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中医学子:求助大家几个问题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我是一中医学子,想问一下五劳七伤中"行寒饮冷则伤肺"的原因
我是在学小青龙汤时看见书上这么一句,不明白原因
还有就是"饮动则胃气上逆
希望知道的老师指导一下,谢谢了
-----------没有人吗?
-----------与中医大学学弟交流学习中医的若干心得体会
岳美中先生认为学习中医应当从学习方剂入手,李翰卿先生认为学习中医多快好省的办法是攻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然而如何在二位老先生的权威意见之间找到一条沟通的桥梁,笔者为此苦苦思索多年,现略陈个人浅见几条如下,仅供学习参考:                                       1、先学陈潮祖所著(中医治法与方剂)人卫出版社第四版;本书是一部专论病机、治法、方剂关系,并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的专著。学这部书要有两部工具书————(中医大辞典)或(简明中医辞典)与(中药大辞典)。
2、       宋兴:(临证解惑————陈潮祖教授学术经验研究);这与(中医治法与方剂)联系起来读,可以增强对中医的学习信心。
3、       有了以上的基础,最好遵照李翰卿老中医的指导————直指中医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   )与(温病条辨),这是多快好省地学好中医的有效途径————自然,(四书五经)、(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得放在枕边每晚临睡之前读它1小时————把古文学基础提高一步。
4、       以上三条如能办到,则读中医大学教材如卷席!读名医医案、搜索医学参考文献更不在话下!
5、       接下来谈谈如何博览群书:中医古书有一万二千多种,穷毕生精力也难以通读一遍,为解决这个难题,当代中医学者作了很多整理工作;如:南京中医学院(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王新华编著有:(中医历代医论选)、(中医历代医案选)、(中医历代医话选);李飞编著有(中医历代方论选);吴昌国编著有(中医历代药论选)。上述五部书,囊括了几百种重要中医古籍精华内容,如能置之案头经常查阅,眼界必然大开,必将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学术基础。
6、       现、当代著名医家著作:最近人卫版的“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出了几十种,如经济条件许可,最好全予购买,留着慢慢细读;有些还未出版,耐心等待就是了。下面例举若干著作:(程门雪医案)、(岳美中医文集)、(任应秋论医集)、裘沛然著(壶天散墨)、焦树德著(从病例谈辨证论治)(用药心得十讲)、丁光迪著(中药临床配伍与运用)、方药中著(辨证论治研究七讲)(温病条辨讲解)、(周仲瑛医论选)、王洪图著(黄帝内经临证发挥)、鲁兆麟等著(近代著名老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王庆其主编(内经临证发微)、柯雪帆著(伤寒论临证发微)、何任主编(金匮要略临证发微)、原中医研究院编(中医讲座一、二)(温病汇讲)、陈鼎三著(医学探源)、邹学熹著(中国医易学)、刘冠军著(中华脉诊)、至于(舌苔图谱)则任选一种;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更是出版了近百种。总之,根据自己的需要尽量予以收集就是了————裘沛然老先生有言:治学要猛,温课要温,以上例举各书,留着慢慢温习吧!
7、       要想在中医大学本科毕业阶段达到高级中医师的水平,笔者个人认为,以上的医书是不能不读的;其它课程,按学校要求去作就是了————胳膊拧不过大腿————目前想搞独立自主地学习中医,环境不允许,随大流罢了。
2009,03,14,定稿。以下对各位医家在百度作一搜索,具体资料如下:

1.【李翰卿】(1892~1972)医学家。字华轩,又名希缙。大同市灵丘县沙坡村人。幼时上学兼从舅父学医,15岁便独立诊病开方,被当地人称为童医。1919年考入太原中医研究会,毕业后应邀在太原复承堂行医,声名大震,被选为太原中医公会执委。1925年应聘山西中医学校任教,后在太原开业行医。日军侵占太原时,慕其医术精湛,曾以高官厚禄聘请,均遭拒绝。1949年后,主动将家藏《万有文库》等近2000册图书捐献给国家。历任太原市职工医院医师、医务主任、副院长。1956年任山西中医研究所所长兼中医研究会理事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进行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宫外孕的研究,获得成功,被评为全国十大医学科研成果之一。1960年编著《伤寒论113方临床使用经验》。1970年11月赴京参加中西医结合会议,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 .

2、岳美中(1900~1982),名岳锺秀,号锄云,以宇行。河北省滦县人。早年攻读文史,二十五岁时因肺病吐血,发愤自学中医。曾行医于冀东、鲁西一带。解放后曾任唐山市中医公会主任、唐山市卫生局顾问,后调中医研究院工作。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垒国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主任、中医教授。从事中医工作数十年,有较深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肾病、热性病、老年病等有深入的研究和较好的疗效,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名望。主要著述有:《岳美中论医集))《岳美中医案集))((岳美中医话集))《岳美中治疗老年病的经验》————合编为(岳美中医文集)以及《中国麻风病学汇编》等。
3、陈潮祖(1929),男,四川省宜宾人。因母亲宿疾久困,常延医诊冶,长期耳濡目染,渐至心有所感,情有独钟,遂矢志岐黄,以济世活人。18岁时,从同里名师孙芳庭习医,学成,悬壶桑梓,医誉起。1958年入成都中医学院师资班学习,结业后,留校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至今。1979年任讲师,1983年任副教授,1987年晋升教授。曾任方剂教研室主任,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省中医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l99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部选定为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现为方剂学硕士导师。  临床方面,于杂病诊治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辨证、遣方、用药经验。特重肾命之阳,尤长补火益元。在运用补火益元诸方时,对真武汤的研究尤为深刻,化裁40余种,治病50余症,半数以上是他本人的创造性发挥。他运用本品,常与生配伍,欲其温而散者用生姜,欲其温而燥者用干姜。益元特别重视和擅长运用人参。作为方剂学专家,对方剂学的突出贡献是选收医方,以临床常用,疗效突出,结构独特为原则,无贵无贱,广收博采,纠正了重经方,轻时方,重书刊方,轻民间方的偏见;编撰方书,创以五脏病症为纲类方和从脏腑病机入手研究医方的新体例;辨析方义,注重方剂结构、用法、特殊性的疑点、难点、要点分析,把方理研究推上了由形入神的高度;阐明方用,强调方随法施,法因证立,证系于五脏,把理、法、方、药融为了一体;并集古今灵机巧变之实例,当代科研成果以及临床心得,对众多医方的临床运用,作了切合临床实际的充实发挥,为当代,也为后世筛选保存了一大批宝贵方药遗产。  学术上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全面继承,大胆创新,且数十年如一日,教学之余,深入临床,临床之余,精研理论,着力笔耕,在各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教学上,始终坚持以论明理,以案实论,力求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到论实理透。由于内容生动具体,言辞雅畅清新,受到学生好评,誉为“月下清泉,流于石上”。3O余年来,一直主讲方剂学,先后为学科、专科、西学中班、进修班等各类学员讲授方剂学,还培养了学术继承人1名,硕士生2名,在读硕士生1名。合作编著《中医治法与方剂》(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中医方剂与治法》(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主编《中医病机治法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等方剂学著作2OO余万言。1988年任西南西北片区教材主编《方剂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其中,《中医治法与方剂》一书,从1972~1984年间,一直作为我校正式教材使用。而《中医病机治法学》一书,则成为其学术代表作。书中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五脏宜通”和“膜腠三焦”等新见解。该书问世后,迅速被日本翻译出版,流传海外。注:陈潮祖的(中医治法与方剂)人卫第四版,把(中医病机治法学)与(方理求真)二书融合成一体,比一二版有重大修订。
4、任应秋,字鸿宾,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1914年8月5日生于四川省江津县。4岁即就读私塾,及长,入江津县国医专修馆攻读经学,其间曾求学于经学大师廖季平。当时廖季平已年逾七旬,甚喜其聪敏好学,故悉心指点,并传授治学之法,使任应秋在治经学、训诂学、考据、目录等方面打下扎实基础,为以后研究中医学奠定了文学方面的根底。  17岁时,任应秋毕业于江津县国医专修馆,开始医学生涯,其祖父又聘请了当地著名老中医刘有余到家中为其教授中医典籍,并设立济世诊脉所,免费为当地群众看病,同时也积累临床经验。在以后3年时间里,学完了《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神农本草经》、《脉决》等中医学理论著作,并有了一定实践经验。1936年,任应秋在上海中国医学院读书期间,有幸见到当时上海地区名医丁仲英、谢利恒、曹颖甫、陆渊雷、陈无咎诸前辈,并一一虚心求教,受益匪浅,开阔了知识领域和学术眼界,使学业大进。翌年,因抗日战争开始,祖国危亡在即,任应秋不得不返回四川家园,自设诊所,行医治病。并凭借其文史知识,执教中学。  40年代,任应秋任《华西医药杂志》主编,同时从事中医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早在1937年,任应秋即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同年,为了反对南京国民政府歧视消灭中医的政策,还发表了题为《教育部不准中医学校立案是何道理》的文章,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大声疾呼。到了其任《华西医学杂志》主编期间,更不断发表学术论文,并于1944年完成了第一部医学著作《仲景脉法学案》,次年,《任氏传染病学》问世,1947年,《中医各科精华》(第一集)出版,使其学识才华渐为医界所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应秋受到政府的重视与任用,1950年被任命为江津县医务工作者协会副主任,并当选为江津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2年,又应聘出任重庆市中医进修学校教务主任和市中医学会秘书长,并被选为重庆市人大代表;1957年被调至北京中医学院任教。于1984年11月17日在北京逝世。  学术思想演变与治学态度  任应秋从事中医工作50余年,执教30余年,知识渊博,著述宏富,已刊行于世的专著37种,约1300万言,其学术思想发展演变,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以前,中医一直处在被岐视、排斥的地位,政府采取取缔和废止中医的政策。中医界很多有识之士,为中医事业的生存而努力,为争取中医合法地位而献身,发展中医学术,发展中医教育。任应秋在上海就读期间,曾受诲于“中医科学化”的倡导者陆渊雷先生,对陆氏之谈大加称允,遂效其法,以“中医科学化”为己任,其所著《任氏传染病学》、《仲景脉法学案》、《中医各科精华一集·内科学》、《中医各科精华二集·内科治疗学》均属“中医科学化”观点之代表作。在50年代初期,所著《中国医学史略》、《脉学批判十讲》等书,仍是致力于“中医科学化”主张,这是任应秋40岁以前学术思想主体。  1954年,人民政府对中医提出了“系统学习,全面掌握,整理提高”的方针,强调了西医学习中医的重要意义,相继建立和健全了中医的教学、科研和医疗机构,在新形势下,任应秋认真学习领会中医政策的实质精神,深刻认识到“系统学习,全面掌握”是继承中医学的问题,“整理提高”是发扬中医学的问题,只有系统全面的继承,才能做到发扬光大中医学。从此,他以其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全力以赴于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深入进行中医学术的研究。  为了引起全国中医界对继承发扬工作的重视,1957年他发表了《怎样正确对待祖国医学遗产》一文,1958年又在《中医杂志》第三期发表了《从头学起全面继承,打下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坚固基础》一文,提出在全国中医界应认真学习中医政策,广泛开展继承工作,强调要认真学好几部经典著作,真正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从1954年以后至1966年这12年里,他先后著成《伤寒论语译》、《金匮要略语译》、《阴阳五行》、《五运六气》、《中医各家学说讲义》等书,为中医学的普及与提高做了大量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医学术无法进一步发展,任应秋数十年所集的数万册书被查收,数万张学术资料卡片一扫而光,但他坚信发展中医学术无错,中医发展的春天一定会到来。1976年后,中医工作又开始走向正常发展的轨道,任应秋夜以继日,奋力著书立说,又先后完成了《内经十讲》、《中医基础理论六讲》,《中医各家学说》、《运气学说》、《内经研究论丛》等著作百余万言,校点了金代张元素的绝版书《医学启源》。这些著述,均是其晚年深入探讨中医学理论体系,并加以发扬光大的代表作。  任应秋治学态度严谨,钻研学术刻苦,为了练就扎实的中医基本功,白天进行教学、科研、医疗工作,晚间博览群书,开阔知识眼界,每日工作10余小时,数十年如一日,即使节假日,也从不例外。对于学术问题,引经据典,拨之临床,无不溯本穷源。《内经十讲》一书,对战国至汉代形成的中医第一部理论专著,从成书时代、古代文献、后世研究医家及其学术思想、理论体系诸方面进行探讨,引用大量古代文献资料,均一一得出结论,被中医理论研究者所称道。《医学流派溯洄论》一文,从大量中医文献资料和史料研究入手,得出医学流派起于战国的观点,成为中医界一家之言。他不囿于旧说,不固执自己的旧论,例如《中医各家学说》教材先后四版,在一版教材中他不主张划分医学流派;二版划分4个医学流派;至三版又提出7个医学流派,使教材不断充实、提高与完善,充分体现出其严谨的治学精神。  研究中医流派 创立各家学说新学科  任应秋执教北京中医学院后,集前贤及自身研究中医之经验体会,认为欲造就大批高级中医人才,必须师百家之长,集前人理论与经验之大成。经过数年的努力研究,1959年撰写了《各家学说及医案选》,介绍了历代著名医学家的学术思想与经验,并附以验案印证。该书首先在北京中医学院的本科生中使用,受到普遍欢迎,后经卫生部批准将各家学说正式列为高等中医院校本科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并由他主编了第一版《宋元明清各家学说及医案选》。1964年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补充与修订,又增写了总论部分,从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到各家学说的演变与发展作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中医发展史上存在四大学术流派,即以刘完素为首的河间学派,以张元素为代表的易水学派,宗法张仲景《伤寒论》的伤寒学派和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温热学派。所选医家由原来的22人,增加至39人,并附有原著74篇,更名为《中医各家学说讲义》,是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二版统编教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980年,经20年的潜心研究,他对中医学术流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出了医学发展史上存在着7大医学流派,即医经、经方、河间、易水、伤寒、温病和汇通等学派。他认为历史上医学流派的肇始并非在金元,而当断于先秦。指出了医学流派的判定,当以师承授受与学术争鸣为依据。这些新的观点,在中医学界引起了反响,推动了对中医学的深入研究。他主编的全国高等中医学院教材《中医各家学说》第三版,即以7大医学流派为主线,包括基础理论和临床各家学说在内,共分别介绍了上自战国,下至民国时期的11个时期,105位医学家,全书共约60万字,可谓集历代著名医家学术经验和学术思想之大成。是书出版之后,日本汉医学界立即全文翻译。1984年5月,他在重病中,再次主持了新版《中医各家学说》教材的编审工作。在“中医各家学说”这一学科领域中,任应秋是国内当之无愧的学科创立者和带头人。  重视经典医著 精研基础理论  任应秋一生阅读了大量中医古籍,尤其重视对中医典籍著作的理论研究,毕生致力于中医理论的发掘、整理、提高,并且作出了突出的成绩。  他一直坚持认为,中医学术中不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有它自身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针对社会上存在的“中医没有理论”,“中医不科学”等观点,他深刻指出,中医学是一门经过了几千年亿万人民实践检验的科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过巨大贡献,实践证明,“道经千载更光辉”,中医不单有它系统的理论体系,而且中医理论中包含着深刻的整体观念、唯物论和辩证法,这种自然形成的中医理论体系,有着科学、合理的内涵。这正是中医中最宝贵的部分。1978年他在《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培养高水平的中医理论骨干》的文章指出:“目前当务之急是如何发掘中医宝库中的理论,并加以整理提高的问题”。并建议首先培养一支精通中医理论的高水平骨干队伍。办法是无论中医学院的在校学生,还是西医学习中医班,都必须认真学习几部中医经典著作,只有这样才具备发掘中医理论的能力,才能完成发掘整理提高中医理论的艰巨任务。  任应秋一贯倡导学习中医古典著作,打好中医基本功。从1961年至1964年,他连续在《中医杂志》及其他医学刊物上发表古典医著学习辅导的文章10余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医典籍《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以及有关温病、方剂、脉法、针灸方面的知识及其学习方法,读者多受教益。这些内容后经重辑,更名为《学习中医典籍七讲》收入《任应秋论医集》中。  任应秋历来重视经典中医著作的学习与研究,而且卓有成就。以对《内经》的研究为例,他综合唐代王冰以下历代研究《内经》医家的研究方法,分为校勘、注释、类分研究和专题发挥诸家,高度概括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而归纳出《内经》的学习思想和理论体系,指出《内经》一书主要包括了脏腑、经络、病机、病证、诊法、辨证、治则、针灸、方药、养生10个方面,而其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则可以脏腑(包括络经)、病机、诊法(包括四诊)、治则四大方面来概括,并将其研究的10个专题,撰成论文名为《内经十讲》,是其数十年研究《内经》的心血结晶,已成为现代研究《内经》的主要参考资料之一。为了便于研究《内经》,他晚年又组织编写《内经章句索引》,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研究《内经》的大型工具书。  发掘中医学 整理抢救古代文献  任应秋精通经史,有扎实的文史哲诸方面的基本功。学习、研究古代文献在同代人中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自述,其学习全靠14年治经学的文字功底,并列举中国历史上卓有成就的医家,无不精通经史而治医有成就。因此,他强调指出,要想学好中医必须突破古代语言文字关,他说:“文以载道,各种道,包括医道在内,总是要通过文字来表达的。文以治医,医以文传,中医就存在于浩瀚的中医典籍之中”。早在1962年,任应秋与当代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李重人、于道济、陈慎吾共同上书卫生部,提出“对修定中医学院教学计划的几点意见”,其中之一就强调中医学院的学生必须突破文字关,建议加强医古文教学。这一建议,对中医教育和中医学的继承、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与深远影响。尔后,他亲任医古文教研室主任,使北京中医学院的医古文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推动全国中医院校医古文教学研究的开展,在其不断关怀和倡导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医古文研究会于1981年6月正式成立,任应秋被推举为研究会会长,从而开创了医古文教学、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继承发扬中医学的重要问题是大量中医古籍文献亟待整理。任应秋以其远见卓识,敏锐地意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1975年5月他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医文献亟待整理》一文,指出中医药文献书籍超过万种,这些丰富的文献资料是中医药学伟大宝库的重要内容,无论从传统应用,还是从现代医学的科学发展来看,对这些文献资料都应当努力发掘整理、提高,但具有整理古籍能力的老专家相继谢世,所剩无几,尤其是既具有中医知识又精通训诂学知识的专家目前殆成空白。“卫生领导当局若不重视,迫不及待地把这一工作抓起来,估计10年以后要对中医工作进行整理,那时的难度将是不堪设想的”。他还开诚布公地进言:“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时间至可贵,一失不可再”。建议立即成立中医文献整理出版委员会筹建中医出版机构,制定明确的近期和远期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他本人更是身体力行,早在1964年,就从事中医古籍的整理校勘工作。首先校勘了金元名医张元素《医学启源》,1979年又以元版本进行了补校,使这部长期以来鲜为人见的名著刊行于世。1982年主编了大型工具书《内经章句索引》,继而又主持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的校刊,以及主编全国合作的《中医名著精华》,大型类书《中医十大经典类编》等,有的因身体状况而未能完成。  弘扬仲景学术 促进中日交流  任应秋不独是研究《内经》的专家,而且对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也极有研究。晚年更集一生研究之学力,进一步深入研究仲景之学,为弘扬仲景之学,促进中日学术交流作出贡献。1980年应日本东洋医学研究会之邀东渡日本,以《中医学基础理论六讲》为题,进行学术交流。鉴于日本汉方医学界推崇张仲景《伤寒论》,并在仲景学术思想研究方面独具特色,任应秋此次日本之行还促成了1981年北京第一届张仲景学术思想研讨会的召开。1982年,在张仲景的故里南阳市又召开了张仲景学术研讨会。全国研究张仲景学说的专家有300余人云集南阳,日本的两个代表团应邀参加了大会,任应秋被推举为大会执行主席之一。这些活动促进了国内外对仲景学说的进一步研究。  在张仲景的故里南阳市,有一所明代纪念张仲景的医圣祠,1959年,曾进行修复,在“文化大革命”中又遭破坏。1976年以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求修复此祠,任应秋对此举大力支持,多方呼吁,促成了1982年医圣祠第一期修复工程胜利竣工,使得首届仲景学说讨论会在医圣祠召开。1981年冬,为庆祝医圣祠重葺并张仲景研究会成立,任应秋以五言古诗纪念张仲景,表达了他对张仲景学术的重视与弘扬精神,诗云:  仲景医中圣,伤寒发宏论。上以疗君亲,下以救万姓。博采众方书,素难为镜。皇皇十六卷,言精而意蕴。三阴与三阳,平脉以辨证。三百九七法,足以概诸病。一百十二方,变化无穷尽。汉季兵燹多,文献遭蹂躏。江南秘不传,思邈抱怨恨。幸有王叔和,魏晋太医令。祖述大圣人,殷勤求古训。遗编赖以传,薪火续余烬。远被扶桑国,多纪善考证。矢志崇古方,明辨而笃信。庚申来南阳,宫墙仰万仞。乃见庙倾颓,满目荒凉甚。可钦诸地委,大力为整顿。鸠工以修葺,祠宇复幽峻。研究所建立,规划已订定。绝学赖以彰,循序而渐进。古义与新知,无一非学问。继承斯发扬,攀登勤为径。愿与诸君子,砥砺共驰骋。振兴中医学,且为万世庆。  这篇发自肺腑的诗文,由任应秋手书汉隶镌刻成碑,矗立在南阳市医圣祠群碑之中。  忠诚中医教育 培养中医人才  任应秋从事中医教育凡30年,受诲于其门下者数以千计。从50年代前期,就授课重庆市中医进修学校,到50年代后期,在北京中医学院执教于中医教学研究班,从一届又一届本科中医药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到各家学说、内经、医学史、医古文4个专业的研究生的成长,他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  数十年如一日,任应秋始终执教在第一线,先后主讲过医古文、内经和各家学说3门课程,讲课时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运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将古奥的中医理论传授给青年一代,深受学生的欢迎。1978年以后,他同时招收各家学说、内经、医古文、医学史4个专业的研究生,数年间先后培养了3批共10余人。他还是国内中医界为数不多能够指导两个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导师,因病终未招收,尝以为憾。在其主持各家学说、医学史教研室工作期间,对于中青年教师严格要求,亲自随班听中青年教师讲课,亲手为他们逐字逐句修改讲稿,甚至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板书写字水平,要求他们每天写毛笔字,而且亲自批改。现在,他所培养的中年教师,有的已成为学科的带头人。  晚年,他除了完成繁重的教学、科研、指导研究生等工作外,还在中医及学术界兼任很多工作,并积极抽时间承担校内学术讲座,校外学术报告及外地讲学等工作,以高龄之躯尽全力为培养中医人才默默奉献。1980年,为了圆满完成赴日本讲学的任务,在盛暑之季,挥汗伏案书写《中医基础理论六讲》8万余言,每日工作10余小时,终于使这一讲稿圆满完成。  任应秋对于学生,从来都是以诚相待,有问必答,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传授治学方法。数十年的辛勤耕耘,使李满园尽芬芳,学生遍及全国各地。其学生中有的已成为颇有名气的教授、主任医师,一大批已成为医疗,科研,教学骨干。  高超的医术 高尚的品德  任应秋不仅中医理论造诣精深,而且医术精湛,临床治病既善用经方,时方,又灵活变通,并创立新方,兼取众家临床经验之长。如1975年山西省某军区干部卢某因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手术后腹泻不止,少则一日七八次,多则一日10余次,多方求治,屡服中西药物无效,经年未愈。先生诊之,处以赤石脂禹余粮汤加缩砂仁石榴皮,药仅4味,服4剂而泻止。或问何以速效,答曰:“《伤寒论》有云: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患者腹泻得于手术后,所伤在肠,是肠气不能固涩,正合利在下焦之候。故用赤石脂,禹余粮固涩肠气,加缩砂仁、石榴皮以助之。此先圣之成法,余别无新义”。以此可知其运用经方之妙,没有对经典著作的深入研究,是难以尽快取效的。  又一黄姓女青年,年21岁,自6岁因病高烧之后,即患尿急频失禁,缠绵15个春秋,服多种西药罔效。任应秋诊其脉沉细有力,询问其症口渴喜冷饮,溲黄有热感,察其舌正赤无苔,检其前所用之方多为补益固涩之品,遂断为肾虚热郁之候,前服补益固涩之剂误之久矣。立方黄柏4钱,知母6钱,肉桂5分,连服6剂,小便已能自己控制,惟仍有急迫感,继服6剂即完全恢复正常。15年之痼疾,竟愈于旬日之间。或问:“既云热郁为病,何用辛热之肉桂。任应秋解释说:“《内经》云:‘通因通用,热因热用’,此之谓也”。如此之病,足以证明其对中医理论之纯熟,认证之准确,用药之灵活。  中风乃常见的难治之证,任应秋对于中风从阴阳两方面辨别,认为中风证有阴虚与阳虚两大证型,据此自制豨莶至阴汤以治阴虚中风,豨莶至阳汤以治阳虚中风,临床用之甚效。  任应秋为中医理论与临床,为中医教育事业奋斗一生,光明磊落,虽历经坎坷磨难,仍坦率直言,为事业奋斗。1960年他与几位中医专家上书卫生部,对改进中医院校的教学提出中肯意见,即有名的“五老上书”,因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倍受迫害。但是“文化大革命”10年过去之后,他又为抢救中医、改进教学大声疾呼,直率进言,这不仅反映了其无私无畏的品格,而且体现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表现出他对中医事业的献身精神。  另一方面,任应秋敢于解剖自己,对自己一分为二地看待。就其学术思想及其发展演变而言,前半生推崇陆渊雷,追求科学化,为中医学的发展而探索。自从“系统学习,全面掌握,整理提高”的方针确定后,则致力于继承发扬中医学,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于这一历史过程,他十分客观地看待自己。在其晚年编辑《任应秋论医集》时,诚恳地在自述中说:“就所存者,略为审视,前一时期多无保留价值,后期作品,仅选其中颇有一得之见者,编辑成册,命曰《论医集》”。并自我反思说:“即治学无论怎样勤奋,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必然是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得不到好的结果。我在50余年中,勤奋一生,而先后效果迥然不同,至今犹值得我深思”。  任应秋一生治学不倦,为中医事业发展而献身。愈到晚年,其报国之心愈切,曾赋诗云:“报国日已短,爱国情倍切,欲使百废兴,惟有争朝夕”。又曾作联语云:“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四化艰巨,决心勇往直前”。在自己的办公室中写下“自强不息”以自勉。先生终因积劳成疾,志未酬身先去。临终前,他留下遗言,将自己一生积存的5000余册书全部献给北京中医学院,为此,学院建立了“任应秋献书陈列室”以志纪念。其夫人聂荣秀遵遗嘱,将捐书奖金3万元献给学院建立了任应秋基金会,以奖励在中医学中学有所成者。  (作者:鲁兆麟)
  简历  1914年8月5日 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  1931—1934年 江津医学研究社学习。  1936—1938年 上海中国医学院读书,后转入湖南国医专科学校毕业。  1938—1942年 江津县立女子中学教员兼校医。  1941—1949年 任江津县中医师公会常务理事。  1946—1949年 任全国中医联合公会联合会常务理事。  1952—1954年 任重庆卫生局中医进修班教导主任。  1954—1957年 任重庆中医进修学校教务主任。  1957—1984年 先后任北京中医学院文献编研组、科研办公室、各家学说教研室、医史教研室主任,中医系主任兼中医基理论研究社社长。  1984年11月17日 病逝于北京。  主要论著  1 任应秋.伤寒论语译.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  2 任应秋.金匮要略语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3 任应秋主编.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讲义(宋元明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  4 任应秋.病机临证分析.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3.  5 任应秋点校.医学启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6 任应秋主编.中医各家学说(中医专业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7 任应秋.如何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8 任应秋.运气学说.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9 任应秋.阴阳五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0.  10 任应秋主编.内经章句索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11 任应秋.任应秋论医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12 任应秋.从头学习全面继承打下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坚固基础.中医杂志,1958,(3).  13 任应秋.医学流派溯洄论.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1,(2).
-----------5、程门雪(1902—1972),中医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对伤寒、温病学说有深邃的理论造诣,博采古今,熔经方、时方与一炉,善用复方多法治疗热病和疑难杂症,用药以简洁、轻巧、灵动见长。
  程门雪,又名振辉,字九如,号壶公等。1902年出生于江西婺源的一个富裕人家。他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宿儒。幼时,父亲延聘饱学之士来教他四书五经、诗词赋曲,使程门雪从小就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底,为他日后在中医学术上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程门雪15岁开始学医,启蒙老师是当时在上海行医的汪莲石。汪莲石学宗《伤寒论》服膺于舒驰远《新增伤寒集注》,临证善用经方,用药偏于辛燥,汪莲石悬壶沪上,声誉隆盛,当时许多名医如恽铁樵、丁甘仁等都曾就教于其门下。程门雪初入医门,以他聪慧颖悟的秉性,得到老师的青睐和心传,尤其对伤寒证治有深刻体验,从而形成了他行医初期用药迅猛慓悍、大刀阔斧的风格。
  当时,汪莲石年届古稀,诊务繁忙,不能悉心授业,遂将程门雪介绍给同仁丁甘仁。丁甘仁为孟河四大名医之一,信从叶天士,薛生白的温病学说,临证用药以平淡轻巧见长。1916年,丁甘仁在谢利恒、夏应堂等同道支持下,创办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和广益中医院。程门雪入学就读,成为该校首届学生。丁甘仁办学主张读书和临床相结合,要求学生融汇古今,这对程门雪有较深刻的影响。
  1921年,程门雪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26年,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聘任他为该校教员。丁甘仁逝世后,程门雪出任该校教务长并兼任沪南广益中医院医务主任,在教学和临床上施展自己的才华。这段时间,程门雪边教书、边读书,学业日精。同时,他在临床上,根据病人大多来自劳苦民众的特点,力主用药迅猛慓悍,以仲景方药大剂出入。如阳明实热用白虎汤石膏用至四两(120克);风火水肿用越婢汤,麻黄用至一两六钱(48克);少阴虚寒用四逆、白通汤等,附子累计总量计一市斤许(约500克),治愈了不少危重急症。
  1935年起,程门雪脱离教务工作,专注临床,自设诊所开业。这时,他已成为上海有名的中医,因而慕名求诊的大多出自富贵人家。程门雪根据这些病人“易虚易实”的体质特点,遣方则从丁甘仁平淡法出入,用药轻灵机巧,重视配伍和炮制。如麻黄3至5分(0.9~1.5克)用蜜炙,桂枝1至3分(0.3至0.9克),煎水炒白芍苍术用米泔水浸,熟地炒松,用砂仁或蛤粉捣拌等,从而形成了他临床用药的独特风格。
  中年以后,程门雪治学愈发勤奋严谨。在临证之余,他又反复精读《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对各种版本的叶天士医案尤为致力并多次点评,且博涉古今历代著作,采摭临证名方,学以致用。程门雪读书常边读、边诠释按评,或赋成歌诀背诵,或编成讲义授徒。这段时间里,他著述宏富,计200余万言,如《金匮篇解》、《伤寒论歌诀》、《未刻本叶氏医案校注》、《叶案存真评注》、《藏心方》、《女科歌诀》、《西溪书屋夜话录歌诀》等,都是其代表性著述。
  1954年,程门雪出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1956年,上海中医学院创建,程门雪任该院首任院长。并先后任上海中医学会主任委员、华东血防九人小组成员、上海市卫生局顾问等职,并当选为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他担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期间,对中医现代教育事业作出较大贡献。他提倡“学习中医首先要做到继承,没有在继承上狠下功夫,就谈不上整理发扬”。因此要求学生多读经典医著,随师临诊抄方、书写脉案,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教学上,他主张古为今用,百家争鸣,不拘门户之见,中医课程要有所侧重。1961—1962年间,他亲自主持举行“近代中医学术报告会”10余次,邀请上海中医名家传授各流派学术经验,对中医界学术争鸣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治学严谨 统一伤寒温病
  程门雪一生治学严谨,对伤寒和温病学说有深邃的学术造诣。他对中医学术的研究,强调“要从诸家入,而复从诸家出,取其精华,融一炉冶”。即使对经典著作,也必须验之临床,绝不从而死于句下。
  他认为,汉代张仲景著述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论述辨证论治的奠基作,但其中也掺杂了一些与临床不符合的内容,应该与证治规律性总结的文字分别对待。他指出,《伤寒论》中有三类文字:其一是总结临床证治规律的,如六经病总纲和主要方证的条文,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必须掌握;其二是个别经验的文字论述,如原书29、30条关于阳旦、四逆、脚挛急、谵语同时并见者,对此要与第一类文字区别对待,要通过临床去验证;其三是四言韵文式的文字,如“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等,与全书朴实无华的叙述风格不同,可能为后人加入,不可误为仲景原文而等量齐观。
  程门雪强调研究仲景著述,首先要读白文,仔细反复通读,把其中相关条文贯穿起来,对方证进行归类对比、综合分析,注意药物加减变化,自能逐渐领会其辨证论治规律。他尤其重视精读评注《伤寒论》等书,并随着临床阅历的增进,去加深对仲景学说的理解。如1940年,他评注《伤寒论》麻黄升麻汤方证条文,认为其“方杂不纯,药不符证,非真无疑”。1945年,再次评注该条,又依据临床实际,联系上热下寒、上实下虚的病证表现,对其复方配伍的处方原则作了充分肯定,并自责以往误断,谓“学无止境,勿遽自以为是”。这种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在程门雪著述中每多体现。
  程门雪治学,强调掌握中医学术的精神实质,对经典著作要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去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他认为,“中医学理论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历代有所发展,至于辨证论治和八纲诊断则奠基于《伤寒论》”。《伤寒论》六经分证是在《内经》理论上发展起来的,《伤寒论》六经与《内经》所述的六经,都与经络学说密不可分,两者在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上是一致的,不能将其割裂开来。对《素问•热论》中“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已满三日者可泄而已”的经文,程门雪提出了精辟论述。他认为,“三日可汗”之意,不是说三阳病都要发汗,而是说三阳经都可从汗而解;“三日可泄”也不一定是用下法,但包括下法在内,如少阴?募毕麓嬉鹾?养阴泄热,都是“泄”。从而纠正了许多人的误解。
  程门雪一生崇奉张仲景和叶天士,主张学伤寒的必须联系温病,学温病的必须联系伤寒,要把伤寒和温病对热病证治的理论统一起来。他认为,叶天士《温热论》是在张仲景《伤寒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温热证治和方药应用上,又是对伤寒六经证治的补充,两者决不可孤立起来认识。早年他就在《未刻本叶氏医案》评注中指出:“天士用方遍采诸家之长,而于仲师圣法用之尤熟。……叶氏对于仲师之学极有根柢也”。因此,他决定从叶天士入手,以跻仲景学术之室,融会伤寒、温病证治方药,从而成为统一伤寒与温病学说的先行者,这对现代中医热病学的创立具有较大的影响。
  程门雪认为叶天士《温热论》的理论,是对前人温热证治规律的系统总结,如“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说,是继承了吴又可“邪从口鼻而入”的论点;“逆传心包”,则导源于王肯堂对《秘旨》的引述;而卫气营血辨证法,则脱胎于《难经》的有关论述。温病学派在察舌验齿的诊断,顾养阴液的治疗法则,和轻清透气、芳香开窍、甘寒生津、咸寒救液等治疗方药等方面,对热病证治有较大贡献,补充了伤寒六经证治的不足。程门雪对叶天士“救阴不在血,而在精和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论断推崇备至,并常付诸实践,指导临床遣方用药。但对其“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液”等臆测之辞,却极不赞同。程门雪认为,柴胡、葛根为退热佳品,临床自有用途,如陶节庵柴葛解肌汤即是;如兼阴虚者可配益胃、养肝,如张景岳归柴、葛柴等配伍。可见他在学术研究上不拘门户之见,实事求是的精神。
  临证稳健 提倡复方多法
  程门雪是上海有名的中医临床家。在临床上,他博采众家之长,融合古今方药,处方简洁,用药精当。晚年以后,他常接治久治不效的疑难杂症,针对患者虚实寒热错杂、病情复杂的情况,制定出一套“复方多法”的治疗方案。所谓“复方多法”,是揉合若干成方,撮其主药,汇集温散、疏化、宣导、渗利、祛瘀、清利诸法,加减变动,攻补兼施,寒热并用,根据病证主次标本等具体情况,先后逆从处治,从而提高了临床疗效。
  程门雪深得伤寒和温病理论精髓,对热病治疗常依据其标本缓急,稳健进退,自出机杼。如一春温重症,壮热神昏,白?,红疹互见的危急病人,经他12诊次、16天的中药治疗,先后用清热透气、气血两清、清营开窍、养阴清肺、涤热化痰诸法,使其转危为安,病入坦途。他在热病方药处治时,常合仲景、天士方同用,如小柴胡汤栀子豉汤疏解,治发热、胸闷、口苦;葛根芩连汤清阳明经腑之热,治高热便泄;用桑菊、银翘辛凉解表,透风于热外;用益元散甘露消毒丹清热利湿,渗湿于热下等,加减损益,化裁变化。
  程门雪强调在临床上要借鉴前医处方经验,着重阴阳虚实辨证,来治疗各种疑难危症。如一慢惊风患儿,神昏睛露,角弓反张,口唇焦裂,汗出如洗,四肢厥冷,二便失禁,舌质光红,脉沉弱欲绝。前医曾先后用养阴救液、回阳固脱两法不效,且险象叠生。程氏接诊,以其脾肾阳竭,肝肾阴伤,阴阳不相维持,离决之际立待,果断用庄在田理中地黄汤回阳护阴,方中既用温阳健脾,又有滋阴润燥,配伍得当,竟使患儿迅速得救。
  对于本虚标实的各种杂病,程门雪常依据其邪正进退情况遣方选药,注重治疗步骤和方药变化。如中风证治分为4步用药,以开关、重镇药,急则治其标;以清滋、腻补药,缓则图其本。对内风尤重豁痰通络、宣通机窍,如虚实互见者则以健脾益气为主,化痰泄风为佐使;内闭外脱者,则用参附汤生脉散为主,配合羊角、至宝丹、导痰汤同用。在咳喘病治疗过程中,除始终佐以化痰诸法之外,还根据“在肺为实、在肾为虚”的证治原则进行临床治疗。如邪实者用定喘汤小青龙汤厚朴麻黄汤,症轻者则用泻白散黛蛤散加味;正虚者,或用生脉散补肺,或以七味都气丸肾气丸黑锡丹等补肾纳气。
  对于病情复杂的病证,程门雪主张复方多法处治。他每以10味左右处方,而其中又融合了4至5个古方,涵意深刻,选药精湛。如淋浊病案,用泻白散、导赤散萆薢分清饮、知柏地黄汤,上下同治,虚实兼顾;梅核气病,又寓麦门冬汤、半夏秫米汤、温胆汤天王补心丹、甘桔汤诸方主药,合养阴、化痰、利湿、和胃、安神、清咽诸法于一方中。在应用复方多法治疗时,他往往取古方、经方之意而不用其方,或用其方而注意小剂量调理,或重药物配伍监制,总以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恋邪为目的,使不少病人逐步得到恢复。
  程门雪处方用药,以简洁、轻巧、灵动见长。简洁,是指他选药精细、处方简洁而言,这是他几十年来研究仲景、天士方药脉案,并积累临床经验逐步形成的特点。如温肾药分为温散(附子、肉桂、胡芦巴)、温补(巴戟苁蓉仙茅锁阳枸杞子);祛痰药分为化痰(半夏、陈皮)、消痰(海蛰、荸荠白芥子、莱菔子)、豁痰(枳实郁金远志)、滑痰(竹沥竹茹)、涤痰(皂荚葶苈子)等。他对诸多药性分门别类、随症选药,组成简洁处方。轻巧,主要是指处方用量轻。他曾说:“对于处方的分量当如东垣法,宜轻不宜重,药物的作用是导引,是调整,是流通,所谓四两能拔千金是也”。在临床上,对于年迈、体虚、久病者,他常以“轻可去实”法处治,组成轻补、轻清、轻宣、轻化、轻泄、轻开、轻香等方药,一般较少用粘腻重浊之品,即使要用也常顾护脾胃功能,或浊药轻投,或“制小其服”。灵动,是指他用药配伍精当,不落呆滞的意思。故厚味填补,必佐行气之品,如熟地与砂仁同捣;益气必佐和胃,吉林人参与橘白谷芽同用;活血药常兼以理气,如山甲片与茴香配伍;介石重镇药,又佐以辛凉清泄,如石决明珍珠母、龙齿配合薄荷桑叶菊花蔓荆子等。他用药重视药性监制,如黄连枣仁失眠,苦泄酸敛同用;附子、羚羊角治中风,辛温咸寒同用;肉桂、姜黄腹痛,寒凉与温热配伍;鹿角白薇同用,治妇人虚劳;白芍、淮小麦同用,治低热、心悸、头眩等,都是他临床常用的“药对”。
  程门雪深得叶天士“制方选药因症转移”之理。他常用古昔名方加减出入,融为一炉。如甘麦、大枣、炙甘草汤治心悸,百合地黄汤治内伤神志病,近效术附汤治阳虚眩晕,平胃散治失眠,宣明断下丸治久痢,醉香玉屑散治湿泄、瓜果积,转舌膏、地黄饮子治中风失语,肾厥玉真丸治偏头痛越桃散治腹痛,牛膝膏治血淋,金水六君煎治肾虚痰成,宣郁通经汤痛经,六神煎治脾虚发热等。如此种种,在《程门雪医案》中每多体现。
  品行高洁 谦逊好学
  程门雪医德高尚,品性廉洁,好学不倦,谦虚谨慎,深得同道赞许。早年成名后,他仍孜孜以求学问,对同道学有特长者虚心请教。如有一久泻病人经他多次治疗,用调理脾肾方,依然无效,后来这个病人携带程门雪方笺,就诊于王仲奇。王仲奇诊察甫毕,旋索程之处方,批上“此方可服,再加蛇含石四钱”。随即把处方交给病人。这张久服不效的方子,仅加上一味药,只服数剂,多年宿疾居然痊愈了。后来病人将此事告诉程门雪。从此,程深慕王仲奇医术,要拜他为师,曾多次托人求情,竟遭婉言谢绝。对此,程门雪引以为憾,终觉得未能得王仲奇心传,是一大损失。
  程门雪常说:“人非十全,岂能无过”。他每遇未能治好的病,或自觉找出某一处用药的失误,承认是见识不到,胆力不够;或则曾见某书,自己没有经验,未敢遵用,以致延误;甚至还说读书太少;有些病经过苦心思索,已得头绪,却未能及时施用,终致不治,对此,程门雪均自认是“失手”。如此者,每遇一失,总是悒悒不快,咨嗟累日。晚年尝谓,“回忆生平失手之症约近百数,从今日水平看来,尚多可治之处。或者可以找出其不治的原因,以为他处之借鉴;或者可找出当时失手之处,以资今日之警惕。当陆续写成一书,名之曰《失手录》以示后人。”此书或未成稿,或遭浩劫而尚未发现,但象程门雪这样的一位名医能够不文过饰非,而自承“失手”,且以告人,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
  程门雪一生清廉高洁,恪守礼仪,专注医道。即便在物欲横流的旧社会,他也从不攀附富贵,贪图荣华,同流合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他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多次上山下乡,深入血防第一线,亲自为血吸虫病患者诊病。他身为无党派民主人士,热情工作,参政议政,对中医教学事业多有擘画。晚年竟逢“文化大革命”,遭受长期迫害,罹染多种疾患,即使如此心力交瘁,仍坚持给农民诊病,因而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爱戴。程门雪曾多次受到中央领导和毛主席的亲切接见,晚年语及,仍激动不已,可见他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
  程门雪一生嗜好诗文、丹青、书法、金石,尝著有《书种庐论书随笔》、《晚学轩吟稿》,由其高足何时希辑《程门雪诗书画集》两集等。国画大师王个簃称其“不以诗名,而境界高雅,时手鲜有其匹”。可见程门雪清雅高洁的品性和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
  主要论著:
  1 程门雪。关于祖国医学的研究方法和经络学说作用的看法。上海中医药杂志,1959,(4):5。
  2 程门雪。为进一步研究祖国医学而继续努力。上海中医药杂志,1959,(10):4。
  3 程门雪,张镜人。《伤寒论》歌诀。上海中医药杂志,1962,(1):3738,(2):37,封3,(3):35,36,(4):3032,(5):3738,(6):34-36,(7):3133,(8):38—40。(9):37—40,(10):3233,(11):3638,(12):37封3;1963,(1):38—封3,(2):39—40,(3):3637。
  4 程门雪。学习《伤寒论》的体会。上海中医药杂志,1962,(7):14;(9):1014。
  5 程门雪。学习《金匮要略》的点滴体会。上海中医药杂志,1962,(12):18。
  6 程门雪校注。未刻本叶氏医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
  7 上海中医学院编。程门雪医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8 程门雪。《西溪书屋夜话录》歌诀,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3):29。
  9程门雪。金匮篇解。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10 何时希,莫雪琴整理。程门雪评注《叶案存真》选。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10):31;(11):3334;1988,(1):4648;(3):3234;(5):3738;(7):2931;(9):2627;(11):4041。

6、裘沛然(1916年—),原名维龙,男,汉族,浙江慈溪人。曾就读于国学专修馆,当时在国学馆任教的为江南著名学者施叔范先生。他童年时在施公处就学虽仅二年,然已初步奠定了古汉文的基本知识。其后他在家自学经史百家之书,旁涉新文学和自然科学书籍,特别对化学饶有兴趣,学习颇为勤苦。其叔父裘汝根通晓针灸学,为广西名医罗哲初之高足。裘氏在深读的同时,挤出一定时间从叔父学针灸,故对中医古籍及针灸临床亦粗晓其理。时值军阀混战,国是日非之际,他虽有匡时经世之志,而当时的时代思潮,革新者主张把中国古文化扫地以尽,另一面则力图维护封建礼制,均与他的理想不合,乃锐志于医学。
  1930~1934年入丁甘仁先生所创办的上海中医学院学习。并在名医丁济万诊所临床实习,又常请益于谢观、夏应堂、程门雪、秦伯未、章次公诸先生之门,深得海上诸名家的青睐。1934~1958年悬壶于慈溪、宁波、上海,以行医自给,临诊之余,勤研中医学和历史、文学、哲学等,家中藏书数万卷,寝馈其中20余年。1958年进入上海中医学院担任教学工作,历任针灸、经络、内经、中医基础理论,各家学说诸教研室主任。其时,学院开创伊始,无现成的教材,他就率领针灸教研室教师,并带头编写各种教材以应教学急需。并在短短的四年中主持编写出了六种针灸书籍,推动了全国针灸学术的发展。他对教学重视启发式讲课,形象教学和现场教学。他还创造性地制订了“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训练项目,对中医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受到了卫生部的表彰。他讲理论常常联系实际,如教授针刺手法,在临床亲自显示操作方法来训练学生,以及在临床带学生实习,还多次带领学生下厂,下乡,既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又以全心全意为工农群众服务的精神灌输给学生。他从早到晚,甚至在风雪交加之夜,奔走于泥泞道路到病家为危重病人治疗。这种身教重于言教的精神在学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甩长期从事中医教育和中医理论及临床的研究工作,广闻博学,在中医基础理论及历代各家学说方面颇多建树。
  裘氏1980年担任国家科委中医组成员,81年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经常参加卫生部召集的论证中医工作和探讨医学的各种会议,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有一次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医学辩证法会议上,他作了“祖国医学的继承、渗透和发展”的长篇学术报告,提出中医发展有三条途经:首先是提高中医理论和临床水平,二是采用多学科发展中医学;三是中西医要求真正的结合。他的报告受到全国许多学者的赞扬,并为有关刊物转载发表。裘氏在1984年任上海中医学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并为院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的负责人之一。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暨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全国第一届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导师,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的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首届“上海市名中医”。他为学院的教学改革,学术研究,专业设置及对“中医法”的讨论等,召集院内外的著名专家共同研究,并提出了很多可贵的意见。
  1979年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1983年任市政协常务委员,1988年任市政协“医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经常在市及兄弟省市的医药单位及教学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和考察工作。对振兴中医事业和其他卫生保健工作及教学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担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经常为政府献计献策。兼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顾问,作出很多贡献。
  自1958年以来,任《辞海》副主编兼中医学科主编,主持编写《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卷、《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卷、《中医历代各家学说》、《新编中国针灸学》等30余种著作,所撰论文计30余篇。其中主编《中国医学大成》三编,计950万字,对赵氏旧著作了大量删增。特别是其晚年的力作《壶天散墨》一书,以“扶择陈言,剖拆疑似,俯仰古今,直道心源”以议论精辟,见解高超,文笔优美而见称当世,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并有《剑风楼诗文钞》为世所称。
  裘氏是全国著名中医理论家,中医临床学家,是一位医生,也是一位学者,他以广博的文史和科学知识,被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同济大学聘为兼职教授,他虽已达八旬之年,仍深深感到自己知识浅薄,“名浮于实”而勤奋不倦地研究学问,裘氏能诗善文,曾感赋一绝:“学如测海深难识,理未穷源事可疑,诗到换年浑是梦,世犹多病愧称医”。这寥寥数语,体现了他一生好学不倦,老而弥笃追求真理的精神,诗中虽寓有一些“才华迟暮”之感,但他还是念念不忘病人的痛苦,而对世界人民的幸福寄以殷切的关怀和无限的希望。
  裘沛然先生是中国著名中医学家,年近九秩,行医七十年,医德广被。他读书万卷,著作等身,所主编及撰写的医学与诗文书籍达36部,寝馈于《辞海》工作逾四十年,还编着其它各种辞书、丛书和医学百科全书等巨著,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
  《裘沛然选集》,分上下两集;上集有三个部分:一为文集,二为医论,三为剑风楼随笔;下集有两个部分:一为医案,二为剑风楼诗集。
  本《选集》集中了我国著名医学家、诗人裘沛然的主要著作404篇(首)。上集分为文集、医论和剑风楼随笔三辑,下集分为医案和剑风楼诗抄两辑。其中医论35篇,随笔66篇,医案125则,诗歌140首,共70万字,另有图片40余幅。
  在《裘沛然选集》中,裘老认为“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助于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助于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以义制利”的思想有益于化解人与人、人与群体间的矛盾。“成人之道”的思想有利于理想人格的培养。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同时,他还简述了为人的三大原则———即提倡“以仁为本”,“以礼为节”,“以义为衡”。裘老说,树立这样的养生观,既可寿人,还可寿世,比热衷于“保健补品”,更能获益。
[编辑本段]关于养生观
  裘沛然对养生学说深有研究。他曾分析了中医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含义,并发表了“高明的医生是防病于未然,而医学的最高境界是消灭医生”的见解。
  他认为养生的根本在于“全神”。中医学中的“神”,是人生命的内核。裘沛然所说的“全神”不仅是通常所说的感觉思维、“神色”、“神气”,而是指“神明”的妙用。
  他指出:“神”实际上就是目前科学家远未了解的宇宙界的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它是“妙万物而为言”的。人为万物之灵,得神最全,故凡人体的生长衰老寿天以及气血精髓的充养,喜怒哀乐的调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等诸多生理活动,无不赖“神”所主宰。他比喻说:人有如一部最精密的“自动机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修补、自我适应、自我控制四大功能。这四大功能只有在精神不受损害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治疗疾病的任何手段和措施,都是通过“神”的功能发挥其治疗效应的。倘若病人到了“神不使”的境地,药虽对症也难以为功。因此,养生首先要全神。
  所谓“全神”,就是努力使自己的精神完美无缺,要运用各种修心养性、澄心息虑的方法,使自己的心态保持至善至美、恬澹宁静的境地。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具有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摒除邪恶和贪欲之心,不慕求浮荣,不损人利己,破除私心杂念,要有忠恕仁厚、纯一无伪的精神。只有在心神极其安宁、“碧海无波”的情况下,“神”的功能才能得到高度的发挥,而使人体气血和畅,五脏安宁,精神内守,真气从之,这是保持和达到人原来应享的年寿的关键。
  裘沛然指出,作为社会的人,不可能没有思维,问题在于思一定要“纯”,能纯则“全”,精神纯真专一,潜心学术研究,为人民多做好事,自然心安神怡,形劳而不倦。至于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但七情之发贵乎“中节”。所谓“中节”,就是注意不要超过精神活动的“临界度”,如七情过度可伤神,神伤则致百病。古人所说的乐而不yin,哀而不伤,即寓有“中节”的意思。《内经》提出“生病起于过用”。情志活动、房室劳逸、饮食五味等,均须“动而中节”,不可过用,过用则病。
  裘沛然还主张,养生要坚持一个“啬”字。人的精神气血是有限的,要处处注意摄养爱护,使之多贮存而少消耗。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五色、五音、五味等皆是人之本能所必需,但如纵情于犬马声色,必然耗伤精气神而损及年寿。所以“治人事天莫若‘啬’”。所谓“啬”,就是要摄神、葆精、爱气、养形。“啬”与“中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节是指不要超过身心活动的正常范围,而啬的含义则是使精气神的消耗减少到最低限度。
  裘沛然所倡导的“全神”、“中节”、坚持“啬”字的养生要义,是在继承历代养生家的经验和理论并总结自己的实践体验后提出来的。他非常重视养生的地位,曾在报上著文说:“养生康复必将成为人类医学的主流和热点。因为医学的最终目标必将发展到人们在身心两方面可以自我康复和长寿的水平,我们的养生康复事业前途不可限量”。
[编辑本段]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
  裘沛然在临床方面亦具有丰富经验,对于疑难杂症的治疗尤多心得。他所写的《疑难病证的中医治法研究》一文,是长期临床经验的总结,1987年获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该论文总结养正徐图法,反激逆从法、大方复治法、内外贯通法、培补脾肾法、斩关夺隘法、随机用巧法、医患相得法等8种疗法,融哲理、医理为一炉,医界评之为“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的佳作。
  轻剂起沉疴“混沌”疗痼疾“假兼备以辜中,借和平以藏拙”这是清代医家叶天士对当时一些医生临症盲无定识,用药轻淡塞责的针砭之辞。袭沛然认为,叶氏之呵斥,确有必要,但他对上述两句话的含义另有新解。他指出,“兼备”与“和平”本非坏事,病情错综万变,往往虚实互见,寒热夹杂,治疗就应全面权衡,统筹兼顾,处方往往假“兼备”而获奇中,如果真正能用“和平”之品以起深痼则更值得称道。
  他早年曾治疗一痢疾危证。患者一日痢下数十次,病延二旬,已濒危殆。中西医历治无效,已到不能进食、神识昏糊、脉微欲绝、四肢厥冷的险恶阶段。裘为之处一方,方中集补气温肾、清热燥湿、通里攻下、涩肠收敛及养阴等于一炉,似乎是一张“杂乱无章”的“兼备”之方,可谓“混沌而又混沌”。结果药后翌日即痢止神清,腹痛亦除,脉转有力,胃思纳谷,仅二剂而病痊,病家为之惊喜。说明“兼备”法并非杂凑成方,其中寓有缜密和巧思。

7、
焦树德,当代中医名家。兼融师承、自学、国医学院、西医学校、西学中班等教育于一身。涉猎研读古今医籍,学识渊博,基本功深。他师古而不拘古,敢于探索,勇于开拓,主张“继承传统,博采众长,突出特点,创新发扬”。创议“尪痹”与“大   ”。他深研辨证论治,擅长诊治疑难杂证,尤其在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病方面颇有独道之处。
焦树德,学名焦聚辉,别名焦怡然。男,1922年5月生于河北省辛集市。早年向外祖父学习中医.攻读古典医籍,对《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反复研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对《千金方》、《外台秘要》,以及金、元、明、清等历代医家的代表性著作,均有涉猎研究。1941年在原籍开业行医,同时考入天津国医学院、西医专门学校函授学习,边干边学。抗日战争时期,利用行医之便参加抗战工作,为抗日干部和伤病员诊病疗伤。1946年经冀中卫生局考试审查合格,发给医师证书,1950年悬壶于北京市。同年参加中央卫生部高级医师考试及格,即于1951年冬,参加国家工作,任北京市立第二医院内科医师。1955年冬,到中央卫生部举办的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学习近三年,再次系统深入地学习祖国医学,亲聆了蒲辅周、黄竹斋、杨树千、秦伯未等全国几十位中医名家的教诲,毕业时荣获银质奖章。
1958年秋,分配到北京中医学院担任教学工作达27年之多,历任内科教研室讲师、副主任、副教授、教授;附属医院内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中医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培养了三届硕士研究生。1981年当选为北京市东城区第七届人民代表。1984年春,奉调到中日友好医院任中医内科副主任,筹备开院。开院后于1984年被评为全院“先进个人”,获奖金、奖状,并任专家室副主任,1986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授予的“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此后,在国家“七五”攻关课题 “尪痹复康冲剂”的研究中做出了贡献,被北京市科委、科协评为“科技之星”,并于1992年;4月30日《北京日报》头版,发表其先进事绩。同年被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他努力为国家,为中医事业培养出了自己的“学术经验继承人”。
他曾主编《简明中医内科学•下卷》、《痹病论治学》等书和《橘杏春秋》医刊;主审《老年中医保健》和光明中医大学《中医内科学》讲义;参加全国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内科学》和北京中医学院《内科学》讲义、《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医内儿科》等书的编写。
他临床擅治内科疑难重病,对肝、胆、泌尿系结石注重增强肝、肾本脏功能:对萎缩胃炎、溃疡病等采用自拟的三合汤和四合汤,不但胃痛能愈,而且胃镜和病理检查也见明显好转,溃疡愈合;对冠心病、心肌炎心绞痛采用心肺、胃、肾同治,理气活血,助阳化痰并用,颇有良效;对中风证(急性脑血管病),常用中风三法,认为风痰阻络、风中于经常归于腑,必须清化阳明,通腑活络;对再障及出血性疾病.重用滋胃凉血、降气清热,对高热性疾病,谨遵“见热莫攻热”之圳,活用清、疏、滋、降、和解等法,力求治本,其热自解;对休克厥证,人事不省诸疾,用助阳开窍,宁心醒神,辨证治本,效果颇佳;对诊治各种顽疾、危证,每每疗效卓著,深受患者拥戴。他在学术上强调中医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特别重视辨论治的灵活运用。主张用整体系统观念、动变制化思想分析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转归,力求理、法、方、药清楚,丝丝入扣。对咳嗽的辨治,提出宣、降、清、温、补、润、收等治咳七法.认为七法巧妙配合、变化无穷。对哮喘提出《治喘两纲六证三原则》(又名治喘六麻),创拟麻杏二三汤、麻杏苏茶汤、麻杏蒌石汤、麻杏补肺汤、麻杏六君汤,麻杏都气汤等治喘效方;对神经衰弱的阴虚肝旺证和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创用挹神汤;对下肢淋巴管回流障碍的足胻(胫)浮肿,创有足胻消肿汤等等,广为临床医师采用。他还创有表格式脉象标记法,不用标明寸、关、尺和左、右手,即可了解患者六部脉象的特征。此法于1964~1966年曾被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规定用于病历书写之中,全国通用中医病历书写格式中,也曾被采用。日本京都高雄病院,也用此法。
他主张有目的、有选择、积极地吸收现代科研成果,促进中医药学按照自身规律向前发展,对中医科研工作,提出“继承传统、博采众长、突出特点、创新发扬”的研究方法,该文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青岛会议上和《光明中医杂志》上宣读和发表,提倡具有中医特色的创新。例如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颇有心得。对具有关节变形、骨质受损、肢体僵屈的痹病,创议了“尪痹”病名,并提出初步诊治规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痹病学组1983年采用这一病名和主要方药,组织27个省市科研单位,进行了临床研究。又与本溪第三制药厂合作,共同创制了“尪痹冲剂”,现已畅销国内外,并获国优产品奖。1986年领导中日友好医院“七五攻关”尪痹科研组再与该厂协作,通过5年研究又研制出第二代尪痹新药——尪痹复康I号、Ⅱ号,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1993~1999年又领导中日友好医院尪痹科研组研制了“尪痹舒安”,其科研成果已转让给药厂。他又相继提出了区别于相当于主指“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尪痹”病名和相当于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大 ”病名及其辨治规律与经验。
他曾多次应邀赴日本、新加坡及美国等国家讲学,被聘为日本中医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和美国加州医师顾问等职,受到国内外医界人士的高度赞誉。主要著作《用药心得十讲》和《从病例谈辨证论治》二书,均获人民卫生出版社“优秀作品奖”,前者畅销东南亚各国和地区,后者已被译成日文《病例から学ぶ中医弁证论治》在日本刊行。《焦树德医论医话精选》1990年在美国出版后,受到中医界的欢迎,现正在准备刊出第二版。他曾发表《治咳七法》、《心绞痛的辨证论治》、《尪痹刍议》、《中药的临床运用》等医学论文50余篇,日本《中医临床》和《新中医研究》杂志,新加坡中医院《毕业特刊》上均有发表和转载。
他历任中日友好医院专家室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学术委员会委员、高级称职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级顾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审评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届全国科技图书评选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顾问、中国中医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副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痹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和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客籍教授;《中医杂志》、《中国医药学报》、《中级医刊》和《中日友好医院学报》顾问、《光明中医》副主编;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理事、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北京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中国药材公司技术经济顾问委员会顾问、河北省辛集市中医院名誉院长等职。
焦树德年虽八十有余,但其孜孜不倦、勤奋好学;不辞辛苦、救死扶伤;言传亲授、临证指迷,确是痴心不移。
-----------8、丁光迪(1918.4-2003.3) ,江苏武进人,中医学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曾任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中医古典医籍整理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学会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理事、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
  丁光迪出生于中医世家,1935年开始跟从父亲学习中医。
  1938年起,在家乡独立开业,后又从恽铁樵、陆渊雷函授学习中医。
  1955年3月,进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一年后留校任教,从此投身于高等中医教育事业。先后主讲中医诊断学、金匮要略、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各家学说等多门课程。
  1978年被评为副教授,并负责筹建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创立和建设这门新学科。
  1983年被评为教授,198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学术专著有《金元医学评析》、《中药的配伍与应用》、《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研究》、《东垣学说论文集》等6部;主编教材《中医诊断学》、《简明中医内科学》、《金匮要略学习参考资料》、《中医方剂学讲义》、《中医各家学说》等6部;整理校注古医籍《太清导引养生经》、《养性延命录》等9部。
  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曾主持国家中医管理局科研课题《诸病源候论校注》,并获国家中医管理局1993年科技进步一等奖。
  丁光迪酷爱中医事业,奋斗一生,在中医教学、临床、科研等方面,颇多建树,对高等中医教育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全国中医学界享有崇高声望。

9、方药中,我国已故的著名中医学家方药中先生睿智善辩,很多跟他同时代的老专家都很敬重他为捍卫中医事业挺身而辩的胆识与辩才。记者在采访方药中的夫人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许家松时,她讲述了方老挺身卫道、多次论战的故事。

  方药中1921年生于重庆,在青少年时,适逢抗战,很多中医界名流云集山城,方药中为此多有受益。尤其是被誉为京都四大名医的陈逊斋非常喜欢这位勤奋、正直的青年,收之为徒。陈逊斋是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的后裔,他的严谨、博学、慎思、明辨等都让方药中受益无穷。

  而就方药中个人的经验而言,他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并讲求实效,述经验必验之临床病例。

  在学术上方药中也是高瞻远瞩,不随波逐流,对中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运气学说因为深奥难懂,长期被搁置和否定,但方药中认为其是中医理论的精华而不可避绕。五行学说素有争议,方药中对此也有精辟的论述。方药中出版了中医第一部研究辨证论治的专著——《辨证论治研究七讲》。

  方药中热情大度,性刚气豪,心正口直,为捍卫中医或仗义执言,或奋笔疾书。而他也总能以深邃透彻的说理和滔滔江河的气势让人折服。                                                                          在日本舌战群儒

  上世纪80年代,方药中先生多次应日方邀请讲学。 1987年9月,日本再邀方药中赴日参加“第五届中医研讨会”。到日本后,邀请方突然改变了方式,将学术报告改为即席答疑,许多问题都带有挑战性。

  一位中年的日本学者提问道:“请问方先生,我们日本人从来研究学问最讲泾渭分明,概念清楚,可是中医书里,很多概念不清。比如:‘湿’这个概念,一会儿表述为痰,一会儿表述为饮;有的地方称水,有的地方称水肿,有的地方又写作湿。”他举着最近一期的《中医杂志》说:“这里面还说‘燥湿同源’,真是把人搅得糊涂了! ”

  会场的气氛顿时紧张而尴尬,对于方药中来说,既要卫护中华文化和中医药的尊严,又不能强辞夺理,以失我中华学人风范。但这种场合一般是难不倒方药中的,他不急不躁,朗声答道:“我们中国人从来都是泾渭分明的,中医学概念也没什么混乱不清之处。我们中医所说的‘湿’,是一个一级概念。从自然界自然气候而言,指的是六气中的‘湿’,就人体而言,指的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和液态病理产物的潴留统称为‘湿’,根据潴留部位和形态差别又有了二级概念——痰、饮、水、湿、肿等,概念一清二楚!”

  “至于燥湿同源,以口渴为例,最主要的有两种情况,热性病津伤阴亏,口渴用五汁饮、沙参麦冬汤等;还有一种情况,湿盛困脾,致津液不能上输于口,口渴不想喝水,也表现为燥,实质是湿,此燥是由于湿,所以叫燥湿同源嘛,用五苓散解决,没有什么不清楚的!”

  方药中侃侃而谈,时而引经据典,时而实例以佐,妙语连珠,发问者无言以对。

  于是又有人提问道:“我们日本学者近来常听中国学者强调学《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成书太久远,其中毛病甚多,如《素问》阐述了十九条病机,可是以现代医学观来看,病机何止数十、上百条呢!这不是让人去学习落后的‘经典’么?”

  方药中沉吟道:“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学然后知不足’。先生的这个疑团我国许多同行都提出过,后来在教学和临床中才慢慢发现,不是《内经》要修改,而是我们没有真正读懂这一章。其实,十九条是十九个用以说明辨证论治的步骤和方法的例子,属举例性质。它用以阐述疾病发生的原因及人体病后所出现的阴阳、气血、虚实的生理变化,对疾病的定位等等,这本应当是一整套辨证论治的内容,至于具体病机,又何止十九条。可是过去我自己就没有仔细研究,以致造成了多年的‘模糊’。本人的这个观点,新出了一本书,叫作《辨证论治研究七讲》。各位如有兴趣,可以看看。看完之后,我们再做深入的探讨如何?”让方药中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许多人当场拿出《辨证论治研究七讲》请他签名,可见日本学者在治学上还是很认真严肃的。

  在答谢宴会上,日方说:“这次我们做了很多准备,有备而请,可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在方先生的宏论面前,感到拍岸巨浪扑面而来……”
 文革中的愤笔横眉

  方药中性格耿直而刚正,几十年来,在不利于中医事业的言行面前,他从不容忍,总是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1975年,全国掀起了“批林批孔批五行”运动,大有黑云压城,山雨欲来之势。方药中则认为,阴阳五行作为中医的哲学思维方法和理论工具,用以说明中医理论,总结中医丰富有效的临床经验,虽不是中医学本身的内容,但它几千年来与中医血肉相连,目前这样的“批五行”、“废五行”,最终将废医存药、医药俱废啊!

  方药中不顾个人安危,奋笔疾书,写成《评五行学说及其对中医学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文。文章从五行学说的产生、发展特别是在中医学中的运用和地位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论述。文中直斥这次的批五行“不是一场单纯的学术论争”,而是“向中医学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宝贵的临床经验的进攻,企图从此达到废医存药的罪恶目的。”浩然正气,犀利文笔,跃然纸上。

  文章发表后,很多同道都为方药中捏一把汗,中医前辈魏龙骧书赠“中流砥柱”四字。方药中当时也知道要冒很大风险,也做了准备,好在天助人佑,文革结束,一切都平安地过去了。
  为中医发展仗义执言

  一次方药中夫妇去石家庄开会,一位扶杖的老中医紧握方药中的手激动地说:“我终于见到您了!谢谢您30年前为我解困、对我的支持啊。”原来1955年,河北中医田成庆发表了《论中医“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 》的文章而受到笔诛,“治未病”不过是“中医惯有的吹牛话”,古代中医不可能“有预防为主的进步思想”。 田成庆受多人围攻,势单力薄,当时颇有学术辩论演变成政治争论之势,情况极为不利。方药中为此写了《我对“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认识》,对有关治未病的认识加以系统论述,支持了田文。这场暗含硝烟的论战也就此结束。半个世纪过去了,现在看来方药中可谓高瞻远瞩,颇具真知。

  多年来,方药中还主张中医科研应现代方法与传统方法并重,他曾撰文《论中医研究工作中的传统方法研究问题》。文中指出,传统方法与现代研究方法各有特色,相辅相成。特别是在现阶段,在发展中的中国,在基层,对广大中医来说,传统方法更具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方药中的胆识和辩才在中医界里一直被称道,生前夫人许家松曾对他说:“人家都说方某人好辩善辩。”他沉思了许久,引了一句韩愈的话:“孟轲好辩,孔道以明。”又说孟子曾自解:“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是啊,铁肩担道义,棘手著文章,一个献身中医事业的人,怎能不挺身卫道而直言敢谏!

10、

周仲瑛,男,生于1928年,江苏如东人,家世业医,自幼随父著名中医专家周筱斋教授学习医术,出道后悬壶乡里。为求医术精深,又先后就学于上海中国医学院、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1956年毕业后留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先后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讲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副院长等职,1983年调任南京中医学院,任院长,现为该校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急难症)学”的学科带头人,是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七届人大代表,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江苏省药品审评委员会顾问,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首批授予的全国著名中医(500名)之一。先后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研究生教师称号。
  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余年,对中医内科的各种常见病,尤其是急难病症(如心、肺、脑血管病,肝胆、脾胃疾病,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优势,具有良好的疗效。
  在学术上始终认为临床医学必须以提高疗效为首要目标,先后提出了审证求机论、辨证五性论、知常达变论、复合施治论等理论观点,对外感热病倡“气营中心说”、急性肾衰创“三毒说”,而对内伤杂病创“内生六yin说”、“第二病因说”等,揭示了临床辨证论治的特殊规律。辨证强调注重病机分析,尤其重视气血痰瘀等病理因素的影响,对疑难杂病多采用复合立法,用方精于识辨类方的异同,选药擅从同类药中寻求个性及其配伍关系,逐渐形成一套系统的学术思想体系。创立以脏腑为疾病系统分类的内科学总论,对临床专业分化发挥了先导作用。创建了“中医内科急症学”分支学科,主编教材、参考配套用书,为振兴中医急症医学奠定了基础。
  多年来,先后主持承担了37项研究课题,包括国家七五、八五攻关课题等,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2项,如“中医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此基础上对病毒感染性高热、病毒性乙型肝炎、感染性休克、出血性疾病等进行了系列研究,取得多项成果。近数年来,又对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出血性中风等疾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创制的多种科研新药已转让药厂,“清化瘀毒、调养肝脾法辨治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凉血通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急性期的研究”先后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副主编内科教材、著作27本,其中任副主编的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内科学》1992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特等奖,近二年对被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聘任为《中国传统医学临床丛书•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七版教材)》的主编,仍在不懈地作出新的奉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如“常见脏腑病机词汇类证鉴别(心、肺、脾胃、肝、肾)”分别连载于《江苏中医》1979;(1)-(4),1981(2),系统论述了常见脏腑病机的类证鉴别,对习医者提高临床辨证能力颇有裨益,集数十年治学、临床、研究成果的个人专著《周仲瑛临床经验辑要》已出版发行,读者从中可较全面地了解其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名,均已成为有关医院、科研院校的业务骨干。尝以“古为今用,根深则叶茂,西为中用,老干发新芽,知常达变,法外求法臻化境,学以致用,实践创新绽奇葩” 自勉,集中表达了多年的治学思想的。
周仲瑛医论选(精)
新浪价:48.00
市场价:60.00
作者:周仲瑛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7-1
【本书目录】

治学篇
谈中医治学与成才之路
读经典,谈感悟
关于中医古典医籍的学习
中医现代化初级阶段的中医职责
中医药发展的路向
教育篇
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回顾及刍议
应将师承教育纳入中医高等教育
新论篇
一、瘀热论
瘀热相搏证的提出及其对中医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
从“泻下通瘀”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谈蓄血、蓄水与伤阴
瘀热型血证初探
重症肝炎瘀热发黄证辨治述要
凉血通瘀法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重要法则
孙络热与高脂血症关系初探
从瘀热论治风湿免疫性疾病
二、湿热论
“湿热论”钩玄
“湿热伤阴夹瘀”临证浅识
清热祛湿法在肝炎治疗中的运用
三、三热论
从“三热”论治糖尿病的经验
对“消渴三热论”治法方药的探讨
四、痰瘀论
从痰瘀同病辨治疑难病症的经验
五脏痰瘀初探
从脏腑病位谈化痰祛瘀法的运用
从病因谈化痰祛瘀法的运用
浅论心悸从痰瘀辨治
糖尿病从痰瘀辨治初探
五、毒邪论
略论毒邪学说及临床应用
“伏毒”新识
略论“癌毒”及其临床运用
六、其他
审证求机论
知常达变论
药随证转论
复法组方论
急症篇
一、概论
……
疑难病篇
方药篇
科研篇
附录
-----------11、王洪图,男,(1937—),河北省蓟县人。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内经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经重点学科主任、 中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委会委员兼《内经选读》主编。兼任中国中 医药学会内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兼理论学会副主任。 1963年大学毕业迄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内经新论》、《黄帝医术临 证切要》、《儿童多动症临床治疗学》等专著十余部。荣获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 全国优秀老师”称号、证书和奖章。 重视以理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研究,根 据《黄帝内经》有关记载,提出“调理脾胃”是对多种精神神经性疾病治疗的中心 环节,运用由无毒副作用中药组成的调理脾胃方剂,治失眠、神志病疗效好,同时 具有提高智力的作用。
王洪图,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该校中医系副主任、内经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经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教育部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国家中医药继承工作中的指导老师。曾承担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科研各层次的教学工作。研究工作围绕“继承与发扬”中医理论进行,主编《黄帝内经研究大成》曾获国家、部级等奖项。倡导“内经学”并得到学术界认同,使《内经》研究与教学发展为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提出“脾胃转输是五脏藏神关键”学术观点,并在多层次进行了探讨与证实。注重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与临床实践,《内经学》出版并被教育部列为本硕连读七年制教材;在对“脾胃转输”进行理论与临床研究基础上,筛选出治疗癫痫、失眠、抑郁等疾病的有效方药――利脑明颗粒,应用于临床。重视科学普及,写有科普著作,并曾为某医学杂志的“读者信箱”栏撰稿。
  主要著作:黄帝内经--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课程
  “万年青”工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继续教育系列项目!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课程!
  中医药基础课程示范教学项目!
  从这里--走进中医之门,走上执业之刚,走向名医之路!
12、
鲁兆麟(1942— ),男,北京市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医史文献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学术带头人。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药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会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各家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临床药物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任。
  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工作30余年,研究领域为中医医史文献,主要研究方向为:1. 历代名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2.中医学术流派及学说研究;3. 中医医案研究。



  获得奖项
  获科研成果奖3项



  著作及论文
  主编全国各家学说教材2部,率先开展中医医案研究,主编《二续名医类案》,获立夫医药优秀著作奖。先后主编及参编出版著作25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



  承担项目
  先后主持与参加局级以上科研课题5项


近代名老中医临床思维方法 作者:鲁兆麟‧杨蕙芝/著 出版社:知音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13日 语言:繁体中文 ISBN:9867825349 平装 / 250页 / 25K / 普级 / 单色印刷  内容简介本书采用了64位大陆近、现代名老中医的170个典型案例,皆选自公开发表的专著、医案荟萃之中,并特别选择有代表性的、有特色的、具有诊治难度的医案。   透过了解这些名中医的辨证施治过程,探索、总结了推动中医学个个阶段发展的“继承与创新辩证思维法”,从而形成了这部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的系统性著作,正是对中医方法学,尤其是临床方法学的探索。

13、王庆其,男,医学硕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年,擅长治疗消化系统及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积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从事黄帝内经教学26年,擅长内经理论的临床运用。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中医研究生部。曾先后师承方药中教授、裘沛然教授。为裘沛然教授的学术继承人。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主任,研究生部主任。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学位评审委员会中基分会主任,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医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任《辞海》中医学科主编,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兼职教授、新加坡中医学院客座教授。
主编教育部“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新世纪高等中医药教材《内经选读》、教育部自考本科教材《内经选读》,主编上海市研究生教材《内经专题研究》、卫生部中医药规划教材《黄帝内经理论与实践》等。先后赴美国、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及讲学。培养博士生、硕士生10余人,博士后2人。
王庆其教授为全国著名内经专家,2004年评为“上海市名中医”,2005年评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
1987年获上海市教育局“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1991、1992年度两次分获国家中管局继承优秀论文一、二等奖。 1999年《黄帝内经研究大成》获国家中管局科技成果二等奖。同时获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优秀科技著作一等奖。2004年主编的《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集》(贵州科技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二等奖。2007年主编教育部规划教材、新世纪高等中医药教材《内经选读》获上海市教委优秀本科教材一等奖。2007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名师高徒奖”。

主编、副主编学术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代表著作《内经临证发微》、《黄帝内经心悟》、《内经专题研究》、《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历代名医医案精选》等。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裘沛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及上海市教委高水平特色项目课题。

14、
柯雪帆  男,1927年生,江苏常熟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名师工作室导师、专家委员会委员。
  17岁从师学医,上海中医学院第一届毕业生。历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研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顾问,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副理事长兼内科分会主任等职。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著作有:《医林掇英》、《伤寒论选读》(全国规划教材)、《中医辨证学》、《中医外感病辨治》、《疑难病证思辨录》、《伤寒论临证发微》等。

15、
名医何任和他的女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2日08:56 浙江在线
  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何任先生
  何任先生,1921年出生于中医世家,父何公旦,当时名医,誉满江南。何老医学得自家传,并于1941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
  何老历任浙江中医学院院长、杭州市中医协会主委、浙江省中医学会会长、全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编审会副主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果评审委员、浙江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医报》社社长、何任中医基金会会长、浙江名中医馆馆长等职,曾任省第四届政协委员,第五、六届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为浙江中医学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全国中医药学会顾问,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
  何老为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为全国中医学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首届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他对张仲景学说研究有精深造诣,1982年出席卫生部第一次“中日伤寒论学术讨论会”,代表中国学者作“《<伤寒论>的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的学术报告,深得赞誉;1985年应日本汉医界邀请去东京作“《<金匮要略>》之研究”的学术报告,被日本学者誉为“中国研究《金匮要略》的第一人”,临床治疗擅长内科、妇科、肿瘤、疑难杂症。
  高风杏林系出名门
  何若苹是何老先生的小女儿和高徒,主任医师,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近30年来师从父亲学医,深得其传。临床擅长治疗胃病、急慢性肝胆疾病、肠炎、咳喘、冠心病、高脂血症、失眠等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盆腔炎崩漏不孕、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等。对用扶正祛邪法治疗肿瘤,尤其是肿瘤术后或放化疗后的中医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对中医冬令进补有较深的研究。
  晚上我下班回到家,老爹招招手让我过去,给我一张报纸,上面连标题带文章,他都已经用红笔划出来了。我捧过来一看,又是一篇关于中药的报道,说某种中草药经过现代药理研究含有马兜铃酸,长期大剂量的使用会引起肾病,这种药用的辰光要特别当心和慎重。
  这一幕,在我家里是太平常了。我父亲(我平常日子总是昵称他老人家为老爹)在我随他侍诊、学习中医的这几十年来,在进修和学习上从来没有放松过对我的督促。我们家里,包括父母和我,我和我先生(他也是行医的)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学习气氛和交流习惯。我们做子女的已人到中年,诊务非常繁重,报纸不一定有时间看了,老爹就帮我们看。他做了一辈子的中医,哪篇文章有价值,哪个医学领域有新的研究动态,他看了认为好的统统会勾出来,留着等我回来看。我常常讲笑话儿,老爹是我的特派情报员,只要有他,新知识就会源源不断地传送到我这里来,绝对不会漏掉的。
  父亲是知名的中医学家,长期担任浙江中医学院院长,桃李门墙,临床教学著作10余种,论文百余篇,叠叠起来都有一大摞。但他并不觉得有多满足,总是感叹年纪大了,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时间不够用啊。他常对我说,伢儿刚刚生出来,天资和本性是相差不多的,将来有没有出息,关键在于自家肯不肯勤学苦练。
  父亲经常给我讲起他小辰光的事情。我们何家是杭州城里的一个世医之家,我太公也是懂医道的,爷爷何公旦先生更是一位名中医,我父亲说他3岁起就在家庭教师教导下开始学习四书五经,记得小时候每天上午家中都有二三十个门诊病人,午饭以后爷爷就去出诊,要到很晚才能回家。爷爷的医术很高明,立方用药也非常恰当,疗效极高。老爹对我比划道,当年在爷爷的诊室里,病家所送的银盾(当时病人感谢医生是送银质纪念牌的,类似现在的锦旗)不下数十架,杭州皮市巷的何家老家门口也没挂什么医生招牌,只在门楼上挂了“清源何”3个字以便识别,四方求医的人却是源源不绝。
  1938年,父亲轻轻松松地考取了上海新中国医学院的二年级插班生,这所学院是老一辈名中医私人集资创办的,老师都汇集了当时上海滩的名医。在这里,父亲系统地学习了医经、医史通论、中药方剂、伤寒杂病、温热病、医化学、药化学、生理、解剖,中西各门临床课程和见习、实习等,使他对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都有了比较系统扎实的掌握。
  十里洋场是个花花世界,父亲当年还是个毛头小伙子,他却能静下心来咬牙苦读,他虚心请教比他年长的中医名家,还经常到医院学习西医诊断及注射,连寒暑假都不歇一歇的。老爹跟我讲笑话儿,那辰光,读书读得连春夏秋冬都过得混里混沌,春天到,噢,路边走的人都穿单衫了?才晓得春天到了;夏天的晚上,读书回来到亭子间睡觉,要是能花三枚铜元买一支棒冰浸到凉开水里当冷饮喝,那就是非常奢侈的享受了。
  1941年,学成归来的父亲随祖父行医,由于病人很多,特别是急性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猩红热、伤寒、副伤寒等,另外还有内科、妇科、儿科诸病,使得父亲在很短时间内就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病案,很快,他的医术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毫无人性地使用细菌战,丽水、云和、龙泉除了各种急性传染病流行外,还有鼠疫流行。永康大轰炸后父亲转到龙泉,每天都能听到鼠疫病人死亡的消息,他为此查阅了大量的中西医资料,拟定治疗方法,与当时驻龙泉的一个二战时国际组织医疗队合作,治好了很多病人。他住处有某青年得了“腺鼠疫”,父亲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并参照“阴阳毒”治法处理,是典型的成功病例。当时,无名高热不退,头痛类似重流感等症流行一时,父亲创制了治疗这种头痛、高热不明原因的流行病经验方“青苏散”,交到当地药铺按方制作,价廉效高,治愈了不少病人。
  我父亲这一辈子行医救人的故事,说上一年都说不光的。甚至他老人家自己生病时,都不忘自己是一名医生,还在钻研救死扶伤的岐黄之道。
  1973年,父亲突然发现血尿,经浙医一院检查诊断为膀胱肿瘤,月底就做了肿瘤切摘并膀胱部分切除。这场病,让父亲搜集了各种抗肿瘤的方子,自己又亲自尝了大量中西药品,探索出了较完整的治疗膀胱肿瘤的中药方和进食薏米仁的独特疗法。他仔细地分析吃下去的药,各自有什么性能功效:有些对白血球杀伤很强,有些对肠胃损伤太大,有些有牙痛的副作用。他对我说,这些以前都不太注意,现在自己亲身体会到了,以后碰着这样的病人,开方时就要注意了。
  我跟父亲学习中医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别的我也不敢说,在学习的踏实勤奋上,我是父亲手把手地带出来的。30年前,我一边随父亲抄方,一边在浙医一院心电图室进修。“浙一”是教学医院,病例很多,我的工作是每天读片,然后打报告(就是对诊疗片的描写和结论)。有的病例比较难,我一下子打不出来,病人等在那里,蛮难为情的。“浙一”有心血管方面的权威专家,心电图室的老师对我也很好,我就虚心请教,回去拼命看书。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老师对我信任,所有的教学片子报告都是叫我打的,大家都觉得我报告准确,文字漂亮。一直到后来,我已经做中医师了,我们中医学院有人去进修,发现拿到手的许多教学资料片上还都是签着我的名字。  1978年,我参加高考后,被浙江省卫生厅录取为名中医学徒,在浙江中医学院学习了5年中医。之后是全国的名老中医带高徒,我又跟父亲学习了3年。8年学习中,我每个星期总要抽几个半天随父亲门诊,这个习惯到现在也快30年了,雷打不动。
  这半天时间,工作非常紧张,四五十号病人,从早上8点不到开始,一直要忙到中午12点,甚至下午4点多,中途连上卫生间也顾不上。跟父亲门诊,首先学习的是做医生的道德和作风。父亲今年是85岁高龄,他老人家身体也不是很好,但对远道而来挂不上号的病人,即使再吃力也总是耐心地坚持把所有病人看完。他对我说:“一个好医生,仅仅有医术是不够的,更要有医德。”  每有病人来,望闻问切,我父亲先搭脉,碰到一些特殊的脉,如怀孕的妇女,高血压病人,父亲搭过就让我再搭。中医说24种脉象,实际上在临床实际中,岂止24种呢?什么叫洪大、细数、弦?什么叫一吸三至?脉诊是“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啊。这些,既要父亲细细地教给我,也需要我细细体会,多实践,积累经验。
  例如最常见的胃病,中医叫胃脘痛。根据它的病因、病理、治则、治法、方要,教科书将它分成数种类型,但实际上,病人不可能精确地按照书上的分类来生病的,病起时,可能是两三种证型一起夹上来的,生搬硬套教科书,你是要闹笑话的。这就叫:“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
  临诊中,父亲经常让我跟他一起证验古方、古法。比如说《金匮》“温经汤”,在随父侍诊中我认识到,这既是一张治妇女绝经期后下利挟血的良方,同时用这个方子治妇女小腹寒冷、崩漏、月经量多或月经不调的不孕症,居然也屡见其效。这实际上已跨出了这个方子原来的界限,扩大了其适应范围。1983年,就是这张方子,治好了一位结婚4年不孕的罗姓妇女,一年后,她就怀孕了。
  恶性肿瘤随着病情的发展往往出现疼痛,一些常用的活血止痛药止痛效果都不理想。有一位64岁的男病人,不幸患了左肺癌,近一月来反复左胸及背部疼痛,并逐渐加重。父亲教我:仙鹤草和白英能活血祛风,止痛;失笑散能活血祛瘀,散结止痛;这几味药配合使用就能止痛。果然,这张处方病人连吃7剂后,胸痛就明显减轻了。
  还有鼠妇这味药,临床上医生很少用鼠妇。父亲指导我用鼠妇与六神丸相伍,临床应用在治疗癌症疼痛上。有位病人到了肝癌晚期,痛得冒冷汗,吃了这只方子3剂后疼痛就缓解了,又续服14剂,疼痛基本上就得到了控制。
  再比如菟丝子和肉桂(末)这两味药,是很便宜的中草药,到了父亲手里,却化平淡为神奇。菟丝子治妇女的黄褐斑,同时配以滋肾的六味地黄丸和活血的赤芍当归红花等,产后面部有黄褐斑的妇女在连服10几帖后,一年多一直不褪的黄褐斑就慢慢褪下去了,连体倦神疲、腰酸等症状也改善了。还有位得了急性泛植物神经感染所致的直立性高血压的沈姓男子,才33岁,到我父亲这儿诊治前,经常站着站着就晕倒了。父亲给他开的处方中,在参、芪补气的基础上,加桂枝和肉桂,前后坚持服药5个月左右,他日常生活竟能自理,能和健康人一样骑着自行车外出了,哪个人都看不出半年前,他还像只煨灶一样只能整天平躺。
  薏苡仁,就是米仁,《本草纲目》上说,日日食薏苡仁,可治久风湿痹,补正气,利肠胃,消水肿,除胸中邪气,治筋脉拘挛。父亲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也认为这是一味能抗肿瘤的好药。在应用薏苡仁时,父亲认为应该选用粒大、色白、饱满的国产薏苡仁,每日30-60克,洗净后加水在砂锅里煮成稀饭,并加入少许白糖或食盐调味;也可以加少量红枣同煮,每天早上或下午空腹时服用。这只食疗的方子,对体虚,容易感冒的人和患有高血脂的病人都有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对动过手术、做过放疗或化疗的肿瘤患者,只要坚持服用薏苡仁,就能促进体力逐渐恢复,抗病能力提高,病情稳定。可见,服用薏苡仁对养生保健、扶正抗癌是很有好处的。
  我跟父亲学习了30年,学习的是中医大内科,以前的大内科是什么病都看,现在医学发展了,分科越来越细。按现在的分法,我的擅长应该是集中在中医内科、妇科和肿瘤这3个科别上,限于篇幅,我就先讲讲和妇科、肿瘤都搭边的乳腺癌吧。
  女同志里边,得乳腺癌的很多。乳腺癌的病人在接受放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放射性肺炎,这个咳啊,咳得整天都歇不下来,病人如果在放疗之前先到我这里来看看,我就能替她做一些预防工作,尽可能地减少放疗对肺部的损伤。就像现在冬天虽然还没到,但路旁的树上已经刷上了石灰绑上了稻草,预先防虫防冻了。医生考虑问题要比病人早一步,在发生这个疾病之前,就事先采取治疗措施,让病人免于其他病的困扰,这就是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对乳腺癌,我主张综合疗法,在手术、放疗、化疗的过程中,坚持不断吃中药。手术虽然做得越彻底越好,但手术是双刃剑,病灶处切面越大对人的损伤也越大。手术后人的元气亏了,非常虚弱,这时用中药调理,就能不断扶助正气,使得她尽快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到我父亲和我这里来看的很多乳腺癌病人,都是省内大医院的西医权威人士介绍过来的,他们对病人介绍说:“你在我这里的治疗告一段落了,现在你再去找中医,找何任去吧。”西医治疗,同时用中药调理,这种整体疗法往往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能提高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所以很多高明的西医并不排斥中医。
  乳腺癌的病人,要服用三苯氧胺的药抑制体内雌激素的水平,这个药照理要吃5年,有的病人会出现GPT增高,脂肪肝,有的会子宫内膜增厚,月经都不来了,病人的情绪会很烦躁。对这种病人,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根据病人出现的病状,随症诊治。得乳腺癌的病人往往都蛮年轻,一得这个病,局部淋巴清扫,整个乳房一下子全端掉了,人也会一下子就没自信了,精神很颓废。于是,我就让恢复得好的病人来现身说法,让病友之间交流一下。有的病人不愿意把自己的隐私公开,比较开朗的病友,就可以起到安慰新病人的作用——“哎,你慌啥西啦,我在何医师这里吃了15年的药,我现在不是蛮好吗!”这样一句话,往往比医生磨破嘴皮说一千句话都还顶用。
  再谈谈妇科、内科这一块吧。
  妇科的常见病,如卵巢囊肿,发病率也很高,往往一侧刚拿掉剥离了,另一侧又长出来了。有的人不愿意再去开刀,她也会到我这儿来服用中药;有的人就能通过吃中药让病灶消失掉。这种病例也很多,父亲和我都有这方面的经验方。
  随着时代的发展,难治的内科病也不断增多。譬如说对脏器移植后来就诊的病人,一方面需要中药促进抗排斥的作用,使移植的肝脏、肾脏或心脏都能稳稳当当地安家落户;另一方面要用中药解决脏器移植后出现的生理或心理方面的问题,因此对中医的选方用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临床上反复探索,找到了一些既能改善排斥反应,又能解决临床症状的方法,为相当一部分脏器移植后的病人解除了病痛,心里感到很高兴。
  面对疾病,我自己感觉,不管得了什么毛病,哪怕是得了癌症,心理上自己不能先垮掉。父亲把高尚的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同时他还教会我们怎么做人——谁都说不准这辈子会生什么病,医生自己得肿瘤的也很多,目前肿瘤也不一定能根治。但是,只要带病延年,生活得有质量,10年20年人都在,活得开心,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不是也蛮好吗?来源:今日早报
何任 男,浙江杭州人,1921年1月生,浙江中医学院教授。医学上自家传,1941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历任浙江中医学院院长,杭州市中医协会主委,浙江省中医学会会长。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编审会副主任。国家中医经管理局成果评审委员浙江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主任,浙江名中医馆馆长等职,曾任省第四届政协委员,第五、六届泊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对张仲景学说研究有很深化造诣,1982年在北京参加第一次“中日伤进论学术讨论会”,代表中国学者作“《伤寒论》的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的学术报告,被日本学者誉为中国研究《金匮要略》的第一号人物,临床治疗以内、妇科,肿瘤、疑难症擅长,对诊治疾病,则经方、金元医方选而用之,对肿瘤以扶正祛邪法,并探索出,“产池扶正,适时祛邪,随证治之的十二字治疗原则,妇科完陈素庵,庵主,善以益利经脉法 治 ()瘕。对时病则善用江南温病学派轻清渗解。何任的著作有:(1)卫生部级课题《金匮要略校注》,于1990年出版,获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卫生部部级课题《金匮要略高等中医学校校教材函授讲义》于,1986年出版;(3)《何任医论选》于1985年出版,获省级科成果二等奖;(4)《金蒉要略新解》,于1982年出版。(5)《金匮要略新解》日文版,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出版。为日本学习《金匮》之教材。(6)《湛园医活》1988年出版,获浙江省教委高校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7)《金匮通俗讲话》1985年出版,至今已出版10余万册。(8)《金匮提要便读》1985年出版。(9)《金匮百家医案评议》1992年出版。(10)最近撰写的《何任临床经验辑要》由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于1998年1月出版发行。全书理、法、方、药俱全。突出何任五十年临床独到经验,其余尚有《何任医案》、《何任医案选》、《金匮归纳表》、《金匮燃犀录》、《实用中医学》一、二、三、集,《医宗金鉴四诊心法白话解》等著作共十余种及论文百余篇。
-----------16、名老中医之路 忆陈鼎三先生
        足行万里书万卷 一生临证未曾闲 ——忆陈鼎三先生

[陈鼎三小传] 陈鼎三(1974~196O),字宗錡,四川乐山人。十五岁从文学医,后拜师于邑之宿医陈颖川。 陈老潜心歧黄,嗜书如命,不仅能背诵四大经典著作原文(其中《内经》是重要篇章),且能背诵一些名家的注释;博览群书,兼收并蓄,虽特别推崇仲景学说,亦喜用汉以后医家的独特经验。临证识精胆大,刻意求工,以救治伤寒坏证,逆证名噪遐迩。壮年以后,热心于医学教育,诲人不 倦,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地方名医。著有《医学探源》六卷(郭老沫若亲笔署面)、 《中国医学常识》、《心腹诸痛论》、《柴胡集解》等。
先帅陈鼎三世居苏稽镇,其父陈光先乃外科名医,尤精于治疗疔毒及刀伤。陈氏兄弟六人,他居第五,虽自幼聪颖好学,然禀赋不足,体弱多病。十五、六岁时,父令其改研歧黄之术,以期自医。初由其父指示门径,后拜师于邑中名医陈颖川先生。颖川医道甚高而秘不示人,因其子好中医外科,遂与陈光先易子而教,相约务传医之精要。自是陈老潜心于方书,终身不辍。
多读还须善悟

先师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认为一本书,只读一遍,其真正价值是不可能理解透彻的,往往很多地方会被忽略过去,如果忽略的地方恰好是全书的精华所在,那就太可惜了。特别是对经典著作及各家各派的代表著作反复精读,乃是古往今来有所建树的医家卓有成效的途径之一。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对经过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医典精品,就应该认真读,重点读、细读、精读。在对医籍的博览上,每得一医书,便如获一珍宝,必废寝忘餐,读然后快。如此数十年如一日,上至《内》、《难》、《本经》、 《伤寒》、 《金匮》以及晋唐以后各家学说,下至明、清医家及近代医林著作,莫不博览精研,颇具心得。

17、邹学熹(1931),男,四川省新都县人。12岁时,即拜新都廖德明学习中医,20岁时已名噪乡里。50年代,又师从易学专家蔡福裔学习易经。1956年考入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系,因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在同学中有“秀才"之称。196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l 9 74年在讲课时昏倒于课堂,患瘘证卧床8年,奋力与疾病抗争,康复后,曾任《成都中医学院学报》编辑(1981 ~1983)。1983年调入函授部任教,曾任夜大函授部教研室主任。1987年聘为教授。1991被国家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确定为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四川省政协委员。 曾担任中医专业本科《中医喉科学》、《中医外科学》等课程教学工作,后在函授部从事《内经》等经典著作课程的教学。
  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擅长中医内科、皮肤科,善于以五脏为纲,对各种疑难杂症进行辨证论治,有独特见解和绝招。对阳黄的治疗,采用茵陈蒿汤,主张入剂清热利湿,认为关键是掌握好药物剂量。对右胁下血症,主张以化除瘀血为主。常用大黄廑虫丸加减化裁,收到很好效果。对尿血、淋证、癃闭、风水等交叉出现的病证,主张在存阴液的条件下,大剂使用凉血清利之品。因其病证的根本原因还是湿热,湿去则热孤,此实宗古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理,且方中多用鲜六谷子根、鲜白茅根、鲜苇茎等药物,常用此法治愈不少病人。在各种疑难杂证的治疗中,常用虫介药配入方中,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治疗顽固性湿疹,在凉血祛风、清热除湿药中,配入全蝎僵蚕蝉蜕之类,疗效显著。治疗瘰疬,在舒肝柔筋、通络散结药中,加入蜈蚣、甲珠、牡蛎之类,能使之缓消渐散,不再复发。本着“治病如治国,用药如用兵”的道理,认为治国安邦当用和药,着常用北沙参、麦门冬、玉竹、生谷芽、生麦芽糯米草根、白芍之类,以补五脏,从整体上来进行调整。却敌制胜,则又当用毒药,如对一些疑难杂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故常用番木鳖治疗痹证、遗尿、骨节间病及跌打损伤等,确能斩将夺关,取得很好疗效。采用三仙丹少许内服治疗梅毒,用银花、甘草、土茯苓、重蒌等煎汤送下,可以防止其毒性反应,收到预期的效果。
  对易学、中医学以及二者的关系有深入的研究,著作颇丰。有的是他身患瘘证,卧床8年时,以顽强的意志,战胜病魔而写成,其中饱含了他无数的心血和常人难以理解的艰辛。近年来,他的专著,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有:《中医五脏病学》(1983)、《易学十讲》(1986,1988年台湾千华出版社出版繁体字本)、《中医谚语一百条》(1987)、《中国五脏病学》(1988)、《中国医易学》(1988)、《中医急证手册》(1988)、《易学精华丛书》5种(1992)等达400余万字。这些著作,内容翔实,论述深入浅出,出版后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好评。其中,《中国医易学》、《易学精华丛书》,是其主张医易汇通,以发扬中医学的学术思想的集中反映。他认为,易学是古人为了生产和生活,在观测天文气象中发现的一整套认识、分析、处理事物的规律和方法,其内容包含在八卦、河洛、太极之中。八卦就是中医阴阳学说的来源,河洛是五行学说的来源,而太极则是阴阳.五行的公式图。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核心,所以,他认为八卦、河洛、太极是研究中医理论的灯塔。近年来,先后多次应邀到北京、南京、郑州及省内各地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及香港等地区讲授医易学。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医五脏病学》突出了他以五脏为中心的辨证论治体系,使用于指导中医临床各科的诊断和治疗。1990年,《中国医易学》、《中国五脏病学》分别获西南西北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二等奖。

18、
刘冠军  
  刘冠军,男。1930年出生于吉林省辉南县,献身中医事业50余年,学验俱丰,擅长针灸,兼精内科,尤对脉诊、经络、流注的研究成绩卓著。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
  入选《中华名医100人》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
  吉林省科协常委
  长春市人大代表
  刘冠军同志先后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全国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会委员、全国中医教材编委、东北针灸经络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中医学会理事长,被选为吉林省科协常委、长春市人大代表等,多次被评为省、市科技先进工作者、市劳动模范、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被授予终身教授荣誉。
  所著《脉诊》一书,影响广泛而深远,被译成多种语言。
  所著《子午流注易通》一书,为研究时间医学提供了宝贵资料。
  其研究的三联治瘫法及产品邦尔健麝香抗栓丸获得卫生部、国家科委重大科技成果奖,被国家评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被中国中医科学院全程监制。
注:(脉诊)一书修订本为(中华脉诊)书名。

19、张学文   1.陕西中医学院教授
  中医内科学家。陕西汉中人。出身于中医世家。1956年至1959年,先后在汉中中医进修班、陕西中医学院师资、南京中医学院举办的首届全国温病师资班学习深造,而后在陕西中医学院执教至今。从事中医工作30余年,精通内科,尤擅长杂病、中内的治疗。六次荣获院级、省级、卫生部级科技成果奖。研制的通脉舒络液氏口服剂辩证治疗中风(脑血栓形成),获卫生部1986年重大科研成果乙等奖。“小中风片”1990年通过省级鉴定,填补了中医治疗小中风证的空白。“出血热预防片”属国内首创。曾任内科教研室主任,中医系副主任、主任,学院副院长、院长。现为陕西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附属医院急症研究室主任,兼任第二届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症中风协作组组长、陕西中医学会第二届副会长、陕西省中医内科学会主任委员等职。主编、合编有:《瘀血证治》、《舌诊图鉴》、《中医内科急症学简编》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夯实理论,根深方可叶茂
  大凡见过张学文教授的人,可能都会陶醉于他那高深的理论见解、深厚的中医功底,以及言必引经、用必据典的学者风采。虽然张学文教授以温病、脑病专业为最大特长,但他并不轻视岐黄之理、仲景之言。记得还是在1983年前后,我们在母校聆听张老师的精彩授课,当讲到温病发斑之时,他引用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论斑的经文,至今尚萦绕耳畔:“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引经据典地剖析了伤寒发斑与温病发斑之异,令人记忆犹新。至于对历代名医经验的继承,张老师更是广采博收,从无门户之见。张学文教授素有“张丹参”之雅称,自然以清代医家王清任先生为其宗,似乎言必丹参、法当活血,其实细观张老师的临床用方,也绝不尽然,关键在于辨证论治,因病而异。张学文教授治疗疑难大病,除了活血化瘀疗久病之外,祛痰化浊可愈怪疾、巧施虫药可愈痼疾、扶正补虚可愈慢病、以毒攻毒可除大病,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张学文教授的渊博学识。由此而言,凡业医者,一定要打好中医基本功,强化必胜信念,根深方可叶茂,理论高强,临证方可运用自如,百战不殆。
  德高术精,广播才能成荫
  俗话说得好,“万事德为先”、“百业术为重”,可见德、术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性。对于我们以济世活人为要务的中医行业来说,医德和医术同样也至为重要。
  张学文教授无论在为人方面,还是在学问方面,均以药王孙思邈所倡导的“大医”标准来要求自己,德术并重,把济世活人之术作为他积德行善之业,处处以病人为重。在学术上勇于创新、在临床上精益求精,在科研上成果累累、在教学上桃李满园。不管是行政工作多么繁杂、也不管社会活动多么繁重,社会兼职多么繁多,他总是那么有条不紊、井井有序,我们好像从来没有见到张老师有过烦乱、应付。尤其是在临床诊疗方面,张学文教授总是认真周详,一丝不苟,遣方用药,环环相扣。成千上万的各类顽症病人接受了张老师的诊治之后,都有一种如遇亲人、绝处逢生的感觉,真正体会到了中医大家的接诊风范、处方艺术和神奇疗效。
  除了切实搞好临床及业务工作之外,作为始终执著于中医事业的一员,张学文教授为了更好地发挥好他的带头作用,数十年来经常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四处呼吁振兴中医的伟大事业。无论在省内还是省外、国内还是国外、行业内还是行业外,总是持之以恒、反复申明重视和支持中医事业的价值和意义,为快速发展我省及全国中医药事业奔走呼吁、呐喊助威!
  “春日播下一粒子,秋月可收万斗粮”,德高望重的张学文教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们树立了振兴中医大业的榜样,让我们更加增强了弘扬和发展祖国传统医药文化的责任和信心。
  躬身实践,滴水可成涓流
  众所周知,中医药学是一门特别重视临床实践的实用性学科,在人们的眼中,中医学是一种经验科学,其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笔者以为这种见解虽然不能达到至善,但是绝对有其内在道理!
  张学文教授幼承家学、广拜名师,后又深造于陕西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无论在何时何地,从未脱离过病人。张老师常常说:党和群众是鱼水关系,我们医生和病人何尝不也是鱼水关系。任何一位医务工作者,如果离开了病人,即使水平再高,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因如此,不管他怎么繁忙,只要病人来诊,张老师从来没有推辞过,有时甚至就支在自己的腿上开出了药方!
  作为一位国家级名老中医,张学文教授所接治过的疾病遍及内外妇儿各科,治愈的疑难病证成千上万。据我们初步统计,其中有案可稽、值得总结整理的病种就多达12大类百余种,尤其是脑病、高热、中毒等急症和痹证等慢性病,张老师都在其50余年的临床诊疗中积累和总结出了一整套疗效卓著、方案成熟的治病策略和方法,业已得到大家的公认和采用,不断得以充实和扩大,真可谓滴水成溪、溪流成海!
  关于疑难病的中医诊疗思路,张学文教授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探讨,在借鉴和吸收了古今名医,尤其是他学术挚友良师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八大方法,即前车之鉴,悉心总结;辨证求精,求深求细;筛选方药,知药善任;循求秘方,出奇制胜;独创新论,另辟蹊径;坚持久战,守方徐图;广采众长,协同作战;拓宽思路,中西汇参。临证之际,一定要做到辨疑不惑,治难不乱的程度,方可成为杏林高手!
  勤于笔耕,点石可以成金
  一位中医学家的最主要标志是他不但具有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也有独具特色的理论学说,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学验俱丰,张学文教授在此方面可谓是我们的楷模和榜样!
  探究张学文教授成为著名中医学家的内在原因,乐于临证、勤于笔耕可谓是其关键。张老师在极其繁忙的临证、教学、科研、管理之余,硬是利用休息时间,在诸多弟子们的鼎力相助下,把自己的研究心得、临床经验撰写成文、汇集成书,一则总结自己,二则启迪他人。他发表的学术论文有百余篇,先后公开出版了《张学文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医学求索集》、《疑难病论治》及《中风病》等学术专著10余部,一版再版,业已发行至海内外,受益者众。
  我们常有这样的切身体会,终日只忙于临床诊疗而不善于及时总结整理其宝贵经验,到头来这些经验常常被流失而无法继承,充其量只是一个“一方名医”;而不失时机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经验、学说撰写发表出去,久而久之,积少成多,积木成林,不但自己的研究成果不会丢失,而且也会给后学者送去研习之柄、发挥之机,长此以往,则会成为“一代大医”,张学文教授便是这样一位耕读相伴、著述颇丰的杏林大师。
  在张学文教授所提出的理论新学说中,尤以“颅脑水瘀论”最为著名。这一学说的形成,既突破了传统的瘀血学说,又将瘀、水、热、毒四大病因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从而开辟了中医治疗各种脑病的新途径。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张学文教授又研究出了不同的新方法、新方药,经过课题组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形成了以“通脉舒络方”、“通窍活血利水方”、“益肾化瘀方”为代表的系列性治疗方法,授人以渔,示人以法,从而起到指点迷津、化石成金之效。
  教学相长,薪传方可不断
  按照中医学2000多年来所形成的师传特点,师徒相传的优越性仍然在中医教育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张学文教授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一直在陕西中医学院从事着教学及研究工作。他曾担任学院首届本科生班主任,直至现在仍然奋斗在中医教育工作之中。从教50余年,除他常年授过课的数千名学生之外,直接受教于张老师的还有集体弟子45人,学术继承人4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74人,最近新纳浙江弟子2人、河南弟子1人,私淑弟子2人,他们都秉承着张老师的医德医风,不断弘扬着中医文化精华,业已成为推动中医事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张学文教授在中医教学方面,特别注重向学生传授经得起临床考验的宝贵知识,无论讲哪一个专题,他都特别重视三个结合,即古代与现代结合、理论与经验结合、自己与他人结合。笔者特别记得,张老师授课,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深入浅出、妙语连珠,即使是再复杂的问题,再大的选题,只要由张老师来讲解,我们都感到非常轻松,而且很容易牢记在心,难以忘怀!
  出血热曾是陕西的一种多发病,常分为五个阶段,患者在少尿期和休克期极易死亡,因而属于一种危重之病。张学文教授在给我们讲解温病学中卫气营血辨证之时,特别以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临床实例,依次讲透了叶天士、吴又可、余师愚、喻嘉言等温病大家的有关论述。同时又引用了江苏、江西、湖南、浙江等地现代名家的有关见解,古今一体,一目了然;在治疗上,经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张学文教授和他的同事、学生们终于研制成功了“出血热预防片”,出版了中医防治出血热之专著,同时也培养了一批防治出血热的专业队伍,达到了教学相长,同步提高的目的。
  在张学文教授教学风格的熏陶下,他的得意门生们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展示着导师的风采,个个思维活跃,言谈儒雅。张老师的弟子姜良铎教授、王景洪教授、刘华为教授、戴春福教授、李军教授,分别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学院、福建中医学院等指导着博士、硕士研究生,颇多殊荣;万海同教授、解建国主任医师、申锦林、金杰博士等人也相当出众。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辈传一辈、一人传一人,共同继承着张学文教授的医风医术、教风教术,逐渐形成了我们可以感受到的“张学文教授学术流派”。
注:张学文等编著的《舌诊图鉴》一书已经没有再版。
-----------20、宋天彬: 1963年毕业于本校中医系本科,由人事处遴选为“师带徒”,师从教务长李重人,参加高干保健门诊。“文革”期间先后在北医三院从事针灸针麻研究;在东直门医院急诊室和协和医院心、肾、内分泌病房进修。为赤脚医生班讲中医内科、中药、针灸;为西学中班讲内经、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为本科生讲中基、中诊、气功、养生。后来承担主要课程为中医诊断、和中医气功学。自选科研项目有:舌诊研究、中医望诊、脉象图研究、八纲辨证客观指标研究、中医与三论。院级课题有:舌诊研究、获院级科技成果三等奖;有关气功、中基等七篇论文获各年度优秀论文奖,“传统内丹术探讨”获首届传统医学世界大会优秀成果三等奖。代表作:《中医舌苔图谱》、《从控制论看中医理论发展前景》、《道教与中医》、《气功治病法精华》。
中医望诊识病图谱
书 名:中医望诊识病图谱
作 者:陈家旭 宋天彬
出 版 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书 号:117-07499-X
责任编辑  开本 大32
出版时间 2006年6月 字数 千字
中医望诊识病图谱 内容提要 :《中医望诊识病图谱》以北京中医药大学陈家旭教授主讲的首批国家级与北京市级精品课程《中医诊断学》中的望诊内容为主,配以临床常见的望诊体征图片,简要说明望诊要领和常见病证,供中医诊断学教学和临床实习之用。《中医望诊识病图谱》包括望神色、望形态、望头面官窍、望舌、望躯体四肢、望皮肤等六部分的图片和说明,共搜集典型图片221幅。可供大专院校的医学生、留学生以及中西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人员参考,也为广大中医爱好者提供一个科普读物。

21、
((中医历代药论选》,近期将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敬请期待。下面是本书序言。
       中医古籍之有药论,大约始于唐代。此前虽有《神农本草经》及陶弘景《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等,但这类经典只是直接描述药物的产地、性味、功用、主治、有毒无毒,而不进行相关的理论探讨。正如缪仲醇所说:“正以三坟之书,言大道也;言其然,而不言其所以然,言其象也。”唐代医药学家们在整理、补充本草经典的同时,开始通过按语的形式,逐渐展开对药物有关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从而进入药物学的理性发展阶段。迨至明清时期,随着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高度发展和完善,药学理论亦空前蓬勃地发展起来。其直接的文献形式就是存在于中医古籍中大量丰富的药论。
       什么是药论?如果我们把本草经典看作是中医药学体系的根干,那么各家的药论就构成了这个体系的枝叶。所有的药论都必须围绕着那个根干展开,但正是这些极其丰富、深入、细致的药论,才使整个中医药学体系获得了鲜活的生命。
       然而,对于中医药论的整理研究,目前还进行得很少。我们的中药学教科书所采用的叙述方式,仍然是早期本草经典那种简单的描述,对具体药物的理论阐述很少。同时,由于未能对药物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分析(前人已经阐述过,但未能吸收进来),于是学生们只获得了一些干巴巴的简单知识,与实际应用距离甚远。
       有一个问题可能许多人不太搞得清楚:什么是中药?一般人都认为,中药就是中草药,就是中药房买来的自然药材。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从学术角度讲,只有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药,那才是真正的中药。西医也可以取自然药材为其所用,但必然要符合它的理论才行。中医历来也不排斥人工造药(、醋、酒自不必说,更有采矿炼丹制药),但所造之药也必然要用中医药理论加以认识、阐述,才可以使用。虽然经验也可以使用某些药物治病,但那一定不是中医药学的核心部分。各个民族都曾经有过自己的传统医学,都会使用自然药材治病,但这些传统医学大多逐渐消失了,其原因正是由于他们不具备象中医药这样的完备的理论体系。
       有人认为,学中医就是要背药性歌、方剂歌,背熟了就会看病了。我也认为那些东西要背,否则你就无法入门。但是,那些东西就是入个门而已,离登堂入室还远呢。对中药药性的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必须通过阅读本草原著,特别是阅读各家的药论,才能有个完整的认识。西药是有药理的,中药当然也有药理。中药的药理是什么?《中药学》教科书上是没有的。有人用西药药理的理论或实验方法来研究说明中药,那不是中医固有的药理,对中医辨证论治基本没用。放着中医自家的药理不用,反过来去学用别人的东西,岂非舍近求远?
       一般人的简单机械的思维方式,不符合中医药的特定要求。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一切药性、功用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医道的圆机活法,在中药的理论和应用中无处不在。药物的寒热温凉、升降浮沉,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可以确定,而在不同条件下则可以是不确定的。同一种药材,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表现出寒或温的双重药性,一般人难以理解这一点,但是对于获得了中医理性思维能力的人来说,却是毋庸置疑的。
       药理不单单是药物本身的问题,必须在药物与人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观察和说明药理。要懂得药物之所以能治病、如何治病,必须深刻地了解药物与人体的同中异、异中同。人体是一个生命体,生命体的疾病,也必须采用具有生命特征或作用的药物才能治之。于是,我们如何从生命的视角去看待药物,这便成了中药学的又一大特点。
       中医药学理论所涉及的问题极深极广,而这一切都必须通过阅读传统药论才能加以学习和研究。对本草药性功用的更深入细致的了解和更理性的把握,是中医临床工作者避免用药粗糙、草率、马虎的唯一办法,也是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充分发挥辨证论治优势的必由之路。
       基于以上考虑,我编写了这本《中医历代药论选》,希望能为中药理论研究做一些文献资料准备工作,也为想要浏览古代药论的同道提供一本较好的参考书。
       整个编写过程非常辛苦,目的是想尽量选得更精炼,文字处理更准确,抄录错误更少些。虽然编写上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但古代医药学家们那些精妙的论述,读来依然令人十分兴奋。如果你喜欢这本书,那么让我们一起感谢祖先给我们留下这份珍贵的遗产吧!

吴昌国
2007年8月23日  于南京中医药大学

22、王新华、李飞二位学者名字百度搜索不到,暂时缺如。
相关文章
 西医治疗感冒咳嗽致大便不通、鼻塞不通医案
 二十四味风流饮(《回春》卷八)
 皮炎膏(《外伤科学》)
 请教妊娠期糖尿病能喝紫灵芝吗
 一治通身药末方验愈
 川芎嗪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