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中医名词词典:杂病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痃癖

古病名。“痃”与“癖”是两种证候,但习惯上通称为“痃癖”。“痃”是形容脐的两旁有条状筋块扛起,状如弓弦,大小不一,或痛或不痛;“癖”是指潜匿于两胁之间的积块,平时寻摸不见,痛时摸之才觉有物。前人分为食癖、饮癖、寒癖、痰癖、血癖等多种,其病因多由于饮食失节、脾胃受伤、寒痰结聚,气血搏结而成。

即干呕。呕而无物之意。

膹菀

这里的“菀”与“郁”音义通,故“膹菀”又称“膹郁”。是一种喘急痞闷的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膹郁,皆属于肺」参见“病机十九条”。

腨[病捐]

语出《素问.阴阳别论》)。“腨”:即腓肠肌,“[病捐]”肓,酸痛。指腓肠肌酸痛的症状。◎[病捐],外面为“病”字去“丙”,里面为“捐”字去“手”。

[月真]胀

“[月真]”,饱胀之意。即上腹胀满的症状。多属脾失健运,消化不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嗳腐

胃内带食腐的气味从口中排出,叫“嗳腐”,《伤寒论》称为“干噫食臭”。多见于消化不良。若从胃内排出的气体无味的,称为“嗳气”。《伤寒论》称“噫气”,俗称这种嗳气为“胃风”。多因中焦气滞,胸膈胀满,故嗳出才觉舒畅。多见于胃病及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的患者。

百合

古病名,见《金匮要略》。是一种心肺阴虚的病症。临床表现为沉默少言,欲睡不能眠,欲行不能走,欲食又不能吃,寒热似有似无,神志有时不宁,或作自言自语,伴有口苦,尿赤,脉数等内热见症。类似西医神经衰弱,癔病,或某些热病后期虚弱症。亦有人认为《金匮要略》用百合、地黄等滋阴药治疗本病有效,而命名。

半身不遂

又称为“偏瘫”或“偏风”。指一侧肢体偏瘫或不能随意运动。久病则患肢此健侧枯瘦,麻木不仁,故又称为“偏枯”或“偏废不仁”多属中风后遗症等疾患。

膀胱咳

又称为“偏瘫”或“偏风”。指一侧肢体偏瘫或不能随意运动。久病则患肢此健侧枯瘦,麻木不仁,故又称为“偏枯”或“偏废不仁”多属中风后遗症等疾患。

胞痹

语出《素问.痹论》。“胞”,指膀胱。“痹”,指气机阻塞不通。主要症状为小腹胀满,小便艰濇不利,小腹部有压痛。是由风寒湿之邪侵犯膀胱,影召膀胱气化失常所致。

暴厥

古病名。是因气逆于上,而致卒然仆倒,不省人事,脉来躁疾如喘的病症。《素问.大奇论》:「脉至如喘,名日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

暴仆

卒然昏仆的症状。多因肝风内动,痰涎攻心,或气火上冲所致。常见于中风、癫痫、厥证等病。

奔豚

古病名,见《灵枢》、《难经》、《金匮要略》等,为五积之一,属肾之积。《金匮要略》称之为“奔豚气”。豚,即小猪。奔豚一由于肾脏寒气上冲,一由于肝脏气火上逆,临床特点为发作性下腹气上冲胸,直达咽喉,腹部绞痛,胸闷气急,头昏目眩,心悸易凉,烦躁不安,发作过后如常,有的夹杂寒热往来或吐脓症状。因其发作时胸腹如有小豚奔闯,故名。从证候表现看,类于胃肠神经官能症,而出现肠道积气和蠕动亢进或痉挛状态。

鼻衄

俗称“流鼻血”。多由肺热上壅,或胃热熏蒸所致。也有因肝火偏旺或肺肾阴虚而引起的。因肺热致衄的,症见鼻燥、咳呛、痰少等。因胃热致衄的,症见鼻燥,烦渴引饮,口臭等。因肝火引起的,症见头痛眩晕,目赤,善怒等。肺肾阴虚则虚火上升,血随火升而衄血,常兼见咳嗽盗汗、低烧、头昏、耳鸣等。

鼻掀胸挺

鼻翼煽动叫“掀”;气喘胸高叫“挺”。是形容小儿喘咳、呼吸困难的状态。

痹气

指阳气虚,内寒盛,使营卫之气失调,血行不畅,而致气血闭阻不通的病理。《素问.逆调论》:「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痹症

是泛指邪气闭阻躯体或内脏的经络而引起的病症。“痹”即闭阻不通也。通常多指风、寒、湿三种邪气,侵犯肌表经络和骨节,发生关节或肌肉疼痛,肿大和重着等一类疾患。《素问.痹论》即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也。」在临床上主要可分“风痹”,“寒痹”,“湿痹”和“热痹”四种。在内经等古籍中,按病变部位又可分为“筋痹”,“骨痹”,“脉痹”,“皮痹”,“热痹“,“肌痹”,“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肾痹”,“挛痹”,“阴痹”,“远痹”,“血痹”,“胸痹”,“肠痹“,“胞痹”,“食痹”,“五脏痹”等。详见各条。

便血

泛指血从肛门下泄,包括粪便带血或单纯下血的证候。本病有因脾虚不能统摄;有因湿热下注大肠而损伤阴络。血色紫暗的,多属气虚或湿毒;血色鲜红的,多属热证。

薄厥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是指由于精神刺激,可使阳气急亢,血随气逆,致使血液郁积于头部,发生卒然昏厥的病症。

不得眠

又名“不寐”。指难以入睡,或睡而不熟。多由于劳神过度,阳虚内热,血虚不能养心,忧思郁结,老人阳气衰,胃不和或火炽痰郁,温病里热盛等原因所致。

不得前后

前指小便、后指大便,即二便不通。

不育

通常指男子无生育能力。可因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或后天病变引致肾气亏损、精气虚冷而致。

嘈杂

是一种胃烷、心口部位的症状,虞搏《医学正传》谓:「夫嘈杂之为证也,似饥不饥,似痛不痛,而有懊侬不自宁之状者是也。其证或兼嗳气,或兼痞满,或兼恶心,渐至胃烷作痛……。」其痛往往得食即止。多因痰火、肝胃不和、胃热、血虚等所致,是溃疡病和胃炎等病较常见的症状。

肠痹

古病名,语出《素问.痹论》。内脏痹证之一,即痹证影响于大小肠所出现的一种证候。主要症状为渴饮而小便不利,腹胀泄泻。因大小想肠之气痹阻不行,致水道不通,糟粕不化,清浊不分所致。

肠风便血

因风热客于肠胃或湿热蕴积肠胃,久而损伤阴络,致大便时出血,故名。临床表现:大便前出血如注,血色鲜红,肛门无肿痛,舌红、脉数等。

肠覃

古病名。语出《灵枢.水胀篇》。主要表现,初起时腹内有块状物如鸡蛋大,以后逐渐增大,腹胀如怀孕状,块状物坚硬,推之可移,月经照常来潮。是由于气阻血瘀,癖积留滞所致。类于妇女卵巢肿瘤

虫臌

由寄生虫如血吸虫等引起臌胀称“虫臌”又称“蛊胀”,或简称“蛊”。临床表现;初起时腹部胀满,胁下有痞块,以后腹水逐渐增加时,面色苍白或萎黄或晦黑,肌肉消瘦,食量减少,倦怠无力。病因是虫毒结聚于内,肝脾受伤,脉络瘀寒,升降失常,清浊相混所致。

虫积

是指寄生于腹腔脏腑(以胃肠道为主)的寄生虫病,以儿童为多见。主要症状有“嘈杂”腹痛,时发时止,久则面色萎黄,消瘦或腹部膨大等。

除中

古病名。语出《伤寒论》。“除”,消除之意,“中”,指中焦脾胃之气。疾病到了严重阶段,本来不能饮食,但突然反而暴食,这是中焦脾胃之气将绝的反常现象,称为“除中。

怵愓

指受恐惧刺檄而引起心跳不安。

喘促

见“喘急”。

喘急

或称“喘促”。是形容气喘时呼吸急促之状。

喘鸣

指喘气时喉间有痰鸣声而言。若痰盛而作喘,称为“痰喘”;痰喘而兼见咳嗽,称为“喘咳”。(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等)

喘症

以呼吸急促,甚至鼻翼煽动,或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其特征。见于外感或内伤等疾患,临床上分“实喘”和“虚喘”两类。“实喘”多由风寒或痰浊、痰热等所致。由风寒引起的,初起有恶寒发热等表症;由痰浊诱发的,则见胸中满闷,甚则咳引胸痛。由于痰热的,则发热,咳嗽痰盛,胸痛,烦燥等。“虚喘”又分肺弱、肾虚两种。肺弱的以喘促短气,咳声低弱,自汗畏风为主;肾虚的则以呼多吸少,动则喘甚,神疲肢冷为主。

大肠咳

指咳嗽时会出现大便失禁的症候。

大汗

指汗出过多的现象。可因热盛迫汗、发表太过、病后气虚、元气欲脱等原因而出现。汗是津液所化,汗多则伤津,甚则“亡阴”;汗为心液,汗多也可以“亡阳”。参见“亡阴”、“亡阳”、“漏汗”、“热汗”、“冷汗”等条。

大厥

属“中风”的病症。指中风卒倒,昏迷不醒的证候,与“厥证”昏倒不久即行复苏的症状有别。参见“中风”条。

大衄

口鼻一起出血,甚至眼、耳、口、鼻、二阴同时出血的病症,有因血热妄行,也有因气虚不摄所致。

戴阳

阳气因下焦虚寒而浮越于上,出现下真寒而上假热的证候,称为“戴阳”。患者见气短,呼吸迫促,倦怠懒言,勉强说话即感上气不接下气,头晕心悸,足冷,小便清,大便稀溏,舌胖嫩,苔黑而润。这些都是真寒的表现。但面色浮红,口鼻有时出血,口燥齿浮,脉浮大,按之空虚无力。这些是假热的症状。“戴阳”与“格阳”都属真寒假热的病理变化。格阳证是内真寒而外假热,戴阳证是下虚寒而上假热。实际上病情发展到这种严重阶段,两者常可互见,不能截然分开。参阅“阴盛格阳”条。

胆咳

指咳嗽时会呕吐出胆汁或青色苦水的症候。

盗汗

指夜间入睡后不自觉的汗出,醒后即止的一种症状。多因阴虚内热,迫汗外泄所致。

巅疾

“巅”,指头顶。巅疾,泛指头部的疾病,但多指各种头痛。头为诸阳之会,脏腑血气皆上会于头部。故凡六yin外感、脏腑内伤,均可发生巅疾。

癫狂

癫和狂都是精神错乱的疾病。癫,表现为抑郁状态,情感淡漠,沉默痴呆,语言错乱,不知饥饱,甚则僵仆直视,属虚证。病由痰气郁结,或心脾两虚所致。狂,表现为兴奋状态,喧扰不宁,衣被不敛,打人骂人,歌笑不休,多怒,甚则逾垣上屋,属实证。病由阳气过亢,心神外越所致。故《难经.十二难》说:「重阳者狂,重阴者癫。」但是,癫与狂在病理变化上仍有关联。癫病经久,痰郁化火,可以出现狂证;狂病既久,郁火渐得宣泄而痰气留滞,亦能出现癫症。故常癫狂并称。

短气

即呼吸短促而不相接续之意。可见于很多疾病的过程中。有虚有实。实证多突然发病,伴有胸腹胀满。呼吸声粗,多由于痰、食内阻,影响气机升降所致;虚证多实久病,声低息微,形疲神倦,多由于元气大虚所致。

夺精

夺,耗损之意。即精气严重耗损。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耳聋、视物不明等。指脉跳在一呼之间跳一次或四次者(《难经》)。

夺血

指血液丧失。夺,劫夺之意。血和汗同来源于水谷之精气,对于血虚患者,本来津液不足,若强发其汗,势必伤营动血,称为“夺血”。

额汗

指头额出汗而身上没有汗出的症状,以阳明证兼有瘀血和湿热证为多见。因热郁于内,不得发泄,故循经脉上越,热退则汗自止。如因病后,或老年人气喘,气逆于上,往往也头额多汗,属虚症。如重病末期,神倦肢冷,腹泻,脉微细,突然额汗大出,这是虚阳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液随气而脱的危象。

呃逆

是气逆上冲,喉间呃呃作声,连续不断的症状。有由于过食生冷或过服苦寒药物所引起,的;有由于过食辛热或过服温燥药物所引起的;有由于精神刺激、情志失调、胃气郁逆引起的;也有由于久病、重病脾胃虚寒引起的。这些因素都会使胃气上逆而出现呃逆,辨证上宜分清寒热虚实。“胃寒呃逆”,呃声沉缓,得热则减,得寒呃增,手足不温,食少便溏,小便清长,舌苔白润。“胃热呃逆”,呃声洪亮,连续有力,烦渴口臭,面赤便秘,舌苔粗黄。“胃虚呃逆”,呃声微弱而缓,很久才呃一声,厌食,食下易胀,形倦神疲,舌淡红,光剥无苔。久病、重病出现虚呃,呃声短频而无力,多属危重症候。“胃实呃逆”,多因暴食伤胃,食滞胃脘,或痰浊阻滞所致,呃声较频而有力,嗳出腐败酸臭气,常兼见腹痛,胸脘痞闷,或呕吐痰涎。

反胃

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吐出不消化的食物,神疲乏力,舌淡,脉细无力,以其食入反出,故名。《金匮要略》称为“胃反”,宋.朱端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作“翻胃”。主要是脾胃虚寒所致。

泛恶

也叫“恶心”。指胃脘间由痰浊、湿邪、食滞等原因而出现欲吐难吐,泛溢清涎或酸水等症状。

肥气

古病名。五积病之一,属肝之积(《难经.五十六难》)。左胁下有肿块突起,状如覆杯,久则咳嗽呕逆,脉弦细。本病多由肝气郁结,瘀血停聚所致。类于脾脏肿大等疾病。

肺闭喘咳

此症多见于小儿,中医认为是外邪壅阻于肺,肺气郁闭不宣,而出现发热、气急、咳嗽,甚至鼻翼煽动,颜面苍白,口唇发绀等的病症。(类似肺炎)在病因方面,中医认为其有因风寒外束,或风温犯肺;也有因火热迫肺而起的。风寒外束的,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而咳嗽气喘;风温犯肺的,寒轻热重或不恶寒,有汗,喘咳胁痛,舌红苔微黄;火热迫肺的,高热,自汗,烦渴,喘急,脉洪大。

肺痹

五脏痹证之一。主要症状为恶寒、发热、咳嗽、喘息、胸满、烦闷不安等。由外邪闭阻肺气或因“皮痹”日久不愈,病情发展所致。《素问.痹论》:「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一说由于生活失于调养,精气内损,复感外邪,邪气积于胸中所致。(《素问.五脏生成篇》)

肺病

痫证的一种。发作时面色灰白,目睛上视,惊跳,颈项反折,手松开,张口吐舌,声如羊叫等。由肺虚受邪,伤及肝肾所致。

肺咳

指咳时喘息有声,甚至咳出血的症候。

肺劳

五劳之一。由于肺气损伤所致。主要症状有咳嗽、胸满、背痛、怕冷、面容瘦削无华、皮毛枯槁等。即肺痨

肺疝

古病名。因邪气侵犯肺硁,肺气不化,使水道不得通调,致热郁膀胱所形成的一种疝病。症见少腹兴睾丸胀痛,小便不通。

肺痿

是阴虚肺伤的慢性衰弱疾患。主要症状为咳嗽,吐出稠痰白沫,或伴有寒热,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心悸气喘,口唇干燥.脉象虚数等症。本病多续发于其它疾病或经误治之后,津液一再耗损,阴虚内热,肺受熏灼而致。若病久伤气或肺中虚寒而致者,则表现为阳虚,患者多涎唾,常吐出涎沫而无咳嗽。可伴有眩晕、遗尿等症状。

是肺部发生痈疡、咳唾脓血的病症,类于肺脓疡、肺坏疽等疾患。多因风热病邪阻郁于肺,蕴结而成;或因嗜酒或嗜食煎炸辛热厚味,燥热伤肺所致。病情变化一般分为三期:表证期: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出汗、咳嗽胸痛、脉浮数等症;酿脓期:主要表现为咳逆胸满、胸痛、时时振寒、脉象滑数等症;溃脓期:主要表现为咳吐脓血腥臭。也可续于其它疾病。

肺胀

即肺气胀满。是泛指喘咳胸满的病症。是由于肺失肃降所致。有虚实之分。实证多由邪气壅肺,肺气不降;虚证多由肺肾两虚,导致肾不纳气,而肺气上逆。可见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合并感染等疾患。

风痹

又称“行痹”或“周痹”俗称“走注”,痹证类型之一。临床表现肢体酸痛,痛而游走无定处。病因风寒湿三邪中以风邪偏胜,而风邪易于游走所致。故《素问.痹论》说:「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风痱

“痱”与“废”同义。指中风后出现偏瘫。

风水

水肿症候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发病急骤、脉浮、骨节疼痛,发热恶风,浮肿以头面较甚,多由于风邪侵袭,脾肾气虚,肺气失于肃降,通调水道的功能障碍,水气不行所致。

风痫

痫证发作时头强直视,不省人事,甚至牙关紧闭。多因肝经积热所致。由外感风邪而发生的痫病,实即小儿急惊风

风消

古病名(见《素问.阴阳别论》)。指因情志郁结而形体瘦削的一种证侯。妇女则见经闭,其发展可因血虚气郁而生内热,阴液不断被消耗,故形体日渐消瘦。《张氏医通》说:「风消者,发热消瘦」。

风懿

又名“风癔”,中风症候之一。指猝然昏倒,舌强不能言,喉中有阻塞感和痰鸣音。是由痰火闭塞所致。

肤胀

语出《灵枢.水胀篇》。是寒气留滞在皮肤之内而出现肿胀的病症。其临床特点是腹部膨大,叩之中空不实,身肿,用指按压腹部,被压处凹陷不应手而起,皮厚而色泽无异常变化等。

胕疝

古病名,为脐下部有硬结肿块的病症。

胕肿

“胕”一说与“肤“字通。全身肌肤浮肿叫“胕肿”。参见“阴水”、“阳水”条。

跗肿

跗,部足背,跗肿乃指足背浮肿。

伏瘕(虙瘕)

古病名。语出《素问.气厥论》。“虙”与“伏”音义相通。指一种邪气伏于大肠的瘕证。下腹部有时鼓起块状,但有时消散,可伴有腹痛,便秘等症状。多因大肠热气郁积所致。

伏梁

古病名。主要是指心下至脐部周围有包块(或气块)形成的病证,大多由于气血结滞所致。古代文献描述本病症状主要有三种说法:五积病之一,属心之积。症见脐上至心下部位有包块,大如手臂,久不愈,令人心烦,睡眠不安。(《难经.五十六难》)下腹部坚硬胀满,有包块在腹腔肠胃的外面,推之不移,内有脓血瘀积,脐周围疼痛,身肿,下肢浮肿,忌切按。(《素问.腹中论》)在心胸之下的部位,能升能降,有时唾血(《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伏痰

又称“宿痰”。指水饮由于内热的煎熬而成的痰,停留在膈间较久而得名。在中医认为伏痰与伏饮意义基本相同,但“饮”多伏于胸腹四肢,(类似于水肿和胸腹腔积水的现象)。而“痰”则全身各处均可潜伏,除一般有咯痰症状的疾病外,如癫痫,某些关节病,淋巴结肿大的病症等,在辨症施治方面往往均兴伏痰有关。

伏饮

指痰饮潜伏于体内,经常发作的状况。临床症状是腰背酸痛,恶寒发热,胸胁胀满,咳嗽呕吐,甚则眠泪自出,浑身颤动。

腹满

“腹胀满”。是指腹部胀满的症状。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因脾阳失运所致,每兼下利腹满痛而喜温、喜按,苔白,脉缓弱。实症多因热结胃肠所致,每见便秘,腹痛拒按,苔黄燥,脉沉实有力。

肝痹

五脏痹证之一。主要症状为头痛,夜睡多惊梦,渴饮,多尿,腹胀,腰痛胁痛,足冷等。古人从脏象学说的观点,认为本病由“筋痹”日久不愈,复感于邪,邪气内积所致。如《素问.痹论》说:「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

肝厥

由肝气厥逆而上冲的病症。主要症状有手足厥冷、呕吐昏晕、状如癫痫、不省人事等。患者平素即有阴虚肝旺,常因受到精神刺激而诱发。

厥头痛

简称“厥头痛”。因肝气失调而引起的一类内伤性的头痛症。其中,因怒气伤肝,肝气上逆,上冲于脑而发作的头痛,称“肝逆头痛”,疼痛常以左侧为甚,并伴有胁痛;若平素胃气虚寒,以致肝胃不和,肝气夹胃中寒渴之气上冲厥阴经脉,症见头巅头痛、四肢厥冷、呕吐涎沬的,称“厥阴头痛”。

肝咳

指咳时牵引到两胁疼痛,甚则躯体不能转侧,转侧则两胁部胀满的症候。

肝劳

五劳之一。由于精神刺激,损伤肝气所致。主要症状有视物不明,两胁引胸而痛,筋脉弛缓,活动困难。

肝着

古病名。见《金匮要略》。着,邪气留着之意。由于肝脏气血郁滞,出现胸胁痞闷不舒,甚或胀痛,经过摸按后才觉得舒服,并喜欢热饮的病证。

疳疝

阴囊肿大,疼痛或硬结麻木。指男女外生殖器溃肿流脓的病症。溃疝,是阳明筋病,内有脓血,即巢氏(指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之胕疝,子和(指张子和《儒门事亲》)之血疝也”(《医宗必读》)。

膏淋

主要症状见小便混浊如米泔,或如脂膏之物,尿出不畅。尿道热涩而痛的属实证,不热不痛的多属虚证。实证多因湿热下注,蕴结膀胱,以致气化不行,不能约束脂液所致。虚证多因肾虚不能蒸化和制约脂液所致。

骨痹

语出《素问.痹论》。指气血不足,寒湿之邪伤于骨髓的病症。主要症状为骨痛、身重、有麻痹感、四肢沉重难举。

骨痿

语出《素问.痿论》。属痿证之一,症见腰背酸软,难于直立,下肢痿弱无力,面色暗黑,牙齿干枯等。由大热灼伤阴液,或长期过劳,肾精亏损,肾火亢盛等,使骨枯而髓减所致。

骨蒸

“骨”,表示深层之意;“蒸”是熏蒸之意。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故名。这种热型,每兼盗汗,是肺痨病的主症之一。有“骨蒸痨热”之称。

臌胀

即“臌胀”。是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萎黄、脉络暴露为特征的病症。致病原因有:因于情志郁结,气失调达,肝脾受伤者;有因于饮食不节,嗜酒过度,脾胃受伤,运化失职者;有因虫积或其它传染病损仍肝脾,阻碍气血者。病变多在肝、脾、肾三脏,而且互相影响,以致气血,水浊瘀积腹内,故腹部日渐胀大而成臌胀,如患者头面四肢消瘦,只腹部胀大的,称为“单腹臌”;因其形状类似蜘蛛,故又称蜘蛛臌。

固瘕

语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症并治法》,它是胃肠病的一种。主要症状为大便先硬后溏,或硬粪和稀粪夹杂而下,这是因肠间寒气结聚所致。

痼疾

是指久治不愈的比较难治的慢性疾病。

关格

病名。“格”是格拒,“关”是关闭。上见吐逆叫“格”;下见二便不通叫“关”。在上由于三焦之气不流通,寒遏胸中,饮食不下故格拒;在下由于热结下焦,津液干涸,气化障碍,故关闭。关格者,大小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二便俱不通,为关格也。(《诸病源候论》卷十四)。脉诊术语。《素问.六节脏象论》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意指阴阳之气均盛极,形成阴阳离决之势,故名。

鼾声

俗称“打呼噜”即入睡后发出的呼吸粗鸣声。正常人是属生理现象。病理性的鼾声多见于昏迷病人,属痰阻心窍的闭证,也可见于温病的热盛伤阴或肺气不利等。

寒痹

又称“痛痹”,痹证类型之一。临床表现为肢体酸痛、且疼痛程度较为剧烈,遇寒痛增,得热痛灭。病因为风寒湿中以寒邪偏胜,使气血凝滞不通所致。故《素问.痹论》说:「寒气胜者,为痛痹。」

寒厥

因阳气虚微而引起的厥证。《素问.厥论》:「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如因内脏虚寒的,症见神倦恶寒,下痢清谷,四肢逆冷,口不渴;或见身冷蜷卧,腹痛面赤,指甲青暗,甚至昏倒。因寒凝血脉的,则四肢厥冷,关节疼痛,脉微细等。

寒疝

一种急性腹痛的病症。见《金匮要略》。由脾胃虚寒,或产后血虚,复感风寒外邪,结聚于腹中而致。症见脐周绞痛、冷汗、四肢厥逆、脉沉紧,甚则全身发冷.四肢脉木;见于血虚者,腹痛连及两胁、小腹击急。(指寒邪侵于厥阴经的痛证。症见阴囊冷痛肿硬、痛引睾丸、阴茎不举、喜暖畏寒、形寒肢冷等。

寒痰

以痰质清稀色白的痰为特征。如由外感风寒而致病的,必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喉痒、咳嗽等症状。由脾肾虚寒引起的,则出现恶寒肢冷,神倦纳呆,脉沉缓等症状。

汗出濈濈然

濈,水外流之意。形容汗出连绵不断。是因胃肠热盛、邪热蒸迫汗液外泄所致。

汗出如油

指疾病垂危时,汗出不止,且汗的性状如油样粘腻,见于亡阳虚脱,如中风脱证等。参见“脱汗”条。

鹤膝风

以膝关节肿大疼痛,而股胫的肌肉消瘦为特征,形如鹤膝,故名。病由肾阴亏损,寒湿侵于下肢、流注关饰所致。大多由“历节风”发展而成。

喉吤

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吤”,即芥蒂.是喉中如有芥蒂状物阻塞的症状。

古病名,见《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主要症状有咽喉部及前后阴溃疡,因患者有神情惑乱不定,卧起不安,故名。病因伤寒失于发汗,湿毒无以排泄所致。

狐疝

古病名。或称“狐疝风”。小肠坠入阴囊,时上时下,平卧或用手推时肿物可缩入腹腔,站立时又坠入于阴囊,如狐之出入无常,故名。类于腹股沟疝。

蛔厥

因蛔虫感染而引起急性腹痛和四肢厥冷的病症。症见腹部绞痛,四肢发凉,痛甚则汗出,或吐涎沫,或吐蛔虫,时发时止,或伴有寒热,胃肠功能紊乱等证候。类于肚道蛔虫或蛔虫性肠梗阻病。

因胃气上逆而发出的呃声,也即“呃逆”。参见该条。与啘同义。王履《医经溯洄集》:「夫啘与哕,盖字异而音义俱同者也。」

昏厥

卒然仆倒,四肢厥冷,昏蒙不知人事的证候。视病因的不同,患者可经短暂而自行复苏,也可持续而昏迷不醒。包括今称的“一时性昏晕”和“昏迷”两症,前者见于“郁冒”各种“厥证”和中暑等,后者见于中风,“实厥”等。

昏愦

神识昏乱,不明事理的症状。

肌肤甲错

又称“肌若鱼鳞”,乃形容皮肤粗糙、干燥、角化过度,故外观皮肤褐色,如鳞状,通常是体内有瘀血的一种外候。临床上常兼有身体羸瘦、巩膜呈青暗色等病状。亦见于烟酸缺乏病的皮炎等。

瘕聚

妇女任脉受病的证候。主要症状为腹部脐下有硬块,推之可移,痛无定处。

肩息

指呼吸困难,抬肩以助呼吸的状态。哮喘病人或其它原因引起缺氧时均可出现这种情况。

煎厥

古病名。指内热消烁阴液而出现昏厥的病症。多因平素阴精亏损,阳气亢盛,复感暑热病邪的煎迫而致。临床表现:耳鸣、耳聋,目,甚则突然昏厥,病势发展十分急骤《素问.生气通天论》。

转动艰难之意。如舌蹇则语言不利,蹇膝则是不能行。

僵仆

卒然昏仆倒地的症状。

交肠

大小便易位而出,即大便时有尿流出,或小便时有粪水流出,故名。多见于膀胱、阴道损伤后与直肠形成直肠膀胱濌等疾病。

解[人亦]

语出《素问.平人气象论》。“解”即懈怠;“[人亦]”即困倦。是指人体感觉困倦和肢体骨节懈怠的症状。可见于虚损、消渴或热性病后,是肝肾虚再、精血不足所致。

筋痹

语出《素问.痹论》。指以筋的症状为主的痹证。临床表规为筋脉拘急,关节疼痛而难以伸张。因筋聚于关节,风寒湿,邪气侵于筋所致。

筋骨懈堕

筋骨松弛无力,难以支撑身体的症状。

筋疝

古病名。指阴茎疼痛急缩,或痒或肿,或溃破流脓,或兼阳萎,并有白色粘液随小便排出的病症。多由肝经湿热、房室劳伤所致。

筋痿

语出《素问.痿论》。属痿证之一。症见口苦,筋急而痉挛,阴茎弛绥不收,滑精等。本病系由于肝气热,肝阴亏损;或过度耗损肾精,使筋和筋膜失去滋养而致。

近血

指大便出血的部位接近直肠或肛门,血色鲜红,大便时先有血液流出才排大便。为大肠热毒引起。多见于疮或直肠病变引起的出血。

泾溲不利

即小便不利,也被用来形容大小便不通利。

惊痫

指因受惊而得的痫病。唐宋医书所截的店痫,即指小儿惊风。

精冷

男子因真阳不足而引起精气清冷,无生育能力者。类于性神经衰弱,精子缺乏一类病症。

九种心痛

其名称原见《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九种心痛”是泛指上腹脘部和前胸部的疼痛,主要有两种分类法:虫心痛、注心痛、风心痛、悸心痛、食心痛、饮心痛、冷心痛、热心痛、去来心痛(《千金要方》卷十三)饮心痛、食心痛、血心痛、冷心痛、热心痛、悸心痛、虫心痛、疰心痛、气心痛。至于“真心痛”则类似心绞痛,详见“真心痛”条。

酒悖

酗酒后胡言妄动的状态。

酒胀

胀之因于酒积所伤而得病,故名。主要症状为腹胀如斗,或见便血,尿血,脉数或涩。病由酒毒所伤,湿热蕴结肝脾,气血逆阻,肝不藏血,脾不统血所致。

逆气自下而上,通常是指从腹部上至心胁部,多属寒邪为病。忽然昏晕不知人事,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指肢体或手足逆冷,亦可同时兼见昏厥的情况。

厥气

泛指一些继发性病因。如功能失调、气血逆乱、痰浊闭阻、食积停滞或暴痛等,因这些病理变化,在病理过程中又起了致病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厥气上行,满脉去形。」指的就是血随气逆、脉道壅盛而致突然昏仆的病理。

厥疝

指厥气上逆的疝证。症见脐周绞痛,胁痛、恶心、吐冷涎,手足厥冷,脉大而虚等,多因寒气积于腹中上逆所致。《济生方》:「厥疝则心痛(指胃脘部痛),足冷,食已则吐」。

厥症

是泛指突然性的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不久即能逐渐苏醒的一类病症。中医认为其成因大致可分两类,一为平时肝阳偏旺,饮食不节,精神周度剌激或剧痛等,使气机逆乱,血随气逆或痰随气升,蒙闭心神而发;另一成因系因元气素弱,或因病后气津受伤,或失血等,致使气血不能上承而发。据内经论厥症,有“暴厥”、“寒厥”、“热厥”、“煎厥”、“薄厥”、“尸厥”等。后世又有“痰厥”、“食厥”、“气厥”、“血厥”,“蛔厥”,“暑厥”等,详见各条。

咳逆上气

指咳嗽气喘的病症。“上气”即肺气上逆之意。此症临床上有实证、虚证的区别。实证主要症状为喘咳胸满、呼吸迫促、不能平卧、痰多粘腻、脉浮滑,是由于肺实气闭所致。虚证主要症状为咳喘面浮、脉浮大无力,这是“肾不纳气”所致。

咳嗽

咳嗽是一个症状,中医认为六yin外感,脏腑内伤,影响于肺而引起咳嗽。前人区分有声无痰叫“咳”,因痰作咳叫“嗽”。临床上习惯把有痰而有声的咳,统称“咳嗽”。无痰的咳则叫“咳呛”或“干咳”。但不离外感、内伤两大类,一般按风寒、风热、燥火、痰湿、劳伤施治。

咳血

指随咳嗽唾痰而出的血。血液来自肺与气管,往往色泽鲜红,痰血相兼,或痰中带有血丝,故称“痰血”。因其随唾而出,又叫“唾血”。多由于咳嗽损伤肺络。因风热燥邪的,见喉痒咳嗽、口干鼻燥;因肝火犯肺的,见胸胁牵痛,烦躁易怒;因阴虚内热的,见骨萎潮热,咳嗽气短。

口噤

牙关紧闭、口不能张的症状。

溃癃疝

指腹腔内包裹性化脓性的炎症肿块,所谓“腹中裹大脓血,在肠胃之外。”(王肯堂《证治准绳》)常兼见小便不通的证候。

劳淋

淋症日久不愈,遇劳即发,故名。主要表砚:小便淋沥,尿后下阴部隐痛,肢倦腰酸,缠绵难愈。此证多因淋症经久失治,或调治失宜,致脾肾两虚而起。若面色晄白,少气懒言的,为脾气虚;形虚肢冷,脉虚弱的,为肾阳虚;手足心热,舌红,脉细数的,为肾阴虚。

痨瘵

是指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或称“肺痨”。类于肺结核病。其发病原因,是由于某种因素使机体的抵抗能力降低,从呼吸道感染痨虫(结核杆菌)所致,故又称“传尸痨”,以形容它是一种互相传染的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咳嗽、咳血、潮热、盗汗、身体逐渐消瘦等,以阴虚为多见。在整个疾病演变过程中,开始则阴精亏耗,继则阴虚火旺,后期则阴损及阳、阴阳两亏。

痨疰

痨瘵的别称。“疰”有注入和久住之意,形容痨瘵患者的病程长,又能转注给别人,故名。

雷头风

头痛时自觉雷鸣之声,头面起核,或肿痛红赤。由湿毒郁结于上所致。

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汗出。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沉迟、舌质淡苔白润等寒性证侯。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膜理松疏而致;亦可因受惊引起。

冷劳

妇女虚劳病之属于阴寒证者。多因气血不足,脏腑虚寒所致。主要症状有脐下冷痛、手足时寒、月经不调、饮食不化、间有呕吐、时寒时热、骨节酸痛、形体羸瘦等。

历节风

见《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简称“历节”,以关节红肿,剧烈疼痛,不能屈伸为特点。多由肝肾不足而感受风寒湿邪,入侵关节,积久化热,气血郁滞所致。因其主要病变为关节剧痛,发展很快,又称为“白虎历节”。如因寒湿偏胜,则以关节剧痛不可屈伸为主证。类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饰炎,痛风等疾患。

两胁拘急

两胁部牵引不舒的感觉。多因水饮聚结于两胁,或肝气郁结所致。

淋症

凡尿频、尿急、排尿障碍或涩痛、淋沥不断的症候统称“淋症”。分为“石淋”,“气淋”,“膏淋”,“劳淋”,“血淋”等五种类型。包括泌尿系感染、结石、结核、乳糜尿、前列腺炎等多种疾病。多属湿热积于下焦,渗入膀胱,或由于肾虚而湿浊下注,气化不利所致。五淋中病因又各不同,详见各条。

留饮

指长期滞留不行的水饮。中医认为系因中焦脾胃阳虚,失于运化,津液凝滞所致。临床表现为口渴,四肢关节酸痛,背部觉寒冷,气短,脉象沉等。如中阳不复,旧饮虽得排泄,但新饮又可再留积,故此症迁延难愈。

六极

指六种劳伤虚损的病证。“血极”则发堕善忘;“筋极”则拘挛转筋;“肉极”则肌削萎黄;“气极”则短气喘急;“骨极“则齿浮足痿;“精极”则目暗耳聋。

咯血

指未经咳嗽而喉中咯出血块或血点,或痰血一并咯出,因一咯即出,故名。如偶然咯血,或略有咳嗽,是肺有燥热。若咯血频频,面赤心烦,咽喉干燥,舌质红,脉细数,是阴虚火亢,多属肺肾阴亏,心肝火旺所致。咯血常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癌等病。

癃闭

是尿闭或排尿困难,下腹胀满的一种证候。“癃”是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下腹缓缓胀满;“闭”是小便不通,点滴不出,病势较急,一般统称为“癃闭”。本证包括由于膀胱、尿道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所造成的排尿困难和尿潴留;或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肾功能减退或衰竭而造成的尿量极度减少等。导致癃闭的原因很多,临床所见则不外虚证和实证两类。如因湿热下注,或瘀血,结石阻塞的,多属实证;如因肾阳不足、不能气化,或肾阴亏损、津液内虚的,多属虚证。

偻附

“偻”屈背之意。“附”,同俯。偻附是行路时曲背弯腰,头向下俯的体征。是肾气衰而筋脉虚疲的表现。

漏汗

指表证发汗太过,以致阳气受伤,卫虚不固,汗液漏出不止的现象。由于出汗过多,不但阳气不足,而且津液耗损,故常伴有小便短少、排尿困难、四肢微拘急、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

挛痹

语出《素问.异法方宜论》。筋脉拘急为“挛”,肌府疼痛麻木为“痹”。泛指痹证的筋脉拘急,肌肤麻木,疼痛和关节活动不灵的一类症状。

脉痹

语出《素问.痹论》。凡是指以血脉症状为主的痹证。临床表现为有不规则的发热,肌肤有灼热感、疼痛、皮府或见红斑,多因血虚,以寒湿邪留滞血脉所致。

脉痿

语出《素问.痿论》属痿证之一。证见下肢肌肉萎缩无力,胫部软弱不能站立,膝踝关饰不能提屈等。由心气热,气血走于上,而使下部血脉空虚;或因失血过多,经脉空虚,使肌肉麻痹,进而发生本病。

瞑眩

本来是指头昏目眩、眼睛睁不开的症状,但古书往往把瞑眩和药物反应联系起来(《尚书.说命篇上》:「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即服药后出现恶心、头眩、胸闷等反应的,称为“瞑眩”。

纳呆

胃的受纳功能呆滞,故名,也称“胃呆”。即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症状。如果胃口不好,常有饱滞之感的,称为“胃纳呆滞”。

脑风

风邪上入于脑所引起的病症。属头风一类疾患,主要症状:项背恶寒,脑户穴(风府穴之上,为督脉、足太阳之会)局部冷感,恶风,头部剧痛,痛连齿颊。

呕吐

由于邪气在胃、胃失和降、气反上逆所出现的症状,前人以有声无物为呕,无声有物为吐,但实际上很难截然划分,一般都统称为“呕吐”。临床常见有胃寒、胃热、伤食、痰浊等四种。胃寒的,呕吐清水,口中多涎,喜热恶冷,小便清利,舌苔白腻;胃热的,食入即吐,吐出物酸苦夹杂,口有臭气,喜冷恶热,舌苔黄腻;伤食的,胃脘胀闷,嗳气吞酸,呕吐物多属酸腐宿食,吐后稍觉舒畅,舌苔厚腻;痰浊的,平素多有头眩、胸闷、心悸等症,呕吐黏痰或清涎,舌苔滑腻。

呕血

指血随呕吐而出、色紫暗、量较多,并常夹有食物残渣。多因胃中积热,或肝郁化火,逆乘于胃,脉络瘀滞,阳络损伤所致。以门静脉性肝硬化、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病较为常见。

盘疝

古病名,指脐周绞痛的病症。

皮痹

语出《素问.痹论》。指以皮肤症状为主的痹症。临床表现为肤冷麻木等。由风寒湿邪气侵于肌表,使卫阳之气不能温养所致。

皮毛痒

指痿证之见皮毛枯槁失去润泽的症状。《素问.痿论》:「肺主身之皮毛……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也。

皮水

水肿证候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发病缓慢,全身性浮肿,肢体疼痛沉重,无汗,皮肤冷,四肢凹陷性水肿较重,脉浮。多由于脾虚湿盛、水溢皮肤所致。

脾痹

五脏痹证之一,主要症状为四肢倦怠,胸闷,咳嗽,呕吐清涎等。古人从脉象学说的观点,认为本病由“肉痹”日久不愈,复感外邪,疾病深入发展所致,如《素问.痹论》说:「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一说由于四肢运动过度,汗出当风,邪气积在腹中所致。

脾咳

指咳时右胁部疼痛,且牵引到肩背,甚至不可动,动则咳嗽增剧的症候。

脾劳

五劳之一。由于饥饱失调,或忧思伤脾所致。主要症状有肌肉消瘦,四肢倦怠,食欲减少,食则胀满,大便溏泄等。

脾约

语出《伤寒论》。指津液不足而大便秘结的一种病症。多因睥的运化功能失调,气虚不能化津,致肠中津液不足,故大便干结难解。

痞块

指腹腔内的积块。

痞气

五积病之一,属脾之积(《难经.五十六难》)。右胃脘部位有肿块突起,形状像覆着的盘子一样,日久不愈,会使人发黄疸,营养不能吸收而使肌肉消瘦,四肢无力等。多因脾虚气郁,痞塞不通,积气留结所致。

偏沮

“沮”润湿之意。“偏沮”是偏于半身出汗的症状,因患侧无汗,健侧有汗,故偏于半身润湿。由于气血不能畅流周身所致。可见于中风或某些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的疾病。《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偏头痛

一种发作性的头痛证。临床表规以头痛剧烈为主。但其痛处相对固定偏于左或右侧。在比较疲劳或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容易发作。多因肝虚、肝阳偏亢、痰热等所致。前人又有偏左属风与血虚,偏右属湿痰与热之说,然亦不宜拘执。

七疝

古籍中把疝气分为七种的合称。指厥疝、症疝、寒疝、气疝、盘疝、胕疝、狼疝(《诸病源候论》)。指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气疝、狐疝、颓疝。(《儒门事亲》)指冲疝、狐疝、颓疝、厥疝、瘕疝、溃疝、疽癃疝(《医宗必读》)。

脐疝

又称“脐突”。多见于幼儿。主要症状为脐中有包块突出,皮包光亮。

气臌

臌胀类型之一。因于脾虚气滞者,症见胸腹胀满不适,按之仍觉柔软,伴有气逆,嗳气等症状。因于七情郁结、气机壅寒者。症见腹大、青筋显露,肤色苍黄,四肢消瘦等。

气厥

由于气病所引起的厥证。有气虚、气实的不同。气虚而厥,症见眩晕昏仆,面色淡白、汗出肢冷,气息微弱,脉沉微等,类于低血压或低血糖的昏厥。气实而厥,每因暴怒气逆所致,与“薄厥”同义。

气淋

主要症状见下腹至阴囊胀痛,小便涩滞或尿后疼痛,多因膀胱气滞所致。若久病不愈,反见少腹坠胀急痛,排尿困难,尿有余沥,则是脾肾气虚所致。

气疝

古病名。主要症状为发作时阴囊偏坠肿痛,上连腰部(肾俞),每于恼怒过度或过劳时发作,气平静即逐渐缓解。

气上冲心

指病者自觉有一股气从下腹上冲心胸的症状。多由寒邪客于下焦及胃肠,或肝胃之气上逆所致。

气胀

腹部胀满的症状,叫做“胀”,因气滞而引起腹部胀满叫“气胀”,病因多与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气机阻滞有关。参阅“气臌条”。

干咳(干咳)

指无痰的咳呛。轻者连咳十数声会有少量粘痰咯出,重者难多咳亦无痰,咳声高亢,喉痒干燥,胸胁作痛,舌边尖红,苔黄而干,脉细涩或弦数。中医认为多系由于燥火伤肺,肺津受灼所致。

干呕(干呕)

指呕吐时有声无物。多由胃虚而邪气上逆所致。

干血劳(干血劳)

虚劳证候之一。多见于妇女。主要症状有面目暗黑、肌肉枯干而粗糙、肌肉消瘦、骨蒸潮热、盗汗、口干颧红、易惊、头晕痛、月经涩少,或闭经。是血枯血热积久不愈,肝肾亏损,新血难生所致。

强中

指阴茎无故而坚硬勃起、久久不痿,精液自泄的证候。常伴有小便多,唇、口干燥等,是一种阴虚阳亢、命火妄动之象。多因性欲过度,肾气受伤所致。

圊血

又叫“清血”。清,古通“圊”,即厕所。上厕时即大便出血,故名。参见“便血”条。

热痹

痹症类型之一。临床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常伴有发热,恶风、口渴、胸闷等全身症状。病因素有蕴热,再感受风寒,热为寒郁,气机不通,久则寒亦化热;或风寒湿之邪留滞经络,日久化热而成。

热汗

指发热时的出汗,见于汗出热不退或退而复热时,可伴有口渴、烦躁、面红目赤、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干、脉数等热性证候。多因风邪化热或内热蒸迫所致。

热厥

由于邪热过盛,津液受伤,影响阳气的正常流通,不能透达四肢而见手足厥冷的病症。热厥与寒厥的区别点是:寒厥的腹部清冷,多伴有寒泻的症状,热厥则胸腹有灼热感,且有目赤,烦躁、口渴、便秘、尿赤、舌苔黄糙等实热见症。

热淋

淋证类型之一。临床表现有小腹拘急疼痛,小便赤涩如血,尿时灼痛,或伴有寒热、身酸等症状。是由于下焦热结所致。类于急性泌尿系感染。

热中

热邪留滞肠胃的意思。“消瘅”的别名。风病的一种。因风邪侵犯阳明胃经而化热,以目黄为主症(《素问.风论》)。

肉痹

语出《素问.痹论》。指以肌肉的症状为主的痹症,又称为“肌痹”。临床表规为肌肉麻木或酸痛无力,困倦,汗出等。由风寒湿邪气侵于肌肉所致。

肉痿

语出《素问.痿论》。属痿证之一。症见肌肉麻痹不仁,萎弱无力。本病系由于脾气内热,胃阴不足,以致肌肉得不到营养的输布;或因久居湿地,肌肉为湿邪所伤而致。

三焦咳

指咳嗽时肚腹胀满而不欲饮食的症候。

三消

“上消”、“中消”、“下消”三种证型的合称。是根据病机、症状和病情发展阶段的不同,对消渴病的三种分型,故名。

泛指体腔内容物向外突出的病症。多伴有气痛的症状,故称为“疝气”、“小肠气”、“小肠气痛”或“盘肠气”。如突出于腹壁、腹股沟部位,或从腹腔下入阴囊的肠疝等。指生殖器、睾丸、阴囊的部份病症。如男女外生殖器溃肿流脓,溺窍流出败精浊物,睾丸或阴囊的肿大疼痛等病症,有的可兼有腹部症状。指腹部的剧烈疼痛,兼有二便不通的证候,如“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素问.长刺节论》)。「督脉为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指大小便秘结),为冲疝」(《素问.骨空论》)。

疝瘕

见《素问.玉机真脏论》等篇,或称“瘕疝”。是指小腹部热痛,溺窍流出白色粘液的病症。

善食而瘦

“中消”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由于内热消耗阴津所致。参阅“食亦”、“中消”条。

上膈下膈

上膈是食入即吐,下膈指朝食暮吐。

上气

指呼多吸少,气息急促,是肺经受邪,气道不利的证候。指上部之气心、肺之气)。心肺在人体之上部,故名。

上消

又称“肺消”或“鬲消”。以口渴多饮为主症,有偏热偏寒的不同。如见口干舌燥、小便多,舌红苔黄的,是偏热证,是因胃火或心火熏灼于肺,使肺阴耗伤所致。如见饮一溲二,迅速消瘦,倦怠无力,气短、脉沉迟的,是偏寒证,是因气津两伤所致。

少气

即气虚不埕。主要表现为气息低微,说话时感觉气不够用、懒言、倦怠、脉弱。多因中气不足、肺肾两虚所致。

舌衄

即血液从舌体渗出。多因心火炽盛所致,也有因脾肾二经虚火上炎的。

身不仁

身体肌肤麻木,失去各种皮肤感觉的症状。此因邪气中于络脉,营气不能运行于肌表所致。

身体烦疼

指肌肉关节疼痛,烦忧不宁,周身不适的症状。

神思间病

泛指精神、神经活动(特别是思维意识活动)失常一类病证。

肾痹

五脏痹证之一,主要症状为骨萎弱不能行走,腰背弯曲,不能伸直,或关节肿胀,强直不能屈曲等。由“骨痹”日久不愈,复感外邪,内舍于肾。一欣认为气积于小腹和外阴部,内伤肾气所致。

肾咳

指咳时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唾涎的症候。

肾劳

五劳之一。由于性欲过度损伤肾气所致。主要症状有遗精、盗汗、骨蒸潮热、甚则腰痛如折、下肢痿弱不能久立等。

尸厥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状如昏死,患者呼汲微弱,脉极微细,或毫不应指,故乍看似死,须认真诊察和及时抢救。可见于某些气体如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窒息,脑震荡等病。

失溲

即“小便失禁”。有因脾肺气虚,肾气不足,膀胱无力控制者,多见于老年人,病后体质虚弱病人,其症状为少腹时觉坠胀,常有尿意、量少,滴沥不禁等。有因于神志昏迷、膀胱失去控制者,可见于中风、热性病邪陷心包的病人,病情多属危重。

湿痹

又称“着痹”。痹证类型之一。临床表现为肌肤麻木,关节重着,肿痛处固定不移。病因风寒湿三邪中以湿邪偏胜,湿性粘腻滞着所致。故《素问.痹论》:「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石瘕

语出《灵枢.水胀篇》。本病多因月经期间,寒气入侵,恶血停积所致。主要症状为子宫内有块状物形成,日渐增大;如怀孕状,并有闭经等,以包块坚硬如石,故名。类于子宫肿瘤。

石淋

亦称“砂淋”。主要症状有脐腹拘急,腰部一侧疼痛,或有阵发性绞痛、痛连小腹及阴部、排尿不阳,或中断,或频急涩痛难出,有时尿中杂有砂石,尿色黄浊,或呈血尿,多因湿热蕴结下焦,使尿中杂质凝结而成,属于泌尿系结石

石水

水肿证候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腹满而不喘,或引胁下胀痛,水肿偏于腹部,脉沉。多由于肾阳虚弱不能化水所致,但与肺脾也有一定关系。

食痹

语出《素问.脉要精微论》。胃病的一种。主要症状为饮食入胃后上腹部觉闷痛,吐出则觉舒服。多因肝气乘胃,胃脘气滞所致。

食厥

由饮食不节而引起的厥证,又称“食中”。见于暴饮暴食后,偶感风寒或因情志触动,食滞中脘,气逆而上壅,使清窍闭塞而昏厥。症见脘腹胀满,嗳出食物腐味,舌苔厚腻,脤滑数等。但当食物吐出后即可苏醒。

食痫

痫证的一种,见于小儿由乳食所伤而诱发。

食亦

古病名。语出《素问.气厥论》。即“中消”症。“亦”作“[人亦]”解,怠惰之意。因善食易饥而身体反消瘦倦怠无力,故名。是中焦燥热所致。

手足厥冷

四肢冷至肘膝以上的症状,也叫“手足逆冷”,或简称“四逆”。有寒热之分:寒证由阴寒内盛、阳气衰微,四肢得不到阳气的温暖,常伴有怕冷、下利清谷,脉沉微、舌淡等;热证由热盛伤津,热邪阻遏,阳气不能外达四肢,但常有胸腹灼热,口渴心烦,或神昏谵妄,舌质红绛,脉促或沉迟有力等。

暑咳

是咳嗽的一种。临床表现咳嗽少痰或无痰,身热口渴,心烦或胸胁痛,尿赤,脉濡滑而数等。中医认为系感于暑邪,暑气伤肺而咳。

水臌

臌胀类型之一。主要症状有腹胀大,皮薄而紧,色苍小便难,两胁痛。多数患者面色萎黄,或伴黄疸,身上有时可见红点(蜘蛛痣)。此由肝郁伤脾,肝失疏泄,脾不运化,水毒结聚所致。

水气

即“水肿”。水气是从病理而言,水肿是从症状而言。体内水份的运行,主要依靠肺气的通调肃降,肾气的开阖调节,脾气的运化转输,其中一脏的功能失常,都能导致水不化气,水分停留而发生水肿。《金匮要略》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等类型,又按五脏证候分“五水”。但临床上一般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参见有关各条。

水疝

症见阴囊肿痛,阴汗时出;或变肿状如水晶(类于睾丸鞘膜积液等症);或阴囊燥痒流黄水,或少腹部按之有水声(《儒门事亲》),多由肾虚、复感风寒,湿流囊中所致。

水饮

水饮是指脏腑病理变化过程中的渗出液。水和饮的区别是,稀而清者为“水”,稀而粘者为“饮”,名实异同,故常水饮并称。(类似渗出液与渗透液之分)。参阅“饮症”’。

水胀

语出《灵枢.五癃津液别篇》。水肿的别称。以水溢于肌肤而肿胀,故名。多因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所致。认为水胀有别于水肿。汪必昌《医阶辨证》:「水肿之状,或先足跗肿而上,或先眼窠肿而下,或面目足附一时并肿,渐至于胸腹,甚者外肿而内胀。」「水胀之状,先腹内胀,而后外亦大,渐至四肢亦肿」。

四饮

见《金匮要略》,指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种饮症。详见各条。

四肢不用

四肢痿软,失去活动能力的症状

溲数

即小便频数、排尿次数频多。

溲血

即“尿血”,也叫“溺血”。是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血块,排尿时无明显疼痛,虽间有轻微的胀痛或热痛,但不像血淋的小便艰涩,疼痛难忍。因此一般以有痛的叫“血淋”,不痛的叫“溲血”。临床上分虚证和实证。实证多突然发作,尿血鲜红,排尿时尿道有热涩感觉,如兼见身热面赤,心烦、口渴的为热扰血分或下焦湿热;兼见神疲,目眩耳鸣、腰腿酸软的,为阴虚火动。虚证多属久病,尿血淡红,排尿时多无痛滞感,而食少神倦,面色萎黄,腰脊酸痛、头晕耳鸣等,多因脾肾两虚所致。

宿疾

指旧有的病,又称久病,与新病相对而言。

宿食

或称“宿滞”、“食积”或“伤食”。由于脾胃运化失常,或脾胃有寒,食物经宿不消,停积胃肠,故名。初起多有胸烷痞闷、恶食、嗳腐吞酸、舌苔厚腻等症状。

痰火

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证,所谓“窠囊之痰”。平时可无明显症状,如因外邪或饮食内伤等因素则引致发作。其症颇似哮喘,烦热胸痛,口干唇燥,痰块很难咯出等。是头部及耳后有痰核如串珠状,或脏下有结核的病症。其核按之紧,推之不移,兼见舌红苔黄、脉弦滑数等。因其由于肝火、痰郁所致,故名。

痰积

主要症状有胸膈痞满隐痛,痰涎咳咯不出,涕唾稠粘,吞咽梗阻,头晕目眩,腹中有硬块。是由于痰阻气滞,湿浊凝聚于胸膈间所致。

痰咳

亦称“痰湿咳嗽”,临床表现以咳声重浊,痰多且易咯出,痰出则嗽止为这种咳嗽的特色。伴有胸闷食少,苔白腻,脉浮滑等症状。中医认为本症多因痰湿内蕴,上干于肺所致。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病。

痰饮

广义的痰饮是指多种水饮病的总称,泛旨体内水液转输不利,停积于体腔、四肢等处的一类疾病。(类似于水肿Edema)。中医认其主因系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相互影响所致,尤其是脾阳失于健运,三焦气化障碍留积而成。狭义的痰饮,是水饮病的一种,分虚症和实症两类;虚症主要表现为胸胁支满,脘部有振水音,呕吐清涎、头晕、心悸、气短、形体消瘦。中医认为系由于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谷,水饮散在胃肠所致(类似幽门阻塞PylonSteuoris所致的胃潴留)。实症主要表现为胃脘部坚满,腹泻,泻后稍感舒服,但胃部又立刻坚满,水液流动于肠间,有沥沥的声响。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水饮留伏于胃肠所致。(类似痢疾圻Dyseutery引起的症状)。

天柱倒

指颈项软弱无力,头向下垂的体征,多见于小儿发育不全.或年老体弱者。若见于病久,是肾气大虚,精神气血俱衰之侯。

头扁

常见症状之一。病因主要有风、热、湿、痰、气虚、血虚等几种。属于风的,头目眩晕,怕风,汗出;属于热的,壮热,面色烦渴,多汗;属于湿的,头重如裹,身热不扬,四肢酸倦;属于痰的,头目眩晕,恶心,欲吐;属于气虚的,绵绵作痛,遇劳加重,倦怠气短;属于血虚的,痛在额上,下午痛甚,常与心悸、怔忡、眩晕并见。头痛一证,“大抵风则抽掣,寒则拘急(抽掣、拘急是形容头痛的性质),热则烦心,湿则头重,痰则欲吐”,(秋日散人《医学说的》)。这是一般常见头痛的病因辨证。此外,尚有“肝厥头痛”、“瘀血头庸”、“偏头痛”、“雷头风”等,各详本条。

头风

指头痛日久不愈、时发时止,甚至一触即发的病症。由风寒侵入头部经络,或因痰涎风火,郁遏经络,以致气血壅滞所致。症见头部剧烈掣痛,痛连眉梢、眼睛,甚则目昏不能睁开,头不能抬举,头皮麻木,有的患者可以兼见眼的症状。

头摇

头部摇动、颤动的一种症状。病因各有不同。因胆火内郁而引动肝风的,见突然头摇、目眩耳聋、颈项强痛等。因阳明实热而引动肝风的,见高热面赤、腹痛便秘、胸闷烦躁等。因年老肝肾不足,病后气血虚弱,虚风内动的,头常不时摇动,多伴有其它虚弱症状。此外,小儿急惊发作前也会出现头摇,这是肝风内动的先兆。

头重

头部自觉重坠的症状,并觉头如被布带裹扎之感。多由外感湿邪或湿痰内阻所致。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因感外湿的,有表证,头重而颈项酸痛;由湿痰内阻的,无表证,头重而眩晕,恶心,胸脘痞闷,胃纳呆滞,四肢困倦。此外,气血虚弱或阳明经的实热证也可见头重,但前者以虚弱症状为主,后者以火热症状为主。

吐失

呕吐物中混有粪便。是由于胃肠阻滞,阴阳错乱,清浊混淆而出现。可见于肠梗阻等疾患。

吐血

血液从口而出,包括呕血和大量咯血。参见呕血、咯血条。

颓疝

古病名。睾丸肿大坚硬,重坠胀痛或麻木不知痛痒。指妇女少腹肿的病症(《素问.脉解篇》)。

吞酸

方隅《医林绳墨》:「吞酸者,胃口酸水攻激于上,以致咽溢之间,不及吐出而咽下,酸味刺心,有若吞酸之状也。」亦即胃中泛酸。多因肝气犯胃所致。有偏热偏寒之分。偏热兼见心烦、咽干、口苦、苔黄;偏寒兼见胸脘隐痛,呕吐清涎,舌苔淡白。

脱汗

又称“绝汗”。指病情危重,阳气欲脱时,汗出淋漓不止如珠如油的症状。多伴有呼吸喘促、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危侯,是阳气将绝的征象,故称。可见于休克心力衰竭等。

喎僻不遂

口眼歪斜,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的症状。口歪斜而目不能紧合的,称为“口眼喁斜”若只见口角歪斜的,称为“口僻”或“口喎”。多由于风痰阻于经络所致。受邪的一侧,因络脉之气痹阻塞。呈松弛状态;健侧气血运行如常,肌张力较高。缓者为急者所牵引,故歪向健侧。类似颜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一类疾患,“不遂”主要是指“半身不遂”多由脑血管意外所致,常与喎僻症状同时并见,故名。

亡血

是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出血证的统称。

痿厥

“痿证”的症状之一,即手足萎弱无力而不温。痿证与厥证的合称。

痿症

定指肢体萎弱废用的一类病症,又称“痿躄”(音“毕”),多由下肢无力开始,渐至手足软弱,肌肉麻木不仁,皮肤干枯失泽等。亦有在高热后出现四肢痿弱不举,或产后萎软失用的。其病因可能由于“肺热叶焦”,邪热灼伤血脉,或阳明湿热伤筋,致筋弛不收;或肝肾亏损,精血不足,使筋失濡养所致。按其病因和症状还有“筋痿”、“脉痿”、“肉痿”、“骨痿”、“皮毛痿”等。详见各条。

胃咳

指咳时会呕吐,呕得厉害时则会呕出蛔虫的症喉。

胃痛

又称“胃脘痛”。因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所以又叫“心下痛”。多因长期饮食不节或精神刺激而发病。初则肝胃不和,胃气郁滞;久则气滞血瘀,损伤胃络,由气及血而成此证。临床主要有肝胃不和,脾胃虚寒之分。属于肝胃不和的,如胃脘胀满,痛连胁肋。兼有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苦的为火郁;若痛处固定而拒按,便黑、脉涩的,为血瘀。属于脾胃虚寒的,症见隐痛喜按,泛吐清水,形疲肢冷,大便不实等。

五不男

指男性的天、漏、腱、怯、变五种不育症。“天”即“天宦”,泛指男性先天性外生殖器或睾丸缺陷及第二性征发育不全。“漏”即精液不固,常自遗泄。“腱”即阴茎或睾丸切除。“怯”即阳痿。“变”又称“人痾”,类于两性畸型,俗称“阴阳人”。

五积

“积”是指胸腹腔有形块的一类病证。《难经.五十六难》就它的发病病机、部位、形态等用五脏来区分,如心之积叫“伏梁”,肝之积叫“肥气”,脾之积叫“痞气”,肺之积叫“息贲”,肾之积叫“奔豚”,合称为“五积”。原文对五积所描述的各种症状,可能包括肝脾肿大,以及胸腹腔的肿块、积液、脓肿等病变。由于缺乏具体而实用的治法,故五积这类名称,现已少用,参见各条。

五淋

即石淋、气淋、膏淋、劳淋、血淋的合称。详见各条。

五水

语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水肿病因五脏受水气的影响,出现不同的证候,分为心水,肝水、脾水、肺水、肾水。其主要症状为,“心水”,身重而少气,烦躁不得卧,下阴肿;“肝水”,胁下腹部胀满而痛,不能转侧,尿量时多时少;“脾水”,腹大而小便难,少气,四肢困重;“肺水”,呼吸不利,身肿而小便难,大便鸭溏;“肾水”,腰痛,排尿困难,腹大而脐肿,下阴常有水湿渗出,足冷,面形消瘦。

五脏痹

因痹证日久不愈,复感风寒湿邪,使痹证从筋、脉、骨、肉、皮等发展至与其相合的内脏,致内脏受伤,而相应出现,肝痹、心痹、肾痹、脾痹、肺痹等。也可由于气血内虚,阴精亏损、或阳气不运,邪气乘虚而袭,积聚于胸腹所致。(参见《素问.痹论》等篇)

五脏六腑咳

语出《素问·咳论》。中医认为咳嗽是肺脏有病的一个症状。五脏六腑有病时,病气影响到肺也会引起咳嗽。同时咳嗽过久也可以影响到其它脏腑功能的失常。因此,古人发现咳嗽会引起或并有其它脏腑功能及脏腑的经脉循行路线的症候,而以五脏六腑来分类辨症。故而有“心咳”,“肝咳”,“脾咳”,“肺咳”,“肾咳”,胆咳”,“胃咳”,“小肠咳”,“大肠咳”,“膀胱咳”,“三焦咳”等。(详见各条)。但不能误解为除肺之外其它脏腑本身会出现咳嗽。

息贲

古病名,见《灵枢.经筋篇》;《难经.五十六难》等。五积病之一,属肺之积。症见右胁下有包块,形状如履着的杯子,呈急迫感,有见胸背痛、吐血、伴有寒热、咳嗽、呕逆、呼吸迫促等症状,这是肺气郁结,痰热壅遏所致。

息高

指呼气多而吸气少的喘迫现象,这是肺气将绝,真阳涣散的虚脱证候,类于潮式呼吸,如《伤寒论》:「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息积

古病名。语出《素问.奇病论》。病因肺失肃降,肺气长期郁积所致。症见胸胁胀满,呼吸气逆,但不妨碍饮食。类于肺气肿等病。

下气

气由肠道中泄出者,俗称放屁。指人身下部之气。指降气的治法(参见“降气”条)。

下消

又称“肾消”。以多尿小便如肤如脂为主症,常兼见烦躁,口干引饮,舌红,脉沉细而数。本病系因肾阴亏损、虚不固摄所致。也与脾失输化有关。如小便频多,面色暗黑,阳痿,脉沉细而弱,是阴阳两虚之象。

痫症

又名“癫痫”,俗称“羊痫风”。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其特征为发作时突然昏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发出如猪羊的叫声,醒后除感觉疲乏外,一如常人,往往不定时地发作。中医认为其病因系大惊大恐,伤及肝肾,肾虚肝旺所致。或续发于其它疾病,痰聚经络,致使肝气失于调和,气逆痰涌,阻塞清窍,而突然发作。亦有由于先天因素而得者,多发于儿童时期。临床上痫症分为“阴痫”和“阳痫”两类。按病因分又有“惊痫”,“风痫”,“食痫”,“肺痫”等。详见各条。

消瘅

原出《内经》,又名“热瘅”,即消渴病。“消”指消耗津液而见消瘦;“瘅”指内热。消瘅就是邪热内炽,消灼津液,而见多饮食而消瘦的证候。

消谷善饥

消渴病主要症状之一,“消谷”,指消化食物;“善饥”,即容易饥饿。是形容食欲过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感饥饿。往往身体反见消瘦,这是胃火炽盛,胃阴损耗所致。

消渴病

含两义:指渴而饮多,食多而反消瘦,尿多和出现尿糖的一类病症,类似于西医的糖尿病。本病多由于嗜酒和恣食甘肥,中焦积热;或五志过极,郁而化火;或因纵欲过度,虚火妄动,肾精耗损。阴虚和燥热两者互为因果,消灼肺胃津液及肾的阴精。因为阴虚的重点在肾,阴伤及阳,病久往往导致肾阳亦虚。泛指以渴饮多尿为主症的一类疾病,根据病机、症状和病情发展阶段的不同,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别,常见于糖尿病,尿崩症,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疾病。

消中

www.med126.com/zhicheng/

语出《素问.脉要精微论》等篇。指消食善饥的病症,即消渴病的“中消”症。参见该条。

小便淋沥

即排尿次数多而短涩,滴沥不尽。本证有虚有实。虚证多因肾气不固,或脾肾两虚所致;实证多因下焦湿热,或尿路结石所致。

小肠咳

指咳嗽时会放屁,咳、屁同时出现的症候。

哮喘

“哮”是指喉间声响而言,开口闭口皆有痰声,“喘”是指呼吸而言,气息迫促,升多降少。“哮”在发作期间,每与喘促相兼,而喘则未必兼哮。习惯上多以哮喘合称,实际上是有分别的。

哮症

呼吸时伴有喘鸣声(呷呀声)为特征。常与喘互见。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本病以其有痰鸣咳喘的症状,故俗称为“呷呀”,或“呷嗽”。自幼即患本病者称为“天哮“。中医认为其病因主要是由于内伏痰饮,因外感,饮食,情志或劳累过度等因素而诱发,尤其与气候变化关系更密切。病久可导致肺、脾、肾三脏皆虚,出现本虚标实的症候。临床上大抵分为“冷哮”和“热哮”两种类型。“冷哮”,咳痰清稀,呈粘沫状,口不渴,胸膈窒闷,或兼有风寒表症。“热哮”,则痰浊稠黄胶粘,难以略唾,面赤、自汗、烦闷、喘胀迫促,或兼有风热表症。

泄风

指揍理疏松而外感风邪,以致出现汗泄不止、口干、身痛的病症《素问.风论》。皮肤长小疙瘩并有搔痒的病症。

齘齿

齘(音“谢”),睡眠时上下齿摩擦有声的症状。多由胃热或虫积所致。

心痹

五脏痹证之一。主要症状为心悸,气喘,咽干,常叹气,烦躁,容易惊恐等。由“脉痹”日久不愈,复感外邪,疾病深入发展所致。《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一说因思虑过度,心血虚损,复感外邪,邪气积于胸中所致。

心动悸

指心脏较剧烈的跳动,不但患者自觉心悸,而且从外观亦可觉察其搏动,所谓“其动应衣”。参见“心悸”、“怔忡”条。

心汗

指心前区(包括前胸正中部位)一片出汗独多的症状。方隅《医林绳墨》称:「皆因多虑,有伤心脾」所致

心悸

是自觉心跳悸动不安的病证。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本病的发生,除精神因素外,多因心血不足,心阳虚弱,肾阴亏损,或因水饮内停、瘀血痰火所致。心悸若因惊恐、恼怒而发作的,称为“惊悸”,但多先有心气内虚的内在因素。因心血不足的,则见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因心阳www.med126.com衰弱的,则见面色晄白,头晕神倦,肢冷形寒;因心肾亏损的,则见心烦少寐,头目昏眩,耳鸣腰酸;因水饮内停的,则见心下胀满,小便不利,头眩晕,甚则浮肿气喘,形寒肢冷;因痰热上扰的,则见痰多胸闷,善惊,恶梦纷扰;因瘀血内阻的,则见胸闷不舒,甚或心痛阵作,短气喘息,舌色紫暗,脉涩或结代等。

心咳

指咳时心胸部疼痛,喉头似有物梗咀,甚则咽喉肿痛的症侯。

心劳

五劳之一。由于耗损心血所致。主要症状有心烦失眠,心悸易惊。

心疝

古病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等。是因寒邪侵犯心经而致的一种急性痛证。症见下腹有形块突起,气上冲胸,心暴痛,脉弦急。

心下温温欲吐

语出《伤寒论》。“心下”,指胃脘部位。“温温”,恶心之意。全语形容胃脘间有恶心感欲吐又吐不出。是因胃中寒饮上逆或胸中痰气阻塞所致。

心中憺憺大动

“憺”,空虚而震动之意。心中,憺憺大动,形容心脏剧烈跳动,有空虚感。多见于温热病的后期,因阴卢水亏,虚风内扰,心神不能自主所致,常伴有手足蠕动、神倦脉虚等心肾阴亏、肝风内动的症状。

胸痹

语出《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因阳气不能正常运行,致水饮或痰渴闭阻于胸中的病症。主要症状为胸背痛、胸中气塞、呼吸喘促、咳嗽多痰等。

虚劳(虚痨)

是“虚损劳伤”的简称,又有“劳怯”之称。也是五脏诸虚不足而产生的多种疾病的概括。凡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病久失养,正气损伤,久虚不复,表现各种虚弱证候的,都属虚劳范围。其病变过程,大都由积渐而成。病久体弱则为“虚”,久虚不复的则为“损”,虚损日久则成“劳”。虚、损、劳是病情的发展,又是互相关联的。由于虚劳证的范围很广,所以前人对这方面的分类,有“五劳”、“六极”、“七伤”等名称。但总的病理变化,不离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等方面。参见有关各条。

虚肿

指水肿的虚证,多属于阴水,有由于脾阳虚的,有由于肾阳虚的,主要表现为肿势缓慢,气弱声低,面色暗淡,倦怠泄泻、畏寒肢冷、脉沉细无力等。

蓄水症

指太阳膀胱腑之症。主要症状有小便不利、小腹满、睡眠不安,心烦,喝水仍觉口渴,微有恶热,头痛,脉浮。中医认为是由于发汗后表邪未净而膀胱的气化功能失职,水停下焦所致。

悬饮

指水饮之留于胁肋部者。因其上不在胸中,下不及腹中,故名。临床症状为胁下胀满不适,或见微肿。咳嗽或唾涎时两胁引痛,脉沉而弦,严重时咳嗽加剧,胸胁痞满而痛,牵引至锁骨上窝,伴有干呕短气,头痛等症(类似于渗出性胸膜炎,胸膜积水等状况)。

眩晕

眩,眼目昏花;晕,头脑晕转。本证有多种称法,如因头晕而致眼花的,叫“巅眩”;因眼花而致头晕的,叫“目眩”;头昏重而眼黑发花的,称为“眩冒”。多与体虚、肝风、痰气和精神刺激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有虚、有实,以虚证为多。虚证多属肝肾阴亏或心脾气血不足所致,实于肝肾阴虚的,症见头目昏眩、精神不振、腰膝酸软、遗精耳鸣等。属心脾两虚的,症见心悸失眠,体倦纳减、面色晄光、唇色淡等。实证多属肝风上扰、痰浊阻闭所致。属风阳上扰的,症见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口苦等。属痰浊阻闭的,症见头重、多痰、胸闷恶心等。

眴仆

因眩晕而仆倒的症状。

血痹

语出《金匮要略.血痹虚痨病脉证并治》。是身体局部麻痹、疼痛一类的内伤病症。主要症状为身体麻木,游走性的痹痛,脉微而濇紧。病由气血内虚,因劳倦汗出,或当风睡卧,邪气柔虚侵入,使血气闭阻不通所致。

血臌

臌胀类型之一。亦称“蓄血臌”。主要症状有吐血、衄血、便血或大便色黑、小便赤、身发瘀斑等,腹内可摸到肿块,并逐渐增大。病因主要由于瘀块阻滞,影响水湿的运行。本症可见于肝硬化,亦见于子宫或卵巢肿瘤等病。

血瘕

属妇女症瘕一类疾病。多因月经期间,邪气与血结聚,阻于经络而成。主要症状:少腹有积气包块,急痛,阴道内有冷感,或见背脊痛,腰痛不能俯仰等。血瘕在少腹及在胁下,假物成形,无常处。

血厥

由于血病所引起的厥证。有血虚、血实的不同。血虚而厥,多见于失血过多或久病贫血,因脑部一时缺血而突然晕厥,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口张自汗,呼吸缓慢。血实而厥,多因内有瘀血,闭塞清窍,以致突然昏倒,牙关紧闭,面赤唇紫。

血枯

古病名。语出《素问.腹中论》。主要症状有胸胁胀满,甚至妨碍饮食,发病时先闻到腥臭的气味,鼻流清涕、唾血、四肢清冷、目眩、时常大小便出血,病名“血枯”。病因主要有二:一是少年时曾患大出血症,二是酒色过度,伤了肝肾精血,妇女则月经衰少或经闭。指大失血后血液不足而引起的疾病。

血淋

指血尿而伴有尿道热涩刺痛,下腹部疼痛胀急的病症。多因下焦湿热蕴结、迫血妄行所致。若无热微痛的,属阴虚火动,不能摄血所致。

血疝

指阴囊部位的瘀血肿痛,痛如锥刺,痛处不移,又名“瘀血疝”。多平素有瘀血,因劳累过度或受寒而诱发。指小腹近外生殖器部位的痈踵。《儒门事亲》:「其状如黄瓜,在少腹两旁,横骨两端约中,俗云便痈。……气血流溢,渗入脬囊,留而不去,结成痈肿,脓少血多」。

血脱

指大出血而引起的虚脱。指慢性出血病人而有面色苍白无华、形体瘦弱、脉象虚的证侯。

血泄

即使血。血由大便泄出,故名。参见“便血”条。

血症1

由血瘀积滞,逐渐形成,主要症状,胸腹肋间疼痛,按之觉硬,推之不移,身体日渐消瘦,体倦乏力,饮食减少,妇女患者可有经闭。

血症2

指血液不循经脉运行而溢出的病症。如咳血、咯血、吐血、呕血、衄血、便血、尿血、溲血、溢血、夺血、亡血、圊血、远血、近血、皮下出血等,详见各条。中医认为凡外伤、饮食、情志、内伤虚损等均可引起。本症有虚实之分。虚症为伤阴虚火妄动,或气虚不摄;实症则为火盛气逆,血热妄行。

徇蒙招尤

语出《素问.五肢生成篇》。指头晕眼花的症状。“徇蒙”是目瞬动而蒙昧不明;“招尤”是头部动摇不定的感觉。

牙衄

又称“齿衄”。多由胃火上升,血随火动,或肝肾阴虚,虚火上浮所致。齿龈红肿疼痛,口腔发出臭味、大便秘结的,是胃火上升;龈浮齿摇而微痛的,是阴虚火炎。

阳旦

“阳旦”指阳旦汤所治的病证。阳旦汤即桂枝汤(见《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后世医家如孙思邈的《千金方》及王焘(音“”)《外台秘要》等,也有阳旦汤,乃桂枝汤黄芩一味组成,治微恶寒、发热、自汗、心烦、小便数、脚挛急等太阳表虚证夹阴虚内热,虽名阳旦汤,但与《金匮要略》的阳旦汤略有出入。

阳水

水肿病两大类型之一。凡因肺失宣降,水不下行而引起的呈热象的水肿,称为“阳水”。临床表现多见上部先肿,皮色黄赤,便秘口渴,脉沉数。一般多属急性、实证。

阳痿

又称“阳事不举”。指阴茎不举的病症。《内经》称为“阴痿”。多由于性欲过度或误犯手yin,致损伤精气,命门火衰;或思虑忧郁,损伤心脾;或恐惧过度损伤肾气所致。命门火衰的,多见头晕神倦、腰足酸软。思虑损伤心脾或恐惧伤肾的,每见胆怯多疑、睡眠不安。

阳痫

痫证偏于实热的一种类型。一般病人体质比较壮实,发作急骤,卒倒啼叫,抽搐吐涎,牙关紧闭,两目上视,身热,麻弦数。小儿急惊风的别称。

噎膈

吞咽有梗阻的感觉谓之“噎”;胸膈阻塞,饮食不下谓之“膈”。“噎”常是“膈”的前期症状,但多合称为“噎膈”。可见于胃癌、食道癌、食道狭窄和食道痉挛等病变。多因长期忧思郁怒、嗜食酒辣油煎硬物,而致脾伤气结,津液不能转输,聚而成痰;肝伤气郁血滞,积而为瘀;痰瘀互结,内阻食道,胃失和降而成。久则津血枯竭,胃气虚败、脾阳不振,出现衰竭证候。临床分三种类型:痰气交阻。症见吞咽梗阻,胸膈痞满隐痛,大便艰难,口干咽燥。瘀血内结。症见胸膈疼痛,痛如锥刺.食入而复吐出,甚则水饮难下,大便坚如羊粪,或呕吐痰涎紫血,大便干黑。气虚阳微,症见饮食不下,面色晄白,形寒气短,泛吐清涎,面浮足肿,腹胀。

噫气

又称“嗳气”。《景岳全书.杂证门》:「噫者,饱食以息,即嗳气也....。」多因肝胃不和或饱食、胃气阻郁所致。其症状为胃中似有气上胃,微有声响,但与频频作呃的呃逆不同。

遗精

亦名“遗泄”或称“失精”。有梦而遗精的,叫“梦遗”;白天精自滑出者,叫“滑精”。主要是“心肾不交”、“相火炽盛”、“肾气不固”等所引起,也有少数由于湿热下注的。心肾不交的,梦中遗精,头晕,心悸神倦,小便黄短有热感;相火炽盛的,阴茎易举。口干舌红,头昏目眩,耳鸣腰酸;肾气不固的,精易滑出,面色晄白,精神萎靡,头眩腰酸,脉沉弱;若由于湿热引起的,多有口苦,小便赤,苔黄腻等兼症。

遗溺

即“遗尿”。指经常夜间睡眠时不自觉的排尿,即俗称“尿床”。多见于儿童。大都由于肾气不足,以致膀胱之气不固,属虚证。偏寒的尿色清白;偏热的尿黄而臭。指小便失禁。

溢血

即出血。泛指血液外溢。指咳血、咯血、吐血、衄血等由口鼻等上窍的出血。《张氏医通》:「从上溢者,势必假道肺胃;从下脱者,势必由于二肠,及从膀胱下达耳。」

溢饮

指水液滞留于体表及皮下组织,与一般所谓水气病相同。临床表现为身体疼痛,四肢浮肿沉重,或见喘咳等(类似于心脏病水肿,肾炎水肿等状况)。

阴斑

斑之属于虚寒性的、或称为“阴证发斑”。主要表现为胸腹部微见斑点,斑色淡红,阴而不显,伴有四肢逆冷,下利清谷,脉虚大无力或沉微等。皮下慢性出血而呈紫暗色的。

阴痹

指阴邪所致的痹证。如寒、湿属阴邪,故痛痹、着痹为阴痹。指痹证发于阴分。如“五脉痹”等。

阴汗

指外生殖器、阴囊及其周围(包括大腿内侧近股阴处)一片经常出汗较多的症状,汗味腥臭,多由下焦湿热引起。

阴结

指脾肾虚寒所致的大便秘结,临床表现:病人多体质虚弱,大便多日不解,虽有便意,但难于排出,腹中一般没有胀满感觉,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多沉迟。

阴冷

即阴寒。指妇女阴户有寒冷感,甚至腹内也觉冷,往往影响生育,多因下元虚寒所致(《金匮要略》)。指阴茎或阴囊冷而不温,多因命门火衰或寒气凝滞干肾所致。

阴水

水肿病两大类型之一。凡因脾肾虚弱,不能化水制水而成的水肿,称为“阴水”。临床表现多见下肢先肿,皮色淡白或晦暗,口淡,便溏,脉沉迟。一般多属慢性、虚证。

阴缩

亦叫“阳缩”,即阴茎痿软上缩的症状。多因肾阳亏虚所致。

阴痫

痫证偏于虚寒的一种类型。一般病人体质较弱,或痫症反复发作,正气渐衰,痰结不化。发作时证见面色苍白,呆滞无知,不动不语,身冷,脉沉弦。小儿“慢惊风”的别称。

瘖痱

中风证候之一。“瘖”语言不利或不能讲话,“痱”,四肢痿废,不能运动。临床上有虚实之分,实证是由于风痰阻塞,虚证是因肾虚精气不能上承。

隐症

包括“痰引”、“悬饮”、“溢饮”、“支饮”四种合称。“四饮”见《金匮要略》。是统指各种“水饮”所引起的病症。

瘀血头痛

头痛证之一。症见头昏而胀,头刺痛剧烈,痛有定处,时发时止,缠绵不愈,舌见瘀点或紫暗,脉涩。多因久病气滞血瘀或因外伤后遗所致。

郁冒

指郁闷眩晕,甚则发生一时性昏厥,但旋即可自行苏醒。可由血虚而亡津液或肝气郁结、外邪阻遏等所致。《金匮要略》:,新产妇人……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

郁症

是指情志不舒,气机郁结所引起的一类病症。有实症、虚症之分。实症有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痰气郁结三类。“肝气郁结”则肝失条达,症见精神抑郁,胸闷胁痛;若肝气横逆犯脾,则表现腹胀嗳气,不思饮食。“气郁化火”则肝火上逆,症见口干口苦、头痛、急躁、胸闷胁胀等。“痰气郁结”则咽中似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虚症则分久郁伤神与阴虚火旺两类。“久郁伤神”,则营血耗损,心神失养,临床表现精神恍惚,悲忧善哭,疲乏等。“阴虚火旺”则虚火上炎,临床表规眩晕,心悸,心烦易怒,失眠等。

远痹

语出《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指日久不痣的痹证。

远血

指先排大便,后出血,血色暗黑的病症。因其是远离直肠、肛门部位的出血,故名。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

杂病

又名“杂症”。通常指外感病以外的内科疾病。

脏毒便血

由肠胃积热或湿热郁滞引起。临床表现:下血多呈片块状,污浊色暗,大便溏而不畅,胃纳不振,身体倦乏,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

脏躁

是种发作性精神病,以女性患者为多。在未发时,常有精神忧郁、幻觉、感情易激动,知觉过敏或迟钝等先期症状。发作时自觉烦闷,急躁,无故叹气或悲伤欲哭,甚至抽搐,但面色不苍白,意识亦不完全消失。故与癫痫不同。本证类于癔病,由心肝血虚,兼有情志抑郁,血躁肝急所致。

早泄

指行性生活时排精过早的现象。多因肾虚,相火过盛所致。

燥咳

是一种痰少干咳的症状,并有咽喉干痛,口鼻及皮肤干燥,气息不利,骨节烦痛,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弦数等。中医认为系由于燥气耗伤肺津引起的咳嗽。

燥痰

以痰质稠粘、量少,或带血丝为特征。多伴有口干、鼻燥、痰难咯出,咽痛,脉细数等症状。

战汗

即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这是热病过程正邪相争的一种表现。如抵抗力尚强,正能胜邪,则病随汗而解,是一种好现象;但如果正气不足,战栗而不能出汗,则是邪有内陷的趋势;或虽能汗出而正气也随之外脱,则是危重证候。故出现战汗时要注意严密观察,如患者汗出热退,脉搏和缓,是邪去正安,可让病人充分休息,使其元气逐渐恢复,不必惊扰;若汗出肢冷,脉搏躁动,烦躁不宁,是正不胜邪,有虚脱倾向。宜及时救治。

折髀

“髀”即股部。指股部疼痛如折的症状。如坐骨神经痛等。

真头痛

头痛证之一。其症状为头痛剧烈难忍,连脑户尽痛,手足厥冷至肘膝关节以上。前人认为此由邪入脑户所致。脑为髓海,真气所聚,受邪则痛不可忍,为头痛中之危重病症。其中有些可能和颅内疾患(如脑室内肿瘤等)有关。

真心痛

类似心绞痛。主要症状为心前区发作性绞痛,常兼有心胸憋闷感,甚则出现大汗、肢冷、紫绀等现象。为区别于心窝部位疼痛(即胃烷痛,古书或叫“心痛”、“心下痛”),故名。

怔忡

是心跳剧烈的一种症状。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心胸躁动,谓之怔忡。」跳动往往上至心胸,下达脐腹。是由于心血、心阴虚损,心阳不足所致。与心悸大致相同,但病情较重。心悸为阵发性,怔忡多为持续性;心悸有虚有实,怔忡多偏于虚;一般说心悸多属功能性,怔忡多属器质性。这是二者在临床上区别的要点。但有些怔忡又是心悸的进一步发展,似又不能截然分开。故临床上常是心悸、怔忡并称。

正水

水肿证候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全身浮肿,腹满而喘,脉象沉迟。多由于脾肾阳虚,水气不能输化,潴留胸腹,迫及肺脏所致。其标在肺,其本仍在于脾肾。

症瘕积聚

症瘕和积聚,都是腹内积块,或胀或痛的一种病症。症和积是有形的,而且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脏,属血分,瘕和聚是无形的,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腑,属气分。积聚中焦病变为多,症瘕下焦病变及妇科疾患为多,因而有不同名称。症瘕积聚的发生,多因情志抑郁,饮食内伤等,致使肝脾受伤,脏腑失调,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日久渐积而成。而正气不足,更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症疝

古病名。主要症状为腹中之气骤然胀满,胃肠膨胀隆起如手臂状,胃脘部疼痛。

支节烦疼

四肢关节烦热疼痛的症状。

支饮

是指痰饮、水气停留于胸膈胃脘部位的病症。中医认为系由于上迫肺气,肺失肃降,气机的升降受阻,故而胸膈不利。临床症状为喘咳上逆,胸满气短,倚息不能平卧,甚则浮肿。(类似于慢性肺气肿引起的肺心病,郁血性心脏衰竭等)。

直视

指患者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两眼向前凝视,目睛无神的症状。常与其它脑神经症同时发生。多由肝风内动所致。见于中风、惊风、癫痫等病。

中风

“风”指“内风”。中风指脑血管意外等疾患,又称“卒中”,即“急骤的风证”之意。病可因阴精亏损,或暴怒伤肝,使肝阳偏亢,肝风内动;或嗜食肥甘厚味,痰热内壅而化风;或气血亏损而生虚风;或本内虚耐骤然感受外来的风邪等等。古籍中按其症状分类中风和真中风两种。“类中风”:卒倒、昏迷、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言语障碍等,按病情轻重又有中络、中经、中腑、中脏之分,以中络最轻,中脏最重。除包括脑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等病外,世包括了脑实质及脑神经的一些病症。“真中风”除有类中风的症状外,初起即有发热恶风寒等症状。实际上,发热也常是脑血管疾病本身的症状之一,故此说的鉴别意义不大。另一说认为,类中风只是暂时的知觉丧失,醒后无半身不遂或口眼喎斜等症,系指“气厥”、“食厥”、“血厥”一类疾病而言。以上两说只作了解古医籍的参考。“风”指“外风”。即外感风邪的病症,症见发热、头痛、汗出、脉浮缓等(《伤寒论》)。

中腑

中风证候类型之一。卒然昏倒,苏醒后出现半身偏瘫、口眼歪斜、语言困难,或痰涎壅盛、不能语言、二便失禁或闭阻等证。

中胳

中风证候类型之一。病在络脉,出现口眼歪斜、肌肤麻木等症,或伴有头晕、头痛等。

中经

中风证候类型之一。病在经脉,不昏倒而出现半身偏瘫、手足麻木、口多痰涎、语言不流利、脉多弦滑等症。

中满

指腹中胀满的症状。可因气虚、食滞、寒浊上壅、湿热困阻等原因,使脾胃运化失常,气机痞塞而致。

中消

又称“消中”、“胃消”或“脾消”。以多食易饥而形体反见消瘦为主症,兼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频数、舌苔黄燥等。多因胃火炽盛,消耗水谷精微而精血受伤所致。

中脏

中风证候类型之一。临床以卒倒昏迷为特征,分闭证、脱证二类。闭证又分阳闭、阴闭。阳闭者昏迷、牙关紧闭、握拳、面红气粗,或痰声漉漉,二便常俱闭,舌苔黄腻,甚则舌卷缩,脤弦滑而数。阴闭者昏迷,牙关紧闭,握拳,面白唇紫,痰涎壅盛,四肢冷,舌苔白腻,脉沉滑。脱症:深度昏迷、眼合、口开、鼻有鼾声、呼吸微弱、四肢寒冷,或两手撤开,遗溺,大汗出,或汗出如油,舌淡,苔白润、脉细弱。

肿胀

全身水肿谓之“肿”,腹部胀满谓之“胀”。前人有分头面四肢先肿而后腹胀的属水,先腹胀而后四肢肿的属胀。但是,水亦有兼胀的,胀亦有兼水的,一般把水肿腹胀满的症状,统称之为“肿胀”。

自汗

指白天不因劳动、厚衣或发热而汗自出的一种症状。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所致。

走哺

指上见呕逆,下见二便不通的病症,汪必昌《医阶办证》认为系“由下不通,浊气上冲而饮食不得入”所致。

相关文章
 20090016烘热便血手皲裂案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特效方,在2005年就在网上
 关于便秘的问题,怎样调理。
 调息
 六味安消散(《中国药典》一部)
 危急:中医药即将灭亡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