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烯脂肪酸类
1.w-6多烯脂肪酸
亚油酸:与胆固醇结合并将其转化为胆汁酸排出,有抗血小板凝集,扩张血管的作用。临床用于高脂血症及抗动脉粥样硬化。
2.w-3多烯脂肪酸
二十碳五烯酸:抑制肝脏合成脂质和脂蛋白的作用,能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用于高脂蛋白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四、其它
泛硫乙胺:防止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主要用于高脂血症,降低TC、TG、LDL、VLDL,对肝脏疾病有改善效果。还有弹性酶(胰肽酶E)和糖酐酯钠。
66.利尿药:
呋噻米(呋喃苯胺酸、速尿):干扰髓袢升支粗段的钠—钾—氯同向转运系统,妨碍氯化钠和水的重吸收。易引起低血钾及低盐综合症及低氯性碱中毒。利尿作用和扩血管作用,临床用于严重水肿,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禁用于无尿的肾衰病人),加速毒物排出(主要用于苯巴比妥、水杨酸类、溴化物的中毒)。不良反应有:水与电解质紊乱(补充钾盐)、胃肠道反应、耳毒性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痛风及小儿慎用,高氮质血症及孕妇忌用。
氢氯噻嗪: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干扰钠—氯转运系统,减少氯化钠和水的重吸收而利尿。易致低血钾。药理作用有利尿作用、降压作用和抗利尿作用。临床应用于水肿的首选利尿药,降血压和尿崩症。不良反应:电解质紊乱(易致低血钾,注意不要与排钾性药物强心甙、氢化可的松合用,可导致心律失常,应及时补钾。肝硬化患者禁用)、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慎用。禁用于严重肾功能不全),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禁用),过敏反应。
氨苯喋啶: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直接抑制选择性钠通道,减少钠的重吸收,使钠排出增加而利尿。伴有血钾升高作用。
甘露醇:组织脱水作用,增加肾血流量,渗透性利尿作用。临床应用于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脑水肿及青光眼。心功能不全者和尿闭者禁用。
还有螺内酯(保钾利尿药)、乙酰唑胺、山梨醇。
67.抗贫血药:
硫酸亚铁、枸橼酸铁胺、右旋糖酐铁、叶酸、VB12。
68.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
维生素K:促凝血药,是合成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的必须物质。用于维生素K缺乏症,抗凝药过量出血,治疗胆道蛔虫所至的胆绞痛。还有氨甲苯酸、氨甲环酸。
肝素:抗凝血药,机制为影响纤维蛋白生成,此外还有抗炎、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及促纤溶作用。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可防止血栓的形成和扩大。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症的高凝期。过量易致出血,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并用硫酸鱼精蛋白对抗。禁用于肾功能不全、溃疡、严重高血压、脑出血及亚急性心内膜炎的病人、孕妇、先兆流产、外科手术后及血友病患者。
双香豆素: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性疾病,过量易出血,禁忌同肝素。还有枸橼酸钠。
溶栓酶:又名链激酶,主要用于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首剂加大负荷量。主要不良反应为出血和过敏。还有尿激酶、前列环素、双嘧达莫(可抗心绞痛)、噻氯吡啶、右旋糖酐。
祛痰药包括氯化铵、N-乙酰半胱氨酸、溴己新等,镇咳药包括可待因、咳必清等,平喘药包括肾上腺素、麻黄碱、异丙肾上腺素、茶碱、色苷酸钠、酮替芬、倍氯米松、异丙基阿托品等。
69.消化系统用药:
1.溃疡(通过抑制氢—钾—ATP酶):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哌纶西平(阻断M受体,抑制胃酸分泌)、奥美拉唑(通过抑制氢—钾—ATP酶)、硫糖铝(形成保护膜)、胶体次枸橼酸铋(形成保护膜)、甲硝唑、四环素、氨卞青霉素。
2.助消化药:胃蛋白酶、胰酶、乳酶生。
3.止吐药:甲氧氯普安、多潘立酮、奥丹西隆。
4.泻药:硫酸镁、硫酸钠、酚酞、蒽醌类、液体石蜡、甘油。
5.止泻药:地芬诺酯、药用炭、洛哌丁胺、碱式碳酸铋。
6.利胆药:去氢胆酸、苯西醇、熊去氧胆酸。
组胺类药物:
H1受体阻滞剂具有抗组胺作用、抗胆碱作用、中枢作用。临床用于变态反应疾病,晕动症、呕吐、失眠。不良反应为嗜睡、乏力等。
H2受体拮抗药主要有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
70.子宫平滑肌兴奋药:
缩宫素:主要加强子宫收缩。临床用于引产和催产以及产后出血。
麦角生物碱:主要用于兴奋子宫和收缩血管。临床用于产后子宫复原、子宫出血及偏头痛。禁用于催产引产、血管硬化及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还有前列腺素。
71.糖皮质激素:
短效:可的松、氢化可的松。中效: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松等。长效: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
盐皮质激素:醛固酮、去氧皮质酮,潴钠排钾,用于慢性肾上性皮质功能减退。
72.性激素类:
雌二醇、雌三醇、雌酮、炔雌醇、己烯雌酚。用于绝经期综合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卵巢功能不全和闭经、乳房胀痛、晚期乳腺癌、前列腺癌、痤疮、骨质疏松。
抗雌激素类:氯米芬、他莫昔芬,临床用于功能性不孕症和闭经。
孕激素:黄体酮、醋酸甲羟孕酮、甲地孕酮、氯地孕酮、己酸孕酮、炔诺酮、双醋炔诺酮。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和子宫内膜易位,先兆性流产和习惯性流产。
雄激素和同化激素:
睾丸素、苯丙酸诺龙、葵酸诺龙、司坦唑、黄雄酮。用于睾丸功能不全,功能性子宫出血,晚期乳腺癌和卵巢癌,贫血,同化作用。
口服避孕药:抗排卵(孕激素与雌激素合用),抗着床(炔诺酮、甲地孕酮、双炔失碳酯)男用:棉酚。
73.胰岛素、口服降血糖药:
胰岛素用于重症IDDM或胰岛素功能基本丧失的幼年型糖尿病患者,NIDDM不能控制的患者,糖尿病发生各种急性或严重并发症者,合并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热、妊娠、创伤及将进行大手术前后。口服降血糖药包括磺酰脲类和双胍类。
74.抗甲状腺药: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甲硫咪唑、卡比马唑,用于甲亢的内科治疗,甲状腺术前准备,甲状腺危象辅助治疗。小剂量用于预防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剂量能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用于术前准备,甲状腺危象治疗。
75.β-内酰胺类抗生素:
青霉素(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G+感染首选。首选于扁桃体炎、蜂窝组织炎、大叶性肺炎、脓胸等;首选于白喉、破伤风、炭疽病、气性坏疽;首选于钩端螺旋体病、梅毒、回归热、放线菌病;首选于心内膜炎。
半合成青霉素包括耐酸青霉素:青霉素V(苯氧甲基青霉素)、苯氧乙基青霉素。耐酶青霉素(甲氧西林、甲氧苯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氟氯西林、乙氧萘青霉素。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丙磺酸延缓其排泄)、阿莫西林、匹氨西林,可口服。羧苄西林、替卡西林、羧噻吩青霉素、卡茚西林,对绿脓杆菌有效,不能口服。磺苄西林,不能口服,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生殖道和呼吸道感染。呋苄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对绿脓杆菌有较大的抗菌作用对酶不稳定。还有美西林、吡呋氮卓脒青霉素,口服吸收好。还有羧噻吩甲氧青霉素、他唑西林。
头孢类作用于转肽酶。
76.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氨曲南:与氨基糖甙类合用可加强对绿脓杆菌和肠杆菌属的作用。
克拉维酸:抗菌谱广,抗菌活性低,常与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以增强疗效。还有舒巴坦、舒普深、他唑辛、硫霉素、亚胺培南、帕尼培南、美洛培南等。
77.大环内酯类(抗军团菌,对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有高效)、克林霉素及其它抗生素:
红霉素:被胃酸分解,可口服。抗菌机制为通过与敏感细菌核蛋白体的50S亚基结合,主要抑制肽酰基—tRNA由A位移向P位,抑制移位酶,阻碍肽链延长,抑制敏感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抑菌或杀菌作用。首选用于白喉带菌者、支原体肺炎、婴儿肺炎、结肠炎、肠炎、败血症。本品是治疗军团菌的最有效的首选药。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采用红霉素治疗。长期使用可致二重感染。
麦迪霉素:口服吸收,对红霉素耐药菌有效。临床常用于呼吸道、肠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还有米欧卡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交沙霉素和新品种如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齐霉素等。
克林霉素:口服,与核糖体50S亚基的23S结合,阻碍细菌细胞肽链的延伸和蛋白质合成发挥抑菌作用。红霉素与克林霉素互相竞争结合部位,呈药理性拮抗作用,不宜合用。对厌氧菌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还有万古霉素。
78.多肽类抗生素:
杆菌肽:口服不吸收,抑制细胞壁合成,损坏细胞膜,毒性大,局部使用。
万古霉素:必须静脉注射,抑制粘肽的合成。
79.氨基糖苷类(对G—表现为杀菌)抗生素及多粘菌素:
机制:抑制70S,结合30S,阻碍终止因子R与核糖体A位结合,影响细胞膜蛋白质的合成。主要的不良反应有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断作用和过敏反应。
绿脓杆菌只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敏感,其中妥布霉素对绿脓杆菌作用最强,链霉素主要用于鼠疫杆菌和结核杆菌。
链霉素:药用其硫酸盐。口服难吸收。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低浓度时抑菌,高浓度时杀菌。易产生抗药性,甚至出现依赖性菌株。与其他氨基苷类药物之间有单项交叉耐药性。最早使用的抗结核病药,现在主要用于鼠疫和兔热病的治疗。
庆大霉素:口服不吸收。首选于G—杆菌如变形杆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菌属等引起的感染;抗绿脓杆菌感染;在G+菌中对金葡菌作用较强。常与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四环素等合用,但不能同时混合滴注。口服可用于肠道感染或肠道手术前准备,但对金葡菌、绿脓杆菌引起的一般性呼吸道感染不宜用作首选。少儿可发生迟发性耳聋。还有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西索米星、奈替米星、新霉素、小诺米星、大观霉素阿贝卡星等。
多粘菌素B和多粘菌素E:口服不易吸收,可用于肠道感染。主要用于对其它抗生素耐药而难以控制的绿脓杆菌感染。
80.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
四环素和土霉素:属快速抑菌剂。抗菌谱广,口服有效。机制为与细菌蛋白体上的30S亚基在A位特异性结合,最终抑制了肽链的延长和蛋白质的合成,还抑制DNA复制,对菌体的70S和80S核糖体有抑制作用。临床用于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恙虫病;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为首选药物。对衣原体所致的鹦鹉热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二重感染,对骨、牙生长的影响,肝脏损害和维生素缺乏。还有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
氯霉素(左旋体):具有抑菌作用的广谱抗菌药,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机理是结合到核糖体的50s亚基的A位,抑制肽酰基转移酶,最终抑制蛋白质合成。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伤寒、副伤寒,治疗嗜血流感杆菌引起的脑膜炎,治疗立克次体感染忌用四环素的患者。不良反应有骨髓毒性、灰婴综合症和治疗性休克。还有甲砜霉素。
81.喹诺酮类药物(对绿脓杆菌、厌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氟喹诺酮类药以DNA螺旋酶为靶酶,主要与α螺旋单位结合构成螺旋酶—DNA氟喹诺酮复合体,阻碍酶反应过程,干扰细菌DNA复制而起到杀菌作用。喹诺酮类抗菌作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药物与DNA螺旋酶的亲合性以及细菌细胞外膜的药物通透性。耐药机制主要是染色体突变,细菌DNA螺旋酶改变,这与细菌对高浓度耐药有关;而细菌细胞膜孔蛋白通道改变或缺失与本类药物低浓度耐药有关。
G—杆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以氧氟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为最佳,其次为洛美沙星;泌尿系统感染宜选用经尿路排泄较多的氧氟沙星、洛美沙星、依诺沙星等。对生殖系统感染有效,对淋病有特效。细菌性肠道感染如腹泻,一般采用诺氟沙星。急性、慢性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的治疗以本类药物为首选。可替代氯霉素作为治疗伤寒首选药物;治疗败血症、细菌性脑膜炎、腹腔炎等严重感染。
吡哌酸:主要治疗尿路和肠道感染。
诺氟沙星:主要用于泌尿道和胃肠道感染。
培氟沙星:临床用于过敏感的G—菌和葡萄球菌所致的严重感染。
氧氟沙星:对G+菌(包括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G—菌包括绿脓杆菌均有较强作用。临床用于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肠道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耳鼻喉和眼的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环丙沙星:对耐药绿脓杆菌、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产青霉素淋球菌、产酶流感杆菌均有良效。对肺炎军团菌及弯曲杆菌也有高效。还有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和左氟沙星。
人工合成抗菌药:
82.磺胺类药:
主要是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最终杀灭细菌还要依靠机体的防御机能。结构与PABA相似,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从而抑制了细菌生长繁殖。临床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用磺胺间甲氧嘧啶或磺胺多辛,不显著可用青霉素或氯霉素)、呼吸道感染(可用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伤寒、鼠疫(磺胺嘧啶+链霉素)、肠道感染(酞磺酰胺噻唑或琥珀磺胺噻唑,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柳氮磺胺吡啶可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和局部软组织或创面感染(选用磺胺嘧啶银)。不良反应主要有泌尿系统的损害、过敏反应和造血系统反应。
磺胺嘧啶:首选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还有磺胺异恶唑、磺胺甲恶唑、磺胺多辛、磺胺嘧啶银、磺胺米隆、磺胺醋酰。
甲氧苄啶(TMP):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与长效磺胺药合用于耐药的恶性疟的防治。
呋南妥因: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急性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尿道炎等。还有呋喃唑酮和呋喃西林。
83.抗结核药和抗麻风病药:
一线药: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
二线药:对氨基水杨酸、丙硫异烟胺、卡那霉素。
异烟肼:对结核杆菌有高度选择性,单用可产生耐药性。机制是抑制分支杆菌酸的合成,使细菌丧失耐酸性、疏水性和增殖力死亡。是治疗结核病的首选药物。
利福平:抗结核作用仅次于异烟肼,强于链霉素,选择性抑制细菌依赖于DNA和RNA酶,阻碍mRNA合成,但对动物细胞RNA聚合酶则无影响。对肾功能不全者宜选用利福平,治疗胆道感染效果好,也可用于治疗麻风病。还有利福定、利福喷丁等。
乙胺丁醇:对繁殖期结核杆菌有选择性作用,主要与利福平或异烟肼合用于重症的初治或复发性肺结核及空洞性肺结核的治疗。主要用于对异烟肼、链霉素耐药的结核杆菌引起的各种病,也用于不能耐受对氨基水杨酸的患者。
链霉素:最早用于临床的抗结核药。易产生耐药性。
对氨基水杨酸:机制可能是竞争性抑制细菌叶酸合成。
还有卡那霉素、乙硫异烟肼、吡嗪酰胺。
抗结核药应用原则:早期用药、联合用药、长期用药、短期疗法。
84.抗麻风病药:
氨苯砜:作用机制与磺胺类药物相似。还有苯丙砜、醋氨丙砜、氯苯酚嗪等。
85.抗真菌药:
两性霉素B:选择性的与真菌细胞膜的麦角固醇相结合,在膜上形成微孔引起菌体内容物外漏而死亡。治疗全身性深部真菌感染为首选。
制霉菌素:多用于预防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所引起的真菌性二重感染。
灰黄霉素:浅表真菌药。头癣首选药。
还有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氟胞嘧啶、伊曲康唑。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
抑制细胞膜功能:两性霉素B、多粘菌素、制霉菌素。
抑制或干扰细菌细胞蛋白质合成:氨基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氯霉素类。
抑制DNA、RNA合成:喹诺酮类、乙胺嘧啶、利福平、磺胺及其增效剂等。
耐药性产生机制:1.产生灭活酶2.改变靶部位3.增加代谢拮抗物4.改变通透性。
抗疟药:
氯喹:治疗疟疾、肠外阿米巴病,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作用机制影响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合成。
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滋养体的膜结构及损伤内质网。用于间日疟,恶性疟。复发率高。
奎宁:治疗恶性疟。不良反应有金鸡钠反应,心肌抑制作用,兴奋子宫作用。
乙胺嘧啶:用于疟疾病因性预防的首选药。机制为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伯氨喹:根治良性疟和阻断各型疟疾的传播。
抗阿米巴病药和抗滴虫病药:
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对两种病均可使用。
依米丁:对阿米巴滋养体有直接杀灭作用,抑制肽链延长,使蛋白质合成受阻。
喹碘方、氯碘羟喹、双碘喹啉。
抗肠蠕虫药:
甲苯达唑:治疗钩虫病和鞭虫病的首选药。还有阿苯达唑,噻嘧啶,左旋咪唑和哌嗪。
扑蛲灵:是蛲虫单独感染的首选药。
吡喹酮:绦虫病首选药。还有氯硝柳胺。
抗血吸虫病药:
吡喹酮:首选,可使虫体痉挛。还可用硝硫氰胺。
乙胺嗪:抗丝虫病。
86.抗肿瘤药药物:5-氟尿嘧啶(竞争性抑制胸苷酸合成酶S)、甲氨喋呤(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S)、阿糖胞苷(抑制DNA多聚酶的活性S)、羟基脲(抑制核苷酸还原酶S)、环磷酰胺、丝裂霉素、博来霉素、放线菌素D、长春新碱(诱导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缓解的首选药)。
抗病毒药:
吗啉双胍几乎抑制病毒增殖周期的各个阶段,但主要是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碘苷:竞争性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碍病毒DNA的合成。
阿昔洛韦:对病毒DNA多聚酶产生抑制作用,阻止病毒DNA抑制过程。
87.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作用于T淋巴细胞活化后期,异体器官或骨髓移植时抗排异反应的首选药);免疫增强剂:左旋咪唑。
第二重点:某病的治疗药物
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是安定(地西泮)和劳拉西泮。
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是苯妥英钠。
癫痫小发作的首选药是乙琥胺和硝西泮。
精神运动性发作首选药是卡马西平。
对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为首选药。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维拉帕米。
轻、中度原发性或肾型高血压的首选药物是卡托普利。
利尿药和β受体阻滞剂是抗高血压的一线药。
高胆固醇血症首选考来烯胺(消胆胺)。
水肿的首选利尿药是氢氯噻嗪。
青霉素:G+感染首选。首选于扁桃体炎、蜂窝组织炎、大叶性肺炎、脓胸等;首选于白喉、破伤风、炭疽病、气性坏疽;首选于钩端螺旋体病、梅毒、回归热、放线菌病;首选于心内膜炎。
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肺炎首选药为三代头孢(对军团菌无效)。
红霉素首选用于白喉带菌者、支原体肺炎、婴儿肺炎、结肠炎、肠炎、败血症。本品是治疗军团菌的最有效的首选药。
庆大霉素首选于G—杆菌如变形杆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菌属等引起的感染。
四环素对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为首选药物。
氯霉素(左旋体)是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
急性、慢性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的治疗以喹诺酮类药物为首选。可替代氯霉素作为治疗伤寒首选药物。
磺胺嘧啶首选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异烟肼是治疗结核病的首选药物。
两性霉素B治疗全身性深部真菌感染为首选。
灰黄霉素是头癣首选药。
抗疟药控制临床症状首选氯喹。
乙胺嘧啶是用于疟疾病因性预防的首选药。
甲苯达唑是治疗钩虫病和鞭虫病的首选药。对钩虫病,噻嘧啶和甲苯达唑为首选。
扑蛲灵:是蛲虫单独感染的首选药。蛲虫病以甲苯达唑和噻嘧啶为首选。
吡喹酮:绦虫病和姜片虫首选药。对绦虫病首选氯硝柳胺和吡喹酮。
对蛔虫病,首选甲苯达唑和阿苯达唑。
抗血吸虫病药首选吡喹酮。
长春新碱是诱导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缓解的首选药。
环孢霉素是异体器官或骨髓移植时抗排异反应的首选药。
第三重点:总论部分
第三遍看完,以书上红线为主。
第四重点:副作用、联用及其它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心力衰竭者,可选用利尿药、哌唑嗪、甲基多巴、卡托普利等作用缓和而不使心率加快的药物,不宜选用肼屈嗪。合并肾功能不良者应选用利尿药、α—甲基多巴、肼屈嗪等不影响肾功能的药物,胍乙啶和可乐定同时使肾血流量减少,不宜选用。合并消化道溃疡者不宜选用利血平。合并脑功能不全者慎用或禁用胍乙啶及神经节阻滞药,避免降压过快及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磺酰脲类抗糖尿病药由于有较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故能与其他药物(如保泰松、水杨酸钠、吲哚美辛、双香豆素等)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使游离药物浓度升高,诱发低血糖反应。相反,氯丙嗪、噻嗪类利尿药、口服避孕药、利福平、苯巴比妥、糖皮质激素等,使其将血糖作用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