫脂相包,若胃中腐熟水谷,则自幽门而传入小肠,故曰∶太仓之下,口为幽门,其位幽隐,故名之也。

《脉经》曰∶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音陛。)其软而散者,当病食痹。

又曰∶趺(音夫)阳脉浮者,胃气虚也。数者,胃有热,即消谷引食。涩者,胃中有寒,水谷不化。粗而浮者,其病难治。浮迟其久病。

又曰∶胃脉若沉涩者,气逆;气逆者,人迎盛;人迎者,胃脉也。逆则盛而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

又曰∶是动则洒洒然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 厥,是主血。( ,音干,胫骨也。)

又曰∶所生病者,狂疟湿yin,汗出鼽衄,口 唇胗,(音疹,唇疮。)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 外廉,足跗上背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盛者,人迎(左手)大二倍于寸口(右手)。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音歪。)

足阳明胃引经药歌∶

辰胃丁(香)防(风)砂(仁豆)寇(白)术,半(夏)知(母)葱(白)葛(根神)曲苍(术)乌(药),石膏白芷升(麻)檀(香)木(香),下治相沿效不辜。

经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帝曰∶见真脏脉者死,何也?岐伯曰∶五脏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盛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俱至于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病胜脏故死。

又曰∶胃实不眠。

又曰∶卧寐不宁,乃胃中之津液干枯,不能内荣其魂魄也。

凡饮食减而大便转觉艰涩者,胃病而运化之机迟也。肌肉消瘦者,胃主肌肉也。

形体困倦者,胃病而约束之机关不利也。

阳明邪实。(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阳明正虚。(故喜火,喜日月光者,喜助正也。)肿胀水肿有十种之分,小便闭涩为胃水。

经曰∶得谷者昌,失谷者亡。

冯鲁瞻曰∶脾胃尤为后天元气之本,化源生发之机,五脏六腑之大源,气血精微莫不赖之以长养也。

补∶白术、黄 、芡实、陈皮、扁豆、莲子、山药、半夏、苍术、百合
泻∶枳实、朴硝、大黄。
温∶藿香、香附、良姜、益智、胡椒、吴茱萸、肉豆寇、丁香、浓朴、木香、干姜、草寇、生姜、白豆寇。
凉∶滑石、山栀、黄连、竹茹、玄明粉、黄芩、石膏、连翘、石斛、升麻、花粉葛根知母
引经报使∶升麻、葛根上行。白芷、石膏下行。

经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为生气之源,其形四垂,附着于脊之第三椎中,有二十四空,行列分布以行诸脏之气,为脏之长,为心之盖。

又曰∶是经多气少血,其合皮也,其荣毛也,开窍于鼻。

《难经》曰∶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主藏魄。肺叶白莹,谓为华盖,以覆诸脏。虚如蜂窠,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浊之运化,为人身之橐钥。

又曰∶寅时气血注于肺。

肺图 p04-a41a17.bmp (缺)

肺者市也,百脉朝会之所也。凡饮食入胃,不敢自专,地道卑而上行朝于肺。肺乃天道下济而光明。

经曰∶肺者,在天之燥,在地为金,在人为肺,在时为秋,在方为西,在色为白,通窍于鼻。

经曰∶西方金也。万物所以收成也。

又曰∶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脾土为母,肾水为子。大肠为脏,克木主气,若久卧则伤气。司藏魄,其类金,其畜马,其卦干,其性义,其华毛,其候鼻,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其病在皮毛,其音商,商者,强也。象金,性之坚强也。其数九,其臭腥,其声哭,其气 ,其液涕,其味辛,外应皮毛而色白;然贵如白玉光泽,不欲如垩。

《灵枢》曰∶肺应皮,皮浓者大肠浓。更肺主燥,然燥则伤肺,病则为嗽。痘主脓泡,若热气胜则病,其病之候,则面白悲哭,手捏眉目鼻面,嚏涕吐衄,喘咳寒热,胁有动气。肺虚则叹息,呼吸少气,鼻涕嗌干,喘乏咳血而唇白。肺实则闷乱,喘促咳嗽,上气鼻塞,胫股肩痛而胸满。肺绝则汗出发润,喘而不休,毛发气出,然肺绝者,三日死。平脉则秋旺七十二日而脉浮毛,毛者,稀软之状,轻虚似浮,其贼脉浮大而牢,与夫面赤皆逆,危脉则毛如风吹。

华元化曰∶肺乃生气之原,五脏之华盖。

经曰∶肺属辛金,为阴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肺配胸中与大肠为表里,其母脾土,其子肾水,其克肝木,其贼心火,主藏魄。其色白,其味辛,其臭腥,其华毛,其候鼻,其充皮,其液涕,其声哭,其气 ,其不足则太息,其有余则喘嗽,其平脉浮短,其贼脉洪,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伤,皮节伤则皮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丙日笃,丁日死。肺绝三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白如豕膏者生,白如枯骨者死。实则梦兵戈兢扰,虚则梦田野平原。忧伤肺,喜胜忧,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

岐伯曰∶形寒饮冷则伤肺,饮冷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

《金匮真言论》曰∶秋气者,病在肩背,肺之应也。

又曰∶脉变动为咳。

《脉论》云∶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夹钱,曰肺平。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浮,曰肺病。脉来如物轻飘,如风吹毛,曰肺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肌肤之状。

经曰∶肺之见证也,善嚏,悲愁欲哭,洒淅寒热,缺盆中痛,肩背痛,脐右少腹胀痛,小便数,溏泄,皮肤痛及麻木,喘少气,颊上气见。

经曰∶肺主气。

又曰∶诸气皆属于肺。

又曰∶肺藏气,气有余则喘咳上气,气不足则息利少气。

《灵枢》曰∶膻中为之气海,膻中者,肺室也。有余则胸面俱赤,不足则少气力,不多言。

丹溪曰∶冷气、滞气、逆气、上气,皆是肺受火邪,气得炎上之化,有升无降,熏蒸清导,甚而转成剧病,局方例用辛香燥热之剂,是以火济火也。

张子和曰∶诸病皆生于气,诸痛皆因于气。

《回春》云∶风伤气者为疼痛,寒伤气者为战栗,暑伤气者为热闷,湿伤气者为肿满,燥伤气者为闭结。

《入门》曰∶逸则气滞,亦令气结。轻者行动自愈;重者橘皮一物汤。(橘皮一两,洗净,新汲水煎服。)

《直指》云∶七气者,喜、怒、悲、思、忧、惊、恐,或以为寒、热、恚、怒、喜、忧、愁,皆通也。

经曰∶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肺为牝脏,牝者,阴也。

又曰∶诸气 郁,皆属于肺。
人有七情,病生七气,气结则生痰,痰盛则气愈结,故调气必先豁痰,如七情汤以半夏主治,而官桂佐之,盖良法也。

太乙真人曰∶少言语,养内气。

象川翁曰∶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荣卫一身,莫大于此。

黄帝问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岐伯对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经曰∶气为精神之根蒂。(李东垣曰∶气者,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

又曰∶久卧伤气。

《西山记》曰∶近秽气,触真气,近死气,乱生气。

《正传》曰∶男子属阳,得气易散。女人属阴,遇气多郁。是以男子之气病常少,女人之气病常多。故治

法曰∶女人宜调其血,以耗其气;男子宜调其气,以养其血。

气生于榖

《灵枢》曰∶人受气于榖,谷入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荣,浊者为卫,荣在脉中,卫有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又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又曰∶气为卫,卫于外。

《正理》曰∶日啖饮食之精,熟者益气,此气生于谷,故气从米。

上气

《灵枢》曰∶邪在肺,则寒热上气,上气者,呼多吸少,气息促急。

《内经》曰∶气有余则喘咳上气。

下气

《纲目》曰∶下气属心。

经曰∶夏脉者,心也。心脉不及,下为气泄是也。

又曰∶癫痫劳瘵者,若气下泄不止者必死。此真气竭绝,肠胃腠理闭塞,谷气不能宣通于肠胃之外,故从肠胃中泄出也。

河间曰∶肠胃郁结,谷气内发而不能宣通于肠胃之外,故善噫而或下气也。

仲景曰∶伤寒阳明病,胃中有燥屎者,必转矢气下之即愈。转矢气,乃气下泄也。

短气

《明理》曰∶短气者,气短而不能相续者是已。若有气上冲,而实非气上冲也,呼吸虽数而不能相续,似喘而不摇肩,似呻吟而无痛,实为难辨之证,要识其真者,气急而短促是也。

仲景曰∶平人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又曰∶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主之。

《入门》曰∶气短者,呼吸不相接续是也。有结肿者,有停水怔忡者,有风湿相搏者,有素弱气虚者,大抵心腹胀满者为实,为邪在里,心腹濡满者为虚,为邪在表。

东垣曰∶气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汤去茯苓加黄 补之。

《入门》曰∶气散则中虚,倦怠无力,短气不足以息,宜调中益气汤、人参养荣汤

《脉经》曰∶寸口脉沉,胸中气短。

少气

《纲目》曰∶少气者,气少不足以言也。

《灵枢》曰∶肺藏气,气不足则息微少气。

又曰∶肺虚则少气不能报息。

又曰∶肾主气,肾虚则少气乏言,吸吸骨酸,懈惰不能动。

又曰∶膻中为气之海。不足则少气不足以言。

《内经》曰∶怯然少气者,是水道不行,形气消索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夺气也。宜生脉散

易老曰∶真气虚弱,脉弱懒语,宜四君子汤、参 益气丸。

东垣曰∶内伤脾胃,致中气虚少,宜补中益气汤、益胃升阳汤。

《活人心法》曰∶气虚发热,百脉摇动,有如虫行,相火自足上升,心常烦悸,头重脑闷,黄耆二钱,人参、甘草各一钱,当归五分,五味子九粒,煎服,名黄 汤,乃清和调匀,镇定之剂也。

气痛

《入门》曰∶人身元气与血循环,被横行脏腑之间,而为疼痛,积聚 癖,壅逆胸臆之上,而为痞满刺痛等证。多因七情饮食,郁为痰饮,初起宜辛温开郁,行气豁痰消积,久则宜辛寒降火除根。气滞上焦为心胸痞痛,宜枳橘汤。气滞中焦为腹胁刺痛,宜木香破气散。气滞下焦为腰痛疝瘕,宜四磨汤。气滞于外,则周身刺痛,或浮肿,宜木香流气饮。

气逆

《灵枢》曰∶黄帝曰∶何为逆而乱?岐伯对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荣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为太悗。悗与闷同。故气乱于心,则喘心密默,俯首静伏;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按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入门》曰∶气逆者,气自腹中时上冲也。

丹溪曰∶病患自言冷气从下而上者,此上升之气,自肝而出,中挟相火,其热为甚,自觉其冷,非真冷也。

又曰∶气之上逆,属阳,无寒之理,恶寒者乃火极似水也。

《入门》曰∶散火之法,必先破气,气降则火自降矣。

气郁

丹溪曰∶气之初病,其端甚微,或因七情,或感六气,或因饮食,以故津液不行,清浊相干,自气成积,自积成痰,气为之郁,或痞或痛。

《正传》曰∶气郁而湿滞,湿滞而成热,故气郁之病,多兼浮肿胀满。

《入门》曰∶郁者,病结不散也。交感丹治诸气郁滞,一切公私拂情,名利失志,抑郁烦恼,七情所伤,不思饮食,面黄形羸,胸膈痞闷诸证神效,大能升降水火。香附子一斤,长流水浸三日,取炒茯神四两,捣末蜜丸,弹子大,每一丸细嚼,以二陈汤送下。

气不足生病

《灵枢》曰∶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乃为痿蹶心 。

又曰∶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下气不足,积而从之,阴阳皆虚火自当之。

《入门》曰∶七情总发于一心,七气总隶于一气,气,阳也,动则为火,故以降火,化痰,消积分治之,大概气虚,四君子汤,气实,小乌沉汤,火多合黄连解毒汤,痰多合二陈汤,积多合平胃散

丹溪曰∶久患气证,气不归元,久服药无效者,破故纸为君。(破故纸炒一两,茴香炒、乳香各五钱为末,蜜丸梧桐子大,空心白汤下五十丸。)

方氏曰∶气病用气药而不效者,气之所藏,无以收也。盖肺主气,肾藏气,青木香圆、木香顺气丸皆用破故纸,所以使气升降,而归于肾脏也。

《入门》曰∶气病通用二陈汤。(上焦气滞加枳壳桔梗、香附、砂仁。中焦气滞加浓朴、枳实、三棱蓬术。下焦气滞加青皮、木香、槟榔。气痛加枳壳。气实加乌药、香附。气虚加参、术、木香。)

丹溪曰∶治上升之气,用芩、连、栀子、香附。

又曰∶气无补法,世俗之言也。不思正气虚者,不能营运邪气,着而为病。经曰∶壮者气行则愈,怯者着而成病,苟或气怯不用补法,气何由行?

又曰∶气郁须用川芎、香附、栀子、芩、连。

又曰∶木香行中下焦气。香附快滞气。陈皮泄逆气。紫苏散表气。浓朴泄卫气。槟榔泄至高之气。藿香上行胃气。沉香降真气。脑麝散真气。凡此皆泄气之标,不能治气之本。痰中带血丝者,此阴虚火动,劳伤肺脏也。

凡吐血吐于水碗中辨之,浮于水上者,肺血也。

《内景》曰∶肺之为气三焦起。

又曰∶会厌,声音之门户。

又曰∶下溉喉咙神明通。

又曰∶璇玑、玉衡、色兰圩。

又曰∶重中楼阁十二环。

《中景》曰∶下念喉咙十二环,自下通流两乳间。

《外景》曰∶绛官重楼十二级。

《人镜经》曰∶会厌缀于舌本之下,正应乎气管之上。气管即喉咙也。居于前,主持呼吸,为声音之门户。

又曰∶吸门十二节,上三节微小,下九节微大,第四节乃结喉也。结喉可容得上三节于内,如进饮食,则结喉即起套于上三节之外,直抵于会厌之下而掩之,令水谷不得而漏入焉。一或误投之,即发呛而不已。

又曰∶肺白象金,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沉,何也?然肺者非为纯金也,辛,商也,丙之柔。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释其微,阴婚而就火,其意乐火,又行阳道多,故令肺得水而浮也,肺熟而复沉,是辛归庚也。(始由从化,终则归元。)

又曰∶五脏俱等而心肺独在膈上者,何也?然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荣,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荣卫,通行经络,荣周于身,故令心肺在膈上也。

《内景》曰∶肺部之宫似华盖。

又曰∶过华盖下,清且凉。

又曰∶还过华下,动肾精。

又曰∶肺之为气三焦起,开通百脉血液如。

又曰∶津液醴泉通六腑。

又曰∶肺属金,律应黄钟,象金石之有声也。

经曰∶金王于秋,相于季夏,废于冬,困于春,死于夏。其王日庚辛,王时日晡。困日甲乙,困时平旦。其死日丙丁,死时禺中。(晡音逋,申时也。禺中,日中也。禺音鱼,日在己日禺中。)

又曰∶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

又曰∶五气入鼻藏于肺,肺有病,鼻为之不利。

又曰∶脾胃一虚,肺气先绝。

又曰∶肺热病右颊先赤。

又曰∶损其肺者益其气。

又曰∶肺俞在背第三椎,募在胸傍中府。(俞为阳。扁鹊传作输,犹委输之输,经气由此而输于彼也。募为阴。犹募结之募,经气聚于此也。)

又曰∶肺气虚则鼻息不利,少气。实则喘喝。(音褐。)胸盈仰息。

又曰∶肺病热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淅,音昔,洒淅也,厥冷也,邪气也,即伤寒伤风类。)

又曰∶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列缺穴。)

又曰∶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

又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而遗矢。(矢,屎也。)

又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 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瘥,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

又曰∶肺胀者,虚而满,喘咳倚息,目如脱状。

又曰∶肺水者,身重而小便难,时溏泄。

又曰∶肺中寒者,吐浊涕。

又曰∶肺痹者,烦满喘而呕。

又曰∶肺热叶焦,发为痿 。( 音壁,跟也。)

又曰∶右寸,肺大肠脉所出。(浮短而涩,肺也。浮短而疾,大肠也。)

又曰∶肺脉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旁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又曰∶肺病身有热,咳嗽短气,吐出脓血,其脉当短涩,今反浮大,色当白而反赤,死,是火克金也。

又曰∶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吐血。其软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令不复发散也。(血汗者,禁再汗。至令谓至盛暑之令也。)

又曰∶肺气盛,寸口(右手)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又曰∶肺为娇脏。

又曰∶肺形如人肩二布,大叶四垂如盖,附着于脊之第三椎,中有二十零四孔,以分布诸脏清浊之气。(椎音捶, 同。)

又曰∶所生病者,咳嗽上气,喘喝烦心胸满, 臂内前廉痛,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黄,卒遗矢无度。

手太阴肺引经药歌∶

寅肺升麻南(星)款(冬花)桔(梗),元(参)台(香)山药麦(门冬)天(门)冬,阿胶茯(苓)味(子)葱(白)桑白(皮),枇杷(叶)杏(仁)麻(黄)豆蔻同,栀(子)缩(砂仁黄)芩知(母桔)梗藿(香)石(斛),葶苈(木)瓜(白)芍枳(壳紫)苏(木)通。

经曰∶鼻如烟煤,肺气已绝,当汗出大喘。(若身热无汗,乃大肠燥结之征,尚可生也。)

《卮言》曰∶肺者,_也。_然居乎上,为五脏之华盖。

《医旨绪余》曰∶肺者,勃也。言其气勃郁也。

经曰∶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又曰∶辛走气,气病毋多食辛。

又曰∶多食苦,则皮肤愿而毛拔。

又曰∶白色见于鼻准及正面,如枯骨,如擦残汗粉者,为肺气绝。若如腻粉梅花、白绵者,是肺邪虚中寒,鼻衄出血,咳嗽有血,属肺经。忧而动血者属肺。

气绝候。

《灵枢》曰∶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六阳气俱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气绝于外者,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下利不禁,甚者手足不仁。

又曰∶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必身色青。阴气先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黄,腋下温,心下热也。

《黄庭经》∶人身神名曰肺神,皓华字虚成。

七神注云∶魄者,精气之匡佐也。

《灵枢》曰∶并精出入谓之魄。

又曰∶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为肺神也。

皇甫谧曰∶脾胃一败,肺气先绝。

经曰∶肺在志为忧,肺之志为悲。

又曰∶忧则气沉。

又曰∶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盖忧则隔塞痞闭,气脉断绝,而上下不通也。气固于内,则大上便道偏,不得通泄也。

经曰∶精气并于肺则悲。

又曰∶肝虚而肺气并之,则为悲。

又曰∶悲则气消。

又曰∶肺主杀,故其志为悲。

又曰∶肺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

丹溪曰∶忧伤肺者,以喜胜之,以怒解之。

《灵枢》曰∶肺色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

又曰∶鼻者,肺之官也,肺病则喘息鼻张。

经曰∶肺主秋,西方辛金,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其畜为鸡,(一作马。)其虫为介,其果为李,其菜为韭,其经为手太阴肺。

又曰∶肺藏于石。

《灵枢》曰∶五脏六腑,肺为之盖。白色小理者肺小,粗理者肺大,巨肩反膺陷喉者肺高,合腋张胁者肺下,肩背浓者肺坚,肩背薄者肺脆,背膺浓者肺端正,胁偏疏者肺偏倾也。肺小则少饮,不病喘喝,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肺高则上气,肩息咳,肺下则气贲迫肝,善胁下痛,肺坚则不病,咳上气,肺脆则苦消瘅易伤,肺端正则和利难伤,肺偏倾则胸偏痛也。

《脉经》曰∶肺伤者,其人劳倦则咳唾血,其脉细紧浮数,皆吐血,此为躁扰嗔怒得之,肺伤气壅所致。

仲景曰∶热在上焦,因咳为肺痿,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寸口脉数,此为肺痿也。若口中辟辟燥咳,咳则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也。

《灵枢》曰∶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

经曰∶风寒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

又曰∶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 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

又曰∶肺热者,色白而毛败。

又曰∶肺实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虚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又曰∶大骨枯愿,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脏脉见,乃予之期日,此肺之脏也,一百八十日内死。

《难经》曰∶外证面白善嚏,悲愁不乐欲哭,内证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苦痛,其病喘咳,洒淅寒热。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注曰∶肺气上逆,是其气有余也。)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又曰∶肺病禁寒,饮食寒衣。

经曰∶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

又曰∶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

又曰∶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

又曰∶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者之早暮也。

又曰∶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

又曰∶肺绝三日死。何以知之?口张(一云口鼻虚张短气)。气出而不返。

仲景曰∶汗出发润,喘而不休者,此为肺绝。

血随咳出,或带痰中,为咳血。

肿胀水肿有十种之分,大便 溏为肺水。

肺为气之主,而肾又为气之脏,是以气出之于肺,而纳之于肾也。

补∶人参、山药、百部、五味子、阿胶、黄芩、紫菀、茯苓、麦门冬。
泻∶防风、葶苈、泽泻、枳壳、苏子、桑白皮
温∶干姜、生姜、白豆蔻、木香、款冬花。
凉∶沙参、黄芩、桔梗、马兜铃、栝蒌仁元参、栀子、川贝母天门冬、人溺。
引经报使∶白芷、葱白、升麻。

大肠

经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上受胃家之糟粕,下输于广肠,旧谷出而新谷可进,故字从肉从易,又畅也。通畅水谷之道也。手阳明经大肠。

又曰∶回肠当脐右,回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半,长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

大肠图 p04-a41a18.bmp (缺)

又曰∶广肠传脊以受,回肠乃出滓秽之路,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又曰∶大肠一名回肠,以其回屈而受小肠之谷,故名之也。

又曰∶大肠脐右回三十六曲。

又曰∶大肠俞在脊十六椎旁,募在脐傍天枢。(俞为阳在背,募为阴在腹。)

又曰∶大肠为白肠。

又曰∶厥气客大肠,则梦田野。

又曰∶大肠有宿食,寒栗发热,有时如疟状。

又曰∶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

又曰∶小肠移热于大肠,为 瘕,为沉。( 即伏字,瘕,音假。)

又曰∶广肠一名肛门,言其处如车●形,故曰∶肛门,即广肠也。

又曰∶直肠受大肠之谷而导出焉。

又曰∶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又曰∶是动病,则齿痛 肿,是主津液。( 音拙。)

手阳明大肠引经药歌∶

卯大肠有升麻(白)芷,薤白(火)麻仁肉(豆)蔻(阿)胶,白石脂(石)膏砂(仁)石(斛)使,将军(即大黄)麻葛(根)枳(壳)升(麻连)翘。

又曰∶是经多气多血。

《难经》曰∶大肠二斤十一两,肛门重十二两,按回肠者,以其回叠也。广肠即回肠之更大者,直肠又广肠之末节也,下连肛门,是为谷道,后阴一名魄门,总皆大肠也。

又曰∶上接小肠下口,下接直肠肛门。

又曰∶卯时气血注于大肠。

《本脏篇》云∶皮浓者,大肠浓,皮薄者大肠薄,皮缓腹理大者,大肠大而长,皮急者,大肠急而短,皮滑者,大肠直,皮肉不相离者,大肠结。大肠之见证也,大指次指难用,耳聋 ,耳鸣嘈嘈,耳后肩 肘臂外皆痛,气满,皮肤坚而不痛。

经曰∶鼻隧以长,以候大肠。

《灵枢》曰∶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大,不满则狭短。

又曰∶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

又曰∶腹痛肠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

又曰∶肠中寒则鸣飧泄,肠中热则出黄如糜。

经曰∶大肠小肠为泄。

又曰∶大肠乃肺之腑也。

又曰∶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仲景曰∶大肠有寒者,多 溏,有热者便肠垢。

《入门》曰∶肠虚则鸣,又寒气相搏,则为肠鸣。

《灵枢》曰∶黄帝问曰∶胃恶热而喜清冷,大肠恶清冷而喜热,两者不和,何以调之?岐伯对曰∶调此者,饮食衣服亦欲适寒温,寒无凄沧,暑无出汗,饮食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大肠热宜泻白汤。大肠寒宜实肠散。

《脉经》曰∶大肠绝不治,何以知之?泄利无度,利绝则死。
补∶牡蛎、粟壳五倍子肉豆蔻、莲子、龙骨诃黎勒。
泻∶枳壳、仁、麻仁、石斛、大黄、槟榔、芒硝
温∶干姜、吴茱萸、肉桂。
凉∶槐花条芩
引经报使∶葛根、升麻、白芷上行。石膏下行。
《本脏篇》云下血属大肠经。
《本脏篇》云肿胀水肿有十种之分,乍虚乍实,为大肠水。

相关文章
 陈曲丸(《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五个方法轻松消除“心累”
 代问诊:婚后不孕
 张功耀指责中医捏造“亚健康”一词
 腋臭 求治
 桔梗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