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指征:
1:风寒表证、哮喘、痹痛、阴疽、
水肿、过敏性
支气管哮喘必用。
一:病位在表.在肺.有从表解,可用
麻黄,因势利导.麻黄发汗宣肺,平喘解痉,是急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发作期要药,是其他中药无法代替的.生用发汗力强.炙用宣肺平喘作用优.
配:桑
白皮.
杏仁.
甘草治外感风寒或风寒郁热,
咳嗽不畅之急性支气管炎.
配:杏仁.生甘草.生
石膏.治风寒表实证之无汗,恶寒,身疼痛,脉浮紧.肺家喘热之急性
肺炎.
配:
射干.细幸.
葶苈子.治
气喘痰壅,喉间痰鸣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发作期.
配:
熟地.
紫苑.
五味子.治气喘肾虚者,如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配:杏仁.
乌梅.
防风.甘草治哮喘发作期.
二:痹痛.风湿性关节炎见关节红肿疼痛,
发热,血沉快.抗O高;阴疽,漫肿不红,不发热,血象不高.
配:
白术.石膏.生
姜.
大枣.治热痹,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
配:
川乌.
桂枝,治寒痹,关节炎发作期.
配:制
附子.
细辛治阳虚外感 .雷诺氏.
配:
鹿角胶、熟地,
白芥子、
肉桂、
炮姜、治阴疽,漫肿不红
配:
浮萍、
连翘、
赤小豆治急性风水、取其开鬼门、洁净府、发汗、利湿、退肿
2:
遗尿症、
硬皮病 配:
桑螵蛸、
益智仁、石
菖蒲治遗尿
配: 桂枝、
姜黄治上肢硬皮病,下肢加
牛膝、
桑枝。弥漫型加
红花、
山甲3:禁忌证:
衄血不能用麻黄、中病即止,过用
亡阳、虚脱之变。表虚
自汗、心慌
心悸、心动过速者、有
高血压者
4:个人体会:
麻黄善于宣肺气,平喘咳、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利水湿,药性较峻烈。治外感病、关节病可生用、内伤喘咳宜蜜灸。用于解表发汗,麻黄配桂枝。用于内寒外热,麻黄配石膏,3:1,
大青龙汤。用于内热外寒,麻石配量1:1,
麻杏石甘汤。用于阳不入阴,难以入睡,可少给一点麻黄,引阳入阴,3----5克。用于小儿遗尿,可在缩尿醒神药加入少量麻黄3----6克,升其肾阳,因小儿肾气不足,亦可加入六味
地黄汤补其肾气。用于阴疽,麻黄配
生地,麻黄用量30----50克,生地亦用30----50克,并要煎40分钟以上,因生地能滋其阴血,防麻黄辛燥伤阴,麻黄煎40分以上,其发汗伤阳作用大大解弱,其温经通络之力显现,合其生地滋阴,去其副作用。
[
本帖最后由 神奇居士 于 2007/3/30 16:12 编辑 www.med126.com/sanji/]
-----------有汗不得用麻黄
-----------麻黄
麻黄
(英)Ephedra Herb
来源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的草质茎。
植物形态 草本状小灌木,高20~40cm。木质茎短,常匍匐;草质茎绿色,长圆柱形。直立,节明显,节间长2~6cm,直径约2mm,有不明显的细纵槽纹。鳞叶膜质鞘状,长3~4mm,下部约1/2合和生,上部2(3)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常向外反曲。雌雄异株,雄球花3~5聚成复穗状,顶生;雌球花宽卵形,多单生枝端,雌球花成熟时苞片增大,肉质,红色,成浆果状。种子2,卵形。花期5~6月。种子成熟期7~8月。
生于河床、河滩、干草原、固定砂丘。主产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
采制 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
化学成分 含1-麻黄碱(I-ephedrine)、d-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I-N-甲基麻黄碱、d-N-甲基伪麻黄碱、1-去甲麻黄碱(I-norephedrine)、d-去甲伪麻黄碱,并含麻黄恶嗪(2,3,5,6-tetramethylpyrazine)、苄甲胺等。
性味 性温,味辛、微苦。
功能主治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
附注 同属植物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木贼麻黄Eequisetina Bge.的草质茎亦作麻黄药用。
【英文名】 HERBA EPHEDRAE
【别名】色道麻、结力根[蒙古]
【来源】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 、中麻黄 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y. 或木贼麻黄 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
【制法】
麻黄: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切段。
蜜麻黄:取麻黄段,照蜜炙法(附录Ⅱ D)炒至不粘手。每 100kg麻黄,用炼蜜20kg。
【性状】
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裂片2 (稀 3??袢?切危?榷嘶野咨??辞???苛?铣赏沧矗?熳厣?L迩幔?蚀啵?渍鄱希?厦媛猿氏宋?裕?鼙呗袒粕??璨亢熳厣???残巍F?⑾悖?渡?⑽⒖唷?/p>
中麻黄:多分枝,直径1.5~3mm,有粗糙感。节间长2~6cm,膜质鳞叶长2~3mm,裂片3 (稀 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木贼麻黄: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节间长1.5~3cm。膜质鳞叶长 1~2mm ;裂片2 (稀3 ),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
【鉴别】
(1) 本品横切面:草麻黄 表皮细胞外被厚的角质层;脊线较密,有蜡质疣状凸起,两脊线间有下陷气孔。下皮纤维束位于脊线处,壁厚,非木化。皮层较宽,纤维成束散在。中柱鞘纤维束新月形。维管束外韧型,8~10 个。形成层环类圆形。木质部呈三角状。髓部薄壁细胞含棕色块;偶有环髓纤维。表皮细胞外壁、皮层薄壁细胞及纤维均有多数微小草酸钙砂晶或方晶。
中麻黄 维管束12~15个。形成层环类三角形。环髓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
木贼麻黄 维管束8~10 个。形成层环类圆形。无环髓纤维。
(2) 取本品粉末0.2g,加水5ml 与稀盐酸1~2滴,煮沸2~3分钟,滤过。滤液置分液漏斗中,加氨试液数滴使呈碱性,再加氯仿5ml,振摇提取。分取氯仿液,置二支试管中,一管加氨制氯化铜试液与二硫化碳各5 滴,振摇,静置,氯仿层显深黄色;另一管为空白,以氯仿5 滴代替二硫化碳5 滴,振摇后氯仿层无色或显微黄色。
(3) 取本品粉末1g,加浓氨试液数滴,再加氯仿10ml,加热回流 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 充分振摇,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浓氨试液 (20:5:0.5)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
【含量测定】
取本品细粉约5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浓氨试液3ml 、乙醇10ml与乙醚20ml,放置24小时,加乙醚置水浴上加热回流 4小时至生物碱提尽,将提取液移置分液漏斗中,容器用少量乙醚洗涤,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加0.5mol/L盐酸溶液振摇提取5 次(20ml、10ml、10ml、10ml、10ml),合并酸液,滤过,滤液加氢氧化钠试液使呈碱性,加氯化钠饱和,用乙醚振摇提取5 次(20ml、10ml、10ml、10ml、10ml),合并乙醚液,用氯化钠饱和溶液洗涤3 次,每次5ml ,合并洗液,再用乙醚10ml振摇提取,合并前后二次乙醚液,精密加入硫酸滴定液(0.01mol/L)30ml ,振摇提取,静置使分层。分取酸液,乙醚液再用水提取3 次,每次5ml,合并酸液与水液,置水浴上加热,除去微量乙醚,放冷,加甲基红指示液2 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 滴定。每1ml 的硫酸滴定液(0.01mol/L) 相当于3.305mg 的麻黄碱(C10H15NO)。
本品含生物碱以麻黄碱(C10H15NO)计,不得少于0.80%。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用法用量】 2~9g 。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备注】
(1)麻黄性温辛散,能发汗散寒而解表,又可散风透疹。用治外感风寒所引起的发热恶寒、无汗等症,常与桂枝相须为用,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如治麻疹透发不畅,兼有咳嗽气急症状时,可在辛凉透疹药中酌加麻黄,因肺主皮毛,本品既能宣肺,又能发散,可收透疹、平喘的效果。至于用治风疹身痒,可与薄荷、蝉衣等药配伍应用。麻黄能宣畅肺气而止咳平喘,故临床往往用治外邪侵袭、肺气不畅所致的喉痒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紧迫、胸闷、气喘等症。如寒邪咳喘,多配杏仁、甘草同用;外有寒邪,内有痰饮,常配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等同用;至于肺热咳喘,常配石膏、杏仁、甘草等同用。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利尿,故适用于水肿而伴有表症者,常与白朮、生姜等同用。
(2)麻黄一药,始载于《本经》。自从汉代《伤寒论》中收载麻黄汤一方后,后世医家都认为麻黄是一味发汗解表、止咳平喘的要药。本品的作用以发散与宣肺为主,如配桂枝则发汗解表,配杏仁则止咳平喘,配干姜则宣肺散寒,配石膏则宣肺泄热,在麻黄附子细辛汤中配附子则温经发表,在阳和汤中配肉桂则温散寒邪、宣通气血。综上所述,麻黄的临床应用主要是取它宣、散两个方面的功效。
【摘录】《中国药典》
|
-----------
【药名】麻黄 ma huang
【别名】龙沙(《本经》),卑相,卑盐(《别录》),
狗骨(《广雅》),草麻黄,色道麻,洁力根(蒙古)
【来源】源于《本经》:“主中风,伤寒
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
积聚。”
麻黄始载于《本经》,列为中品。《别录》谓:“麻黄生晋地及河东。立秋采茎阴干,令青。”陶弘景云:“今出青州、彭城、荥阳、中牟者为胜,色青而多沫。”苏敬云:“郑州鹿台及关中
沙苑河旁沙洲上太多。其青、徐者今不复用,同州沙苑最多也。”段成式《酉阳杂俎》云:“麻黄茎端开花,花小而黄,簇生。子如
覆盆子,可食。至冬枯死如草,及春却青。”苏颂云:“今近京多有之,以荥阳、中牟者为胜。苗春生,至夏五月则长及一尺已来。梢上有黄花,结实如
百合瓣而小,又似
皂荚子,味甜,微有麻黄气,外皮红裹人,子黑。根紫赤色。俗说有雌雄二种,雌者于三月、四月内开花,六月内结子,雄者无花不结子。至立秋后收采其茎阴干,令青。”以上记述的产地与现在麻黄产地基本一致,所述植物形态极似草麻黄。
为麻黄科草本状小灌木草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 、木贼麻黄 Ephedra equisetina Bge. 和中麻黄 Ephedra intermedia Sc hrenk et CA.Mey. 的草质茎。
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等地。
立秋至霜降之间采收,阴干切段。生用、蜜炙或捣绒用。
【道地沿革】
本草研究认为:古用麻黄一直为麻黄科Ephedra属植物,其中草麻黄Ephedra sinica 应该是药用主流。Ephedra属植物分布较广,不同时期本草著作所强调的道地产区颇有不同,南北朝至明代皆以河南开封、郑州间所出者为最优,清末民国开始逐渐以山西大同为道地,晚近则以内蒙古产出较多。
Ephedra属植物我国约有15个种,分布较广,除长江下游及珠江流域外,其他各地皆有分布,以西北各省及云南、四川种类较多。不同时期本草著作所强调的道地产区颇有不同,《本草经》、《名医别录》谓:“麻黄生晋地及河东”,《范子计然》云:“出汉中三辅。”其地在山西、河北、河南、陕西一带。陶弘景云:“今出青州、彭城、荥阳、中牟者为胜,色青而多沫。蜀中亦有,不好。”能与陶弘景之说相呼应的是《水经注》卷22提到:“中牟县之圃田泽北,与阳武分水,泽多麻黄草。”中牟即今河南中牟、汤阴。
唐代《新修本草》云:“郑州鹿台及关中沙苑河傍沙洲上太多,其青、徐者亦不复用,同州沙苑最多也。”此见初唐麻黄产地集中在河南、陕西两处。复考《千金翼方》、《元和郡县图志》、《通典》,记载略同,如《通典》云“荥阳郡贡麻黄二十斤。今郑州。”
宋代则以河南开封府麻黄最为上品,《开宝本草》云:“今用中牟者为胜,开封府岁贡焉。” 《本草图经》谓:“今近京(指开封)多有之,以荥阳、中牟者为胜。”《本草衍义》云:“麻黄出郑州者佳。”检《宋史》卷85,开封府岁贡麻黄、
酸枣仁,据《元丰九域志》其数量开封十五斤、郑州十斤。至于《证类》专门绘出陕西同州、四川茂州麻黄,原因不详,或是袭用前代旧图,非宋代采访所得者。
明代《本草蒙筌》言:“麻黄,青州、彭城俱生,荥阳、中牟独胜。”《山堂肆考》卷16云:“
狗脊山在开封府中牟县治后,上产麻黄。”《明一统志》开封府土产麻黄,小注“中牟县出”,皆重视河南所产。
据清代所修方志,产出麻黄的省份除河南外,尚有山东、陕西、云南、北京、内蒙,而令人奇怪的是,后世麻黄的大宗产地山西之《山西通志》却没有提到有麻黄出产。民国《伪药条辨》云:“麻黄,始出晋地,今荥阳、汴州、彭城诸处皆有之。”曹炳章增订云:“麻黄,九十月出新。山西大同府、代州、边城出者肥大,外青黄而内赤色为道地,太原陵县及五台山出者次之,陕西出者较细,四川滑州出者黄嫩,皆略次,山东、河南出者亦次。惟关东出者,细硬芦多不入药。”
又据民国29年(1940)陕西西京市(西安市)国药商业同业公会《药材行规》之麻黄、麻
黄根条产地项皆言:“西北各省,大同产佳。”至此,山西完全取代了河南的位置,成为麻黄道地产区,这基本与现代的情况一致。至于今天内蒙古麻黄产出,最早记载见于《钦定热河志》卷94引《元一统志》:“(大宁路)大宁、惠和、武平、龙山四县,州、松州土产麻黄。”
【植物形态】
①草麻黄,又名:华麻黄。
多年生草本状小灌木,高30~70厘米。木质茎匍匐卧于土中;草质茎直立,黄绿色,节间细长,长2~6厘米,直径1~2毫米。鳞叶膜质,鞘状,长3~4毫米,下部1/3~2/3合生,围绕茎节,上部2裂,裂片锐三角形,中央有2脉。花成鳞球花序,雌雄异株,少有同株者;雄花序阔卵形,通常3~5个成复穗状,顶生及侧枝顶生,稀为单生;苞片3~5对,革质,边缘膜质,每苞片内各有1雄花;雄花具无色膜质倒卵形筒状假花被;雄蕊6~8,伸出假花被外,花药长方形或倒卵形,聚成一团,花丝合生1束;雌花序多单生枝瑞,卵圆形;苞片4~5对,绿色,革质,边缘膜质,最上1对合生部分占1/2以上,苞片内各有1雌花;雌花有厚壳状假花被,包围胚珠之外,珠被先端延长成细长筒状直立的珠被管,长1~1.5毫米。雌花序成熟时苞片增大,肉质,红色,成浆果状。种子2枚,卵形。花期5月。种子成熟期7月。
生长于干燥高地、山岗、干枯河床或山田中。分布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②木贼麻黄
小灌木,高70~100厘米。木质茎粗大,直立;草质茎节间纤细而短,通常长1.5~2.5厘米,直径1~1.5毫米。鳞叶膜质鞘状,下部3/4合生,上部通常2裂,钝三角形。雄花序多单生,或3~4集生于节上,有苞片3~4对,基部约1/3合生;假花被窄倒卵形,雄蕊6~8;雌花序单生,常在节上成对,花序窄椭圆形,苞片3对,最上1对约2/3合生,胚珠1~2,珠被管长1.5~2.5毫米,常略弯曲。雌花序成熟时成肉红色浆果状,有短柄。种子多为1枚,窄长卵形。花期6~7月。种子成熟期8~9月。
生长于干燥山地及山壁石缝中。主要分布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新疆、四川西部等地。
③中麻黄
灌木,高达1米以上。茎枝较前两种粗壮,草质茎对生或轮生,常被
白粉,节间长3~6厘米,直径2~3毫米。鳞叶膜质鞘状,下部2/3合生,上部3裂(稀2裂),裂片钝三角形或三角形。雄花序数个簇生节上,卵形;苞片3片1轮,有5~7轮,或2片对生,共有5~7对;假花被倒卵形或近圆形;雄蕊5~8,花丝完全合生,或大部分为2束;雌花序3个轮生或2个对生于节上,长椭圆形;苞片3~5轮或3~5对,最上1轮或1对苞片有雌花2~3,珠被管长1.5~2.5毫米,常螺旋状弯曲;雌花序成热时红色肉质,常被白粉。种子2~3。
生长于多沙地带、沙漠或干燥山地。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四川等地。
【药材性状】
①草麻黄
又名:
田麻黄。茎呈细长圆柱形而微扁,少分枝,直径约1~2毫米,通常切成长约2~3厘米的小段。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走棱线,手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5~6厘米。节上有膜质鳞叶2片(稀3片),长约3~4毫米,上部灰白色,锐长,三角形,尖端反曲,基部棕红色,连合成筒状。茎质脆,易折断,断面略纤维性,外圈为绿黄色,中央髓部呈红棕色。气微香,味微苦涩。
②木贼麻黄
茎呈细长圆柱形,多分枝,较草麻黄稍细,直径约1~1.5毫米。表面草绿色至黄绿色,有纵走棱线,手触之无粗糙感,节间长1.5~3厘米。节上有2片(稀3片)膜质鳞叶,长约1~2毫米,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尖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至黑棕色,连合成筒状。其他与上种相似。
③中麻黄
呈细长圆柱形,直径为1.5~3毫米,全草呈黄绿色,节上的膜质鳞叶为3片轮生,长约2~3毫米。灰白色,先端锐尖,节间长2~6厘米,手触之有粗糙感。
三者均以干燥、茎粗、淡绿色、内心充实、味苦涩者为佳。
主产山西、河北、甘肃、辽宁、内蒙古、新疆、陕西、青海、吉林等地。
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属植物矮麻黄(分布四川、西藏、云南)、丽江麻黄(分布云南、四川)、膜果麻黄(分布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双穗麻黄(分布东北、新矗)等的草质茎,亦作麻黄使用。
【采集】8~10月间割取绿色细枝,或连根拔起,去净泥土及根部,放通风处晾干或晾至6成干时,再晒干。放置干燥通风处,防潮防霉。
【炮制】
麻黄:拣去杂质,去尽木质茎及残根,用水洗净,微润后切段,干燥即得。
麻黄绒:取已经加工切碎的净麻黄放在碾槽里,研至纤维疏松成绒状。
蜜麻黄:取麻黄段,加炼熟的
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麻黄段100斤,用炼熟蜂蜜10-15斤)
《本草备要》:用醋汤略泡,晒干备用。亦有用蜜炒者。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用量用法】 2—9g。煎汤(宜先煎,去水面浮沫)。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或生用。
【性味】 辛、微苦,温。
①《本经》:"味苦,温。"
②《药性论》:"味甘,平。"
③《医学启原》:"《主治秘要》云,性温,味甘辛。"
【归经】 归肺、膀胱经。
①《
珍珠囊》:"入手大阴。"
②《汤液本草》:"入足太阳经,走手少阴。"
③《药品化义》:"入肺、大肠、包络、膀胱四经。"
【功能与主治】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治疗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瘙痒。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本品辛温宣散,主入肺经,作用重在开宣肺气,以外散风寒,内平喘咳,下通水道,且宣散之力颇强。故只适于风寒表实证、肺气壅遏的实喘及风水水肿而无汗者。
①《本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②《别录》:"主五脏邪气缓急,风
胁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解肌;\邪恶气,消赤黑斑毒。"
③《药性论》:"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
④《日华子本草》:"通九窍,调血脉,御山岚瘴气。"
⑤《珍珠囊》:"泄卫中实,去营中寒,发太阳、少阴之汗。"
⑥《滇南本草》:"治鼻窍闭塞不通、香臭不闻,肺寒咳嗽。"
⑦《纲目》:"散赤目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
⑧《科学的民间药草》:"治气喘,干草热,
百日咳,气管支炎等。"
⑨《现代实用中药》:"对关节疼痛有效。"J
⑩《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
腹痛,下痢,疝气,目疾及感冒。"
【应用】
1. 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本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
2. 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即
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
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3. 用于水肿而兼表证,本品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
4、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
【现代研究】
本品主要成分为麻黄碱,并含少量伪麻黄碱、挥发油等。麻黄挥发油有发汗作用,麻黄碱能使处于高温环境中的人汗腺分泌增多增快。麻黄挥发油乳剂有解热作用。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均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伪麻黄碱有明显的利尿作用。麻黄碱能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引起兴奋、
失眠、不安。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古方应用】
麻黄汤
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9克、
炙甘草3克。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
用法:水煎,分二次温服,微汗为度。
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解: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主要方剂。方中麻黄味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能发越人体阳气,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作用,所以是方中之君(主)药,并用之作为方名。由于营涩卫郁,单用麻黄发汗,但解卫气之郁,所以又用温经散寒,透营达卫之桂枝之臣(辅)药,加强发汗解表而散风寒,除身疼。本证喘是由肺气郁而上逆所致,麻、桂又都上行而散,所以再配以降肺气、散风寒之杏仁为佐药,同麻黄一宣一降,增强解郁平喘之功。炙甘草既能调和宣降之麻、桂,又能缓和麻、桂枝相合的峻烈之性,使汗出而不耗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义。诸药合用,共凑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
本方证之辩证要点是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多用于冬春季无汗的重感冒及流感而有上述症状者。
注意事项:麻黄汤发汗力强,不宜用于表虚自汗、体虚外感、产后及出血病人。
三拗汤
甘草(不炙) 麻黄(不去根、节) 杏仁(不去皮、尖)各等分
主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头痛目眩,咳嗽多痰,胸闷气促。
用法:上药研为粗末。每服15克,水220毫升,加姜钱5片,同煎至160毫升,去滓,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卧,取微汗为度。
功用:疏风宣肺,止咳平喘。
方论:本方用麻黄发汗散寒,宜肺平喘,其不去根节,为发中有收,使不过于汗;用杏仁空降肺气,止咳化痰,以不去皮尖,为散中有涩,使不过于宜;甘草不炙,乃取其清热解毒,协同麻、杏利气祛痰。三药相配,共奏疏风宜肺,止咳平喘之功。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杏石甘汤)
麻黄(5克) 杏仁(9克) 甘草(6克) 石膏(18克)
主治:外感风邪。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滑而数者。
用法: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两升,去渣,温服一升。
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方解:本方主治证是由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壅遏于肺所致。肺中热盛,气逆伤津,所以有汗而身热不解,喘逆气急,甚则鼻翼煽动,口渴喜饮,脉滑而数。此时急当清泄肺热,自然热清气平而喘渴亦愈。所以方用麻黄为君,取其能宣肺而泄邪热,是“火郁发之”之义。但其性温,故配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药,而且用量倍于麻黄,使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留邪,肺气肃降有权,喘急可平,是相制为用。杏仁降肺气,用为佐药,助麻黄、石膏清肺平喘。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与石膏合而生津止渴,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所以是佐使药。综观药虽四味,配伍严谨,用量亦经斟酌,尤其治肺热而用麻黄配石膏,是深得配伍变通灵活之妙,所以清泄肺热,疗效可靠。
小青龙汤 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
白芍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
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多色白清稀、甚则喘息不得卧或肢面浮肿、口不渴、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
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方解:本方为解表涤饮方剂。内有水饮者,一旦感受外寒,每致表寒引动内饮,水寒射肺则咳痰清稀,喘息胸满,甚则喘息不得平卧,当内饮外邪得解,里饮得化。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行水为主药。桂枝助麻黄解表,又能温化阳气,助麻黄行水为辅药。
芍药配桂枝以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温脾肺之寒,使脾散精,上归于肺,肺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水液能在体内正常运行,以杜其生痰之源;半夏燥温化痰,治已成之水饮;五味子敛肺止咳,并防肺气耗散太过之弊,以上均为佐药。甘草调合诸药,以缓和麻、桂、姜辛温刚烈之性。诸药合用,共凑解表涤痰、止咳平喘之功。
本方为温化痰饮、宣肺平喘之代表方剂。凡咳嗽、痰白清稀有泡沫、口不渴、舌苔白润者,无论有无恶寒发热,有汗无汗均可加减运用。如恶寒无汗者,重用麻黄;恶风自汗者,重用桂芍,或加姜枣以调和营卫;外寒已解而咳嗽未除者,去麻桂,改用蜜炙麻黄,加杏仁以加强宣肺平喘之功;若痰多清稀、咳喘不得平卧者,重用细辛、半夏、干姜以温化降逆寒痰。
注意事项: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为治咳喘痰饮之要药。若肺寒停饮偏重,五味子用量宜少于干姜、细辛;若寒饮之咳肺虚者,则五味子用量宜酌加大。
越婢加术汤
麻黄12克 石膏25克 生姜9克 甘草6克 白术12克 大枣15枚
主治:皮水,一身面目悉肿,发热恶风,小便不利,苔白,脉沉者。(水肿)
用法:上药六味,以水1.2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
功用:疏风泄热,发汗利水。
方解:本方以散邪清热、补中益胃的方法治水。用麻黄通阳而发表,石膏治水湿中所挟之热,而麻黄得石膏,逐表里之水的力量更大,甘草、生姜、大枣以和中调表里,
苍术以助麻黄发汗,祛逐表湿
【临床报道】
1. 治疗
流行性感冒、大叶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麻黄6g,杏仁9g,石膏20g,生甘草5g。水煎服。(《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第35页)
2. 治疗小儿痉挛性喉炎:麻黄3g,杏仁、甘草各3.5g,射干、
荆芥各4g,
天冬5g。水煎服。(《中成药》1991;(9):12)
3. 治疗小儿
腹泻:麻黄2~4g,
前胡4~8g。水煎后少加白糖频服,日1剂。(《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6):24)
4. 治疗急慢性
荨麻疹:麻黄、干姜皮各3g,杏仁6g,
陈皮、
丹皮、白
僵蚕各9g,
丹参、
白鲜皮各15g。水煎服。(《古今药方纵横》第48页)
【注意事项】 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及阴虚
盗汗,喘咳由于
肾不纳气者均应忌用。本品能收缩血管,使血压上升.高血压及
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
①《本草经集注》:"
厚朴为之使。恶
辛夷、
石韦。"
②《别录》:"不可多服,令人虚。"
③《蜀本草》:"
白薇为之使。"
④《医学入门》:"
伤风有汗及阴虚
伤食者禁用。"
⑤《本草经疏》:"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肺虚有热,多痰咳嗽以致鼻塞;疮疤热甚,不因寒邪所郁而自倒靥;虚人伤风,气虚发喘;阴虚火炎,以致
眩晕头痛;南方中风
瘫痪,及平日阳虚腠理不密之人皆禁用。"
【备注】
1. 麻黄发汗力大小,以桂枝配伍为转移,麻黄用量大于桂枝,则发汗力峻,麻桂等量,则发汗力缓。桂枝用量大于麻黄,则发汗力微。
2. 发汗用于麻黄茎,止汗用
麻黄根,发大汗去节,即净麻黄,发小汗水炙或蜜炙,即炙麻黄,麻黄绒发汗力量弱。
3. 麻黄性温辛散,能发汗散寒而解表,又可散风透疹。用治外感风寒所引起的发热恶寒、无汗等症,常与桂枝相须为用,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如治麻疹透发不畅,兼有咳嗽气急症状时,可在辛凉透疹药中酌加麻黄,因肺主皮毛,本品既能宣肺,又能发散,可收透疹、平喘的效果。至于用治风疹身痒,可与薄荷、蝉衣等药配伍应用。麻黄能宣畅肺气而止咳平喘,故临床往往用治外邪侵袭、肺气不畅所致的喉痒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紧迫、胸闷、气喘等症。如寒邪咳喘,多配杏仁、甘草同用;外有寒邪,内有痰饮,常配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等同用;至于肺热咳喘,常配石膏、杏仁、甘草等同用。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利尿,故适用于水肿而伴有表症者,常与白朮、生姜等同用。
4. 麻黄一药,始载于《本经》。自从汉代《伤寒论》中收载麻黄汤一方后,后世医家都认为麻黄是一味发汗解表、止咳平喘的要药。本品的作用以发散与宣肺为主,如配桂枝则发汗解表,配杏仁则止咳平喘,配干姜则宣肺散寒,配石膏则宣肺泄热,在麻黄附子细辛汤中配附子则温经发表,在阳和汤中配肉桂则温散寒邪、宣通气血。综上所述,麻黄的临床应用主要是取它宣、散两个方面的功效。
5. 俗有“有汗不得用麻黄”之说,是泛指麻黄汤而言,不可与单味麻黄相混。麻黄通过适当配伍亦可用于有汗之证,如麻杏石甘汤和越婢汤二方之主证皆有汗出。但此种汗出不是表虚自汗,乃因热邪所迫。故二方皆配有石膏,既能清解邪热,又能减弱麻黄之发汗力。这样热邪清,汗出也自止。
6. 麻黄生用发汗力强,蜜炙用可减弱发汗力,且有润肺之功。故发汗解表宜生用,平喘止咳多炙用。
[
本帖最后由 hui2hui 于 2007/12/23 00:10 编辑 www.med126.com/zhicheng/]
-----------
中药化学成分草麻黄地上部分含有麻黄类:左旋麻黄碱(ephedrine),右旋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左旋去甲基麻黄碱(norephedrine),右旋去甲基伪麻黄碱(norpseudoephe-drine),左旋甲基麻黄碱(methylephedrine),痕量右旋甲基伪麻黄碱(methylpseudoephedrine),以麻黄碱为主,伪麻黄碱含量较少,总含量为0.481$-1.382%。噁唑酮类生物碱:麻黄噁唑酮(ephedroxane)。挥了油:从中分离出32种化合物,含量较高的有(α,α,4-trimethyl-3-cyclohexen-1-methanol),β-
松油醇(β-terpineol),对(艹孟)-2-烯-7-醇(p-meth-2-en-7-ol),平喘有效成分左旋-α-松油醇(α-terpineol)和2,3,5,6-四甲基吡嗪(2,3,5,6-tetramethylpyrazine)。黄酮类化合物:
芹菜素(apigenin),
小麦黄素(tricin),
山柰酚(kaempferol),芹菜素-5-
鼠李糖甙(apigenin-5-rhamnoside),
蜀葵甙元(herbacetin),3-甲氧基蜀葵甙元(3-methoxyherbacein)及山柰酚鼠李糖甙(kaempferol rhamnoside)。
另有报道,由生产麻黄碱的麻黄母液残渣中分离得O-苯甲酰-L-(=)-伪麻黄碱(O-benzoyl-L(+)-pseudoephedrine)。
木贼麻黄地上部分含有麻黄生物碱类:左旋麻黄碱,右旋伪麻黄碱,左旋去甲基麻黄碱,右旋去甲基伪麻黄碱,左旋甲基麻黄碱,痕量右旋甲基伪麻黄碱,以麻黄碱为主,伪麻黄碱含量较少,总含量为2.093%-2.436%。 噁唑酮类生物碱:麻黄噁唑酮。挥发油:从中分离出27种化合物,含量较高的有6,10,14,-三甲基十五碳-2-酮(6,10,14-trimethyl-2-pentadecanone),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1-醇(3,7,11,15-tetramethyl-2-hexadecen-1-ol),十八碳酸甲酯(octadecanoic acid methyl ester),平喘有效成分2,3,5,6-四甲基吡嗪,但不含另一种平喘有效成分旋-α-松油醇。黄酮醇甙:4′,5,7-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醇-3-O-β-D-吡喃
葡萄糖甙(4′,5,7-trihydroxy-8-methoxyflavonol-3-O-β-D-glucopyranoside)。芳香酸类:苯甲酸(benzoic acid),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佳皮酸(cinnamic acid),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及原
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
中麻黄地上部分含左旋麻黄碱,右旋伪麻黄碱,左旋去甲基麻黄碱,右旋去甲基伪麻黄碱,左旋甲基麻黄碱,痕量右旋甲基伪麻黄碱,以伪麻黄碱含量较高,麻黄生物碱类总含量为1.059%-1.564%.还含麻黄噁唑酮。
山岭麻黄地上部分含左旋麻黄碱,右旋伪麻黄碱,左旋去甲基麻黄碱,右旋去甲基伪麻黄碱,左甲基麻黄碱,微量右旋甲基伪麻黄碱,麻黄生物碱总含量为1.058%,还含麻黄噁唑酮。
丽江麻黄地上部分含左旋麻黄碱,右旋伪麻黄碱,左旋去甲基麻黄碱,右旋去甲基伪麻黄碱,左旋甲基麻碱,痕量右旋甲基伪麻黄碱等麻黄生物碱,基总含量为1.495%-1.772%,云南产丽江麻黄伪麻黄碱含量较多,而四川产丽江麻黄则麻黄碱含量较多。
单子麻黄地上部分含左旋麻黄碱,右旋伪麻黄碱,左旋去甲基麻黄碱,右旋去甲基伪麻黄碱,左旋甲基麻黄碱等麻黄生物碱,麻黄碱为主,伪麻黄碱含量较少,总含量为2.466%。
藏麻黄地上部分含左旋麻黄碱,右旋伪麻黄碱,左旋去甲基麻黄碱,右旋去甲基伪麻黄碱,左旋甲基麻黄碱,痕量右旋甲基伪麻黄碱等麻黄生物碱,其总含量为0.806%。
药代动力学大鼠给于麻黄碱后,尿中排泄的物质与麻黄碱、去甲麻黄碱、对羟基麻黄碱、马尿酸、苯甲酸及其他中性物质。在体外试验中,麻黄碱与
兔肝共同温孵2小时,则可代谢为去甲麻黄碱,1-苯基-1,2-内二醇,1-羟基-1-苯基 2-戊酮,苯甲酸及原形药物。
药理作用1.拟
肾上腺素作用麻黄碱能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释放
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而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的作用。另外,麻黄碱的结构与肾上腺素相似,可直接兴奋a,B-受体而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
其拟肾上腺素作用表现为
2.(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1.心脏:麻黄碱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在整体情况下由于血压升高反射地兴奋
迷走神经,抵消了它直接加速心率的作用,故心率变化不大;如果迷走神以反射被阻断则心率将加快。麻黄碱引起心律紊乱较肾上腺素少,但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或接受
洋地黄治疗的患者,也可引起意外的心律紊乱。麻黄挥发油乳剂对蟾蜍心脏表现抑制作用。
(.2.)血管:麻黄碱使冠脉、脑、肌肉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肾、脾等内脏和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血流量降低。麻黄碱溶液用于粘膜,能满意地消除血管充血,且不伴有后扩张。麻黄碱以鼻粘膜血管的收缩作用比伪麻黄碱强,维持时间亦较长。
(3.)血压:麻黄碱常引起收缩压和舒张压上升,脉压增大。犬小剂量(0.01-0.2mg/kg)静脉注射,血压上升可维持10-15分钟,大剂量(6-10mg/kg)静脉注射,由于抑制心脏而引起血管下降。
1.2.对平滑肌的作用:
1.2.1.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松驰作用较肾上腺素弱而持久。离体兔肺支气管灌注,低浓度麻黄碱及伪麻黄碱均引起
支气管扩张。左旋麻黄碱和右旋伪麻黄碱能缓解由组胺或乙酰胆碱所致犬呼吸道阻力增加,甲基麻黄碱也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1.2.2.麻黄碱作用于虹膜辐状肌可使瞳孔扩大,故有散瞳作用。
1.2.3.能使胃肠道平滑肌松驰,抑制蠕动,延缓胃肠道内容物的推进及排空。麻黄次碱对离体兔肠先抑制后兴奋。
1.2.4.对动物子宫一般表现为张力及振幅增加,此种兴奋作用可被
麦角胺阻断,被可卡因所增强,然而对人的子宫一般表现为抑制,曾用于缓解月经痛。麻黄对离体动情期大鼠子宫表现抗5-羟色胺作用,麻黄次碱对豚鼠离体子宫有收缩作用。
1.2.5.能使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的张力增加。麻黄碱使排尿次数减少,足够量甚至产生尿潴留,用于儿童遗尿症有效。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远较肾上腺素力强,较大治疗量即能兴奋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引起失眠、神经过敏、不安、
震颤等症状。麻黄碱对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也有兴奋作用。麻黄挥发油乳剂对兔呼吸表现先兴奋后抑制。一定量麻黄碱能对抗麻黄挥发油乳剂引起小鼠镇静作用。
3.发汗解热作用:
麻黄挥发油乳剂对人工发热的兔有解热作用,麻黄挥发油及萜品烯醇对正常小鼠体温有降温作用,以萜品烯醇作用更为明显,二者对正常及发热
猫未见引起发汗。麻黄碱及麻黄总生物碱对人不能诱发出汗,当人暴露于高温1.5-2小时后,给与麻黄碱50-60mg,出汗量比未暴露于高温者快而多,提示对人有中等度发汗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由于麻黄阻碍了汗腺导管对钠的重吸收而导致汗腺分泌增加。D-伪麻黄碱口服50mg,可使实验动物血管通透性降低,而呈抗炎作用,这也有助于解热。
4.抗菌抗病毒作用:
麻黄煎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种链球菌、乙种链球菌、炭痕杆菌、
白喉杆菌、绿脓杆菌、
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表现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麻黄挥发油对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对甲型流感病毒PR,株感染的小鼠有治疗作用。麻黄煎剂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的最低抑制浓度为2mg/ml。
5.抗过敏及免疫作用:
麻黄的水或乙醇提取物能抑制过敏介质(补体)的释放,但对组胺等介质没有对抗作用。静脉注射奥昔麻黄碱10mg/kg可使兔脾脏和胸腺重量明显减轻。
6.镇咳平喘祛痰作用:
麻黄水提物口服或腹腔注射有镇咳作用。用组胺气雾致喘法试验,小鼠腹腔注射麻黄挥发油0.1ml/kg具有平喘作用,麻黄挥发油组小鼠致喘时间为7.2±2.1分钟,而生理盐水组为2.2±0.7分钟(P<0.05)。酚红法试验发现给小鼠灌胃麻黄挥发油0.4ml/kg具有促进气管排泌酚红的作用。
7.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麻黄碱静脉注射对硬膜外阻滞所致心率减慢、搏出量、心输出量、心指数下降均有明显对抗作用。另能显著增加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心肌收缩力和心率,连续给药3-5天可明显减轻肾上腺素加冰水2天组大鼠心肌坏死病变,坏死程度减轻,范围缩小。
麻黄水提取物550mg/kg十二指肠给药或27mg/kg静脉注射可升高麻醉犬的血压。麻黄碱 静脉注射0.1-0.3mg/kg,描肺动脉平均压、收缩压、舒张压和脉血管阻力均显著增加,且有效量依赖关系。麻黄碱衍生物A0静脉注射给药68mg/kg可引起家
兔血压显著下降。
麻黄碱能引起家兔离体主动脉、肺动脉条浓度依赖性收缩。近来有报道,麻黄碱能使豚鼠门静脉环产生浓度依赖性收缩;
酚妥拉明能明显抑制,而
利血平有显铃增强作用,麻黄碱还能增强电场刺激引起的门静脉的收缩幅度,但可被
普萘洛尔明显抑制。提示麻黄碱以直接激动突触后a-受体为上,以促进NA释放的间接作用为辅,后者与激动突触前β-受体力主,以促进NA释放的间接作用为辅,后者与激动突触前β-受体有关。另奥昔麻黄碱有降血粘度作用等。
8.对骨胳肌的作用:
麻黄碱叫使疲劳的骨胳肌紧张度显著且持久地升高。
9.伪麻黄碱的作用:
伪麻黄碱比麻黄碱有显著的利尿作用,用水、盐水及
尿素后,更进一步增加尿量排出,但对麻醉狗尿量反而减少,对轻症实验性肾小管肾炎犬仍然产生利尿作用,严重者则无利尿反应。离体兔肺灌流实验表明,伪麻黄碱极稀溶液及浓溶液均使支气管松驰,中等浓度则使支气管肌收缩,而甲基麻黄碱任何浓度均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相互作用同时应用麻黄和氨
茶碱可使
氨茶碱的血药浓度降低,消除速率增加,消除半衰 期缩短,最高血药浓度降低,表观分布容积增加,曲线下面积减少。因而从药物动力学角度看,临床上麻黄与氨茶碱同时应用是不合理的。
药(毒)理学毒性 麻黄碱对大
鼠皮下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650mg/kg;d-伪麻黄碱盐酸对兔皮下注射的最小致死量为500mg/kg;10%麻黄挥发油乳剂对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4mg/kg。
麻黄水提物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650mg/kg。麻黄挥发油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35ml/kg,灌胃的半数致死量为2.79ml/kg。麻黄碱、消旋麻黄碱、伪麻黄碱对多种动物的最小致死量。
药典标准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 、中麻黄 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y. 或木贼麻黄 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
【性状】
草麻黄 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裂片2 (稀 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
中麻黄 多分枝,直径1.5~3mm,有粗糙感。节间长2~6cm,膜质鳞叶长2~3mm,裂片3 (稀 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木贼麻黄 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节间长1.5~3cm。膜质鳞叶长 1~2mm ;裂片2 (稀3 ),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
【鉴别】
(1) 本品横切面:草麻黄 表皮细胞外被厚的角质层;脊线较密,有蜡质疣状凸起,两脊线间有下陷气孔。下皮纤维束位于脊线处,壁厚,非木化。皮层较宽,纤维成束散在。中柱鞘纤维束新月形。维管束外韧型,8~10 个。形成层环类圆形。木质部呈三角状。髓部薄壁细胞含棕色块;偶有环髓纤维。表皮细胞外壁、皮层薄壁细胞及纤维均有多数微小草酸钙砂晶或方晶。
中麻黄 维管束12~15个。形成层环类三角形。环髓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
木贼麻黄 维管束8~10 个。形成层环类圆形。无环髓纤维。
(2) 取本品粉末0.2g,加水5ml 与稀盐酸1~2滴,煮沸2~3分钟,滤过。滤液置分液漏斗中,加氨试液数滴使呈碱性,再加氯仿5ml,振摇提取。分取氯仿液,置二支试管中,一管加氨制氯化铜试液与二硫化碳各5 滴,振摇,静置,氯仿层显深黄色;另一管为空白,以氯仿5 滴代替二硫化碳5 滴,振摇后氯仿层无色或显微黄色。
(3) 取本品粉末1g,加浓氨试液数滴,再加氯仿10ml,加热回流 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 充分振摇,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浓氨试液 (20:5:0.5)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
【含量测定】
取本品细粉约5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浓氨试液3ml 、乙醇10ml与乙醚20ml,放置24小时,加乙醚置水浴上加热回流 4小时至生物碱提尽,将提取液移置分液漏斗中,容器用少量乙醚洗涤,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加0.5mol/L盐酸溶液振摇提取5 次(20ml、10ml、10ml、10ml、10ml),合并酸液,滤过,滤液加氢氧化钠试液使呈碱性,加氯化钠饱和,用乙醚振摇提取5 次(20ml、10ml、10ml、10ml、10ml),合并乙醚液,用氯化钠饱和溶液洗涤3 次,每次5ml ,合并洗液,再用乙醚10ml振摇提取,合并前后二次乙醚液,精密加入硫酸滴定液(0.01mol/L)30ml ,振摇提取,静置使分层。分取酸液,乙醚液再用水提取3 次,每次5ml,合并酸液与水液,置水浴上加热,除去微量乙醚,放冷,加甲基红指示液2 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 滴定。每1ml 的硫酸滴定液(0.01mol/L) 相当于3.305mg 的麻黄碱(C10H15NO)。
本品含生物碱以麻黄碱(C10H15NO)计,不得少于0.80%。
[
本帖最后由 hui2hui 于 2007/12/23 00:12 编辑 www.med126.com/yaoshi/]
-----------
药证 麻黄主治黄肿,兼治咳喘、恶寒无汗而身痛者。
黄肿是指面色黄暗而浮肿者。临床所见浮肿的程度不一,有一身悉肿者,有晨起眼睑肿,下午下肢肿者,也有无明显水肿,而是面色黄暗,如浮肿貌者。如甘草麻黄汤(甘草、麻黄)主治“一身面目黄肿、小便不利、脉沉”的“里水”(第十四),越婢汤(麻黄、石膏、甘草、生姜、大枣)主治“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
无论有汗无汗,只要见浮肿,均可用麻黄。临床所见浮肿的程度不一,有一身悉肿者,有仅虚浮身重者,也有面色黄暗,肌肉松浮,有浮肿倾向者。黄肿,是仲景使用麻黄的重要客观指征。
咳喘是麻黄证之一。麻黄汤主治“头痛,发热,身疼,
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35条)。
防己黄芪汤条下有“喘者加麻黄半两”。所谓咳喘,是咳嗽加上呼吸困难,张仲景所谓的“咳逆上气”“肺胀”。咳喘的临床特征是咳喘相关,或咳而喘,或因咳而喘。因临床多见咳喘而多痰,又称为痰喘。咳喘多伴有喉中痰声,或有哮鸣音,张仲景所谓“喉中水鸡声”(七)。
恶寒无汗而身疼痛者,是一组症状。恶寒,是不当风而有寒冷感;无汗,指皮肤干燥;身疼痛,是指全身性的疼痛感、困重感、拘紧感。临床有恶寒而体痛气喘者;有恶寒而体倦,息微而脉沉迟无力者;有始虽恶寒,后必肌肤发热者;有无汗而面目黄肿、精神困顿者。由于恶寒与身疼痛均为自觉症状,所以,无汗一症的鉴别很重要。患者多无汗或少汗,并且平素不易出汗,故皮肤多干燥而粗糙,或如粟粒,或如鱼鳞。肤色多黄暗,缺乏光泽。张仲景判定用药的效果,也常常以有无出汗作为标准。
麻黄有发汗作用,尤其是大剂量使用麻黄时,其发汗的作用更为明显。《伤寒论》甘草麻黄汤条下“不汗再服”的解释,可见患者本应有“无汗”,而作为服药效果的标准就是出汗。麻黄甘草汤加附子,为麻黄附子甘草汤,主治“脉微细,但欲寐”的少阴病,谓能“微发汗”(302条),也有发汗的作用。麻黄汤主治
“脉浮,无汗而喘者”(235条)根据原文有“发汗则愈”的说法,则其中无汗尤为关键。
大青龙汤中麻黄量最大,6两,主治“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由于该方的发汗作用强烈,所以,张仲景特意说明其禁忌证为“脉微弱,汗出恶风者”,认为如果误诊,“服之则厥逆,筋惕肉
”。急性传染病初期发热,常常无汗,不可误为麻黄证。清代陆定圃的《冷庐医话》中记载:吴郡某医,得许叔微《伤寒九十论》奉为秘本,见其屡用麻黄汤。适治一女子热病无汗,投以麻黄服之,汗出不止而殒。其原因何在?关键是使用者以为无汗是一个症状,这是不对的。其实,麻黄所治疗的无汗,不仅仅指患者就诊时没有明显的发汗,而是指患者不容易出汗,或恶寒无汗,或精神倦怠而皮肤干燥。换句话说,无汗而肿,不仅仅是即时的一过性的症状,而且还包括了体质因素在内。
配方
一、水肿性疾病
1、配石膏:适用全身性浮肿伴有出汗者。代表方如越婢汤(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原主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者”(十四)。
2、配连翘:适用于水肿而有烦热者。代表方如麻
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二两、连翘二两、杏仁四十个、赤小豆一升、生
梓白皮一升、生姜二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本方所治疗的水肿,以浮肿而伴有咽痛、皮肤搔痒、或有脓水、小便黄短者为宜。如急性肾炎、寻麻疹、
湿疹、
牛皮癣等,使用较多。临床常加蝉衣、荆芥、防风。因为患者常常伴有烦热等,所以,麻黄用量不宜过大。
二、咳喘类疾病
1、配杏仁、甘草,适用于咳喘胸满者。
麻黄、杏仁、甘草是张仲景治疗咳喘的基本组合,适用于咳喘胸满者。麻黄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中以此为核心,后世将此名为三拗汤,成为治疗咳喘的基本方。
——无汗而喘,多用麻黄汤:麻黄三两(5-10g) 桂枝二两(5-10g)、甘草一两(3-6g)、
杏仁七十个(10~15g)。麻黄汤所主治的无汗而喘,多伴有头痛发热,身疼腰痛,恶寒等。
——汗出而喘,多用麻杏石甘汤(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汗出而喘,无大热者”
。此处之“喘”乃呼吸系统疾病,“汗出”是点睛之笔,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故次序排在喘之前。其汗出量不大,但按之皮肤湿润,不灼热。也有入夜汗出湿衣者。
2、配半夏,适用于咳喘而呕痰者。
此为仲景治疗咳喘呕痰的基本组合,在以下几张治疗咳喘的经方中均出现。
——小青龙汤是麻黄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桂枝、芍药、甘草的组合。原主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40)。如加石膏,可治疗“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第七)。小青龙汤是古代治疗寒饮咳喘的重要配方,现多用于治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气管炎、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见咳喘痰多,色白清稀或多泡沫,患者舌苔白滑,无汗怕冷者。
——
射干麻黄汤为麻黄半夏+生姜细辛五味子+紫苑
款冬花射干。原主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第七)。水鸡声,属于哮鸣音。多属痰液分泌较多且气道不畅时出现。可用于支气管哮喘痰液较多哮鸣音明显者。故本方用于痰鸣咳喘。
——厚朴麻黄汤为麻黄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石膏+厚朴杏仁的配方。原文“咳而脉浮”(第七),具体指征不明确。以药测证,此方适用于咳喘痰多,胸闷腹胀,汗出脉浮者。故用于腹满咳喘。
——越婢加半夏汤是麻黄半夏+石膏甘草+生姜大枣的组合。原主治“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第七)。此方的麻黄量最大,用至六两,石膏的用量也比
小青龙加石膏汤的二两大三倍,可见气喘严重,患者“目如脱状”是其张口抬肩,气喘吁吁的生动描述。本方适用于重证痰喘。
三、恶寒无汗的发热性疾病
1、配桂枝、甘草、杏仁,方如麻黄汤:治疗恶寒无汗头痛身体痛的风寒感冒:这种感冒,大多有受寒凉的诱因,患者皮肤干燥,如用本方往往一汗而愈。
2、大剂量麻黄,配石膏、桂枝、甘草等,治“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38)方如大青龙汤。大青龙汤具有较强烈的发汗作用,常用于病毒性感冒出现的恶寒发热,患者体质多强壮。
麻黄汤与大青龙汤均可发汗,但作用有轻重之别。前者是风寒郁闭,后者风寒郁闭化热重证。
四、关节疼痛类疾病
1、配附子细辛: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二两,细辛二两,附子一枚)温经散寒,治疗腰痛最有效果。但以
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脱出为适宜,麻黄量在10克以上,芍药30克以上,服用以后须避风,服第一服时常常会周身出汗,腰痛随之减轻,以后再服就不一定会出汗,有效者常常三五剂内见效。本人经验,对于那些体格比较壮实的患者,更有效果。风湿性关节炎也有使用的机会。
2、配附子桂枝芍药
知母:
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二两,附子二两、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
)原主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第五)。是风寒湿痹痛的专方。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变形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腰椎病、腰肌劳损等。
麻黄附子具有止痛作用,与细辛配,多用于风寒重证在表,病程短,疼痛重,可一汗而解;与桂枝芍药知母白术防风配,则多用于病程较长的关节疼痛,其关节多变形,体质较差消瘦。
五、充实性体质的皮肤病
这些皮肤病患者多体格壮实,皮肤粗糙,干燥脱皮屑,其病有夏日病轻,秋冬病重,有汗则轻,无汗则重的发病特点。
1、配
葛根、
赤芍、桂枝等,方如
葛根汤。多适用于体格壮实,面色黄暗,皮肤粗黑者,多用于
痤疮、
毛囊炎等。
2、配石膏、连翘等,方如麻杏石甘汤。多用于面色白,唇红者,病如寻麻疹、痤疮、湿疹等。
3、配
大黄、石膏、防风、连翘、
山栀、
芒硝等,方如
防风通圣散(麻黄、大黄、防风、连翘、薄荷、芒硝、山栀、
黄芩、石膏、
川芎、
当归、白芍、白术、荆芥、
桔梗、
滑石、甘草、生姜)。多用于体质壮实,大
便秘结,皮肤搔痒,分泌物粘稠的皮肤病,如痤疮、毛囊炎、鼻炎、湿疹、面部蝴蝶斑、
扁平疣、汗斑等皮肤病。日本尚用本方减肥。本人则用于肥胖女孩的的月经延期或
闭经。
六、黄肿之人的前后阴相关疾病
1、单味麻黄治疗遗尿:
2、麻黄汤催产:清代名医舒驰远治疗一例
难产,发动六日,儿已出胞,头已向下,而竟不产,医用催生诸方,又用催生灵符俱无效。后视其身壮热无汗,头项腰背强痛,认为是太阳寒伤营,用麻黄汤一大剂投之,令温服,少顷得汗,热退身安,乃索食,食讫豁然而生(舒驰远《女科要诀》)
3、麻黄汤加味治疗
子宫脱垂:
4、麻黄附子细辛汤壮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性功能低下有效。国内有报道用小
柴胡汤加麻黄用于治疗功能性
不射精症。
5、麻黄配白术治疗老人便秘,报道用麻黄25克,白术20克、杏仁15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服。(中医杂志1992,4:9)
七、迟缓性疾病
1、心动过缓,配桂枝、甘草、附子、细辛,方如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麻黄 细辛各二两
附子一枚,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此方原主治记载不详。根据方后有当汗出的注解,则提示患者当有无汗恶寒等症状。以药测证,本方当是桂枝甘草证与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的结合体。桂枝甘草汤治疗心下悸,欲得按;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301):而“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281),故应当有心下悸,脉沉迟,恶寒无汗等证。现代临床可用于治疗心动过缓、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2、
嗜睡,配附子细辛。或配葛根桂枝等。
参考 一、关于“麻黄体质”:患者体格粗壮,面色黄暗,皮肤干燥且较粗糙。恶寒喜热,易于着凉,着凉后多肌肉酸痛,无汗发热;易于鼻塞、气喘;易于浮肿,小便少,口渴而饮水不多。身体沉重,反应不敏感。舌体较胖,苔白较厚,脉浮有力。临床使用麻黄或麻黄剂,应注意麻黄体质是否存在。如果体格羸瘦、唇红咽肿,脉象数促者,虽无汗也不能适用麻黄。否则会导致心悸动、汗出过多甚至虚脱等副反应。
二、张仲景使用大剂量麻黄强调脉象,如大青龙汤证的脉象为浮紧。浮紧即有力,是患者心肺功能较好的一种反映。目前在使用麻黄时,要注意检查患者的心功能,如果体质虚弱,心功能不全者,麻黄要慎用。
三、麻黄石膏的配伍:麻黄配石膏能调节发汗的强弱。越婢汤中麻黄石膏的比例为6:8,石膏量大于麻黄,则不发汗而退肿。大青龙汤中麻黄石膏的比例为6:4(注:原书石膏无剂量,仅为“
鸡子大”,50克左右。据柯雪帆先生考证,《伤寒论》一两等于15.625克,则鸡子大的石膏折合为四两左右),麻黄量大于石膏,则重在发汗。麻黄配桂枝则可减轻麻黄让人烦乱、心悸等副反应。桂枝甘草汤所治的“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与过服麻黄的反应是一致的,所以,配伍桂枝的麻黄剂应该是较为安全的,尤其是桂枝量大于麻黄的处方,比如《伤寒论》中对麻黄桂枝比例为3:1的大青龙汤反复叮嘱服药不宜过量,而对比例为3:2的麻黄汤则未作如此交代。
四、麻黄的用量:仲景使用麻黄有多个剂量段。6两:用于浮肿及无汗,但多配石膏,方如大青龙汤、越婢汤。3—4两:用于咳喘、无汗身痛,方如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麻黄汤、葛根汤、
乌头汤等。2两:或与附子细辛配伍,治疗脉沉的无汗、浮肿等,方如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汤等;或与连翘、杏仁等同用,治疗发黄,方如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至于用于湿家的肤痒或身体痛等,则麻黄用量更少,只有半两或1两。据此提示,麻黄大量(18左右)用于发汗,中等剂量(10克左右)用于平喘,小剂量(6克左右)用于配伍附子。由于麻黄的用量与配伍、煎服法、体质、季节等均有关系,所以临床使用应细细斟酌,不要
盲目大量使用。
五、麻黄的副反应:麻黄有副反应。麻黄用量过大或误用,易引起心悸、气促、失眠、烦躁、汗出、震颤及
心绞痛发作、血压升高等,严重中毒时可引起视物不清、瞳孔散大、
昏迷、呼吸及排尿困难,惊厥等,可死于
呼吸衰竭和心室纤颤。麻黄的中毒量为30-45克。但久煎可减轻副反应。仲景用麻黄多先煎并去上沫,值得研究。
名家论述 ①李杲:"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六yin有余之邪,客于阳分皮毛之间,腠理闭拒,营卫气血不行,故谓之实,二药轻清,故可去之。"
②《汤液本草》:"夫麻黄治卫实之药,桂枝治卫虚之药。桂枝、麻黄,虽为太阳证药,其实荣卫药也。肺主卫(为气),心主荣(为血),故麻黄为手太阴之剂,桂枝为手少阴之剂。故伤寒伤风而嗽者,用麻黄桂枝,即汤液之源也。"
《本草经疏》:"麻黄,轻可去实,故疗伤寒,为解肌第一。专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若邪气者,盖以风寒湿之外邪,客于阳分皮毛之间,则腠理闭拒,荣卫气血不能行,故谓之实,此药轻清,故能去其壅实,使邪从表散也;咳逆上气者,风寒郁于手太阴也;寒热者,邪在表也;五脏邪气缓急者,五缓六急也;风彝凑撸 缧翱陀谛蚕乱玻 菇晕朗抵 ∫病N乐
蟹绾 凹壬ⅲ 蛏侠粗钪ぷ猿 印F湓幌 嗪诎叨菊撸 粼诖合模 撬 艘病F瓢Y坚积聚,亦非发表所能。洁古云:去荣中寒邪,泄卫中风热,乃确论也。多服令人虚,走散真元之气故也。"
④《本草通玄》:"麻黄轻可去实,为发表第一药,惟当冬令在表真有寒邪者,始为相宜。虽发热恶寒,苟不头疼、身痛、拘急、脉不浮紧者,不可用也。虽可汗之症,亦当察病之重轻,人之虚实,不得多服。盖汗乃心之液,若不可汗而误汗,虽可汗而过汗,则心血为之动摇,或亡阳,或血溢而成坏症,可不兢兢致谨哉。"
⑤《本草正》:"麻黄以轻扬之味,而兼辛温之性,故善达肌表,走经络,大能表散风邪,祛除寒毒。一应
温疫、
疟疾、瘴气、山岚,凡足三阳表实之证,必宜用之。若寒邪深入少阴、厥阴筋骨之间,非用麻黄、
官桂不能逐也。但用此之法,自有微妙,则在佐使之间,或兼气药以助力,可得卫中之汗;或兼血药以助液,可得营中之汗;或兼温药以助阳,可逐阴凝之寒毒;或兼寒药以助阴,可解炎热之瘟邪;此实伤寒阴疟家第一要药,故仲景诸方,以此为首,实千古之独得者也。今见后人多有畏之为毒药而不敢用,又有谓夏月不宜用麻黄者,皆不达。虽在李氏有云,若过发汗则汗多亡阳
中医经验 麻黄的主要功用有四:1. 发汗散寒;2. 宣肺平喘;3. 行水消肿;4. 散阴疽,消症结。由于临床上最常用为辛温发汗药, 所以一般都归在发散风寒药中。
麻黄除了辛温发汗、解表散寒以外,并有明显的宣肺平喘作用。凡是风寒外侵、毛窍束闭而致肺气不得宣通的外感喘咳,都可用麻黄治疗。即使是表证已解,但仍喘咳的,还可以继续用麻黄治疗,这时可改用炙麻黄。生麻黄发汗解表的效力大,炙麻黄发汗力小而平喘止咳的效果较好。用麻黄治疗喘咳,最好配上杏仁。麻黄宣通肺气以平喘止咳,杏仁降气化痰以平喘止咳,麻黄性刚烈,杏仁性柔润,二药合用,可以增强平喘止咳的效果,所以临床上有“麻黄以杏仁为臂助”的说法。喘咳的病人,如出现肺热的证侯(痰黄稠、喉燥咽干、口鼻气热、遇热则喘咳加重、苔黄、脉数等),则需加入生石膏,或黄芩、知母等,以清肺热而平喘。常用的方剂如麻杏石甘汤、
定喘汤等,可资参考。
麻黄除了解表平喘之外,还可以用它行水消肿。主要用于上半身水肿明显的,或头面四肢水肿或急性水肿兼有表证的治疗。麻黄可以温宣肺气、开发腠理、助上焦水气宣化而达到行水消肿的作用。用麻黄治水肿,可能出现以下情况:水从汗解而消肿;?小便增多而消肿;?大便水泻而消肿;?身有微汗出而小便明显增多而水肿消退。这与“肺主皮毛、肺布津液下输膀胱、肺与大肠相表里,水肿病其本在肾,其标在肺”等理论有关。近些年来,根据这些经验,用越婢加术汤(麻黄、生石膏、苍术、甘草、生姜、大枣)加减,治疗肾炎病的水肿,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麻黄配熟地、白
芥子、当归等可以散阴疽,消症结。麻黄温通发散,气味轻清,外可宣透皮毛腠理,内可深入积痰凝血,《神农本草经》有“破症坚积聚”的记载。《外科全生集》的阳和汤(麻黄、熟地、
白芥子、
鹿角胶、炮
姜炭、肉桂、甘草)就是把麻黄(五分)、熟地(一两)同用,来消散阴疽、痰核、
流注结块的最好例子,并摸出了“麻黄得熟地而不表,熟地见麻黄而不腻”的经验。
根据这些经验,我曾用麻黄、熟地、白芥子、桂枝、红花、
鹿角霜、炙山甲等随证加减,治疗过肢端动脉痉挛病、闭塞性脉管炎等病,确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仅供参考。
麻黄的用量一般是七、八分至二、三钱之间。治疗水肿时常比一般用量较大,可由三钱渐加至五钱,个别的还有时用到七、八钱,这时要配用生石膏八钱至一两半左右(生石膏与麻黄之比约为 3:1 ),以减少麻黄的发汗作用而达到宣肺利尿的作用。
注意,肺虚作喘、外感风热、单
臌胀、
痈、
疖等证,均不可用麻黄。
-----------
【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味苦,温。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名医别录》:微温,无毒。主治五藏邪气缓急,风肋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束伤寒头痛,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不可多服,令人虚。《药性论》:君,味甘,平。能治身上毒风痹,皮肉不仁,主壮热,解肌发表,温疟,治瘟疫。根节能止汗。方曰:并故竹扇杵末扑之,又
牡蛎粉,粟粉并根等分末,生绢袋,盗汗出即扑手摩之。《日华子本草》:通九窍,调血脉,开毛孔皮肤,逐风,破症癖积聚,逐五藏邪气,退热,御山岚瘴气。《开宝本草》:味苦,温、微温,无毒。五脏邪气缓急,风胁痛,字乳馀疾,止好唾,通腠理,疏伤寒头疼,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不可多服,令人虚。仲景治伤寒,有麻黄汤,葛根汤,大小青龙,皆用麻黄。治肺痿上气,有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皆大方也。《本草衍义》:剪去节,半两,以蜜一匙匕同炒,良久,以水半升煎,俟沸,去上沫,再煎,去三分之一,不用滓,病疮疱倒黑者,乘热尽服之,避风,伺其疮复出。一法用无灰酒煎。但小儿不能饮酒者难服,然其效更速。以此知此药入表也。《珍珠囊》:去荣中寒。《药类法象》:若去节,发太阳、少阴经汗。去节,煮三二沸,掠去上沫,不然,令人心烦闷。不去节,止太阳、少阳经汗。《药性赋》:味苦、甘,性温,无毒,升也,阴中阳也。其用有二:其形中空,散寒邪而发表;其节中实,止盗汗而固虚。《汤液本草》:《心》云:阴明经药,去表上寒邪。甘热去节,解少阴寒,散表寒,发浮热也。《液》云:入足太阳、手少阴,能泄卫实发汗,及伤寒无汗,咳嗽。根、节能止汗。夫麻黄治卫实之药,桂枝治卫虚之药,桂枝、麻黄虽为太阳经药,其实荣卫药也。以其在太阳地分,故曰太阳也。本病者即荣卫,肺主卫,心主荣为血,乃肺、心所主,故麻黄为手太阴之剂,桂枝为手少阴之剂。故伤风、伤寒而嗽者,用麻黄、桂枝,即汤液之源也。《本草衍义补遗》:苦甘,阴中之阳。泄卫中热,去荣中寒,发太阳少阳之汗,入手太阴经。《本草发挥》:成聊摄云:寒yin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辛润之。麻黄之甘,以解少阴之寒。又云:麻黄、甘草之甘,以散表寒。洁古云:麻黄,发太阳、少阴经汗,入手太阴。《主治秘诀》云:性温,味甘、辛。气味俱薄,轻清而浮,升阳也。其用有四:去寒邪一也,肺经本二也,发散风寒三也,去皮肤寒湿及风四也。泄卫中实,去荣中寒。又云:麻黄苦为在地之阴,阴当下行,何谓发汗而升上?经云:味之薄者,乃阴中之阳,所以麻黄发汗而升上,亦不离乎阴之体,故入太阴也。《本草纲目》:麻黄乃治肺经之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余思之,津液为汗,汗即血也。在营则为血,在卫则为汗。夫寒伤营,营血内涩,不能外通于卫,卫
气闭固,津液不行,故恶寒发热而憎寒。夫风伤卫,卫气外泄,不能内护于营,营气虚弱,津液不固,故有汗,发热而恶风。然风寒之邪,皆由皮毛而入,皮毛者,肺之合也。肺主卫气,包罗一身,天之象也。是证虽属乎太阳而肺实受邪。故其面赤怫郁,咳嗽有痰,喘而胸满。盖皮毛外闭,则邪热内攻而肺气愤郁。故用麻、甘同桂,引出营分之邪,达之肌表,佐以杏仁泄肺以利气。汗后无大热而喘者,加以石膏。《活人书》夏至后加石膏、知母,皆为泄肺火之药。是则麻黄汤虽太阳发汗重剂,实为发散肺经火郁之药也。腠理不密,则津液外泄,而肺气自虚,虚则补其母,故用桂枝同甘草,外散风邪以救表,内伐肝木以防脾。佐以芍药,泄木而固脾,使以姜枣,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也。下后微喘者,加厚朴、杏仁,以利肺气。汗后脉沉迟,加
人参以益肺气。朱肱加黄芩为阳旦汤,以泄肺热也。皆是脾胃之药。是则桂枝虽太阳解肌轻剂,实为理脾救肺之药也,此千古未发之秘旨。又少阴病发热脉沉,有麻附辛汤、麻附草汤。少阴与太阳为表里,乃赵嗣真所谓熟附配麻黄,补中有发也。《本草经疏》:麻黄禀天地清阳刚烈之气,故《本经》味苦,其气温而无毒。详其主治,应是大辛之药,《药性论》加甘,亦应有之。气味俱薄,轻清而浮,阳也,升也。手太阴之药,入足太阳经,兼走手少阴、阳明、轻可去实,故疗伤寒,为解肌第一。专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者,盖以风寒湿之外邪,客于阳分皮毛之间,则腠理闭拒,荣卫气血不能行,故谓之实。此药轻清成象,故能去其壅实,使邪从表散也。咳逆上气者,风寒郁于手太阴也。寒热者,邪在表也。五脏邪气缓急者,五缓六急也。风胁痛者,风邪客于胁下也。斯皆卫实之病也。卫中风寒之邪既散,则上来诸证自除矣。其曰消赤黑斑毒者,若在春夏,非所宜也。破癥坚积聚,亦非发表所能。洁古云:去荣中寒邪,泄卫中风热,乃确论也。多服令人虚,走散真元之气故也。麻黄轻扬发散,故专治风寒之邪在表,为入肺之要药。然其味大辛,气大热,性轻扬善散,亦阳草也,故发
表最速。若夫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肺虚有热,多痰咳嗽,以致鼻塞;疮疱热甚不因寒邪所郁,而自倒靥;虚人伤风,气虚发喘,阴虚火炎,以致眩晕头痛;南方中风瘫痪,及平日阳虚,腠理不密之人,皆禁用。汗多亡阳,能损人寿,戒之!戒之!自春深夏月,以致初秋,法所同禁。《本草蒙筌》:恶细辛石韦,宜陈久年深。凡欲用之,须依法制去根节;单煮数沸,倾上沫用火焙干。任合丸散煎汤,方不令人烦闷。以厚朴为使,入手足四经。手太阴经本经之药,阳明经荣卫之药,而又入足太阳经、手少阴经也。发汗解表,治冬月正伤寒如神;驱风散邪,理春初真温疫果胜。泄卫实消黑斑赤疹,去荣寒除身热头疼。春末温疟勿加,夏秋寒疫切禁。因时已变,温热难抵,剂之轻扬,仍破积聚癥坚,更劫咳逆痿痹。山岚瘴气,亦可御之。若蜜炒煎汤,主小儿疮疱。患者多服,恐致亡阳。止汗固虚,根节是妙。谟按:东垣云:麻黄治卫实,桂枝治卫虚。虽俱治太阳之经,其实荣卫药也。肺主卫,心主荣。麻黄为手太阴之剂,桂枝为手少阴之剂。故冬月伤寒、伤风咳嗽者,用麻黄、桂枝,即汤液之源也。然麻黄又为在地之阴,阴当下行,何谓发汗而升上?经云:味之薄者,阴中之阳。麻黄属阴,气味俱薄,薄则阴中有阳可知矣,安得不为轻扬之剂升上而发汗乎?但入手太阴经,终亦不能离少阴之本体也。《本草乘雅》:麻黄表黄里赤,中虚象离,生不受雪,合辅心王,宣扬火令者也。主治寒风湿疟,标见头痛之标经,侵yin部署之首,形层之皮,致毛孔满实,逆开反阖者,宣火政令,扬液为汁而张大之,八万四千毛孔,莫不从令,而去邪热气矣。但热非病反其本,得标之病,即寒风暴虐之气,使人毛孔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劲切之性,仍未反乎本气之寒也。咳逆上气者,毛孔满闭,则不能布气从开,故上逆而咳。症坚积聚者,假气成形,则不能转阖从开,故积坚而症。盖不独本性不迁,即本气犹未变易,故仍可转入为出,易冬为春,否则妄汗亡液,败乱心王矣。《药性解》:麻黄专主发散,宜入肺部;出汗开气,宜入心与大肠、膀胱。此骁悍之剂也。可治冬月春间伤寒瘟疫,夏秋不可轻用,惟在表真有寒邪者可用。或无寒邪、或寒邪在里、或里之人,或阴虚发热、或伤风有汗、或伤食等症,虽发热恶寒,其不头疼身疼而拘急,六脉不浮紧者,皆不可用。虽可汗之症,不宜多服,盖汗乃心之液,若不可汗而汗,与可汗而过汗,则心血为之动矣,或至亡阳,或至衄血不止,而成大患。丹溪以麻黄、人参同用,亦攻补之法也。医者宜知之。《药鉴》:气温,味苦甘,气味俱薄,无毒,升也,阳也。手太阴之剂,入足太阳经,走手少阴阳明经药也。去根节者发汗,留根节者敛汗。惟在表真有寒邪者宜用之。若表无真寒邪,或寒邪在里,或表虚之人,或阴虚发热,或伤风有汗,或伤食等症,虽有发热恶寒,其不头疼身痛而拘急,六脉不浮紧甚者,皆不可汗。虽有可汗之症,亦不可过。盖汗乃心之液也,不可汗而汗,与可汗而过之,则心家之液涸,而心血亦为之动矣,或致亡阳,或致衄血不止,而成大患也。戒之!君
羌活,能散风邪。佐
独活,能消
脚气。同杏仁,能去寒邪,兼理哮喘。臣
甘菊,能清肺热,更明眼目。身能发汗,根主敛汗。风家用之多验者,何哉?盖风至柔也而善藏,麻黄性至轻也而善驱,内用气血药以托之,外用浮剂以散之,此以善藏始者,不得以善藏终矣。阴虚发汗者,鹿角
四物汤加根节敛汗。汗多
亡阴者,附子四君饮入根节回阳。痈疽方起者,行凉药中兼用之,即散无疑。寒邪战栗者,疏风药中兼用之,立止不谬。痘家初发热,及痘红紫稠密,皮厚不快者,多用于行凉解毒药中,则内托外散,正气谓开门放贼,而痘亦因之稀少矣。又能散胸膈泥滞之气。表虚则忌。《景岳全书》:若寒邪深入少阴、厥阴筋骨之间,非用麻黄、官桂不能逐也。但用此之法,自有微妙,则在佐使之间,或兼气药以助力,可得卫中之汗;或兼血药以助液,可得营中之汗;或兼温药以助阳,可逐阴凝之寒毒;或兼寒药以助阴,可解炎热之瘟邪。此实伤寒阴疟家第一要药,故仲景诸方以此为首,实千古之独得也。此外如手太阴之风寒咳嗽,手少阴之风热斑疹,足少阴之风水水肿,足厥阴之风痛目痛,凡宜用散者,惟斯为最。然柴胡、麻黄俱为散邪要药,但阳邪宜柴胡,阴邪宜麻黄,不可不察也。《本草备要》:辛温微苦。僧继洪云:中牟产麻黄地,冬不积雪。性热,故过服泄真气。入足太阳,膀胱,兼走手少阴、阳明,心、大肠,而为肺家专药。能发汗解肌,去营中塞邪,卫中风热,调血脉,通九窍,开毛孔。治中风伤寒,中犹伤也。头痛温疟,咳逆上气,风寒郁于肺经。经曰:诸气贲郁,皆属于肺。痰哮气喘,哮证宜泻肺气,虽用麻黄而不出汗,本草未载。赤黑斑毒,用热一曰斑证,表虚不得再汗,非
便闭亦不可下,只宜清解其热。毒风疹痹,皮肉不仁,目赤肿痛,水肿风肿。过剂则汗多亡阳,夏月禁用。汁者心之液,过汗则心血为之动摇,乃骁悍之剂。丹溪以人参、麻黄同用,亦攻补法也。东垣曰:《十剂》曰轻可去实,葛根、麻黄之属是也。邪客皮毛,腠理闭拒,营卫不行,故谓之实。二药轻清,故可去之。时珍曰:麻黄太阳经药,兼入肺经,肺主皮毛;葛根阳明经药,兼入脾经,脾主肌肉。二药皆轻扬发散,而所入不同。王好古曰:麻黄治卫实,桂枝治卫虚,虽皆太阳经药,其实营卫药也。心主营为血,肺主卫为气。故麻黄为手太阴肺之剂,桂枝为手少阴心之剂。时珍曰:忠景之上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未有究其精微者。津液为汗,汗即血也,在营则为血,在卫则为汗。寒伤营,营血内涩,不能外通于卫,卫气闭固,津液不行,故无汗发热而恶寒;风伤卫,卫气外滞,不能内护于营,营气虚弱,津液不固,故有汗发热而恶风。然风寒皆由皮毛而入,皮毛肺之合也。盖皮毛外闭,则邪热内攻,故用麻黄、甘草、桂枝,引出营分之邪,达之肌表,佐以杏仁,泻肺而和气,汗后无大热而喘者加石膏。《活人书》夏至后加石膏、知母,皆泻肺火之药,是麻黄汤虽太阳发汗重剂,实散肺经火郁之药。腠理不密,则津液外泄而
肺气虚,虚则补其母,故用桂枝同甘草,外散风邪以救表,内伐肝木以防脾,使以姜枣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下后微喘者加厚朴、杏仁,以利肺气也。汗后脉沉迟者,加人参以益肺气也。《活人书》加黄芩为阳旦汤,以泻肺热也。是
桂枝汤虽为太阳解肌轻剂,实为理脾救肺之药也。诸家皆以麻黄、桂枝为肺经药,谓伤寒传足不传手者,误也。桂能平肝。发汗用茎去节,煮十余沸,掠去浮沫,或用醋汤略,晒干备用,亦有用蜜炒者,庶免太发。止汗用根节,无时出汗为自汗,属阳虚;梦中出汗为盗汗,属阴虚。用麻黄根、
蛤粉、
粟米等分为末,袋盛扑之佳。时珍曰:麻黄发汗驶不能御,根节止汗效如影响,物理不可测如此。自汗有风湿、伤风、风温、气虚、血虚、脾虚、阴虚、
胃热、痰饮、
中暑、亡阳、柔痉等证,皆可加用。盖其性能行同身肌表,引诸药至卫分而固腠理。《本经逢原》:麻黄微苦而温,中空而浮,阳也,升也。入足太阳,其经循背下行,本属寒水,而又受外寒,故宜发汗去皮毛气分寒邪,以泄寒实。若过发则汗多亡阳。或饮食劳倦,及杂病自汗,表虚之证用之,则脱人元气,祸患莫测。麻黄治卫实之药,桂枝治卫虚之药,二药虽为太阳经药,其实营卫药也。心主营血,肺主卫气,故麻黄为手太阴肺经之剂,桂枝为手少阴心经之剂。伤寒伤风而咳嗽,用麻黄汤、桂枝汤,即汤液之源也。麻黄乃肺经之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汤,有汁用桂枝汤。夫津液为汗,汗即血也。在营即为血,在卫即为汗。寒伤营,宫血不能外通于卫,卫气闭固,故无汗发热而恶寒;风伤卫,卫气不能内护于营,营气不固,故有汗发热而恶风。是证虽属太阳,而肺实受邪气。盖皮毛外闭,邪热内攻,肺气怫郁,故用麻黄、甘草,同桂枝引出营分之邪,达之于表;佐以杏仁,泄肺而利气。是麻黄汤虽太阳发汗重剂,实为发散肺经邪郁之药也。腠理不密,则津液外泄,而肺气自虚,虚则补其母,故用桂枝同甘草,外散风邪以救表,内伐肝木以防脾;佐以芍药泄水而固脾,皆是脾肺之药。是则桂枝虽太阳解肌轻剂,实为理脾救肺之药也。《本经》治中风,是主缓风瘫痪而言。云温疟系湿疟,乃传写之误。破癥坚积聚者,表里兼治,非神而明之,难效其法也。《本草崇原》:植麻黄之地,冬不积雪,能从至阴而达阳气于上。至阴者,盛水也,阳气者,太阳也。太阳之气,本膀胱寒水,而气上行于头,周遍于通体之毛窍。主治中风伤寒头痛者,谓风寒之邪,病太阳高表之气,而麻黄能治之也。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者,谓温疟病藏于肾,麻黄能起水气而周遍于皮毛,故主发表出汗,而去温疟邪热之气也。治咳逆上气者,谓风寒之邪,闭塞毛窍,则里气不疏而咳逆上气。麻黄空细如毛,开发毛窍,散其风寒,则里气外出于皮毛,而不咳逆上气矣。除寒热,破癥坚积聚者,谓在外之寒热不除,致中土之气不能外达,而为症坚积聚。麻黄除身外之寒热,则太阳之气出入于中土,而癥坚积聚自破矣。《本草求真》:麻黄专入膀胱,兼入肺。辛温微苦,中空而浮,入足太阳膀胱,足太阳为六经外藩,总经络而统营卫,其经之脉起目眦,上脑下项,循肩挟脊抵腰,行于身后。故凡寒入是经,其症必见头痛,发热恶寒,腰脊卒强,无汗,脉则尺雨俱紧,是为伤风。兼入手太阴肺。麻黄空虚似肺,故亦兼入肺经。仲景用此以治寒入太阳无汗,其意甚深,盖缘津液为汗,汗即血也。在营则为血,在卫则为汗,寒伤营,营血内涩,不能外通于卫,卫气固密,津液不行,故无汗发热而恶寒。方用麻黄、甘草同桂枝引出营分之邪达之肌表,佐以杏仁泄肺而利气,是麻黄虽太阳发汗重剂,实散肺经火郁之邪。其在十剂,有曰轻可去实,葛根、麻黄之属是也。弘景曰:麻黄疗伤汗解肌第一药。又少阴病发热脉沉,有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少阴与太阳为表里,赵嗣真所谓熟附配麻黄,补中有发也。是以风寒郁肺而见咳逆上气,痰哮气喘,则并载其能治。但用此之法,则在佐使之间,或兼气药以助力,人参可得卫中之汗;或兼营药以助液,当归可得营中之汗;或兼温药以助阳,附子可除寒凝之寒毒;或兼寒药以助阴,黄芩、石膏、知母可解炎热之瘟邪,及夏月不宜用者,盖用过用则汗多亡阳,自汗表虚则耗人元气。张仲景曰:阳盛阴虚者,不可发汗;尺脉迟者,不可发汗;咽燥喉干者,不可发汗;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不痢虽有表症,不可发汗;淋家不可发汗;衄血、亡血家不可发汗;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少阴病脉沉细数,不可发汗;少阴病但厥无汗,不可发汗;脉动数微弱,不可发汗;脉沉迟不可发汗;汗家不可发汗。腹中上下左右有动气,不可发汗。夏月阳气外泄,不宜再发以夺元气耳。然果春夏值有深寒内入,则又何不可用之有。至于手少阴心之风热斑疹,足厥阴之风痛目痛,审其腠理坚闭,病应用散,亦当审实以投。功与桂枝、柴胡、葛根、芍药同为一类,但桂枝则解太阳风邪伤卫;王好古曰:心主营为血,肺主卫为气,故麻黄为手太阴肺之药,桂枝为手少阳经药,兼入肺经,肺主皮毛;葛根阳明经药,兼入脾经。柴胡则发少阳阳邪寒热往来,此则能发太阳阴邪伤营,不可不细辨也。发汗用茎。止汗须用根节。并蛤粉、粟米等分为末,袋盛扑之。时珍曰:麻黄发汗气驶不能御,而根节止汗,效如影响,物理之妙,不可测度如此。自汗有风湿、伤风、风温、气虚、血虚、脾虚、阴虚、胃热、痰饮、中暑、亡阳、柔至诸症,皆可随症加而用之。
当归六黄汤加麻黄根,治盗汗尤捷,盖其性能行周身肌表,故能引诸药外至卫分而固腠理也。《得配本草》:余当审证施治。如妄用误汗,为害不浅。得肉桂,治风痹冷痛。佐半夏,治心下悸病;寒气泄也。佐射干,治肺痿上气;寒气外包,火气不通达故痿。使石膏,出至阴之邪火。为石膏之使。铁甲痘极硬不灌浆者,酒煮炒黑煎服,痘即烂,便有生机。发汗用茎,折去根节,先煎十余沸,以竹片掠去浮沫。沫能令人烦,根节能止汗,故去之。或蜜拌炒用亦可。惟冬月在表,真有寒邪者宜之。凡服麻黄药,须避风一日,不尔,病复作难疗。用麻黄汗不止,冷水浸头发,用牡蛎、
糯米粉扑之。寒邪在里,脉不弛紧有力,伤风有汗,素有
血证,真阴内虚,卫气不足,春时瘟疫,发热恶寒,无头疼身痛拘急等症,皆禁用。时症亦有头疼身痛拘急者,宜细察之。《本草经解》:麻黄气温,秉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阴心经。气味轻升,阳也。心主汗,肝主疏泄,入肝入心,故为发汗之上药也。伤寒有五,中风伤寒者,风伤卫,寒伤营,营卫俱伤之伤寒也,麻黄温以散之,当汗出而解也。温疟,但热不寒之疟也,温疟而头痛,则阳邪在上,必发表出汗,乃可去温疟邪热之气,所以亦可主以麻黄也。肺主皮毛,皮毛受寒,则肺伤而咳逆上气之症生矣,麻黄温以散皮毛之寒,则咳逆上气自平。寒邪郁于身表,身表者,太阳经行之地,则太阳亦病,而发热恶寒矣,麻黄温以散寒,寒去而寒热除矣。症坚积聚者,寒气凝血而成之积也,寒为阴,阴性坚,麻黄苦入心,心主血,温散寒,寒散血活,积聚自散矣。《神农本草经读》:麻黄气温,秉春气而入肝;味苦无毒,得火味而入心,心主汗,肝主疏泄,故为发汗之上药,其所主皆系无汗之症。中风伤寒,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而喘,宜麻黄以发汗。但热不寒,名曰温疟,热甚无汗头痛,亦宜麻黄以发汗。咳逆上气,为手太阴之寒症;发热恶寒,为足太阳之表症,亦宜麻黄以发汗。即症坚积聚为内病,亦系阴寒之气,凝聚于阴分之中,日积月累而渐成,得麻黄之发汗,从阴出阳,则症坚积聚自散,凡此皆发汗之功也。根节古云止汗,是引止汗之药,以达于表而速效,非麻黄根节能止汗,旧解多误。《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凡风寒之在表者,无所不治,以能驱其邪,使皆从汗出也。止咳逆上气,轻扬能散肺邪。除寒热,散营卫之外邪。破症坚积聚。散脏腑之内结。麻黄,轻扬上达,无气无味,乃气味之最清者,故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积痰凝血之中。凡药力所不到之处,此能无微不至,较之气雄力厚者,其力更大。盖出入于空虚之地,则有形之气血,不得而御之也。《本经疏证》:麻黄之实,中黑外赤,其茎宛似脉络骨节,中央赤,外黄白。实者先天,茎者后天,先天者物之性,其义为由肾及心,后天者物之用,其义为由心及脾肺。由肾及心,所谓肾主五液,入心为汗也。由心及脾肺,所以分布心阳,外至骨节肌肉皮毛,使其间留滞,无不倾囊出也。故栽此物之地,冬不积雪,为其能伸阳气于至阴中,不为盛寒所凝耳。夫与天之寒,声相应气相求者,于地为水,于人身为精血津液,故天寒则地中之水皆凝为冰而不流。人身亦然,精被寒凝,则阳气沸腾,鼓荡于外,为伤寒温疟。邪热在表而无汗,津液被寒,则其质凝聚为水,而其中之气,奔迸上迫,为咳逆上气,血被寒则脉络不通,为癥坚积聚。麻黄气味轻清,能彻上彻下,彻内彻外,故在里则使精血津液流通,在表则使骨节肌肉毛窍不闭,在上则咳逆头痛皆除,在下则癥坚积聚悉破也。昔人泥于伤寒脉法篇脉浮而紧一节,遂谓寒必伤营,风仅中卫,附以伤寒无汗中风汗出二语,以为麻黄桂枝二汤方柄,至大小青龙二汤,则既不可隶之寒伤营,又不容录之风伤卫. 遂别立风寒两伤营卫一门,以为鼎峙,殊不知风则伤卫,寒则伤营,仲景之言也。风寒两伤营卫,非仲景之言也。夫寒非风何以能及人之身,风非寒何以能中人之卫,是风与寒寒与风,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柯韵伯曰:太阳中风,脉浮紧,不汗出而烦躁;阳明中风,脉弦浮大,不得汗,合而观之,不得以无汗为非中风矣。太阳病,或未发热,或已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而未尝言无汗。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此不冠以伤寒,亦不言恶寒。又伤寒脉浮,自汗出,微恶寒,合而观之,不得以有汗为非伤寒矣。今人但据桂枝证之自汗,不究伤寒亦有自汗者,但以麻黄证之无汗,不究中风最多无汗者,谓伤寒脉浮紧,中风脉浮缓,不知伤寒亦有浮缓,中风亦有浮紧者,仲景之论,变动不居,后人偏为分疆书界,致使执滞难通,伤寒中风之说拘,则麻黄桂枝之用混,何如无汗不得用桂枝,有汗不得用麻黄,直捷了当也。善夫刘潜江之论麻黄桂枝二汤也。曰麻黄既以主气名,然寒伤营者用之,营则属血也;桂枝既以主血名,然风伤卫者用之,卫则属气也。营在脉中,伤之则邪入深,是岂止营病,且并卫病矣。故麻黄汤驱营中之邪,使这发越自卫而出,卫在脉外,伤之则邪入犹浅,然风邪干阳,阳气不固,必由卫不与营和,斯汗出耳。故桂枝汤散表外之邪,引卫气与营气谐和,虽然,麻黄何以能由营通卫,本经谓麻黄苦温。夫苦为在地之阴,是发于阴出于阳矣。犹助以杏仁之疏卫,乃能遂其由阴达阳之用,桂枝何以能由卫和营,本经谓桂辛热。夫辛为在天之阳,是发于阳入于阴矣。且助以白芍之通营,乃能遂其由阳和阴之用。盖风寒既伤于外,营卫本皆乖戾,特伤之重者无汗,无汗则以麻黄从阴中达阳,营气乃通,伤之轻者有汗,有汗则以桂枝从阳中召阴,卫气乃和,谓桂枝不入营麻黄不由卫可乎?夫寒著人则水气郁,水气郁则由卫及营,其害有不仅至营而止者,非如麻黄之气味轻扬,出入无间,能使在地之水不凝,出地之阳亦不壅者,何以使血脉利营气通耶?是营卫之义,不可不明,麻黄桂枝之用,断不必泥于在营在卫,脉法篇所谓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者,不为虚设矣。或谓麻黄治外寒固矣,然必谓外寒与身中水气相应为病,则不用佐使用寒药者乎?曰:凡用麻黄以寒药为佐使者,大青龙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越婢汤、古今录验
续命汤、
文蛤汤,皆用石膏;麻黄
升麻汤,用知母石膏黄芩;桂枝芍药知母汤,用知母;千金三黄汤,用黄芩。然大青龙汤、古今录验续命汤、千金三黄汤,治风寒;越婢汤,治风水;文蛤汤,治水气;桂枝芍药知母汤,治风湿,仍系外寒水气交关为害。惟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升麻汤,外寒未尽,里已化热,绝不与水气相干。但一则曰汗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一则曰大下后,手足厥冷,咽喉不利,吐脓血,泄利不止,则皆已服他药。夫已服他药,何以知其发病时,不系外寒与身中水气为病耶?且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冠以不可更行桂枝汤;麻黄升麻汤,冠以伤寒,则其始为外寒无疑矣。而服药后既已变证,仍不离乎伤寒中风,此最当著眼者也。有汗不得用麻黄,斯言信矣。然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越婢汤二证,皆有汗出,汗出更用麻黄,独不畏其亡阳耶?虽然,汗多亡阳,为佐使用温药者言耳。夫寒邪外著,热气腾沸,原因身中阴气痹阻,不与阳交,故麻黄青龙等汤义,在使阴交于阳,阳气既和,遂和于外著之阴寒为汗,设服之过剂,则阳才外泄,阴即内争,此汗多亡阳之谓矣。兹二证者,既已有汗,阳犹甚盛,不与阴和,故或逼阴于外为汗,或遂阴于上为喘,或阳郁不宣为风水,或阻气于上为肺胀,故曰汗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曰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曰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曰千金用越婢加术汤,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可见皆阴与阳争,不能胜阳,
阳结聚而阴散漫,阳上薄而阴不下输,如是而不用麻黄发其阳,阳终不能布,不用石膏泄阳通阴,阴终不能归,故两方者,非特用麻黄,且多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且倍用焉。(越婢汤)然终以阴阳不能相交,刻刻虑其阴胜阳负,故越婢汤下云:恶风者,加附子一枚,其中仍有生姜三两,可见虽发其阳,泄其阳,仍不忘夫亡阳矣。然则大青龙汤用石膏倍麻黄,义莫比于此否?曰大青龙汤与越婢汤对待,固可以知表气疏密;与小青龙汤对待,尤可以知里气虚实。夫麻黄由表实而用,用麻黄弥实,用麻黄至六两已矣。乃大青龙之不汗出,与越婢之续自汗出,固可同日而语与,地皮毛者肺之合,肺主卫,卫者一身极外之捍卫也。故表气实者,不聚于营卫皮毛,即聚于肺,心者覆于肺下,表邪既聚于肺,心气无从发舒,故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主之。如盛寒之邪,聚于皮毛营卫,虽至一身悉肿,在内之心气,犹可发舒,故无大热,续自汗出者,越婢汤主之,聚于上则欲其通于营卫,为汗外泄耳。若在营卫皮毛为肿,则不必桂枝之通,毋庸杏仁之降,此大青龙越婢之殊也。若小青龙寒水之化聚于中,与大青龙之聚于上,又适相对照。盖聚于上,能束缚胸中之阳为内热,聚于中,则侵损胸中之阳为内寒,内热则烦躁,内寒则喘咳呕哕,烦躁故佐以石膏,内寒故佐以细辛干姜。然热比于实,寒比于虚,实者治宜急,急者倍麻黄,不急恐石膏增寒于内,虚者治宜缓缓者半麻黄,不缓恐麻黄细辛亡阳于外,此又小青龙大青龙所攸分也。中风见寒脉,伤寒见风脉,此之谓风寒两伤营卫,主持是说者非一人。柯韵伯尤在泾非之,今之说又与柯氏尤氏所说者异,不合大青龙两条,比类而疏通之,则是说终为无据矣。大青龙扼要为寒水之化聚于上,寒水之化有风甚于寒者,有寒甚于风者,风性急疾,故脉紧急绞转,寒性凝重,故脉宛转不畅。风甚者内侵亦甚,则不汗出而烦躁,寒甚者障蔽亦甚,则身不疼而但重。充其类,风甚者能内为实热,寒甚者能外为肿胀,其源同,则其治亦同,而其趋向少有不同,则其变必不能同,故急治之,急治之故用麻黄至六两也。柯氏之说善矣。然于下条,必增人发热恶寒无汗烦躁句,其理始可通,尤氏之说亦甚当,然但疏加石膏,不及倍麻黄,于大青龙意义,终未为熨贴,今之说又遗却无少阴证句,亦未为全璧也。夫少阴证非他,烦躁是也。类躁非少阴证也。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烦躁,脉数急者,为传,是烦躁为太阳证矣。夫曰烦躁为传,烦躁乃多见于少阴篇,是以知烦躁者,实太阳少阴两经接界证也。是上下两条者,皆针锋相对,无少渗漏,上条冠以太阳中风,乃脉浮紧,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则与太阳中风应服桂枝汤者异,下条冠以伤寒,乃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且乍有轻时,又与太阳伤寒应用麻黄汤者异,惟其病属麻黄,证见桂枝,病属桂枝,证见麻黄,斯合两方为一方矣。中风证不应烦躁,而烦躁,是风性善生热,亟亟乎将入少阴,故不得不以石膏从阴通阳,从阳引阴,截于中道,使从太阳解,然不倍麻黄,则散发无力,恐阴既通阳,阳随阴化,热证未已,寒证复起,是适以害之也。伤寒证应烦躁,而不烦躁,是寒性善凝聚,故身重而将入太阴,不得不倍麻黄以发其凝聚,然不加石膏,则阴无所守,恐阳邪散,阴亦随之以竭,是适以杀之矣。观乎金匮要略之论饮曰:饮水流行,归于四肢,不汗出身体于重,谓之溢饮。曰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亦可思身重之所以矣。麻黄非特治表也。凡里病可使从表分消者,皆用之,如
小续命汤葛根之治风;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之治寒;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
薏苡甘草汤之治湿;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醇酒汤之治黄;
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痹一汤、牡蛎汤之治寒热;则犹有表证。有表证者用麻黄,本经所谓发汗去邪热除寒热也。若乌头汤之治风,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之治咳,甘草麻黄汤文蛤汤之治水,则无表证矣。无表证而用麻黄,则本经所谓止咳逆上气破微坚积聚者。然所谓从表分消者谓何?曰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曰咳而脉浮,是病聚于肺。肺者皮毛之合,从皮毛而泄之,所以分消肺病也。曰里水,曰吐从渴欲得水,脉紧头痛,是病仍在上及皮毛,与风寒不殊矣。惟心下悸一证,绝不见可用麻黄踪迹,主以半夏麻黄丸,其义最为难释。盖悸者水饮侵心,心气馁缩,固应半夏之治饮,然用麻黄通心,不用桂枝者,则以桂枝仅能通血脉,不能发舒心阳,然究病轻药峻,不宜急治,故止服如小豆者三丸,日三服以渐去之,于此见用麻黄仍欲使之和缓有如此者。凡用麻黄发汗治咳逆,皆可知其治肺矣。治心者除半夏麻黄丸外,犹有可证者乎?然伤寒金匮除此却无明文,而在千金外台者,可考也。千金治心热满烦闷惊恐安心散,调心泄热,治心脉厥大寸口小肠热齿龋嗌痛麻黄汤,(十三卷)外台删繁疗心劳实热,好笑无度,自喜,四肢烦热,止烦下气麻黄汤,删繁疗脉极热伤风损脉为心风心风状多汗无滋润消虚热极止汗麻黄汤(十六卷)范汪疗心腹积聚寒中 痛又心胸满肋下急绕脐痛通命丸,(十二卷)皆以麻黄为君,则麻黄之通心阳,散烦满,可见矣。然则在肾独无用麻黄者乎,是亦有之。金匮曰:病厉节不得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千金有治
肾劳热阴囊生疮麻黄根粉方,亦有治精极五脏六腑俱损伤虚热,偏身烦疼骨中 痛烦闷方,(十九卷)外台有删繁疗劳热四肢肿急少腹满痛颜色黑黄关格不通
鳖甲汤(十六卷)皆有麻黄。则麻黄之于肾,盖治气闭精凝虚热内作之证矣。且过者功之对也。用麻黄而过,在肺则有厥逆,筋惕肉?,在心则有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在肾则有脐下悸。循其过而稽其功,则前所谓麻黄下能通肾气,而上能发心液为汗,及除肺家咳逆上气者,为不虚矣。本经谓麻黄除寒热,仲景亦有用麻黄治寒热之方,而治寒热主剂,实为柴胡,是则柴胡所治寒热,与麻黄所治寒热,当必有别矣。伤寒论曰:太阳病,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脉微而恶寒,面有热色,身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曰服桂枝汤后,形如疟,日再发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曰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夫柴胡所主之寒热曰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则与麻黄所主之寒热一日二三度发,日再发者,有别矣。且此则曰恶寒,小柴胡证则曰外有微热,可见寒热彼此皆有休时,惟柴胡证则不恶寒,但有微热,麻黄证则无热而但恶寒,知此则两证之异昭昭然无可疑矣。《本草新编》:麻黄,味甘、辛,气寒,轻清而浮,升也,阳也,无毒。入手足太阳经、手太阴本经、阳明经。荣卫之药,而又入足太阳经、手少阴经也。发汗解表,祛风散邪,理春间温病,消黑斑赤痛,祛荣寒,除心热头痛,治夏秋寒疫。虽可为君,然未可多用。盖麻黄易于发汗,多用恐致亡阳也。或问麻黄既是太阳经散荣表肌圣药,凡太阳经有荣邪未散,而表症未解者,似宜多用之矣,而子何戒人多用也?夫君药原不论多寡也。太阳荣邪,能用麻黄,即为君主,用之则邪自外泄,而不必多用之者,盖麻黄少用,邪转易散;多用则不散邪,而反散正矣。或问麻黄易于发汗,用何药制之,使但散邪,又不发汗耶?曰:麻黄之所尤畏者,人参也。用麻黄而少用人参,则邪既外泄,而正又不伤,何致有过汗之虞。倘疑邪盛之时不宜用参,则惑矣。夫邪轻者,反忌人参;而邪重者,尤宜人参也。用人参于麻黄汤中,防其过汗亡阳,此必重大之邪也,又何足顾忌哉。或问麻黄误汗,以致亡阳,用何药以救之乎?曰:舍人参无他药也。夫人参止汗之药,何以能救麻黄之过汗。盖汗生于血,而血生于气也,汗出于外,而血消于内,非用人参以急固其气,则内无津液之以养心,少则烦燥,重则发狂矣。此时而欲用补之药,则血不易生;此时而欲用止汗之药,则汗又难止。惟有人参补气,生气于无何有之乡,庶几气生血,而血生汗,可以救性命于垂绝,否则,汗出不已,阳亡而阴亦亡矣。或问麻黄善用之则散邪,不善用之则散正,何不示人以一定之法,无使衰用也。夫用麻黄,实用一定之法,而世人未知也。麻黄散营中之邪也。见营中之邪,即用麻黄,又何误哉。惟其不能明辨营中之邪,所以动手即错。而营中之邪,又尤易辨也。凡伤寒头疼除,而身热未退,即邪入营矣,便用麻黄,邪随解散,又宁有发汗亡阳之虑哉。夫亡阳之症,乃邪未入于营,而先用麻黄以开营之门,而方中又不入桂枝,以解卫中之邪,复不入石膏以杜胃中之火,此所以邪两无所忌,汗肆然而大出也。倘合用桂枝、石膏、麻黄三味同入,必不至有阳亡之祸矣。或疑麻黄一味乱用,已致出汗亡阳,何以合桂枝、石膏同用,反无死亡之祸,此仆所未明也。不知药单用则功专,同用则功薄。麻黄单用,则无所顾忌,专于发汗矣。苟有桂枝同用,则麻黄寒,而桂枝热,两相牵掣,而有以夺其权;苟有石膏同用,则石膏重,而麻黄轻,两相别而得以争其效,虽汗出而不致亡阳,又何有暴亡之惨哉。或疑慎用麻黄,宜少而不宜多,乃何以亦有少用而亡阳者乎?此盖用之不当,虽少,阳亦亡也。故医贵辨症分明,不在用药谨饬也。或疑麻黄有初病伤寒而即用,亦有久病伤寒而仍用者,又是何故?盖在营之风邪未散也。而在营之风邪未散,何从而辨?身热而畏寒者是也。凡见伤寒之症,虽时日甚久,而身热未退,又畏风寒,非前邪未退,即后邪之重入,宜仍用麻黄散之,但戒勿多用耳。盖初盛之邪其势盛,再感之邪其势衰。邪盛者,少用而邪难出;邪衰者,多用而邪易变也。或疑麻黄善变,何法以安变乎?不知麻黄未尝变也,人使之变耳。如宜汗不汗,不用麻黄汗之,又用麻黄始汗大出,甚则出而不已,邪亦□□□□不死者幸也。可见,防变之道,不在麻黄之不汗,而在麻黄之过汗也。宜麻黄之发汗,汗之而变不生;不宜麻黄之发汗,汗之而变必甚。然则防过汗可也,何必防麻黄,而求安变之法哉。或问麻黄性寒,而善治风邪,殊不可解矣。伤寒初入于卫,原是寒邪。因入于卫,得卫气之热,而寒变为热矣。邪即变为热,倘仍用桂枝汤,欲以热散热,安得而不变为更热乎。故仲景夫子不用桂枝之热,改用麻黄之寒,祛邪从营中出也。从来治风之药,未尝不寒者,以寒药散寒邪,似乎可疑,今以寒散热,又何疑乎。或问麻黄气温,而吾子曰气寒,缪仲醇又曰味大辛,气大热,何者为是乎?曰:麻黄气寒,而曰微温犹可,曰热则非也。盖麻黄轻扬发散,虽是阳药,其实气寒。若是大热,与桂枝之性相同,用桂枝散太阳寒邪,不必又用麻黄散太阳热邪矣。惟其与桂枝寒热之不同,虽同入太阳之中,而善散热邪,与桂枝善散寒邪迥别。故桂枝祛卫中之寒,而麻黄解营中之热。不可因桂枝之热,以散太阳之邪,而亦信麻黄为大热也。或疑麻黄性温,而吾子辨是性寒,得毋与仲景公伤寒之书异乎?夫仲景夫子何曾言麻黄是温也。观其用麻黄汤,俱是治太阳邪气入营之病。邪在卫为寒邪,入营中为热,此仲景夫子训也,铎敢背乎。此所以深信麻黄是寒,而断非热也。或问麻黄发汗,而麻黄根节止汗,何也?此一种而分两治者,亦犯
地骨皮泻肾中之火,而
枸杞子补精而助阳也,原无足异。惟是麻黄性善行肌表,引诸药至卫分,入腠理,则彼此同之,故一用麻黄之便,发汗甚速,一用麻黄之根节,而止汗亦神也。或问麻黄世有用之数两以示奇者,宜乎?不宜乎?此杀人之医也。麻黄易于发汗,多用未有不亡阳者,安能去病而得生哉。然而世人敢于多用者,必郁结之症,有可解之状,多用麻黄,以泄其汗,则汗出而郁亦解,犹可。倘见身热无汗,绝非郁症,而多用麻黄,未有不汗出如雨,气喘而立亡者,可不慎哉!或问人不善用麻黄,以致发汗亡阳,将何药同麻黄共用,以救其失乎?夫麻黄,发汗之药也,制之太过,则不能发汗矣。宜汗而制之使不汗,本欲制麻黄以救人,反制麻黄以杀人乎。无已则有一法,遇不可不汗之症,而又防其大汗,少用麻黄,多用人参,同时煎服,既得汗之益,而后无大汗之虞,则庶乎其可也。或问王好古论麻黄治
营实,桂枝治卫虚,是以二物为营卫之药也。又曰心主营为血,肺主卫为气,故以麻黄为手太阴肺之剂,桂枝为手少阴心之剂,即李时珍亦以麻黄为肺分之药,而不以为太阳经之药。其论可为训乎?曰:不可也。盖桂枝入卫,而麻黄入营,虽邪从皮毛而入,必从皮毛而出,但邪由皮毛既入于卫,必由卫而非于营矣。是邪在太阳,而不在肺也。传经伤寒,无由营卫而入心者。若入于心,且立死矣,桂枝亦何能救乎?若二人之论,皆似是而实非,子不得不辨之以告世也。《本草思辨录》:麻黄之实,中黑外赤,其茎宛似脉络骨节,中央赤,外黄白。实者先天,茎者后天。先天者物之性,其义为由肾及心;后天者物之用,其义为由心及脾肺。由肾及心,所谓肾主五液,入心为汗也;由心及脾肺,所以分布心阳,外至阴节肌肉皮毛,使其间留滞无不倾囊出也。故栽此物之地,冬不积雪,为其能伸阳气于至阴中,不为盛寒所凝耳。此论麻黄性用,致为精审,远胜诸家。按《灵枢·本藏》云:“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先其应。麻黄虽入肾而中空轻扬,故为太阳伤寒泄表汗之要药。肺之合皮毛,入太阳即入肺,入肺入心即入荣卫。麻黄茎并不白,邹氏谓其入肺而有意装饰之,未免蛇足。又叶天士、陈修园咸谓肝主疏泄,以麻黄发汗为疏泄、为入肝,不知肝能下泄,不能外泄,其亦武断之至矣。与麻黄相助为理之物,其最要者有六:曰杏仁,曰桂枝,曰芍药,曰石膏,曰葛根,曰细辛。得其故而后知彼知己,百战百胜矣。今具论如下:杏仁者,所以为麻黄之臂助也。麻黄开肌腠,杏仁通肺络;麻黄性刚,杏仁性柔;麻黄外扩,杏仁内抑;二者合而邪气尽除。如麻黄汤治风寒,麻杏苡甘汤治风湿之类皆是。桂枝者,所以补麻黄之不足也。麻黄泄荣卫之邪,桂枝调荣卫之气。桂枝得麻黄,不至羁汗;麻黄得桂枝,即能节汗。二者合而正不受伤。此麻桂并用之方皆然。盖有视证候之重轻,暨他药之离合以为权衡者矣。芍药者,一方之枢纽也。一征之小青龙汤,外寒与内饮相搏,干呕、发热而咳,是证之必然非或然。麻桂散外寒,辛夏蠲内饮,姜味止咳逆,甘草合诸药以和之。寒则以汗解,饮则随便去,惟麻黄入太阳而上行,膀胱之气亦因之而不下行,小便不利少腹满,固意中事。加芍药者,所以驯麻黄之性而使水饮下走也。若小便本不利,则麻黄直去之矣。全方蠲饮重于散寒,故名之曰小青龙汤。再征之乌头汤,麻黄气轻,祛风寒在肌肤者多;乌头气重,祛风寒在脏腑者多。麻黄除湿,是湿随风寒而去;乌头除湿,是风寒外散而湿则内消。麻黄伸阳而不补。乌头补阳而即伸。此治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二者所以必并用之故。虽然二物皆出汗而少内心,关节之病,非可一汗而愈者,故又以芍药从而敛之,使宛转于肢节而尽去其疾。黄芪疏荣卫之气,则为芍药之前驱。甘草则培中土以和之者也。以其有芍药能使
乌麻下达,故亦治脚气。举此二方,而他之用芍药可推矣。《伤寒》太阳病将入阳明,则石膏为必用之药。大青龙汤中风二字,是与小青龙汤伤寒二字为互举之文。麻黄汤治伤寒,曰脉浮紧无汗。大青龙别一条曰伤寒脉浮缓,浮缓有伤寒,浮紧岂反无伤寒?况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此之烦躁,自因表实而邪不得泄,传入阳明所致。沈尧封以烦躁为内伏之?热,不知阳明非腑实不至烦躁,安有内已腑实而外尚发热恶寒之理。以石膏治烦躁,谓之治太阳传入阳明之烦躁,与仲景诸说无不吻合,复有何疑?且烦躁在心肾而治则在阳明者,非无谓也。太阳本寒标热,上与心下与肾为缘,太阳热闭,则心肾皆为之扰。太阳不治,则阳明亦所必传。是烦躁非心肾之自病,而阳明乃去路之宜肃。泄其热于表,清其热于里,则烦躁不治而自治。抑石膏者,泄肺即所以泄太阳也,太阳卫外之气,从皮毛而合肺,而石膏亦轻亦重,泄肺清胃,两擅其长,故独用治汗出之热,佐麻黄又治不汗出之热。若离太阳入阳明而成腑实之证,而石膏非所克任矣。太阳将入阳明,葛根亦为必用之药。仲圣文义,多有参观互勘而后明者。葛根汤之证,曰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病云太阳,而方则以葛根标名。葛根者,太阳阳明交嬗药也。何以言之?阳明病身热多汗,而葛根治大热不治多汗,且更解肌出汗。虽出汗而非散太阳初入之寒,所以为治太阳将入阳明之药。太阳寒邪化热,热烁其液,则项背为强,葛根起阴气以滑泽之,则变强为柔,与麻黄治无汗恶风,可称伯仲。然则是证二物足了之矣,复以桂枝汤何为?盖汗出表必虚,以和阳化阴之药继其后,则即攻即补,元气不过伤而易复,此用药操纵之法,仲圣方类如是也。细辛与杏仁,皆所以为麻黄之臂助,而有大不侔者在。杏仁佐麻黄而横扩,是为一柔一刚;细辛佐麻黄而直行,是为一专一普,麻黄驱阴邪发阳气,不仅入少阴而用甚普。细辛则色黑入肾,赤入心(或云赤黑,或云深紫,紫即赤黑相兼之色也),一茎直上,气味辛烈,故其破少阴之寒凝,锐而能专。考仲圣方佐细辛以治上者不一:如小青龙汤治水饮,厚朴麻黄汤治咳逆,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治气分,皆所易晓。独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少阴病用细辛,则此义尘封久矣。试详言之:少阴与太阳相表里,脏若中寒,必始得之,即吐利厥逆,不至发热。今有但欲寐之少阴证而反发热,是无少阴之里证而有外连太阳之表证,自应以麻黄发汗。脉沉者急温之,自应以附子温经。至细辛一味,柯韵伯谓散浮阳。邹氏谓无细辛为微发汗,则有细辛为
大发汗。唐容川更以脉沉为阳陷,用细辛以升之。实于细辛性用,与仲圣因证制方之意,未经窥见。夫细辛与麻黄,同能彻上彻下,第麻黄中空轻扬,用以下行,非藉他药之力不可。细辛无发表出汗之能(《本经》麻黄发表出汗,细辛无之),而于风寒之在上在下附于骨节九窍者,则专力以去之,绝不旁骛。故防己
黄芪汤,曰下有陈寒者加细辛,可见细辛散少阴经气之寒,厥有专长,非麻黄可及。然则麻黄附子甘草汤无细辛,彼无里证而此何尝有里证?仲圣用麻黄必曰取微汗,此岂堪取大汗,则当于始得之与得之二三日,及麻黄煎法之不同,详究其义矣。《经》云: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肾气沉则脉无不沉,即仲圣反云脉微细、但欲寐之脉,亦未始非沉,此单言沉者,以其沉之甚耳。脉沉自系少阴病本象,兹不云少阴病脉沉反发热,而云反发热脉沉,盖少阴病不应发热而反发热,发热则当由太阳而外达矣,乃发热而兼脉沉,岂能无二三日而无里证之虞。于是以附子专温其经,细辛佐麻黄,锐师直入以散在经之邪;麻黄先煮减二升者,欲其气之下注;不加甘草者,恐其环三物而中停;此发热脉沉始得时之治法。若至二三日而无里证,则不至或有里证,不当以细辛先开其隙;故以麻黄附子治发热脉沉,而以甘草易细辛,且先煮麻黄之一二沸,以节其入里之势,而和其散邪之气,此正合得之二三之分际。彼不言无里证,此不言发热脉沉者,互举之文也。仲圣之斟酌病机,可谓精矣。更以仲圣用麻黄、杏仁、石膏而治法迥异者言之,大青龙汤三物并用,为发汗之峻剂,麻杏石甘汤亦三物并用,偏治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何也?此节文义,是将汗出二字倒装在不可更行桂枝汤下。惟其汗出,疑可行桂枝不可行麻黄。不知汗出而喘无大热,非桂枝证之汗出而为发汗后表已解之汗出。表已解故无大热,喘则尚有余邪,桂枝汤不可行,而大青龙不变其法亦不可行。夫是故变峻为和,以麻黄四两石膏倍之,俾麻黄之技不复逞,而余邪适因之而尽。且石膏倍用,不特制麻黄之悍,泄汗出之热,即杏仁亦必抑其外达之势,以下气而止喘。止喘非麻黄事耶,而汗出无大热之喘,则其喘为气逆多而表郁少,故麻黄减之而杏仁增之,信乎药物多寡之所关,非细故也。《医学衷中参西录》:麻黄:味微苦,性温。为发汗之主药。于全身这脏腑经络,莫不透达,而又以逐发太阳风寒为其主治之大纲。故《神农本草经》谓其主中风伤寒头痛诸证,又谓其主咳逆上气者,以其善搜肺风兼能泻肺定喘也。谓其破症瘕积聚者,以其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积痰凝血之中,而消坚化瘀之药可偕之以奏效也。且其性善利小便,不但走太阳之经,兼能入太阳之府,更能由太阳而及于少阴,并能治疮疽白硬,阴毒结而不消。太阳为周身之外廓,外廓者皮毛也,肺亦主之。风寒袭人,不但入太阳,必兼入手太阴肺经,恒有咳嗽微喘之证。麻黄兼入手太阴为逐寒搜风之要药,是以能发太阳之汗者,不仅麻黄,而《伤寒论》治太阳伤寒无汗,独用麻黄汤者,治足经而兼顾手经也。凡利小便之药,其中空者多兼能发汗,
木通、
萹蓄之类是也。发汗之药,其中空者多兼能利小便,麻黄、柴胡之类是也。伤寒太阳经病,恒兼入太阳之腑,致留连多日不解,麻黄治在经之邪,而在腑之邪亦兼能治之。盖在经之邪由汗而解,而在腑之邪亦可由小便而解,彼后世用他药以代麻黄者,于此义盖未之审也。受风水肿之证,《金匮》治以越婢汤,其方以麻黄为主,取其能祛风兼能利小便也。愚平素临证用其方服药后果能得汗,其小便即顿能利下,而肿亦遂消。特是,其方因麻黄与石膏并用,石膏之力原足以监制麻黄,恒有服之不得汗者,今变通其方,于服越婢汤之前,先用白糖水送服西药阿斯匹林一瓦半,必能出汗,趁其正出汗时,将越婢汤服下,其汗出必益多,小便亦遂通下。陆九芝谓:麻黄用数分,即可发汗,此以治南方之人则可,非所论于北方也。盖南方气暖,其人肌肤薄弱,汗最易出,故南方有麻黄不过钱之语;北方若至塞外,气候寒冷,其人之肌肤强厚,若更为出外劳碌,不避风霜之人,又当严寒之候,恒用七八钱始能汗者。夫用药之道,贵因时、因地、因人,活泼斟酌以胜病为主,不可拘于成见也。
[
本帖最后由 hui2hui 于 2007/12/22 23:57 编辑 www.med126.com/kuaiji/]
-----------麻黄,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李时珍云其味麻色黄而兰。木品现以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入药。其性辛温微苦。入肺与膀胱二经。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且可行水利尿。历代多取其开腠发汗、宣肺平喘及宣行水湿之功.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咳喘,水肿等症.清代以来,又常用于宣散肿毒,通调血脉.散邪止痒,以治痈疽.扑损及皮肤
痒疹之证. 在汉、晋.南北朝时期,《神农本草经》载:麻黄“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熟,破症坚结聚。《名医别录》又谓“……通腠理.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故本品自汉代始,即较广泛地用于临床。在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即有二十余方均用有本品,以治疗伤寒.喘咳.水湿,
黄疸等症。
如《伤寒论》中的麻黄汤,即用麻黄.杏仁各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主治太阳伤寒,因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正邪相争,经气不利而出现的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咳喘,舌苔薄白,脉象浮紧等外感风寒表实证。该方主用麻黄.一则发汗以散寒,一则宣肺平喘。辅以桂枝解肌发汗,温经通阳,既助麻黄发汗解表,又可缓解肢体疼痛。更佐杏,二宣泄肺气.合之麻黄主宣,杏仁主降,二药相配,尤善于宣畅肺气,降逆平喘。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综合而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之功。此方为辛温发发汗代表方剂。临床有畏其发讦力强而虑欠稳妥者.然在北方寒冷地区,辨证确属外感风寒,表实无汗,体若燔炭,扪之皮肤无润意感.苔白脉浮而紧,体壮不虚,需汗出而散者,投之确有桴鼓之效。
又如同书麻黄附子细辛汤,用麻黄5克,炮附子9克,细辛3克,水煎服。治素体阳虚,复惑寒邪,发热恶寒,寒重热轻.头痛无汗,四肢不温,神疲欲寐,舌质泼,苔薄白,脉沉细者。此证为阳虚而兼外感,即《伤寒论》所谓少阴与太阳两感之证。外感表实应宜发汗,但素体阳虚,发汗又易致阳随汗泄而更虚其里,且阳虚单纯发汗往往亦因阳气不足而无力鼓邪外出。故该方既甩麻黄发汗散寒,以治表邪;又用附子温经助阳,以治里虚:更以细辛通彻表里.既佐附子内散少阴寒,又助麻黄外解太阳之表。三药合用,可使发汗而不损阳,扶阳又有助解表,实为表里兼顾之法。
其他如葛根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诸方所用麻黄,皆取其解表散邪之功。又麻黄治喘,其功甚捷。仲景之方,除上述麻黄汤可用治外感风寒咳喘外,《伤寒论》又设有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以及《金匮要略》中的射干麻黄汤等。
麻吉石甘汤,用麻黄,杏仁各9克,石膏24克,炙甘草6克,水煎分服。治热郁于肺,发热口渴,咳逆气喘,甚则鼻翼煽动,苔黄,脉滑数等。此方用麻黄配石膏,杏仁,重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这与麻黄汤用麻黄配桂枝,杏仁治风寒咳喘者,则有寒热不同。故本方对表邪化热,壅遏于肺之肺热咳喘.不论有汗或无汗,均可应用。但根据临床经验,症属无汗而喘者,常为热闭于肺,石膏用量宜轻.可三倍于麻黄;若汗出而喘者,多为热壅于肺,宜重用石膏,可五倍于麻黄。且可随证酌加
桑皮、黄芩,知母,
贝母、
瓜蒌、葶苈子之类,使用适宜,疗效颇佳。
小青龙汤.用麻黄3~9克.芍药,半夏各9克,细辛3克,桂枝、干姜、五味子、炙甘草各3~6克,水煎分服。治外感风寒,内有痰饮.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吐痰稀白,甚则喘咳不能平卧,口和不渴,苔薄白而润.脉浮弦或浮紧等。此方取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干姜.细辛、半夏温化水饮,散寒降逆:又配以白芍.五味之酸敛,一开一合,散中有收,既可制麻.桂之耗散太过.又可防姜,夏之温燥伤阴;甘草祛痰止嗽,调和诸药。综合全方,其功主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而平喘止咳。根据临床应用,对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以致恶寒发热无汗,胸痞干呕咳喘者,固颇适合,即使外无表邪,纯属寒饮咳喘者.用之取效亦佳。但对体虚而无表邪之证,麻黄炙用为宜。
射干麻黄汤,用射干、五味子各6克,麻黄5~9克,半夏、
紫菀、款
冬花各9克,细辛3克.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分服。治内有停饮.表有风寒,咳逆上气,喉中如水鸡声,胸膈满闷,不能平卧,舌苔白滑,脉象浮紧或弦滑等。此方与上方虽同治外寒内饮咳喘之证,唯解表之功较上方为弱,而降逆化痰止咳作用,则又较前方为优。
麻黄用治水湿之证,在仲景书中.亦屡见不鲜。如《金匮要略》中麻黄加术汤,即用麻黄汤加白术12克,水煎分服。服后复盖衣被.以微微汗出为度。治寒湿伤于肌表.恶寒发热无汗,身体烦疼。麻杏苡甘汤,用麻黄3~6克,杏仁6~9克,
薏苡仁15~30克,炙甘草3克,水煎分服。服后取微汗,避风。治风湿在表,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下午加剧)等。越蜱汤,用麻黄6~9克,石膏25~30克.甘草6克,生姜9克,火枣5枚,水煎分服。主治风水(水在肌表.有表邪者)恶风,一身悉肿,小便利,口渴、脉浮,苔薄白或微黄等风水挟热之证。越蜱加术汤,即越婢汤加白术l2克,水煎服。主治皮水(水邪在表),一身面目皆肿,脉沉,小便不利等。又《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麻黄、生姜、炙甘草各6克,连翘、赤小豆各15克,杏仁、生梓白皮各0克.大枣7枚,水煎分服。治外有寒邪,又湿热内蕴,发热恶寒体痛无汗,身目俱黄,肤痒,小便不利,苔薄黄腻.脉浮数等湿热发黄之证。诸方使用麻黄.皆取其行散之性以助散邪祛湿之功。
在南北朝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中,有些方剂又常配用麻黄以治金疮折伤之证.如该书所载麻黄散,用麻黄,当归、芍药、
续断各9克,黄芩、
白芷、干姜.炮附子.
桂心,川芎,炙甘草各5克,为末.温酒调服。每次3克,每日3次。冶金疮烦疼。又如黄芪散,用黄芪30克,川芎、白芷、当归.麻黄.
鹿茸,黄芩,细辛、干姜,芍药、续断、桑屎虫(即
桑蠹虫,功能宣散攻托),
山茱萸各1 0克,炮附子5克,为末,温酒调服。每次3克,每日2至3次。治金疮内塞。这是麻黄用治外伤方面的较早记载。
唐《药性论》又明确指出,麻黄“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故这时期的配方,除承仲景之旨外。亦扩大了麻黄辛散祛邪的应用。如《千金方》卷七麻黄汤,用麻黄、升麻、川芎、桂心,
麦冬、甘草各6克,茯莓12克,杏仁、防风.白术、当归、芍药,黄芩各9克.大枣4牧,水煎分服。复令小汗.避风。治恶风毒气.脚弱无力,顽痹,四肢不仁,失音不语.毒气冲心之症。同书卷五麻黄汤,用麻黄升麻、葛根各6克.射干、
鸡舌香、甘草各3克.石膏12克,水煎分服。治小儿恶毒丹及风疹等。皆取麻黄辛散解表祛邪之功。又该书麻黄醇酒汤,单用麻黄6克,以好酒60克,煎煮顿服。温复令汗出.治伤寒发为黄疽。此方亦宗仲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之意而来。该方近代也有用于
荨麻疹、肾炎水肿属风水而有湿热者。
迨至宋及金、元时期.《日华子诸家本草》又言麻黄能“调血脉,开毛孔皮肤”。然临床应用,大多仍取麻黄的辛散与平喘作用,以治外感寒邪及咳喘之症。如《圣惠方》麻黄散,用麻黄、炒杏仁,麦冬各9克.炒
苏子、
诃子各6克,细辛,桂心、炙甘草各3克,为粗末,每服15克.加生姜2片,大枣3枚,水煎分服。治气极肺虚,上气喘急。《局方》三拗汤,用麻黄(不去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各等分,加生姜4片,水煎服.复盖取微汗为度。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声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痰多,胸满气短等。此方主在宣肺止嗽,以伤风咳嗽,见症较单纯者为宜。同书华盖散,用麻黄6~9克。抄苏子,赤
茯苓、炙桑皮、炒杏仁各9克.陈皮8克,炙甘草3克.水煎食后服。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痰气不利,胸膈烦满,项背拘急,声重鼻塞,头目眩晕等。本方偏于降气祛痰,以感寒咳嗽而又痰气不畅者,比较适合。又《兰窒秘藏》麻黄苍术汤.取麻黄、苍术.黄芪各9克,草
豆蔻、柴胡.羌活.当归、防风、五味子、黄芩.生甘草、炙甘草各6克.为粗末。水煎,分2次,临卧服。原书治秋冬每夜五更嗽,连声不绝.至天晓日高方缓,口苦,两胁下痛,心下痞闷.卧而多惊,筋挛肢节疼痛,痰唾涎沫.日晚
神昏呵欠,不进饮食等。以上诸方,配合风格虽各不同,但取麻黄治嗽喘者其意则一。其他如《三因方》麻黄左经汤,方用麻黄、葛根、白术.茯苓、防己.桂心、羌活,防风各6克,细辛,炙甘草各3克。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分2次空腹服。治脚气,症见手足挛痹.行步艰难,憎寒发热,无汗恶寒,或自汗恶风,头疼眩晕,腰重,
关节痛等。若自汗去麻黄加桂枝,芍药;重着加苍术、
橘皮。此方以麻黄与请药相配,乃取散表祛邪之效。又《兰室秘藏》麻黄豆蔻丸,用麻黄18克,
草豆蔻30克.炒
神曲12克.益智仁9克,
木香,
青皮、红花,厚朴.
苏木、
荜澄茄、升麻,半夏、
麦芽.
砂仁,黄芪,白术、陈皮、柴胡、当归、
吴茱萸、炙甘草各8克.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小豆大。每服3克.温水送下。治客寒犯胃,心胃大痛,不可忍者。该方亦取麻黄温散寒邪之功。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耳》虽总结前人经验,指出麻黄能“散目赤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但其医方应用.仍以用于咳喘之症者较多。如张时彻《摄生众妙方》中的定喘汤,取用
白果、麻黄.款冬花.
桑白皮.半夏、苏子、杏仁.炒黄芩各9克.甘草3克,水煎分服。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痰多气急,咳嗽哮喘,或兼有恶寒发热,舌苔薄黄,脉滑数者。本方宣肺平喘,清热化痰,为临床常选之剂。惟方中白果有小毒,不宜过服、久服。《医学入门》麻黄杏仁饮,方用麻黄6~9克,杏仁,前胡各9克.桔梗.黄苓.陈皮,半夏.防风各6克,细辛,甘草各3克,生姜3片,水煎服。治太阳发热恶寒。头疼无汗,脉浮紧而咳嗽者。并谓如夏月去麻黄加
苏叶,自汗去麻黄加桂枝、芍药;表热去麻黄加柴胡;口渴加
天花粉;胸满加
枳壳;喘急加瓜
蒌仁:。该方亦宗麻黄汤意,取麻黄既解表散寒,又止咳平喘。全方组合,亦颇切临床实用。《景岳全书·新方八阵》中的麻桂饮,方用官桂3~6克,当归9~1 2克,麻黄6~9克,陈皮适量(或不用),加生姜5~10片.水煎,不拘时服。治伤寒、温疫、阴暑、疟疾等阴寒气胜而邪不能散者。并云,若阴气不足者,加热地黄9~l 5克。此既说明张氏惯用熟地之例.也体现了体虚有邪补散兼施之法。在秦景明《症因脉治》中,用麻黄者亦颇有法。如麻黄定喘汤.用杏仁9克,麻黄、枳壳.桔梗、苏子、
橘红各6克,甘草3克,水煎服。治风寒喘逆.肺受寒邪而未化热之症。麻黄杏仁汤,用麻黄、杏仁各9克,桔梗、甘草各6克,水煎服。治伤寒咳嗽,寒伤肺而无郁热,脉浮紧者。并谓如肺热加石膏;头痛.身痛加防风、羌活。又麻桂术甘汤,用麻黄6克,桂枝、白术(或苍术)各9克.甘草3克,水煎服。治寒湿腹胀,身重身冷无汗等.上述诸方.组合与治症均颇适宜.此法可师。
清代.由于温病学说的盛行.对伤寒应用麻黄解表,虽然不乏其说,但大多畏其温散力峻而多以他药代之。其止咳平喘之功,则仍沿用不鲜。如《张氏医通》麻黄定喘汤,用麻黄、姜厚朴,炒苏子各6克,杏仁、款冬花、炙桑皮,黄芩、姜半夏各9克,生,炙甘草各3克.水煎去滓。以生
银杏7枚,捣烂八药.绞去滓.乘热服.复取微汗。治寒包热邪,哮喘痰嗽,遇冷即发。又同书冷哮丸,用麻黄(泡).生川乌,细辛、
蜀椒、生
白矾.
皂角(去皮子,酥炙).
半夏曲、胆
南星.杏仁,生甘草各30克.紫菀茸、款冬花各60克,为细末,姜汁调神曲末打糊为丸。每遇发时.睡前生姜汤进服6克,赢者3克。治寒痰内结,喘嗽时作,感寒即发,胸膈痞满,不能平卧者。此皆取麻黄平喘或寒.喘并治之功。其用以行水祛湿,亦有宗前人之意而变通用者。如余根初《通俗伤寒论》麻附
五皮饮,用麻黄、谈附片各3克,浙苓皮.
五加皮各9克,
大腹皮、新会皮各6克,细辛l。5,
生姜皮3克。此方实为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与五皮散合方组成,既取麻黄发汗,又协附子,五皮化气利水,以治一身尽肿。 这一时期,尤其自日华子《诸家本草》谓麻黄能“调血脉,开毛孔发肤”.以及早清徐大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提出。麻黄“轻扬上选,无气无味,乃气味中之最轻者。故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凝痰积血之中.凡药力所不能到之处,此能无微不至。较之气雄力厚者其力更大”之说以来,本品用作佐使药配甩于治疗皮肤疾患、痈疽肿痛损伤瘀肿症,内服或外用.较历代有显著发展。如《外科证治全生集》的阳和汤,方用熟地30克,白芥子6克,鹿角胶9克,姜炭,麻黄各1.5克,肉桂、生甘草各3克,水煎服。治一切阴疽,贴骨疽、流注、
鹤膝风等症。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钱秀昌《外科补要》中的麻挂
温经汤。以麻黄,白芷,
桃仁、红花,赤芍各6克.桂枝9克,细辛,甘草各3克等组成。加葱、姜水煎服。功能温经,活络、祛瘀。原书用治仿后着寒,实际该方对寒伤经络.血滞不和的肢体疼痛.亦颇适宜。外用方如《医学心悟》麻黄膏,用雄猪油120克,
斑蝥3个,麻黄15克.
蓖麻子(去壳研烂)、大枫子(去壳研烂)各l00粒。先将猪油化开.下斑蝥煎数沸.随去斑蝥,再下麻黄。煎枯滤去渣,将大枫仁、蓖麻肉和匀.外用。治疥癣。《疡科心得集》亦载麻黄膏,方用麻黄、
川连.黄苓.
黄柏各3克,细生地9克,
斑螫7枚.猪板油300克。将上药熬枯,滤去渣,入
黄蜡30克,
白蜡15克.烊化。再八
蓖麻子内.大枫子内各6克,捣烂如泥,调匀,离火。挨半冷后。再放八
雄黄9克.樟冰6克,
生矾克,五倍予6克,
官粉3克,
铜青9克,
东丹6克(以上均各研细),调匀。磁瓶收贮,不对顿擦。治头皮血癣,营枯血燥,遍体癞发痒者.以上均为用治皮肤病有效的外用膏剂。从上可见,麻黄的应用,明显地突破了原有的治疗范围。
近代以来.经研究证明.麻黄所含麻黄硷及伪麻黄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所含麻黄油有抗流感病毒及刺激汗腺分泌的作用,这与麻黄平喘,发汗,宣散肌肤郁滞的传统功效,完全吻合和一致。所以近代除甩以发汗解表外,尤在治喘和止痒方面的方剂,创制颇多。如《常见病的中医治疗研究》所载平喘丸,用麻黄2l克,杏仁30克,桂枝9克,
冬虫夏草、香油制
马钱子各6克,鹿茸1.5克,研末,蜜丸。每服3~6克.日服2次。治哮喘偏虚寒者。《儿科证治简要》中的清热平喘场与温肺定喘汤,前者用生石膏9克,杏仁6克,麻黄。炙甘草、
松萝各3克,大枣3枚,水煎服。功能清热宣肺.化痰平喘。原书用治小儿热型哮喘.见有面赤唇红,口干舌燥,呼吸困难,气急鼻煽,或呼吸迫促,声如箭鸣:胸高腹陷.甚则喘不得卧,小便短赤.或大便秘结,舌质红,苔白腻或黄燥,指纹青紧等。后者用干姜、薄荷、苏叶,五味子各3克,细辛、麻黄各1.5克,杏仁6克,水煎服。功效温肺定喘。用治小儿寒性哮喘。见有形寒畏冷.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咳嗽喘急,呼吸困难,不渴,舌淡苔薄白,指纹青.脉象紧或滑者。此二方实为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分别加味或衍化而来.故取之治喘.皆有效验.又如《
黄文东医案》中的哮喘平一号,该方用炙麻黄、生甘草、黄芩、陈皮各8克.杏仁、前胡,
桑叶、桑自皮、蒸
百部各9克.炙紫苑、
海蛤粉各l5克。功效温肺散寒,止咳平喘。用于哮喘性支气管炎,症见咳嗽时发时愈.每逢秋冬加剧,发作时咳嗽气急.不能平卧,周身酸痛,纳呆食减,口干舌红。脉弦滑等。《中西医结合儿科试用新方》抗敏
定喘散,又取用
地龙、
全蝎、僵蚕各30克.麻黄、
蚤休,
川贝母.甘草各15克,细辛9克.研细末。3岁以下每次服0. 5~l克,3~6岁服I~i.5克.6~12岁服1.5~2克,12~14岁服2克。日服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功能抗敏解痉,止咳平喘。用治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支管炎,以及过敏性
偏头痛.过敏性皮疹,皮肤
瘙痒症等。上海中药制药二厂.更以
大青叶30克,平地术12克,前胡,桑白皮,半夏、
旋复花梗各9克,炙甘草3克,麻黄膏粉0.4克,白果9粒,制成冲服剂。日服2次,每服l袋,用开水冲服。取其平喘止咳之功,用治哮喘、咳嗽、气急胸闷,痰稠或咯痰不爽等症。以麻黄用于止痒之方.较之历代.应用尤多。如《赵炳南临床经验集》麻黄方,用麻黄、干姜皮、浮萍各3克,杏仁8克,陈皮,丹皮、
白僵蚕各9克,丹参、白鲜皮各15克,水煎服。功能开腠和血止痒。用治慢性荨麻疹。对年
老因寒湿而引起的急性荨麻也可应用。病程在l∞天以上或l至5年患者最为适宜。儿童应慎用。或按成人三分之一量服用。又《验方集》浮萍麻黄汤,方用浮萍5~10克.麻黄l~4克,白蒺
藜3~lo克,
蝉退、僵蚕各2~5克,
地肤子、
苦参,生苡仁各4~1 0克.甘草3克。功能疏风清热。散邪消疹。用于小儿急、慢性荨麻疹。又如《外科名隐集方》的痒疡立效丹。以麻黄24克.
蜈蚣2条,干姜15克,胆南星9克,肉桂6完,
蟾酥O.9克,研末装入胶囊。每服0.3~0.9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用于散风止痒.以治风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症。又山西中医学院.用麻黄,僵蚕、防风、荆芥、薄荷,甘草各6克.苍术,
桃仁、红花、
归尾,赤芍各9克,水煎服。取其祛风活血,利湿止痒。用治瘙痒性皮炎,久治不愈.伴有微寒,属血瘀而兼风症等。此外.借其辛散宣疏之性,又常配用治疗跌扑损伤。如《中药制剂手册》所裁
跌打丸,方用当归.川芎、
土鳖、
血竭各30克,制
乳香、制
没药、麻黄,
自然铜(醋煅)、制马钱子(砂烫去毛)各60克,
麝香克依法制成蜜丸。每丸重3克。每服l丸.日服2次。功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闪挫疼痛以及湿性关节炎等。
【现代药理研究】
1. 麻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以麻黄碱作用最强;麻黄碱能提高中枢性痛觉阈值,产生镇痛作用。
2. 麻黄挥发油及松油醇有降温解热作用。
3. 麻黄碱是拟肾上腺素药,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缓和持久。麻黄水提物具有镇咳作用。
4. 麻黄碱能兴奋肾上腺素能神经,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能收缩血管,使血压上升,血压上升特点为缓慢、温和、持久,收缩压较舒张压明显。但麻黄根具有降压成分。麻黄碱还能扩张冠脉、脑和肌肉血管,使血流量增加;但使内脏和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血流量降低。
5. 麻黄水提物有抗血栓作用;使血清尿素氮在8小时后减少29%;奥昔麻黄碱使动物血液粘度、红细胞比容和血浆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率升高。
6. 麻黄有利尿作用。
7. 麻黄有抗炎、免疫抑制作用。
8. 麻黄能松弛肠道平滑肌,兴奋子宫,兴奋动物输精管平滑肌,使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张力增大。
9. 体外实验中,麻黄对多种致病球菌、杆菌有抑制作用;挥发油对亚洲甲型流感型病毒有抑制作用。
10. 麻黄还具有抗过敏作用、利胆作用,以及降血糖作用。
综上所述.麻黄具有辛散轻扬的特性,历代以来.都用作发汗散寒,宣肺平喘的要药。用治风寒外感,常与桂枝配合,增强发汗散邪作用。治咳嗽气喘,通常多与杏仁配伍,若证属寒湿痰饮所致者,又常配以干姜,半夏,细辛,五味子之类,属肺热痰郁者,又每与石膏、黄芩、桑皮,瓜蒌.贝母之类相伍。因其辛散之性,又入肺与膀胱二经,若水湿之症.病位偏上偏表或兼有表邪,或因肺气不宣.气化不利以致水湿不行者.亦可与祛湿行水药同用。自清代以来,本品又常用治痈疽肿毒,跌扑损伤以及皮肤痒疹等症。其义乃取其宣散肌肤郁邪,使血脉调畅,以及有利于助行药力之功。但多与有关补益、清热,凉血、散风等药配伍.以作佐使药用。
本品发散作用较强,用量不宜过大。如体虚多汗.肺虚咳喘,皆非所宜。另据近代研究。本品能收缩血管,使血压上升.故对高血压患者,亦不宜用.
-----------
回复 大使馆 的帖子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