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剂学
1.方剂和方剂学的概念。方剂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方剂学发展概况。历代医家在方剂学方面的主要成就、贡献及代表作。
2.治法的概念。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常用治法("八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3."七方"、"十剂"、"八阵"的理论、具体内容及实际意义。
4.方剂与药物的联系与区别。
5.配伍的目的。方剂组成中君、臣、佐、使的具体含义。"君臣佐使"理论对临证遣药组方的指导意义及其在遣药组方中的具体运用。
6.方剂变化运用的主要形式。各种变化的前提及其与功用、主治的关系。
7.常用剂型的概念、性能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8.临床常用各类方剂的概念、适应范围、配伍规律、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9.下列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义、加减应用及注意事项。
(1)解表剂: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
九味羌活汤、
银翘散、桑菊饮、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败毒散、
再造散、加减
葳蕤汤。
(2)泻下剂:
大承气汤、
大陷胸汤、
大黄牡丹汤、
温脾汤、
十枣汤、济川煎、黄龙汤、新加黄龙汤。(3)和解剂:
小柴胡汤、蒿芩
清胆汤、
达原饮、
四逆散、
逍遥散、半夏
泻心汤。
(4)清热剂:
白虎汤、
竹叶石膏汤、
清营汤、
犀角地黄汤、
清瘟败毒饮、
凉膈散、普济
消毒饮、
仙方活命饮、
龙胆泻肝汤、
左金丸、
泻白散、清
胃散、
玉女煎、
芍药汤、
白头翁汤、青蒿
鳖甲汤。
(5)祛暑剂:
新加香薷饮、
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6)温里剂:
理中丸、小建中汤、
四逆汤、回阳救急汤、
当归四逆汤、
阳和汤。
(7)表里双解剂:
大柴胡汤、
防风通圣散、葛根黄芩
黄连汤。
(8)补益剂:四君子汤、参苓
白术散、
完带汤、
补中益气汤、
玉屏风散、
生脉散、
四物汤、
归脾汤、
当归补血汤、内补
黄芪汤、
炙甘草汤、
六味地黄丸、
一贯煎、
肾气丸、
地黄饮子。
(9)安神剂:
朱砂安神丸、
酸枣仁汤、
天王补心丹。
(10)固涩剂:
牡蛎散、九仙散、
真人养脏汤、四神丸、
桑螵蛸散、
固冲汤。
(11)理气剂:
半夏厚朴汤、瓜蒌薤自白酒汤、枳实薤
白桂枝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
枳实消痞丸、苏子降气汤、
定喘汤、
旋覆代赭汤、
橘皮竹茹汤。
(12)理血剂:
桃核承气汤、
血府逐瘀汤、
复元活血汤、
温经汤、
生化汤、
补阳还五汤、
小蓟饮子、
槐花散、
咳血方、
黄土汤。
(13)治风剂:大秦艽汤、
川芎茶调散、
羚角钩藤汤、镇肝
熄风汤、
大定风珠。
(14)治燥剂:杏苏散、
清燥救肺汤、养阴
清肺汤、
麦门冬汤、
百合固金汤。
(15)祛湿剂:
平胃散、藿香正气散、
三仁汤、
茵陈蒿汤、连朴饮、八正散、
五苓散、
猪苓汤、
防己黄芪汤、真武汤、
苓桂术甘汤、实脾散。
(16)祛痰剂:二陈汤、
温胆汤、贝母瓜蒌散、
清气化痰丸、
小陷胸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17)消导化积剂:
保和丸、
枳术丸、
健脾丸。
(18)驱虫剂:
乌梅丸。
10.下列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及配伍特点
(1)解表剂:加味
香苏散、升麻
葛根汤、
柴葛解肌汤、麻黄细辛附子汤、
参苏饮。
(2)泻下剂:
大黄附子汤、
麻子仁丸、
舟车丸、
增液承气汤。
(3)和解剂:
痛泻要方。
(4)清热剂:
黄连解毒汤、
五味消毒饮、
四妙勇安汤、牛蒡解肌汤、
导赤散、
苇茎汤、清骨散、秦艽
鳖甲散、
当归六黄汤。
(5)祛暑剂:清络饮、
六一散、桂苓甘露饮。
(6)温里剂:
吴茱萸汤、
大建中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7)表里双解剂:石膏汤、
五积散。
(8)补益剂:
泰山磐石散、补肺阿胶汤、
大补阴丸、虎潜丸、
左归丸、
右归丸。
(9)安神剂:珍珠母丸、
磁朱丸、
甘麦大枣汤。
(10)开窍剂:
安宫牛黄丸、
紫雪、至宝丹、
紫金锭(玉枢丹)、
苏合香丸。
(11)固涩剂:
金锁固精丸、
缩泉丸、
固经丸。
(12)理气剂:
越鞠丸、
金铃子散、厚朴
温中汤、
橘核丸。
(13)理血剂:七厘散、
失笑散、
桂枝茯苓丸、
活络效灵丹、大黄(庶虫)虫丸、
十灰散、
胶艾汤。
(14)治风剂:
消风散、
牵正散、
小活络丹、
天麻钩藤饮、阿胶
鸡子黄汤。
(15)治燥剂:桑杏汤、
增液汤、
玉液汤、
琼玉膏。
(16)祛湿剂:
甘露消毒丹、五皮散、萆薢分清饮、羌活胜湿汤、
独活寄生汤。
(17)祛痰剂:
止嗽散、
三子养亲汤。
(18)消导化积剂:
木香槟榔丸、
枳实导滞丸、
葛花解醒汤。
(19)驱虫剂:
肥儿丸。
(20)其他:犀黄丸、
透脓散(《外科正宗》)、
小金丹。
11.9、10两项所列方剂中相关方剂的对比分析及鉴别应用。
五、中医内科学
(一)总论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进行复习。
(二)各论
1.下列常见内科病证的概念、沿革、病因病理、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调摄及研究进展。
感冒、咳嗽、肺痈、肺胀、哮证、喘证、痰饮、血证,心悸、
胸痹心痛、不寐、郁证、癫狂、痫证、
痴呆、胃痛、痞满、呕吐、
泄泻、
痢疾、
便秘、腹痛、胁痛、
黄疸、
积聚、鼓胀、头痛、
眩晕、中风,
水肿、淋证、
癃闭、腰痛、
消渴、痹证、痿证、内伤发热、
虚劳、厥证、关格、瘿病。
2.下列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肺痿、
肺痨、自汗盗汗、
噎膈、呃逆、痉证、
疟疾、
遗精、耳鸣耳聋、颤证、
阳痿、肥胖、癌病。
3.下列病证的比较鉴别中医内科病证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相似而又相异之处,正确地加以比较、鉴别对于提高中医理论、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1)感冒与温病早期医学全.在.线.提供.
www.med126.com。
(2)
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3)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
(4)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
(5)风热咳嗽与肺痈。
(6)肺痈与肺痨。
(7)哮证与喘证。
(8)实喘与
虚喘。
(9)肺胀与咳嗽、喘证、痰饮。
(10)肺胀与心悸、水肿。
(11)肺痨与虚劳。
(12)苓桂术甘汤与甘遂半夏汤治疗饮停于胃。
(13)自汗与脱汗、战汗、黄汗。
(14)相同病理,导致不同血证。
(15)相同处方,治疗不同血证。
(16)胸痹与真心痛。
(17)胸痹与胃痛、胁痛、悬饮。
(18)惊悸与
怔忡。
(19)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
(20)癫、狂、痫证。
(21)中风、厥证、痫证、痉证。
(22)中风之中脏腑与中经络。
(23)刚痉与柔痉。
(24)暑厥、气厥、蛔厥。
(25)头痛与眩晕。
(26)诸痛的部位、性质、特点与辨证论治。
(27)引起
昏迷的常见病证。
(28)以下列方药为主方治疗的病证:龙胆泻肝汤、温胆汤、
柴胡疏肝散、归脾汤、
金匮肾气丸、失笑散、藿香正气散、葛根芩连汤等。
(29)噎膈、反胃、梅核气、呕吐。
(30)呃逆与干呕、嗳气。
(31)泄泻与痢疾。
(32)干
霍乱与腹痛。
(33)腹痛与疝气、肠痈。
(34)胃痛与真心痛。
(35)急黄、胆黄、瘟黄。
(36)虚证黄疸与萎黄病。
(37)积证与聚证。
(38)鼓胀与水肿。
4.下列病证的转化联系中医内科病证发生后,由于失治误治,往往转化成另外病证,只有清楚地认识到病证之间的转化过程、相互之间的联系,才能正确地诊断和治疗。
(1)感冒与咳嗽。
(2)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
(3)肺痈、肺痨、咳嗽、喘证、哮证与肺痿。
(4)哮证与喘证。
(5)咳嗽与喘证。
(6)咳嗽、喘证、痰饮与肺胀。
(7)肺胀与心悸、水肿。
(8)胸痹与心悸。
(9)心悸与不寐。
(10)泄泻与痢疾。
(11)活人败毒散与葛根芩连汤治疗痢疾。
(12)痢疾的预后与转归。
(13)呕吐与反胃。
(14)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在病理上的联系与转化关系。
(15)鼓胀常见合并症的诊治。
(16)淋证与癃闭。(17)淋证、癃闭与水肿。
(18)消渴与中风、胸痹。
(19)消渴常见合并症的诊治。
(20)头痛与眩晕。
(21)头痛、眩晕与中风。
(22)下列病证的调护特点:胸痹、郁证、水肿、中风、癃闭、消渴、虚劳、痹证、胃痛、泄泻、痢疾及呕吐等。
(23)湿、水、饮、痰相互转化在中医内科病证发生发展的意义。
(24)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
(25)肺痨与虚劳。
(26)痿证与痹证。
5.历代著名医家和医著中医内科学是随着历史的前进和医学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历代医家、医著的学术思想,医学流派对内科学的理论与临床都有一定作用和意义。掌握并运用有关学说、医论旨在更好地了解历史沿革,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医疗水平。
(1)历代医家在内科学发展中的主要成就。
(2)《医学心悟》论咳嗽病理。
(3)《医学正传》论哮与喘。
(4)《证治汇补》论肺胀。
(5)《景岳全书》论血证病理。
(6)《血证论》论治血四法。
(7)《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论治
吐血三要法。
(8)《医学正传》论九种心痛证治。
(9)《四明心法》论吐酸病理。
(10)《医宗必读》论治泻九法。
(11)《景岳全书》论痰与饮、泄与痢的异同。
(12)刘河间论痢疾治法。
(13)《金匮要略》论胸痹。
(14)《医宗必读》关于积聚分期论治。
(15)《内经》、《丹溪心法》、《景岳全书》关于眩晕的论述。
(16)《内经》张仲景、
朱丹溪、王履、张景岳、王清任等论中风病因病理。
(17)《外科正宗》论瘿病。
(18)《丹溪心法》、《景岳全书》、《医宗必读》论水肿。
(19)《内经》论痹证。
(20)《内经》论痿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