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推拿按摩:中医哲学与按摩治疗心身疾病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中医哲学与按摩治疗心身疾病

              周  述  炎

   
    由心理失调引发的身体疾病叫心身疾病。八年前著有《天真按摩的心理诊断与治疗心法》(以下简称《心理治法》)及《暗示疗法》两文对之进行探讨。现结合病例,将具体的治法展示给读者,并对涉及的中医哲学及中医思维模式进行探讨。

                    一.颈痛、眩晕

    都江堰市巨某,男,30岁。颈痛眩晕三年,经北京专家远程核磁共振会诊,诊断为第四颈椎椎间盘突出。06年11月22日初诊,察看MRI胶片,椎间盘突出并不明显。按摩时查得整个颈部皮下胀气,并见头侧胆经区皮下胀气。属于《心理治法》中的“愤怒症”。我对病人说:“你的性子太急了”。病人的妻子马上说:“哎呀,他就是性子急得很。”隔日再治一次,将郁积于皮下的气体按推散,病即大减。病人临走说:“今后遇到再大的问题,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能性急。”我说:“很对!”07年2月26日电话追访,病又复发。病人因工作忙,尚无暇再治。
    按:因不同的心理压抑会导致体内不同的地方产生气体郁积,是本人在几十年临床中体验所得。在网上输入“周述炎”三字,即可查得《心理治法》一文,可参阅。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变性格的事,仓促间是做不到的,但必须引导病人去做。天真按摩心理治疗的第一步,就是把按摩查出的病因告知病人,调动起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战胜疾病。此病坚持治疗,不难治愈。皮下软组织中胀气,压迫神经、脊髓,胶片不易显示,症状却很重。若服中药,当用疏风理气之剂。

                      二. 失      眠

   黎某,男,57岁。失眠三年。06年11月7日初诊。按摩时遍触全身,未查得病机。最后才在左腰部发现一拳头大皮下积气,属于《心理治法》中的“郁哀症”。我对病人说:“就在你失眠之前,你遇到了一个巨大的精神创伤,你必须放下思想包袱,原谅对方;不然,你这个失眠没法治”。病人不语。下周病人再来,其妻云:“他回家问我:‘你给周医生说了些啥子,他怎么那么清楚?’。我说:‘我说你干什么嘛?’。他说:‘周医生有点神!’”原来,三年前病人被一个朋友以投资为名,骗走了150多万圆,从此失眠。前次治疗后,勾起心事,竟至彻夜不眠。其妻知道病因后亦劝他:“我们原来就很穷,下海经商后致富,现在再不好,也比留在单位上好到哪里去了。钱以后又挣就是了嘛。”妻子原本反对他投资,经妻子一开解,心理包袱就放下不少。治疗四次后,失眠大有好转。
    按:心理原因致病,往往在心理创伤后短时间内形成,我因此遽下定语,对病人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失眠一病,形成的原因很多。五脏六腑之病均可引起失眠。在心理原因中,喜怒思悲恐也均可致失眠。按摩治疗中,若查不出病机,宁可沉默,也不能妄言搪塞病人,自毁清誉。查病的过程,也是练功的过程,一旦查出,功夫就长一分。
                     

                      三.冠心病兼心脏神经官能症

    陆某,女,50岁。患冠心病半年多,三月前开始按摩后,胸闷痛消失,已停服西药。现每周按摩一次。2007年1月17日来诊,面色黧黑,言胸闷痛如憋,连服两次速效救心丸不解。触诊查得左乳房内胀气,按推之痛不可忍,稍息,嘱病人放松,将气按推散乃止。病人顿觉好转。问其可曾生气。言其女留学英、美数年,花费百余万元,未得一张文凭。她要女儿想法拿张文凭,反遭女儿顶撞。我劝病人道:“她去留学,当然想拿文凭,拿不到文凭也是无可奈何。西方的正规文凭管得紧。她没有文凭,你还有个女儿在。你万一把她逼死了,就连女儿也没有了。你看我这里,一些人生的残疾儿女,都爱得很。你女儿没文凭,总是健康人。人生就追求个愉快,你们一家人平安,生活又无愁,何必去自寻烦恼。”治后病人连呼爽快。说:“想不到生气这么厉害。要不是周医生开解,真不知这病怎么治!”
    按:心前区是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好发部位。或胀闷,或痛,或冷(所谓令人心寒),或心紧,或严重心律紊乱,症状多变,往往令医者束手。触诊可查得肋间肌漫肿,或紧硬,或皮下胀气,或肌肤滞涩。病人或兼颈、胸椎病变,随证变法治之,可解。但心理开解是必不可少的,不然,病必反复。

                 四.痛      经

     1999年,34岁农妇陈某,因痛经求治。每次行经均剧痛,需休息七、八天才能工作。按摩治疗后有好转,停治又复痛如故。西医检查系子宫腺肌症,不得已,借钱将子宫切除。但每到该行经之期,仍然剧痛如故。我听说后,遂考虑是心理压力所致。其家贫,负债两三万元,丈夫能力又弱,月工资仅两百元。要从客观上解除她的压力,医生做不到。要从主观上解除她的压力,她又是一种忧郁内向型的性格,一时半会儿哪能把工作做通。我于是在处方笺上画了一张符,托人给她带去,让她把符烧灰后,用温水冲服。三个月后,病人送来一个大西瓜表感谢,痛经已愈。2003年追访,经期偶有不适而已。
按:这是用的“暗示疗法”。在心理学会上,同道们叹息:心理医师的疗效,往往不及巫婆、神汉好。这种方法对知识分子绝不见效,用之得宜,效如桴鼓。不知者,即诋为“伪科学”;知其理,自有科学在其中。

           五.肩  颈  痛

     07年2月2日,温江区李某,男,外貌约66岁。述左肩颈痠痛七、八年。触诊查得颈部分肉、腠理中有气体,尤以胸锁乳突肌与气管之间气体积聚甚多,即《心理治法》中所说“郁怒症”呈现气柱的部位,但此患者积气略散漫,不如气柱紧实,仍拟诊为“郁怒症”。但一寻思,此型的积气多是在工作中受了闷气,发不出来所致;病人如此年纪,何处会受此闷气?遂先问病人年纪,说才51岁,这样我心里就比较有底了。再向病人求证是否有受闷气的情形。病人说:“你简直像算命一样。我平时性格温和,但工作烦琐,受了气就闷在心里。今后我受了气一定要发出来。”我说:“发出来你还是在生气”。病人说:“也是”。我说:“最好的办法是不生那个气。要原谅别人,原谅别人就是原谅了自己,就不会生那个气了。人认识问题都是以‘我’为中心:看是‘我’在看,听是‘我’在听,吃是‘我’在吃,穿衣服冷暖自知。人并不能直接理解别人的感受,理解别人是先暗设一前提 :‘人心如我心’,即是常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虽说人心其实难测,但人也只能够通过将心比心去理解别人。一般的人多是直接做出利己的反应,很难事事去将心比心,即使能这样想,也未必能这样做,私心很难克服,甚至难免做出损人利己的事。不能要求人人是圣贤,你就只能原谅人,不给他一般见识,不然你就要生病。”治后病人即说病大减。

    按:治这类心身疾病,一定要根据情况,设法解开病人的心结;心结不解,病情即使暂时缓解,也一定复发。曾治一83岁的老太太,因与媳妇生气致心下痞塞,每顿只能吃4--5厘米大一团饭。按摩后痞结散去,回家又结塞如故。虽然屡劝老人不要生气,但老人做不到。两三月后,骨瘦如柴,大腿只及初诊时一半粗。于是只好从祛除其外在病因入手。终于联系到其媳妇,将老太太的病情对其讲明,媳妇悔悟。第一周,陪老太太逛商场,买一件大衣送老太太。第二周,陪老太太打麻将,输了几十元给老太太,老人大喜。家里亲戚知道老人病情后,轮流来陪老人玩,病遂不治而愈。至今老人已95岁,尚健在。
    有的病人受唯物论影响,你劝他不要生气,他还说:“存在决定意识,我遇到了生气的事,怎么能不生气嘛?”遇到这种有点文化的病人,你还不能简单地用意识有反作用让他不生气。因为生气是被存在“决定”了的,能反得掉吗?为了救病人,你还得花点工夫去驳正唯物论的错误:
    首先,“唯物论”这三个字就不符合事实。凡理论都是“心”总结出来的,只有“物”是形不成理论的。石头能说出理论吗?就是牛马也说不出理论,心要到“聪明人”这个层次才能说出理论。由于“心”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同一个问题还会出现各家学说,只凭“物”怎么能产生“论”?
    唯物论说:“存在决定意识”,如有一张桌子,你才能形成桌子的意识;没有桌子,你哪来桌子的意识?这种说法的片面性,就像在用眼睛想问题;因为眼睛只能看见外物,不能看见自己。若不是自己有“心”,怎么能感知外物?人是不同于照像机的,照像机能摄下外物,却不知有外物,因为它没有“心”。人首先要具有“心”的认知能力,没有这种认知能力,就形同木石,是形不成“意识”的。认知能力的特点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意识结论。如眼睛能看到石头白,看不出石头硬;手能摸出石头硬,摸不出白;耳朵则对石头完全没有感觉。所以人对外物的意识,不只是由外物决定的,还与人的认知能力有关。同样是视觉,色所见的外物,常人所见的外物和显微镜下所见的外物,差异极大。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也指出,人的认知能力,先天就规定人以时间和空间的模式去认知世界。任何外物都要被装在心的“时空模式”中去认识,超出“时空模式”,人就认识不了。人不能设想事物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外,人的认知的模式不是被外物决定的,是先天固有的。即使在四维时空中,人的视觉不如鹰,听觉不如蝙蝠,嗅觉不如狗,可知人的感官功能还有待开发。如果人的认知模式发生变化,比如增强到能感知十维时空,或减弱如蛆虫只有触觉或味觉等,世界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佛教唯识学中对“意识”的认识分得更细,因其烦琐,简说如下:意识分为新熏识(后天形成的意识成果)和种子识(先天具备的认知能力),这两种识又各分为八识。“意识”(新熏识)的形成是由“根”(眼耳鼻舌身的感觉器官)、“境”(外界事物 )和“识”(指种子识)三结合所产生。所以“意识”是由心的认知能力和外界事物相结合的产品,哪里仅仅由外界事物决定。心与物是互相影响的,仅物质存在决定不了意识的产生。(注:存在一词在唯物论中指物质存在,在萨特的存在主义中指精神存在,如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在人本主义哲学中又略相当于道家形而上的超越心物的存在:道。)
    人接受了一种观念是很难改变的。有的人又会说:“没有人的形体,哪来人心?所以还是存在决定意识。”说这种话是不深思的表现。人心不能离开人身而独在,是事物表现的一面;但人心却是人身的主人,人身只是人心的工具。人的视听言动,都受人心的差遣;我们自己体验到的事实是:意识支配存在的人身。这里需要说明:人心当然不指心脏,但也不指大脑,是指广义的生命力的高级表现。大脑也只是人心工具,大脑想或不想问题,仍然受人心的支配。人心的实质现在还不好说清楚,但从心与身的关系看,心站在主导地位。人心如果是被物质之身决定的,决定意味着不变,要变就不叫决定;若如此,人心为什么一天会冒出那么多希奇古怪的想法?看当今世界,无数的发明创造,都是人心的杰作。是人心在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所以说,在存在与意识的关系中,存在不但决定不了意识,还反而在意识的推动下,发生疾速的改变。
    心与身,意识与存在的关系,就是中医哲学高度抽象出的阳与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但阳占主导地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化气,阴成形”。《灵枢·本神》说:“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阳的作用转化出气,再由气产生心的精神现象,阴的作用则形成万物的形体。阴与阳都是宇宙的本质——太极一气——的表现形式。现象是二,实质是一。所以阴阳之间现象上是对立的,实质上互相依存,相互之间有消长,甚至转化,因为阴阳本质上是太极一气的不同表现形式,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实质相通。中医的阴阳,用在不同的地方,含义不同。这里的阴阳,也称阴阳二气,但不是后天的物质之气,和太极之气一样,属于形而上的先天之气,无形无质,是宇宙中两种相反相成的作用,还处于老子所说的“一生二 ”的阶段;要到“二生三”的阶段,形成无形有质的形而下的冲和之气,才是后天之气。这里的先后天的先后,不指时间的先后,而指层次的深浅,先后天是同时共存的。类似于先天遗传基因与后天形体同时共存,只是这里的先天指形而上,后天指形而下。形而上的气,并不是离开形而下的东西独立存在,它就在形而下的东西之中。如六祖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寻角。”有兴趣的朋友可参阅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中,有关先后天气的论述。传统哲学几近断绝,令人难解,不得不略加解释。《素问·灵兰秘典论》又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中医哲学也认为,在心身的关系中,心起着主导作用。这些从常识出发的道理,并不很高深,只要你肯用心想,是不难明白的。可惜世间不用脑筋的人有点多!
    马克思看出唯物论的弊端,就提出辨证唯物论来补救。说是“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又能反作用于存在。”存在既然决定意识,它能决定意识怎么反作用于存在吗?若物质存在能决定意识的反作用,那此反作用是存在通过意识在自己作用于自己,就不存在意识自身的反作用;若存在不能决定意识的反作用,存在就决定不了意识。所以,马克思的说法在逻辑上说不通,只能说“存在和意识互相影响”。我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就知道,存在决定不了意识的反作用,就像面粉决定不了人们到底把它做成面条还是面包一样。只是人还不能把面粉做成机器,物质存在本身的特性要限制人们的随心所欲。客观事实是:存在决定不了意识,反而是意识要支配物质存在;只是在支配时要顾及物质存在的特性,使主客观高度统一,以达到最佳效果。这就是中国哲学所追求的“天(客观事物)人(意识的主观愿望)合一”的境界。不能理解博学的马克思,为什么会得出如此既不合逻辑,又不合事实的结论。如他还说:是石器、铜器、铁器、机器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石铜铁机器是人发明创造的,归根结底是人的智慧在推动社会的进步。又说是劳动创造人类。人的意识中如果没有智慧,会想出劳动的方法吗?不知道劳动的方法,能进行劳动吗?是意识在支配人去劳动,而不是存在决定人去怎么劳动。牛马终日劳累,它们能变成人吗?牛马的意识水平太低了!它们再劳动,也变不成人。
    错误的观念必然导致错误的决策。百多年的近代史,人类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存在决定意识的观念,使人轻看意识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使人做出像“文化革命”那样昏昧的举动:打击迫害知识分子,看不到知识经济的重要性。意识的重要功能就是懂道理,称为“理性”。明白了理性,人就可以通过说理,通过民主与法治来解决纷争;而不是像愚昧人一样,动辄互相残杀,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百年过去,让人痛定思痛,人类再不能重蹈覆辙。从小处来看,明理可以使人解除心理压抑,调动起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健康,对事业,都有巨大的好处。但从现实看,很多人对错误的观念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医生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病人,端正认识;对疾病,对社会,都是功德。
从现在已知的宇宙史看,宇宙是在146亿年前,从一个体积无限小,质量无限大,近乎什么都没有的奇点的大爆炸中产生。然后无中生有,形成众多的星球、星系。地球是46亿年前才形成,以后才有生命的产生。生命又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以至形成现在的人类。从无物到有物,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低级生命到高级生命,可以认为:“意识”是一种存在的高级形式。高级的存在能支配低级的存在。只是这高级的东西不是离开低级而别有一种存在,它只是低级的升华形式。这就是中医说的“精化气,气化神。”我这里按照中医的阴阳学说,结合现代知识来阐释中医对意识与存在关系的看法,目的旨在说明意识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让患者和医生都注意“意识”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怨天,不尤人,自求多福,自己转化命运。我这里没有批判唯心论,但批判的意味自在道理之中。
    意识有什么特点呢?这里简介梁漱溟先生在《人心与人生》中的观点。粱先生在书中曲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批判了人类只有阶级性,没有统一人性的观点,并指出人性的实质是理性。又据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的说法,说人心(意识)有: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三大特点。粱先生在“文革”的黑暗中,八十高龄仍坚持独立思考,著书立说,高扬人性的旗帜;既勇敢,又智慧,是一个少有的敢承担人类良心责任的知识分子。人有主动性,就不会被动地被外界事物所决定。人有灵活,就可以多种形式处置外界事物,而不是呆板应对。人有计划性,就不仅可以处置现在的事物,还可以处置未来的事物。人心有如此好的功能,人生真不该辜负此心。明白了这个道理,医生就一定要告诉病人,人心在人生的旅途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人不仅可以有计划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又能随机应变,灵活处理突发事件。一定要树立起病人的信心,人心能促进人身的康复。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无论是心身疾病,还是纯生理疾病,只要树立起病人的信心,疗效普遍好;若病人丧失了信心,疗效一定差。
    人心既然有如此大的作用,如果一旦产生错误观念,为祸亦必惨烈,不可不慎。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有心忧天下,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情怀。现代的医学,不仅要治人身,也要治人心。像心身疾病,不治人心,这人身也是治不好的。作为医生,尤其要注意治疗知识精英的心。知识精英占据着领导岗位,或者舆论阵地;要么影响政策的制定,要么影响人心的走向;若观念昏昧,就不是为害一身,起码是为祸一方的问题。医生能做到身心并治的境界,真可谓苍生大医;那么,良医所建立的又岂止是良相的功业。在此愿与同道共勉。
    未正人,先正己。医生在说服病人之前,必须先说服自己,人不能以己之昏昏而使人昭昭。所以不嫌辞费与同道进行探讨。

    鉴于最近诋毁中医是伪科学之声不绝,又少见中医学者出来讲清中医学的理念及特色,在此谈一点看法,供同道参考:中医是一个哲学医学,哲学可以包容科学,科学的内涵却装不下哲学。作为中医师应当把中医的医学基础弄清楚。中医是以阴阳五行的哲学归类在认识事物,其基础是建立在道与万物相通的一元论上。太极生两仪,变成阴阳;两仪生四象,为少阴、少阳、老阴、老阳,再加上中性的土,就构成了五行。中医是两分法与五分法的结合应用。金、木、水、火、土五行,万万不能理解成五种物质,比如,五行可以表现为东西南北中,这是什么物质?有人把中医说成朴素的唯物论,我认为这是不得已的附会。中医是心物统一论,道理已如前述。阴阳五行是对宇宙动力作用的归类,由此也表现为事物特性的归类。如果照唯物论来理解,中医真是不通又不通,自然该挨骂。事物之复杂,以阴阳五行为纲来认识,有其简明扼要的一面,也就有模糊不清的另一面。比如,外邪众多,用风火湿燥寒来进行功能归类,决不能理解成什么具体的细菌,这是一种模糊的认识论,就像数学中有模糊数学。这既是中医的短处,也是中医的长处。事物变化之繁,不可以尽数。能清楚精细的认识,当然好;若一时认识不清,用模糊理论可以先把握住治疗的大方向。如非典型肺炎刚出来,用了中药治疗的效果都比较好。现在借鉴西医充实自己的短处,是可以的;若因此丢掉自己的长处,就很不值得。事物的认识没有穷尽,模糊理论是取消不了的。如果能把西医融会进中医最好,但这需要众多人才持续不断地努力。有待于后学诸君!治病几十年才知道,好多病你根本连病名都弄不清楚,用模糊理论一治疗,病人的痛苦就解除了;或者一时治不好,也可以控制病情,留人治病。原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腹痛住院,西医一派说是胆囊炎,一派说是胰腺炎,争执不清就不用药。为什么不能先模糊治疗一下呢?最后尸检证实是胰腺炎,有什么用?其实,西医也用模糊理论治病,如用广谱抗菌素,只要发现是细菌感染,无需先弄清是何种细菌,就可用广谱抗菌素治疗;不得已,才做细菌的药敏试验,选专药治疗。很多病都适用模糊疗法,只要治疗的大方向正确,病人能解除痛苦,用不着弄很清楚。这样做既可以提高治病的效率,不延误治疗;又可降低治疗成本,减轻病人负担。现在一些病,有些西医检查不出来,就武断地说病人没病。中医善治各种杂病,把病治好了,当然有自己对疾病的认识,但西医要求中医用西医的道理把病说清楚,中医的模糊理论自然说不清楚,于是就有人攻击中医不科学。现在西医的循证医学,也在走模糊治疗的路;中医借鉴一些西医的治法,就攻击中医无用,这是一种不讲理的做法。一些西医的检查结果,也有似是而非的,造成失误的大有人在(参见拙著《不能迷信影像诊断》)。如我治疗加拿大籍华人张太太的膝关节痛,加国西医说是膝关节坏了,要换人工关节。张太太不敢一试,遂来中国求医。我触诊查得系关节滑膜炎兼韧带钙化,每周一次,治疗三月,疼痛大减。明明是筋病,与骨何干?又南京一妇女,58岁,三十多年前,当知识青年,强力劳动,损伤腰部,遂致髋关节痛。宁、沪众名西医会诊为股骨头坏死,换一个股骨头还痛,再换对侧股骨头;还痛,又说先换的股骨头已坏,又第三次换股骨头;还痛,又说后换的股骨头坏,要四换股骨头。经我检查是4—5腰椎错位,校正后,即痛止。此病骨坏死相信有,但是否到了非换骨不可的地步,则难说;漏诊腰椎错位,是逃不掉的。以科学标榜自己的西医,都有不科学的行为,一些对中医不了解的人,抓住中医的弱点,大肆诋毁中医为伪科学,中医应当自己站出来把道理说清楚。并向群众普及中医理念,宏扬中医特色,造福社会。
    科学是建立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但人除了逻辑思维以外,还有灵感思维、直觉思维、联想思维、美感思维、情感思维等。这些思维基本上不靠逻辑推理演绎,但可与逻辑推理结合应用。科学解决不了情感、美感以及道德的问题,所以不能搞科学霸权主义、唯科学主义,这样会防碍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马斯洛说:“‘纯’科学家最终所能达到的境界不是爱因斯坦型或牛顿型,而是搞集中营试验的纳粹‘科学家’和好莱坞的‘疯’科学家。……为科学而科学正如为艺术而艺术一样,都是病态的。”(《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42页)叔本华说:“物质世界的真理,可能非常具有客观外在的意义,却丝毫没有主观的内在意义。后者是心智和道德真理的特权,心智和道德真理涉及意志客观化的最高阶段,而物质世界的真理,则只涉及意志客观化的最低限度。”(《叔本华人生哲学》李成铭等译,82页)而中医学却是将意志客观化的最高阶段与最低限度相结合。如《素问·汤液醪醴论》说:“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清·高士宗注云:“针石之为道也,工(医)之精神与病之精神,工之志意与病之志意,两相合也。今工之精神不进,志意不治,工与病违,故病不可愈。”这就是上文所说的高级存在状态可调控低级存在状态,神可以治形。医生和病人的精神状态都要影响疾病的痊愈。荣格也说:“心理治疗告诉我们,最具疗效,起决定作用的并非学识,亦非技能,而是医生的人格。”(《荣格性格哲学》李德荣编译,250页)这种现象可以称为“思维感应(?)”,这些道理若没有亲身体验,在那些科学霸权主义者看来,又是伪科学。医者仁者心,对这些强不知以为知的说法,应努力给以解释,以提高社会的认知水平。
    在科学知识的论证阶段,主要靠逻辑思维;在科研成果的发明创造阶段,则与灵感、直觉、联想的思维形式密切相关。中医则应用后三种思维形式较多。如中医比类取象的认知方法,把万事万物用五行归类,就是应用的联想思维。不然,东西南北中和辛甘酸苦咸是怎么也挂不上钩的。联想思维又往往能引发灵感思维。爱迪生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这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还重要。”罗斯福说丘吉尔“每天能想出一百个主意,其中九十六个都是馊主意,但有四个是绝顶聪明的主意。”丘吉尔之所以是伟人,不在乎他每天有九十六个馊主意,而在他每天有四个靠灵感产生的绝顶聪明的主意。中医水平的高低,与灵感思维的关系相当密切,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手法总论》所说:“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这个“巧”在一般情况下是直觉思维,在遇到疑难病时,往往是灵感思维起作用。那种机械化思维的人,是一定学不好中医的。直觉、灵感的产生,也不是凭空而来,需要临床经验千锤百炼的磨砺做基础,又与人的聪明才智相关。所以说“老医生,少裁缝”。直觉、灵感思维并不排斥逻辑思维,在千锤百炼的磨砺中,绝对包含逻辑思维的应用;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往往激发出灵感和直觉。灵感和直觉的正确与否,也要经过逻辑思维的检验。在产生了灵感和直觉认识后,要用逻辑思维想一想它有没有道理,再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如中医辨寒热真假,患者出现十个寒症,一个热症,你要说寒症都是假象,热症才表现实质,用逻辑思维就要考虑寒热的百分比,就得不出这个结论。逻辑推理的方法是:“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这是正治法,用之效果不好,医生就要考虑是不是把虚寒证当实寒证治了,或者应是寒热错杂证,或者是用药的剂量不够。在病情危急之时,你要一眼看出是真热假寒,往往靠经验的直觉和灵感。这时有经验的医生径可直接用药。经验不够的医生有了灵感、直觉,就要结合逻辑思维应用:一、真热证应当用寒药;二、如果这是真热证,不防用寒药一试;三、小剂量试用以观察疗效。
    中医学常用的灵感、直觉、联想的思维方式与科学常用的逻辑思维方式,看似矛盾,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只是中国文化的特点,喜欢模糊思维的方式,就像中国画一样是模糊的,重神似,轻形似,不像西方画那样纤毫毕现。中国人的民族观念模糊,只要认可文化理念就行,汉族是由若干民族融合而成。中国人的国家观念模糊,认为“天下是一家,四海皆兄弟”,以至当外敌入侵时,被讥为“一盘散沙”。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自然有其局限,如重大道,轻雕虫小技;重整体,轻具体;逻辑思维不发达等。但中国文化的优点就在其中,那就是包容性强,在包容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发展壮大了自己。中国文明没有像其他古文明一样消亡而延续至今,就是靠的这种文化优势。中医是中国文化孕育下的产物,我们应当看到自己的优势,并运用这个优势把科学的方法包容到中医学中。荣格说:“英国人类学学会的一位前主席曾问我:‘你能理解何以像中国人这样高智力的民族没有科学吗?’我答到:‘他们有科学,但你不理解它。这种科学不是建立在因果性原则之上的。因果性原则并不是唯一的原则;它只是一种相对的东西。’”(《荣格性格哲学》362页)因果性原则是逻辑思维的基础。我认为中医学可称为“模糊科学”。一个外国人能如此认识中国文化,比好多中国人还认识得清楚。
    以上本文通过哲学和心理学方面对中医学进行探讨,希望同道对不足之处给以指正。

                                                2007 .3.20.初稿


[ 本帖最后由 zsy_111 于 2007/4/20 20:20 编辑 www.med126.com/yaoshi/]
-----------上周五(5月18日),周述炎先生第一次到UC民间中医讲堂讲堂授课,结果讲堂震动,大家反映周老师给的是真传,以前不知道推拿按摩竟有如此深的道。熊熊去网上搜索了几篇周老师的论文,经周老师同意贴在此处。
-----------

天真按摩的心理诊断与治疗心法


作者:周 述 炎


天真按摩是一个以触感察病为基石,以手法结合内功消散病灶的按摩流派;心理治疗广泛适用于各科疾病。笔者在实践中使天真按摩与心理治疗天然契合,其心理诊断是以按摩察病为主,心理治疗是以手法调身结合心理开导而致调心为要,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心得略述如下:

人体疾病分为心理、生理两个方面。两个方面互相影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可截然划分。以心理因素为主要病因的疾病,除形成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外,还进一步形成一系列心身疾病。生理疾病必伴有机体组织的病理改变,经过训练的按摩医生能用手把很多病理改变体察出来,只是随功夫深浅不同而察病的精粗有异。心理失调也会引起机体组织发生相应病理改变,(注:本文用“心理失调”比“心理障碍”含义宽,包括未形成疾病的心理失常状态.)同样可以通过触感体察出来。反过来用按摩手法消散病理改变,不但可以治愈生理疾病 ,也同样可以使心理失调大为改善。这是一种“以身调心”的治法,再配合“以心调心”(以理性调控情感和欲望)的“心理开导治疗法”而建奇功,当然也使很多顽固的心身疾病得以治愈。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天真按摩的医疗内功中含有从潜意识中通过修身养性和修炼所发出的巨大的心理信息和能量,决不是蛮力揉按所能取得的疗效。由于心理治疗在我国还不普及,现将中西医的心理学先作一简介,使初学者能对心理学有一个较全面的印象。

一.医学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以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心理学原本附属于哲学,如中国古代哲学所探讨的智愚、勇怯、道德、性命这些内容都与心理学相关.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前384—322年)著有《灵魂论》,是研究心理学专著。近代心理学的诞生,以德国生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心理学从此独立于哲学,自立门户。心理学应用于医学即为“医学心理学”。?

1.西医心理学概述 近百年来心理学迅猛发展,形成众多学派。最有影响的学派有三家:①精神分析论,②行为主义,③人本主义。 精神分析论为奥地利精神医学家弗洛伊德在1896年创立。揭明了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望潜意识的影响。弗洛伊德认为梦是被压抑愿望的实现,如饥饿的人梦见美食即是,复杂的梦是经过伪装的愿望的表达,通过对患者应用自由联想和对梦进行分析等,将压抑在患者内心深处的冲突和痛苦释放出来,使心理得到平衡,是一种以领悟取代压抑的方法。中国气功的自发功状态,有人哭,有人笑,有人吼,有人跳,也是一种释放压抑情怀的方式,与精神分析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行为主义学派由美国心理学家华森在1913年创立,认为人的行为习惯都是受后天环境影响, 被动学习得来;因此,错误的行为习惯也可以从后天训练得到矫正,如奖惩方法,气功的入静方式、太极拳等都可归属行为疗法;并通过对动物或儿童的实验研究所得到的行为原则,以推论解释一般人的同类行为。行为主义的严格科学取向原则,对心理学的科学化有贡献,但否定了精神在心理学中的作用,有机械唯物论的缺点。人本主义学派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与罗嘉思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创立,注意从人的需要出发去研究人性,认为人性本善。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一、生理需求,如食欲、性欲。二、安全需求。三、爱与隶属需求。四、尊重需求。五、自我实现需求。前四层为基本需求,第五层为衍生需求。马斯洛晚年又补充了一个“超越自我的需求”。低层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求。这略同于中国“衣食足而后礼义兴”的观点,但中国人却不尽赞同,中国人还认为:“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食嗟来之食”;孔子还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未必然要低层次需求满足以后,才有高层次需求。中国哲学把悟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为了明白真理,可以把生死置之度外,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种境界当然非常人所能到。人本主义提倡尊重人,但其理论始终是以“我”为中心,对人性的认识还是有局限,与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境界比还有差距。人本主义反对精神分析论和行为主义理论上的窄化和偏颇。由于精神分析论以精神病患的心理现象为基础,故批评为“伤残心理学”;行为主义以动物和儿童的心理现象为基础,则批评为“幼稚心理学”。人本主义冲淡了心理学纯科学的色彩,成为心理学近年来发展的趋势之一。这和心理学本身就是玄学和科学相衔接的领域分不开的。(玄学是研究体验超时空的本体的学问。本体为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的共同本源。) 罗嘉思对人本治疗法的贡献较大。人本治疗法认为:医生不是救世主,而是患者真诚的朋友 ,应尊重患者,协助患者自己明辨是非,树立信心,以达到自我实现的理想人生境界。另外还有认知论,研究人如何获得知识的过程,强调人对知识的认可,随着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结论有异,人可以通过改变看问题的角度以获得新的认识,从而达到心理平衡。如人因挫折而气馁,若明白了“失败为成功之母”的道理,则会继续奋进。认知论强调人能自主明理, 可视为人本主义的一个分支。又有生理科学观,研究心身之间的关系,目前偏重在研究心理与神经、内心泌之间的关系。这两种学说与前面介绍的三家学说,共号称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心理学适应面甚广,大要分为理论类和应用类。理论类的有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应用类的有临床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 、法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以上内容参见张春兴《现代心理学》) 西医心理学以上述五大理论作指导,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过去西医学总是将人从微观分析,从细胞和生物分子上找疾病的原因,认为“化学和物理学的语言最终足以解释生物现象”(美国恩格尔教授语),不大重视心灵和社会环境在疾病中的作用,称为“生物医学模式”。现在西医学自悟其偏,已将医学模式扩充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灵现象不在单个的细胞中,而是在整体中显现,这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所以仅仅从微观上认识人是片面的。(本段参见李天心《医学心理学》教材第五页) 严重的心理失调会形成以心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病或神经症。精神病和神经症都存在 认知、情感或意识、意志方面程度不等的障碍;但神经症病人有自知力,主动就医诉说病情;精神病人一般都有程度不等的自知力缺失,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看病,甚至拒绝看病。治疗神经症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治精神病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环境和心理治疗辅之。( 本段参见沈渔村《精神病学》教材第36页) 心身为一体,但心为身之主。中医在两千年前就认识到“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灵枢·口问》)。心理失调会引起整个心身的失调,心理作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已认识到,心理失调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引起免疫功能低下,这样就会导致生理功能失调,引发多种脏腑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由心理社会因素引发的生理疾病称为心身疾病。据有关资料介绍,包括痤疮、哮喘、冠心病、糖尿病胃溃疡、甲亢、风湿性关节炎、结核、、青光眼等数十种疾病,癌症也是公认的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还与遗传因素结合发病,胶固难解,但若解得这心上的千千结,很多疾病可以不药而愈。97年第6期《龙门阵·村居杂感》载,已故“民盟”中央委员陈新桂先生,“文革”中被遣送回原籍农村监督劳动,遂患严重的胃溃疡和脱发,后来在医生的启发下自学心理学,才明白这病是自己找来害的。思来想去,想出一道理:“历史都是墨和着血写的”,自己虽然遭不白之冤,在历史上实在算不上一回事,再找些病来害,简直不值。从此直面惨淡的人生,心理一宽,病竟不药而愈,引得乡邻纷纷来问药方。即使非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心态的好坏也对疾病发生巨大影响。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战地医生们发现,打了胜仗的伤员比打了败仗的伤员恢复得快得多。所以,心态不健康,无病会生病,有病难康复。心理治疗普遍适用于各科疾病。?

2中医心理学概述 中医心理学成形于《黄帝内经》。《内经》将人的精神分为五个层面(五神):神(广义指生命活动、元神,狭义指意识)、魂(阳神、识神、显意识)、魄(阴神、潜意识、本能)、意(注意 、回忆)、志(意志、记忆),情绪分为喜怒思悲(忧)恐五志。这里读者应注意:五志之志,指情绪;五神中之志,指意志、记忆;五志中之思为思念,才能归属情绪;思考之思非情绪,为心神所主,所谓“心之官则思”。五神、五志分别归属(讲归属,是中国人心身一元论观点,不同于西方心身二元论。)心肝脾肺肾五脏,与西方心理学将心理分为认知、情感、意志三个方面相比,《 内经》则是神、情两分法,将认知和意志包含在神之中。上列括号内的解释中,元神、识神是道教 概念。元神指灵魂,应包括魂魄在内,但道教学者习惯将识神与元神对举,实际上是指气功修炼的目的是,要达到阴神与阳神通达无碍的元神层次。且与中医神魂的概念不尽相同,但自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以后,道教的精气神的修炼养生概念又逐渐与中医在结合,故此列出对比参考。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情绪失度则伤及五脏,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素问·举痛论》更进一步指出,情志是通过引起气机紊乱而致病,“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 …思则气结”。《灵枢·寿夭刚柔》说:“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心身之间是以气机作中介相互影响的。这就在理论上首开了认识心身疾病的先河。在心理诊断上,《内经》也认识到心理因素对生理病变的影响,《素问·疏五过论》说:“ 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为挛。”《内经》对梦的认识,可与弗洛伊德的梦学说互补。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欲望的实现。《内经》则认为梦是邪气犯人在精神上的表现。《灵枢·邪yin发梦》说:“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yin于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阴阳俱盛则梦相杀。上盛则梦飞, 下盛则梦堕;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验之临床,弗洛伊德与《内经》均各有所见,据弗氏之说,可以据梦以推测患者潜意识中被压抑之情事;据《内经》之说,可以据梦推测患者的病机。

在心理治疗方面,《内经》根据五行学说提出了五志相胜的心理疗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内经》还提出了以神正神的心理疗法,参见下文明代张景岳医案。《内经》注重调动病人的内在积极性以治病。《灵枢·师传》说:“人之情,莫不恶死乐生 , 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首先向病人指出病情的严重后果,再让病人看到认真治疗的好处,第三引导病人走切实可行的路, 第四让病人看清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可以克服的。这可以说是一套完整的理性认知疗法,是现代人本主义的鼻祖。 《内经》在预防医学心理学上,提出了“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主张,《素问·刺法论》还提出了在进入疫区时,预想五色彩气护身,调动身体潜能以防传染的方法。体现了《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总体预防思想。以上的心理学思想和治法,极具中医自己的特色。《内经》还将人的形象、性格、体质分为阴阳二十五种类型。主要类型为木火土金水五型 ,每一型又分为阴阳五种类型(见《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成为有中医特色的人格学说。 宋代陈无择将五志学说发展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病因学说,把心理病因列为发病的三大原因之一。金代张子和在实践心理治法上,达到中医临床心理学的顶峰。(参见王米渠《中国古代医学 心理学》)。他在《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中说:“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若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祸起仓卒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从《因忧结块》案中可见其应用五志相胜治法之一斑:“息城司侯,闻父死于贼,乃大悲,哭罢便觉心痛,日增不已,月余成块状,若覆杯,大痛不任,药皆无效。乃求于戴人,戴人至,适逢巫者在旁,乃学巫者杂以狂言,以谑患者 ,至是大笑不忍,回面向壁,一、二日心下结硬皆散。”又在《儒门事亲·卷七惊》中说:“卫新德之妻,旅中宿于楼上,夜值盗劫人烧舍,惊堕床下。自后每闻有响,则惊倒不知人。家人辈皆蹑足而行,莫敢冒触有声,岁余不痊。……乃命二待女执其两手,按高椅之上,当面前下置一小几。戴人曰:‘娘子当视此’。一木猛击之,其妇大惊。戴人曰:‘我以木击几,何以惊乎? ’伺少定击之,惊也缓。又斯须,连击三、五次。又以杖击门,又遣人划背后之窗。徐徐惊定而笑曰:‘是何治法?’戴人曰:‘《内经》云:“惊者平之”。平者常也,平常见之必无惊 。’是夜使人击其门窗,自夕达曙。夫惊者,神上越也。从下击几,使之下视,所以收神也。一、二日虽闻雷亦不惊。”这例治法,设计周详,属现代的行为主义疗法,达到了很高的治疗水平。 元代朱丹溪在治郁证上独有建树。他在《丹溪治法心要·郁》中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 ,一有怫郁诸病生焉。人生万病皆生于郁”。丹溪的郁函义甚宽,非专指情志不畅,分气、血 、痰、火、湿、食六郁。但诸郁以气郁为先,气郁由情志不畅。并创以越鞠丸为代表方的诸方以治诸郁,是对心身疾病的一套系统的认识理论和治法。 在运用情志相胜疗法时不可拘泥于五志相胜之说,必须灵活运用。喜可以胜悲,悲也可以胜喜。《续名医类案》载:明朝,世代为农的李大谏考中举人,次年又中进士及第,其父遂大笑不止,竟成狂笑病,十年不愈。李求治于赵太医。赵思索后,派人到李的家乡告诉其父云:“你某子前数日不幸患病去世”。其父大恸,狂笑病立止。后赵又遣人至李家云:“你子死后不久, 又被赵太医救活了。”李父止悲,狂笑病也从此愈。《儒门事亲·卷七病怒不食》案中,还记载了以喜胜怒,并结合暗示疗法治疗不食症的病例。清·陆以恬《冷庐医话·七情》中记载了以恐胜忧的案例。这些都不是死套五志相胜法则,所能取得的成果。是善于从“无字句处读书”的生动体现,应用情志相胜疗法应注意相胜情志的使用分寸,过用又会形成新的情志伤害。

明代张景岳又充实了《内经》以神正神的中医心理治法。《素问·针解论》说:“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即以医者之神,正病人之神。张景岳《类经·祝 由》第四案:“余尝治一少年姻妇,以热邪乘胃,依附鬼神,殴詈惊狂,举家恐怖,欲召巫以治, 谋之于余。余曰:‘不必,余能治之。’因令人高声先导,首慑其气,余即整容,随而突入,病者亵衣不恭,瞠目相向。余施怒目胜之,面对良久,见其赧生神怯,勿尔潜逃,余益令人索之,惧不敢出 。乃进白虎汤一剂,诸邪悉退,此以威胜其亵渎,寒凉胜其邪火也。”清代叶天士已认识到社会问题影响及心理,再导致生理发生改变的病理模式。不解决社会生活问题则心身均不畅,病不能愈。《吴县志》载:“叶天士宅后住一老妪,两代皆寡,食指浩 繁,贫病交加。天士视之,知其病由贫来,非药石所能医治,令其种植西湖柳数十株,谓妇曰: ‘汝病今不服药,来春即有无数病者,来求购西湖柳,可令汝家一年温饱无忧。’至明春柳丝茁长时,适值县中麻疹盛行,天士要每一病者向老妪购西湖柳三、五钱。门庭若市,日进纷纷, 老妪大喜,诸病若失。” 以上征引众多医案,希望读者能从实例中加深对中医心理学的理解,并从中悟出法外之法, 灵活应用于具体的病例, 天真按摩的心理诊断特色在于触幽发隐,即通过触诊及时发现病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各类心理压抑。在预防心理医学和心身医学上有着重要意义。天真按摩的治疗特色,首先是通过修身养性炼神与手法技巧锻炼相结合培育出医疗内功,把调和的心理信息和能量,通过手法灌注给病人,故疗效卓著。二是以手法察出心理失调,通过调身以调心。三是在心理开导方法上 , 从开拓病人精神境界入手,注重从人的本性上开发人的潜能,让病人以理性和意志去对待人生的问题,开阔心胸,通过调心而调身。这种治法虽然适应面很广,但对缺乏理性的人,如痴呆、癫狂患者,显然还需结合其它心理,药物诸法,才能提高疗效。在抗菌素、疫苗普遍使用的今天,微生物所致的疾病已被大大控制;在物质文明进步的时代 ,饥寒交迫的疾病也空前减少;而由心理失调诱发的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极大威胁。占死亡因素前几位的心脏病、癌症和脑血管意外都与心理失调有关。可见心理治疗对维护人类健康何等重要。而天真按摩的心理诊断与治疗方法,另辟蹊径,方便易行,费力少而收效大,与各种心理治法相映生辉,凡习按摩术者不可不知。

二,中医的形神同体论 在天真按摩的心理治法中,既以身调心,也以心调身,这种心身之间互相调节的治法,以及天真按摩的内功修炼都建立在中医形神同体论的基础上,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印证,但近人多以朴素唯物论附会中医,致使中医的精义日晦,所以有必要向读者介绍中医的形神同体论。 形神同体是指后天物质形态与精神作用都来源于先天同一本体。后天形与神只是先天本体的不同表现形式,就象光彩夺目的金刚石的形态与金刚石的硬度是金刚石的不同表现侧面一样 。不能说金刚石的形态决定硬度,也不能说硬度决定形态。同理,不能说形决定神的存在,也不能说神决定形的存在。但在人们的印象中,形体可以脱离精神而单独存在,而精神却必须依附于形体;同样,精神也可以自主思考,很多发明创造,文学艺术作品都被精神无中生有地想出来,人主宰着世界,而不是世界主宰人;于是在哲学领域中出现了到底是形体的存在决定精神意识的存在,还是精神意识的存在决定形体的存在的争论,这就是惊天动地的唯物、唯心之争。不过在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中不存在这种争论,《老子·一章》说:“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后天的形与神、物与心在先天本体的基础上是统一的。本体指宇宙的本质,为了避免人理解此本质为物质之质,故称本体,当然更不是形体之体,意指本体为一充满宇宙的自在之物,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存在,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不存在,本体超越时空与心物观念,处于“非有非无”的状态。认识本体的学问叫形而上学,又称玄学。先天之神与本体同在,属形而上学;后天之神与形体同在,属形而下学。科学属于形而下学,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物),道不离器而独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玄学与科学是统一的,中医学就是玄学与科学统一的典范。关于形神同体,从表面上看,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精神没有内在关系。构成物质的单一元素不表现出生命现象,但当各种元素按一定规则结合,组成蛋白质、细胞、生物体以后,就显现出生命现象,高层次的生命现象即表现为精神;如果单一元素中不潜藏有生命机能,各种元素无论怎么结合,也不能无中生有地显现出生命现象。精神对于形体只是有隐和显的表现,有的形体表现出生命现象,有的形体不表现出生命现象,却不是有和无的关系。形体对于精神也有隐显的表现,现代物理学有暗(隐形)物质的说法,还认为暗物质在宇宙中多于明物质。从上述可知 ,表现出形与神只是本体的作用形式不同,所以不存在“存在决定意识”或“意识决定存在”的问题。唯物、唯心二论都站不住脚,是明显可见的。

关于本体的超时空态,《庄子·齐物论》中形容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天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尖更大,而泰山比起来还要小些,形容超越空间差别。)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没有谁比夭折的孩子长寿,而彭祖比起来还算短命,形容超越时间差别。)毫尖虽小, 却是宇宙本体作用的显现;泰山虽大,与无边无际的本体比当然小。夭孩命短,同样是本体作用的显现;彭祖长寿,与无始无终的本体比当然短。大小久暂,从本体的角度看是没有差别的。 唐代佛学家李通玄也有一句话形容本体的超时空态:“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 ,始终不移于当念。”无边刹境与自己的空间距离无毫尖之远,十世古今和当下一念永远没有时间差别。爱因斯坦相对论认为:空间可以弯曲成球面,这是地球围着太阳转圈的原因;在达到光速时,时间会变慢。英国霍金教授的“虚时空”学说则更接近超时空的观念。科学家也认为时空可以改变。希望前哲今贤的话,能有助于读者理解超时空的含义。关于本体的超心物态,现代物理学或许有助于对本体的理解。在高能粒子加速器中制造出了反物质的粒子,但只能存在几十万分之一秒。反物质与正物质在外观上可以没有区别,但只要遇到一起就产生一道强光,一齐化为乌有,称为“湮灭”现象。若物质是绝对实在的,物质到什么地方去了呢?“物质不灭定律”被现代科学否定了。在量子物理学中,发现电子、光子 这样的基本粒子有能量,无质量,既可以看成是颗粒状,又可以看成是波状。剑桥大学教授史 蒂芬·霍金说:“粒子没有很好定义的位置和速度,而是由一个波来代表……也许不存在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只有波”(《时间简史》154页)。投石击破水中天,水面出现波形,水不是波, 波也非水,波有能量,无质量,借水以显象,而自身无实质。如果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波,那么,在感官上给人以实在感的物质,最终是没有实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认为,物质的质量 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E=mc2(E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代表光速)。据此公式,质量等于能量除以光速平方。能量是没有实质的东西,能量可以表现为热,表现为力,表现为光,而无实质可寻,光速也 无实质可寻,等于能量除以光速平方的质量,也就无实质可寻。海森柏说:“能量实际上是构成所有基本粒子、所有原子,从而也是万物的实体”(《物理学和哲学》28页,科学出版社,19 74)。

98年,华人科学家崔琦和斯托尔默,劳克林一起获诺贝尔物理奖,他们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量子液”的理论。解释者云:光在玻璃中穿梭,不知玻璃为有物;我们在量子液中穿梭, 也不知量子液为有物(此物不是物质之物)。量子液充满宇宙,其泛起之波成为基本粒子,进而构成万物,如此则物质终无实质可寻。而精神活动也伴随脑电波而产生,可以认为精神和物质都是波的不同表现形式,这样物质与精神的差别也就不大了。这和佛学中的比喻太相像了: 万物如同大海中泛起的浪花,各浪花抓住这一现象,认为这浪花便是自我,而不知浪花只是借海水以显象,而没有浪花自己的实质。大海在这里比喻本体,这就是佛学中“诸法无我”(各种现象中无自我之实质),“万法皆空”(所有精神和物质的现象都没有实质)的认识。精神和物质的现象都是本体的表现形式。量子液的理论有助于理解本体,但不具备本体超时空的含义。一般人的认识都是建立在时空观念上的。陆象山说:“舍我而无宇宙”。上下四方叫宇, 是空间定位;往古来今叫宙,是时间定位;离开了“我”(有判断能力的基准点),就不能给空间和时间定位,形成时空观念。史蒂芬·霍金也说:“在相对论中,人们必须抛弃存在一个唯一的绝对时间的观念。……对于进行测量的观察者而言,时间变成一个更主观的观念”(《时间简史》131页)。世间的任何观念离开了时空观念都无法建立,所以,超时空本体的状态就不能用时空观念中的世间语言来表达,也不能用思想去想,但离了语言,更不好表达,就只好要求人们去领会言外之意了。

佛学里用否定式表达法(遮诠)来描述本体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常不断。”即不是世间的相对观念所能表述。认识本体只能通过体悟的方式,称为 “悟道”。《老子》用肯定式表达法描述本体,但也首先声明:“道,可道,非常道。”即“道用语言表达出来就不是那永恒的道。”所以《老子》反复从不同的角度阐释道,就道具有规律性称为道,具实在性又称为朴,就其虚灵称谷神,充满宇宙称大,无微不入称小,非物质性叫恍兮惚兮,却又精纯而真实叫有精有信,是万物一致的本源又名为一。道是精神和形体的总根源,形容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对本体的认识源于《易经》,《周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太极即是本体,又称“先天一气”。宋·周敦颐《太极图说》云:“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阳无非是太极的不同运动状态,其实动静也只是个说法,不能简单理解为世间的运动,应理解成相反的状态。相互对立的阴阳能互相转化,即在于本体为同一太极,不然,两个互不相干的东西如何能转化?世人多知阴阳是两种对立的表现方式,却少有知道阴阳是本体的两个表现侧面。阴阳又称为阴阳二气,仍然属于先天范畴,这二气之气绝不能理解成后天无形有质的气血之气。先天之气无形无质,《灵枢·阴阳系日月》说:“阴阳者,有名无形”,但也不是象真空一样绝对的无,也不是绝对的有,玄学称为“非非有,非非无 ”。辞语费解,这是用形而下语言表达形而上境界的困难之处。先天本体之气以阴阳的功用显示自己的存在,叫“即用以见体”;本体不离功用而独在,叫“即体以存用”;本体与功用不可分,叫“体用不二”。在后天则表现为“心物不二,形神不二”。要阴阳二气相合以后产生 的天地万物,才属后天范围。后天的阴阳二气才有象可见。《阴阳应象大论》说:“积阳为 天,积阴为地”,绝不能把天理解为纯阳之气,地理解的纯阴之气,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天地之气都各含阴阳,“阳化气,阴成 形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显阴隐则为气,阴显阳隐则成形,天地只是先天阴阳二气的不同表现形式。现在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并不知阴阳有先后天区别,又不知阴阳与本体太极的关系,牵强附会以教人,深可慨叹!《周易·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的思想进入中医学以后,阴阳学说成了中医学的基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阴阳)。”阴阳是本体表现出来的两个相反相成的作用方式及现象,阴阳不测谓之神,阴阳昭著谓之明,世间的一切玄妙难知的现象和明显可见的现象都源于阴阳。《素问·天元纪大论》描述了阴阳由先天境界进入后天境界的过程。“ 夫(阴阳)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阴阳的作用力,《内经》称为“神”,这个神是先天之神,称神是强调本体的阴阳作用力,神不离开本体独在。神与本体不一不异,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而已。绝对不能把这个神理解成后天的精神,据文意可称为“玄神”。而人的精神智慧,地上的万物都是玄神的不同表现形式,玄神既可以表现为无形的风热湿燥寒 ,又可以表现为有形的木火土金水。玄神既超越形气,又在形气之中,玄神(也可说道)无在而无不在。东郭子问庄子:道在什么地方?庄子说:无所不在。东郭子又说:要具体说才行。庄子说:在蚂蚁身上。东郭说:怎么这样低级呢?庄说:那就在稗子里。东郭说:怎么越来越低级?庄说:那就在瓦片里。东郭说:怎么越说越厉害?庄说:那就在屎尿里。(《庄子·知北游》)大自然的造化万物的玄神,是超越现实世界的,但也不是离开现实世界而别有一个玄神,玄神就在万物身上,东郭子与庄子的问答,就在说明这个道理。

人生的最高修养就在于用后天精神体悟先天玄神(又称天玄),《素问·刺法论》说:“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故要修养和神也。人神不守,非达至真,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神守天息,复入本元,命曰归宗。”人本是无知的,以后聪明渐开而到有知,进一步追求真理,直到认识产生宇宙的本源——天玄,而达到修养的最高境界——归宗。先天玄神超时空、超心物,不能用后天感觉器官感知,只有用修养和神的方法从后天进入先天境界(复入本元)才能体会领悟。《素问 ·八正神明论》描述了这种情形,“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先天玄神比一般的精神形态还要神奇,耳杂听不到,眼睛看不见,而当你的精神修养进入了“志先”的超越境界时,理解能力就会发生“心开”的突变,眼睛变得非凡的明亮,你灵慧独具,体悟了玄神,却用语言表达不出来; 和大家在一起,却只有你看得见;对大家是昏昏糊糊的,只有你是清楚明白的,就象风吹去云一样,扫清你思想上的疑团,所以叫玄神。认识玄神的方法《老子·十章》叫“涤除玄览”,《 庄子·人间世》叫“心斋”、“以无知知者也”,都是指不用后天意识而以精神进入先天境界后的体悟。孔子说:“默而识之”,只能默默体验(从熊十力先生说),王阳明形容为:“无声无臭独知时”,都是上引《八正神明论》“独悟、独见、独明”之意。 先天玄神是宇宙之本,不只是精神之本,也是形体之本,后天形与神只是先天玄神的不同表现形式。不理解先天玄神,就不能彻底理解中医。

尤其是在心理治疗的领域,离开了玄神,就说不清治疗机理。如果把后天精神理解成绝对虚无的东西,为什么绝对虚无的精神能支配绝 对实在的形体呢?用药物治疗精神病,有形的药物怎么会影响虚无的精神呢?按摩治疗有形的身,怎么会影响无形的心呢?心理治疗又怎么会使身体的疾病痊愈呢?明白了先天玄神,就会明白后天形神在先天层次上同体相通,当然能互相影响。常人悟不到玄神,却不等于玄神不在我们身上。 上文不嫌辞费,反复讲述本体、玄神,实在是在讲述中国文化的根基,失此根基则中国文化无以建立,不明此根基则不能透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认识本体的玄学较之唯心、唯物二论 都更为圆满。唯心论夸大了精神的作用,忽视了外物对精神的制约,唯物论又把精神看成物质的附庸、强行用死的外物规律去规范活的精神,压制了生机勃勃的人性。玄学超越心物,不偏滞于一端,但较重视心的作用,心属阳,物属阴,阳为主,阴为从,心在人生中起主导作用,有心才能认识真理,无心则无人生,无心则无社会的进步。有的玄学派别借“心”字称玄神,或为了与后天精神区别称为“本心”、“一心”绝不是唯心论之“心”,唯心之心认为有个精神实体(如上帝)在控制世界,但玄学强调了后天心在认识先天心中的作用。宇宙的本质称本体,本体的作用称玄神,体用不二,表达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先天玄神是后天形与神之本,超时空、超后天形神,不能用语言表达,无法用思维想象;但后天神具知觉功能 ,要体悟先天玄神本体,还得靠后天神识。后天形神绝非如上帝造物一样,是由上帝造出来的东西,后天形神本身就是本体的显现,但后天形神又决非本体的全面真实形态,要体悟本体则无须离开我们自身去向外追求,本体就在我们身上,迷失本体即凡夫,悟知本体即得道。但作为一般人来说,要丢掉自我意识的局限,超越时空观念,实在是太难了,所以《老子·十三章》说: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作为常人,虽难以实证悟道,但应该理解,道作为绝对真理,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向往道,才不致迷失人生的大方向,丧失人生的高境界,也有利于认识处理现实人生的问题。《老子》一书就是从道的深度,对现实和超现实的问题都作了深刻论述。但道也不是完全无端倪可寻,笔者从近四十年天真按摩的修炼中所得到的不受后天意识控制的医疗内功中,体悟到道的真实存在,所以孜孜不倦为来者道,惧国学之精魂坠落也。明白了先天玄神,才能探讨后天之神,才能明白后天的形与神并非截然二物,但表现形式不同,又不能混为一谈,传统哲学称此情形叫“非一非二”。也才能理解,为什么《灵枢·本神 》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而《灵枢·决气》又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 常先身生,是谓精”。不能把“精”理解成绝对的实在,也不能在“神”理解成绝对的虚无, 不然,绝对实在的两精如何能变成绝对虚无的神?绝对虚无的两神又如何能变成绝对实在的精 ?精中原本有神,神中原本有精,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不明本体,也就不能明白精神。

明·张景岳《类经·三卷九、二十五》释“两精”为“阴阳两精也”,释“两神”为“阴阳也”,“二者若乎不同,正以明阴阳之互用者,即其合一之道也。”这里的两精、两神是先天的精神,不 能以后天精神去理解。前贤释《内经》多未分清先后天关系,故经文难解。另外,也才能明白《 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头者,精明之府”。“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精衰则不能别白黑,审短长。精为什么能明白事物?精中原本含神也。但精之明与神之明也有区别,精之明是视听等生而具备的属潜意识支配的本能, 中医以魄称潜意识,所以《本神》说魄是:“并精而出入者”。神之明是思虑、领悟等高层次属显意识支配的精神活动,中医以魂称显意识,所以《本神》说魂是:“随神往来者” 。一般人易明白后天形式上的形(精)神对立,却难以明白先天本质上的形神同一。 后天的精与神又有广义、狭义之别。上文引《灵枢》两神相搏之“精”与两精相搏之“神 ” 就是广义的精神,相当于后世所说的“元阴(元精)”、“元阳(元神)”,指人的生命本质与活力。广义的神又展现出神、魂、魄、意、志五狭义神及喜、怒、忧、思、恐五志,分属五脏。狭义的精指精微物质,即《本神》说:“五脏主藏精者也”之精,最狭义之精才指具生殖功能的精液。狭义的神指意识,本文称为神识,总领魂魄意志。《类经·三卷十四》注云:“ 分言之,则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以及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合言之,则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唯心 所统,是为吾身之全神也。”最狭义的神才专指思虑、领悟能力。魂为显意识,包括对梦境的知觉 ,现代心理学则强调了潜意识对梦的影响。魄为潜意识,支配人的本能,如视听嗅味触,运动、平衡等功能。魂魄多联合行动,如视的能力由魄发出,而视的知觉印象则归魂把握。魂魄可分而不可离。意、志是与显潜意识均相关的精神活动。这些结合现代心理学的解释未必精当, 古人对潜意识的认识,不如现代清楚,而现代心理学是建立在后天形神对立的基础上,与建立在先天形神同体基础上的中医心理学未能尽合,如精中有神,神中有精的观点,便为西人所未解,这样做不过便于初学者有个大致的了解而已。关于显潜意识的解释参见附文《暗示疗法 》。

上文简要介绍了中医的形神同体论,说明了先天本体与后天形神的关系,是要让读者明白心身之间在本体层次相通,所以在天真按摩的过程中,才能通过调身以调心,也可以通过调心以调身。形神同体论为天真按摩的治法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天真按摩又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了形神同体论的正确。非但是个体的人形神同体,个体与个体之间也形神同体,《素问·汤液醪醴 论》说:“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清·高土宗注云:“针石之为道也, 工 (医)之精神与病之精神,工之志意与病之志意,两相合也。今工之精神不进,志意不治,工与病违,故病不可愈。”为什么医生的精神状态会影响疾病的痊愈,即在于个体与个体之间也是形神同体的,医生的精神状态才会影响疾病的疗效。另外,天真按摩的内功,也要靠形神同体论说明。天真内功有形与神的两个方面,形功是手法技巧,神功是修身养性的功夫。修身养性与手法技巧结合为什么能开发出人体的潜能成为内功,即在于形神在本体上同一,所以养性才能开发出形体的潜能成为内功,并影响内功的质量。

三.天真按摩怎样体察治疗心理失调 中医将心理分为五神与五志两类。五神统属神识,是人应付外部环境和协调自身功能的能力;五志后世发展为七情,统称情志,是外界环境作用于人以后人对外界环境的感发。五志过激最易造成气机紊乱,或影响神识形成精神、心理疾患,或影响生理形成身体疾患。若五神过用,也会使神识劳伤,进而五志失调,气机紊乱,身体发病。五神与五志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五神起主导作用,五神稳健,可调节五志,使心身均获得健康。强健五神是心理治疗的重要课题 。五神稳健有先天的因素,这需要从遗传学上着手研究改造。对已形成的五神先天缺陷也并非没有治法,通过内功点穴,激发生机;通过后天修养锻炼,移易气质,可以获得相当的改善。 不少由先天因素所致的脑瘫患儿,经治疗和功能锻炼后,智力、体能均获得相当改善,轻症还可获 得痊愈;一些成绩差的学生,经治疗后智力提高,学习成绩可大幅度提高。这些都是通过后天努力可以开发人体潜能,调治先天神识缺陷的明证。对此将另文介绍。

后天影响五神的因素也很多,气血不调、脏腑失和、情志不畅均可使五神受伤,五神调控生命活动的能力受损,进一步引起气机不畅,不仅影响人的健康,更可影响人的前途命运,心理治疗之重要不言而喻。医生面对病人,一方面要调畅气血,平衡脏腑,使神识健旺;另一方面要开导病人从后天修养明理、生活历炼入手强健五神,才能使病人有一个健康的人生。 脏腑气血失调引起的五神受损,如中风昏迷、热病谵语、老年髓海空虚或瘀阻所致的痴呆 、偏瘫等均是,病去则神复。这是由病理改变导致的心理失调,需通过改善病理状况而致改善心理状态。天真按摩治疗这类病也有效果,但这也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着重在讨论人受到外界刺激后心理失调,情志反应失度,或神识过用劳伤,引起的神识受损,气机紊乱,脏腑失和的按摩诊断和治疗方法。 按摩治病重在调理气机,要调理气机又首在察出气机紊乱之处。人体的气,以先天元气为动力,后天水谷精气为养料,再结合空气中的清气而形成。当气机紊乱时,一些气体与正气分离, 阻滞于三焦、经脉、脏腑之中,形成病理改变。由情志失度引起的气机紊乱,则会有气体在一些特殊的部位形成胀气,一般人都可以体验到生气以后引起腹胀,各种胀气可分别显示出不同的情志失度。有的情志失度先伤及五神,或五神过用而自伤,又可引起一些特殊部位的皮肤、肌肉、筋膜、血管、神经发生过紧、过松、肿胀的病理改变。有的心理失调已经淡化,病理改变仍可依然保持,并进一步引发多种心身疾病。这些异常表现一般可以通过触感察知,再用手法消除这些病理改变,可以反过来改善很多心理失调,并能进一步治愈很多心身疾病。有的病理改变还未到疾病的程度,医生察出后告知病人配合治疗,可将祸害消弭于无形,这正是天真按摩心理诊断与治法的特色。现将由神识、情志引起的病理改变(本文的病理改变包括触 感察知的异常改变,未必与西医病理之义尽合)的按摩诊断与治法,按五脏功能归类,简介于下,愿读者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则不失为作者之相知了。

1 心 心藏神,主血脉,在志为喜。思虑过度伤神,大喜伤心,除可形成心理、精神病变,还可伤及血脉,导致气血逆乱,引起偏瘫、胸痹,甚至猝死。如有个老人、打麻将和个杠上花后即猝死 。对危重病不可单恃按摩,应多种方法结合,抢救病人为要。相关病证,参考内科杂病治法。对这类病应重在心理预防,平时即以平常心看待成败得失,并注意劳逸结合。“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素问·调经论》),心志失常,参考中医情志相胜治法。作者曾治一例大笑后继发神识昏愦、失语的病例,诊断为痰阻心窍,按摩结合服中药涤痰汤后,大下十余行而愈 。现将常见的心神、心志受损症介绍如下:

焦虑:面对困难问题,既看不到出路,又不能逃避,心神受困,即产生焦虑情绪。本文“ 焦虑”的范畴大于西医精神病学中的焦虑症,包括未到病态程度的对现实问题的焦虑;焦虑症是对并不存在的危险和威胁产生的紧张、恐惧情绪障碍。焦虑还可伴烦躁,头晕等症,严重者可引起自杀。诊断:额头属心,心中有事可在额头正中的皮肤上表现出来。若额皮有紧缩感,或额皮紧附于额骨上不易推移,一般可判断病人有焦虑情绪。形容发愁叫“愁眉紧锁”,潜意识中的焦虑 ,即使患者要伪装眉宇舒展,也不容易做到。 治法:将额皮经多次按摩逐渐揉松,病人即感心情轻松,并辅以心理开导。所有心理治法均应辅以心理开导,下不赘。 注意事项:有病的额皮在揉松的过程中痛不可忍,应注意手法柔和。

思虑过度:思虑是心神的正常功能,当急剧思考未果,或久虑不决时,出现头昏痛或注意力不集中症状称思虑过度。诊断:在头维穴或太阳穴周围,或在头维至率谷一带出现结节,或为条形,或如块状,大如蚕豆,小如黄豆,附着于筋骨上不可移动。初学者多以为是头骨隆起,但硬度略差,有胀气感。程度轻者,也可呈局部肿胀。可结合问诊以确诊。 治法:用拇指或掌根揉散结节、肿胀,患者即感头目清爽,思维敏捷。严重者需经多次才能揉散。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揉这些部位即使无结 节也有效。 鉴别诊断:重感冒头昏痛时头侧前半部出现大块臃肿,但部位较浅,仅在皮下,且边界不清。本症则部位较深,附着于筋骨,面积较小,硬度较大,边界清晰。

2 肝 肝藏魂,藏血,主疏泄,在志为怒。肝魂指显意识中低层次的知觉、感觉部分。高层次的思虑属心神所主。心神过用、肺魄不畅均可伤及肝魂,可表现为感觉失真,幻听、幻视,失眠多梦等。肝魂过用最易引起心神疲惫,长期疲劳还可进一步伤及肺魄,如长期用眼疲劳可引起近视,在高噪声的环境中工作会引起听力下降。人的感觉、知觉实际上是魂魄协同作用的产物 。魂魄过用还会进一步伤及气血,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久视伤血”。血伤又会引起情志失调,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大怒、久怒也伤肝,会使肝疏泄失调,藏血失职,导致各种出血证。《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又常引起肝阳上亢肝气乘脾等症状。五志之中,以怒对人体的伤害最大,本节着重介绍对怒的体察与调治。

愤怒:愤由感慨发,怒对无理起,程度上有差异。愤怒长期不解,可引起内分泌紊乱 ,头昏痛、眩晕、偏瘫、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患。 诊断:人愤怒时可见面赤经胀,脖子发粗,眼珠突出,是因为有气体充盈其间。经常发怒或 怒气未消的人,可触到整个颈部皮下腠理之间气体充盈,发胀,再询以病人,即可确诊。 治法:揉推使气散,即觉心胸舒畅。

郁愤:有愤懑不平之气不得舒发,压抑于胸中即成郁愤。如同僚间竞争,甲自认为比乙强,上司却因某种关系提拔了乙,甲自然发作不出来,郁郁寡欢,却或许还要上班时装着毫不介意。郁愤最易引起肝胆脾胃功能失调。 诊断:触诊可体察到肋沿下,上腹两侧,沿肝胆经循行路线的皮下胀气,这种胀气比较紧实, 若其间挟有结块,可推论此郁愤已为时较久。若此处气胀带较宽而松,是一般工作、生活不顺心事所致,可泛诊为肝气不舒。若肝气乘脾,又可引起大面积腹胀。治法:用大指揉推使气散。鉴别诊断:应注意把胀气与肝炎、胆囊炎、胃炎、十二指肠炎相鉴别。按摩触得胀气的,患者感觉以胀为主;内脏炎症的,患者被按压时觉痛较剧。其实,内脏炎症多为脏体肿厚,自然与皮下胀气不同,初学者无穿透性内力,难以分辩而已。腹胀还应与腹水、腹肿、腹部脓肿鉴别。 腹胀是腹皮下积气。腹水是腹皮下积液。腹肿是腹皮细胞间积水,按之如泥。腹部脓肿是内 脏炎症化脓,按之有波动感。气、液、水、脓指下感受各异,唯有多体察才能辨别。

郁怒:有怒不能发,即成郁怒。如利益受到伤害,或自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能实施,却面对权势者压制时的情绪状态即是。郁怒可形成头昏、眼花、耳鸣或心脑血管意外等多种疾患 ,严重者即为《内经》所说的“怒厥”、“薄厥”。 诊断:在颈部气管两侧的深部,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筋膜下可出现一竖直气柱,直径2— 4厘米,随郁怒轻重而变化。经病人证实后可确诊。 治法:用大指或中指腹深按入筋膜间,揉拨使散。并开导病人等待时机或改换环境去实现理想,或反省自己是否有失误。本条手法宜与悲伤条互参。 注意事项:不可两侧同时治疗。若病人出现昏晕,应减轻用力稍缓再治。若出现昏厥,顺时针方向轻摩膻中可解,宜下次减力再治。越是反应剧烈,越是病机的关键所在,务必软缠硬磨, 经多次治疗后,反应减轻,病必大减。

生闲气:闲气多是为琐事所生之怒气,狭隘一点即生,宽容一点可不生。生闲气可造成烦躁、情绪低落、免疫功能低下、消化不良等。多见于女性。 诊断:可在腋下胁上,胸大肌与背阔肌之间的皮肤内察得松软如棉,由痰气搏结形成的肿胀,其间或挟有气泡,气团,成片而边界不清。 治法:摩之使散。

3 脾 脾藏意,主运化,统血,在志为思。脾意有注意、记忆两项内容。注意动作的完成需由心神 指挥肺魄发生视听等本能,肝魂发挥知觉功能,肾志发挥意志的持恒功能,才能产生注意的效果,由注意才能产生记忆的效果。记忆能力也是人的一种本能,为肺魄所主,还与肾志有关,肾志有意志、记忆两项内容。中医治记忆不良因先天不足所致从肾治,后天不足所致从脾治;中年记忆不良从脾治,老年记忆不良从肾治;各种记忆不良均应结合从肺心肝治,五脏的整体功能不可能截然分开。注意力过用则伤脾,可引起脾失健运诸证及脾不统血的出血证。脾志之 思为思念,思考为心神的功能,思念过度亦伤脾,能使人茶饭不思。

脾意过用:各种脑力或体力劳动负担过重,均造成思想持续专注,脾意过用,伤及运化功能易形成胃炎肠炎,进一步伤及统血功能即形成胃肠溃肠;或土壅木郁,引起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眩晕。 诊断:按摩时可察得胃肠肿大、肿硬、肿厚或紧小,或肠系膜上起气泡,或胃肠内胀气。常见发病部位多在胃窦和十二指肠。 治法:轻摩缓摩以消肿,揉推以散结。嘱病人注意劳逸结合,饮食调养。并宜参考胃痛按摩治法。 鉴别诊断:脾意的功能是五神功能的协调作用,五神受损均可伤及脾意。脾胃又是最易受情志影响的器官,除喜可引起运化功能亢盛外,其余的情志变化多抑制脾胃的功能,五脏的功能是一个整体,触诊察出脾胃病理改变后,应结合问诊找准神识或情志的病因,对证进行心理开导。?

4 肺 肺藏魄,主一身之气,在志为悲忧。肺魄主人体的各种本能及潜能,根于肾精,又与肺主气的 功能分不开。心神、肝魂、肾志调畅均可使肺魄中的潜能得到良好发挥,若神魂志失调也会伤及肺魄。天真按摩以内功激越神识,调畅气机,对发挥肺魄中的潜能有相当作用,如聪耳、明目、益智及各种疾病的治疗,无不是靠激发肺魄中的潜能所致。研究肺魄应参考现代潜意识学说。悲是对已发生事情的伤感,忧是对未发生事情的担心。悲忧过度,最易损伤肺气,引起五脏气虚或气结之证。

悲伤:有悲伤是人之常情。悲伤过度可出现气阻肺系,表现为咽部梗塞,称为梅核气 ;轻者仅觉咽部有痰,咯之不出,易被误诊为咽炎。西医认为系神经症,无器质性改变。 诊断:即使自觉症状解除,也可在咽侧或咽后第二、三颈椎之前面出现结气块,附着在颈椎上,或如卵大,或如卵,压迫咽部而出现症状。更可影响迷走神经或颈动脉的功能,造成病变非止一端。询证病人后可确诊。 治法:用食指压在中指背助力,用中指端下方(避开指甲)压在气块外下方的皮肤上(避免皮 肤绷紧,按不到深度),斜向上,从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向深部推揉,使气块消散。 注意事项见:郁怒条。 鉴别诊断:感冒前二日,可在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筋膜或神经上出现绿豆大筋结,至感冒前一日即成花生米大气泡,若气泡长至蚕豆大,重感冒症状数小时后即发生,即时将气泡揉 拨使破,将大大减轻感冒的症状。感冒症状发生后,气泡长得更大更薄更易破,揉散后可即时发汗退热,减轻各种感冒症状。感冒之气泡部位浅,皮下即可触到;悲伤之气泡深至骨,且韧性大,只能按散,不会按破。另有咽喉痛的患者,气管两边软组织肿大,揉散可即时缓解咽喉痛, 其感觉与气泡自有不同。

悲痛:这是比悲伤更强烈的情绪。如遇到儿孙不孝,或被恋人抛弃等情况时,可见此种情绪,可引发多种疾病,甚至自杀,常伴见胃痛纳呆。 诊断:触诊可察得胃体紧缩或胃壁上起气泡,并结合问诊以确诊。 治法:用长按法或揉摩法消散之。

极度隐悲:隐悲是一种不便表露的悲伤。如一个满怀壮志的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随着年华流逝而事业无望,便会陷入极度隐悲,产生一种万般无奈的心态。悲往往带有失落感。人之常情,小的损失引起轻度不愉快,大的损失引起深重悲痛,而极大的损失却可引起感情麻木状态,而不是更强烈的情绪反应。极度隐悲在外表上却不易察觉,但最易损伤肺气,产生气虚证,引发多种疾病。 诊断:触诊觉皮肤极度松散,张力尽失,并结合与病人深入谈心确定病因。 治法:顺各经脉轻摩缓摩,在各强壮穴轻按久按以补气。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素”,应开导病人面对现实,踏踏实实地生活;或者让病人认识:追求的过程就是一种美,结果并不重要,这就是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应根据病人的情况,随机说法。 鉴别诊断:一般的气虚证表现为皮肤、肌肉松软无力,极度隐悲则皮肤更松,而肌肉的张力尚正常。

忧虑:忧虑一般是对可能发生的问题的担心,问题还不一定存在,其严重程度不如焦虑。 诊断:长期忧虑可出现额皮臃肿,甚则肿胀,为痰扰心包之象,乃忧虑伤肺,肺魄不伸,痰随肺 魄逆扰心包所致,常伴多梦甚至失眠。 治法:将臃肿摩散,病状可解。 鉴别诊断:额皮微肿,常见于小儿脑瘫。额皮干涩见于劳伤心阴。

隐忧:感觉受亲友冷遇,又不便明言,易成隐忧。如子女不关心父母,丈夫不关心妻子等。可引起五脏气虚,又查不出实质病变。 诊断:可察得胃后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肿厚。肝胆脾胃肾的动静脉均由此处分出,肿厚造成内脏血行不畅,功能低下,而查不出实质病变。 治法:病人仰卧、曲膝、收腹、呼气,医师心平气和,两手拇指相迭,沿鸠尾至下脘下压,用深缓柔和之力推揉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使肿消结散。此条若未练出具穿透性的柔劲(医疗内功),实难掌握,姑说与有志趣者体味。

郁哀:哀是比悲更深重的情绪表现,有哀而不能舒解即成郁哀,比如受到打击迫害,或有丧子之痛等。常引起腰痛、胆囊炎、胃炎、胃肠溃疡等。 诊断:多表现在背部从筋缩连胆俞至胃仓一线胀气,在深层肌肉下成喇叭状向外下方散开。 在筋缩或其夹脊穴处,多表现为筋腱肿硬,胆俞穴处多为肌肉肿胀,由筋腱硬到胀气,是逐渐转变而成,不可截然划分,也有单独在肝胆俞穴处形成大块肿胀者。郁哀越甚,硬度越强,影响的面积也越宽,引起腰腿痛是常事。郁哀多表现在左侧,兼有郁怒者易见于右侧。在右者常引起肝胆脾胃俞处肌肉一齐肿硬,伴见严重的胆囊炎或胃炎、十二指肠炎。经问诊证实后可确诊 。 治法:患者俯卧,医者以掌根或直拳揉散硬结,又以两大指相迭,从膀胱经第二线阳纲至胃仓 处,下指沿背肌底面水平按向脊椎,上指垂直压下指,形成指向脊柱的45°合力再往臀部方向缓推,尽量将结气推散。 注意事项:腰背肌肉深处的气泡,宜推散而不宜按破,手法轻重的把握因人而异,只有在临床中去细心体验。若无奈将气泡按破之后,可听见“啪”一声响,流气窜向四方,引起腰部大面积胀痛,一般要十多天以后,散气才能被吸收。应告知病人不必担心,可配合搽点舒筋活血药酒,散气被吸收后,病必大减。 病例:一人被好友暗害,入狱三月,半年后发痛风,十余年缠绵难愈,触诊察得背两侧膈俞至 胆俞一线大面积气胀,遂用直拳揉散积气,告知病人必须原谅友人,否则病不能愈,以想到友人时不再生气为原谅的标准。两次按摩后,病愈,追访一年未复发。

5 肾 肾藏志,藏精,含元阴元阳,主生殖,为先天之本,在志为惊恐。肾志中的意志、记忆两种作用,都对人生至关重要。肾志源于先天,但并非先天能力的全部显现,后天的生活历炼对肾志的开发与增强有重大作用,心理治疗在开发人的潜能中,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惊是突然发生的感到惧怕的情志反应,恐是持续的感到惧怕的情志反应。大惊可伤及心肾,持续的恐惧对肾的损伤更大,往往伤及先天之本,可使人生机消杀,引发多种顽疾。肾主生殖,性欲发于精魄,源于肾,性欲失调可引起免疫功能低下,情绪烦燥等多种心身失调的反应。

恐惧:恐惧使人心身都处于紧张状态。如人遇到危险时,除了精神紧张外,还会本能地引起全身肌肉收缩。这种紧张本是人的自我保护反应,若人长期处在有危险的环境中,易形成 “郁恐”,紧张程度虽不及直接面对危险时强烈,却会引起身体肌肉长期僵直,尤多见于颈背部,阻塞气机,使经脉不畅或神经受压,随气机阻塞的部位不同,而产生的症状各异,自我保护的反应转成伤害自我的反应。 诊断:颈背腰部浅层或深层肌肉出现收缩、绷紧的形态。触诊可以察出。恐惧的内容不同,紧张的肌肉段也有差异,如察得一生活优裕的妇女,胸椎下段至腰椎两侧深部的筋腱绷急强直,伴腹胀痛,无恐惧的常见原因,据胸腰椎神经所影响的内脏来推测,遂估计是害怕受孕。一问才知此人不宜安环,已人工流产多次,不堪其苦。按摩后告知以计划生育常识,疾病很快痊愈 。长期处于恐惧环境中,恐惧意识往往由显入潜,病人不易自觉,分析病人经历,可帮助找出原因。 治法:用直拳以深缓沉实之力揉推,使肌肉筋腱变软。 注意事项:老年患者多骨质疏松,尤需注意用力适可而止。 鉴别诊断:痰湿瘀阻之人,肌肤多厚硬板滞,与恐惧之肌肉紧缩绷急应注意区别。

性生活压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欲性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动力。 欲望来自精魄,非情志,也非显意识,但欲望要影响情志和显意识,显意识也能调控欲望的冲动 。其中性欲对人的心身健康影响巨大,而往往为世人所忽视,至弗洛伊德出,始提出性压抑对心理的巨大影响,虽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其发现之功终不可没。现代科学还发现性压抑会使血中前列腺素浓度升高,进一步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引发多种疾病。传统医学多提倡节欲保精 ,反对纵欲,这对那些骄奢yin逸的人来说,无疑是正确的提法,但如果节欲过度,又会形成性压抑,违背了自然之道,也不可取。对性压抑的根本治疗,当然要解决好病人的个人生活才行,这非医生的能力所及,但医生可以指出病因,告知病人正确的性生活态度,并用手法疏通经脉,对解除相应的心身症状有效。性压抑可引起心烦意乱,食欲不振,小腹及阴部胀痛,二便不畅,频繁感冒等症状。临床常见于夫妻长期不和者或鳏夫、寡妇之中。 诊断:按摩时可见小腹两边,盆骨内侧,肝胆经脉循行之处胀气,胀气带甚至可翻过耻骨两端 ,一直窜到胯部,引起大腿内后侧肌肉僵直疼痛,也有表现为耻骨上皮肤肿厚的。 治疗:用揉摩或揉推法消散肿胀。兼见之杂病,参考相关治法。 鉴别诊断:应注意与附件炎,盆腔炎便秘区别。盆腔炎是小腹、少腹之内大面积炎性肿胀。附件炎在维道穴下面一点,也是炎性肿胀或稍硬。便秘多在左侧五枢、维道穴内约一两寸深处出现绷急胀实感,严重的便秘可感觉出羊屎状结节。以上三病,病位在脏器上,较深,本证之气肿胀病位较浅,仅在皮下,且仅限于肝经的少腹、阴器段。

纵欲过度:长期纵欲无度,可引起消瘦无力、思维迟钝、腹痛等症。 诊断:轻者仅在任脉靠耻骨段内按之有空豁感,重者此空豁感可上达中脘穴处。急剧失精者 还可引起腹部带脉绷急掣痛,按之痛不可忍。结合询问病人确诊。 治疗:空者久按以补气,痛者轻摩以缓急。并告知病人自爱以固本。 上面论述了心理失调引起病理改变的多种表现及治法,另一方面病理改变也会引起心理失 调。如脑血管硬化或脑萎缩会引起老年性痴呆, 而营养不良或大脑发育异常会引起弱智,一般人生病多感到心烦意乱,或情绪低落。按摩疏通气血以后,也可以使这类病症得到改善。下面再举心身两种因素均可导致的失眠症说明心身疾病间的密切关系。

6失眠:失眠是心理失调的现象。其成因可以是心理的五神受损或七情失调等,(治法可参考前面焦虑、思虑过度、忧虑条的治疗部位及手法),也可由生理失调引起,如“胃不和则卧不安”,当治以和胃安神;由疼痛引起失眠的,痛止眠自安。笔者还治过两例三、四十年不服安眠药即不能入睡的病例,系由脊柱严重侧弯引起,矫治脊柱后得以临床治愈。也有气滞血淤而致失眠者,表现为头皮紧涩,疏松头皮后,即得安眠。诊断、治疗均需临证变通才能有成效。

人的心身本是一体,无身不是人,无心也不是人,心身岂能强分彼此?心身之间互相影响,生理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才是圆满的治法。但心身究竟各有特点,又岂可不分彼此?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心理和生理的不同治法后,才谈得上两种治法的圆满结合。 上述种种心理因素对生理状态的影响,往往由多年以前的心理创伤引起,日久之后,患者可能在显意识上已经淡漠,但潜意识中的伤痕却难以抹掉,而由心理失调引发的生理失调也就依然保持,或甚至因气血长期阻滞而发展壮大。按摩治疗疏通气血以后,可以纠正生理失调,阻止病理扩散,恢复身体健康。但若要巩固疗效,还非得辅以心理治疗不可。所谓“心病还得心药医”。另外,病人受到现实的婚姻、家庭、事业、社会问题的困扰,一般人难以超脱,经常按摩也能保护病人的身体不受伤害。若医生能开导病人进入一个豁达超脱的境界,可称得上是心理治疗高手。

四天真心理开导疗法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为心理疗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弗洛伊德阐明显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对认识心理现象极为有用,有志趣者可参阅弗氏的《精神分析引论》、《梦的解析》( 或译《释梦》)等著作。其它行为主义疗法和人本主义疗法等也有可观处。但笔者认为,西方的这些心理疗法多带有机械论的色彩,对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不够;且作为一个按摩医生的条件所限,也不便于展开西方式的心理治疗;于是我借鉴前贤,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 养性的学说,摸索出一套“天真心理开导疗法”,通过明理畅怀以强健五神,调控情志,开发人体潜能以自愈疾病。“天真心理开导疗法”的核心是“明理”二字,除注重消除病人潜意识中的创伤外,更注意帮助病人以良好的心态正确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如学习压力、经济压力 、失业、失恋、遭打击迫害、贫病等。以明理消除不良心态对健康的干扰;以明理树立起作人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人体潜能以抗病;对回避不开又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则以明理开阔视野,超越自我,以人生的高境界寄托情趣,使人从心理压力中解脱出来。

我对病人的心理开导治疗是在按摩过程中以闲聊的方式进行,病人往往在不知不知觉中就接受了治疗。首先要求医生对病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关切之情,诚于中而发于外,无须矫饰就能取得病人的信任,信任是心理治疗的基础。没有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心理治疗就无法进行,语言要通俗易懂,这样治疗才有效果。现将天真心理开导疗法的要点介绍于后:?

1 警醒病人 很多病人对于心理因素致病,认识得并不清楚。所以应当在摆谈中告知病人,生气可以把眼睛气瞎、耳朵气聋、喉咙气哑,可以气得吐血而亡,可以气成瘫痪、心脏病、癌症,可以气成疯子或痴呆。只要留心观察,病例俯拾皆是,至于什么头气痛、胃气胀,形成各种慢性疾病更是普遍得很。生气还可以影响内分泌紊乱,使免疫功能低下,形成的疾病更是不可胜举。 还应告诉病人,并不是人生气以后就什么作用也没有了,显意识的精神创伤进入潜意识以后 ,可以形成持久的致病源。触景生情就不仅能证明潜意识仍在发挥作用,而且使原有的精神创伤强化。很多严重疾病是多年前的精神创伤所致。凡是由精神因素引发的严重疾病,病人自 己一般知道原因,往往就是在第一次发病的前数月的剧烈精神创伤所致,应告诉病人:要想疾病痊愈,除了病人自己真正把道理想通,放下思想包袱,再通过显意识去抚平潜意识中的精神创伤外,别无良法,要达到提起往事时已心境平淡,一笑置之的程度,才算基本抚平了潜意识中的创伤。医生只能起开导作用。与西方心理治疗相比:精神分析法以医生作治病的主人翁,人本主义以医生作治病的助手,本法则医生只起指点迷津的作用,患者成了治病的主人翁。 第三应结合按摩查病所得,直接指出病人有哪一方面的心理负担,若不纠正会导致何种后果 。这时病人心里会想:“我心里有事,医生竟然能摩出来,心理失调要引发生理失调必然不假 ”。这样即使不能抚平潜意识中的创伤,病人也会在今后遇到生气的事情时想:“医生说过: ‘生气要生病’划不着,不爱气得了”,以神识主动遏制情志创伤的扩散。 警醒病人是心理治疗的第一步,医生给病人当头棒喝,能即时控制不良心态对身体的影响, 对预防、治疗与心理有关的疾病作用巨大。若能使病人翻然悔悟,治病必得心应手。有时甚至在心理治疗中起决定性的作用。1992年,一病人出现幻听,头脑中整日有个“第三者”在与 她吵架。这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病象。我当即告诉病人:“你千万注意,不能疯啊!疯了之后, 人不能认,路不能识,有衣不知穿,有饭不知吃,简直是猪狗不如的日子,那就真正给第三者创造条件了。”97年又见到病人时,病已痊愈,她感慨地说:“多亏你当时提醒了我,不然我真会疯。”若病人自己不悟,心理失调实在难治。?

2 树立起病人作人的信心 面对困难,有的病人已经丧失了生活的信心,甚至想自杀,这时你再拿多么严重的后果也不容易警醒病人。这时的当务之急是树立起病人作人的信心。首先要批判机械唯物论,有的病人说:“存在决定意识,我遇到了生气的事情,能不生气吗?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能想得开吗?”这时就要开导病人:人不同于动物,只有机械的条件反射,遇到某种事情就必定产生哪类反应。人有思想,可以动脑筋、想办法去克服困难。存在当然要影响意识,意识更能改造存在 。机械地理解“存在决定意识”,就带有宿命论倾向,使人作茧自缚,妄自菲薄,害人不浅。有些一时解决不了的困难,可以绕开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人的思维是灵活的,千万不要去耗子钻牛角,你硬要钻,那就是“苦海无边”,你退出来 ,就“回头是岸”。面对困难,有人自杀,有人发疯,有人消沉,可有人就能奋进,并取得成功。 可见存在不能简单地决定意识,意识之光却可以照耀人生。这样的例子也很多,若能随机娓娓道出,感人必深。旁观者清,还可以帮病人出些克服困难的主意。必须树立起病人作人的自信心,治病才有希望。对“自信心太强”的好强病人,又要劝他不要与人攀比,应引导病人向人生的高境界攀登。 对于财富、食欲、性欲、生存、自由的需要,人与动物没有本质区别。蜜蜂、蚂蚁都知道积累财富,也有食欲、性欲,也要求生存、求自由。如果这些东西都不具备,人就是连动物也不如的东西。如果仅仅追求这些东西,人就无异于动物。对于名利这类身外之物的追求,也是人生的一种需要。这方面成就的取得,固然离不开主观努力,也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和机遇,不可能完全随主观愿望而实现。谁也不能保证在名利场上稳操胜券。如果在这些事情上想不开, 背上思想包袱,对人的健康极为不利。人之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有思想。系上金脖绳的名犬,也终究是犬而已。作人就要作一个清醒、高尚的人,这是无论贫富贵贱都可以作到的。外物不可必求,应顺其自然而为,无须攀比。思想完全由自己指挥,自己要作一个高尚的人,就能作一个高尚的人,定能稳操胜券。若不能作一个有思想、有人格的人,枉自变一世人,这才是人生的可悲。很多人都为名利场上的挫折而背上思想包袱,患上各式各样的心身疾病。若能让病人明白上述道理,树立起作一个“真正的人”的信心,定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放下包袱,轻装前进,从而心身和泰,生机勃发,再结合各种医疗方法对症治疗,何愁顽疾之不愈也;即使是得了绝症,也能带病延年,以良好的心态度过最后的时光,在精神上有一个作人的圆满结局。 很多病人是面对现实的长期困惑而发病,或是缺乏生活经验,或是工作能力差,面对贫病、学习压力、婚姻诸困难无力解决。这就要求医生对病人给以切合实际的开导,帮助病人开阔思路,走出一条现实的人生之路。若病人看不到人生的出路,树立不起作人的信心,心理失调也是治不好的。?

3 用理性对待人生 人有思想,就能懂道理,人的这种属性就叫理性,是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可是人在生起气来的时候,往往不能理性地思考问题,这就需要医生开导,以恢复病人的理性。应该告诉病人: 第一,生气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反而会把自己气病,使自己雪上加霜。无论荣誉或耻辱,一 经形成便成无法改变的历史,而人是在面对现在和将来生活,应该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解决面对的困难,而不应该把无法改变的过去拿来压在自己的身上。病人一想:“有道理!”思想负担往往很快减轻。 第二,要有“人我一体”的认识。“原谅别人就是原谅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别人犯了错误,使你生气,气是你在生,病是你在害,对别人毫无作用。你原谅了别人,自己就不 生气了,自然也不会被气病,生了病也容易好,岂不是原谅自己?帮助人是指那种“施恩不望报 ”的帮助。如果望报,就含有交易的成分,倘若别人不报,就是做了折本生意,难免还会生气。 帮助人以后,毫无思想负担,身心轻松愉快。人家报答你,高兴;不报答你也高兴。帮助人以后的满足感有利于健康,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且不说帮助人还留下很多人情,难保不在自己有难时用上。帮助别人,难道不是帮助自己吗?人与我真是一体相连。很多病人因此放下思想包袱,有几个想自杀的病人,想通了人生的道理后,也不自杀了。深层次的“人我一体”是认识到人与人从本体上的一体相通,起“同体大悲”之想,能怜悯同情人,真到这个境界,人也就从现实生活中解脱出来了。 第三,人欲无穷。人欲历来受理学家攻击,其实人欲的益处功不可没,是人欲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但如果不对人欲合理调控,人欲的坏处确实也不少,一些毁坏人类社会的事, 如战争、谋杀、欺诈……就有不少是人欲在其中作祟。一些疾病与人欲得不到满足也密切相 关。所欲不遂则情志不畅,情志放纵或压抑都造成心理失调。理性是能抗衡情志的重大心理因素,而造成情志失度的人欲往往囿于一个“私”字,理性使人明理,能帮助人把自我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并能突破自我的局限,明白人我一体,天人合一的道理,使人境界开阔,处事和谐,这样才能走出烦恼的困扰,有一个超脱的人生。不如此,很多心理失调也是无法治的。 不管环境多么艰难,都能使人轻轻松松过一生。笔者从心理治疗中也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我在应用上述心理开导治疗法后,在很多疑难病的治疗上取得良好的疗效。有的有明显心理病因的痼疾,往往经一次按摩结合心理治疗,就取得明显疗效,应用起来很方便。但多用于认知能力比较健全的患者。当然不可能取代各种心理疗法,也还很不完善,故此抛砖引玉,以求同道指正。

六.结束语 天真按摩的五脏心理诊治及心理开导疗法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心理疗法,立足于医家的“神志脏腑”、儒家的“明明德”(认识理性)和道家“天人合一”诸说,重视现实人生,又高于 现实人生,医生和病人都要使外在的心理治疗和内在的立身做人相结合而产生出良好的疗效 。对未到疾病程度的心理失调的调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特色,与精神分析学派比,则充实了对显意识的重视;与行为主义学派比,则重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人本主义学派比,则突破了自我的局限,拓宽了人生境界;是一个注重现实人生,躯体和灵性并重的心理疗法。尤其是注重心性修养在医疗内功修炼中的作用,承千古之绝学,使中医的形神同体论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相信意义是深远的。其手法诊治心理失调及心身疾病,为心理诊断治疗学的百花园中,增添了一朵奇葩。

????1998年三月于四川大学竹林村初稿?1999年十二月第二稿。



[ 本帖最后由 白熊熊 于 2007/5/22 23:04 编辑 www.med126.com/shiti/]
-----------

暗示疗法

周 述 炎

暗示疗法是心理治疗中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暗示现象对人生和社会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人们接受和应用暗示,只是习焉而不察,不知其为暗示。暗示的作用有正负两面,要用好暗示疗法,趋利避害,必须深入了解暗示。

一.什么是暗示 暗示在日常生活中是指发出示意者不明白表示意思,用含蓄的言语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含意。如用眨眼睛或歪嘴让人去做某件事,或如你去求人办事,别人说要“考虑、考虑”,又久拖不答复,即是暗示你要送礼。这类暗示严格说来是明示,因为最终是让接受示意方明白了意思去行动,只是不那么直截了当而已,但这不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暗示。

心理学上的暗示标准不在发生示意方,而是指:接受示意方的心理、生理、行为在自身不明白的情况下,受语言、动作、意念或情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比如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指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潜移默化,受到改造。又如在催眠状态中,催眠师让患者醒来后 去打开窗户,患者醒来后果然照办。问他为何开窗,他会说觉得热,或空气不新鲜之类,而不明白是受了催眠师的指令。 在暗示现象中,发生示意方可以是无意、含蓄的表示,如古帝王看见日蚀就认为是上天示警,往往减刑罚、省徭役,日蚀对接受暗示方就是无意、含蓄的现象;发出暗示方也可以是有意明确的指示, 如催眠师让患者醒后去做某事,当然是明确的指示;但无论发生暗示方是有意、无意、明确、含蓄,对接受暗示方的显意识来说都是不明不白的。古帝王自以为明白了上天的警示,其实上天何尝有减刑、省役之意。真要究其原因,应是他们潜意识中的畏惧感。?

二.暗示的力量 暗示从小处来说可以开发个人的潜能,大到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影响人生道路,移易社会风气,甚至影响国家民族的命运。汉代飞将军李广,一次夜间巡逻,见草丛中有虎影,一箭射去不见动静。次日往寻,箭深入一石中,再用箭射,怎么也射不进石头去了。可见暗示能激发出人很大的潜能。 宋代苏洵,二十七岁还游荡不思学。一次到长安,见人中了状元,披红挂彩、打马游街。于是想,他能如此,我为何不能如此?从此发奋学习,成为一代文豪。偶然的暗示,改变了苏洵的人生道路。 孟母三迁教子,则是避开了坏暗示,利用好暗示把孟子培养成一代圣哲。 现在社会上流行时装潮、流行歌曲潮、气功潮,很多人不明不白地跟着赶,是很现实的暗示移易社会风气的例子。 人的这种容易受暗示、跟着潮流赶的习性,倒是可以省掉艰苦思考的辛劳,人们盲目地去崇拜伟人,相信某种学说,省力是省力了,却难免有犯错误的时候。小则如路边卖伪劣商品者。喊 几个游子假装买货,你去跟着买就上当。大则如1958年的大炼钢铁、食堂化,“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架桥梁”的口号激荡人心,大家不假深思,凭热情一哄而上,结果大面积森林被毁,几十年难以恢复,几千万人被饿死,教训惨重。这样大的挫折当然有决策上的失误,但暗示作用的推波助澜是不可忽视的。当时的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鼓吹:“我们相信毛主席要到迷信的程度,服从毛 主席要到盲从的程度”(见李锐《庐山会议实录》),即为暗示作用的生动写照。 1985年,日本红极一时的歌星冈田有希子跳楼自杀,尔后两周内,就出现了五百多个青年自杀的的浪潮。自杀通过暗示象传染病一样漫延。(见《大众心理学》杂志90[2]) 暗示甚至能改变人的信念。《战国策·秦策》载:从前,曾子住在费县(今山东费县)。 费县有一个与曾子同名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母说:“曾参杀人。”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仍然织布自如。一会儿有人又说:“曾参杀人。”他的母亲还是织布自如。 很快一个人又告诉她说:“曾参杀人”。他的母亲害怕了,丢下梭子翻墙逃跑。曾母开始处于抗拒阶段,中间逐渐认同,最后被暗示控制而逃跑.“曾参杀人”从字句上看是明示,因其不是事实, 仅是一种错误观念。曾母未能深思勘查,不明不白地受此观念控制,所以是暗示。此错误观念反复印入脑中,竟将曾母“吾子不杀人”的信念改变。这个例子是暗示中含明示。古人教小孩背四书五经,小孩并不懂含义,长大以后懂事,儒家观念已深入脑中,这是明示中含暗示。 更有甚者,人这种易受暗示的习性,若是被阴谋家利用,就更是惨不堪言。纳粹德国的宣传家戈倍尔说过:“谎言重复一千次,就成了真理。”德意志民族中很多糊里糊涂跟着跑的人, 就是被谎言的暗示驱动,参与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把国家、民族、自己都推向了灾难的深渊。 在历史大事件中,真正明白的人总是不多,糊里糊涂跟跑的总是不少。跟对了是受正面暗示影响 ,跟错了是受负面暗示影响。 以上是说人的心理和行为受暗示影响,有移山填海之势,以之为善可为大善,以之作恶能成巨恶。

下面再举暗示影响生理的例子: 曾经有一名知名的精神治疗家,用铜合金制成一物,通过公共传媒报道:“佩带此物能强身祛病。”于是引起抢购,不久之后,竟收到数千封感谢信,盛赞其效,甚至有的绝症也被治愈 。由于供不应求,竟改用木仿制,同样获效,由此暴利致富。(见蔡玉泉著《中国精神学总集 ·暗示》)现在社会上的信息水,信息茶、气功治疗仪等等,都利用了这个道理,就是通过暗示 ,调动患者自身的抗病潜能以治病。这类事例中,暗示有被用来骗钱之嫌,不过从效果看,难以定其善恶。前苏联“沙夫柯氏(1939)连续给犬注射胰岛素,并给予哨笛声,数天之后,给予哨笛声的同时进行注射动作,但不注射胰岛素,犬仍然出现显著的血糖下降。婆甫林斯基氏(1939)与斯特罗克那氏(1941)等都在病人身上成功地建立了条件反射性血糖下降。费多诺夫氏(1939)确定将大剂量的胰岛素注入深度醚麻醉下的家兔或狗,并不引起血糖下降现象(见《巴甫洛夫学 说讲演集》P43)。可见药物的作用实在与精神的作用有关。(注:在巴甫洛夫学说中,先天的 本能叫无条件反射,如人吃东西时就分泌唾液。后天建立的反应形式叫条件反射,如人听到说酸就流口水。上例中的哨笛声、注射动作均是条件反射中的条件,也是一种暗示现象,并为暗示现象影响生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成都航校一老妪,九十年代初自述:五十年代多病,请黄万香老师按摩后,黄师说:“你明天中午肚子要大痛一阵,痛过后病就好了。”次日中午果然肚子大痛一阵,病霍然而愈,至今几十年未翻。笔者听后茫然不知为何病。后见乡间巫婆,对暗示性高的病人多作此说,次日腹痛多准时而发,分秒不爽,才悟到黄太老师的治法是暗示。器质性病变当然不会速愈。大约对那种做了于心不安之事,因内心自责而患病的人,腹痛后由于受了惩罚而良心得安的人有奇效。 笔者同学之母讲一故事:四十年代随伯父到眉山县,时有孕在身,欲借住一朋友家。友人说: “房子倒是有一间,只是经常闹鬼,无人敢住。”伯父说:“不要紧,有房子住就行。”一天, 伯母午间小寐,见一女人披头散发向她扑来,大惊而醒,于是早产。产后高烧不退,遂回成都华西医院住院治疗。华西是教会医院,每间病床前均挂有圣母玛丽亚像,当时人多相信圣像能辟邪,当晚尚未服一药,烧即退尽。暗示使人生病,又使人病愈。

在历史故事中,杯弓蛇影是因负面暗示而造成疾病的例子,草木皆兵是负面暗示导致苻坚兵败如山倒,望梅止渴则是曹操用正面暗示导致了战争的胜利。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暗示的力量真大,但有些近于骗术,一些是主观的骗(有意暗示),一些是客观的骗(无意暗示),而暗示现象无善恶,为善为恶,存乎其人。
?
三.暗示的机理 暗示是通过人的意识发生作用。意识的内容很复杂,大要可分为显意识与潜意识两类。显意识是自己易觉知的意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考等心理活动。潜意识是自己不易觉知的意识。意识虽分为两截,却是一个整体,弗洛伊德比喻说,意识如一座冰山,显意识是冰山浮出水面的部分,潜意识是冰山没入水中的部分,冰山隐没的部分比显露的部分大得多,潜意识的能力也比显意识大得多。显意识仅是意识功能显现出来的一小部分。由于显、潜意识本是一个整体,所以能互相影响,又往往是联合起来进行工作。显意识所获得的印象、概念,以及思考的成果都进入潜意识中记忆贮存,当需要信息时,显意识又从潜意识中提取出来应用。人从显意识指挥的行为锻炼中获得的技能,也贮存于潜意识中,在运用时不假思索地展现出来。如书法、绘画的能力,乒乓比赛、武术技击时的能力, 都是不假显意识思索,直接应用的。人的食欲、性欲、美欲、权力欲等从潜意识中发出的欲望,人不知其所自来,但要通过显意识的行为活动才能达到欲望的满足。人的本能(如人视听的功能、婴儿吮乳的功能、保持平衡的功能等)、创造发明的灵感、机智能力等,都是通过显意识的触发,从潜意识中展现出来的。 从上述可知,没有潜意识人就没的欲望,会失去人生的动力;没有潜意识人就会丧失本能,以及失去积累知识、技能的能力,人将无法适应客观环境;没有潜意识中创造发明的灵感,人类社会将不能进步。潜意识中还蕴藏着很大的潜能,从李广射石、苏洵发奋的故事中,从一些特异功能的现象中都可以看出来。潜意识是人生的大宝藏。

人的生命活动由显、潜意识共同支配,但潜意识对显意识来说是一个黑箱,人能感知和主宰显意识的活动,却不易感知和主宰潜意识的活动,潜意识要吸收利用显意识所获得的信息以作出反应,影响人生,但潜意识的思维方式是直觉的,即不经思考,直接反应。如人对美丑的判断即是如此。要想调动潜意识的功能以服务人生,就必须避开思考的干扰,直接以显意识中的低层次功能,感觉(五官等所感到的简单信息)、知觉(综合概念,词语 )等心理活动影响潜意识。这种避开接受示意方的思考功能而影响其潜意识的现象是暗示,经过接受示意方的思考功能以影响其显意识的现象是明示。 外界信息之所以能绕过思考而影响潜意识,是由于人有一个简化思维的习惯。第一种简化 思维的方式是条件反射。人要提高应付生存环境的能力,不可能事事都深思熟虑,必须简化思维,借助经验行事,即是在取得经验以后,见到某种表征,即产生相应的心理、生理、行为的反应。凭经验产生反应是一种条件反射现象。巴甫洛夫说:“暗示乃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此种暗示如望梅止渴、上文苏联学者降血糖的例子皆是。 简化思维的第二个方式是人的模仿本能。人不可能事事都由自己经验,要提高生活的能力必须借助外界的经验,或者是由于猎奇、探索的心理,攀比的心理,都使人产生模仿的行为而形成暗示效应。此种暗示现象如时装潮、孟母教子、精神病中的流行性癔病等是。 简化思维的第三个方式是简单联想。事物表象与内涵之间有一定联系,循表象间联系以探求事物内涵,即成联想思维。联想只是事物间关系的粗浅假设,必须通过研究证明才能成立。 简单联想将表面现象与内容实质等同,就成为暗示的机理。社会上的算卦、看相,就是利用了人们的简单联想习惯以谋利。在医学上则病人不自觉的将医生的头衔、年龄、有力保证等当成医生有本事的依据。病人的简单联想可使自己信心大增,潜能发挥,疾病得愈。一些江湖游医往往打起专家、权威、祖传秘方等招牌,口称包治某病,或你吃我几剂药病就好等等,有时也产生很好的疗效,也是利用了简单联想的暗示效应。有的医生爱用偏药、奇药、贵重药,或以普通感冒药充特效药,即便是一般的正常用药,都有此简单联想的暗示效应在其中。

各种简化思维习惯给人的生活带来方便,也带来弊端,即人很容易受蒙蔽。有时是好的蒙蔽,有时却是坏的蒙蔽。 在暗示的机理中,除了简化思维的习惯避开思考的干扰外,潜意识本身也能直接接收外界信息。一种是通过显意识的感觉直接印入,如现在的广告效应,你买东西时,在广告中见过的商品,会自然产生熟悉亲切的感觉。这种暗示多数需要重复以加深印象,但有时一次强刺激就终生难忘, 如俗语所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医生在治疗疾病时反复对病人讲配合防治疾病的道理,病人开始可能不理解,讲的次数多了就会逐渐接受。 潜意识接收外界信息的另一条途径是心灵传感。现代科学已证实意识活动有脑电波参与, 所以从理论上说,人是可以接收外界脑电波的。很多人在亲人出了事后会感到心慌、难受,就是心灵传感的现象。心灵传感是一种超心理现象。据《中国精神学总集》介绍,医生通过修炼意志力,可以直接影响病人,所谓“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平常所见“以气势慑人”、“ 不怒而威”的现象,应该说都有心灵传感的作用在其中。在治疗疾病时,医生树立起坚强的信念,以意志力影响病人战胜疾病,是非常必要的。使病人建立自己的信念,更能调动自身的潜能。 潜意识虽然受暗示的影响,甚至操纵,但并不是完全没有自主能力,人的良知也存在于潜意识中,如果想利用暗示,让人干违背良心道德的事,必然受到良知的抵抗而失败。美国希尔嘉教授称此良知为“隐密观察者。”且经实验证实了隐密观察者的存在。

综上所述可知,1.受暗示是人的生活中经常产生的现象,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2.暗示的机理是外界影响调动潜意识中的潜能发生作用,从而导致人的心理、生理、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因潜意识的作用而发生改变。3.形成暗示的途径有多种,可以单一发生作用,也可以多途径共同发生作用。4.影响潜意识的途径都必须避开受暗示者思考作用的干扰,因为思考能抗拒外界的影响;但发出暗示者都必须三思而后行,才能用好正面暗示,避免造成负面暗示。?

四.暗示疗法的形式 暗示现象可以在无意中产生,其效果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而暗示疗法则是医生有意应用暗示方法使病人得到心身健康。且属于有意暗示中的善意暗示,恶意暗示为骗子和阴谋家所用。现将常见暗示疗法的形式简介如下:

1心灵传感暗示。以医生的潜意识影响患者的潜意识叫心灵传感暗示。 人类的潜意识是相通的,有的人一见面就象老朋友,也有人相处一辈子互不理解,这种“倾盖如故,白头如新” 的现象,有潜意识相互接纳或排斥的道理在其中。在暗示疗法中运用心灵传感,要患者接纳而不是排斥你,须得从正心、诚意做起。正心是端正态度,要与人为善。诚意是让显意识所确认的“与人为善”进入自己的潜意识之中,诚动于中而发于外,无须刻意为善,而言谈举止无不为善 。与人为善,患者自然容易接纳你。医生的意志、信心、乐观的人生态度,无不给患者以感染 。这里有显意识信息的传递,潜意识的心灵传感自在其中。若医生心存不善,患者潜意识也能感知,便对医生产生莫名的抗拒、讨厌、难受,治疗难以见效。即如一些江湖游医,一时蒙骗几个呆钝愚氓,岂能成就大器? 至于医生直接以意念调控患者潜意识的心灵传感,这第一需要医生有天赋,第二要经长期修炼,第三还要有易受此种暗示的对象,常人不易运用,故略而不论。

2催眠暗示。患者在医生的诱导下进入催眠状态,显意识极度狭窄,思考功能被抑制,只接受医生的言语指导,叫催眠暗示。在这种状态下,患者可将在显意识中已经忘却的心理创伤回忆起来,并接受医生指导而醒后不自知,使其心理障碍或某些神经症、心身疾病、不良习惯等得到治疗。 诱导催眠状态的方法可以通过语言、灯光、按摩、心灵传感等形式。具催眠感受性的人约占人类的25%,能进入深催眠状态者约10%。在催眠状态下,因患者思考功能被抑制,医生所使用的语言必须是明确、肯定的,切忌含糊不清或有歧义的语言。催眠暗示必须由有经验的专业医生操作。在按摩过程中,有的患者可以进入一种浅催眠状态。按摩医生在治疗中,要注意用恰当的语言影响患者,避免负面暗示。留心此道者应参考有关催眠治疗的专著。

3觉醒态暗示。医生在患者觉醒状态下绕开患者的思考功能,以言谈举止、道具(如药物 、器械)等影响患者的潜意识,称觉醒态暗示。如一癔症病人患感觉缺损,几乎走遍全国各大医院,一直没治好病,最后以核黄素(道具)暗示为特效解毒灵,一次就把病治愈。这是应用简单联想的暗示机理。 《儒门事亲·卷七·病怒不食》载:项关令之妻,病怒不欲食,常好叫呼怒骂,欲杀左右,恶言不辍,众医皆处药,几半载尚尔。其夫命戴人视之,戴人曰:此难以药治,乃使二娼各涂丹粉,作伶人状,其妇大笑。次日又令作角抵,又大笑。其旁常以两个能食之妇,夸其食美,其妇亦索其食,而为一尝之。不数日怒减食增,不药而瘥。此案令其大笑,是应用以喜胜怒的情志相胜法, 诱其尝食,就是应用了直接印入和模仿的暗示原理。 又据载,隋炀帝因为贪恋酒色而病,群医束手。后经名医莫君锡诊脉,没开药方,而是送两幅画给炀帝观看。其中一幅是《京都无处不飞雪》,此画气势不凡,只见朔风乍起,雪落乾坤,漫天皆白,炀帝久而观之,产生心脾凉透,积热全消的效果,另一幅是《梅熟季节满园春》,只见画中的梅黄里透红,永灵活现十分叫人喜爱,炀帝看后馋涎欲滴,津液如涌,顿时胸中的烦闷和口干舌燥的症状很快消失了。经过反复观赏两幅画。十天之后,这位皇帝的病不药而愈。(据 99年2月13日《羊城晚报·观画也能治病》)这又是应用了条件反射的暗示原理治病。 觉醒态暗示应用起来最方便,上文不厌其烦引用案例,阐述机理,希望读者能从中领悟暗示 精髓,神而明之,应变无穷。 医生治病不仅要使病人身体好,还要病人心情好,意志强、思维健,暗示疗法不失为有效手段。

五.暗示的类别 暗示现象可以分为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有目的地对他人或自己进行暗示为有意暗示,无目的地对他人或自己形成暗示为无意暗示。如杯弓蛇影、李广射石是无意暗示,望梅止渴、 韩信的军队在垓下四面唱楚歌是有意暗示。 暗示又可分为正面暗示和负面暗示。则李广射石、望梅止渴,以及迷信的符水咒语治病等是正面暗示。杯弓蛇影、四面楚歌是负面暗示。负面暗示瓦解意志,导致疾病。正面暗示振奋精神,治愈疾病。 暗示现象还可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由他人对被暗示者暗示为他人暗示,由被暗示者自己暗示 自己为自我暗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可以是有意或无意,正而或负面的。如一人被关进冷藏间,见“冷冻”二字,顿时紧张,遂在惊恐中死去,其实冷冻机未开。这是一个自我无意负面暗示。而暗示疗法则是由他人或自我进行的有意正面暗示。

自我暗示疗法是患者通过思维、认知确信暗示的疗效后,以语言、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调动自身潜能,去获得心身健康。比如病人想象并对自己说:“我的身体会一天天好起来,体内的白细胞去杀掉病菌”等。自我暗示要坚持进行才有效。如《冷庐医话·今书》载:“每夜五更时洗脸,北面向天念北斗咒,咒云:瘵神瘵神,害我生人,吾奉帝敕,服药保生,急急如律令。 七遍, 即以开水送救劳杀虫丹五钱,服毕,南面吸生气入腹中,烧降香置床下,午时又依前法吞服。曾 以此法治曹三思,服至半料,虫尽化水,由小便下,状若稀糊,半载而康,连生五子。”在未发明抗痨药的时代,治结核病取得如此效果,暗示疗法调动人体潜能以抗病之功不可没。古代很多 医书都记载咒语的疗效。不宜简单地以迷信行为否定之。他人暗示疗法又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暗示法是让病人静坐在舒适的椅子上,医生用平和的语气给予事先编好的暗示语;间接暗示法是借助电流或仪器等道具,配合语言强化进行暗示治疗;或者给病人讲关于与疾病作斗争的体验,也属间接暗示。 暗示现象还分为正暗示和反暗示。正暗示引起反应而不引起反抗,便算有效。反暗示引起 反抗而达到本来就想得到的效果,就是成功。如生活中的激将法就是一种反暗示。 暗示的形式和种类众多,人要不受暗示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人在感觉、知觉、记忆, 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方面都能受到暗示。(这里思维指思维的模式、趋向,在暗示机理 中谈到的“思考”,指深刻、全面的思维活动。)应用暗示疗法时要因人制宜。相机择用不同的暗示形式和方法。
?
六.暗示要则 无论应用何种形式和种类的暗示都要遵守暗示的共通准则。现分述如下:1暗示的前提——信任。被暗示者要对暗示者信任,暗示才能成功。如果一个病人不信任催眠师,催眠师不可能对他催眠。士兵不相信曹操的话,就不会有望梅止渴的功效。 应用暗示疗法的医生,首先要建立起病人对你的信任。正心、诚意是立信的基础,专家、学者还有名望可资立信;初出茅庐者则可用认真负责的作风、热情周到的服务、博学多才的能力去赢得病人的信任;甚至你书法好,病人会认为你有能力;衣着庄重,病人会觉得你是认真负责的人;还可以通过讲道理,讲验案取得病人的信任。医生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对树立病人的信心很有用:“病家不用开口,便知病情根由”,医生通过望色、闻声、切脉、触诊,再结合时令、时代等因素,直接说出病情,对增强病人的信任感很有用。有的心理医生,暗示治病反而不如巫觋,即有信任感不足之故。

2暗示的技巧 重复。这是应用直接印入潜意识的机理,重复能加深潜意识中的印痕。即如本文反复举例以加深读者印象,就是应用重复这一规则,但应避免枯燥的重复,讲那些目标一致,内容不同的故事是一个好办法。讲故事不只有直接印入的效果,还能引起被暗示者的模仿和联想,融多种暗示机理于一炉。抓住时机,单刀直入。人接受暗示影响的程度,并非任何时候都是一样的。催眠疗法要在患者进入深催眠时才最有效。觉醒态暗示时被暗示者所处的情境,当时的心境对暗示的效果影响很大。抓住时机暗示非常重要。垓下四面唱楚歌,韩信的军队听了没事,项羽的军队听了就溃散。败兵之际,心境不同之故。又如某女士患过敏性咳嗽,一见冷风就暴咳,中西百药无效。一日吹北风,与夫上街购物,竟一声未咳。其夫顿悟自己终日忙于工作,疏淡了妻子, 妻之咳嗽是潜意识中需要注意和关心。下一周其夫主动陪妻逛街,又遇寒潮,北风劲吹。归家后其夫趁机暗示说:“这次这两剂药开对了,今天这么冷,你都一声未咳,这下总算把这咳嗽治好了。”从此咳嗽不药而愈。这里暗示的时机很重要,若在未归家之前就暗示,由于逆反心理 ,路上一吹风又会再咳。 暗示要有分寸。暗示虽然能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但也要受客观环境及暗示性的高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人的心境好坏对疾病的转归有很大的影响,但疾病毕竟还有自身的规律。对一些简单的病,对暗示性高的人你可以说:“吃我两剂药就好”,对复杂的病可能就要说:“吃我二十剂药就好”才行。不能见人都暗示说,吃我两剂药就好。若是好不了,就会形成反暗示:“这个医生是吹牛大王。”疗效更差。 笔者治的疑难病较多,很少对病人说:“没问题,包治好”这样的话,疑难病不可能很快就好 。我往往用讲验案的方式,暗示病人可以治愈或显效,并暗示病人要积极配合,坚持治疗才有效。有的病人你打了“包票”以后,产生依赖心理,甚至对抗心理——“看你怎么治”,疗效会反而更差。所以,因病、因人制宜,掌握暗示的分寸很重要。 避免负面暗示。首先,作为暗示者来说,要思考自己的言行会不会导致负面暗示。比如医护人员应注意不要在病人面前窃窃私语,避免病人联想到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对病人也不能说你这病治不好,难治,而应多给病人鼓励、安慰,如说:“你的气色好多了,病大有起色” 等等。 其次,对负面暗示产生的恶果,可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破除,也可再用暗示方法破除。如一人因环境暗示,怀疑自己得了病,经各种检查证实无病,仍四处求医不止。遇一医暗示说:“ 你这是患的某某综合症,一般医生都不知道这个病,现在正好发明了一种新药,对你这病有特效。”遂给予普通药片服下,其病若失。 暗示现象对人生影响巨大,可用之为善,也可用之为恶。纵观历史,可知善总是要战胜恶的, 不然人类就毁灭了,一切学理也必归于无用。愿为学诸君,能用暗示给人以美好的影响。唯笔者学识浅陋,谬误难免,尚乞明达者正之。
??

一九九九年元月于守拙斋



[ 本帖最后由 白熊熊 于 2007/5/22 23:06 编辑 www.med126.com/zhuyuan/]
-----------

三焦按摩

作者:周述炎
   

一. 三焦的生理功能

    三焦是六腑之一,主要有三大功能:1、运化水谷精微。2、通调全身水道。3、调整全身气化。

    气化指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的推动变化作用。如把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等。《难经•三十八难》说三焦有“主持诸气”的作用,上列三大功能都靠此“主持诸气”的作用得以实现。气有六大功能:推动、温煦、濡养(营气)、防御、固摄、气化。气的运转机制出现障碍,叫“气机失调”,出现这种情况人就要生病;所以《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从上述可知,三焦的功能活动关系着人体的营养代谢、水液代谢并调节着整个生命活动。

二. 三焦的位置和形态

    三焦如此重要,它在人体的什么位置呢?是什么形态呢?《灵枢•本输篇》说:“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是孤之府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说它是体内起沟渠作用的腑,是一个单独的腑,六腑都结合在三焦上。《灵枢•决气篇》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说上焦的作用象雾露一样充满全身的每一个角落。由此看来,三焦这一腑是全身无处不在的。《金匮要略》第一篇解释腠理说:“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腠理就是从皮肤到脏腑的纹理,三焦中的元气、真气在这里流通、聚会,是血气灌注的地方。”机体组织的纹理,是组织微小结构之间的间隙。肉眼易见的,如骨骼肌纤维之间的间隙。一条肌纤维是一个肌肉细胞,就古人的认识水平,可将最小的间隙,理解为细胞之间的间隙,大一点的间隙如肝小叶、肺小叶间的间隙,小的间隙叫腠理,大的间隙是分肉,指肌肉与肌肉,肌肉与皮肤,肌肉与骨骼之间的间隙;还应当包括脏腑之间,以及骨膜与骨质之间的间隙等。气血要灌注在这些地方以营养机体。天真按摩就以注重疏理分肉,使气机畅达,成其特色之一 。腑都是空腔器官,简略言之,三焦这一腑就是机体组织间的大空隙和机体组织微小结构间的小空隙所在,所以,这一腑是有空腔而无实体的。这些空隙外通自然界,内至骨骼、脏腑,气血通过这些空隙营养机体,外邪也通过这些空隙侵犯人体。所以,《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

    三焦在人体的作用犹如空间在万物中的作用。万物在空间中生存发展,获取阳光、雨露和空气,又把垃圾、废物排放到空间。细胞也从三焦中获取营养,把废物排入三焦。从现代生理学可知,机体细胞间有细胞间液(又称组织液),由毛细血管送来的营养物,首先渗透到细胞间液中,再渗透入细胞;细胞代谢的废物也渗透到细胞间液中,再渗透入毛细血管,由静脉带走。简略地说,这细胞间液,就是中医生理概念“三焦”中的水液,其中生理、病理产物都有,成分复杂。若是其中水分太多,就形成水肿;气体太多,就形成气肿;废物太多,就结为痰湿淤血。体外的空间是万物生存的外环境,体内的三焦是细胞生存的内环境。若要细分,上述概念仅属上焦范畴,但为三焦概念的偏重部分。

    三焦又分为上中下三部。《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出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又说“营出中焦,卫出于上焦(上字原为下,据张志聪说改)。”“营在脉中,卫在脉外。”据此则上焦循经脉的分野运行,分布在经脉之外。《灵枢•经脉》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经脉在分肉之间,上焦在经脉外,也是在分肉之间。即是经脉运行在上焦之内,但有的分肉间有经脉运行,有的分肉间无经脉运行。

    《营卫生会》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中焦也和上焦一样并合在胃之中,但它是怎样出于上焦之后呢?《灵枢•疽》是这样说的:“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分肉间的小会合处叫溪,大会合处叫谷。),而渗孙脉,津液合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分肉间的溪谷属于上焦,水谷的精微之气,是先进入上焦,再进入血脉的。《灵枢•五味》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上文说,中焦所出的营气独得行于经隧,可见中焦就在血脉之中,水谷精微先入上焦,后入血脉,所以说,中焦出上焦之后。这样就明白了,上中二焦都在分肉腠理之中;上焦在脉外,中焦在脉内。我这里好像是提出了标新立异之说,但细考经文,似乎只能如此理解。这和现代生理、解剖学的见解也大致相当,小肠绒毛所吸收的营养物是先进入绒毛内的细胞间液,再渗入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另一部分渗入淋巴管,最后也汇入血液循环。

    古文简略,稍一疏忽,就造成误解。上文“中焦亦并胃中”之“亦并”二字,说明了上中二焦都合并穿插在机体组织之中。血脉有脉管可见,但脉外的上焦因是体内的空间,就无形可见了。所以《难经•三十八难》说三焦“有名无形”。从宋代名医陈无择起,一些医家发生了误解,认为三焦有形。陈无择说:“名以名实,无实奚名?”其实,象空间、时间这些概念,哪里会有实体可见?由此造成千年争论,真不知是什么道理!

    上中二焦的概念和现代生理学“内环境”的概念大致相当。“人体内所含水分,约占体重60%。这些水和溶解在水里的各种物质,总称为体液。体液总量的大约66%在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其余34%在细胞外,称为细胞外液。后者包括细胞间液、血浆、淋巴液及脑脊液等。细胞外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也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组织细胞代谢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氧气,就是由细胞外液供应的;而组织细胞活动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又是先排泄到细胞外液去。因此,常把细胞外液称为人体的内环境,以区别于整个人体所生存的外界环境。”(引自山东医学院编《人体机能学》)联系引文来看,属上焦所辖的体液是细胞间液、淋巴液、脑脊液,属中焦所辖的体液是血浆。内环境的概念是法国生理学家Claude Bernard于1865年首次提出,是生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下焦在什么地方呢?《营卫生会》说:“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从前,西医也认为水是从肠道通过大网膜渗入膀胱为尿。19世纪,德国的路德维希才对肾脏的泌尿生理提出有价值的设想。Krogh于1920年才发现调控毛细血管的机制,肾循环机理的发现是近代事。根据现代的科学发现,理当修正《营卫生会》的说法为:“下焦者,别肾,注于膀胱。”这样下焦也成为有形可见的腑:“肾小球囊——肾小管——集合管——肾盂——输尿管”。小便从肾小球滤出后,经此路线进入膀胱。中焦是脉管,上焦才是有名无形。《灵枢•五癃津液别》论三焦生理、病理说:“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尿与气。”

    以上是三焦形态说,即中、下焦有形可见,上焦无形,上中二焦遍布在全身的空隙中。三焦中运行的是气血津液,若从功能归类,肺主一身之气且通调水道;心主血脉,是气血津液的动力,合于上焦“宣五谷味”的功能,故心肺属上焦。营养物质主要在血脉中运行,脾胃是营养物质的来源,故脾胃的功能归属中焦。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属水,属北方,位在下(这是古人的方位概念),合于下焦通膀胱,位在下部的特点,故肝肾归属下焦。这种功能归类概念,不能与形态概念混为一谈。中医又将身体部位与三焦的功能分布挂钩,则膈上属上焦,膈至脐属中焦,脐以下属下焦。也不能把这种功能分布,认为是解剖概念,肝肾的解剖位置在功能分布的中焦部位,膈下脐上。

三. 三焦与经脉、血脉、神经之间的关系

    这里我有两点想法,写出来供读者参考,也是进行三焦按摩需要搞清楚的概念。

    (一)应当把血脉和经脉的概念区分。

    《内经》中血脉的概念包含了经脉、络脉和孙脉,是营气的专用通道。《营卫生会》说营气“独得行于经隧”。《灵枢•决气》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可以看成是现代解剖学中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而其中的经脉是血脉的主干,在解剖上却看不见;但你按压在有经脉循行的分肉之间,得气感明显强于无经脉循行的分肉之间;按在穴位上,其得气感又强于非穴位的经脉上;若是有气机痞塞的穴位,其得气感又更强——经脉是经气的运行线路,必须与血脉分开。在古人的概念中,经脉和血脉是混在一起的。我建议把经脉与血脉分开来看:经脉是真气的专用线路,行于血脉之外,即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其物质基础还有待研究;血脉即解剖学意义上的血管。元真之气通过经脉系统调控整个生命活动。元气来自先天,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真气是什么呢?《素问•离合真邪 》说:“真气者,经气也。”真气是经脉之气的实质。“真”有生命真正本质的意思。针灸按摩经脉穴位治病,其实质是调动元真之气以调控生命活动。在解剖学如此发达的今天,经脉循行处明明不是血管,再把经脉与血脉混在一起说,太被人笑话。中医学要进步,要发展,必须融会新的科学知识,对原有学说进行修正,或给以新的解释。

    为把问题说透,再谈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真气从哪里来?《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这个“天”字的理解有争论,还得从《内经》中求解。《素问•宝命全形》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是说人的形体出于地,生命的动力靠天气。《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说明天是以寒暑燥湿风五气以养育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说明进入人体的天气统属清阳之气。《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阳气运行失常,人就会短命。以上说明真气就是天的清阳之气。真阳之气在三焦中运行,经脉是真气、卫气运行的主干,这个主干运行在血脉之外的分肉之间。真气和属于地气的营卫之气结合以充养形体,维持生命活动,又共同受先天元气的调控。《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气即元气;别使,是另一个发挥支配作用的地方;三气就是真营卫三气。三焦穿插在所有机体组织之中,所以能经历于五脏六腑,调节整个生命活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也反过来调节三焦中气血水的运行。

    三焦与经脉、血脉的区别与联系何在呢?经脉处于上焦之中,运行真气(经气)。血脉(即中焦)内运行营气。卫气与真气结合亦运行于血脉之外,上焦之内。但无论血脉内外,都有水液运行其中。三焦是气血水的通道,上焦是气和水的通道,经脉是气的通道,血脉是血和水的通道,下焦是水的通道。脉内和脉外,中焦和上焦,又是相互沟通的。《素问•调经论》说:“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这里的“阴”指脉(这里的脉是经脉和血脉的混合概念)内,“阳”指脉外。脉外的真气、卫气要灌注于脉内,脉内的营血也要溢出脉外。我这里把阴阳解为脉内、脉外,是据张景岳、张志聪之说。其他解释尚多,但不能通贯全篇,且把一篇严谨的经文解得支离破碎,东拉西扯,莫名其妙。有兴趣者,可参考拙著《调经论中阴阳析疑》,见《成都中医学院函大首届毕业论文选》第二集。张景岳说:“虽卫主气而在外,然亦何尝无血;营主血而在内,然亦何尝无气,故营中未必无卫,卫中未必无营,……此人身阴阳交感之道,分之则二,合之则一而已。”与西医的内环境说相比,西医对血脉在内环境生态平衡中的重要性认识得清楚。中医则更看重脉外元真之气的作用。惜乎近代中医多不知三焦为何物!

    由于经脉是一个纵向运行系统,对三焦的认识就为按摩手法的全方位用力提供了有力依据。机体组织中,除了经脉、血脉系统外,还存在着广泛的全方位相通的上焦系统。按摩和针刺不同,针刺主要作用在经脉上,按摩则皮、肉、脉、筋、骨、脏腑多层次涉及。三焦的概念对疏通皮、肉、筋、骨、脏腑中的气血水液的手法,及对手法的横向用力起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应把经脉中属于“经筋”范畴的“周围神经”(神经分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与筋腱、筋膜、韧带加以区分。

    王雅儒著《脏腑图点穴法•论脏腑》说:“筋为气行的轨道。”此“筋”应指周围神经。《灵枢•本脏》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上焦中卫气的“温分肉,司开阖”的功能就与植物神经的功能相关。直接或间接的按摩神经,对调理三焦功能作用甚大。若按摩只知调理经脉,而不知疏理神经,则疗效大为逊色。神经的理论必须融入中医的生理、解剖学。中华文化的特点,在于能以天地襟怀包容外来文化,包容才能发展壮大,所谓海纳百川以就其深,山积抔土以成其高,所以中华文明能绵延数千年而不绝。纯中医论固然是一种狭隘见解,丢掉中医特色则无异于自毁。愿中医学界精英共同努力,把中医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 三焦的病理表现

    三焦虽是气血水的通道,但中焦血病多归在血脉、脏腑病中讨论,下焦病范围小,且上焦是三焦概念的偏重点所在,这里着重讨论上焦病。

    (一)上焦的病理表现

    三焦“主持诸气”的作用失调,重点表现为上焦的气机失调。症状多端。

    1. 恶寒发热。《素问•调经论》说:“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腠理闭塞,玄府(汗孔)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2. 腹水及组织间积液。《灵枢•五癃津液别》:“水谷并于肠胃之中,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条虽论下焦,实是三焦兼论,而上文已对下焦有新解,故归入上焦论述。今之腹水及仲景所说“悬饮”与此类病相关。

    液囊肿:是一种边界清晰,内有积液的肿块,或与周围组织完全分离,或附着在筋骨上。多因外邪侵犯、劳损或机体老化,使体液有来路而去路不畅,积聚于腠理中所致;若是妇女的卵巢囊肿,又可因气滞血瘀所致。常见者,如腕踝关节处的腱鞘囊肿,以及腘窝、臀部的筋膜囊肿。在各关节骨膜、筋膜内之囊肿,是导致关节痛的常见原因,但最应注意脊柱棘突和横突上的囊肿。这种囊肿附着在棘突和横突上,或稍偏,初按者会误以为是骨头变大或增生,但仔细体会,其硬度还是比按在骨质上稍软。若是遇到肥胖之人,初学者会连脊骨在哪里都摸不出。有些液囊肿长在棘突根部,甚至椎体上,更是难以摸出。这种液囊肿会影响督脉或脊神经的功能,导致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多种疾病。

3.气肿。《灵枢•胀论》:“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之中,轻轻然而不坚。”即今之气肿。既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以是局部的。这里的“气”,不是营气、卫气的气。营气是营养物质,卫气是热能、免疫物质、神经介质等。这里的“气”是“气体”。人体内在新陈代谢中本来就要产生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气体。在按摩时,病人口中常吐出各种臭气,或如人粪、鸡粪臭,或腐臭、酸臭,或各种刺鼻臭,或各种腥臭。以此看来,人体内各种废气的成分是多样的。

    a.气滞:比气肿的胀度轻一些,多表现为局部分肉、腠理中边界不太清的胀气,但以分肉间的胀气为主;气肿则以腠理中胀气为主,感觉要厚实一些,但又不如痰肿厚实。胀的程度又松紧各不相同。形成的原因可因风寒湿热、劳损,也可因怒忧思恐、压抑愤懑等而成。由于情志因素的差异,又会在不同的部位,形成不同程度的气滞肿胀,医生可据此反推形成气滞的大致原因。有兴趣者可参阅互联网上《天真按摩的心理诊断与治疗心法》。这种气滞若出现在脊柱的骨膜内压迫神经,或径直进入神经鞘膜内、神经纤维间,往往出现严重的疼痛、瘫痪或脏腑功能失调。

    在劳损导致气滞的原因中,尤需注意脑力劳损。体力劳损伤及的是皮肉筋骨,治之尚易。脑力劳损多伤及神经,恢复较难。脑力劳损初期易见在颈椎横突处筋膜内出现气肿或兼水肿,引起早搏或心肌缺血的表现。这时必须劝病人注意休息,疗效才能巩固。若继续劳累则可在脊髓腔内产生气肿,肿块可从椎间隙中冒出,在颈胸椎棘突附近形成软肿块。按散后病情可缓解,这时极需注意调养,减轻思想和工作压力。这里的思想指七情郁结,工作指思考、记忆,不是那些抄抄写写的工作。再劳累就是过劳死的下场。另外颈部迷走神经附近也易形成气肿或气滞,阻滞经脉,压迫神经、血管产生多种病变;或迷走神经鞘膜内及神经纤维间产生气肿,形成迷走神经变粗或变硬等表现,可导致五脏六腑多种病变的发生。我说的这些话是自己几十年临床的心得,在不知者看来,无异天方夜谭。

    b.气囊肿:边界清楚,有的与周围组织分离,有的附着在肌肉或骨骼上。小者如花椒,大者如拳头,形成的原因同气滞。小囊肿破裂时,由于骨传导大于气传导,病人可自己听到爆裂声,医者只能感觉到破裂。中等囊肿破裂时,两三米内的人可听到爆裂声。囊肿破裂后会形成局部肿胀、胀痛,病人常误认为发生了骨折。两厘米大囊肿破裂后的不适,要8—10天左右才会消失。大囊肿破裂后的肿胀,要二三十天才能吸收完。但原来因气囊肿导致的发热、疼痛、麻木、眩晕、心悸等症状,多能即时缓解。引起发热的气囊肿,多为病毒所致,大小在0.5—2厘米左右,多见于颈部。

    气囊肿最常见于颈部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小者如豌豆,大者如鸽蛋。因其部位上下深浅的不同,所致症状多端。其次较常见于腰大肌和腰椎横突上,引起腹痛、腹胀、腰腿痛等;也可见于肋骨上和腹内肠之间的网膜上,引起胸、背、胁、腹痛等症。

    4. 水肿。《灵枢•四时气》讨论的“徒水”,即今之水肿。水肿有全身性的,也有局部的,是水液滞留在腠理内太多所致。其形成的原因多与肺脾肾功能失调相关,也有因心肝功能失调所致者。更有一类水肿是因脊柱功能失调所致,尚未见有人论及。因脊柱胸段内有调控内脏功能的低位植物神经中枢,脊柱或因外感风寒湿邪骨膜变肿,或受外力冲撞错位,体力劳损致韧带增厚,或椎体退行性改变,或脑力劳损、七情所伤发生气肿、漫肿,甚至神经自身发生退行性改变,变肿、变硬。这后两条原因是从临床中总结,属奇谈怪论,难与不知者言。以上诸因,造成脊柱功能失调,或直接压迫脊髓与周围神经,或影响督脉的功能,均可导致五脏功能失调而发生水肿;也可只影响相关节段周围神经的功能而形成单脸水肿,单上腹水肿,单下腹水肿,单下肢水肿。脸肿、脚肿又可是全身肿的初起症状。

    上条“影响督脉”之说,是基于如下的临床事实:有些脊柱上的软组织改变很浅,就在棘突尖上,或液肿,或气肿,或钙化变硬,纤维化变紧,要说这些改变压迫了深部的神经,说不过去,但揉散这些病理性改变(西医病理学称为细胞变性),相关脏腑病可得到明显好转。因其正当督脉所过,故以“影响督脉功能”解释之。究竟道理如何,有待明达者阐释。

    5. 痰肿:《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聚沫就是上焦水液中的涎沫凝结而成痰。既可引起气机不畅而致痛,也可同时形成痰肿。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身的。形成的原因可以是外邪入侵,也可以是脏腑功能失调。再细分还可以分为风、寒、湿、热四型。风痰夹有泡沫,寒痰清稀,湿痰成块,热痰兼红肿(如痰火足,西医称下肢淋巴管炎)。还可以再分出痰水相间、痰气搏结、痰瘀互结等型。西医所论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的粘液性水肿,应归属痰肿。

    6. 分肉粘结:是因外邪、外伤、痰湿瘀血使分肉粘结在一起,不易分开。由于经脉伏行分肉之间,分肉粘结使经脉不通,可引起疼痛或脏腑功能失调。《灵枢•天年》将“肌肉解利”列为长寿的条件之一。《灵枢•本脏》说:“卫气和则分肉解利 ”。所谓“解利”,就是肌肉之间要分得开,而且活动自如,不能互相牵拉。一些难治的病症,往往有分肉粘结的现象,甚至可以出现脏腑之间的粘结。常见的如子宫与肠粘结,肠与肠粘结,多系慢性炎症所致,与疤痕结构所致的肠粘连不同。

    上焦中的分肉粘结,并不一定在经脉线上。如上面一层纵向的肌肉与下面一层斜向的肌肉粘结,运动时便互相牵拉产生疼痛。由于形成粘结的原因不同,人体正气的强弱不同,有的粘结易分开,有的不易分开。

    经脉的生理、病理形态

    经脉的正常形态,《内经》记录了长度及循行路线,至于其宽度、厚度并未明言。祝总骧教授在《健康312经络锻炼法》中言及他测定经脉的宽度只有一毫米。《灵枢•经脉》说,经脉伏行分肉之间。两条肌肉挨在一起,其间的间隙一毫米左右是差不多的。《灵枢•经水》论针刺深度说:“足阳明刺深六分……足太阳深五分……足少阳深四分……足太阴深三分……足少阴深二分……足厥阴深一分……手之阴阳……其刺深者皆无过二分。”为何取这样的深度,可见经脉本不深也,最厚不超过六分,浅的仅一分厚,就在皮下。这里的“分”是同身寸的分,对一般人来说比市尺的分要小些,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经脉最厚不超过二厘米,薄的三毫米左右。一段时间流行浮刺法,的确是有道理的。在按摩中还要体会经脉的强度。正常情况下,分肉之间柔和而有弹性,不散不紧,过紧过松都不对。按压经脉还要讲角度,背部膀胱经要45度指向脊柱按,其他经也要正按压在缝隙上得气感才强。

    在病理情况下,要么分肉粘结,指压不进分肉之间;要么胀气、停痰、积水、凝瘀,分肉的间隙可被撑开到一厘米多宽,或漫肿泛滥到两边肌肉内,整个宽度可到二至三厘米,这时只要按压在肿胀的地方,得气感一般情况下都会很强。可以认为经脉在病理情况下会变宽,就象洪水泛滥时河流会变宽一样。经脉气虚时,皮肤松散无弹性,平塌在分肉上,皮下无充盈感。治疗时只宜用内动式摩法轻轻将皮肤与分肉之间分开,以候正气来复。须配合服补益气血之品,再加饮食、情志调养以辅助之。实证之气痰水瘀,自当用泻法消散之。粘结的分肉,用揉拨法分开。最难治虚实夹杂证,攻之病体不受,补之邪气难除。唯有指下细心辨别,于虚处补之,实处缓泻,以图邪去正安。

    (二)中焦的病理表现

    今之脑溢血、脑梗塞、心肌缺血、心肌梗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门静脉硬化、多发性大动脉炎、全身各处之血管梗塞、出血、贫血,及血管瘤皆属中焦病。

    (三)下焦的病理表现

    常见者如:癃闭遗尿肾积水、尿路结石等。

五. 三焦病的诊断和治疗

    三焦主持诸气,是气、血、水的通道,气行则血行、水行。上焦是元真之气的主要通道,明白了上焦治法,中下二焦的治法即在其中。

    (一)上焦病的诊断治疗

    1. 恶寒发热诊治:恶寒是自觉冷,他觉或冷或热。发热是自觉他觉均热。恶寒发热多为外邪侵犯所致。

    按摩治病,主要是激发正气以抗邪。要激发正气,以能找到阳性反应物最便捷。但或因邪气太盛,或因正气弱,或因邪犯初期,正气未能及时反应,阳性反应物均不易找到。此时以用药物抗邪为宜。如能找到阳性反应物,按摩的疗效不让于药物,或反较中西药物为捷。现将常见的反应物略述如下:

    a. 气泡:此反应物常见于感冒的过程中,出现在胸锁乳突肌与气管之间,在皮下的浅至中层部位。初受邪时,病人尚无症状,即有绿豆大颗粒出现在分肉之间,较硬;数小时后,即成为豌豆大气泡,第二天可长到花生米或干胡豆大,即至发病的临界点。此时若能将气泡按破,轻症的感冒即可中止;重症的感冒气泡多,可预言病人数小时或十来小时后会发热,但很快会热退身凉,轻松过关。气泡大的可长到鸽蛋大,此时症状严重,甚至出现心衰的现象;但这时气泡壁已很薄,若遇识者,轻轻一一按破,症状几分钟后就缓解。

    我怀疑这种气泡是淋巴结受破坏的表现,所以病毒感染时会出现淋巴细胞下降的现象。此气泡应与过度悲伤所致之气囊肿鉴别。此气囊肿见于颈上部深处的食管两侧,附着在颈椎前面的肌肉上,较气泡紧实,多如鹌鹑蛋大。也应与周围的散气鉴别,散气边界不清,就在皮下,多是内伤杂病所致,或气泡破裂后的遗留物。也有轻症感冒以散气的形式出现,应四诊合参判断。

    b. 淋巴结肿大:这是受细菌感染的表现。可见于颌下、颈部、缺盆窝、腋下、腹股沟等。颌下的多呈椭圆形,其他部位在一厘米左右多呈扁球形,再大则可为不规则形,边界清晰。

    其与气泡的区别是,气泡呈空心感,淋巴结肿为实心感。颈部淋巴结肿应注意与甲状腺瘤鉴别。淋巴结肿大兼有发热、疼痛等症,活动度不大,初起约0.5厘米大,最大一般不超过3厘米;甲状腺瘤多在无意中发现,多呈圆形,小瘤的活动度大,大瘤有至5、6厘米者。缺盆窝淋巴结肿应注意与癌转移鉴别。癌瘤较淋巴结硬,形状多不规则,我见过缺盆窝7、8厘米大的转移癌。

    治淋巴结肿,轻摩十来次即可,连续不超过五十次,可隔几小时再摩。禁重按,重按会使病情加重。此肿消,则导致此肿的感染亦愈。症状重者,可结合服抗菌素。淋巴结肿和颈部气泡,可作为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标志。

    c. 扁肿大及咽部肿厚:病邪从口鼻而入,咽部首当其冲,正邪相争则发生扁桃肿大、咽部肿厚,甚则恶寒发热。张口可直接见到肿大的扁桃,属热者色红,属风者色淡红,属寒者色白(较少见)。触诊可在颈部与下颌的交界处向上触到肿大的扁桃,有一定的功夫后,也可触出肿厚的咽部,甚至咽壁上的滤泡。病势发展,肿厚的改变就向下延至气管两侧的疏松结缔组织及颈椎前的肌肉。治疗时即是因势将这些病变物摩散。热盛者,手法宜轻。肿散热即退。这也是治咳嗽的常法。

    d. 《灵枢•刺节真邪》:“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泻之,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 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此条手法暗含有上条消散疏松结缔组织中肿厚物之意。压动脉以退热,手法不可过重,如有晕厥发生,手法宜再轻。

    e. 背部皮肤微肿 :风热之邪从膀胱经入侵,则背部皮肤微现绷急如肿,初学者不易察知;但此时的皮肤,按揉不痛,捏提之则痛不可忍,可用捏脊法至痛减,也可在胸腹四肢用捏提法散邪,邪退则正安。

    f. 腹胀满:此处转述一医案。约在1962年,一4、5岁的小孩高烧一周不退。西医治疗无效,家长心急,遂抱小孩出院,求治于黄万香之子刘丛贵。刘师查见小孩腹部胀满,重点将腹部揉软,数小时后,高热即平复。刘师医术精湛,可惜死于文革中。

    g. 局部感染红肿:再述一案。1987年,成都新二村一妇女右小腿内侧皮肤有十厘米大小一片肿起,微红,边界清楚,恶寒发热一月不退。中医应诊断为丹毒,西医诊为败血症。病人难忍注射青霉素之苦,出院求治于余。为开人参败毒散一剂,全身常规按摩,局部抚摩。次日即热退,共按摩三次,一周后病愈,获病人赠大公鸡一只致谢。按摩能激发正气以抗邪,疗效不可小看。

    h. 中暑:暑邪易伤津耗气,发热无汗,发病急,甚则晕厥。触诊常无异常发现。可用扯痧法以救急:医者屈曲食中二指,蘸水,用指背夹起患者喉结处皮肤,急扯起使皮肤从指间滑脱,几下之后,皮肤红紫为度。亦可施于印堂穴、肘窝、甚至胸背部。唯近人多畏痛,不易施行。

    另外,按摩的疗效还与医者的正气强弱有关。约在1990年,一个12、3岁的女孩满脸密密麻麻生扁平疣,医治半年无功,我当时在练空劲气功的站桩功,自觉掌上有很强的外气发出,病人来求治时,我随手用掌照其面部,小孩说,见我满手金光闪,我自己并看不见。隔日再来,扁平疣尽脱,脱后的皮肤成粉红色。后来又有一例,发两次外气治愈。扁平疣是病毒所致,此案说明,人体正气有祛除病毒的作用。所以《素问•刺法论》把存想正气作为防疫手段:“(五疫)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之法):天牝(即玄牝,人身真元之气)从(自然)来,复得其往,(合五脏元真)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从经文可知,正气受心意支配,习按摩者非比处方,不是借助药物治病,要直接以手气治病,心意不正,手上出来的尽是恶气,无论轻重,一挨上病人,病人就难受,不用说治病,不加重病情就是你的运气。这里说的手气与上文的外气有同有不同,都受心意影响是同,而外气是隔空发放治病,手气是通过力的形式发挥作用,是影响功力的成分之一。好此术者,必须端正“慈悲为怀,怨亲平等”的态度,不是见到亲者才爱,怨者就恨,这才配作一个医生;且要使这种态度进入潜意识,这就是正心诚意的功夫,手上出来的才是祥和之气,无论轻重,按在病人身上,哪怕痛得大叫,病人都舒服;手上出恶气的人,不独对病人不好,对自己的身体也不好;也不要你“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人要吃饭才能活;正老子所谓“后其身而身先”,以最大的诚意利人,自己也会获大利,利人和利己是统一的;反之,损人和损己同在,这也是天人合一,别人属天,自己属人。人我在道的层次上是统一体,同气相通,常人不察而已。这些传统文化的基本常识,至我辈已属陌生,何况下辈,还得把旧闻当作新闻来介绍。说得是与不是,读者临床中去验证,细心体味,必有所获。

    上例七条,仅能略示大端;可分见,可合见,在于临证细察;经验所限,有见不到处,在所难免;学识所限,议论亦难免有偏。临证百变,法无定法;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发扬光大,有赖同道诸君。

   2. 腹水及组织间积液诊治:腹水多系肝病晚期的表现,亦有因肾脏损害所致者。检查方法可参考西医诊断学。中度腹水,用中指揉拨腹部,即可察知水液的振荡。应与腹部积脓鉴别:脓液稠厚,按压时手下有一种缓波动感传递,不同于腹水。若察出是脓液,应要求病人赶快手术。病至腹水,已是危重,按摩治此类病,一定要全身有非常明显的、广泛的压痛点才有效。我遇到的几例病人,初诊时精神尚好,因其全身无压痛,遂许以不治,虽经他医多方救治,均于3—5月后去世。

    水液积于胁下称悬饮,证见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常伴头痛、干呕、短气等症。西医称渗出性胸膜炎。我未治过此症,但治过一例胸膜脓肿。1989年,一患者手术排脓后仍缠绵不愈,两次按摩后,觉伤口微红,当夜,已愈合的伤口自动裂开,流出大量脓液而愈。次年,全家人来当面致谢。若按摩得法,治悬饮当有效。按摩治化脓性疾病多奇效,尚少见报道。

    液囊肿:是由各种原因造成腠理间的水液有来路而去路不畅所致。多用按揉法使其消散。若是腱鞘囊肿,可用针刺孔以后再按揉,并教病人接连按揉一周,以免复起。附在脊柱上的囊肿,不可轻刺,恐伤及神经。若是气囊肿则弹性较液囊肿高,按破后有声响。也需与癌肿鉴别,癌肿的形状有时与囊肿相似,也不见得坚硬,附着于筋骨上,但内容物为固体,与气、水的感觉究竟不同,还应结合全身情况及相关检查进行判断。

    3. 气肿诊治:气肿按之无凹陷,如按在打气不太胀的自行车胎上。气肿多兼水肿,气散后即见水肿征。全身性气肿是一个有遗传倾向的病。治疗时以在常规套路中,发现气机痞塞甚重处,重点疏散之为法。可配合服宣肺理气之剂。我常用柴胡疏肝散,随证加麻桂羌防、石膏黄芩大腹皮茯苓之属。此证甚难治,配合按摩则疗效甚捷。

    a. 气滞:是局部胀气,边界不明显,胀的强度不如气肿。因其所在部位不同可导致多种疾病。视其软硬,用揉摩、揉拨、按揉法以散之。有的气滞在筋膜或神经鞘膜中,要经年累月坚持治疗,才能散去。

    b. 气囊肿:此囊肿皮薄者,即谓之气泡。气囊肿也因其部位不同而致病多端。颈部的气泡可按破,其他部位的气囊肿,最好不要按破,以按瘪为优。不得已按破,要告知病人大约会胀痛几天,可配合热敷及搽药酒。对体虚之人尤需注意不按破,其囊肿多薄软易破,但破后不适甚剧,多不能坚持治疗。

    4. 水肿诊治:水肿按之如泥,凹陷不起,是细胞间液水肿的特征。因脊柱功能失调所致者,当调治脊柱,脏腑功能失调者,应调理脏腑。

    又有细胞内液水肿,按之有充盈感,无凹陷,又不同于气肿之胀。要长期临床,细心揣摩,才能辨别。既见于局部,也见于全身。治法也当从调理三焦入手,随证治之。

    5. 痰肿诊治:此肿轻按无凹陷,只觉皮肤厚实,重按久按则凹陷久不起。可感觉皮下有米凉粉样结块,按之可散,形态又还因风寒湿热各有不同,多为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按摩时除调理相关脏腑功能外,应注意将皮下结块或肿厚之处揉散,坚持治疗数月,疗效尚可。

    6. 分肉粘结诊治:此条关键是要指下能辨出粘结处,即可用揉拨法将指嵌入分肉间,若是分开得急,病人可感觉分肉间撕裂样痛。

    此条应注意与三焦气虚证鉴别。气虚时分肉间空虚无充盈感,皮肤松散无弹性,平塌在分肉之上。治疗时用轻摩拨法将皮肤与分肉之间分开,以候正气来复;配以药物、饮食、情志调养。若误用泻法,则犯虚虚之戒。

    (二)中焦病的诊断治疗

    上焦主气,中焦主血。气能生血、摄血、行血。若能调气,中焦病的治法即在其中。

    触诊时,瘀血证的患者会在皮肤上出现木涩的感觉,老年人可以摸出颈总动脉变粗、变厚、变硬,甚至血管象鸡气管样,出现一圈圈硬环。我还曾摸出一病人的颈总动脉与气管粘连引起头痛,分开粘连后头痛痊愈,其血管上还附一豌豆大肿物也一并揉散。十年后,此病人发生脑溢血。腹部门静脉硬化也可以摸出来。这些病变都可以用缓揉拨法逐渐改善。正常软组织不易与周围组织区分,病变后即可分别。

    大腿部深静脉梗塞会发生单下肢水肿。可在腰腹部找到病理反应点,揉散后即可治愈。可配合服活血利水剂。

    曾治愈一疑似多发性大动脉炎。七十多岁老邻居突发右侧腹股沟部烧灼剧痛,体瘦,触诊查得腹主动脉右侧壁内,有多个围棋子样肿物,附于动脉内壁,硬度如煮得老一点的血旺。一一揉散,痛遂止。隔日再查,平复如故,至今已五、六年,未复发。

    贫血归于血虚证。有的精血耗损者,未必贫血,却可用填精养血法治愈。化源不足者,当调理脾胃;营养不足者,应补充营养;劳累过度者,要注意休息。

    尿毒症患者因肾脏损害不能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所致之贫血,应想法按摩肾脏及肾动静脉,并调理脊柱及颈部迷走神经与植物神经结,消散咽部肿物,配合服四物汤鹿二仙胶,有效。

    (三)下焦病的诊断治疗

    下焦病常见有癃闭、遗尿、肾积水、尿路结石、输尿管粘连等。输尿管结石或粘连,或肾下垂是造成肾积水的原因。

    有尿的癃闭及小儿遗尿,应调治脊柱与耻骨上及附近的压痛点,疏理膀胱经,矫正腰椎错位。无尿的癃闭要治肾。老人前列腺肥大之遗尿,除用上法外,可戴上指套从肛门内按摩前列腺。

    肾结石按摩不好治。若结石下至输尿管中段,即可触诊查出。输尿管上段因积尿而变粗至2—3厘米。将尿液向下挤推,结石即随之下移,一天可挤推两次,多则恐将输尿管按伤。有的结石疏松,在挤推的过程中即散去,小的结石也易排出。曾治一个2乘1厘米圆柱型结石,从输尿管中段渐次推至膀胱口,因输尿管在膀胱口有个拐弯,再推不动,遂用超声波碎石,结石碎而不散,再一按推,下二三十个小石而愈。若在高位碎石,有的小石有棱角,卡在输尿管上更麻烦。治结石引起的绞痛,病理反应点多在腰部,随结石位置不同而异,若能找出,常可马上止痛。

    输尿管粘连,除自身粘连不通外,也常与周围组织粘连,可在腹部胃经线附近深处摸出。用揉拨法可改善。还必须结合调治脊柱。

    肾下垂及胃下垂、疝气、脱肛、子宫下垂,均可通过调治脊柱而愈。

    三焦遍布全身,凡按摩手法都要作用在三焦上,你若摸不出三焦内的病理改变,岂可妄言三焦按摩。今略论三焦生理、病理及治法,书不能尽言,言不能尽意,若真能在手下有所领会,效用曷可胜言。

    十五年前,孙洪师弟即协助搜集资料,今又历时半年,才仓促成文。才疏学浅而议论宏阔,疏漏必多,望同道斧正。
  

2006.4.5  初稿



[ 本帖最后由 白熊熊 于 2007/5/22 23:07 编辑 www.med126.com]
-----------

按摩与悟道

作者:周述炎

    什么叫道?《老子•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圣人追本溯源,说道是产生万物的根源。那道又是哪里来的呢?《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按自然法则形成的。自然就是他自己是那个样子,不知其然而然,是客观存在。道家很诚实,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不象西方学说,要设一个上帝去创造万物。若要问上帝从那里来?他还是说不清楚。硬要问个结果,也只好说是“自然”了。佛家追求涅槃境界,若问涅槃哪里来,便说“法尔本有”。法在佛教术语中是“现象”的意思,“尔”是“如此”。“现象如此”也是“自然”的意思。这是从“宇宙论”上比较三家异同,都属于“形而上学”或称“玄学”的境界。《易•系辞上十二章》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事物追本溯源,必到形而上才能止。宇宙论是一切学问的基础,没有宇宙还谈什么学问。慈悲为人是三家共同的认识,但上帝是一个人格化的全能的神,他为什么要不分青红皂白,制造自然灾害,滥杀无辜呢?就很不好说了。要服膺一个学说,首先要经得住理性的考问,没道理的事,要去信他,就是迷信。理性是检验真理的第一标准。

    一段时间流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其实有毛病,实践需要人去实践,人在实践之前必先用理性判断:目的有无实现的可能性?比如有人让你把钱种在地里去长摇钱树,有理性的人断然不会去做这种傻事。既去实践,必先经过理性判断有一定的可能性才去做。人生苦短,不能事事都去实践检验,很多道理,用理性一判断,言之成理,也就信了。如你明明看见是太阳在围着大地转,科学观测告诉你是地球在围着太阳转,你一听言之成理,也就信了,不必自己再去实践观测计算一翻。所以决定你去不去实践,要先经理性检验这一关。其次“检验真理”也是人去检验,真理与事实相不相合,也由人用理性去判断。没有理性的人,是不懂追求真理的,但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可以大相径庭。这样就形成各家学说。道家的观点是承认各家学说的相对合理性,并不是老子天下第一,惟我独尊。是一种平等、包容、和谐共存的观点。再次,人的认知能力和实践的手段也是有限的,很多东西,理性不能到,实践做不到,你不能轻易否定他。人与人的能力差别也大,有的善于唱,有的善于跳,有的善于抽象思维,有的善于实际操作。你实践做不到的,他实践就可能做到,不能用你的实践否定他的实践。有些东西就是理性加实践,也不容易做出判断,只可存疑。如老子所说的“道”,太玄太妙了,你悟性不够,怎么也懂不起。有的道理只能用推理论证,如“人类自相残杀将毁灭人类”,你能用实践证实或否定吗?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简单一分析就站不住脚。还有道德标准的问题,孔子云:“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苟不义而得之,不取也。”如果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人就可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伤天害理,无所不用其极。只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又一标准。”但很多不动脑筋的人还在迷信它。若不破除思想的片面性,如何为至道立言?不得不在此略加分析。

    所谓悟道,就是突破小我局限,去体会宇宙的本质,或者说是认识精神和物质的共同根源,使人性得到升华。按摩与悟道有什么关系呢?既然是道产生的万物,按摩也就是道的表现形式之一,就可以通过按摩去体会道。领悟了道就能提升按摩的层次,妙用之无穷,自不可尽言。具体说来,对道的领悟越深,则按摩的功力越强,疗效越好。下面举例说明功力与疗效的关系,以及练功悟道的方法和境界层次。

    06年1月10日,一老妪在治疗时言及,常觉右膝有筋牵拉,需要把膝摆正以后,才能行动。此症状已有三、四年,很觉不便。按摩检查时,我突然感觉到她髌骨后,连接股骨与胫骨的韧带钙化,形成二指尖大一块骨刺,即按揉使之消去大半。这样的骨刺若在十年前,也要十来次才能消散,现在多能即时散去。当时心下非常欢喜,这是我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感觉。去年初才能摸出:有的膝痛病人关节周围完好,是髌骨内关节间隙中有水肿或气肿。现在竟然摸出了里面的骨刺(比肿的形象更具体),而且即时消散,心中不禁生起对自然之道的由衷赞叹:“太奇妙了!”12日病人再来,显得非常高兴,言症状已基本解除。再查膝关节,用了很大的注意力,感觉的能力才进入关节内,且脑中呈现的图像昏黑,不如前日象X光片一样清晰,但能察知骨刺已无,关节面上还有微肿。十日后,又感觉出另一病人肩胛骨前面的肌肉僵硬。这里说明一下,从软组织外摸筋骨,可通过软组织的凹陷触及筋骨,髌骨不能凹陷,触出骨背面肿胀已不易,何况骨刺的形态。

    此案说明,功力是逐年提高的,功力的暴发,往往在有意无意之间。你去查病,当然是有意的,但能进入当时的深度却是无意得之。次日再求,已不可得,但在原有的基础上还是微有提高。若能经常留意,这种偶发的状态,就会成为经常的状态。不断地由偶发到经常,功力即步步提高。禅宗说,行站坐卧都是禅。人人都在行站坐卧,那人人都在参禅吗?其间的差别就在留意与不留意。留意又要做到《孟子•公孙丑上》中所说,不能拔苗助长,要勿助勿忘。刻意求境界,往往得到虚妄假象,误人害己。但具体留个什么意,各家功法自有差异,应根据需要和兴趣去确定。天真按摩将 工作与练功悟道相结合,不失为一个方便的法门。悟道的境界越高,功力越强;功力一强,境界也随之提升。

    道在什么地方?庄子在《知北游》中说,道在稗子、砖瓦、屎尿中。南怀谨先生在《怎样修证佛法》中说,他在峨眉山闭关时,一道友因庄子说“道在屎尿中”,就每天到粪坑中去泡几个小时悟道。其实庄子的意思是说道在万事万物中。既然屎尿中都有道,难道屙屎屙尿的人身上没有道?书读死了真是闹笑话。道就在我们身上,要自己去体悟。所以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返身而诚,乐莫大焉。”庄子说:“道通为一”,道与万物是连通成一体的。

    道家的“道 ”,是天人合一之道,合内外为一之道。天是外,人是内;病人是外,医生是内。就人来说,身体是外,精神是内。人认识事物总是以自己为内,以万物为外。怎样合内外为一呢?由于人受欲望的驱使,不停地向外追求,就把内和外分开了,成为欲望的奴隶而不自知;心中追名逐利,患得患失,万念煎熬,波涛汹涌,当然不能合内外为一。要追求精神的升华,各家的功法几乎都从“以一念代万念”开始。古人说:“体验大道极简单,保持一种专一的状态而已。”老子把这种状态叫“守静”、“玄览”,庄子叫“坐忘”、“心斋”,又分为“听耳、听气、听心”的不同阶段;佛家称这种状态为“禅定”,六祖说:“一心不乱即是定”,又分为“四禅八定”的不同阶段;《内经》称这种状态为“守神”。既然道在万事万物中,天真按摩的实践者就在按摩中悟道。按摩时以按摩的套路集中注意力,这就是以一念代万念;但执著一念,又是修道的大忌。行之既熟以后,无须想套路而手自然按套路操作,就在不知不觉中丢去这一念;但又不是真的丢,而是进入潜意识,由潜意识操作,叫做丢而不丢,不丢而丢。这就进入了一种粗浅的守神状态。再进一步,就要分辨指下皮肉脉筋骨的区别。行之既熟以后,哪里有病变,不须分辨,一摸就知道。摸出病状之后,不须思辨,那随机应变的手法就自然产生。初时辨识能力粗浅,以后再向深和细两方面发展,功力逐步加深,疗效越来越好。这离合内外为一尚远,必须要达到物我两忘才算入门,但从理论上应明白内外一体相通的道理。这与《素问•刺法论》论述针刺悟道的道理是一致的。其文云:“是故刺法有养真全神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仅)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道贵常存,补神固根,精气不散,神守不分,然即神守,而(疾)虽不去,亦能全真。人神不守,非达至真,至真之要,在乎天玄(注:神在天为玄,不在乎形身也。),神守天息(精神与呼吸相依),复入本元,命曰归宗。”这里“神守不分”就是物我两忘的境界,是一种精神高度专一的状态,能认知的神识与所认知的对象混然为一,即是进入天人合一的精神状态,一般将初进入这种状态叫开悟,是悟道的入门状态,要到“复入本元”才算大彻大悟,即是悟入了上文所说的生天生地的“玄神”(天玄),进入了〈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说“无形无患,不生不化,与道合同”的真人境界。

    《庄子•齐物论四》描述悟道的最高境界是:认知到万物都是假象,不存在有万物。拿现在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来说,宇宙是在146亿年前由一个奇点大爆炸所产生。奇点是一个质量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点。既是无限小,可以看作无。谁知这无边的宇宙,竟由这“无”中产生。面对无数星系,我们所处的山河大地,都成为微不足道的东西。所以《老子•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的“无”,不是绝对的没有,只是无形无象。“有”呢,就是上文所引“三生万物”之“三”,是形成万物基础的“冲和之气”,万物只是表现出形象的气而已。若要类比,“有”大概相当于爱因斯坦研究的“统一场”。既然万物是由“无”中产生的现象,物质不灭定律也只是一种相对真理,唯物论也只是从现象论事的理论。现代科学又证实,正物质和反物质相遇,就发生湮灭现象,变成一道强光,化为乌有。《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注:精神和物质都是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也是说的同一个道理。《老子•一章》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说有和无都从道中产生,都叫玄,贯通有和无,叫“玄之又玄”,也是“合内外为一”,是进入“众妙”(即道)的门径。这里道的本体是超越有和无的,既不是有,也不是无,难以用语言表达。庄子强调无,比老子似乎尚差一层。但这已是一种超理性的境界,要实际进入这种境界,一般人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结合现代科学来看,这种境界还是可以理解的。

    其次一等的境界,是认识到有万物存在,但万物之间没有分界。如生物有生物电,你的生物电可进入我的身体,我的生物电也可进入你的身体。如果人的认知能力能在万物间通行无阻,这就是修道中所谓出神通的阶段。

    再次一等是,认识到万物之间有分界,但不存在谁是谁非。这是一种万物平等,和谐共存的认识,是理性认识可到的境界。

    最差的境界是认为万物之间有是非好坏。比如虫吃白菜,人就说它是害虫;人自己吃白菜,就是天经地义。如果从白菜的观点看,人和虫都是害虫。人认识问题都是以我为标准,对我有利的东西就说他好,对我不利的东西就说他坏,难得以公理、正义为出发点。这就是人的偏见,要明白自己偏见的错误是很不容易的。修道就是突破自我的局限,以天地之心为心。这里要注意,庄子批评的“是非”,指那种以我为标准,顺我者是,逆我者非的是非观。正如一句名言“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这是不讲公义,只论利害的是非观,是狭隘的团体利益观,民族、阶级、国家、人类,都属狭隘团体,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天下一家,人民皆同胞,万物是朋友。以这种狭隘是非观念修身,则身体不安;以这种狭隘观念治天下,天下不会太平。这不是那种从公平、正义出发的,以求真、求善为目的的,孟子所说的“是非之心”。(附《齐物论》原文: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

    本人研修按摩四十多年,修为其实很肤浅,平心而论,自己仍未摆脱最差的境界,只是知道自己差,愿意努力而已。认可了第三层境界。向上呢,触及到一点第二层境界的皮毛,按摩时总觉得自己是钻进病人体内,手法由潜意识操作,经常手法结束才回过神来,发现自己站在病床前。这只是一种粗浅的守神状态,结果我就能触诊出很多病人体内的病变,这就突破了一点人与人之间的分界;当然仍有好些病是触不出来的,离突破万物的界限就更不可以道里计了。就这样,我也受益匪浅,安身立命均拜按摩所赐。

    中国哲学的“道”,是可以在自己身上体验到的东西。道是一条人生的正路。悟道使人生境界升华,智能、本领随之提高,是一种人生的乐趣。道是一种使利人和利己统一的学说,不是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说起来迷人,实际做不到的学说。认准了这条路以后,就需要“但管耕耘,不问收获”,尽自己天性之所有,能收获多少是多少。不羡慕别人,自己走自己的路。

    凭我的小知识来谈大道理,实在羞愧万分。奈何传统文化百年来逐渐式微,人心浮躁,低级趣味横溢。很多人被物欲遮住眼睛,使心灵蒙上灰尘,不知人心有至美。尤其在按摩界,还未见有人论及功夫与心灵的关系。当此之时,有人来谈悟道,比无人谈好。一点心得写出来,与同道共勉。


    2006年3月10日初稿
    4月4日二稿



[ 本帖最后由 白熊熊 于 2007/5/22 23:09 编辑 www.med126.com/shiti/]
-----------感谢老师教导.

看老师的文章才了解,中医还有如此神技.
虽对按摩有点了解,但未想能达到这样境界.

老师的文章还多研究,希能有所悟.
-----------了解周老师的神技,才知道中医有多神奇.
大道至繁至简.
-----------周老师的神技,对于从事推拿,按摩的年轻中医师是一种鼓励,是一盏明灯!
-----------这才是大师
相关文章
 荆芥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头痛
 参考文献
 数堕胎(二六)
 外科心法要诀 发无定处(上) 上课笔记
 求助:腋窝下长了泡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